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范文

时间:2023-10-27 17:50: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篇1

关键词:农业 国民经济 作用 影响程度

一、简单概述

所谓国民经济,指的就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也就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总体经济活动的总和。一般情况下,涉及到一整个国家的经济,称为国民经济,比方说中国经济、英国经济等等。所谓“国民经济”也即是宏观的、整体的,整个国家经济。本文就对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影响程度做一下分析。

二、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产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农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它是我国各层次产业中的第一产业。按照产业部门的理论划分依据,可将我国国民经济划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三个层次。第一产业也即为农业,目前制造业统称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也即是服务业。从1985年我国开始实施3次产业结构划分模式,将林业、牧业、渔业也包含在了第一产业里面,第将采掘业和建筑业包含在了第二产业里面,而将科技文化部门(譬如科研单位、教育部门、广电娱乐部门、医疗卫生服务部门等)、公共管理部门(如各级政府部门、军警等)包含在了第三产业里。 概括起来说,上一级产业归属为下一级产业的基础,也即是农业为第二、三产业的基础,而第三产业(服务业)属于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二产业(制造业)所派生出的,并主要是为农业和制造业服务;换句话说,假使没有了农业,就不可能有制造业和服务业,也就是说没有农业和制造业那么服务业就无从谈起。

三、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影响力

分析农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影响力可知,农业作为食品的基本来源、人类生存的根本,是人类社会所赖以生产、发展的根本基础。之所以将农业认为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因为要生存,首先要获得的就是最根本的生活资料,而在生活资料当中首要的就是食物。其次,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其它部门赖以独立和发展的基础。换句话来说,正是由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才使社会分工成为可能。农业生产一直是生产力水平极低的人类早期社会仅有的生产部门。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从而产生了剩余产品,才使得人们从事农业以外的生产活动成为可能。

四、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影响

1、农业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土地、劳动力和资金三大生产要素

农业作为非农部门的基础,为非农部门提供基础的劳动力,同时也是“要素贡献”中的基础和核心,是农业发挥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作用的基础。若没有农业劳动力为非农部门源源不断的提供劳动支持,后者的发展也便无法存在。

2、农业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农产品

农业提供者以粮食为代表的各种食品,用以城乡居民的日常所需,以此来保障劳动力,且用于再生产,以此来保障整个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因此,农业产品的贡献始终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除了粮食的供给以外,渔业、林业、畜牧业等也给社会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丰富大量的产品,以此来满足人类社会日益增长的各种生产、生活需求。

3、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除了基础性的贡献外,还有外汇方面的贡献

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需要外汇, 而出口的农产品同时给国家的经济发展赚取大量的外汇。对于外汇来说除了通过借款获得以外,最重要的方式就是通过出口来换取。目前我国的农产品出口是取得外汇的重要手段之一。另外在力求满足国内普通用户对农产品需求的同时,将国内一些冗余的如水果、大米、药材等用于出口,以此来换取外汇。目前来看,国内出口换汇已逐步从农产品专项工业品,这也标志着我国经济、产品被世界的逐步认可。

4、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对资金方面的影响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影响,体现在资金方面,则比较特殊,主要是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采取的多方面“进贡”。之所以出现和长期存在该情况,主要是因社会财产权利分配的不合理原因,是因为农民财产权利未收到应有的尊重结果。这就需要做好惠农、扶农工作。

从以上进行的分析不难看出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据的重要作用,及做出的重大贡献,从实质上可将其贡献分为价值形态贡献和实物形态贡献两类。事物形态贡献主要有农产品、劳动力、土地三大方面,价值形态贡献主要体现在市场、资金、外汇三大基本要素上。而且多种贡献中,通常都具有互惠性和双向性的特点,将农业作为一方,同时将国民经济中的剩余其他部门作为另外一方,将二者从“贡献”与“受惠”进行比较分析,二者之间互为对象的,体现出了国民经济整体性及紧密关联性的特征。

总而言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第二、三产业的水平的逐步提高。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主导,必须加强其基础地位的建设。随着近两年农产品价格的不断提升,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也得到了大幅度上升,这就要求农业相关部门一方面保持现有农业产品的发生生产优势,另一方还应将农业由过去传统单一的生产部门逐步完善成为多元化的从生产到加工,再到销售的综合部门,从而走向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只有这也,农业才能获取社会平均利润,才能使农民增收,进而增加农业生产资源的投入,强化我国农业发展能力,并以此来拉动我国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市场,形成工农业协调发展良好状态。

参考文献:

[1]蔡玲玲,罗燕婷.技术进步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献率的实证分析[J].安徽科技,2006;1

篇2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第三产业的含义和分类,理解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能力目标:培养学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教学难点: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员讨论相结合。

二、教学过程

教员:三大产业指的是哪三大产业?

学员:第一产业:农业(农、林、牧、副、渔);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所有行业。

教员:工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教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①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②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③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①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②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能源和原材料;③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提供各种消费品;④工业是国家积累的主要来源;⑤工业是加强国防的重要条件。

导入新课:那么,什么是第三产业?它有哪些类型?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如何?发展第三产业有何意义?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所要讲授的内容。

板书:第三产业的含义和类型:(1)第三产业的含义:凭借一定的物质技术设备,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各种行业的总称。(2)第三产业的类型:判断下列属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有哪些?①养鸡专业户;②教师;③律师;④建筑工人;⑤超市营业员;⑥国家公务员;⑦中国一汽工人;⑧出租车司机;⑨警察。

板书: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多媒体显示:世界各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及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随后由学员讨论做出结论:根据图表分析: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以及在从业人员中的比重越大,这个国家的经济也就越发达。由此看来,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通过第三产业体现出来。结论: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讨论: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会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学员:不会。因为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不可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发生根本改变。

板书: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多媒体显示:世界各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及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表现出什么经济现象?说明什么?

引导讨论并做出结论:我国第三产业无论是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还是在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重,2013年与2010年相比较都有大幅度提高。

结论: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第三产业正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到2020年,我国第三产业无论是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还是在从业人员中所占的比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中等收入国家,仅仅相当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其中从业人员还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②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落后,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根据刚才的分析,可知: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要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板书: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

(1)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多媒体显示:第三产业是怎样推动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

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为第一、第二产业提供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科技信息、金融信贷、科技开发、人才培养等必不可少的服务,促进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美国的农业为什么这么发达?劳动生产率为什么这么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农业提供服务的部门多而且配套。如每个农产品都有一个产业协会,协会通过科技项目、市场调查和开发等手段提供商业机会,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2)扩大就业领域,增加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

多媒体显示:我国人口多,拥有13亿人口。每年新增加的劳动力就有1300多万,而农村闲置的还有约1.5亿劳动力,加上还有许多职工不断下岗,致使我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如果这么多人没有工作可做,生活困难,这样就会带来许多不稳定的因素。

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具有门类广,行业多,劳动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并存的特点。所以,第三产业发展了,就业门路拓宽了,就业压力也就缓解了。据推测,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每提供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吸纳150多万人就业。

(3)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讨论:第三产业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

教员:我们了解了三大产业,那么,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多媒体显示:(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粮食和农副产品,以及剩余劳动力;(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为第一、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3)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为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提供各种服务,促进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总之,三大产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我们应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调整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加快实现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篇3

关键词:水利灌溉工程;问题;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S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290-1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是农业发展中的重点,关于水利灌溉工程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充分重视水利灌溉工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水利灌溉工程的正常工作和运行,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利灌溉工程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着我国农业的发展与否,同时它影响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一旦水利灌溉工程的基础工作出现故障,而且得不到解决,那么就会直接威胁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下面将分析我国水利灌溉工程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1 我国水利灌溉工程的现状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水利灌溉工程已经成为了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灌溉工程在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农业发展两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我国农村的人民来说,水利灌溉工程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觑。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水利灌溉工程的压力不断加大,而水利灌溉工程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现如今,水利灌溉工程出现的问题接踵而来。水利灌溉工程出现的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迫不及待。加强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不仅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作内容。我国大部分地区,正是由于水利灌溉工程出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环境所能承受的负荷,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所以,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还能实现我国水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水利灌溉工程存在的问题

首先,水利灌溉工程的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现如今,虽然水利灌溉工程管理部门已经按照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不断的规范管理体制,但是不少水利灌溉工程的管理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管理体制上。这样只会导致水利灌溉工程的发展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变化,资源配置也得不到优化。而且工作的效率非常低,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经济效益低。所以,水利灌溉工程的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对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其次,水利灌溉工程的基础设施存在问题,防洪安全缺乏保障。因为我国水利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仍然属于粗放型,很多水利灌溉工程的基础设施老化失修,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我国的水资源浪费特别严重,同时还严重破环了我国的生态平衡。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导致我国出现灾害天气的时候,水利灌溉工程发挥不出应起的作用,农民的生民财产得不到保障。

最后,水利灌溉工程的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水利灌溉工程的长远发展。由于水利灌溉工程的规模大、持续的时间长,导致工程无法预测准确的资金数目。我国的水利灌溉工程一般属于政企合资的方式,容易出现政企无法进行合理的资金分工问题。我国的农业相对属于比较弱势的产业,国家对公益性支出不予资金补偿,导致我国的水利灌溉工程经费短缺,从而影响了水利灌溉工程的发展与管理。

3 水利灌溉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

首先,必须要完善水利灌溉工程的管理体制。水利灌溉工程的管理,需要科学的管理机制和政策措施来维护。水利灌溉工程的管理体制需要跟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这样才能促进水利产业的长远发展。制度的建立和制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完善水利灌溉工程的管理,同时也需要国家政府出面,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制度的制定,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完善水利灌溉工程的管理机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将水利工程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

其次,加大建设水利灌溉工程基础设施的力度。水利灌溉工程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非常之多。一些水利灌溉工程年久失修,老化现象严重。在水利灌溉工程基础设施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下,不少地区仍然处于工作运行状态。这样不仅严重浪费了水资源,而且也导致工作效率低,经济效益也随之降低。在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严把质量关,确保基础设施的质量得到保障。当水利灌溉工程的基础设施存在细小的问题时,相关部门应该及时解决,这样才有利于水利灌溉工程的长久高效率工作。

最后,加大水利灌溉工程的财政投入。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资金的投入,所以各地的水利灌溉工程必须要降低投资的成本,而且国家应该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只有这样才能解决财政的问题,保证水利工程效能实现的最大化。加大财政的投入能够让水利灌溉工程得到较好的维修,各级政府也可以增加新的基础设施,这样有利于提高群众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农业发展的效率。

4 总结

水利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水利灌溉工程是农业的发展命脉,水利灌溉工程的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保障和基础。搞好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对其正常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建设水利灌溉工程需要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的高度出发,确保农业的快速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成会.加强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的探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9-25.

[2] 索丽生.水利工程的“特殊功能”――关于水利工程建设新思路的思考[J].水利水电技术.2003,(1).

篇4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速度仍然相对滞后,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我国是拥有13亿多人的人口大国,解决吃饭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更加重视农业发展。如果农业的基础地位受到削弱,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就必然受到严重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也会被拖累。

二是从社会角度而言。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协同发展是实现社会全面、稳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农村稳定是国家稳定的基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同时,未能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反哺支持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出现“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收入分配不公以及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问题,已严重制约科学发展,影响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一)城乡差距不断拉大。2004年-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7%,高出农民收入增幅两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3.21:l扩大到3.33:1,如果考虑城乡居民在医疗、教育、社保、住房、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差异,城乡居民真实收入水平差距更大,并且这个差距仍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影响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也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二)城乡关系不断失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和财富将流向更具优势资源和服务的地方。加之受二元结构体制的作用影响,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耕地、资金、劳动力等资源要素加速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导致城乡失衡加剧。

(三)农村公共服务落后。在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下,国家对农村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农村在基本公共服务机构设置、设施条件、人员水平、服务能力上,与城镇存在巨大差距,严重影响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导致农业的生产经营水平无法与城镇非农产业相提并论。

可见,农民是弱势群体,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村是弱势区域,城乡二元结构特征的利益取向尚未根本调整。农村能否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能否作为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对全国来说举足轻重。

三是从政治角度而言。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协同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保障

进入新世纪以来,虽然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但农民增收的基础仍比较薄弱,增收的渠道仍比较缺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农业比较效益偏低。近年来,国家对农民的各种补贴不断增加,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农业比较效益仍然偏低。(1)农资价格偏高。近年来,生产资料,尤其是种子、农药、柴油、地膜、化肥等农资价格不断攀升。(2)劳动力成本上升。近年,由于劳动力供求关系的根本性逆转,导致农村劳动力成本上升。(3)土地成本上升。近10年来,土地成本年均增长8.1%,所占的比重由10年前的9%上升到现在的17%。农业比较效益偏低,给农民收入增长带来了很大挑战。

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农民增收的不确定性。我国的农业生产受气候条件、自然灾害等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大。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时候,更多的利益被中间商和投机炒作者攫取;价格下跌的时候,农民往往又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农业收入也会随之波动。

篇5

[关键词]市场经济;水价;探讨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水利工程供的水也是一种资源,就是水资源。它的价格如何确定,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我们水利经济和经营管理工作中一直研究的问题。现根据个人在实际工作中所了解的情况,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水利行业的特点

1.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从水利本身的实际情况看,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已被大家所共识、它不但承担着为国民经济发展防洪保安全的任务,而且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用水和电力,还有养殖、航运等,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各个部门服务的,它的建设应是超前的。

2.水利工程供水的特点

水利工程供水,是由所修建的工程设施,通过蓄、引、提将水送给用水户。水利工程供的水是花费了物化劳动和活劳动,通过交换的方式,将水卖给用水户,水利工程供的水是商品,已逐步被大家所认识。但是它又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商品,它的交换范围受到限制,它不像其他商品那样,到处都可以交换。水利工程供的水是基本生产和生活资料,它的生产不同于一般原材料的生产,主要是由大气降水而形成的。在我国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产水量的多少和来水时间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受天气的影响,年际间变化很大。你想多蓄水,天然不来水就蓄不到水;不想多蓄水,来水多了就要弃掉,造成水资源流失。

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水利工程供水水价的制定

1.制定水利工程供水水价

国务院的《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水费办法》)中提出的核订水费标准的原则,目前仍然适用。即“水费标准应在核算供水成本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经济政策和当地水资源情况,对各类用水分别核定”。水利既然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它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各部门服务的,当然这种服务应是有偿的。它的产品是水利工程供的水,是不可替代的垄断产品,它的价格制定,应像电力、城市自来水、天燃气等那样,由国家制定。

2.对不同用水部门应制定不同的水价

水利工程供的水是非常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在各个部门创造的价值是不同的。因此,在制定水价时,也应分别制定。

(1)供农业用水水价。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水平还很低,且农产品价格也比较低。当时修建水利工程时农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这种情况,对农业用水的水价应按不完全成本收费,比较合理。

目前,我们国家工业还不太发达,是一个农业国,农业用水的费用全部由国家负担是不可能的,没有这种经济力量。我国大、中型水利工程的修建主要是国家投资,小型工程是国家补助资金农民出工修建的。工程建成后农民受益了,用水就应交水费,水管单位通过收水费。维持工程的简单再生产。

目前我国农产品的利润很低,供农业用水按不完全成本收费,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若水价比较高(成本加利润),农民一算帐,用水灌溉所增加的收入还不够所交水费的,农民就不用了,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2)对工业用水所定水价,应成本加利润。水利工程供的水是商品水,它的价格制定,应按商品定价的基本理论制定,即P=C+V+M,成本加利润。水利工程供的水是工业生产用的生产资料,水利又是基础产业,它的价格制定应从整体考虑。成本部分可根据单位产品的消耗计算出来,利润部分应按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或投资利润率计算比较合适。

另外,还要考虑到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在水资源紧缺地区,其资金利润率还可高于社会平均值,利用价格这个经济杠杆,促使节约用水。

利用贷款或集资修建的供水工程,在制定水价时,就不一定用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计算盈利部分。而应根据贷款或集资的条件(如利率、宽限期、偿还年限等),通过分析计算求出所需的资金利润率,计算出水价。

(3)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的水价。对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应分两种情况考虑。

第一种:水库供水给自来水厂,然后由自来水厂经过加工处理后,再售给居民,供这种用水户,在定水源水的水价时,要和自来水通盘考虑,两者利润要一致。否则利润大多都被自来水公司拿去,形成社会分配不公,影响供水的积极性。

第二种:水库供水由水源一直供到居民家中,制定水价时,要分别考虑。

①自有资金建的供水系统工程,所定的水价要和该城市自来水公司定的价格一致。

②水管单位利用贷款建的工程,其定价原则和方法应和前面讲的供工业用水一样。工程未建之前,进行评估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就应将水价算出,向当地政府或用水户讲清,最好订下供用水合同,明确水价。

三、水利工程供水要制定浮动价格

上面谈到的几类用水水价的制定方法和原则,是指在正常情况下要考虑的。由于水利工程供水随机性比较大,来水量的多少,是受气候影响。有时来水量大于所需的供水量,受工程条件的限制,不能全部蓄起来,需要弃水。这时的水价就要下浮,使用水户尽量利用自己的设施,将水蓄起来,免得将水弃掉。当来量很少时,可供的水量远小于所需水量,此时的水价就要上浮,利用价格杠杆限制用水、节约用水,使有限的水资源合理配置。

四、水利工程供水要按时定额配给,超额加价

篇6

老挝人民共和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老挝在过去近30年的农业经济探索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本文试图通过探析老挝农业的发展阶段、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和战略措施,对老挝农业发展进行全面的了解,以利对中国有所借鉴,更好地促进中国农业经济朝着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老挝;农业;经济发展;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发展战略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生产部门,同时也是工业和服务业等其他国民经济部门发展的基础保障。老挝是以农业为主导经济的国家,其农业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可借鉴范本。老挝的农业生产可以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3个农业生态区,其中北部农业生态区有7个省市、中部农业生态区有6个省市,南部农业生态区有4个省。北部地区人口较多,工业发达,但劳动力流失比较严重,农村土地耕作面积减少,农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中部地区是农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该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全国最高。南部依靠湄公河航运优势,农业发展水平次于中部地区。不同地区农业发展面临情况不同,因此老挝政府因地制宜,制定了不同的农业区域发展战略。

1老挝农业发展的历史

老挝农业历史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老挝人民共和国成立(1975—1985年),第二阶段是老挝第二次改革之后(1986年至今)。1975年,老挝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政府遵循自愿、互利及民主管理的原则,建立农业合作社,将生产资料归入国家所有,农户实行按劳分配。除此之外,老挝在万象地区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对外农业贸易和推广农业生产技术,引进新型农业工具,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该项政策的出台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985年,相比老挝成立之初(1975年),烟草、棉花、甘蔗和咖啡分别增长了18.5%、30.4%、329.4%和117.9%。第一次改革由于政府在政策的实际操作中没有很好地维护农民的利益,农业改革陷入了危机。1986年,老挝召开第四次党代会,会议决定废除农业合作社制度,实行家庭农业承包合作制,农业生产资料再一次被重新分配,或转卖给农户,或将经营权转移给农户。农户自主经营农业,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农业产量也有所上升。农业改革的第二阶段,政府注重吸引外资来发展本国农业和实现现代农业的市场化目标。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农业经济以年均4%~5%的速度实现稳步增长,各项农业生产总值实现了质的提高。农林业生产总值在1990、1995、1999年分别达到3718.4亿基普(100基普约合0.08元人民币,2016)、4536.8亿基普和5562.0亿基普。国家不断加强农业投资力度,2002—2003年,国内投资达到10790亿基普,国外直接投资9570亿基普[1]。

2老挝农业发展现状

2.1老挝农业发展战略及前景

老挝政府明确了在“五五”(2001—2005年)规划以及10年(2001—2010年)和20年(2001—2020年)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中农业经济的重要地位。2001年开始,政府致力于各项农村经济的发展工作,确立了重点把农村建成开发基础单元的目标。10年和20年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则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到2020年,要实现完全消除贫困的总目标。与此同时,政府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主要做法有:①参与性计划。该项计划旨在削减中央政府对农业发展项目的过度操控,实现行政权力下放,基层政府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展各项科学合理的支持农业发展的措施。②实施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改变刀耕火种的传统农业模式,转变成为绿色生态有机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争取扩大平原和丘陵地带的农作物灌溉面积,增加该地区的农产品出口,改进农作物的耕作模式和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引进经济效益高的新品种,开展农林牧副渔业的产品加工、包装、运输和销售一体化服务。③出台有利于生态环境发展的管理制度,设立专门行政机构进行管理。④注重科学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开发,为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⑤营造科学良好的商业发展环境,政府可以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做出及时的调整,制定出更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2]。

2.2老挝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2.1农业是经济发展的支柱

老挝国民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农业,且农业在其产业经济结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比例。自独立以来,老挝的农业经济贡献比例占全国总产值的90%~95%。在政府实施新计划政策后的1986—2012年,老挝GDP年均增长6.4%,2012年国民收入达到94.2亿美元。但老挝的城市化水平较低,2002年城市化率还不足10%,到了2010年才上升到约33.2%。经历了近10年的发展,3大产业的产值已经有了比较均衡的发展,2010年3大产业产值分别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31.06%、26.96%和41.91%。但老挝的工业仍处于不发达阶段,主要以传统的手工业为主,第三产业发展也不突出,主要以餐饮业和小额贸易为支撑。

2.2.2周边国家农业发展带来一定威胁

近年来,中国、泰国、缅甸、越南、柬埔寨等周边国家农业的迅速发展也为老挝带来一定的威胁。与周边农业大国相比,老挝的农业资源、生产力水平、经济基础、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农业发展远远不及周边国家,尤其与中国的差距更为明显。老挝周围接壤的农业大国的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相对比较强,特别是水稻、玉米、薯类、咖啡、烟叶、花生、棉花等农产品在地域市场上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2.2.3地区安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制约,比如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等,具体表现在政局动荡、经济危机、恐怖活动、气候异常等不可控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市场的变化,老挝农业必须顺应时展的潮流,加入国际贸易竞争中。由于与外界的贸易联系业务频繁,摩擦也不断增加,地区的安全性遭受到了挑战。老挝若要在世界贸易经济一体化中保持竞争优势,还需要努力解决好国际贸易的纷争以及维护地区的安全[3]。

3老挝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老挝农业发展主要受到了其经济的发展水平、科技人才队伍、资金投入、家庭经济结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老挝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农业发展的进程,其中国家对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完善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保障。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人才的支撑,人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人才资源建设和科技的投入将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农业基础设施包括了农田水利设施、农产品流通重点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气象基础设施、农业防护林设施等,都是农业发展的关键保障,可以抵御一定的农业灾害风险。

3.1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支持

老挝自成立以来经历几十年的发展,老挝国民经济呈现出可喜的增长势头。仅在2003—2012年,老挝GDP总量增长了3.6倍,人均GDP也翻了两番。加入东盟自由贸易区更为老挝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由于老挝实行对外开放,国外资金不断融入,刺激了经济的发展,此外国民收入的增加也为其农业发展打下了基础,国民拥有更多资金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或者拉动农产品贸易经济。老挝的主要经济支柱是农业,农业为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支持。老挝经济要想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支持和投入。

3.2科技人才队伍薄弱和资金不足

老挝农民的受教育水平不高,由于缺乏专业的生产技能培训和专业的技术人才,产品在市场发展中有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要加大专业技术和人才队伍的投入。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经济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专门农业人才的支持。另外,资本的短缺也是一个关键的要素,老挝农业基础设施短缺,可以用于农业运转的资金投入相当有限。一旦出现基金链的断裂,农业生产会遭受到巨大影响,因此必须加大国家对农业建设资金的投入,出台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和银行信贷支持,并且充分利用境外资本,吸引外来资本的投资并用于发展本国农业。

3.3家庭经济结构制约

虽然大多数老挝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维持收入,但农业收入所占比例并不高。老挝多数家庭中的人力通常是通过从事第二或第三产业来增加收入。老挝农村家庭中的青壮年多数倾向于外出打工,年老体弱的家庭成员则留守家庭,从事农业的青壮劳动力的缺失导致农村耕作土地的大量荒废,因而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需要劳动力的投入,缺失了这个生产要素,农业发展必然会受到阻碍。

3.4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缺失

老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经营规模小等弱点都有赖资金对农业的投入。由于老挝农村经济结构单一,无法吸引企业或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使得老挝的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了限制。农村经济结构和金融机构是目前影响其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府必须意识到该问题的存在,并努力予以完善。

3.5基础设施薄弱

农业中关键的生产要素有耕种土地,水利设施、肥料和资金,这方面农业生产要素制约了农业的发展程度。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了农田水利建设、农产品流通重点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防护林建设等。水利设施是影响农业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据有关部门统计,将近53%的老挝农村地区缺乏相关配套的水利设施,由于缺乏水利灌溉,耕作的次数必然减少,从而影响农作物的收成。公路是打开农产品市场的基础设施,如果受到交通不便的限制,一些时令新鲜水果就无法及时运到市场,农产品销售通道不畅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入,从而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4]。

4老挝农业经济的发展战略

由于老挝本土北部、中部、南部受到不同的地形、环境、气候、经济发展水平、政策环境、科技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各自发展的农业耕作品种以及农业发展战略也有所不同。老挝因地制宜,根据北部、中部、南部各自不同的情况,制定出符合自身的发展战略。

4.1北部地区农业发展战略

从全国看,老挝北部从事农业的人员相对比较多,但是其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远远比不上其他地区。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北部地区劳动力流失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了农村土地耕作面积的减少,农户需要雇佣外部劳动力进行农业耕作。北部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发展极不平衡,难以实现农业的集约规模化经营。北部乡村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以至于交通、水利灌溉、用电、机械化水平不高等问题都比较突出。北部地区相对于全国而言,降水量比较少,因此适宜种植甘蔗和橡胶作物。北部背靠中国,地缘优势明显,农作物市场比较大。北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人口密集,土地分散,基础设施不足,不利于农产品的机械化和产业化发展。同时北部地区与境外市场,比如中国、缅甸、泰国、越南均有接壤,农业资源较为丰富,应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等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政府在北部地区实施的农业经济发展战略为政府主导,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加大帮扶力度和增加信贷支持,建设规模的旱季水稻生产基地、甘蔗生产基地和橡胶生产基地。

4.2中部地区农业发展战略

中部地区是农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该地区的农业现代机械化水平全国最高。中部地区农作物人均种植面积最大,大多数实行农业规模化生产。随着老挝国民经济的发展,中部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也最为完善。健全和完善的农村信用机构使得农户可以及时高效地获得相应贷款用于抵御农业风险,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其中沙湾拿吉省则是全国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典型代表,除此之外,中部地区还大规模种植木薯和发展养殖业。中部地区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利用高机械化,借助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农户将产品推向多元化的市场,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农产品交易,保持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品牌优势。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为农业打开一个新的契机。现在,老挝正致力于发展网络化农业和精细农业,利用科技力量来实现劳动成果的最大经济利益化。中部地区善于利用科技,培养高端知识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加强与国外交流,借鉴相关先进技术发展生产力。老挝中部地区农业经济战略为实现产业一体化,利用科学技术发展现代农业,注重对农民的科学生产技术培训,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农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4.3南部地区农业发展战略

南部地区农业发展水平优于北部,但又不及中部,其交通优势是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得益于湄公河航运的优势,该地区可以利用航运资源发展外向型农业。南部地区农产品自给自足程度比较高,所以农产品在有剩余的情况下,农户一般倾向于将其投入市场,因此南部地区农产品市场化程度高于北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南部地区大多发展订单农业、客户与农户签订农作物种植合同,主要以种植湿季水稻为主,通过不同品种的杂交,水稻产量也在逐年提高。老挝南部适宜种植咖啡,约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90%,产品远销国内外。老挝政府在南部地区发展农业经济的主要做法是利用水运资源优势,发展集约化现代农业模式,建立与国外市场贸易联系的外向型经济[5]。

5结语

老挝在农业经济发展进程中,善于根据实际地区情况,分别在北部地区、中部地区和南部地区实施不同的发展战略,战略视野具有开放性和前瞻性。虽然老挝农业经济发展与其他农业大国相比,仍有差距,但老挝政府抓住历史发展机遇,使得本国农业正朝着稳定良好的方向前进。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比例,因此要积极向国外先进经验学习,利用优势更好地反思与发展本国经济。

作者:江丽 单位:荆楚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潘明.云南-老挝农业合作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6.

[2]方芸.老挝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J].东南亚,2005(1):39-43.

[3]郑一省,王建坤.老挝经济发展及其与中国的经贸合作[J].亚太经济,2012(5):106-110.

篇7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农业发展 稳健 回归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 农业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加快,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在不断释放,都最终会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因此,我们必须把发展农业始终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能力,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发展循环经济,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长久的动力。

二、指标描述

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增加,它关心的重点是物质方面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衡量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指标为GDP。农业增加值反映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和对社会的贡献,是农业发展的最主要指标,用AGR表示。本文对各地区生产总值和农业增加值2006年末的横截面数据进行研究,获得数据如下表。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

三、经典回归分析

以GDP纵坐标,AGR为横坐标,画出二者的散点图如图1。

从图中可以看出,地区生产总值和农业增加值间有正相关关系,且广东、山东和江苏三省的数据明显高于其它地区的数据,究其原因,这三省处于沿海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农业现代化较好,而且由于其地理位置优越 ,因而农业发展较好,GDP也较高。这种数据的存在必将影响经典的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的结果,但是这三省都是经济大省,故分析时不能随意将其删除,需要对其进行基于异常值的回归分析。下面我们对其分别进行经典的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和稳健回归分析,并对二者进行比较。

用Qstat软件分析,进行经典回归分析结果拟合方程如上表

GDP=1107.96+7.90AGR+ui

T 0.8301 5.8586

P 0.4133 0.0000

由软件输出结果F=34.323,对应的p值为0.0000,模型显著,但调整决定系数 为0.5262,即自变量AGR只能解释因变量GDP的52.62%,模型拟合效果不佳。

由Qstat软件输出的诊断图如图2

由学生化残差图可以看出存在异常值,致使拟合的回归直线向上偏离大部分数据。

四、稳健回归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当数据中存在异常值时,LS估计的结果显著变坏。但是,基于异常值的稳健M估计受异常值的影响不是非常明显,即起到抗异常值的作用,下面进行稳健回归.

由QSTAT输出的结果可拟合回归方程为:

GDP=934.61+5.62AGR+ui

T 1.4815 8.8108

P 0.1493 0.0000

由F=254.47,回归模型显著。调整后的决定系数为0.8942,即自变量AGR可以解释因变量GDP的89.42%,模型拟合效果良好。

由Qstat软件输出的稳健回归的诊断图如图3。

有诊断图可以看出,基于稳健估计拟合的模型并不受异常值的影响而使回归曲线向上偏移,而是将异常值的影响减小。

五、结论及建议

1.由上面的比较可以看出,本文采用经典回归农业增加值只能解释GDP的52.62%,若采用M估计农业增加值则能解释GDP的89.42%,因而M估计性能更好一些。

2.农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巨大。从稳健估计得出的回归模型可以看出,农业增加值每增加1个单位,GDP增加5.62个单位。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会扩大,但农业的发展仍然是GDP增长的主要拉动因子,继续大力发展农业,是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

3.中国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通过农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分析,亦为如何更快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即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使农业经济增长的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加大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使农业在经济增长中充分发挥其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斌会:经济管理模型的多变量统计方法及分析系统TSTAT[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2]林卿等:可持续农业经济发展论―经济可持续发展论丛[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篇8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6-0165-02

一、农村经济

(一)农村经济概述。

农村经济是农村中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总称,包括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服等所有经济部门或行业,农民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由此可见,农村经济是农村中各种经济经营模式的综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及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后方保障。

(二)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历程。

1978年, 党的的召开拉开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随后以为核心的农村经济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 这一制度变迁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更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 农村基础设施明显加强, 生产条件大大改善,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了跨越式提高。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不仅解决了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而且对世界农业也做出了积极贡献, 取得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

二、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出版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广泛性定义,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二)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

随着对可持续发展思想探讨的不断深入和具体,人们逐渐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应用于经济、社会等更细化的层面。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其发表的《丹博斯宣言》 中,提出了“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的概念,把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联系起来。“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是指管理和维护自然资源基础,并实行技术变革和制度创新,以确保当代人和后代人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这种发展能保护土地、水资源、植物和动物遗传资源,同时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能够被社会所接受。它还提出了三个战略目标:1.保障食物安全;2.促进农村综合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3.合理利用、保护与改善自然资源,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如何吸收现代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先进思想,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三、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一)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成果。

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相对平稳,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经济在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具体表现为:首先,农民掌握了大部分的生产资料,国家放松了对农村集体所有企业的控制,农村出现了为数众多的私人企业和“三资”企业,农民有了自主的经营权,生产积极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其次,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条件下,农村经济成分走向多元化,农村原来单一的自给经济已经转变为商品经济为主的多种经济形式。而产业结构由于各种企业的出现逐渐转向复合化。最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的生产经营活动基本实现了市场化,农村经济活动基本由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进行调节,农业的各种资源得到了较原来的计划经济得到了极大的优化配置。

(二)农村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

农村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家一年比一年重视“三农”问题,但我们要看到,我国农村经济因为一些先天的不足和政策执行的不到位,发展遇到了瓶颈。

首当其冲的是农产品的质量达不到社会的要求,农产品的质量不过关又直接导致了产品积压现象严重。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滞后,对农业的科技投资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与其他行业相比有明显的差距。其次,农村经济发展受到资金的限制,农业对生产的投入严重不足,各地政府对于农业投资引导工作积极性不足,这是因为农业生产投资的周期过长,见效慢,利润空间较之其他行业偏低,缺乏对市场资本的吸引力。最后,农业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的前提保障,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与之匹配的农业基础设施,农村经济是实现不了快速发展,这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导致基层为民众提供多种服务的能力偏弱,从而农村经济不能持续向前发展。

篇9

一、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涵

1.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由来。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起源于1991年,在荷兰召开的国际农业与环境发展会议中指出,农业的发展要采取一种维护自然环境和维持自然资源的方式进行合理发展,不仅要确保农业发展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又要满足后代的发展需求,并且要保持土地的农业永续性利用,对于水和其他动植物资源能够不构成影响,在资源上、技术上、经济上、、社会上都要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次会议是农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第一次提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史称FAO会议。

2.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中国的发展。中国作为农业大国,早在国际会议开始之前就有了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念,只是在管理上缺乏管理力度,为响应FAO会议的发展要求,中国颁布《中国21世纪议程》中明确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要保证农业生产率的稳定增长,在提高食物生产以及安全的基础上,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村发展现状,保证和改善农业环境,要做到合理、有序的利用农业资源,尤其是针对相关生物资源以及可再生环境,要做到保护为主,利用为辅的发展理念。

3.近年来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情况。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发展理念就是充分的利用自然资源,同时又要做到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农业利用,在农业经济可承载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经济的转换率,这种发展理念随着十对于生态环境发展的理念提出而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因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在当下得到普遍的认可和发展。

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在于发展。经济发展是我国发展的第一要义,因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注重发展,只有经济发展才能满足人们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间的矛盾,尤其是农业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的主要支柱,是国民发展的刚性需求,同时,要指出的是,农业的发展要在满足可持续的基础上,主要做到农产品的质量以及数量的同步发展。

2.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占国民总量的一半以上,同时农用土地面积占我国总面积的70%,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强调保证绿色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路线主要就从三农问题开始解决。农业发展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在进行种植业时对于农药化肥的使用、大棚扣膜的使用等都对于土壤以及地下水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并且污染物的存在形式较为特殊,难以降解。在进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将生态发展放在首位,要以保护环境为主。

3.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施要通过合理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是我们当下所最为关注农业、农民、农村问题,也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解决途径之一,农业作为主要的发展途径,也是减缓环境压力的主要途径,在进行三农问题的解决时,要进行合理控制农村的人口数量,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大力发展农村人口的素质以及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因此是农村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自觉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

4.要进行合理保护农业自然资源以及生物资源。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最终目的在于合理的开发农业资源,将环境保护以及资源开发合理结合起来,尽量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作用,将农业发展与资源利用至于良性循环之中,因而在资源开发中,要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完成生态的协调发展,以保证减少农业资源的污染。

5.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要体现在农业的发展方式上。农业的发展方式是农业经济进步重要的发展限制因素,合理的农业发展模式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在当下的农业现代化较为普及的今天,农业科技是农业发展质量与发展速度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农业经济方式上要选择以农业科技发展为主要发展方式。此外,在农业的发展方式上要选择以农业增长的集约性进行合理分配,因为采用集约形式发展农业能够减少污染的面积,并且便于进行污染的集中治理。

三、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主要特点

1.发展目标的多元化。农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发展特点,其多元性主要体现在农产品的质量、农产品的经济效益以及农业产出率等,同时也要满足农业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方面结合,并将环境效益放在首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增加环境的污染。

2.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性发展所包含的内容有各个方面,其中在农业生态发展上所要表现出来的是要保证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即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只有在发展农业时保证遵循自然生态规则,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保证自然环境的自我调节的基础上应用自然资源,不破坏环境的生态调节率,才能真正做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篇10

关键词: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劳务经济;特色经济;支柱产业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7-0095-02

1 县域经济的内涵

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等)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府为主要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县城和专业化城镇为中心和增长极,以广大农村为腹地,具有地域性、不平衡性和相对开放性的区域经济系统。它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单元,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有机结合,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首先,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其次,县域经济有一个较完整的市场调控主体,有一定的能动性,且具有地域特色;然后,县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具有开放性;最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

2 河南省县域经济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

河南省有108个县(市),包括20个县级市、88个县。108个县(市)合计国土面积占全省的90.5%,县域人口8029.83万人,占全省的82.0%。2007年河南国内产总值达到15058.07亿元,其中县域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70.6%。县域经济已成为全省经济的基础。

但是从发展的角度考察,河南省县域经济无论是发展水平还是竞争力,相对于全国经济强县仍比较落户,并且存在不少共性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产业比重过大,且产业化程度低。河南省大部分县以农业为基础,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业化进程主要依靠农业收入的积累作为工业化 初期的推动资金和需求拉动力量。但由于多数欠发达县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业生产和农业收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这种推进和拉动力量十分弱小,同时造成地方财政拮据。工业比重太小,同时产业层次也很低,科技含量小,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相当薄弱。第三产业起步晚,规模小,层次很低,不足以支持整体经济的发展。

3 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3.1 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

(1)工业化。首先是城市工业产业链向农村延伸,包括在农村设厂,将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简单装配环节放在农村城镇。这样既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又增加了农民的就业机会。

其次是农业产业链向城市延伸,一方面是在农村就地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在农业和加工业之间形成产业链;另一方面是将与城市消费者接近的生产环节直接设在城市,因为城市人口密度大,消费水平高,近距离批发、零售有利于降低交通和交易成本。

(2)城镇化。在城镇发展和建设中,首先,要有大城市建设目标,增加城镇人口,建设中心城镇,实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其次,对县级市实施扩张性建设,吸纳农村人口;再次,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借助中心城镇的辐射和带动功能,使各县走上因地制宜的发展道路,实现县域经济的突破。

3.2 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和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对比关系和结合状况。合理的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以及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建立起最佳的结合状态。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也就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一、二、三产业及其内部的组合方式及其比例的调整与优化。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且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但目前河南省县域产业结构从总体上分析,仍存在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农业基础薄弱,产业化程度低;工业比重小,层次低,科技含量小;第三产业滞后。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还不协调。

因此调整和优化方向是:首先,由于第一产业仍然是县域的支柱产业,并且农业现代化亦是县域经济的基本任务,所以第一产业仍要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其次,重点发展第二产业,特别是以本地资源为条件的加工业;再次,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科技为主导,加快发展新兴行业,逐步形成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综合配套、相互促进的第三产业体系。

在规划和引导县域经济发展时,应注重产业的关联性,在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和各产业内部主要发展方向之间,营造互相协调和互动的发展格局,并作为河南省县域经济较长时期内的基本发展战略。

3.3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劳务经济是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而逐步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当前劳务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亮点,已成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因此进一步发展劳务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劳务经济不是简单的劳务输出,更不是无序的“民工流”。劳务经济的内涵是:输出劳务,引回人才。因此要建立外出打工和返乡创业双向流动机制,引导返乡人员兴办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鼓励有条件的民工到城镇创业。要把发展劳务经济与民营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就业总量,为富裕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一些外出人员完成资本积累后,迫切寻找投资项目。地方政府应该因势利导,实施“民工回归工程”,鼓励返乡就业,把输出和引回结合起来,构建外出务工人员输出――回流机制,形成劳务输出与回流创业的共振效应。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将每年大规模精壮劳动力到各地打工带回的资金、信息、技术充分利用,为繁荣本地经济作出贡献。

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民工回乡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降低民工创业的门槛,积极为其解决创业问题。同时,制作操作性强的优惠政策。

3.4 发展特色经济,做强支柱产业

河南省人口众多,地域特色资源丰富 ,为发展特色经济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基础。因地制宜地发展别具一格的特色经济,是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河南省各个县域的支柱产业是各不相同的,但农业总是各县支柱产业之一。农业结构调整也要调强其主导产品,粮、畜、果、蔬、水产品等。要提高品质并逐步实现标准化生产。既增加农民收入,又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还有二、三产业中的一些项目。县域第三产业中的通路、通电、通信等由于当地及中央和各有关部门的重视已有长足的发展,各县之间的差距相对小一点。因此决定县域经济强弱的主要是第二产业,要根据本县特色有目标、有重点地培育、扶持、壮大一批各具特色的龙头企业,特别是对农业生产带动力强、加工能力大、技术含量高、出口创汇多的龙头企业,在技术改造等方面要大力扶持,在农产品出口方面提供便利,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户的连接能力和带动能力,逐步把龙头企业培育成为与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积极发展农产品精加工和深加工,实现农产品的综合利用,全面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3.5 改善发展环境

(1)创新用人机制。要把县域经济发展紧缺人才的引进纳入统一计划,切实营造事业留人、环境留人、待遇留人的良好氛围。突出强化重德才、重政绩、重公论的用人导向,认真选拔县、乡党政正职,优化县、乡领导结构,提高政府中熟悉经济工作成员的比例,激发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内在动力。强化县直机关干部与乡镇干部交流,切实提高县乡干部熟悉经济工作成员的比重和各级干部的综合素质。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优化软环境的同时,要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以良好的城市形象,吸引外资。要进行市政建设和公益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城镇供水、排水、供电、道路、环境卫生、绿化美化等基础条件,不断强化对城镇建设的日常监督管理,通过环境改善和城市功能的日趋完备,使县城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引来更多的投资者。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广开就业、再就业渠道。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功能,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增强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鼓励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重点安排特困人员上岗就业,使特困人员的就业和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同时提高低保对象的低保水平,进行分类施保,应保尽保,完善工资统一发放制度,严格审核程序,确保不拖欠在岗职工工资,切实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失业救济金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发放工作,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4)提高全民素质。要注重人口质量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重点地培养和储备一批人才。加强青年技工的培训,迅速提高在岗职工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艺水平,以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培养一批既懂外语又懂经济,能够适应和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专门人才。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实用技术培训,掌握农产品信息,提高文化水平和科技素质,加速培养一支适应新世纪农村发展要求,懂科技会经营,能带领农民走科技致富道路的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队伍,为推动河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智力支持。

4 结论与展望

县域经济的内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越来越丰富。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以来,县域经济与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劳动力有序转移、农产品加工、增加农民增收、和谐乡村等更加紧密结合。前文已经分析了河南省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理念和主要的思路。突破河南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就必须科学规划,统筹全局,实现河南省省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战略举措,是河南省实现率先崛起的全新思维,是河南省历史性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隆少秋.县域经济发展及结构优化的理论与实践[M].广东: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