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范文

时间:2023-10-27 17:51: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

篇1

关键词:农业经济;农业科技;科技创新;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007-1

0 前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必须走现代农业之路,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走生态农业之路。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经济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存问题,因此如何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历史发展进程表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农业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农业经济的长足发展。

1 农业经济发展进程回顾

回顾我们国家改革开放30年来走过的路程,农业的发展经过了大体上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正逐渐向生态农业的转变过程。30年的农村改革使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直至今日,我国的经济发展仍然是一个高投入、高消耗、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势必产生这样的思想观念:发展经济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将来后果。乱占耕地、乱砍滥伐森林、乱开乱采矿产、乱排放工业废弃物等现象。这些与传统的发展观和管理滞后有关。因此,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必须抛弃旧的发展观,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科学发展观。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应是由粗放型的传统农业向集约型可持续农业转变,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集约、高效、节约资源型的可持续农业发展道路。具体来说,这种集约型可持续农业即是在适度增加和科学使用农业投入的前提下,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集约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科技资源和经济资源,促进农业系统的土地集约、劳动集约和资金技术集约,保障农业生产持续性、农村经济持续性和农业生态持续性的协调发展。明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农业经济要想取得长足发展,落实“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的规划,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2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回顾

2.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如果将国民经济比作一座高楼大厦,那么农业就是这座大厦的基石。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农业问题主要是粮食问题。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头等大事,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无农不稳,无粮则乱”。一个国家如果吃饭问题要依靠别的国家来解决,那么这个国家的自立就失去了最起码的基础,在国际竞争中就会受制于人,听人摆布。

2.2 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呈现出这样一个规律性现象:农业发展顺利,增长速度快,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就快;反之,农业生产出现倒退,就会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损害。

2.3 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基础地位

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也是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保持独立自主地位的大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农业的基础地位都不能削弱,而只能加强。

3 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991年在荷兰召开的国际农业与环境会议上,国际粮农组织(FAO)把农业可持续发展确定为“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续的农业能永续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的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永不退化、技术上应用恰当、经济上能维持下去、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中国21世纪议程》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明确为: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从农业资源角度来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一切农业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合理地协调农业资源承载力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资源转化率,使农业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配置达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使农产品能够不断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对此要做到以下两点:

3.1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

篇2

关键词:产业发展;规律;分析

人类社会的历史,既是资源利用、开发和保护的历史,同时又是社会分工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的历史。在人类社会史和经济史的发展上,产业成形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以及资源利用范围的扩大,在社会分工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

产业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对国家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影响各国发展产业的政治、历史、经济等因素的不同,使得各国的产业发展显示出不同的特色,但产业发展也有其一般规律,有其内部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只有认清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把握产业发展的历史趋势,才能把产业的培育、发展与国家的国情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联系起来,才能进行高水平、高质量的产业建设,才能实现产业和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一、产业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人类社会中最早出现的是原始产业--畜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经过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才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产业部门。由于古代社会的生产活动主要是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于是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社会生产中基本的产业,同时,其作为基础产业也是这一时期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这是产业发展变化的第一阶段。产业发展的第二阶段,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近代以来第一次产业革命之后,产业结构发生革命性变动的阶段。这一阶段以工业生产大规模的迅速发展为标志,工业开始取代农业成为社会的主要产业,在社会生产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成为近代社会的主要经济基础。产业发展的第三阶段,是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由于社会财富的急剧增加,导致人们用于享受和发展的资料相应大幅度的增加,于是为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的第三产业也空前迅速地发展起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产业的发展在社会生产发展中遵循着一条由低水平到高水平的上升运动规律,由单一产业发展为复合产业,由低级产业为主发展为高级产业为主并形成为现代产业的产业体系的发展道路。

二、产业研究的深入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化来实现

要进一步研究产业,往往是通过研究产业结构的变化来实现的,这就必然会涉及产业分类的问题。但由于分析研究的目的不同,方法各异,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普遍使用的产业分类标准。常见的产业分类方法有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生产结构产业分类法、生产要素的密集程度分类法、产业地位和作用分类法及三次产业分类法。三次产业的划分法最早是在1930年由新西兰澳特哥大学教授、经济学家费雪根据新西兰以畜牧经济为主体的特点,看到要使社会富裕就需要发展制造业和畜牧业等,从而提出了三次产业分类法。后来,由著名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其著作中的应用得到世界公认并得以广泛传播,称为“费雪――克拉克产业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是根据产业的性质和生产过程的特点把产业划分为一次产业、二次产业和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通常能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达程度。

三、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分析

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以一定比例相配合即形成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指三个不同产业部门之间以及这些部门内部的结构比,包括相互制约、相互依托和互为条件的关系,即各部门间质的组合和量的比例。产业结构是由各要素按照某种方式进行的有机联系,而不是其组成要素的简单堆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演进一般来说呈现出以下几大特性,即相关性、层次性及动态性。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工业化时期随着经济发展及人均收入水平的逐渐提高,一、二、三次产业结构呈有序变化。第二,工业化过程中,工业内部结构呈有序变化,随着工业化水平提高,相继出现重工业化趋势,加工高度化趋势及技术密集化趋势。第三,工业结构演进过程中又表现为各工业部门对各种资源的吸收和依赖程度的变化,形成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及技术密集型为主的顺序发展阶段。

尽管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一般会遵循从低层次向较高层次渐变的演进过程,但其演进并不总是直线运动,而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在渐变中孕育着突变,突变为新的渐变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如市场供需变动、对外贸易、政策与发展战略及环境的变化等使得产业发展在某些特定区域某个特定发展阶段表现出其发展演进的特殊性,即较高层次的产业萎缩而较低层次的产业扩张。这种特殊性产生于人类社会出现分工之后,因为只有人类社会产生分工之后才有不同层次产业的区别,才可能产生不同层次产业的非常规“逆动”现象,即产业发展的暂时“回退”现象。一般来讲,这种现象出现在特定的局部地区、特定时期,具有特殊性、局部性和阶段性特征。如当前城市中一些下岗人员到乡村或城郊搞种养业;由于科技进步,沿海地区若干县市依靠科技大力发展特种养殖业,使该产业得到极大发展,而其他如运输、服务等较高层次行业则呈现出暂时相对“萎缩”的趋势等。

综上可知,产业发展遵循着一条由低级产业为主发展为高级产业为主并形成为现代产业的产业体系的发展道路,在发展过程中三次产业比例的交替过渡上升是一种总的趋势,它着眼于长远的过程,具有普遍性、一般性。而产业发展进程中的局部区域特定时期产业演进的异常变动现象,只不过是产业结构升级曲线运动过程的充分体现,具有特殊性、局部性。产业发展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一般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市场经济水价探讨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水利工程供的水也是一种资源,就是水资源。它的价格如何确定,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我们水利经济和经营管理工作中一直研究的问题。现根据个人在实际工作中所了解的情况,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水利行业的特点

1.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从水利本身的实际情况看,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已被大家所共识、它不但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发展防洪保安全的任务,而且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用水和电力,还有养殖、航运等,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各个部门服务的,它的建设应是超前的。

2.水利工程供水的特点

水利工程供水,是由所修建的工程设施,通过蓄、引、提将水送给用水户。水利工程供的水是花费了物化劳动和活劳动,通过交换的方式,将水卖给用水户,水利工程供的水是商品,已逐步被大家所认识。但是它又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商品,它的交换范围受到限制,它不像其他商品那样,到处都可以交换。水利工程供的水是基本生产和生活资料,它的生产不同于一般原材料的生产,主要是由大气降水而形成的。在我国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产水量的多少和来水时间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受天气的影响,年际间变化很大。你想多蓄水,天然不来水就蓄不到水;不想多蓄水,来水多了就要弃掉,造成水资源流失。

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水利工程供水水价的制定

1.制定水利工程供水水价

国务院的《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水费办法》)中提出的核订水费标准的原则,目前仍然适用。即“水费标准应在核算供水成本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经济政策和当地水资源情况,对各类用水分别核定”。水利既然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它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各部门服务的,当然这种服务应是有偿的。它的产品是水利工程供的水,是不可替代的垄断产品,它的价格制定,应像电力、城市自来水、天燃气等那样,由国家制定。

2.对不同用水部门应制定不同的水价

水利工程供的水是非常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在各个部门创造的价值是不同的。因此,在制定水价时,也应分别制定。

(1)供农业用水水价。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水平还很低,且农产品价格也比较低。当时修建水利工程时农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这种情况,对农业用水的水价应按不完全成本收费,比较合理。

目前,我们国家工业还不太发达,是一个农业国,农业用水的费用全部由国家负担是不可能的,没有这种经济力量。我国大、中型水利工程的修建主要是国家投资,小型工程是国家补助资金农民出工修建的。工程建成后农民受益了,用水就应交水费,水管单位通过收水费。维持工程的简单再生产。

目前我国农产品的利润很低,供农业用水按不完全成本收费,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若水价比较高(成本加利润),农民一算帐,用水灌溉所增加的收入还不够所交水费的,农民就不用了,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2)对工业用水所定水价,应成本加利润。水利工程供的水是商品水,它的价格制定,应按商品定价的基本理论制定,即P=C+V+M,成本加利润。水利工程供的水是工业生产用的生产资料,水利又是基础产业,它的价格制定应从整体考虑。成本部分可根据单位产品的消耗计算出来,利润部分应按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或投资利润率计算比较合适。

另外,还要考虑到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在水资源紧缺地区,其资金利润率还可高于社会平均值,利用价格这个经济杠杆,促使节约用水。

利用贷款或集资修建的供水工程,在制定水价时,就不一定用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计算盈利部分。而应根据贷款或集资的条件(如利率、宽限期、偿还年限等),通过分析计算求出所需的资金利润率,计算出水价。

(3)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的水价。对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应分两种情况考虑。

第一种:水库供水给自来水厂,然后由自来水厂经过加工处理后,再售给居民,供这种用水户,在定水源水的水价时,要和自来水通盘考虑,两者利润要一致。否则利润大多都被自来水公司拿去,形成社会分配不公,影响供水的积极性。

第二种:水库供水由水源一直供到居民家中,制定水价时,要分别考虑。

①自有资金建的供水系统工程,所定的水价要和该城市自来水公司定的价格一致。

②水管单位利用贷款建的工程,其定价原则和方法应和前面讲的供工业用水一样。工程未建之前,进行评估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就应将水价算出,向当地政府或用水户讲清,最好订下供用水合同,明确水价。

三、水利工程供水要制定浮动价格

上面谈到的几类用水水价的制定方法和原则,是指在正常情况下要考虑的。由于水利工程供水随机性比较大,来水量的多少,是受气候影响。有时来水量大于所需的供水量,受工程条件的限制,不能全部蓄起来,需要弃水。这时的水价就要下浮,使用水户尽量利用自己的设施,将水蓄起来,免得将水弃掉。当来量很少时,可供的水量远小于所需水量,此时的水价就要上浮,利用价格杠杆限制用水、节约用水,使有限的水资源合理配置。

四、水利工程供水要按时定额配给,超额加价

篇4

农业生产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农业生产是季节性生产,有一个按季节进行耕作的自身存在的规律;第二,农业生产有生产耕作时间与人们的劳动时间不相一致的问题;第三,农业生产有一些特殊的特性,如农业生产有外部性、公共产品性、弱质性、不稳定性等特殊性。因此,农业生产过程中就必须遵循农业生产自有的特点与自然的客观规律。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首先,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农业是提供我们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的基础产业。其次,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如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建国几十年以来,我国的农业为支持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农业部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做出了很大的牺牲。要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城镇化,农业就必须要实现更快的发展。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时期,年均GDP增长近10%,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总体小康。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农业的快速发展壮大,需要更多的农业新技术和大量的高素质的农业人才队伍。农业要想快速实现农业现代化,也离不开第二、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没有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的大力支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是,从农业中转移的经济利益绝对不可能超过农业剩余,否则农业就不能够扩大再生产,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也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在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就要充分重视对农业的保护和对农业现代化的大力支持。如果为了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不重视对农业的保护与扶持的政策,就会影响城镇化与现代化的步伐。因此,在农业实现了为国家工业化提供原始积累支持的历史重任后,随着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由于农业自身的弱质性,不稳定性,外部性,公共产品性等特性,农业的比较优势将逐步丧失,农业的发展已经很难与社会与经济发展同步,为了解决二元经济结构问题,进而实现社会的公平,就必须加大对农业的保护与扶持即工业反哺农业。因此,随着我国农业比较优势的逐步降低,政府必须逐步提高对农业的保护水平。近年来,我国实行了免除农业税、实行了粮食保护价及对农业的各种补贴政策来加大对农业的保护与扶持。

二、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一) 产品的贡献

食品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非农业部门的食品消费主要来源于农业部门。我国近年来由于耕地扩张的可能性不大,甚至有人为占用减少的趋势,加之工业部门对玉米等主要农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导致工业部门与农业对部分农产品争抢原料的现象,既影响了与农产品原料有关的工业部门的进一步发展,又导致了猪肉为代表的食品紧张,从而引起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的推进,农业生产对与农业相关的工业品,例如:农药、化肥、农业各种机械设备等需求会越来越大,作为工业化进程中的先导产业往往是以农产品加工为基础的产业,因此,农业对国民经济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的产品贡献是十分重大的。

(二)要素的贡献

农业部门提供的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本和土地。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与土地集约化经营的大面积推广,农业中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急剧扩张的非农业部门,使非农业产业的发展有了十分充足的可利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农业剩余劳动力也实现了有效的转移。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非农业产业的比重已经达到84.1%,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城市化率仅为36.2%。说明农业劳动力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出现了低素质的劳动力供给过剩,而高素质的劳动力供给不足的结构失衡现象。建议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大对农业有关的大学与职业院所的扶持力度,扩大其招生比例,提高农业类学生的补助并可实行减免学费政策,实行定向培养,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更高素质的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的掌握现代专业知识的农业劳动大军。由于农业新投入资本的资本产出比率低于非农业,而且通常非农业部门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较高,按市场对资源有效配置的原则,导致农业资金向非农业转移。非农业产业部门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土地作为生产和活动的场所,为此,取消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为土地国家所有,农民有占有、使用、处置、收益权,使农民从农地非农化中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国家所有就是要使农业用地非农化要由国家统一调控,确保粮食安全与农业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市场的贡献

市场的贡献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增加,农民日用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的发展也会使农业对农产品,如化肥、农药、农业机械设备等农业用工业品需求数量和质量的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商品化、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提高农业自身的市场化程度的同时也满足了其他非农业产业对农产品的数量与质量的需求,同时农业还为国家经济建设赚取了大量外汇。

三、农业现代化的内容

现代农业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农业。现代农业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开放式循环,从农业以外投放大量的能源和物质,如化肥、农药与农业用机械设备等,因而大大提高了农业的产量。现代农业是人们第一次在农业生产和经营中大量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如:化学和生物和农业机械设备的成果,同时它又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为特征的农业。具体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实现农业机械化。第二,用现代科学技术服务农业,用现代生物、化学、耕作与栽培等技术及现代饲养技术等,不断培育出高产作物与性能优良的动植物新品种。第三,用现代科学方法经营管理农业。第四,集约、高效、持续。追求集约化、高效率并不是无限制的,它必须以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永续利用为限度,即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五,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 三者相互作用与促进。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建立完善的农业市场体系的必然选择。第六,走以生态持续性、社会持续性、经济持续性为基本特征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之路。即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并调整农业的发展方向,改变农业的经济增长方式,以便确保获得和持续满足目前几代人和今后世世代代人的需要。第七,走中国特色的可持续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尊重自然规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农、林、牧、副、渔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全面发展。因此,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要全面规划,兼顾社会、经济和生态三大效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

篇5

关键词: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社会经济无论处于哪个发展阶段,无论达到什么样的发展水平,都会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对社会经济能否健康发展形成重要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标志着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发展阶段和方向。因此,对产业结构高级化问题进行研究,推动其健康发展,就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一、产业结构及其演变规律

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它的现状和发展水平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我们通常讲的三次产业结构和二元经济结构都是产业结构的具体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亦称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一国经济发展重点或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往往具体反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产值、就业人员、国民收入比例的变动上。具体讲,产业结构高级化,一是指产业的高技术化。即在生产中普遍应用高新技术,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关键;二是指产业的高集约化。即通过竞争、购并、重组等产业组织形式,逐步演进为以专业化协作为特征的托拉斯、跨国公司等,充分享有规模经济效益和低成本竞争优势;三是指产业的高附加值化。即从产品价值构成来看,对物质投入的依赖越来越少,产品开发、设计、销售、服务、知识、信息、智力等资本报酬所占比重逐渐增大。发展中国家工业化阶段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要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还处于低水平的演变阶段,国民经济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部门仍处于传统的生产方式,第一产业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城乡差距明显。只有不断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才能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对于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配第-克拉克定理”首先作了经验性总结。克拉克的描述建立在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基础之上,他发现: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因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减少,第二和第三产业逐步增加。继配第、克拉克之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又从劳动力和国民收入两个方面,对产业结构的演化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了配第-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将三次产业分别称为“农业部门”、“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关于各国劳动力和国民收入在产业间的演变趋势,他认为:第一,农业部门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以及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断地下降;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然而其劳动力比重,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是上升的,但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却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二、统筹城乡发展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

我国落后的产业结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极强的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城市以现代工业为主的非农业部门与农村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同时也就是对落后的二元经济结构进行改造,使异质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为同质的现代化的一元经济结构。

统筹城乡发展是转换二元经济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如果脱离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片面强调城市工业化道路,不仅会造成农业和农村的落后,而且还会由于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引发较为严重的城市问题;如果脱离城市工业的发展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不仅会使城市工业缺乏农业的要素贡献与市场贡献而难以顺利发展,而且还会导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业或农村内部,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违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初衷。其实,我们是有这方面教训的。建国后,我国实施了重工业超前发展战略,为实施这一战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建立了一套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政府通过行政力量来组织和配置社会资源,进行强制工业化积累,通过“剪刀差”和税收等形式把农业中的资源强制转移到工业领域,以支持工业的扩张和发展,结果工业和农业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工农差距加大;其次,我国实行了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及其他相关制度与政策,严格限制了城乡劳动力的流动,加剧了农业内部剩余劳动力的不断累积。超前的发展战略和重工轻农的指导思想,加大了我国的工农差距和城乡差距,严重扭曲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因此,我们必须在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中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三、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思路与对策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就是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以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核心,通过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

第一,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所谓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武装农业、用现代管理手段经营农业、用现代思想观念指导农业,从而把传统落后的农业转化为具有当代世界先进水平农业的过程。

第二,积极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的优化既要通过现代化,也要依靠城市化。所谓城市化,是指随着工业化过程和经济的发展,农村分散的人口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上的聚集,逐渐向城市转化的过程以及城市内部结构逐渐高级化的过程。城市化进程的最基本的表现和特征是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逐步转化为城市地域,城镇数目不断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因此,城市化过程实质是资源在城乡间优化配置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口迁移、要素聚集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用市场化的方式来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基本原则应是有利于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有利于协调城乡关系,保护农业与农民的根本与长远利益;有利于协调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三,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同时,要特别支持和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与私有制有着内在的天然联系,私人资本投资的目的是对利润的追求,在市场利润率的诱导下,私人资本总是流向利润率高的行业和部门,自动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使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

第四,促进二三产业与城乡工业协调发展。长期以来,人们片面地把工业化进程理解为制造业的发展过程,在发展政策上没有把第三产业的发展放在适当的位置上,导致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我们必须突破这种观念,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我们还要突破以城乡工业同构化为特点的双重工业化格局,处理好产业结构升级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促进城乡工业按照比较优势形成合理分工,实现城乡工业协调发展。具体来讲,大中城市要适应城市消费结构升级和国际竞争形势的需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走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劳动密集型产业为辅的发展道路;农村工业则在城市工业升级前的产业层面扩张,形成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的产业格局。

第五,充分发挥政府的功能和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变原来的管理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政府要在经济政策、信息咨询、技术服务等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要在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解除劳动力流动的制度;要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乡市委党校)

主要参考文献:

[1]郭克莎.我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政策研究.管理世界,1999.5.

篇6

(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根据哲学,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及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称之为上层建筑。而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简称为政治上层建筑。户籍管理制度从其社会属性上来说,归根结底是我国目前政治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从功能上来说,户籍管理制度最本质的功能只是承载人口统计及登记功能,而我国城乡二元性的户籍管理制度,是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这一大背景下、带有不同时期政策导向等时代印记的历史沿革下的现实产物。

(二)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进入21世纪,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改革需要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发展到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跃升到一个新台阶,但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收入差距持续拉大等现状下,现行户籍管理制度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表现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所要求的劳动力自由流动与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催生下的一系列农民工的安置、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不平等问题之间的矛盾。

二、理论分析模型

根据上述观点,我国不同时期的户籍管理制度对应其承担的管理功能。建国至今的户籍管理制度一直是国家进行社会管理的重要行政手段,对应国家特定阶段的经济基础及相应的政府政策导向,而不仅仅是人口登记管理的工具及手段。在此理论分析基础上,建立如下模型,对建国64年(1949~2013年)来不同阶段进行划分,分析不同阶段、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下户籍管理制度的变革情况。

(一)建立理论分析模型

本文主要分析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社会主要矛盾对户籍管理制度演变的内在动力作用。同时,由于户籍管理制度的变革很难作为变量进行明确定义,因此以户籍管理制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管理功能作为因变量对户籍管理制度的变革加以分析,选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主要矛盾作为自变量建立理论分析模型。自1956年年底社会主义制度正式建立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自变量社会主要矛盾这一项以特定历史时期下与户籍管理制度相关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作为衡量加以分析。理论分析模型如下Ft=f(ISt,EDt,SCt)①其中,Ft为户籍管理制度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管理功能;ISt为特定历史阶段的产业结构特点;EDt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SCt为特定历史阶段下与户籍管理制度对应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表现形式;t为时间变量。

(二)以时间序列划分不同阶段进行分析

根据理论分析模型①,以时间序列将建国以来的户籍制度变革分为五个时期。1.t={1949,1952}这是新生政权巩固期。在产业结构(ISt)方面,此时期我国以第一产业为主,工商业所占的比重是极低的。在经济发展状况(EDt)方面,经过八年抗战及三年内战,国家经济百废待举。同时,国家在这一时期建立了对我国户籍管理制度有深远影响的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在社会主要矛盾(SCt)方面,此时社会主要矛盾仍是人民大众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残余势力的矛盾。这一时期是新旧社会的过渡期,因而社会新秩序重建中表现出的社会形态特征相对宽松。相对应的,政府也选择了较为宽松的户籍管理制度。从具体政策来看,1949年《中国人民共同纲领》这部临时宪法规定“自由迁徙”为公民自由权,1951年《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的目的之一是“保障人民居住、迁徙的自由”。与此同时,政府开始对城市人口进行登记和管理,作为之后户籍二元体制的准备工作并逐步限制企业招收农村工人。所以,在这一时期,户籍管理制度的作用(Ft)主要是为社会主义经济改造、建设及社会管理体制的重建及稳定做准备。2.t={1953,1965}这个时期是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主要的特点是在农业占比巨大的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在产业结构(ISt)方面,1953年我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开始农业、手工业及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的重工业建设及布局,大大提高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在经济发展状况(EDt)方面,该时期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国家采取计划手段管制商品价格,造成了农产品与工业产品价格之间的剪刀差,将农业利润向工业进行转移。同时,粮食统购统销制度使得城市居民得以低价购买粮食,进而保持较低的城镇劳动力成本。在社会主要矛盾(SCt)方面,这个时期国家一系列工业发展战略造成资本及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具体表现为越来越多的农民希望进入工人队伍,吃“供销粮”。在这些社会矛盾的背景下,为了维持社会稳定,此时期户籍制度主要的管理功能(Ft)是“严加限制城乡之间、集镇与城市之间人口迁移”。具体政策表现是195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管理条例》正式形成了我国城乡二元性的户籍管理制度,《市政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对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做了经济注脚,此外还有诸如《严格制止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销量的九条办法》、《关于处理户口转移问题的通知》及《关于户口迁移政策的规定(草案)》等法律法规,通过各项规定对城乡间人口流动进行严格限制。

“”时期,也是建国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停滞的十年。在产业结构(ISt)方面,一方面城市的二、三产业几乎处于全面停摆状态;另一方面,中苏两国关系紧张,相当部分苏联援建项目陷入停滞状态。在经济发展状况(EDt)方面,国民经济处于全面瘫痪状态。在社会主要矛盾(SCt)方面,城市中的工矿企业无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造成每年新增就业人口的大量失业。为缓解这一矛盾,国家开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希望利用低效率的农业来解决城市中日益增多的失业人口。所以,户籍管理制度在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其主要管理功能(Ft)表现为:推动更多城市人口,尤其是新增就业人口迁往农村;对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进行严格限制,完全否定公民自由居住和迁移的权利。具体政策表现为1975年《宪法(修正案)》,利用宪法从法律层面完全否定公民“居住和迁徙的自由”。4.t={1977,1991}这一时期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产业结构(ISt)方面,我国实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极大地释放了农业生产力。同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逐步开始成长起来。在经济发展状况(EDt)方面,国民经济全面复苏,农业生产力的解放极大地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在社会主要矛盾(SCt)方面,改革开放极大地缓和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破除了生产关系中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很多障碍。表现在社会生活中,除“下乡知青”大规模地返城之外,其他普通农村居民相比之前不再想要盲目进城。与此同时,国家“农转非”政策出台,逐步有计划进行“农转居”的人口管理。所以,这一时期户籍管理制度的主要功能(Ft)是实行弹性化的人口管控,从而配合经济体制改革,具体政策如1977年出台的《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5.t={1992,今}这是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快速发展期。在产业结构(ISt)方面,我国的优势产业逐步呈现出向东部沿海及向大城市聚集的趋势,其中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成为了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经济发展状况(EDt)方面,经济总量相对改革开放前有质和量的飞跃、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收入差距持续拉大。在社会主要矛盾(SCt)方面,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发展不平越来越明显,吸引了中西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东部就业。同时,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密集型的出口加工业也对劳动力有巨大需求。在此情况下,户籍的人口管控功能逐步失效,但户籍所附带的在诸如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方面的城乡差距则表现得更为突出。所以,这个时期户籍制度的管理功能(Ft)更多是以不同的福利待遇对人群进行了划分,如一线城市以户籍为基础的“限车令、限房令”等。

三、政策建议

(一)实现均衡区域资源配置

目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各省的经济发展状况存在巨大的差距,不同城市之间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水平有着巨大的差异。只要东中西地区及不同城市之间存在着资源配置、公共福利等的巨大差异,人口就仍然会不断从中小城市、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大城市流动。在这种背景下,中小城市需要为东部沿海尤其是一线大城市分流人口,从而消解大城市的户籍改革压力。要达到这一目的,关键在于要在区域及不同城市之间均衡资源配置,缩小户口背后如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的福利差距。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需要中央政府的强势介入。中央政府应该对中小城市的发展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推动城乡之间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进程,尽快统筹全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实现全国范围内资源的公平分配和配置;户籍改革需要在全国不同层级城市同时推动。

(二)依据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

篇7

一、 宁夏沿黄城市带概念的提出

黄河从宁夏平原穿过,沿黄河两岸共分布着大、中、小十个城市,共同的自然环境、不同的资源禀赋、各具优势的产业经济,使宁夏具备了建设沿黄城市带的天然条件。宁夏自治区党委九届十四次会议提出:“建设宁夏沿黄城市带,以黄河中上游引黄灌区为依托,以首府银川市为中心,石嘴山、吴忠、中卫三个地级市为主干,青铜峡、灵武、中宁、永宁、贺兰、平罗县城和若干个建制镇为基础,形成大中小城市相结合的城镇集合体,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构筑起沿黄城市经济带,跻身西部城市带的建设行列。”

二、金融支持中卫市经济发展现状

建设沿黄城市带的几年间,中卫市金融机构不断加大信贷投入,强力推动中卫市沿黄城市带建设。2010年末,中卫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是2005年的2.9倍,年均增长24.06%;贷款余额是2005年的2.5倍,年均增长18.6%。总体来看,中卫市产业结构与信贷结构发展趋向基本一致,信贷结构更趋合理,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第一产业贷款占比逐步下降,第二产业贷款占比略有上升,第三产业贷款占比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近年来,中卫市信贷投放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贷款向大项目、大企业集中。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速度的加快,大项目、大企业越来越多,项目带动型特征明显,民生工程、重大工程建设、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等重点项目、大型企业信贷投放集中。二是黄河金岸建设项目信贷支持力度较大。中卫市“五馆一中心”、腾格里沙漠湿地公园、职教公园等黄河金岸项目都获得了强有力的信贷资金支持,目前这些项目有些已竣工、有些正在建设之中。三是个人住房贷款增长强劲。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及城市人口的增加,中卫市商品房供销两旺,带动个人住房贷款强劲增长,2010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比2005年末增长了99.4%。

三、金融支持沿黄城市带建设成效显著

(一)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2010年中卫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70亿元,是2005年的3 倍,实现工业增加值41亿元,是2005年的2.4倍。建成了三大工业园区和六个特色产业园,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冶金、煤化工、精细化工、造纸六大产业板块。

(二)特色农业促进了农民增收。2010年中卫市硒砂瓜、枸杞、设施蔬菜、小茴香种植面积已分别达到108万亩、34万亩、25万亩、12万亩,农业特色产业已经形成了规模优势,促进了中卫市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经济增效、农民增收。

(三)黄河金岸建设初具规模。目前,中卫市“五馆一中心”、中宁枸杞博物馆等黄河金岸标志性建筑基本建成;以黄河湿地公园、香山公园、腾格里沙漠湿地公园为依托的生态公园体系已建成;黄河南北标准化堤防工程全面竣工,滨河大道全线通车;滨河大道两侧生态湿地绿化工程植树100万株,恢复湖泊湿地3500亩。

(四)旅游经济彰显活力。2010年中卫市实现旅游总收入8.39亿元,是2005年的4.5 倍;接待旅客157万人,是2005年的1.8 倍。五年来中卫市建设旅游项目30个,完成投资2.7亿元,新建了沙坡头旅游区黄河文化博物馆、金沙岛旅游休闲度假区等旅游项目。旅游企业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渐趋完善,旅游资源得到不断开发,旅游业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

四、金融支持沿黄城市带建设中存在的困难

(一)经济基础薄弱,金融总量较小。中卫市2004年撤县设市,下辖一区两县,是一个山川共济的农业城市,现有人口106万,其中农村人口约占70%。中卫市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经济基础薄弱,城镇化水平比较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所限,中卫市金融机构金融总量较小,而沿黄城市带建设资金需求巨大,金融需求与供给之间形成了不相匹配的矛盾。

(二)融资方式单一,直接融资市场发展落后。受制于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和金融市场的不发达,中卫市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主要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市场比较落后。股票市场融资方面,仅有一家上市企业,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几近空白。市场直接融资功能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卫市沿黄城市带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大企业大项目的大量引进挤压中小企业贷款份额。随着沿黄城市带建设步伐的推进,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引进的大企业大项目越来越多,吸引大量信贷资金进入,而金融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中小企业的贷款份额势必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

五、几点建议

(一)围绕发展规划,大力支持沿黄城市带建设。“经济发展,金融先行。”金融机构应围绕沿黄城市带发展规划,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和产业政策,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强金融产品创新,以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大力支持沿黄城市带建设。

(二)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要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有条件的企业应积极争取上市、发行企业债券进行直接融资,较小的企业可采取募股、合资、合伙等形式融资,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开辟多途径的融资渠道,多方面筹措沿黄城市带建设所需资金。

篇8

关键词:城镇化;国家粮食安全;影响机制研究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有效的发展,人口数量随着也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因此,粮食的需求量也不可置否的不断增加。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问题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国家的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此外,由于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消费总量呈刚性增长,耕地、淡水资源日益紧缺,种粮比较效益下降,粮食生产兼业化、老龄化,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探究城镇化进程对我国粮食安全的问题的作用机制,对于影响粮食的安全审查与布局结构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同时,能够帮助我国制定更加完善、更加有针对性的粮食政策和农业发展道路,改革粮食生产体制,保障粮食安全。

一、城镇化与粮食安全

(一)城镇化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是所有产业劳动力维持生存的直接物质基础。因此,粮食供给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实现城镇化进程的必要条件。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问题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国家的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此外,由于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消费总量呈刚性增长,耕地、淡水资源日益紧缺,种粮比较效益下降,粮食生产兼业化、老龄化,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充足的粮食供给可以为城镇化进程提供物质保障。

(二)城镇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

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业人口在城镇聚集,非农人口逐渐增多,对农产品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城镇化的逐渐发展能够刺激城镇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将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能大力提升农产品的供给和流通效率,满足工业化、城镇化对农产品供给的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的趋势也是不可避免的方向发展,因此,统筹城镇战略布局对于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城镇的发展有着较为长远的视角,避免反复拆建,保障规划内的土地得到合理利用。

二、城镇化对粮食生产影响机制分析

(一)城镇化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分析

众所周知,城镇化的逐渐增多使得农村的劳动力逐渐转移到了城镇之中,这样一来,粮食供给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城镇化建设的经济基础的有力保障。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和现代化步伐逐渐加快,农业产值虽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例逐步降低,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和重要性却丝毫没有改变。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的趋势也是不可避免的方向发展,因此,统筹城镇战略布局对于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城镇的发展有着较为长远的视角,避免反复拆建,保障规划内的土地得到合理利用。粮食供给一旦出现大的波折,将直接危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城镇化会使得农业劳动力减少。

(二)城镇化与粮食生产的交互作用分析

城镇化与粮食生产的交互作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问题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国家的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此外,由于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消费总量呈刚性增长,耕地、淡水资源日益紧缺,种粮比较效益下降,粮食生产兼业化、老龄化,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今后城镇化建设及农业产业调整中,还是要保障一定的粮食播种面积以应对日益增加的粮食需求。

三、城镇化进程中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建议

(一)保障耕地数量

城镇化的进程中能够有效促进粮食生产。因此,保障耕地的数量则显得至关重要。对耕地保护进行立法,严禁任何形式的耕地占用,禁止以流转形式占用耕地。城镇扩张和城市间道路交通建设绕开基本农田保护区,对于己经占用的土地,有条件的复耕,没有条件的在其他地方补充耕地。对于补偿占用耕地的土地既要保证数量由要保证质量。健全完善耕地保护责任体系,落实好土地管理制度,农民对土地的流转只能用在农业用途中。做好对城市发展用地的规划,统一部署实施土地整治带动全村农民做好耕种。

(二)统筹城镇战略布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的趋势也是不可避免的方向发展,因此,统筹城镇战略布局对于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城镇的发展有着较为长远的视角,避免反复拆建,保障规划内的土地得到合理利用。根据不同的区域特点、经济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空间,合理规划发展路线,实现多元化发展。城镇的综合能力的相关调查对于城镇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与作用,能够有效提升小城镇的承载能力,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为人口的城镇化提供有利环境。因此,城镇化发展规划中要注意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建立优势互补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机制。

(三)着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城镇化对有效灌概面积、化肥施用量和粮食种植机械总动力这三条路径,发挥对粮食生产影响,归结起来都是对农业科技水平的影响。加强对耕地的保护,治理耕地周边的环境污染,着力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耕地的质量。要加大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建立防洪、灌概的多功能水利设施工程,增加大型灌区面积,减少自然条件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增强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加大农业研发的技术力量,建立高校、科研机构与农户对口的技术支援。积极研发、培育和推广优良、高产的粮食新品种,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为农产品的速度。

总结

众所周知,由于粮食在国家发展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是显而易见的重中之重,因此,粮食问题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与作用,粮食是立国之本,粮食是否安全关系到国家的稳定。由于粮食生产所受的影响因素众多,并且随着城镇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形式的改变,粮食生产面临新的挑战也发生着变化。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问题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国家的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此外,由于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消费总量呈刚性增长,耕地、淡水资源日益紧缺,种粮比较效益下降,粮食生产兼业化、老龄化,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孙振远.中国粮食问题[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0:41-45

篇9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0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6-48-1

0 引言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农业经济得到快速长足的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理论与技术上的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是以“科学布局,优化资源,创新机制,提升能力”为整体思路,以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和效率为核心,整合资源创新机制的手段。因此,了解目前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并针对农业科技创新现有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势在必行。

1 农业科技创新现状

1.1 农业科技创新获取的成就

目前,我国诸多农业科技创新自主研发的科研项目获得突破,在国际创新技术领域中我国许多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已占一席之地,农业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肯定。

1.2 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得到了较迅速的发展,但是不可避免的,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推广领域、开发生产领域、科研领域这三个方面。

1.2.1 推广领域方面 一是由于农村经济基础较差,因此,在推广设备上存在设备陈旧、硬件设施差这一问题,这将导致推广渠道狭窄,推广手段单一,推广群体单元化。在农村,推广农技的主要渠道是通过报纸、杂志、黑板报、开办学习班等方式,但这些推广方式与网络农技推广相比显得信息传播时间长,信息获得不及时等问题。二是,由于推广人员和推广经费缺乏,导致推广力度不够。全国参与农技推广人员占农民总数的0.053%左右,与发达国家相差很大。推广度仅约25%,推广经费不足农业总产值的0.2%,而发达国家已接近1.0%。经费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推广工作的发展。据统计,部分地区推广人员工资发放也较为困难,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三是,农产品的外部性特征及农业科技的地域性、时效性、不稳定性导致了农户既期望能无偿获得最新科学技术,又不愿自己去承担采用新技术所带来的风险。

1.2.2 开发生产领域方面 一是,科研机构和人员对生产领域技术环节支持不足,重视不够。农产品科技产品结构相对复杂,这增加了农技推广人员在一些技术理解方面的难度,因此,科技人员在研究和开发时的工作地点不能完全局限于实验室,而且还应到田间地头进行相关技术指导,减少技术推广应用环节所遇到的各种阻碍,为科技产品顺利进入市场扫除障碍。二是,产与学、研、推广各环节严重脱节。农业科研、农业教育与农技推广是三个独立体,因此,如何将三者有效结合是发展我国农业所首先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1.2.3 科研领域方面 一是,研究领域狭窄,局限于传统格局。粮、油、棉、麻等大宗类农作物一直是我国农业科研的重点,全国从事大宗农业生产的技术人员占全部农技人员90%以上,其中从事其他经济作物生产、畜牧水产养殖和多种经营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到10%。这反映了在研究环节上注重产前、产中,而忽视农产品深加工、保鲜、贮运等产后环节。二是,研究机制存在不完善。目前研究机制缺乏鼓励制度,导致人员缺乏研究热情,工作积极性不高,许多研究人员仅仅是为完成工作任务而应付研究,导致将大量的资金投入科学研究后发现其研究并无现实意义。三是,研究经费不足。农业研究需国家给予经费支持,而目前我国对农业发展总体资金有限,需投入资金的项目多,这使得相应的资金投入量也随之减少,而我国科研项目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主要靠政府财政划拨,农业研究经费不足等问题出现便不足为奇。

3 农业科技创新措施

3.1 完善推广领域

3.1.1 需要将推广设备更新 结合报纸、杂志、黑板报、学习班等方式,根据农村经济实际情况,完善农村网络体系,利用网络对农技进行推广及时更新科技信息,使科技信息及时得到推广。

3.1.2 招募推广人员并适当的给予补贴 农业科技的推广需要大量人力的支撑,农村存在许多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他们的认字水平较低,仅依靠纯文字类的推广宣传方式往往得不到好的效果,通过招募推广员,由推广人员进行讲解能起到较好的推广作用。此外,为保证推广人员不流失,给予他们适当的补贴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3.2 加强开发生产力度

开发生产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业科技创新的进步。科研工作者在开发生产科技产品前,应当对当地的农业环境进行考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开发生产,在开发生产过程中,将试验环境范围扩大到农地中去,结合农民对科技产品的意见反馈,对科技产品进行试验修改。同时参照、学习国外农业科技创新较为发达国家,将对农业科研、农业教育与农技推广较好融合的方式,结合我国农村实情及专家们的意见对我国较为薄弱的三方融合方式进行强化。

3.3 重视科研投入

国家在农村科技创新方面适当的增加资金投入,农村相关部门拓宽科研项目经费来源渠道。此外,国家应当完善农业科研项目机制,制定适当的鼓励机制,调动科研人员的研究热情,同时,对科研项目的制定及开展严格把关,避免过多的资金投入到与农村科技创新项目无关的项目中,造成资金浪费。

篇10

关键词:固原;县域经济;偏离份额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299.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9-0123-02

认真研究探讨新时期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对于解决我国弱质的三农问题,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固原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概况

固原市地处宁夏南部,黄土高原丘陵中部沟壑地区.总土地面积1.13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的17%。全市辖西吉、隆德、泾源、彭阳、原州区四县一区, 均为国定贫困县。2005年末人口151万,其中农业人口占88%,回族人口占43%,是我国回族人口聚居的贫困地区。

二、偏离―份额分析法的简介

1.基本原理

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Method,缩写为SSM)是由美国学者Dunn,Perloff,Lampard,Muth等人于20世纪60年代相继提出,80年代初Dunn集各家所长,总结成现今普遍采用的形式。

2.分析模型

假设区域i在经历了时间[O,t]之后,经济总量和结构均已发生变化。设基期年区域i的经济总规模为bi,0终期年的为bi,t。同时,依照一定的原则,把区域经济划分为n个产业部门,分别以bij,0、bij,t(t=1,2,...,n)表示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在基期年和终期年的规模,并以B0、Bt表示区域某层次上级区域在相应时期基期年和终期年的规模,以Bj,0、Bj,t表示上级区域基期年和终期年第j个产业部门的规模。则有:

(1)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在[O,t]时段内的变化率为:

(4) Gij=bij,t-bij,0=Nij+Pij+Dij;

(5) Nij=bij'×Rj;

(6) Pij=(bij,0-bij')×Rj;

(7) Dij=bij,0×(rij-Rj);

(8) Gi=bi,t-bi,0=Ni+Pi+Di;

三、固原市县域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本文选择了2003―2006年各县(区)的GDP及其三次产业的GDP数据进行产业结构分量和竞争力分量分析。

1.固原市各县(区)GDP偏离份额分析

按照2.1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对固原市2003―2006年各地区的GDP数据进行产业结构分量和竞争力分量的测算,得出表1中的数据。

从表1可以看出,各县(区)的县域份额分量增量并不一样,这是因为各省在参考初期原有的经济基础就不一样。原州区的县域份额分量增量较大,排在第1位,说明原州区的经济基础较好。从各县(区)总增长Gi和总偏移量(Pi+Di)情况来看,县域经济增长速度差异较大。在“总增长Gi”栏中,泾源和西吉县域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其次是彭阳县和原州区。相比之下,隆德县域经济增长速度最慢,总增长率只有10%。从“总偏移量Pi+Di”看,情况也是如此。表中隆德县总偏移量为负值,说明其经济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固原市的平均增长速度,落后的产值约3.76亿元。

2.固原市各县(区) 三次产业明细偏离―份额分析

进一步分析表2中四县一区的三次产业明细偏离―份额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导致各县(区)产业结构优势差异和区域竞争力差异的原因。从产业结构优势差异来看,各县(区)的三次产业比重差异是导致各县(区)产业结构优势差异的主要因素。表2中,原州区和泾源县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分量均为正值,这表明原州区和泾源县正是因为第三产业比重较高,在产业结构方面呈现出较强的优势。而西吉、彭阳县因第一产业比重较高、隆德县因第二产业比重高且呈现负增长导致这三县不具有产业结构优势。

四、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从静态来看,原州区经济存量较大,经济基础较好,每年的经济产出在全市均排在前列。2006年其GDP产值达到22.79亿元,在全市排第一。总体上看,原州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是较高的,在全市经济发展中仍然具有核心层次的作用。从数据分析,原州区和泾源县在产业结构方面呈现出较强的优势,是因为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但实际上,这2个县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较高,并不能说明其第三产业发达,而是在农业生产条件较差、效率低,而工业生产又极其落后的状况下,农民迫于生计而从事一些小本经营及服务。

2.从动态比较来看,西吉、彭阳两县虽GDP产值不高,但三次产业均处于扩张状态,说明其发展潜力较大,发展势头良好。因此,这两个县要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从另一方面来说,表1的分析已再次敲响警钟,西吉、彭阳的产业结构方面的弱势,已严重蚕食着其竞争力优势,因此,这两县应在原有发展规划上,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

3.造成隆德县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和产业竞争力的下降双重因素。隆德县2006年的三次产业比重为1.57:1.11:2.96,从表面上看,似乎趋于合理,但与2003年相比,第二产业呈现萎缩状态,再加之其三次产业的产业竞争力大幅下降的事实,使得隆德县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大减缓。

参考文献:

[1]王育宝,李国平,胡芳肖.偏离―份额法与西安高新技术优势产业及其竞争力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3,(3).

[2]吴风庆.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偏离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