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学历提升范文
时间:2023-10-27 17:51: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个人学历提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培养能力 人格魅力
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历史教师不单单对学生有传授历史知识的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这种能力会让学生在未来一生的学习、工作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让学生终生受益。历史教学在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健全学生的人格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
一、历史课既是具有审美情感,又有很强教育功能的一门课
灿烂辉煌的文化,绚丽多彩的经济,璀璨群星的历史人物,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睿智明达的先人哲理……这一切使历史课呈现出其独有的特性,人文精神最可贵的求真求善求美,就在历史课中凸现,其教育作用,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历史课独具的审美情感和教育功能,使学生的素质能够得以很好的提升。因此,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历史教学真正能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和学习历史的方法,形成积极进取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基础。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任何事物的发生,任何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都有一定的原因和社会背景,从这些原因和背景中分析出正确的结论,这个分析推理的过程,就是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的过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奏效的,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渐进过程。教师必须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深入钻研教材,熟练掌握教材,依据教师及学生的思维水平,来抓思维训练点,充分利用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循序渐进地训练,从而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运用和强化,使学生养成善于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的思维习惯。习惯的力量是伟大的,一段时间以后一定会看到效果的。通过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能掌握获得知识的途径,能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课堂教学应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他们跳起来就能摘到桃子。因此,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给他们一个点石成金的手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创新思维。我在教学中,从改进课堂教学入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材,思考问题,辨论性的讨论;利用多媒体、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法,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历史教学传授给学生的是人类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不同问题和问题解决的方案和结果。因此,历史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利用现有的知识经验去思考,与人类历史问题解决方案相比较并进行新的选择,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历史教学要联系实际,要谈古论今,发挥历史的明理、鉴今、育人的作用,为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征途上继续探索打下基础,创造更多的生存机会。
三、深化品德教育,塑造健全人格
历史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很强的人文学科,承载着重要的教育功能。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潜移默化的施加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推动学生塑造和完善人格。
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有独到作用:
1.历史教学为学生人格培养提供了丰富的真实的人文积淀
历史教学客观地向学生展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描述了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主要人物和重大事件,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向学生提供了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使学生懂得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作为个体的自我必须积极向上、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告诉我们宇宙是博大的宽广的,作为个人必须善待同类、拥有宽阔的胸怀来容纳一切;自强不息、宽厚、仁爱是人类永恒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告诉我们做人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重义轻利”告诉我们用合法手段去为自己谋求物质利益,这些优秀的文明成果至今仍是人们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历史还告诉我们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包容、和睦相处,人类只有合作起来才可能解决社会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历史学科体现了优秀的文化传统和强烈的时代精神,引领着学生去追求真、善、美,塑造健康人格。
2.历史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人格典范
马克思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中学历史向学生讲述了如屈原、司马迁、顾炎武、谭嗣同、贝多芬、爱迪生、拿破仑、华盛顿等许多闪耀着人格魅力的历史人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就如同站在时间中的一点,俯视着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以他们身上散发出的人格光彩立为自己的人格榜样。学生从司马迁身上懂得,在逆境中要坚守人生目标、困难面前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为了事业要有勤奋踏实的作风。刚柔相济的汉武帝、严谨治学的司马光、威武不屈的文天祥、遍尝百草的李时珍,这些千姿百态的历史人物,展示出来的各具特色的人格魅力,具有直接的示范和促进作用。历史教学利用历史人物,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是其他学科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3.历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爱国主义是健康人格的显著特征。中学历史教学不仅向学生展示了祖国古代文化的辉煌灿烂、源源流长,展示了祖国丰富的资源和富饶的河山,还展示了数千年的文明成果以及它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中国史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认识到古代中国文明曾是东亚文化圈的中心,对日本、朝鲜影响源远流长,对世界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近代史教学能使学生反思近代落后的原因,认识中华民族蒙受的耻辱,增强历史责任感;现代史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今天建设的巨大成就与存在的问题,客观、正确看待今天的社会,为更好地融入社会奠定基础。以爱国为责任,以振兴民族为使命,让健康的人格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情结。
4.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格培养有长远的作用
篇2
一、影响学生的意志品质。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任何一项运动技术的掌握都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付出较大的体力并进行积极思维。在这个练习中会产生很多的生理反应,如疲劳感、疼痛感、酸胀感等。因而引起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和情绪变化,如怕苦、怕累、怕疼、不想坚持等思想情绪。在此情况下,体育教师正确的引导、对待同学的态度,参加活动的表率作用,在每一项活动当中的情感导向就至关重要。鼓励的话语、赞赏的目光、笑对成功与失败,会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鼓起勇气向更高、更难的目标挑战。在多次尝试成功与失败后,会使他们的意志品德得到强化,不再是温室里的小花,能够经得起风吹雨打,会养成活泼乐观、进取创新的优良品质,也会养成坚决果敢、胜不骄、败不馁、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优良作风。
二、影响学生的道德情感
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表现,是培养塑造的自然反应。“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这句话虽然有些片面,但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出教师个人魅力对学生道德、情感的重要影响。
教师阳光的形象,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是非观念,无一不会映射到学生内心中去,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去效仿,拿教师的行为作为自己行为的参造物和标尺;以教师的喜怒哀乐和情感走向作为自己行事的红绿灯,久而久之“老师说的,老师要求的”会成为他们处事的准绳。而体育教学因为其具有的形态化的特征,在这个塑造过程中教师个人魅力的影响就更为突出。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以个体或群体的方式参加更多的身体活动,在活动中互相接触、切磋、合作、对抗的更加频繁,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集体之间,人际关系的交流更直接,更广泛。形成了一个特定的课堂社会,教师在这拟似的社会环境当中,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自我与集体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正确的成功观念,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培养文明的行为规范和高尚的道德修养,将是对都是教师个人魅力和个人素质的重要检验。培养正直的人、高尚的人是我们的目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潜移默化的影响会让学生终生受益。
三、影响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
多年的“应试”教育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但也出现了许多“高分低能”的例子。他们参加工作走向社会以后并没有发出耀眼的光芒,很多泯然于众。更有甚者,有的特立独行,有的不容于社会,被社会所淘汰。究其根源,并不是他们不具备真实才华,而是不能正确的与人交流沟通,缺乏正确的人际交往手段,自己的主张和意见不能被采纳,不被社会所认同,心中纵有万般沟壑,亦无法施展。
新的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针对于这种状况提出了教师主导、学生自主学习、互动探究、合作共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人际交流和交往权重加大,而体育教学为这种教育理念和教学尝试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体育教学因其活动的多样性、各种体育游戏的不断采用,变向的要求学生要主动了解对手,沟通合作者,对任务内容加以理解,在小团体中施加个人影响,进而达到共识,才能去组织和实施,直至取得胜利或完成任务。而在这种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在组织活动时的公正负责的态度、豁达和乐观的精神、与不同学生的沟通合作方式、处理问题的方法手段、掌控局面的能力、亲自扮演角色的真实反映,都是学生自觉不自觉学习的模板。随着对手、合作者、规则、环境、任务的不断改变、随着活动的进行、随着各种角色的不断尝试、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人际交往的实践,满足了他们朦胧的社会心理需要,逐渐就形成了他自己特有行事方式和处事原则,为将来迅速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影响课堂效果
每一个人在不同时期都会有自己崇拜的对象,也有所谓的英雄情结,无怪乎该偶像形象佳、气质好、个人风格和魅力突出。在体育教学当中,体育教师个人魅力和风格是否突出,也代表了受学生欢迎的程度。一个印象感很好的教师,大多数学生都会对他所任教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有了兴趣这个源动力学生才会自觉自动地去学习和模仿,才能去投入更大的热情和精力。而有了这个前提条件,教学效果不用说也能想到了。一个阳光乐观、谦而有度、严慈相济、学识丰富的教师总要比一个机械呆板、言词苛刻、照本宣科的教师受欢迎吧。
篇3
【关键词】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是高等院校生物科学等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研究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其中现实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进行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1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实验内容分散,不紧凑,实验效果较差
实验课教学大多数是依附于理论课,按照授课计划每周固定时间单独进行,实验内容较为独立、不连贯,前后实验衔接不紧密,实验教学缺乏整体性,不利于知识点的相互联系和渗透,同一个模块中的实验被分散在不同的时间开展,降低了实验效果。
1.2 实验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能动性较差
过去的实验课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亲自准备实验材料,讲解实验原理,然后进行实验操作示范,之后告诉学生实验结论,最后就是学生复制老师的实验步骤,得出实验结果。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完全处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激发不了他们的兴趣,不利于学生发挥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导致学生能动性较差。另外,一些有深度的实验尚不能有效开展,任课教师多采用直接播放实验录像的方式,实验效果大打折扣。
1.3 学生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广泛存在
目前,高等院校偏重对书本理论知识的考核,而实验课通常都是以考查方式进行。为此,学生们普遍存在重理论而轻实验的心理。在实验课上,学生抱着混学分的想法被动接受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机械复制方法步骤,应付性的完成实验内容;甚至还有些同学认为实验课没什么意义,找各种理由逃课。因此,转变学生的观念是实验课改革的重要环节。
1.4 实验教学考核方式单一,考核体系不完善
以往实验课的考核形式主要以实验报告为依据进行,片面注重对结果的考查,而忽略了对实验过程的考核。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的结果大多数是预知的,从而导致学生乱编实验数据,即使实验结果不理想也不去深入探讨引起实验失败的原因。另外,还导致抄袭实验报告等现象发生。学生缺乏对整个实验过程的掌握,不利于学生实验素质的提高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2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
基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理念,进一步拓宽思维,转变实验课的教学观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模式是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项目,对此我们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探索。
2.1 整合实验内容,创建实验模块,提高实验效果
我们优化实验内容,将联系比较紧密的实验进行有机组合成实验模块,比如,将“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反射时的测定与反射弧的分析”、“骨骼肌的收缩总和与强直收缩”整合为“神经-肌肉-反射”实验模块;将“ABO血型鉴定”、“红细胞的溶血作用”整合为“红细胞及理化性质” 等等。通过这种较为系统的综合性实验,既充分提高了实验动物的利用率,节省了实验开支,又可以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加强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2.2 改变教学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实验教学模式
针对实验教学中的弊端,我们在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课中尝试构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实验教学模式,初步建立了“问题-实验-验证-结论”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鼓励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新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充当实验的指导者和学生的助手,而学生始终在主动的学习探索未知领域的知识,训练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实验教学的作用。
2.3 转变学生观念,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科研素质的培养
新版教学大纲已明确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的主要任务。为此,教学过程中系统合理地安排实验课程体系,提高实验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将“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实验”有机融合在一起,加大自主设计型和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减少验证性的实验,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加强动手能力的锻炼。
积极开展创新性思维训练,加强科学素质的培养。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的影响因素很多,同一个实验学生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比如,“红细胞的溶血实验”中试剂的配置、血液采集时抗凝剂的量以及血液暴露的时间等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实验结果。此时,教师要灵活的引导学生,不要拘泥于一成不变的实验结论,鼓励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帮助学生寻找导致结果差异的原因并及时补救。
借助生理学实验还可以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在开展一些难度系数比较大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时,必须要借助于实验小组的方式让4-5个学生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实验。通过分组可以让学生明确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为以后从事科研活动打好基础。
2.4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建研究型学习方式
根据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可知,知识并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由认识主体主动地建构起来的[1-2]。因此,在高等教育活动中,“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是不可能把知识“灌”到学生头脑中去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是学生知识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3]。
基于上述理论,教师也应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课堂教育的“三合一”本性,即:知识信息的丰富性、知识判断的思辩性、知识迁移的生本性[4],设计科学和可操作性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教学目标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培养学生学习和创造能力为主;采取灵活多样的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以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在研究型学习方式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宽松的实验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提前预习实验原理,然后根据他们自己的理解设计实验步骤,亲自参与实验操作并最终得出结果。学生严格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并与教材中的结论进行对照。如果发现实验差异,教师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认识,做到对知识点的彻底理解,对其研究性思维方式的培养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5 建立完善合理的多元化考核体系,重视能力考核
实验考核是实验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学生学习程度的重要手段。通过考核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为此,我们对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中考核方式、考核内容进行了改革。努力将实验课“素质培养+能力培养” 的培养目标科学地融入到实验的考核中,建立一套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为了准确真实的反应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采取“平时考核(占总分70%)+期末考核(占总分30%)”的考核方式。平时考核(以百分制记)包括以下几部分:其一,日常考勤10分,主要考察学生是否按时上课、上课时学习态度是否端正等;其二,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和熟练50分,主要考察学生在实验实施过程中仪器操纵是否正确规范,有无违规操作;其三,实验报告撰写是否严谨和实验结论是否合乎逻辑30分,主要考察学生实验结果是否理想,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是否合理等;其四,卫生打扫是否彻底10分,主要考察学生是否保持实验台面的整洁、实验结束后是否及时清洁等。期末考核主要是实验操作,考查学生对已学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的掌握程度。教师根据已经学习过的实验方法和技术,设计一个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在指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考核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在实验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跟踪,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打分测评。
现代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充分发挥实验课的作用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的教学改革尚处在摸索起步中,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素质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古政,杨春龙.建构主义观下的研究生理学类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1,107(1):10-11.
[2]马泽刚.青年教师完成好生理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1,47(3):46-47.
篇4
关键词:内隐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胜任力;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134-02
一、内隐观视阈下创新胜任力模型
斯腾伯格(Sternberg,1995)指出,所谓创造力内隐观(Implicit Creativity Theory)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背景下形成的,且以某种形式保留在个体头脑当中的关于人类创造力及其发展的看法。有关创新力内隐观的研究越来越多,尤其是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力的研究成为内隐观研究的重要方面。康艳红的大学生创造力内隐观调查研究通过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了高创造性者的特征主要有:道德品质,异常人格,探究心理,自主性,才情,内在动力,独创能力,知识经验,发现问题的能力,智力,自强。熊建萍的当代大学生创造性内隐观的调查分析得出大学生创造性内隐观的内在结构包括:独创性,宜人性,缜密性,聪颖性,良好社会性,知识经验,开放性。周霞的创新人才胜任力模型实证研究认为创新人才胜任力模型有5个维度: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知识,创新品德。综合有关大学生创造力内隐观及其创新胜任力模型的研究文献,并结合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特点,我们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胜任力包括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抗压能力、人际协调能力。
二、内隐观视阈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胜任力模型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胜任力模型的各维度包括: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抗压能力,人际协调能力。
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指的是人力资源管理学生不仅能运用所学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理论等解决简单的管理问题,而且能将所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和能力创造性地解决复杂的或者没有先例可循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这就需要学生不仅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理论,而且要有创新精神,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和能力融会贯通,顺利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难题。
毕竟现实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除了绝大多数是例行性的问题外,还有少数的例外性的问题,对待例外性的,突发的人力资源事件,我们就得创造性地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等解决它。管理学中有20/80法则,说的就是在管理实践活动中,例行性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占80%,例外性的、突发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占20%。不要小看这20%的问题,它决定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成败。这些例外性、突发性或者新问题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碰到的机会不多,但很重要。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就可能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产生不良后果。这些20%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不能用常规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解决,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采用创新性的方法去处理。所以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胜任力很重要。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还需要具备团队合作能力、抗压和人际协调能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为企业和员工服务的,面向的是人,和人打交道,而人是有头脑,有思想的,是最为复杂多变的,所以如何善于与人沟通,协调各种人际关系成为人力资源管理者最重要的基本能力之一。此外,人力资源管理者还需要和领导、同事、下属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复杂的人力资源管理各项活动。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另外,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压力,具备抗压能力也是必要的。
三、内隐观视阈下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胜任力的教学改革思路
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胜任力为核心,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胜任力贯穿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模块教学工作之中,通过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胜任力。教学理念要围绕着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胜任力这个核心进行,打破旧的教学观念,不断在教学工作中开拓创新,积极主动地探讨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主动探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能力。此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工作要贴近实战,教学内容要体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引领学生不断思索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理论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理论,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教学中,除了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之外,比如教师授课,除了采用提问法、课堂讨论法、情景模拟法等,还要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发展情况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提出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比如实战案例教学法、实战情景模拟教学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引进先进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培养学生的创新胜任力,学生透过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抗压能力、人际协调能力。此外,为了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胜任力,还要加强学生实习工作,在原有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团队素质拓展实习的基础上,实现校企联合,让学生走入企业参加调研和实践活动。充分运用行动教学法,让学生产学结合,深入企业剖析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以供企业参考。
篇5
关键词:两江新区;笔电产业;工人学历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8-0048-02
根据重庆市高职院校与两江新区保税港笔电产业企业的实际情况,贯彻落实“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目标,面向重庆两江新区保税港笔电产业企业的产业工人开展“万人学历提升工程”,努力实现与笔电产业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1 “万人学历提升工程”的提出背景
通过广泛调研,我们了解到重庆市两江新区报税港笔电产业企业的产业工人有三个方面不足之处:一是学历层次和文化基础相对比较低;二是岗位工作能力与职责要求有一定差距;三是综合职业能力素质相对比较差,发展潜力不高。针对以上这三种情况,重庆市高职院校可以制定一套学历提升方案,让产业工人在工作之余提升自己学历。
2 “万人学历提升工程”对笔电产业企业的当前利益
与长远利益
2.1 “万人学历提升工程”对笔电产业企业的当前利益
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为改进工作效率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人才资源的投入是收效最大的投入,人才浪费是最大的浪费,企业要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改变“重使用、轻培养”的错误倾向。
针对产业工人的学历提升,不论是选择成人高考还是自考、网络教育的形式,对稳住人才、防止人员大量流失、降低重复招聘成本具有立竿见影的作用。通过提高学历,企业工作人员有了高一层次的目标,树立了自信心,增长了工作能力,工作热情也会更加空前高涨,员工队伍也会随之更加稳定。现在的青年员工思想活跃,对业务比较钻研,希望有不断上升的工资收入、明确的职业规划目标,这些需要良好文化知识作为支撑,虽然员工从主观上有一定的想进一步深造愿望,但企业也要善于营造员工能够充分发挥他们技能的环境,遵循人才市场价值规律,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
2.2 人才资源开发是一个生产过程,产业工人的学历提
升也是一个企业文化生产过程
不可否认,教育投人的收益不会像生产、经营投资那样,会在经济效益马上立竿见影,但从企业长远发展来考虑也是十分有利的。做为企业我们更要坚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努力实现企业长远发展。良好企业文化的形成、企业品牌的建立、企业上市的筹划等都需要对企业员工特别是产业工人开展教育投入。
3 高职院校开展“万人学历提升工程”的优势
3.1 高职院校拥有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针对“万人学历提升工程”,高职院校可根据企业员工的具体需求,精心筛选授课老师。老师可选自三个渠道:一是从高职院校挑选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双师”型优秀教师,并且需要具备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二是重庆市本地区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三是知名企业或专业教育机构的培训教师。
3.2 高职院校可根据企业产业工人的实际情况,灵活安
排讲课时间、地点
产业工人要处理好工作、个人与学习、家庭的关系,有时可能会发生冲突。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影响他们学习积极性。因此,做为高职院校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出相应的服务与管理措施。高职院校与企业指定具体的项目负责人,并且密切保持联系,根据员工的工作岗位来划分他们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指定一名小组负责人,来统一协调员工在学习期间的工作与学习情况,给每一位学员提供最大的帮助和支持。除此之外,就员工考试的最后攻坚阶段,高职院校需尽量安排毕业生顶岗实习,解决企业的短期生产问题。
3.3 在不影响学历、职业技能提升的情况下,开设心理疏
导、职业规划等课程
作为对员工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高职院校应开设一些心理疏导与职业规划方面的一些课程。与企业文化相结合的方式来讲授。
企业发展的未来前景,能使每一个企业员工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来制定在今后的发展目标与规划,只要能看到希望、充满自信心,按照制定的目标支努力学习、工作,并不断提高自己工作能力,在发挥个人作用与追求人生价值的同时,来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
4 “万人学历提升工程”的具体实施办法
“万人学历提升工程”的具体实施办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 该项活动服务对象
活动服务对象为两江新区保税港笔电产业企业的产业工人。
4.2 培养模式
采用学历+职业技能培养模式,学历+职业技能培养模式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成人高考、自考、网络教育,培训内容突出应用性,与工作岗位相适应;培训方式采用互动式,适应成人学习特点;集中培训与工作岗位实践相结合。因此,建议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合二为一,吸取各自的优势,采取间歇集中授课+岗位练习的培训方式。
培训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根据不同的企业需求,拟定不同的课程设置,具体的内容在建立培养意向后提供给企业;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采用案例分析和情景练习教学的方式,来调动员工积极参与其中;企业密切参与并配合,企业不仅要参与培训课程管理和提供必要的服务与帮助,还要制定好相应的定期考核制度,来引导、激励员工的学习热情。
4.3 学费支付方式
学费支付方式比较如表1所示,通过三个模式的对比不难得出结论:完全依靠任何一种模式都不能充分发挥学历提升工程的功能。而且,任何一个单独的模式都不能包括各种经验和专业知识。因此,作者建议企业针对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支付方式:中高层领导采取员工成长型的支付方式;普通主管采取奖学金型的支付方式;一线员工采取提前支付型的支付方式。
5 “万人学历提升工程”促进两江新区经济又好又快
发展
市委市政府把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推进兴渝富民的战略重点,作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作为提高劳动力素质和企业生产效率的关键举措,作为缩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的主要抓手,作为解决就业难和招工难的民生工程,确保在规划上优先安排、在投入上优先保障、在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重庆市高职院校通过率先对两江新区保税港笔电产业企业的产业工人开展“万人学历提升工程”试点后,在两江新区范围内全面开展学历提升工程,以“科教兴区”大力推进两江新区的经济社会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 李文川,鲁银梭.基于农民工流动的浙江产业工人素质提升战略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9,(3).
[2] 鲁银梭,李文川,曹长省,等.基于浙江省产业升级的产业工人素质提升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20).
[3] 张炎,戴庆春.重庆西永微电园新产业工人的发展困境与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
篇6
成人教育教育特色教师发展成人教育的本质特征是由其教育的对象——成人决定的,所以成人教育可以被理解为一个以成人的方式指导教育的过程。在我国,成人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制度,已成为教育事业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融学历与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为一体,集多功能、多层次、多方位于一身,不同于一般的学习者,具有自身的特点。
一、成人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1.学习动机各不相同
成人学生学习动机大致有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种以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自身专业素质,适应工作需要为目的,称为“求知动力型”。这些学生求学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真才实学,学习自觉、主动,态度端正、成绩优良;第二种以获得文凭为目的,称为“文凭动力型”。这些学生迫于提升职务、职称或上级规定学历要求的需要为文凭而来,部分学生人学后学习上消极被动,甚至出现投机取巧的行为;第三种以既要文凭,也想有真才实学为目的,称为“求职动力型”。他们来学习是为了今后进入人才市场求职或寻求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并能在工作单位站稳脚跟。
2.学习基础参差不齐
由于成人教育的特殊性,成人教育的学生与全日制学生在年龄结构和基础知识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从生源上看,成人教育的学生一般来自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成人中专、各种技校的毕业生及已经踏入社会许多年的在职人员,年龄跨度较大。这种不同的年龄特征决定了成人教育学生无论在生活阅历、学习精力、原有的学习水平、接受新事物的水平与层次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也就造成了成人教学管理工作中所必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成人教育的特色
成人教育特色应在于学生的职业性、学习内容的实用性、层次的多样性和办学的灵活性。培养措施也应是多元化的。“统一”和“标准”束缚下培养模式不能适合成人教育培养要求。
1.学习内容的实用性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以教材为纲,扩大教学信息量,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把握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的前沿,注意知识的新颖性;教学内容中渗入研究性、反思性的内容。教师讲解最新学科研究成果,带领成人学员接触真正的求知过程乃至于科学精神,鼓励求异,敢于发表不同意见,从而引发成人学员的好奇和疑问,激发他们积极思考与探讨,激发起钻研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出他们的创造性。同时,成人学员由于一般都具有工作经验,在教学中可以增进成人学员经验介绍与交流等内容,让其他成人学员在交流中反省自己,反思自我,不断前进。
2.学习方法的多样性
学习型社会对教育的首要要求是学会学习,成人的学习特点就是边工作边学习,学习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目前的工作岗位,是基于问题的个性化学习,是自我控制学习过程的学习。导学式学习模式一直是成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成人教育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及教学工具等都要打破传统束缚和时空限制,教学方式除传统的教学方式外,还采用行动学习、体验学习、教练式训练等,使学生学会通过综合专业知识解决实际技术问题,促进学生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渗透与迁移。
成人学习者学习时间有限,他们往往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所以,在为成人设计学习内容时也要尽可能的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源,满足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学习需要。
三、教师发展特色
1.观念转变
诺尔斯认为,成人教育教师应该扮演“学习促进者”角色,其角色功能就是应用各种学习资源,帮助、促进成人学习,除了具备教育通才的角色功能,还应具备成人教育专才所有的角色功能与能力。成人教育教师要强化服务,理顺关系,使教育教学工作更加人性化、高效化。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发挥提示、帮助的作用。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能储备,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自由发表个人意见,根据自身理解掌握学习内容,也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增强其学习自信心。
2.与时俱进发展学科知识
成人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成人教育教师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并把书本上的知识与学生的专业技能紧密结合,了解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同时采用的灵活多样教学方法,使学生易于接受,更好的成为学生的知识传递者和研究指导者。
同时,在设置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时也要充分体现成人教育的特点,教学内容务实、创新、开放。充分重视实践性环节,突出岗位任职能力培养。
3.教学方法日趋多样化
在现代信息化社会环境中,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和交流, 把短时间的面授教学过程和长时间的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起来,解决学生学习时间紧张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最常用的异步通信方式——电子邮件来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可以打破时空限制,而且可以较好地保护个人的信息隐私,及时排解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也可以通过QQ班级群、学校在线平台来和学生共同分享与课程有关的信息材料,进行心灵的沟通,为学生建立一个虚拟的学习共同体,使学生找到班级归属感,加深学生之间的感情,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把外在的追求学历的动力转化为提高自身素质而学习的内在动力。在自主学习时间学生要积极通过网络与教师和其他同学沟通,要把自己放到学生的位置,谦逊请教、勤奋学习。学会及时通过网络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经常关注教师和同学在群共享上的留言和丰富资料,并且要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和反思,完成必要的反思记录。要在现实生活工作中发现问题,勤于反思,乐于反思,积极地和他人交流自己的思考结果。
成人教育的发展是不断前行的,需要不断改革与创新,遵循其教育规律,发掘成人教育本身的特色和优势,与时俱进,成人教育将会更加健康、持续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贺红,赵庆华.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成人教育教学管理的新体系[J].继续教育研究,2010,(3).
篇7
特殊教育教师是特殊教育的主要执行者,对特殊教育工作的质量有直接影响。2014年,我国特殊教育相关多个部门经过协商,联合颁布了《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其中,重点提出,“必须大力提升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1]这代表着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问题已经上升至国家层面,即意味着此问题不但重要而且急迫。
所以,必须立即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过程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并制定相应对策,以便提升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水平,解决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一、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一)特殊教育教师数量不足
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要区别于一般的教师,其必须要有专门的技能应对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为此,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必须是专业教师。但是,我国残疾人协会的调查报告显示,国内残疾人学生的数量在逐渐上升,专业残疾人学校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规模明显增大。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并没有同步大幅度增长,特殊教育教师素质现状不容乐观。截止到2002年,我国特殊教育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比例为1:1257,这是一个严重失衡的比例,说明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严重不足,特殊教育教师存在巨大的培养缺口。[2]这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是一个巨大障碍。
(二)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质总体水平一般
根据特殊教育相关研究部门的调查,截止到2005年,我国特殊教育在职教师中研究生和本科生合计比例大约为21%,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所占比例为53%,剩下的教师为高中甚至以下学历。从学历层次的比例看,其合格率有了较大的提升。但仍然有超过四分之一的教师学历在高中之下,这说明在我国现有特殊教育教师的队伍中至少四分之一的教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特殊教育培养,他们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方面都会存在不足。而且,即使是学历合格的教师,和优秀的特殊教育教师之间也有一定的距离。
这些距离需要用实践去逐渐拉近,而入职后的培训可以帮助教师快速积累经验,完成合格教师向优秀教师的转化,可是,我国特殊教育教师入职后的培训非常少,每年只有极少数的教师可以接受在职培训。就业前的培训不足和入职后的培训缺少,导致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质总体水平长时间原地踏步,难以提升。
(三)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效能感不强
社会对特殊教育教师认识上的误会导致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效能感相对较低下。在社会上很多人眼中,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多是因为能力不足才会无奈选择这个行业。他们多会用一种异样或者轻视的眼光来看待特殊教育教师。天长日久,这些教师内心经过长时间压抑,心理会产生一定的阴影,这将会影响特殊教育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产生排斥,逐渐难以认同。长时间不能从工作中获取成就感,不能从工作中获得劳动的快乐将会导致教师对其工作丧失热情,进而影响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四)特殊教育教师的教育研究力不强
当前,特殊教育教师中很少有人对学科教学内容和其专业化发展进行专门研究。大多数教师都认为,作为一名特殊教育教师,其教学任务只是按照课标的要求展开课程教学。而教学研究,那是教育专家的任务,和自己并没有关系,不是自己职责分内之事。在此种认知的引导下,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很少人进行科学研究。其科研能力的薄弱限制了其教学能力的提升,也阻碍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进步。
二、我国特殊教育教师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我国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起步较晚
相对于国外对特殊教育教师的研究,国内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3]至今,我国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仅仅三十年左右时间,研究内容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对此问题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比如,我国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有了初步的统一意见,而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制定的解决对策有所偏颇。在短时间内很难真正解决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二)我国在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培训力度不够
当前,我国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力度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截止到2012年,国内只有39所学校设置有特殊教育硕士研究生专业,其中有9所院校设置有博士培养点。这些学校每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总数不过几百人,博士研究生毕业人数更少。[4]这代表我国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学历培养严重不足。同时,我国对特殊教育教师的非学历培训也存在严重不足。大多数院校特殊教育的教师都缺少,教师的教学任务都比较繁重,大部分教师都没有时间参加职业培训。到2013年年底,我国每年只有4%特殊教育教师可以参加非学历培训。因此,无论是学历培训还是非学历培训,其培训力度都显不足。
(三)缺乏专业的心理辅导
特殊教育教师所面对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身体残疾。他们的学习能力和一般学生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不但接受新知识速度慢,有的学生在接触新知识的时候存在抵触情绪;有的学生存在心理阴影;甚至有的学生一个学期也学不会一个字,想要教出成绩非常困难,让教师看不到希望。而且,社会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认知也存在误差,他们多数认为只有能力不足的人才会从事特殊教育教学。
这就决定了教师想要从事特殊教育教学,必须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对学生有更好的耐心,对家长和社会上各类人员对自己的误解能以平常心面对。这都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殊教育教师必须要有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对之进行开解和引导。而我国大多数特殊教育教师并不能享受到这种待遇,多数学校都没有专门的心理辅导人员配置。[5]特殊教育教师缺乏必要的心理辅导。
(四)特殊教育教师缺乏科研意识
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影响,我国多数特殊教育教师都没有科研意识。在有的教师看来,自己只是一名教师,自己的任务是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对于教学研究,那是教育专家的问题,和自己无关;也有部分教师认为,完成教学任务已经让自己精疲力竭了,感觉自己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进行科学研究;也有的教师会认为自己不具备科学研究的条件,或者看别的同事也不进行科学研究,所以自己也不需要进行科研等。总之,教师总是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难以激发科学研究的意识。
三、提升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对策
(一)加大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
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包含很多概念,也存在很多问题,而且这些概念的内涵和问题还会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是一两个人、一两天就能解决的,这需要众多教育界的专家和一线教师长时间的研究与实践。
特别是教育界的专家,要加大对此问题的研究,以便整理出系统的理论为特殊教育教师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指导,为他们教学活动的进行指明方向,最大限度地减少各位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多走弯路的可能,为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保驾护航。
(二)增加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的比例
合理安排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可以有效提升现任教师的专业化水准。(1)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结合在一起。学历培训可以为特殊教育教师提供相对专业、系统的特教知识,而非学历培训,可以帮助教师迅速提升教学能力,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两种培训形式相结合,取长补短,可以明显地提升特殊教师专业化的水平;(2)积极地展开网络培训覆盖。
利用网络平台对教师进行培训,可以使不同地区的特殊教育教师可以建立连接,相互交流经验;(3)建立科学的教师培训评估制度。必须从参加培训的教师数量、培训的课时以及教师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等多方面对特殊教师培训进行评估,以便为特殊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提供保障。
(三)加强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干预
鉴于当前社会对特殊教师的认知情况以及特殊教育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必须加强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干预,对他们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密切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对于社会的有色眼光,要帮助他们学会正确面对;对于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要帮助他们用正常的心态去面对,为其提供正面的解决途径;[6]理解特殊教育工作的特殊性,让他们的心理问题消失在萌芽阶段,不至于影响教师的日常教学和心理健康。
(四)激发特殊教育教师的科研意识
目前,我国在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方面的研究力度并不大,特别是一线教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人数更少。[7]所以,动员广大教师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加强理论和实践的链接,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相互转化,成为稳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基础不可缺少的途径之一。[8]学校应为多采购一些登载有特殊教育前沿理论的书籍和杂志等提供适当的经费保障,让教师可以在教学之余多吸收这方面的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提升自身知识的高度。此外,对于做出研究成果的教师,学校要额外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这样,可以有效增加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动力。同时,学校还要从精神层面给特殊教育教师给予激励,让他们获得精神上的成就感,如在职位晋升的时候,给予政策偏斜等。
篇8
关键词:成人教育;MOOC;机遇;挑战
一、MOOC的内涵及其特点
MOOC是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这个课程最初是由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的GeorgeSiemen和StephenDownes设计并提出的。课程的学员包括25个在校学生和2000多个公众免费学员,课程内容传播的媒介是网络,比如,论坛、博客文章和实时在线会议等,学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这种在线教育受到认可以后,就被人称为“MOOC”,传播到中国后就是“慕课”。MOOC并不是学校,而是通过网络渠道在平台上建立的各类课程,虽然不是学校,但是MOOC也有自己完整的教学模式,比如,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听课、课程讨论、课后作业、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等。与此同时,MOOC实施的是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可按照课程安排情况,灵活地参加课程答疑或者小组讨论等。当这门课程学习结束以后,能够得到相应的学习学分。大体而言,MOOC是一种创新性的在线课程模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大规模。MOOC的学员是全世界的,传统的在线学习课程规模、师生数量都很小,而MOOC不一样,它没有人数限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有大量的学员入学,只是说MOOC有很强大的影响力[1]。MOOC的大规模一方面是指有大量的学习者参与到课程学习中,另一方面是,指课程的活动范围的规模很大。二是开放性。开放性指的是即便是学生没有学籍,只要有网络,就能够自由、免费地进行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学习。让成人的学习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三是在线性。在线性的特点是,当学员参与到某一科的MOOC学习时,对于学习中的疑惑与问题,可以随时在消息板或者聊天室中提出,而且能够快速得到回复,这个特点为成人利用零散时间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四是反复性。国外的开放课程的教学者基本都是在某个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所传播的知识,如果仅仅利用几个小时在MOOC上学习,难免会感觉到迷失和学习困难。MOOC的优势就在于,学员可以将课程反复地看,直到完全理解教学内容为止。
二、MOOC时代背景下成人教育面临的机遇
(一)成人教育的课程更加丰富
在成人教育领域,丰富、切合实际的教学课程对成人教育的良性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成人教育目标的实现。我国目前的成人教育课程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课程的开发建立在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没有充分考虑学员的学习需求;成人教育课程更新不及时,不能与时俱进;成人教育的教材普教化严重,与成人学习的实际需求相背离。在互联网背景下,MOOC就相当于是成人教育的网络版“教材”,教学课程内容多样化,并且有不同的风格。不论学历高低,不论年龄大小,都可以在MOOC平台,根据自己的学习目的,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内容。另外,通过互联网,MOOC能够及时采集最新的、有效的信息,将课程内容实时更新,避免传统成人教育课程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问题,有助于课程、社会、成人需求同步发展的实现。综合上述分析,MOOC使得成人教育的课程体系多样化、丰富化,能够满足不同学员学习的多样化需求。
(二)成人教育功能更加本体化
成人教育的本体功能在于通过教育全面提升民众的综合素质,不仅提升成人的专业知识技能,还促进成人的个性、人文情况等的全面发展。传统的成人教育大多是政府或者学校占据主导地位,学员什么时候学习、在哪学习、通过什么方式学习,都带有强制性,学员无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学员在成人教育中的地位比较被动;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基本采用“一刀切”教学,而忽视了不同学员的个性和经验。而MOOC则不一样,不仅能够丰富课程资源,还给予成人学员充分的自,在推动成人个性化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当成人拥有自主选择权,就可以激发成人学习的自主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再只是被动接受,这有利于培养成人的自律、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实现成人教育的本体功能。
(三)成人教育视野更加国际化
MOOC的起源地在北美,然后在网络的推动下,有了更大的传播范围,首先影响欧洲、亚洲等地区,进而在全球兴起MOOC的热浪。MOOC网络平台的课程来源于各个国家,而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所以MOOC网络平台也融合不同国家的风土人和国家文化[2]。在MOOC平台,成人可以充分了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文情怀、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教育水平等,有助于拓宽成人的视野。除此之外,MOOC也能够提升我国成人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和教学水平,让他们具有国际视野,更新成人教育理念,引进别国的成功的成人教育经验,将我国优秀的成人教育经验传播出去,促进我国的成人教育与世界成人教育的融合。
三、MOOC时代背景下成人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成人网络技能缺失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作为一个现代人,必须有一定的信息素养,获取信息、搜索信息、识别信息、处理和利用信息。2015年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到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是6.88亿人,虽然2015年就新增了网民395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也达到50.3%,但是对比美国而言,在2009年的时候,美国的互联网普及率就已经达到68.9%。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数量多,但是没有接触计算机、不会使用计算机的人口比重也很大,特别是农村和偏远山区的民众,他们是计算机“文盲”群体的主要成员。要想实现MOOC学习,一些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能是前提。然而对于计算机“文盲”而言,这成为一个大难点。所以,要想提高成人教育的质量,扩展成人教育的范围,让成人会学习,必须扩大计算机网络的覆盖率,让更多的民众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二)成人MOOC学员流失严重
MOOC具有公开性,有学习意向的学员都可以免费学习,但是也面临学员流失的困境。统计数据显示,作为MOOC三大平台之一的Cnursera,能够完成整个课程的学员并不多,课程完成率仅仅在7%-9%;Jordan也进行相关的调查,其调查对象是部分高校主流MOOC平台。调查显示,大部分的MOOC课程完成率都低于10%。学员的流失,不排除成人学员的一些主观因素,比如:成人要兼顾生活、工作和学习,在生活的压力下,他们的学习必然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学习的持续性难以得到保障[3];MOOC学习是自愿学习,需要学员有较强的自律能力,在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员都需要自觉、积极主动地学习;MOOC是一个比较新的事物,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年轻人都会去积极主动地尝试,但是持久性不够。而成人教育学员容易流失,也必然存在一些客观因素,如果成人教育不能充分利用学员的好奇心,将其转化为学员长期坚持学习的动力,那么MOOC的教育功能就难以发挥。
(三)成人MOOC学习认证难度较大
随着MOOC浪潮的掀起,MOOC的认证问题也备受瞩目。有人认为MOOC学习是自愿学习,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够拓宽视野、陶冶情操,让自己更加优秀,对学员来说本身就是一种乐趣。所以,如果过于强调学分,会让MOOC学习变得功利,这会导致与学习的本意相背离,降低学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有人对学分认证持肯定态度,一方面对学员进行学分认证,是对学员学习效果和能力的肯定,这会让学员更愿意继续学习;另一方面,通过学分认证,将MOOC学习的成果进行量化和物化,在物质成果的吸引下,会有更多人加入MOOC学习的行列。国内知名度比较高的大学都在积极探索MOOC,其中,一些重点高校在部分课程上开始实施MOOC的学分认证。早在2014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的在线课程就被杭州师范大学应用到课程教学中,并且实施了学分互认,也就是在MOOC背景下,杭州师范大学的学生能够跨校选课,通过跨校学习积累足够的学分,获取学位。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大学生、研究生、博士或者想通过MOOC学习拿到学历证书来说,课程学分认证的实施是一个福利,他们可以在家在线学习,即便不去学校,也能完成课程学习,达到拿学位证书的目的;而有一部分成人进行MOOC学习则完全出于自己的兴趣,在MOOC平台他们可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新知识,跟志趣相投的人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交流。所以有必要重新审视MOOC的学分认证问题。
四、MOOC时代背景下发展成人教育的主要策略
(一)提升成人学习能力
成人能否实现终身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本身的学习能力。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日益发达,计算机网络跟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联系日益紧密。所以民众终身学习、MOOC也离不开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支持。因此,成人教育需要对那些计算机“文盲”开展扫盲工作,向他们普及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为MOOC学习奠定基础。除此之外,进行MOOC学习,语言能力也非常重要。不同的成人学历背景也具有很大差异,他们的语言能力也各异,所以在学习MOOC课程的时候,具有不同的学习能力,这也会对学员的学习效果和体验产生巨大的影响。总而言之,要进行MOOC学习,成人必须掌握基础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力和语言能力,除了成人教育机构要做出努力之外,成人自身也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注重成人学习内容的设计与表达
1.利用MOOC平台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选择。MOOC教学平台可以轻易地实现多种媒体信息的融合,将教学内容以多样化的形式表达出来,吸引成人的学习兴趣。充分考虑成人学员的特点,利用MOOC,将成人教学的内容以多元化的媒体形式表达出来,并且与多种社会化媒体相结合,对所教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讲解。充分利用社会化媒体,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所以说,在MOOC教学平台中,即便是教学内容都相同,也要想办法用不同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呈献给成人学员,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成人学员的学习喜好。2.根据成人学习者的特征采用差异化的表达风格。不同的成人学员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偏好。在MOOC平台,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发挥MOOC教学团队的智慧和创作力,设计出不同的教学场景,彻底改变传统、呆板的远程教育方式方法,MOOC教学可以根据成人学习者的特点、对媒体的偏好,采用不同的风格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团队的教师要把教学内容给学生进行详细的解释,充分利用多媒体,将学习资源传递给学员。加强教师与学员的沟通交流,在实际接触中,让学员体验到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感受到教师的个人魅力,将学员的好奇心转化为学习兴趣,进而有效地投入学习中,保持学习热情的持久性。3.重视微视频对教学内容的呈现。在制作微视频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到成人学员的特征,另一方面,要考虑到成人学员的学习需求,注重对微视频内容呈现方式的设计,吸引成人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在录制视频时,也要结合其他媒体的特征,尽量做到一个视频重点讲一个知识点,并且把这个知识点讲透彻,加强对成人学员的知识训练。另外,根据课程内容,适时地呈现主讲教师的头像,增加真实感,利用名师讲解的效应提升成人学员的学习兴趣。
(三)建立灵活的成人MOOC学习认证体系
在建立成人MOOC认证体系的时候,需要以走出校园、进入社会、担任不同角色的成人的需求为基础,建立一个灵活的、能满足不同学员需求的MOOC学习认证体系。对于完全出于个人兴趣的学员,就没必要强调学历认证,可以为他们提供优质满意的课程资源,提升在线学习的体验。对于以获得学历证书为目的学员而言,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课程认证方式,让学员在学习中更加投入。成人学员受到学历背景、经济条件、家庭和工作等因素的限制,难以长期保持学习的热情。而对成人学员进行学习成果认证,能够大大提升学习者学习的持续性。而且,国外也非常重视对成人MOOC学员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和认证,成人通过MOOC学习,可以取得相应的课程或者项目证书,而这个证书能够获得其他学校、社会、工作单位的认可,可以大大提升成人学员学习的动力、保持学习的持续性。另外,要加强成人学习学分认证的学分计算与转换的管理。成人在教育机构获得学分的时候,应该对其进行科学的转换,只有这样,成人的学习成果才能得到学历部门的认可。可以结合成人学习的课程和本地区教育机构学分计算方法,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转换。这样一方面能够很好地实现成人学分的流通和鉴定,引导成人学员在不同的教育机构中选择自己想学的内容,自由、合理地流动;另一方面,对成人学习学分认证的学分计算与转换的实现,相当于让成人学员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多元化的成人教育方式有助于成人教育学习兴趣的提升。同时,也要保证学分认证的有效性。对于想要拿学历证书的学员来说,通过MOOC学习得到学分认证,是对他们学习能力和效果的一种肯定,可以对他们起到很好的激励效果。在计算成人学习学分的时候,要将不同成人教育机构的学分计算和管理方法统一起来,在学分认证的时候,需要依照制定好的学分认证制度严格执行,从而保证学分转换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聂淑红.MOOC时代成人教育的机遇、挑战与发展策略[J].职教通讯,2015(4):38-42.
[2]尼珊瑜.MOOC理念指导下成人高校教学发展策略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成人教育,2015(11):50-53.
[3]林明灯,马一鸥.MOOC时代继续教育的机遇、挑战与发展策略[J].成人教育,2016(2):10-14.
篇9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 创新 模式
“学习型组织”是当今世界一种重要的社会理想和教育理念,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高校是造就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主阵地,实行怎样的教育模式,关系到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造就。
一 正确理解学习型校园的丰富内涵
学习型校园就是建立一套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持续发展的开放性组织,通过培养整个组织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校知识集中的平台,使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能不断学习,从而在学习中创新工作模式,最终促进学校由“教育机构”转变成“学习机构”,并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能使团队智商高于个人智商,不断提高学校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精神。
我们必须规避两个认识上的误区:(1)学习型校园不是学历型校园。目前高学历已经成为学校选拔人才、引进人才的一个门槛,教师队伍的学历越来越高,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整体师资水平有很大作用,但是从学习型组织的角度来看,高学历并不代表具有很高的学习能力。另外,学习型校园构建的最终指向是对于普通人学习能力的培养,如果在评价机制上过分注重高学历,那么很容易促使员工以投机或者作假的方式获取学历,在意识上对学习形成一种误解:只看学历,学习不过是换取学历的手段。这从根本上否定了学习型组织中对于学习的定义。(2)注重学习的结果而忽视过程,高校教师不仅要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还要承担繁重的科研任务。一些高校在评价学院和教师时,只注重对科研成果的统计评价,这就导致教师荒废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和交流,所有心思放在科研上,教师个人的学习能力可能因此提高,但就整个学习组织来说,整体的学习能力并没有提高,整体的学习能力低于个人的学习能力,学习变成一种负担,一种追求名利或者生存环境的工具,不再是生活的一种习惯,能力的一种充实,这对建立终身学习理念是一种否定。
二 充分认识创建学习型校园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意义
1.创建学习型校园是高校顺应时展的需要
作为知识产生、传播、扩散和应用的主要场所,高校要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能基于两个基本因素的坚实可靠,一个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一个是高素质的毕业人才。这两者构成了当前高校发展的基本条件。
在信息时代,教育再也不是纯粹的知识传播和记忆,不再是以教师为核心,课本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形式。对教师评价也不仅仅以学历为标准,而是更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培养能力和学习能力;对毕业生也不再注重分数,而是更注重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开放的学习理念。教育理念的改变必然引导着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的改变。因此,建立学习型校园,便是顺应这样一种改变,适应时展的需求。
2.创建学习型校园是提高高校运作效能的需要
创建学习型校园就是把高校内各单位和机构按照学习型组织的基本构架组织起来,其组织架构特征包括:组织柔性化、组织的扁平化、团队结构模式和边界虚拟化架构等。高校在组织结构上以柔性化、扁平化为改革方向,减少高校管理层级,增强高校在不确定环境下的适应性,以保证学习型组织的顺利实施。
高校组织者是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得以应用的巩固和提高的依托,特别是高校的领导者,对于管理理念的接受和应用直接引导着高校管理理念的形成与发展。建立学习型校园,就是要大兴教研之风,搭建各种平台,改进相关规章制度,促进学校形成人人学习、人人为学习服务的浓厚氛围。学习成果不断促进高校管理者改进管理办法,优化管理手段,提高高效运作效能。
3.创建学习型校园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创新人才
高校作为一个学习密集型组织,其培养人才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是否有效服务于社会发展需求,这需要从高校内部环境和实践效果来探究,其内部环境应具备下列特征:(1)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2)教师应不断学习;(3)鼓励教师和其他同事合作或相互学习;(4)学校是学习系统的组织;(5)学校领导者是学习的领导者。
此外,创建学习型高校更为深层次的倡导一种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理念。学校各组织之间、不同学科领域、不同层次人群在这样一个学习的环境中,实现学习资料的共用,学习经验的交流以及学习成果的共享。学习由此就变成不是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的事,而是全体教职员工共同的愿景,学习成为一种经常化、普遍化、制度化的行为,学习比任何一个时代都必不可少,内容更加丰富。从而营造尊师重教、求知好学的理念,这样的理念在高校易于培养,并且会从高校内部向外延伸,逐步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终身学习的观念。
三 创建学习型校园科学合理的高效运行机制
1.树立起“组织学习”和“系统思考”的理念
最早提出组织学习概念的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阿吉瑞斯,简单来说指将组织作为学习的主体看待。这里要区分学习的组织和组织学习这两个不同概念,每个人都在学习的组织不能等同于组织学习,组织学习是把组织这个整体当成学习主体的一种活动,从过程讲,组织学习是指通过更先进的知识和更深入的理解来改善组织活动的过程;从内容上说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如果一个组织潜在的行为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这个组织是在学习;在结果上组织学习是通过共享信息、知识和精神模式形成的,并建立在过去的组织知识经验即记忆的基础上。
“系统思考”是构建学习型组织最为有效的一种形式,最初由彼得圣吉博士在五项修炼中提出。每一个个体都具有独立的心智模式,在许多问题上都会出现习惯性防御心理,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进行讨论和深度会谈,这样习惯性防御心理就阻碍了学习过程的进行和深入。“系统思考”就是要求我们从组织发展的整体上考虑问题,把共同目标当成个体思考的方向,从而跳出个体封闭和防御的圈子。分析问题、解决方案系统思考的工具有助于提高团队学习的质量,使组织学习构建起一个健全的“大脑”。
2.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数字化校园
学习型组织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的,而知识流是学习型组织中的“血脉”,这就要求在学习型组织的构架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知识的无缝整合、系统存取等,通过知识网络建设将人与资讯进行充分结合,创造知识分享的文化,从而加速人员学习、创造和运用知识。信息管理的任务是将高校中的显性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存储与管理,它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联系起来,在人际系统的互动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创新。信息基础建设是高校实施知识管理,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先决条件,也是构造知识交流网络的要求,信息系统可以帮助高校创造知识共享的文化,不断提升高校知识信息网络的价值。为了推进高校学习型组织的建设进程,必须建设一个遍布校园各个角落的多媒体网络平台,打造知识交流网络,将其作为沟通组织内部各个部门的桥梁,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便利而有效的获取信息的手段。
3.建立人才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
学习型高校应该坚持“以人为本,重在激励”的管理机制,努力激励成员改善心智模式,不断超越自我。传统的利用物质利益来激励员工的方法已不能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在学习型组织中应包括对员工进行人文关怀,使其个性与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充分发掘个人的潜力,实现员工的知识与技能的全面协调发展。高校需要对知识分享、知识创造和知识积累进行激励,从创造成果的角度看不应着眼于个人创造的有形成果的多少,而应重视其在传播、协调新思想方面做出的贡献。
对教师评价制度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的。目前,许多行政工作者执行奖惩型教师评价制度,把评价当作是一种行政的手段。学校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应让教师有机会用积极性态度评价自己,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应公开,重视教师的个人评价,对教师评价可以从教学成果、学生的学习行为或学习经验、教学行为等方面,对教师教学做出评价。
高等院校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和知识创新的重任,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创新知识的源泉,构建学习型校园,不仅可以改革我国高等教育模式,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而且对于全社会建立终身学习理念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和秋.以人为本,创建学习型和谐校园[J].广东教育教研,2007(7)
[2]高峰、李荣.关于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J].当代经理人,2006(12)
篇10
一、第一季度重点工作
(一)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组织“我的师德价值观”内容征集评选活动,共征集到广大教师及社会热心群众的投稿件XXX余份,最终评选出优秀作品奖X篇、最佳入围奖X篇,活动人员参与面广、社会反响热烈,有效激发广大教师爱生敬业、献身教育的热情。结合期初检查,督促学校及时上报、清理各类在编不在岗人员,严格教职工考勤督查,规范请(销)假审批程序,今年以来已办理校级干部请假审批手续XX人次,教职工请假审批手续XXX人次。同时,加大对各类违纪人员的查处力度, 本季度截至目前已处分酒驾醉驾X人、违反考勤纪律X人、师德失范行为X人。
(二)加强校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根据《XX市校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方案》精神,在各中学、中心小学、市直学校个别谈话推荐、会议推荐的基础上,通过闭卷笔试、面试答辩和人格因素测试,确定XX名校级后备干部培养对象,于1月24日举行了培训启动仪式,并将于4月9日至13日进行“基于校(园)长专业标准的专业素养提升”为主题的首次异地集中培训,帮助培养对象了解学校管理的前沿理论,更新教育观和学校管理观,提升个人内在素养。
(三)优化学校中层干部队伍结构。提升学校用人的自主性,将学校中层干部的考察、选配任免和管理权限下放给学校,第一季度共对XX所学校拟任免的XX名中层干部进行了审批,有效优化了学校中层干部队伍结构,促进学校管理效益的整体提升。
(四)有序推进新任教师招聘。组织对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新学年度的师资配备现状及需求、班生预测和今后几年退休教职工等进行逐校调查摸底、细致分析、全面汇总,结合我市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和中高考改革趋势,20XX年我市公开招聘XX名新任教师,共有XXX人报考我市招聘岗位。与此同时,拓宽优秀教育人才的引进渠道,20XX年1月,组织市教师进修学校、XX一中等X所学校赴XXXX大学举行专场教师项招聘会,采用现场报名、面试考核合格后直接签约聘用的形式,使用事业编制专项招聘签约拟引进XX名硕士研究生。
(五)持续推进名优教师培养工程。大力实施名优强校战略,扎实推进名优教师队伍的培养管理。拟定《XX市名优教师五级梯队建设实施意见(试行)》,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建立教师成长激励机制。选派XX名XX市中学名校长培养对象赴XXXX大学参加异地研修;继续组织XX名XX市教育“XXXX”培养对象赴上海为期一年的跟岗学习;选派XX名XX市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参加培训班学习。推荐XXX名优秀教师参评XX市骨干教师;考核认定XX名XX市教学名师;开展省学科教学带头人、名校长后备培养培训人选的遴选工作。依托教师进修学校开展本级教师培训,共组织XXXX人次参加义务教育统编教材网络培训、高中毕业班学科教师专题研训、新课程标准培训、教研员履职能力提升专项培训、XX市骨干教师培训等。组织参加XX市级以上各类培训,推动教师加强业务培训学习,切实抓好教师继续教育,促进专业发展。本季度以来,组织参加省、XX市级培训XX人次。
(六)做好职称工资工作。为引导广大中小学教师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着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业化强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在市内外产生重大影响和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正高教师(含正高级讲师)队伍,结合我市教育系统实际,制定了《XX市教育局关于印发<XX市正高级教师后备人选培养工作方案>的通知》。在充分调研、结合其他县市的基础上,协调市财政局、人社局,初步形成了《XX市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实施方案》,拟于近阶段下发。认真贯彻执行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有关职称文件精神,做好中级职称下放县级评审的有关工作,做好20XX年XXX名中级职称申报对象的职称评审材料预审工作,并会同市人社局提交XX市人社局审查,拟于4月份召开职称评审会。
(七)扎实开展退教人员管理工作。下发《XX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教育系统离退休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积极履行管理职责,及时办理达龄人员退休手续,兑现各项生活待遇,坚持开展走访慰问,切实加强离退休老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20XX年已办理退休人员有关手续XX人,发放全市退休(退职、退养)人员20XX年春节慰问金(每人XXX元)XXXX人。做好20XX年度高龄津贴、XX特区、离休干部增发一个月生活补贴等津补贴审批工作,协助开展XX市退离休教育工作者协会第X届会员代表会暨教育系统关工委20XX年工作会议。
(八)做好学历更改初审工作。严格执行《XX市教育局关于重申教职工在职接受学历、学位教育相关规定的通知》,做好教职工在职接受学历、学位教育,申报入学及学历更改认定初审工作,完成本系统中小学校XXX人学历(学位)更改申请的初审工作。其中申请更改为大专学历的XX人,申请更改为本科、学士学历(学位)的XXX人。申请更改为硕士学位的X人,申请更改为党校本科学历的X人,并移交市人社局审批人定。
二、下阶段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