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与审美范文

时间:2023-10-27 17:50: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文化与审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旅游文化与审美

篇1

一、文化旅游和民俗舞蹈

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文化逐渐成为旅游发展的基础和灵魂,而从本质上来说,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尤其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旅游这一产业的活动领域和经营范围不断扩展,文化旅游成为了专有名词,但是,到目前为止对这一专有名词并没有固定的定义。

说到旅游,必然要提到旅游资源,所谓的旅游资源,是指凡是能够满足旅游者精神上、物质上需求的各种自然、人文等资源。其中,文化资源只是旅游资源的一种表现形式,与此同时,文化资源作为旅游消费的一种重要形式,包括有形文化资源和无形文化资源,而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资源,都对旅游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随着近几年来,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大力重视和投入,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存和发展,为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之中,民俗文化非富多彩,对于提升整个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民俗舞蹈作为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需要人们进行不断的保存、传承、发扬和创新。从民俗舞蹈的角度上出发,无论是对于优秀的民俗舞蹈作品,还是正宗的民俗舞蹈的传承者,都要加大对他们的重视。而对于民俗舞蹈而言,不论是如何去创新它,都要保持其精髓的东西,使其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二、民俗舞蹈的审美价值

民俗舞蹈作为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从提升国家、民族的文化竞争力上来说,还是在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方面,在旅游行业里发挥了自己重要的社会价值。尤其是近些年来,伴随着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民俗舞蹈的发展更是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日益成为文化旅游关注的焦点。

首先,从精神层面上说,文化旅游视域下的民俗舞蹈有着极大的审美价值。民俗舞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核心文化和价值,而且在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文化旅游视域下,重视发挥民俗舞蹈的审美价值,不仅能够满足旅游者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内心得到净化,对民族的自豪感会增强。此外,民俗舞蹈的表演可以起到以小带大的作用,促进整个社会大环境对文化资源的认同和重视。

其次,从物质层面上来说,民俗舞蹈的发展为文化旅游产业带来极大的利益价值。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各少数民族的舞蹈也是形式各样,有着极大的观赏价值。随着旅游产业的开放,各地区、各个国家之间的旅游界限已经打破,很多旅游者都会慕名来到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观赏其特色。而民俗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近些年来对旅游者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甚至很多国外友人都不远千里迢迢来我国只为观赏一下舞蹈的风姿。所以,民俗舞蹈除了在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各国家之间的交流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提升旅游地经济效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提升民俗舞蹈审美价值

民俗舞蹈作为一类文化旅游资源,有着极大的审美价值,在促进旅游业发展上的确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在日益提升,这对民俗舞蹈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甚至对整个旅游行业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所以,对民俗舞蹈进行创新,使其适应文化旅游的需求,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成为当前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篇2

关键词:旅游人类学 旅游文化 文化旅游 旅游资源开发

文化旅游资源是否应该大力开发,历来是旅游人类学家争论的焦点之一。争论的观点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文化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一样,是不能随意改变的资源。破坏了这些资源,也就破坏了自然与社会的美好和谐。同时,文化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精髓、象征和代表。如果被破坏了,也将丧失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另一种观点认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有极强的带动性,能够给该地区带来极大的经济效应,和“文化复兴”,增强该民族自尊心,提高地区的知名度和旅游吸引力。

一、旅游人类学

所谓人类学(Anthropology)是指从人类社会的不同方面和角度来研究人类的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科学。从国内外现有的各种研究成果来看,旅游人类学的研究主要是从旅游地的居民和游客之间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研究旅游地的文化现象和演变,以及这种文化现象对旅游地社会的影响。因此,旅游人类学就是从社会文化和旅游美学的角度,研究旅游地居民、社会组织、旅游供给者与旅游需求者之间关系的科学。

1963年人类学者努涅斯(Nunez)发表的论述,《一个墨西哥山村开展周末旅游带来的影响》是旅游人类学研究的开端。20世纪70~80年代,研究旅游对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文化的影响 是旅游人类学的主流。同时,学者们也越来越关注旅游对西方发达社会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后,学者们开始思考如何达到旅游发展与社会文化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学者研究旅游,主要从目的地居民、游客以及客源地社会这三个不同视角出发,关注目的地社会的人类学者认为旅游引发了当地社会文化的变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甚至是价值观念。从游客出发,学者们认为旅游活动是一种世俗仪式,是一种人生阅历。所以说,旅游是是依赖于各种社会因素的一种文化。

二、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

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是一组彼此关联的旅游概念,但它们又是一对差异颇大的概念。广义的旅游文化是指旅游与文化的所有关系,包含了文化在旅游中各方面各层次的体现,,类似于“旅游与文化的关系”。狭义的旅游文化(tourist culture)则仅指由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引起的各种文化现象,强调旅游吸引物的文化性,其重心在文化。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对文化旅游资源、旅游吸引物、旅游动机都有特定的要求,强调旅游活动是依托文化性的旅游资源而发展的独特旅游类型,其重心在旅游。

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的概念有明显区别。详见下表。

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困境

(一)文化旅游的外部性

所谓外部性,简单来说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仿观者福利的影响。一方面,文化旅游者会更广泛、更深入地与目的地居民接触,直接深入到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文化中,这难免会给当地人的传统文化造成一定得影响,甚至是破坏。有些学者认为,这是对当地文化的“剥削”。另一方面,游客到旅游目的地旅游给当地人带来先进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对目的地居民来说是一种“文化复兴”,使当地人产生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他们意识到本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许多学者认为这是一种文化重创过程、文化复活的过程和传统文化加强的过程。这也是经济学上所说的外部性。

(二)文化旅游者需要“真实性”

文化旅游者需要到旅游目的地的“后台”去旅游、工作。与当地人接触,参与到当地人的生活和文化中。他们对当地人文化的影响非常深刻。有些地方为了迎合文化旅游者的需求,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不惜把传统文化当作商品来出卖,这就出现了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商品化问题。只要与文化沾边的资源都进行所谓的“包装”,当然其中也有认真严肃之作,但更多的是哗众取宠,有些根本就是背离其文化内涵的东西;此外,由于商业利益驱使,以“伪民俗”的方式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的现象随处可见,甚至创造“伪文化”和“舞台真实”来吸引游客。比如现在流行的《印象…》和“…故里”。这对地方传统文化来说是非常严重的破坏。面对旅游市场的多层次需求,在实现从文化旅游资源向文化旅游产品转化的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历史文化的严肃性和旅游者需求的通俗性、大众性以及展示手段和经营理念的现代化。正如科恩(Cohen)所说,如果一种仪式被拿来表演,其文化和宗教内涵也就丧失了。因为,这些表演并不是文化旅游者所需要的文化真实性。海南黎苗风情村经营失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的矛盾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旅游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们较高层次的审美需求。另外,旅游业的发展还是一种双向性的活动,即目的地居民与游客之间的活动,这种活动必然会产生一些冲突。如文化涵化,文化涵化是指两种文化在碰撞和接触中,相互发生影响,发生变迁,其中一种文化要么适应另一种文化,要么抗拒另一种文化。文化旅游在开发过程中也必然碰到这个问题。游客带来的外来文化必然会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产生影响,进而出现文化适应或文化冲突问题。人类学家把文化适应这种现象称为“帝国主义式的旅游”或“新殖民旅游”。因为他们认为游客每到一个地方去旅游,必然也把自己的文化带到那里,并对当地的文化产生了影响,破坏了当地原生文化。这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的矛盾。

(四)“文化价值”与“文化素质”之间的矛盾

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其本质把处于原生态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因此,旅游资源开发者对文化资源的价值判断便决定和制约了开发的方向、深度和广度。如今,我国许多地区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旅游资源开发者文化素质较低,对传统文化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使资源失去其固有的意韵和内在魅力,导致低级粗糙的商业化景区泛滥,使文化旅游资源失去了“文化价值”。这就是典型的“破坏性开发”。另一方面由于一些旅游者自觉保护文化的意识比较淡薄,保护文化的观念还未形成,高密度的旅游客流和大量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对文化旅游资源造成的破坏比较普遍。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与旅游者和旅游开发者的“文化素质”这一矛盾是旅游目的地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所面临严峻考验。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着。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避免“破坏性开发”和“开放性破坏”,在创新中保护原有文化的特色,这样的旅游产品才具有生命力。文化旅游,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文化上都会给旅游目的地带来利弊。如何结合当地实际,权衡利弊就成为了文化旅游开发中的困境。

参考文献:

[1]渠 铭.旅游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

篇3

[关键词]多元文化 旅游管理 艺术教育 民族性

[作者简介]张海彬(1976- ),男,广西桂林人,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艺术教育。(广西 桂林 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艺术教育体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XJC76000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3-0110-0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人类文化的多元化特征日趋明显,具体到旅游就体现在文化和艺术旅游的全面兴起。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作为未来旅游行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其专业素质构成无疑是复合与多元的,在多元文化视阈下深入开展艺术教育无疑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的重要途径。

一、现代旅游快速发展中,文化与艺术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旅游本质上是一项购买文化、消费文化和享受文化的活动,旅游业若缺少了文化底蕴,便会失去特色和吸引力,旅游市场竞争的最高层次在于文化竞争。刘云山同志在2010年博鳌国际论坛上用一句话生动阐明了文化与旅游之间的密切关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业的发展显示,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正在由“娱乐型”和“消遣型”向“文化型”与“审美型”转变,故从人文角度看,旅游具有多元性文化意义。文化既是思想领地和精神家园,是引领支撑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其对促进旅游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越来越大。文化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行业增长的重要极点,现代旅游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化与经济的互动。旅游,是对大自然的鉴赏,对人类文化的感悟,这其中都包含对美的理解和感受,因此,旅游也是一项涉及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综合性审美实践。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那样,“旅游是艺术的现代替代物,因此旅游也是个美学问题。”艺术促进人类文化的形成,同时,也是文化的核心和精华所在,可以说,在旅游文化范畴中,艺术绝对不是那种抽象的、形而上学的东西,而是一个备受青睐、生机盎然的文化亮点。但凡旅游昌盛之国,莫不以旅游文化取胜,可以预见,随着现代旅游的飞速发展,文化与艺术因素、旅游活动的结合将会更加的深刻和紧密。

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与艺术教育联姻的必要性分析

旅游的综合性特征决定了旅游行业需要复合型的管理人才,文化素质的形成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必然要求,享誉世界的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以其独特的教学理念被国际公认为“洛桑模式”,该理念尤其注重以文化通识教育为基础,构建旅游管理专业理论和应用的教学体系,形成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适应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化究其本质是一个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教育教化过程,而艺术教育正是一种提高人的修养、启迪人的智慧和挖掘人的潜能的文化教育形式,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艺术教育,即通过艺术的理论和作品,运用艺术欣赏与艺术创造的规律,去影响学生的感官和心理,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教育活动。艺术不仅是一个认知体系,更是一个价值和伦理体系,与文化素质之间存在一种相互融合、彼此强化的关系。爱因斯坦曾说过:“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开拓人的想象力是无限的。”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反映真理并用真挚的感情来表达,在培养陶冶情操、创新思维和发展想象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作为旅游文化的引领者,优秀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不仅要掌握旅游和管理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宽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艺术素养以及丰富的想象力。要培养能力更为全面和素质更为过硬的旅游管理人才,艺术教育显然是极为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它有利于发挥旅游的文化特色,使人从容优雅,令人身心愉悦,引导人们发现美、认识美和创造美,从而极大地丰富审美化的生活——旅游的文化意义。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实现跨学科交叉优势,全面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水平和质量,这不仅是当代素质教育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更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发展实践技能,更需其激发对旅游发展的感觉和悟性,而这种“激发”在很多情况下是通过艺术思维来实现的。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说,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之后,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将融入社会,融入旅游行业的各个层面,他们的艺术素养必将影响到周围的其他人,对一定的行业标准和社会风尚的形成起到引领,这就意味着旅游管理专业所开展的艺术教育,已经远远超出学校教育本身的意义。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实施艺术教育的路径选择

现代社会越来越复杂,信息流通越来越发达,这让文化的更新转型日益加快,造就了当前人类文化多元化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要以艺术教育切入,突出文化特色,真正实现可持续性的优质发展。

篇4

关键词:中西文化;旅游文化;地理环境。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

翻开世界地图,我们可以发现当今世界的主流文化来源于三种不同的文明:中国文明、印度文明和希腊文明。在这三大文明中,西方文明和中国文明所表现出的文化是最有特色的,印度文化居中。中国人认为印度与中国同属东方,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西方则认为印度文化属西方文化的部分,他们更感兴趣的是中国文化。著名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就说过这么一段有理有情的话:“我很想向任何人建议进一步亲自看一看中国哲学的伟大经典和中国技术发展的历程。它是如此令人神往,因为印度文明虽然也是有趣的,却更多的是欧洲文明的一部分。但中国文明则具有完全不同的、难以比拟的美,而且这种唯一完全不同的文明能激励人们对它产生最深的爱和最深厚的研究愿望。”[1](p53)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可以用两种颜色来代表,用黄色来代表大陆文明的中国文化,以蓝色象征海洋文明的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而居于中间的是印度文化。所以中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具体体现在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习俗中。笔者着重讨论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于旅游文化的影响。

那么为什么两种不同颜色的文明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这可以从地理环境方面作为切入点来看,“对一个民族而言一定的地理环境决定他们的生活方式,并强加给他们某些限制,而这种受限制的生活方式又影响了他们的精神和文化”[2](p30)。黄色的大陆文化是以务农立身安命,蓝色的海洋文化是以冒险经商求富,这是由他们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的。中国在地理形势上是“内陆外海”的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北面是寒冷的西伯利亚荒原,东面、南面是浩瀚的大海,西边是阿尔泰山及沙漠戈壁,西南处是喜马拉雅山。沧海茫洋与高山大漠形成包围华夏的特殊地理环境,再加上黄河传流而形成丰腴的土地及古代那里十分丰富的植被,不似今日干旱枯燥,当时气候与现在也有差异,较现在温暖而湿润,形成了悠久的农业文明。黄土、黄河及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国古文化的起源,所以中国文化又被称为黄色文化。

西方文化的发源地,是位于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腊,所以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造就了后来的西方文化。古希腊是一个半岛,它的陆地部分由一系列小山脉组成,这些山脉属于巴尔干中部主脉的支脉,并将希腊切割成独立的部分,而巴尔干主脉将希腊大陆分成两个完全不同的部分。西部岩石凌厉、满目荒凉、交通不便,而在东部则有世界上最为发达的海岸线,有许多天然港湾依傍着东地中海域的爱琴海。也就是古希腊特有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古希腊文化是以海洋为依托的。由于没有丰沃的土地,古希腊人民是靠海洋为生的,所以西方文化又称为蓝色文化。

正是中西方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古希腊和中国分别走上了不同的文化道路,并影响着其他方面的种种特征。由于海洋是宽广的,又是多变的,所以西方文化中人们思想流派众多,个体意识强烈,主动性多,易激动,不稳定。而中国人则因耕种性而形成思想稳固、人际意识强烈、被动性多、喜静不喜动等特性。中西的这种差异表现在社会生活和人生态度上,则显出鲜明的特点。如西方以个人为重,四海为家,而中国以社稷为重,乡里为重,家庭为重,个人次之;在姓名的排列上,西方人以自己的名字领先,父名次之,族姓居后,中国人反之:宗族在前,辈分次之,自名最后;其他如地址顺序、时间顺序也都如此,西方人是具体或个体在前,整体在后,中国人则倒过来。

其次,在观念意识上也有很大的差异。较明显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践观念。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是儒家哲学,它的特点是重现实和人情,重行动和功利,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中国人的实践性或现实性。但这种实践性表现较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伦理道德和政治观念上,较少体现在科学精神上。在科学上,中国人玄想较多,试验较少。而西方人什么都要求你拿出试验数据来,即便是社会科学也不例外。

二是守纪观念。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有自己的纪律、制度和规章,要求人们服从和遵守。但各国的文化观念和体制不同,因此也就形成了守纪观念的不同。例如,进剧场看戏,西方人最能约束自己,如同进教堂那般虔诚;而到学校课堂上课,他们却显得很放松和随便。反之,中国人进课堂如同进佛堂,恭恭敬敬、老老实实地听课作功课;而现今有些中国人到剧场中,就无所顾忌,大声吆喝。

三是人情观念。一般说来,历来以讲人伦道德和孝敬忠义为重的中国,人情味要比讲物质利益和以法为重的西方更深厚浓郁。中国人对较为亲近的人,例如父母、子女、兄妹、亲戚、朋友、同学、同乡、同事以及有各种利益关系的人,人情味浓厚关系密切。

西方人则与此不同,或者说是基本相反。我们经常听到的是西方人父子、夫妻、朋友间如何在经济上斤斤计较。

二、对旅游文化的影响。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进;智者乐,仁者寿。”这句话正好说出了由大海所淘养出来的西方人和由大地所哺育出来的中国人之间的不同。体现在旅游文化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旅游文化是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旅游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必然建立在一般文化的基础之上”[3](p16)。正是在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背景下,孕育出了不同的旅游文化。旅游文化中最突出的差异是审美观上的差异。“从某种程度上说,审美观分为精神性体验和物质性体验两种”

[4](p7)。旅游文化也可以分为精神性体验文化和物质性体验文化,前者指一般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因素,后者指自然山水、园林、建筑、工艺、烹饪等因素,相对而言,旅游文化较多涉及的是物质体验文化与精神性体验结合在一起,所以我们的园林强调的是“虽由仁作,宛如天成”。人工模仿天然物制作,要使人分不清哪是天然,哪是人工,使之浑然一体。同样在审美中,则讲听曲、小游、闲谈一并构成古代园林的组成部分,这是让人们体验一种轻歌曼舞与林木婆娑相融合的人间仙境生活。西方人则不同,他们往往将精神性和物质性截然分开。一类是人工的公园、庭园、娱乐场,另一类是纯自然的森林公园、动物园。

再如建筑、宫殿和一些博物馆,突出的要么是纯精神审美性的绘画和雕塑,要么是物质性较强的精美工艺,较少将它们混放在一起。

正因为有这样不同的审美对象,因此也就造就不同素养、不同心态的审美者。由于中国旅游审美对象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因此就需要游览者具有综合的文化修养,知晓琴棋书画、了解掌故历史、懂得词曲游记,那才能真正游出水平和领悟各种各样的美。西方人一般不是这样,他们玩是玩、游是游、学是学、识是识,不要求互相融合和渗透,共同在旅游中发挥作用。相反,中国人是将玩与学紧密结合起来的,就连很简单的一次春游、秋游或游园活动也不例外。

三、结束语。

在简单比较了中西旅游文化的差异之后,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对于整个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虽然黄色文化和蓝色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审美观,但它们之中有一些人类审美观的共性,那就是人们对所有美好事物的喜爱与追求。人类的旅游活动就是要寻找差异,去体验不同文化带来的奇特风情。正是由于中西旅游文化的差异,我们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中华民族的特色旅游文化,让更多的西方人去感受并喜爱独具魅力的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潘吉星。中国古代的社会与科学[a]。李约瑟文集[c]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刘红星。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篇5

为了深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让我国的旅游市场开始走生态化建设道路,文化和旅游的结合已经逐渐成为了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现阶段旅游和文化这两大产业的结合,还依旧滞留在文化和旅游景点的结合上,未对旅游文化产品这一关键要素给予高度重视。

一、目前旅游文化产品设计存在的缺陷

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的旅游文化产品在设计上还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之处。首先是工艺较为毛糙并且质量不好,对成本的过度控制是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也是近些年来旅游产品制造商惯用的伎俩。其次是外形不美观,这主要是因为很多旅游产品都是非专业设计者设计而成的;再次是偏离了市场的实际需求,因为缺乏对产品的创新,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也随着旅游文化产品实用价值的缺失而流逝了。最后一点则是旅游文化产品过于单调,缺乏特色,一项成功的旅游文化产品必须涵盖丰富的民族文化以及鲜明的地域风格,才可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二、现阶段旅游文化产品市场的实际需要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旅游产品的设计要求也在持续提升。当代旅游文化产品的市场需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产品的功能,即对产品的实用性的需求,设计者可以拓展原有的思路,将更多的使用产品作为媒介;其次是技术,设计者可以充分借助先进的科技对产品材料进行优化创新,紧随时代步伐;再次是外观,大众开始追求流行元素以及新鲜文化,广大旅游产品设计师们可以凭借二次设计,对以往旅游产品的固有形态进行深加工或进一步完善。

三、旅游文化产品的创新设计研究

(一)旅游文化产品的功能创新

1.功能的嫁接所谓的嫁接法,就是将民间传统文化这个“芽”嫁接到新型产品这一“根”上。比方说,图1所展示的是七夕烘鞋装置,其是把七夕节传统文化融入于现代烘鞋产品之中,把烘鞋器双双对对、带来温暖的特点和七夕文化寓意结合起来,为广大恋人之间情感的传递设计了一个新型产品媒介。嫁接法的使用可以让民间艺术以及现代产品均发挥自身的优点,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必须慎重选择传统艺术,嫁接“根”要区别于传统旅游纪念品的现代产品。图1 七夕烘鞋器2.技术组合金砖过去是运用于重要建筑之中一种高质量铺地方砖,造型呈四方状,平淡无奇,审美价值不高。但是聪慧的设计师们把金砖工艺和中国的书法文化融合在一起,创新设计出了金砖书写板(见图2),用清水便可以练字。此产品运用了组合的设计方法,也就是把两种毫无关联的传统工艺结合在一起,取得夺人眼球的设计形式。

(二)旅游文化产品的技术创新

所谓的技术植入法指的是在原有旅游产品的基础上,植入一种全新在旅游文化产品的技术创新方面,通常会采用技术植入法,的技术,让产品的外表及作用均获得显著的进步,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有效方式。马特•传奇公司设计了一款独特的青花瓷共振音响,这一新产品是将陶瓷制品的共振发声原理植入于青花瓷工艺品之中,设计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型青花瓷音箱,突破了以往人们对音响的常规认知。

(三)旅游文化产品的外表创新

旅游文化产品的外表创新通常是实施重塑形象法,也就是根据当前群众的审美需求,对过去的人们心中的经典形象进行再创造,重塑经典。例如“金陵十二钗”主题的明信片,著名设计者李冬根据这十二个人物的具体性格特征以及身份地位,把传统符号以及当代的流行文化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并且推陈出新,缔造出了前所未有的新形象。但是在用重塑法设计旅游文化产品是要尤其注意,被重塑的文化对象一定要包含浓烈的民族地域风格,并且在经过二次之后,艺术形象必须拥有较高的识别性,切忌和大众心中的文化形象相差过大。

(四)创新旅游文化产品的设计理念

篇6

[关键词]文化;旅游;城市;品牌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736X(2013)03-0088-03

一、旅游文化的内涵

旅游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揭示了旅游活动的本质是一种文化活动,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经营活动都具有强力的文化性,只有挖掘出文化内涵,它才会具备吸引旅游者的魅力。

任何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产生、发展和完善,都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化发展到相当水平的结果。随着旅游业在经济领域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它对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和依赖也越来越明显。旅游行为的综合性、时间空间的延展性、景观意态的趣味性、旅游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游客需求的多样性,要求旅游业必须具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

旅游文化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它是人类过去和现在创造的与旅游关系密切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文化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全过程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的最外层是物质文化,中间层是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核心层是精神文化。旅游文化是旅游者的主要旅游动机,是旅游资源的主要内涵,是旅游业的顶梁柱。凡在旅游活动过程中能使旅游者舒适、愉悦、受到教育,能使旅游服务者提高文化素质和技能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都属于旅游文化的范畴。

旅游文化不是抽象的、形而上学的,而是包括旅游者、旅游从业者、旅游资源、旅游生活设施和接待地环境等在内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一方面,它包括具体的客观内容,如人、财、物等;另一方面,还包括不可见的文化成分,如旅游者如何使用他的财、物,旅游业如何开发资源、增加设备提高质量以满足旅游者的各种心理动机和需求。

城市旅游文化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文化关系,既具有融合性,也具有冲突性,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文化现象。城市旅游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凝聚力和自信心的来源。

二、旅游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的本质决定了文化的旅游功能。文化是人的创造物,而不是自然物,它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如万里长城、金字塔体现了文化、科学技术水平、成就及审美观念。文化是一种发展力量,它能改善人文环境,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城市经济结构优化发展。文化因旅游得以广为传播,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则是传承和弘扬文化的重要载体,旅游因文化更富魅力。

旅游文化是因为旅游活动而产生,为旅游活动而整合的文化,从其自身的结构来说,可以划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旅游与文化实质上是一致的,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因而应把旅游和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旅游与文化融合,促进旅游产业升级为旅游文化产业。。对旅游文化的创新,主要是人的创新和对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提升,并建立现代旅游企业文化。

三、发展城市旅游文化的必要性

城市旅游的主要资源为文化遗产,包括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包括自然景观、山川湖泊、森林、草原等;无形文化遗产包括音乐、戏曲、传说、历史、文学、民俗等。

文化旅游正成为一种备受青睬、生机盎然的旅游形式。旅游文化是一个国家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保持民族特色的必然要求,同时,旅游文化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文化是提高人的素质,提高管理水平的关键,旅游文化大量地体现在旅游业的管理者及从业人员身上,其文化素质及经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旅游者能否获得良好的审美享受和精神满足,直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发展城市旅游文化也是竞争的需要。未来城市旅游业的竞争主要是旅游文化方面的竞争,人们对旅游资源、旅游质量和服务的需求更趋向于文化性强、科技水平高、富于参与性的项目。

文化是旅游业创品牌,提高竞争力的“法宝”。品牌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更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必须高度重视城市旅游文化建设,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内涵,营造旅游文化氛围,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旅游文化体系,才能提高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创建文化旅游品牌,发展城市旅游文化的建议

1.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培育关爱文化,增强民众凝聚力和创造力,共同发展城市旅游文化,保护城市旅游文化遗产。积极推动文化旅游大项目的建设,打造极具创意的旅游文化项目。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以促进文化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联动,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2.打造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文化旅游城市。城市品牌是一个城市的身份象征和魅力所在,要突出旅游形象和城市品牌的统一性。要大力推动城市品牌的塑造,推进文化与旅游的城市品牌。现代城市的发展表明,经济是现代城市的力量,景色是现代城市的形象,文化则是现代城市的灵魂。要将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注重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以文化旅游促进环境再造,实现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双丰收。

3.全面加强旅游文化建设,加强目的地文化建设,营造文化氛围。城市文化是城市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城市一般都是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大量的具有传统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历史文物古道、古代建筑等,反映了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的文化史、民俗史、政治史。搞好规划建设,凝聚文化个性,增强城市文化的特色、生命力和凝聚力,通过对文化资源的有效配置,充分营造文化氛围,有助于提高旅游文化的品位。这对于提高旅游行业的市场生存能力和竞争力,促进旅游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4.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以丰富的人文历史、自然风光为依托,打好“文化”牌,做好“山水”文章,丰富旅游产品,发展特色旅游,整合旅游资源,打破区域壁垒。文化资源的开发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涌现了张家界、九寨沟、丽江等成功的案例,说明在经济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落后的情况下,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去克服困难,就能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5.创新文化服务旅游经济模式。优化旅游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意识和文化意识,可参照“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等大型文艺演出,发展旅游文化创意产业。

6.了解旅游者的文化需求。当代需求与消费文化的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人类在获得物质文明较大程度的满足之后趋向于追求文化精神价值的满足。。由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游客的层次不断提高,对旅游的要求不只是局限在趣味性、观光型了,更要求其体现文化及历史内涵。因此,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旅游开发格局,由观光型向文化型、保健型、生态型转化。

篇7

一、民族文化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独具特色,历史悠久,而且在传承过程中依托生活环境不断调整适应,使得民族文化也打上了自然环境的烙印,焕发出无穷魅力。我国西部地区分布着众多少数民族,出于海拔、地形等因素,自古以来与外界交流并不频繁,使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保持了独特性。现代旅游产业的发展中文化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旅游产业的发展不能抛开文化这一要素,文化给旅游赋予了精神意涵。但利益至上、竭泽而渔的发展路径,对民族文化保留区的原始风貌产生负面影响。一味追求现代化,使原始景观没有了变幻莫测的神秘感和自然天工造诣的独一无二、不可再生的景观,经济效益取代了外来者的审美效益。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原本是外来者眼中最美丽神秘的,最具有跨文化体验价值的。以目前的审美标准来评判,越原始的自然风貌和人文风情,越是靠近现在备受推崇的后现代主义的审美情趣。然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开发缺乏对当地民族文化的保护,甚至连民族文化符号都不再常见,自然美的景观变成了普及率极高的人造景观。因此,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应尽量挖掘文化的差异性,尽力避免差异的无效性。有差异才有魅力,避免审美疲劳。

二、合理的旅游产业开发路径

(一)文化资源题材整合

文化资源题材的整合,首先要整合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同时注重民族特色与差异化。文化题材的移植、拓展与整合,将相同文化区域的文化移植,得到借鉴、丰富、深化的目的。文化气息浓厚的旅游景区,应避免呆板的文化展示,避免违背美学。例如人间天堂九寨沟风景区,本身的自然风光已经足以让人叹为观止,因此对于这类景区开发就应突出它的自然风光,一切景区内的设施只是为了方便游人参观游览,适当的挖掘背后的文化背景信息,给它赋予一层浪漫主义色彩。同时要特别注意生态保护,一般这种景区生态比较脆弱,游人的往来难免增加其生态系统的压力,为了更好的经营和宣传,一定要重视生态保护工作。

(二)文化旅游产品整合

传统项目的创新需加强。若进行文化堆积式的开发利用,缺少层次细分,易忽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只有传承文化,保留文化的原始风貌才能让旅游者真正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与当代工业文明找到契合点,便于旅游者进行跨文化体验,领略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同时使静态与动态旅游展示相结合。静态的旅游展示项目包括原生态民俗民居、民族文化馆、家庭文化馆;动态的游览项目主要突出其生动性,真人文化展演、文化体验参与、数字化展演等。注重提高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这也是旅游产业口碑宣传的关键。

(三)旅游空间整合与聚合创新

在旅游空间的维度上,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民俗村寨最能够体现文化与旅游开发空间的聚合性,同时也进行了文化传承与展示之间的聚合。民族村寨是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的一切地点场所和物质承担者。民族文化的仪式、节庆、生活起居、手工艺传承等都依托于这一固定场所,也是外来者进行跨文化体验的最佳场所。在民族村寨,日常生活起居与居住环境相结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凝聚了民族的智慧与传承。注重空间的聚合与创新,可以在原有旅游资源基础上给旅游者创造全新的体验,新的观察视角有助于文化交流与融合。

三、总结与展望

篇8

关键词:旅游文化景观;建构;文化整合;人本主义;泉州市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人们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人们对旅游的需求量和程度都在不断的提高中,有关旅游文化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很多研究旅游文化的文章都是从实证主义或者经验主义的方法来对区域的旅游资源进行梳理或是建立在游客感知上的旅游文化的研究,从人本主义视角下的探索反而比较少。但人本主义的方法论具有独特的优点,它是针对实证主义人文地理学忽视人这个个体的倾向而提出的,它将心理学和哲学的方法引入了地理学,它加强了对人的研究,以人这个个体为出发点,重视主观经验、价值观和主观观点,它有利于增进人对自我认识的深度,并能改善人的生活质量。而对区域旅游文化景观的探讨打破了人们传统就旅游文化而谈旅游文化的习惯思维,不仅更加重视旅游者本身在文化景观塑造中的作用,而且旅游文化研究的重点就是旅游者所体验到的文化,便于把旅游文化的结构层次看得更清楚,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基于以上种种,本文尝试在人本主义的视角下对泉州市旅游文化景观的建构过程进行一个探讨。

一、研究区概况

泉州始建于唐代景云二年,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闽南文化主要发源地,在宋元时期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使臣、商旅贸易者,使其经济、文化发展空前繁盛,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文化是由闽越文化、中原文化以及海外文化经过千百年的碰撞、交汇、融合而形成的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的一种地方文化。截至目前,泉州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99处,向来有“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的美誉。此外,泉州有11个项目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涵盖泉州17个项目,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又有3个项目被列入,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游艺杂技与竞技、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大类,数量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全省之首。泉州还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0项。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构成了泉州市独特的旅游文化景观。

二、旅游文化景观的建构

(一)旅游文化景观的相关概念

地理学上的“景观”表示的是地球表面各种地理现象的综合体,空间的重复性和异质性是其重要的特征。一般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我们通常研究的是文化景观。“文化景观”也称为人文景观,是居住在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景观都可以称为旅游文化景观,在人本主义的视角下是以游客的最终体验作为评价标准,即只有具有吸引旅游者的能力并且为旅游者所认可的文化景观才可称之为旅游文化景观。

(二)旅游文化景观建构的影响因素

1.自然基底

不论是文化景观还是旅游文化景观,究其根本都是建立在一定的自然基底的条件下才形成的。区域的自然因素为文化景观提供了一个底色,每个地方的地形地貌、生物群落、水文、气候和地质等条件都给该区域的旅游文化景观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因此自然因素的地带性旅游文化景观也具有一定的地带性。所以我们可以在内蒙古草原看到蒙古包,到黄土高原领略窑洞的风采,还可以欣赏到云南的高脚楼,惊叹江南水乡高墙黑瓦的朦胧美,这一切都是因为不同的自然基底产生的。

2.文化因素

乔丹等人曾认为由于文化景观反映了创造景观的独特文化,因而景观是文化的一面镜子。不同的文化集团拥有各自个性独特、色彩鲜明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景观,也即文化景观是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叠加不同集团的文化特征所形成的。所以旅游文化景观的建构过程受到旅游元文化、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等三种文化因素的影响。旅游元文化是指吸引游客前来游玩的旅游地文化,并不是所有的旅游地文化都可以称之为旅游元文化,只有对游客具有吸引力并且在一定游客认可的前提下才可称为旅游元文化,也即旅游元文化是从旅游者的角度定义的一种文化。现代文化指现代文明,即与传统文化相对应的一切文化现象,在旅游活动中一方面包括满足旅游者现代生活需求的各种现代设施和现代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包括旅游各利益相关团体运用的各种现代经营措施及经营理念。外来文化是指客源地的一切文化,其中客源地传统文化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由于客源地具有多样性,因此外来文化也具有多样性。所以一个地方旅游文化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旅游文化与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不断相互冲突融合、相互影响作用直至转化形成为旅游者最终所体验到、感受到的并且为大多数旅游者所满意和接受的一种文化的过程。

3.旅游者个人主观因素

从人本主义的视角研究旅游文化景观就是以人为中心,将人的主观经验、主观感受带入研究中。譬如旅游元文化、旅游地旅游文化的最终评价标准都是旅游者,也即是否能吸引旅游者,是否为旅游者所接受所满意,最终能否被旅游者体验到。而每一个旅游者由于来源、出身、经历、学历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人感知,他们站在自己立场上,用自己的主观感觉去观赏、体验和解读旅游地。因此旅游者个人主观因素对旅游地旅游文化景观的建构过程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地位。

(三)旅游文化景观的建构过程

旅游文化景观的建构就是文化各种特质之间的协调,即旅游元文化与现代文化(介体文化)以及外来文化(旅游者本身文化)之间不断冲突、融合直到转变为旅游者所满意、所接受的旅游文化的过程中各种关系和现象的总和,也就是旅游文化整合的过程。关于文化整合,何晓明等人强调的是一个过程,文化整合是渊源和特质均不相同的文化相互吸纳、重新组合的过程。而王恩涌等人强调的则是一种结果,他们认为“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作为一个结果,旅游文化是否整合取决于旅游者对最终所体验到的文化是否满意以及文化是否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作为一个过程,旅游文化是指旅游元文化与现代文化以及外来文化之间不断冲突、融合直到转变为旅游者所满意和接受的旅游文化的过程。

旅游元文化经过外在和内在加工后,最终形成被旅游者所体验到并且满意而且符合文化可持续利用的旅游文化。外在加工过程主要是旅游各利益相关者根据自己的利益和原则对旅游元文化进行利用和管理的过程,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私营部门、公共部门、旅游规划者及当地居民。因为这些利益的相关团体他们运用的是现代的经营理念,并且常常使用高新科技产品来包装他们的旅游产品,因此他们常常体现现代文明。而内在加工就是旅游者带着外来文化的角度来体验、观赏和解读当地外在旅游文化的一个过程,因此内在加工主要体现的是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而最终形成旅游者所体验到的旅游文化会有一个调整时期,即所形成的旅游文化是否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以及是否符合文化可持续利用的需求,这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也就是旅游文化的整合过程。

三、泉州市旅游文化景观的建构过程

泉州文化也称为闽南文化,闽南文化是大陆文化向向海洋文化过渡的多元交汇的海口型文化,泉州地区尤以其民俗文化表现了闽南文化特殊的色彩和个性。历来,泉州依托着发达的海外交通,在吸取中原文化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很多海外民族的文化成分。因此,长期以来,在中原文化、闽越文化和海外文化的不断冲突交融,相互影响作用下,泉州市的旅游文化景观一直在完成它的建构过程。而种种的古今沉淀不仅构成了泉州独特的城市文化,也为泉州留下了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些旅游文化景观包括有民间建筑、民间习俗和民间艺术等。

(一)民间建筑

在旅游者口中有这样一句话“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可见泉州各种民间建筑的魅力。古民居和庙宇建筑是泉州民间建筑的主要体现。很早以前就有闽越族人在泉州居住,到晋朝,大批晋人衣冠南渡带来中原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式和营造技术,唐代和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的发展又使泉州民居形式受到海外建筑形式的影响,到近代大批海外华人华侨归乡又带来东南亚地区民居建筑的样式,这样多元交融下,泉州人创造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形成独特的旅游文化景观。例如,泉州杨阿苗故居,南安蔡氏古民居还有林路大厝等,这些建筑有浓郁的南洋风味,精美的雕塑雕花又是地道的中原风格,红砖红瓦则张扬了泉州人开放豪迈不拘的性格。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地政府开始重视传统民居的保护,对一些损毁的民居进行“修旧如旧”的修缮,地方旅游团体联手相关政府机构开始对古民居进行一系列的包装,内涵上深度挖掘其历史文化,也加强宣传的宽度和深度,使泉州红砖红瓦的传统古民居开始走出去,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至于泉州各式各样的庙宇建筑更是遍地开花,泉州素有“宗教圣地”和“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美称,较著名的建筑有开元寺、清真寺、关岳庙、天后宫、府文庙、清水岩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景教、印度教、基督教、摩尼教、日本教和拜物教等都能在泉州这片土壤生存,而留下的各式各样的庙宇建筑就是泉州多种宗教、文化撞击融合的见证。近些年,政府加大了对这些建筑的保护和管理力度,譬如府文庙和清真寺现今都要收取门票费,宣传力度加大很多,大部分外地游客也比较认同这些旅游文化景观,他们观赏这些建筑,仿佛体验到的就是闽南文化,解读到的就是泉州人开阔宽容的胸怀和精神。

(二)民间艺术

泉州的民间艺术特别发达,也形成自己独特的旅游文化景观,其艺术欣赏旅游资源包括戏曲文化资源、雕刻文化资源和民间工艺资源等。泉州的戏曲艺术主要有南音、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和木偶戏等,雕刻文化资源是泉州文化旅游资源的重头戏,以惠安的石雕艺术和木雕艺术为代表;泉州的民间工艺文化资源主要有木偶、漆篮、瓷器、石雕、剪纸、制花、竹编、刺绣、糊纸、灯品、木版彩印画、永春纸织画、戏服戏具、永春花轿、香品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文化旅游资源构成泉州又一道靓丽的旅游文化景观,我们以南音为例探讨其旅游文化景观的建构过程。南音被誉为“中原古乐,华夏正声”,在历史长河中与外来戏曲、泉南地方文化(包括方言、民俗、民乐、民间故事传说等)互相吸纳,融汇整合,终于形成了一种以泉州为中心的,在声腔乐谱和曲词内容、用语等方面都具本土化、大众化等鲜明地方色彩的独特乐种。由于泉腔南音历史悠久,老少皆知,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使得这个地域音乐的生命力非常强大,它与世世代代泉州人的语言习惯、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水融,不可分离。南音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融入了泉州地域历代相沿厚积的风俗民情,生活习惯,以及同当地人民的情感意识彼此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是泉州人一道独特的旅游文化景观。近些年来,南音的传承一度出现困难,引起政府以及相关民间团体的高度重视,政府积极引导民间团体开展南音的保护工作,譬如重视接班人的培养,给予南音团体资金上的帮助,搭建更多交流表演的平台。南音因为具有太浓郁的地方特色,因此长期以来并没有被大部分的外来游客所认可,因为他们听不懂,也无法理解南音所要传递的文化精神,所以其旅游文化景观的建构过程一度遇挫。但随着政府和民间团体对南音的包装打造,这一品牌也逐渐走向国内外,走向更高的艺术表演舞台,大部分游客也抱着一种更加宽容理解的态度来欣赏体验南音文化,从他们各自的角度来解读这一音乐艺术。现在在大部分外地游客思想中形成这样的概念“南音就在泉州,泉州就是有南音”,他们或许也从南音的旋律腔调中感受到泉州悠久的历史底蕴。

(三)民间习俗

泉州民俗丰富多彩,也是泉州旅游文化景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泉州民俗的艺术形式丰富多彩,既体现了浓厚鲜明的地方特色,又包含了各种色彩鲜明、个性十足的外来文化,泉州民俗这道旅游文化景观是在古今中外文化不断地冲突融合中完成它的建构过程。现在将民俗具体开发为旅游资源的有民俗村和民俗节庆两块内容,民俗村譬如惠女民俗文化村、百崎回族自治乡、晋江陈埭回族村、浔埔渔村等;民俗节庆主要有拍胸舞、彩球舞、唆锣谜、火鼎公火鼎婆、驴子探亲、车鼓舞、龙凤阁、笼吹等,这些都是城市和乡间节日喜庆常见的表演形式。

说起泉州民俗不得不提泉州的饮食文化,来泉州尝一尝泉州的地方特色小吃是很多外来游客的第一选择。对很多外来游客而言,可能他们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但饮食却是共同的语言。在大部分游客眼中,从一个地方人的饮食习惯、饮食构成、饮食的礼仪、食材的选择和烹饪技术可以看出一个地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体验到一个地方人的精神文化。泉州饮食文化从汉代以前以“广谱产食”为特征的土著居民的饮食文化进入到汉唐时期中原汉食文化的强势入侵以及闽南饮食文化社会分层的形成和发展阶段,到宋元明清时期以海菜为基调具有多元化特征的饮食文化的形成,发展到近现代以来以传统为基线,往多层次、多元化方向发展的格局,是继承了闽菜的优良传统,又吸取了中原饮食文化的精华部分,再加以自己的历史经验而形成的一个经过历史洗礼有着深厚积淀的饮食文化。由于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使闽南饮食文化在食物原料、烹饪技巧、饮食方式、饮食结构、饮食习惯和饮食礼仪等方面都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带有鲜明的个性。现当代,人们更注重对泉州小吃的包装、宣传,譬如东街肉粽就赋以乡愁、乡思的内涵开发成一条礼品产业链,现在的东街肉粽除了保鲜期更长,而且包装更加上档次,是送礼的佳品;而泉州面线糊曾因为口味有点独特单一不被很多的外地游客所接纳,经过一系列的改善及包装,现在面线糊的口味变得多样化,食材的可选择性也更多,更能满足外地游客的需求,被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所接纳,面线糊俨然已经成为泉州文化的一个典型符号。泉州特色小吃秉承着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和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交融、相互影响作用下,在不断完善改进自身的进程中完成其旅游文化的建构过程,成为泉州一道独具风味的旅游文化景观。

四、泉州市旅游文化景观建构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一)泉州市旅游文化景观建构存在的问题

1.内涵挖掘不够,品牌意识较弱

泉州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每样旅游文化景观的存在都有他背后深刻的历史渊源。但是现当代的开发中往往过于表面,品牌意识较弱,政府、开发商都没有真正将泉州市的旅游品牌搞大。譬如多元宗教文化、特色小吃、民居建筑等这些文化景观都没有真正走向国际,很多外地游客都不知道来泉州要观赏什么。

2.资源开发不深入,旅游产品单一

泉州市的旅游资源很多,但是当它要建构成文化景观时,就显得产业链不长,产品单一。譬如红砖红墙古建筑民居目前的开发仅仅局限在旅游观光这一层次上,开发产品结构单一,几乎没有形成相应产业链,几乎没有游客参与体验项目,大部分游客并没有机会真正参与到旅游文化建构中,这无疑降低了该旅游景观的魅力和吸引力。

3.旅游市场机制不成熟,旅游要素设施不完善

泉州市旅游是在政府主导型的管理体制下,招商引资较少,市场运作不够,旅游发展规模必然受限。旅游景观管理部门混乱,经常出现多个部门参与的管理的现象,如文物部门、旅游部门,建设部门等,如果无法有效协调,旅游文化景观的建构必然会受到影响。甚至旅游的基础设施要素,比如饮食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程度有限,星级住宿酒店的规模仍然有待加大,特色旅游购物街道还比较少。

(二)泉州市旅游文化景观建构的建议

1.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树立品牌意识

文化旅游者追求的绝不是一种肤浅的文化体验,如果无法将旅游文化景观本身具有的深刻文化内涵发掘出来供游客观赏、体验和解读,那这样的旅游文化景观的建构就是一个失败的过程。树立品牌的意识,多搭建一些旅游文化交流平台,如“海丝”文化节、闽台文化交流节等,各相关部门要在各论坛、年会、展会上对泉州的旅游文化品牌进行大力推介,把泉州的旅游文化品牌做大做好。

2.开发联动旅游产品,增强旅游文化参与性

开发利用泉州文化旅游资源要突出“闽南”地域特色,打造好“海上丝绸之路”品牌。要建构成文化景观,应该将其产业链做大做长,包括旅游前期、旅游中、旅游后期的各种饮食、购物、工艺、服饰等打包推销,并且应开发出更多式样的旅游文化产品,使文化利用达到可持续状态。现代旅游市场要侧重开发参与型旅游产品,让游客亲身体验和感受,有利于激发游客参与的兴趣满足其好奇心理,容易让游客直接进入旅游文化构建者的角色中。比如,依托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摩尼教等宗教古迹旅游资源,建造宗教饭店、旅社、特色购物中心等给游客提供不同宗教背景下饮食、音乐、建筑上不同的体验,使游客深切感受不同宗教文化之间的差异。再例如,以惠安女文化为背景,深刻发掘惠女服饰文化和雕刻艺术以及更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同时从餐饮、艺术、表演等方面入手,延长文化产业链,做深做精惠女文化旅游项目。这种动态文化旅游产品,既可以给游客留下深刻的文化体验又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延。

3.完善旅游市场机制,完善旅游要素设施

要建立完善的旅游市场管理体制,各部门、各组织应该职责明确清晰,多协调沟通多配合,将旅游文化景观的外在加工做得更好。还要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建成方便、规范的旅游基础设施,为团体、散客和自驾车游游客等各种类型的游客提供服务,方便他们进行旅游。比如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与公交公司合作,开行旅游专线车,把市区及近郊众多文化旅游景点(及其他类型的旅游景点)联系起来,方便市民和外地游客。规范各种旅游标志的设置,为自驾车游提供导游、通讯、泊车、加油等完善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黄益军.基于旅游者体验偏好的泉州文化旅游发展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31(1):107-111.

[2]忠桥.泉州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5(7):191-192.

[3]赵荣,王恩涌.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陈岗.旅游文化:文化整合的过程与结果――文化整合的视角看旅游文化[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5(6):91-94.

[5]王德刚.试论旅游文化的概念和内涵[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4).

[6]王荣国.论闽文化底蕴与福建的文化旅游[J].厦门大学学报,1999(1):107-112.

[7]陈婕.浅谈泉州红砖建筑旅游文化开发[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1):111-113.

[8]李文实,黄民生.泉州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及其开发利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19(6):425-427.

篇9

备注:特别感谢我的学生陈亚为该论文收集资料,做大量基础工作。

摘要:重庆是一座充满生机富有韵味的大都市,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它地处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是一座典型的山水城市。其主城依山傍水,旅游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人造建筑于一体的滨江旅游带。本文在综述重庆主城滨江游憩休闲旅游发展的基础上,对重庆主城滨江区的现状及休闲旅游资源的重组进行研究,主要通过设计出游憩休闲带旅游线路、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及游憩休闲旅游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试着构建了主城滨江游憩休闲系统。

关键词:游憩休闲系统;滨江;重庆主城

1.引言

21世纪是“休闲的时代”,游憩、休闲、娱乐活动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主题。对于重庆而言,重庆主城滨江游憩休闲旅游步入发展阶段,初具规模,且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延长,为休闲旅游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滨江游憩休闲旅游在休闲旅游中仿佛更受大众欢迎。滨江游憩休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休闲方式,适应了人们休闲旅游方式的需求,对相关产业的带动融合不断深化。对于重庆主城滨江游憩休闲系统的构建符合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

城市滨江区即指“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1]。城市滨江区既是陆地的边缘,又是水体的边缘,包括一定的水域空间和与水体相邻近的城市陆地空间。国外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对滨江区进行研究[2],从1988年开始,重庆渝中区首先开始对滨江区进行修建,经过20多年的研究发展,在城市规划、道路建设、环境改善、景观设计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重庆主城滨江休闲系统的构建,对于挖掘重庆主城滨江旅游资源、城市规划的发展、提高城市的社会文明和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重庆主城滨江旅游及休闲资源及利用概述

重庆作为山水城市的典型代表,仅在主城有着独特的滨江旅游资源,凭借有利的地势“一岛、两江、三谷、四脉”形成山高水低、山环水绕、山上有城、城中有水的景观。主城滨江区范围主要是指重庆主城区域内约120Km长江河道两岸(西彭—五宝),以及约60Km嘉陵江河道两岸(北碚—朝天门)。根据主城滨江旅游资源的特色及分布特点将滨江区分为7个旅游区域,即北碚峡谷温泉滨江旅游区、磁器口—朝天门文化生态滨江旅游区、水土—悦来观光农业滨江旅游区、西彭—鱼洞岛屿滩涂滨江旅游区、鱼洞—李家沱厂矿码头滨江旅游区、李家沱—朝天门文化生态滨江旅游区及朝天门—五宝岛屿峡谷生态滨江旅游区[4]。

据重庆旅游局统计,两江沿岸旅游景点有77处[4],主要以历史文化类人文景观为主,主要包括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磁器口古镇、重庆湖广会馆、重庆市规划展览馆、洪崖洞民俗风貌区、南滨路旅游观光区、重庆兴澳海底世界、重庆游乐园等;主要自然游憩资源包括朝天门广场、北温泉风景区等。多是以建筑和设施类景点为主。

重庆主城滨江区的发展主要是在城市规划中用于交通道路建设、防洪、景观设计休闲场所等方面,但是在滨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还存在不足。例如,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上科技投入少,配套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大型的娱乐场所较少;在整体规划上公共空间不足且不能达到亲水平台的要求;对于重庆当地民俗文化的认识不到位,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及利用;对于城市滨江区生态旅游的规划与开发的利用不明显。因此,在构建重庆主城滨江游憩休闲系统的同时还应积极的将游憩休闲的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构建绿色旅游通道。

3、重庆主城滨江游憩休闲系统构建策略

重庆主城滨江区的旅游地旅游景点较为分散,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构建重庆主城滨江游憩休闲系统是对旅游资源的重新组合,设计合理的滨江休闲旅游发展线路,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重塑旅游形象、培养旅游人才等方面,并结合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主城休闲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

3.1游憩休闲系统线路设计与开发

① 磁器口——朝天门——磁器口/磁器口——北滨路——朝天门——磁器口,沿途可乘坐豪华大巴、豪华游轮沿嘉陵江游览观光,途径沙坪坝滨江路、嘉陵江滨江路、高家花园大桥、嘉陵江石门大桥、嘉陵江嘉华嘉华大桥、渝澳大桥、嘉陵江大桥、黄花园大桥、千厮门大桥(在建),途径主要游览景点:朝天门广场、磁器口古镇、洪崖洞、红岩革命纪念馆等。 ② 滨江环带精品线路:长江滨江路与南滨路环带,②——④,主要经过的旅游景点有:朝天门广场、长江滨江路观光带(滨江公园、重庆长江大桥、珊瑚公园、菜园坝长江大桥等),南滨路观光带(重庆游乐园、重庆长江大桥、重庆南滨公园、海棠烟雨公园、龙门皓月、重庆兴澳海底世界、慈云寺等),最终回到朝天门广场。③ 水上休闲特色线路:在江两岸不仅修建休闲场所、步行街、广场,在江中的滩涂也可以修建滨江公园、休闲茶聊会所及水上步行街等。 ④ 美食体验特色线路:将北滨路、南滨路美食街打造成为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的美食街。将滨江路美食街打造成为最美的山水夜景、最好吃的宵夜、最优雅的酒吧、最璀璨的灯光。

3.2 游憩休闲系统旅游产品的开发

对于重庆主城滨江游憩休闲系统旅游产品的开发,主要是以娱乐休闲为主,结合重庆悠久的历史文化特色的人文风情,打造具有重庆特色的旅游产品。

3.2.1游憩休闲系统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

重庆旅游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古迹、文学艺术、民俗风情等都带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与旅游活动六要素中的食、住、行、游、购、娱与文化交融,密不可分。文化产品的开发,满足了旅游者探奇求知的需求,同时,对于文化的开发利用,即是对重庆传统文化的利用与保护,也是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使传统文化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3.2.1.1 山水文化与休闲旅游

山水文化是人在旅游活动中不断创造的过程形成的一种审美观,它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一种体现,满足人们对山水的审美需求。重庆主城滨江区可以在长江、嘉陵江上建立索道,豪华游轮观光、水上休闲区、餐饮区,成为人们休闲的天堂,让人们尽览重庆的山水之美。

3.2.1.2建筑文化与休闲旅游

重庆主城的广场、桥梁、商业街成为重庆地标性建筑。尤其是重庆桥梁众多,世界上独一无二,享有“桥都”美誉。桥的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齐全,可以在滨江休闲区建立一个真正的中国最大的桥梁博物馆,使游客在博物馆就能一览重庆的造桥奇迹。将朝天门广场打造成为观赏两江汇流的天然圣地,将灯饰、水、人融合为一体,构成重庆极具特色的标志性地域。

3.2.1.3 民俗文化与休闲旅游

重庆是以汉族为主体,同时包括土家族、苗族、壮族、满族、回族等54个少数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地区[4]。地域风俗、行为风俗、民族文化、歌舞等都会给游客一种新奇感,又与生活贴近,易使游客产生认同,便于他们参与,亲身体验异地文化。对民俗文化的开发、完善与深化就是对健康的、具有进步意义的民俗发扬光大。在广场开展歌舞表演,设计具有重庆民风民俗的特色旅游纪念品,在传统建筑上充分体现重庆的地域特征。

3.2.1.4 饮食文化与休闲旅游

著名作家王蒙指出,“中国文化的三大支柱是中国文字、中华饮食、中国人思考问题的方法[5]。”重庆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烹饪文化、茶文化更是独具魅力。重庆人饮茶习俗讲究水好、茶好、茶具好,尤其讲究茶具,茶盖、茶碗和茶船组成三大件的茶具,古朴典雅,形成巴渝独特的盖碗文化,是爱茶爱好者的必来之处。因此,可利用重庆人饮茶的习惯作为休闲旅游的一种方式,并将茶具作为一种特有的商品进行出售。此外,重庆的火锅、毛血旺、辣子鸡、重庆的小吃(香山蜜饼、麻团、九园包子、担担面、鸡丝凉面、吴抄手、鸡丝豆腐脑、酸辣粉、麻辣小面等)等美食,让游客享受在美食中的乐趣。

3.2.1.5 都市文化与休闲旅游

重庆是繁华魅力的大都市,到重庆旅游领略山城美景、巴渝风情的魅力。在南滨路、北滨路、长滨路、嘉滨路等区域将生态居民区、都市休闲区、商务服务区的功能明确分开(如图1),在环境优雅区域建设生态区民区,在居住区与商务区之间地段构建都市休闲区,在商业发达、交通便利、基础设完善地区组建商务服务区。另外在滨江区打造山城灯海,通过山城夜景灯饰工程,显示出更具魅力的重庆都市之夜。

图1滨江区功能分布

3.2.2 打造北温泉疗养休闲基地

重庆的地热水资源十分丰富,位于主城滨江区的温泉基地主要在北碚嘉陵江畔的北温泉地区,它是集、山、水、林、泉、峡、洞、石于一体,展示了北温泉幽雅、宁静、奇特的特色。景区以北温泉公园为核心,有著名的嘉陵江小三峡之一的温汤峡、乳花洞等自然景观,又有温泉寺庙,宋代摩崖石刻等众多名胜古迹。

北温泉开发时间比较早,资源丰富多样,适合打造北温泉休闲疗养基地。利用北温泉丰富的水量、多处泉眼,扩大温泉基地的规模,建设高、中、低档不同温泉浴室和大、中、小不同层次的温泉游泳池,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建立健全景区内设施设备,住宿、餐饮、交通及过江速滑、蹦极跳、水上速滑、漂流等娱乐设施。将景区内每5年举办温泉泼水节作为温泉发展的亮点,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打造北温泉养身保健休闲度假村,成为夏季避暑的理想场所。

3.2.3 打造主城滨江游憩休闲系统一条龙服务

游憩休闲系统的构建是为游客提供全套的综合,不仅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同时也为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服务。

首先,休闲美食街的构建,滨江区是重庆的外滩,游客在这里可以享受美食、喝着咖啡、品着浓浓的香茶,凭窗而望着窗外的江景夜景,闲聊着人生趣事,放松自己疲惫的心情,那将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其次,繁华的商业街及水上步行街的构建,再放松之余,当然必不可少的还有就是购物,打造滨江区购物的天堂成为滨江区旅游的一大亮点。建立水上步行街,可以休闲散步、垂钓,甚至还可以在水上看一次浪漫的电影。再次,提供3星级以上的住房服务,常住于繁华的大都市,在江边享受美丽的夜景,望着窗外美丽的夜景真是一种美的享受。最后,开展水上娱乐项目与陆上娱乐项目相结合,两江横渡、沙滩运动、划船比赛、赛龙舟、水下博物馆展览,为不同的游客满足不同的需求。

3.3.主城滨江游憩休闲系统构建的可持续发展

主城滨江游憩休闲资源在历史文化建筑上较为突出,滨江区的历史文化建筑具有很高的科学文化价值,需要我们有利的保护。实现休闲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对休闲文化有正确的认识,科学合理的利用文化资源可以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因此,在开发文化资源时就必须做到保护与利用并举,坚持保护原则、适度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6]。构建主城滨江游憩休闲系统要符合自身特点要求、社会的要求、环境的要求。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生态旅游发展相结合,打造主城滨江区亲水平台的建设,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价值来看,要坚持效益最大化原则,必须实现三者利益的有机统一。从经济价值来看,是推动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长期利益与短期相统一的重要力量;从社会价值来看,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从生态效益来看,是实现主城滨江区生态旅游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4.事件旅游与特色的滨江游憩休闲系统的结合

主城滨江游憩休闲旅游的发展应依托“中国·重庆三峡国际旅游节”、“重庆山水都市旅游节”、美食文化节等旅游文化节,为重庆旅游作宣传,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外来旅游者。此外,还应举办一些具有国际代表性的事件旅游。如举办国际性的旅游赛事或体育赛事,力争让世界的目光聚焦重庆。定期举办国内、市内重要的旅游会议,如“中国重庆国际旅游发展会议”,“国际旅游企业高峰论坛”,“中国旅游文化艺术节”“中国·重庆山水园林艺术画展”等大型特殊会议,邀请国内外的旅游经济专家,世界知名旅游企业老总,行内精英,相关的主管部门负责人来参加,力求扩大国际影响,促进滨江游憩休闲系统的构建。

5、结束语

重庆主城滨江游憩休闲旅游资源丰富,内容多样,尤其是以历史文化类为主的旅游景点,成为重庆主城滨江旅游发展的标志性区域。本文主要对重庆主城滨江游憩休闲系统的构建策略做出研究,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包括文化产品、重组旅游线路、事件旅游的发展,是实现主城滨江游憩休闲系统的构建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对于重庆主城滨江游憩休闲系统的构建,不仅促进重庆旅游业的发展,对于重庆的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有重大作用。(作者单位:长江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吕志鹏.世界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J].城市规划,2001,25(7)41—46

[2]秦 趣,刘兴荣.国内外滨水旅游发展现状探析[J].地理教育,2010

[3]冯维波,于进勇,杨锐 等.山地城市滨水区旅游功能区划与开发研究——以重庆主城区为例[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9

[4]重庆市旅游局.重庆导游[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

[5]潘宝明.中国旅游文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10

篇10

本文是借助“旅游+”模式的多种可能性进行探索,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入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张城镇建设的特色规划,特别是旅游文化的发展及文化品牌的塑造。通过突出地域性特色文化产品的创新设计与整合,以及当代新型旅游文化元素和活动形式的介入,彰显城镇所独有的地域性文化魅力。

[关键词]

“旅游+”;新型城镇化建设; 旅游文化 ;创新设计

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旅游业发展逐渐开始起步,旅游文化成为这一时期人们广泛关注的领域。随着城市乡镇的整体规划发展以及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深入,努力提高旅游产业带来了经济消费,加速了其产业的投资、资源结构的优化,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从而提升了城镇化水平的建设。特色城镇建设需依托于旅游业的长足发展,更是旅游业发展的本质内涵。

一、关于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是新型思维方式作用下的产物,它满足现代旅游文化的供求关系。对于旅游文化的概念有多种界定,现将其整理如下。

1.在1990年召开了首届中国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冯乃康将会议研讨的观点整理分类。①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②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③旅游文化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

2.1987年魏小安提出旅游文化是通过旅游这一特殊的生活方式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乐、求美的欲望而形成的综合性现代文化现象。

3.1996年喻学才从不同维度上分析,从广义上说旅游文化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旅游活动发展规律的学问,从狭义上说,它是一门研究商品经济运行环境下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过去时代所创造的旅游文化遗产,如何满足本国本地创造有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的学问。

4.1998年马波提出旅游文化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消费或旅游经营服务过程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是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碰撞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5.1999年王德刚得出旅游文化是以旅游互动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张国洪提出旅游文化是以旅游行为为核心、旅游产品为依托、旅游环境为背景的系统性的场景文化。综上所述,从旅游文化的概念就可以看出“旅游+”模式是顺应时展的要求,是一种多元的旅游文化信息包,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传播本土传统文化、文化遗产,形成以人为核心的文化建设。

二、“旅游+”模式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

随着我国旅游文化的多元发展以及城镇的本土化、特色化建设,促进旅游业带动城镇化发展及城镇化特色建设是拓宽旅游业的有效途径。麻学峰、高楠在研究城镇化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时,认为二者之间存在良性的互动关系。旅游是基本的精神需求,更是旅游者的心态问题,他们需要学习、需要爱还需要创造,当下讨论的主要都是围绕着策略和技巧,而不是旅游者心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强调文化与现代设计真正的解决方法不仅仅是需要创新,更是需要思维的革命。站在旅游文化的视角,有学者认为“体验”是展现旅游的本质。从“体验”的概念可以延伸为一种“实践”,这一观点在多门学科中均有体现。以心理学和教育学为例分析,心理学认为“体验”是指人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方式,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活动形式。教育学认为“体验”指对事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不同学科对“体验”虽有不同理解,但认为体验的共同点是一种“实践”和“领会”,是对世界的认识而产生的情感感受。所以体验强调的是心理感知和认识的过程,是对行动过程的感受。

三、“旅游+”模式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策略途径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凝聚区域特色的个性化主题精神文化,通过本土化风情特色深入挖掘以及旅游文化产业链的研发创新等,能够在更广度和深度上重新定义旅游文化资源。如何更有效地打造区域品牌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新途径成为硬任务。

1.区域文化原生态设计

注重“旅游+”模式下新型城镇化建设与自然协调统一,宏观上为实现区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人与自然的和谐构建,现实中为拉近旅游者与自然的关系,更好地实现参与者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保护原生态文化建设须深入调研旅游目的地自然环境属性、资源条件,对当地的自然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以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莲子镇为例,隆尧县莲子镇靠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及地理位置的优势创下“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称号,2005年被国家评选为40个环境优美乡镇之一,成为河北省唯一入选乡镇。莲子镇让大自然成为天然的设计师,去开创属于旅游地本土的自然属性,如利用土壤、植物的多样性去建立天然绿色生态园等;让旅游者去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以及体验自然,使人们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建立自主的保护自然环境行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突出区域文化特色,打造生态亮点,建立特色鲜明的旅游城镇,可以提高旅游地的生态结构稳定性,使旅游地的设计成为集绿化功能、生态功能和旅游实用功能于一体,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意识。

2.大众娱乐化设计

旅游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一定的娱乐思维,旅游产业需要具备娱乐化的设计项目,以满足人们追求旅游带来的空间感和自由度。在旅游项目开发中发现,一些娱乐功能较强的旅游产品能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例如,韩国安养市主题艺术公园,公园内大型公共装饰艺术作品均来自不同国家设计师的参与,将市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形成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娱乐。真实将旅游设计和城镇化建设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

3.突出艺术化设计

谈到艺术化的设计,对于旅游产业来说是体现地方特色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产品如何才能带有地方特色?除了挖掘旅游地本土文化资源外,还需要通过艺术的表现方式对其进行设计,让游人能够体验到产品的独特文化内涵。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周窝镇这个特色小镇将艺术化形成产业特色经营,在龙头产业“金音集团”的基础上形成乐器产业,在2014年别评为“全国最美村镇”、国家级“青少年音乐体验基地”,作为旅游产品创建了音乐艺术乡镇的市场。旅游者享受艺术化的氛围,其审美需求是旅游者主观需求和旅游地所提供的特色产品共同作用的。同时,也应该强调环境景观以及周边设施关注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结合统一。

4.强调功能性设计

旅游外延设计不仅要注重美学等原则,同时还要实现功能性。一个城镇相关延伸设计的有无市场性,不能只做表面功夫,关键是看其设计能否具备功能性特质。形成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下面从五感设计进行分析。

(1)视觉设计

视觉是人们感知世界最直观的方式,视觉同样具有传播信息和获取信息。通过视觉我们可以感知周围的一切,感受大自然的五彩斑斓和美丽人文。视觉化信息设计适用范围较为广泛,同时在各个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如建筑设计、城乡规划设计、工业设计、景观设计和园林设计等。视觉传达导视系统设计注重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应用策略,倡导“旅游+”模式下旅游地应坚持实用功能为主,兼具审美功能的设计诉求,融入旅游地人文内涵,提升氛围,打造以人为核心的主题体验的设计思路。

(2)听觉设计

通过声音感知周围的环境,自然界中声音是微妙又神奇的,通过声效的设计会使旅游者能更加通感地享受外界环境。声音与环境协调构成环境的各个要素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注重声学相关事物的延展设计,创造出不同环境、不同场所、不同人群的声音,将环境与声音产生捆绑记忆。所以听觉系统设计将源于自然界的声音通过设计的途径回归于自然,反馈于人。这将是十分新颖和有效的设计。

(3)味觉设计

人的五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味觉在“旅游+”模式下创建新型城镇的多元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天津杨柳青的城镇化进程较早,现已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建设,实施采摘基地、杨柳青庄园、野外烧烤等多种项目。在旅游设计中味觉刺激感受一般通过景观环境的体验行为和饮食环境活动相结合。

(4)嗅觉设计

嗅觉感受在旅游环境中往往不是独立存在的,通常与视觉和听觉共同产生功效,旅游环境的自然景观、大型或小型的绿植栽培设计,都是通过嗅觉来体验旅游地的独特性。不同的嗅觉体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的情绪感受,嗅觉设计更关注旅游者的内在情绪效应,同时不断努力去创造人们向往的独特嗅觉空间。

(5)触觉设计

触觉设计在“旅游+”模式下城镇化建设中应用能够同旅游者建立起更为直接、更为真实的感受。从目前国内旅游发展的趋势来看,体验类型的触感设计越来越多地融入旅游项目中,符合旅游者的消费特征和爱好。生活类型的触感设计更多侧重于旅游地公共设施及相关设计范畴,如雕塑设计、公共座椅设计、艺术装置设计等。触觉设计将游客的触觉感受和使用功能完美结合,让旅游者随时随地能够获得触觉感受。

5.注重设计的科学性

旅游设计必须具有科学性,以下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第一,“旅游+”模式下新型城镇化建设涉及较多交叉学科,需要多学科进行交融设计,同时各学科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正如规划学类(旅游规划、景观规划、城市规划)、建筑学、人体工程学、心理学、美学等。需建立跨专业设计平台小组进行科学、准确的综合设计。第二,受到旅游空间、地域环境的改变,需用专业科学的态度,打破环境场所、地域传统的变更,运用因地制宜、节能低碳、生态环保的思维方式进行多元化的设计构建,针对不同的地域环境制订出更加灵活的设计。

结语

综上所述,立足于城镇本土特色资源文化优势,打造旅游文化生态发展,形成有效的资源循环和创新机制,树立出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口碑,广揽人才、创建品牌、汇集人气,建立城镇区域特色建设是核心任务。在“旅游+”发展的大背景下,带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做优、做强、做出特色。通过现代设计更加彰显区域原生态的多元建设。在保定市高阳县庞口镇,城镇化建设突出特色产业“汽车农机配件”年均交易额结算比例达40亿元人民币,全国最大的汽车农机配件市场就是庞口镇1994年创建的,抓住汽车农机配件市场为依托的庞口镇1997年被河北省列为小城镇建设试点镇,2004年又被河北省命名为“全省50个重点小城镇之一”。依此不断挖掘、不断营造和创新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路子、新途径。

作者:田瑾 王增成 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注:本文为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旅游+”模式与我省特色城镇建设的结合研究》调研课题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1601514。

参考文献:

1.马晓冬,翟仁祥.论旅游文化资源极其开发—以苏北地区为例.人文地理,2001,

2.程晓丽,胡文海.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模式,2012

3.卢小丽,成宇行,王立伟.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热点—近20年文献回顾.资源科学,2014

4.桓占伟.旅游文化及其主流研究反思—基于旅游文化概念的分析.人文地理,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