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材料行业分析范文
时间:2023-10-27 17:50: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合成材料行业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引言
建筑装饰施工是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崛起而不断发展起来的,是一个涵盖了很多工序的复杂的施工工程。近年来,随着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引入,建筑装饰施工行业的发展又向前提高了一步。与传统的建筑装饰施工相比,利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对建筑进行装饰给企业和个人都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因此,为了建筑装饰行业更好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新材料和新技术在建筑装饰行业中的应用。
建筑装饰施工的特点
建筑装饰施工是指利用美观的装饰材料对已有的建筑进行美化和装饰的过程。一方面,由于建筑本身的特点,建筑装饰施工过程往往包含很多不同工序的施工,在建筑装饰施工过程中既要保证各个工序的完成,又要协调各工序之间的进度,因此建筑装饰施工工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另一方面,不同的建筑有着不同的特点,加上不同客户有着不同的装饰要求,所以这就使得建筑装饰工程更加复杂。对于不同的建筑施工人员首先需要了解建筑的特点,采取相应的装修策略,同时还要听取装修需求者的要求,进行针对性的装修。最后,建筑装饰工程相比建筑施工工程是一个小工程,但是由于包含各种工序,也比一般的施工复杂很多。建筑装饰施工的另一个特点是施工周期短,任务紧迫。建筑装饰施工的施工周期一般比较短,但是任务却很艰巨,因此需要在短时间内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建筑的装饰工作。
新材料在建筑装饰施工中的应用
1.新型环保材料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建筑装饰行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材料被应用于建筑装饰领域。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环境问题不断被重视,21世纪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世纪,因此新型环保材料的研究成为学者们的重点。建筑装饰行业也逐渐转向环保化,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目前市场上已有的环保型建筑装饰材料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第一,原始天然的建筑材料。这种材料本身含有极少量的有害物质,比如木材天然石材等。这些材料也是最早被应用于建筑装饰行业中的,对于环境没有影响或者有着很小的影响。第二,经过简单加工的合成材料。这种材料需要对原始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而加工过程和使用过程往往会释放少量的有害物质,但是对环境的影响比传统的不环保材料小很多。为了建筑装饰的美观,仅仅使用原始无污染的装饰材料往往达不到装饰的目的。第三,化学合成的环保材料。利用化学技术合成新型的环保材料用于建筑装饰过程中,既可以达到美化建筑的功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环保材料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无污染、无公害以及可回收。不仅对环境保护作出贡献,而且降低了浪费的产生。在建筑装饰施工过程中提倡使用新型环保材料是建筑装饰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 新型合成材料的应用
新型合成材料的出现是随着化学技术的发达而出现的。随着建筑装饰行业如火如荼的往前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衍生行业,如建筑装饰材料行业。为了满足不同客户对建筑装饰的要求,建筑装饰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新型合成材料的出现正好满足了这种要求。在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中,新型合成材料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第一,增加了建筑装饰材料的品种,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需求。第二,新型合成材料往往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点,比如质地轻盈,质量更好。价格更低等。最后,发展新型合成材料对于整个国家而言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解决了国家资源短缺的现状,为环境保护政策作出贡献。
新技术在建筑装饰施工中的应用
建筑装饰行业既是一个古老的行业也是一个新兴的行业。说它古老是因为,从古代开始,人们就开始注重建筑的装饰,利用多种材料对建筑进行美化。说它年轻,是因为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建筑装饰行业开始蓬勃兴起。随着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各种新技术也开始不断出现,比如绿色节能技术等。以下主要就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装饰施工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讨论。
建筑装饰施工中的绿色节能技术是指在对建筑进行具体的装饰施工过程中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材料的循环利用。比较常见的节能技术主要有太阳能资源和地热资源等。太阳能资源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已经司空见惯,但是在具体的装饰施工过程中还需要科学的设计,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比如,要想利用太阳能资源对房间进行取暖,一定要注意房间的朝向和阳关的摄取。又如,地热资源也是自然界珍贵的免费资源。在建筑装饰施工中利用地热资源进行取暖和发电等不仅可以减少煤炭的使用,节约了资源,降低成本,而且有效利用了循环资源,减少了对环境的危害。
结束语
篇2
【关键词】加筋;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挡墙;加筋土坡;加筋土垫层
1、概述
土工合成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岩土工程材料,是岩土工程应用合成材料产品的总称。土体的抗拉强度为零,使用加筋技术就是在土体中的拉伸变形区按一定方向铺设筋材,这些较高拉伸模量和抗拉强度的筋材就构成一种复合材料,从而以增强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近些年来,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水利、公路、铁路、港口、建筑等部门的岩土工程中。
2、加筋技术机理
(1)扩散应力,加筋垫层的刚度较大,有利于上部荷载扩散并较均匀地传递到地基土层上;
(2)调整不均匀沉降,加筋垫层加大了压缩层范围内地基的整体刚度,便于调整地基变形;
(3)增大地基稳定性,加筋垫层的约束,限制了地基土的剪切、侧向挤出及隆起。
3、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技术的工程应用
3.1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作为试验工程,我国某高速公路k81+80~k81+180路段,采用了粉喷桩结合CE131土工格网进行软土地基加固,结果证实明显减少了路基的沉降量。后来工程施工中,采用水泥粉喷桩处治某高速公路 k127+305~k127+650 路段的饱和软粘土地基,在桩顶铺设一层砂砾垫层和一层土工布,再铺设两层土工格网,土工合成材料(土工布、土工格网)层间填土。我国较早使用桩承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法的工程实例是南—昆线永丰营车站的软土地基加固,当年初原站场路基竣工后不久,就发现线路左侧水田隆起,路基多处变形严重并下陷开裂,多处浆砌片石护脚墙损坏。经勘探后查明,地基硬壳层下分布多层淤泥质粘土及层间硬粘土层,其下更有一个较厚淤泥质粘土层,地基变形正是由于此两层淤泥质粘土含水量大、各项物理力学指标极低导致。为确保铺架工期及考虑地层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决定采取三项加固措施:(1)线路向右侧移动30 m;(2)采用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减少桩的数量和深度;(3)为增加路基早期稳定性,加快填土速度,可以增设2~3层CE131型土工格网于软土区的路堤下部。对该段公路从填土开始到通车后的两个阶段进行了总共为时38个月的观测,观测结果表明,沉降和位移值都在设计范围之内,而且在填土达到设计标高10个月后不再有较大的发展,说明路基已趋向稳定。全站路基填土只用了4个月,为全线铺轨赢得了工期。这些工程实例都表明,应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技术可处理复杂地基,缩短工期,经济效益高。
3.2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作地基处理
本例为一座直径15m的钢筋砼圆筒仓,仓的基础为埋深-3.5m、直径20m的钢筋砼整体筏板。根据地质勘探资料,第2层粉质粘土层为持力层,fk= 230kPa,地下水位约在地下2m左右。根据设计提供资料,0.00m以上结构向基础传下总荷载90000kN,基底压力P = 357kPa。而该持力层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为f,经计算为309kPa。由于P>f,说明选用-3.50m处作持力层的天然地基方案不能满足要求。该工程的处理方法则是,必须改用桩基等深基础方案, 或进行地基处理。经分析研究,决定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复合碎石垫层进行地基处理的方案。设计选用厚度为2.00m的加筋复合碎石垫层,施工过程中,每碾压0.50m的碎石垫层铺设1层土工筋带,共铺三次。
本工程加筋复合碎石垫层的主要施工工艺有:碎石垫层铺压和土工筋带布设。
3.2.1 碎石垫层施工
首先确定材料要求及最佳配比,图纸设计提供材质及配比参考: 2~5cm耐风化的硬质砂岩、灰岩等碎石,可掺入30%中粗砂,砂石含泥量不大于5%以保证碾压密实。
施工要点:(1) 清理干净基底表面浮土、淤泥、杂物,并做好排水措施。(2)将计量好的各组分材料搅拌均匀后,运入坑中,并逐层铺设碾压。每次铺厚度不应小于300mm,按标高进行摊平,每500mm层分两次施工。选用12t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先振动碾压1遍,然后再往返压实5遍。要求不得漏压,碾压轮迹前后次至少要重合一半,直至碾压到两次的沉落差小于1mm才停止该阶段的施工。(3)圆柱边缘部分碾压的密实性在施工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而碎石垫层设计上为圆柱体,从受力角度看是无须满坑充填,加之土方开挖时会造成边坡放坡,故要注意在边缘部分用袋装碎石围堵,装袋时不要太满;而且在压实前用粘性及含水率较好的土进行回填夯实,与碎石垫层同标高。
碎石垫层压实度的检验分析。采用大密度法检验垫层的压实度。根据要求,最大干密度应该大于20.5~21kN/m3,压实系数应不小于95%, 即试验干密度要达到19.5kN/m3以上。本工程面积为452m2,根据要求,检验点数多于1个/100m2,每500mm层厚需要检验5点。通过20点检验数据来看,以上的材料配合比和施工方法是完全可以满足的,许多抽样点干密度在22kN/m3左右,超过设计要求。经分析对比,影响干密度数据的因素有:各组分的级配, 干密度偏低一般是有细骨料含量大于试配的最佳级配含量造成的;含水量, 碾压法中良好的含水率,是自然状态下骨料含水量在8%左右。碾压时,干密度偏低可能是碎石含水率过大导致的。
3.2.2土工筋带的施工
(1)材料要求。本工程土工筋带选用产自重庆永固工程拉筋带厂的高分子塑料钢塑筋复合拉筋带, 筋带规格为宽×厚=50mm×2.5mm ,内含单排32根细钢丝,标准其拉强度与断裂延伸率分别达到120MPa和1.7%以上,筋带分散层布置,呈间距250mm×250mm的方格状。为了均匀扩散应力,注意每层铺设方向相对于下一层方向旋转60度。
(2)施工工艺。必须保证基层干净、平整才能进行筋带铺设布置,可用砂找平表面凸凹不平的部分,并撒上灰线以确定铺设位置;铺设时保持筋带平整的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松紧适度,防止褶皱、卷曲,按设计要求将端部用袋装碎石压好,卷回钉好土工筋带并压袋,卷回长度不小于1.5m,钉子不少于3 根,在纵横交叉点每间距500mm钉钉固定,筋带在中间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m,并用3根钉连接;然后铺20mm厚砂保护筋带, 以防止碎石对筋带造成顶破、穿剌、擦伤等;而且,为了防止筋带暴露暴晒,应该尽快施工上层碎石垫层,。
4、结语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技术引入我国才接近30年的时间,但发展迅速,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很多部门多个方向, 在实际施工中,如在青藏铁路工程、长江防波堤、重庆加筋岸壁、京沪铁路客运专线等工程的兴建中已广泛应用加筋技术,并取得很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前土工合成材料无论从品种还是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丰富和提高,这都离不开对该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实际应用的总结,近年来的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就是在大量总结研究的基础上颁布的,而这些标准的颁布也标志着此项技术走向成熟,可以获得进一步的推广。但是,由于起步时间较晚,加之应用领域广, 国内应用加筋技术的现实情况仍然是理论落后于实践。目前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材料控制仪器和测试方法还未统一;对土工合成材料与土相互作用的机理不能说完全清楚;设计方法有的还不够完善;试验和观测还有些技术困难等。这些问题还有待继续深入研究和交流合作, 来充实、完善、提高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技术。
参考文献:
[1]姜晔.土工格栅在码头陆域软基处理中的应用[DB?OL].中国土木土工合成材料交易网—应用文库,2012,3.
[2]刘汉龙,吴维军.土工织物加固堤防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3,24(1):79282.
篇3
关键词:加筋土 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Reinforced embankment design research
Zhi-bo wang
(Administration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construction in hebei province, shijiazhuang 050021)
Abstract: the reinforced soil is a kind of composite soil reinforced materials are added into the soil and the formation, can improve the strength of the soil, enhance soil stability, common reinforced material with geotextile, geogrid, high strength fiber geogrid, geocell, strip reinforcement. Reinforced embankment design method is divided into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the conventional design method. Geosynthetics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prospects, with good engineering and economic benefits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Keywords: Study on the design of reinforced soil
加筋土是一种在土中加入加筋材料而形成的复合土,由一层或多层水平的加筋材料构件与填料交替铺设所组成。加筋材料主要承受土体产生的侧向拉力,可以提高土的强度,增强土的稳定性。加筋土工程有各种类型和型式,按其作用性质和设计计算理论可分为加筋土挡墙、加筋土边坡、加筋土地基等[1]。加筋土结构作为一种新颖的完整结构,在工程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但加筋的机理和设计理论方面的研究却落后于工程实际,从而影响加筋技术的发展。筋材与土的复合加筋体的加固机理可大致分为直接加筋作用和加筋体对周围土体的刚度、应力和应变分布,破坏形式等影响的间接加固作用两方面。
1.加筋土概况
在工程实践中,松散的砂土可堆成具有天然休止角的砂堆,粘土体可开挖出一定高度的垂直坡面。如果在砂土中分层埋设水平向的加筋材料,则这种由砂土和加筋材料形成的复合体就可以保持一定的高度和直立状态而不塌成斜坡,与粘土体类似,标明砂土加筋后所形成的复合体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比比未加筋前有所改善和提高。为了弄清砂土加筋后复合体强度的稳定性提高的原因,维达尔等人分别进行了三轴试验和现场试验测试,提出了各种假说来解释和阐述筋土之间的互相作用机理。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筋-土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大致可归纳为三大类:一是摩擦加筋原理;二是准粘聚力原理或似粘聚力粘聚力原理;三为其他理论假设。
加筋的主要效果体现在使复合体获得侧压力增量,限制它的侧向位移[2]。为此,在选用加筋材时,特别应注意以下的一些材料性状:筋材的应力应变关系和它们的抗拉强度;它在长期荷载下的变形性状;筋材与周围土的相互作用特征,即二者界面摩擦特性和抗拔特性;筋材受环境的影响,包括材料的抗老化性和耐久性等问题;以提供设计要求的主要资料。此外,筋材还必须要满足现场施工的各项要求,考虑它们能经受施工中遇到的种种荷载的影响。
2.加筋材料的选择
土工格栅、无纺布以及编织布均可用作加筋材料。由聚丙烯材料合成的编织布抗拉强度较高,由于聚丙烯材料分子结构中存在着叔碳原子,叔碳原子的碳氢键能较小,因而不稳定,所以聚丙烯材料对光氧化降解反应有较大的敏感性,其耐久性较差,因此,编织布不宜用作水坝加筋材料。无纺布极限强度低,延抻率最大(一般为75%~120%)[3],同样拉力的无纺布,其造价远高于土工格栅。80年代多用无纺布作为加筋材料,而90年代,抗拉强度高、变形小(延伸率一般11.5%~13%)的土工格栅已经代替了无纺布作为加筋材料。土工格栅具有柔韧性好、高强度、高模量、低蠕变、抗生化腐蚀和老化、抗施工损伤等性能。实践证明使用土工格栅加筋土坡具有耐久、可靠、造价低、抗地震和动荷载等特点[5]。
3.加筋土筑堤设计方法分析
土工合成材料可以建成具直立坡的加筋挡墙,也可以修建坡度较直立墙缓的陡坡,加筋土堤边坡较不加筋土堤陡,可减小堤防设计断面,减少筑堤土料,减少堤防占地。加筋土堤设计方法分为有限单元法和常规设计方法。
有限元法可直观反映土堤的变形状况[4],但是要使有限单元法成为常规的分析手段,还需进一步研究解决以下问题:(1)合理的本构关系;(2)加筋在侧限条件下的应力一应变关系的测定和筋材容许强度的取值;(3)如何按算得的应力场和位移场定量评价加筋堤坝的安全度。有限元法计算尚不能替代常规计算方法应用与设计之中,但可作为设计参考。
目前设计中应用较多的加筋土堤的设计方法,是在传统的土坡稳定分析方法中考虑筋材作用。土坡加筋通常是在土坡内水平铺设。认为土坡的失稳型式与传统考虑的一样;或是沿某个圆弧产生转动式滑动,或是以楔体形式沿折面滑动[5]。要发生滑动时,筋材的抗拉力或由抗拉力产生的力矩将增大抗滑作用。评价土坡稳定性常先求出促使产生滑动的滑动力矩MS和抵抗滑动的抗滑力矩MR,后者与前者之比,即是安全系数Fs。当安全系数Fs大于某一规定的数值时,则认为土坡是稳定的。对于加筋土坡,各层筋材中的拉力对滑动圆心产生的力矩均起抗滑作用,它们的总和即为抗滑力矩增量MR。只要以(MR+MR)代替上述的MR,按同法即可求得加筋土堤的安全系数。土坡内铺设的筋材应有一定的长度,使其超出滑动圆弧外的被动段Lp与土之间的握裹力不小于抗拔力,且有一定安全系数。为此,要对每层加筋材作内部稳定性校核,保证其不会被拔出。
4.加筋土前景展望
加筋土在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领域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6],在水利、公路、铁路、水运、港口等行业应用越来越广。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的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和环境工程等遍布世界,在中国也有飞跃式的发展。实践已经表明,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工程具有良好的工程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并且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欧阳仲春,现代土工加筋技术[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35-46.
[2] 周志刚,张起森,郑建龙;土工加筋材料性能研究综述[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 50290-98
[4] 张苇.土工带加筋碎石垫层的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03.5.
篇4
一、树立“三大理念”,理清发展思路
开化要不要发展工业,发展什么样的工业,怎样发展工业,这是长期以来困扰开化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2000年以来,随着开化“生态立县、特色兴县”战略的深入推进,“生态优先、特色竞争、集群发展”三大理念的逐步确立,工业经济率先完成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两硅”为主的特色产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强化大局意识,树立“生态优先”理念。加快推进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开化“九山半水半分田”,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山多地少、农村人口众多是基本特点。加快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推进人口集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这是开化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但开化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态功能定位,决定了开化发展工业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理念,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在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促进工业在长期内为社会和经济利益作出贡献。这不仅事关开化自身的发展,也事关整个钱塘江流域的生态安全。据此,2000年,开化县委、县政府作出“生态立县”的重大决策,把发展生态工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来抓。
注重市场导向,树立“特色竞争”理念。有特色才有竞争力,有竞争力才有活力。从经济角度看,县域经济的实质就是特色经济。那么,开化生态工业的特色在哪里?县委、县政府经过认真分析后认为,开化生态工业的主要特色在“两硅”。开化硅材料产业始于1968年,当时因军工需要,国家选择在山区开化建立浙江省开化601厂,专业生产单晶硅,主要用于我国航天、航空、气象卫星等领域;1980年,开化又建立了开化硅产,发展有机硅工业,由此形成了单晶硅、有机硅两个门类。长期的积累,使开化的“两硅”产业具有明显的产业优势、技术优势、龙头优势和品牌优势。同时,硅材料工业被喻为21世纪的钢铁工业,是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类型,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更重要的是,“两硅”产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符合“生态立县”的价值取向。“两硅”产业据此被确定为开化发展生态工业的“一号产业”。衢州市委、市政府把“两硅”产业纳入“410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开化“两硅”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把握经济规律,树立“集群发展”理念。实践表明,产业集群在强化专业化分工、发挥协作配套效应、降低创新成本、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等方面作用显著,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引导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集约使用土地等资源,集中进行环境治理;有利于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提升区域和产业竞争力;有利于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2007年5月,在“两硅”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县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对硅产业发展进行专题调研,进一步提出“打造创新型硅产业集群”的目标,并在原有《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出台了《关于加快硅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扶持政策。至此,建设硅产业集群被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二、建设“三大平台”,引导产业集聚
近年来,开化县紧紧围绕特色产业集聚这条主线,加速改善产业集聚条件,最大限度地为全县“两硅”产业的集群发展构建了良好的平台。
突出重点,建设园区发展平台。开化县工业园区始建于2001年3月。2005年,开化县完成工业园区规划的修编,把单晶硅、有机硅作为工业园区重点培育产业,在规划上向“两硅”企业和骨干企业倾斜,引导鼓励“两硅”企业向园区集聚。2006年4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发改委审核公告,确定为省级工业圆区。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开化县根据单晶硅产业发展需要,在独山片区规划建设3000亩硅电子产业基地。目前,万向硅峰规划建设的单晶硅和抛光片项目已落户于此,总投资达17.8亿元,其中一期投资4.3亿元的直径150~200毫米抛光片和年产100吨150~300毫米集成电路级单晶片项目已建成。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按照“城华一体”的发展思路,依托华埠经济强镇和国家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的优势,在华埠镇着手开展4000亩的有机硅产业基地建设。目前,全县已有30多家硅材料企业入驻园区,2007年“两硅”产业产值占园区总产值比重达到70%以上。
完善措施,强化招商引资平台。在招商政策上,先后出台了《开化县招商引资年度工作考核细则》和《开化县企业招商引资争先竞赛活动办法》等,把引进硅生产企业摆在招商引资的“第一位”。在产业布局上,以产业集群的思维开展特色招商,积极对接万向、新安等国内知名企业集团,把准投资动向,推动深度合作,引进和做大做强做精一批硅生产企业,拉长、拓宽硅产业链条,促进集群式发展。在项目建设上,注重加强与“两硅”产业集群培育发展紧密相关项目的引进,通过对重点项目的梳理,储备了123个硅产业项目,编制了硅产业项目招商策划书,广泛开展对外招商工作;跟进投产硅项目“后招商”服务,吸引追加投资,促进“以外引外”。在招商区域上,确定台甬温、杭嘉湖等省内经济发达地区作为重点招商区域,通过召开投资环境推介会、组建异地商会等方式,引进大批客商投资开化硅产业。仅2007年,全县新签约引进硅产业项目23个,协议引资额10.52亿元。
健全组织,打造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开化县硅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确定专门力量,编制完善硅产业发展规划、项目需求以及相关政
策,研究、谋划硅产业发展。建立企业家协会、硅电子协会、有机硅协会,充分发挥各类协会的作用,邀请县内外专家授课,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加强交流合作,加强行业自律,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共生共赢。组建异地商会(经济促进会),广泛开展项目推介、招商引资等活动,目前已先后在义乌、温州、厦门、杭州等地建立异地商会9个,累计引进项目近20个,协议引资超过10亿元。充分运用“山海协作”载体,加强与对接城市的交流沟通,开展资源与产业合作,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招商推介、项目签约及企业考察等活动,吸引投资硅项目。
三、破解“三大瓶颈”,促进产业升级
开化“两硅”产业的发展进程,就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破解瓶颈的过程。
上下延伸,化解原材料瓶颈。单晶硅方面,针对多晶硅原料紧缺这一世界性问题,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依托万向硅峰与国外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探索建立以行业协会牵头的原料供应模式,统一采购,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保证质量,争取更大的让利空间。有机硅方面,2000年10月,开化县在原开化硅厂金属硅分厂的基础上,成立元通硅业,负责为合成材料提供原材料。2004年,为进一步解决企业不断扩张所带来的原材料及能源要素特别是高能耗问题,元通硅业投资在四川建立了年产1.5万吨硅块生产基地。2006年,利用邻近俄罗斯低廉的电力资源,又在黑龙江的黑河建立了新的原材料基地。同时,依托硅产业“产品作原料、原料出新品”的特性,加强科技攻关,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提高产业链内循环和原料自我供给能力。合成材料有限公司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年产2万吨甲基氯硅烷单体副产物综合利用项目,“吃干榨尽”自己的副产品和废弃物,每年新增8000多万元的利润。
刚柔相济,破解人才瓶颈。创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才理念,建立人才引进目录,通过发展网上市场、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建立高校毕业生实习基地等,推行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努力引进硅产业高级人才。现已申报“硅单晶腐蚀抛光片技术攻关”、“年产5000吨气相法二氧化硅生产工艺开发与研究”等九个国外智力引进项目。利用县职教中心、计算机培训中心等,通过校企联合等形式,开展“订单”式培训,培养一批高素质技工。提升企业家素质,建立企业家培训专项经费,鼓励企业家参加工商管理培训或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健全技术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县委、县政府则在人才引进、职业培训、企业家进修等方面给予扶持奖励。元通硅业对新招进人才实行带薪实习制,还设立了企业贡献奖,努力培育元通自己的人才。目前,全县已拥有650多名硅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其中研发人员300余人。
内外并举,破解资金瓶颈。激发内力。引导金融企业大力开展吸储,增加存款总量,做大贷款规模。定期召开银企座谈会,加强项目对接,增强银企互信、沟通。出台加快硅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意见,健全创业投资机制,支持企业争取技改贴息。2007年,硅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10万片6英寸以上光伏电池用单晶硅片及矽盛电子有限公司年产5000万平方英寸6英寸及以上太阳能硅片技改项目,列入省技术改造“双千工程”项目计划。成立硅产业科技投资担保公司,设立创业投资风险基金,推动更大范围的银企合作。借助外力。积极争取列入省成长型中小企业,赢得国家鼓励发展产业的优惠政策和省里专项资金扶持以及信贷资金支持。培植潜力。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建立企业上市工作组,协助做好万向硅峰等企业的上市前期工作,拓宽融资和创新空间。今年5月,万向硅峰已通过了省证监委的土市辅导验收,正将材料报国家证监会。
四、建设“三大高地”,打造核心优势
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力、科学技术的创新力和知名品牌的影响力。开化硅产业集群的形成,正是这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将进一步推动硅产业集群向更高层次发展。
培育龙头,占领行业高地。坚持实施大企业培育计划,对“两硅”骨干企业逐个进行分析排队,引导和帮助企业制定企业上台阶发展计划,同时实施“一企一策”,完善扶优扶强政策,积极引导各类要素向重点企业倾斜,鼓励“两硅”重点企业做大做强。2002年,县委、县政府极力促成开化硅峰公司与万向集团、开化合成材料厂与新安化工强强联合,成立万向硅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和合成材料有限公司后,经过几年的培育。两家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分别成为开化单晶硅、有机硅的产业龙头。目前,万向硅峰单晶硅产量已居全国同行业前5位,在分立器件材料方面,国内市场覆盖率已达到30%。2007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亿元。合成材料有机硅产量从7000吨扩大到3万吨,生产规模居全国前列。2007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5亿元,于2006年成为开化首家利税总额超亿元企业。元通硅业作为开化硅产业的又一龙头,近年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目前,公司已是国内最大的金属硅粉生产企业,年生产能力达到5万吨,已连续5年销售额增长速度翻番,2007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5.5亿元。明年,公司生产能力将达到10万吨,销售收入有望突破10亿元。
篇5
橡胶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它不仅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日用、医用等轻工橡胶产品,而且向采掘、交通、建筑、机械、电子等重工业和新兴产业提供各种橡胶制生产设备或橡胶部件。可见,橡胶行业的产品种类繁多,后向产业十分广阔。
关键词:橡胶 发展 报告
一、橡胶行业及相关概述
橡胶按原料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按形态分为块状生胶、乳胶、液体橡胶和粉末橡胶。乳胶为橡胶的胶体状水分散体;液体橡胶为橡胶的低聚物,未硫化前一般为粘稠的液体;粉末橡胶是将乳胶加工成粉末状,以便配料和加工制作。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热塑性橡胶,无需化学硫化,而采用热塑性塑料的加工方法成形。橡胶按使用又分为通用型和特种型两类。
常见橡胶及缩写:天然橡胶NR 丁苯胶 SBR 丁基橡胶 IIR 氢化丁晴胶HNBR 丁晴胶 NBR 氯丁胶CR 合成橡胶SR
橡胶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天然橡胶主要来源于三叶橡胶树,当这种橡胶树的表皮被割开时,就会流出乳白色的汁液,称为胶乳,胶乳经凝聚、洗涤、成型、干燥即得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是由人工合成方法而制得的,采用不同的原料(单体)可以合成出不同种类的橡胶。合成橡胶是橡胶工业的重要原料,其生产不受天气影响,供应稳定,综合性能虽与天然橡胶有差异,但通过并用或选用不同的SR品种牌号,可获得较NB更为优越的制品性能,是当今橡胶工业中不可缺少的材料。SR是化学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三大合成材料之一,它与NR一起构成橡胶加工行业的最基本原材料,广泛用于轮胎、胶管胶带、胶鞋、机械配件和日用橡胶制品等的制造中,SR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其中轮胎制造是SR的最大消费市场。
世界SR工业于20世纪60年代形成丁苯橡胶(SBR,包括ESBR和SSBR)、聚丁二烯橡胶(BR)、聚异戊二烯橡胶(IR)、乙丙橡胶(EPR)、氯丁橡胶(CR)、丁基橡胶(IIR)和丁腈橡胶(NBR)等七大基本胶种的产品体系,还大量生产了苯胶乳和热塑性弹性体,以及量少但价值极高的特种弹性体,如氟橡胶、硅橡胶、聚氨酯橡胶、氯磺化聚乙烯橡胶及丙烯酸橡胶等。SR生产装置已遍布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SR消费量于1962年首次超过NR,根据世界合成橡胶生产者协会(IISRP)数据,目前SR约占世界橡胶消费总量的53%。
二、中国橡胶行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橡胶行业得到不少发展,已有细分行业稳中有升,新生橡胶细分行业则飞速发展,但同时,橡胶行业也还存在环境、资源、灾害、创新等问题。
2004年,全国天然橡胶种植总面积69.62万公顷,开割面积45.19万公顷,干胶产量57.33万吨。其中农垦橡胶种植面积41.1万公顷,民营28.52万公顷,分别占全国橡胶总面积的59.03%和40.97%。
2005年,海南遭遇50年罕见的干旱和百年不遇的台风灾害,天然橡胶生产遭受重创。为挖掘国内天然橡胶种植、加工的发展潜力,增加自给,中国橡胶行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认真贯彻国家安全、节能、环保和清洁生产方针,并取得重大成果。尤其是橡胶助剂行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绿色环保型助剂大幅增长,防老剂优良品种产量比例已达80%,促进剂达50%,有毒、有害、高致癌的NOBS生产量得到有效控制;废橡胶综合利用率达65%以上,再生胶及胶粉后加工利用领域扩大。
2006年,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六届三次理事会讨论通过并《中国橡胶工业“十一五”科学发展规划意见》及橡胶行业“十一五”实施名牌战略规划意见。这是首次由协会组织制订的行业规划。规划表明,橡胶工业“十一五”期间要走自主创新之路,全行业要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使中国成为世界橡胶工业的强国。
中国橡胶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到2010年,中国天然橡胶总消耗量将达到230万吨,橡胶工业的产品结构将有较大变化,新型产品、更新换代产品增多、新材料、新工艺应用扩大,生产技术有明显进步。
篇6
关键词:实例分析;公路路基;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公路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它承受着本身岩土自重和路面重量,以及由路面传递而来的行车荷载,是公路的承载主体工程,其施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路质量。
1 工程概况
某公路项目服务区区域内表层地基大部具有湿陷性,湿陷性土分布不均匀,湿陷等级多为II级,分布规律性差,工程性质变化较大,工程地质条件属复杂类型。从平原微丘至黄土丘陵地形均有分布,该地区主要的耕地土壤,其它分布较多的土壤为湿陷性黄土。局部地段有软土的不良工程地质。服务区场地及道路按公路技术标准进行建设。
2 路基工程施工要点
2.1施工准备工作
(1)路基放样:恢复路线中桩,钉出路基用地界桩和路堤坡脚、路堑顶的具置桩;(2)路基施工前,对挖方、取土场和料场用作填料的土取样进行试验;(3)场地清理,填方路基在填筑前进行压实;当基底松散土层厚度大于30cm时,应翻挖后再分层回填压实。
2.2路堑开挖工程
(1)可作为路基填料的土方,应分类开挖分类使用;(2)路堑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捣底开挖;(3)严格按图纸设计要求的压实度标准控制压实度。路基顶面以下30cm的压实度,要达到96%,路基顶面以下换土超过30cm时,其压实度不小于96%;(4)开挖至零填、路堑路床部分后,应尽快进行路床施工,如不能进行,宜在设计路床顶标高以上预留至少30cm厚的保护层;(5)应采取临时排水措施,确保施工作业面不积水。
2.3路基填方
2.3.1 一般路基施工
在路基施工范围内,对树根或有树根的表层必须挖除,对含有地表水、淤泥、杂草、垃圾、腐殖土的地基,应进行排除清理,对于软土地基,则要进行特殊处理。路基施工应做好施工期临时排水总体规划,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综合考虑,并与自然排水系统相协调。路基填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含草皮、生活垃圾、树根、腐殖土严禁作为路基填料。(2)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土、有机质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3)粉质土不宜直接填筑于路床。(4)填料强度和粒径,应符合规范JTG F10-2006相关规定。
2.3.2 路基施工
路基填方取土,应根据设计要求,结合路基排水和当地土地规划、环境保护要求进行,不得任意挖取。路堤填筑应符合下列规定:(1)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填筑,分段填筑、分层压实。同一水平层路基的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合填筑,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于50 cm,填筑路床顶最后一层时,压实后的厚度不应小于10cm。(2)潮湿或冻融敏感小的填料应填筑在路基上层,强度小的填料应填筑在下层。(3)在透水性不好的压实层上填筑透水性好的填料前,应在其表面设2%-4%的双向横坡,并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4)路基填筑前必须用石灰撒出方格网填土,严格控制虚铺厚度,杜绝超厚填筑。每一填筑层压实后的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5)路基填筑时,应从最低处起分层填筑,逐层压实;当原地面纵坡大于12%或横坡陡于1:5时,应按设计要求挖台阶,或设置坡度向内并大于4%、宽度大于2m的台阶。(6)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接头部位如不能交替填筑,则先填路段,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如能交替则应分层相互交替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2m。土质路基压实度应符合规范JTG F10-2006中表4.2.2-1的规定。(7)用灌砂法检测时,取到压实层的底部,试坑体积上下一致。(8)施工过程中,每一压实层均应检验压实度,检测频率为每200米压实层测4处。路基填筑至设计标高并整修完成后,其施工质量应符合规范JTG F10-2006中表4.2.2-2的规定。
2.3.3 半填半挖路基
(1)应从填方坡脚起向上设置向内侧倾斜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2)在填挖结合部位为防止不均匀沉降,应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土工合成材料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无老化、外观无破损、无污染。土工合成材料在存放及铺设过程中应避免长时间暴露或暴晒。下承层应平整,摊铺时应拉直、平顺、紧贴下承层,不得扭曲、折皱。土工合成材料的连接,采用搭接时,搭接长度宜为30-60cm。
2.3.4 碾压
路基施工前,应先铺筑试验段,确定松铺厚度压实机械型号及组合,压实速度及压实遍数。在施工过程中,应重点控制填土含水量,用透水层不良的土作填料时,应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之内,应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全宽填筑、全宽碾压。
2.3.5 涵洞及结构物的回填
(1)填料应选用透水性材料,轻质材料,无机结合料等,非透水性材料不得直接回填或改性回填。(2)基坑回填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基坑回填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厚度宜为10-15cm。(3)涵洞回填应对称分层回填压实。
3 特殊路基处理
3.1 软土路基处理
有预压砂砾垫层处理软土路基,具体处理如下:(1)在清理的基底上分层铺筑符合要求的砂垫层,铺筑总厚度为50cm,分层铺筑,每层松厚不得超过20cm,并逐层压至规定的压实度。两侧端用片石干砌防护。在施工中避免砂砾受到污染;(2)在砂砾垫层钉部铺设机织非织造复合土工布。铺设时要拉直平顺,紧贴下承层,不使出现扭曲、折皱、重叠。在斜坡上摊铺时,要保持一定松紧度(可用U形钉控制)。土工布之间的联结要牢固,其叠合长度不小于15cm。
3.2填挖交界处路基处理
采用铺设盲沟、土工格栅方法对填挖交界处路基进行处理具体处理如下:填挖交界处土工格栅纵向长6m(填洼处搁置一半),横向全断面铺设,设置两层,层间距为1.0m,第一层土工格栅下沿填挖交界处设横向盲沟(80mm×80mm)一道,盲沟采用透水土工布包裹四周,其中填50%碎石、50%中粗砂。在盲沟周围要包裹反滤土工布。盲沟施工在底部和中部用碎石填筑,在碎石的两侧和上部,按一定的比例填中粗砂,做成反滤层,组成颗粒的比例,大致按4:1递减,在盲沟顶部作封顶层,并在其上夯填不小于0.5m的粘土防水层。
4 结束语
结合某公路工程特点,对路基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简要的概述,深入地分析了特殊路基的处理,提出了关键部位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以提高公路施工质量。提出的措施或方法可以为从事路基施工的技术人员提供参考,从而使公路路基质量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篇7
生态木在保证产品近乎瓷砖的户外稳定性的同时,又能使木粉含量达到70%,几乎完美的再现了木材的天然质感,是国际上技术领先的环保木塑产品。
生态木就是用木质纤维和树脂以及少量高分子材料挤压而成,其物理表观性能具有实木的特性,但同时具有防水、防蛀、防腐、保温隔热等特点,由于添加了光与热稳定剂、抗紫外线和低温耐冲击等改性剂,使产品具有很强的耐候性、耐老化性和抗紫外线性能,可长期使用在室内、室外、干燥、潮湿等恶劣环境中,不会产生变质、发霉、开裂、脆化。由于此产品采用挤压工艺制造而成,所以可以根据需要对产品的色彩、尺寸、形状进行控制,真正实现按需定制,最大程度降低使用成本,节约森林资源。而且由于木质纤维和树脂都可回收重复利用,是真正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优质生态木材料能够有效地除去天然木材的自然缺陷,具有防水、防火、防腐、防白蚁的功能。同时,由于该产品主要成分是木、碎木和渣木,质感与实木一样,能够钉、钻、磨、锯、刨、漆,不易变形、龟裂。独特的生产过程和技术能够使原料的损耗量降低到零。生态木材料和制品受到推崇的是,它具有突出的环保功能,可以循环利用,几乎不含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和毒气挥发,经有关部门检测,其甲醛的释放只有0.3mg/L,大大低于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1.5mg/L),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合成材料。
十大优势
1.真实性——生态木产品外观自然美观、优雅、别致,具有实木的木质感与自然纹理,有回归大自然的朴实感觉,可通过不同的设计形态,设计出体现现代建筑美感和材料设计美学的独特效果。
2.安全性——生态木具有可以“长期在水中使用”、高强度和耐水性,抗冲击性强、不开裂等特性。
3.范围广——生态木长城板产品适用于居室、酒店、娱乐场所、洗浴场、办公室、厨房、洗手间、学校、医院、运动场、商场、实验室等任何环境。
4.稳定性——生态木室内外产品抗老化、防水、防潮、防霉、防腐、防虫蛀、防白蚁、有效阻燃、耐候性、抗老化性和保温隔热节能性,可长期使用于气候形态变化大的户外环境中,而不变质、不脆化、性能不衰。
5.独特性——用木纤维同聚脂混合加温融合注塑而成的材料,不使用含有苯、甲醛、氰等有害物质的材料,免除了装修污染,无需维修与养护、无污染、无公害,并且具有吸音节能的特点。
6.环保性——生态木材、生态木板等抗紫外线、无辐射、抗菌、不含甲醛、氨、苯等有害物质,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和欧洲标准,为欧洲顶级环保标准,装修后无毒无异味污染,可马上入住,是真正的绿色环保产品。
7.循环性——生态木具有可循环再生使用,这一独一无二的特点。
8.舒适性——隔音、绝缘、抗油污、抗静电。
9.便利性——可裁、可锯、可刨、可钉、可漆、可粘接、生态木产品具有优秀的工业设计,大多采用插口、卡口和榫接的方式进行设计的,因此,安装省事省时,速度极快。安装简单、施工简便。
10、多样性——地板系列即适用普通铺设更可适于地暖铺设。
适用领域
生态木可大量运用于室内地板和墙面,特别是厨房卫生间,因为环境比较潮湿,一直是实木地板和强化地板不敢企及的,但恰是生态木的用武之地。由于生态木生产工艺灵活,可以根据需要生产不同厚薄、不同柔韧程度的木板、型材,因而广泛用于室内装饰造型。
在房地产市场缓慢复苏之中,房地产商将绞尽脑汁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楼盘。业界人士分析认为,新建楼盘除了在户型配置、园林建设上下功夫之外,外墙装饰将是一个楼盘的个性符号。生态木的出现,为房地产商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据焦点房地产网报道,广州“居礼润园”别墅项目全部采用生态木作外墙装饰,“打造精品别墅群”理念引起市场强烈反响,预计今后生态木(GreenerWood)作外墙装饰将成为房地产市场的新潮流。成都新建的欢乐谷,亦大量采用了生态木工程,在风格上别居一格。
业界人士分析认为,生态木是传统实木、防腐木和金属材料的更新替代产品,符合国家环保和森林资源保护政策,未来几年将会获得飞速发展,到2015年,生态木市场规模将超过数十亿元。
生态木为用木纤维同塑料混合加温融合注塑而成的材料,生产过程中没有使用含有苯、甲醛、氰等有害物质材料,免除了装修污染,无需维修与养护、无污染、无公害,并且具有吸引节能的特点.生态木(GreenerWood)系列产品既有天然木材的自然纹理,又有比天然木材更加突出的优越性:有着防水,防潮,防霉,防变形,防龟裂,防虫,防白蚁,抗酸碱性强,阻燃,耐候性强,抗老化性强,免上染等特殊性能,其性质用途适合大众社区。
不仅可以设计出自然的美感,也可以设计具有现代感的独特效果。
不仅可以运用于室内,也可以运用于室外,运用户外园林,其在建筑,建材,装饰材料行业,家具行业及其它工业产品领域也同样适合。
篇8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渗施工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科技的不断发展,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水利水电工程中防渗墙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其工期短,简单方便,成本低廉的特性让它鹤立鸡群。防渗墙的施工技术关系到水利工程未来的发展,相关行业的工作人员应该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防渗漏施工技术,加以创新,使得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质量更加完美,防渗漏效果更加显著。利用机械化设备进行生产施工,改进防渗材料,同时注重设计环节的应用,给我国的水利建筑行业添砖添瓦。
1、水利工程防渗处理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是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不论是对于群众生活生产还是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均产生着重要影响。此外,水利工程的建设还能够调整水资源的分配、利用水资源发电、灌溉、防止洪涝灾害等,为人们安居乐于提供了巨大保障。然而,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因自然环境的因素,水利工程建设遇到诸多挑战,防渗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危及到整体工程的质量与安危,影响着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更对周围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隐患。例如,在雨季水利工程将不能发挥出防洪的作用,极有可能威胁到下游居民的生命安全,对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水利工程中采用防渗处理施工技术有+分重要的作用。
2、水利工程出现渗水的因素
2.1、施工因素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规模巨大,因此,目前在水利工程施工中通常会出现分包现象。而在采取分包形式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加快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但是由于不同施工企业的防渗技术和施工技术水平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进而致使水利工程各个施工工序间不能很好地衔接,这样将会给水利工程埋下巨大的施工安全隐患。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因为模板的粘合不够牢固而造成水利工程存在不紧密等情况,从而致使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面积的渗水。
2.2、水利工程结构改变
在实际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因为施工材料以及施工企业管理等因素常常会引起水利工程结构发生改变。所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变形是极为常见的现象。然而,水利工程结构发生改变,就会导致出现渗水现象。
2.3、水利工程大范围渗水
目前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质量未达到施工设计的要求,也会致使水利工程存在大范围的渗水问题。当然,造成水利工程出现大范围渗水的原因有很多,通常包含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的施工水平、施工材料的质量以及施工工艺等。
3、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分析
3.1、防渗墙技术的应用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为确保防渗工程具有良好的效果,普遍选用防渗墙作为其施工的重要方式。通常情况下,对其墙体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小厚度、低渗透系数、强柔性及良好耐久性和造价单位面积低。在施工过程中,防渗墙施工工艺较多,如多头深层搅拌水泥土、锯槽法、链斗法、薄型抓斗、射水法和倒挂井法等。
(1)多头深层搅拌水泥土成墙工艺
多头深层搅拌桩机一次多头钻进,在土体内喷入水泥浆,同时进行搅拌作业,促使土体和水泥浆液进行有效混合,在固结后形成水泥土桩,此时水泥土防渗墙的形成主要是与桩搭接施工而成。现阶段,这种城墙工艺施工中城墙深度最大为22米,其水泥土渗透系数则控制在0.3MPa。这种城墙工艺具有便于施工、没有泥浆污染及低成本等特点,具有不错的防渗效果,在水利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2)锯槽法成墙工艺
锯槽机在先导孔施工中,其刀杆要具有相应的角度,在做反复切割作业的同时,还要依据施工现场地址情况按照一定速度不断向前移动开槽作业。在排渣系统中将切割下来的土体从槽内排出,同时护壁时选用泥浆作为主要材料。在塑性混凝土浇筑中,防护墙体的宽度可以控制在0.2~0.3米之间。锯槽机由多种系统组成,如动力及传动系统、刀杆及支架加压系统等。在水利工程防渗墙施工中,锯槽法具有连续成槽、高效率、连续墙体、高质量等特点,同时具有高成墙深度,在施工中主要应用于粘土、砂土等地质上。
(3)链斗法成墙工艺
取土作业由链斗式开槽机排桩上的旋转链斗完成,并把斜放的排桩在成墙深度位置放置,开槽机工作时,进行沟槽开挖工作,护壁选用泥浆作为主要材料。这种城墙工艺的开槽宽度通常为16~50厘米,深度最大为15米。
(4)射水法成墙工艺
射水法成墙设备的组成部分主要为造孔机、混凝土搅拌机和浇筑机。高速水流通过造孔机成型器内的喷嘴射出,以此对土层进行切割作业,孔壁修整作业必须选用成型器进行上下切割运动,并选用泥浆作为护壁材料。形成槽孔后,对水下混凝土或塑性混凝土进行浇筑作业,以此确保薄壁防渗墙的形成。成墙厚度可达0.22~0.45米,最大深度为30米。在我国重要堤防工程中,射水法比其他城墙工艺更具有经济效益,因此在水利工程防渗加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2、防渗灌浆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随着水利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其防渗加固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灌浆技术作为水利工程防渗施工的重要技术之一,其施工技术水平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主要有三种,即高压喷射技术、土坝坝体劈裂技术和卵砾石层防渗帷幕技术。在应用中这三种灌浆技术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1)高压喷射灌浆技术
高压喷射技术的应用原理主要是通过水泥浆液的高压射流冲击对水利工程中被灌注的地层结构进行破坏,搅拌、混合水泥浆液和被灌地层的土颗粒,进而促进壁状固结体的形成,以此达到防渗加固的目的。这种技术在防渗加固中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及材料多及施工简单等特点。其缺点主要体现在对施工地质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施工机械设备应用量大,在200毫米以上颗粒位置极易出现渗漏情况。依据防渗情况与不同地质情况,高压喷射技术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喷射方式,即旋喷、摆喷及定喷。
(2)土坝坝体劈裂灌浆技术
土坝坝体劈裂技术的应用原理主要是按照水利工程坝体应力分布等规定,在施工过程中利用一定压力的施加,顺着坝轴线方向促使坝体劈裂,并进行泥浆的灌注,进而达到防渗泥墙的形成,同时确保其连续性与笔直性,以此起到水利工程坝体防渗功能提升、软弱层切断及裂缝、漏洞堵塞等作业。
(3)卵砾石层的防渗帷幕灌浆技术
卵砾石层的防渗帷幕技术的应用原理主要是水利工程灌注施工中主要选用粘土水泥浆混合浆液进行,由于灌浆不易自立钻孔,因此在灌注时通常采用打管灌浆、循环钻灌阀跟管灌浆和套阀式灌浆等方法进行作业。现阶段这项灌浆技术主要作为勘探和防渗加固的补充方式。
3.3、利用土木合成材料施工
依照水利施工的特性,土木合成材料防渗施工有两种,第一种是采用土工复合膜来进行防渗施工,第二种是利用透水性土工织物来进行防渗施工。土工复合膜有着非常好的截渗防水效果,是取代传统防渗材料的最佳之选。而取代传统沙砾石的透水性土工织物的反滤排水功能异常显著。土木合成材料的一大优点在于,密度小,重量轻,较轻的重量非常有利于便利的铺设,对于重叠部分可以用焊接技术简单处理就好,工期短,质量有保证,而且施工造价的成本比沙砾石和黏土防渗的造价要低,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想必是大好至极。同时整个土木合成材料施工简单方便,需要的设备不多,易于施工人员掌握。土工复合膜具有很高的柔软性,对于抗腐蚀抗变形,防老鼠蚂蚁的侵蚀具有好的特性,该水库完工之后,经历3 年汛期防洪考验,背水坡没有出现任何的渗漏现象,防渗效果可圈可点。
结束语
目前,水利工程的种类很多,其存在的问题也是多样的,其中最普遍、最主要的就属渗透问题。渗透问题不仅严重地影响着工程的正常使用,使水利工程不能发挥作用,还严重地威胁着工程下游住户的财产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对出现渗透问题的水利工程采取有效、科学的加固防渗措施。然而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使用性能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因而,就很有必要对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
参考文献
[1]许国土.浅谈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和对策措施[J].经济师,2013,04:293+295.
[2]王振锋.浅谈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5:137.
篇9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不良地基土;改造技术
在工民建施工中,对于不良地基土的改造必须选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而且要尽量提高地基土的变形性质、承载力及渗透性等。由于现代工民建施工中,不良地基土的种类普遍较为复杂,施工单位在改造技术的选取中一定要坚持快速、低价、技术及工艺简单的原则,全面保证工程质量与进度的基础上,还要尽量减少工程的总体投资。
1 工民建施工中常见不良地基土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地质条件也呈现复杂分布的形式,在工民建施工中,只有对项目所在地的地质、水文等条件进行综合的探测与分析,才能逐步制定行之有效的不良地基造技术措施。从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工民建施工中常见的不良地基土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软粘土
在工民建施工中,软粘土是最为常见的不良地基土种类之一,从地质条件的较多进行分析,其具有高压缩性、低强度、高灵敏度、低渗透性等显著特点,为工程项目的地基处理造成了较大的难题。从软粘土的性质进行考虑,其不排水强度一般仅为5-30KPa,而且表现现较差的总体承载力(20-70kPa)。
1.2 杂填土
杂填土的分布范围较广,其不是一种天然的不良地基土种类,而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遗留的垃圾,通过外界环境的影响逐步分解成性质较为复杂的垃圾土。通常将杂填土分为:生活垃圾土、工业生产垃圾土、建筑垃圾土等三类。杂填土的主要具有成分复杂、无规划堆积、厚薄不均、性质各异、规律性差等特点,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改造,很有可能造成建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1.3 饱和松散砂土
饱和松散砂土主要由粉砂或细砂组成,在静荷载作用下其通常可以保持较高的强度,但是当遇到较强的外力作用时,例如:机械振动、地震等,其土质结构既有可能发生液化反应,并且出现大范围的震陷变形现象。
1.4 膨胀土
膨胀土在我国的分布较广,主要是由蒙脱石组成,普遍具有失水收缩、吸水膨胀、浸水承载力衰减、干缩裂隙发育、反复胀缩变形等特点,其性质常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当膨胀土的含水量略有变化,就有可能引起较为严重的有害膨胀现象,对于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影响严重。目前,国内用于膨胀造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土性改良、换土、预浸水,及防止土质含水量变化等。
1.5 湿陷性黄土
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存在大量的湿陷性黄土,形成于覆盖土层的自重应力、附加应力等外力的共同作用,因土层的整体结构发生变化,而有可能发生显著的附加变形,是工民建施工中面临的主要不良地基造技术问题之一。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施工时,一定要对其附加沉降进行准确的分析,以防止对于工程造成巨大的伤害。
2 工民建施工中不良地基土的改造技术
目前,随着国内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不良地基土的改造技术也在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并且形成了一套较为具体的改造技术体系。在工程项目的设计与施工中,一定要对项目所在地的地质条件进行综合的勘测与分析,进而才能选择最为经济、合理的不良地基造技术方案。本文仅列举国内几种常用的不良地基造技术:
2.1 置换法
2.1.1 换填法。换填法的操作流程较为简单,对不良地基土的表层进行挖除,同时回填压密特性较为优良的土质,并且要对其进行反复的压实或夯实,进而保证土层表面形成较为理想的持力层,在改变不良地基土承载力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其抗变形和稳定能力。
2.1.2 振冲置换法。振冲置换法的应用中需要借助专业的振冲机械,在高压水的冲击作用下,在不良地基土中形成规则的孔或洞,在其中分批次填入卵石、碎石等,保证土层内不形成稳定、可靠的桩体。
2.2 加筋法
2.2.1 土工合成材料。在不良地基土的改造中,加筋法的应用首先要选用性能优越的土工合成材料,其原材料主要包括:化纤、塑料与合成橡胶等,大致可以分为:土工膜、土工织物、复合型土工合成材料、特种土工合成材料等类型。根据地基工程的实际情况,将其制造成各种规则的形状,并且合理放置于土体表面、内部或不同土层之间,起到保护或加强土层整体性能的作用。
2.2.2 土钉墙技术。土钉墙技术是进行不良地基造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主要适用于:粘性土、人工填土、弱胶结砂土等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土层。土钉的设置一般需要经过钻孔、插筋、注浆等流程,也可以采用在土层中打入型钢、钢筋、钢管等方式,在土层内部形成较为牢固的土钉。土钉通过接触界面的粘结摩阻力,可以与其周围的不良地基土形成坚固、不易变形的复合土体,进而保证建筑地基部分的整体安全性与稳定性。
2.2.3 加筋土。加筋土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将抗拉性能较为优越的拉筋埋置于不良地基土中,利用拉筋与土颗粒位移之间形成的摩擦力,保证土层的整体稳定性,进而减少其出现严重变形的可能性。在不良地基造中,必须选择抗拉性能优越、摩擦系数较大的网状、条带状、丝状的铝合金及合成拉筋材料。
2.3 预压法
2.3.1 堆载预压法。在工民建施工的地基处理中,堆载预压法主要是指使用临时堆放土料、砂石料、以及其他建筑材料的方法,对不良地基土进行施加荷载,并且保持一定的预压期。在不良地基造中应用堆载预压法,可以有效提高土层的整体荷载力,而且有利于降低土层的不均匀沉降。在堆载预压法的应用中,必须保证预压荷载要大于设计荷载,并且要配备足够数量的推土机和自卸汽车。
2.3.2 真空预压法。真空预压法主要应用于软粘土的改造中,通过在土层表面铺垫足够厚度的砂垫层,使用真空泵对已经覆盖的砂垫层进行抽气,促使地基形成预期的负压。在地基中空气和水分不断抽出的过程中,可以达到地基固结的效果。在部分工民建施工中,也会采取插塑料排水板或打砂井的真空预压法,其主要目的是缩短排水距离。真空预压法的使用中,必须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滤管的水平埋设中宜采用鱼刺形或条形,在砂垫层表面覆盖的密封膜一般采用较为环保、经济的聚氯乙烯薄膜。
2.3.3 降水法。在不良地基土处理中,降水法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地下水的水位,进而有效减少地基土层中的孔隙及压力,不断增加土层的自重应力和效应力,从而保证地基得到足够的预压。目前,在国内工民建施工的不良地基土处理中,主要采用喷射井点、轻型井点、深井井点等方式。
3 工程实例
3.1 工程概况
本文选取汕头市澄海区泛海木业有限公司已建成的工业厂房为例,建筑总面积65700,为三层框架结构,总高度为11.2m。项目所在地原为某大型化工厂厂区,原有建筑物已经全部进行拆除,场地较为平坦、宽阔。项目所在地靠近河流,地基的土质含水量较大,属于软弱不良地基。经过地质勘测得出:项目所在地的土层分布情况为:1)杂填土,厚度为0.6-1.3m;2)硬塑状粘土,厚度为1.3-1.7m;3)可塑状粘土,厚度为0-2.5m,存在局部缺失的现象;4)软塑状粘土,厚度为0.9-2.7m;5)流塑状粘土,厚度为0-1.8m,存在局部缺失的现象。土层以下部分为基岩。
3.2 不良地基造技术方案
3.2.1 重锤夯实
根据工程项目的整体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利用重锤夯实的方法进行浅层地基的处理,主要目的是在在土层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硬壳,使其保持一定厚度的持力层。由于项目所在地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在进行地基施工前进行试夯,以确定相关工艺和技术参数。夯实前槽、坑底面的标高均高出工程项目设计的标高,并且严格按照要求对于土层的含水量进行控制。在重锤夯实结束后,对于夯松的表土及时进行清除。
3.2.2 换土垫层
针对项目所在地不良地基土的实际情况,工程设计单位制订了换土垫层的改造技术方案,将基础下面0-2.2m的软涂层全部进行挖除,使用卵石、粗砂、中砂、灰土、碎石、砾石等材料填实。垫层共分为五层,施工单位采取分层夯实的方法,以保证其目的达到设计标准。同时,根据设计方案,计算出垫层的最小宽度为2.4m,厚度为2.2m(见图1)。同时,根据常规的不良地基土技术标准,垫层的顶宽较基础底边每边宽出0.2m,垫层的底宽与基础同宽。在完成换土垫层后,对于地基的整体稳定性进行测量,达到设计标准。
综上所述,在工民建施工的不良地基造中,应用的技术主要包括:地基加固技术、地下连续墙技术、桩基技术等,对于具体改造技术的选择一定要坚持因地制宜、经济合理的原则。随着国内建筑行业的发展,不良地基造技术也在不断的创新和进步,而且要合理使用各种新型的机械设备和仪器,进而才能保证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进度与安全。
参考文献:
[1]林树枝.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204-209.
[2]国家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159-166.
[3]谢海林.不良地基土处理与加固方法及施工工艺[J].城市建设.2009(7):15-16.
[4]张昭.浅谈厂房建设中不良地基的处理[J].四川建筑.2009(2):44-45.
[5]杨耀坤,汤福南,黄志伦,等.工程地质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155-163.
[6]黄熙龄,滕延京,王铁宏,等.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69-77.
篇10
描述了霉菌的概念、特性及其危害,详细介绍了国内外防霉试验标准,对防霉标准中的试验参数如培养方式、测试菌种、接种量、培养温湿度与时间、等级评价等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提出了防霉试验标准选用与测试技术的建议。
关键词:霉菌;防霉性能;试验标准
1 前言
霉菌是一种多细胞微生物,是形成分枝菌丝的真菌统称,由孢子和菌丝组成。孢子是非常小的霉菌繁殖体,飘浮在空气中随风传播。霉菌分布广、繁殖快、适应性强且易变异,是危害织物的主要生物因素之一。在我国华南地区,霉变现象时有发生,造成纤维织物、食品、日化产品、电子元器件等受损[1]。产品表面长霉是自然现象,霉菌分泌的酶类或其他物质可对纺织品、鞋材、塑料等产品造成破坏,改变其理化性能并降低使用寿命。霉菌在生长过程中散发出的霉味及分泌的毒素对人体健康也有不良影响,可引起神经系统内分泌紊乱、皮肤病、致癌致畸、繁殖障碍等疾病[2]。为尽量降低或避免霉菌的危害,最有效的方法是向需要保护的材料基体中添加或渗入各种防霉剂,以达到防霉的目的[3]。而防霉性能的好坏要通过防霉性能试验标准进行测试评价。本文就目前国内外防霉性能常用试验标准进行介绍与分析,旨在为防霉性能的测试与评价提供借鉴。
2 防霉测试标准概况
防霉测试标准涉及纺织品、塑料、鞋材等材料的加工制造、环保、储存运输等多方面,因此标准的制定和应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结合具体情况不断改良创新。美国AATCC于1946年颁布了第一个纺织品防霉性能的检测方法AATCC 30《纺织材料抗霉菌和抗腐烂性能的评定》,经过多次修订,现行版本号为AATCC 30―2013[4];随后日本在1953年制定了JIS Z 2911《抗霉菌试验方法》,经过多次修订,现行版本号为JIS Z 2911―2010[5];我国颁布的纺织品防霉标准有国家标准GB/T 24346―2009 《纺织品防霉性能的评价》[6]和行业标准FZ/T 60030―2009 《家用纺织品防霉性能测试方法》[7];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制定了ASTM G21《合成高分子材料抗真菌性能的测定》,用于测定塑料等高分子合成材料的防霉性能,现行版本号为ASTM G21―2015[8];而我国颁布的塑料防霉试验标准有国家标准GB/T 24128―2009 《塑料防霉性能试验方法》[9]和行业标准QB/T 2591―2003《抗菌塑料 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10];在鞋类和鞋材方面我国制定了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3840.2―2014 《鞋类和鞋材 抗真菌性能测试方法》[11];而合成革方面霉菌的检测则在行业标准QB/T 4341―2012《抗菌聚氨酯合成革 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12]中有提及。防霉试验的目的不同,所采用的试验标准也不同,常用防霉试验标准适用性分类见表1。
3 防霉标准试验参数比较与分析
防霉性能测试是人工模拟严酷环境的加速长霉试验,该方法模拟自然界霉菌的生长环境条件,按霉菌生长的生理特点进行设计, 用以测定纺织品、塑料等材料在适合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下对霉菌的抑制效果,并根据长霉程度来评价防霉性能。相比抗细菌试验,防霉试验为定性检测,其测试原理是将经过防霉处理和未经防霉处理的样品分别接种一定量的测试霉菌,在测试条件下(温度、湿度、风速等)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根据试验样品表面霉菌的生L情况来评定防霉性能,样品表面长霉面积越小,说明防霉性能越好[13]。不同的防霉试验标准规定了不同的测试参数,如培养方式、测试菌种、接种量、培养温度与时间、评级方法,这些参数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最终的测试结果。
3.1 培养方式
根据接种后试样的放置方式不同,分为平板培养法(湿式法)和悬挂培养法(干式法),此外还有土埋法。土埋法主要是测定土壤中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试样发生颜色、生物分解等劣变,从而引起断裂强度发生变化,本文将不对土埋法做详细介绍[13]。
平板培养法(湿式法):制备混合孢子悬浮液和无机盐培养基平板后,将测试样品置于平板中,并在样品和培养基表面喷涂孢子悬浮液,然后置于一定的培养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试样表面霉菌的生长情况。
悬挂培养法(干式法):制备混合孢子悬浮液,将测试样品悬挂于霉菌生长的环境中(密闭箱内盛一定量的水,样品悬挂于上方但不能接触水),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试样表面霉菌的生长情况。
两种培养方法各有利弊。平板培养法适合小件样品且每个样品都相对独立,互不干扰,节省空间和试验设备;但培养湿度较难控制,平皿需要较多无机盐培养基以保持充分的湿度,一旦测试时间较长,培养基干裂则湿度降低,从而影响试验。悬挂法适合大件较厚样品,试验湿度较好控制,但样品之间需独立的密闭箱,占用大量空间。各防霉试验标准的培养方式详见表1。
3.2 测试菌种选用
防霉测试的菌种为丝状霉菌。霉菌菌种的选择关系到防霉试验的测试质量。菌种的选择一般基于以下几点:(1)在空气和环境中分布广泛,且生态特征稳定;(2)对产品材料具有较强的侵蚀性;(3)菌种之间无抑制作用且菌种无毒性。纺织品、塑料、鞋材等各种产品材料的种类和使用环境不同,霉菌的侵蚀和破坏也千差万别。国内外研究表明,在纺织品上生长的优势霉菌主要是曲霉、青霉、木霉和球毛壳霉,其次是短梗霉、根霉、毛霉和交链孢等;在塑料上生长的优势霉菌多为青霉、曲霉、短梗霉、根霉、毛霉和木霉等;空气中的优势霉菌是曲霉、青霉、木霉等。各防霉试验标准菌种的选择情况见表2。所有菌种均来自经过认可的菌种保藏中心的典型菌种。
3.3 孢子接种液浓度
孢子悬浮液的浓度决定了接种菌的使用量,最终影响长霉面积。配制孢子悬浮液的步骤:首先向每支经过2 代或3 代培养的霉菌斜面内加入少量无菌水,用接种环轻轻擦洗斜面表面孢子,收集到带有玻璃珠的无菌溶液中,振荡均匀,纱布过滤后收集滤液,离心去掉上清液,用50mL无菌水沉淀悬浮物,再离心。用此方法清洗孢子三次,再把孢子悬浮液稀释到规定浓度即可。常用防霉标准的孢子悬浮液浓度详见表3。从表3 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浓度规定为(105~106)CFU/mL,经过试验证明,这个浓度范围差异不会影响到防霉等级的变化。菌种浓度太高,孢子液颜色深,易堆积于试样表面,影响试验结果的观察;浓度太少则难以达到严酷的试验环境。
3.4 培养温湿度与时间
温度25℃~30℃,相对湿度大于65%时,孢子开始生长萌芽,随着湿度的提高,生长速度也加快,试验标准中规定的相对湿度一般在85%~100%。和温度相比,湿度更关键,霉菌菌丝只有在湿润的状态下才吸收营养,所以必须控制好相对湿度。试验持续时间一般选择在28d,一是由于超过4周后样品霉变速度变慢,测试结果基本处于同一评价级别;二是节省时间,在保持试验结果重现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地缩短试验时间,提高试验效率[14]。培养时间对防霉效果较好的样品无明显影响,但对防霉效果不好的样品影响较大。之所以规定培养时间为28d,一是由于超过4周后样品霉变速度变慢,测试结果基本处于同一评价级别;二是节省时间,在保持试验结果重现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地缩短试验时间,提高试验效率[14]。国内外常用防霉试验标准培养温湿度和时间详见表3。
3.5 其他试验参数
测试方法不同,如AATCC 30―2013中平板培养法没有规定接种菌液浓度,只规定了菌液制备方法,接种量因测试菌种不同而不同,平板培养法测试球毛壳霉时对(15.0±1.0)×(4.0±0.5)cm的样品接种量为1.0mL,对于(3.8±0.5)cm的样品接种量为0.2mL;而平板培养法测试黑曲霉则先要取1.0mL接种液均匀分布于琼脂表面,再放置于琼脂表面的试样上接种0.2mL菌液;平板培养法的试样均须在含0.05%非离子给湿剂的水中预调湿。FZ/T 60030―2009中也规定须先取1.0mL混合孢子液均匀分布于琼脂表面,再在经湿润液湿润的试样上接种0.2mL混合孢子液。
对于适用于塑料、合成革等材料的测试标准,都没有规定接种菌液量,只需要用喷雾器喷孢子悬液,使其充分均匀分布于试样;试样大小均为50mm×50mm 方片或圆片,另有阴性对照样品(25mm×25mm无菌滤纸),阴性对照在与试样相同温湿度下培养7d或14d应有明显可见的霉菌生长,否则应重新制备孢子悬液。
3.6 防霉等级评价
防霉试验结果报告一般是记录样品外观的可见效果,借助显微镜或肉眼,根据长霉面积进行评级。各标准的评级方法详见表4。
4 防霉试验标准选用与测试技术的几点建议
(1)在现行防霉试验标准中,影响试验结果的各参数还没有统一。每种测试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 不同方法测试结果也存在一定差异, 因此不同方法测试的结果不能进行简单比较,应根据产品的特性和使用要求,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
(2)样品接种前应对孢子活性进行检查。试验时一般选用无菌滤纸做阴性对照样品,一旦滤纸上霉菌生长不繁盛,无法判断是试验条件不佳还是菌种活性不够。为了试验结果的准确可靠,需要进行孢子活性的检查。
(3)防霉试验测试周期较长,会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试验结果,一旦意外发生如断电或试验条件失控,应会正确的试验中断处理。
(4)在纺织品、塑料和鞋类等材料的防霉试验中, 材料的对照样和菌种代数还没有标准化。 这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重复性和再现性有很大影响。因此,我国应结合实际情况,在吸收国外相关防霉性能试验方法的基础上,对防霉试验标准进行规范化,使其试验结果能够真实反映材料或产品的防霉性能,更好地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参考文献:
[1] 谢小保, 方锡江, 曾海燕,等. 纺织品防霉性能测试和评价标准[J]. 第九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5:512-517.
[2] 王瑞萍, 覃红阳, 谢宇芳. 塑料防霉性能试验标准比较分析[J].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15,44(3):98-103.
[3] 谢小保, 文霞, 杨秀茳. 橡胶防霉性能测试和评价标准[J]. 第九届中国抗菌产业发展大会论文集,2012:184-190.
[4] AATCC30―2013, Antifungal Activity, Assessment on Textile Materials:Mildew and Rot Resistance of Textile Materials [S].
[5] JIS-Z-2911―2010 Methods of test for fungus resistance [S].
[6] GB/T 24346―2009 纺织品防霉性能的评价[S].
[7] FZ/T 60030―2009 家用纺织品防霉性能测试方法[S].
[8] ASTM G21―2015 Standard Practice for Determining Resistance of Synthetic Polymeric Materials to Fungi [S].
[9] GB/T 24128―2009 塑料防霉性能试验方法[S].
[10] QB/T 2591―2003 抗菌塑料 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S].
[11] SN/T 3840.2―2014 鞋和鞋材 抗真菌性能测试方法[S].
[12] QB/T 4341―2012 抗菌聚氨酯合成革 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S].
[13] 谢小保,商成杰, 李素娟. 纺织品防霉检测技术[J]. 印染, 2013,(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