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公益活动范文

时间:2023-10-27 17:51: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健康公益活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健康公益活动

篇1

9月12日,全运会圣火缓缓熄灭,全民健身潮涌秦皇岛,中国登山队携手康姿百德2013“全民健身・快乐同行”大型公益活动总结表彰大会暨康姿百德第二套健身操大型展演活动在秦皇岛举行。本次活动由秦皇岛康姿百德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主办,共有来自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近200个代表队的8000多名健身操爱好者参与表演。

2012年,康姿百德健身操一经推出,便得到广大健身爱好者的喜爱,康姿百德联合中国登山队举办了“全民健身・快乐同行”大型公益活动。今年3月,在改进完善第一套健身操的基础上,康姿百德推出了第二套健身操,并与中国登山队再度携手2013“全民健身・快乐同行”大型公益活动。从海南岛到内蒙古、从黑龙江到新疆,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1000多个县区,每天约有300多万人在4000多个健身广场共舞康姿百德健身操,快乐健身。

“我们要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切实做好全民健身工作,使更多人真正享受到健身带来的健康和快乐,让全民健身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致新肯定了康姿百德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自2008年提出“倡导立体健康、助力全民健身”号召以来,坚持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大规模的、以体育为主题的社会公益活动,在全社会产生积极广泛影响,为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深入实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次活动既是对2013‘全民健身・快乐同行’活动成果的一次大检验、大展示,也是向更多的人传递一股精气神、传递一种正能量。大家不但是康姿百德健身操的爱好者,也是健康和快乐的使者。相信在大家的参与支持下,在康姿百德人的不懈努力下,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我们有信心、有决心,继续在倡导立体健康、推广全民健身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为实现‘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人均寿命超百岁的国家’的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康姿百德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银祥的讲话把活动推向。中国奥委会副主席段世杰、总局群体司司长刘国永、总局登山中心主任李致新,秦皇岛市体育局局长吕国新,康姿百德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银祥,副总经理张淑华出席并为1380名2013年康姿百德健康大使和健身操表演获奖代表队颁发了纪念品和奖品。(文/贾海红)

篇2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我们要预防艾滋病,预防归预防,最主要的是要去关爱艾滋病患者。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主题活动心得体会感想5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主题活动心得体会1首先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非常明确,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其次,艾滋病病毒在体外环境下很脆弱,很容易被杀死,因此艾滋病病毒不通过空气、食物、水等一般性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蚊虫体内生存,不能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因此,艾滋病的传播主要与人类的社会行为有关,完全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被阻断,是能够预防的。

对个人预防来说,除掌握有关艾滋病知识外,尚须做到:(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_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

(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炙、手术。

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文身、美容。

(3)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

(4)注意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给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时,注射器应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进行彻底焚烧。

病人的器皿及医用器械要专人专用,如病人的刮脸刀、牙刷、毛巾、茶杯等应专人专用,排尿、排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应禁止HIV抗体阳性者献血及提供其它体液。

应告诉患艾滋病的妇女,不要口对口给婴儿喂食;月经期应特别处理好经血,不得使之污染他物;_时要采用_,以防感染他人。

同时,尽量说服病人不要怀孕,因为怀孕期可以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后代。

病人的_、配偶要定期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对抗体阳性者家庭的其它成员,在有条件的地区也要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查。

总之,艾滋病虽是不治之症,但可以预防。

最要紧的是要遵守政府法令,遵守性道德,特别要注意非法黑血站——再贫穷也不能去卖血,再紧急也不能输用可能污染HIV的血,以免感染艾滋病病毒。

若有艾滋病感染可疑时,你可以到各地医学科研机构,大医院,省、市级防疫机构接受检查;一次抽血艾滋病病毒抗体阴性,不能完全排除没有传染上艾滋病,应定期检查。

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主题活动心得体会2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引发的一种严重传染病,当HIV侵入人体与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并逐渐使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功能瓦解,最终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病毒,病菌的侵入,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

艾滋病是如此的可恨,可怕。但目前,艾滋病仍然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有效的疫苗加以预防。

1981年以来,艾滋病在全球蔓延速度惊人,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统计,2007年底,全球估计有3000万--3600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个艾滋病病例以来,每年都有新增的感染者。

20__年据卫生部估计,我国存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已达84万人,其中50多万人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艾滋病病毒,因此,我国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扩大流行的潜在危险性很大。

难道我们就任其艾滋病猖狂地蔓延吗?不可能,因为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明确,与病毒传染的有关活动易于控制,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三种途径,只要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注意自己的行为,感染的人就不会将病毒传染给他人,没有感染的人也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不仅对艾滋病病人本身造成危害,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而且还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兴存亡,由此看来,艾滋病不仅威胁着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而且威胁着整个国家,影响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可见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艾滋病的确非常可怕,但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仍然是我们的好朋友,他们应当得到的不是偏见和歧视,而是来自社会和个人的关爱。

艾滋病病毒的传染性极强,但是一些日常行为不能传播艾滋病,如拥抱,握手,公用厕所,一起吃饭,谈话交流,共用劳动用品,学习用品等,所以,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

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主题活动心得体会312月1日是世界爱滋病日。每年的12月1日都被作为“世界艾滋病日”以号召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共同对抗艾滋病。

目前,我国的和艾滋病形势非常严峻,学校是禁毒与预防艾滋病的重要阵地。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人体免疫防御系统方面的疫病。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体内免疫系统对机体起着良好的“防御”作用,抵抗各种病原体的袭击。一但受艾滋病病毒感染之后,人体的这种良好防御系统便会受到破坏,防御功能减退,因而这时病原体及微生物得以乘机经血行及破损伤口长驱直入。此外,身体中一些不正常的细胞,例如癌细胞,也同样乘机迅速生长、大量繁殖起来,发展成各类癌瘤。也就是说,艾滋病病人主要表现为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伤,机体抵抗力下降,以至诱发严重感染和一些少见的癌瘤。

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之后,艾滋病病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速度惊人。为了提高公众对艾滋病危害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2月1日确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在这一天举办各种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据统计,近20多年来我国艾滋病感染者已超过100万。

艾滋病是一种可怕的病,一旦感染,我们目前的医疗水平是无药可救的,但是只要我们洁身自好,科学预防,是完全可以避免患上艾滋病的,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1、首先要学会保护自己,要远离可导致性骚扰和性暴力的环境和场所,比如不要出入歌厅;

晚上不要单独外出;休息时间在网吧、游戏厅等场所不能玩得太晚等。

2、不和他人共用牙刷、不共用电动剃须刀,不吸,不纹身,不纹眉,不纹唇线和扎耳朵眼,不和别人共用针头和注射器。

不到消毒不规范无营业执照的医疗机构和诊所拔牙治牙。

同时我们也要知道一般性的接触,比如握手,共同进餐,共用学习用品,公用电话机,打喷嚏、咳嗽,蚊虫叮咬,游泳等均不会感染爱滋病。

老师、同学们:学校是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是传播科学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殿堂,加强对大家进行预防教育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保证自己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防止滋生新吸毒人员和向社会扩散的一项重要措施。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构建一道坚强防线,远离、艾滋病,珍惜生命。

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主题活动心得体会4忘记了是从那一天起,艾滋病这个略带西方色彩的字眼闯如了我们的生活。它惊醒了沉睡中的我们。让我们认识了爱滋,了解了爱滋,惧怕了爱滋,远离了艾滋病人。

人性就在这时体现了。普存忻这个我不太熟知,但是他是有名的艾滋病大使。也许我连他的名字都不会写,可是我从心里崇拜他,因为他有一颗剔透的心,高尚的灵魂。其实我心里也知道,艾滋病是靠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的。可是就是人性的自私,我也保护我自己,如果有一个人他站在我面前说要和我握手,而且告诉我他是艾滋病人,恐怕我也会胆怯,我也会踌躇。可是他呢!毅然的和他们握手,吃饭,交流。也许这些在正常人与正常人之间太微不足道了。可是如果是一个正常人和一个艾滋病人之间,那么是多么的崇高的一种气节。是多么的伟大。他们做到了,可是今天的我真的做不到。

人之初,性本善。也许是自私抹杀了我的善良。也许是自己保护的意识让我收起了善良。今天我只能在这里高唱凯歌,百般称赞那些能做到和艾滋病人平等的人,对不起,今天的我依然做不到~

艾滋病是一种有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入侵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全球艾滋病20年来造成2800万人死亡,目前还有4300万患者,并且每天新增病人1.4万人。我国现有65万艾滋病感染者,去年每天新增192人。

艾滋病传染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性接触传播;二是血液传播;三是母婴传播。

目前,艾滋病仍然是不治之症。它威胁着每个人和每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1、洁身自爱。

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2、使用。正确使用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3、治疗性病。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艾滋病的感染。正规医院能提供正规、保密的检查、诊断、治疗和服务咨询,必要时可借助当地性病、艾滋病服务热线进行咨询。4、远离。避免共享针头,禁止吸毒,减少血液接触。处理伤口时,一定要注意避免皮肤、眼睛、口腔接触到别人的血液。5、防止交叉传染。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注射、使用没有严格消毒的不安全拔牙和美容等,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只要按照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去做就不会感染到这种病。就可以不让自己的生命白白浪费掉。

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主题活动心得体会5人类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加迅速。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就在人类社会取得一系列进步的同时,和艾滋病这两大毒瘤却在全世界迅速地传播和流行,已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病后无特效疗法,病死率高。艾滋病是当前人类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目前,我国的禁毒和预防艾滋病工作也面临空前严峻的形势:到今年初,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已达100万,且每年递增30%,到20__年就达到1000万,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也已突破了100万.艾滋病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建设以及社会的发展,非洲就有惨痛的教训,爱滋病可能毁了一个国家,毁了一个民族。有些国家原来的平均寿命为75岁,现在降为45岁,国民经济也受到严重的影响。我们要大声呼吁,积极采取措施,遏止住爱滋病的发展势头。当前西方发达国家爱滋病的发展已缓,但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因宣传力度不够,易感人群多和资金不足等因素,爱滋病有蔓延之势。

爱滋病病毒(HIV)主要存在于血液、精-液及宫颈分泌物中,尿液、尿液、泪液和乳汁等分泌物中也可查到。病人和带病毒者是主要传染源。(HIV)感染后可成为携带者,也可进一步转为病人。吸食的爱滋病患者,主要为血液传播,(HIV)病原的各种血液制品,如血液、血浆、凝血因子等输入体内感染发病;另外(HIV)携带者或病人微量血液污染的注射液、针头、针灸等也可传播爱滋病病毒。(HIV)经破坏的皮肤、粘膜或注射途径以及母婴传播进入人体后,主要侵犯T淋巴细胞,破坏正常的免疫功能,并发条件致病性微生物感染,造成多脏器受损。

而在上述中的爱滋病传播方式中,吸毒与爱滋病病毒的关系最值得重视。吸毒是传播爱滋病病毒的温床,这是因为吸毒者常共用针管、针头,引起HIV病毒在血液中传播。吸毒者瘾一上来,别说消毒,清洗都来不及。如果其中有一个是爱滋病病毒感染者,注射器就会被感染,爱滋病病毒就会在其他吸食的患者中传播,吸食者的体质下降身体免疫力差,也为爱滋病病毒的感染和发病创造条件。

爱滋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短者几个月,长者数年,多数为3---5年发玻爱滋病患者全身淋巴结不明原因持久肿大在3个月以上或伴有发烧、虚弱、盗汗和体重下降,伴有慢性腹泻,T细胞功能下降,病_肤、四肢及内脏可见红色的斑块和结节,并广泛蔓延,扩散致死。

目前,预防爱滋病的传播有两方面的规划。第一:减少静脉吸毒者中HIV的传播,静脉吸毒者间共用针具是爱滋病传播的方式,在中国和东南亚静脉吸毒是HIV的主要感染方式。对吸毒者采取的干预措施可根据不同的目的分为不同的层次,从禁毒的角度来讲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彻底铲除,杜绝吸毒现象发生;其次是对已吸毒成瘾的人进行戒毒,使他们重新回到社会中来;从预防HIV的角度来讲:主要有三个层次:首先对其进行禁毒宣传,教育吸毒者放弃吸毒,还可在静脉吸毒者间教其采用安全的吸毒行为,包括劝其放弃共用针具的习惯。第二:(1)管理传染源;(2)防疫部门对国内高危人群进行普查,发现HIV抗体阳性者,进行卫生管理;(3)保护易感人群,到目前为止,仍未发现有效的疫苗,爱滋病已蔓延到世界各国,全球已有1390万人被爱滋病夺去生命。目前仍有3300万人感染爱滋病病毒,其中95%发展中国家,且递增迅速。据估计,每天约有16000个新的感染者。到20__年全球爱滋病患者已达到4000万人。

篇3

关键词 大学生 公益活动 公益文化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College Students' Public Welfare Activities and College

Public Culture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ZHOU Weiwei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 266109)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welfare activitie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campus cultural activities; events formed university public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ampus culture. College students' overall development charity is in good shape, universities increasingly rich public culture, but at the same time, college student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public welfare activities in culture there are still some influence and restrict development needed to solve the problem, we must manage through education, advocacy promo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improvement of public welfare activities to guide students and university public culture toward healthy direction.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welfare activities; public culture

1 大学生开展公益活动的独特优势

第一,大学公益文化和大学生公益活动的生命力较强。这是因为,公益源自人们普遍具有的“善心”,只要人心向善、助人之心永存,公益精神就能长期存在,公益活动就可以在一届届大学生中开展下去,优秀活动项目就建设成为大学校园文化中的品牌活动;公益文化就能长期传承,公益文化就能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中国海洋大学自上世纪90年代进行的“海之子”研究生支教团,在一届一届研究生中传承,如今已发展成为国内高校大学生支教活动的著名品牌。

第二,大学公益文化和大学生公益活动有利于现代社会公民的培养。青年人特有的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关注和关心,是大学生公益精神生生不息的基础条件,而公益精神、公益意识本身就是文明社会中合格公民应有的基本品质。“育人”是高校的基本功能,公益文化所独具的感动人心、砥砺品格的人格教育功能,能够促进高校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对现代社会公民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三,大学公益文化和大学生公益活动的建设,能够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支撑作用。一个没有公益精神的社会不可能发展成为和谐社会,只有包含社会公益精神、公益事业、公益活动、公益文化的这样一个多层次的公益体系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形成人人爱公益、人人做公益的社会氛围,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社会建设。

第四,当代大学生开展公益活动具有明显的能力优势。当代大学生成长、生活在一个网络信息技术和传媒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对网络信息技术和信息传播的规律了解较多,他们普遍具有主动的传播意识和能力,善于利用博客、网络空间、微博等新兴媒体形式对公益活动进行宣传推广,有利于提高这些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正是由于具有这些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大学生组织和参与公益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上升,大学生日益成为公益事业的校园践行者。从大学公益文化和活动的发展现状来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具有传播和践行公益精神、参与和支持公益事业、组织开展公益活动的意愿和行动。同时,除了为患病无钱医治的同学募捐、到敬老院照顾孤寡老人等传统公益活动形式之外,更多的大学生志愿者对活动形式进行了创新,使公益活动的社会效益得到加强、覆盖面更广、影响力更大。尤其是有些大学生公益活动已经在当地成为品牌,吸引更多社会人士的参与和帮助。例如,青岛农业大学大学生传承和发扬当地知名公益品牌“微尘精神”而进行的“晚报义卖作微尘”活动,通过每周末组织大学生义卖当地报纸筹集善款,参与公益活动。目前该活动已持续进行三年,累积两万余人次的大学生参与到活动当中,成为“微尘精神”的践行者。该活动项目已在市民当中形成影响力和品牌效益,很多周末出行的市民看到卖报的青年学生,都会主动买一份报纸,献一份爱心。而该校另一支大学生团队进行的“青农虹书屋”计划,则是利用每学期的周末和节假日进行多种渠道的善款筹集,然后利用假期时间购买图书,到山东省较为贫困的农村小学进行图书室建设和义务维护,作为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公益活动,该项目具有鲜明的“服务三农”的特色。

2 大学生公益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大学生公益视野狭窄,公益活动往往集中于部分固定内容开展,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单一。目前,大学生公益活动主要集中在关心残障人士、农村儿童、孤寡老人等方面。由于爱心过于集中,有时甚至不免出现尴尬局面。如有些福利院在特殊节日就出现了大学生“前一拨刚走后一拨又来”以至于应接不暇的情况;公益活动的具体内容也基本一致,缺乏创新。这种现象说明,大学生群体对公益事业和公益精神的理解还比较狭隘,承载公益精神的活动项目还有待于进一步开拓创新。

二是存在部分以公益博“名”的现象,应引起重视,并加强教育引导。应该看到,大学生组织和参与公益活动总体上是一种不求名、不求利的奉献行为,是一种爱心的付出和社会责任感的承担。但也必须指出,在大学校园中,确实存在少部分大学生以组织和参加公益活动为竞聘、就业、甚至入党的“资本”和“形象”,增加竞争砝码。这种不正确的公益价值观,应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

三是大学生个人公益精神的保持具有不确定性。部分大学生在校园里参加公益活动,走进社会之后就将之抛在脑后,没有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一生的行为选择。在大学校园里培养起来的公益精神,如何确保进入社会之后继续保持,而不是出门就丢?这归根结底是学校公益教育与社会公益文化氛围有效衔接的问题,也是我国公益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只有确保大学生在校园中培养起来的公益精神在走进社会后能继续发扬光大,不仅“公益一时”,更“公益一生”,才能最终有利于公益社会、和谐社会和现代公民社会的建设。

四是大学生公益活动的举办缺乏专业知识。大学生公益活动普遍存在缺乏基础公益知识和活动相关知识的问题。以为农村儿童进行图书募捐为例,由于儿童读者本身存在年龄、知识水平上的特殊性,儿童文学有较为严格的阶段性分类,一般分为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和少年文学。来自社会上的募捐人往往只是把自己家里不再需要的图书捐出,并不会有详细的分类,这就需要活动组织者将图书进行选择和分类,才能赠与相应年龄段的农村儿童。如果组织者缺乏相关的图书知识,就容易使赠送的图书鱼龙混杂,甚至包含不适合儿童阅读的内容,只能“好心办坏事”。再如有些大学生选择为福利院儿童募集善款购买食品的方式做公益,这其中涉及到食品安全等问题,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才能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五是网络时代,大学生公益行为必须注意识别虚假信息。不少大学生公益活动源于网络上的求救信息。如每年入冬时,很多网站、空间、QQ群上都有不少向农村儿童、灾区儿童、偏远地区儿童捐赠衣物和钱款的信息。已有媒体调查证实,这些信息不乏虚假信息,最终目的是骗取乐善好施者的钱物。这就需要大学生具备基本的信息辨识和处理能力,避免上当受骗。

六是大学生公益活动常常偏安校园一隅,与社会联系不紧密,不能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为公益服务。大学生组织公益活动的最大优势在于他们思想活跃、有比较充足的业余时间和精力、容易组成团队发挥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等,劣势则在于没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广泛的人脉关系和物质基础。因此,大学生公益活动常常只局限在校园中和校园周边,面向学校师生和周边市民,活动必然得不到有力支持。只有走出校园,广泛吸收来自民间的爱心力量,才能做得更成功、更有实效。

3 大学生公益活动开展和大学公益文化建设的可行性对策

首先,从教育管理角度来说,高校校园文化管理部门和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应联合制定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以制度、机制保障宏观的管理和引导;学校可指派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大学生公益团队或公益项目的指导教师,给予全程指导和帮助,促进活动顺利开展;学校与大学生公益活动的目的人群或组织机构进行联系,采取合作建立大学生公益教育基地等形式,为大学生公益活动的开展架设桥梁;给予优秀公益活动项目品牌化建设空间,可以在校园文化活动品牌评选中给予相对倾斜的政策,确保优秀项目得到及时有效的扶持,促进活动项目或团队做大、做强;加强公益活动的审批管理,在审批环节帮学生把关,避免出现不适合社会发展的活动;根据公益项目需要,从大学生创新创业角度为公益活动提供工作室等扶持。

其次,从宣传推广角度上,对发展较好或已取得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公益活动进行积极的宣传推广,扩大活动影响力,推动品牌走向社会,提高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获得更多社会资源的支持和帮助。例如学校可以向当地年度“感动人物”等文化品牌评选活动进行推荐,帮助其发展成为区域性的知名文化活动品牌。

从公益教育角度来说,为帮助有志于公益事业的同学提高公益服务能力,同时让更多同学提高公益意识,传承公益精神,学校应支持和鼓励伦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专业领域的教师开设有关公共选修课;也可以邀请社会知名的公益活动家来校做报告或进行讲座,让公益教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

第三,从作为公益活动主体的大学生自身来说,首先,活动设计应该尽量与自己所学专业、学科、学校的优势资源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如农业类高校具有明显的服务三农的专业优势,来自农业、涉农、近农类专业的大学生较多,对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情况更为了解,开展公益活动尤其适合走进农村、结合农业、走近农民进行。其次,大学生公益活动应该长期有持续建设的可行性规划。这是因为,必须看到,大学生思想丰富、善变,现实中确实存在很多大学生公益活动“虎头蛇尾”、甚至“有头无尾”,因此必须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来保障活动顺利进行。

4 小结

大学公益文化建设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大学生公益活动的开展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发展的问题亟需解决,大学公益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重要性还未能充分体现,高校应该充分发挥管理和引导作用,促进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培养,让大学生公益活动向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促进大学校园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同时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当代中国的公民教育。

参考文献

[1] 朱翠贞,艾卫平,张卫平.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

[2] 蔡映辉,周艳华.大学生公益活动与公益课程育人效果的实证比较[J].教育与考试,2012(5).

篇4

社区公益性活动方案一

一、活动背景:

小区本是居民居住的大家园,而现如今环境问题严峻,小区内环境污染也较为严重,物业管理设施不完善,直接影响到小区内居民日常的生活健康,同时也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长江社区认真执行南岗区“1536”发展战略,谨记城市管理“洁净如家”的奋斗目标,对此长江社区倡导洁净、宣扬洁净,势在必行。所以长江社区的工作人员将对小区进行了一次环保清洁活动。

二、活动目的:

1、解决小区内环境问题,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2、宣传南岗区城市管理“洁净如家”的奋斗目标,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环境卫生的队伍中来。

3、在活动中提高自身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同时加强社区成员的相互沟通、理解,形成一种团结互助、上进的良好氛围。

三、活动主题:

绿色和谐社区

四、活动的具体内容:

(一)活动地点的选择

长江社区活动地点:信恒小区庭院

(二)活动的具体内容

1、清扫地面垃圾及丢弃在绿化中间的白色垃圾。

解决方法:用大扫把直接清扫入垃圾箱,拾取绿化中间的白色垃圾扔入垃圾箱。

2、清除广告纸,牛皮癣(主要集中在楼道出入口,楼道扶梯,下水管道,路灯柱及外围墙面等地)。解决方法:不易撕去的用小铲子铲去,易撕去的直接用手撕,以减少对墙面表层的磨损。

社区公益性活动方案二

走进社会生活,参加社区公益活动,获得生存体验,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充实、更有趣、更有意义和富有创造性,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与全面发展。为此,我校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的“三个面向”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根据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现状和需要,赢得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全面推进社区公益活动的实施。

二、社区公益活动的目标

1、学生能够关心社区建设,主动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形成诚恳助人、乐于奉献的积极态度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2、学生学会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本领,提高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

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并在社区公益活动过程中学习新知识,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4、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区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活动的能力。

四、社区公益活动内容

社区公益活动是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社区公益活动是一种义务的、志愿性的活动,如公益活动、宣传教育活动、帮助贫困活动等。其内容可包括:

1、社区科技文化教育活动:参加社区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如敬老服务、社区学校的辅导、社区科技活动、科普宣传、法制宣传、人口与保健宣传、环保与卫生宣传、社区文体活动。

2、社区环境建设活动:如社区环境卫生,社区绿地领养工作、美化工作等。

3、志愿者活动:如为社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者服务,在公共活动场所参与管理服务;参加助残帮困活动、拥军拥属活动;学雷锋做好事活动;植树节活动、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等。

五、组织实施

(一)组织机构

学校由政教处和团总支负责对社区公益活动进行协调指导。由班主任负责对班级实践和社区公益活动进行动员、组织。

(二)活动形式

社区公益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在学校或家庭所在社区范围内开展活动,活动可以由教师来组织开展活动,也可以由学生自主安排,自主安排须征得家长同意,每个小组至少由5人组成。

(三)基本要求

1、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鼓励并要求学生自己参与设计、自己选择主题、自己组织实施、展开自我评价,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感知、判断、分析、反思和创造,将活动的实施过程作为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感悟生活的过程。

2、落实活动规范,要保证严肃性和真实性。每次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做到任务、实践点、指导人员、责任人四落实。在社区公益活动结束后,要注意做好考勤记录和活动原始纪录,保存好材料。

3、注重态度考察,重视过程体验,重在考察学生的参与能动性和真实体验。

4、学校在组织社区公益活动前,应该将活动方案告知家长,征求家长意见,家长可结合子女的身体情况给学校以特别提示,以便在学生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某种形式的社区公益活动的情况下,校方可提供其它更合适的活动供学生选择。在活动过程中,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患意识,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与安全。同时加强与学生家庭、社会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在确保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各项活动。

5、社区公益活动开展要从实际出发,积极主动,量力而行,讲究诚信。

社区公益性活动方案三

一、活动主题

活跃老龄,乐在创新

二、活动背景、目的和意义

活动背景

“活跃老龄,乐在创新”社区老年人系列公益活动源自北京邮电大学“关爱老年人智慧设计国际交流项目”。本项目为期两年,目的是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和适合老年人的服务和产品。老年人有着丰富的工作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也是最了解老年人需求的群体,故项目组发起一系列在社区的老年人公益活动,邀请老年人同科研人员、设计师一起,探讨科技能为老年人做些什么。

活动目的

通过科研人员、设计师、老年人以及服务老年人的社区工作者一起讨论,了解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发现老年人的创造力,输出新的产品设计、服务设计以及对现有产品/服务的改造意见,探索四位一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活动意义

老年人作为志愿者参与到活动中来,共同探讨老年人的需求和解决方法,是一种老有所为;活动的形式轻松愉快,有设计师、大学生共同参与,实现不同群体之间和代际之间交流,是一种老有所乐。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

活动时间20XX年9月—20XX年10月

活动地点社区

四、活动基本考虑

每次活动以社区提前通知、自愿参加为主。分户外和户内两种场合。

户内活动,以茶话会、互动活动为主要形式。活动的持续时间在1——1.5个小时为佳,不宜超过2个小时。

户外活动,以随机的谈话为主,同每个人的交流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需备有小礼品。活动要主题明确,材料齐备,活动介绍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给参与活动的老年人颁发“活跃老龄·乐在创新:老有所为志愿者”证书。

 

社区公益性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1.社区服务活动策划方案

2.社会公益活动方案

3.社会公益日活动方案

4.公益活动策划方案 爱心公益活动策划方案

篇5

你相信吗?就在你上下班途中,在你和朋友聚餐路上,在你领着家人信步闲话……那些从你身边匆匆而过奔跑的人,说不定就有他们中的一个。

近两年来,无论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的城市坐标广场,还是在四川、云南、青海的乡间公路上,一场接着一场的公益跑步活动接二连三。企业们以此开展公益活动可以说玩得高兴、越来越多的都市白领们也是忙锻炼、献爱心、兴致勃勃、乐此不疲。

人人可参与、线上线下互动、明星率先示范、公益不再苦哈哈……可能你自己也不曾察觉,就在你迈步向前、在爱心里程数不断刷新之时,我国的公益实践也悄然间从用脚投票进入到一种用脚奔跑的新模式和新常态中。

互联网+公益:慈善不再“大城小爱”

在传统的公益项目和慈善活动中,无论是活动策划、启动,还是款项的筹备、使用,项目的进展、总结,期间资源的统筹、信息的交互大多具有相对封闭、渠道单一和线下沟通为主要特点,这同时也意味着推进的效率、资源吸纳的广度、多方力量参与的深度都会不同程度受到影响。

汇聚细微善举传递大爱。与传统的公益模式相比,借助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平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益活动从线上启动、到宣传报名、到资金募集、到总结披露等基本实现了足不出户、在线沟通、在线救助、在线募集、在线披露。

越来越多类似慈善跑步这种线上的互动加上线下的创新实践,不仅使新时期的公益活动更加公开透明、资源配置效率更高、社会参与更广,同时也有利于节约成本、规避风险,防患于未然。

以近日在上海发起的关爱女性健康的“茉莉跑”为例,为了更好地传递此次活动的公益理念,主办方通过手机运动社区“悦动圈”开展了线上报名活动。仅仅一周时间就吸引到了全国各地约3300余位跑友的报名和热心参与,累积公益跑步里程达4.1万多公里。除了最为传统的志愿者招募,整个活动从组织、到报名、到实地举行,互联网平台和工具的应用是一大亮点。

此外,互联网的神奇之处,不仅在于让许多以前不敢想象的事情成为可能,而且还让公益界一致致力于透明公益、人人公益的愿景也在悄然变成现实,同时互联网自身兼具的娱乐、视听等特色,也让公益变得更加有趣、更加时尚和更加快乐。

静悄悄的革命:全民履责和全民公益时代来临

一提起扶危济困、慈善救助,人们首先想到的都是大公司、大老板。因为在一般人心中,回馈社会应该是企业该做的事情。对于普通老百姓,所谓的慈善公益除了等待被救助、被慈善,要参与、甚至发起一个公益活动曾经似乎遥不可及。而大手笔真金白银的捐助慰问、隔三差五地到灾区结对子帮扶,对于习惯了朝九晚五的都市白领更是望而却步、有心无力。

以企业或者公众人物的名义开展,以他们的资金捐助作为活动的支出,传统公益活动的这些特点也在静悄悄地孕育着革新和改变。具体表现就是:

参与公益慈善、助力社会公德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我们生活在社会上的每一个自然人和相关方,既是社会责任的主体,也是社会责任的客体;既是公益慈善的共建人,也是公益慈善的受益者。而从公益实践的方式来看,除了传统的路见不平的帮扶慰问和输血式的资金扶持,以身边最常见、最普通、最现实的行为投入到社会公益增加的活动中,也逐渐成为一种可能。比如前文提到的通过既属于健康投资,又能慈善捐款的跑步公益;再比如通过捐献闲置的衣服活动等,都属于普通人以最普通方式对社会问题的解决做出贡献的典型。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正是因为新时期的公益无论是直接的实践主体、还是慈善受益人,都深植于社会接触最广泛、最直接的肌体。这种崇善和向上的善举还能够通过人们的行为传递和理念扩散释放更大的价值。在这其中,以享有良好口碑和声誉的企业家、演艺明星为代表的公众人物的有效带动,体现得最为明显。

全民可参与、老百姓不再缺位,公益革新的进程虽然静悄悄,却预示着全民担责、全民公益时代的来临。

跑步“钱”进:重塑公益筹款新模式

跑步公益带来的另一个变化,就是公益筹款的模式。

传统公益筹款总让人觉得苦哈哈的,打的多是悲情牌,而越来越多通过公益运动筹款则更加阳光、健康、快乐,而这也恰是其最大魅力之处。从近一年来大热的公益跑步不难发现,与以前基金会筹款动辄找大企业相比,现在公众筹款份额可以说逐年上升。

业内有专家甚至断言,公益筹款模式的变化,也将使基金会的转型成为必然。

篇6

关键词:太极;公益活动;健康;社区

中图分类号:G85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6―0040―02

一、现状分析

(一)实践背景

随着科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太极拳作为一种合乎生理规律轻松柔和的健身运动,日益被社区群众,尤其是中老年人和上班族所钟爱,成为健身运动的首选。太极运动作为强身防病和治病的方法在民间广为流传,而且太极运动对各个年龄段人的身心健康都有很好的作用。太极运动与人体身心健康的关系密不可分,经常习练太极会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很多有益的影响。大学生走进社区投身太极运动指导的公益活动,不仅能让社区群众收获健康,还可以让大家走下楼就能接受正规的太极运动指导,而且还能呼吁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这项运动,从而改善大学生的不良体质。

(二)实践目的

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在大学期间就应该尽可能地服务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太极拳是我国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实践证明:太极拳是一种重要的健身和预防疾病的运动,是一种合乎生理规律轻松柔和的健身运动,它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良好的影响,不仅能加强心血管与呼吸的功能,减少体内淤血,还能改善消化作用和新陈代谢过程。因此,太极运动深受人们喜爱。

经过我们对晨练的社区群众的调查和观察,他们没有一个系统的锻炼体系,许多人都是盲目地晨练,没有一个专业的太极运动组织者、倡导者、传授者。大学生走进社区可以针对那些将要学习、正在学习或者已经学会的太极运动爱好者进行一个系统的教授和指导,不仅可以让社区群众达到锻炼身体的功效,还可以让太极运动得到推广。

(三)实践意义

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是为了强化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社会公益事业是中国优良传统的延续。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是一个人回报社会的途径,不仅可以陶冶心灵,还可以培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进一步完善自我,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增加社会经验,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充实、更有意义。

二、活动内容

(一)具体内容

我们将带领学生到学校周边社区进行实地调查,观察、了解社区群众开展太极运动的情况,并且深入探讨指导工作开展策略,制订一套符合社区群众的太极运动指导方案,以便更好地开展太极运动指导。

认真学习并熟练掌握太极拳(24式太极拳、42式太极拳)、太极扇和太极剑的套路动作。及时与指导老师沟通协商,勤思考、多请教,保证每个动作的规范性。提前与社区负责人讨论研究活动的时间、地点,然后通知大家此次活动的详情,切实帮助群众学习和了解太极拳的文化和动作及益处。做到耐心指导、耐心示范。

(二)实施效果

1.保证团队完全有能力指导太极运动

在学生公共体育分档教学课上教给学生太极运动及与太极有关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每个太极动作的质量,让学生完全有能力指导他人。

2.走进社区

组织带领学生在晨练时间进入周边社区和公园等活动场所开展有关太极运动指导的公益活动。

3.充分发挥活动效应

让学生在社会公益活动中体会快乐,燃起对社会公益活动的热情,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锻炼和培养为社会群体服务的能力,在自己受益的同时也让他人受益,达到共同受益的效果。

4.观察了解社区活动现状

深入到社区和公园等晨练场所,观察、了解群众的训练现状,分析现状,并研究出一套适合群众晨练的方案,保证晨练效果。

5.发挥优势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充分发挥师范院校的教育优势,切实地帮助社区群众。根据每个人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开展指导工作。

6.明确分工

在平时学习太极运动过程中发掘每个学生的优势,根据他们的优势划分出24式太极拳、42式太极拳、太极扇、太极剑指导小组,进行分类教学指导,保证指导活动更好地进行。

(三)特色与创新

1.课堂学习与群众表演相结合

通过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开展集体表演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太极运动,推广太极运动。将课堂带到社会,体现活动的宗旨。

2.课内学习与社会实践指导相结合

让学生将所学到的技能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做到学以致用,帮助和指导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太极运动,达到全民健身的效果。

3.自主学习提高与公益活动相结合

不断从学习中揣摩动作内涵,领悟动作要领。勤向指导老师提问,多思考动作的套路,在公益指导活动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

4.提高全民健身意识

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太极运动中,让他们体会到太极运动的益处,了解太极运动,传播太极运动文化,提高全民健身的意识。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此项公益活动的开展,学生切身体会到了参与公益活动的乐趣,同时体会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锻炼和培养了学生为社会群体服务的能力,提高了自身沟通协调能力,积累了社会经验,可谓受益匪浅。

天地之间,世界之上,万物与机缘,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树木花草,山岳楼台,看似静止,无不在渐渐老化。俗语说,只有“变”是不变的。太极拳就是要把种种变化,通过拳演练出来。动静开合,刚柔快慢,上下左右,顺逆缠绕,忽隐忽现,虚虚实实,绵绵不断,周身一家,一动无有不动,显时气势充沛,隐时烟消云散,以意带力,到点融化于全身,做到劲断意不断,然后再轻轻启动,挥洒自如。一意一念,一举一动,随心所欲,都在自我控制之中,以达到养生、防身的效果。

太极是一项全民健身运动,同时也成为不同国家、不同种族喜欢的一项健身运动。青少年练太极可强身健体,达到全面发展;中年人练太极可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老年人练太极可活动筋骨、延年益寿、安度晚年。作为对太极运动热爱和深知太极运动可给身体带来好处的大学生,应继续对社区中的太极运动晨练群体进行公益指导,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扩大队伍,形成全民健身。

(二)建议

第一,从小抓起。太极运动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同样适用于青年人,而且青年人的参与更加有利于太极运动的发展与普及。

第二,全面宣传。使人们认识了解太极运动,让太极在人们心中树立正确的形象。

第三,培养后备人才,形成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迎忠.太极拳的三合六进[J].武当,2006(07).

[2]吴仁逵.精英管理中的太极五式[J].教育,2008(27).

[3]视线栏目.太极好风光[J].健身科学,2010(06).

[4]王力泉.太极拳桩步健身[J].健身科学,2001(03).

篇7

【关键词】生存压力 心理辅导 公益活动 教育培训

“十二五与中国青年”(2011-2012)——中国青年20年跟踪研究陕西省调研有效问卷回收占到总问卷的99.4%,因此本次调查统计结果能够正确反映陕西省青年的基本生存与发展状况。问卷中涉及青年基本生存与发展的题目包括调查对象现在的职业身份、所属单位的类型、住房现状、月工资收入、救助、赈灾等捐款或物品数额、参加志愿者等义务活动的次数、对参与公共事务、社会公平公正、个人发展机会和社会地位满意度调查、目前最迫切的需求多样性调查和对理想的文化程度调查。

调查对象大多为在校学生,占总人数的53.8%。其次,从事教育、卫生、公共管理等人员占比为12%,城镇待、失业及丧失劳动能力者占6.4%,计算机服务、软件业人员占4.5%,其余23.3%调查对象为其他各行业工作人员。而在调查对象工作单位类型中除在校学生外,其他调查对象大多在集体企业(12.1%)和私营、个体企业(9.6%)工作,个别青年在外资企业参加工作(2.2%),有14%的调查对象在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工作。

一、陕西青年生存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结果来看,陕西省青年现在面临的生存与发展环境良好,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将其生存、发展环境所面临的问题总结为以下四个:

(一)收入较低、居住环境一般。由于在校学生占比较大,50.7%的调查对象没有收入来源。除在校学生外,参加工作的大多数青年月收入并不高,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到7%,月收入2000元至3500元占22.3%,月收入3500元以上仅占7%,这种收入呈两极分化的现象说明现在青年的生存状态不容乐观,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所占比例较高。

由低收入前提决定了当前陕西青年的居住环境较差,40.3%的调查对象与父母合住,通过各种方式拥有自己住房的占19.6%,租房居住的占11.4%,剩余27.9%人员选择其他如宿舍等。因此购房将给陕西青年将带来非常大的物资、精神压力,降低他们的实际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二)社会公共服务意识表现一般。大多数陕西青年积极关注社会、服务社会,勇于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参与公益活动。仅有少数青年缺乏社会公共服务意识。调查结果显示,69.7%的调查对象去年曾捐助100-200元,约23.2%大多为生活条件较差的在校学生,基本没有参与各项社会捐款。

陕西青年还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公益活动,44.5%的调查人员去年积极参与1-2次志愿者等义务活动,16.7%的青年曾参加3-5次,但同时有近30%的青年未参加社会活动,未展现出新时期青年应具有的精神风貌。

(三)关注社会公平、重视个人发展。陕西青年比较重视个人职业及自身发展,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公正,正视自己的社会地位。

对参与公共事务持满意态度的人员占到48.2%,仅3.1%的调查人员感到不满意。在看待社会公平公正满意度评价上,42.1%的调查人员认为目前社会是公平的,不满意的仅占8.8%。在个人发展机会满意度评价方面,41.4%选择满意当前面临的各种发展机会,不满意当前发展机会的仅占6.3%。在社会地位调查项下,其中40.5%选择满意当前社会地位,仅约6.8%的人员选择不满意。这些数据说明陕西青年积极关注社会事务、参与社会事件的公平讨论,重视社会及企业为他们提供的个人发展机会,正视自身社会地位,具有强烈的社会竞争意识。

(四)生存压力较大、学习意愿强烈。由于陕西青年生存环境不容乐观,他们表现出明显的危机感,因此不断要求自己,希望继续学习,提高生存技能,改善生存条件。数据显示,目前陕西青年最迫切的需要是继续学习、进修,占到30.7%,其次是希望增加收入,占比25.6%。在文化程度追求上,陕西青年显示出强烈的求知欲。选择追求大学及研究生学位的青年占总人数的74.4%,仅6.7%的人员对学位没有要求。这充分说明陕西青年在面临各种压力时性格坚强、乐观,具有强烈的学习意识。

二、改善陕西青年生存环境、提供便利的教育资源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陕西青年虽然面临的生存压力较大,但大多青年具有积极的心态,在生活、学习中都始终保持乐观、积极进取。为了给陕西青年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社会应提高其收入,提供更多途径的学习进修机会,引导积极健康的生活心态。具体来讲,当前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稳健地增加收入,改善生存环境。陕西青年收入普遍较低,加上较高的通货膨胀,这无疑使得陕西青年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因此,要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必须提高陕西青年的收入水平。

1、提高自身知识水平。陕西青年应在完成当前工作学习的前提下,通过继续学习、参加培训等其他方式提高自身技能,在掌握多项技能的同时突出专项技能,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从而获取更多的劳动报酬,改善生存环境。

2、调节收入分配方式。当前我国实施的是按劳分配为主、按生产要素分配为辅的分配制度。这种分配制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分配的公平性,为此社会应提供公平的竞争工作环境,适当调节收入分配方式,增加劳动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为当代青年获得稳定的报酬提供政府支持。

3、鼓励青年参加创业,培育创新意识。通过创业培训及调查走访来选择创业项目予以经济支持,同时成立创业协会指导青年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创业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增加就业,同时为当代青年培训了生产致富技能、提高收入水平。

(二)重视心理辅导、引导积极健康心态。由于当代青年面临的生存压力较大,加之社会上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一些青年容易误入歧途。因此应重视广大青年的心理辅导,减缓他们面临的各种精神压力,积极为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形成健康的人格魅力。

1、生活辅导。帮助青年正确认识社会,学习如何自我调控和情绪宣泄,处理好与朋友、家人和同事的关系,建立积极、乐观、成熟的生活心理。

2、思想修养辅导。帮助青年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认识、自我接纳,树立自信、自立的心理,锻炼自我控制力和意志力。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矫正不良行为习惯和性格。

3、择业辅导。要帮助青年了解自身性格特征和职业兴趣,对其择业方向提供就业咨询或建议,对选择自主创业青年进行毕业的创业辅导。

(三)开展多方面社会公益活动,陶冶当代青年情操。引导当代青年积极开展、参加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关注弱势群体、感恩社会的爱心与公德心,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另一反面还能够陶冶情操,提高自身修养,培养公益精神。培养当代青年的公益精神,将被动公益活动变为主动公益活动。

1、学会关心、关爱他人。公益精神是社会公益活动得以发展的精神动力。对社会有爱心、学会关心他人、增强为社会服务的观念和能力是公益精神培养的重要内容和直接途径。要引导当代青年树立感恩意识,并将这种感恩意识传递给社会上的其他人。

2、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促进公益精神建设。公益精神建设虽然应以精神激励为主,但不应忽视物质激励的成效。比如政府可以为提供公益活动的个人或组织予以政策或其他物质奖励,以号召更多的慈善、公益行为。另外,应给予提供公益活动的个人或组织以精神褒奖,使公益活动参加者感受到公益活动的社会价值、获得从事公益活动的自豪感,倡导一种全民参加公益活动的社会公益精神。

3、建设公益文化、促进公益精神建设。社会公益文化是公益精神建设的基础。完善的公益文化可以强化全民的公益意识,提高他们的公益精神。可以通过树立“乐善好施”的精神和典范、开展更多的小额募捐活动、多种媒体宣传等方法把公益文化当作社会公益精神的重要主题来宣传与建设。

(四)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增加培训、学习机会。依托陕西省庞大的教育资源,可以经常举办各种针对青年就业、创业方面的培训学习,为他们提供多方面知识,为广大青年提供多途径再学习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就业水平和相关技能。

1、以专业技术培训为重点。当代青年在年龄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特别是高学历的专业技术青年人员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高水平外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因此培训内容应以服务生产、服务青年急需的技术为主,要以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培训内容。

2、充分利用高科技技术为培训服务。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和高科技技术,使培训教育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实习操作方面实现高度现代化。引入多媒体教学和创新培训教育实验等手段都能提高培训质量。

3、坚持“短平快”的培训原则。培训应紧跟新知识、新技术的发展,坚持“短平快”的培训原则,使培训内容与当代科技水平相适应,这样才能快速解决生产实践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尽快地将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应用到生产实际,还可以维持产品的技术优势和行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玲珑,网络对青年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1.03:82-86.

[2] 张芸芸,社会转型期青年心理问题及其调适[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6:60-63.

篇8

公益活动应该在实践中逐渐积淀为高校的文化品牌,并进一步内化为大学精神。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他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分开来。换句话说,品牌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从而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并最终形成品牌认可度。 

高校公益实践活动通过整合公益资源、提升服务质量,拓宽活动空间,完全能够锤炼成为高校的校园品牌文化。好的校园品牌文化应该能够体现大学精神的引领、文化品位的格调、学生发展的需求,这不仅是体现一个高校文化格调和形象的载体,更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抓手。因此,提升高校公益实践活动的服务质量,并打造高校公益活动的品牌特色,对于和谐社会的发展建设、高校的人才培养及学生的自我发展而言都有着重大意义。 

一 高校公益实践活动品牌建设的现状 

高校在整合公益服务资源、提升公益服务质量,拓宽公益服务空间方面做出的调整和努力,事实上就是公益实践活动走向品牌化建设的过程。当前高校开展的公益实践活动,总体而言存在若干问题。 

(一)实践层次浅表化 

当前,由大学生自主开展的公益实践活动,目标定位层次相对较低。许多活动仅停留在爱心献血、为贫困生筹集钱物、打扫街道社区卫生、到敬老院陪老人聊天等表层活动上。活动开展重视的是实践主体也即大学生群体在提供服务时的自我满足,但却忽视了受众群体(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社区矫正人员、孤老残障人士等)自立自强以及自我发展的内心意愿。缺乏对服务对象内心的深层次关注,对于服务对象的心理调整和环境改善没有实质性的支持。这类活动由于实施简便,容易为其他各类公益组织复制模仿,造成活动的同质化。公益活动不应是简单的馈赠,而应关注受众的身心健康与幸福,这些帮助远比物质帮助更让人感动,实施的正向影响效果也更加长远。 

(二)指导思想不够专业 

当前,许多高校开展的活动未能较好地与自己的专业特色结合起来,打造独具自身特色的公益活动品牌,高校参与公益事业的智力优势与人才支持优势未得到展现。同时,由于高校公益社团组织成员均为在校大学生,人员变动较为频繁。许多活动是“昙花一现”,对受助对象缺乏长久持续的关注。这样的实践活动无法得到实质性的飞越和提升。它固然体现出高校青年大学生的公益热情与奉献精神,但背后却折射出高校公益实践活动缺乏专业的公益思想作为指导,零散而浅层次的活动难以形成统一的活动品牌,品牌价值更无从提炼和凝聚。 

(三)流程标准待规范 

当前高校对外开展的公益实践活动,既有学校层面及各二级院系的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也有各级各类的公益社团组织,还有学生自发的个人行为,在开展服务时缺乏统一的协调指导。通过问卷调查得知,高校公益实践活动在实施前普遍缺乏研究论证,鲜有针对志愿者及以掌握服务知识为内容开展的业务培训,在对外开展公益活动时,也极少有使用统一的规范标识,以便更好地树立公益活动的品牌形象。 

诸多因素使高校大学生在开展对外服务时,既没有统一的服务标准,也缺乏统一的行为规范。由于流程和标准化意识的缺乏,因而造成公益服务的识别度不高,主观随意性很强。 

二 高校公益活动品牌建设的路径 

高校的公益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半社会化的行为。公益活动的专业化过程,是从非专业的志愿者服务向专业的社会工作转型的过程。基于高校公益实践活动的现状,可以探索将社会工作专业“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引入到高校的公益文化活动中,作为设计高校公益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从而推动高校公益活动的品牌化建设。可从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专业培育实现公益层次提升 

目前高校内部,开展公益实践活动的主体千差万别,缺乏统一的协调部署。而各类公益组织由于资源背景、能力素质的差异,对外提供的公益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在高校内部建立统筹全校公益事务的协调机构或中心。它应当能够指导所有的公益性社团组织,从单纯的低层次实践活动中解脱出来,转向以专业化培育为手段,发掘公益活动中潜藏的核心价值,确立高校独有的公益品牌。 

1 促进公益组织转型升级 

公益中心作为各类公益力量的协调机构,可以集中精力与优势资源,选取已经具备一定实力与影响力的公益组织,打造若干有特色的品牌化服务项目,并重点培养一批高校内的公益组织,使其成长为非盈利性公益组织。引导社团组织进行公益创业,积极参与各类公益创投大赛,向社会组织的方向转变。引导高校的公益服务精准对接社会需求,有助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2 抓好公益人才队伍建设 

校级公益中心还应当承担起培育公益性人才的重要功能。对于各级各类公益组织的学生骨干进行业务培训,既包括公益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包括公益活动组织领导的实践操作。要针对不同活动,不同服务对象和不同层次的人员开展不同的培训,以提高公益活动服务质量和社会影响。通过培训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公益活动的组织者与领导者,同时也是为社会培育兼具志愿精神和领导能力的公益性人才,有力推动高校公益实践活动水平。 

(二)以助人自助促进公益理念升华 

在当前信息化社会中,各高校的公益服务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在这种形势下,要进行公益活动品牌化建设,实现与低层次服务活动的差异化,需要引用社会工作价值概念。“社工”工作价值是社会工作专业或社会工作者基于社会公平、平等、和谐、公正的理想和人类基本需求的满足而奉行的一套基本理念、态度及行为准则的总称。其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社工”工作价值观是与公益志愿服务精神一脉相承的,它更多地致力于对受助对象的心灵支持,是帮助受助对象走向自主的过程。公益服务不仅是要强调助人,更需要帮助受助人达到“自助”的目的。

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首先应从认知公益精神开始。公益实践活动项目的设计及开展,要以“助人自助”的公益理念为导向进行,并在这一公益理念下,结合院校特色展示自身品牌特色。高校开展的各类公益实践活动,均应当是这一理念的外在体现,并通过不断地凝聚提炼起到强化这一核心价值理念的作用。 

(三)以规范流程强化公益品牌影响 

高校公益实践活动的品牌化建设,尤其要重视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这在推动品牌化建设的过程中尤为重要。公益实践活动是一种无形的服务,在开展活动时,应当使无形的服务内容尽量转化为有形化的东西。 

就公益活动的实施者而言,在开展活动时要实现服务流程标准化、服务用语和行为规范化。就对外开展公益活动而言,要重视实物因素。在开展公益实践活动时,志愿者的服装、服务品牌的LOGO、办公用品的设计等应当尽量统一。将无形的服务尽量以有形的实物展示出来,从而在受众者心中树立起可识别的公益品牌形象,使活动的品牌效应得到加强。 

在服务流程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同时,应加大公益实践活动的宣传力度。一是要使公益服务的理念在校内外深入人心,向社会传递爱心和正能量,使公益活动的影响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则是便于接受来自外界的评判,在自我施压的过程中使公益实践活动能够得到提升和改进。 

三 高校公益活动品牌化的意义 

公益实践活动对社会提供的是无形的服务,具有可复制、易模仿的特点。受众对于公益活动的判断和选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活动品牌的塑造。公益实践活动的品牌化建设,是高校文化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在公众面前的直接体现。因为品牌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公开承诺。 

公益实践活动是高校为社会所提供的一种无形的服务产品。知名活动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能够给社会公众留下良好的印象。公益活动的品牌化建设,是在服务产品趋同性背景下实现服务差异化,树立高校良好公益形象的重要路径。同时也是凝聚受众情感,建立对于公益实践活动主体的信任感的重要手段。公益活动的受众是否有意愿接受二次服务,往往取决于与实践活动主体的初次接触。在发生初次接触时,有无活动品牌、品牌效应的强弱均会带给受众者不同的情感体验,进而影响受众者对于公益实践的信任度,并影响着公益活动的后续深入进行。 

高校公益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充分认知社会、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能够使他们在承担起社会责任的同时,得到自我的成长与精神满足,同时在实践中深入了解社会现实需要。公益实践活动能够增加参与者的社会阅历,提高他们的服务技能,磨练意志品质,从而提高综合素质,提升精神境界,使其成为志愿服务精神及“助人自助”的“社工”精神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大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育人。因此,高校文化品牌的建设要服务于学生成长,尤其要强调与育人功能的结合。良好的品牌化建设有利于强化公益活动的实践育人功能,从而向社会传递大学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回归到教育的本质上来。高质量的公益实践活动,既是在为社会培养深具公益精神的高素质公民,更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1]吴维东,詹美燕.高校共青团活动品牌文化建设浅析[J]. 

科技咨询,2013,(21). 

[2]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J].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王俊秋,夏峰德.关于发展高校公益社团的调研报 

告——以德州学院为例[J].德州学院学报,2011(3). 

篇9

一名罗麦经销商,也是亚健康调查的志愿者告诉本刊记者:“‘为人类储蓄健康’是我们罗麦人的使命,现在获得了直销牌照,我们的动力更足了。”

亚健康大调查

3月31日,在北京、上海、重庆、南京、广州、哈尔滨、成都、沈阳、武汉、长沙、南宁等100多个城市的繁华地段,出现了热火朝天的一幕。1万多名亚健康调查志愿者纷纷走上街头、公园、社区,向公众发放亚健康调查表,为老百姓的身体健康状况把脉,受到一致好评。据初步统计,有上百万人次接受了此项调查。据了解,这一万多名亚健康调查志愿者,均来自北京罗麦药业有限公司。

这是由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金十字工作委员会发起主办,由北京罗麦药业有限公司公益支持的“金十字亚健康百万人群大调查,中国百城市亚健康调查活动日”大型公益活动。31日当天,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的领导和北京罗麦药业有限公司领导出席了在北京地坛公园举办的活动启动仪式。

据介绍,我国亚健康科研项目的数据,从建国以来一直是一项空白。此次大规模调查,将填补这项科研空白,极大促进我国对亚健康人群分布状态的全面真实的把握。本次调查所统计出的数据,为国家有关部门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科学依据,对国家健康工程有着不可估量的重大贡献,将国家健康科学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水平,会使我国国民整体生活水平的质量得到大幅提高。

何谓亚健康

何为“亚健康”?它主要是指肌体各部分虽无明显的疾病,却呈现出活力降低,肌体各个系统的生理功能低下和代谢状态低下,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国外医学界也有称之谓“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亚健康状况在全国亿万人群中已成为最普遍的现象。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亚健康已成为人们健康的最大潜在杀手,当你出现头昏、失眠、乏力、烦躁、食欲下降,或有无名状的身体疼痛时,可能你已处于亚健康状态,及时发现并调整好了,就又可以恢复旺盛的精力,如果忽略了它,任由它发展,可能各样恶疾就会乘虚而入,摧毁你一生的幸福。

但令人担忧的是,我国大部分人群对亚健康的认识极为模糊,因此大力宣传普及亚健康知识已成为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程。

于是,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金十字工作委员会共同发起主办了这次亚健康人群大调查活动,北京罗麦公司也积极地参与到其中来。

为人类储蓄健康

北京罗麦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之所以大力支持本次活动,和我们的企业使命‘为人类储蓄健康’是分不开的。这个使命的内涵是博大而深刻的,‘储蓄’的是健康的身体、健康的观念、健康的事业和健康的人生。拥有强健的体魄、美满的家庭、聪慧的后代、合意的工作、知心的朋友和心灵的满足,都是罗麦人努力的方向。”

一位亚健康调查志愿者在第一天活动结束后,很有成就感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告诉记者,一天之内,他成功调查了20多位消费者的健康情况,大多数消费者都很乐意接受他的调查,并对他表示了感谢。他感叹到:“感谢罗麦公司给了我这个帮助他人的机会。罗麦就是这样一个具有真诚温馨氛围的大家庭,让每一个成员都感受到深深的关爱和鼓舞,尽心尽力为实现美好的人生目标去拼搏去奋斗。”

据悉,北京罗麦药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注册资金为8000万元人民币。公司于2007年3月23日获得了国家商务部颁发的直销经营许可证。罗麦人从建立初期,就确立了为广大人民群众“储蓄健康”的理念。本着回归自然的原则,根据国人饮食习惯,针对亚健康人群,选用天然食物为原料,生产出我们膳食结构中缺乏或不足的营养品,开发出帮助亚健康人群康复的保健食品,为人们延缓衰老、追求青春、改善亚健康状态、预防和辅助治疗疾病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企业积极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之中,用爱心回报社会,极大的提高了公司及其品牌的知名度。

2003年非典期间,公司向北京301、302、304、305医院、山东省卫生厅共捐赠价值21万元罗麦蒜素片,参与抗击非典社会公益活动。

2005年4月,公司向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捐赠价值40万元人民币的“罗麦蒜素片”,用于河南省红十字会“抗击艾滋病”的社会公益工作。

2005年4月,公司向四川省红十字会捐赠20万元人民币的“罗麦蒜素片”,用于“抗击艾滋病”的社会公益工作。公益捐赠20万元人民币的“罗麦蒜素片”,用于“抗癌”的社会公益工作。

篇10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上思县征集十万个“山”字公益活动启动仪式,这是全县人民的一件大事。在此,让我瑾代表县委和县人民政府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大力支持这次活动的广西保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近年来,我县努力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项目兴县、旅游旺县”战略,经济实现了稳步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随之逐步提高。但由于历史、区位、自然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县仍有5.6万人口生活处于温饱线之下,特别是基础设施极不完善,制约了我县招商引资进程,极大地影响了我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来自)为改善上思县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上思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特别是“十五”期间,我县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项工作仍然是任务艰巨,任重道远。

广西上思县十万个“山”字征集大型公益活动是我县和广西保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项具体行动。我们力求通过向社会宣传,募集资金,帮助我县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十万大山品牌,为我县旅游业开辟一个新的亮点。这是为十万大山人民所办的一项实实在在的好事。做好这项工作,有助于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有助于发展当地经济,有助于提高我们十万大山的区域经济水平,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社会公益活动。

在主办单位的紧密配合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上思县征集十万个“山”字大型公益活动,越来越多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12月6日我县县委、县政府在南宁召开新闻会以来,许多企业、协会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参与这次活动并慷慨解囊,对推动全社会进一步的广泛参与,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我们要学习和发扬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扶贫济困、互助互爱的传统美德,激励更多的单位、更多的企业、更多的群众积极参与该项活动,为改善十万大山人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为建设十万大山美好家园做出积极的贡献。

我们都是十万大山脚下的子民,为了我们明天幸福的生活,为了上思美好的未来,希望县直机关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继续关心和支持这项公益事业,共同将公益活动引向深入。也希望社会上有识之士和富有爱心的人们,能够继续发扬扶贫济困、乐于助人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积极参与到这次活动中来,尽己所能,共同来关心和帮助十万大山的贫困人民。您所书写的十万个“山”字将雕刻在花岗岩石砖上,并铺砌在上思县明江公园广场中央,您的爱心与善举以“山”为证。

您今日的善举,就是十万大山明天的希望,认购一块“山”字心愿石,十万大山将永远记住善良的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