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健康心理学范文

时间:2023-10-27 17:50: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健康心理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儿童健康心理学

篇1

一、重视幼儿的心理卫生

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相互制约的,根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的许多身心疾患都是与心理刺激引起的情绪、行为有关,如长时间处于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中,会使人发生疾病,甚至诱发精神疾病。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不仅关系到他们目前的成长,而且还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持续的影响,并影响到人类的素质。

我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据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调查发现:近年来儿童中出现心理发展偏异,发生情绪和行为障碍以及各种心理疾病的人数明显增加。因此处于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更应重视幼儿心理卫生保健,以提高幼儿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二、建立充满爱意的师生关系,创设平等、和谐的心理环境

陈鹤琴说:大家都知道,幼儿园的环境跟家庭环境是不同的,因此,当一个小孩来到幼儿园的时候,在他心理上就发生问题了。确实,孩子从一个原本熟悉的环境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并离开自己所依恋的亲人,这在他心理上很自然的就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的情感。幼儿失去原来的舒适与满意,表现出苦恼的情绪和不安定的行为,这种现象在新入园幼儿身上表现尤为突出,而当幼儿后来所面临的环境、事件越来越熟悉,分离的焦虑就越弱,所以在中班后期和大班幼儿身上这种分离焦虑现象较少见。那么怎样才能使幼儿不依恋原先的照顾者,让幼儿很快适应环境呢?

(一)用爱不定期地打动幼儿,改变他们不安的心理状态

爱是幼儿精神需求中最珍贵的部分,心理研究表明:爱能使幼儿获得安全感、满足感,而剥夺了爱会严重影响幼儿身心发展。幼儿入园的第一天所接触的第一个人就是老师,这第一个人给幼儿留下的印象无疑是最深的。在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的爱能使幼儿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能使幼儿尽快适应新环境,消除分离所产生的不安心理。

(二)创设平等、和谐的心理环境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要创设和谐的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所谓平等和谐的环境,是指在这样的环境下,幼儿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而不受老师或同伴的嘲笑,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表现出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之处。新精神分析学家卡伦霍妮认为:心理疾病源自某些尚未解决的潜意识中突的焦虑,是孤立无助的幼儿采取有效安全的措施而造成的。我在教育过程中努力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平等、民主地对待幼儿和尊重幼儿。如果一个老师常常以长者自居,力求师尊的刻板形象,随便批评、惩罚幼儿,都无益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只会使幼儿与老师产生隔阂,面对老师会产生一种焦虑情绪。

三、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幼儿心理研究表明:幼儿期的儿童需要与同伴交往,此时幼儿感到最痛苦就是大家都不愿理睬他。倘若没有良好的同伴关系,幼儿会为自己不被同伴接受而郁郁寡欢,也会经常受到同伴拒绝出现紧张不安的焦虑现象;而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并在园内愉快的学习、生活。

在引导幼儿建立平等融洽的同伴关系中,一方面我请幼儿自带玩具,到幼儿园与伙伴共同分享,当幼儿把玩具带到幼儿园后,我先让他们明白,自己有好玩的玩具应该和小伙伴一起玩,再让他们懂得要爱护他人的玩具,如果随便损坏别人的玩具,以后别人就不愿意和你玩。这样小朋友就会很珍惜他人的玩具,同伴之间的矛盾减少了,关系变融洽了。

另一方面让幼儿学会互相帮助、感受互相合作的乐趣。看到幼儿之间形成彼此关心、帮助的友爱关系,然后马上鼓励其他幼儿向这些小朋友学习,还可以帮助幼儿学会一些交往的技能。

篇2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4.086

1 尊重和关爱留守儿童,尤其要关注性格内向的孩子

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普遍性格内向,甚至孤僻自闭。表现在课堂上,则是不敢主动回答问题,胆小怯弱,害怕出错。作为英语教师,不能视而不见,任由这种情况发生。应耐心地鼓励、激励他们主动回答问题,张口说英语,展示自己,不怕出错。比如,我班有一个性格特别内向的留守女生,朗读英语时,声音较小,当笔者发现后,告诉她,英语是一种音乐感很强的语言,大声地朗读,可以获得学习的乐趣。还多次在课堂上给她展示机会,并对她每一个小小的进步给予及时表扬,这位同学的读书的声音越来越洪亮,对朗读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还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儿童,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将更多的机会留给自信不够、很少主动展示自己的儿童。这样营造了和谐的英语教学氛围,为性格内向的留守儿童优化了心理环境。

2 优化教学方式和方法,构建健康的心理环境

留守儿童的生活缺少快乐和温馨,对他们进行常规的教育教学,往往事倍功半。在课堂教学中,需采用多元化的英语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采用了实物、图片、背投电视机、视频,音频,课件等教学资源,创设情境,激发了留守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能借用实物和图片(儿童制作)展示,游戏等方式,创造合作展示机会,让留守儿童在用英语做事情中尝试、体验、合作、交流,锻炼了交际能力,提高语言技能,增强留守儿童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信心。比如,让儿童自制闹钟,拨弄指针,互相询问时间、了解对方作息规律。留守儿童在愉悦中掌握了英语时间表达法。为了进一步发展留守儿童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让留守儿童提前预习词汇和句型,笔者还教会留守儿童音标操。每天上课之前可以先齐做操,再上课。让留守儿童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新知识。

3 重视英语学习过程,探索多元优化的评价方式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有效的指导和监管,易造成厌学、焦虑等障碍心理,逐渐成为学困生。以考试分数为导向的评价制度,更会给留守儿童造成心理负担。为了缓解这些留守儿童的心理负担,教师要对他们进行学习策略辅导,强调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能仅仅关注儿留守童的考试分数,应重视他们学习过程的评价,采用多元优化的评价方式。关注留守儿童的细微进步,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健康心理的发展。通过以上因素,给不同层次的留守儿童分别布置学习任务,提出不同的要求。从而克服留守儿童的畏难心理,让他们树立了学习英语的信心。

4 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树立榜样

教师的言行、仪表会对留守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留守儿童,他们由于缺乏亲情的呵护,很难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甚至遇到老师,有困难,也不愿诉说。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得不到及时解决,会酿成自卑、抑郁、悲观等心理疾病。作为英语教师,要树立自己在学生心中的良好形象,教师要用真诚的语言、关怀的眼神、富有表现力的动作,影响和感染每一位留守儿童。另外,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乐观积极的情感,鼓励留守儿童,让他们更有信心。这样,留守儿童才能对教师产生亲近感,愿意向老师请教,主动学习。

英语教师要做到吐字清晰,发音流畅。教师良好的口语,开朗的性格,可以调动留守儿童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英语教师的板书也会对留守儿童产生心理影响。教师的板书认真、工整,会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而留守儿童的模仿意识较强,也会主动追求漂亮的书写。尤其是对书写不认真的留守儿童,可以为他们树立榜样。不仅如此,教师在批改留守儿童作业时,也应认真、工整,运用恰当的点拨性的语言,给留守儿童肯定和激励,使留守儿童感到老师的关爱。

5 利用英语教学,培养儿童英语交际意识

英语教学不仅是一门单纯的语言教学,英语教学还具有人文教育功能。学习英语,可以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近年来,英语学习促进了中国与国际接轨速度加快,促进了了解西方先进文化的开放化程度。掌握英语,是儿童一生的财富。但是,电视新闻、网络上,有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对英语“过热”现象颇有微词,认为英语教学开始过早、耗时过多、权重过大,不仅加重了儿童的负担,而且过早地导致了两极分化。这些是没有理论依据的。英语学习对儿童思维发展,交际能力,性格完善,素质提高等方面有很大帮助。因此,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人文化关怀和文化熏陶。

总之,在英语教学活动之中,我们不仅发挥英语的知识教育功能,而且要运用英语教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为留守儿童构建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心理环境和人际环境,同时发挥英语教师的示范作用,促进留守儿童学习心理的优化,展现英语教学的多元化艺术。只要我们英语教师不断钻研创新,有效地融心理健康教育于留守儿童英语教学中,就会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一片广阔的天空。

参考文献:

[1]李继秀,王昌华.教育理论[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

[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Z].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篇3

内容摘要:藏区寄宿制办学模式已成趋势,寄宿制学校的建设、管理、发展更是关注的焦点。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关键词:藏区寄宿制;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的提高;家校联系;家庭教育

随着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撤校合校已成趋势,于是寄宿制学校得到了蓬勃发展。我校于2006年成为天祝藏族自治县县城中唯一的一所小学寄宿制双语学校。这对保证学龄儿童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寄宿制学校的不断发展和壮大,越来越多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藏区寄宿制学校的运行并非易事,学校不但要承担普通学校的教育角色,还要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角色;不但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进步,更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必须将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范畴。鉴于家庭和学校在教育学生中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针对这一现象,本人从自己所在的寄宿制学校,就此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认为藏区寄宿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一.重视对心理健康的潜移默化,加强集体心理素质的提高。

1.创建美丽舒适的吃住环境,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心理教育。低龄寄宿的民族学生,大多来自合并以前的乡村学校,学生大多数是藏族孩子,由于过早地离开父母,缺乏关爱,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对孩子的成长来说,父母的关怀与情感的交流与抚慰是他们最需要的,正是这种父母与孩子的天然联系,才促使孩子健康成长。可如果过早地隔断孩子与父母的情感交流,孩子在情感方面的空间成为空白,造成孩子心灵情感贫乏,易使孩子成为性格孤僻,没有责任感,没有同情心,以自我为中心的情感贫乏儿童。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便突出表现于学校生活当中。因此民族寄宿学校,首先要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隐形课程,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着熏陶作用。校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一楼一墙,每个角落都应给人以美的享受,使学生从中得到教育与心灵的净化。另外,住宿生的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宿舍和餐厅度过的,住宿楼和餐厅人文环境的美化更应成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阵地之一,有意识的将宿舍环境家庭化,生活化,并尽量满足藏族学生的饮食习惯,使他们进校如到家,爱同学如爱兄弟姐妹,消除学生的思家情绪,培养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能力。

2.创造宽松的班级环境,在耳濡目染中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民族寄宿制学校严格的管理,极为紧张的学习生活,导致孩子出现烦躁不安、喜怒无常或沉默寡言、孤僻自卑等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如果在学校教育中只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升学成绩,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会使学生的心理矛盾更加集中、更加突出,心灵受到无形的伤害。因此除了常规教育之外,还要注意在耳濡目染中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寄宿生一周有五天时间在学校度过,接触最多的便是学校和教师,营造班级宽松的心理环境,班主任是关键人。在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班主任要保持积极向上,平和开朗的心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要爱心治班,真正关心每一位同学,真诚与他们交往;要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趣味活动,让学生们有相互交流的机会,有表现自己的机会,有得到认可的机会;要多渠道、全方位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二.家校联系重视养成教育,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1.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变化,促进心理素质提高。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需要我们极大的努力和耐心帮助,多年来,寄宿学校里经常发生各种各样的事,刚入校的孩子不适应离开父母的新环境,不适应学校的饮食、起居、管理等生活。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有些孩子因想家就偷偷地哭了,老师询问,只好说肚子疼、头疼,遇到这样的情况,宿管老师不得不给家长打电话......因此,所有的宿管班主任都为此想尽了办法,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变化,像父母一样关爱他们,预防问题发生。我班里有许多单亲家庭的孩子,想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又怕伤害到他们,于是我经常找与他们要好的同学了解他们的情况。全校四百多名学生寄校,面对小学生归集后的安全保障、饮食起居、性格培养,习惯养成等诸多问题和责任,学校和教师就要围绕如何办好寄宿制小学,不断进行实践探索,让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目前,我校所做工作已初见成效。

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家长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入民族寄宿制学校,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沟通、交流就变得越来越少,尤其是对于那些低龄的寄宿学生,从七、八岁开始就要离开父母过集体生活,这是对孩子身心发展的极大挑战。即使有寒暑假期的见面或者是临时回家请假的机会,但是父母也只是关注孩子的吃饭、穿衣和学习这些表面的问题。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父母疏于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和内心倾听,这样父母与孩子的隔阂就越来越大。为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学校定期召开公寓楼学生家长会,邀请家长到学校实地体验,并举办家长接待日活动,让家长到学校体验和感知寄宿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学校把学生在校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并进行家长谈话,师生谈话,亲子谈话等活动。通过谈心、交流,了解寄宿学生的心理状况。同时学校积极引导家长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心理变化提供宽松、民主的家庭环境,让他们在愉悦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在受教育中获得安全感、尊严感、发展感和成就感。顺便教给家长一些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方法,使学生在家庭中受到良好的培养和教育。

篇4

【关键词】特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特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各特教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运行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有鉴于此我校总结了多年的教育管理经验构建了“三四三一”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走出了一条促进残疾儿童健康成长的新路。

1 以“四育人”为导向,实现全方位育人。

1.1 管理育人

1.1.1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建设。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科室分工负责、全校教职工全员参与、校内党政工青团协调联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1.1.2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机制。

编制符合特殊儿童发展特征及体现校本特色的心理家健康调查量表,定期进行普测,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筛选出有心理问题的“疑似”特殊儿童,应对其重点关注并提供相应的辅导服务。

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定期邀请心理学专家、精神医学专家、特殊教育专家来校举办有针对性的讲座,对全校教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预防特殊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

1.2 教书育人

心理健康课、思品课思政课、晨会、班会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因此学校要求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通过研究学科内容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联系,认真挖掘学科本身的教育性,遵循学科本身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3 服务育人

现代生理学家提倡的“积极的休息”指的就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因此学校生活管理教师和后勤服务人员要提高服务质量,规范学生的生活行为,合理安排好学习和休息时间,学习生活要有节奏,做到劳逸结合。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让学生始终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对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态度。

1.4 环境育人

校园内书写相关标语、口号、警示,设立读报栏,宣传和普及心里健康知识。学校重视校园绿化、硬化、美化,为学生购置各种玩具和体育设施,把学校建成学生的乐园。让学生生活在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中,乐不思家,并受到美的熏陶。

2 以培养“四心”教师为核心,发挥育人功能。

对教师进行爱心、耐心、知心、信心“四心”教育,是特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有要求。残疾儿童的点滴进步都需要教师付出艰辛和努力,工作事无巨细。针对残疾儿童思维的特殊性教师只有掌握他们的认知规律了解他们的情感世界,用真挚的爱去感染他们,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3 以培养“四自”新人为目标,深化思想教育。

我国著名人格心理学家黄希庭先生认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是健全人格的基础。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外部客观环境是基础,内在动力是关键。这种内在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

3.1 坚强的意志。学校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抓住各种教育机会,利用学习、生活中的事例及一些残疾人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典型事迹,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精神。

3.2 积极进取的心态。教师培养学生有理想有进取心的同时,要让学生明白,在实现自己理想的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必须经过各种考验,遇到挫折时,不灰心丧气,善于总结经验,振奋精神,激发勇气。

3.3 充分的自信心。学生的自信心是推动健康心理品质形成的不竭动力。针对残疾儿童孤独自卑的个性,教师要给他们创造实现自我的机会,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通过赏识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

4 以“三个”基地为载体,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能够深入社会、服务社会,最终适应社会的有效形式。

4.1 手拉手互助基地

学校以“手拉手、心连心,同做祖国好少年”为主题,在承德市翠桥学校建立了手拉手互助基地。两校之间通过定期开展各种活动,使健残学生增进了友谊、同受教育、共同进步。

4.2 献爱心共建基地

以“关爱、成长、奉献”为主题,在医学院护理系建立“献爱心共建基地”。两校学生结成一对一的对子,开展定期的双向交流。我校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有效途径,宣传大学生志愿者为残疾学生献爱心做奉献的义举,通过捐赠仪式、答谢回访等形式让残疾学生感受到健全人的支持与关怀,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

4.3 健体有为基地

篇5

关键词:美术教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不在身边,缺少家庭的关爱和温暖,常常会产生焦虑、恐惧、自卑、偏执等不健康心理问题。而有效的美术教学可以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让学生增强心理愉悦感,产生自信感,让学生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应渗透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下面我对如何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方法做出了尝试。

一、美术教学应注重“以人为本”

由于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注重“以人为本”,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留守儿童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将更多的关注投放到学生身上,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和谐的师生氛围和良好的教学环境,并感受到学习和生活的美好。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对留守儿童多加关注,在课堂上多请他们回答一些分享绘画内容的简单问题,充分了解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并对留守儿童的表述进行充分的肯定和赞美,并加强与留守儿童思想上的沟通,对留守儿童的绘画作品进行理解和尊重,以提高他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二、挖掘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中,有很多内容有利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成长,并对其情感升华、人格完善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充分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将他们最需要的温暖、自信等带给学生。因此,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在给学生布置绘画时,应选择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绘画题材,让学生通过对积极题材的绘画从而在心理也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应为留守儿童选择符合兴趣和能力的表现题材,进而激发其求知欲和创造力。同时在绘画过程中教师还应选择用耐心的教学态度,积极与留守儿童产生互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三、充分赞美学生的闪光点

教师在教学中应从深层次上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对求知欲的渴望,让学生在自我发现的进程中感受到自身的劳动和成就,同时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是激发学生上进心、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的有效方式。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发现留守儿童的闪光点,对其优点进行赞美,让学生在被赞美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自信心,使其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准备充足的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在展示自己的过程中赢得教师的表扬,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教师在对绘画作业进行评价时,尤其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如果其作业质量相对普通,教师也应该转换角度,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表扬,通过鼓励的方式让学生的心理得到改善和调节,让学生逐渐走出自卑心理。

随着劳动力转移这一社会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伴随而来的留守儿童现象也越来越值得我们教育者的关注和思考。作为美术教师,美术是一门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改善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学科,因此,作为美术教师应对留守儿童持以高度的关注,合理运用美术教学,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得到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049-01

近年来,随着农村生产结构的调整和农民致富观念的更新,外出打工成了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和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生活或单独生活,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笔者对本县22所山村小学1-6年级进行初步调查,留守儿童占学生总人数的24.62%,且这个群体的人数正在不断的扩大,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调查还显示,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缺少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心,自觉性不强,成绩普遍较差。在今年的初考中,本县留守儿童的成绩优秀率仅占0.042%。

0-14岁的儿童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健时期,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和缺乏联系,得不到完整的家庭温暖,生活上缺少父母的关爱,加上常受到周围孩子的歧视、排挤和欺辱等,不少留守儿童情绪消极,失落自卑,对社会冷淡,缺乏安全感,如有人欺负和歧视,容易走极端,要么出现过强的攻击,要么退缩任人摆布,表现出性格脆弱、任性、叛逆等人格障碍,这些性格上的缺陷甚至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据国家统计局在湖南的一项关于留守儿童的学校调查,在学校不守纪律的孩子,很大程度上来自打工家庭,一些“留守儿童”小小年纪就吸烟、喝酒、赌博、偷摸。因此,教育好“留守儿童”,使他们健康成长,已刻不容缓。

在农村地区,学校是家长和孩子心目中最正规、最值得信赖的教育场所。农村学校作为直接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单位,应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有针对性地扩展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所以笔者认为,学校、教师应多关注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上予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为其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学校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将其父母的打工地方、联系方式,留守儿童代养人的住址、联系电话、具体情况等登记备案。建立学校与留守儿童家长的沟通机制,学校应经常主动与其父母、代养人沟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而且,农村学校教师多以校为家,因此,各班实行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开展“一班一”活动,督促和指导孩子学习,多和留守儿童谈谈心,帮其树立学习自信心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让他们感受到亲情就在身边。

(2)在班主任工作中增设留守儿童教育内容,班主任不仅需要了解班级内留守儿童的一般情况,还要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在家的情况,及时对留守儿童进行帮助,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增加情感投入,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应有的心理归属。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宜开展丰富多彩、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少先队活动、文体活动和各种兴趣小组活动,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丰富留守儿童的业余活动。在活动中鼓励他们主动与同学交往,注重培养他们乐群合群,乐观开朗的性格,让他们感受生活的乐趣,培养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同时,班主任应该与任课教师加强沟通与协调,共同构建密切配合、相互促进的教育共同体;班主任还应加强和学校、留守儿童代养人、父母的沟通与联系,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3)定期举办针对留守儿童的代养家长短期培训班或见面会,让家长或监护人了解照顾孩子的知识,懂得教育孩子的方法,改进留守儿童代养人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要求父母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积极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多注重从精神上关心孩子的发展。同时,学校必须运用有效乃至强制手段,定期把留守儿童因亲子关系和道德监控机制缺失而出现的道德问题与家长进行沟通和反馈,使家长的教育更好地配合学校道德教育工作。

(4)在学校的组织下成立留守儿童“手拉手互动小组”,学校有针对性地选择有事业心、责任心和爱心,并且教学能力强的老师担任指导员。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心理特征上具有明显的共同特征,在“互动小组”的交往与活动中,留守儿童可以分享彼此之间的快乐和理解,并分担彼此的烦恼、困惑和疑虑。同时,相同的经历与境遇使留守儿童之间更易产生彼此心理上的相容,形成情感上的相互慰藉与支持,冲淡他们对父母的思念和孤独感。

(5)开办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帮助农村教师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技术。许多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在敌对性、焦虑程度上都高于正常儿童,加之无法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导致排解不畅,往往会有严重的情绪困扰,这些心理问题的淤积不仅影响他们健全的道德人格的形成,而且也为他们日后道德对错行为和行为的出现埋下了隐患。因此,在农村学校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和心理辅导的技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化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冲突,排解他们认知和情绪上的困扰,让其学会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已的情绪,学会用理智去控制情绪,或者合理地渲泄消极情绪,帮助他们度过留守其间的心理危机阶段,为道德成长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6)教师要加强自我心理卫生保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学生。教师要努力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极力避免将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学校,带进课堂;不论学生有什么样的缺点和错误,也无论其学习成绩是好是差,要充分地接纳和尊重学生,为他们营造一种温暖、关爱民主的气氛。

(7)建立农村社区儿童教育监护体系。由农村基层学区、村委会、妇联、派出所等联合构建农村中小学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村(社)干部在抓好农村基层工作的同时,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关注留守儿童家庭的实际情况,随时和监护人沟通,交流,针对各类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问题。在农村社区工作中,积极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充分发挥社区功能,配合学校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为留守儿童构建一个和谐的社区生活环境,而且还能起到对农村社会教育进行有力推进的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应联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共同创设有利于儿童成长的环境,才能让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篇7

积极心理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未成年孩子。近些年,我国城市化速度加快,农村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到城市打工,由于条件限制,将未成年的孩子留在家乡由其他亲人照看,致使很多中小学生成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因为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样享有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容易出现一些不健康心理和不良行为,严重的甚至出现犯罪行为。因此,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中小学也对留守儿童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效果不显著,留守儿童的许多心理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原因在于当前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以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思想,过分地关注和渲染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给留守儿童贴上“问题儿童”的标签,诱发了留守儿童消极的心理暗示和痛苦的心理联想,忽略了多数留守儿童都是健康儿童的事实,忽略了留守儿童身上的积极因素和积极潜能,阻碍留守儿童的积极评价。所以对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改革刻不容缓。本文试图从积极心理学视野出发,分析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个体身上都存在固有的、潜在的、实际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和优秀品质,如果能够挖掘出来,个体就拥有强大的力量解决自我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人生得到完满发展,个体就能获得美好、幸福的生活。

积极心理学侧重从下列三个方面来研究个体自身的积极潜能和力量:第一,主观层面,研究人的主观体验,包括希望、满足、乐观、安宁和幸福等,其中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是研究的重点,是指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第二,个体层面,研究人的心理品质,尤其关注有关积极力量和美德的心理品质,如智慧、勇气、仁慈、感激等24种积极心理品质,并试图探讨能够帮助人拥有这些积极心理品质的途径和方法。第三,群体层面,研究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积极的组织系统,包括社会系统、家庭系统和学校系统,探讨个体如何利用这些积极组织促进自己积极品质的发展。

二、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比较消极

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认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治疗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这种以问题导向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把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服务对象与工作范围变窄,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是面对那些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其他的留守儿童就没有关注到。而且对于这些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也仅仅是帮助克服心理问题,而没有对他们进行发展性教育,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留守儿童中应该能发挥的更大作用。

2.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比较片面

传统主流心理学把各种心理问题的症状和处理方法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认为没有心理问题的个体就是健康的个体。在这种消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的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其内容也是片面而消极的,只注重给留守儿童介绍他们群体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的症状,并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各种缺点、弱势以及心理问题,分析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掌握心理问题预防和治疗的技术和方法。这种心理健康教育可能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留守儿童容易出现错误认知,以为所有的留守儿童都存在心理问题,对号入座,错误地给自己贴上存在某种心理问题的标签,产生消沉痛苦的情绪感受。即使在心理辅导教师的帮助下,解决了心理问题,留守儿童也只学会了如何避免和克服这种不良心理状态,不会主动挖掘和利用自己拥有的积极的潜能、积极的力量去促进自己完美地发展,实现幸福人生。

3.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形式比较单一

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讲授法传授给留守儿童有关心理问题的知识。这种讲授法存在很多的弊端:(1)留守儿童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被激发,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效果不佳;(2)教师只是单向地向留守儿童传授知识,没有能够从留守儿童那里得到及时的反馈,不能够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3)师生之间或留守儿童之间的互动很少,不利于他们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以及团队合作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4.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体系不完善

完善的评价体系能起到导向、监督、检查、调解、激励的作用,从积极心理学视野看,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体系非常不完善,体现在:(1)评价的指标消极。学校通常根据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的多少来衡量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心理辅导教师通过测验发现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较少就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成功了。(2)评价的主体单一。通常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评价工作仅仅由心理辅导教师负责,家长或其他的教师没有参与其中。

5.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当前农村中小学中负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是由班主任、德育教师、校医等兼任,几乎都不是心理学专业毕业的,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术不熟悉,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德育思维方式的影响,做出许多违反心理健康教育原则和规律的事情。即使有些教师通过参加培训或自学等方式掌握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但对于积极心理学等新理念的了解也不是很多,所以几乎不可能从积极心理学的视野出发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

1.树立积极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积极心理学认为,仅仅关注和解决个体身上的缺陷和问题是不能产生持续有效的预防效果的,应该通过发现和发掘人人自身都拥有的积极心理潜能、利用个体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来有效地预防和战胜心理问题,使个体成为自我心理健康的维护者、调适者和促进者。从积极心理学的视野出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要树立积极的目标不仅要帮助个别留守儿童消除心理问题,更要培养全体留守儿童积极的个性品质和健全的心理素质。这样的目标才和教育部提出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相吻合,才能为留守儿童获得学业成功与生活幸福提供有效指引。

2.拓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一样,不仅需要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更需要学会如何挖掘和利用自身的积极潜能幸福地生活。因此,除了心理问题的咨询和治疗外,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发现和挖掘留守儿童身上的积极力量。这些积极力量包括积极心理品质、积极情绪体验等。

(1)培养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实现积极预防

个体拥有的积极心理品质和美德,如诚实、乐观、自尊、勇气、智慧、希望等,是战胜心理问题强大的力量,发掘和利用它们,个体就拥有自我抵御疾病的能力。所以,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应该把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信度、效度较高的问卷测量留守儿童拥有的起到内驱力的积极心理品质和美德,引导他们利用这些美德,如引导他们利用乐观品质战胜忧伤和自卑。针对那些留守儿童身上没有的积极品质和美德,可以采用纵向研究了解这些品质形成的过程和途径,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干预,帮助留守儿童塑造这些品质。

(2)增加留守儿童积极情绪体验,提供充足能量

美国心理学家弗瑞德克森认为,积极情绪体验能够为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提供充足的能量,能够让个体思维的创造性更活跃、认知更全面、反应更准确。所以,增加积极情绪体验也应该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增加留守儿童积极的情绪体验?首先是家长要多关心孩子、表扬孩子。虽然留守儿童的父母不能每天陪伴孩子观察孩子,但他们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和途径关注和了解孩子行为举止和心理变化,经常和孩子沟通和交流,关心孩子、鼓励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在身边,感受到父母的肯定与认可,增加他们的积极情绪体验。其次是教师要善于发现留守儿童的闪光点,创造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教师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用欣赏的眼光从孩子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用激励和赞美的语言,为孩子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尊重、鼓励中增加自信、乐观等积极情绪体验。教师还可以创造某些情境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增加积极情绪体验。

3.丰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形式

仅仅依靠讲授法这种单一形式不利于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积极情绪的体验,无法满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因此,要丰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形式,突出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参与实践中不知不觉地体验积极情绪,自然而然地形成某种积极心理品质。例如,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心理辅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从留守儿童生活中选取某些典型场景,让留守儿童进行相应的角色扮演,引起留守儿童某种情绪和态度体验,促进留守儿童积极心理机能发展的教学方法。在情境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学习的兴趣被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教师和留守儿童之间双向交流,教师可以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而对教学进行及时的调整;留守儿童之间是互动的,在合作完成某种任务的过程中,他们的团队精神、人际交往能力等积极因素得到培养。除了情境教学法外,心理辅导教师还可以采用辩论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团体心理辅导法等多样化的方法进行教学。

4.完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体系

积极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有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来保证其教育目标能够有效实现。因此,我们要破除病理学的评价和干预方式,完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体系,通过积极、客观、科学的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全面评价。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1)增加积极指标来评价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许多心理学者认为,个体心理健康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消极的、负面因素的减少,另一方面是积极的、正面的因素的增加,所以我们不能像传统心理学一样只采用心理问题减少来衡量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更要把拥有多少积极心理品质、体验多少积极情绪等作为评价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例如,采用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的意志品质、积极的自我、积极的人际关系等积极的、正面的指标,来检查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目标是否实现,可以有效地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留守儿童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2)评价的主体多元化。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包括他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如果仅仅由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这样的单一主体进行评价可能会导致评价结果不科学,所以应该让评价的主体多元化。孩子的父母、实际监护人、心理辅导教师、班主任、任课教师、同学和留守儿童个人都应该参与评价。多元化的主体进行的综合评价应该会更科学。

5.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只有掌握专业心理学知识、具备专业心理咨询和辅导能力的教师才能够胜任。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开展的关键条件。所以要通过各种方式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水平:(1)各学校可以通过招聘引进、特岗计划等方式引进专业的心理学教师。(2)创造机会让在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出去参加培训,学习积极心理学等先进理念。(3)鼓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参加科研,在科研中提升专业素养。

――――――――

参考文献

[1] 孟丽娟,胡云斗,王同军.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教学与管理,2011(10).

篇8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对策

“关爱留守儿童,关注学生成长。”大家一起行动吧!今年假期我参加了学校留守儿童中心组织的活动,主要调查高士镇大常、南川等五个自然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从了解的情况看,五个自然村约有2500人口,外出打工的占了三分之二,这几个小村子的留守儿童数量约有100个,占同龄孩童的三分之一。在他们的意识里,父母是一个长期漂浮的身影,他们幼小的心灵是孤独的,他们的成长是寂寞的,他们的价值观是模糊的,中国城市化进程绝非一朝一夕的事,留守儿童无疑成了这一进程的巨大付出者,但是,他们是无辜的,他们不应该成为时代进步的牺牲品,所以我们在关注中国农村教育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该是“拯救”这些留守儿童的时候了。

在发出的100份问卷调查中,回收了95张留守儿童的答卷。100%的孩子能理解父母外出打工,他们希望父母能够“找一个好工作,赚很多的钱,挣到我的学费或生活费,就赶快回来。”即使很小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父母早日回到身边,希望自己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在父母怀里撒娇。

在这些“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中,半数孩子表示他们最苦恼的事是“学习题目,不知道该问谁?”,另外有20%的孩子表示“零花钱家里给得太少”,有13.6%的孩子说“同学欺负,不知道找谁帮忙”,73.7%的孩子害怕陌生人,不喜欢和他们打交道。

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内心产生严重的自卑感,性格孤僻,行为懒散,我行我素,一些儿童因心灵空虚而盲目寻找其他精神支柱。在中学、留守学生成了早恋的主要群体,父母给的钱花在买零食、进网吧上。未成年人处于一个危险的过渡年龄阶段,个性正在形成中,可塑性较大。比如,独立性迅速发展而认识能力发展滞后,精力过剩,活泼好动,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如果受到不良影响会用之不当,出现行为问题,甚至违法犯罪。据调查,历年刑事犯罪中,有近15%的青少年为这类孩子。这种状况延续下去,很难想象他们长大成人后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被时代和社会所抛弃?会不会反作用于社会?

分析大常等几个村子这一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就可折射出整体留守儿童的心理发育健康状况,这些被留守在家的孩子中,有40%的孩子认为自己面临的最大困扰是学习,而孩子们担心学习成绩的原因是怕不好的成绩会给父母带来更大的烦恼——“爸妈外出打工挣钱来供我,我的成绩却不好,对不起他们。”在留守儿童中,有三分之一学习成绩不太好,在情况严重的地方、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倾向比数明显偏高。大常自然村村民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比较重视,愿意将在外打工的所有资金全部利用在让孩子接受更好更高的教育上,但事与愿违,在调查问卷的结果中,86.4%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学习有家长指导,而代养人却“一筹莫展”。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孩子”不得不由他人代养,这些代养人绝大多数是孩子的祖辈,还有一部分是亲戚朋友,这些身份的构成,决定了他们文化学习素质总体较低,调查显示,18%的代养人只具有初中、小学文化水平,甚至有的几乎是文盲。普遍较低的文化水平,使得他们在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非常重要的早期教育方面,往往会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很多留守儿童学习不科学,学习后劲不足。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类型:因为喜欢学习而学习,这只是较少的一部分留守子女的学习动机;为父母而学习并没有多少兴趣,而只是体会到父母挣钱的辛苦,想用好好读书取得较好成绩来报答父母;还有一部分留守子女是为走出家乡而学习。但大部分孩子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代养人多半又管不严也管不了,这里的孩子大多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与父母较少交流和接触,父母最多间隔一段时间问候一声,因此或多或少存在某些心理企盼、困惑和障碍。在关于学习方面的调查中,孩子们不达标的题多是课后不复习,因为没人监督。上课听不懂也不想去问,学习问题最主要的是他们的本身学习能力差。

留守儿童个性心理特征发育异常。通常情况下,父母不在身边,孩子会感到孤独无助,由于长期的家庭缺陷,留守子女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久而久之,对心理和身体成长都留下一些后遗症。父母外出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更加突出,在个性特征上,留守子女常表现为两种倾向:要么内向、孤僻、不合群、不善与人交流;要么脾气暴燥,冲动易怒,或者过分淘气,做出一些特别举动来吸引老师注意到自己。在大常自然村的留守孩子中就有两三个过分淘气的,留守孩子焦虑心理突出,他们把学习任务当作生活的全部,无形中给自己增加很大的压力,认为自己读不好书就对不起在外打工的父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不完整和教育的弱化,对其心理和精神状况都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这些影响在社会条件的刺激下,就会产生一些极端的后果,犯罪与越轨现象也就开始出现了。

面对如此突出的问题,我们应思考如何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对策。

首先,我们应引导务工父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形成正确合理的教育方式,让他们必须正确认识读书不仅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也是家长的事,家长不仅要提供物质上的支持,而且应该提供心理、思想上的支持,应该鼓励子女与亲人、同学、老师交流,应该对子女保持合理的期望值。

其次教育者在留守儿童的学习与生活中也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教育者要讲究科学方法,保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第一,应正确引导,心病还须心药医,心理健康的问题解决,不能一蹴而就,不能过分地批评指责,讽刺打击,要以朋友式的谈心,针对性的疏理,耐心启发,正确引导。第二,要善于等待。第三,要对症下药,在处理问题过程中,要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依靠心理医生或专家指导,对症下药。要以课堂为主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篇9

[关键词] 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学校归属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11-0016-03

一、问题的提出

流动儿童所处的年龄阶段是生命历程中精力最旺盛的时期,又是生理成熟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许多研究认为,作为处境不利学生,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以及各种问题行为。例如,流动儿童自尊心水平显著比城市儿童低,并且普遍缺乏自信心[1]。进城就业农民子女更倾向于将失败、过失的责任归咎于自我,自信心不高,自卑心理严重[2]。杨磊,康慕云等将近年来研究中出现的流动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归纳为: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和学习困难[3]。然而,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更是个体在心理与社会行为上能保持良好状态,以心理适应为基本特征。刘华山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与积极的社会功能”[4]。有调查显示,农民工子女的学习适应性总体情况较差[5]。流动儿童在学校适应性方面比本地学生存在更大的问题[6]。孙维平,胡韬等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存在人际交往障碍,不能很好地与同学交流沟通。在交往障碍因子上,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得分有显著差异[7]。

近年来,跟随父母进城的流动儿童在学生群体中的比例不断加大,已经成为一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学校归属感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徐坤英发现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各个维度都与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的某个维度有显著正相关,与心理健康总问卷均有显著正相关[8]。虽然还没有人专门研究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但许多与此有关的研究结果不免引发人们在这方面的忧思。例如郭良春,姚远等调查发现:40%的流动儿童回答曾因为自己是外地人而被瞧不起过,20%的城市儿童家长告诫自己的子女不要带流动儿童到自己家里玩来玩,理由是“有些外地人偷东西”“素质低”[9]。

社会支持已经被公认为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左占伟,邹泓等证实,社会支持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密切联系[10]。父母、教师等重要他人提供的社会支持可以缓解成长危机,提高青少年适应各种压力和生活变迁的能力。在谭千保的研究中,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和学校适应性较非流动儿童差。流动儿童社会支持水平与学校适应之间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主观支持与支持利用度对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有显著的预测作用[11]。何雪松,巫俏冰等调查结果说明,社会支持对流动儿童的精神健康有显著影响,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其抑郁程度越低,精神健康状况也越好。社会支持充当着学校环境与精神健康之间的中介变量[12]。

综观以往研究,不难发现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亟需进一步探讨:其一, 以往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不仅较为零散,而且多是从消极方面入手、以病理角度考察了他们出现的诸多心理问题,而较少关注“积极的心理健康”。其二,对农民工群体以及流动儿童的归属感还缺乏量化研究,只是停留在状态的描述上,难以作深入的分析。在综合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假设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存在直接作用,学校归属感在两者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在此理论假设的基础上,本研究拟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考察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和学校归属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效应及其实现机制。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山东省某市某初中学生340人,其中外来务工子女230人,约占70%。本研究有11~17岁共209名流动儿童参与了问卷调查,得到有效问卷208份。其中,男生120人,女生88人;初一78人,初二92人,初三38人。父亲文化程度,大学8人,高中或技校37人,初中120人,小学及以下43人。母亲文化程度,大学2人,高中或技校23人,初中103人,小学及以下80人。

(二)研究工具

1.社会支持评定量表[13] : 肖水源(1986)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包括3个维度: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共10个项目。问卷题目得分之和越大,表示得到的支持越多。测查前对量表进行适当修订,使之适合青少年学生(如将“同事”改为“同学”)。此问卷已在心理研究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本次测得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72。

2.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14] : 苏丹,黄希庭(2007)编制的中学生适应取向的心理健康问卷,包括5个维度:生活幸福、乐于学习、人际和谐、考试镇静、情绪稳定,共25道题。该问卷采用李科特5点量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记为l~5分,得分越高表示心理健康状况越好。此次测得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76。

3.中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8] : 徐坤英(2008)编制的中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包含5个维度:学校环境、教师行为、学校投入、同伴关系、学校融入。该问卷共24个题项,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五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学校归属感越强。此次测得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94。

使用统计软件SPSS16.0及LISREL8.7作为数据分析工具。

三、结果

(一)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学校归属感、心理健康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以各量表平均分作为各观测变量的得分(下同),计得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学校归属感的平均数、标准差(见表1)。

表1 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学校归属感描述统计(M±SD)

以社会支持、学校归属感、心理健康两个量表的平均得分为因变量,以性别和年级为自变量,做MANOVA检验。结果显示:性别及年级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学校归属感以及心理健康影响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皆不显著。

(二)社会支持与学校归属感的相关系数

表2 流动儿童社会支持与学校归属感各指标间的相关

注:*p

表2显示,除学校融入与主观支持相关不显著外,社会支持与学校归属感各因子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

(三)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学校归属感的相关

流动儿童社会支持、学校归属感和心理健康两两间相关均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p

篇10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因素;心理健康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留守儿童的概念主要指因父母外出打工而留守在家的儿童。当前我国劳动人口的流动方向主要是由农村流向城市,因此留守儿童主要也分布于农村区域。对于绝大多数的农村留守家庭来说,家中的孩子几乎是他们全部的希望和寄托。

1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部分,也是研究的重点:杨国才等人在2012年统计相关文献时发现,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献占总量的59.27%。多数研究认为,与普通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处于较低水平,主要表现在同伴交往与亲社会行为方面,其焦虑、抑郁和孤独感水平较高。但同时也有不同观点,认为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在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上并无明显差异,或仅在认知、情绪的维度上存在差异。

2家庭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重要环境,是儿童成长并走向社会的起始点。布朗芬伦娜的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儿童的心理与行为的发展是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家庭不仅是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平台,更是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具有关键影响的社会生态系统。家庭因素主要将分为内、外两个部分。外部因素即家庭生活的外在背景,包括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和工作单位、所在地、家庭结构等方面。内部因素则指家庭的心理环境,包括家庭功能、气氛和环境、教养方式等。

2.1家庭结构

对父母外出影响的实证研究表明,父母外出导致儿童的内、外在心理健康状况均发生恶化,且通过配对的实验处理组发现,若父母不外出,则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将会有所改善。尽管父母不同的外出情况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的差异并不明显,但其带来的不同监护类型却会对儿童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留守儿童长期生活的家庭结构及由此形成的监护类型主要分为单亲看护、隔代看护、同辈或自我看护及叔辈看护几种。不同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差异显著。自我监护的留守儿童由于较少感受到来自长辈的支持力量,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其他监护类型,且主要表现在过敏和冲动倾向上;同辈监护的儿童在遇到困难时常处于“无人求助”的状态,常体验到较强烈的学习焦虑;儿童在家庭中的安全感很大部分来源于母亲,因而母亲看护的儿童体验到的孤独和恐怖感较少;隔代看护的儿童可能由于老人在教育时常采用恐吓等方式,存在明显的焦虑与恐怖感;叔辈看护的儿童体验到的焦虑水平较低,但在过敏倾向上得分较高。与父母看护的普通儿童相比,隔代、母亲看护的留守儿童的焦虑、抑郁水平和孤独倾向较强。但王永娟等人的研究结论认为普通儿童的孤独感体验比留守儿童高,并由此得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家庭中父母监护、关爱和社会支持等密切相关,而并非完全是由于他们与父母的沟通问题所致的结论。

2.2教养方式

教养方式是指家长教育、抚养孩子的方法类型,是其理念、行为及对儿童情感表达的综合,具有相对稳定性。家庭系统中看护人的教养方式对各种监护类型的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都存在着影响,但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不同看护方式的影响不同。通常情况下,父母亲的温暖理解对心理发展具有正向影响,而他们的拒绝则产生负向作用。具体而言,在隔代和父辈监护的儿童中,支持温暖的教养方式会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但在留守家庭中常见的隔代监护较多地采取溺爱型的教养方式,容易导致儿童产生较多不良人格品质和不良行为习惯。与溺爱型完全相对的严厉拒绝的方式对儿童的影响也为负性。父亲干涉在单亲监护中具有消极作用,而父亲惩罚、母亲偏爱对父辈和单亲监护的儿童具有积极作用。在同辈或自我看护中,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如其他留守类型的儿童那么显著,但母亲拒绝和父亲温暖仍然有一定的影响。

2.3家庭功能

父母对儿童的关心程度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原因,而儿童与父母的亲密程度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程度约为对普通家庭儿童影响的两倍。过往研究常从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和沟通三个方面对家庭功能进行描述。留守儿童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上的得分低于一般儿童。亲子相聚的间隔时间越长,父母对孩子的照顾不周、监护不力,孩子与父母的亲密程度下降,而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又可以共同反向预测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且其中家庭亲密度的解释力更大。无论什么类型家庭中的留守儿童,其孤独感和社交焦虑都是相伴而生的。通过儿童的孤独感,能够预测其社交焦虑的存在,反之亦然。

2.4家庭气氛

现有研究比较一致地认为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氛围会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负面作用,易产生孤独感和不安全感,行为问题的检出率提高。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家庭的矛盾性明显高于常模,而高水平冲突家庭中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悲伤、愤怒、焦虑和害怕。父母亲外出后,家庭内部的教育和抚养环境发生了改变,儿童所获得的父母关爱减少、家庭气氛变得冷清,而冷清的家庭气氛可正向预测留守儿童的孤独感。

2.5其他因素

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抑郁水平负相关,对经济状况的自评为中等以下的儿童,其抑郁心理的检出率最高。大量研究发现留守家庭中监护人的文化程度越高,儿童的身心健康状态越好,恐怖感越轻,总焦虑水平越低。父亲的文化程度与儿童的学习和人际焦虑、孤独、过敏和恐怖倾向、身体症状以及总焦虑倾向得分之间呈负相关,而母亲的文化程度与身体症状、恐怖和总焦虑倾向的得分之间负向相关。

3目前研究存在的局限

3.1研究内容和深度受限

目前对学龄前阶段的留守幼儿的研究较少,而很多研究表明留守儿童与父母的分离时机对其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亲子分离时儿童的年龄越小,语言及认知功能发展尚不完善,在未来的成长中,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受到的影响越大,出现问题的风险也更大。留守儿童的家庭功能因其亲子分离的状态而受到较大影响,但相关的研究尚不够系统和深入。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留守儿童已经不仅出现于经济落后地区,而研究区域仍主要集中在农村及边远地区,较少涉及城镇留守儿童。

3.2研究方法单一,纵向研究较少

现有的研究方法多采用量表或问卷,访谈法和其他的方式较少,间接限制了研究对象及范围。如小学低年级儿童的阅读及理解表达能力有限,在研究中就不能很充分地反映出留守后家庭对他们的影响。此外,评估因果关系的唯一方法是进行事件前后的纵向研究,而现有的研究多为一次性或横断比较研究,甚少有长期纵向研究,难以准确反映家庭因素对留守儿童的长期影响,以及其影响随时间推移将产生怎样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3.3研究角度单一,应用研究少

留守儿童正处于不断增长的心理健康问题风险之中,迫切需要更好的预防措施和更有效的管理战略。现有研究对留守儿童心理状态的特征、现状、影响因素等的描述性研究成果较多,但对应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的研究较少,未来的研究应更具实际应用性,或尝试考虑从其他角度加以研究,以期能为问题的解决提出实际可操作的建议和贡献。

作者:王丰盛 张建人 凌辉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薛静,徐继承.徐州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6.2:375-377.

[4]袁宋云,陈锋菊.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与心理适应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231-235.

[5]王井云.家庭因素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10.7:125-128.

[6]凌辉,张建人,易艳.分离年龄和留守时间对留守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5:674-678.

[7]袁博成,金春玉.农村不同类型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与社交焦虑[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10:1564-1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