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业的价值范文
时间:2023-10-27 17:51: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行业的价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物流职业教育;物流技术教育;职业素质教育
物流业属于服务性行业,为保证良好的物流服务水平,提高物流服务效率,就要求各岗位物流工作人员具备合格的操作技能、较高的管理水平和高尚的道德水准。目前,随着物流职业教育的普及,我国许多地方职业院校都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这些职业院校在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物流业发展培养并输送了大批物流人才,但是,在职业教育中也存在着过于注重对学生物流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了职业素质教育方面的问题。如此,对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一、职业素质对于物流行业和企业的作用
物流行业在我国起步较晚,物流人才匮乏、从业人员素质低下一直是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诟病。随着我国物流市场的开放,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有理论、懂管理、技术精,具备一定职业道德的高素质物流人才已成为物流企业甚至物流行业发展的关键,它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物流从业人员的整体职业素质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率。物流活动的诸多工作评价要素,如加快物资周转效率、降低物流运营成本、降低物资破损率、提高物流工作效率等都需要依赖人工去实现。为实现这些要素,需要物流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即合格的操作技能、规范的管理手段以及较强的工作责任心。此外,物流企业内部的各项经营活动强调各个作业环节之间的协调配合,这就要求企业内部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不仅要求各人员技术精湛,而且人员之间要诚恳待人、团结互助、爱岗敬业、齐心协力地发展本行业、服务本企业。事实证明,物流从业人员整体职业素质高的企业,其运营效率往往较高,企业因此能够产生较好的效益,而好的效益反过来又推动本企业的发展。
2.物流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有助于维护和提高企业自身的信誉。一个企业的形象和信誉对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受信任程度密切相关。物流业属于服务性行业,物流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受信任程度,提升企业信誉主要靠物流服务质量,而物流从业人员的整体职业素质将直接影响企业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物流企业员工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则是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有效保证;如果企业员工职业素质不高,则很难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因此,物流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是促进物流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3.良好的职业素质观念有助于物流企业和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在物流行业中的每一个从业人员都应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这个素质包含物流行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技术的熟练程度以及对待工作的态度,即如何对待职业、如何对待岗位、如何对待工作、如何对待客户,同时也是从业人员自身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的表现。良好的职业素质观念会促使物流从业人员努力掌握物流专业知识、提高技术技能、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地对待职业、岗位、工作及客户。另外,良好的职业素质观还具有较强的连续性、扩展性和感染性。如果一个物流企业内部人员集体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那么这个传统和风气会不断地感染企业的新进员工,甚至会扩展到整个物流行业。
二、物流职业教育中职业素质教育的内涵
职业素质是反映物流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的重要标签,它包括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两个方面,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物流职业教育要培养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合格人才,必须加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拥有良好的物流职业技能,具备高尚职业道德的全面人才。
1.加强物流职业素质教育首先须加强物流职业技能教育。加强物流职业素质教育,首先须强化学生的物流职业技能教育。长期以来,人们似乎有这样的思维定式,以为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是两回事,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于是,在物流经营活动中,客户在感叹物流从业人员职业素质低下的时候,往往大而化之,忽略了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差这一因素。如人为造成的物资错发漏发、货物保管不当、拖延配送、账单遗漏……这样的职业技能,其服务和工作质量怎么会令人满意?职业技能不过关,就谈不上所谓具备优良的职业素质。所以,职业院校在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把物流职业技能的培养作为重要内容,把物流职业技能水平作为衡量职业素质的主要标准之一,要加强职业素质的教育,必须先强化学生的物流职业技能。
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物流职业技能的提高。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和奉献社会。时代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物流从业人员要想做到爱岗敬业、服务群众和奉献社会,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强化自己的物流职业技能。如果职业道德水平不高,不敬业,只满足于现状,即使以前非常熟练的技能,由于时展了,机器设备淘汰了、更换了,不学习、不更新,也会落后于时代。相反,如果职业道德素质较高,始终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和奉献社会作为自己的宗旨,那么也会不断促使物流从业者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物流职业教育也要适应时展,适应企业的需要就要注重学生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全面建设。
3.加强职业素质教育需要企业、学校双方共同作用。应该认真看待物流职业教育中的职业素质教育,开展职业素质教育不能流于形式,需要物流企业、学校二者共同作用。物流企业要帮助学生了解物流行业规范以及具体职业要求,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风尚;学校要培养学生的物流职业情感,只有双方形成合力,职业素质教育才会卓有成效。同时,学校要为学生提供物流职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去感受、体会和锻炼,让学生与现实中的物流从业人员、客户打交道,熟悉行业规范,接触物流经营的方方面面,及时了解将来所从事物流职业的具体规范要求。总之,物流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职业素质教育在物流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将职业素质教育纳入到物流人才培养目标计划,在制度层面建立合理的职业素质教育机制,在具体实施方面采取灵活的教育形式,更新教育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职业教育中重物流知识教育而轻职业素质教育的不良局面。
参考文献
[1] 方一新,熊伟.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途径实践[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0:76-78.
[2] 徐国庆.如何培养职业素质[J].职教论坛,2007(18):01-03
篇2
【关键词】行业特色;企业专家导向型;职教模式
教学团队是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职业院校教学团队建设是教学改革的基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最后必须落实到教学团队建设上,才有实际意义,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具有行业特色的企业专家导向型职教模式是在传统的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基础上进行拓展的,具有创新性,是结合新建高职院校规模不断扩大和提高教学质量要求的背景下开展的,具有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1 基于具有行业特色的企业专家导向型职教模式的研究目标
本模式以我院检测技术应用专业为例进行研究,以辽宁省无损检测协会为指导,以行业专门的技能鉴定站为依托,深化行业、企业与学院的深度合作,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整合和标准制定、共用师资、共同开发教材、共建实训基地、共同研究学生的顶岗实习与就业,从而为行业下属企业培养适用的专门人才,提升学院的办学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
2 基于具有行业特色的企业专家导向型职教模式的研究内容
2.1 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专业调研情况分析,本专业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该办学模式中,由省检测行业学(协)会、企业中核心人员组成学院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按照行业的标准和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标准,体现在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的行业主导地位。
2.2 课程体系建设
以无损检测技术专业岗位技能要求为基础,以无损检测技能鉴定标准为依据,开展双证书教育,构建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主线、以模块化能力培养为主体的课程体系,把无损检测职业技能鉴定的培训课程嵌入专业课程体系,做到教学内容、技能鉴定、就业的三部分内容紧密结合。同时配合以校内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与企业的现场教学,实现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实施方式和实施环境的根本转变,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职业关键能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2.3 教学方式方法
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主要有分层次教学法、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模式。分层次教学把教学内容分为若干项目,以教学项目或项目层级下达给学生任务;核心专业课实现以产品为目标的理实一体化的项目式教学方法,紧密联系技能鉴定内容和企业现场实际,内容由浅入深,不同层次和要求的学生可以选学不同内容的项目。
2.4 师资队伍建设
2.4.1 培养专业带头人
在现有教师中选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有创新精神、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支持其开展科研项目、工程项目和参加学术活动,更新专业建设理念,提高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带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2.4.2 兼职教师建设
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形成公共基础课程及教学设计主要由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指导的机制。
2.4.3 青年教师的培养
通过让青年教师与企业专家“结对子”、“拜师傅”等方式,请企业专家指导青年教师的实践和技能训练等,降低了青年教师的培养成本,促进专兼职教师融合,优势互补,提升专业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
2.5 校企合作深化
(1)加强企业名师工作室工作,企业名师要把“企业名师工作室”作为校企合作的窗口和平台,带领专业教师努力开展校企共同研发,加强专业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承担企业员工相关培训及技术服务等工作。企业名师要凭借自身在企业中的人脉资源,充分发挥熟悉企业的优势,助力校企深度合作,帮助学校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通过校企合作,利用企业优势资源,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动手操作和实际的工作能力。
(3)完善订单式培养机制和形式,提高毕业生推荐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和就业稳定率。
(4)充分利用行业、企业和学院的技术资源优势,校企共同联合开发教材,实现资源共享。
2.6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采用“双闭环控制”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多元评价方式,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
3 基于具有行业特色的企业专家导向型职教模式的特色
3.1 行业引领
在行业引领下建立企业专家导向型的职教模式,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的技术优势,构建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主线、以模块化能力培养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大力开展双证书教育,把无损检测职业技能鉴定的培训课程和企业工作岗位能力培养嵌入专业课程体系,做到课程内容、技能鉴定、就业的三部分内容紧密结合,核心专业课实现以产品为目标的理实一体化的项目式教学方法。
3.2 企业兼职教师作用的充分发挥
加强和稳定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学员的兼职教师全部要求是在检测行业中知名的技术专家;加强企业名师工作室建设,把“企业名师工作室”作为校企合作的窗口和平台,带领专业教师努力开展校企共同研发,加强专业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承担企业员工相关培训及技术服务等工作。
3.3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实现效益名利双赢
深化校企合作,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学(协)会在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纽带作用,实现学校培养、行业学(协)会把关、企业检验反馈的闭环教育模式。
3.4 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
完善订单式培养机制和形式,联系更多的企业签订前期或中期订单,使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在订单企业实训基地进行,熟悉企业文化和氛围,有针对性的进行岗前培训,毕业后即参加工作实现就业,达到企业人才需求目标,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对口率和稳定率。
4 基于具有行业特色的企业专家导向型职教模式达到的综合水平
4.1 教师队伍学历层次提升,职称结构优化,双师结构完善
教学团队具有合理的学历和知识结构;老中青搭配,年龄结构合理,形成梯队。是一支全部由行业协会领导、企业高级工程师、专任教师构成的高素质的大师团队。
4.2 专业带头人和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专业带头人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强,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能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保持专业建设的领先水平,提升专业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
4.3 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实训基地建设著有成效
教学团队分工协作,实施人才共育的形式,与企业专家共同开发教材;校企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建设有省部级以上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高水平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开展与行业标准和技能鉴定接轨的实训项目训练;建设有一定数量、满足教学要求的校外实训基地,实践教学特色明显。
4.4 订单培养,毕业生质量高
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公益性;发达国家;政府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8―170―03
从教育产生的时候起,教育便具有公益性,即为公众或团体提供服务,实现个体或群体的社会化,实现教育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功能。不论哪个国家哪个时代的教育,都首先是符合全社会公共利益的,即无论是在教育方针、教育目的,还是在办学方式、办学内容上,都必须以不损害国家利益和全社会民众利益为前提。现代教育的公共性特征,也要求教育提供的服务或产品必须由人们共同占有和享用,而非仅局限于社会的部分人群、特定的阶层或特定的利益团体。
2010年7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前,正式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惠普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无疑具有公益的性质,职业教育公益性是指职业教育面向全体公民,能为受教育者和其他社会成员带来巨大的经济和非经济收益,并且这种收益是无偿、无排他性的享有的属性。作为职业教育产品的人才和知识,并不是为某个人私人所有,而是为国家、社会、集体服务的,具有明显的公益性。
一、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公益性实施经验
(一)德国:以法令形式保证职业教育的实施
德国职业教育的良好发展与完善的法律支撑是分不开的。在立法方面,德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已颁布的关于职业教育的十多项法律中,各州都规定对18岁以前完成普通教育而未进入普通高级中学的青年实行义务职业教育。这充分显示了德国在立法方面重视对青少年实行义务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法》、《青少年劳动保护法》等法规中对职业培训关系的确定、内容、解除、中止和职业培训的组织都有详细规定,同时对接受培训的青少年作了特殊的保护规定,如工作时间、报酬、休假等,从法律上真正保护了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另外,还规定青少年在国家承认的培训机构毕业后可以进一步深造,如上职业大专、大学等。并且1976年联邦德国颁布了《高等学校总法》,它明确规定高等专科学校具有与大学同等的地位。像这样的法律规定,既发挥了国家的核心作用,也保证了青少年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的正确认识,切实把职业教育当做提高自我能力、获得就业途径和深造的机会。据统计,德国每年有160万左右的青少年在国家承认的职业培训机构接受培训。大约70%的毕业生可直接在实习企业就业,因此,德国在二战以后的职业教育被称为德国“秘密发展的武器”。
(二)澳大利亚:重视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
澳大利亚教育共分三级:第一级为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1―6年级);第二级为中学7―12年级(7―10级为初中);第三级为技术与继续教育、高等教育。其中,义务教育年限为10年,包括小学和初中(7一lO年级)。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在义务教育后开始实施,招收初中毕业生、高中在校生和毕业生、大学在校生和毕业生,以及社会从业人员。承担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机构有TAFE院校(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成人与社区教育培训机构、私立培训机构和企业内部培训机构,其中,TAFE院校是国家或州政府举办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主力军。
澳大利亚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与培训,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致力于建立统一的全国培训体系,把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作为提高行业技能、增强国家全球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每年对注册培训机构和行业技能委员会投入大量经费。澳大利亚TAFE院校80%的经费都是来自政府。澳大利亚TAFE院校学生每年实际缴纳的学费,一般只占应交费用的10%,其余部分由政府补助。私立培训机构不能得到政府拨款,学生到私立注册培训机构学习虽然费用较高,但政府担保,学生还可以申请5万澳元内的贷款,毕业后参加工作且年收入达到35000澳元后才开始偿还。
(三)英国:充分调动社会特别是企业投资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近年来,英国在职业教育经费筹集过程中开始引人市场机制,致力寻求公平有效的职业教育成本分担的新办法,并且逐步建立了以政府投资为主,积极吸引企业投资,通过学校自筹、学生缴费、社会赞助等多元化的职业教育经费筹集体系。企业投资职业教育的方式主要有:
1.企业交纳职业教育税。每个企业每年至少要付出工资总额的1%作为训练费用。
2.提供助学资金。英国大多数以企业为依托的工读交替制学生以及获得学习假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都是由雇主付给薪金,有些比较开明的雇主还替学生支付学费、书费等。
3.为职业教育提供技术支持、研究设备和经费。英国的职业教育主体是继续教育,而继续教育机构中的大多数人员(近2/3)是直接从工商业和专业岗位上招聘而来的。他们都有适用于本行业的某种专业和技术资格,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其中多数担任职教院校的部分时间制兼职教师来为学校提供技术支持。而职业院校的教师在假期里,也到企业讲学或从事研究,企业为他们提供研究设备和经费。
二、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公益性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综上可知,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公益性程度相对较高都是缘于政府的强力主导、国家财政税收政策的积极引导、公共政策的积极支撑。国家不仅从理念上对职业发展进行战略思考,也从法律制度机制体制政策层面上进行战略安排,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这对于我国职业教育公益性的提升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明确政府财政责任,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
职业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提条件。要确保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成效,必须投入大量的经费。从成本角度来看,职业教育是一种重视实际操作、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是一种成本较高的教育,据统计,其生均教育成本约是普通教育生均教育成本的3倍。因此,在中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中,政府分担的教育成本比例应该高于普通高中教育,但我国的事实却恰恰相反:高等教育的投入远远高于其他各类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的投入又远远高出中等职业学校。
目前,我国的教育投入的这种不合理现象严重
制约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经费不足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最大的瓶颈和障碍。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力资本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因此,政府应当把职业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想方设法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以扩大职业教育的规模、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使更多的公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有不断提高素质和能力的受教育的机会。除此之外,要继续强化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职责,调动中央、省和县、乡各级政府投人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以法律规范的形式,明确界定各级政府在职业教育方面的财权范围,对于职业教育的其他各项经费如公用经费、基建经费等,可以由省、市、县三级政府分担,其中公用经费可由省级政府负担,基建经费由县级政府负担,助学经费由市级政府承担,与此同时,省级政府、直辖市政府负有统筹的责任。
(二)加强政策引导,扩大职业教育受益范围
社会上很多人对高考后上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冷眼相看,认为他们没有本事考人正规大学。对于初中生上职业学校,人们更是嗤之以鼻,很多人认为职业学校是没希望考上高中的学生“死马当活马医”的迫不得已的选择,是那些没出息的孩子混日子的地方。由于这种社会偏见,职业学校的生源一直是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职业教育是利国利民的千秋事业,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发挥了作用,人力资源的开发必须依靠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开发人力资源,最大的受益者是社会,因此,政府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和支持中等职业教育,不断拓宽职业学校招生模式,壮大职业学校的学生队伍,不能局限于应往届毕业生,同时也要面向社会下岗人员、企业职工、退伍人员。同时,国家应制定出台相应的政策,为社会下岗人员、企业职工、退伍人员提供接受职业技能和职业培训的机会,使职业教育惠及大众、面向人人。
此外,职业学校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业收人中足额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学费减免、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勤工助学、校内无息借款、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要进一步落实、完善鼓励捐资助学的相关优惠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等面向各级各类学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逐步扩大职业教育资助对象的范围。
(三)建立职业教育经费合理分摊和有效供给的保障机制
当然,我们强调发展职业教育是政府的重要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应当或能够包办一切。职业教育涉及面广,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参与。为此,必须构建一个责任分担、利益共享、相互配合、公平合理、运转高效的职业教育体系。政府在充分发挥宏观管理和领导作用的同时,还应积极引导和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并对这些行业、企业在管理、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企业行业和社会发展职业教育的作用,建立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筹资机制,允许和鼓励民间资金进入职业教育领域,允许优质的民间资本参与公共财政的运行,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集资办学的积极性,确保薄弱的职业教育公平发展。增加职业教育的投入,还可以通过对高收入个人和高消费行为开征教育税,也可通过提高个人所得税和存款利息税的税率来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发行教育彩票或从已发行的彩票收入中划出一定比例等做法,多渠道筹集职业教育经费来源。
(四)加快职业教育立法进程,加强职业教育法制建设
篇4
国家对职业化教育行业的扶持政策:
1、中央政府投入超过100亿元,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县级职教中心,并在重点投入建设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同时,建设100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央政府还专门拿出5亿元,用于师资队伍建设。
2、中央政府还加大投入,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框架和内容。
3、鼓励社会各界投入资金发展职业教育,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优惠政策。辽宁省财政厅等5个部门联合发文规定,对职业学校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学校后勤设施建设,学校后勤实体及社会企业为学校兴建的学生生活设施,在用地、税费方面,享受教育基建优惠政策。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人力资本;职业教育;大众化发展框架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4-0008-05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本文从人力资本视角审视供给侧改革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提出业教育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改革取向,构建职业教育的大众化发展框架。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人力资本战略要义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
历经三十余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我国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鉴于我国人口红利的衰减、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累积、国际经济格局调整等内外因素,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我国经济体的供给侧存在着十分突出的要素结构性问题,过去依靠低要素成本和高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在劳动力要素方面,人口红利下降,人口结构老龄化,劳动力成本飙升;在土地及自然资源要素方面,土地制度落后,自然资源粗放、低效耗用;在制度供给与创新方面,政府职能改革欠佳,教育体制扭曲、僵化,科技创新驱动力弱。因此,我国经济亟须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培育经济发展的创新动力源。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与核心要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我国经济体的供给侧与需求侧进行协调平衡和良性互动,助推经济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为集约增长、产业结构升级为中高端、增长动力转型为创新驱动[1]。相对于需求侧管理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侧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关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在新形势、新常态下抓好经济治理工作的新思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从需求管理到供给管理的重大调整。从整个经济体系供给侧的要素结构、供给者结构、产业结构着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向全要素生产率转型[2],提升劳动力、土地、资源、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有效供给和利用效率[3],构建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4]。据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全面展开,包括人口政策的完善、土地制度的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简政放权改革的深化和社会服务体系的构建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结构优化和创新驱动,重点是制度创新,主战场是要素市场改革,近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战略重点是五大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总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要义是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使产业间的要素配置更趋合理。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人力资本战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涵盖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每个层面,其中,人力资本提升战略旨在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供给侧生产要素的提升问题。
其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人力资本的规模。调整人口政策,提升人力资本规模化效应。鉴于我国适龄劳动力人口数量减少、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的趋势,我国人口生育政策发生转向,“全面放开二胎”、促进人口流动、适当吸引移民等,力求增加人力资本的基数规模。
其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人力资本的水平。鉴于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是我国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之一,供给侧改革的具体内容应关注教育,通过教育来持续积累并提升人力资本水平。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基于人力资本的价值
(一)人力资本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价值
人力资本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价值贡献体现于人口政策与创新驱动战略。人是需求与供给的基础。调整与完善人口政策,大力提升人力资源规模与质量、增加人力资本与技术技能积累,是夯实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础的关键,是奠定我国经济调整转型和发展进步基础的关键。从宏观和长期来看,人口和人力资本的增长对人类社会发展、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从人口政策到创新驱动战略,人力资本的规模与质量夯实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需人力资本提升战略。
首先,人力资本规模提升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价值体现于人口政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提升劳动力要素,不断完善人口政策,增进人口基数与人力资本规模。我国经济正在经历人口红利的结束阶段,转而步入后工业化稳态经济增长阶段,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应该战略性谋划长远发展的人口政策,以促进人力资源的规模提升。
其次,人力资本水平提升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价值体现于创新驱动战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技术要素,实施创新驱动,提升人口素质,需要人力资本与智慧资本的提升。这就需要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人力资源质量和人力资本水平,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驱动,实质为人才驱动,推动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迈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需要高新科技的领军人才团队,更需要积累技术技能型的智慧资本。
(二)职业教育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价值
职业教育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价值体现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人力资本策略。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是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主攻方向,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目前我国还处于产业结构链条的低端,亟需推进产业结构向中高端发展,化解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的矛盾,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创造绿色生产力,从而促进产业间要素配置结构趋向合理。职业教育可以通过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整体素质,为我国顺利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本基础。
一方面,产业转型过程中,淘汰落后产能、僵化企业,亟需职业教育将传统产业的人力资本转化到新兴产业中去。产业转型过程解决产能过剩的矛盾,首要问题是调节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平衡,遏制并淘汰落后产能和僵化企业,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因此,产业转型实则是产业转移的历程,期间必然需要将原有产业的人力资本调整到新型产业中去,人力资本的转移与转型并非易事,亟需职业教育对人力资源施加教育提升策略,才能够有效实现。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能够大规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有效支持人力资本类型的转化,合理回应产业转型对人力资本的价值诉求。
另一方面,产业升级过程中,新技术与新技能不断更新,亟需职业教育提升产业的人力资本水平。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是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即技术开发与技术转化所催生的产业结构高端化发展。高新技术在产业升级中的含量迅速攀升,企业生产过程要求技术技能人才不H限于简单的操作技能,还应具备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以应对技术技能的更新。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中,技术技能型人力资本水平的高级化发展是产业升级的关键,亟需职业教育大力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和传统产业的改造提供大量高素质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支撑[5]。
三、面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职业教育大众化发展框架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亟需人力资本的转型升级,这涉及到社会各产业中劳动者的转型与生存问题。鉴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人力资本规模与水平提出的新要求,职业教育应拓展受众范围,有效实现职业教育的大众化,面向在校学生、城市转岗职工和农村职业农民等群体,大力改革与创新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与机制。
(一)面向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创业型人力资本,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创新创业是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是职业转型升级与职业教育的关键。从人力资本转型与提升视角来看,职业教育的大众化策略之一是面向学生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提升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其实践路径包括目标设计机制、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机制、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专业设置与学科建设机制和基于创业素养教育的文化培育机制。
1.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设计机制
创新创业教育要以主动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要目标,为新兴产业的职业创新提供人力资本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激发民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素养[6],创造新的人力资本价值,开创新的职业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的布局与创新经济的发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职业教育培育学生的新技术技能、创新意识与能力,让学生明确新兴产业领域与方向,找准创新的职业路径,针对经济发展的新趋向有目标、有把握地创新创业,实现职业创新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性循环与互促发展[7]。
2.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机制
面向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亟需将政府、企业、职业院校等创新创业利益相关者纳入协同育人主体系统,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8]。其一,政府是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应通过良好的制度与政策设计,对创新创业教育和活动进行引导和扶持,营造深厚的制度环境。其二,职业院校应变革人才培养观念,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其三,企业应增强创新创业意识,主动与职业院校开展科技服务,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并为职业院校提供创新基金、创业导师以及专业实践等合作[9]。
3.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专业设置与学科建设机制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应建立专业设置与学科建设的动态调整机制。创新源于新发现的技术知识,是社会新兴产业的关键性支持因素。创新的基础是技术知识;创新的过程是发现新技术、发明新成果,并将其应用于相关产业,进而完成技术的升级和原来产业的改造与转型。创新能力培养需要依托相关专业学科的技术知识,并对接社会产业需求。在职业教育形态的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专业与学科是由技术知识、生产技能实践与社会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决定的,即职业教育的专业和学科结构与社会产业需求之间具有相互递进的逻辑关系。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技术与技能,需要面向技术知识与生产技能实践的对应关系,对接产业结构调整的取向和动态要求,及时改造和重组现有的专业设置和学科建制,重新设计职业院校的专业和课程结构。因此,面向供给侧改革的人力资本要求,职业院校应走专业融合之路,调整学科设置,打破专业之间的边界,使专业发展与学科建设紧紧围绕社会实践逻辑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情势,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应建立学科融合与专业协调的动态机制[10]。
4.基于创业素养教育的文化培育机制
文化是教育之本,是创新的本源力量。创新创业教育应建立文化培育机制,培育学生的创业素养。文化育人是营造创新创业的思想文化环境,使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逐渐接触、认同并习得创业技能,并在一定的创业模拟大赛中逐渐锻炼自身的创业能力,逐渐养成创业素养。创业文化培育机制应鼓励学生勇于创造性思考,将创意、观念、设计落实并转化为作品、产品和实际成果,实现成功创新与创业。
(二)面向转岗职工的技术技能教育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技术技能人员的职业变化,很多传统职业逐渐消亡,新兴的融合性职业不断衍生,职业人在不同产业和企业之间的流动成为必然。当前,转岗职工的技术技能教育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阵地的转岗职工技术技能教育体系。面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职业教育应面向传统产业的转岗职工开展技术技能教育,帮助转岗职工的新职业化成长,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成熟演进[11]。因此,促进职业流动的职业教育策略是建设面向转岗职工的技术技能教育体系,构建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等三个层面的实践行动路径。
1.政府应强化统筹监管作用,完善培训费用补贴机制
首先,政府部门应强化统筹监管力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应充分发挥统筹作用,加大政府对转岗职工技术技能教育的扶持责任。其次,政府应尽快完善转岗职工技术技能教育的专项经费制度。加大对转岗职工技术技能教育的经费投入,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切实提高转岗职工的再就业效率并提升人力资本水平。
2.企业应突出主体角色意识,优化技术技能教育方式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巨大,产能过剩和产业结构不合理使众多企业陷入发展困境,根本原因在于企业职工的转岗能力较为欠缺,尤其是装备、机械制造、汽车等产业。因此,企业开展转岗职工的技术技能教育意义重大,应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改进技术技能教育方式。企业应改革企业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按照转岗职工取得的职业技能资格和工作业绩给予薪酬,形成追求新技术、提高技能的良好学习氛围。
3.职业院校应与企业协同建立转岗职工技术技能教育的绩效改进机制
这一机制,包括师资、专业课程、激励机制、组织设计、工作流程五个子机制。第一,教师是转岗职工职业培训的实施主体,应具备企业培训师的专业胜任能力。从事转岗职工技术技能教育与培训的师资需要具备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职业院校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教师具备企业培训师的专业胜任能力。第二,专业课程是转岗职工技g技能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对接行业分类的职业资格认证标准,由行业协会联合职业院校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实现培训内容的标准化,涵盖相关的职业资格,并定期进行更新,以实现行业的统一规范,有效提升转岗职工技术技能教育的绩效。第三,激励机制是转岗职工技术技能教育的动力基础,应建立师资激励机制。基于市场经济规律,将教师在转岗职工技术技能教育中的工作绩效给予充分体现,并与个人的年度考核、职称评定以及教师职业发展相结合,充分调动教师参与转岗职工技术技能教育的积极性。第四,工作流程是转岗职工技术技能教育的关键,应按照人力资本投资规律,优化需求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估等阶段的工作流程。第五,组织设计是转岗职工技术技能教育的保障,应设计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相互促进的教育组织结构。职业院校应制定相关的培训政策,进行弹性教学管理,促进转岗职工技术技能教育与企业工作的平衡交替与常态化,推动职业院校正常教学与转岗职工职业培训的共赢发展[12]。
(三)面向职业农民的农村职业教育
构建面向新型职业农民的农村职业教育机制,对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在农业生产的供给侧生产要素中,土地、水等生产资源的约束条件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农业发展应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业经济亟需加快转变生产方式,相对土地、资本和技术等要素,人力资本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高素质的职业农民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本质力量。因此,职业农民的培养依赖于有针对性的农村职业教育机制。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为主的职业人,并以此为生活来源的、高素质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具有职业化、产业化和专业化特征。其一,职业化是指新型职业农民具有现代职业人的基本属性。表现为新型职业农民具有稳定的职业身份和薪酬收入,是农业市场的主体,能够维持基本生存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并能够将农业技能传承子辈。其二,产业化是指新型职业农民将农业作为产业来经营。新型职业农民的产业化特征使他们不再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秩序化身份,而是在经济学意义上具备理性人的身份,是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活动中重要的生产力和资本。其三,专业化是指新型职业农民具有运用现代农业技术、经营管理方法的专业能力。新型职业农民把农业生产活动作为谋生的职业,具有从事该职业所需的专业技术条件,而且对接农业市场,能够进行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
农村职业教育应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作为重要职责,建立长效机制,拓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对象的大众化来源,科学设计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培养环境,创新培养模式。
1.农村职业教育对象的大众化拓展
根据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形势、务农农民的结构变化和农村人口的整体状况,农村职业教育对象应选择有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意愿、有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性、有相应科学文化素质的劳动力,并逐渐拓展至大众化范围。当前,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农村职业教育对象主要是农村初高中毕业生、专业大户、返乡农民工及新生代农民工、农村留守妇女等。
2.农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面向新型职业农民的农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农业管理型职业农民、技能型职业农民、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管理型职业农民是指涉农企业的经营者、农业合作社社长、家庭农场主等带头人,他们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经验和协调能力,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强。技能型职业农民是指种植、养殖经营大户、家庭农场主、农业产业工人和田间管理专家等,他们长期从事务农实践,具有丰富经验,是农民专家。服务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服务业中的新型从业人员,他们为农业生产和经营提供各种信息服务或提供规模化技术服务、产品销售服务,具体是指农村信息员、农民经纪人、农机手、植保员、贩销大户等[13]。
3.农村职业教育的政策环境优化
面向新型职业农民的农村职业教育亟需优化政策环境,政府应统筹设计职业农民的培养层次与结构,加大经费投入并对培训过程实施有效监管。首先,根据教育对象的多样性,政府应统筹设计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层次、类型与结构,使新型职业农民能够在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中发挥有效作用。其次,政府应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完善多元投入体制。中央和省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支付力度,并完善多元投入体制,进一步扩展经费来源渠道。再次,政府应建立并完善监测评估制度,加强对农村职业教育机构和师资的监管。
4.农村职业教育的校企协同模式创新
依据教育主导角色的不同,农村职业教育的校企协同模式可以划分为政校企联动的协同型模式和开放式的远距离模式等类型。其一,政校企联动的协同型模式。面向新型职业农民的农村职业教育需要政校企协同配合,需要涉农企业实质性参与职业院校的农业生产技术培训过程。在政校企联动的协同型模式中,政府、职业院校和企业各司其职,形成互利互惠的共生格局。其二,开放式的远距离模式。开放式的远距离模式具有开放性、选择性、规模性及便捷性等优势。现代教育技术以及网络技术为农村职业教育提供了灵活多样的教育模式选择,使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超越了学校组织的集中进行的培养模式,农村职业教育可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新型职业农民的在线教育与培训。
总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创造性,人力资本对供给侧改革和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供给。面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职业教育发展框架,从人力资本视角提出契合产业转型升级的职业教育大众化创新与改革策略,即职业教育应涵盖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转岗职工的技术技能教育和农村新型职业农民教育。
参 考 文 献
[1]殷军,皮建才,陈旭阳.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产业选择[J]. 财经科学,2016(3):58-68.
[2]贾康,苏京春. 论供给侧改革[J]. 管理世界,2016(3):1-24.
[3]车海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J]. 中国发展观察,2015(11):1.
[4]贾康,张斌. 供给侧改革:现实挑战、国际经验借鉴与路径选择[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16(4):5-9.
[5]杨振军,杜育红.“中等收入陷阱”跨越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的作用与发展策略[J]. 职业技术教育,2015(10):8-12.
[6][8]秦虹,张武升. 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基础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85,190-191.
[7]周勇,齐建国,隆云滔. 新常态下的创业创新及其路径分析[J]. 学术研究,2015(8):72-76,159-160.
[9]薛浩,陈万明,张兵,陈桂香,韩雅丽. 高校创业教育中的误区反思与对策选择[J]. 高等教育研究,2016(2):74-78.
[10]黄英杰. 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哲学之思[J]. 高校教育管理,2016(1):74-79,85.
[11]刘奉越. 职业教育在职业流动中的功能及其实现[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05-108.
篇6
关键词 欧盟;职业教育;同行评价;质量保证
中图分类号 G71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13-0090-04
在过去的十年里,欧盟已经推出不同的方法来评价职业教育机构的质量和水平,包括根据商业部门改编的质量管理计划(如ISO、EFQM、BSC等)和政府机构的检查和审计,以及职业教育机构的自我评价。其中一个特别有前景的质量保证和提升手段便是同行评价,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内部评估,也可以对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所提供的质量进行外部监督。
一、欧盟职业教育同行评价的提出与应用
(一)同行评价的提出
2002年,欧盟提出了“到2010年要使欧盟的教育与培训体系成为世界质量的参照系”的目标。2004年5月,欧盟教育理事会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共同质量保证体系框架”(Common Quality Assurance Framework,CQAF),以促进成员国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持续改善。统一的、规范的、可操作的质量保证框架成为各国发展职业教育、保障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工具和手段[1]。CQAF的出台是欧盟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的重要标志和成果,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和参考,其意义在于为欧盟各成员国提供了监控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一个可行评估方法。欧洲同行评价过程贯彻了CQAF的原则,反过来这个评审过程也在努力促进CQAF模型的进一步发展。它需要一个成型的、以发展为导向的方法,并且旨在帮助职业教育机构提供最高质量的教育与培训,并侧重在一个开放和相互信任的氛围下不断促进质量的改进,这样有助于增强其在欧洲的透明度和可比性。良好的实践活动是十分有价值的,并且应该鼓励在一个动态、有激励性的过程中相互学习,这样被审查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及其同行们都会从中受益。
(二)同行评价在欧盟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应用
从2003年至今,欧盟职业教育同行评价已经在不同项目中应用,并不断得以完善。
1.《初始职业教育中的同行评价》项目(Peer Review in initial VET,2004~2007)
2003~2004年,莱昂纳多·达·芬奇项目《初始职业教育中的同行评价》的开发是为了支持质量保证提升方案并使其达到欧洲水平。该项目最初命名为《促进良好实践的交流和自愿的同行评审在不同层次的使用》,目的是在初始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引进同行评价。该项目于2004年10月启动,受到来自11个欧洲国家的25个合作机构的支持。2005年11月,欧洲同行评价手册(第一版)被制订出来。2006年,初等职业教育同行评价项目成功地在8个欧洲国家的15个试点试验成功,所有试点均实现了跨国同行参与评审,这是高等教育中同行评审的一个重要特征。2007年7月,《初始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欧洲同行评审手册》正式出版[2]。
2.《同行评价拓展》项目(Peer Review Extended,2007)
为让更多国家的教育机构加入到该项目中来,让同行评价这一方式能够被新的国家所采纳,《同行评价拓展》项目在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共同质量保证体系框架”[3] 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同行评价在4个国家(澳大利亚、德国、匈牙利、西班牙或加泰罗尼亚)跨国进行。目前已经开发出一种实用的工具箱来支持同行评价,其为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提供表格、清单、附加信息和建议,从而对手册进行补充。与欧洲的政策一致,该项目旨在调查同行评价项目对于共同质量保证框架进一步发展的贡献,并起草了一份同行评价项目成效性总结。此外,《同行评价项目扩展》可以为合作国家的常规质量保障体系提供支持。
3.《同行评价拓展二》项目(Peer Review Extended II,2009)
《同行评价拓展二》项目是对莱昂纳多·达·芬奇创新项目的继承,包含来自9个欧洲国家的14个合作机构。这个项目的目的在于把同行评价发展到“新”的国家,如捷克、斯洛文尼亚、土耳其。依据专家对于欧洲评价手册的分析和进一步实验,又对该项目进行了一些修改。目前职业教育同行评价项目正在3个国家(奥地利、丹麦、葡萄牙)进行测试。《同行评审项目的拓展二》适合初始和继续职业教育和培训(欧洲职业教育和培训同行评审手册)。由于斯洛文尼亚对该项目特别关注,《同行评审项目的拓展二》也对成人教育项目提供指导和建议,并被制定成了一个单独的手册[4]。
二、欧盟职业教育同行评价的主要内容
同行评价作为一种新的质量保障和改进方式,包括同行评价的参与者、同行评价的质量领域、同行评价基本准则等具体内容[5]。
(一)同行评价的参与者
同行评价是在同行之间的一种专业评估,同行必须有大量关于质量评估方面的专业知识。同行评价团队中至少有两个成员必须来自其他职业教育机构,其他成员可能来自其他职业或团体。团队至少要有一个成员具有高水平的评估经验和沟通调节能力。在整个评价过程中为确保职业教育主要投资者(如企业、社会合作伙伴)的观点得到认同,在同行评价团队中大力推荐各种利益相关群体的参与。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利益相关者就是所有从事工作和学习的人员——教师、学生、行政人员、合作人员、家长、毕业生、潜在的招聘人员和教育当局,等等。利益相关者在同行评价过程中都可以被视为合作伙伴。如果他们的专业经验和知识有助于评审过程,他们也可以被看作是同行。此外,利益相关者也可能对同行评价的成果感兴趣。
篇7
关键词就业指导 现状 阶段性 就业形势
1 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现状分析
目前,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针对在双向选择与自主择业的就业方案,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已有相当地发展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高校基本上都成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并且对毕业生开设了相应的就业指导课程或讲座。而这些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人生观、价值观与职业观,这是进行就业教育的首要前期工作;政策指导,即在具备了正确的就业观念后,使大学生对国家与地方制定的有关就业政策有更好的了解;技巧指导,主要是帮助大学生掌握正确的应聘礼仪与程序等等方法与技巧;信息指导,高校要及时地给予毕业生提供最新的就业信息,并且指导毕业生积极主动地搜集就业信息,看清就业发展趋势。
即便如此,但纵观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现存的就业指导教育,仍然可以看到不少弊端。首先,就业指导工作的对象范围不当。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往往只针对毕业生而设,毕业生的临时教育不足以应付就业形势的挑战。其次,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模式化、简单化,没有看清指导工作的重点,概而笼统地展开工作。最后,就业指导教育的力度与广度都不够,工作没有落到实处。
2 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所谓大学生就业指导是指高校根据社会需求及个人具体情况,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培养其就业能力以协调学生个人与社会发展关系而实施的有计划的科学教育活动。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现存的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求。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针对以上所提及的弊端、并根据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工作改革方针。
首先,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阶段性教育工作,关键在于树立发展的就业指导工作的观念。树立正确的观念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不完善的就业指导观念往往会导致指导工作重心的偏移。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必须对就业指导的方法、内容以及途径有一个科学、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因为就业市场、就业形势是动态发展的,就业指导观念也要相应地与时俱进,这就需要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时刻关注就业趋势,借鉴国外经验,适时更新就业指导观念,创新思路,以制定正确的、适应市场需求的指导工作规划。
其次,要明确指导对象的范围,进行分阶段就业指导。如今的就业指导工作大多都是针对高校毕业生而开展的,短期的指导教育工作往往对就业没有起到预期的促进作用。这就要求高校指导工作明确教育对象范围,把大学四个年级的学生都划入到就业指导的对象中去。需要知道的是,就业指导仅局限于毕业生是不够的,它并不是而对毕业生应急性的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应该是贯穿整个大学过程的教育,不同阶段的学生需要不同程度的就业指导。学校必须针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需求进行分阶段分对象的就业指导教育,不要等到毕业之际才措手不及。大多同学在结束高中生涯进入大学选择专业时也是一个关键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对学生的所学专业认识的启蒙与帮助学生了解个人实际情况是非常重要的,高校管理者要以就业市场为依托,引导新生作出专业合理的学习规划。在基本了解了所学专业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大二阶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政策知识以及心理教育等等,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身心特点,理性地寻求就业发展目标。大三阶段则侧重就业形势的分析以及就业观念的扶正,帮助大学生改正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从而根据个人喜好或能力的不足进行选修课学习,以更好地掌握更多的就业技巧。毕业(下转第238页)(上接第228页)阶段,则是就业指导至关重要的时期,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此时,学生的个人素质与能力都基本定型,因而,引导毕业生随时关注就业动态,及时提供就业建议等等客观条件的帮助都是很有必要的。人的职业兴趣与个人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只有明确了不同阶段的不同对象范围,才能够分阶段、有侧重地进行不同程度的就业指导教育,全面而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开发潜能、培养决策能力,以提高就业能力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此外,完善学校就业指导教育体系,加大就业指导工作的力度与广度。完善就业指导教育体系,强化各项就业指导工作建设,首先要建立健全而专业化的就业指导中心,包括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促使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正规化与专业化,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咨询平台与服务。就业指导中心还需建立与就业指导相关的专题数据库与相关网站,使其就业政策、信息与就业咨询、技巧指导等相关功能得以充分体现。作为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中介,尽量为学生拓展就业市场与拓宽就业渠道,确保提供系统而完整的服务与指导。另外,要具备一支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指导师资队伍。可以看到,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门涉及面广、内容繁杂的课程。其中涉及到的不仅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等学科基本的理论知识,还有国家的就业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此外,还要兼备未来就业形势的分析。总而言之,高素质的专业指导师资队伍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使得就业指导课程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最后,改变传统模式化、简单化的就业指导工作,拓宽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把就业教育落到实处。摒弃模式化的就业指导工作,就要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采取灵活多样的就业指导方式。首先开设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或相关讲座,把就业指导纳入教学规划范围,并把就业指导课程与专业知识课程相结合。向学生传授专业课程知识的同时,可以把就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渗透到专业知识的学习当中去。当然,理论与实践必须结合起来,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这一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实践往往会取得更大的成效。所以,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实践模拟工作,或尽量为学生争取实习的机会。如此,让大学生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与应变能力,还能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能力缺陷与弱点,再反过来重新调整与改善。高校就业指导还应该一改过去的笼统的模式化教程,要尽量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人施教。总之,在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时,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才能切实地提高就业指导的实效性。
根据当前就业形势,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阶段性教育,并使学生学有所用,增强就业竞争力,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与学生的职业发展意愿相结合、与高校指导教育相结合、适应市场要求并以职业发展指导为基础的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才具有真正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变革的人才,从而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刘期忠.大学毕业生择业观的特点及其就业指导[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
篇8
关键词: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产业 控制模型 评价体系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实现了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同时,我国经济也在飞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在如此背景下,却出现了困扰高校和社会的“就业难”问题,大批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有些人甚至只能待业。而另一方面,资料显示,各种产业又短缺大量优秀人才,不少企业思贤若渴。经过与企业和毕业生的交流,我们发现造成“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并不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而是高等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不能满足产业的需求。
一、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内涵与外延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在探讨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高等教学质量问题之前,有必要明确高等教学质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1]。
所谓质量,是实体所具有的固有特性满足相关方要求的程度。这一概念对高等教学质量概念同样适用,因此,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需要结合高等教育实体进行具体分析。高等教学质量的“实体”,就是高等教学,它既包括高等教学的产品――学生,又包括整个教育的过程和对社会的服务。因为高等教学不仅是一种人才或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过程,而且是一种服务过程。也就是说,学校向学生提供教育产品(即教育服务,包括一切的教育活动,有知识培训和能力培养等),学校向社会提品――毕业生,这双重产品构成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复合产品形态。其中“质量”概念中所提到的“相关方要求”,对高等教学来说,主要来自三方面:社会需求,学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系统自身有序运转的需要。
为了更加清楚地认识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内涵,有必要对其外延进行分析。高等教育至今已具有公认的三大职能: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而横向看,高等教育所提品与高等教育职能是紧密相连的,即高等教育质量的外延也应包括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质量和社会服务质量。其中,人才培养质量,即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科研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共同决定了社会服务的质量。由于高等教育提供的产品是专业人才,容易将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构成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部外延。在高等教育的科学研究职能受到高度重视时期,又将科学研究质量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部外延。如今,由于忽视高等教育质量所不可缺少的社会服务质量这一外延,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并不十分尽如人意。实践证明,这种片面的重视某一方面或者忽视另一方面,都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也不能从根本上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因此,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科研质量和社会服务质量构成了高等教育质量外延的主要部分,三者不可偏废。
二、教学质量的控制模型
根据上述分析,高等教育质量由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科学研究质量和社会服务质量三部分组成。本文基于“就业难”问题,围绕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展开讨论了教学质量控制模型的建立[2]。
基于系统论和控制论思想,本文将高等教育的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看作一个系统,并对其进行分析以提高教学质量。作为系统,必然有输入、对象和输出。因此,本文将培养目标(计划)作为系统的输入,或称之为参考值;将学生作为对象,或称之为产品;而学生毕业时所具备的能力、素质、知识和技能等作为系统的输出。作为控制系统,还需配备控制器。控制器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本系统中由高等教育担当。这样,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功能的完整主回路构建完成。但是,系统输出,即毕业生所具备的能力、素质、知识和技能等是否满足产业或社会的需求,只靠主回路是无法保证的。在控制理论中,这样的系统称之为开环控制系统。而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构建闭环反馈控制系统。因此,必须测量系统的输出,以得到系统目前的工作状态,这就需要建立合理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作为系统的反馈回路。将测量结果反馈到系统输入端,和培养目标(计划)加以比较,得出差距,或称之为偏差值,通过高等教育这个控制器,形成改革策略,调整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以使系统在新的条件和状态下工作,使产生的输出结果更好地满足产业或社会的要求。该系统通过不断反复的评估和反馈改进过程,系统最终将输出达到产业的要求的产品。本文将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加入模型,以形成闭环控制系统,如下图所示:
图1 教学质量控制模型
上述系统是典型的闭环反馈控制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系统输入――培养目标受到产业这个因素的影响,而系统的状态变量则是学生的能力、素质、知识和技能。控制器(高等教育)就是通过各种投入(控制力),使学生的能力、素质、知识和技能得到改变(增量),由入学时的状态变成毕业时的状态。如果系统运行得当,学生获得必要的增量,即可满足产业的要求;否则,要采取必要改进措施对相应的教育和教学环节加以调整,使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满足产业的需要。
根据上述教学质量控制模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仅仅是高等学校的职责,更需要产业的广泛参与。而当前的状况是,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功能缺乏产业界的介入,校企合作多是建立在科研合作之上。其最主要的表现在于培养目标的制定和教学质量的评价缺乏产业的介入。也就是说,上述控制模型的参考输入没有考虑或很少考虑产业的需求,因此,系统输出的毕业生不能满足产业的需要就不足为怪了。而且,上述模型中反馈部分亦需要产业的参与。现在的高校和企业在这一块基本是空白,这也造就了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一般的高校毕业生均需参加企业时间不定的二次培训才能上岗,而我们的高校教师多是没有产业界从业经验的研究人员,因为当前对教师的评价多是科研能力。试想,长期脱离产业需求的老师如何能够培养出符合产业需求的人才呢?
三、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
根据第一部分的讨论,教育教学质量包含三个方面。所以,在评价一所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时,必须将三个指标都考虑进去,并且不能偏废。现在的实际情况是科研质量一家独大。部分高校为了提高学校的科研质量,忽视教育最重要的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也并不将社会服务质量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参考,以致出现所谓的“就业难”问题。
当前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纵横交错,错综复杂。在培养人才质量这一块,大多数高校均设有教学质量评价的相关机构。所谓教学质量评价,就是利用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技术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是否达到一定质量要求所作出的价值判断,多以教师及其教学活动为主要评价对象[3]。
在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绝大部分选择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专家评价作为评价主体。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实现各评价主体之间的互动交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实现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技能、效果等方面作出科学的价值评价。学生评价指通过学生参与教学时间后对教师教学进行有效的价值评价。这是教学质量评价中最有价值的评价。同行评价要求教师在参与教学后根据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信息,结合自身的知识背景和教学经验作出合理的价值评价。专家评价一般指学校里的教学督导或专门聘请来考核教师教学质量的行家。通过他们的随堂听课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我们认为,现在的教育质量评价,缺乏产业的参加。试想,一个有关产品生产的质量评审会,没有客户的参与真是让人无法理解和想象。因此,在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过程中,需要加入产业的因素。在高等院校里面增加企业评价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个评价系统的有效性和真实性。这就需要跟社会上的企业建立一个实时沟通的系统,从而及时地获得各方面的信息以随时修改培养目标和改进教学过程。这个系统可以以产业咨询委员会的形式存在,同时服务于社会企业和高校本身。这是一个双赢的系统,既可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又可以为企业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人才,节省他们的培训成本(时间成本和财物成本等)。
四、结语
当前,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本文在明确高等教学质量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阐述了基于系统论的教学系统控制模型,提出了该系统的运行要有产业界的积极参与才能更有效率。最后,扩展了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学质量评价不仅仅是对教师的评价,也是对学生的评价,而且需要产业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让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工作,企业找到需要的人才,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余小波.高等教育质量概念:内涵与外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6).
篇9
关键词:高职土建类专业教学目标 基础理论
Discussion on the importance of basic course education for civil engineering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Jingshan Huang
(Gui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Guizhou Guiyang 550008)
Abstract: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sic theory teaching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f civil engineer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ccording to the status of education in the western region , the thesis puts forward the teaching goal and the importance of strengthening the basic theoretical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 the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basic theory
一、高职土建专业的教学目标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自然资源又在不断减少、耗炭增加、生态不平等因素,对土建行业提出低耗高能的要求,土建以路桥、建工为主,学生毕业后的走向应为施工一线的技术人员,按具体岗位主要划分为①测量放样;②现场管理;③质量检查;④工程部的工程设计、计量统计等。如此的具体任务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能独立完成才能达到对学生的教学目的。
1.目前,学生离校的状况:
①能看懂施工图的学生占10%左右;
②能操作及计算测量数据的学生占10%以下;
③能在现场进行合理组织机械设备及劳动力的学生仅占5%以下。
2.毕业后能够留下或继续从事土建行业的学生占46%左右,而能独立完成单项任务的仅为5%左右(以上数据为本人近六年教学以来对我国西部地区部分土建类学院的统计数据)。
自从中央“2号”文件下发,如贵州省强省方略转为“工业强省”方针,其中对实施“方针”的先决条件为“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含专业方向、技术水平提高。而交通建设又是整个“工业强省”方略的排头任务,即基础设施不到位,何谈工业园区建设发展。因此急需提高教学水平培养达到目标要求水平的学生。
二、学生水平不达标的原因
在本人进行专业实训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有如下几点:
1.大多数学生都聪明,但缺乏基础训练,且懒堕;
2.高中数学的内容有50%以上的同学居然不熟悉,对《工程力学》的应用更是知之甚少;
3.大部分同学没有空间想像力,对土建视图看不懂;
4.大部分同学进校后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及需掌握的知识有什么要求不清楚,也就是说没有学习目标;
5.缺乏学习激情,对今后的走向随波逐流,没有进取精神。
基于以上情况,如何培训好这些后代是一个极切的事,这不是一门课就能解决的事情,而是多门课程的问题,其中各课程教学应有专业意识教学,使学生建立起职业意识。
三、教学内容安排与学时计划
专业技术课的具体内容实际上是相关基础知识及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在专业上的具体运用,因此专业课的学习在于专业相关基础课内容的运用练习。
现就桥梁施工过程(桥梁工程的后部份)对路桥专业知识结构分析:
而在施工前要做整体的准备,其顺序与施工不同,必须按如下的方案设计:
综上所述,在一座桥梁的施工中要涉及到多门理论基础及单项专业知识,且均需达到一定的深度要求(如支架的强度验算及稳定性计算需达到要求)。
1.首先看懂施工图;
2.测量定位、放样;
3.材料检测及在施工中质量保证事项;
4.支架、支护的强度、稳定性计算;
5.施工设备的选用;
6.工具书(含施工技术、材料、规范等)的使用;
7.施工组织原则;
8.工程项目单价制定。
针对上述要求及教学目标,相关课程教学所需教学时数和计划安排,任课教师一目了然,而这些课程又需什么样的基础理论支撑又可反馈到数学与力学课程,再由该课程教师斟酌确定课时及内容重点。
反向推论为基础不到位,单项专业知识学不好。而我国西部地区部分院校路桥专业目前的状况就是基础课没有到位,从而专业单项知识也就学不好,最后导致专业课程达不到高职就业岗的要求。用科学的、辩证的眼光也可看出“建多大的楼房,则相应需要多大的基础”。而辩证唯物的法则是“理论指导实践”,由实践升华为理论,如此成为一个良性循环、不断提高其生产力、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针对本人多年进行“桥梁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总结,专业技术是由多学科知识在基础理论的指导下组织而成的内容,我以施工任务为目标进行实训(课程设计)教学中遇到了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基础理论太弱,直至不能支撑施工任务的完成。呈现出听课明白道理,但实践中无从下手或一做就错,再者就是按规范实施,遇到问题不知踪源。其因就是基础知识太差,解决方法就是进校时基础差生先集中强化补习(贵州商专就是如此),而后根据专业需求增加基础课时数,按科学的法则确定。这样学生的才有可能在今后社会发展中立足于自身的岗位,否则就会成为鲁迅先生笔下的“九斤太太”,而被社会淘汰。
篇10
职业教育是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征。专门对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人性诉求问题进行分析,并对经济发达区域发展职业教育的理念歧途及实践困境等作出比照性总结,最后探索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应有的核心价值追求,将为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理念性支撑和理论借鉴。
一、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面临的幸福人性诉求
本文所指的经济发达地区,主要是指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的省份和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发达区域。相对于我国其他地区,尤其是幅员辽阔的内地省份和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在人性诉求上究竟有怎样的异同呢?
相同的人性诉求方面。不管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均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相同人性诉求:一是获得尊重与认同。无论在哪个区域,职业教育的学生均是该区域学习上的“差生”,理论基础较为薄弱、考试成绩不理想是其共同特征。在这样的处境中,职业教育学生的心理上普遍存在自卑倾向,甚至有些学生自暴自弃,不愿意积极面对社会。从人性诉求的角度来看,他们都具有强烈的获得尊重和认同的迫切诉求。二是获得提高与发展。从职业教育发展的初衷来看,主要是为了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技能、专业能力等,这无论在哪个区域都是一个基本的共识。从人的生存发展来看,通过职业教育来提高自身的生存技能、发展竞争力等,也是人性的一个基本诉求。
不同的人性诉求方面。与经济不发达地区相比,经济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最大的人性诉求就是幸福。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并非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不需要幸福,客观地说,幸福不分区域、无论经济处境的贫富,幸福本身就是人们普遍的一种人性追求。这正如德国著名哲学家费尔巴哈所言:“生活和幸福原来就是一个东西。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1]但是,相对来说,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幸福诉求并不构成其主要的追求。因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生活条件相对艰苦,他们进入职业院校学习,最主要的目的是学成之后找到一份好工作,改善自己的处境和家庭生活条件。从客观上看,生存发展的人性诉求压倒了幸福的人性诉求,构成了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学生的首要人性诉求。为什么说幸福构成了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最大人性诉求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从学生的生活条件来看,幸福是第一人性诉求。职业院校一般都是地方性的院校,其生源主要来自地方的青年学生,外地的生源较少。因此,经济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其生源也以经济发达地区为主,他们的生活条件都较为优越,从来不用操心基本的生活保障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对通过学习来解决生存问题的愿望和需求也就明显下降,加上学习基础较差、家长及社会对他们经常“另眼看待”,他们的精神状态较之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学生就会更消极。因此,相对来说,对于经济发达地区职业院校学生,“持续高度的舒适水平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想中的快乐,反而有引起人逐渐背离快乐的倾向,这种现象可以称为舒适悖论。”[2]在“舒适悖论”的困境下,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学生内心的幸福感,让他们通过职业教育来找寻人生的快乐或快乐之路。
第二,从学生的职业期待来看,幸福是第一人性诉求。基于以上所述的情况,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生活条件比经济欠发达地区优越许多,因而他们对于职业、工作的期待也相对“冷漠”。相对于欠发达地区职业院校学生迫切的通过职业、工作来改善生活的迫切期待,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则感受不强烈:即便很多学生毕业之后不工作、不入行,他们的基本生活也有所保障。在这种情况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专业认同等,就必须将他们的幸福感受而非未来的职业愿望作为第一人性要素。如果学生无法在学习中体会到幸福和快乐,他们的学习热情、专业认同等将会受到极大的冲击,甚至还可能导致一些学生直接“无视”或放弃学习。
第三,从家长的要求和愿望来看,幸福是第一人性诉求。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职业院校学生的家长对于学生的要求和愿望,相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明显“偏低”。对于家长来说,学生进入职业院校,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学会基本的做人道理,避免“学坏”,专业的学习在此相对“次要”。在这样相对“低下”的家长要求和愿望背景下,经济发达地区的职业院校要“稳住”学生,安心在学校学习,就必须首先考虑他们在学校的幸福感受。如果学校给他们提供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感到单调、压抑、无趣,就必然影响他们在学校的表现,进而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质量等。因此,从家长要求和愿望的角度来看,经济发达地区职业院校要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就必须正视学生幸福这一突出的人性诉求。
从以上的分析可见,相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来说,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首先面临的是幸福人性诉求问题。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学校的任务不仅在于教授给学生从事劳动及合乎要求的社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在于给每个人以精神生活的幸福。”[3]显然,这一论断,正适用于今天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的职业院校。
二、当前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理念歧途及实践困境
幸福的人性诉求是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面临的首要、深层次问题,因此,该区域的职业教育要从根本上获得长远、持续的发展,必须正视并且解决这个问题。然而,从现实来看,此问题仍未引起经济发达地区职业院校的高度重视,这主要表现在理念歧途和实践困境两大方面。
理念歧途。客观地说,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存在一个普遍问题,那就是不分区域、不分群体地遵循一种“大一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显然,这种“大一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基于一种基本的职业教育理念:学做一体化理念――从学中做、从做中学,锻造熟练的职业(专业)技能。为此,经济发达地区职业院校也和内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职业院校一样,学校的所有工作均围绕着学生的“学做一体化”这个中心来开展。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学做一体化”作为职业教育基本理念的重要地位,但是,从经济发达地区职业院校学生的基本人性诉求来看,以此作为根本的指导性教育理念仍有很大的缺陷。该区域职业院校学生对于幸福的人性诉求超越了其他任何种类的诉求,从这个角度上看,“学做一体化”理念只能作为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一个方面理念,而不应是其根本理念。对于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来说,要通过“学做一体化”来引导学生,其前提就必须是在“学做”中让学生找寻到人性的幸福。而“要给从事任何劳动的人以幸福,这就意味着,要帮助他在无数的生活道路中,找到那一条最能鲜明地发挥他个人的创造力和个性才能的生活道路。”[4]而反观当前的“学做一体化”之根本理念,其核心是“无差异化”地强调学生不断地参与各类专业学习、参与各种技能训练,而对于学生的精神性感受、学生的真实心理诉求等则缺乏足够的关注,对于能发挥学生个人创造能力和个性才能的教育平台创设等,就更少涉及甚至直接忽略。
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在具体的实践中,由于理念性的偏差,并没有给学生带来最重要的东西――幸福,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兴趣相对淡薄。在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珠三角地区,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表现出对学习专业、技能的“冷漠”,学生们在学校最大的特点就是除了不热爱学习之外,其他的多数校园活动都十分热衷。经笔者的调查和咨询,学生们并非觉得知识“无用”,而是在很多学生看来,现在的很多教师本身知识匮乏,专业基础不扎实。同时,很多教师的课堂讲授方式要么死板直陈、要么过分“活跃”。这一切,在学生看来,均难以刺激他们的学习“兴奋点”。同时,在大量的实训和实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的问题也是,实训和实习根本就是一个把他们“机器化”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出很好的教育引导作用,尤其是对学生的心理关注和感受体谅等,显得十分缺乏。
第二,学生生活作风相对懒散、生活态度相对消极。在经济发达地区,职业院校学生在生活上普遍没有表现出年轻人应有的热情。很多学生认为,职业教育对于他们来说,完全是一种“度日养生”的载体:因为家长不想他们过早走入社会,不得已而将他们送到职业院校来“接受管理”。在全盘“学做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压迫”下,很多学生认为,他们根本就无需这一系列的“训练”:不管是自我欲求还是家长期待都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学校的教育离他们的生活很远,或者压根就没有关注他们的生活世界。如此一来,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当教育拒绝生活时,生活也必然拒绝教育。被生活所拒绝的人只能嚼到生活的不幸。”[5]显然,对于职业院校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职业院校学生来说,他们更多需要的是学校的积极心理疏导,使他们走出“失败”的挫伤、“自卑自弃”的泥潭。
第三,学生普遍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缺乏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规划。在过分强调“学做一体化”的理念支撑下,经济发达地区职业院校学校由于无法激起学生的真正兴趣,他们也表现出普遍的缺乏理想信念的精神虚妄状态,对于未来,学生们表现出一种“鲁莽的”无知和“不屑”。同时在未来的职业期待上,学生们也普遍感到“迷茫”,或者根本不愿意去想有关未来的社会角色,得过且过、今天不想明天事。从实际情况来看,这其中最大的原因是经济发达地区职业院校的多数学生根本就不理解什么叫真正的好生活,因此也就不存在追求未来好生活的理想建构之维。而对于理想建构,恰恰首先来自于对生活的期待和追求。
由此可见,当前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由于未能真正把握住学生的普遍人性诉求,在支撑理念上走入了歧途,由此也导致了一系列教育实践上的困境。要走出这些困境,这些区域的职业教育必须正视问题,重新建立核心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
三、幸福教育: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
结合前面两个部分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基本判断: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基本人性诉求是幸福,而当前该区域的主流教育理念却忽视了这点,造成了教育实践上的种种困境。经济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要实现长远的持续发展,就必须以幸福教育作为其核心价值追求。但是对于这个核心价值追求,首先有两点需要说明:其一,这里所谓的幸福教育并非肤浅的“为幸福而幸福”,即仅通过简单的手段来让学生感受到短暂的快乐和兴奋,而是一种根本的、深层的教育理念,围绕着如何让学生感受自我的尊严、价值等问题来开展教育工作。其二,这里的幸福教育并非排斥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而是在这个基本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全面建构合理的教育体系来启发和触动学生感悟和创造幸福。
经济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应该如何以幸福教育作为核心价值追求,教会学生感受真正的幸福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幸福教育是日常管理的核心价值追求。幸福教育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一种核心职业教育理念,首先应该融入在学校的日常管理当中。其一,建立灵活的、人性化的管理体制。如建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以学生为主约束和督促学生遵守日常条例;建立灵活的教学管理特别是各种“换分”制度,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特长欲望;等等。其二,日常管理人性化、入微化。所谓的人性化,就是在日常管理中,把学生当做“正常的”学生来对待,摒弃“区别对待”的错误态度,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特别是尊重学生的基本人格;所谓入微化,就是在日常管理中,注意每一个学生的举动和变化,特别是多渠道了解并及时化解学生的内心困惑。其三,营造健康、有趣的校园文化氛围。职业院校应该以一种高等教育普遍的文化氛围(不做某些特别的对待)来教育引导学生,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走出自卑(体验正常的高等教育文化),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情趣(建立长久的幸福体验)。正如著名哲学家怀特海所言:“我们要造就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专业知识为他们奠定起步的基础,而文化则像哲学和艺术一样将他们引向深奥高远之境。”[6]为此,对于职业教育,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文化带来的幸福,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第二,幸福教育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追求。除了日常管理体现幸福教育之外,经济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还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贯穿幸福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本没有考虑学生群体的实际人性诉求,而是采用“万能的”授课方式:传授知识,讲述理论等。当然,笔者不是否认基本知识传授、理论讲述之于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作用,因为无论哪个区域的教育(不管那个层次的),都脱离不了这些基本的教学要素。笔者在此意在强调的是,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包括教学设计)应该以学生的幸福作为首要的因素(而非仅仅以知识为核心)。那么,这样的幸福教育课堂教学应该如何开展呢?可以重点考虑以下两点:其一,以学生参与带动课堂教学。这里所谓的学生参与,主要就是课堂教学过程,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知识的传授、讲述可以由学生“事先”来准备,课堂教学可以作为学生“展示成果”“交流心得”的重要场所。以此,来带动学生实际的学习,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就感、价值感等。拒绝课堂教学只以教师单纯讲授知识为主的模式。其二,以教师启发带动课堂教学。当然,学生参与也并非教师就脱离课堂,在课堂上,教师应以启发学生为主。教师的启发主要是通过学生展示的某个问题,教师根据自身的分析、体会来谈看法、感受,以此(轻松的气氛)来引领学生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课堂就在“教学相长”的平等、宽松气氛中得到自主建构。由此,原先人性消极的学生,也许就能够在课堂中找到某些知识的乐趣、价值之幸福感受。这其中的道理,正如赵汀阳先生所言:“幸福的一个关键点就在于幸福不能仅仅通过好的结果来定义,而还必须由美好的行动过程来定义,否则不可能幸福。”[7]显然,课堂教学中的“美好行动过程”,就是师生共同参与、平等对话,获取知识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