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特色文化范文
时间:2023-10-27 17:50: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特色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长白山区域;特色文化;旅游商品营销
长白山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近年来旅游业获得了蓬勃发展,但是长白山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市场与旅游业的发展极不协调。作为长白山特色资源重要载体的特色文化旅游商品目前存在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长白山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一、长白山区域文化旅游商品市场现状
通过市场调查发现长白山区域旅游商品除了土特产品外主要是玉石、玻璃、玛瑙材质的首饰,桃木、杏木雕琢的辟邪小挂件,俄罗斯套娃和韩国的工艺品,根雕、木刻、树皮树叶粘贴画和浮石盆景,旅游纪念章、长白山纪念邮票、名信片、印有长白山图案的背心、手帕、关于长白山的书籍、音像制品等。这些旅游商品中基本没有体现长白山特色民俗文化的旅游纪念品,因此有必要研究长白山区域特色文化旅游商品。
二、长白山区域文化旅游商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长白山区域旅游商品市场存在以下问题:食用菌、人参、鹿茸、林蛙油等土特产品占据旅游商品市场主导地位;旅游商品种类较少,且大部分与国内其他地区雷同,有的还是临近的俄罗斯、韩国及朝鲜等国家的商品,没有长白山区域的特色;具有当地特色民俗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极其缺乏;特色的文化旅游商品营销和品牌建设力度不足。总之,长白山区域旅游商品没有体现当地的特色。
三、长白山区域特色文化旅游商品营销策略
(一)发掘特色文化旅游商品。文化旅游商品重在特色,应将当地民俗文化元素融合在旅游商品中,使其具有独一无二、独特的艺术欣赏价值。在开发中要满足不同收入群体的需求,在设计时应坚持品位、质量、人性化、易携带、有特色的原则。加大力度开发散落在民间具有长白山文化、满族和朝鲜族文化及民俗特色的旅游商品,如满族剪纸、“嘎拉哈”、满族荷包香囊、萨满文化陶瓷艺术品、朝鲜族服饰乐器等,丰富长白山区域旅游商品种类。
(二)制定合理的旅游商品价格。长白山区域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应该尽量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经济层次旅游的需求。根据市场调查数据及特色文化旅游商品的实际市场情况制定不同的价格。调查发现,在长白山区域60元以下的中低价位旅游商品销路最好,因此同样的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应通过包装、大小、组合等形式拉开价格档次以满足不同收入群体。
(三)制定全方位促销策略。长白山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可以采取促销方式,让游客能够深入、系统了解长白山区域特色文化旅游商品,提升兴趣以实现销售。1.传统媒体促销。(1)制作多媒体宣传片。电视和网络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将拍摄的长白山特色自然、人文、风土民俗、特色文化旅游商品等内容的宣传片在电视及网络媒体上投放,也可在火车站、客运站和机场等公共场所投放,提升长白山区域特色文化旅游商品的知名度。(2)印制发放宣传手册。制作印有长白山地区旅游景区导游图、风土民俗、旅游景观图片以及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宣传手册,在景区及游客流量大的公共场所免费发放,实现促销和提升特色文化旅游商品知名度的目的。(3)定制户外宣传广告。在长白山周边人流聚集及流动较大的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运站以及景区等场所投放特色文化旅游商品的户外广告,提升特色文化旅游商品知名度,获得游客的关注。2.事件促销。当地政府通过举办长白山特色旅游文化节实现特色文化旅游商品的展销;通过主办长白山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大赛,吸引社会人员参与,提升长白山特色文化旅游商品知名度;与当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合作,请当地专家学者及民间艺人讲述长白山的特色文化及民俗以及特色民俗工艺品及制作,也可赞助比较热门的节目,并提供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做奖品,以此来提升长白山区域特色文化旅游商品知名度。3.新媒体营销。(1)网络营销。通过在创建的长白山特色资源及旅游网站上建立长白山特色文化和民俗、自然及民俗景观及特色文化旅游商品等栏目,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上面做关键词广告,在门户网站、专业旅游网站及论坛、社区等站点上做网络广告等方式实现特色文化旅游商品营销推广。(2)自媒体营销。博客、微博、微信、WIKI百科等自媒体已成为网络营销信息传递最快捷、最方便的媒介,通过好的创意设计出公众感兴趣的话题或事件,依靠公众的社会关系实现病毒性网络营销推广目的。(3)论坛及社区营销。建立长白山旅游论坛、社区,并分享特色旅游信息和资源,晒出东北特色剪纸、嘎拉哈、萨满面具、鱼皮工艺品等长白山特色文化旅游商品的照片实现营销推广的目的。
(四)实施多渠道营销推广策略。长白山区域旅游商品销售渠道主要是小摊点和小铺面形式,无序竞争严重,破坏了长白山地区的旅游商品市场,需采取以下对策。1.建特色文化旅游商品连锁店。通过连锁经营方式统一经营和管理长白山区域特色文化旅游商品,提升服务水平,扩大经营规模,促进旅游特色文化商品的销售。在旅游景区、餐饮休闲娱乐区、景区周边交通枢纽和中转站等场所开设连锁店实现长白山特色文化旅游商品的销售。2.设立旅游商品销售专柜和自动售货机。在长白山景区周边宾馆、酒店大厅及大型商超里设立专柜,通过专柜途径销售,无需随身携带,购买后直接放在酒店以方便游客;在旅游景区、餐饮休闲娱乐区、景区周边交通枢纽和中转站宾馆酒店等场所安放自动售卖机以销售适合的特色文化旅游商品,方便游客随时购买。3.建立特色旅游商品销售中心。在重要的旅游交通要道沿线游客休息区设立特色文化旅游商品销售中心,与长期合作的旅行社合作,让他们及导游向游客发放长白山区域特色纪念品,进行宣传讲解,并带领游客参观这些销售中心以实现销售。也可以吸引自驾游的游客在此休息时购买,可借鉴九寨沟、张家界等与旅行社的合作模式。4.与景区合作销售。与景区进行合作,游客通过略高于门票的价格获得由长白山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制作的特殊纪念门票,不仅具有门票作用,而且具有收藏价值,提升游客的参与感。在特色文化旅游商品门票上印有条形码,供景区验票使用。5.打造电商平台。建设长白山旅游商品销售平台或在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上开设网上商店实现特色文化旅游商品的一次和二次销售。充分利用移动智能终端覆盖面广的特点,开设微店实现特色文化旅游商品销售。在长白山旅游网及其他相关的网站上开辟销售专栏或者相关商品链接实现销售。通过网络销售渠道不断提升长白山区域特色文化旅游商品知名度和美誉度以更好地实现销售。
作者:王 迪 马哲明 姚月南 郑娇娇 单位: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哲明,肖艳.长白山地区品牌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及对策[J].社会科学战线,2014,6:62~65
篇2
一、本研究的应用价值
据统计,秦皇岛市2010年接待海外游客22.42万人次,同比增长19.7%,2011年26.44万人次,增长9.1%,而2012年较上一年增长8%,达到28万人次。由此可见,秦皇岛市国际旅游发展势头良好,这更凸显出旅游英语的实际应用地位。而目前,对秦皇岛各旅游景点的英文介绍过于突出自然风光和娱乐观光的呈现,而轻视了对其历史及多元文化特征、文化资源内涵的描述。本着将旅游英语与地方特色文化紧密结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目的,秦市各高校开始逐渐将地域特色渗透到旅游英语的实践教学中,但开发的广度还远远不够,而且也没有真正地走出校门,服务社会。
笔者旨在充分挖掘秦皇岛丰厚的自然禀赋和人文资源,在如今强调文化旅游的大背景下,将具有秦皇岛地方特色文化的旅游英语推广到树立秦皇岛国际文化旅游品牌的实际中去,使秦皇岛成为真正的文化旅游城市,给国际游客以视觉上和心灵上的完美享受。
二、将秦皇岛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到旅游英语中的尝试
(一)深入调查选择及归类
笔者打破了三区四县的行政区划界限,深度挖掘秦皇岛域内特色文化,有重点地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关键词(如历史遗迹,近代工业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传统节日、特色小吃及民间传说,少数民族文化等),对材料进行整理,归类如下表:
文化类别 旅游资源单体
历史遗迹 明长城文化、山海关总兵府、山海关古城、
北戴河秦行宫、北戴河朱氏墓地
近代工业
文化 耀华玻璃厂、秦皇岛港口近代建筑群
名人文化 《浪淘沙·北戴河》、李世民《春日观海》、
曹操《观沧海》、北戴河名人别墅群、朱启玲开发
建设北戴河、郑己、詹荣、戚继光与山海关
民俗文化、传统节日、
特色小吃及民间传说 以秦皇求仙入海传说为中心的秦文化和春秋战国文化、
孤竹文化、山海关王家大院文化、贝雕、周氏剪纸、
木刻粘贴版画、榫卯工艺、小海燕评剧、皮影、
山海关国际长城节、山海关·中华龙抬头文化旅游节、
山海关中华爱情节、孟姜女庙会、望海大会、卢龙孤竹文化节、
昌黎干红葡萄酒节、四条包子、回记绿豆糕、老二位饺子制作工艺、
桲椤叶饼制作技艺、“杨肠子”工艺、山海关浑锅、各种海鲜之秦皇岛
独特烹调艺术孟家女传说、碣石之谜、肖显写匾
少数民族
文化 奚族文化(青龙)、朝鲜风俗(北戴河新区西河南村)、
养生长寿
文化 深度挖掘以长寿山、祖山、秦皇求仙入海处和北戴河滨海度假区为代表的养生文化知识
(二)英译材料并灵活应用
首先,结合地方政府文化传播和地区形象宣传的需要,笔者组织了多位具有较高翻译水平的教师对上述大部分材料进行了英译,并反复斟酌校对,力求准确达意。
其次,将这些反映秦皇岛地方特色文化的英译材料充实到了秦市各高校旅游英语专业的实训教材中。实践证明,这种新开发的校本教材,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更能提高学生旅游英语的实践能力,使优良的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和发展,从而实现了专业培养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目的。
此外,将具有丰富秦皇岛文化内涵的英文介绍制成宣传栏分布于各相关景点中,提升景区整体文化内涵。
三、推广渠道的探析
有了上述良好开端,下一步笔者考虑将通过以下渠道推广这种体现秦地方特色文化的旅游英语内容:
1.在秦各大商场、火车站和飞机场的英语广播中融入对本地特色文化的介绍。2.使用具有秦皇岛地方特色文化的旅游英语培训教材对秦各旅行社导游、各星级酒店翻译人员进行培训,加快提升秦皇岛文化软实力的步伐。3.在旅游旺季时组织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景区或大型广场举办地方特色文化的英文宣讲活动甚至是海上英语剧展演,既可迎合“教学+实践”的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又有利于树立秦皇岛自己的城市文化品牌,合作共赢,可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4.盘活秦皇岛文化产业项目,将海上生明月、孟姜女传说、肖显写匾、求仙入海等历史故事改编成英语剧目,变静态为动态,并聘请广电中心制作团队和秦市直高校的传媒系合作拍成影视作品进行大力宣传,实现全媒体营销。
四、结语
篇3
【关键词】饮食文化,特色旅游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中国是一个讲究美食的国家,中国的餐饮文化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成为了中国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餐饮文化旅游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二、中华民族饮食文化情结
1、饮食文化情结的定义
旅游饮食情结就是基于人们对异地饮食文化的认识及好奇,而产生的趋向他乡,品尝异地美味佳肴和欣赏异地饮食文化并借此满足或实现自己心境平衡的持续性愿望和情绪。
2、旅游者饮食文化情结的具体表现
(一)、品尝异地风味饮食的欲望
中国人对待旅游饮食,不把它仅仅看作是果腹的手段,而重在品尝和欣赏,而且很多旅游者同时也是美食家,品尝异国他乡的美食是旅游中的一大享受。由于地理环境,物产气候等方面的差异,加上民族传统烹饪技艺的不同,产生了饮食上的地区差异性。正是这些饮食上的地区差异性,才产生了饮食方面的旅游吸引力。
(二)、了解异地特色烹饪技艺的欲望
旅游者在品尝和欣赏了美味佳肴的同时,为了增长自己的烹饪技艺,更好的介绍目的地的美味佳肴,他们常常对菜肴的制作流程很感兴趣,经常向服务员和烹调师询问一些菜肴的制作方法和工艺流程,得到满意的答复后,他们会感到特别愉悦。
(三)、感受异地奇特的就餐环境、进食方式的欲望
不同的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包括吃什么,如何吃,和在哪里吃等多个方面。对于旅游者,这也是旅游饮食情结之所在。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项高档次的审美活动,好奇心是人们求知的理解的基本的精神需要,这种需要会驱使人们去探索周围的一切,并具有强大的推动力量。
(四)、探求异地佳肴背景文化的欲望
旅游者在品尝美味佳肴的同时,如果能了解到渗透与于饮食中的人文历史典故,不但他高了旅游品位,而且让其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心理满足。
三、中华饮食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饮食文化是指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在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中,“吃”往往被摆在首要位置。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中华饮食文化在当下旅游活动中不仅能为游客带来更多的文化享受,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彰显与弘扬的良好平台。饮食文化与旅游的进一步结合,一方面使得传统饮食文化在旅游活动中得到更多的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饮食文化亦能提升旅游活动的文化内涵和品位。二者有机融合,将发挥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的优势效应,真正实现传统文化与旅游经济协同发展的和谐局面。
当前,我国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多数还停留在以味觉体验为主的外在形式,很少能够全面反映饮食文化的全面特征和内在底蕴。中华饮食文化通过数千年的发展,不仅具有取材丰富、烹饪技法发达的直观特点,更重要的是艺术、哲学、医药、宗教等传统文化在饮食文化领域均有所体现。在食物形象、饮食环境、器具、风俗等方面,中华饮食均呈现出了丰富的美学特征,而这一系列审美元素正是旅游活动尤其是旅游审美活动当中最为宝贵的资源。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挖掘和发展传统饮食文化中的各类审美元素,使饮食文化和旅游经济得到真正的互动发展。
四、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
中国目前饮食文化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并不十分理想,这是由于饮食文化对于一般的大众旅游来说显得过于单薄,很少有人专门为某一种饮食而不远千里地花上大把的钞票。另外,人们普遍认为,饮食的功能是饱肚之用,要把它作为一种文化来开发,只能是对一些专门的人开放。但是,我们也不能不认识到旅游本身便带有一定的贵族性质,是人的高层次需求,所以说这其中还是有许多值得挖掘的地方。目前,中国的饮食文化旅游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以各地风味美食为吸引物的佳肴品尝游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餐饮业随经济飞跃而蓬勃发展,烹饪技术随科技腾飞而有了长足进步,涌现出数以百计的传统菜、创新菜,创制出不同风格、新意迭出的宴席。同时,随着人民收入的增加,消费水平的提高,旅游者不再仅仅满足于吃饱,而是希望尽情地享受各地的佳肴美食,满足求新、猎奇的心理和审美观念等多方面的需求。为适应人们新的消费需求,中国各地的传统风味菜肴纷纷上市,除北京的仿膳菜外,西安、杭州、开封、济南、扬州等地还挖掘研制了仿唐菜、仿宋菜、孔府菜和红楼菜等。这些特色菜肴引起了海内外旅游者极大的兴趣,纷纷前来品尝和旅游。
2、以养生、医疗、保健为吸引物的药膳保健游
中国饮食文化和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人们向来就很重视“医食同源”,“药膳合一”,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烹成各种美味的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汉族的天麻炖子鸡、当归药膳鸡,壮族的三七炖鸡,纳西族的虫草鸭、贝母鸡等都是“药膳合一”的代表,利于强身健体,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曾几何时,人们为“吃不上”、“吃不饱”而发愁,今日却为营养过剩,不能吃而担忧。如今的食客注重的是“三养哲学”――营养、保养、修养,尤其是老年旅游者更注重养生保健,延年益寿。他们已不再把追求食品的美味放在第一位,而是希望通过旅游强身健体,希望品尝具有医疗保健功效的药膳食品。因此,老年人是开发药膳保健游这类旅游产品的最具潜力的市场。目前已开发出一些较浅层次的药膳保健旅游产品,如南京双宝楼宾馆推出的“时珍苑”药膳品尝游,药膳种类多达300多种,菜、粥、点、饮无一不由南京中医学院养生康复系的专家学者精心搭配,再通过名厨的精心烹调,形成了中国目前为数不多的药膳系列,满足了人们在心理上更高层次的需求,受到国内外旅游者的广泛欢迎[1]。
3、以感受历史文化的积淀,弘扬饮食文化为吸引物的饮食文化旅游
近年来,西式快餐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抢占市场份额,中餐企业发展更加举步维艰。而且,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双休日的实行和假日的延长,居民外出旅游就餐的机会增多,消费增加,大众化成为目前中国旅游餐饮市场的主流。游客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他们不仅要吃上色、香、味俱全的食品,而且希望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中国地方名菜小吃往往伴有传奇的故事传说,旅游部门如能将这些加以开发利用,让游客边听(听故事)、边看(看原料、工序)、边尝(尝味道)、边思(思意蕴),使游客乐在其中,这样既弘扬了民族饮食文化,又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提高了旅游地区的综合吸引力。事实上,饮食文化旅游,关键不在于饮食和旅游,而在于“文化”,于吃中讲求文化,于旅游中弘扬文化,令旅游消费者真正达到以吃为方式,以精神享受为目标的愿望。开发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弘扬文化。中华饮食文化体现了中国文化,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曲折地反映出各民族的物产、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经济水平等状况。饮食文化旅游的发展意在突出饮食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
五、开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尽管目前饮食文化旅游的发展不很理想,但长远看,中国饮食文化旅游市场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大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充分利用旅游活动所占有的空间和时间,大力开展旅游活动,无疑会拉开一道别有情趣的风景线。
1、注重产品文化内涵
文化是当今社会人们的一大追求,是旅游产品开发的灵魂,目前,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基本上以品尝佳肴为主,开发者往往忽视对中国几千年深厚的饮食文化传统的发扬,旅游者所看到的往往只是菜肴表面的色、香、味、形。因此,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应注重文化内涵,要特别注意把握产品的文化特色,在“文化”上做文章。
2、突出当地特色
为迎合复杂多变的口味需要,各地纷纷引进外地菜肴,仿制其他地区的口味,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增加经济收入。由于家家仿照,就难以把握原汁原味,从而使各大菜系纷纷串味,失去了原来的风味特色,失去了中国饮食文化独特的魅力。因此,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一定要立足于当地,保持本土化,突出地方特色。
3、注重产品的创新
发展经济学认为,一项旅游产品从其开发,投入生产,进入市场,直至完全退出竞争市场都要经过一个生命周期。饮食文化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也避免不了这一原则性问题,为了使某一黄金旅游产品长期存在,从产品的设计、开发到产品的市场定位等多个方面全方位的加以改革,使产品不断适应时常激烈的竞争需要,在消费者心目中保持常新的理念。
4、坚持可持续发展
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注重保护旅游生态环境是21世纪旅游产品开发最重要的原则。对于食品而言,从表面上看,似乎与生态资源的保护并没有太大的联系,而实际上,食品原料的采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自然环境的良好与否,保护好环境,才有可能拥有更多的原料提供给食品生产。
六、结束语
饮食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不仅促进了旅游,同时也对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进行了传扬。两者的相结合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同时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旅游模式。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旅游名镇;特色旅游资源;生态
中图分类号:TU268 文献标识码:A
一、旅游名镇背景解读
旅游城镇是现代小城镇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也是当今世界小城镇发展的流行趋势。黑龙江省着力打造系列旅游名镇,旨在发挥资源优势,通过特色城镇的建设与示范,带动全省旅游产业升级、提高小城镇建设水平、推动地方经济转型,从而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
二、连环湖旅游名镇概况
连环湖旅游名镇位于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黑龙江西南部,地处松嫩平原腹地,与杜尔伯特政府所在地泰康镇相距21公里。三小时交通通勤圈覆盖大庆、齐齐哈尔、哈尔滨等大中城市,也覆盖吉林的白城市、松原市,交通十分便利,水陆干线四通八达。
三、特色旅游资源解读
(一)生态旅游资源
1、大气壮美的湖泊湿地
连环湖是松嫩平原上的一个久负盛名的大型浅水湖泊群,由18个湖泊联合组成,水域面积580平方公里,湖泊平均深度只有半米,最深处也只在2米左右,是典型的湿地型浅水湖泊,芦苇丛生,湖湾密布,水草茂密,鱼虾肥鲜,其湿地范畴的旅游资源类型非常丰富。
2、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
杜尔伯特县域地下85%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地热井井深1800米, 出水温度可达53摄氏度,,属镭钡型温泉。水中含有诸多微量元素及矿物质,是理想的医疗保健洗浴温泉
3、辽阔丰美的草原
域内的草原面积469万亩,目前全面禁牧一步到位,草原生态逐渐恢复,牧草资源丰富、草原风情独特。
4、丰富的水禽与鱼类动物资源
连环湖水禽及鱼类资源丰富,共有鸟类240余种,鱼类40余种。鸟类中水禽92种,除鸿雁、天鹅、丹顶鹤、灰鹤是重点保护对象,多数是非保护类的野鸭,有一二十种可以猎获。
(二)人文旅游资源
蒙古风情——黑龙江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
驿站文化——清代古驿站。
渔猎文化――冬季捕鱼、养鱼工艺、鱼苗孵化和驯化等特色生产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参与性和科普意义。
寒地民俗——东北地区特有的民俗风情,以农家院生活、节庆习俗、民间艺术、特色餐饮、耕作渔猎等为代表。
(三)旅游资源开发导向
原生态资源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杜尔伯特湿地属于扎龙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杜尔伯特应充分的借助这块优势品牌发展当地旅游业。以湖荡湿地生态景观和农业生态景观为主的绿色生态资源,可为旅游者提供丰富的生态体验活动,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在重点发展观光旅游的同时,要依托资源发展湖荡休闲度假游、温泉康体游、蒙医疗养游、农牧渔乡村旅游。
蒙古族文化资源将是开发的重点,是形象资源,也是最有潜力的资源。杜尔伯特在历史或近现代人文资源并不具有任何的优势,而其传统的蒙古族风情、东北渔民风俗在松嫩地区乃至东北地区独树一帜。因此,连环湖要突显其鲜明个性,除了原生态资源外,还需以蒙古族为代表的文化资源为依托,积极培育和挖掘特色文化资源,提升旅游影响力和竞争力。
四、旅游名镇发展思路
水为脉,文为魂,创造以湖荡湿地为核心,利用湿地保护模式、游憩体验模式、生态栖居模式、农业生产模式共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突出文化景观、乡土景观、农业景观、湿地景观的塑造,建设集“生态旅游、亲水休闲、养生度假、有机农业、乡村旅游”于一体的休闲体验式乡村旅游空间;
打造“水—绿—人—文—产”五位一体的最具北国典型湿地田园、温泉康养特征的湖泊型生态旅游基地。
五、规划目标
全国优秀旅游名镇
国家AAAAA级旅游区
中国北方寒地湖泊温泉生态旅游目的地
黑龙江省蒙族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
黑龙江省温泉蒙药康疗中心
六、旅游空间结构
一镇(一心):连环湖旅游名镇
七区:龙坑驿站风情景区、九河渔猎文化景区、日月岛狩猎景区、鹭岛生态景区、生态农业观光景区、阿木塔蒙古风情景区、合发草原观光景区。
二环:连环湖水上观光游览环线、连环湖陆路观光游览环线。
三专线:渔猎风情观光游览线、农业观光游览线、蒙族风情观光游览线。
七、名镇功能布局规划
一心:温泉养生休闲中心
一带:滨湖观光、运动、娱乐休闲度假带
两湖:内湖(北)湿地生态公园
内湖(南)度假休闲区
三区: 渔村民俗风情体验区
渔趣休闲体验旅游区
他拉红绿野乡村旅游区
八、名镇风貌定位
综合连环湖旅游名镇的自然和民族人文特色,确定其风貌特色定位为:湖滨民族风情旅游城。风貌打造重点包括注重以绿色生态为本,突出湖滨小镇特色;以蒙古建筑风格为主导,展现地方民族文化风情。
参考文献:
1、《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及2015、2020远景目标纲要》国家旅游局.
篇5
旅游纪念品不仅是旅游业市场的延伸,还是潜在的高附加值产业。随着旅游收入的逐年增长,不断开发有本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树立青岛城市形象成为青岛旅游经济做大做强的突破口。具有文化传播性、时尚感、实用性的特色饰品会使地区特色更具标志性,更容易吸引消费者。
关键词:
时尚;特色;实用性;标志性
青岛作为国际著名的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和乘数效应。青岛市数千年的文明积淀留下了无数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现有包括道教名山崂山、栈桥、五四广场、奥帆中心等著名景点。每年举办的国际啤酒节、国际海洋节、钢琴小提琴大赛等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残奥会帆船比赛,连续举办两届世界杯帆船赛、世界园艺博览会等世界性的比赛盛会,这些都在创造“旅游城市注意力经济”方面发挥着领军作用,同时将在大众心目中建构和传播一个具有时尚气质和强大感召力的旅游城市形象。构建区域创新旅游纪念品对实施文化强市的方针具有重要的实际作用和意义。旅游纪念品不仅可以传播本地文化,提高本地文化和旅游景点的知名度,丰富景区的文化内涵,推动景区的建设和发展,增加本地的旅游收入,从而为旅游业向纵深和高层面发展奠定基础。为树立青岛城市形象成为旅游经济做大做强的突破口。创新旅游纪念品形象,需要彰显特色,好的旅游纪念品根植于本土,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并按照消费者对纪念性、审美性、时尚性、实用性的需求进行开发。个性化的设计会使产品更具标志性,更容易吸引消费者。
一、目前我国旅游纪念品主要存在几点问题:
(1)文化含量低。不能体现本地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没有民族性和地方性。
(2)时尚感差。特色景点的视觉化体现目前都流于写实形象的再现,缺少艺术化的处理。再者,在表现载体上缺少更为时尚、更能引发购买欲、更具有实用性的创新产品的开发。在地区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上是一个新的亮点。也将会给青岛地区旅游经济的推动带来实际的应用价值。
(3)缺乏实用性。消费者对纪念品的需求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对景点的留念需求,同时也注重它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因此我们决定以青岛市旅游文化标志性形象为原型进行特色饰品开发。人们不仅可以把它当做一件美观的纪念品,还可以将其使用到生活中,作为具有时尚美感的装饰品,从而真真实实的让旅游景点和地区文化植入人心。如以青岛市旅游文化标志性形象为原型打造一系列特色饰品,推广青岛地区的景点形象和旅游文化,使青岛地区的景点形象在游客离开之后还能深入人心、加强记忆,并使之深刻体会地区时尚文化的特色方面。本项目试图从山东省青岛市标志性建筑或雕塑、自然景区、文化景区、大型旅游节庆纪念活动、文化故事传承几方面为脉络入手,通过反映区域的历史文化,找出在人们心目中有着深刻的印象、能代表区域的典型事或物,对其形象在首饰设计中进行创新性的开发和延展,创作出一系列特色性的旅游文化纪念品,体现现代城市的时尚美感,同时也能提高纪念品的价值,创造更高的附加值。将青岛市标志性建筑或雕塑、自然景区、文化景区、文化故事传承等作为首饰形象的创作基础,比如:关、栈桥、崂山、五月风等等,以各个景点特色为设计脉络,经过提炼和筛选、整合出一系列的城市资源。另外,还有区域内的大型旅游节庆纪念活动,比如奥运会帆船赛、世园会、啤酒节、糖球会、祭海节等一系列的城市旅游节庆活动为特别纪念款,将他们以多种材料、多种形式的首饰作品呈现,在造型上也将提取其主要特征形象,将其与首饰功能相结合,设计一系列的时尚感新型旅游纪念品。满足消费者寄予特殊感情的需求,同时也能提高景区的知名度,有利于整体宣传本地地域特色和地区文化的。
二、以青岛市旅游文化标志性形象为原型进行特色饰品开发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
⑴产品通过外形创新设计使之具有:流通商品的通俗性和功能性;较高的美感呈现;符合人体工学的适配性。
⑵产品通过对有形和无形的地区文化特点进行了特殊呈现方式和时尚表达方式,加强了与购买者互动,进而希望更深层次的促进观者对于城市文化、城市标志性景区和建筑的视觉印象的加深和文化内涵理解。
⑶此系列首饰设计不仅呈现了城市意象的表象形态,又凝聚着一个地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对于旅游城市的长远发展有着较好的推动作用,也加强了地区旅游的经济效益。这三个层次都要在同一个产品中集中的体现展示,难点在于实用性和形象的创新性要求都非常高,而且对于青岛地区的景点、建筑和文化要有深刻的了解和艺术感悟,并且对整体开发的连续性也有相当高的要求。旅游纪念品代表的文化符号是消费者决定消费的重要因素,在纪念品开发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生产物美价廉、品质保障的具有实用性和创意性的产品,又注重融合当地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打造青岛自己的旅游特色品纪念品牌。
作者:钟澳嘉 单位:青岛农业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晁鹏,宋洪波,浅析我国旅游纪念品市场现状及开发,科技创新导报。
[2]钟蕾,张薇,以使用对象为切入点的旅游纪念品设计,艺术与设计(理论)。
[3]孙晓燕,文化性与旅游纪念品设计,大众文艺(理论)。
[4]赵伟兵,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魏华,张立生,旅游标志设计原则研究,装饰。
篇6
关键词:城市古建筑;文化经济遗产;保护措施
Abstract:Urban tourism plays important role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European countries,and its core is ancient buildings in the downtown,which constitutes the urban distinct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European countries generally regard classic architecture as important cultural and economic legacy in the downtown,as urban important tourism resources.They uses the huge tourism resource to drive the whole urban area and the countries tourism and related industry develop, which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in urban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European countries have established a set of measures to protect the ancient buildings, and had the policy to make the corresponding classical culture again,and made urban ancient buildings reserve completely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Key words:urban ancient buildings; Cultural and economic legacy;protective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2)-05-53(4)
在欧洲城市的闹市区漫步,犹如进入中世纪城市之中。古老的闹市区保存着大量联片的年代久远的古建筑物,城市昔日的繁荣历历在目。古老的闹市中心是人们购物和消遣的场所,每天从城市边缘及,有大量人口涌入闹市中心区购物和消费。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特色鲜明的城市总是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源源不断地涌入参观,为城市带来滚滚财源。在今日我国城市发展中,欧洲城市古建筑群及特色保护的经验很值得借鉴。
1 欧洲城市古建筑群与旅游业发展
在欧洲城市,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不是城市现代化的高层建筑,而是城市中心地区年代久远的古建筑群,这些古建筑群形成欧洲城市特有的景观。欧洲城市的历史一般起源于工业革命前后,许多历史名城则可上溯到中古时期,乃至古罗马帝国晚期。在这些城市,中古时期及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物及古典文化被大量完整地保存下来,在闹市区形成大面积的古典建筑群,给人完整的中古世纪城市的感观,形成了各城市固有的特色。
进入21世纪后,欧洲城市闹市区依然完整地保留着数百年前的城市风貌。在城市中心的广场附近,中世纪的圆顶罗马式教堂或尖顶哥特式教堂象征着古老的庄严;教堂内部以雕刻、绘画装饰得富丽堂皇;教堂四周则是装饰华丽的喷泉及古老雕塑等。通往商业中心狭长的步行街道上仍保留着中古时期原状,路面不规则的石块经历了数百年沧桑,留下深深印痕;街道两旁则是古老建筑物的长廊,与周边地区的古建筑物一起形成闹市区的古建筑群。在这里,古老的商店、酒吧、旅馆、餐馆、戏院、影剧院等鳞次栉比,窗明几净,形成各城市鲜明的特色与古老的文化。
欧洲国家在整个旅游策划上,让具有大量古建筑群的城市旅游扮演了主要角色。旅游旺季时,来自世界各地旅客涌入城市,尤其是在古建筑群保存完好的城市,更是挤得水泄不通。这些城市大量的人口受雇于旅游业,城市从旅游业发展中获得了大量的收入,旅游服务业成为城市乃至国家重要的收入。
瑞士的城市旅游可视为欧洲国家的典型。瑞士是欧洲最为富裕的国家,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排列世界的前列。银行业、钟表业和旅游业是瑞士经济的三大经济支柱。进入21世纪之后,瑞士旅游业收入超过银行业、钟表业,成为瑞士最重要的经济发展门类。尽管瑞士拥有美丽的湖光山色,而到过瑞士的人则发现,瑞士最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仍是城市古建筑群,城市旅游的吸引力甚至超过对自然景观的旅游。
与欧洲其它国家相比,瑞士城市的中古时期建筑物保存得更好,在城市旅游中起到重要作用。这是因为20世纪,欧洲国家经历了两次大的战争,城市大量的古建筑被摧毁,从战争废墟中重建的闹市区建筑缺少古典建筑的原滋原味,而现代化风格则十分突出。瑞士的中立国政策使20世纪瑞士避免了多次战争,各城市的古建筑群得以大量保存下来。城市古典建筑群与美丽的湖光山色相协调,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大量游客,包括欧陆的意大利、德国、法国等国居民也为瑞士的中世纪的城市美景所吸引,每年有大量的旅客涌入瑞士参观和度假。
2 城市古建筑:重要的文化与经济遗产
城市中年代久远的古建筑群,既是城市一份厚重的文化遗产,也是十分重要的经济遗产。古老的建筑群是城市文明的“根”,它代表着城市古老的文化沉淀和各城市特色,象征一个城市昔日历史的辉煌。城市古老的建筑群展示城市文化特色,代表着各城市古典文明,以“邮箱经济”形式带来了滚滚的财源,极大地推动了城市乃至国家的发展。
进入20世纪之后,世界各地大量的传统建筑消失,古典建筑物也随之大量消失,割断城市的文化文脉,城市逐渐丧失了自身的特色。20世纪上半叶,两次大战期间欧陆地区大量古建筑毁于炮火,许多重要的古建筑群被夷为平地。二战后,针对传统建筑物集中地区的衰败及其蔓延,欧洲城市当局进行了一定规模的城市重建与更新。战争及战后的重建工作使大量年代久远的传统建筑物消失,代之而起的是现代化的高层建筑,这一现象在战争重创的德国尤为突出。战后欧洲城市文化的“根”随之大量消失,保留下来的古典建筑就显得十分珍贵。
古典建筑展示出厚重的文化沉淀,告诉城市过去的历史,使人浮想联翩。素有中世纪城市之称的伯尔尼,可视作欧洲城市古典建筑群的一个缩影。伯尔尼老城区位于火车站附近,保存着大量的中古世纪的建筑。这些建筑物向东边扩散,狭长街道两旁长长的商店走廊依然保留中古时期的原貌,构成了伯尔尼的主要商业闹市区。闹市区的则是一些几个世纪前遗留下的古色古香的私人住宅群。在伯尔尼街道上漫步,仿佛进入中世纪的城市中,感受到古老的城市文明。即使是在大学校园参观,年代久远的建筑也仿佛一件件古老的艺术馆陈列品。
古老建筑群不仅是重要的文化遗产,而且是极其重要的经济遗产。欧洲城市普遍把这些古老建筑群当作极其重要的经济遗产,进行旅游经济的策划。各城市以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其古典建筑群,特别对那些代表该城市过去的辉煌及重大事件的建筑进行重点宣传。各地都建立了自己的旅游网,极尽全力地向世界各地介绍各城市古典建筑及其历史事件。这些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来自世界各地,他们进入欧洲各城市参观与消费。城市古老的建筑群带来了巨大的收入,反过来又长期推动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
3 城市传统建筑的保护与文化再塑
欧洲国家都对古建筑进行精心的保护,确保传统文化的再塑。地方政府都制定了城市古建筑保护的相关法律,并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维护与维修措施。在城市长期发展进程中,政府合理地规划城市新发展地区,历任官员认真执行城市规划,使城市建设与古建筑群的保护达到有机的统一,城市闹市区古建筑群由此而得以长期保存。此外,较高社会文明程度确保有关保护法规得到市民自觉遵守,古建筑与传统文化保护蔚然成风。
欧洲国家古典建筑长期保存下来,与严格保护措施密切相关。各国都有古典建筑保护的严格法规,地方当局也制定相应的措施。不经地方有关部门同意,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对古建筑物进行拆迁。不仅如此,城市现代建筑物拆除的手续也同样是十分麻烦,没有政府有关部门的审批同意,任何人都不能拆除,即使是私人住宅,也得严格遵守这一规定。在北美城市的更新过程中,地方政府借口城市衰败而将传统建筑大量夷为平地,从而使殖民地时代建筑大量消失,欧洲的规定避免了开发商借拆除破旧的现代建筑之名而撤除传统建筑和古典建筑物的可能,对古建筑群起到强有力的保护作用。
欧洲各城市对古建筑设施的维修也有严格的规定。维修总的原则是修旧如旧,这一原则使城市闹市区数百年以前的街道保存完好如初;但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这一原则又极大地增加维修的困难与费用。闹市区供电、供水、排污设施的铺设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些设施的铺设过程却不能破坏道路原有的景观。闹市区街道的路面多为数百年前打造的石块铺成,在管道设施铺设过程中,工人小心翼翼地将石块取出,然后将管道埋入路面之下,再回填土,最后将石块按原样铺在路面上。因此,在百年的历史变迁,中古世纪的街道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
政府对房屋的维修管理也十分严格。在维修过程中,没有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任何人无权改变房屋的外观,私人住房也不能例外。在维修过程中,大到房屋的外观结构,小到房屋的门、窗、瓦的颜色等,都必然保持原样。正因为如此,欧洲国家城市闹市区数以百年前的古建筑群的原始风貌得以世代相传,从而避免了全球文化趋同对城市传统文化的冲击。
不仅如此,政府还在财力上给予实质性的支持。政府拨出大量的专款用于闹市区古建筑物的保护。政府资助对象不仅包括教堂、博物馆等公共建筑,而且还包括年代久远的私人住宅。许多私人住宅已有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历史,不少建筑物已经破败,维修成本极其高昂,要让房屋所有者长年累月地对维修单独付费,实在是得不偿失,他们宁愿放弃破旧建筑而购买新的住宅。无疑,这些私人住宅是城市古建筑的一部分,也是古色古香的闹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放弃,城市中心区古典建筑也会随之而大面积消失,结果闹市区的传统文化特色与旅游资源就会大量消失,这种现象在古老的亚洲城市普遍存在。
所以,欧洲国家在城市古典建筑的保护中,政府十分重视资助私人对旧住宅的保护。政府认为这些私人住宅是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保护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有关部门定期对这些代表着地方过去文明的私人住宅进行检查,敦促房主进行维修,并通过维修费用评估而给予一定比例的维修补贴。在瑞士的伯尔尼,在闹市区私人古建筑进行维修时,政府给予总维修费用的20%左右的补助。政府的补贴客观上有利于闹市区私人古老住宅的保护,同时也有利于城市整个古建筑群的保护。
欧洲城市还对城市的现代建筑布局进行严格的规划,防止其对闹市区古建筑群构成文化视角的冲击。在世界不少地方,闹市区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混杂在一起,传统建筑集中地长期遭到蚕食,城市特色也因此逐渐消失。欧洲城市普遍将现代化高层建筑规划在城市地区,尤其是郊区的新城镇。在欧洲各城市的和郊区,现代高层建筑群随处可见,而在古建筑集中的闹市区却难以寻觅。在瑞士的苏黎士、伯尔尼等闹市中心,很难见到现代高层建筑物,而其郊区城镇却出现一个个的高层建筑群。严格的规划使城市古建筑群的保护与现代建筑的兴建得以有机的统一,城市不至于因现代化的建设而失去古老的文化与经济遗产。
古建筑的居住者的经济地位对其保护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房主的经济实力决定房屋保护的好坏,并对其长期的保存与保护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在世界不少地区,富裕的人口大多有选择居住在新建筑物的偏好,而年代久远的建筑多通过向下淘汰给城市穷人,结果会加速旧建筑的衰败,并导致整个街区衰败,最终也会使整个古典建筑群面临灭顶之灾。二战后这种现象在北美十分普遍,也是亚洲等地古建筑较少保存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欧洲人崇尚古雅,许多富人不愿居住在现代化的公寓楼里,他们更乐意选择那些古色古香的住宅。尽管这些古老的住宅维修费用高昂,他们还是愿意接受。居住于古老建筑内已成了市民的一种身份特征。
因此,市民在保护古典建筑物上表现出很高的自律性。欧洲城市居民具有较高的素质,尤其是古建筑物的业主素质更高,他们谨守规矩,自觉地保护私人建筑的古典风貌。市民在维修自己私家住宅过程中,总是小心翼翼地按原貌施工,维修后的房屋依然保存着原来的风貌。正是这些高素质的市民自觉地恪守其早已形成的规矩,使闹市区古建筑群数百年世代相传,始终保持着原来风貌。
总之,在欧洲各国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中,闹市区古典建筑群作为极其重要的文化与经济遗产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这些古老的建筑群与城市旅游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吸引世界各地大量的游人来此参观、出席会议,光顾博览会或参加训练项目等,为城市带来源源不尽的财源。更为可贵的是,对闹市区古建筑群的保护与传统文化的再塑,欧洲城市政府制定了严格规划措施并给予财力支持。同时,高素质的市民恪守其规矩,自觉地保护传统文化与建筑,从而使得古老城市得到可持续发展,并保持着永久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Anita A.Summers,Urban Chang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Western Europe[M]. Washing,D.C.,1999.
[2] Javier Moncclus,Culture Urbanism and Planning[M]. Polytechnic University,2006.
[3] Saskia Sassen,City in World Economy[M]. Pinc Porge press,1993.
[4] Yuri Kazepov,Cities of Europe[M]. Blackwell Publishing,2004.
篇7
【关键词】民族经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旅游;旅游反贫
【作者】李忠斌,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甘甜,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武汉,430074
【中图分类号】F590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5)01-0153-007
CONSTRUCTION OF VILLAGES WITH MINORITY
CHARACTERISTICS, ETHNIC CULTURAL TOURISM
AND WAYS OF ANTI-POVERTY
Li Zhongbin, Zheng Gantian
Abstract: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villages with minority characteristics, a concrete form of manifestation of cultural tourism, mobilize economic growth in minority areas, in the meantime, it also triggers a series of potential threats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In the present context of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villages with minority characteristics, the inner demands in construction of villages with minority characteristics require to protect minority culture, to improv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o build industrial system etc,. This has made us to re-examine and consider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village tourism, and to seek counter-measures in the promotion of tourism in village with minority characteristics, thereby, to well combine with the gist of construction of villages with minority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minority economy; village with minority characteristics; cultural tourism; anti-poverty through tourism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神韵各异的民族风情与风光旖旎的山形水系,使我国成了世界上少有的旅游资源大国之一。自1999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少数民族地区应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第三产业起,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业便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民族村寨旅游也逐渐成为民族文化旅游研究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民族村寨旅游研究与传统意义上的民族文化旅游研究相比,既存在共性,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首先,民族村寨的本质是民族地区最为落后的农村,其经济发展的滞后惯性较一般民族地区而言更为突出。其次,我国对民族文化旅游的深入研究已有30余年的历程,但将民族村寨旅游作为独立专题进行研究的时间不过10余年,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尤其是对民族文化内核的把握、反贫困路径的选择中,还存在不小的偏差。最后,连续的政策扶持赋予了民族村寨旅游全新的时代背景。早在2004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便明确指出乡村旅游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1] 2009年又迎来了专为民族地区量身定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工作。随后,为了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设进程,国家民委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在全国范围内建设100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总体目标。[2]由此,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项目在给特色村寨带来丰厚的财力、人力、政策支持的同时,我们是否应当重新审视民族村寨旅游中依旧存在的、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主旨相违背的现象?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要求传统民族文化应得到有效的保护与传承,村民收入与人居环境应得到明显改善。然而,从现实的发展情况来看,民族村寨旅游却普遍存在经济发展可持续性较弱的现象。由此可见,无论是从理论研究需求的角度思考,还是从时代背景的具体要求出发,我们都有必要重新审视特色村寨建设中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其反贫困路径的选择。
二、特色村寨建设中文化内核的把握
(一)文化内核的把握
把握好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核是实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然而由于文化内核的抽象性与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对于到底该如何精准地归纳某一民族的文化内核,又该如何在特色村寨建设中做到不偏离文化内核却一直是开展民族文化旅游的重点与难点。
在探讨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正确地认识并划分民族文化资源体系的有效组成,是科学把握民族文化内核的首要前提。以马林诺夫斯基为代表的文化人类学理论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可划分为“显在文化”与“隐性文化”。 所谓“显在文化”,即与特定的物质关系紧密相连,有着明确实物形态的物质文化,民族村寨的“显在文化”主要表现在特色民居、生产工具、交通工具等方面。与之对立的“隐性文化”是指在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自然呈现还是人为改造,都不能以物质形态呈现的传统民族文化,如伦理观念、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等抽象的精神文化。[3]140在将该理论应用于特色村寨主体时,基于文化旅游资源的特殊性,我们认为应将特色村寨的文化资源体系因地制宜地划分为“显在文化”“弱隐性文化”与“隐性文化”。在本文中,笔者之所以提出“弱隐性文化”这一新概念,目的在于区别以实物形态展现的“显在文化”与以传统观念存在的“隐性文化”,它是指本不具备具体形态的民族文化通过人的劳动展现出来,具体可细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以民族特色农产品为代表的“弱隐性文化”具备创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的条件;第二类以民族歌舞、民族节日为代表的“弱隐性文化”能有效地鼓励民族文化旅游的社区参与;第三类以民族手工艺品为代表的“弱隐性文化”则具备成为民族文化产业的巨大潜力。
民族旅游研究
无论是直观的“显在文化”“弱隐性文化”,还是内涵深刻的“隐性文化”,都蕴含了某一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核,如日本大和民族的文化内核可形象地概括为“与刀”,中国汉民族文化内核的第一要素是儒家文化。同样,在我国民族地区,由于地域条件、历史传承、的千差万别,使得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内核有着“十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特点,深入理解并正确归纳某一民族的文化内核是构建该民族文化产业体系的第一要务。对文化内核的归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某一民族的文化内核必定是所在地域文化的构成单元或特殊表现,例如位于山海关以东的满族、鄂伦春族、朝鲜族等北方民族的文化内核便是关东文化的重要分支。其二,把握好不同民族间文化内核的细微差异。“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现状,使得聚居地相近的民族,其文化内核比较容易混淆,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在特色村寨建设的民族文化氛围营造中容易出现苗土不分的情况,土家族的文化内核是巴文化,而苗族的文化内核则是由巫文化、史诗和古歌文化架构而成,两者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把握好民族文化内核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文化内核在特色村寨建设中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为“显在文化”“弱隐性文化”以及“隐性文化”的合理挖掘提供标准边界,旅游项目所要传达的内容如果造成游客对该民族文化的曲解是对文化内核的过度偏离,反之则是对该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不足。第二,在民族民间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中,或在以“弱隐性文化”为基础,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的民族文化产业体系时,需要以文化内核为基础,使之与时代相结合。例如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西兰卡普在土家族的历史传统中多用于土家族姑娘出嫁时的嫁妆,然而近年来,许多体现织锦技艺的室内软装饰品正逐渐融入到我们的现代生活中,使得濒危状态下的民族文化遗产从此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第三,在民族文化品牌的构建中,将以文化内核为中心的优秀民族精神作为该民族的品牌文化,例如土家族勤奋耕耘、艰苦奋斗的民族性格;鄂伦春族勇敢强悍、不屈不挠的宝贵品质,由此衍生而出的民族品牌文化能对民族文化产业的招商引资带来正的外部性。
三、特色村寨建设中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
偏离文化内核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对于以民族文化为比较优势的特色村寨而言,将意味着文化产业的根基遭到侵蚀,进而导致经济发展的停滞与衰退。正因如此,近年来能真正把握好文化内核且长盛不衰的特色村寨并不多,在当下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尤其是在构建以文化旅游为主导的民族文化产业体系中仍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市场经济下的民族文化异化
任何接待地要想发展旅游,就必须开放自己的社会文化门户,接受外来文化的渗透与冲击。[4]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作为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在开展民族文化旅游时,如果因急功近利、过度开发而偏离了本民族的文化内核,就必然导致传统民族文化朝着庸俗化、商品化、伪文化的方向异化。首先,民族文化庸俗化是为迎合游客的猎奇心理而将民族文化过度开发的产物,例如摩梭人的走婚制度原本有着深远的母系社会背景与严谨的道德伦理约束,然而在挖掘泸沽湖的文化资源时,却极力宣传粗俗的、带有误导性质的口号,如“摩梭女子大胆而多情,有胆量的男子是否愿意试试?”[5]其次,民族文化商品化作为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所折射出的不仅仅是贩卖文化的问题,更蕴含着深刻的价值观转型与变异。最后,伪文化的出现将加速民族文化的异化趋势,尽管目前对“伪文化”尚未有统一的界定标准,但“以政绩、金钱为目的”“不尊重历史文化遗产”“大搞假冒伪劣”等描述已成为人们对“伪文化”的共识。
(二)强势群体主导下的低度社区参与
村民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形式上的“主人”,而在由政府有关部门和外来开发商为主导的旅游开发模式以及利益分配机制尚不完善的前提下,村民在特色村寨建设中的“主人”地位被边缘化,不仅社区参与率低,而且多为低技术含量、低报酬的非技术性工作(如表1所示)。这种在强势群体主导下的低层次社区参与不能反映村民希望通过文化旅游达到“反贫”目的的核心诉求。除此之外,村民的弱势地位在征地补偿、民族文化资源产权界定、通过产权入股分配旅游收益等方面也有所体现。因此,由政府、开发商的强势主导与村民的弱势参与所引发的社区参与不足、参与层次低、旅游收益分配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表1部分特色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及利益分配状况
(三)规划局限下的利益分配不均
“旅游反贫”不完全等同于贫困地区的旅游开发,更确切地说,对特色村寨的村民而言,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旅游资源的开发,更关注的是由民族文化旅游带来的永久脱贫。然而,由于对特色村寨的开发规划不当或总体目标不明晰,致使同一村寨的村民贫富差距日渐悬殊。在对武落钟离山与车溪村的实地调研中,笔者发现因规划滞后而产生的区位收入差异与行业收入差异已十分显著,一部分能参与到文化旅游的村民收入在万元至数十万元不等,而在同一村寨内的另一部分未能从文化旅游中获利的村民则保持着传统的农耕生活,年收入不足2000元。由此可见,贫富差异悬殊下的人均纯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等人均指标难以真实地反映出特色村寨“旅游反贫”的实际效果,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文化产业构建中,因规划局限而产生的利益分配不均已成为实现全面“旅游反贫”的最大阻碍。
(四)短期利益下的产业同质化
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的建设进程中,诸多特色村寨都表现出两处“通病”:一是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却无与之相应的民族文化产业体系;二是有短期的繁荣却无可持续的发展后劲。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在于以旅游业为支撑的传统发展模式给决策者带来了思维禁锢,对于什么是民族特色产业、哪些民族资源具备发展成民族文化产业的潜力、特色村寨应以什么样的产业体系为支撑的认识仍不足。仅以民族文化旅游为支撑的传统模式固然能在短时间内带来可观的旅游效益,但是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文化变异、同质化竞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反过来又会制约民族村寨旅游的深入发展。
(五)多因素限制下的旅游产品平面化
全面、立体的旅游产品体系是提升旅游综合效应的重要途径,然而从实地调研的情况来看,以观赏为主的平面化旅游产品仍是民族文化旅游的市场主流。平面化的旅游产品形式单一、民族文化体验弱、村民参与性差、更缺少细分客源的创新产品,村民难以参与其中并实现“旅游反贫”。以下两项因素是造成这一困境的根源:其一,对“隐性文化”资源的认识不足。目前对文化资源的挖掘尚停留在“显在文化”与“弱隐性文化”的浅层面上,而具备开发成文化体验式产品的隐性文化则因开发难度较大、产品设计复杂等因素往往被搁置。其二,有效经营时间的限制。深层次的体验式旅游产品对游玩时间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游客在村寨内的停留时间大多仅为2~3个小时,能将游客留下过夜的特色村寨更是少之又少。如在宜昌车溪村,由于景区内的班车在下午4点统一收班,游客一般在3小时内结束游玩。武落钟离山庄溪村更是因船班的限制,导游统一规定游客只有2小时的游玩时间。
(六)新型城镇化下的模式选择困惑
一般而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构建存在两种类型,在开展文化旅游时,各有利弊:一是原地建设型,以武落钟离山庄溪村为代表。这种类型的特色村寨建设成本较小,且有着原始自然的民族风情,但是在村寨原始风貌的保护与开发、文化旅游的规模与适度等问题上难以很好地把握;二是异地再创造型,以宜昌车溪村为代表。此类特色村寨本身并没有古老的民族聚落及其承载的传统文化资源,与前一类型相比,异地再创造型特色村寨建设成本高、建设周期长,且借用的更多是可转化为经济利益的民族文化符号,而不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传统民族文化。根据目前特色村寨的建设情况,绝大多数特色村寨采用的都是原地建设模式,在建设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此类模式对民族文化、社区根基、社会关系带来的弊端也愈发明显。
(七)盲目开发下的生态环境问题
文化生态学认为,文化不是经济活动的直接产物,不同民族文化的类型与模式受制于环境。由此可推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所处的山脉、河流或草原等自然条件为民族文化内核的形成与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特殊的、独一无二的场合与情境,相反,特色村寨的生态环境如若遭到破坏,民族文化必将唇亡齿寒。但是在开展文化旅游与村民落后生活方式的双重消耗下,特色村寨的生态环境状况已不容乐观:一是旅游开发商对资源环境的损害,广西龙胜平安寨的梯田被毁便是典型的案例[8]。二是游客带来的“行为污染”,即游客对资源环境带来的垃圾污染。三是村民落后的生活方式,清洁能源的使用率普遍较低。
四、特色村寨建设中文化旅游反贫路径选择
以William Arthur Lewis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认为,属于文化范畴的价值观、经济主体态度等因素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三大因素之一,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索洛剩余”亦强调了除资本与劳动以外的文化、制度等其他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9]显然,经济学领域已充分认识到文化要素与经济增长间的互相渗透与逻辑关系,在民族文化与旅游反贫高度相关的表象下,该如何利用好民族文化内核、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全面的旅游反贫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与思考的。
(一)多元支撑,共创品牌
仅以旅游业为依托的特色村寨难以实现全社区的旅游反贫,笔者认为,基于文化产业的扩散效应,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未来的产业结构应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导,以多元民族文化产业为支撑,以传统产业为补充的民族文化产业体系。该产业体系的内在要求可简要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文化旅游作为民族文化产业体系中的主导产业,应充分发挥其带动面广、关联性高、综合性强的特点,拉动其他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第二,其他民族文化产业的挖掘需以尊重该民族的文化内核为前提,从“弱隐性文化”中挖掘具备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的民族文化资源,如民族手工艺品、民族特色饮食、民族特色农产品等;第三,促进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转型,创建具备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的特色农产品;第四,有了完善的民族文化产业体系不等于民族文化产业化的完成,还需推进品牌战略,提升民族文化产业的品位与层次。
(二)重点帮持,全面反贫
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该如何化解同一村寨内部以及不同民族的特色村寨间所呈现出的非均衡发展,是实现全面旅游反贫的关键。从微观视角来看,特色村寨旅游中收入最高的是从事餐馆、旅店的村民,年收入在20-40万元不等,而另一部分从事非技术性工作或未参与到文化旅游中的村民收入则在万元以下,后者之所以会陷入持续贫困,主要原因在于单一的文化旅游产业难以为所有的村民提供高收益、高报酬的就业机会,再加之村民自身文化素质技能较低、土地被征用等因素的限制,要想使这一部分村民摆脱贫困恶性循环的困境,就必须在建立多元民族文化产业体系的同时,对未能从文化旅游中获利的村民进行与民族文化产业体系相对应的职业培训,使之在其他民族文化产业中获取收益。
从宏观视角来看,为实现全面的旅游反贫,还需兼顾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间特色村寨的平衡发展。个人认为,可结合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对人口较少民族特色村寨适度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与资金支持。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有以下三点:一是由于历史原因,人口较少民族的经济基础更为薄弱,人口较少民族集中分布的10个省(区)可以结合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对其特色村寨建设以及民族文化产业的构建给予更多的关注与资金支持;二是人口较少民族文化的脆弱性。由于人口数量稀少、文化传承机制不完善,在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中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更容易产生变异。三是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作为人无我有的稀缺文化资源,将是人口较少民族所在省份在开展文化旅游、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时,所具有的不可复制的优质资源,因而有理由加大对其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10]15-29
(三)深入挖掘,立体经营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民族村寨旅游的兴起至今,大多数特色村寨仍维持着低价位的观光式旅游产品,村民的受益面有限。我们认为,由单一的观光式旅游向立体的文化体验式旅游转型将是民族村寨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实现这一目标,目前的特色村寨建设仍需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对旅游产品的深入挖掘。由对村寨风貌、民族歌舞、特色饮食等“显在文化”“弱隐性文化”的浅层开发,转向对“隐性文化”价值的深入挖掘,开发与设计出集观光旅游、文化旅游、体验旅游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产品,除此之外,基于不同性别、年龄层的旅游产品创新也是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二是对游玩时间的横向延长。一般而言,游客在村寨停留3个小时就有可能在当地用餐,停留6个小时就有可能留下来过夜,因此,该如何想办法留住游客?又该如何利用好整个晚上?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笔者认为,应突破客观因素对游玩时间的束缚,如果能将规定往返时间的船次、车次改为不限回程的“一票制”,将能从根本上缓解这一矛盾。
(四)明晰产权,物质激发
特色村寨的村民是民族文化的创造者与传承者,本应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行使文化资源的所有权,参与旅游收益分配。然而在政府代表国家行使文化旅游资源所有权的现状下,作为弱势群体的村民几乎无法获取相应的文化资源产权,因此,在大多数特色村寨的文化旅游开发中,村寨从中获取的收益少之又少,有些村寨甚至无权参与到利益分配环节,民族文化资源产权的界定模糊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村寨居民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识薄弱以及民族文化旅游的社区参与不足。对于这一现状,不少学者都提出了“民族文化资源产权立法”[6]的重要性。呼吁立法固然重要,但在立法程序时间成本过大、立法效率有待提升的现状下,与其等待自上而下的法律出台,不如在村寨内自发组织与之相关的文化产权保护机构,如民族文化资源产权协会、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监督委员会等,使之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作为本土居民的利益代表向旅游开发商协商,并监督开发商承担文化旅游开发中的民族文化维护义务,具体措施可包括将土地、资本、基础设施、民族文化禀赋等要素股份化参与到旅游收益分配;从旅游收益中提取专项公积金用于民族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维护;向旅游开发商收取民族文化资源使用费等。在具体实践中已有个别特色村寨试行了类似的举措,例如贵州雷山县决定自2012年起,从西江千户苗寨景区的门票收入中提取18%作为民族文化保护专项资金分发给社区内的1200余户村民,[11]其他特色村寨在开展文化旅游时,是否也能因地制宜地效仿此类做法,采用物质激发的手段促进特色村寨建设、民族文化传承与全面旅游反贫的共生发展。
(五)适度开发,模式创新
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项目的本质与目标是兼顾民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因而不少学者都强调在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时,需保护好当地的原生态文化与社会风貌,避免对民族文化旅游的“失度开发”。但从实地调研的情况来看,“开发”与“保护”、“规模”与“适度”间的辩证关系却一直是限制特色村寨持久繁荣的重要因素。[12]个人认为,要想从根源减少或消除旅游开发对古村寨带来的负效应,就必须从建设特色村寨的模式创新入手,探索出一条既能实现旅游反贫,又能达到保存原始风貌的特色村寨发展模式,更进一步来讲就是能否以原始村寨为依托,在与之相邻处对其进行再造与重现,使之与旅游开发商对特色村寨的开发规划相适应,便于游客中心、乡村旅馆、生态停车场、购物长廊等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在此模式中,再造村寨作为开展文化旅游的专属场所,可将本土居民安置其中参与文化旅游,原始村寨则以原生态民族文化博物馆的形式加以保护。
(六)保护生态,可持续发展
无论是从生态文化理念出发,还是从文化旅游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民族文化旅游无疑是一种“自杀”的开发方式,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不仅仅是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它是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生态环境如若遭到破坏,民族村寨的文化变异将在所难免。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多方参与性决定了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应从多元主体入手:一是社区主体。本土居民应逐步转变消耗环境的落后生活习惯,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如太阳能、沼气等。在民族地区,过高的价格往往是阻碍清洁能源推广的关键因素,对于这一情况,能否在推广初期采取“三三四”的原则,即政府、景区开发商分别依据清洁能源定价给予30%的补贴,逐步引导村民接受并使用清洁能源。二是公司主体。景区开发商在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时,需权衡好旅游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承载力。三是政府主体。为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与文化旅游背景,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活污水排放系统、村级垃圾站建设、畜禽污染处理系统等环境整治措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也将是急需在政府相关部门主导下完善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刘军萍以乡村旅游构建京郊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EB/OL]北京乡村旅游网,(2006-07-22)[2014-04-05]http://lybjnwgovcn/xcjt/zjlt/200709/t20070905_98762html
[2]王珍千个民族特色村寨将受重点保护和改造[N]中国民族报,2012-12-14(1)
[3]潘胜之旅游民族学[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
[4]罗永常原生态民俗旅游开发的理念、目标与对策[J]贵州民族研究,2007(5)
[5]金粟“无形的手”和无益的“媚”――直言民族旅游的开发[J]民族工作,2000(4)
[6]罗永常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政策选择[J]贵州民族研究,2006(4)
[7]罗永常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利益保障机制[J]旅游学刊,2006(1)
[8]吴忠军,叶晔民族社区旅游利益分配与居民参与有效性探讨――以桂林龙胜龙脊梯田景区平安寨为例[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
[9]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10]李忠斌,郑甘甜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 2013(3)
篇8
一、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情况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世居民族有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此外还有满、蒙古、白、藏、黎等其他民族成分。在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7.18%,少数民族人口总数在全国居第1位,其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1.39%,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全区有12个民族自治县,包括龙胜各族自治县、金秀瑶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隆林各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巴马瑶族自治县、富川瑶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恭城瑶族自治县;58个民族自治乡。此外,广西还有97个国家民委组织申报命名挂牌的“中国民族特色村寨”。广西历来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传统文化、建筑景观、生态环境、民族风情等具有重要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修缮和保护,为民族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广西入选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大都是人居环境优势、经济发展迅速、民族风情浓郁、生态环境优良、人居环境优美等特征。在国家大力发展旅游及相关产业的背景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发展正迎来了最好的时机。
二、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适宜性分析
首先,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旅游开发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广西少数民族村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形式多样、范围广泛,其中已经开发形成自己独特的旅游产品包括:包括织锦、刺绣、陶瓷、竹编和芒编在内的各色工艺品;具有民族特点的壮族干栏式建筑、侗族风雨桥、鼓楼等民族建筑;壮族的三月三歌节、瑶族的达努节和盘王节、苗族的踩花山、仫佬族的走坡节、侗族的花炮节,以及别有风味的打油茶等充满着浓郁的民族风情的节日活动,都深深地吸引着众多的游人。
其次,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文化遗产无形的提高了旅游资源的附加值。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特色传统突显了特色村寨的独有魅力。如果没有这些文化遗产,其旅游吸引力将大打折扣。
最后,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遗产提升了旅游开发的品牌,不仅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同时还吸引了大批的客商前来投资,为特色村寨文化遗产的 保护与开发提供了大量的资金。
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适宜性评价
(一)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
旅游开发的目标是实现对特色村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现社区居民的发展。因此,在旅游开发的规划、建设和完善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当地社区居民的利益诉求。社区居民参与到旅游开发的各个环节,有助于提升他们对文化遗产价值和意义的认识,从而形成保护的文化自觉意识,对文化遗产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2.因地制宜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遗产的种类不同、保护级别不同、特色也有差异,在适宜性开发评价的过程中,必须根据时空分布、利益主体异质性、产业特色等方面对相应的指标适当加大权重。
3.整体开发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文化遗产是一个区域内整体的旅游资源,文化遗产依托当地的生态、环境、文化和居民。因此,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必须把它们当成一个整体开发形成一个景区或景点,同时在规划范围内合理布局各种基础设施、建筑风貌,形成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的统一和谐,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国内外对于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构建方面已经有了很多研究,并且建立了较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但是尚未发现有对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进行适宜性评价的研究。根据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遗产特点,结合旅游开发现状,初步构建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表1所示)。
(三)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为了准确确定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因子的相对重要性,通过打分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指标体系构建以后,以问卷的方式征求相关研究领域专家,共发出问卷50份,收回42份,有效率84%。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获得一二级指标各评价因子的权重(表1)。
(四)综合评价模型建立
u价指标和权重确定后,需要对各指标进行定量化处理,采用模糊记分法对各评价指标进行赋值(表2)。
经过加权计算,可以得出少数民族村寨文化遗产是否适宜发展旅游,适合开发何种旅游产品及适合程度的评价结果。综合评价模型为:
R=∑WiwSi
式中,R为评价因子综合得分;Wi为评价因子的权重,Si为指标的得分。
篇9
旅游文化艺术品是传递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物质媒介,与当地文化密不可分,不同的旅游景区的文化艺术品一定是有地方特色的、独一无二的,才会让游客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激发购买、留念的欲望。再次,缺乏产品创新,也是目前保定市旅游文化产品发展的重要瓶颈。保定市辖区22个县,其中不乏富有文化特色产品的县区。如:白洋淀苇编工艺、保定土宝斋布鞋、易水砚、易州彩陶、涞水麻核桃、曲阳石雕、徐水草编、保定铁球等等。每一种地方特色文化产品,都是本地区的文化代言,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但是目前这些具有地区文化特色的产品并没有在旅游景区内发挥出有效的价值。如易水砚、曲阳石雕产品价位高,便携性差,在传统的形式上缺乏产品多样化的创新,针对旅游开发的艺术品形式几乎没有,也是目前保定市旅游文化艺术产品发展受到约束的症结所在。
二、保定市旅游文化艺术品开发对策
旅游文化艺术产品对推动旅游经济发展和宣传推广旅游资源、弘扬地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保定市旅游文化艺术品普遍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可以有针对性地实施以下开发策略。
1.加强地区传统特色文化精华的研究。
目前,游客对旅游文化艺术品越来越注意文化意义上的消费,文化含量高、地方文化特色浓郁的艺术品对旅游者的吸引越来越大,产生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可观,这无疑对地方特色文化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保定旅游艺术产品的开发中,要重视本土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增加地区文化特色、不断升华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文化底蕴,为保定旅游的建设增加真正的软实力,这直接决定着保定旅游业发展的品质和前景。目前,在保定旅游特色文化产品中,发展较好的是白洋淀苇编。苇编是白洋淀传统的手工艺品,取材于白洋淀的苇子,当地的能工巧匠,通过编制,制作成各种各样的工艺品,如立帘、线帘、篱笆帘、鞋子、帽子、包等产品,或制作成色泽淡雅朴素,工艺考究精美的芦苇画。在白洋淀,芦苇编织的产品,取材方便,成本低廉,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再加之丰富多样的产品类别,增加了游客的选择范围,拓宽了产品的销售市场,受到了游客的极大青睐。这样的产品不但是旅游景区的特色产品,更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文化是旅游产业的不息血脉,如何增强文化生态意识,保护、挖掘、开发并利用好它们,是发展旅游文化艺术品产业必须深思的问题。无论是原有旅游文化艺术品的改造,还是新旅游产品的开发,都必须强化文化的特点,进行文化提升和包装,将旅游与文化相结合,实现两者的双赢①。面对文化与产品的融合,设计者要做到的不是被文化奴役、单纯的“拿来主义”或者毫不粉饰加工的展现,而是要全方面的驾驭、融合、创新,千变万化出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通过新的艺术形式,达到思想层面的精神传达,既是对文化的深刻解读,也是对文化的持续性生命延续。
2.特色定位,确保发展规模。
在保定市旅游文化艺术品的开发中,鲜明的地区特色定位依旧是本地区旅游文化产品发展的根基,上文已经提到,保定地区不乏地区特色文化产品,但是却鲜有把特色文化产品进一步发展成形式多样的艺术形式。在生产规模上,大部分以小手工作坊为主,形式单一,产量低,不成产业,不成系统。针对不同的旅游地区,首先要定位好自己本地区的特色文化,根基于“文化”二字,深度注入当地特色文化之血液②。定位出特色鲜明的开发项目,并进行开发档次与规模的细化,为商品进行良好的市场定位。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开发,才能保证开发出畅销的旅游文化产品。3.设立研发机构,加强与高校的合作。能够满足当代游客高层次精神需求的旅游产品,必须与时俱进,才会可持续发展。设立研发机构,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对促进旅游地区文化艺术品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对旅游文化艺术品的开发进行科学论证与合理引导;另一方面,加大旅游文化艺术品的文化、设计含量,提高品味,减少模仿、抄袭,从而创出保定地区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艺术品。研发机构、高校是设计人才的聚集地,他们思维开阔,具有很强的产品创新能力。与专业的旅游产品设计人员携手,加大特色文化商品的设计与创新的力度,能有效扶持旅游文化艺术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发展本地区的特色文化,是发展区域旅游业的重要举措。抓好这一层面的旅游设计研发,促进更好的设计方案产生,使旅游文化艺术品真正的承载地域文化,独具地方特色,形式新颖且多样,必定会使区域旅游文化产品提高一个档次,真正带动保定地区旅游文化产业“活”起来。
三、结语
篇10
做优做强特色文化产业,提升文化品牌竞争力。文化品牌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博弈文化市场的“杀手锏”。“多”与“和”的文化资源,是实现贵州文化产业“优”而“强”的重要根基,是形成文化品牌强大竞争力的深厚源泉。要通过管理机制创新,综合施策,精准发力,不断强化形成文化品牌的内生动力;要通过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的市场运作手段,做优做强以“多彩贵州”为代表的民族歌舞、工艺美术等特色文化品牌;要充分发挥省十大“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形成贵阳阳明文化、遵义红色文化、毕节和六盘水彝族文化、黔东南苗侗文化等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群,不断累积品牌价值,提升品牌竞争力。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壮大骨干市场主体。改革是动力,改革显活力,改革出效益。文化企业是文化市场的主体,要以先进文化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壮大国有和非国有两个文化市场主体,鼓励大型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大力支持省级及市(州)组建综合文化企业集团,鼓励省属国有文化集团建设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的数字资讯产业链;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监管运营和评价考核机制,建立省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机构,推动实现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
探索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有效嫁接的路径。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要建立健全资本、金融、信息等文化要素市场,实现人才、资本、产品的自由流动。加强与资本市场的有效嫁接,推动广电网络、出版集团等文化企业上市,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实力、有竞争力的文化骨干企业,积极引进文化产业领域战略投资者;探索开展新闻出版企业实行特殊管理股,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支持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释放全社会发展文化产业的活力,激活民间文化力量。
- 上一篇: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向
- 下一篇:旅游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