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保健知识范文
时间:2023-10-27 17:51: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口腔健康保健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口腔保健;健康知识,态度,实践;健康教育;对比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G 479 R 181.2 R 788 R 7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2-0192-02
龋病、牙周疾病及其继发病给儿童健康带来很大危害。WHO已把口腔健康列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1]。学生时期是口腔疾病的高发期。中学生既处于容易患龋时期,又处于牙龈炎发病的高峰时期;学生时期也是健康观念与行为的形成期,通过健康教育促使学生获得口腔保健知识,建立口腔健康新观念,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可为保持终生的口腔健康打下牢固的基础[2]。为了解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分别于2008年2月27日和2008年6月20日对郑州市第二中学的139名学生进行了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的问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取郑州市第二中学为目标学校,再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按年级分层,随机选取初一到初三年级各1个班,共抽取139名中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初一学生47人,初二学生46名,初三学生46名;男生71名,女生68名。年龄为12~15岁。分别于健康教育前后进行2次问卷调查,2008年2月27日发放调查问卷139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38份,有效回收率为99.3%;2008年6月20日发放调查问卷139份,收回有效问卷139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参考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设计的调查表,结合该年龄段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集中问答式方法进行调查,分别于健康教育前后各调查1次。问卷包括3个部分:口腔保健知识12项,态度2项,口腔卫生行为5项,调查内容主要有牙釉质能否再生,龋齿病因和危害,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液和窝沟封闭的作用,饮食护牙,牙间隙的清洁,牙刷的选择和更换,定期口腔检查;刷牙出血和发现龋洞如何处理;牙膏的使用,刷牙次数、时间和方法,进食后漱口情况。
1.2.2 干预方法 由专业医师对该初中年级的班主任进行系统的口腔保健知识培训,然后由教师对学生进行3个月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2个部分:第1部分为口腔健康基础知识,包括乳牙和恒牙基本知识,牙齿的结构,龋齿和牙周病的发病机理、危害和防治,牙菌斑的形成及其在牙病发生中的作用;第2部分为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和保健态度,包括牙刷和牙膏的选择,刷牙方式、次数和时间,进食后漱口和含氟漱口液,多吃健康的食物,少吃含糖食物,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发现牙病及时就医。使用健康教育处方,采取授课为主,并结合卡通挂图、电视动画和游戏的形式定期、定时开展健康教育。
1.2.3 质量控制 对健康教育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培训结束后统一考试,合格后才能开展健康教育。每次开展健康教育时应提前通知学生,参加者要签到,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加所有健康教育课程;使用统一宣传资料,按相同进度进行健康教育。数据录入、整理和分析后进行复检,发现错误及时修改。
1.3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利用Excel 2003将调查数据录入计算机,用VFP 6.0构建数据库,采用SPSS 12.0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过程中运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健康教育前后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的比较 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12项内容健康教育后答题正确率均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2 健康教育前后中学生态度的比较 中学生口腔保健态度2项内容,健康教育后答题正确率均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3 健康教育前后中学生口腔卫生行为的比较 中学生口腔卫生行为5项内容,健康教育后答题正确率均高于健康教育前,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口腔健康教育前中学生对口腔保健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就医态度优于王琳等[3]2005年的调查结果,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养成率高于冯奕文[4]2005年的调查结果。这与近些年来重视口腔卫生保健工作,积极开展口腔卫生知识宣传,推动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有关,尤其是对儿童和婴幼儿口腔保健的重视,从小做起,保护牙齿。
该调查结果也显示,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某些问题正确率较低。首先可能与家长自身有关。家长缺乏必要、系统、准确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致使传递给儿童的信息不全面、不正确;家长对儿童口腔卫生行为监督不够,致使儿童形成不健康的口腔卫生习惯,家长应注意自身的口腔卫生态度和对儿童的影响。其次,学校口腔卫生工作不到位。学校对中学生口腔保健工作不重视,参与力量薄弱,导致口腔保健知识宣传效果不强,这也是学校口腔卫生工作需要改进的地方。
对中学生开展为期3个月的口腔健康教育后,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知晓情况、疾病就医态度和正确口腔卫生行为实践情况较健康教育前有明显改善,因此要提高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水平,改善中学生口腔保健态度和口腔卫生行为,应该重视健康教育的作用,联合多方面的力量,运用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与学校教育融合的口腔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口腔保健知识[5]。在学校中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和有效刷牙指导,可提高学校儿童的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加强儿童的口腔保健意识[6]。口腔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青少年的口腔卫生状况[7],经过有计划地开展系列口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口腔卫生保健意识,还可以纠正以前不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形成良好的自我保健行为[8]。提示口腔健康教育在学生口腔保健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口腔健康教育离不开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口腔健康教育的投入,制定正确的口腔健康教育指导方针,规范口腔健康教育的执行程序,明确口腔保健的发展方向,监督口腔保健工作的进展;另一方面各级口腔医疗单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工作计划,通过与社区、学校的合作,利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推动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全方位的开展;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口腔卫生保健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强与区域内医疗单位的联系,系统、全面的开展口腔健康教育。
4 参考文献
[1] 李刚,主编.口腔预防与社会医学.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61-134.
[2] 卞金有,主编.口腔预防医学.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11.
[3] 王琳,林居红,刘渝嘉,等.重庆市12岁儿童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的调查分析.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33(1):91-94.
[4] 冯奕文.健康教育对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其知识、行为的影响.实用预防医学,2008,15(5):1 621- 1623.
[5] 卞金有.口腔预防医学.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9.
[6] 韩晓兰,马燕,颜雨春,等.12岁儿童口腔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8):3 557-3 559.
[7] 何冰冰.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青少年口腔卫生状况的效果评价.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2):1 594-1 595.
[8] 武剑,阮世红,彭绩,等.深圳市小学生口腔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效果分析.中国健康教育,2007,23(8):604-605.
篇2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采用回顾分析法,搜集乌鲁木齐市某社区120例
1.2方法 调查问卷截取《国际生存质量评价(IQOLA)》中有关口腔健康的调查研究项目,组合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天之内刷牙次数、刷牙是否由自己完成、喜欢吃的食物、一周内甜食的摄入量、有无口腔病史、口腔检查次数等等,共计10项,以偏向于口腔健康一方为标准,列为三种程度,记0、1、2分,总分20分。围绕调查问卷对120例儿童进行简单的口腔健康检查,合并两份结论的结果,评估每位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口腔健康的原因,提出科学对策。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
2结果
120份调查表显示,儿童口腔健康平均分为(8.32±3.22)分,与国家规定的《儿童口腔健康标准》中指定的分数存在一定差异(15~20)分,由于调查对象儿童全部
3讨论及建议
口腔健康是儿童健康保护的关键和基础,蛀牙、虫牙属于口腔流行病,在12岁以下儿童群体中发病率最高[2]。从2008年开始,国家公共卫生局便开展了多项调研活动,如:儿童口腔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基层社区医院儿童口腔护理项目;儿童口腔科学技术研究;在早期教育中引入口腔健康知识等等。上述措施,①能通过行政手段将儿童口腔健康带入了寻常百姓家,真正做到"从娃娃抓起",②其完善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强化了疾病预防教育的重要性。
对儿童口腔疾病"致病因"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口腔健康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在儿童漫长的成长期中,口腔疾病威胁始终存在,要想从方方面面杜绝、躲避、战胜口腔疾病,保护儿童口腔健康,关键要从思想上重视、行为上积极,具体内容包括:①父母要协助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鼓励、劝导儿童多使用富含纤维素、高蛋白质、高钙食物,补充营养,使他们的牙齿结构更加坚固、健康。②关注"习惯"培养,餐后一定要陪着儿童漱口,确保口腔干净、清洁才行,这点父母也要以身作则,在监督儿童的同时,也要约束自己,因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此外,购买一些刷毛软的牙刷或漱口液,帮助儿童完成"刷牙"工作,多体谅儿童的感受,不要一味强迫、压制他们刷牙,避免其产生逆反情绪,多用理解、爱护的情绪,让儿童从主观上接受,并乐于通过刷牙来保护自己的口腔健康。关注社区医院开展的儿童口腔疾病监测、调查活动,积极参与其中,以便时刻了解、掌握儿童口腔状况,医院相关医护人员也应主动将儿童口腔健康方面的知识传授给儿童家长和儿童,帮助其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口腔健康保护措施的规范性和有效性。③大力推动口腔保健工作,扎根基层,关注社区。社区是儿童生活、玩耍的主要区域,在社区中开展儿童口腔保健工 作[3-4],能为儿童参与、加入到口腔保健工作提供诸多便利条件。①社区医院可以专门为儿童口腔检查设立"儿童口腔监测室",里面放置卡通玩具或娱乐器材,吸引儿童到社区医院来,配合儿童口腔健康的调查;②印发一些有关儿童口腔健康的宣传手册,安排医护人员到社区各个活动区域内发放,重点是看孩子的老年人、自己带孩子的年轻父母,鼓励、影响他们关注儿童口腔健康。
综上所述,乌鲁木齐市某社区
参考文献:
[1]王琳,林居红,刘渝嘉,等.重庆市12岁儿童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的调查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33(1):91-94.
[2]杨兰,陶永炜,马力扬,等.甘肃省5岁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及其家长口腔卫生知识状况调查[J].山东医药,2010,50(24):89-91.
篇3
口腔疾病是与人的生活状况和行为习惯密切相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影响着人一生的健康。家庭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承担着抚养子女、养老、传递人类文明和社会规范、健康保健和教育等功能。因此,家庭在预防口腔疾病和口腔保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家庭口腔保健与家庭教育应当紧密结合。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可以互补,有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互动性、血缘关系的亲密性、亲子教育的早期性、持久性等特点,可以在口腔保健知识的普及应用方面发挥作用。
家庭口腔保健在家庭成员间有良好的示范性。良好的口腔保健习惯会让每一位家庭成员受益。应当在家庭生活中营造良好的爱牙环境,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掌握正确刷牙方法,使用含氟牙膏,定期作口腔健康检查等,让爱牙好习惯代代相传。
家庭口腔保健可以提高父母关爱孩子口腔健康的能力。父母是儿童健康成长的第一责任人,对儿童的口腔保健负有应尽的义务。婴幼儿的口腔完全依靠父母来护理,家长的防龋意识、防龋措施掌握程度以及家长自身的口腔健康状况与儿童龋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口腔健康的标准。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口腔健康的定义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家庭口腔保健基本内容
1.家庭成员每日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最好使用保健牙刷。家长监督或帮助儿童刷牙;
2.家庭成员能够做到科学吃糖,少喝碳酸饮料。帮助儿童克服吮咬、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
3.家庭成员了解《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内容。每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接受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龋齿对儿童健康的危害
龋齿(俗称虫牙或蛀牙)是儿童最常见的口腔疾病。龋齿对儿童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疼痛。龋齿遇冷、热、酸、甜等刺激时会感到疼痛不适,影响进食和睡眠;龋齿进一步发展侵犯牙髓后疼痛十分明显,严重时还会出现牙龈、面部肿胀,甚至高热等全身症状,严重影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
咀嚼困难。龋齿可导致儿童咀嚼困难,影响孩子进食,形成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造成营养不均衡;由于龋齿造成的偏侧咀嚼,还可导致双侧面部发育不对称。
乳牙龋齿影响恒牙。乳牙龋齿不及时治疗可影响恒牙的正常发育,可造成恒牙萌出障碍和牙列不齐。
心理影响。由于龋齿对言语、美观等功能的影响,会引起儿童社会交往困难和心理障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
儿童龋齿的预防方法
1.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刷牙能去除牙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饭后漱口也可去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保持口腔清洁。指导儿童刷牙的要点有:早晚两次刷牙;选用适合儿童年龄的保健牙刷,每3个月更换一次;做到一人一刷一杯;儿童学习刷牙,家长应当帮助和监督。
2.局部用氟预防龋齿。氟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摄入适量氟可以减少牙齿被酸溶解和促进牙齿再矿化、预防龋齿的发生。指导儿童局部使用氟化物防龋的要点有:使用含氟牙膏要注意用量。学龄前儿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每次用量为豌豆粒大小,应当在家长或老师的监督指导下应用,以防误吞;不要给孩子使用成人牙膏;接受专业机构提供的局部用氟措施。
3.窝沟封闭预防窝沟龋。窝沟封闭是预防恒磨牙窝沟龋的最有效方法。窝沟封闭技术无痛、无创伤、安全简便。窝沟封闭的最佳时机是儿童牙冠完全萌出,龋齿尚未发生的时候,一般第一恒磨牙在6~9岁,第二恒磨牙在11~13岁。窝沟封闭后还应当好好刷牙,如果发现封闭剂脱落应当重新封闭。
篇4
我院作为省级优抚医院,承担着为在乡重点优抚对象提供短期疗养的任务。重点优抚对象是在乡革命伤残军人,是为共和国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特殊贡献的革命功臣。来我院疗养的重点优抚对象,年龄普遍偏大,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文化及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常见病,多发病较多。因此,为了提高重点优抚对象的卫生保健知识与健康水平,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及时有效地做好他们在体检过程中的健康教育,对减少疾病的发生及控制疾病的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抽查我院2008年浙江省重点优抚对象健康体检报告786份。其中男722人,女64人。年龄在23~90岁之间,平均年龄73岁。
1.2检查项目
体检项目包括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心电图、胸部正位片、头颅CT、彩超(肝胆脾、双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血常规等相关检查。
2检查结果
随机抽查浙江省重点优抚对象几种常见病的发病情况
疾病名称 体检总数 发病数 发病率
高血压 786 451 57.4%
脂肪肝 786 141 17.9%
高尿酸症 786 90 11.5%
糖尿病 786 52 6.6%
白内障 786 405 51.5%
3健康教育
3.1健康教育的步骤进行健康评估健康干预健康咨询制定完善的健康教育计划,并针对重点优抚对象的健康状况,尤其是体检中发现的异常问题,提出相应的预防、治疗疾病或自我保健的相关措施。
3.2健康教育的内容
3.2.1安全知识教育:来我院疗养的重点优抚对象年龄大、视力相对差、行动不便,因此加强安全知识教育非常重要,如行走时必须注意安全,行动不便者,外出必须有专人陪同。
3.2.2用药指导:根据体检的结果及所患的疾病,督促其正确用药,必要时发药到口,并讲解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用药的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
3.2.3饮食指导:如指导高血压患者低盐、低脂、低固醇饮食;指导高尿酸症患者低嘌呤饮食等。
3.2.4生活习惯指导通过健康教育,改变他们不良生活嗜好,养成科学、文明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主要包括:指导其坚持规律生活、及时补充水份、有效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饮食营养均衡、合理控制体重、适量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等几方面。
3.3健康教育的方式
3.3.1设置健康教育黑板报利用黑板报以文字、图片形式进行的健康教育方法,内容以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知识为主,供重点优抚对象随时查阅。
3.3.2电化教育通过多媒体的形式,用现代化的声、光设备,向重点优抚对象传送健康教育信息的教育方法。
3.3.3健康处方教育对体检所发现疾患如: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高尿酸症等进行护理评估,找出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同时有针对性的提供这些疾病的健康处方。体检者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处方获得与其所患疾病相关的知识,所以内容必须浅显易懂,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印成小册子,让体检者易于了解掌握。
3.3.4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根据体检的结果及健康状况,有针对性的对每个优抚对象进行健康反馈及健康教育。
3.3.5设立健康讲座对在体检中发现的常见病、多发病以集体授课的形式进行宣教。
3.3.6全程动态的健康教育在重点优抚对象整个短期疗养过程中,随时动态的实施健康教育,以提高重点优抚对象健康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3.4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跟踪随访给参加健康体检重点优抚对象,建立健康档案,并定期进行电话回访,随时了解他们的健康情况,必要时建议及时来院诊治。
4体会:
4.1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它是一门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学科(1)。正确、适时的健康教育是重点优抚对象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及自身健康水平的必要条件。
4.2我们在体检过程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及全程动态的优良服务,使参与健康体检的重点优抚对象在得到优质服务的同时,了解到自身的健康状况,有效掌握了一定的预防保健知识,特别是在如何正确用药及用药注意事项、常见病的防治、饮食保健、适量运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4.3在体检过程中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例如个别重点优抚对象来院时监测血压高达(170~200/90~110mmHg)通过我们及时正确指导其按医嘱用药、调整用药的方法及剂量,使他们的血压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并使他们了解及掌握高血压患者在保持情绪的稳定、低盐、低脂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注意血压监测、按医嘱正确用药、不可随意停药及改变药物的剂量等方面对控制血压的重要性。
4.4通过我们的优质服务、认真体检及动态的健康教育,使每位重点优抚对象提高了自我保健意识,并使他们“开心而来、满意而归。”
参考文献:
[1]包家明主编.护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5:62.
篇5
【关键词】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艾滋病;家属
艾滋病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尽管实施对孕产妇免费检测及采取母婴阻断服药,但近20年来全球艾滋病感染的儿童达150万[1]。艾滋病患儿因免疫功能受损,常常出现发热、腹泻、咳嗽等症状,造成机体对营养素摄入不足而发生营养不良。2013年4月~2014年12月,我们对30名艾滋病患儿家属实施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同期住院的艾滋病患儿30例,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HIV-1抗体阳性并通过实验室免疫印迹试验(WB)法确认,符合卫计委国家医药局颁布的《艾滋病诊疗指南》的诊断标准:住院1个月以上,能自主进食的患儿。男21例,女9例,年龄1~15(1.15±10.26)岁,确诊年限1~8(4.25±2.96)年,其中出现发热症状18例、腹泻12例、口腔溃疡9例、咳嗽15例。父亲陪伴10例、母亲陪伴16例、其他4例,有25例父母亲均为艾滋病感染者,5例患儿感染原因不明。
1.2方法
①科室成立由护士长、护理骨干及责任护士组成的健康教育小组,查找临床护理艾滋病患儿的有关文献资料、儿童饮食知识等,制定健康教育路径表。②在科内进行全员培训,培训后理论考核,使每位医务人员能熟练掌握健康教育路径内容并能按路径正确实施健康教育。③由责任护士按照预先制定的健康教育路径表一对一进行,将健康教育活动贯穿于治疗、护理及查房过程中。每周固定个周二、周四下午集中所有患儿家属观看幻灯片宣教,由高年资护士对家属的疑问进行解释,直到完全理解、掌握为止。责任护士结合患儿年龄、体重、病情程度给予个体化护理技术指导。
1.3健康教育路径
①入院健康教育。入院当天接待入院护士即为责任护士,口头与书面材料结合行入院宣教和评估,包括环境介绍和主管医生、护士介绍,通过为患儿测量生命体征、护理检查、与家属交谈,消除患儿及家属的紧张、恐惧和陌生感。②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根据家属的文化程度采用个性化方式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患儿家属艾滋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并发症和护理措施、抗病毒治疗等,特别是患儿发热、腹泻、咳嗽、口腔溃疡的护理方法,明确坚持服药治疗与饮食改善营养状况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如果家属为艾滋病感染者,健康教育内容侧重患儿临床症状与饮食的护理,讲解饮食与营养的重要性,责任护士、营养师、家属一起根据患儿的病情与饮食习惯共同制定好食谱,责任护士每天依据患儿的病情,指导家属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或普食,做到每日早、中、晚三餐不重样,每餐之间根据病情选择适合的水果如苹果、香蕉、葡萄等。③出院健康教育。主要讲解坚持服抗病毒药的重要性,服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方法,定期复查的时间,如何预防机会性感染的护理措施等。
1.4评价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由责任护士在患儿入院第1天和出院前1d以问卷形式对家属分别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掌握、基本掌握、未掌握),调查表有20个项目,每个项目分0~5分,80分以上为掌握,60分以上为基本掌握,60分以下为未掌握。患儿营养状况由责任护士记录入院第1次抽血检查血红蛋白结果和出院前检查结果,两次结果进行对比。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随着现代临床护理学的发展,护士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从最初的简单医护知识阶段逐渐转化为集治疗、护理、预防、康复和促进健康为一体的多元化临床护理模式。临床路径是为某种疾病的一组患者制订的,临床治疗护理中以病人为中心,从入院到出院的一整套治疗护理整体工作方案,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上。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是为了满足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依据标准健康教育计划为患者制订的健康教育。应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责任护士知道何时为患者做什么、怎么做、讲什么内容;护士只需要按照路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根据患者的感受和需求,分期、分阶段施教,克服了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同时融洽护患沟通,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可增加患者满意度。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是每月出健康版报、向患者、家属发放健康教育处方、责任护士口头宣教,教育内容没有连续性、针对性。健康教育路径是借鉴临床路径的方法,按时间表和计划表,采取分期分段进行,循序渐进地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体现了护理工作的严谨性、科学性、规范性,保证了临床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有学者研究证明,患儿家属对儿童健康保健知识知晓率偏低,艾滋病患儿营养指标明显低于同龄健康儿童,是受疾病、家庭及社会因素影响[2-3]。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后家属知识掌握情况和患儿营养状况要高于入院时,说明开展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指导,提高家属对艾滋病知识、儿童饮食知识知晓率,改善了患儿营养状况,满足患儿的健康需求,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韦秀柏.儿童艾滋病病人42例的护理[J].护理杂志,2011,28(10):40-41.
[2]姜玉娥,杨丽,谢春华,等.0~6岁住院患儿家属儿童健康保健知识水平及需求调查[J].护理杂志,2013,30(21):26-28.
篇6
关键词: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教学方法;共生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127-02
Analysis of oral medical courses in clinical medicine(general direction)symbiosis provided teaching
Peng Chun1,Song Jin-lin2
(1.Affiliated Yongchuan Hospital,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2160,China
2.Affiliated Stomatology Hospital,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1147,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Song Jin-lin,Email:.
Objective:Clinical professional training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necessary oral medical knowledge supplement is of important value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skills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and comprehensive,has the good symbiosis. At the same time,in the stomatology clinical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practitioners should follow the prevention,diagnosis,diagnosis and reasonable principle,choice of 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methods.
Key words:Clinical medicine;oral medicine;teaching methods;symbiosis
临床医学中全科医生是以门诊形式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及一般急症的多面手,是在社区医疗机构执行全科医疗的卫生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不可避免地面临常见口腔疾患甚至是口颌系统的急症处理。因此,临床医学全科医师十分有必要掌握口腔疾患急症处理原则和常见口腔疾患的转诊建议。一般而言,临床医学全科医生的培养正逐步规范为“5+3”模式,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经过5年的本科学习,再进入临床医院进行3年规范化培训后,方可取得全科医师执业资格。根据我国《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行)》中全科医师技能标准的规定,并未将口腔医学的技能纳入规范化培训的标准,结合当前医疗卫生改革和社区医疗机构的发展方向,口腔医学教育在临床医学全科医生培养中不容忽视,需要高度关注口腔医学课程在临床医学(全科方向)教学中设置的共生性。
一、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全科医师培养的重要环节
1.当前我国人口中的口腔卫生水平较低。高发病率的口腔疾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人类的三大疾病之一。我国在口腔保健意识和口腔健康水平方面和欧美日等国家相比,差距十分巨大:青少年龋齿率平均高达80%以上,成年人牙周病患率平均高达90%以上,老年人牙齿保有率少于40%(60岁以上,八个牙齿以上)。特别是儿童口腔卫生状况更为严重,大量的儿童特别是农村、边远地区儿童由于对口腔卫生的保健、口腔疾病的预防等知识教育基本为空白,在乳(替)牙期,出现了大量的龋坏、口腔溃疡、牙周疾病等状况,不能得到有效及时的治疗,极大地影响了儿童身心健康。注重口腔预防保健是社会发展、人们健康水平、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因此,全科医生都有义务担当起宣传口腔卫生知识,在临床实践中重视对患者的口腔预防保健的职责。
2.因口腔疾病带来的全身的其他疾病患病风险认识不足。俗话说“病从口入”,口腔疾病引起的感染和炎症造成咀嚼能力下降,从而影响消化系统,会加重一些病症。有科学家研究证实,牙周病会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危险。另有研究表明:牙周病患者口腔内细菌产生的致癌化合物会诱发体内组织出现炎症,是牙周病可能导致胰腺癌风险增加的原因。还有研究表明口腔卫生差者患肺部感染及肺功能降低的几率是口腔卫生良好者的1.77倍,口腔感染还会引起肾病及一些皮肤病等。正因为对口腔疾病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不足,所以在社区人群中对口腔疾病不重视,口腔卫生保护知识淡薄,加上社区医疗服务体系中全科医师对口腔诊疗知识掌握不足,无法有效的分诊和治疗,所以增加全科医师口腔医学课程教育显得更为迫切。
3.执业口腔医师严重不足且区域分配不均。执业口腔医师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的专科口腔医院或综合医院口腔科,以及部分非公立医疗机构。据资料统计,受过正规口腔医学教育(本科)的口腔医师不超过3万人。相对欧、美等发达国家,500~600人一个口腔医师的比例,我国口腔医学卫生人才已远远不能满足日益严峻的口腔卫生需求,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当前城市卫生工作的重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全科医生扮演着重要的“守门人”角色,全科医生在掌握了口腔医学基本技能后能有效缓解口腔医师不足的矛盾。
4.社区医疗服务体系中口腔诊断治疗不可或缺。我国医疗体系中最基本的结构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具有分布广泛、诊疗质量能达到一定水准、服务比较周全、完善和方便病人就诊的特点。同时,由于90%左右的常见和多发口腔疾病能在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得到治疗,这样既可以满足对不同层次的口腔卫生服务的需求,又可以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临床全科医生应完成所辖区域内居民日常口腔疾病的治疗,进行口腔疾病预防、口腔健康保健、口腔健康教育等工作,使社区居民都能获得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基本口腔卫生保健服务。
5.口腔医学教育是全科医疗特点的需要。强调早期发现并处理疾患;强调预防疾病和维持健康是全科医疗的一个重要特点。全科医生要具备丰富的综合性知识,能对常见多种疾病作出预防意见和早期治疗。大多数口腔疾病是可以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和预防方法的指导而减少患病风险的。全科医生可以利用其接触人群广泛,覆盖面大的特点,有效地宣传口腔卫生保健、口腔疾病预防、儿童口腔疾病预防等知识,使社区不同类别的人群都能得到一对一的口腔卫生知识指导,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口腔疾病,特别是牙周疾病是可以通过早发现和早治疗来治愈的。全科医生可以通过掌握的口腔医学知识,尽可能早的发现社区人群中的口腔疾病,并通过病例的判断提出合理的诊疗建议和诊疗方法。对于不需要专业设备要求的常见口腔疾病,如:牙周炎、口腔溃疡、牙龈炎等就可以在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中完成治疗;对于需要龋坏、牙列缺失、错颌畸形、牙髓疾病等需要专业设备诊断和治疗的病症,可以提出转诊意见,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社区整体的口腔卫生水平,减少专科医院的就诊压力和患者的经济负担,更能体现出全科医生在社区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价值。
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口腔医学课程设置
口腔医学是临床医学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由于教学计划的修订,课程总时数的控制,通常将口腔医学课程设置为选修课程。在全科医师的培养中也没有现成的教学经验可以借鉴,只能根据全科医师的工作特点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取舍和课程设置。
1.全科医师的口腔医学教学的培养目标。全科医师通过口腔医学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一些常见的口腔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口腔颌面部外伤的应急处理原则与方法,认识到口腔是全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口腔疾病也可以引起或加重全身其他器官的病变,对全身造成明显的影响,全身系统性疾病可累及口腔,并在口腔出现各种临床症状。因此,全科医师对口腔医学的知识理解与掌握,不仅能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还能增长他们的医学知识更新。
2.全科医师的口腔医学教学内容。全科医师的口腔医学教学内容,应根据全科医师在将来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环境来确定,不能等同于口腔医学专业的教学内容。根据全科医师预防和发现口腔疾病、口腔保健的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全科医师的口腔医学教学内容应从口腔预防学、口腔内科学、口腔外科学、儿童口腔学入手,结合口腔疾病的发病率和人群分布,选择重点内容对口腔常见病、多发病、易发病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讲解内容要根据全科医师的特点,选取不同的侧重点。例如,讲述牙体牙髓病等内容时,并不是要强调具体的治疗方法等,而是重点讲授该类疾病的临床表现、预防和作为病灶对全身机体功能的影响;在口腔颌面部感染讲授中,除了要讲解一般临床表现外,还要对口腔颌面部炎症的特有特征:如,牙源性感染,要尽早消除病灶牙对恢复颌面部的功能带来的影响等。此外,增加介绍咀嚼习惯养成和儿童口腔卫生,牙膏、牙刷、牙线的选择及正确使用方法等教材中没有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
3.全科医师的口腔医学教学方法。①宜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画面新颖、注释明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和感性的认识,拉近了学生与临床实践的距离。通过多媒体的图片、视频、动画可使一些在教学中遇到的比较抽象的知识点、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问题一目了然,大大增加了课堂知识容量,提高了学习效率。另外可以将大量的临床典型图片资料,充实到教案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②宜采用PBL教学,PBL教学模式即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roblem based learned,PBL)。PBL教学模式可以从一个或多个临床病例出发,做到以切合实际、解决问题为根本,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实现知识与实践技能并重的教育目标。在临床专业全科医师教学体系中,更多强调的不是“教”,而是“学”,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利用PBL教学方法对口腔常见疾病教学可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口腔粘膜病”这一章节中,我们可根据学生们已有的医学知识加以引导他们如何去理解发生在口腔粘膜这一较特殊部位的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
综上所述,口腔疾病发病率高,国内口腔健康水平整体较差,而专业的口腔医疗机构严重缺乏且分布不均,人民群众对口腔疾病的认识不足,是造成国内口腔健康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从业人员以临床医学全科医生为主的社区医疗服务工作者,十分有必要掌握口腔疾患急症处理原则和常见口腔疾患的转诊建议,预防和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也可以通过早发现、早治疗来保障口腔疾病带来的一些对其他疾病的负面影响,临床医学与口腔医学在教学和实践中并不排斥,具有很好的共生性。因此,在建议临床医学全科医生培养中,适当增加口腔医学部分的教学。
参考文献:
[1]胡德渝.我国口腔健康、疾病趋势及发展方向[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9,(9):64-65.
[2]黄实华,徐仙星,郑静,等.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调查分析[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3,(03):153-155.
[3]李正阳.牙周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07),576-580.
[4]吴王喜.牙周病可能增加胰腺癌患病风险[J].广东牙病防治,2007,(4):192.
篇7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外科收治的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5.5岁;其中外伤性疾病15例,胆道疾病8例,肛肠疾病12例,阑尾切除13例,疝病7例。对照组中男35例,女20例,年龄27~64岁,平均年龄44.5岁;其中外伤性疾病18例,胆道疾病6例,肛肠疾病10例,阑尾切除12例,疝病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术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临床护理基本要求,做好必要的术前准备工作和护理配合,包括术前检查、敏感药物皮试及常规消毒。术后,根据患者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切口情况,做好引流管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人性化护理要求满足患者心理、生理、社会多方面需求,改变传统执行医嘱的护理模式,变被动护理服务为主动服务。在患者入院时,应热情迎接,详细介绍住院环境、相关规章制度,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掌握其具体病情、禁忌和生活习惯,尊重患者隐私,了解患者的个性化需求,详细讲解疾病知识、治疗方法、注意事项、不良情况处理措施,定时告知每日消费情况,耐心解答疑问,与患者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2)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培训和讲座,使其掌握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注意护理人员礼仪、语言、行为、人文、社会方面的培训,使其做到微笑服务、态度和蔼、语言文明、举止端庄,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3)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医疗环境。保持病房干净整洁、通风良好、温度、湿度、光线适宜、空气清醒,定期对空气和病房设施进行消毒,为患者提供陪护用品、食品保存加热用品等,营造舒适安静的住院环境,保证患者休息时间充足。
(4)做好心理护理。由于疾病影响以及对外科手术缺乏认识,术前患者多会出现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对此,护理人员应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教会患者自我放松的方法,可通过康复良好的病例增强患者治愈信心。同时注意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以家庭、社会支持使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
(5)完善术后护理。术后安全护送患者进入病房,做好皮肤、尿道、口腔、静脉留置针等基础护理,预防肺部感染、口腔感染、压疮等并发症,详细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做好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掌握健康保健知识。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有助于病情恢复。在患者出院时,做好健康宣教,叮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诊,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诊治,注意日常运动,科学膳食,以减少复发。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住院时间;利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价外科护理工作满意度,包括入院接待、就医环境、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操作技能、日常巡视、健康教育、康复训练、疾病防治常识、病情监测、异常情况处理、解答疑惑等25项调查指标,每项指标评分为1~4分,满分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89~80分:为满意;79~60分:为一般;<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7.5±1.6)天;对照组平均住院(12.5±1.8)天。两组住院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篇8
关键词:老年 糖尿病 护理
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在增高,糖尿病已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同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继痛症、心血管及脑血管疾病之后的主要死亡原因,已是老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0年7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109例,女性91例,年龄在60~81岁,平均年龄(69.5±4.5)岁,均与 WHO制定的相关标准符合。病程 3~17年 ,平均(10.4±2.7)年 ,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100例划分,两组在一般情况上具有可比性 ,无明显差异 (P>0.05)。
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糖尿病护理方案,观察组同时加强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2.1健康宣教 将糖尿病基础知识设计成小册子,向患者及家属发放,并充分发挥医院宣传栏的作用,行糖尿病相关保健知识宣教。定期组织开办病友会,就包括如何 自行监测血糖、发病诱因、注意事项、饮食计算、用药方法等进行问答。使患者自觉提高健康保健认识,并在生活中实际应用,了解患者需求,行针对性的宣教,以提高患者遵医依从性 。
2.2饮食护理 患者入院后即对饮食行严格控制,加强全面的饮食护理干预。强调饮食控制是一项终身性的、长期的需坚持的工作,规律、合理、科学的饮食习惯建立可使疾病进程得以延缓。饮食控制的基本原则包括:对每日进食总热量行严格限制,每日主食宜为4~6两;多摄入豆制品、水果蔬菜、杂粮等,保障摄人优质蛋白,但需在3两以内;食物禁忌高糖;可依据患者的血糖、喜好、口味等行住院期间的饮食设置,注重营养性,以在增强抵抗力的同时稳定血糖水平。
2.3适当运动 由于老年人心肺等器官的承受能力下降,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适量采取快步走、打太极拳、跳舞之类的老年人身体能够承受的活动,不提倡跑步、快速登山等剧烈活动。运动要适可而止,不能勉强,也要持之以恒,以感觉全身轻松,食欲不减为好。
2.4药物治疗 轻度糖尿病可以通过运动和控制饮食即可达到很好的预防或者治疗效果。但是,如果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之后血糖仍升高明显的患者,应考虑药物治疗,服用一些作用比较缓和、对预防神经血管并发症有帮助的口服药物,在出现某些急慢性并发症或严重应激状态时可考虑应用胰岛素治疗。需要注意的是,服用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不能自己乱服。在治疗老年糖尿病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低血糖反应,口服降糖药引起的低血糖常常容易反复、持久、难以纠正,同时老年人又非常容易发生低血糖。另外,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因已有动脉粥样硬化或糖尿病性血管病变,低血糖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血压上升,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作时常被误诊为心肌梗死或脑血管意外,如忽视对低血糖的治疗,将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故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血糖、尿糖变化。
2.5并发病预防及护理 ①糖尿病足:勤剪指甲,用温水在每晚泡脚,穿松软底鞋,定期行脚部按摩操作,以对双足血液循环加以促进,对足部有无疱、皮肤发红等情况加 以观察。②压疮:对皮肤行定期清洁干预,保持干燥,避免挠抓损伤,以免发生皮肤压疮。③糖尿病肾病:对患者肾功能、微量蛋白、尿常规定期检查,鼓励患者保证饮水量,以降低泌尿系感染发生率,对血糖水平行良好控制的同时注意血压水平控制,给予蛋白量适当插入,以使肾脏负荷减轻。④感染:对感染行积极预防,就口腔护理的重要性及方法向患者及家属强调,包括饭后漱品、早晚坚持刷牙等,以防止口腔溃疡发生。⑤糖尿病眼病:对患者的视力、眼底行定期检查,若有眼底出血的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强调充分休息和优质睡眠的重要性,最大限度的减少眼睛活动量,以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2.6心理干预 老年各项身体机能随年龄的增长,呈逐渐减弱表现,性格相对固定,感觉器官敏感性减退,故需主动、热心的同患者沟通,真诚、耐心、缓慢交流,使患者理解并掌握医疗目的及自我防护知识,积极配合医护。另外,因病程迁延、需长期的医疗过程,家庭多背负着沉重的经济负担,患者易出现烦躁、焦虑心理,护理人员需仔细询问、细致观察,行针对性的疏导工作,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提高家庭及社会的重视力度,使患者不良情绪消除,保持乐观心情,积极应对治疗。
2.7出院指导 出院当时向患者行针对性的出院指导,包括劝导戒除烟酒,清淡饮食,规范生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避免精神刺激及过度劳累,保持精神愉悦,拥有良好心态等,就低血糖的急救、识别方法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以及时发现异常,控制病情。
2.8 指标观察 就两组并发症新况进行调查,同时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在出院时发放行患者满意度调查。
2.9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采用 SPSS13.0版,计量资料行 t检验 ,计数资料行X2检验,P
3结果
观察组感染2例 ,低血糖2例。眼底病变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 6%;对照组感染8例,低血糖 6例,糖尿病 肾病4例,眼底病变2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 2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4讨论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饮食、健康宣教、并发症观察及预防、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 ,临床医学模式也不断发展和完善,除重视疾病本身的护理外,更重视患者精神、社会、心理方面的护理干预。在老年人糖尿病护理过程中,我们应该依据老年人糖尿病的特点,加强全面、整体的护理干预,这样才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遵医依从性 ,为生存质量及生命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炜,张宇峰,窦连成.饮食与运动量化 干预对 2型糖 尿病 的病果评价.预防 医学论坛,2008,14(2):110―111.
篇9
7月-2015年6月在高峰社区一工厂选取年龄18~49岁的女工100例,采用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甲、乙两组,每组各50例。甲组两年内开展20次生殖健康教育。乙组不开展健康教育。课后发放无记名保健相关调查问卷。同时在2013年7月及2015年1月免费对甲乙两组女工应用B超及检验技术筛查各种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发生情况。结果:甲组女工的生殖保健技能知晓度、早孕建卡比例均明显高于乙组,而婚前、人流及更年期综合征比例均明显低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劳务女工; 妇女病; 普查普治
Application and Efficacy Evalu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Mass Screening and Mass Treatment on Work-woman with Gynocopathy/MA Hai-dan,YUAN Yong-ming,LIU Can-hua,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09):106-110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and efficacy of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mass screening and mass treatment on work-women with gynocopathy.Method:One hundred work-women aged 18-49 years old in a factory of Gaofeng community from July 2013 to June 2015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group A and the group B by random sampling method,50 women in each group.The group A was given 20 times of reproductive health education in 2 years,while the group B was given nothing.After the classes,anonymous health-care-related questionnaires were offered.Meanwhile,the occurrence of various commonly-occuring and frequently-occuring gynocopathy of women in both groups were screened by B-ultrasonography and inspection technologies without charge in July 2013 and January 2015.Result:The proportion of reproductive health awareness skills and cards in early pregnancy in the group 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group B,the proportion of flow of people and premarital sex,menopause syndrome in the group A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group B,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Health education; Work-woman; Gynocopathy; Mass screening and mass treatment
First-author’s address:Gaofeng Social Health Center,Longhua New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zhen City,Shenzhen 518109,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09.030
在深圳这个有大量工厂的特殊移民城市,龙华新区更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区,工厂的发展与新区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劳务女工由于工作时间长,经济收入相对较低,文化水平较差,缺乏充分的卫生保健知识,同时其居住环境差,或群居,易交叉感染,又因长期情感寂寞,导致多个的情况普遍存在,所以,女工妇女病发病率高,且没有及时就医,影响工作生产,进而影响工厂的经济效益[1-2]。鉴于此,为了更好地筛查妇女病并进行有效的防治,本研究对健康教育在劳务女工妇女病普查普治中的应用及效果进行探讨评价,以期为妇女病的普查普治提供一定的指导价值。现将其具体详情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7月-2015年6月于高峰社区一工厂选取年龄18~49岁的100例劳务女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甲、乙两组,每组各50例。纳入标准:(1)年龄18~49岁;(2)来深圳工作1年以上;(2)每天工作时间段相同;(3)每日的工作环境类似;(4)学历在小学至初中之间;(5)理解并愿意全程参与试验者;(6)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年龄49岁;(2)教育讲座后,未按要求填写问卷调查者;(3)未按期进行妇科常见病检查者;(4)无法沟通者或不愿交流者;(5)不同意接受研究者。两组劳务女工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甲组:进行20次女性生殖健康教育讲座,每次讲座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调查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乙组:不开展健康教育,只进行两次问卷调查。健康教育内容如下所示。
1.2.1 青春期保健 (1)青春期的生理特点:女性青春期是指从月经来潮到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的时期,一般从10~18岁左右,其特点是身体及生殖器官迅速发育,形成第二性征、月经来潮等[3]。(2)经期的卫生保健:保持外阴清洁,注意保暖,购买国家卫生部门允许出售的卫生巾,避免负面情绪,经常保持精神愉快,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盆腔充血,还可适宜运动,有益机体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盆腔充血及小腹坠痛感,锻炼时间宜短,运动量宜小,运动速度宜慢,但切忌过度运动[4-5]。(3)避孕指导:避孕是人为地对和卵子结合的过程进行干预,必须有针对性地对女性进行科学避孕指导,使其掌握正确的避孕方式和方法,避免人流对其自身造成的伤害,同时对我国计划生育工作也有着积极价值。
1.2.2 新婚期保健及计划生育 (1)新婚期的生理卫生指导:性生活前应注意男女双方性器官的清洁,性生活前要养成洗手的习惯,女性在后立即排尿并清洗外阴,并且经期还要禁止进行性生活。(2)性生活指导:新婚初次性生活或许会引起处女膜破裂,从而出现疼痛出血等现象(属于正常情况)[6],但应适当停止数天性生活,尤其是新婚夫妻,新婚期性生活的次数要适度;同时,还要指导其科学进行性生活。(3)计划生育指导:根据具体情况,为育龄妇女提供科学的计划生育指导。
1.2.3 孕期及哺乳期保健 (1)孕期注意事项:孕期注意事项十分重要,是计划怀孕的妇女所不可或缺的健康知识,如正确验孕、慎用药物、远离辐射、重视出血症状、谨守“医多战”(定期看医师、多卧床休息、战胜自己的不良习惯)原则。(2)孕期营养:女性在怀孕期间应规律饮食,由于女性怀孕后身体消耗量比较大,需要摄取大量的营养,有计划地进行孕期营养补给。(3)定期产检及住院的重要性:为了保证母儿安全,减少孕产妇、胎儿或新生儿的危险和死亡率,要以预防为主,及时发现异常,及时检查治疗,故务必加强定期产检及住院重要性的宣传普教。(4)警惕妊娠特有疾病及合并症:如妊娠呕吐、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心脏病,必须重点警惕,减少对孕妇的伤害[7-8]。(5)产褥期卫生:产褥期内母体各系统的解剖和生理改变很大,子宫内尚有巨大创面,分泌功能旺盛,机体抵抗力低,易发生感染,所以必须科学处置恶露、清洁会阴伤口[9]。(6)母乳喂养指导:哺乳前,指导产妇取舒适的喂乳姿势,再用湿热毛巾敷3 min,还可辅以科学的按摩来刺激排乳反射,随后挤出些许乳汁,使乳晕变软,继而捻转引起立乳反射,这样,乳晕易连同被婴儿含吮,在口腔内形成一个使吸吮成功的“长”;哺乳时,先让婴儿吸吮较平的,这样做较容易让婴儿吸住,吸吮时宜取侧坐或环抱式,便于固定婴儿吸吮部位[10-11];哺乳后,可继续在二次哺乳间隙佩戴罩。(7)急性乳腺炎的预防及治疗:预防急性乳腺炎的发生首先要防止皲裂,当感觉自己不适时,应自检或到医院进行检查并确诊,如不慎患病,要及时接受治疗,不可大意。(8)育婴知识浅谈:作息时间、抚触护理、非营养吸吮、重力喂养、健康教育等,使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科学育婴,保证婴儿健康成长。
1.2.4 更年期保健 (1)更年期的心理特征:情绪不够稳定、易激动、易怒、易紧张焦虑,注意力不够集中,心理敏感性增强,记忆力下降[12]。(2)更年期的常见症状及处理意见:正常情况下,女性更年期从45~50岁左右,极易出现“更年期综合征”,表现为阵发性面部潮红、潮热,伴有全身或局部出汗、心悸和胸闷,心前区有紧迫感;女性应该学会自我宽解,保持乐观心态,同时生活要有规律,注意调剂生活内容,进行体育锻炼,做到劳逸结合[13]。(3)更年期保健:妇女自身应该了解一些更年期生理卫生知识,加强身体锻炼[14];更年期症状较重的,可适当药物治疗;每年进行一次全面身体检查、妇科检查、防癌检查是至关重要的。
1.2.5 女性生殖道感染与预防 (1)生殖道感染定义:生殖道感染是影响和危害广大群众尤其是妇女健康的一类常见病。(2)生殖道感染的病因:因多种致病微生物的侵入,引起生殖道感染或经生殖道感染[15]。(3)如何预防生殖道感染:维护阴道的自洁功能、尽量避免没有防护的、科学卫生地进行性生活、随时注意症状、定期进行医学检查。(4)及时就医的必要性:一旦确诊,请对医生坦白说明情形,以便及时对症治疗。(5)不要滥用抗生素:切忌滥用抗生素,减少耐药性[16]。(6)宫颈筛查的必要性:避免宫颈癌等严重疾病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试验前和试验2年后,对甲、乙两组劳务女工进行妇科常见病检查。同时,对甲、乙两组劳务女工的女性生殖健康教育讲座问卷调查与所检查的妇科常见病进行相关性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试验后问卷调查结果比较 甲组女工的生殖保健技能知晓度、早孕建卡比例均明显高于乙组,而婚前、人流及更年期综合征比例均明显低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试验前后妇女病发生情况比较 乙组女工试验后妇女病发病率较试验前无明显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女工试验后霉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急性盆腔炎和哺乳期乳腺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本组试验前及乙组试验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龙华地区作为深圳城市发展中心轴区,拥有人口近300万,龙华新区更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区,拥有多个工厂,而社保的覆盖使多数的劳务工在社区康复中心(社康)就诊,为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龙华新区人民医院近年来在社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使社康的规模、设备、人才技术力量均得到相应的发展。通常,劳务女工对生殖健康的知识了解程度相当地缺乏,防范意识相当薄弱。目前,劳务女工的生殖健康教育仍是卫生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以往的研究侧重于对女工的生殖健康知识状况分析及女工妇科疾病调查分析,对劳务女工生殖健康教育讲座与妇科常见疾病降低的相关性的前瞻性研究,至今尚缺乏有说服力的研究资料报道,还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研究[17-18]。所以,本文对健康教育提高劳务女工的生殖健康保健知识与有助于推动深圳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同时降低其妇科常见疾病发病率的相关性进行探讨分析,以期为劳务女工妇女病普查普治提供参考依据。
本次研究发现,针对健康教育在劳务女工妇女病普查普治中的应用,主要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青春期保健、新婚期保健及计划生育、孕期及哺乳期保健、更年期保健、女性生殖道感染与预防,具体方法见本文“1.2”。本文通过对深圳龙华地区的劳务女工妇女病普查普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问卷调查法、前后对比法,对甲(有健康教育)、乙(无健康教育)两组试验前后的问卷结果及妇女病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表明,甲组卫生保健技能知晓度由6%上升为94%,早孕建卡率由2%上升为98%,更年期综合征率30%下降为10%,霉菌性阴道炎发病率由78%下降为20%,细菌性阴道炎发病率由60%下降为20%,急性盆腔炎一年发病率由30%下降为6%,哺乳期乳腺炎由20%下降为2%,试验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试验后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由此可见,规范、系统、科学的进行健康教育,在劳务女工妇女病普查普治中的应用效果确切,真正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治疗,对妇女病的普查普治有着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海芹.鹤壁市975例女工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1,22(4):275-276.
[2]鞠丽娜.纺织厂女工常见妇科病调查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51-52.
[3]雷开菊,欧阳家菊,徐泽华,等.远安县农村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及干预措施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0):4711-4712.
[4]吴晓亮,蔡飞跃,李艳芳,等.女工保健研究进展[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11):27-30.
[5]曾丽萍,张顺英,代少艳.东莞市工厂女工性心理和性知识现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5):2811-2815.
[6]詹望桃,刘梅.广州市2001~2009年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和干预措施探讨[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28(5):364-365.
[7]李必君.妊娠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0):123-125.
[8]黄禾,陈倩.肥胖及糖尿病患者的孕前与孕期保健[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1):3-5.
[9]胡洋,宇翔,王友洁.1989~2008年中国妇女病患病情况与趋势[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9):2633-2636.
[10]李日青,张晓君.2836例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3,22(10):769-771.
[11]戴红霞,李小毛.系统化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不同时期哺乳技能与纯母乳喂养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28(6A):1932-1936.
[12]陈文文.系统化健康管理对社区更年期妇女知信行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1):3727-3729.
[13]董小艳.影响更年期综合征激素替代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7):45-48.
[14]胡静,熊莉,王冬芹.2007~2011年黄石市企事业单位妇女病普查工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6):857-858.
[15]邹余粮,李彬彩,刘晓莲,等.陕西镇安县已婚妇女疾病患病状况普查及干预[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0,21(5):603-605.
[16]莫伟杰,蓝智.流动人口支原体阴道炎患者耐药性分析[J].广西医学,2014,36(10):1474-1475.
[17]戴月,蒋泓,彭艾平,等.广东与浙江两项目区外来女工生殖健康现况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2):1938-1942.
[18]付显华,吴兰笛,朱春燕,等.深圳市外来女工生殖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3):357-358.
[19]朱李婷,周玉娟.健康教育在妇女病普查普治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3):1685-1686.
篇10
“新农合”制度的“新困境”
之一:参与困境与信息缺失
据高春芳介绍,相关调查显示,河南、湖南、湖北的“新农合”参合率由2003年的60%左右逐年上升到2009年的90%以上。其中,大约77.2%的农民自从“新农合”政策实施以来,每年都参加;3.6%的农民参加“新农合”不连续。有19.32%的农民知道设有“起付线”和“封顶线”,但不清楚具体数额;只有2.8%的农民清楚“各级补贴多少钱”。由此反映出农民对“新农合”制度存在严重的信息缺失。此外,据调查显示,关于“政府是否定期公布‘新农合’报销情况”,有逾九成人反映“从不公布”。因此,农民对政府或村干部以及“新农合”制度存在疑惑或不信任,导致其参与积极性不高。
之二:补偿困境
高春芳说,“新农合”政策的目标定位是“保大病,缓贫困”,从理论上看,该制度可以增强农民抵抗大病风险的能力。但现实中,大病导致大贫,小病和慢性病导致小贫和持续性贫困已成事实。调查显示,农民患大病的比例很低,慢性病发病率却高达77%,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口腔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颈腰部疾病、眼部疾病等逐年增加,而这些“病”不需要住院,也就无法报销或从“新农合”中得到补偿,且“新农合”对疾病补偿比例较低。目前住院报销比例虽然已经达到40%,但平均报销率仅为31.31%,即使参保,农民也要承担70%的住院费用,补偿水平难以真正有效缓解疾病带来的经济压力,失去了“新农合”应有的保障功能,削弱了农民的参合积极性。
之三:筹资困境
“新农合”基金是保障“新农合”长效运行的基本条件,其筹资方式多为个人缴费、集体扶持、财政补贴。在实际运作中,许多地区实行的筹资方式为乡镇政府组织,各村委会和乡镇卫生部门合作收缴。其中凸显出了筹资难题,一是由于农民收入稳定性差,难以每月或每年定期交付保费;二是一些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匮乏,导致地方财政筹资难;三是筹资过程中的宣传资料、人员培训、电脑硬件、资料登记等筹资成本高。同时,由于财政补贴的前置条件是当农民缴费之后,地方财政才给予配套资金;地方财政资金到位之后,中央财政才给予补贴。这样导致一部分低收入农民不能享受补贴,财政困难的地方也不能获得中央补贴,从而人为地造成群体间、地区间的医疗保障水平的差异。
之四:报销困境
目前,参合农民就医报销困境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农民工参合报销问题。我国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高达2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近四分之一;但目前,我国多数地区“新农合”仍采取“原籍参合、原籍报销”的办法,使农民工在是否参合的问题上显得很尴尬。其二,门诊费没有纳入到“新农合”报销范围。其三,也是最为普遍的治病报销只限于本县、本区医院,到市级或省级医院治病,就得“申请”、“审核”、“批示”,门槛多,程序复杂。
之五:监督困境
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地区的“新农合”经办机构既管钱又管账,既管政策又管基金收支,缺乏科学的制约监督机制。一些地区的农民个人缴费基金和上级财政补助基金并未进行财政专户管理,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封闭运行。一是有的政府利用信息优势, 不但推高医疗费用,而且在地方财政紧张时,时常占用、挪用“新农合”基金,用于发放工资、开办企业等,损害了参合农民的利益。二是有的基层医疗机构由于利益驱动,“联合”农民一起对“新农合”基金进行“合谋共占”。从某种意义上讲,基层医疗机构成了“新农合”制度的最大受益者。这个问题的存在将严重危害到“新农合”基金互助共济功能的可持续性与有效支付。
突围困境,实现“新农合”可持续发展
对于如何推进“新农合”制度,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高春芳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对策一:出台“强制原则”参与机制
高春芳委员认为,应逐步使“新农合”制度的“自愿原则”过渡到“强制原则”,解决参合者的逆向选择问题。必须通过适当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保障农民对“新农合”制度的知情权、决策参与权和监督权,从而提高农民的参合率。高委员建议,我国可借鉴国外的经验,逐步实现门诊免费,减轻慢性病参保者的经济负担,相对提高补偿待遇。在“新农合”制度的既定框架内,通过收费门诊次数限制,对一年内无疾患的参合者提供健康检查和预防疾病服务等制度,来提高对参合农民的补偿待遇。
对策二:完善健康预防补偿机制
高委员说,以“保大病”为目标导向的“新农合”对于“患大病”概率低的大部分农民来讲,所能得到的“实惠”并不多,因此,应对参合农民给予相应的健康补偿。他建议,将全国规模的健康保障行动纳入到医疗保险体系,加强疾病预防与保健知识的普及,有效减少“大病”的发生,节约医疗资源和医疗费用。其次要加强基层卫生机构的资金投入,提升基础设施和卫生人员的生活保障,留住人才,将预防保健工作做到位,彻底纠正基层“重治轻防”的现象,确保补偿费用,能为参合农民每年提供一次健康体检。
对策三:构建可持续的筹资机制
要确保筹资机制具有可持续性,就必须建立预期稳定、交易成本低的长效筹资机制。一方面,要逐步使“新农合”医疗保险筹资模式转变为基金积累制度模式;要通过适当提高“新农合”的筹资标准,提高集体扶持部分和政府补贴部分标准,使基金在补偿的基础上,留有结余以作积累,为未来扩大补偿范围,提高“新农合”补偿待遇之用。另一方面,反思农民、集体、财政三方出资的筹资模式,构建农民和政府共同筹资的长效筹资机制。就政府主体而言,包括中央、省、市、县和乡镇五级财政共同出资,去掉“集体扶持”这个难以持续出资的主体。此外,还可以拓宽救助资金筹集渠道,融合商业筹资、社会募捐等,让更多的困难群众得到实惠。总之,本着“互助共济”的筹资原则,最终形成以财政出资和农民个人缴费为主的可持续筹资机制。
对策四:建立惠农资金“一卡通”机制
为了促进“新农合”制度的健康发展,确保农民的切身利益不受侵犯,高委员建议全面推行财政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即“指标统一下、资金一户管、补助一卡发、服务一站办、收支一本账”。取消各级医院的转诊手续,打破区域限制、省市限制,甚至全国通用。这样既尊重了患者的自主选医权利,又简化了就诊和补偿手续,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和治疗,降低了患者的医药费用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