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程资源范文

时间:2023-10-27 17:50: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课程资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学课程资源

篇1

关键词:课程资源;科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5-0104-02

科学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针对小学科学课程的特征、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等因素,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提高教学效益是实现科学课程改革目标的一个关键环节。

一、立足学生“前概念”,筛选课程资源

学生在走进科学课堂之前并非白纸一张,由于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认知水平,对于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现象、各种问题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和认识。这种对事物和现象的认识往往是表面的、非本质的,是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我们将学生的这种认识称之为“前科学概念”,简称“前概念”。 前概念是儿童学习科学知识的基础,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忽视学生的前概念,往往导致科学课程的低效、甚至无效。但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阅历、认知特点决定着前科学概念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有一些是不正确的,甚至是错误的。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前概念,筛选出有用的课程资源,找准课堂教学的生长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概念。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采用访谈、问卷调查、画概念图、预测解释等多种方法分析学生对新的知识已经有了怎样的认识,拥有哪些前概念,对这些概念的认识水平等,深入分析学生的前概念发展水平。

例如,在教学《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时,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

情境一:教师让学生预测一大一小两个马铃薯在一杯清水和一杯等量的盐水(学生不知一杯是盐水)中的沉浮。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顺利地进行了预测:大的沉,小的浮。接下来的实验让学生大失所望。由此得知学生的前概念:重的沉,轻的浮。

情境二:教师又把大小马铃薯同时放入一个沉浮实验盒中,让学生预测在两杯水中的沉浮情况,结果清水中的大小马铃薯全部都沉下去了,盐水中的大小马铃薯全部都浮起来了。这样的情境激化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新的假设也产生了:物体的沉浮可能与其所浸入的液体有关。教学的生长点生成了。于是教师引领着学生走进了探究的天地:两杯液体有什么不同?怎样设计实验验证两杯液体的不同?

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丰富感性认识,消除学生前概念和科学理解之间的差异,引入差异事件,提供实践载体,最终在教师的引领下,发现了影响物体沉浮的秘密:改变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二、回归生活,捕捉课程资源

《义务教学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总目标强调: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可见,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是科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科学课程的重要特征。各种科学现象起源于我们生活中的各种自然现象,科学是对各种自然现象本质的高度的理论概括,因而又高于生活。这一特征决定着教师的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中来,又回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在学生的生活中去捕捉点点滴滴的课程资源,从而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主动。

例如,教学《气体的热胀冷缩》一课时,教师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

师:今天,老师和小红玩乒乓球的时候,不小心把乒乓球踩瘪了,但皮没破。谁能帮老师想想办法,让瘪了的球鼓起来?

生:用球拍轻轻碾。(学生演示用球拍轻轻碾,但仍然有些部分不能鼓起来。)

师:谁还有别的办法?

生:用热水烫。

师:(演示用热水烫,球鼓起来了。)

师: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是什么原因使球鼓起来了?

生:热胀冷缩。

师:可能是什么东西受热膨胀起来了?

生1:是球皮受热膨胀起来了,因为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生2:我认为是乒乓球里的气体受热膨胀起来了,因为如果球皮踩破了,怎么烫也鼓不起来。

师:看来同学们的意见不一致,要想判断谁的看法正确,必须先弄清楚什么问题?

生:必须先知道气体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师:那么咱们怎么验证气体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

这样的设计贴近学生生活,把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现象植入课堂,开启学生求知的心扉,才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

三、巧用现代媒体,优化课程资源

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他们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但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尤其是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大量的现代媒体涌入生活、课堂,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地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优化课程资源,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科版科学教材全套共37个单元,约140个活动,其中侧重于生命世界主题的单元10个,侧重于物质世界主题的单元11个,侧重于地球与宇宙主题的单元8个,另有8个学科综合单元。整体内容的选择上服从于活动设计的需要,服从于儿童学科素养发展的需要。全套教材是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为主线构建的,构建的基础是活动。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受学校的实际条件、学生的认知水平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有的活动没有办法展开,或者是效果达不到教材编排的意图,而现代媒体的灵活运用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以《地球与宇宙》版块的教学为例,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日食和月食的成因等,对于师生而言是既熟悉而又生疏的。熟悉是因为我们亲历着这些现象的发生,生疏是因为学生的年龄限制,很难用准确、科学的语言来描述这些自然现象。虽然通过模拟探究活动能够解决部分问题,但学生的描述仍然不够准确,但Flas课件能以生动形象的画面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形象的为学生演示各种天文现象的成因,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的同时,用活现代媒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课堂延伸,激活课程资源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课教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是课程资源,大自然、工厂、农村、企业、农场、林场等是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教师要让学生们从课内走向课外,走向生活与社会,让学生学科学、用科学,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

1.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组建科技社团,开展科普知识活动和科技活动。

2.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开展小种植、小养殖活动。

3.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环保小卫士活动。

4.开展自制教学活动,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而言之,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教师要不断更新课程理念,加强课程建设,在开发课程资源的同时,要能够充分整合、利用和呈现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热爱科学,让丰富的课程资源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挥出最大效益,焕发出科学课堂的神和采,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篇2

1用好教材、教参和课标

教材、教参和课标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是我们每个教师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资料。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认真钻研课标、教材和教参,课堂上,课堂上抓住这些资源,融会贯通的合理地利用。

2经常阅读与教育有关的报刊、杂志

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通过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平时我经常阅读《科学课》、《人民教育》、《教师博览》等杂志,每天浏览《中国教育报》、《学习方法报》等教育报刊,这些杂志和报刊有的是我自己购买的,有的是从单位借阅的,每次发现好的文章我都会摘录下来并及时撰写学习笔记,学习心得。

3利用好网络资源

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网络非常方便,我每天坚持上网,浏览专业的教育教学网站,搜集资料,我经常去的网站有《小学科学网》、《山西基础教育网》、《凤凰教育网》等,有时我还要利用网络下载资源。例如教学中我经常要下载一些视频在课堂上使用,比如学习《有趣的食物链》一课时,我就下载使用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视频,学习《今天天气怎么样》时,我就下载使用了《天气预报》这个视频…这些教学资源的运用很好地服务了课堂教学。

4自制教学资源

在科学教学中,我经常自制教具和课件来服务教学,例如在教学《看月亮》这一课时,我就自制了月相盒,使孩子们直观、形象地观察了月相变化,教学效果显著。使用教学课件的例子比比皆是,就不一一例举了。

5通过教育论坛、博客、QQ群进行网上交流和研讨,向同行请教等也是我积累资源的途径

篇3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实践

小学科学课程主要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提倡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探究活动中培养他们的探究欲望,让他们对科学的本质进行理解,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思考问题和看待问题。我认为要想推进小学科学教学的顺利开展,开发利用好课程资源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对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笔者有几点心得,现简述如下。

一、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我们的校园内有很多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例如,校园内的花草树木、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微机室等。这些课程资源的开发就在我们身旁。科学教师可以从诸多学校资源中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我经常会引导同学们去观察校园里花草树木的变化,比较不同花草树木叶子的形状、大小、颜色,分析各种花朵的构造,研究各种花的花冠形状,闻一闻花的香气。我还经常组织学生到校园里去寻找小动物、小昆虫,去拓印树干的形状然后制作成图册。同学们对于这样的活动非常好奇,参与性也非常强。除此之外,我还利用学校的微机室组织学生上网查阅一些相关的科学资料。例如,蝴蝶的习性,蜜蜂的习性等。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同学们对于这些小生物有了非常细致的了解。不仅掌握了很多科学知识,更体验到了无穷的乐趣。

二、家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我认为,我们的小学科学仅仅局限于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是远远不能满足教学要求的,家庭中也存在很多的科学资源。存在于家庭中的科学资源往往是同学们所熟悉的,对于这类课程资源的开发往往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

例如,小学生的家中都有很多电动和机械玩具。这些玩具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则可以组织学生把家里的玩具带到学校来,大家一起探究这些玩具工作的原理。同学们家里每天都会扔掉一些废旧的塑料袋、废旧的电池。那么这些废旧的电池和塑料袋进入到土壤中对我们的土壤又会产生哪些危害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我们班有一位同学的闹钟坏了,于是我让他把这个闹钟带到学校来,大家一起研究如何把它修好。在修理的过程中同学们积极进行探究,献言献策,最终把这个闹钟给修好了。修好这个闹钟之后同学们感到非常自豪,增强了进行科学探究的信心。

三、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社区是同学们生活的主要场所,社区中包含的课程资源也非常多,比如工厂、大专院校、植物园、公园等。为了有效对科学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我还经常结合社区资源进行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例如,我校旁边有很多工厂,每天都会排放出很多废水。有一次我走到一条小河边,发现河里的水都变成了黑色,并且水面上还漂浮着很多死鱼。周围的居民看到这种情况纷纷拿网兜和竹竿去捞这些死鱼。看到这种情况,我深感吃惊。回去之后便组织学生对这一情况进行考察。在考察中同学们了解到:由于水污染,很多鱼都死了,旁边的庄稼也受到了污染。对于这种情况很多同学都表现出了忧虑,并且还有很多同学表示长大之后绝不做这样的事情,要立志保护好家乡的水资源,让其不受污染。在我的倡议之下,同学们还找到了厂方,向他们提出了这个问题,厂方领导表示一定会尽快解决这一问题。

四、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

乡土资源主要包括:生产与生活经验、传统文化、民风习俗以及乡土地理等。在每一所学校周围都有着独具特色的乡土资源,而这些乡土资源正是我们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天然场地。在对小学科学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一定不能放过对乡土资源的开发。

例如,在每年的插秧季节,我们学校周边的农田里有很多农民都在热火朝天地插秧。此时便可以组织学生对农民伯伯进行访谈,了解插秧多少间距较为合适,了解为什么秧苗不能插得过密等。通过对农民伯伯的访谈,同学们可以掌握很多相关的科学知识。夏季有很多农民在自家的玉米地里套种红豆和绿豆。针对这一情况也可以组织学生调查和了解,了解套种的科学知识。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去一些养殖户家里了解养猪、养鸡、养鸭的科学知识等。乡土资源是无穷无尽的,我们可以尽情地进行开发和利用,进而不断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事实上,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不难,只要你是一个有心人,就可以有效地从学校资源、家庭资源、社区资源以及乡土资源中进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在具体的实践中我深深的感受到:开发的课程资源往往比教材中的课程更有趣,同学们也非常喜欢这样的课程资源。他们的科学素养以及科学学习兴趣在这些开发的课程资源中得到了有效地提高。

参考文献:

[1]向星.发掘农村小学科学课程资源提高农村学校科学教学

质量[J].新课程学习,2010(4).

[2]钟巧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家庭教育资源

的开发与利用[J].新课程研究,2009(12).

[3]冷丹阳.小学科学课中社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探析[J].辽

宁师专学报,2009(1).

篇4

一、 利用好身边的“馆”和“园”。

我们的身边有很多馆,如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校内的图书室作为教育资源的一部分要充分使用,可以在图书管理员的协调下,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的专题阅读,比如学习星空时可以重点去读天文方面的书籍,学习有生命的物体时可以去查阅动植物方面的相关资料;或是空余时间引导学生自由的阅读科学信息,开阔视野,培养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对于校外的图书馆,可以在班主任的支持下联系家长周末带孩子自由地阅读。

科技馆的充分利用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加强学生对科学课程的直观形象的理解,给课程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博物馆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重要的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比如在学习恐龙、化石、生物进化之类的课时就可以去博物馆参观学习。

另外,身边的主题公园也可以选择性地利用,比如常州的中华恐龙园就有很多恐龙发展史方面的资料,可以利用春游秋游或是周末的时候督促学生在玩的时候阅读这些信息。身边的生态公园也是学习的好地方,比如三年级学生学习有生命的物体时可以组织学生去公园参观各种植物,很多不知名的植物,公园里都有详细的介绍,既接触了自然呼吸了新鲜空气,同时又学到了知识。

二、 利用好身边的“室”和“师”

科学仪器室和实验室是我们身边最方便的教学工具,在课程资源利用上当然要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实验室在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合作学习交流能力以及评价能力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课上甚至课后要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认真参与实验,深入研究其感兴趣的部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写科技类小论文,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在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的同时,教师也要充分利用科学实验室和教室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学校有条件做的实验一定要做,达不到条件做的实验要想办法替代或是改进。例如《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一课,要求探索声音在真空的条件下能不能传播。如何达到真空?实验室现有的器材达不到,怎么办?找替代的方法:在一个圆底的烧瓶中装少量的水,放火上加热,在水将要沸腾,水蒸气充满整个瓶子时,将事先准备好的挂有小铃铛的塞子塞上,烧瓶冷却后,水蒸气重新凝聚成水滴。此时,烧瓶中只剩下很少的空气,我们可以把它视为真空,这时摇动小铃铛我们能看见它在动却听不到声音,从而验证了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空气介质。

学校里有许多博学多才的教师,科学教师可以在他们的协作下开展科学教学活动。比如可以向美术教师学习制作科学资料卡片,请手工老师帮助做些科学小教具,如雨量器、食物卡片等等。此外,不同学科之间也可以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比如学习小车的运动一课时,可以先请数学老师教授速度的概念,在此前提下,学生就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运动的概念,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知识,也激发了学生对其他相关学科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学生会主动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学生的心中,班主任的地位非常的重要,科学教师可以在班主任的帮助下,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小小图书馆,把各位同学拿来的科普读物登记后整理归类。班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爱好向同学借阅,使这些图书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科学课的资源也丰富很多。

三、 利用好“我”和“你”

在利用上述资源的同时不要忘了“我”和“你”,师生才是课程实施的主要参与者。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教师在探究活动中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所以教师也是科学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必须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要把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起来,不仅要积极收集一些有关课程资源的理论资料,进行深入的自学讨论,而且要把理论认识运用到教学中,开展一些课程资源开发的教学研究活动,探索课程资源开发的新途径、新方法,在实践中获得理念的提升。

学生也应该是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者。首先,学生本身就是一大资源,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经验、社会情感都是宝贵的资源。正是有了这些资源基础,学生才能提出探究的科学问题,才能积极地投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其次,在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从场地的选择、材料的准备到研究成果的展示,都离不开学生的自我探索,这也正是学生开发利用各种资源的体现。所以说学生不仅是一种动态的课程资源,也是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的作用,让学生都来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如收集可利用的废旧物品、共享学习资料,利用学校、班级的板报、生物角介绍方法或展示成果。一方面宣传开发课程资源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学会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同时也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中课程资源的重要性以及自身的价值,激发学生开发课程资源的热情。

此外,还要积极争取学校的广泛支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物质基础既是一个完备教育过程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同时又是对学生精神世界加以影响的手段。”学校是科学活动的主阵地,教师要争取领导的广泛支持,让大家都来关心课程资源的开发,都来参与课程资源的建设。如:添加仪器改造或创建科学实验室和仪器室;充分利用学校的自然环境开辟科技园地、饲养园地等科学教育基地;在学习校园里的小动物、可爱的蚕宝宝这些课时成立养殖小组,让学生利用课间和课后的时间观察记录动物的成长;可以把学校的边角杂地开发成微型植物园,在学习植物的一生、各种各样的叶、油菜花、种子和果实等课时,提供生动多样的研究素材。

篇5

一、STEM教育理念

STEM教学是指以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个学科的基础的综合教学。每学期开设4到5个综合性研究话题,利用四科知识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STEM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更容易激发学生对科学和数学抽象学科的兴趣。从STEM教育的成果看,学生可以在科学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已经学到的知识,利用各种设备开展多项实验,进行科学真理探索。

二、STEM教育背景下,科学课程改革的举措措施

(1)从科学实验入手,整合四科知识,增强探究性

小学科学教材从简易的生活实验入手,分析周边的动植物、空气、水源以及各种材料,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教师可以立足于科学实验,将相关的数学知识、工程和技术融入其中,进行教学资源整合,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性的研究思想。例如,在“过滤污水”的课题研究中,首先,教师明确“污水处理”话题,对话题需要的知识进行简单叙述,采用自然池塘的水、生活日常用品、活性炭等为试验提供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制污水净化处理器,利用塑料瓶、棉制衣服、纸巾、活性炭包、抹布等不同物质进行过滤,比较各种材料的净化效果;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进行总结,拓展污水成分以及净化污水采用的原理。在“试验+讲解”的模式下,学生会对污水处理产生深刻的印象,强化自身的环保意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以科学故事为基,培养学生综合学科知识思考问题的能力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树立远大的科研理想。科学教材中以科学家的具体事例为榜样,引导学生开展科学实验探究。然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过于注重对科学知识的讲解,加强学生的应试能力,对科学家的故事和科学知识的发展史讲解不多,无法吸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教学水平。基于STEM教学理念,教师应开展素质教育,通过科学家发展真理的过程,为学生讲解科学研究的意义,突出科学家的品质,让学生获得感悟。例如,在“动植物繁衍后代”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生物学家达尔文为例,向学生展示达尔文发现“进化规律”的过程,让学生体会科学的奥妙和研究的艰辛。又如,法拉第将电学和磁学知识结合在一起,开创了电磁学的大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3)学科整合,增强对数学知识的运用

数学知识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科学教学中,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在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用途认知不明,常常按照公式进行生搬硬套,进而出现错误,科学课堂应该针对学生的弱项进行补救,让学生在应用中体会数学知识。例如,在“探究星体”的章节中,教师为学生讲解不同类型的星体和运行方式以及星体之间的影响,如潮汐。在讲解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星球体积数值之间的对比,让学生认识到星体之间大小的差异。采用数学知识进行简单计算,既可以考察学生的数学能力,又可以完善科学的教学内容,引发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又如,在“能量转化”的章节中,教师按照实际生活对学校的耗电量进行计算,让学生体会节约用电的必要性。以上两个例子是简单整合,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进行知识的探索,由已知的知识推出未知的知识。

(4)课堂联系实际,拉近科学课程与现实的距离

小学科学教材中列举了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但这些内容多为引导部分,与教材知识的运用有着差距,降低了学生对科学知识实用性层面的认知。因此,教师应该将科学课程知识内容与生活中的技术、工程进行联系,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些基础知识的价值。例如,在“气体力量”的课题中,教师可以举出自行车胎、气垫的生活实例,让学生体会气体的力量,让学生进行自行车打气实验,在打气过程中深入感受气体的内在力量。课堂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将为学生提供理解现实问题的新角度,不断激发个人智慧,成为有创造力的人。

三、结语

篇6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技术

科学在我国教育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对于科学课程教学改革也越来越重视。科学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利用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加强学生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和掌握,使得学生可以利用科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众多事物。科学课程教学资源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教师需要注重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从而促进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实现科学课程的教育目的。所以,对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深入探究具有现实意义,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增强教育人员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意识

对于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发现,以往小学科学课程开展中教师只是注重对教材内容进行讲授,教师的创新意识较差,不能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师死板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述,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对教材知识点进行记忆,降低了学生对于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小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理解和掌握,长时间则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科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很多的科学知识都与学生的生活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小学生还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他们对于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需要充分地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障科学课程的教学成效。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小学生感受到科学课程的魅力。例如,零食是小学生最喜爱的食物,他们在和父母逛超市时,经常会告诉父母想要什么,很多时候他们不知道零食的名称,只是按照自身对零食外包装的主观印象进行描述。教师在讲述“包装上的信息”这一教学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喜爱的食物包装带到课堂上,以学生准备的食物包装作为教学用具,引导学生对科学知识进行学习。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利用意识,才能打破教材内容的限制,激发学生对于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强化学生对周围世界的体验

小学生对于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开展教学活动,加强课程教学活动开展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强化学生对周围世界的体验。例如,在讲述“我们看到了什么”这一章节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生活周围存在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校园生态系统中存在哪些生命,经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可以发现在校园中不仅存在众多的花草树木,同时还有蝴蝶、小鸟、蜜蜂,在学校的池塘中还有很多小鱼。教师为学生设计众多的问题:校园中存在的生物是怎样生存的?它们的生活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如果学校池塘中的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会导致哪些生物死亡?需要采用哪些措施加强对学校周围环境的保护?这样校园内存在的众多事物就可以成为科学课程的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三、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丰富小学科学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我国众多领域的发展输入了新的生命力,我国的教育领域也是如此。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以科学课程的教育目的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互联网络找寻更多的教学资源。例如,教师在讲述“电路出故障了”这一教学内容时,就可以在互联网络上找寻众多有价值的教学素材,并且对教学素材进行挑选。教师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将找寻的教学素材进行PPT的制作。教师利用投影仪对学生进行PPT展示,以计算机为基础进行虚拟电路的构建,使得抽象的教学内容可以直观化、形象化地呈现给学生,从而加强学生对于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开发和应用科学课程教学资源。而且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科学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小学生可以用科学的眼光探索未知的世界。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小学科学教学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科学教师需要增强自身的教学资源开发利用意识,加强学生生活与课程教学之间的联系,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找寻更多有价值的教学素材,从而实现科学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的目的,促进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

作者:龚明军 单位:重庆市黔江区城东中心小学校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科学课堂教学 生成性资源 开发与利用

新课程理念别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中课堂生成性资源作为课堂教学资源中的一个亮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动态生成”正引领着我们对课程、课堂、教学的实质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什么是课堂生成性资源?

一、什么是课堂生成性资源

1.我眼中的生成性课程资源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指出:“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就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我把它理解为:在课堂教学情境中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共同思考与共同发展中产生的超出教师教案设计的新问题、新情况,即表现在言语、行为、情绪方式表达中出现的“节外生枝”的情况。

2.开发生成性资源的前提——善于倾听

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话,思考他为什么这么回答?他是怎么想的,是什么问题导致他有这样的想法。只有学会倾听,及时把握课堂上出现的新信息,才能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3.课堂生成的最佳“营养源”——激活滋生

和谐文化,是课堂生成的“滋养液”。自由、安全、和谐的课堂文化才能萌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孵化”出有效的课堂生成。

柔性预设,是课堂生成的“敲门砖”。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新课堂,变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关注学生“主体”的学习状态,教学预设更多地注入学习设计的内涵,这样的设计应是“柔性设计”。

赏识评价,是课堂生成的“助推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评价时相互赏识、相互激励,能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给学生以自信与信任、轻松与自由、个性张扬与思维放飞的“土壤”。

二、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分类

1.质疑型资源——引发精彩

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有效互动的过程,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必然会产生许多疑惑或需求,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善于捕捉,把握动态生成的机会,巧妙加以运用,促进动态生成。

在《简单机械》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自制杆秤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出结论后,有学生在议论:“小贩的缺斤少两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我及时抓住这一生成点,引导学生利用杠杆的平衡原理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情况进行讨论,同学们提出三种可能:(1)是秤砣太轻;(2)是秤盘加重;(3)是刻度的准确性有问题。然后,分别用减轻秤砣的重量、秤盘底部粘吸磁铁这两种方法加以验证。学生通过探究交流,既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又解决了实际问题。在课堂中,笔者重视学生提出的疑问,注意捕捉动态生成的资源,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样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又促进了创新思维的培养,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意外型资源——趋利避害

在演示用稀盐酸和石灰石抽取CO2并检验CO2的特性实验时,由于课前准备太伧促,拿了一瓶浓度较高的盐酸。结果在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时,产生了与预期不同的现象:“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学生们议论纷纷,甚至有个别调皮的学生怪笑着准备看老师的笑话。我并没有被这意外“吓倒”,也没有采用欺骗、搪塞等手段强行按预设施教,而是顺水推舟,先告诉学生所用盐酸浓度较高,而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分析石灰水不变浑浊的原因以及从中有何感想。 本案例中,我通过对“意外”事件的转化,不但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对药品(稀盐酸)的选择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而且对科学研究的严谨性有了亲身体验。

3.创意型资源——锦上添花

在课堂上,会出现许多创意型课程资源,教师应及时捕捉放大,使其锦上添花。

试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测出炒菜锅的深度。

参考答案为给锅盛满水,用一根很细的棒子去测量深度,多次测量,取最大值,做好记号,最后用米尺测出,即为锅的深度。

一学生提出另一种思路:先把锅平放,在锅内滴一滴水,然后在水滴的位置上用记号笔做上记号;最后把锅盛满水,用一根很细的棒子去测量深度,做好记号,最后用米尺测出,即为锅的深度。

该学生的方法的优点是快速、准确地找到了锅的中心,为后面的测量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步骤,同时提高了测量的准确率。

4.错误型资源——妙手回春

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受知识、经验、思维能力的限制,必然会产生一些偏差甚至错误的信息,如果直接纠正或否决,也许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如果抓住这些错误信息,加以巧妙的引导和利用,就会成为激活学生思维的动态生成资源。

我们学校李老师在上氧气的制取演示实验,由于他是新老师,课前准备太匆忙,结果实验时用了向下排空气法,最后遇到氧气不纯,才发现是操作错误,后来他急中生智,反把球踢给学生,问学生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学生都不敢说,因为书上虽说向上排空气法,但真正的原因不确定,所以他这样把错误的操作无意中演示了一遍,使学生印象更深刻,效果更好,以后学生不会问为什么不用向下排空气法,也知道其中的道理了。

三、课堂生成性资源利用的注意点

1.不要超越学生能力和偏离教学目标

不加分析地利用这一“生成”,无形就是把整条知识链中的某一环节拆出来,打乱了学生知识系统形成的逻辑性与循序渐进性,超出学生接受能力、偏离教学目标的生成无异于鹊巢鸠占。

2.摒弃随意生成,把握生成性资源的不确定性

资源生成并非盲目生成,它必须围绕课程的教学目标来进行,同时还必须注意生成的时间和制约性。如果远离原先预设的总体目标和教学任务,使整节课都处于生成状态,那么,教学的主要目标就会落空,知识的系统性将会受到严重破坏。课堂上生成的资源因素具有方向的不确定性,教育价值的大小不同,有的还可能产生负面教育效应。所以,教师在课堂生成中要注意把握好方向,适时地作出反应和调整。

3.不要有悖于文本的人文内涵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课堂上的生成固然精彩,但是如果当学生价值取向有悖于文本人文内涵的时候,教师也不加区分和处理,信手拈来,导致曲解文本,这样的生成不但没有意义,而且是负效的。

四、课堂生成性资源利用的意义

总之,科学课堂教学中不是缺乏教学资源,而是缺乏善于发现和有效利用教学资源的眼睛。只要我们有正确运用生成性资源的策略,不断反思,善于总结,使自己真正成为生成性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这样就会使课堂教学散发出生命的灵性和无穷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周建秋.探索初中科学教学即时评价.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11).

[2]朱清时.义务教育实验教材科学课本(七年级、八年级)[M].

篇8

论文摘要:科学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应注重把幼儿和教师的兴趣、经验、智慧、情感等生成性课程资源纳入科学教育活动当中。挖掘幼儿蕴藏的课程资源主要应把握兴趣资源、经验资源、活动资源等方面,开发教师蕴藏的课程资源主要是生活经验资源、教育经验资源、偶发性课程资源等。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要注重把幼儿和教师的兴趣、经验、智慧、情感等作为丰富的课程资源纳入科学教育领域,使其通过教师巧妙的设计,与幼儿深层互动,成为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要素来源。

一、努力挖掘幼儿本身所蕴藏的课程资源

(一)应趣而生——妙用幼儿的兴趣资源

幼儿虽没有明确的科学概念,却有着与生俱来的探究科学的思维和对科学问题的兴趣。当和幼儿们在一起时,经常会听到许多奇怪的问题,如太阳为什么早晨升起、晚上落下,水是从哪里来的,人是从哪里来的等,这些看似浅显的问题,却蕴涵着丰富的科学现象和深奥的科学道理。也正是这些疑问,激发了幼儿无穷的探究兴趣,指引着他们向科学的殿堂一步步迈进。

只有真正了解了幼儿对某一事物的理解和兴趣点,教师设计的活动才能真正受幼儿欢迎。如在自然角观察活动中,有的幼儿因为自己种植的大蒜长得高而洋洋自得,有的则因为大蒜长得矮而感觉委屈。幼儿因为大蒜的高矮问题发生了争论,有的说自己浇水多所以长得高,有的说浇水多会把大蒜淹死。究竟是什么影响了大蒜的生长速度呢?教师在发现幼儿的争论后及时介入,并让幼儿又翻看了自己原来的记录。结果,他们发现各自种植的大蒜是放在不同的地方,而且在同一天记录的时间里温度不同、阳光照射的时间也有长短。究竟是不是这些原因,将信将疑的孩子自愿分成两组进行了研究,一组把大蒜放在有阳光照射的窗台上,另一组将其放在背阴的室外,每天坚持做观察记录,结果,他们逐渐发现了两组大蒜存在着明显不同的生长过程。

(二)创设问题情境——巧用幼儿的经验资源

第一,从善用幼儿的疑问中生成。如在主题性科学活动“蚕的生长过程”中,教师让幼儿每人亲自养一些蚕。一个月后,幼儿带着自己的养蚕日记进行交流。教师通过集体教学活动让幼儿对蚕的生长过程有一个明确的再认识和提升。活动中,当教师回顾“蚕是怎样结茧并在茧里由蛹蜕变成蛾后飞出来”时,幼儿却提出:“他们待在茧里时怎么就会长出翅膀,变成蛾呢?”尽管教师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了半天,可幼儿就是不能领会。由于蚕蛹蜕变成蛾是在蚕茧里进行的,幼儿无法用他们的肉眼观察到,而幼儿又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故对自己无法亲眼所见和无法亲自体验的现象很难理解。可见,仅仅靠语言传授是不容易被幼儿所接受的。解决的办法是根据这个问题制作一个电脑动画课件,把蚕在蚕茧里的生长变化过程制作成一个简单的Flash动画,让幼儿能够亲眼见识一下他们所感兴趣的这个过程。

第二,从妙用幼儿的错中生成。由于幼儿思维发展不成熟,认识事物时往往会被眼前的现象所迷惑,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很多教师在组织幼儿从事科学探究活动时“见错色变”,焦头烂额,不知如何是好。其实,教师如果从教学过程中幼儿出现的错误想法出发,进行引导点拨,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妙用幼儿的错”这一教学策略的特点,是通过利用幼儿的错误,并使其充分暴露出错的过程,然后因势利导从而生成正误知识的辨析点,将幼儿的错误转变成一个良好的教学资源,使幼儿从中获益。比如在“认识风”的科学教育活动中,大多数幼儿猜想扇动毛巾会产生风,扇动塑料袋会有风,扇动纸板会有风,而扇动小木片没有风。教师就让他们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许多小朋友验证后仍然认为扇动小木片没有风。原因是扇动小木片时风比较小,扇动的物体太重,因此不能明显感知。因此,教师就要换一些较轻的物体让幼儿扇,比如小纸屑,小木片把小纸屑扇得到处飞舞。由此,他们认识到“扇动任何物体都能产生风”。

第三,从巧用幼儿的话中生成。幼儿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话,如果教师能够及时抓住这些话语,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案,就会使活动出现一些闪光点,从而取得良好的活动效果。比如在探究“沉与浮”的科学活动中,幼儿把海绵放进水里,发现海绵先是浮在水面上,过一会儿就沉进水中。他们一边做实验,一边自言自语道:“海绵吸了水,所以沉下去了。”一句话提醒了教师,为什么海绵吸了水就会沉下去呢?为了给幼儿一个更高的探究平台,教师拿来了天平,让幼儿称一称干海绵和湿海绵的轻重,从而把探究“沉与浮”的活动引向深入。

(三)与生活接轨——活用幼儿的生活资源

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不仅为幼儿获得能真正理解和内化的科学知识与经验提供前提和可能,而且能让幼儿真正体验到学习内容对自己的意义。只有幼儿自己知道想要了解和解决的问题,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究,才能发现和感受到周围世界的神奇,才能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幼儿获取科学信息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善于把幼儿已经掌握的和能够发现的信息作为课程资源,以使科学活动的内容更丰富,更贴近幼儿的生活。因此,关注幼儿的实际生活,充分挖掘利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的科学现象和科学问题,是开发科学课程资源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二、大力开发教师蕴涵的课程资源

(一)挖掘教师的生活经验资源

教师的人生经历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它就像埋藏在地底下的矿藏一样需要开采、钻探。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用自己的经历、趣事去激发和感染幼儿,引起幼儿心灵的触动,促成幼儿科学灵感顿生,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激活教师的教育经验资源

首先,教师应重视对幼儿科学经验背景的调查研究。对幼儿的科学教育一定要建立在对幼儿了解的基础上,幼儿对要探究的事物的熟知程度决定他将要探究的程度。对幼儿的调查研究主要通过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了解幼儿对将要探究的主题或事物的主要概念、特征等方面的已有经验,并且还要了解对将要探究的主题或事物(现象)的主要探究兴趣点。

其次,教师应重视及时为幼儿的科学活动提供资料反馈。在幼儿科学学习和探究活动过程中,教师及时的指导和为幼儿提供反馈资料也尤为重要。它作为幼儿科学探究的一种必要学习资源,可以帮助幼儿在探究过程中梳理前期经验和探究过程,作一阶段小结,进一步支撑幼儿对某一事物或现象作更深层次的研究,从而为幼儿新的科学概念和经验的建构提供支持。

最后,教师应注重对科学活动过程的反思与总结。教师对科学活动的反思也是科学教育活动非常有效的课程资源。通过教师的反思和总结,可以对过去活动的优点与不足加以归纳,这些归纳的结果都能成为教师新的经验和教学策略资源,为其科学教育活动的不断改进和创新服务。教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得出的结论,成为下一次活动最有效的资源,促进科学活动的不断完善、改进和创新。

(三)善于捕捉师生互动过程中的偶发性课程资源

第一,临场应变,适时利用。科学教育活动中常会发生一些不期而至的现象。对这些突发事件和偶然情境,有的教师将其纳入自己的视野,予以关注,并将其和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或者本学科的教育价值有意义地联系起来,进行适当地开发和利用。

第二,筛选重组,合理利用。在一个真实的科学教育活动情境中,有时也可能同时出现多种偶发事件。这些偶发事件,有的与活动有关,有利于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如幼儿突然萌生的想法和建议等;有的虽与活动有关,却阻碍活动的继续进行,如探究过程中幼儿因意见不同突然出现的纠纷等;有时会出现一些与教育内容无关的因素,面对诸多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偶发性事件,教师要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背景,先进行筛选,然后根据活动原理对其进行重组。

不是所有的现象和活动都是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资源,教师的判断和选择在处理类似现象时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应辨析出不适当的、毫无意义的意见,选择和强调与科学活动有关的那些意见,以促进科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刘晓晔,祝军.从各国幼儿园科学教育纲要看幼儿科学教育走向[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6).

[2]张燕.幼儿园如何开展科学教育活动[J].科技信息,2008,(8).

篇9

一、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挖掘与预设

1.捕捉意外,迸发“生成”。

现实生活中,许多科学发现、发明大多是从意外情况中获得灵感,从而取得成功的。我们在观察、实验中,要像科学家那样,敏锐地判断意外情况。教师研究意外情况,适时修改或增加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引发好奇心、引起问题、引发思考的生动有效的途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种即时巧妙的应对,看似偶然触发,信手拈来,似乎丝毫不费功夫,实际上却是长年的经验、学识的积淀和历经反复实践思索的艺术结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长年的经验、学识的积淀也是一种预设。

2.创设障碍,激发“生成”。

在我们的课堂上或者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也许有着很多的功利,好像课堂上非得给孩子一些什么,尤其希望孩子们在经过“热热闹闹”的过程之后,非得顺顺当当地得出一些像模像样的“结论”,否则,心中总存着一些遗憾。现在我们要生成就不妨给孩子制造些麻烦、设置些障碍、犯些错误,课上的顺不顺当又有什么关系呢?

3.立足真实,深化“生成”。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它不可能全部完美。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只有真实才是最精彩的。叶澜教授曾提出用五个实来作为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扎实、朴实、平实、丰实、真实),就让我们用“求真求实”的胸怀,去追求好课的境界。

二、在实验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1.立足于做,突出实践性。

科学课的学科特点就是实验教学。而科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发展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所从事的学习活动,其本质就是让学生“动手做”。因此,实验应当突出实践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首先,要拓展实验的内容,选择与学生生活实践密不可分的小实验,或配合课堂教学的系列实验或补充实验,或有趣味的和新颖的实验等。其次,要拓展实验的空间,所谓拓展空间就是将实验由课堂向课外、教室向家庭、学校向社会延伸,其形式有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开放实验室、建立家庭小实验角等。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由于时间充裕、形式多样,加上考虑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等个性差异,因此更能有针对性地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放实验室就是在规定时间将实验室向有志于开展科学小研究的学生开放,提供相关的实验器材,放手让学生开展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活动。这样,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学生自主发展,并在宽松自如的氛围中积极自主地进行动手实践,或许学生创新的火花就在这不知不觉中点燃了。建立家庭小实验角就是鼓励一些有条件的学生在家中添置少量的仪器或准备一些实验的代用器材,开展一些个人感兴趣的、自己设计的小实验,让这些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实验、去创新。

2.着重于思,注意启发性。

实验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有效的实验启发性,努力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或结果去激励学生思考、分析。小学“科学课”中有许多实验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趣味性,不少内容又具有极强的启发性,如“热胀冷缩”、“淀粉的踪迹”等,这些实验本身所呈现的新奇现象会吸引学生去认真观察和动手实践,同时也会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和探究的欲望。并不是每一个实验都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因此,有目的地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启发性,增强实验的启发性,对学生感知、理解实验现象无疑是有帮助的。做的过程伴随着思维的过程,因此,增强实验的启发性可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能极大的调动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因此在强化实验启发性的同时,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启发引导、点拨指导,在降低思维难度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也就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着眼于疑,强化探索性。

疑问是汲取知识的原动力,有疑惑就有探求,就有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疑置惑营造问题情境,能启发学生思考,并驱使他们通过实验等方法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如教学五年级上册《影子》时,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惑:影子有什么特征?物体和影子有什么关系?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明,通过实验,每个小组能测出物体的长度和影子的长度两个数据,在汇总后让学生分析、比较这些数据,从中可以发现所有影子的长度和物体的长度顶点连结图相似,这时,学生又产生了疑惑这是巧合还是规律?教师继续鼓励他们研究。通过实验、观察,学生发现是太阳的位置的缘故。这样为“太阳的位置在斜线的沿长线上”、“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中鼓励学生对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大胆地预测和猜想,因为预测和猜想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是不可缺少的。如牛顿所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篇10

关键词:生成性资源;初中科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6-0160-01

一、案例描述

在演示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二氧化碳的特性实验时,由于课前拿了一瓶浓盐酸,结果在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时,产生了与预期不同的现象: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学生议论纷纷,甚至有个别调皮的学生怪笑着准备看老师的笑话。本人并没有被这“意外”吓倒,也没有采用欺骗、搪塞等手段强行按预设施教,而是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的原因。

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学生经过思考,提出实验失败的几种可能性;然后,按照学生的假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设计了几种实验,分组实验后,各小组汇报小组实验现象及探究结果,综合实验结果;最后,由学生得出结论:浓盐酸有挥发性,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混有氯化氢一起带到澄清石灰水中,形成稀盐酸,而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或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实验失败是由于有氯化氢的缘故。

在评价和交流中,我们直面刚才实验失败这一事实,在一阵讨论中又由学生提出了对于这个实验的改进方案:将浓盐酸改为稀盐酸即可。接着由学生重新进行了实验,终于得到了正确的实验结论。

通过以上探究实验,学生真正明确了用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必须用稀盐酸。此时本人抛出了“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一定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吗”的问题。学生被这么一问,从“清晰”的思路又回到一头“雾水”之中,从而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了解决这一拓展的问题,本人做了两点提示:

(1)使用浓度较高的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一定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吗?(2)使用浓度低的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长时间地通到澄清石灰水里,一定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吗?要求学生课后上网查询并互相交流。对问题进行拓展的目的是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案例反思

(一)正视“意外”―――有效利用动态生成资源的基础

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缺乏生成意识和及时捕捉、随机处理课堂新信息的能力,惟恐打乱自己的教学设计,硬生生地把学生拉回到预定轨道进行教学,让稍纵即逝的“灵光一现”白白溜走。殊不知,这些与预设产生偏差的个性化表述无论正确与否,只要合理机智地加以开发和利用,往往能对文本解读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创设无法预约的精彩。

(二)善待“意外”―――有效利用动态生成资源的重点

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课堂上的“意外”并非都是有意义、有价值的,然而不少教师为了赶时髦,刻意追求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在课堂里,远离文本,任意生成的有之;旁逸斜出,无谓争辩的有之;陷于一点,纠缠不清的有之;更有甚者,置文本的价值取向于不顾。面对纷沓而至的”意外”,我们要学会善待它们,必须在正确的价值引导下以发展学生的素养为依托,及时捕捉住那些有价值的、生成性的话题,并组织学生展开思维碰撞,引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三)转化“意外”―――有效利用动态生成资源的关键

马卡连柯说:“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品质,教师才可能避免刻板的公式,才能估量此时此地的情况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方法并加以正确地运用。”在科学实验课上,影响科学实验的因素是多元的,比如以上案例中由于某一环节的不到位(把浓盐酸当成稀盐酸),结果导致出现异常的现象。演示实验在课堂上失败的几率是很大的,而教师对情况的处理得当与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师思想观念的新旧与应变能力的高下。设计问题拓展的目的是使学生对药品(稀盐酸)的选择有进一步的理解,对科学研究的严谨性有亲身的体验,对实验规范操作要求有深刻的认识。并通过提示,使学生明确了探究问题的方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育。通过上网查询并互相交流,开阔了学生知识的视野。通过讨论、交流,培育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发散思维、表达交流、分析归纳等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使学生在拓展中得到提升。

总之,教师要正视“意外”,要捕捉课堂出现有意义、有价值的“意外”,及时运用和激活自身的教学灵感和机智,巧妙地引导点拨,转化“意外”,从而使我们的课堂获得“意外”的收获。

参考文献:

[1] 艳.“意外”带来的“精彩”―――观《九色鹿》教学片断随感[J].基础教育研究,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