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范文
时间:2023-10-27 17:51: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现代教育事业;职业教育本质;普通教育;新高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377(2016)05-0201-01
引言
本文基于对现代职业教育的本质与社会属性研究,探寻其体系构建的合理性与创新性可能,在此基础上,寻求符合现代化社会需要的职业教育新体系,并通过对现代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度与分异性进行分析,理性追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构建过程中的需求满足点,为现代教育事业改革提供思路与帮助。
1现代职业教育的社会需要
1.1现代职业教育更加突出战略地位:随着信息化、科技化、工业化与智能化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经济发展方式也在逐步转变,社会各领域对职业化技能型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渐强烈。社会已经认识到,不唯学历唯能力,专业的技能型与技术性职业人才越发不可或缺,拥有专业化技能人才的团队才会占有市场先机。与普通的中高等教育不同,职业教育倾向于对技能与技术手段进行培养,而普通教育则更倾向于对书本理论知识的完善与学习。因此,社会需求的提升和转型要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人才培养制度愈发精细和完善,这也迫切需要教育实践者与教育制度创立者探索、开拓更具合理性的职业人才培养计划与建设体系。
1.2有序推进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保证:社会进步需要专业的与普遍的技能知识和人才梯队相互融合,二者缺一不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市场体系构建的进程中,理论知识的完善是团队基础的建设,专业技能的支撑才是团队强大的保证,两者融会贯通,相辅相成,只是因为培养目标与教育内容的差异,职业化与普通化教育才有了明显的区分。这正是现代教育事业需要时刻谨记的原则与宗旨,更是教育事业改革需要谨遵的思路与高度朝向。
2人民群众多样化的职业教育需求
人与社会的发展同步而行、相辅相成。基于多样化的社会需求与企业需要,现代职业教育在不断扩大规模的同时,还应注意多样化的社会发展需要,做到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与多种教育办法有效衔接,达到多元化培养人才的目的。
2.1适应需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成主要以各类培训机构和专门类培训院校为载体,担负着为社会输送专门类人才、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使命,虽能较好地完成人才的教育与培养,但仍需遵循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成长规律,对各中、高等职业培训学院与机构进行精准定位、科学布局,重视不同类型教育培养人才的区别,以适应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
2.2有机衔接: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企业对接的过程中,培训机构应注意各个环节的有机衔接,做到从社会的进步与需求出发,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合理按需求所,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程度,有的放矢,使技术资源合理利用,技能培养切实贯通。在对学生进行专业、职业化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强对教师的自身培养与行业指导,按企业需要与社会所需,保证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化程度与针对性,完成“人才项目”对接,保证“人才”与“技能”不走过场,社会与企业“招必有方”。
2.3多元化立交:近年来,我国多种职业教育相继迈入快车道。包括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在内的多元化专业技能培训水平逐年提升,部分专业的就业能力与社会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部分本科院校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关注度大幅提高。基于此种良好态势,在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培训的同时,还要推动其与全日制普通教育和其他非全日制教育模式的不断融合,狠抓多部门联动到位,做到多元化、立体化、精细化与层次化发展,沟通融合,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立体化成长,为社会进步与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3宏观积极干预,提振职业教育
随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不断进步与相应体系的不断完善,各级管理部门在通信联动与资源共享等方面,还要做到积极互动、上行引导与完善机制,提升职业教育与培训行业的素质规模。
3.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核心价值:企业需要何种人才,职业教育就应该培养何种人才。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组织构成中,要抓好职业档差的衔接环节,牢固树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价值观,推动多领域教育模式的相互沟通,切实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系统性,不断深化改革教育教学核心价值,本着“按需索求”的原则,着力提高校企联动能力,在不断提升自身培训素质与团队水平的同时,增强社会及企业参与能力,努力打造“专业人才定向化”、“业务技能针对化”的优势教育模式。
3.2巩固提高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职业教育应当培养的人才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符合企业技能需要的“攻坚克难”型人才。当前,只有把职业教育摆在更突出的战略位置,有序推进体系建设,巩固和提高职业教育发展的水平,同步规划职业教育发展,坚持以“需求”为动力,以“改革”作保障,以“精准”作引导,不断深化创新职业教育管理与改革,健全质量与体系评价制度,创新职业教育管理,着力促进协调发展,积极发展多种教育形式,学以致用,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才能为职业教育改革营造良好氛围,促进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4结束语
本文基于对现代职业教育本质与社会需求属性的研究,理性探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需求满足点,讨论作为现代教育事业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构建更具社会适应性与时代需求性的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并希望通过对现代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度与分异性进行分析,积极开拓新思路,建立与普通教育互融互通的教育机制,帮助将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发展水平推向新高度。
参考文献
[1]姜大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理性追问[J].教育研究,2011,11(06):70-75.
[2]张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理性追问[J].才智,2015,09(03):52.
篇2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路向
一、匹配
职业教育只有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以社会和产业需求为导向,科学确定职业教育发展的合理规模和结构,才能形成真正支撑起地方产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这是职业教育的基本职责所在。
常熟正处于从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时代转型的关键时期,产业布局由散到聚,产业规模有效扩大,产业结构正在上移。未来常熟将瞄准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导向,重点打造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三大千亿级主导产业,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轻工、冶金等新兴500亿级规模产业,形成区域特色明显、结构布局合理的现代产业格局。我们需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重新梳理产业链,通过淘汰、改造、优化、新设等手段通盘考量专业结构,适应生产力布局的变化。
目前常熟地区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共涉及14个大类,49个专业点,初步形成了以加工制造类为主干,以农林牧渔类(职教中心)、轻纺印刷类(高新园中专)、生化医药类(滨江职校)为特色的有点有面、错位发展的专业格局,这与市委确立的“壮大主导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的产业发展战略相契合,基本能够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才供给需要。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热门专业办学实力参差不齐,会计等专业集中度低,资源重复投入;数控技术与数控加工等专业相似度高,培养方向模糊;古建筑修缮与仿建等个别专业布局分散,无法形成专业集群优势,持续发展能力偏弱等问题。从产业需求来看,电子、机械、汽修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旺盛,这与本地产业高度集中在制造业有关;会计、物流、报关等专业的毕业生已经出现明显过剩;而冶金等传统优势产业和软件动漫业等新兴产业的人才供给与熟练劳动力需求的断层较大。
随着常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未来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化工等行业对一线技术工人以及管理者的市场需求仍将进一步上升,供求矛盾将更加突出,而服务外包、餐饮旅游、文化创意等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将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从业人员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亟待加强。一方面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采取差异化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专业的聚集度;另一方面又由于人才培养总体上会滞后于经济发展,需要保持对市场的敏感度,将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的关系从被动对接转向主动创造,同时充分兼顾基础性专业,让长线专业和短线专业相结合,适时开发地方特色专业,满足未来常熟城市发展对于会展策划、高级护理、城市轨道运营等技能型人才的社会需求。
二、贯通
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岗位设置的不断优化,以复杂创新技术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高素质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自然也会更加丰富,这促使我们必须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贯通环节上有所突破。
首先,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内部是有教育层次的。一方面要进一步明确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促进他们在各自层面办出自身特色,脚踏实地提升教育质量。另一方面中职和高职又是异其态而同其质的,彼此密切联系,纵向相互衔接。
现阶段常熟地区职业教育学制的贯通模式集中在对口单招、分段培养、五年一贯、专转本等四种形式。由于在具体招生管理时,上级主管部门对招生计划有相应名额限制,学制贯通遭遇一种有路不畅的梗阻。随着未来产业由单一技术向复合技术发展,职业教育迫切需要完善人才上升的渠道,丰富职业教育层次结构。政府部门应制定政策,稳步扩大学制贯通的试点范围和招生比例,继续拓宽教育选择的路径,最终实现职业教育从中职到高职再到本科乃至研究生层次的上下贯通。
其次,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有别于普通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不是不可逾越的,应设计合适接口使之相互渗透、横向融通、取长补短。
建议通过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实施相应的职业分段教育,将职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向普通教育渗透,提高未来就业竞争力。如小学阶段可设定为职业启蒙阶段,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职业意识;初中阶段为职业探索阶段,目标是帮助学生熟悉社会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类型,增强学生未来选择职业定位的能力;高中阶段则为职业预备阶段,通过学术性课程与职业类课程的有效结合,进一步提升抗压耐挫和自我控制等职业适应能力;而到了高等教育阶段,无论是正在接受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经过一定的相关测试后,自由选择不同类型的高层次教育。
目前教育部门以职教中心为依托,建立了常熟市高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每年安排常熟中学、梅李中学等普通高中学生到职教中心进行社会实践。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推动普职融通从试水走向深入,一方面通过在普通高中开设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从单纯的技能训练转向培养学生参与就业和生活的必要知识及技能,如职业健康与安全、西点烘焙、数码摄影;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打破校际壁垒,在学籍流动、学分互认等方面深度合作,实现双向流动,培养“升学有基础、就业有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三、多元
通过健全创新与市场经济条件下融资体制相适应的教育资本投入机制,调动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的积极性,明确彼此的角色、权限和义务,使四方各安其位、各负其责,形成职业教育的发展合力。
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统筹健全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构建高技能人才需求预测平台,制定教育税收优惠配套政策,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技能型人才培养,引导全社会提高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发展软环境。
行业发挥指导作用,密切跟踪和关注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行业内职业岗位和知识技术变化,以新型产教对话机制切实推动成员企业与职业院校间信息互通和深度合作,主导第三方参与职业教育质量评估和教育督导。
企业根据用工需求与职业学校实行联合招生(招工)和培养,积极推进对生产教学过程一体化、校企一体化、职教基地和产业集聚区一体化的探索,把车间办到学校,把学校办到企业。
学校的职责是加快办学体制改革,推进多种形式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改革教学内容使之能真实反映技术革新和产业发展,改革教学流程使之能真实反映生产服务的业务环境,改革教学方法使之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内部管理效能。
四、开放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只有注重与教育系统内部其他子系统以及社会其他子系统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引导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才能保持并不断增强自身的活力。
第一,办学向职业学校以外的教育机构开放,加强区域内学校、企业和社会化职业资源的统筹与整合。打破校际藩篱,成立常熟市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推动职业教育共同体形成集约化优势。
第二,师资向生产一线的企业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及各类能工巧匠开放,开辟职业学校人才进编绿色通道,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职场经验的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
第三,资源向境外职教先进国家或地区的职业院校开放,积极寻求与国际权威职业教育机构合作,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积累的成功经验,大力拓展本地学子海外就业市场和深造渠道。
五、统一
常熟目前的职业教育体系主要采用自上而下进行职责垂直对应的多头管理模式。教育行政上的分头管理带来政出多门、职责交叉等问题,加上名目繁多的职业资格证书缺乏监督,往往助长了教育功利行为,这样难免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严肃和权威。
为化解上述矛盾,就必须打破条块分割,以创建常熟开放大学为契机,开展学分银行和弹性学制试点,成立学历教育学分与职业技能资格相互转换和贯通的学习成果认证中心,对先前技能的认定、学分的折算累积、各级能力的划分、所获证书之间的相互转换做出明确规定,探索以一定的学习成果(包括知识、技能和能力)为共同的参照标准来设置相应职业教育等级的资格框架,为客观、公正、准确地考核和衡量技能型人才的职业能力和劳动力价值建立统一的标准。
六、循环
随着技术应用周期日益缩短,社会节奏和职业流动不断加速,接受一次性教育便可受用终身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换言之,人一生的幸福与接受有组织教育时间的长短日益相关,社会成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实际能力,才能真正与社会同步。
现代职业教育需要更多地将关注的视线投向职业生涯发展的全过程,积极储备人口“新红利”,实现职业教育事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整合数字化终身学习网络和开放共享机制,通过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和内容的多元化来满足处于不同生涯发展阶段的个体在最需要的时候以最佳的方式获得和提升职业技能的需求,实现让受教育者培训―就业―再培训―更高层次的再就业的良性循环机制,为促进阶层正向流动开辟更广阔的前景。
人人乐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城市需要职业教育在时间上保持教育年龄的一贯性和连续性,在空间上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农村教育、市民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对象上从单纯培养适应生产关系的劳动力延伸到失地农民、残障人员等各类就业弱势人群。
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统筹利用财政资金和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通过市场化方式按行业需求指导性目录,各职业学校定制教育产品,再由政府择优采购,个人凭职业教育券兑换教育产品,接受职业教育咨询和职业技能培训,满足自我实现需求。■
【参考文献】
[1]Eduardo Tome. The Evaluation of Vocational Training: A Comparative Analysis [J]. Journal of European Industrial Training, 2001(6~7)
[2]Indermit S. Gill, Amit Dar & Fred Fluitman. Constraints and Innovation in Reforming National Training Systems: Cross-country Comparison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 1999(7)
[3]Jill Turbin. Policy Borrowing: Lessons from European Attempts to Transfer Training Practic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2001(2)
[4]顾明远. 教育学原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5]孟庆国. 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论[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石伟平. 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3
【摘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新时期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应是外向维度和内向维度的有机统一,不能顾此失彼、厚此薄彼。我们在关注现代职业教育外延扩张的同时,应该对内涵提升给予足够的重视,实现结构优化与质量提升同步发展。文化建设是内涵提升的重要因素,对于塑造现代职业教育特色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和意义,必须高度重视。本文以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为例,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内涵、路径和做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旅游;文化建设;探析
当前,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认同度和参与热情空前高涨,职业教育不再是往日低人一等、艰难前行的困境,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繁荣的春天。对职业教育发展做出重要批示,总理就职业教育发表重要讲话,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做出了全面部署,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文件,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这一切标志着发展职业教育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职业教育实现了从教育层次到教育类型的华丽转身,一些长期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深层次的体制机制矛盾正在而且快速地得以解决,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再是职业教育人的梦想空想,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指南[1]。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艰辛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笔者认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应该具有外向和内向两个维度。就外向维度来说,主要是指职业教育外延的扩大,包括结构的调整,层次的完善和体系的贯通,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就内向维度来说,主要是指职业教育内涵的提升,包括发展导向、动力、理念,打造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概括来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应该是外向维度和内向维度的有机统一。但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经过梳理发现,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这一范畴内,由于受职业教育原有定位不清晰、体系不健全的影响,社会各界包括学界更多地将目光投放到外向维度,更多地关注职业教育层次的完善和各个层次间的贯通,而对内向维度的诸要素如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等关注较少。这是一种危险的倾向,有可能导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重蹈上世界9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盲目扩大、内涵缺失、质量下降的老路[2]。对此,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文化建设在现代职业教育内涵提升中具有基础性意义。现代职业教育决不应是简单的技术教育,必须摆脱“有技能没文化”的印记。文化应该成为现代职业院校之魂,成为衡量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成为管理的基石和育人的法宝[3]。作为一所育人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山东旅游职业学院自建校以来,特别是2004年升格进入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以来,始终坚持“文化立校”战略,努力做好文化建设与行业特色接轨,与职教特色接轨,与地域文化接轨,与国际文化接轨,高度重视文化在学校管理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以现代大学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积淀形成了底蕴深厚的学院文化,探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旅游职业人才培养“山旅模式”。
一、学院基本情况
学院的前身是山东省旅游学校,1988年由国家旅游局和省人民政府共同投资建设,1991年招生办学。2004年改建为专科层次高等职业院校。现设有饭店管理系、旅行社管理系、旅游外语系、营养与烹饪系、休闲产业管理系、计算机网络中心和基础部等7个教学系部,开设酒店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航空服务、高尔夫休闲管理等32个专业及方向。现有在校生6000余人,教职工380余名。
20年来,学院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燕子山下的弹丸之地到百脉泉畔的千亩校园;从建校之初的1个专业到多达32个专业及方向的专业群;从首届95名学生到如今6000多名在校生,从一名行业新兵到稳居中国旅游教育第一阵营前列,完成了成长历程中的华丽蜕变,开创了中国旅游教育独一无二的“山旅模式”。
20年来,学院获得了诸多引以为荣的“第一”和“唯一”:她是全球获世界服务业最高荣誉“国际五星钻石奖”的唯一学校;她是创下世界体育运动史和职业教育史上难以企及的纪录――全部参与了奥运会、世界大学生冬运会、全运会、世博会、亚运会五大赛会服务的唯一学校;她是培育出在世界最大酒店国际联号雅高集团五星级宾馆担任总经理的中国籍学生的唯一学校;她是拥有校内四星级实习酒店的唯一学校;她是建有校内大型高尔夫球练习场的唯一学校;她是拥有3A级校园景区的唯一学校;她是开办全资质国际旅行社的唯一学校;她是出版发行大型高端旅游休闲杂志的唯一学校;她是赴海外研修实习渠道最多、学生数量最多的旅游学校;她是世界运动史上运营管理大型运动员村的唯一学校;是成功举办了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第三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和2012、2013年、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赛项的学校……
20年来,山东旅院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向社会培养输送了23000多名优秀毕业生,培训了近60000名旅游及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办学水平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美国优质服务科学学会世界服务业最高荣誉“国际五星钻石奖”、“山东省省直文明单位”、“全省旅游系统先进集体”、“济南市花园式单位”、“全省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志愿者服务突出贡献奖”、“山东省高校校园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后勤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等荣誉称号。2012年,成功入选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首批技能型特色名校。
山东旅院之所以能在短短的20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从高等教育的初窥门径者到中国旅游名校的华丽蜕变,首先得益于中国旅游业特别是山东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是旅游业这方沃土哺育了年轻的山东旅院;其次,是准确把握了职业教育的实质,那就是:以服务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为己任,坚持文化立校战略,不断凸显办学特色。
二、山旅文化的内涵和组成
山旅文化是指山东旅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和教育教学中,将各种力量统一于共同方向所形成的价值观念、精神支柱、学校传统、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观念的总和。其内核是全院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其最基本的功能是管理和育人。它是一种具有自身特色,区别于其他学校的个性化校园文化形态[4]。
(一)山旅文化的结构形态
从结构形态上看,由四个子系统组成:一是观念系统,这是山旅文化的核心层,是山东旅院精神风貌的形象体现,主要形式为办学宗旨、育人目标、校训、校歌、校旗、校徽等;二是制度系统,这是山旅文化的中间层,指的是在观念体系的指导下,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学校发展规划,师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以及奖惩制度等;三是环境系统,这是山旅文化的物质层,包括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高雅健康的育人环境,美丽自然的景物特色,现代化的办公设备等;四是活动系统,这是山旅文化的行为层,包括各类文体大赛、社团活动、师生行为规范等。
(二)山旅文化的来源
从文化来源上看,山旅文化包含了多种文化元素,形成了兼容并蓄的文化系统,主要由五个方面组成:①服务文化,现代社会是服务型社会,旅游业是服务型产业,旅游院校文化建设必须突出行业服务特色。②职教文化,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必须结合行业特色和需求,注重对师生职业精神和素养的培育和熏陶。③齐鲁文化,山东是孔孟之乡,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山旅文化根植于齐鲁大地,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与地域文化水融。④百川水文化,山东旅院位于泉城济南东部,坐落于有“小泉城”美誉的章丘市百脉泉畔。依托当地底蕴深厚的泉水文化,我们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为主题,打造了百川文化系列品牌。⑤国际文化,改革开放是时代的主旋律,旅游业是国际型、开放性产业,旅游院校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与国际接轨,着力突出国际化特色。
三、以现代大学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多年来,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坚持“文化立校”战略,着力突出文化在学校管理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探索形成了一些成熟的做法和经验[5]。
(一)以先进的办学理念来引领
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引擎,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始终遵循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这一核心问题,凝心聚智,开拓创新,大胆探索,始终坚持“旅游教育与市场接轨,与国际一流水准接轨”的办学方向,将人文化理念确立为核心价值观,以教育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为基本培养目标,以“培养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为使命,确立了“我们的天职是创造幸福”这一充满浓郁人文关怀色彩的校训,将服务精神确立为旅院精神,提出了“学校文明的第一标志是校舍的无比洁净、养成文明礼貌、讲究卫生、爱岗敬业的习惯,比在任何一门课上考100分都重要、我们的使命是培养我们的学生成为善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人、我们是绅士淑女,我们培养绅士淑女”等人才培养理念,提炼形成了绅士淑女理念、精英理念、核心素质理念三大核心理念,以“职业精神、职业素养、职业技能”三大核心能力为重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将学院建设“人文化、生态化、数字化、国际化”的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高等院校、现代旅游管理服务精英的摇篮。先进的办学理念让山东旅院的校园文化建设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二)以健全的制度体系来保障
先进的理念要落到实处,必须通过制度体系来保障。所谓制度体系,是围绕核心价值理念,要求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行为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的综合。为了强化师生文化意识,让文化建设落地,我们成立了专门机构,制定了系列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
1.成立文化传播中心,负责校园文化建设策划、实施、调研等各项工作,加强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国家一级学会山东大学华夏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在山东旅院建立了研究基地,不断加强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探掘研究。
2.对文化建设成就总结、提炼、固化,正式出版了《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文化手册》,走在了国内高校的前列。
3.让文化成为师生的行动指南。将服务精神确立为旅院精神,学院领导要为全体师生服务,行政后勤人员要为教学和教师服务,教师要为学生服务,学生以服务社会、服务国家、服务他人为荣。院领导和全体干部手机24小时开机并向师生公开,院领导开设博客、微博、微信,加入人人网,注重利用新媒体与师学沟通;倡导走动管理,要求干部职工走进教室、走进宿舍、走进餐厅、走进操场,走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勤走勤看;重视日常养成教育,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日常表现、社会实践、思想品德等纳入评价体系,凡综合测评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均不得参与评比各类奖学金和荣誉称号,也不得参加由学院统一安排的实习;教育学生“不但要养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而且要养成随手捡拾垃圾的习惯”,要求老师在操作课结束后,必须使教室恢复到整洁如初后下课;要求学生站有站相,走有走样,举手投足都表现出应有的职业素养,为此,不仅开设了形体课,而且所有的学生毕业前都有一次1小时的站立训练考试。坚持每周进行仪表仪容检查,要求衣着发型端庄,不能染发,即使是炎炎夏日也不准穿短裤、拖鞋。
(三)以优美的校园环境来塑造
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外在表现形式。优美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师生形成高尚的品格,保持健康的心态、养成良好的行为。为此,我们高度重视校园环境建设。
1.全力打造景观化校园,对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均精心设计,注入文化内涵,注重文化育人功能,着力突出地域文化特色、职教文化特色,建设了百川花园酒店、高尔夫球练习场、航空实训楼等众多一流的实践教学场馆,将整个校园建设成为国家AAA级景区。
2.全力打造生态化校园。保持与环境的协调,所有建筑均设计为低高度、宽基座、灰色调,与周围的青山、田园融为一体。绿化面积1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除花草树木绿化外,分区域养鱼、养鹅、养鸽子、养小白兔、养鸟,整个校园鸟语花香;规划建设中水处理系统,安装中水管道1500 多米,把处理过的中水再利用到绿化浇灌和水体景观营造 ,每天节水达150立方左右,每月节约资金上万元。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建成了学生公寓太阳能洗浴系统,节约了大量能源和资金。
3.建设文化墙系列,分别以齐鲁文化、世界文明、旅游业的朝阳、泉水文化、李清照词文化、社会公德、涂鸦文化为主题建成七大主题文化墙,成为学院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
4.校园标识系统。为所有的建筑物、道路等进行命名并制作精美的标识牌。如楼宇均以儒家文化经典格言命名,百川花园酒店的餐饮包间均以世界上著名的大江大河命名,学院所有的道路均以世界上著名的奇山峻岭命名,标志性建筑“天行健”雕塑取材于历史悠久的龙山文化。其他诸如中日友谊之林、兰亭茶社、百川广场、真趣园、果然亭等一个个充满诗意和哲理的名字,连同校园内随处可见的花鸟虫鱼,共同营造出优美亮丽、氛围浓郁的环境文化,堪称绿色校园、书香校园、文化校园的和谐统一。
(四)以精品文化载体放大效应
校园文化建设能否成功,除了先进的理念、完善的制度、优雅的举止、优美的环境等要素之外,能否打造和推出一批精品文化载体是关键。如果说校园文化是一座高耸的灯塔,精品文化载体就是塔顶熠熠生辉的航灯;如果说校园文化是一湾碧蓝的海湾,精品文化载体就是湾畔美丽精巧的贝壳。只有打造出一批文化精品,校园文化才有亮点,才有活力,才有吸引力,才有生命力。在这方面,学院的探索和尝试主要包括:
1.创办《百川》报。2006年12月创刊,刊名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意,寓意学院将以兼容并包的精神融会一切先进文化之精华,以开拓深广视野、充实学生头脑、培养优秀人才为己任,在全院上下形成乐于求知、勇于探索、能思善疑、求真务实的文化氛围。每月一期,每期四版,内容丰富翔实,成为传播先进理念、展示师生风采、传承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
2.创办百川论坛。创建于2006年10月,以“贴近时代,贴近行业,启迪思想,熔铸真知”为宗旨,每月组织一期,已成功举办50余期,邀请了马瑞芳、王大千、曹永安等一批校外著名专家、学者前来主讲,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人类文明的精髓,为学院师生带来了丰盛的文化大餐。主讲人的演讲稿经整理修改后,取名《人文百川》结集出版。作为山东省齐鲁讲坛旗下的山东省职业院校协会分坛,百川论坛于2008年10月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颁发的齐鲁讲坛优秀分坛奖,于2009年6月,荣获山东省高校工委颁发的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类优秀成果二等奖。
3.创办百川辩坛。2009年4月创建,以“思则慧,辩则强”为宗旨,本着“以辩促思,以思强辩”的思想,以科学的态度来探索时展进程中的新问题,带来新时代大学生智慧的激荡、思想的冲击、情感的体验及价值观的重构,激发全院学生探索真理、整合信息,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4.举办“与院长面对面”活动。2006年11月创办,宗旨是“沟通交流、释疑解惑、建言献策、共建和谐”,每月第二周周二举行,每期一个主题。活动的主题由学生处在征求同学们意见的基础上经院领导批准后确定,并事先以海报等形式进行通知,使同学们做到有备而来。
5.创办社会公益日活动。2006年11月创办,每月第三周的周四定为“社会公益活动日”,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进入社区,服务社会,增长才干。帮助学生在助人中收获快乐,在奉献中升华品格。
6.创办百川旅游管理服务创新沙龙。2011年6月创建,目标是打造山东旅院“学术特区”,倡导创新精神,聚合业界行政管理、企业经营、学术科研、教育培训等各项优质资源,把握行业动态,剖析发展趋势,用全球化视野观照中国旅游业,做东方旅游管理服务创新的推动者与引领者。
7.创办“兰亭茶叙”活动。创建于2012年10月,以“沟通、成长、荣誉”为主题,每月举行一次,选拔优秀学生代表和学院领导在环境优雅、格调清幽的兰亭茶社品茶聊天,沟通交流,零距离接触。
四、结束语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山东旅院探索遵循旅游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坚定不移地奉行“文化立校”战略,扎根于地域文化、行业文化、职教文化,不断从传统优秀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中汲取养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贴近时代,坚持贴近行业,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其做法和经验不但为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其他院校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进程中保持办学特色、强化内涵建设具有较好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 的通知(教发[2014]6号),2014/6/16.
[2]蒋旋新,蒋萌.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与特征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8) :17-20.
[3]宋德利,马保烈.全方位构建国际化的旅游职业教育新模式――以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为例 [J].中国成人教育,2011,(7):16-24.
篇4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体系 构建
[作者简介]徐健(1969-),男,江苏海安人,江苏省海安县教育局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科副科长、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与教学。(江苏 南通 226600)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8-0008-04
建设适应经济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当前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最迫切的任务,应将职业教育体系置于中国教育体系顶层整体设计的框架下来考虑。
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的受制因素
(一)重“术”轻“能”――心理特质的固化
从民族文化传统看,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下,科学发明和技术创新被称为“奇技巧”,从事科技的人也只能列为“方技”之列。当今,从亘古民族文化中走出的华夏子民的心理结构中,仍保存着“对体力劳动的轻视和对体力劳动者的鄙视”的认识偏差。对科学技术和人才认识上的偏差,折射到当代教育体系中,就是普通高等教育比高等职业院校的所占比重较大,职业学校和职业高等院校缺乏吸引力。难怪2005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一问题的提出就是要重新反思和建构中国教育体系的顶层整体设计,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无疑将是中国教育体系中最具创新之处。
(二)重“利”轻“义”――心理需求的膨胀
义利观是对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反映。无论古代重义轻利、近代重利轻义,还是社会主义义利统一,都有它的社会历史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义利统一的客观基础。但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和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条件下,“逐利”行为被最大化,社会衡量人的价值实现的标准已经简单地锁定为量化的“薪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而职业教育所培养出的技能人才,在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背景下其薪资待遇被压降,俗称为廉价的劳动力。产业工人过低的薪资必然会“殃及”培养产业工人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不仅仅是教育本身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教育行政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是必要条件,但外部对教育价值取向、人才评价标准以及分配制度的改革也应协同跟进。否则,产业工人过低的薪资不仅不能科学地反映劳动力的价格,削弱了劳动者生活质量的提升,而且阻碍社会公众对职业教育的积极需求。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
教育体系是指互相联系的各种教育机构的整体或教育大系统中的各种教育要素的有序组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由此可见,我国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这一特征体现了教育要适应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尤其是对与经济发展关系更为直接、更为密切的职业教育来说,职业教育要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要主动服务于经济发展和产业变化。
二是体现终身教育理念。这一特征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学校教育已经不再是教育的全过程,而是人的生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之后的教育应该是更开放更灵活的教育。满足人的多种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应是为职业人提供可以持续成长需要的与其他教育包括继续教育并存共生的教育。
三是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对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要统筹规划安排,有针对性地培养中级和高级技能型人才,保持合理比例,同时要实现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中职学生可以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这一要求强调的是职业教育内部之间的关系。
就目前中国教育的现状来看,义务教育阶段是“根”教育,基本体现了现代国民教育的基本特征。但作为初中后的教育分流及教育类型的职业教育,并没有真正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比例,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任务还很艰巨。职业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不够,还未达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的两个“满足”的发展目标。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一)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学制体系为目标,以中、高职衔接为重点,形成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融通政策
1.构建多元化的学制体系。一是增强学制区域的弹性。适应职业教育的理论学习和与职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需要,推行工学交替的弹性学制管理,适当延长学习期限或分阶段完成学业,学生有效修业年限为2-6年。职业学校推行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的课程制度,根据课时计算学分,大力推行学分制。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取得必要的学分,可以选择提前或者延长学习时间的需要。
二是提高办学主体的灵活性。一方面要继续推行政府主导、行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单一性”的基础性职业教育;另一方面要借鉴实施学校和企业共同担当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办学形式,建立多元的以职业教育集团为载体的职业教育。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学制体系为目标,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园区与地方产业园区协同规划,推进职业学校与企业、专业与产业对接,形成教育、行业、企业参与的“园区办学”“企业校区”、校企一体集团化办学,切实发挥职业教育集团的资源整合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形成教学链、产业链、利益链的融合体。此外,大胆探索职业教育的市场运行机制,鼓励、支持、引导和规范私人、企业以及非营利组织等社会力量举办职业院校,参与职业教育资源供给。
2.大力实施中高职衔接。一是创新衔接模式。继续扩大“初中起点”的在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举办“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的试点范围,大力开展“中职起点”的中高职衔接模式的创新;以地级市所在的高职校或者本科院校为龙头,以星级中等职业学校为主体,形成“3+2”或“2+3”的中职、高职分段衔接式、“3+3”的中职、高职免试注册入学式和“3+4”或“5+2”的高职、技术型本科连读式的办学模式,积极探索“高职起点”的“4+2”或“4+3”的“专升本”模式。
二是设计衔接课程。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实质上是教学的衔接,教学衔接的核心则是课程,因此,必须建立统一的课程
与教材衔接的领导机构。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以统一的课程标准统领教材的编写,同时做好中职课程标准与高职课程标准的有机衔接,不仅使中等职业教育内部做到各个层次的衔接,而且使学生所学知识适应“中职为基础、高职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构筑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多元渠道。一是调控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技工教育等三种教育类型的结构比,培养不同特质的技能型人才。由于普通中专基本上设立在地级市以上的大中城市,且办学历史较悠久、办学质量较高,因而大中城市的职业教育应以普通中专为主,适度压缩职业高中和技工教育的比例。各行政区,特别是县级市,主要以职业高中和技工教育为主,考虑到大中城市向中小城市尤其是县级城镇的产业梯度转移和技术外溢,县级中等职业教育应该大力发展职业高中和技工教育。
二是打通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技工教育三种教育类型的课程限制,促进三种教育类型的互通。虽然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技工教育是根据不同的培养规格设立的,但就其学历层次、办学性质而言,都属于中等职业教育。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尤其是文化基础课程以及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上,“十二五”期间,应着力打通三种教育类型课程的壁垒,建立校际之间直通转学的机制,实现文化基础课程以及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的共通和课程学分的互认。在此基础上,根据受教育者的多元需求,在实施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各有侧重,并发挥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技工教育三种教育类型各自的优势。
(二)以普职规模大体相当为目标,以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为抓手,实施积极有效的职业教育招生政策
1.坚持普职大致相当的政策,促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一是打破管理体制障碍。教育系统内要按照普职规模大体相当的原则,确保初中毕业生按比例分流,推动普职的协调发展;教育系统外打破职业教育“条块分割管理”的体制,建立健全政府统筹领导下的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做到“全口径”统筹各种职业教育,“全覆盖”管理各类职业学校,形成统筹管理下的分工协作的管理体制。
二是打破部门利益壁垒。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举办除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医学类学校外,凡涉及劳动技能培养的中等专业学校一律通过国有资产划拨的办法归口教育部门,形成教育部门牵头的“大融合”。融合中等职业学校原有主管部门与发改委、人社部门以及相关行业协会组成“大监管”机构,通过融合、有效的监管体制,破除多头办学抢夺资源、浪费资源以及“运动员和裁判员”不分等现象。
三是打破招生地域限制。“分区域,按计划,定专业,限人数”的区域招生办法对稳定职业学校招生秩序有较强的规范作用,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制约着区域内职业学校的发展。因此,“打破区域分割,实行联合招生”是按照“区域”维持“招生秩序”稳定、通过“联合”实现“利益双赢”的政策创新。
2.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原则,促进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互融互补。一是大力发展学历型的职业教育,强化新增劳动力的职业能力培养。根据“十二五”全国高中阶段生源变化的规律和发展的可能性,建立学历型职业教育生源的预警机制,规划好省、市、县三级区域的学历型职业教育事业规模,增强对农村和城市新增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的引导力度。
二是积极拓展非学历型的职业培训,促进社会公众的职业技能提升。要针对区域产业发展和企事业单位的用工要求,主动介入职业培训,大力拓展岗前职业教育、在职继续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下岗再就业培训教育。在满足群众“就业、转岗”等基本需要的基础上,拓展职业教育在休闲娱乐、陶冶情操、提升素养等方面的服务功能。
3.实施积极有效的职业教育招生政策,促进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和效益的提升。一是强化招生机制的政策力度,坚决巩固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规模。严格按照国家、省、市高中阶段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职普比例大体相当的政策要求,结合各地区生源实际情况,确定高中阶段教育各类学校招生规模。狠抓职业学校招生计划的落实,将行政区域内各职业学校招生计划分解指标到生源学校,由生源学校落实好向职业学校输送生源的政府指导性指标,以巩固各地职业学校的规模。强化跨区域招生、民办高中招生以及职业学校注册招生,重点解决普职生源之争、区域生源之争、校际生源之争等。
二是彰显招生方法的创新支持度,大力拓展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潜在空间。研制出台吸引中等职业教育生源的招生政策,重点从生源区域和对象类型两个方面进一步扩大中职招生范围。充分发挥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自身的办学优势,扩大招生区域范围,大力推动东西联合办学、南北联合招生等。挖掘中职潜在生源,扩大招生对象类别范围,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对象由单一的初中应届毕业生向多元化的社会群体转变。开展国际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引进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拓展中外联合办学和出国留学规模,促进专业课程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鼓励职业学校为海外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
(三)以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为目标,以提高质量为中心,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提升政策
1.建立“自主面向市场”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坚持职业教育的公益性,切实履行政府举办职业教育的主体责任。同时,在国家拥有所有权的前提下,将职业学校所有权与经办权分离,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尤其是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努力形成多元办学的良好格局。各级政府根据规划做好职业学校的办学基本保障,重点做好政策制定、宏观规划、统筹协调、监督指导等工作。各级职业学校尤其是公办职业学校要深化改革,通过办学质量的提升来体现职业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提高职业教育的附加值。
2.大力实施“质量内涵提升”的职业教育改革。一是完善职业教育质量标准。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和教育发展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职业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在专业、课程、教材、校企合作、教师队伍、教育技术、教学方法等方面制定和实施科学的质量标准,引入行业、企业和社会第三方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拓展并完善职业学校建设标准,形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项目较为完备的职业教育质量标准体系。
二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首先,必须由教育部门与产业部门共同确定人才质量规格。围绕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所需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目标,教育部门与行业部门在对话、对接中,将企业典型工作岗位的要求提炼出来,明确相关岗位或岗位群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点,有效地找准人才培养目标和路径。其次,必须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针对职业教育人才质量规格,产业部门与教育部门要进行相关要素的相互渗透,在师资、课程、实训、实习就业等环节进行有效对接,发挥各自的技术与资源优势,共同推进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最后,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三是深化职业教育质量评估。创新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机制,建立以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为依据的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制定职业学校综合督导评估和绩效评价制度,形成教育与产业、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质量评价机制。积极开展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建设的研究,鼓励第三方参与职业教育评价,探索建立职业教育第三方质量评价制度。
3.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方式转变。一是在“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的背景下优化职业教育布局。破解职业教育资源分散、专业重复、互争生源、效益低下、特色不明的粗放型发展的弊端,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发挥整体效益,加速职业教育集团化、规模化、连锁化办学,促进职业教育的集约型发展。整合省、市、县属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技工学校、职业高中等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形成集约发展的合力,重点办好县级职业教育。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布局的调整力度,以试点国家、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为依托,就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大胆探索创新,真正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推进高中阶段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战略突破口,努力促进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协调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是在“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接的背景下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切实做好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调整的分析工作,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结构变化的需求,选择专业大类,做好专业定向。开展专业规范化建设,建立合格专业、特色专业、示范专业梯度评估制度。大力扶持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专业,积极培育急需的新兴专业,强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相关的专业建设,重点加强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环保、软件、物联网等领域的人才培养。
三是在“政府主导”向“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转变的背景下提升职业教育的管理水平。大力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由主要依靠政府及教育部门推进向依靠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协同推进转变,努力将行业部门、行业组织、行业专家作为统筹规划、宏观管理的依靠力量,指导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推进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实施学校科学管理的推动力量。同时,有效凝聚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共同发展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四是在“规模型”发展向“内涵型”发展转变的背景下提升办学质量。(1)以精品课程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贴近生产科技发展的需要,按照国家、省课程政策要求,构建和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理论实践一体化、中高职相衔接的课程教学体系,以课程的内在品质吸引学生。整体推进职教教研工作的开展和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加大职业教育精品课程的开发与研制,以高效的课堂吸引学生。(2)以品牌职业教育师资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加快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以技艺精湛的品牌教师支撑职业教育的优质教学,激发并始终保持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发挥职业学校品牌教师的技术优势,加大对城市企业和农村专业户的技术辐射力度,以技术服务吸引企业的关注,以优质服务赢得学生及家长的关注。为此,要以创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突破口,以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为保障,大力推进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3)以优质就业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深化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环境和资源,采取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的合作培养,锻造高技能的精品学生。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求职心态和就业技能,以良好的职业愿景和创业前景吸引学生的关注。强化职业学校的就业推荐,用对口就业、高薪就业来增强职业学校对学生的有效吸引。
(四)以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为目标,以建立稳定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关键,完善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保障政策
1.提供友好型的舆论环境。一是启动职业教育宣传月活动,营造全社会关注职业教育的浓烈氛围。根据职业教育办学的特点,建议将每年的3月或者5月设为职业教育宣传月。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定时间、高密度、大容量、多形式地集中宣传展示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成果和先进典型。可以将职业教育宣传月活动与三月份的“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和五月的国际劳动节庆祝活动结合起来,通过职业学校学生的“技能便民服务”“社区实践服务”“技能表演展示”等,增进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了解和支持,提升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当前,要强化职业教育界与新闻界的沟通和对话。职业教育宣传不能仅停留在教育媒体的宣传上,更要扩大到大众传媒领域,利用大众传媒的影响力来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
二是实施职业教育品牌创建计划,塑造职业教育的新形象。职业教育形象品牌的塑造,对挖掘职业学校的精神、提升办学理念、创立办学特色、形成社会影响至关重要。职业教育形象品牌可以是品牌学校、品牌专业、品牌课程、品牌教师、品牌学生以及职业教育创新和创业典型。通过职业教育形象品牌的宣传和展示,为职业教育赢得发展的空间和机遇。
三是完善职业学校师生技能大赛制度,成立彰显职业教育技能艺术的展示团。将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体系中,实现技能大赛由阶段性工作向常态性工作的转变,由少数师生参与向全体师生参与的转变,通过“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以赛促用”的方式,形成“人人关注、个个参与、校校行动”的职业学校技能训练和分级分层比赛氛围。在电视台设立“职业教育技艺达人”栏目,每期推荐一名职业教育技艺达人,以提高社会公众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度。
2.建立稳定增长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一是提高政府统筹整合各类职业教育经费资源的能力,夯实职业教育发展的财力基础。目前职业教育经费筹措的渠道有财政性教育经费、教育费附加、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就业经费、失业保险基金、彩票公益金收入、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扶贫及移民资金等八个方面。应该说,职业教育发展的资金来源是充足的,关键是提高政府的统筹整合能力。
二是完善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投入机制,促进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强化中等职业学校综合预算制度的执行,建立健全中等职业教育稳定增长的经费保障机制,制定并逐步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继续加大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投入,确保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的执行。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职业学校中,探索由政府通过出资购买职业教育产品或服务的方式,以有条件的筛选和有选择的购买,取代以往比较盲目的不公平投入,实现职业教育的公平投入。此外,还要调动行业和企业的积极性,促进校企合作办学,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三是建立健全财政转移支付的法律法规,建立国家、省级财政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转移支付制度。根据区域以及城
乡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有关部门应制定《关于加快发展面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进一步完善政府间公共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促使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更多地向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农村地区倾斜。同时,通过设立各项支持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专项基金,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农村地区职业学校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职业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3.提供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强有力的其他相关保障政策。一是建立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促进机制,确保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依据《职业教育法》,围绕职业教育办学的内外部管理,建立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和执行机制相互衔接的中等职业教育管理制度体系框架。要充分挖掘和深入总结各地区行之有效的制度建设经验,将成功案例提升为政府层面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建设来保障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此外,要从政策的对象范围、保障条件、执行力度等对目前实施的国家助学金和特困生、涉农专业免学费以及注册入学升学、就业优惠等现有政策进行调整修订,整理编印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制度汇编,全面提升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决策和依法管理的水平。
二是健全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督导机制,推动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单靠教育部门推动职业教育发展难有成效,必须会同各级人大、政协机关、政府督导机构等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执法检查、调研督察和职业教育督导。基本形成1年一次县级中等职业教育专项督查,3年一次市级中等职业教育督导,4年一次省级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通过专项调度、分区推进、绩效公示、工作简报、专项评估、新闻监督等多种方式,督促各地区和各有关方面落实政策制度规定的责任。
三是建立职业教育发展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联合监察机制,协同推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当前要重点就“先培训、后就业和持证上岗”的劳动就业准入制度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107号)等外部法规进行联合监察,引导各类企事业单位优先录用接受过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的人员。通过联合监察机制,提高劳动监测力度,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对违反国家劳动用工政策的企事业单位依法进行处罚,确保职业学校毕业生未来职业生涯“获得合理待遇,享受职业尊严”。公正的薪资待遇、体面的劳动尊严是提高社会公众对职业教育热爱的终极基础,也只有让社会公众最终心甘情愿地接受职业教育,才能使职业教育对人们的吸引不被异化、曲解。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台湾地区 技职教育体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基本框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164
1 引言
台湾地区教育体系是普通教育和技职教育并行的“双轨制”教育体系。台湾地区技职教育体系呼应台湾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既吸纳了西方现代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又借助东方儒家文化崇尚读书的传统,成功建立了独具特色的技职教育体系。
2 台湾地区技职教育体系
台湾地区技职教育体系主要包括四类学校、五个层次,四类学校是指高级职业学校、专科学校、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五个层次分别是中等技职教育、高等专科教育、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本科教育、硕士教育和博士教育。在学制上,高级职业学校(高职)属于高中阶段职业技术教育,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学制一般为三年。专科学校设二年制、三年制和五年制,分别招收高级职业学校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生、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属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分二年制和四年制,分别招收专科学校毕业生、高级职业学校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研究所设在大学,进行研究生教育,硕士班学制1~4年,博士班2~7年。1996年,台湾地区在普通教育体系中附设二技,以衔接专科学校课程。至此,构成了一个与普通教育体系并重并立、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技职教育体系。
3 台湾地区技职教育体系特点
3.1 “立交桥”式体系结构
“立交桥”式体系结构是台湾地区技职教育体系最显著、最具代表性的特点。该体系相对较为独立和完善,但同时又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规格、层层衔接贯通的体系。一是层次完善。技职教育体系与普通教育体系平行发展,层次完善,上下衔接,自成体系。二是学制合理。按照不同的生源,设立不同的学制,一是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接受教育的需求,二是有利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育的相互衔接。三是职普衔接。技职教育与普通教育互相衔接,在技职教育的每个层次都有进入高校继续深造的通道,且无论接受哪种高等教育,学生都有获取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机会。四是多元入学。技职教育体系多元入学方案使拥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可以通过多元入学方式进入合适的大学科系或研究所就读,各学校和科系也可以根据校方的需求与特色,甄选适合的学生来就读。五是管理科学。技职教育行政管理为三级垂直管理体制,各机构管理职责分明,有利于技职教育的统筹安排和技职教育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3.2 贯穿终身教育理念
台湾地区将终身学习理念融入技职教育体系中,技职教育目标兼顾升学与就业,公民可以随时返校进修学习。一是开展生涯辅导。生涯辅导教育始终贯穿于台湾地区技职教育体系当中,在中学阶段就已开展生涯教育,较早地让学生进行职业性向试探。二是建立回流教育制度。鼓励在职进修的“区间式”学习生涯规划,开办在职进修专班,提供相当层级的学历教育机会,满足了台湾地区职业技术人才的素质提升与工作转换的需要。三是建立职业证照制度和多元文凭体系。一方面,要求技职院校学生毕业时取得毕业资格证书和职业证照,另一方面,按照“职业证照换取同等学历资格”的原则,建立起了毕业资格证书和职业证照之间的等值互换关系。
3.3 私立技职学校比例大
台湾地区长期以来非常重视私立教育的发展,多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私立技职学校教育体制,私立学校占有较大比例。2012年,私立大专院校学生人数为92万,是公立大专院校学生人数的2.1倍。
4 对大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启示
海峡两岸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由于同宗同族血脉相连,在文化背景、社会特点等方面有很多相似性。台湾地区在六十年代开始发展时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正是大陆目前职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所以,台湾地区曾走过的技职教育道路和技职教育体系特点都对大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借鉴意义。
4.1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框架
4.1.1 职普教育相互贯通和衔接
为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衔接通道,一是全面开展职业预备教育。在普通高中开设职业技术教育类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个人的爱好进行选修或转入中等职业学校就读。二是探索高职专科层次教育,在一些发达地区适度地增加本科及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给职校学生更多接受高层次教育的机会。
4.1.2 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相互衔接
按照中高等职业教育系统化人才培养理念,一是大力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扩大中职学校学生升入高一级职业院校的比例。二是重新规划中职与高职教育两个层次之间课程和教材的衔接,适当调整中职和高职教育专业目录,为中高职对口招生奠定基础。三是建立健全中高职衔接的管理、教学和评价制度体系,从而形成中高职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4.1.3 融入终身教育理念
一是贯通职前和职后教育,整合职前职后教育资源,系统设计课程体系和学习方式,使劳动者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可通过多次选择以多种方式接受职业教育。二是建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毕业文凭之间的等值互换关系,逐渐形成多元文凭价值体系。三是设计多元入学方案,规定同等学力者都可以参加高一级学校的入学考试,同时设计相应的免试、加分等条件,使得公民在终身教育过程中有参加更高层次学习的平等机会。
4.2 落实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大陆可以借鉴台湾地区职业资格证照制度经验,一是整合职业资格考核资源,教育、就业和行业企业部门根据不同职业类型要求,共同制定统一的,符合全球化、国际化资格证书协议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二是制订各种职业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制度。三是建立相互衔接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将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内容进行整合,建立灵活的职业教育学制,使职业教育课程与职业资格鉴定相互贯通。
4.3 鼓励发展民办职业教育
一是制定对民办教育较为宽松的制度,大力扶持社会力量办学和私人办学,给予民办高职院校更多的办学自。二是加大对民办职业院校的经费资助力度,政府可采用各种直接或间接手段扶持发展民办学校,支持、鼓励工商界对民办职业院校进行投资。三是进一多完备民办职业教育法规体系,依法办学、依法行政、依法治教。
4.4 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落实投入、建设等保障管理体制和责任。通过建立完备的职业教育监督、保障及管理体系和机制,采取强有力的监督和保障措施,保证职业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能得到全面落实。
5 结语
台湾地区技职教育体系特征反映出职业教育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密切相关性。大陆可以借鉴台湾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大陆的实际情况,通过采取构建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框架、落实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鼓励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等措施,逐步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关晶等.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2,(7).
[2]刘峰.新加坡“立交桥”式职业教育体系给我们的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11,(5).
[3]白汉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国际比较[J].管理观察,2012,(1).
[4]张振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命题探析[J].职教论坛,2011,(28).
[5]曾风春.瑞士职业教育体系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
[6]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6
关键词 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逻辑;建构范式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13-0033-06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既依赖于持续推进的国家意志,更需要地方政府基于现实需求予以科学设计和推进。
一、实践探索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和措施后,全国31个省市结合本省实际也相继制定和了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并将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大任务给予了特别关注。5年间,各省份按照纲要要求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主要从如下方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一)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拓宽人才成长途径,是体系建构的行动起点。各省按照国家要求及结合省情,探索多种招生模式,推广“知识+技能”的考试考查方式,为中职毕业生进入高一级职业院校搭建了制度通道。概括来说,其招生考试体现出三个特点:
一是多元性。坚持放权对口自主招生,实施分类测试,调动院校积极性,多个省份形成了自主招生、三二分段试点、五年一贯制、3+证书、注册或优秀生免试入学等多种招生模式并行的格局。
二是技能性。创新“知识+技能”考核选拔方式,突出技能导向。如,山东省2013年起实行“知识+技能”的春季高考,2014年首次增加专业技能实操考试,2015年将按专业类目进行技能实操考试调整为按专业类别组织技能考试;甘肃省2012年实施了“文化综合素质测试+专业基础知识测试+专业技能水平测评”;湖北省2011年开始探索“技能高考”,2014年有9965人参加技能高考,其社会认可度逐年提高。
三是择优性。无论是自主招生、分类考试还是免试推荐入学,均体现出选拔择优的性质。即使个别省份实施了注册入学,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也注重了育优、择优。如,江苏省在省内高职院校中试行面向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含普高和中职)毕业生注册入学的录取模式,并开展了3种分段培养试点。在试点过程中,明确试点项目中入学条件和毕业证书发放办法,2014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转段升学工作的意见(试行)》,把转段升学考核设计为课程考试、过程考核、综合评价3个环节,突出培养过程中的育优性、择优性。
(二)学制衔接
学制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等。除特殊院校、特殊专业外,我国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的学制一般为三年,本科高等学校学制一般为四年,研究生教育学制一般为2-3年。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包括四种类型,再加上普通高中生源,使得升入高职院校或本科院校的生源构成非常复杂,同时各个专业具有不同的特性,学生接受技术学习的程度也存在差异,这些因素导致了衔接试点中出现了不同的学制衔接模式。如,2009年广东省开展中高职“三二分段”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2012年山东省开展了中职与省内本科学校“3+4”分段培养试点、高职和省内本科学校“3+2”联合举办应用型本科教育试点,陕西省2011年开展了三二分段(中等职业学校3年,高等职业学校2年)连读试点,北京市2012年开展“3+2” 中高职衔接办学试验,浙江省开展了中高职“3+2”和“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试点,广西2012年启动了 5 学年一贯制、“2+3”学制、“3+2”学制等中高职衔接试点,等等。
(三)专业与课程衔接
课程衔接的前提是专业衔接。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 》提出的专业衔接要求,北京、浙江、甘肃、上海、福建等地区均选择了契合区域需求的重点专业进行衔接试点,其选择的专业体现出名称相同或相近、专业技术含量高、社会需求稳定等特点。
在课程衔接体系建构中,各省密切联系行业企业,建立多元主体课程开发机制,对接岗位要求,围绕中高等职业教育接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如福建省、江苏省成立专门机构统筹领导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学创新,明确人才培养整体要求与分段要求,注重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统一性、课程内容的连贯性、能力培养的递进性;湖北省对于实行技能高考的各大类专业,实行职业院校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开发专业标准,推动中高职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与教材等方面的衔接;广东省组织力量编制中高职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中高职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浙江省以资助课题立项的形式积极进行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和探索工作。
二、问题分析
总体来看,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仍处于试点探索阶段,在具体实践中面临诸多问题。
(一)目标与逻辑
对于我国要建构一个什么样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相关政策对此的表述是明确的。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再次明确到2015年初步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得到广泛宣传,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大政策更加完备,人才培养层次更加完善,专业结构更加符合市场需求,中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衔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基本建立,现代职业院校制度基本形成,职业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能力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进一步增强。与之对比,各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离这一目标差距还非常大。分析实践发现,各省在建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目标及推进体系建设的实践中既缺少全面系统的调研,也缺少理论准备,需求导向的体系建构在认识和行动逻辑上有很多误区亟需澄清。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适应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是体系建构的最初动因,这符合体系建构的人本逻辑,即将教育作为人权来建构,将教育作为人类更好发展和充分参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基本机制。但事实上,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区层面,对于体系建构的人权基础的调研还很不充分。对于学生而言,选择升学的目标是为提升学历层次还是为技术技能积累,如果是前者,那么出于这种需求的体系建构便违背了现代职业教育的本质;如果是技术技能积累,那么职校毕业生相对于普高毕业生升入高一级职业教育系统后所形成的技能积累优势又体现在哪里?如何来体现和保障这种优势?对于这个问题现有政策并未给予解答,而且相应的高一级职业院校也未能就此做好准备或具备相应的条件。此外,由于遗传、环境、教育、个人主观努力不同,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基础往往不同,每一位受教育者的兴趣、爱好、动机也不完全一样,职业教育结构体系对受教育者需要的适应性,就应该表现在尽可能地为每一位受教育者提供适合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层次。目前看,各省域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普遍遵循内部衔接的逻辑,这其实是在体系建设中设置了诸多“限制性”要素,如在事先设计好的“3+2”、“3+3”、“2+3”、“3+4”框架内实施人才培养,其课程设置的自主性、学生专业选择的自主性、学生能力的拓展性等都会受到限制。
其次,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目标,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重要职能。我国各省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产业结构、技术状态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导致各省域产业与行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层次、规模是不同的,这构成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据。除经济因素外,政治、科技、文化、人口、国际环境等因素也会对职教体系建构提出要求,而且不同因素对体系建构的要求并不总是一致的。目前看,部分省份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规模需求、结构需求、质量需求、文化需求的研究还很不够,在总体架构上缺少科学规范的调研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纵向体系衔接也是偏离社会需求的。
(二)结构与逻辑
结构是伴随着系统的不断分化所形成的系统内部资源运行和分配的一种相对稳定状态。在这一定义下,职业教育体系的结构可以区分出两个分析领域:一是职业院校实体内在结构分化与发展,即不同层次职业院校的实体建设;二是职业院校专业体系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结构演变。目前,省域职业院校层面的实体分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从实际来看,地方本科院校在向应用型转型过程中遇到种种障碍,主要体现为缺乏理论准备、认识定位模糊、主观意愿不足等。应用型本科是高职院校的高一层次,这似乎在政策领域已形成共识。然而,审视当前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其吸引力不高的症结恰在层次之说。
高职之所以成为高职,不在于学制为三年,而在于社会需要的某一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恰好三年可以培养完成。把这类相关三年制专业集聚在一起,放置于一个专门性培养机构中,这才是高职院校学制和类型产生的逻辑。但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不仅有承认高职层次是较低层次的教育类型之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严重压缩了高职发展空间。中职毕业生或高职毕业生想要进一步提升专业水平或学历层次,其选择进入到什么类型的院校学习应体现出一定的自由度,而不是很线性地被安排到四年制学校里再学两年或三年同类专业。持有线性衔接的认识或采取这种行动逻辑,并不利于我国职业院校整体的健康发展,也无法真正体现出开放自由、适应需求等目标要素。在上述理论分析框架下,重新审视目前实践中的各种衔接模式,尽管其本义是为了实现学生的技术技能积累并获得更高层次学历教育证书,但从实践逻辑看,无论是“2+3”、“3+2”、“3+3”、“3+4”等哪种模式,都必然会涉及教学内容的分割及重新调整,这不仅增加了院校教学与管理的压力,也让体系建设变得繁琐复杂,其不利于需求导向的职业教育整体结构的协调发展。
劳动领域的实践已表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劳动力包括技术技能人才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可替代性,这种可替代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结构与人力需求结构之间不只有唯一的适应关系,毕业生的适应面、岗位需求的弹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职业教育结构体系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1]。这其中,对于就业弹性的研究及对劳动力市场的研究不可或缺,但当前这些研究明显不足。经济增长的源泉是资本、劳动与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对就业弹性的影响来自两个相反方面:一是技术进步直接导致就业弹性系数下降,二是技术进步间接引起就业弹性系数提高[2][3]。由于不同产业或行业的技术构成不同,所使用的资本和劳动的密集程度存在一定差别,因此,各个行业产出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相差就比较大。同时,细分行业进行就业弹性分析则会发现,有些行业虽属于就业弹性较大和就业吸纳能力较强的产业类型,但其自身就业吸纳作用很小,这意味着,对于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研究,仅从宏观角度分析产业结构的特点及其与专业结构的匹配关系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是不科学的。目前,众多研究者在研究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时,均将二者视为简单的线性匹配关系,认为有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就应该有什么样的专业结构,一些省份也是按照这种逻辑进行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从长远看,这种粗框式的研究和做法不利于劳动领域人力结构的优化与调整。
劳动力市场既是整个教育体系产出的结果,又可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重要因变量。随着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学习型组织的发展,职业教育领域在许多方面的边界正在发生改变:更多的职业教育在工所场所发生,或与企业合作进行,或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进行;出现了更多跨学科学习和更广泛参与以及与传统学生不同的、拥有不同需要和能力的新型学生。更多学生的混合,显然已在系统输出中出现了毕业生“质量”方面更大和更多的变化。对于很多用人单位来说,其招聘很难跟上所有的变化,许多企业并没有考虑职业教育的变化而对自身的招聘和用工政策给予及时的调整,以至于尽管毕业生供给增加,但企业仍然很难招到足量的“合适的”应聘者,所谓的结构性失业长期难以改变。此外,有部分毕业生或求职者具备企业所需求的专有技能,却因为待遇、生产环境、个人意愿等诸多原因不愿去这些岗位就业,也导致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这些因素也间接导致了所谓的学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错位,因此,重新认识和深入研究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对于建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深远的影响。
(三)质量与逻辑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质量体现在诸多方面,如类型定位合理、层次划分科学、体系架构开放、教育机会均等、评价标准严格等,每一个要素作用的发挥或运行都需要相应的机制作保障,这是形成职业教育发展特色和吸引力的关键。从实践看,目前很多省域初步构建起了纵向衔接的现代职教体系,确实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渠道和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职院校生源问题。但这背后,却隐藏着质量危机与问题。
首先,同样存在生源危机的中职学校将升学作为吸引学生入读职教的重要手段,在招生上大肆宣传,入读中职成为更多家长和孩子眼中的通往高等院校的“捷径”,而部分中职学校的教学也逐步偏离就业导向,甚至有的县级职教中心整体为升学而设计课程。职业教育首先作为一种类型并以独特的体系建构与普通教育体系并行于整个国民教育系统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是对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无论是职教体系的哪一个层次,都必须坚持这个目标定位。
其次,多元化的考试方式适应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但也带来了评价标准的多样化问题,如正在探索的“知识+技能”考试评价方法中不同专业对知识和技能要求的把握和衡量标准是存在差异的,对于接受不同专业教育的学生而言,必然存在教育机会不均等和不公平的问题。此外,提前自主招收高中毕业生进入高职系统,或采取注册入学、综合素质考查的方式招生,确实有利于实现多方利益、调动多方积极性,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冲击中职学校对初中生源的吸引力,可能将会使更多的学生选择普通高中,而不是中职学校。在目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中职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有大量刚性需求且中等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劳动保障政策尚不健全的背景下,中职教育发展困境将更为突出。
再次,在欣喜于解决生源问题的同时,高职院校还面临着生源文化基础参差不齐、技术技能初始水平差异较大等教学管理难题,对于一些转型的应用型院校亦是如此,这必然影响到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层次是系统的基本属性,每一层次都有自身的质和量的规定[4],一般来说,高一级层次对于次一级层次具有依赖性并具有包含或包容关系。从目前实践来看,高职是中职的上位系统层次,但其优于中职层次的目标、内容、评价标准等并不突出,现有的衔接试点多是单独建构一个衔接框架,进行内部衔接,但若推广开来,则存在实践操作缺少质量标准的问题,同时中职生与普高生形成两个小体系存在于学校内部,实行单独编班、单独管理并非长远之计。有一些院校在对同时到高职系统层次的普高生源、中职生源施以同样的课程内容、评价标准,而这又无法突出中职生先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优势,相对地也降低了高职教育的技术技能培养层次。因此,无论从哪方面看,要让职业教育保持其独特类型和优势,必须重新定位高职的功能与目标,即实现对持有技术技能优势学生的身份给予社会认可,建立职业教育和技能识别体系,这对于真正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才是治根之举。
最后,灵活开放的体系目标要素体现明显不足。灵活开放体现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面向人人,无论是在校生还是社会有实践经验的工作者,均有机会进入体系中学习。我国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西省在体系建设目标表述中明确提出了“灵活”、“开放”等目标要素,其他部分省份虽没有明确提出,但其目标内涵中则蕴含了灵活开放的要义。但从省域实践看,有实践经历的在职人员进入高一层次教育系统获取学历证书或提升专业理论水平的通道尚未打通,也鲜有高等院校进行试点探索。
三、建构范式
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任务紧迫而艰巨。直面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是建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遵循的理论逻辑,据此方可生成科学的建构范式。
(一)树立服务于职业人成长的体系建构观
促进和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本质目标,但人的社会属性又决定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人有其职业属性,由此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便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建构的最终目标。“今天的工作世界需要完整的人格”[5],职业世界更需要同时兼具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的人才的支撑。对于这一点已形成社会共识。职业人的成长是分层次的,其职业精神、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的提升与深化亦是渐进式的,其中职业精神是根基,其形成源于职业认知、职业兴趣、职业信念、职业品质的发展,由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便被赋予了形成职业认知、激发职业兴趣、培育职业信念、塑造职业精神的重要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内生于职业教育内容之中,隐含于升学转换、专业选择、课程衔接、评价考核等体系建构的关键环节中。
马克思曾描绘了人类选择职业的理想图说。他说:“如果我们生活的条件容许我们选择任何一种职业,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一种能使我们最有尊严的职业,选择一种给我们提供广阔场所来为人类进行活动、接近共同目标即完美境地的职业。”[6]但是,能给人以尊严的职业,“并不一定是最高贵的职业,但总是最可取的职业”。在马克思看来,职业不是生存手段,而是作为一种生活的方式,是一种事业和享受。由此,在教育早期阶段渗透职业文化,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引导初高中毕业生选择符合自身兴趣及发展潜能的专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则要为人们认识职业、选择职业、变化职业提供更多可能,唯有建立在此观念基础上的体系建构和政策设计,方可深入人心、彰显价值。
(二)加强研究
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体系中各项量化指标的设定及政策措施的出台应该基于科学的调查数据。我国曾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了全国性的地区人才需求预测,各地区自始自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力求预测方法科学,调查数据精度高,并在调查中发现了人才培养、使用及管理中的很多问题。对于职业教育发展而言,此项工作的开展不仅在管理规划层面推进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而且也为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专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7]。当前,各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工作还处于试点探索中,应举全省之力,集合各领域权威研究力量,开展系列普查性调研工作,包括人才需求预测、学生升学与就业意愿(初中生、高中生、中职生、高职生)调查、企业职工继续教育需求调查、劳动力市场变化研究等,紧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基础性工作及关键环节,力求为体系建设提供一个科学的大数据基础。
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要坚决杜绝以单个调查和访谈作为结论的做法。当下有很多研究是建立在个案调查或访谈基础上的,以个别推论一般,影响了决策的科学性。尤其是关于劳动力市场方面的调查,由于市场一种变化的制度,长期预测并不可行,而在短期预测中,很多企业自己都说不清楚其人才需求到底是什么。正诸多研究已经指出的,“企业代表在谈到对工作能力的要求时,通常没有描绘出所有层面期望的能力,而是首重强调那些短缺的或濒临丧失的技能”[8],而且“从雇主那儿获得他们未来需求的任何数据性预测,都是不可能的”[9]。二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涉及的调研数据规模庞大,要避免各领域各自为战及平面数据的简单堆砌,要对数据进行全面、专业化、智能化的汇总、加工和分析,揭示出数据中蕴含的多维度的关联性信息及丰富的特征性信息,发现理念、结构、规模、机制、管理、资源配置等相关变量及其函数关系。三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文化差距较大,职业教育政策、劳动力市场政策、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政策、民众的受教育意识与观念等都存在一定差异,调研问题的设计必须基于现实省情及现有政策,从职教体系建构所需保障制度和政策着眼,力求发现新需求、新问题、新建议。
(三)建立框架
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使命在于以培养完满的职业人满足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基于此种设计理念,职业教育体系建构须改变以学历教育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转向以需求为导向的发展定位。因此在进行职业教育体系框架设计时,职业资格框架顺理成章地应成为该制度的核心[10]。当前,众多学者提出要建立国家职业资格框架,以此从制度层面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等各领域及其各层次的衔接与沟通,并可作为省域现代职教体系建构的基本依据。
我国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目前两种制度并重但两种证书并未实现沟通和等值。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及其相关制度是国家资格框架的核心要件,两者只有实现融通和互认,才能规范人力资源的开发、配置以及人才分层和有序流动[11]。在国家职业资格框架内,应明确职业资格等级和各级学历证书的等值关系,明确各级职业资格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标准、资格考核点和评价方式,以避免各地职业教育机构因对资格证书的理解或培训水平不同而导致的资格证书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在各级证书的关系上,职业资格框架应规定,获得一定级别的资格证书后,必须要有相关证书的工作经历后方可申请更高级别的资格证书,或更高级的学历证书,这样就确保了资格证书与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也将确保有一定社会资历和实践经验的人有权利、有机会继续接受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资格证书的取得必须经过相关职业教育或培训机构的教育与培训。这些教育与培训机构既包括公立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也包括私立职业教育与培训构机,其中以学校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为主体。想要升入高一级学校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系统,可经过学术补偿教育和职业技能补偿教育,学术补偿教育由普通高中实施,职业技能补偿由中等专业学校实施。设立国家职业资格高等专业考试,对于中职毕业生且有6~7工作经验、高职学校毕业生且有2~3年工作经验者,可申请参加此类考试,对于通过者颁发相应高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可获得直接进入应用技术大学的资格,通过研究型大学的能力测试后可进入研究型大学,实现自身职业发展的转型。在国家职业资格框架尚未出台前,各省可以按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获取要求,结合省内产业发展水平和特点,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学业水平等级测试,通过者获得相应的中专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同时取得升入高一级职业学校系统的资格,经过学术补偿教育的中职毕业生参加高考可进入普通高等院校;普通高中毕业生通过技能补偿教育且通过水平等级测式并获得相关证书后,可进入高等职业院校或应用技术型高校学习。这其中,在中职学校应设立专业转换机制,允许学生在有了初步的职业体验后可重新选择专业;在报考高职院校或其他本科院校时则应允许学生在大类专业范围内实现专业方向的二次选择。
(四)健全制度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需要方方面面配套制度的协同推进,其关键制度有以下三个:
一是职业教育数据分析及质量监测制度。各省要建立专门性的职业教育数据监测机构,负责收集、实时公布职业教育发展相关数据信息,并进行质量监测。监测指标包括:入学机会和范围,职业教育体系内部衔接效率,人力和物质资源配置,职业教育与就业间关系,劳动力市场、职业和部门活动,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劳动标准、工资和收入,继续学业结果,培训满意度和适应性,专业与就业匹配情况,对先前学习的认可情况等。要逐步构建起系统、科学、具有国际可比的体系质量和就业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对职业教育体系发展情况进行监督评估及定期报告。
篇7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现代产业体系;现代高职教育体系;技能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738(2011)05-0024-04
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一精神表明,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仍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话题,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高职教育作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在当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一股风潮的形势下,更迫切需要我们加快发展高职教育,增强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进而要求高职教育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出新的调整以适应这种变化。事实证明,劳动者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和制约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资金可以引进,技术可以引进,设备可以引进,少量的专业人才可以引进,但是劳动力素质不能引进。众所周知,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广州作为这一区域的中心,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急需一大批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国务院又出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明确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这也直接明确了广州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就是要构建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现代职教体系。由此,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探讨富有广州特色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的构建策略,对于如何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来适应现代产业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现代高职教育体系的内涵解读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各类产业内部的调整,对人才的知识、技能、素质和择业观提出了新要求,人才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这就要求人才的培养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技能型劳动者培养的重要阵地,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人力资源保证。广州要成功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亟待探索构建以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以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和技能为基础,以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统筹整合资源,调整优化结构,加快建立起政府主导、行业企业支持配合、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有序规范、协调发展,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终身教育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需求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简单来说,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就是与普通高等教育并行且相互沟通、与中职教育相互衔接,学历、学位教育与职业培训统筹发展、横向贯通,以市场为培养导向,以应用为根本特点的开放式、高水平的服务现代产业体系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系统。如下图所示:
图l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图(虚线内为高职教育)
其中,“与普通高等教育并行且相互沟通”,是指高职教育首先是自成体系的系统,但与普通高等教育形成相互沟通的关系;“与中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是指高职教育与中等教育水平的职业学校、技工学校衔接,构成完整的从低到高的独立体系,这一体系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上,都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体系;“学历、学位教育与职业培训统筹发展、横向贯通”,是指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高职教育既要有层次上的提升,建立起专科、应用型本科、研究生并可授予相应的副学士、学士、硕士甚至博士学位的高职教育层次结构,也要有培训发展的体系,包括初、中、高级技能的培训,使高职教育来培养更高端的技能型人才,以服务现代产业大发展;“以市场为培养导向”,是指无论何种办学层次的高职教育,都应紧根市场的需要,根据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来培养人才;“以应用为根本特点”,是指在高职教育的各项工作中,都必须突出高职教育的应用性,这是高职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开放式”,既是指高职教育的办学体系、办学层次、办学功能等具有开放性,又是指高职教育应面向社会开放办学,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与行业企业互动融合,实现产学研合作,提高服务水平;“高水平”,是指各种类别、各种层次的高职教育都应当把质量视为发展的生命线,在办学中始终如一地突出高职教育特色,提高培养质量;“服务现代产业体系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系统”,是指要建立一套与现代产业体系相配套的各种办学层次的高职教育,培养出适应产业多元结构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广州构建现代高职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一)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
产业转型升级无疑是当下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产业转型不仅仅是从沿海到内地,在单个城市发展定位中也成为一种“潮流”。即便在珠三角“制造中心”中最具商业地位的城市――广州,也同样不可避免地有产业升级的趋势。所谓产业升级不但是在所有制上“有进有退”,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也意味着“有进有退”和“腾笼换鸟”,对资源。结构进行优化,对低端制造业、环境和资源能耗大的企业进行“转移”和“升级”。为此,广州提出了“退二进三”的发展战略,即“退出传统第二产业,提升现代高端服务业”。据统计,2010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604.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O%。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9.05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3 950。64亿元,增长13.O%;第三产业增加值6464.79亿元,增长13.2%。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8:37.2:61.O,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O.4%、38.4%和6l.2%。可见,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是广州未来产业调整的方向。在这种形势下,高职教育需要谨慎判断自身的优劣势,积极了解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及人才需求状况,及时构建与之配套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
(二)技能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
根据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统计,广州市目前技能人才总量为145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约为27万人,技能人才总量不足。按照经济增长和产
业结构调整的情况看,2010年广州市技能人才的缺口达35万,高技能人才的缺口达到18万。同时,高技能人才行业分布不均衡,总量27万的高技能人才,其中一半以上分布在传统行业,而新兴的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领域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另外,高技能人才还有一个断层的问题,青年技工技能操作能力和经验不足,老一代技工技能老化,高技能人才队伍老龄化问题突出。2006年,广州市对专业技术人员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有过统计,当年共有从业人员6090352人,专业技术人员488儿3人,占总比例不到lO%。其中第一产业1440人,占O.3%;第二产业112194人(其中建筑34652人,工业7l989人),占23%;第三产业374479人,占76.72%。可见,专业技术人员在三次产业所占比重分配中,第三产业占绝对比例,说明第二产业的人才技术力量很弱,即便是在专业技术人员占绝对比重的第三产业,事实上分配也很不均衡。当务之急,广州应当针对当前产业结构对各层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状况,尽快对现代高职教育作出调整,培养出各层次的具有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技能型专门人才来适应现代产业结构的变化。
(三)高职教育发展的自身诉求
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从国家战略层面明确要求广州强化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地位,建设成为广东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和“幸福广州”,建成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大都市,同时,提出了建设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南方职业教育基地等战略任务。30多年的改革开放,广州已成为全国经济强市,完全有理由提出这些“宏伟目标”。但与经济发展匹配的教育,特别是与产业发展匹配的职业教育,难登大雅之堂,高职教育亦是捉襟见肘。当前,广州仅有高职院校6所,属于市属高校。由于我国普通高校教育制度多年来的痼疾,使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脱节,不同程度地呈现了一些弊端,如高职教育整体办学特色不够鲜明,与省属、部属高职院校之间错位发展的优势不够明显;尽管师资队伍的结构、数量与水平近年有了很大改善与提高,但学术大师与领军人才还相对匮乏,学术团队建设水平仍需提高;人才培养的规格与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高级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突出表现在学生创新性不足、实践操作能力不够强等方面。如今,广州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升级,给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高职教育如何在这一场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将高职教育推上一个新台阶,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构建与这种现代产业结构相适应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
三、广州构建现代高职教育体系的若干策略
当前,广州正处于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期,人才需求结构变化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市属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大批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提供人才保障的使命。根据这一使命,广州市属高职院校应当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高端化现代服务业等积极调整专业布局,减少重复设置,促进高职教育合理定位、错位竞争、有序发展,逐渐形成富有鲜明特色与优势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笔者紧扣当前广州产业结构调整变化的现状,依据广州市属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发展趋势与方向,提出构建现代高职教育体系的相应策略,以期为广州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教育的良性互动提供可参考的理论框架和操作模式。
(一)从政策上保证现代高职教育体系的位置
《广州市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年)》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远期目标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到2020年全面建成充分满足市民终身教育需要的总量适当、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专业门类齐全、国际合作程度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好、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现代职业技术教育新体系。”这一精神为促进广州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重大决策和良好环境,为构建现代高职教育体系指明了方向,但规划中尚未明确这一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亦缺乏具体的、可供操作的政策保障,这与广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极不相称。广州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中心城市,是一扇“南风窗”,最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由此,广州理应率先垂范,支持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建设,制定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法律,尽快推出与高职教育发展相关的一系列配套政策,特别是要致力于改变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弱势地位,让高职教育享受到和普通高等教育同等的待遇,真正实现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并行、并立、并重。
(二)构建现代高职教育体系的层次结构
由于一个国家或地区高职教育层次结构的调整与提升应与本国或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那么,结合当前广州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高职教育大发展的实际,按照各层次人才需求的比例来培养各种不同层次的技能型人才,促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与高职教育层次结构的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广州高职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根本目的。为此,秉着“集中发展与合理布局相结合,上下衔接、横向贯通、一体双翼”的原则,广州构建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的合理层次结构,将主要由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应用型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以及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构成,其中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又分为硕士研究生高职教育和博士研究生高职教育。不过,根据广州当下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对技能型人才的实际需求,现阶段仍应当以发展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为主,逐步形成以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为主体,以应用型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为双翼的层次结构模式。
(三)构建现代高职教育体系的类别结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根据这条法律规定,高职教育的宏观体系应是囊括高职学校教育和高职培训两种教育形式并举,并同其他层次和类型教育相互沟通及协调发展的一个高层次的教育体系;高职教育的微观体系则是指高职学校教育和高职培训这两种教育形式自身内部的结构体系,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和协调发展。可见,广州急需调整高职教育这一类别结构,以更好地满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其构建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就是要将高职学校教育与高职培训这两种教育形式作为主体部分,并将高职教育同中职教育的衔接、同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相互沟通作为辅助部分。
(四)搭建各层次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
“立交桥”
高职教育不仅作为一种职业教育类型,还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层次,这在理论界已基本形成共识。而现实情况是我国的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并未被看作一个整体,完整的高等教育系统被人为割裂。其实早在1999年国务院转批的教育部《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就曾指出:“要逐步建立起‘立交桥’,允许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经过考试接受高一级教育”。实现专科层次、应用型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的三层次高职教育对接,无疑是贯彻落实该行动计划的有效途径。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中心城市,理应在此方面做出贡献,其构建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首先就应当实现专科层次、应用型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三层次高职教育对接,使之在上下衔接中发挥主体作用,然后通过一些渠道畅通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出其横向贯通的辅助作用,从而搭建起两大高等教育体系的“立交桥”,并融入到终身教育的大系统之中。这样既可以适应广州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布局集群化的发展趋势,满足经济社会对不同层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又可以使有志于接受高一级教育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
(五)建立高职教育体系与中职教育体系的衔接机制
高职教育体系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可能替代中职教育体系,高职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中职教育的充分发展为前提。我国的中职学校数量大、生源多,学生有继续学习的要求。为此,加强中、高职教育体系的衔接,有利于改善整个职业教育的结构体系,使职业教育从单一的就业准备教育即终结性教育,调整为培养职业技能与继续学习并重的开放式教育,并成为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形式。当前,广州正处于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期,实现高职教育体系与中职教育体系的有效衔接是构建现代高职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其重点是要建立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关系最为直接的专业、课程、培养模式、学制及招生制度等的五种衔接,打造技能型人才深造的渠道,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提供保障。此外,广州构建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还应着力推行“3+2”五年制高职教育模式,架设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之间的发展桥梁,打通阻碍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力争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现代高职教育体系综合改革的排头兵。
综上所述,广州构建现代高职教育体系,须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牢牢把握住建设南方职教高地的机遇,以优化高职教育结构为途径,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人才强教战略为支撑,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建立符合市情的、稳定的、多层次、多类别、开放的,包括专科、应用型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层次的学历教育,以及从几个月到一年左右的高中后短期职业培训和大学后继续教育在内的,既能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又能与普通中等和高等教育相互沟通,与中职教育相互衔接的完善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 罗伟其.加快建设现代职教体系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EB/OL].(2010-02-02)[2011-05-08]..[2]赵金昭.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与培养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管理学院.2006:78-79.
[3] 文小开.广州产业升级转型之道[J].南风窗,2011(6):
篇8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状;解决措施
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目前教育现代化、制度现代化以及发展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但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职业教育也出现了许多的弊端,因此,我国应积极探寻职业教育体系的演进规律和发展方向,为我国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性的指导。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现状
目前,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重大的教育制度创新改革,构建内容是针对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中的制度形式、发展规划、保障机制等多项核心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整理,实施高层设计与相应的解决措施安排,在具体的实施的过程中,出现许多制度建设以及管理方面等问题,影响着改革进度,具体有以下几点:(1)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不完善。当前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当中,不仅要涉及到职业教育政策方针的制定,而且还包含了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教育制度创新、职业就业规划指导、人才培养机制建立、行政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体系的建立。如果相关制度在构建当中不能做到互相协调统一,就会使现代职业教育机构的整体收益无法得到有力保证[1]。(2)受到我国经济基础的影响。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新时期的职业教育体系作为我国教育制度中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受到了我国现阶段经济体制的影响,依据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职业教育体系建构还有待完善。(3)遭遇我国教育制度的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影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中着重强调了统筹兼顾、内外兼修,职业学校在具体的构建中所涉及到的各种利益要妥善解决,与此同时还必须结合我国出台的相关教育制度,并合理的建立一套利益相关的参与机制,否则建立的教育体系将无法达到预计效果。
二、完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合理化建议
1、构建出现代职业教育的正确意识
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在构建中,应结合新时期的教育背景,注重建立现代化的教育意识,以此来更好的遵循职业教育的规范内容,促使职业教育发展的更加完善。因此,职业学校在建立制度的过程中,应该从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的发展历程上出发,整理出一条有关职业教育体系产生以及发展演进规律的线路,以此来认清职业教育体系的宗旨,形成对于现代职业教育更为准确的认知,进而才能更好的完善现代职业教育的各项指导工作[2]。例如:职业学校可以对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的现状、教育模式进行分析,找寻职业教育发展的特征表象,正确运用国家出台的针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鼓励政策,进而对本校构建教育体系制度进行深入的产业以及经济结构的建立。通过这一系列的形式,形成了对现代职业教育意识的创新,使得职业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加符合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
2、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点主要放在了专业知识的传授上以及职业技能的培养上,但是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体系的弊端也就越来越明显,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出现单一、孤立化的现象严重,在实际教育中既不能有效的发挥出学生真实的学习水平,又严重的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有些职业学校过分看重课程体系占据教育改革制度的比重,从而导致职业教育的价值不能充分的发挥出来。因此,面对这样的情形,职业教育学校应该将课程体系的构建转化为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有力传播平台,在此过程中反映出职业教育的特点,促进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能更好的适应于现代教育的制度要求,从而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的教育质量[3]。
3、处理好职业教育资源引进关系
职业学校要想在构建教育体系的过程中,使得体系内容更加具有专业性、效率性,就要加强引进、利用社会上的各种教育优势资源,具体的做法有:1.相关院校可以积极向国家教育部门申请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许可以及争取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支持;加大对职业教师队伍的建设、科研激励机制等相关教育资金的大力投入,完善教育设施。2.逐步建立并完善以企业为主导的人才教育培养质量的三方评价机制。3.职业学校要健全高等职业教育中学生实训的保障制度,并积极向政府争取兼职教师的课时费发放、实训期间的意外保险等补贴。
4、加大国际交流力度
我国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关注职业教育理论的本土化问题,并在不断构建中从感性认识向理性方面转变。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的本土化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快,与此同时,我国在政治、经济、教育以及文化等方面实施“走出去”战略后,我国职业教育也开始逐步向国际舞台迈进。
三、结论
篇9
近几年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备受关注。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意在打通职业教育在教育体制中的断头路,同时又有与普通教育体系争取同等话语权的意图。其力图通过构建成熟、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来整体推进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制度完善与质量提高。目前,人们探索的路径大致从学制、规划角度入手,借鉴国外不同经验,寻求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设计与解释路径。
回首现代职教体系构建过程,从现有研究与讨论来看,可分为三个主要方面:一是政策文本的颁发、解读与传播;二是引介与参考国外职业教育体系,如德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芬兰、瑞典、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三是梳理中国职业教育学制的发展史,厘清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规整我国现有职业教育发展经验。以上讨论与研究既包括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出的背景、内容、思路、流程,又包括形成的共识、聚焦的点面与尚未释清的难题。以上讨论与研究,概言之,围绕“为何构建、构建什么和如何构建”三个基本问题展开。
总体来说,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轫于部分学者与管理者的零散讨论,正式提出并进入建设轨道源自于政府建设引领。就时间起点问题,观点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1904 年的 “癸卯学制”。二是199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三是2005 年 10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四是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 2020 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 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笔者认为,“癸卯学制”和职教法的确对于职业教育体系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但就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切实提法应该起始于2005年,2010年从政策文本转向落实。2011年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纳入行动,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位列“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各专项规划中,教育部召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座谈会,明确要求2012 年初步形成体系架构。201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可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正按着分步走的战略,逐渐朝向2020 年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教体系目标推进。
至此,整体上类似于道路设计与前期论证阶段。政策设计与理论研究者一致认同,现代职教体系归结为“外部适应性、内部适应性、内在系统自身的协调性”。前者强调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中者强调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后者强调中高职协调发展。分别从社会系统、教育系统和职业教育子系统展开。
系统是有点、线、面、体构成的,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完备的结构。在现代职教体系上,“点”是构成系统的关键要素,“线”是要素间的关系和运作逻辑,“面”是线与线之间构成的价值与功能,“体”是面与面之间的边界与流通。理想上来说,先分后合,从术而道。
本文题目之谓“别议”,是想在以上理论与政策引领的基础上,发散出一些不成系统的反思,以求抛砖引玉。
首先,要从要素到逻辑,解决现代职教体系中的“体系”问题。就目前情况而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还多瞩目于要素及其简单关系的探讨上,如构建从中等到研究生层次的完备教育系统,打通普通教育的立交桥,激发企业行业的热忱参与等。在探索结构逻辑与运行法则时,多参考不同国家的做法。各国都有属于自己国家的历史形成缘由,各国行政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结构、产业结构、福利制度和文化、生活方式不同,不管从“社会本位”或“个人本位”出发,还是从“集中制”或“自由制”出发,各国后期在面对自身职教问题时都采取相互借鉴与补充的方法,形成以某种逻辑为主,其他逻辑补充的相互流通体系。我国目前面临的社会和职业教育问题,可以学习别国的成熟经验,但没有可以完全参考的蓝本,所以中国的职业教育问题尚需要“自己解决”。我们亟需综合化研究,从要素和简单逻辑线条间的衔接和融通,深入到内部运作逻辑的探讨。没有逻辑,最后的体系只会是一个框。
其次,要从职教到社会,解决现代职教体系中的“职教”问题。第一,西方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如英国)是“市场本位”,主张“社会优先”的国家(如德国)推行“企业本位”,我国推崇“儒家文化”则认定“学校本位”。但是,职业教育的问题不只是教育问题,也是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探讨需要从学校回归社会,站到更高的国家规划的层面重新考虑。第二,我们探讨职业教育时,历来使用的词汇较多的是“服务、满足、适应”。这没有错。但一些人借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处于“服务、满足、适应”角色的职业教育附带了价值判断和等级排序,利用职教功能贬低与俯视职教,视其“位卑”。鲜有讨论,社会需要为职业教育做些什么?招生依旧以分数高低论英雄,统招时北大清华等先录,一本次之,职业院校最后。三六九等的观念促使社会屡屡出现 “宁为普通教育的草,也不做职业教育的苗”“多一所职业学校,社会上就少一所监狱”等骇人听闻的习语。职业教育所遭受的冷遇,便是显性的社会排斥。如若依然存在类如某市长公开讲话所诉说的“我承认职业教育重要,需要大力发展,但我依然不会送自己的孩子读职校”这类语言背后的思想,那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是画地为牢,便是“阶下囚”。从制度到观念,皆需要社会为职教做些什么。第三,从职校到社会不仅要强调政府、市场的运行主调,更要要求职业教育从关注经济的发展转向关注个人生涯发展的全过程,从关注围绕岗位的职业能力转向关注支持自我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宽泛能力。从这点上来说,“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并不矛盾。如今,更需要强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个人”的发展起点与可持续发展的线路。
再次,要重视“现代”的研究,解决现代职教体系中的“现代”问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现代”二字凸显了我国职业教育从近代走向现代的自我革新。在整个社会转型期,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正亲历一场涉及社会生活诸领域的深刻的变革,旧的传统社会的思想、观念、行为依旧刻骨铭心,现代社会新的伦理、社会秩序尚未完全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和社会转型同期进行,就要厘清“现代”在职业教育领域意味着什么。现代化、现代性的讨论汗牛充栋、林林总总。笔者在这里不再赘述,但其中一点无疑,“现代”必然是在面向更加民主、更加科学的道路前进的。更加民主的职业教育体系必须摈弃如上所述的三六九等的分流、分层和特权观念;“现代”意味着新的袪魅与启蒙的开始。
言说于此,突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犹如社会城镇化进程,乡野文明被冷落、破坏与抛置,城市文明难以辐射、统辖与浸染。如此,职业教育更容易导致像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大量留守人员和城中村现象一样,旧时、童年梦中的乡村已然不在,新的邻里如同陌路,文明进程尚未完成。到时,就不是小时候的院墙隔开了人心的问题了,而是体制壁垒铸就了“围城”。为避免如此,我们需要在国家引领下,启迪职业教育内部苏醒力,从以上几个方面构建。
篇10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路径选择
一、前言
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就曾对现代的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行过深入的分析,并在符合我国发展的需求下,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目标,其内容就是建立一个现代职业的教育体系。我国现代的职业教育体系若想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必须依据国家的发展需要以及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制定,进而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法。由此可见,解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存在问题以及总结出一些相应的应对措施已经成为教育者工作内容的重中之重。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开放性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之所以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其原因之一是自身缺少开放性。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技术型人才,由此可见职业教育的体系必须具有开放性,可是在现代的职业教育中却是封闭式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职业学校的教育模式落后,学生的基础实践操作方法不专业,致使无法吸引其他的企业与职业学校开展合作;二是职业学校的教学手段与学生的发展需求不符,致使我国毕业生的就业率非常低。
(二)缺少正确的认识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之所以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其原因之一是自身缺少正确的认识。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技术型人才,由此可知,完善职业教育的体系对人才的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大多数的职业学校只注重人才的培养以及就业率的问题,完全忽视了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职业学校缺少正确的认识,致使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三)缺少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之所以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其原因之一是自身缺少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自身的理论基础与实际的操作技能都不如高等院校的学生,并且在学习中也缺少积极性与主动性,致使教师在进行授课时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进而降低了整体的教学效果。尽管大多数职业学校的学生都尝试过提高自身的学位,但是成功的案例少之又少,最后只能在普通的职业学校中学习,最后消除了学习的积极性。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路径的选择
(一)提高开放力度
众所周知,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仍处于传统的教学状态中,完全没有融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也无法进行实质性的发展,进而处于落后的发展地位。面对这一现象,职业学校在进行职业教育发展时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提高开放度,与其他企业进行有效的合作。例如,为了适应当下的发展潮流可以开展一些适当的校企合作,在加强合作的同时,不但可以培养专业的技术型人才,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而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加强职业教育体系的认识
据相关的调查可以发现,现代的职业学校中仍没有对自身的教育体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且只注重眼前的发展利益,完全忽视了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只是将职业教育当作提高学习效率的“奠基石”。因此,在现代的职业教育中,必须加强职业教育体系的认识,并站在多角度下分析现代的职业教育,进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培养时还要注重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以及职业学校的声誉。
(三)完善政府机构的服务职责
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中,决不能忽视政府机构的服务职责。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政府机构必须在短时间内确定符合职业学校发展的教育制度,并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以此确保现代职业学校在进行教育工作时可以得到显著的效果;第二,政府机构要促进校企合作的发展,并且高职院校也要加强自身的教育工作,进而吸引更多的企业开展有效的校企合作,并提高企业的影响力。第三,政府机构要全面支持职业学校的人才建设,并注入一定的资金,进而促进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只有国家的经济得到有效的发展,才能在本质上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现代的职业教育体系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长期稳定的发展目标,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地壮大。由此可知,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在今后的建设中,政府必须加强重视,并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职责,还要时常激励职业教育学校实行开放式的教育模式,并提升职业教育学校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位置,进而促进教育实施的全面发展。我国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影响下,可以培养出更多的技术型人才,进而提高我国的竞争力与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J].职业技术教育,2014,18(04):50-59.
[2]赵明安.新世纪前十年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探索(2001-2010)———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历史经纬与演进路径(三)[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5(05):2-8,23.
[3]崔景贵,尹伟.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历程、路径与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06(09):21-27.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构建企业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