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活动的主要特征范文
时间:2023-10-27 17:51: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活动的主要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节庆旅游是指利用地方特有的文化传统,举办意在增强地方吸引力的各种节日、活动,使旅游者在停留期间具有较多的参与机会,以促进地方旅游业的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节庆旅游也逐渐登台并发展壮大,全国各地正在争相举办着各色各样的节庆旅游活动,可谓风光无限。近年来,江西省为了对外展示江西精神风貌,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各地政府部门先后举办了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众多的节庆旅游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和宣传效果。宜春明月山月亮文化旅游节、婺源乡村文化旅游节、南昌国际军乐节等是一批发展较为成功的节庆,但大多数的旅游节庆如昙花一现,默默无闻。本文以江西节庆旅游产品为研究对象,探讨江西节庆旅游产品主要特征,以期为江西节庆旅游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和指导。
一、江西节庆旅游产品现状
江西省拥有众多的风俗民情,节庆旅游资源丰富。为了更好的为江西省节庆旅游的发展提供借鉴,以江西省各县市政府网站、旅游网站、报纸、期刊为统计对象,对江西省近几年来节庆旅游产品进行统计,共获得江西省节庆旅游116个。目前,江西的节庆活动主要可分为商业类、文化类、宗教类、体育类、政治类。其中商业性节庆和文化类节庆最多,且影响最大(见表1)。
二、节庆旅游产品特征分析
(一)节庆数量增长较快,节庆旅游产品分布广阔
据统计,江西节庆旅游产品的数量已达上百个,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江西十一县市及各著名旅游景区,特别是南昌地区。如2013年江西省节庆旅游活动活动总数将达120多项,其中南昌全年活动近30项。如梅岭赏花节、凤凰沟樱花节、进贤西湖李村的端午龙舟赛、天香园候鸟节等。
(二)现代商业、文化节庆旅游活动多于传统节庆旅游活动
从表1显示,江西节庆旅游产品具有明显的地方产业和旅游资源特色,现代商业、文化节庆旅游活动发展优于传统节庆活动发展。如南昌军乐节、武功山帐篷节、中国(赣州)客家文化节、三清山旅游文化节、景德镇浮梁茶文化旅游节。目前,节庆旅游产品的发展趋势是从现代节庆到传统节庆,这说明传统节庆旅游活动有较大上升空间。
(三)时间分布基本均衡,举办连续性较差
在时间的分布上,全年12个月基本都有活动分布,但主要以3月到10月为主,节庆旅游的节期以中、短期为主,这与旅游节庆活动所依托的资源和物产的生命周期紧密相关。南昌杨梅节一般在每年6月,节期一般半个月。江西节庆举办连续性较差,许多节庆旅游产品举办一两届后就消失了如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节、中国万载花炮文化节。节庆旅游活动整体水平还处于品牌培育阶段,影响力有限,
(四)以政府主办为主,主题雷同率较高。
节庆旅游活动基本上由政府主导,民间企业行业性节庆较少,政府多以文化旅游节搭建招商商贸平台,见表2。此外,据调查,江西节庆旅游产品虽然丰富,但许多地区主题、内容、形式却雷同,如杨梅节,据调查,目前举办过杨梅节就有南昌安义、吉安峡江、赣州赣县、景德镇乐平、吉安永丰、南昌凤凰沟杨梅节、赣州兴国等地。活动内容基本都是采摘、擂台比赛、文艺表演、商贸签约等。(见表2)
三、结论
通过对江西省节庆旅游产品的分析表明,江西节庆旅游产品数量增长较快,主要集中在江西省各县市,依靠当地的地方产业和旅游资源特色,全年12个月基本都有活动分布,节庆旅游产品时间的短和其依托的资源有关。有些节庆旅游活动经过连年举办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主办单位基本上由政府主导,民间企业行业性节庆较少,政府多以文化旅游节搭建招商商贸平台;节庆旅游活动整体水平还处于品牌培育阶段,影响力有限,有些节庆旅游活动经过连年举办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四、建议
节庆旅游活动是发展旅游业、带动旅游经济的重要方式。目前江西节庆旅游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统筹管理不当,主题选择雷同,文化内涵欠缺,商业炒作成分大,忽视市场需求,导致许多节庆旅游产品有名无实,流于形式,有些产品一时热闹但难以为继,有些不惜重金却效果平平。为此,首先,规范节庆旅游管理。江西的节庆旅游产品开发还不成熟,需要政府的支持引导,但是政府干预过多又会对其发展形成负面影响。所以“政府引导、企业承办、市场运作”是一种比较符合江西省省情、较理想的模式。如成立节庆旅游管理部门,加强对节庆旅游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利用市场化运作来解决规模不大、档次不高、经费不足等问题。这样可以使得江西节庆旅游产品不仅具有政府倡导的政治优势,同时还可具备企业参与支持的财力优势。其次,重点打造标志品牌节庆旅游产品,形成城市品牌。
目前江西节庆旅游活动整体还处于品牌培育阶段,影响有限,整理并开发出颇具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旅游节庆主题,特别注重传统节庆产品的开发,加强其举办的连续性,适当的时候可以进行立体营销,扩大其影响力,形成城市品牌。再次,注重产品的外延扩展或者内在变化,创新节庆活动内容和形式,提高节庆旅游活动举办水平。节庆旅游最本质的定位和价值应该大众。江西省节庆旅游产品绝大部分属于日常性节庆产品,主要针对当地游客,但因为活动项目设置不够贴进市场,往往难以吸引大众,最后不了了之。
篇2
一、旅游资源在区域经济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
旅游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诸要素中属于自然资源与历史基础要素,是资源的一部分,具有“资源”的共性,在区域经济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和可利用价值。旅游资源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旅游资源的实用价值和基础性作用体现在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一)旅游资源是区域旅游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旅游活动具有异地性,它以人们的地域移动为主要特征;而诱发人们地域移动的主要动力是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资源是人们旅游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旅游资源的存在,人们的旅游活动是不可能实现的。在旅游活动的行、游、住、吃、购、娱这六大要素中,行、住、吃是旅游活动的必备条件;购、娱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内容,游则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内容。而旅游资源,正是游的主要对象和基本内容。没有旅游资源,区域旅游活动中的核心内容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也就无所谓旅游。
(二)旅游资源是刺激区域旅游需求的内在动因
区域旅游活动的前提条件是旅游需求的形成和增长。决定区域旅游需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旅游资源则是刺激旅游需求的内在动因。一般地说,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大小决定着旅游需求数量的多少;当其它条件都具备时,旅游资源越丰富,旅游吸引力就越大,旅游需求也就越强。因此,丰富旅游资源,扩大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是刺激区域旅游需求增长的主要手段。
(三)旅游资源是区域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产品是旅游经营者在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等方面提供的综合性产品。其中,旅游资源方面提供的内容在各项旅游产品中居于主导地位,它是设计旅游产品、规划旅游项目、安排旅游路线的必要前提。旅游资源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区域旅游产品在旅游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因此,要提高区域旅游产品在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必须首先提高旅游资源在旅游市场上的吸引力。
二、旅游资源开发牵动区域经济发展
旅游资源开发是在选定好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旅游资源而对与之有关接待条件设施进行开发和建设,以便使旅游资源所在地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旅游环境和接待空间。因此,旅游资源开发必然会产生良好效果,牵动旅游地区域经济发展。
(一)经济效应
1.促进旅游地经济发展。旅游业是区域经济中重要的输出产业,特别对于大量的欠发达区域,旅游业甚至是最重要的输出产业。通过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仅能够刺激区外对本地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使货币流人,提高区域绝对收入和人均收人。
2.提供劳动就业机会。通过旅游资源开发来发展的旅游业是一种劳动密集性产业,其发展需要宾馆、旅行社、交通、邮政、购物等配套设施为其服务,这些设施需要大量从业人员来支撑运作,这就为社会创造了就业机会。而且旅游就业者专门技术较易掌握,对欠发达地区十分有利。通过旅游资源开发来发展旅游业可以吸纳这些劳动力,从而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
3.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成功的旅游资源开发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这些产业的发展,也提高了国家的税收收人。同时,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能够促进旅游地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旅游地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需要,必须调整原来的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使之与旅游需求相适应。随着这些领域的发展,又要求其它部门的发展与之相适应,从而改变了原有区域经济结构和部门布局。
(二)基础设施效应
旅游资源开发有利于推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由于旅游业的产业综合性和旅游产品的整体性,旅游资源开发将全面带动旅游地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首先,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投资的规模意味着所能提供固定资产的数量,从而直接关系到旅游业的综合接待能力,以及其他各种设施的规模和大小。这些固定资产的类型、现代化水平等不仅影响旅游客源,而且影响劳动生产率。其次,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建设投资是不断调整和完善旅游业内部结构的重要手段,是有计划地形成综合接待能力的重要基础。旅游业有其独特的结构,它主要由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旅游设施等多部门构成,各部门内部各环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才能形成相互协调的旅游业有机整体。所以,基本建设投资的分配和构成是形成旅游业综合接待能力的重要基础,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建设和其他部门一样,是旅游业不断扩大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对旅游业的经济效益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环境效应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空间。旅游资源是构成环境的一部分,旅游资源开发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旅游与环境之间存在三种基本关系:一是独立关系。旅游与环境变化各自发展,相互之间没有接触和干扰,保持独立。二是共生关系。旅游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彼此受益。三是冲突关系。当旅游资源开发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时,旅游与环境就会发生冲突。通过旅游资源开发,一些古建筑、古遗址、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纪念馆得以修复和修建,被赋于新的时代内容,成为旅游吸引物;通过旅游资源开发,一些自然资源得到很好的保护。此外,旅游资源通过适度开发而获得的旅游经济收人也是进行环境保护的重要资金来源,可以帮助欠发达地区摆脱无钱保护的窘况。
(四)社会效应
旅游资源开发能吸引国内外旅游者前来观光旅游,从而加强旅游地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联系,消除了一些社会、民族、种族等偏见,促进旅游地社会的发展,增强了相互理解。旅游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文化活动,旅游者以其自身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价值观念介人旅游地生活中,会对当地居民,尤其是青少年产生示范效应。这些效应会起到开阔旅游地居民眼界,改善和提高旅游地居民卫生条件、生活习惯、生存意识及当地居民文化水平等功效。
三、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的本质是审美和愉悦,消费性和休闲性是旅游的基本属性。研究证实,当一个家庭的收人不足以购买基本生活必需品时,该家庭成员就很少会外出旅游,而一旦这个家庭的收入水平超过某个临界点时,该家庭用于旅游的支出便可以更快的速度增长。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区域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为现代旅游的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客观条件、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
(一)全球经济发展
从经济条件看,由于城市经济发展、城市人口膨胀所引起的城市环境的恶化和由于世界经济发展使脑力劳动者队伍越来越大,以及由于生产技术条件的不断改善,劳动者在工作上所感到的不是体力的过度疲劳,而是由于环境影响造成的精神疲劳。在闲暇时间消除这种疲劳的最好办法莫过于离开城市外出旅游,以寻求新鲜空气和幽静环境。大量城市劳动者离开城市外出旅游,使旅游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是导致以非物质生产为特征的全球性旅游业出现空前繁荣景象的主要原因。
(二)居民收入增加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导致居民个人收人也逐步增加,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和储蓄外,有可能将一部分收人用于旅游。从我国的情况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国内旅游热持续“升温”,出国旅游也悄然兴起。
(三)闲暇时间增多
这方面的表现在西方社会尤为明显。在西方,多数企业和政府机关实行每周五天工作日,有的实行每周四个工作日,加上每年的例行休假和节假日,闲暇时间增多。闲暇时间的增多使人们能够把自己的业余生活安排得更加丰富多彩。闲暇时间是社会经济的产物,经济发展必然导致劳动时间缩短和闲暇时间增多,为人们外出旅游在时间上提供了有利条件。
篇3
随着现代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旅游文化正成为旅游业中备受关注、具有全局意义的要素。实践表明“,举凡旅游业昌盛之国,莫不以旅游文化取胜。”奥地利的旅游,几乎都与斯特劳斯等奥国音乐大师紧密关联。巴黎街道的命名,每每蕴含着法兰西民族的历史掌故。因此,旅游文化是一个国家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必然要求,未来的旅游业的竞争也势必是旅游文化上的竞争。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实践来看,“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已成为发展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和主要经验之一。大力发展和创新旅游文化也成为了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陕西省是全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历史与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有着巨大的潜力。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旅游业也是陕西“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极,面对机遇与挑战,陕西省政府明确提出,“要加速旅游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转化”,“要以旅游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出了“西部大开发,旅游应先行”的铿锵之音。另一方面,作为旅游资源大省的陕西,旅游文化的竞争力又与国内其他旅游业发展较快的省份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发展中存在着思想观念保守、产业结构不合理、旅游资源开发保护力度不够等诸多问题,难以具有持久的吸引力和市场魅力,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旅游发展,文化先行”战略背景下,陕西省政府明确,要“加速旅游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转化”,应当在建设旅游文化上下功夫,重点突出旅游的文化内涵,深度挖掘特色文化、特色物产、特色景观;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地域史化、流行文化、科学文化和创新文化等文化内容。
2生态美学与旅游业的内在关联
旅游资源区别于其它资源的主要特征就是美学特征,而美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人们旅游,就是为了追求美、追求文化。生态美学是在生态学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新兴学科,是美学与生态学结合的产物,其着眼于生命体之间,乃至生命体与非生命体间的和谐之美,强调自然与人交互感应、“天人合一”的平等和谐相处,是一种具有整体性、互惠性且重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美学。生态美学与旅游业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首先生态美学的理论内涵与旅游活动的动机、目的和周期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其次生态美学的核心理念是营造审美的生存状态,而旅游者参与旅游活动的过程中,旅游者要对旅游活动中的一切审美对象都必须保持“亲和”的非功利的审美心态,欣赏而不据为己有,享受而不造成伤害,这又与生态美学的核心思想———“亲和”万物是一致;此外旅游业的“求美”、“审美”核心文化特点决定了它必须紧密依靠生态学和美学的支持,因此融合了生态学和美学思想的生态美学可以并且理应成为当代旅游活动开展以及旅游文化研究的新尺度和新方法,生态美学观亦将是适合旅游业发展实际的科学发展观。结合我省旅游业发展现状,无论是搞文化性的旅游项目,还是生态性的旅游项目、度假性的旅游项目等,首先都存在一个文化内涵的问题。因此,要探索兼具生态美学内蕴与地域特色的陕西旅游文化内涵,一方面要树立起“以生命为根本”的生态旅游伦理意识、“天人合一”的生态旅游审美观、自然美为审美最高准则的审美观、“取之有度,用之以时”的生态旅游开发意识以及人与自然万物平等的生态旅游观念等;另一方面开展自然生态对地域特色旅游文化的形成之因考,如,颇具我省地域特色的陕南秦巴山地文化与自然旅游资源组合,关中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陕北黄土人文旅游资源,延安、照金红色革命历史旅游资源等等诸多实例考察分析,从而提升区域旅游资源的市场价值和景点景区档次,推出并打响品牌,增强旅游竞争力与可持续性发展。
3坚持生态美学观建设陕西旅游文化的现实意义
篇4
【关键词】主题公园 休闲娱乐 开发建设
一、旅游主题公园的相关概念及特征
(一)主题公园的概念
Theme Park是欧美等西方国家对于主题公园一词普遍的称呼,但是国际国内对于主题公园一词的解释各持有不同的诠释和定义。我国主题公园随着旅游业态的发展向好并且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方式,对于主题公园的认识也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保继刚的定义是,“主题公园是具有特定的主题,是一种休闲娱乐产业。”董观志将主题公园定义为,“为了满足旅游客多样化休闲娱乐需求和选择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游园线索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目的地形态。”由此可见以上对于主题公园这一“人造景观”的理解已经从仅仅具有艺术观赏价值的静态景观转型升级为集诸多娱乐活动、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紧密围绕旅游客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和选择的创意主题型产业。
(二)主题公园主要特征
(1)对高科技手段依赖程度高,产品之间联动性强。厦门方特梦幻王国主题公园利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打造旅游活动,强化旅游设施设备的娱乐性,增强了游客和娱乐活动的互动,增强有了活动的参与性,在如今旅游产品大量同质化的年代,能够直击顾客的痛点,切切实实提供顾客真正所需的体验活动,改善重游率,延长其生命周期,为公园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收。
(2)创新程度要求高,生命周期短暂。主题公园生命力主要依靠创新来实现,沿着静态景观额展示,动态表演娱乐和动态活动参与的发展路线,不断在自我否定中转型升级。厦门方特梦幻王国主题公园将传统的娱乐设施和现代最新科技手段结合,创新出一批前所未有的独到体验,给予顾客与众不同的视听盛宴,同时各种流行元素融入到公园的娱乐项目中,给予顾客在娱乐之余还可以得到预期之外的新奇体验。但是在当前科技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和时尚潮流演变进程的速度越来越快,依靠科技的创新和时尚文化的娱乐产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这无疑给予公园的经营开发者一个严峻的显示挑战。
二、厦门方特主题公园的现状以及开发过程中存在问题
(一)主题公园容量设计缺陷,排队问题依然显著
主题公园是快乐、幸福的代名词,然而这既为主题公园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人满为患的一个局面,所以排队问题也油然而生。排队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主题公园容量的合理设计上有所欠缺导致。厦门方特主题公园因游客超载而引发游客不满的事情经常发生,比如一项有了设施需要让人等数个小时,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游客的体验感和为此付出的高额时间等待成本,还会令主题公园在游客心中形象大打折扣。所以,如何测量计算游客的排队忍受时间、解决方案甚至是服务补偿方面都是值得深思。
(二)品牌创造、建设力度不足
主题公园的品牌建设和创新,不仅对于其生命周期的延伸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提高游客重游率和忠诚度也有显著提升。与世界级国际知名主题公园、国内诸如欢乐谷、华侨城等一系列主题公园相比,厦门方特主题公园的品牌创新、开发和建设的力度明显落后,没有深刻理解到品牌对于主题公园产品和服务的塑造、盈利模式和运营方式的作用,这不利于主题公园开发和建建设的可持续性。
(三)超竞争格局下未能采取相应的合作竞争
随着传统工业经济时代向后工业经济时代的转变,以前的竞争格局也由对抗性竞争、宽容性竞争演变为现在的合作性竞争,即超竞争环境。合作性竞争指不再采取一方受益,一放受损的“零和游戏”而是双方均能受益,是竞争中有合作,通过合作达到双赢,自主构建宏观竞争环境,能够为主题公园的可持续性发展营造一片合适的发展空间。对于厦门方特主题公园依旧采取传统的竞争模式,未能合理的对周围竞争者做充分的资料调查,未能寻求合作,未能及时转变竞争观念,依旧停留在原本宏观竞争环境中,还不能化被动为主动。
三、厦门方特主题公园的开发建议
(一)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积极推行政策扶持,鼓励创新创造
我国大部分主题公园经营困难,除了创新力度不足,盈利模式单一之外,很大程度上受到外界宏观环境不理想的干扰。国家政府层面针对旅游业的发展,尤其主题公园的开发和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鼓励优惠政策甚少,某些地区政府的“不作为”导致主题公园的投资方钻法律法规的“漏洞”,通过打插边球等一系列举措降低了大众对主题公园的形象,甚至主题公园之间的不公平竞争,市场不规范,导致许多不良的影响。因此政府应更加维护市场秩序,规范竞争秩序。
(二)体验服务的完善与优化
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催生一大批体验旅游设施,主题公园作为体验经济下的一个典型代表,更要为此创造出一套想匹配的体验服务,并加以完善和优化。因为主题公园要传达愉快,自由等核心价值理念,不仅依靠先进技术手段和旅游活动设施,更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的配合。尤其是对于类似厦门方特以娱乐为主打的主题公园而言,更要关注游客的身体健康安全;此外,加强服务过程的质量控制,对比如排队问题、服务补救等一方面游客容易遇到的问题采取措施备案,给予游客超预期的体验服务。
四、结语
随着世界经济的开放化和多元文化相互渗透融合,中国信息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我国主题公园的发展也随之步入繁荣发展阶段。主题公园的建设和发展,使社会多种娱乐、休闲和服务要素的活动集为一体,成为旅游业中不可忽视的一份子。同时,注意到主题公园给我们带门的一系列社会功能时,也要注重主题公园旅游资源的管理与开发,顺应当今旅游业的生存和发展,顺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潮流,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日新向荣。
篇5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开发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 旅游营销 陕西安康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 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篇6
[关键词]区域旅游合作;动力机制;旅游企业;政府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02―0046―05
《旅游学刊》2006年第12期刊登了靳诚等同志的《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演化动力机制探讨》一文,该文以长三角为例,从整体上对区域旅游合作演化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对于该领域的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对于该文中的一些具体论述,笔者认为是可以商榷的。本文将结合对该文的分析,对区域旅游合作动力机制进行新的探讨。
一、对一个区域旅游合作动力机制模型的分析
(一)政府调控是一种合作动力吗?
靳诚等(2006)在针对长江三角洲的案例研究中,将区域旅游合作演化的动力归结为3类,即空间生长力、市场驱动力和政府调控力。以上关于3类动力的归纳涵盖了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利于人们从整体上认识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但是在归纳中也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政府调控是一种合作动力吗?
所谓政府调控力,是指政府通过政策、规划、行政区划调控等综合因素来影响区域旅游合作的一种力(靳诚等,2006)。从直观上看,将政府调控作为一种合作动力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按照通常的理解,政府在推动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方面确实能发挥很大的作用。不过,假如我们仔细一想,就会发现,将政府调控作为一种合作动力是有疑问的。所谓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它本身不存在合作的问题,区域旅游合作乃是不同地区旅游发展中的利益主体之间进行的合作。政府就是这些利益主体之一,因此,政府之间的合作本身就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内容。这样,政府之问的合作,如政策导向、规划调整等,就是我们要解释的对象,我们分析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任务之一就是要分析政府之间为什么会采取这些行为,为什么进行合作?而将政府调控作为区域旅游合作的一种动力,实质上就是说事物本身是事物的动力,这没有说明任何问题,在逻辑上是站不住脚的。
笔者认为,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就是作用于区域旅游合作主体、使其采取合作行为的力量。一般认为,区域旅游合作的主体主要就是政府和企业(如薛莹,2001),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应该加上第三种主体,即行业协会或非政府组织(如葛立成等,2007)。靳诚等(2006)在这一问题上前后有些矛盾,他们在2.3节提到,在提升阶段,区域旅游合作的主体呈现多元化,包括企业、民间组织、政府等,而在4.1节却指出,区域旅游合作的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企业和政府。笔者认为,区域旅游合作确实包括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但是总的说来,国内的区域旅游合作主要表现为政府之间的合作以及企业之间的合作,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较少,非政府组织在区域旅游合作中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推动者,而:不是实施者,即主体。而且诸如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的很多性质,可以分别归结到政府和企业方面。因此,出于分析简明的目的,本文采用两类主体的说法。这样,我们可以进一步认为,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主要就是作用于政府或企业、使其采取合作行为的力量。
在政府调控被排除出合作动力之后,靳诚等(2006)提出的动力还有两类:即空间生长力和市场驱动力。他们认为,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合作演化是一个自然生长过程,其合作的产生和成长首先受到区域自身所在空间的影响。这种空间的影响主要包括区位条件、交通便捷性、资源空间差异等。正是这些空间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复合,构成了空间生长力。市场驱动力是因各类市场要素的分布存在区域差异而阐述的一种力,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大层面区域市场驱动力,另一个是小层面区域旅游市场驱动力。关于这两类动力,靳诚等(2006)认为主要是“企业或微观层面的利益驱动”。但问题是,空间生长力及市场驱动力难道不对政府产生作用吗?事实上,政府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合作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受空间生长力及市场驱动力的影响。比如长三角区域政府之间正在进行共同规划,这和区域空间联系以及旅游市场的成长显然是密切相关的。因此笔者认为,空间生长力及市场驱动力都是既能作用于政府,又能作用于企业的。
(二)是合作主体决定主导力量吗?
靳诚等(2006)按照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演化的过程及基本特征,将其划分3个阶段:以空间生长力为主导、以市场驱动力为主导、以政府调控力为主导,并认为在3种主导力的更替中,实现了区域旅游合作的不断升级。这是他们研究的一个核心结论。对于何种力量成为主导力量,他们认为是主导主体决定的。靳诚等(2006)指出:由于企业首先考虑市场利益和交通成本,因而市场作用力和空间生长力只会在企业作为合作主体阶段成为主导力量,即这两者的矢量合力就大致决定了区域合作演化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而当区域发展到以政府为合作主体的阶段时,政府调控力就转变为主导力量,由于矢量力增大从而就会左右整体区域合作演化的速度和方向。
上面的论述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前面的分析已经指出,市场作用力和空间生长力不仅对企业产生作用,而且对政府也能产生作用;政府调控力不是一种力,而是政府这个合作主体的行为。更为关键的问题是:从因果关系上说,合作的主导主体是政府还是企业,并不是预先给定的,而是区域旅游合作动力作用的结果。不是政府或企业成为合作主体决定什么力量成为主导力量,而是什么力量成为主导力量决定是政府还是企业成为合作主体。虽然区域旅游合作动力往往同时对政府和企业产生作用,但是政府和企业的利益关注点不一样,因而同样的动力起到的效果并不相同,更何况作用于政府和企业的动力是存在差异的,这造成在区域旅游合作中,政府和企业并不总是并列的主体。当区域旅游合作动力主要激发政府的利益关注点时,政府成为合作最主要的主体;而当区域旅游合作动力主要激发企业的利益关注点时,企业成为合作最主要的主体。
正因为靳诚等(2006)认为是合作主体决定主导力量,所以他们将区域旅游合作演化的动力机制主要理解成合作动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合成机制。他们指出,合作动力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都有着不同的大小和方向,它们之间矢量合力就决定着区域旅游合作演化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笔者以为,合作动力再怎么合成还是动力,并不能构成合作行为,因此,所谓的矢量合力并不能直接决定着区域旅游合作演化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而是通过影响区域旅游合作主体的行为,进而影响区域旅游合作的演化, 这个中间环节不能丢。要理解区域旅游合作演化的动力机制,必须考虑合作动力对主体的作用。
对合作主体和主导动力之间关系的模糊认识,影响了靳诚等(2006)对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主体的判断。在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中,究竟是政府还是企业是第一合作主体,对于这一问题,靳诚等(2006)的论述存在不一致的现象。在论述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动力机制时,他们指出:我国旅游合作中长期起主导作用的是政府,所以政府实际上是合作中的第一主体,企业则是合作中的第二主体。这个观点是很多研究者的共识,多年前已经有人提出,如薛莹(2001)。但是这一观点和他们文中其他地方的分析却是矛盾的。他们在文章的前面对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演化历程和特征进行分析时指出,在初始阶段,合作一般是民间组织或企业组织完成的;在发展阶段,企业为主体;只有在提升阶段,政府的地位和作用才不断凸现。而且在文章后面对合作主体和主导力量的关系分析中,实际上也隐含了区域旅游合作主体存在更替的思想。还要提及的是,靳诚等(2006)对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主体的判断和聂献忠(2004)的判断是不一样的,甚至截然相反。后者认为,在20世纪80年代,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主要是以政府探索、业界关注和民间自发推动为主要特征;进入20世纪90年代,呈现政府主导、业界研究深入和民间广泛参与的特点;而到2004年,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已基本实现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和参与主体多元化的合作方向转变。
二、对区域旅游合作动力机制的进一步分析
(一)政府或企业为什么要采取合作行为?
在理性的假设下,政府或企业之所以要进行区域旅游合作,是因为合作行为是有利可图的。这也就是靳诚等(2006)文中提到的“区域旅游动力机制的本质是利益关系”。那么,区域旅游合作究竟能够带来什么利益呢?涂人猛(1994)总结为3种效应:共生效应、互补效应和整体效应;尹贻梅(2003)归纳为5个方面:一是提高整体实力,实现全局共赢;二是资源共享,获得成本优势;三是市场互换,保证稳定的客流量;四是增强抗风险能力;五是营造适宜的“旅游空间”,迎合旅游需求发展趋势;潘顺安、刘继生(2005)在针对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的案例中,强调了3点: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增强区域的旅游竞争力,获得更大的旅游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开发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然,他们是从旅游地的角度来考虑的,具体到政府和企业,从合作中能够获得的收益还会有些差别。政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地方利益的代表,但是具体到政府官员,也会考虑政绩等因素。企业更多的是考虑企业自身的发展和经济收益,在高度关联的旅游产业化进程中,旅游企业必须通过开展相互之间的合作,凭借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有选择地与竞争对手、与关联企业分享和交换控制权、成本、资本、进入市场机会、信息和技术,共同创造并分享一个更大的市场(张新,2007)。值得注意的是,涂人猛(1994)、尹贻梅(2003)、潘顺安、刘继生(2005)、张新(2007)等都认为是利益关系构成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
以上提到的区域旅游合作效益实际上只是区域旅游合作可能产生的收益,政府或企业究竟能否从合作中获益,或者能够获得多大的利益,还取决于合作的条件,如旅游资源相似性或互补性、空间临近性与交通便捷性等。这些合作条件,涂人猛(1994)、尹贻梅(2003)、牛江艳等(2007)认为是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而靳诚等(2006)、李永文、张安民(2007)则认为是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李永文、张安民(2007)还指出,尹贻梅(2003)、潘顺安、刘继生(2005)提出的动力机制实际上是旅游合作所要达到的目的,并不能称之为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
根据本文的分析,笔者认为,合作条件或利益关系都不能单独构成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而是合作条件通过利益关系对合作主体产生作用使其采取合作行为,因而它们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构成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由于合作条件能够对合作主体产生作用,因此也可以称为动力因素。
(二)动力因素及其对区域旅游合作的影响
在将政府调控力排除出合作动力范畴之外,靳诚等(2006)提出的动力还有两类:即空间生长力和市场驱动力。这两类动力概括了区域旅游合作的主要影响因素,特别是考虑到了市场的作用,这是以往多数研究都没有认识到的。在多数研究,如尹贻梅(2003)中,研究者考虑的区域旅游合作基础就是资源联系和空间联系,而需求发展与竞争态势等市场因素则被认为是合作背景或必要性。实际上,这些市场因素和基础因素一样对区域旅游合作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而不仅仅是背景。如果说基础因素在区域旅游合作上是起一种推动的作用,则市场因素起的就是拉动的作用。
1.市场因素对区域旅游合作的影响
不管是对地方旅游业来说,还是对具体的旅游企业而言,满足旅游者的需求都是获得利益的前提。而旅游活动的本质是人员在空间上的流动,自然对区域旅游合作提出了要求。旅游活动是一种无边界行为,旅游者本身和旅游目的地处于某种行政管理的区划之中,而旅游者在做旅游决策和实际旅游时,并不关心目的地的行政归属,而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张广瑞等,2004)。因此,旅游者的活动往往涉及不同区域,旅游者要完成一次旅游活动需要依赖不同区域旅游主体提供的服务,从另一方面说,这也意味着要组织一次完整的旅游产品必须依赖不同区域旅游主体之问的合作。
旅游活动的发展趋势强化了区域旅游合作的要求。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活动表现出“内聚外拓”的规律。一方面,大范围“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活动逐渐减少,中小区域尺度的休闲度假旅游逐渐时兴;另一方面,郊区游的范围逐渐向外拓展,也向中小区域尺度的休闲度假旅游发展(张广瑞等,2004)。旅游活动的这种“内聚外拓”,增强了旅游目的地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它们彼此之间需要通过合作成为一个整体,为旅游者提供整体产品。而且,随着我国大众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张,旅游者的选择性(注意力)便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他们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越来越趋向于区域的整体形象信息,而非分散的产品信息(张新,2007),区域旅游竞争态势加强,这同样对旅游目的地区域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特定区域的旅游合作而言,除了受上述因素影响以外,当然还受具体旅游活动规律的影响。区域内旅游活动的流向和分布,甚至旅游者的偏好,都会对区域旅游合作的形式和内容产生影响。位于热点旅游线路之上的、存在旅游消费互补性的区域之间更容易进行合作。此外,旅游市场规模也对区域旅游合作具有重要影响。进行旅游合作是需要成本的,只有当区域旅游流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合作带来的收益才足以弥补合作的成本,合作行为才会产生。
2.基础因素对区域旅游合作的影响
基础因素主要包括旅游资源、区位条件和区域经济背景等,这也正是保继刚、楚义芳(1999)在分析区域旅游发展模式时提出的三大基础条件。实际上,从理论上说,影响区域旅游发展的因素一般也会影响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靳诚等(2006)在市场驱动力中提到的区域市场因素其实主要涉及的是区域经济背景。
在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条件中,旅游资源是非常关键的因素。资源差异使得区域之间构成一种资源互补关系,这对于地方旅游业或旅游企业联合开发产品、共塑市场形象是非常重要的。靳诚等(2006)认为:通过资源互补的整合,能够打造更有影响力的区域旅游,充分利用近邻效应,延长人们的停留时间。李树民(2005)则从经济学角度给出一个更宽泛的论证:决定合作行为的最重要的互补关系是资源的互补性,区域旅游合作的实质表现为区域旅游资源优化区间的一种扩展。从经济发展实践来看,资源配置的区域范围越大,其实现最优配置的可能性就越强,进行区域旅游合作就是扩大旅游资源配置的区域空间和增强资源配置的优化选择的可能性。
不仅是差异性,旅游资源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和同质性也能构成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正如张新(2007)指出的:在我国,由于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活动具有刚性约束,使得旅游资源分属于不同的行政区。而旅游资源在自然禀赋以及文化内涵上的连续性往往需要突破行政区域的界限,客观上具有区域联合、统筹发展的必要。相关的例子我们可以举出很多。如湖南莽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广东南岭国家森林公园,二者本来就同属一座山,但是由于分属两个行政区域,游客游玩很不方便。2006年两地旅游局达成合作协议,加强了规划编制、资源开发和产品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打造区域旅游精品线路6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6年“十一”黄金周,莽山接待游客量同比增加了21%(刘麟,高孝书,2007)。当然,对于行政区划的刚性并不能过分强调,因为更大范围的资源联系是不可能依靠行政区划解决的。如汉魏故都许昌联合成都、南京等城市联手启动的“三国文化旅游”(张华君,2007),这是以资源共性为主题开展的区域旅游合作,我们显然不能因此要求将它们划到同一个区域,空间距离不说,还有好多其他主题的合作怎么办呢?上面所说的资源基础是在大的同质性中又有小的互补性,因此可以共同组织旅游产品。此外,还有一种以资源同质性为基础的区域旅游合作,区域之间的互补性是很小的,共同组织旅游产品的可能性也很小。如2007年3月,河南洛阳、山东菏泽、四川彭州、江苏常熟四地组织的“中国牡丹行”旅游合作联盟(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2007),对于这一合作,硬要将四地编排成一条旅游线路不是不可能,只是恐怕目标市场小得可怜。因此它们合作的主要内容是共同培育市场,形成的是叠加优势而不是互补优势,从经济学上解释主要是能够获得门槛效应和规模效应。
区位条件对于区域旅游合作的影响比较好理解。空间临近性是共同打造目的地的重要基础。靳诚等(2006)指出:根据近邻效应,当几个不同类型的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内存在时,各旅游地的吸引力会产生互补作用,并有可能出现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局面,进而增加整个地域的总体吸引力,使得该区域的旅游业实现共同发展。交通便捷性对于空间临近性可以起到修正作用,方便的交通可以将空间较远的地区紧密联系起来,使得旅游者的活动和旅游业要素的流动更为便利,从而促进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
区域经济背景对于区域旅游合作的影响比较复杂。首先,比较直接的一点是,区域经济的发达程度显然会对区域旅游市场规模具有重要影响,从而影响区域旅游合作的产生与发展。其次,经济发达地方,经济流通性更强,人们更习惯经济活动按照市场规律而不是行政行为来做;而且发达地区游客对消费的保护意识比较强,要求不同地区管理部门实施一体化管理要求比较强(张新,2007)。再次,区域经济背景的不同还会影响区域旅游合作的模式。王(2005)按照功能属性将中国的区域旅游合作分为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的合作、目的地之间的合作,以及互为目的地和客源地的合作等3种类型。在经济发达地区之间进行的旅游合作往往是双向的,即互为目的地和客源地的合作,在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旅游合作往往是单向的,即目的地和客源地之间的合作,而在欠发达地区之间的旅游往往是目的地之间的合作。在区域经济背景中还应该加上旅游业的发达程度,旅游业越发达的地方,旅游企业对于扩大发展具有更迫切的要求。
三、结论与展望
篇7
关键词:体验旅游;购买模式;旅游产品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0-2472-03
体验旅游使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特定的购买行为,渴望通过自身参与获得难忘的旅游体验。旅游者不同的体验消费行为构成了各具特点的购买模式,而对于游客购买模式的分析,可以为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这对于体验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体验旅游
体验旅游(Experience tourism)是指以一种全新的理念来运作经营旅游全过程,由旅行社安排更多更新的参与性活动,使游客远离现代生活的压力和都市的喧嚣,返璞归真而用心感悟旅游真正意义的一个全过程。体验旅游强调除了提供优质的食宿条件之外,更要注重于向游客提供感觉体验、情感体验、身体体验、创造性认知体验以及与文化相关所产生的社会特性体验等,满足旅游者多种多样的、健康的体验需求[1-5]。随着体验时代的到来,人们进行旅游活动不再仅仅是为了单纯的游览、休闲、购物,而是消费者根据自身的生理和精神需求,所渴望的一种亲身参与、亲自体会、亲历感悟而获得独特体验的全过程活动。
2 游客基本购买模式分析
2.1 刺激-反应模式
行为科学认为,旅游者的购买行为是人的内在要素在受到外部因素刺激下,所作出的相应反应的结果,如图1所示。从桂林游客购买行为的调查分析表明,大部分旅游者出行前都会通过网络、报纸杂志、旅行社或亲朋好友等渠道对旅游地旅游信息进行了解,对目的地概况有了大致的印象,这也就意味着游客在心中留下了一个基本的模型概念,包括旅游目的地文化、经济、社会等宏观环境以及旅游产品的价格、特色等方面,形成了外部的旅游信息刺激。在模型概念的引导下,每位游客都会因不同的社会背景、知识构成、年龄职业等因素影响形成不同的心理认识和体会,再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兴趣偏好,制定一系列的决策流程,形成旅游者黑箱。最后在结合内在要素和外部因素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购买行为反应。刺激-反应模式,即通过抓住旅游者的购买心理,有意识性地提供游客所需求的刺激信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例如,对于希望获得逃逸放松体验的游客,可以着重于宣传旅游地休闲体验类项目。刺激-反应模式的形成,意在让旅游者感受到自己的需求得到了解和满足,通过建立互相信任、亲近的朋友关系,从情感的角度出发为游客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提供服务。
2.2 体验旅游购买过程模式
旅游产品的消费过程实际就是进行旅游活动的整个过程,包括了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要素以及衔接要素之间的各个环节,体现了旅游产品生产与消费同步性的特点。如图2所示,旅游者的购买过程以旅游前的需求动机为起点,旅游后的反馈感受为终点,整个旅游过程中的所看、所想、所悟,都属于体验购买过程的内容。通过对游客进行的随机访问可以得知,他们希望整个旅游过程是完整的、独特的、有意义的,所以在旅游过程中的购买行为都体现了旅游者渴望获得高品质的体验过程。体验购买过程的模式,通过研究游客每个环节的购买行为特征,有针对性的提供所需的体验服务,保证旅游全过程的完整性。
2.3 需求-动机-行为模式
需求-动机-行为模式是构建在心理学的角度之上,其原理在于需要引发动机,动机引起行为。旅游者的需求、动机以及购买行为便构成了一个旅游购买活动过程。如图3所示,旅游者的需要和动机是产生旅游消费行为的动力。旅游需要的产生是外部因素综合作用于旅游者而引发旅游者内因的结果。从旅游动机到旅游消费行为的产生,旅游者会主动收集相关信息,并同时接受旅游企业的商业信息和促销因素的影响,最终实施购买行为。
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最宝贵的优势之一,宜人的气候和热情好客的当地人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外在基础。形式多样的旅游项目和游览方式也能够满足游客各具特点的选择需求。
2.4 游客满意度模式
旅游业的主要特征就是服务性,导游提供引导服务,酒店提供住宿服务,旅行社提供接待服务。游客的满意程度是评价服务质量高低的关键。游客满意度模式,通过对影响游客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制定符合游客满意度的服务标准,让游客觉得旅游体验物有所值,使游客觉得旅游消费得到了最大效用。如图4所示,游客在对旅游资讯进行了解的基础上,产生了对旅游过程的期望值,再通过旅游体验过程所享受到的各项服务与期望值进行对比印证,从而判断是否满意,从满意程度的高低,来决定是否进行下一步旅游购买行为。游客的体验评价和体验反馈对体验旅游产品的设计来说至关重要。服务是体验旅游过程的重要一环,对旅游者来说,高的服务品质能够增加旅游者再次购买的可能性。这就要求旅游从业人员尽可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服务意识、服务标准等,旅游产品的设计应尽可能遵循安全、新颖、有特色的原则,让游客有比较高端、舒适、独特的旅游体验。
3 基于购买模式的体验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3.1 个性与创新结合,突出时代性
体验旅游更强调的是一种参与性,希望通过这种旅游经历而达到自我放松、愉悦心情、猎奇求知的目的。但是又因为每个主体的文化背景、性格特点等不尽相同,所以就不可能以单一形式的旅游产品来满足所有受众的旅游偏好。如今是一个倡导个性化的时代,所谓众口难调似乎已经是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所在。然而,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新颖奇特的事物总是会被大众发现,继而认识,最后接受,所以说创新是旅游产品设计必不可少的原则之一。
3.2 互动与参与结合,突出文化性
体验旅游的突出特征就是参与性。传统式的旅游通常是旅游者在导游的带领下游览参观,通过导游的讲解词来了解景区景点,这也就意味着游客是凭借视觉、听觉或触觉的刺激来感受所购买产品质量的高低,是单方面的信息传递。这样的购买过程相当于旅游者只是被动地接受旅游产品,而对于那些追求购买乐趣的旅游者来说,互动能够给他们带来更愉悦的体验,也就意味着旅游者渴望参与到旅游过程中去。这就强调在设计旅游产品时,要将受众的需求作为重点,抛弃传统的产品销售形式,为旅游者提供条件和道具去亲身感知,用心体会,真正享受购买过程的乐趣。
3.3 细分与整体结合,突出主题性
在旅游产品设计时,市场细分是必不可少的。在旅游市场中,由于人们思想认识、情感经历、文化背景、年龄职业都是有差异的,自然也就形成了各具特点的需求和体验。为满足不同目标人群的需求,就需要根据目标人群不同的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旅游产品的设计,当然也可以从旅游产品的特色、服务、宣传等方面入手。比如,年轻人喜欢追求刺激,那么就要从他们的角度出发,以新鲜、刺激、时尚为根本原则,设计一些符合年轻人口味,能引起他们兴趣的旅游项目或产品。与此同时,必须在细分的基础上注意整体性,找出目标人群存在的共性,并以此设计主题方案以引起旅游者共鸣。一个鲜明的主题有助于旅游者快速找到景区的定位。
3.4 人才与技术结合,突出科技性
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人才的培养和旅游教育的发展。各大高校结合所在地的资源优势,积极兴办旅游教育,为国家旅游业输送各类高素质优秀人才,为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打下比较好的基础。经过大批优秀的旅游研究学者多年的考察研究,取得了的大量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也为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研究指引了正确的方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在旅游体验产品的开发设计过程中,可以合理地应用各种研究数据和研究理论成果,利用科学的数据分析和模型示范,配合高科技手段来使旅游者获得更优的旅游体验。
3.5 宣传与反馈结合,突出品牌性
产品的销售离不开宣传。在过去,资讯都是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得以传播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报纸杂志、电视广告、互联网等越来越多渠道可以用来进行产品的宣传,使旅游产品得到更广泛的关注。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始终以服务贯彻于旅游过程的各个环节,所以最有效的宣传就是优质的旅游服务,旅游者对于产品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就是评定产品优劣的关键,高质量的服务是旅游者获得优质旅游体验的必要保证。另一方面,市场的反馈可以有效地帮助旅游企业审查、改进、升级旅游产品。加大对反馈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力度,是保持旅游产品高品质的重要手段。
4 小结
在体验经济的背景下,旅游产品和项目的更新频率越来越快,一味地以自然风光为主打招牌并不能产生持久的市场反应,所以说必须根据旅游消费者的新要求和新喜好,做出相应的创新和改造,在掌握消费者基本购买模式的前提下,设计出更多值得旅游者关注和投入的旅游产品,创造出更多、更好、更有价值的旅游品牌,为旅游者提供更加真实、愉悦的旅游体验,促进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罗永常.基于体验的民族村寨旅游产品设计—— 以贵州黔东南少数民族村寨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3):7976- 7978.
[2] 李胜利,顾 韬.基于游客体验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3(11):139-144.
[3] 欧清玲,陈章旺. 景区旅游产品体验设计与推广研究——基于情感营销视[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29(4):129-133.
篇8
关键词:旅游文学 旅游景观 市场营销 广告传播
一、前言
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是我国具有的地域特色。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旅游资源异常丰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民俗资源不计其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在物质追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享受,旅游已经成为现代公民生活的必要部分。
如今,我国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发旅游资源,例如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家乡高密近期欲花巨资打造红高粱文化景点,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游览,是文化促进旅游事业发展的有力证据。然而,很多景观由于知名度不高,一直未能实现旅游价值也是旅游业的现实状况,本文将从旅游文学对旅游景观的广告传播的作用出发,探寻新时期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途径。
二、旅游文学面面观
(一)旅游文学的定义
旅游文学,顾名思义是指与旅游相关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活动。旅游文学与文学几乎是同时产生,伴随着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展示了人类在历史发展中的时代变迁。从上世纪80年代首次为旅游文学定义开始,专家学者们对旅游文学给出了不同的见解。目前,文学界比较流行的概念为:旅游文学是以旅游参与者为主体在旅游过程中对作为景观的客体的自然地理、人文进行的文学书写,或表达主体参与活动时生发的思想、情感的文学。
(二)旅游文学的特征
旅游文学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首要特征即为审美性。旅游活动是现代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其本身就具有审美性,是主体对客体的审美活动。旅游文学是主体通过审美活动生产出的文学作品,其中包含作者对景观的描写和审美感受,是自然美和人文美的综合产物。[1]形象性是旅游文学的表现特征,旅游尽管蕴含的自然美和人文美都是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现在文学作品中的。旅游文学的本质特征是情感性,面对美好的景观主体有感而发,其中必定饱含了对客体深厚的情感,如:歌曲《红太阳照边疆》包含了对东北边疆地区的无限深情。而无情感性的旅游文学是失败的作品。丰富性也是旅游文学的主要特征,包括参与主体的丰富性、客体对象的丰富性以及涉及知识内容的丰富性。
(三)旅游文学的分类
由于旅游文学的丰富性,对其作品进行分类采取的原则也具有多样性。依据文学体裁的不同可以将旅游文学进行下列分类:游记、旅游散文、旅游诗词、旅游歌赋、旅游小说、旅游骈文以及旅游影视文学,其中占主要地位的是游记。依据文学题材可以将旅游文学进行下列分类:传说故事类、散文类、楹联类以及题刻类,其中传说故事类占主要地位。此外,依据作品篇幅的长短、写作的文体、写作的地理范围等等进行不同的分类,这些分类交互进行,共同组成了旅游文学的大家庭。
(四)旅游文学的功能
首先,旅游文学具有认识功能。通过旅游文学中的描述,可以达到人类对自然、社会、自身的全方位的认识。其次,旅游文学具有教育功能。旅游文学中作者表达出的对旅游景观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能够陶冶读者的情操,从而促进健康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再次,旅游文学具有娱乐功能。旅游是人类在面对生活压力和生存困境时选择的一种调剂方式,在激烈的竞争和繁重的工作面前,旅游文学可以满足那些不能时常出门旅游的现代人,达到休息和娱乐的目的。最后,旅游文学具有旅游的功能[2]。一方面在想象力的支撑下旅游文学可以取代实地旅游,另一方面旅游文学还具有引导作用,更好地为旅游事业服务。
三、旅游文学与旅游的相互关系
(一)旅游文学促进了旅游事业的发展
旅游文学在旅游景观的发展中产生着积极的作用。第一,旅游文学作为一种文化景观,本身也是一种旅游资源。例如楹联类或题刻类的旅游文学,思想上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艺术上实现了情景交融,对游客很有吸引力。第二,旅游文学在旅游景观中具有广告传播功能。旅游景观经过旅游文学的包装和渲染,在头脑中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展现出更大的魅力。第三,旅游文学可以刺激旅游主体产生旅游动机。人们都有追求美感的欲望,在旅游文学作品中展现作者在面对景观的审美感受,读者也会产生去“身临其境,亲身体会”的旅游动机,从而推动旅游市场的发展。
(二)旅游事业带动了旅游文学的繁荣
旅游事业的发展会反作用于旅游文学。首先,在对旅游景观进行深度宣传的过程中,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览,保障了旅游文学主体的丰富性。其次,旅游事业为旅游文学提供写作资源和灵感。旅游资源进行营销的过程也是游人进行审美感受的过程,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都刺激着游客的神经,在美丽的风景下生发出书写大好河山的冲动[3]。最后,旅游景观的营销经常会伴随一些有奖征文等活动,既增加了游客对景观的印象,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旅游文学的发展。
四、旅游文学对旅游景观的广告传播作用
(一)提高旅游景观的知名度
文学作品内蕴的文化内涵是旅游景观最好的宣传,它就像一张精致的景观名片,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旅游景观的知名度。例如,九江境内的滕王阁因杜甫的《滕王阁序》而闻名,湖口县的石钟山因苏轼的《石钟山记》而闻名,庐山因苏轼的《题西林壁》而闻名,文人的旅游作品捧出来的旅游景观的例子举不胜举。
(二)增加旅游景观的吸引力
优秀的旅游文学具有审美性,文中不仅描绘了景观的自然状态,还饱含了作者完美的精神追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就描绘出了桂林山水的美感和神韵。旅游文学的作用即在于此,通过文字的描述,将旅游景观的自然风貌和审美情趣展现在读者面前,极具魅力和吸引力。读者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了解到景观的具体情况,就实现了旅游文学宣传广告工作的第一步,接下来结合具体的活动策划,保证整个旅游过程集享受和娱乐于一体,实现旅游文学的最终目的[4]。
(三)有效催生被埋没的旅游景观
我国旅游事业目前存在一个发展上的瓶颈,即有些景观具有极高的游览价值,但是却鲜有人前往,如:长白山地区的望天鹅地质奇观。针对这种情况,采用旅游文学催生著名景区是很好的营销策划。首先,利用旅游文化为景区量身制定旅游名片,迈出扬名的第一步。其次,在景区内建设品牌园林,组织特色旅游,打造文化精品旅游项目。最后,组织旅游征文活动,利用现代技术在国内外进行广泛的宣传工作,招揽文化名人前来观赏并撰写美文,激发景观的文化活力。
(四)有效地为有争议旅游景观正名
人们越来越重视旅游文学对旅游景观的重要作用,再加上旅游文学的传播范围和影响范围比较广,有些文学作品中对景观的描述缺乏客观性和确定性,旅游景观之间“争名”的事件时有发生。旅游界最著名的“争名”事件即香格里拉的归属,具体哪个地方是《消失的地平线》中的香格里拉仍是悬案。当然这是极少数的现象,文学作品虽是虚构的,但是是作者在现实基础上的虚构,具有可信度和真实性,旅游景观的命名不能浅尝辄止,旅游文学的丰富性告诉我们在旅游文学中寻求真知要下真功夫。
五、旅游文学在广告传播中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
(一)旅游广告中使用文学的语言
将旅游文学的语言合理地运用到旅游景观的宣传中,是实现旅游文学广告传播作用的有效途径。诗意的语言给旅游景观带来了诗化的美感,使整个景观更具人文性和审美性,符合旅游大众的审美需求。如,的《人民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将这首诗运用到南京市的旅游宣传中,在悲剧般的历史中体会这座古老城市,让游客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感和生命的价值[5]。
(二)旅游活动中的运用文学题材
组织游客参观或参加一些景区的活动,是旅游景观营销的一大策略。根据景区的历史和人文进行活动策划,融入文学题材,能够较好地体现景区的特色和文化的价值。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在发展旅游事业中运用了旅游文学的作用,“侗族大歌”、“刘三姐歌剧”等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推动当地旅游事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旅游文学在旅游景观的发展中具有很好的宣传和广告作用,一是提高了旅游景观的知名度,二是提高了旅游景观的吸引力,三是催生了被埋没的旅游景观,四是能够解决旅游业内的“争名”现象。旅游业是新兴的绿色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旅游文学既是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也是对旅游景观进行宣传的传播工具。明确并处理好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入挖掘旅游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坚持科学发展观,消除任意移植文化资源和文学资源开发的媚俗化现象,使旅游文化在更宽、更广的道路上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霞 王斌 汪小玲 旅游文学及其与旅游市场营销的互动分析[J].宜宾学院学报,2008,8(10):11-14
[2]王柳芳 孙伟 论文学作品在旅游景区开发中的作用[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2(1):112-115
[3]陈钦莹 试论旅游文学对旅游景观的广告作用[J].现代商业,2012,285(20):287-288
篇9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的旅游追求不仅仅局限于观光旅游,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应运而生。原生态旅游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原生态旅游作为一项以保护性、观赏性、责任性为主要特征的旅游活动,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恶化的今天,显示出越来越大的独特性,在目前的旅游市场,原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各国旅游爱好者的一种时尚的旅游业的热点,成为当今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所以研究原生态旅游所涉及的影响因素,对原生态旅游地的开发和社会文化的保护提供有益帮助,具有一定的研究现实意义。
旅游体验是一个过程,个人和外部世界之间为了调整自己心理结构的临时连接过程,是游客精神层面与客观旅游对象的交流活动,他们随时间发展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借助观赏、游憩以及消费等旅游体验形式完成并达到丰富内心的旅游目的的过程。旅游体验的内容主要是以丰富内心世界、接触新事物、获取新知识为旅游体验目标的体验。
在立足于实践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深度访谈获取旅游者对原生态旅游地体验的文本资料,构建出反映旅游者原生态旅游地与体验真实两者间“主―客”平衡关系的Flow体验影响因素及其特征模型。
在社会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角度提出原生态旅游地发展实施价值的相关建议和对策。
2.研究内容
以融合创新促进乡村原生态旅游发展 ,原生态旅游虽然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千村一面”就是其中之一。为防止其出现,原生态旅游发展要因地制宜发展不同特色的原生态旅游,这也是国家旅游局“515”战略中的要求。
原生态旅游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现在是网络时代,?樵?生态旅游的智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与移动互联网融合,开发微博、微信、网络社区、易信等自媒体平台,可以提升原生态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游客提供导游、导购、导览、导航等智慧化服务。原生态旅游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不仅仅是信息的推送、新的营销推广平台,更要创新服务、产品、市场。
原生态旅游与乡土文化相融合。原生态旅游的根本在于“原生态性”,要从旅游要素出发,深度挖掘并融合乡土文化、休闲文化、创意文化,突出生态、绿色、环保、休闲特色,抓住文化、资源、生态和生活差异,满足市场需求。契约管理原生态旅游环境,原生态旅游环境契约管理模式实际上是在生态文明视野下,依法引入契约关系,在原生态旅游环境治理的各关系主体之间通过各种契约,就控制原生态旅游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改善周边环境质量等事项进行规范,明确上述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并把原生态旅游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融入具体契约中的原生态旅游环保机制。
同时结合旅游的溢出性,只有当旅游圈内的旅游资源存在差异时才能对游客产生多样性的吸引力,也就是说虽然旅游圈内旅游资源的数量达到了要求,但是如果旅游资源部存在差异性,游客在游完一个景点之后就不会再去相同类型的其他景区去游览,导致旅游圈不足以支撑游客的旅游需求,这就是说差异性产生资源正向溢出。当然,溢出有一定的关键范围,特别是对旅游圈建设来说,互补的旅游资源可能在一次旅游活动中完成游览才可能发生溢出。
3.拟采取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预期旅游路线及样区现况
3.1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本文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收集调查时间内样区游客对样区的心理情绪或体验感觉。以Flow概念为理论基础,通过对不同行业的受访对象进行访谈,发现这些人在从事本行业活动过程中会产生一种令自身十分兴奋的体验感,尤其是在活动过程中顺利完成既定目标,自身技能充分满足于活动所需时,其畅快体验情绪感更强。Flow可以被看作为积极体验后的某种情绪,围绕这一核心要义,国内学者陈彦玮、任俊、曹新美等将其译为沉浸、流畅感、心流等概念。国外学者对于个体Flow体验所处的状态进行了界定,从界定共性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个体体验应具有以下特征:1)控制自身技能;2)控制自己的命运;3)深度愉悦的体验;4)自我意识的降低以及达到全面的满意。同时,学者们对于个体Flow体验产生应具备的条件进行了梳理,普遍认为挑战与技能的相关性是愉悦满足情绪产生的主要因素;从二者“平衡点论”上升为“环境高于论”,关于Flow体验影响条件、因素的研究经历了一定的阶段。同时,Flow体验理论模型研究经历了由三通道模型向四通道模型再到八通道模型的过渡,Flow体验模型演绎始终围绕“挑战”“技能”两大维度,模型演绎前后差异主要体现为逐步将强度与难度分别引入作为挑战、技能的限定因素。
3.2预期旅游路线及样区现况(表1)
首发站贵阳――凯里西江苗寨――黎平肇兴侗寨――从江岜莎――――加榜梯田。
以旅游扶贫为发展路线,国家旅游局在“515战略”提出目标――旅游部门将与扶贫部门一道,每年共同完成1000个扶贫重点村、50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乡村旅游扶贫任务。
4.原生态旅游地旅游者体验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查询资料以及调查分析来看,西江苗寨、加榜梯田、从江岜莎、肇兴侗寨等4处中西江苗寨更容易产生畅爽感,达到Flow体验。综合这4处原生态旅游地共性可以看出,其旅游宣传力度较大,知名度较高,交通较为便捷。建立游客旅游体验及其满意程度评价体系(表2)通过绩效法,分别代表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并用1-5分来分别为5个选项计分。将此部分的中每一项得分累计后占总分之比即可得出满意程度,它反映了游客对某体验要素的综合满意程度。
据调查统计得出,绝大部分游客首选西江苗寨为第一站,通过沟通了解80%以上的人认为民族传统文化应当作为原生态旅游景区的标杆。比对西江苗寨与其他原生态民族文化基地资源特征差异不难看出,西江苗寨地资源既包含原生态山水呼应的自然奇景,更有独一无二的人工资源。此外以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需求为基础,围绕发展生态农业,围绕旅游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旅游发展民族产品加工业,实现一业带三产,融合发展,形成产业聚集,让旅游者产生了忘我的Flow体验。文化资源与环境的融合度、资源独特性以及神圣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旅游者原生态Flow体验的产生。从消费动机到消费过程,再到消费结果的评价及再次消费的可能性,总的来说包括旅游动机、旅游认知、旅游、旅游体验、重游意愿、游客旅游体验满意度等内容。
5.问题与对策
5.1通过Flow视角下原生态旅游地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
建立原生态旅游与flow“主―客”之间的平衡模型,发现、分析、归纳、总结原生态旅游地存在的问题,为原生态旅游地的旅游规划、建立旅游投资的效益评估体系和具有维持可持续发展功能的旅游管理模式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和对策,使原生态旅游发展在经济增长中占有重要比重,成为样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5.2区域的模糊界线所带来的影响:多重边缘区和内部微边缘区
地域忽略了其与各区域之间源远流长的关系,产生了大量的异质形态,通常是碎片状或混合态。当前地域是一个大型的“零散星云”,为了采取相应行动,必须解释并理解这一现象。
篇10
有人说,天下美食数中华,中华美食数广东。此话一点儿也不算夸张。广东美食.素以取材广博、味道鲜美、健康营养、富于创新而享誉海内外。“吃在广东”是广东美食的一个缩影。本文介绍了广东饮食的主要特征,分析了广东饮食文化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以广东饮食文化为依托发展旅游业的建议对策,即真正把广东饮食文化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来开发;加强广东饮食文化的宣传促销,开发生产广东饮食文化商品;建立饮食文化传承、改革、发展的机制。
关键词:
广东;饮食文化;旅游业
在人们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的今天,饮食再也不是果腹这样简单的事情了。它已经上升到了习俗甚至于文化的境界,我们必须对此予以重视。之前物质匮乏的时代,传统思想对此所持的是一种安于贫困,所谓“养我浩然正气”,对饮食不过分讲究的态度。尤其是广大的劳动人民,更没有这种条件和意识对饮食进行深入地研究思考。开风气之先的广东人首先打破了这种传统思维,他们不再认为安贫乐道就是衡量人品格操守的唯一标准。事实上,只要在生活上不奢侈浪费,追求高品位的生活是人们的正当要求。在这方面,广东人是走在全国前列的。
一、广东饮食分类和主要特征
粤菜即广东地方风味菜,是我国著名的菜系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其特有的菜式和韵味,独树一帜。粤菜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它们是广州菜(也称广府菜)、潮州菜(也称潮汕菜)和客家菜(也叫东江菜)。
(一)广东菜
又称广府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古代岭南地区的越人,形成于秦汉至隋唐时代的“汉越融合”,发展于明清时期,既受到中原饮食文化的影响,又融会了西方饮食文化的长处,可谓博采众长。它取料广泛,品种花样繁多,令人眼花缭乱。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几乎瞧上席。广州菜的另一突出特点是,用量精而细,配料多而巧,装饰美而艳,i善于在模仿中创新,品种繁多。它的第三个特点是,注重质和味,口味比较受,力求清中求鲜、淡中求美,而且随季节时令的变化而变化。岭南夏长冬天气偏于炎热,故广东菜夏秋偏重清淡,冬春偏重浓郁。广东菜比较有名的戈有“白云猪手”、“龙虎斗”、“麻皮乳猪”、“八宝冬瓜盅”等,都是饶有地方风味的广州名菜。
(二)潮州菜
起源于潮汕平原地区,涵盖了潮州、汕头、潮阳、揭阳、饶平以及海陆丰等地,还包括其他讲潮汕话的地方。潮州菜得名,与潮州自古以来是历史名镇有关。清代以后,由于汕头的崛起,潮州菜又有了另一个名字——“潮汕菜”,简称潮菜。潮州菜的特点,是善于烹制以蔬果为原料的素菜。对蔬菜果品,粗料细做,清淡鲜美,营养丰富,如护国菜、马蹄泥、厚茹芥菜、糖烧地瓜等,皆为美食家所称道。潮州菜的另一特点是喜摆十二款,上菜次序又喜头、尾甜菜,下半席上成点心。潮州菜之所以享有盛名,不仅在于用料丰富,还在于制作精妙,加工方式依原料特点而多样化,有煎、炒、烹、炸、焖、炖、烤、煸、卤、熏扣、泡、滚、拌等,而且刀工讲究。多样化的制作方式,形成了潮州菜的风昧特色,其特色菜有“清炖乌耳鳗”、“金瓜芋泥”、“甜皱炒肉”、“生炊龙虾”等。
(三)客家菜
又叫做东江菜,它是广东东江地区客家人的特色风味菜肴。客家菜以肉类为主用料,而海鲜品极少,因此东江厨坛有这样的说法:“无鸡不清,无肉不鲜,无鸭不香,无鹅不浓。”它以惠州菜为代表,味道讲求酥软香浓、原汁原味;制法以炖、烧、煲著称,尤以砂锅菜见长,造型古朴,具有古色古香的乡土特色。其特色名菜有盐煽鸡、酿豆腐、爽口牛丸、三杯鸭等。这三个地方菜的风味,既互相关联又各具特色,其中,以广州菜为代表。三个地方菜的风味互相关联又各具特色,形成粤菜选料广博、奇杂、精细,口感讲究、爽脆嫩滑,调味偏重、清鲜镬气,以鲜为最高境界的风味特色。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广州菜、潮州菜、客家菜各领但又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使粤菜得以扬名海内外。为弘扬广东饮食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二、广东饮食文化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广东饮食发展趋势的分析,我们不但可以一览广东人的胸襟,在某些方面也可以看到整个国家今后饮食文化发展的趋势。综合起来看,广东饮食文化透露出这样一些发展趋势:
(一)饮食文化和其他文化融合发展
富有地方特色的饮食和本地的旅游资源相结合,是广东的一大特色。他们将酒店的设置与旅游景点、游玩场所的配套整合工作做得很好。在注重创新的同时也不断重视老字号饭店甚至小吃店的保护工作,树立了比较好的综合发展意识。通过举办美食节等旅游文化项目,吸引来不同地域的游客,认识广东饮食,品尝广东美食,真正做到了综合发展。
(二)用餐快捷化
这是和中西文化不断融合的大背景分不开的。在西方饮食,比如麦当劳、肯德基等西方快餐的冲击下,青年人的文化观念、饮食意识和生活习惯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另外,工业化的大发展也带动了现代快餐的发展,这在经济发达的广东尤为明显。
(三)饮食营养科学化
以广式煲汤为核心,在饮食健康营养方面,广东也走在了潮流的前列,他们把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转变做得非常到位,将食补、食疗、药膳的研究和他们传统的煲汤技术相结合,创造出了多种汤品和技艺。另外,随着饮食卫生状况的进一步严峻,在放心菜和放心肉等市场环节的改善上,也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四)美食情趣化
广东尤其是广州的商业酒店越来越注重自己的气质和精神内涵。其装饰风格不再一味向奢华方向看齐,其格调越来越高雅,环境更贴合普通人的精神需求。在就餐环境、厅堂的装饰、盛装美食的器具、菜品的命名、宴席的菜单设计、乃至服务员的穿着打扮方面都透出一种文化内涵。表现广东当地的风土人情及其蕴涵的风俗文化。在内部装饰方面,他们不但注重物质装修,而且设有舞蹈曲艺、时装表演以及卡拉OK等文化点缀,让食客们在身心愉悦的环境里快乐就餐。这种饮食和文化艺术的结合是开全国风气之先的,让外地游客在一饱口福的同时能够了解到相关的饮食文化。
三、以广东饮食文化为依托发展旅游业
(一)真正把广东饮食文化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来开发
旅游不仅是为了满足观光游览,而是更为渴望通过旅游活动来进行文化上的交流和沟通,感受和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内涵。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投入少,回报率高,且可反复利用,所以要通过提高认识,增强饮食文化作为旅游吸引物的吸引力,把饮食文化摆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位置。广东饮食文化以其特点,旅游产业的开发者,应当以广东饮食为物质载体,体现广东美食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将饮食文化作为专题隆重推出,从而将广东饮食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要深层次地发掘饮食文化资源,把饮食文化当作一种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和促销项目。
(二)加强广东饮食文化的宣传促销,开发生产广东饮食文化商品
把握好旅游饮食消费的潮流和趋势,把更多的广东饮食特色菜、代表菜肴作为重要的土特产和旅游商品进行开发生产,开发饮食文化产品,做成系列化的便于携带的商品,在对外宣传促销中,应把广东饮食文化作为重要内容,注意增加文化的含量,发掘饮食中的食风食俗,发掘饮食背后的饮食文化,拓展旅游市场,旅游饭店、宾馆的饮食应突出文化内涵,将带有广东地域文化色彩的菜肴与具体的旅游活动相结合,通过制作菜肴之原料向游客介绍旅游地区的物产,激发游客购买欲望,提高旅游地区的综合吸引力,提高旅游购物比重,加快饮食文化的传播。
(三)建立饮食文化传承、改革、发展的机制
中国饮食文化旺盛的生命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菜肴的不同表现形式反映旅游,这一点它本身已经具备;二是有吐故纳新、自我进步的特性,合理吸收文化精华,这一点尚须下功夫。为此,饮食文化要在切实促进旅游业兴旺发达、自身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开发出有吸引力的饮食文化产品,实行继承与创新、传统与新潮、保持民族特色与吸收外来精华的结合,建立起开放、变革、自强、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不断繁荣和发展,成为旅游业中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四、结语
饮食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历史的积淀,是文化的载体。道道广东美食,无不体现广东饮食文化的深厚底蕴。作为旅游有机组成部分的“食”,蕴涵着岭南人民特有的生活方式、生存理念和价值观念。因此,品尝广东美食,不应该简单地理解为提供食物,品味到的不仅仅是美食,也是岭南的文化。广东饮食文化应当与广东旅游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传播广东饮食文化,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来品尝广东美食,让更多的人领略广东饮食文化的风彩。
作者:刘永源 单位: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参考文献:
[1]杨丽.试析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学术探索,2001(11).
- 上一篇:食品安全与管理
- 下一篇:呼吸系统疾病病理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