地质学发展史范文

时间:2023-10-27 17:51: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质学发展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质学发展史

篇1

[关键词]水工环 地质勘察 技术

中图分类号:P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1-0285-01

水工环地质学科与岩土工程两个专业学科的理论体系核心是通过原始的分散型、局部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理论成果革新,然后随着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形成了普遍性,全局性,集中型科技创新与发展,并得到了高度综合与集成而形成的当代水工环地质与岩土工程学科。水工环地质与岩土工程学科技术的理论发展历程,则由水文与工程地质―环境水文与环境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地质―生态水文与工程地质―生态岩土工程地质的全过程,当代水工环地质与岩土工程学科技术应用于土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水工环地质与岩土工程地质学科理论实践于各工程建设领域并相互渗透,互补应用。因此,水工环地质与岩土工程理论的应用体系是一脉相承的。两学科不仅是不可分割的两门相关相同专业类,而且在国民建设项目中两类专业相互依赖生存。工程建设的属性统归为水土岩三者之间内在的性质,例如:利用地下水资源作为工农业及居民供水,需依托地下水储存空间在岩与土中的立体空间分布和适宜的地质条件来满足地下水的生存和开采利用。又如:城市人口居住密度加大,迫使城市向空中发展,则加大了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群的高密度开发,宜选择满足地基荷载的承受能力优良的工程地质与环境工程地质条件。涉及岩土工程与水文及工程地质相关领域极为广泛,例如:城市地下建筑基坑中的水文及工程地质问题,需要各项试验结果优选计算参数,供基坑设计与施工使用。与地下建筑相关的地下水的抗浮问题,建筑物地下基础的岩溶地下水的防治与治理问题,矿山开采的边坡稳定及矿床开采的充水影响问题,大江大河及水库大坝防渗及岩土体的结构稳定问题,湖泊淤积治理问题,抽取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铁路、公路、桥涵、以及过山、过江、过海的地铁隧道等建设工程遇到的岩溶、软土、冻土、崩塌、滑坡、泥石流、塌陷、等环境地质灾害问题,都是紧密依靠当代水工环地质与岩工程学科基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行解决。也是水工环地质与岩土工程学科面向社会发展的需要。

1、水工环地质的概述

水工环地质调查和研究与人类的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全球环境变化和被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推崇的大背景之下,各国都将其引入更广阔的空间。伴随着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全球经济、资源、环境,各国对地质调查工作的方向和部署都进行了调整,相对的,发生巨大变化的还有水工环地质调查研究的内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界限在传统意义上被打破,现在发展的趋势就是对水工环一体化的研究,它的服务领域越来越广泛,信息量大、功能多样的态势不断出现,环境地质学日益突显其重要性。

2、水工环工作存在的问题

尽管水工环地质工作一直处在国家、社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沿,但是仍需“更加紧密地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更加主动地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目前,在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中尚存在如下亟待改进和加强之处:

(1)大调查队伍不健全:为了适应地质工作由资源型向资源+环境型转变,中国地调局机关成立了水工环部,极大加强了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的管理能力。老一代地质工作者仍然是地质大调查的主力,而目前尚未培养出足够多的具有较高战略分析和综合分析能力的中青年骨干队伍。?

(2)国家层次的地调项目不够:目前水工环大调查项目几乎涉及各个领域,覆盖全国,但是,由于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因此,像“400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鄂尔多斯周缘地下水”,“长江中下游水患区环境地质调查”等反映国家意志,具有较强公益性、战略性和基础性的项目不多。应该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对水工环地质工作全面规划,使有限的资金产生更大效益。?

(3)成果转化亟待加强:“长江中下游水患区地质环境调查”、“黄河中下游地质环境调查”、“首都圈地区环境地质与水文地质调查”、“塔里木盆地地下水资源勘查”等许多项目已在实施并取得初步成果,应该尽快将水工环地质调查成果推向社会,力争参与到这些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建设计划中去。

3、水工环工作的建议

(1)工作部署原则:水工环地质大调查工作部署原则,总体上必须以副总理提出的“一个根本转变,两个更加”作为开展工作的战略方针,以寿嘉华副部长提出的“四个定位,五个提升,九个部署”为工作重点,它要:①更加主动地为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服务。水工环地质工作是在国家经济建设中诞生的,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而迅速成长壮大。②全面提升调查水平,更加代表国家意志。③应具超前意识,并服务于全过程。因此,应该及早开展以生态环境地质为主题的三峡库区地质调查,重点了解库区第四纪地质与库岸变迁、移民迁建区人工开挖与地质灾害、25°以上斜坡地与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

(2)加快战略和规划的制定;以水工环发展战略思想为指导,尽快完善我国水工环地质调查规划,真正体现国家意志,并以此作为编制实施计划和项目申请立项的依据,通过数年的努力,真正使我国水工环地质工作提升到新的水平。

4、水工环研究中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1)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应用技术是以处理空间数据为基础的,而地质信息的特点决定了使用GIS技术的优越性,从而使该项技术在地学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遥感技术(RS),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以及新近形成的环境地质学科中近30年的应用,走过一个从定性评价到半定量、定量评价,从指示要素分析到计算机模型模拟,从单一解译到综合方法互补等阶段,充分显示了其信息量大、宏观、快速、节省经费,且具有多时相动态监测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水文地质勘查、评价、大型工程选线(址)、区域稳定性评价、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预测及地质环境评价预测等领域。

(3)物探技术,由于物探技术能提供多种描述地质材料的物理参数并具有速度快、成本低和不破坏地质环境的优点,在水工环勘查的历史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十几年来,在时空域内利用高分辨率技术勘查地质目标的成功,使水工环物探勘查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4)水质测试技术,目前国内外的实验测试手段,从分析原理划分,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化学分析法和物理分析法。这两类分析方法之间并不是相互孤立和对立的,在实际分析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综合考虑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的特点,扬长避短,选用适当的分析方法。这就要求分析化学工作者必须同时掌握好这两类分析方法。这种分析方法是以物质的物理、物理化学性质(光谱及电化学性质)为基础并使用特殊仪器进行分析的测试方法。目前在水、工、环测试中主要应用以下各类方法: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发射光谱分析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法和同位素测试。

5、结束语

水工环地质与岩土工程两个专业学科都是地球地质大学科的支学科,两个支学科的共同持点与目标相互一致,都是怀抱地球,面向大自然,为地球的永生及人类与大自然生命的存在,用自身的科学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去了解自然与改造自然。这就是本行学科共同持点与目标。水工环与岩土学科的理论体系一脉相承,互为一体,谁也离不开谁,同属自然科学。用学科过硬知识与技术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学科的理论体系还得依靠多支学科合作,进一步发展,技术创新,理论创新,水工环与岩土工程技术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水平都将有新的重要突破。

参考文献

篇2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今年全区地税系统的首要政治任务。对各级地税机关的办公室而言,关键要准确把握区局党组确定的“服务科学发展,创新发展机制”的活动主题,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用科学发展的观点和方法,进一步指导办公室各方面工作,全面提高办公室服从服务于地税工作大局的能力和水平。

一、目标明。目标是行动的灯塔。办公室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要想取得新的突破,必须用正确、清晰的工作目标,引领工作方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办公室工作阶段性、时效性和被动性较强的特点,确定办公室工作目标,必须切实可行、催人奋进,关键要认真统筹上级要求、单位工作现状和办公室团队能量等三种因素,做到客观分析、理性思考,静态把握、适度提高。

二、思路清。思路决定成效、体现水平。要用矛盾论的观点,区分轻重缓急,注意抓好主要工作、难点热点工作、上级关注的工作和带有倾向性的工作,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前瞻性。要用系统论的观点,抓住事情的关节点,谋关键、找路径、求创新,合理调配力量、准确提示方法,循序渐进、着力推动、一气达成。

三、方法活。方法影响进程,方法是工作的调节器。选择正确的工作方法,关键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认真把握好三个方面。首先要善于组织和发动群众。特别是分解下达任务,要公开、公正、透明、严肃,丁是丁、卯是卯,完成的时限和标准必须精准、明确,便于大家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增强合力。其次,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群众。尤其是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既要独立思考,又要充分发挥班子和团队的集体智慧,努力营造人人参与、人人承担、人人都在苦乐之中的工作氛围,激发和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再次,要信任群众。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既要做到时时关注、适度提醒,更要弱化主官和领导意志,奉行“谁承担、谁做主、谁负责”的管理理念,提要求于片言碎语之中,提建议于磋商导向之间,注意发挥好每个工作人员的聪明才智,保护好工作主观能动性。

四、人气旺。人是社会利益和社会活动的主体,人气旺则事业兴。人气是做好工作的无价资源,既来自于大家对事业的热爱和忠诚,更需要通过丰富和塑造团队精神不断加以凝聚和升华。因此,办公室的每个成员都要牢固确立团队工作意识,保持积极健康的工作情趣、良好端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坚持真心、真情、真事,自觉尊重人、帮助人、理解人和关心人,努力营造严肃活泼、团结和谐、务实进取的工作氛围和人气磁场,不断增强办公室工作和办公室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篇3

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终身学习”的今天,学习力,是一切能力的根源。人们说,有一个好校长,才有一所好学校,校长的学习程度,决定着学校发展的高度。从踏上这个工作岗位的那一天,我就立志做终身学习型校长,让知识的芬芳弥漫心问,让学习成为一种享受。

二、思索启迪智慧

认真地学习,苦苦地思索。全国校长发展学校的学习,学习过程中的研讨、思索,启迪着我们的智慧,激励着我们将以往的直接经验与先进教育理念的学习和现实工作的进程,进行着有效的碰撞、对接、重组。一次次地撞击、一次次火花地呈现,使迷惑、迷茫的我们在思索中理清了脉络,清晰了学校进一步发展的思路,充分认识到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活的灵魂,她彰显着学校的个性与品质。学校既是一个教学场所,也是一个文化空间。我校的办学理念为:“幸福”教育。给孩子幸福童年,给教师职业幸福。学校文化:“母亲河”文化托起“幸福”教育——融教育于有形和无形之间。学校口号:黄河精神大爱品质崇尚高远追求卓越。学校使命: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未来公民。教育理念:大爱滋润童年幸福放飞梦想。发展愿景:立特色人文七小,创精品幸福校园。管理思想:以人为本关注需求鼓励成长支持创新。形象定位:开放包容品味高雅内涵丰富追求卓越。质量理念:关注个性注重细节追求全面成就幸福。校训: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校风:河汇百流乐享幸福。教风:春风化雨滋养幸福。学风:滴水穿石积淀幸福。美好的理想、远大的志向、最佳的思路需要有能够落实的办法和策略。于是,学校文化发展中心在以上体系之下,形成了七大工程策略:工程之一——立德树人;工程之二——课程建设;工程之三——管理创新;工程之四——教师发展;工程之五——环境育人;工程之六——社团实践;工程之七——合力育人。

三、实践促进发展

1.吸纳全员参与的调研讨论。学校要发展,必须以人为本,解放思想,广开言路。学校不是某一个人的。不是领导班子的,而是全社会的,是全体老师、家长和学生的。为了能够听到更多社会期待的声音、教师们内心真实的声音、家长对学校的渴望、孩子们发展的需求,学校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全员参与、调研和讨论,让所有关心、关注学校发展的群体参与学校的规划发展和学校文化建设之中,为学校的美好明天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激发全员热情的教研沙龙。教师的工作是繁重的,看到他们的身影每天穿梭于教室,办公室之间,看到他们每天忙碌于孩子中间,上课、批作业、管理学生、处理琐事,我这个当校长的也很是心疼。都说现在的孩子可怜,没有时间亲近自然,听不到流水,看不到花开,没来得及踏春,春天就走了;没来得及赏月,冬天就来了。我想,我们的老师又何尝不是呢?有时候,真的很想让他们匆忙的脚步停一停,让他们疲惫的心灵歇一歇。带着这样的心情,我们把教研组会议变成了教研沙龙,利用周末时间带着老师们远离城市的喧嚣,走进山庄,在绿叶掩映之下,在鸟语花香之中,沟通交流,共同探讨教研工作。谈的其实还是工作,只是环境变了,老师们的心境也就变了,我和他们心灵的距离也更近了。综合组的老师,能歌善舞,琴棋书画都很精通,真的是一个难得的人才群体和团队。在这样的氛围中谈工作,大家格外热情,学校一个个学生社团就是在这里孕育而生,老师们的才华得以体现,孩子们在他们的熏陶下,也会变得博学多才。

3.立足学生发展的特色活动。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这值得每一个中国人为之骄傲,为之自豪。传统文化中有着很多宝贵的思想、优良的礼仪,虽然时代在进步,可这些东西必须传承下去。面对着许多传统文化慢慢遗失的惨痛现状,我们常常会觉得心痛。为了培养我校学生的民族情怀,爱国情感,让他们从小知礼、明礼,我们在刚入校的一年级学生中开展了“开笔礼”活动。每一位学生身着汉服,齐背《弟子规》选段,击鼓明志,朱砂点痣,提起毛笔学写他们人生中第一个“人”字,拜孔子、拜师长、拜父母……这样的活动是要让孩子明白,从现在开始要步入学习生涯,从学习知识开始就要学会做人,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4.展示师生活动的场景文化。在学校组织的一次次活动中,我看到了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我真的想让这些笑脸永远定格在我们的幸福校园中,让这明媚的笑容去感染更多的人。

篇4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而且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都比较落后,实现经济的快速增 长,增强综合国力,消除贫困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本来已经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 。在这种形势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和21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舍此就不可能实现 国家长期、稳定发展。倘若步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后尘?历史已经证明,这种发展模式虽然 使一些幸运的地方富裕和发达起来,却在更多的地方造成了贫穷和落后;虽然提高了生产能力,却过度地消耗 资源,破坏了生态平衡和生存环境;虽然满足了部分人们的近期需要,有时却牺牲了人类长远的发展利益。它 不符合我国的社会主义原则和国情,我们也绝不能为短期内节省部分污染控制费用,给后代人带来难以估量的 “环境赤字”,使将来经济社会发展受到更大的阻碍。选择发达国家现行的高投资、高技术控制环境问题的模 式?我们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资金有限,那就意味着放慢经济发展速度,影响资金的积累和就业,而且 无疑使环境保护失去持久的经济支持能力。我们缺乏足够的经济承受能力。对于环境问题,我国政府制定了“ 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的三大环境政策,实施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 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战略方针,是很靠近可持续发展战 略的。因而我们选择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决心实现发展战略的转变,向持续发展过渡,已根据可持续发展的 总体战略思想和世界《21世纪议程》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这 是我国中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同地理教学内容联系十分密切,也是地理教学的重要指导文献。

    地理教学要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21世纪议程作出自己的贡献,教育学生理解、接受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思想,自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实施21世纪议程作好准备。具体要求是:①正确理解满足现在需要和满足未 来几代人需要的关系,树立立足当代面向未来,为人民、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念。②正确理解根除贫困与满足 广大人民需要的关系,增强扶贫和人类平等发展的观念,自觉支持建立富国支援穷国和发达地区支援不发达地 区的伙伴关系。③正确理解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树立发展与环境互补和对环境负责的观念,作自 觉的环境卫士。④了解21世纪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策略和行动,增强参与实施观念和历史使命感 ,自觉作好实施21世纪议程的知识、思想和参与能力的准备。

    二

    环境与发展的战略思想变革,必然引起地理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变革。因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对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提出来许多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待地理事实,把发展环境与持续发展积极联系 ,解决环境问题、有害性生产问题、贫困问题,调动全体人民(包括青少年)参与持续发展战略和21世纪议程 ,都提高到战略高度,作为策略和行动的重点,传统的、现行的地理教学内容和方法,都是很不适应的,显得 陈旧滞后。不认真对待,实行变革,就难以完成地理教学的历史使命,甚至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转变发展战 略向持续发展过渡是一个长期过程,但教学是培养人的,有它的超前性,必须早开始变革,为实施可持续发展 战略早作准备。当前地理教学变革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

    1.以新的环境与发展观念变革地理基础知识内容体系 传统的地理知识内容体系是以地理事实的描述的解 释为主的,其基本思想是向地理环境“索取”。后来有的教科书提出了“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编写思想,但 基本上没有摆脱“索取”的思想,只不过主张要取的适量,地理事实的描述和解释仍然居主导的地位,很少接 触环境与发展的有机联系和互补策略。讲了少量的环境问题,也很少涉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策略和方案。现在要 求地理教学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讲述地理事实,从实施21世纪议程需要的角度选择地理事实。具体要求是 :①从环境保护和提高环境生产能力的角度讲地理环境,突出环境问题解决的策略和任务。②经济发展方面的 内容增加对环境负责和扶贫解困的内涵。③在区域地理中增强发展中国家和贫困落后地区在教材内容中的地位 和比重。④21世纪议程中环境与发展的重要目标、策略和行动方案,要有计划地选择纳入现行教学内容。

篇5

“十二五”期间,河南县委县政府发展有机畜牧业产业化的工作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有机畜牧业发展,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群众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以有机农业、生态工程、循环经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河南县资源和产业优势,遵循自然和经济发展规律,加快有机畜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步伐,实现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使源自青藏高原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的有机畜产品逐步被消费者所接受,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使牧民群众在发展有机畜牧产业中得到更多实惠,积极打造全国有机畜牧业第一县并建成在全省乃至整个藏区有影响的有机畜牧业生产示范基地。

园区引领,推进有机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一是坚持规划指导建设。以《河南县有机畜牧业发展规划》和《河南县有机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发展规划》为建设依据,规范和合理设计建设内容,捆绑使用好各类项目和资金,强化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规范企业、合作社、牧户的经营行为,在此三者间建立利益攸关的紧密利益联结体,以“公司+合作社+牧户”的产业化模式,把园区建设成为集畜产品研发、检测、生产、加工、销售、仓储、物流为一体的标准化示范园区。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已入驻园区的青海佰盈丰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海雅可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海聚能活力源饮料有限公司三家企业的基础上,完善制定《示范园区招商引资办法》,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服务环境、治安环境,着力引进一批实力强、技术力量雄厚、有市场开拓能力的企业入驻园区,对有机牛羊肉、乳品进行精深加工,坚决摒弃过去那种低水平、资源消耗型的畜产品加工模式,提升有机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示范带动能力,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推进示范区发展主导产业形成核心产业群,以龙头企业引领和带动作用,推动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三是强化组织领导。尽快组建成立河南县有机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管理委员会,切实加强对园区建设的组织领导。

科技引领,推动有机畜牧业科技创新。一是建立较为科学完整的有机畜牧业工作数据信息系统,建立有效的信息公开化和共享制,健全牲畜溯源系统和有机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为有机牛羊佩带耳标,实现从“草场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提高有机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二是协调科研单位围绕有机畜牧业发展,开展优质牧草新品种引进选育和种植、防灾减灾、健康养殖、牦牛藏羊良种繁育、高原家畜寄生虫病综合防控、药物高效低残留、牲畜粪便无害化处理等技术研究,为有机畜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保护良种,打造有机畜牧业知名品牌。按照“宜牛则牛,宜羊则羊,因地制宜”的原则,大力选育推广藏系欧拉羊、牦牛等优良畜种,加快“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设,扩大品牌畜种覆盖面,努力提高有机畜产品质量和产出能力,努力把自治县建设成为藏系欧拉羊、雪多牦牛和河曲马优良畜种示范区,扩大品牌影响力,创造品牌效益。

人才引领,提升有机畜牧业发展水平。一是继续实施有机养殖明白人和经纪人培养计划。依托牧区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工程、雨露计划等,加大对牧民群众有机养殖技术知识培训力度,每户至少培养一名有机养殖明白人,教育群众按照《有机养殖技术规程》的要求,不使用农药、化肥等违禁产品,使基地生产的牛羊肉、乳等产品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放心的有机食品,为标准化经营奠定基础。二是培育壮大牧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精心指导培育、实施订单牧业、股份合作等方式,引导草场、牲畜、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养殖大户和养殖能手集中,在企业合作社、牧户之间建立稳定的产销合作和服务契约关系。将草原生态奖补机制、游牧民定居工程和有机畜牧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发展格局,提升服务水平,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行。三是通过政府订购、定向委托、招投标等方式,扶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广泛参与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支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有机畜牧业。

篇6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是指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观念,构建新形势下的土地管理宏观调控体系和科学发展新机制。土地管理作为宏观调控的一部分,毫无疑问也会受到科学发展观的启发和指引。

一、对科学发展新机制中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原则的认识

土地宏观调控是政府以土地作为手段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政策和措施的综合。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同样也使得我们对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原则有了全新理解和认识。土地管理是宏观调控的一部分,因而,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也必须以宏观调控的原则为指导。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土地是人类生存的根本要素。然而,土地是一种稀缺资源,因而,无论是土地作为一种资源配置还是作为一种权利配置,必然要求公平分配。公平配置原则也就必然成为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原则之一。如在宏观上,必须考虑土地在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公平。而在农用地内部,则要依据农村产业结构及其变动对土地的要求考虑如何实现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之间的合理、公平配置。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的发展观。土地资源是一种有限的重要资源,土地资源需求的增长性与土地资源供给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历来是土地利用的核心问题。因而,公平配置后的高效利用成为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另一重大课题。所以,高效利用原则也将是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原则之一。

再次,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人类社会生生不息,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不仅要强调当代人之间的分配公平,更要重视代际之间的机会公平;不仅要重视当代人之间的数量分配的公平,更要重视代际之间在土地利用条件和环境之间的公平。因而,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原则将是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又一原则。

原则是概括性地对事物特性的描述和总结,这也使得原则具有开放性。我们不能否认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中其他原则的存在,但公平配置原则、高效利用原则,以及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原则必将成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基本原则。

二.对科学发展新机制中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内容的认识

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传统的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宏观调控发生作用的基础发生了变化,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社会经济宏观调控的要求,这也催生了土地宏观调控这一新课题。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也让我们对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内容有了更系统的认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土地供应调控 。土地在我国是一种稀缺的国有垄断资源和生产要素,土地供应的宏观调控无疑是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最主要内容。建设用地总量是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的重要因素,控制建设用地总量,是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建设用地总量调控主要通过编制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来实现。

2、现存用量控制和潜在存量盘活的可持续调控 。土地是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因而,解决有限的土地供应和不断膨胀的土地需求之间的矛盾最主要的办法还是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这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提出的本质要求。存量土地是指现有城乡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闲置未利用土地和利用不充分、不合理、产出低的土地,即具有开发利用潜力的现有城乡建设用地。国家通过与此相关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来实现用量控制的可持续调整。与此同时,国家通过鼓励推进闲置土地清理和建设用地整理,加强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来实现潜在土地存量盘活的可持续调控。

3、土地资源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的统一调控

十七大报告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建设“两型”社会,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由于资源环境问题存在外部性,完全依靠市场无法达到资源配置最优状态解决资源环境问题,需要将负外部性的社会成本内部化,以降低污染排放和资源滥用;将正外部性的社会收益内部化,使具有正外部性的环境友好产品和服务达到社会最优的供给水平,等等。由于传统市场机制无法通过看不见的手解决外部性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依靠政府的制度安排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土地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资源,而且是具有垄断性的资源,因此,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和“两型”社会建设的号召下,改变过去只重视土地经济效益,加强土地的生态效益保护和调控也将成为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内容之一。

三、对科学发展新机制中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目标的认识

首先,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实践表明,土地管理已经成为宏观调控的一部分,所以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目标也必然受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约束,即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这也是“全面发展观”对作为宏观调控的部分之一的土地管理服从于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必然要求。

其次,“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目标离不开耕地保护这一基本国策。耕地保护目标是土地资源管理的首要目标,这也是由我国的特殊土地国情决定的。所以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一定要实现耕地保护、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目标。

篇7

【关键词】校本研修 小学 农村教师 科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A-0004-03

在当前这样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无疑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教育质量能否得到保障,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而教师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科研能力,因此,教师科研能力是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农村学校的校本研修最主要还得立足于自身现实状况,以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为基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科研能力的提高都无法脱离学校的环境。因此,笔者认为,要以校本研修来促进农村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其前提是必须正视当前农村小学教师的现实状况。下面我们试着以广东省罗定市罗平镇中心小学为例展开分析。

一、制约农村小学教师科研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

罗平镇中心小学作为一所乡镇中心小学,创办于1921年,前身是诚正小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人文环境。

罗平镇中心小学下辖29所完小,幼儿园3所。总的来说各完小具有“点多、线长”的布局特点。“点多”是指全镇小学及幼儿园学生6 694人,分布在29所学校,人数最多的学校有1 100多人,人数最少的有150人;“线长”是指距镇中心500米的学校有2所,距镇中心最远的学校有近20公里,最东边的学校与最西边的学校相距30多公里;全镇小学教职工402人,其中公办教师362人,代课教师40人;男教职工175人,女教职工227人;小学高级教师267人,大专以上学历350人,党员52人,完小校长(园长)共32人,其中女校(园)长5人。这些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生就读问题的解决,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校管理者也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研修活动。但是现实状况仍然制约着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农村小学教师工作状态和生存情况大体相似,因此罗平镇中心小学在以往研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代表着目前农村学校在研修过程中存在的共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农村小学教师在职培训机会少

目前,该中心小学学生共6 649人,教学班共187个,师生比例失调,使得一些在岗教师不得不超负荷地工作。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上岗适应和在职提高。上岗适应对于农村教师来说非常重要。目前农村已经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学生,该校有40%左右的学生都是隔代管带,这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困难。一些学生的父母往往外出打工,他们和自己的祖辈生活在一起,有一些还寄住在亲戚或邻居家。这些学生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如自卑感强,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需要教师加以关注和帮扶。一些本该由社会和家庭承担的教育责任,现在却转嫁到学校和教师身上。那些刚从城市大学毕业走向农村的年轻教师往往得花大量的时间来应付这种“上岗适应”。此外,农村教师由于在职培训的机会较少,因此科研能力往往停留在职前教育水平。

(二)农村小学教师教研水平低

农村小学的教研活动往往缺乏相应的组织形式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在教研指导上,不怎么考虑教师的实际需求,忽视教师之间的互动,只是由教研员进行专业引领,教研员说什么,其他人就做什么,而教研员自身水平似乎也不是在这个教研组就真正“高人”一等,因此大家对于存在问题的交流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深层次的合作和探讨无从谈起。

(三)农村小学教研氛围差

农村学校的教研活动往往流于形式,只是单纯为教研而教研,大部分时间讨论的更多的是教学课时的安排以及教学内容的增减,至于说课、听课、评课中那些有研修实效的,如对“同课异构”这样的研究主题往往缺乏讨论,因此教师对教研活动没有太大的兴趣,也不能从中获得成就感。

二、校本研修对于提高农村教师科研能力的意义

校本研修由于自身的独特性,对于促进农村教师科研能力提高具有一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有助于全面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

农村教师不重视自身教学教研水平的提高,主要还是由于教师缺乏参与教研活动的意识,而提高教学教研水平最主要还是源于自身的需要,而非外界的要求。而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又往往强调理论的学习,而忽视了农村教师真正的需求。校本研修则比较关注教师的实际需求,尊重教师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了他们的主体意识,从而在研修之后能全面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

(二)有助于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就目前而言,尽管教师专业发展的渠道有很多,但校本教研修仍具有不容忽视的优点。校本教研将学习与工作有机统一,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注重解决教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这打破了目前农村学校教师往往采取封闭、单一教研模式的局面,展现的是一种学习型的教研团队的建设,在这个团队中,大家能平等、和谐地交流自身在实践中的知识,分享自身的教学工作心得与体会,从而不断加快自身的专业化进程,促进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的科研能力也不再完全由职前培养因素所决定。

(三)有助于全面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在农村学校,部分教师工作态度并不端正,不会认真备课,也不会对教学内容做较为深入的了解,至于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他们也不愿意去接受,一旦学生学习成绩不佳,他们就会对学生进行一些不恰当的惩罚。而这些惩罚会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校本研修让教师之间互相合作,互相交流,这将有利于他们转变错误的教育观念,确立正确的职业态度,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从而全面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三、农村小学教师对校本研修所持态度

通过以往的调查,我们了解到,农村小学教师对校本研修的了解并不深,他们大部分人认为校本研修的主体应该是学校领导尤其是校长,至于教师则应该不是研修的主体。这种观念的形成最主要是跟农村教师所处的环境有关,周围的研修氛围不够,无法激发他们的教研热情。教龄越长的教师越关注现代教育技术的补充,这说明目前城市学校对于先进的教育技术的熟练运用,已经使得农村教师感到自身教学能力不足。他们希望校本研修的内容能更切合实际,多开展一些实用性强的培训课程,满足他们的需要。

与此同时,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如果学校的培训课程需要他们另外支付学费,他们往往会缺乏学习积极性,或者干脆放弃了事。

综上所述,农村学校教师对校本研修有期待,这是积极的信号,但由于农村学校教学环境差,教师待遇低,教研氛围不够,再加上校本研修的内容与他们所期望解决的实际问题存在着一些脱节现象,使得他们对于校本研修仍然缺乏积极性。

四、农村学校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科研能力提高的对策

农村学校校本研修可以进行探索的空间很大,不过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对校本研修的实效引起重视。农村学校的突出问题是整体师资水平不高,由于自身财力有限,也无法将教师送到发达地区去培训。因此我们还得从学校实际出发,做到校本研修“从学校中来,到学校中去”。目前,我们已经做了如下的探索。

(一)强调专家引领,邀请专家开设教育教学讲座

目前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有师范类专业,培养的方向主要是小学教育专业。这些高校研究者能为农村学校带来新的教育理念,而高校研究者也希望一线教师能够把教育理论转变为教育实践。因此当罗平镇中心小学邀请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来学校进行专题讲座时,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表现得非常乐意,中心校与高校之间的这种合作对于学校开展校本研修是有益的。

除了重视“请进来”的形式,罗平镇中心小学也坚持“走出去”。学校不定期组织学科教师走出农村乡镇,到其他优秀学校去观摩、学习,开阔教师的视野。

(二)重视活动引领,在积极探索中求发展

1.我们可以让这些成片的学校集中在一起备课;其次就是分科进行,不同学科教师在教研组带领下进行,每两周一次,集体备课实行点名制,由备课副组长负责本组人员的考勤,参加集体备课的教师不得无故缺席或请假,如有特殊情况须提前一天向备课组组长请假。将教师的集体备课情况与绩效工资挂钩,奖励在校本教研中表现优异的教师。集体备课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成效。做到“三定”,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做到“三有”,即有讲稿、有讨论、有记录。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是:该年级科任教师写初稿―主备人发言―集体讨论―修改完善形成定稿。

2.开展“快乐、高效”示范课以及同课异构公开课

罗平镇中心小学在开学预备周,就已经拟定本学期上示范课的骨干教师。这些教师自然也会精心备好课,上好优质示范课,共同推进“快乐、高效”课堂的深入开展。该校还开展同课异构公开课,即让中心校教师与片区小学相同年级、学科教师各上一节内容相同但教法不同的课。课后,学校会分科组织进行“快乐、高效”课堂专题研究。学校重点落实“让100%的学生掌握80%的知识,让80%的学生掌握100%的知识”,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快乐、高效”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召开学科“快乐、高效”课堂教学讲座,分科开展“快乐、高效”课堂教学研讨课等活动。

(三)建立“3+2”工作模式,使校本研修成为一个系统工程

所谓“3+2”工作模式,是指中心小学校本部各学科教研小组挂点三所好的学校和两所差的学校,以抓好两间差的学校为重点,同时兼顾促进三所好的学校,尤其对两所差校进行质量“三包”:即包教师成长、包教研工作的有效活动和包教学质量的提高。罗平镇中心小学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中心小学校本部各学科教研小组的帮扶,做到情况明了,对差校的薄弱点要有准确的了解,针对实际情况,拟订好工作方向、工作重点、工作步骤。明确先解决什么后解决什么,按计划逐步解决。

2.在帮扶过程中,做好帮扶工作内容记录、工作过程记录、被帮扶教师的成长记录、学生成绩提高记录,并写成工作总结,以作述职汇报。

3.各小组与挂点学校领导做好沟通,召开双方见面会,明确帮扶任务与帮扶方案,共同协作,搞好学校各方面的工作。

4.各小组自定工作方法和工作时间,以成绩为依据进行评价。

5.帮扶成果以期末或学年考试评测来验证,教师成长以抽测听课来验证。

(四)培养名师,形成名师工作成效评价激励机制

农村学校在办学条件差、师资短缺的情况下,要利用校本研修打造本校名师。为此,罗平镇中心小学成立名师工作室,制订名师工作计划。名师开展“师带徒”活动,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听好他们的教学过关课,促使他们改进教学。构建名师工作成效评价激励机制,每次开展活动发放一定数额的补助金,并在期末综合评价工作成效。

罗平镇中心小学在校本研修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并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有一批教师已经成为学校名师,他们将来亦有希望成长为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当然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农村教师教育观念上的改变以及对校本研修始终保持积极态度,都需要时间上的积累。竞赛引领、评出奖项、给予奖励只是短暂的效益和利益的驱动,只能算是一项短期的措施,农村教师无疑更需要在被尊重的社会文化氛围中成长,唯有得到尊重,他们才能付出更多的智慧和热情,继续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为此,我们将继续探索校本研修这项工作,争取为农村学校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

篇8

关键词: 海洋地质学教学改革实践

海洋地质学属于海洋科学与地质学的边缘学科,也是我院海洋科学专业大二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该专业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具有体系庞大、内容繁多、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特点,其前修的专业课程较少,海洋地质学课程既承担着专业起步教育,又要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基础的任务,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发挥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因此,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必须调整在新形势下海洋地质学课程的教学设计方案,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考核办法、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努力实现培养学习习惯、增强能力训练、培养创新意识的课程教学目标。

一、对海洋地质课程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海洋地质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课程。海洋地质学成为一门成熟的独立学科至今仅半个世纪,但已衍生出多个日益成熟的分支学科,最早出现的海洋沉积学,以研究现代海洋沉积物的特征、时空分布、形成和演变机制为内容;经典的海洋地貌学,以研究海底形态、空间分布及其成因为内容,以及最海底构造地质学、海洋地球物理学、海洋地层学、海底矿产地质学、海洋灾害地质学和海洋工程地质学等[1]。作为深海钻探计划和大洋钻探计划的产物,古海洋学迅速臻于成熟,以追索海洋发展变化史、海陆变迁、反演海洋成因和古环境的演化为内容,是当今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角色[1]。

基于这样的课程特点,授课老师在讲解时既要介绍海洋地质的发展历程.又要关注海洋科学最新的研究成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有灵活的教学思想,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加强实用教学,整合课程内容。本课程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强学生对海洋技术专业的定位认识。海洋技术专业是我院国家级特色专业,但该专业刚设置不久,课程设置与建设还有待完善,课程体系的逻辑关系还有待理顺,因此学生往往对自己所学专业认识不够。海洋地质课程的开设能够使学生从低年级的迷茫中走出来,对自己的应该掌握什么样的专业知识、走上社会后自己的发展定位有较清晰的认识。二是为学生建立一个系统的海洋科学的知识体系。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海洋地质的内容、方法和理论,以及野外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既介绍地质学基础理论和概念,又讲授海洋科学的内容、理论,以及最新的海洋地质学科的前沿知识。这样就使学生从不了解海洋地质学到了解较多,再到掌握系统知识。三是培养学生积极进取、追求真理的精神。对于海洋地质,除去教授方法之外,我们还要提倡追求真理的精神。只有对海洋之谜抱有孜孜不倦的探求之心,对海洋开发事业充满热爱,才能使海洋科学蓬勃发展、一往直前。

我院是培养海洋科学应用型人才的工科院校,我们讲授海洋地质时要做到知识重点突出、内容由浅入深、丰富易懂。以海洋地质的内容和方法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现场操作能力为宗旨,加强实用性教学。一方面使授课内容井然有序,突出教学的实用性、系统性,另一方面适时调整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对有些章节进行增删,将讲课、作业、实习有机结合。培养具有较强的现场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人才。

二、对海洋地质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一)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可使教学过程感性化、形象化[2],[3],不仅可以增大信息量,而且可以产生图文并茂的效果。这对于海洋地质学的教学尤为适用。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把搜集到的关于海洋形态、海洋现象、海洋地质地貌、海洋调查、海洋生物、卫星海洋遥感及自然地理、地质学的图片,结合课程的相关内容,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海洋的认识由模糊转变为清晰,由常识性了解转变为从专业角度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不仅能使课堂生动活泼,而且能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吸取知识。例如讲解大洋钻探中沉积物柱状样的采集,仅靠授课老师口头描述是讲解不清楚的,因为学生没有接触过采集仪器,也没有亲身参与过,对于如何使用钻孔设备采集沉积物柱状样更是无从理解。通过Flash课件,学生不仅认识了仪器,而且对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也有了深刻的印象,并且认识到沉积物柱状样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以外,我们在课堂上还进行简单仪器的演示教学,例如抓斗式采泥器使用的讲述。

(二)播放录像资料,开展相关知识讲座。

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利用集中时间来播放有关影像,在讲授到重要章节时会安排一些有关海洋科学的录像资料。如在讲授完前言后,我们播放了有关大洋钻探的发展历史的影像资料,此前的教学内容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和记忆,并激发了他们对本课程的探求兴趣,而影像的播放更是起到了提高效率的作用。影像的内容应丰富,例如泰坦尼克号探秘、深海探测、大洋钻探等。通过观看影像,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感到课程的知识内容和现实应用紧密相关。除了在课堂的教学外,我们还组织学生成立海洋科技活动小组,由专家老师不定期做一些讲座,向学生讲授海洋调查方面的知识并回答他们的提问,展开讨论,等等。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专家们为我们做了物理海洋、海洋地质、海洋古生物专业的调查研究等讲座,讲座内容丰富,又通俗易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向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课外学习机会。

(三)合理选用教学方法,实施拓展教学。

海洋地质学课程体系繁多,不同的教学内容,其授课方法有所不同。教学过程中,将此庞大内容体系组织成为三大主题,即海洋地质构造运动及其相关结果,海洋沉积动力及其地貌演变,以及海洋地球化学过程与其相关资源。同一主题知识具有许多共同特征,学习、理解和掌握都较有规律。授课时主要讲授知识结构,然后选择其中一个内容作为典型,结合幻灯、图片、模型、标本进行详细分析讲解,而其他知识仅进行对比讲解,指出其共性和异性。这样不仅增加了单位课时的知识容量,而且使学生掌握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具体讲授内容量,可视课时数量、学生接受能力等灵活调整,既可精深、引申和拓展,又可提纲挈领地讲授,而不影响整体知识结构[4]。

(四)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实践教学既可巩固课堂知识,加深对海洋地质学的认识,又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能力,是进行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不可替代的环节。基础教学是海洋地质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根据理论教学内容和学习进度分别开展课内实践教学,其进度与课程理论教学同步进行。例如参观海洋地质标本、化石标本、海洋生物标本,在海洋科学导论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参观标本实验室已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地质标本和化石标本向学生展示了地层的演化和变迁,生物标本给学生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海洋生物世界。通过实物标本的视觉和触觉效果,学生对海洋这一知之甚少的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采集和积累大量矿物、岩石、古生物等标本,加强室内认识实习。实习内容主要有通过观察,认识常见造岩矿物的形态、条纹、光学、力学等特征;学习根据造岩矿物的形态和物理特性,用肉眼鉴定常见造岩矿物的技能和描述矿物的方法;观察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等标本,分析其典型结构、构造特征;了解三大类岩石间的形成环境及其转化关系;参观地质模型、图片陈列展,了解岩石的形成环境及其转化关系。为增强实验课教学效果,除采用布置课前预习、课前提问等方式,我们在学生观察描述过程中加大巡视和辅导力度,从学生报告进展、姿势、表情等方面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有效保证了实验课教学质量。

(五)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基础与前沿结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海洋地质学的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将基础知识与新发展的学科知识及实践应用成果有机融合。目前的研究重点和趋势集中于三方面:(1)海洋的起源、发育和演化。主要包括板块构造理论、古气候与古海洋学研究和大洋发展史等。(2)海洋资源研究。研究油气资源、深海底矿产资源和近海矿产资源等海底自然资源的成因、分布特征和开发。(3)全球变化与海洋环境的研究。研究海洋对气候的影响和制约,通过对海表和深部变化及与陆地相互关系的研究,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历史和联系,以及极地地区的海陆变化对整个全球变化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措施[5]。上述内容在教学中应给予一定的重视和体现。教学内容需与学科发展同步,将最新科技成果引入教学中。此种教学内容改革一方面注重课程基础知识,强调学生基础训练和地质功底的培养,另一方面及时将最新科研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引入教学,使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就了解学科发展动向和学科研究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三、结语

海洋地质学是一门系统性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各章节相互关联,其教学内容、体系、方法及手段等方面的调整和改革,需要随教改的深入不断地进行更新完善,例如: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上有所创新;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广度和深度,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要求;教学的内容除了基础知识外,还应该和实践活动相联系。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把大量的信息深入浅出、简单明了和直观生动地传授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可持续高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炳全.海洋地质学概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2]杨惠元.试论课堂教学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3).

[3]董春来,焦明连,周立,汤均博,蒋廷臣.“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J].测绘工程,2006,(6).

[4]王永红.“海岸动力地貌”课程中的互动式教学和人文教育[J].中国地质教育,2010,(1).

篇9

地质学家们早就注意到北纬30°是一个神秘的地带。这个地带是全球火山和地震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我国和印度北部都是地震多发区,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西海岸也是如此。在历史上,恐怕没有一个地区像百慕大三角区那样出现过那么多的事故:飞机失事、船只消失、人员失踪,从18世纪起,发生在这一地区有确切记载的飞机船舶遇难事件已超过上百起。

2008年的“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也发生在北纬30°附近。地球的北纬30°地带,真的有什么魔力吗?

地质学家们认为,北纬30°地带发生的种种神秘现象的起因出自地球内部,可能是地球磁场、重力场和电场以及其他物理量的差异所致。地质学家们更多地注意到全球规模的地壳运动的影响:大约4000万年前,青藏高原的大部分还是一片大海,古印度大陆在大海南部与欧亚大陆遥遥相望,在板块运动的作用下,古印度大陆开始向北漂移,最终拼贴在欧亚大陆上,经过几百万年的拼贴过程,原来的大海全部消失,古印度大陆向欧亚大陆的下部挤压俯冲,致使青藏高原隆起、喜马拉雅地区褶皱成为山系,这一宏伟的过程直到今天还在继续。地质学家们认为,青藏高原目前正以每年几毫米的速度上升,全球地壳的厚度平均为35千米,而青藏高原的地壳厚度达70千米,这就意味着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将成为全球构造形变最为复杂、地壳运动最为剧烈的地区。

篇10

关键词:石油 成因构造 生成条件

一、我国石油资源分布

我国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柴达木和东海陆架盆地,其可采资源量172亿吨,占全国的81.13%;天然气资源集中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东海陆架、柴达木、松辽、莺歌海、琼东南和渤海湾九大盆地,其可采资源量18.4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83.64%。

从资源深度分布看,我国石油可采资源有80%集中分布在浅层(

从资源品位看,我国石油可采资源中优质资源占63%,低渗透资源占28%,重油占9%;天然气可采资源中优质资源占76%,低渗透资源占24%。

截至2004年底,我国石油探明可采储量67.91亿吨,待探明可采资源量近144亿吨,石油可采资源探明程度32.03%,处在勘探中期阶段,近中期储量发现处在稳步增长阶段;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2.76万亿立方米,待探明可采资源量19.24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可采资源探明程度仅为12.55%,处在勘探早期阶段,近中期储量发现有望快速增长。

自上世纪5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先后在82个主要的大中型沉积盆地开展了油气勘探,发现油田500多个。以下是我国主要的陆上石油产地。

二、油气成因构造发展史

石油和天然气通常都是蕴藏在沉积盆地(含油气盆地)之中的。沉积盆地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我们所处的地球是一直在活动着的,有的地方上升,则成为高山,有的地方在下降,则成为沉积盆地。中国有好多个沉积盆地,每个盆地沉积的地层及其厚度等是各不相同的。这些地层自上而下地质年代由新变老,好像人类历史一样,分成不同的时代。研究人类各个时代情况的学科叫历史学,而研究一个沉积盆地的各个地质年代的情况就叫地质构造的发展历史研究,简称构造发展史。

研究构造发展史对找油找气有什么用处呢?原来,石油和天然气是可以移动的流体矿床,从油气在地下生成起,到聚集到一个地方成为油气田,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变化多端。有的油气田形成后可以保持到现在,有的运移到另外的地方,有的散失了……,总之,油气这个流体矿床总是处于运动状态之中,这就是油气田有别于其他矿床的最大特点。而这种变化与油气田所在的沉积盆地的构造发展史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在找油找气工作中,地质构造发展历史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三、石油的生成条件

要使沉积物中的有机质能够保存下来,需要有特定的地质条件。大家都知道“水往低处流”的道理。泥沙和有机质是在水的携带下,在一个低洼的地区沉积下来。因此,首要的地质条件就是要有一个低洼的地形。这种低洼地形,根据它的规模大小,分别称为盆地、坳陷、凹陷、洼槽等,并在各个地质历史时期中是不断变化的。若随着地壳的运动继续下沉,它就能继续保持低洼的地形,可以继续接受沉积物,使地层厚度不断增大。若随着地壳运动上升,则低洼幅度就逐渐变小,

接受沉积物就少,使沉积的地层厚度变薄。如果升到水面以上,则失去了低洼的形态,不但不接受沉积物了,反而使早先沉积的东西会被风化剥蚀掉。由此可见,不断下沉的盆地或坳陷对有机质的聚集才是有利的。这里提到了两个因素,一个是地层沉积,另一个是盆地下沉。它们在进行过程中都有一个快慢问题,前者叫“沉积速度”,这与沉积物来源的充足与否有关系;后者叫“沉降速度”,这与地壳运动的强弱有关系。二者要有恰当的配合是最为理想的。如果沉积速度小于沉降速度,就会使洼地内水体的深度相对增大,使有机质的下沉到底的距离加长。这样沉积物受水中氧的作用时间也就长了,对有机质会起到破坏作甩。如果沉积速度大于沉降速度,则洼地的水体会变浅,甚至干枯成为陆地,使有机质暴露在大气中受氧的作用,以致遭到更大的破坏。因此,有利于有机质保存的另一个地质条件,就是两种速度要大体相当,即沉降多少,沉积物就补充多少。这被称为“补偿性的沉积速度”。

要生成石油还有一个必须具备的地质条件,就是缺氧的“还原环境”。这就是要求接受沉积物后的洼地水体能保持封闭或半封闭,或富含有机质的沉积物能迅速被后来的沉积物所覆盖,使之与氧隔绝,防止有机质的氧化和逸散。

现代的生油理论还认为,生物体中的有机质先要转化成一种特殊的有机质,这种特殊有机质叫做“干酪根”,再由干酪根转化成石油。这种转化要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才能实现,这个条件主要是地下温度。干酪根开始变成石油的温度范围大致是100~130°C,因为地下温度从浅到深是逐渐升高的,早先的沉积物不断被后来的沉积物所覆盖,埋藏也就越来越深,有机质只有在达到一定的埋藏深度时才能转化成石油。除了温度的因素以外,还与埋藏的时间长短有关,温度和时间两个因素可以互补。也就是说如果温度低一些但埋藏时间较长,或者温度高一些但埋藏时间较短,两种情况对干酪根转化成油的影响效果都是一样的。

可见,生成石油的地质条件是综合性的,它既需要在沉积过程中保持“补偿沉积速度”的条件,又需要使得沉积物能具有缺氧的“还原环境”,还需要有相应的地层温度(即要有一定的地层埋藏深度)的作用等多方面因素的配合,才能有效地生成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