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讯设备制造范文
时间:2023-10-27 17:50: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移动通讯设备制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不需要电话线,我们就算在严寒的南极、酷热的沙漠,都可以随时随地的使用宽带!
因为,丹麦泰纳(Thrane&Thrane)公司推出的Explorer系列产品,把我们宽带无处不在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习惯网络的存在,工作要用到网络,交友要用到网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用到网络,没有网络存在的生活是无法想像的。但有的时候,人们因公或因私外出在某地时,经常由于当地条件的限制无法上网,不能收发邮件,不能收发传真,甚至无法用电话与家人或同事联系。如今,BGAN的出现解决了这种燃眉之急,使宽带的使用不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Inmarsat的BGAN是提供高速数据及语音功能的移动卫星新服务,已于2007年覆盖全球。丹麦泰纳(Thrane&Thrane)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卫星通讯设备供应商,既是BGAN终端的制造厂商,同时也是推动和促进BGAN地面站和Inmarsat卫星网络发展的公司。旗下两个品牌Explorer和Sailor的产品使在陆地上和海上没有条件使用宽带的用户能够轻松上网,这样一来,收发邮件、接收传真、使用电话与外界保持联系,县至视频会议都能轻松实现。
3月18日,丹麦泰纳(Thrane&Thrane)公司在北京举行了关于Explorer系列产品的演示会。
泰纳渠道营销经理翟惠莲在产品演示前,先给在座的媒体介绍了Explorer一系列的产品。其中能以3至6斤的重量(Explorer 500重1.4公斤,Explorer 700重3.2公斤),不到一个笔记本的大小,提供将近400kbps以上的带宽(Explorer 500的带宽为464/448kbps,Explorer 700的带宽为492/492kbps)的介绍,让我印象尤为深刻。
介绍完毕,我们随着泰纳的工作人员,来到楼顶的一间办公室里,进行Explorer 700的演示。为了能接收到较强的卫星信号,天线摆放在了窗台上。翟经理按下按钮,我听到机器里传来“吱吱”的声音,翟经理说这是天线在接收卫星的信号,声音越强烈。就表明我们很快就能接收到越强的信号。
“吱吱”声音消失后,与之连接的笔记本电脑也已经可以上网了。我试着打开百度的网页,速度不错,与我们平时宽带上网没有什么不一样的。但是我心里还是挺洋洋自得,因为我是在使用Explorer产品接收卫星信号上网。
为了更深刻的体验产品的多种功能,我还使用了卫星电话。拿起电话的时候,我竟然激动的拨打了自己的手机。当手机响起的那一刻,我想,这个电话号码我会长久保存的,因为这对于我采说,简直是一次不寻常的体验。
体验之前,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总觉得卫星通讯设备,都是太过高科技而遥不可及的。但是体验之后,我有了很深刻的体会:卫星通讯设备不再是只为高端用户提供,我们这些普通的个人用户,一样可以轻松、方便、快捷的使用这些通信新业务。
篇2
关键词:移动商务;信息化;3G
本文系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部分成果(项目编号:L09DJY100),项目名称:第三代移动服务消费者采纳及偏好行为研究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
走过十几年的创新之路,中国的TD-SCDMA已经进入全面商用时代,3G迎来产业化的春天。互联网的未来趋势将会是移动设备增值业务上,特别是3G时代的到来,移动设备将会取代普通电脑的地位,而成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生活、学习、谋生的工具之一。发展移动设备增值业务前景是非常明朗的,利润也是可观的。3G本质的变化就是无线传输速度比现在的手机网络快。可以预见,原来人们在电脑上发邮件、上网查资料、玩游戏等应用,今后都可以通过手机实现。
一、企业移动商务的发展
1、基本形式。移动商务的最初形式是短信,2000年中国移动推出短信业务后,中国移动增值业务市场正式启动,并迅速成为中国移动运营商最大而且也是发展最快的移动增值业务之一。目前在中国,个人消费者市场短信业务的普及率已经非常高,与此同时新开发的企业用户短信市场的空间在应用技术提供商和通信运营商的开拓下正加快放大。企业短信的应用形式:第一个层次是以纯粹的短信群发为主,为企业提供促销、广告等消息群发的服务;第二个层次是把企业短信应用上升到具体的解决方案,在功能上进行了一定的定位和扩展;第三个层次是把企业短信应用与企业管理相联系,向复杂的应用系统延伸。在对未来企业移动应用的主要系统调查中,以CRM和ERP为代表的复杂纵向应用成为企业移动应用的主要领域。中国企业移动应用开始由简单的横向应用转向复杂的纵向应用。相对来讲,短信应用是目前中国移动商务市场应用最多的一类,比移动支付、移动搜索等发展更快。作为技术比较成熟的一类业务,未来短信将在中国企业级用户市场获得普及化的应用,使企业的IT管理真正实现移动管理、即时管理。
2、近年来的发展。近年来,移动支付业务已开始在手机用户中流行。随着移动用户数的增长,移动支付业务用户数明显增长,年增长率保持在10%左右。目前,国内可用来实现移动支付的支撑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如短消息技术、无线应用协议(WAP)已经能为移动支付的安全实现提供保证。尽管技术上可行,但移动支付市场尚处于市场培育和推广阶段,消费者长期形成的消费习惯和固有的支付方式是这种快捷服务成长过程中必须逾越的一道坎。只有提供更多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支付服务,并逐步渗透到传统支付模式中去,才能使该产业有长足的发展。
电子邮件是互联网应用中普及率和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业务,因而也受到了移动运营商的高度重视。手机邮件被移动行业视为继语音通话和文本信息之后的第三大收入来源,而成为众多商家争夺的目标,目前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对于该项业务如此积极的主要原因还是着眼未来的3G,特别是为高端数据用户的发展做准备。但是,手机邮件业务在国内市场还处于初期摸索阶段,我国用户对其接受需要一个培养过程。尤其是资费问题以及手机屏幕显示问题等都阻碍了用户的应用。
手机搜索引擎是一种面向无线网络的手机短信搜索引擎系统,为互联网用户和手机用户提供搜索短信业务。手机用户只要通过编辑短信,发出一个关键字到手机搜索引擎服务代码,就可以搜索到需要的信息;同时手机用户也可以在搜索引擎上自己的信息。手机搜索引擎提供了一个企业与手机用户之间的商务信息互动平台,并为一些服务型企业无形中带来很多商机。企业用户通过手机或者网站注册手机实名,有信息需求的手机用户就可以通过手机搜索引擎与其进行交易。目前已有不少淘宝者捷足先登进入这一崭新的领域。目前在中国,互联网搜索备受网络服务商重视,中国移动也同谷歌一起推出手机搜索服务。
二、移动商务发展现状
移动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子商务方式,是对传统电子商务的有益补充和扩展。相对于传统的电子商务而言,移动商务可以真正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得到整个网络的信息和服务。在成熟的移动商务应用的国家,人们可以通过手机了解交通工具的班次,查阅影院的放映内容和售票情况,并可以根据手机屏幕上显示的影院座位图来选择座位。股民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了解股市行情,进行股票交易。外出旅游的人可以通过发短信的方式预定手机服务内容,有关信息被自动输入专用监控系统后,用户就能在预定日期内收到指定目的地的天气预报。移动商务的优势首先在于它的无所不在。通过移动通讯设备,企业所提供的内容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到达顾客手中。移动商务创造更高效、更准确的信息互动;其次是它的便利性。移动通讯设备便于携带,为移动商务开拓了更大自由度的商务环境。可以随时随地从事公司活动,通过移动通讯设备进行交易或取得资讯;第三是移动商务的个性化。移动商务的应用能够达到个性化,呈现所需的资讯或提供所需的服务给特定的使用者。
1、信息化为移动商务提供了基础。我国政府在对信息化的促进政策和自身在采用新技术的带头作用,为移动商务市场提供了保障。我国政府在促进企业移动商务的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2、商务活动的频繁为移动商务提供了需求。目前在我国,客户对移动商务的了解较少,在被调查的所有企业中,有50%没有听说过移动商务的概念,而余下的那些对此有些了解的客户,又难以理解该方案能够给企业带来的好处。因此,有必要对客户进行市场教育以帮助他们采用移动解决方案。在我国的金融业、运输、物流以及零售等增长率高且竞争力强的行业中,很多公司正在采用移动解决方案来提高他们的运营效率和财务业绩。
3、移动运营商为移动商务所做的努力。移动运营商修改他们的战略、商业模式和内部运营,为他们的企业客户提供各种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他们也对以往为大众客户而设计的组织、流程和技术进行必要的变革,以适应企业客户的特殊需要。中国移动成立专门的集团客户部,中国联通推出的“新时空”,这些组织和业务都是为企业客户的具体需求而打造的。
三、移动商务发展趋势
1、在设备制造商中国产品牌成为主力。在2G时代,我们还没有看到国产品牌挤进市场前三名,放眼望去,都是洋品牌的天下。虽然国产品牌林立,但上百种品牌市场份额总量相加,都不及诺基亚一家,关键是没有外资品牌的那种影响力和由此带来的高额品牌附加值。
但3G时代的到来正在从质上改变这种状况。虽然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但从今年国产品牌市场表现来看,在3G市场上,国产品牌确实是大获全胜的。虽然“三星”坐上了3G市场的头把交椅,但国产品牌表现十分抢眼的却不在少数,如“宇龙酷派”、“联想移动”、“华为”、“中兴”、“天宇朗通”等国产品牌在3G上都比较有斩获。而外资品牌只有三星稍微闪亮一些,其他品牌都是业绩乏善可陈。技术型企业的“宇龙酷派”在3G市场份额上,仅次于“三星”,成为亚军,更重要的是,“宇龙酷派”定位高端,品牌附加值高。虽然目前中国联通引进IPHONE成为大众焦点,但“宇龙酷派”的N900以及联想移动推出的基于OMS操作系统平台的OPHONE,分别成为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对抗IPHONE的旗舰产品,在3G高端市场,形成对IPHONE的强有力竞争。
当然,3G时代除了比拼产品之外,更重要的是商业模式的一种竞争。将来手机企业赚钱的,并不是卖手机,而是软件应用和内容提供。苹果的IPHONE开辟的这种商业模式正在成为将来通信产业发展的主流模式。这种发展趋势已被国产品牌捕捉到,并被群起效仿。这说明,国产品牌在把握3G的主流发展方向上并不落伍,除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在线软件商店,天宇朗通、联想移动都在向这个方面努力。将来不是通过卖手机赚钱,而是通过提供服务的内容来实现可持续的赢利增长,谁把握了这个方向,谁就把握了3G的未来。
2、3G技术标准的采用。国际电信联盟(ITU)确定3G通信的三大主流无线接口标准分别是WCDMA(宽频分码多重存取)、CDMA2000(多载波分复用扩频调制)和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其中,WCDMA标准主要起源于欧洲和日本的早期第三代无线研究活动,该系统在现有的GSM网络上进行使用,对于系统提供商而言可以较轻易地过渡,该标准的主要支持者有欧洲、日本、韩国。去年底,美国的AT&T移动业务分公司也宣布选取WCDMA为自己的第三代业务平台。
CDMA2000系统主要是由美国高通北美公司为主导提出的,它的建设成本相对比较低廉,主要支持者包括日本、韩国和北美等地区和国家。
TD-SCDMA标准是由我国第一次提出并在此无线传输技术(RTT)的基础上与国际合作完成了TD-SCDMA标准,成为CDMA TDD标准的一员,这是中国移动通信界的一次创举,也是中国对第三代移动通信发展的贡献。在与欧洲、美国各自提出的3G标准的竞争中,中国提出的TD-SCDMA已正式成为全球3G标准之一,这标志着中国在移动通信领域已经进入世界领先之列。
3、3G业务的发展方向。随着3G发牌,国内电信行业正式进入3G时代。由于2005年欧美国家已经进入3G商用时代,因此可以借鉴欧美国家的发展经验。欧美运营商的业务发展方向是主打视频类业务、力推数据卡。3G业务发展初期,美国运营商以“内容为主”指导思想,推动数据业务的发展。2005~2006年美国三家运营商纷纷投建了新的3G网络,覆盖了美国大部分疆土,基本具备商用条件。在初期运营阶段,三家运营商都以内容为主的战略思想来开展数据业务,以视频节目、视频会议、音乐和游戏等业务来推动3G的发展。欧洲运营商在3G业务的发展初期还大力推广数据卡业务。主要原因有:首先,终端不能充分支撑运营商的大规模发展3G业务;其次,与其他终端相比,数据卡终端较为便宜,操作简易,便于客户快速上手操作,体验高速的数据传输能力。3G意味着商务的移动实现成为了现实,视频业务会逐渐发展到个人业务方面。在个人用户市场,不同种类的客户对服务的偏好不同,主要分为商用型与实用型两类。国内各家运营商对于移动支付也非常重视,有可能成为3G主要业务增长方向之一。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篇3
新圈地运动
虽然准备很仓促,但声讯通公司终于赶在电信日的前两天开通了“365do WAP"网站。今年5月17日,世界电信日的主题是“移动通信”。赶在电信日前后开通无线互联业务的WAP网站还有很多。其中既有随身网、联通掌中网这样的新玩家,也有新浪、新润讯、世纪互联等“老面孔”。据业内人士估计,自1999年11月,中国第一个移动信息互联网站掌门网开通以来,中国目前的开展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网站已有60多家。觊觎无线互联网业务的投资人像当初在固定互联网领域一样开始了圈地运动,只不过这一次,他们高举的是WAP大旗。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是针对移动通讯设备接入互联网而设计规范标准,它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各种无线终端上网全球标准。
在固定互联网领域创造新的概念已经越来越难,门户网站和垂直网站的最有利地形已经被占领。而无线互联网就像一个新大陆,大片大片的都是未开垦的处女地。所有人都在欢呼无线互联的蛋糕是多么大。诺基亚1999年就宣称要开创“移动信息社会”,总裁约玛-奥利拉说:“我们估计,与互联网连接的移动电话数到2003年将超过与互联网连接的PC机。”爱立信公司总裁柯德川也预测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市场之一,他说:“到2004年底,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将从目前的5500万增加到2.5亿。”几乎所有的WAP网站都在自己的宣传材料里强调,中国今年年底的手机用户将达到7000万。只要10%的用户上网,那将是一个700万的大市场。而1999年底,固定互联网的网民不过也才890万。中国移动的权威人士则预测,3年以后中国的WAP手机上网用户将超过3000万。 蛋糕怎么吃
无线互联网重复着固定互联网的游戏规则:这是前景诱人的大市场,但没有人知道它确定的盈利模式是什么。新浪网的CTO严援朝说:“振奋人心的事情正在中国发生,WAP的发展就是其一。新浪在WAP系统上也做了大量的技术准备和投资,我们感觉WAP的发展是一个很难预测和把握的增长。无线上网以后,服务领域将大大扩展,新浪正对此做认真评估,以决定我们的发展和投资方向。”一方面无线互联前景美好,另一方面现实的市场非常小,业内人士认为现在不能说移动互联的商机已经来了。无线互联网只相当于1993年互联网的发展水平,北京可上网的WAP手机用户尚以千计,全国最多的广东也不过5万用户。
尽管如此,无线互联网领域的赌博初现端倪:当别人开始下注时,你除了跟进然后挺住外别无选择。赢时通公司执行总裁朱在国认为:“尽管处在初试阶段,我们必须开始行动。”
声讯通公司董事长章翔凌坦言:“我们认为无线互联网应该是明年这个时候开始起步,现在是被炒作得提前了。我很奇怪大家都在这个东西,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但商业上的东西别人要做了,你要不做挺难受的。如果我们不做,我们的无线互联网解决方案业务会受影响。”
专心做WAP网站是要冒极大的风险,稍有不慎就会成为革命先烈。章翔凌不愿把声讯通公司看成是单纯的无线互联网站。“我们是做基于电信网的增值服务,如短消息服务,为企业和机构提供无线互联的解决方案等。”他的用意很明显,网站是个招牌,盈利还得靠其他途径。
谁将是赢家
无线互联网渐成热潮,移动电子商务也被提上议事日程。未来的无线上网终端被赋予了三大功能:通讯工具、个人钱包和个人秘书,被看好的移动电子商务包括股票交易、手机银行、信息服务等。影响移动电子商务的因素有很多,调查显示:无线互联的接入设备价格偏高、技术不成熟和应用的不足严重地阻碍了无线互联的市场化和平民化。无线上网的电话费和网费目前都让人望而却步;无线互联目前在技术上还不成熟:WAP技术只是迈向无线互联的第一步,传输速度和稳定性都不够,输入问题尚没有解决;而没有丰富、有效的应用,技术再先进,移动互联网只是空中画饼。
一家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的经理说:“目前WAP手机尚处于商业炒作阶段。在概念没有普及、各种支持没有跟上的情况下,消费者的反应肯定不会很强烈。”不管目前移动电子商务有多大困难,那些设备制造商、网络运营商和一些技术支持商将是最大的赢家,他们的商务模式很简单:让更多的人用自己的设备和网络无线上网。无线互联越热,他们越高兴。
目前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等手机巨头不遗余力地在积极扶持应用开发商,现在的WAP网站无一例外的都成了他们的合作伙伴,目的就是为了让无线互联网的概念做得更大。
中国最大的网络运营商中国移动已开通WAP的门户网站,并且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提供“全球通WAP"业务,在5月31日前,为了促销免收包括通信费、互联网使用费和信息服务费在内的所有费用。
手机制造商和电信公司的努力没有白费,世界范围内的无线互联网热潮刚刚来临:欧洲今年上半年的WAP手机刚刚形成热销,美国的无线互联热估计要到今年第三季度才会到来。而中国,现在可以自豪地说自己的移动互联网发展已经“与世界同步”。
篇4
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截止到2001年底,已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90484户,合同外资金额达7459.09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3954.69亿美元。FDI和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已经占据重要地位。2001年,FDI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为10.73%,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为24.06%;外商投资企业的资产占工业资产总额的10.1%,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4.6%,销售收入占全部工业销售收入的26.8%,利润占利润总额的29.2%,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50.8%;外商投资企业提供的增值税占全国增值税总额的比重达25.91%(江小涓2002,见图1)。
FDI和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断加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对于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的行为是否合理,国内一直存在担心和争论。争论的核心是: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大量投资,是否会产生垄断。如果形成垄断,就会抑制国内投资,阻碍新投资者进入,并且向消费者索取高价,产生垄断利润,从而损害国内生产者和国内消费者的利益。如果这种情况存在,就意味着吸引外资导致的投资增加、技术进步和效率改善等多方面的利益,不是以更适用产品和较低价格的形式转移给我国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而是以较高利润的形式被跨国公司吸收。
这种担心和争论在近几年有所加强。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著名跨国公司在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一些项目的规模很大,远远超过中国国内同类企业,占据着企业规模排名的前列,产量占全行业产量的较高比重。例如,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微电子、移动通讯设备、轿车、制药、工程机械等行业中排名前10位的大企业,跨国公司投资企业都占据着2/3以上的席位。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外商投资企业的产品占据手机市场九成的份额,占据着轿车2/3以上的份额。其中一些企业,独家占据了市场很大份额,市场集中度很高。从理论上推论,有产生垄断的可能性。
当然,所有的商业性公司都在追逐利润最大化,而不论其是国内公司还是全球性公司。如果市场监管力量薄弱,无论跨国公司还是国内企业,都有可能产生垄断行为。但是,跨国公司具有规模、品牌和技术等许多方面的优势,市场影响力更强,因此其行为特别引人关注。
对跨国公司在海外市场上竞争行为的分析,是产业组织理论和跨国投资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跨国投资理论在它的形成阶段,就认为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目的之一,是控制不同国家内的企业,消除竞争,使自己企业处于有利地位,获取超额利润。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实质上是垄断优势的扩张,本身就是一种市场扭曲,它会产生反竞争的不良效果(Hymer,1970,1976)。有学者认为,跨国公司在母国和东道国都有垄断意愿,但其在海外比在其母国更易形成垄断行为,这是因为在海外市场上竞争的对手较少,串谋容易,企业就会产生进行串谋的意愿和行为。(注:串谋是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主要厂商之间组成公开默认的价格同盟,对市场进行人为分割的行为。)通过串谋,将价格维持在一个相对的高位,企业就有可能获取相对稳定的较高利润
(Caves,1982)。相反的观点也同样存在:由于跨国公司海外投资,增加了东道国市场上的企业数目,使生产和市场的集中度降低,因此加强而不是削弱了东道国市场上的竞争(Fishwick
1981;Gorechi,1976)。稍后一些,有学者注重研究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假定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具有垄断优势,而东道国企业间却是彼此竞争的关系,在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的较早时期,有可能增加东道国市场的垄断性,但从长期看,技术外溢是一种必然现象,因而是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一种潜在成本,因为免费搭车的当地企业迟早会变得足以与跨国公司相抗衡。最终结果,增加了东道国市场的竞争性(Das,198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跨国投资增长很快,相关研究更加丰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中东欧转轨国家大量吸引FDI,提供了新的研究素材,有不少基于多国情况和大样本案例的研究成果问世。但是,研究得出的结论仍然不一致。有一些研究表明,大型跨国投资特别是采用购并方式的投资,往往被用来消灭竞争(UNCTAD,1997);另一些研究却表明,跨国投资引起竞争结构的变化只是暂时的,因为一旦一家企业的海外投资行为扰乱了市场上已经建立起来的均衡,其竞争对手必然会作出强烈反应以确保其市场地位。他们或者扩大投资,或者结盟,或者寻求购并,总之要努力使市场不被其竞争对手所控制。实证研究的结论也不一致。印度的研究表明跨国公司获取了市场支配地位,例如联合利华获得了印度香皂市场75%的份额和洗涤剂市场30%的份额(Mehta,1999);一项对捷克87个制造业集中率变化的研究却表明,虽然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捷克制造业的集中度加强和FDI大量进入同时发生,但数据分析却表明,跨国投资与市场集中度之间并没有相关性(Zemplinerova and Jarolim,2000)。
本文分析FDI与中国制造业市场结构的变化及对外商投资企业竞争行为的影响。技术开发和技术引进行为、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和定价行为,是衡量外商投资企业竞争行为的三个主要因素。
二、独占和寡头市场中外商投资企业的垄断行为(注:如没有另外注明,本文中各个行业的情况,来自作者在1997、2001年的两次调研,其中洗涤用品行业的第一次调研是1996年。两次调研都包括对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的访谈及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1997年的调研成果反映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跨国投资研究中心《外商投资研究辑刊》第一辑中,2001年的调研成果反映在江小涓《中国的外资经济:对增长、结构升级和经济国际化的影响》中。凡引自这两次调研的内容,文中不再加注。李蕊女士参加了洗涤用品行业的第二次调研,并计算整理了部分数据。)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一些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某些重要的产品市场上地位突出,一、两家企业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在这种独占和寡头市场中,外商投资企业确有垄断动机和垄断行为,典型的表现是不开发不引进先进技术、产品更新换代慢和产品价格居高不。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和整个20世纪80年代,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技术水平普遍不高。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外商投资企业中,被认定为技术先进企业的仅为2%左右,技术先进企业的投资额也仅占全部外商直接投资额的5%左右。不过,此时外商投资企业以海外华人资本的中小型企业为主,不转移先进技术的主要原因,是其本身的技术水平不高(江小涓1993)。
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增长很快,这些跨国公司拥有最先进的技术,但是在它们来华投资的较早时期,向中国转移最先进技术的企业较少。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大型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中,引进母公司最先进技术企业的比例仅为13%。(注:关于数据来源、技术先进性定义等,参见本文第四部分中对表5的说明。)
下面是三个典型行业的案例。
1.轿车制造业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中国轿车生产的集中度很高,市场竞争很不充分,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和上海汽车总公司合资成立的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市场地位突出。1983年4月,第一辆桑塔纳轿车在上海组装成功,1985年3月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此后,上海大众在长达10多年的时间里,在中国的轿车市场上占据着垄断地位,20世纪80年代末期,桑塔纳轿车几乎占有国内同档轿车100%的市场份额,90年代初期占有90%左右的市场份额,直到90年代中期,仍然占有60%以上的市场份额。到1998年3月,上海大众在中国已累计生产了100万辆桑塔纳系列轿车。其间,1995年上海第二代桑塔纳轿车(桑塔纳2000)下线和投入市场。
从1983年到1999年长达16年的时间内,上海大众的主导产品一直是第一代桑塔纳,车型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在这个期间,上海大众的外方母公司已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全球市场上淘汰了第一代桑塔纳这个车型,但上海大众却长期继续生产第一代桑塔纳,并没有引进其母公司在全球市场上推出的换代车型。桑塔纳的市场价格也始终处于高位,在1998年年底之前,其在中国市场上的价格水平,高出其先前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近一倍。
上海大众这种基于市场垄断地位而产生的行为,长期受到国内各方面舆论批评,包括中方合作者上海汽车总公司,也对其不愿转移先进车型的行为不满意。1998年,上汽公司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合资成立了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通用愿意将较新的车型放在中国生产。
2.无线通讯设备制造业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通讯业以极高的速度增长。通讯线路由1990年的1200万条,增加到2000年的1.7亿条。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移动通讯业的增长速度尤其突出,以手机制造业为例,到2001年8月,中国的手机拥有量已经超过美国,居全球第一位。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高速成长的无线寻呼市场和模拟手机市场几乎由摩托罗拉一家公司垄断,我国消费者以明显高于国际市场的价格,使用其生产的落后于国际市场的产品,这个时期,摩托罗拉在中国获得了丰厚回报。
3.洗涤用品行业
英荷联合利华公司和美国P&G公司分别于1986年和1988年开始在中国投资。1992-1995年,除P&G公司和联合利华公司继续大规模增加在华投资外,全球洗涤用品行业三巨头之一的德国汉高公司,也在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P&G公司、联合利华公司和汉高公司,都是名列“财富500强”的跨国巨头,1999年,联合利华总资产280亿美元,总销售额440亿美元;P&G公司总资产321亿美元,总销售额381亿美元。而中国洗涤用品行业1999年的总销售额仅为192.82亿元人民币,约折合23亿美元,(注:这里的洗涤用品行业是指我国工业统计分类中的“肥皂及合成洗涤剂制造业”,统计口径为国家统计局使用的“分地区轻工业系统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数据由国家统计局提供。)全行业产值仅为联合利华公司的1/19,P&G公司的1/17。规模如此悬殊,致使当时国内存在许多观点,认为中国洗涤用品制造业将会受到严重冲击,洗涤用品市场将由跨国公司垄断,甚至导致中国洗涤用品行业“全军覆灭”。
到1995年底,我国洗涤用品行业中较大规模的合资企业有15家,全部是我国洗涤用品行业中排名前20位的大企业。这15家企业洗衣粉和香皂的产量,约占全行业产量的35%-40%。在这15家合资企业中,P&G公司投资的有5家,联合利华公司投资的有5家,德国汉高公司投资的有3家。在15家合资企业中,只有两家为中方控股,其余均为外方控股。在外方控股的企业中,大多数企业的外方股份比较高。外方股份在80%-98%之间的有3家,在60%-79%之间的有7家,在50%-59%之间的有3家。总体上看,当时我国洗涤用品行业中的主力企业已经由国外大跨国公司控股这些合资企业当时在中国市场上的行为令政府管理部门、合资企业中的中方及更多的方面都不满意。合资企业生产的外方品牌产品,价格明显高于国内企业同类产品的价格,20世纪90年代中期,质量相差不多的外方品牌产品的价格要比中方品牌的产品高出50%左右。合资企业在广告宣传上,都将外方品牌放在主导地位,对中方品牌的宣传很少。1997-1999年,在35个大中城市中,宝洁和联合利华对其麾下品牌的广告费用一直排在所有产品广告的前列,这些企业当时的销售收入和利润主要来自中方企业合资前的品牌,因此实际上是用中方产品的销售收入为其产品促销。1995年,某合资企业销售收入的95%来自中方原有品牌的产品,但企业每年投入5000万巨额资金为外方品牌作广告,中方原有品牌的广告费却仅占其1/20。
当时,有关管理部门按照这些企业的扩建规模和发展设想推算,到2000年,合资企业生产的洗涤用品的市场占有率将达到很高份额,例如合资企业的洗衣粉将占我国洗衣粉市场的60%以上,其中外方品牌产品的占有率会大幅度上升。管理部门还认为,这些合资企业在站稳脚跟后,会通过再合资、合作、兼并、收购等方式,收编有实力的国内其它洗涤用品生产企业,进一步扩大对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因此,中国洗涤用品市场将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由世界三大洗涤剂跨国公司控制的市场,产品价格将处于高位,这些公司将从中国获取高额利润。
三、竞争性市场结构的形成:进口、多家跨国公司进入和国内企业的成长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往少数跨国公司居垄断地位的若干行业,市场结构迅速发生变化。三个方面的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
1.入世后进口商品竞争预期
多年来,较高的进口关税和过多的非关税措施,对我国境内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都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在外商投资企业占有重要地位的行业中,贸易壁垒主要保护了外资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即将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已成定局,对国内产业降低保护前景明确。
进口商品竞争预期是市场竞争性的重要因素。如果跨国公司继续在中国使用其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失去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或者向中国消费者索取明显高于国际市场的价格,消费者就会转向购买进口商品。中国境内的汽车制造商在1999年后多次下调产品价格,应对入世后进口汽车的竞争是一个重要因素。
2.跨国巨头之间在中国市场上展开竞争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政府在一些行业中放弃了以往坚持的“一个行业中只引进少数几家跨国公司,以便给国内企业留下市场空间”的政策取向,开始允许更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从跨国公司的角度,当一两家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并获得较高收益时,其它跨国公司不会长期对这个潜力极大的市场视而不见,而是跟随先行的投资者,也竞相进入中国市场。多家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使跨国公司之间在中国市场上相互竞争。
在手机制造业中,中国市场的高成长性和投资于这个市场的高回报率,吸引了更多的跨国公司来华投资。1994年中国数字移动通讯网建成后,诺基亚、爱立信开始迅速扩大在中国的生产规模,摩托罗拉的垄断地位开始动摇,三家企业一直在中国市场上进行着激烈竞争,市场份额此起彼伏,交错变化。其它几家制造手机的跨国公司也相继续进入中国市场,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形成了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西门子、松下、三星等众多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局面。
轿车制造业中,以往坚持多年的轿车布点“三大三小”的原则,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明显松动。按近几年全球汽车业收购兼并后形成的九大汽车集团考察,到2001年底,这九大集团全部在我国有大规模的投资,建立了合资汽车制造企业。通用集团的投资项目有上海通用汽车公司、金杯通用汽车公司、长安铃木公司、昌河铃木公司、江铃公司、庆铃公司、北京轻型汽车公司、北铃专用车公司、南亚公司、南京依维柯公司和云雀公司。大众集团的投资项目有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福特集团的投资项目有江铃公司、长安福特和海南马自达。丰田公司的投资项目有天津丰田公司和四川丰田客车。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的投资项目有北京吉普公司、亚星奔驰公司、北方奔驰公司、湖南长丰公司、沈阳飞机公司、东南汽车公司和起亚悦达公司等。本田公司的投资项目有广州本田。雪铁龙—标致集团的投资项目有神龙公司。雷诺日产集团的投资项目有三江雷诺、郑州日产、杭州东风日产柴和风神公司。宝马公司的投资项目有沈阳华晨宝马。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商正在中国市场上展开激烈竞争。
3.国内竞争者的形成
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有一批内资企业竞争力迅速提高,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强有力的竞争者。轿车行业中,已经有天津夏利、一汽红旗、安徽奇瑞、沈阳中华、浙江吉利等多款颇具市场竞争力的国内品牌车出现在市场上,而且不断扩大着市场份额。中国的程控交换机市场也出现了同样趋势,国内企业的贡献突出。一批内资企业如华为、中兴、大唐的兴起和发展,使得程控交换机市场由原来外资品牌产品之间竞争的局面,转变为外资品牌与内资品牌产品之间交错竞争的局面。
洗涤用品行业的情况更典型。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时,外商投资企业将产品价格定在高位。外商原先的市场战略,是以国外流行的大比重高活性物的浓缩洗衣粉取代普通洗衣粉,并为此进行了密集的广告投资,但由于国内的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洗涤用品市场仍以中方品牌产品为主。
这个时期的市场结构的变化是合资企业中中外双方都不愿看到的:合资企业大力促销的外方品牌产品,由于价格居高不下,国内市场占有率上升缓慢;而合资企业对中方原有品牌的销售力度很小,使这些原先市场份额很高的产品的影响力下降。这种状况给国内一些原先居于“第二梯队”的企业提供了扩张机遇。一批改制后的上市企业、股份制企业、集体企业和民营企业抓住机遇,迅速发展。表2是1992年和2000年洗衣粉产量排名前10位的企业(集团)名录,入围企业有较大变化。在2000年洗衣粉产量排名前四位的企业中,排名第一、第三和第四位的企业分别是南风公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全力公司(集体企业)和纳爱斯公司(股份制企业)。跨国公司的市场份额和排序并没有明显上升,在2000年洗衣粉产量排名前四位的企业中,仅有汉高一家跨国公司排名第二,在前10位大企业中,利华公司和宝洁公司分别列在第6位和第8位如果以单个企业为统计口径,合资企业在全行业排头兵企业中的地位有所下降。按工厂法统计,洗衣粉产量排名前10位企业中的合资企业,1997年为4家,产量占全国比重18.6%;1998年3家,产量占全国比重13.4%;1999年3家,产量占全国比重11.4%;2000年4家,产量占全国比重15.2%。产量排名入前10强的合资企业,产量比重2000年较1997年降低了3.4个百分点。
1996年以来外商投资企业和外方品牌产品在我国洗衣粉产量中的地位。可以看出,外商投资企业的产量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较快增长后,90年代下半期的市场份额有明显的下降。总之,由于国内竞争者的出现,洗涤用品市场竞争激烈,大型跨国公司并没有在中国市场上取得明显的优势地位。
本部分的分析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上述三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发挥作用,使中国制造业中的大多数行业形成了竞争性的市场结构。
四、外商投资企业的行为变化:技术转移和定价
1.产品价格下调
随着国内市场竞争加剧,许多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长期坚持的产品高价位战略发生了变化。
篇5
【关键词】Android应用程序结构软件设计多线程序技术
互联网信息交互技术的研究属信息技术范畴,其融合了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信息交互、数据库等内容。基于平台建设可把信息交互技术划分成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而移动通讯设备端和PC端的核心内容是服务器与客户端的交互技术,注意客户端信息实时更新技术的重要性。针对目前我国高校移动校园网络建设,多数校园网均偏向于PC设计,则基于固定PC端地校园网无法满足用户的需要,进而对移动校园网的建设造成直接性的阻碍。近年来,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则基于智能手机终端实现校园信息交流必将为移动校园网的建设提供有利的条件。本文就基于Android的校园网移动客户终端设计和实现展开讨论。
一、Android概述
Android意为“机器人”,属轻量级操作系统,由Andy Rubin在2003年开发。Google公司在2007年下半年了Android系统,其是基于Linux内核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由此便开启了移动终端操作系统的新篇章。基于上下游资源的整合和与电信运营商及软硬件商家的合作,Google公司领导联盟成员就Android信息交流平台制订了协议和标准,进而扩大了移动互联网产业规模。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先后经历了G1/G2/G3,但Android智能手机真正被市场所接受发生在G3上市以后,且其已经成为了全球使用率最高的机型。自G3手机之后,与Android手机合作或加入Android手机阵营的手机设备制造商变得更多。随着Android机型的增多,其功能也在此阶段得到了快速地扩充,包括多点触控技术和蓝牙2.1等,随后又新增了在线视频Flash播放功能、动态桌面技术、网络共享技术等。从Android1.0时代至Android4.0时代,Android系统在功能、机型、用户体验和界面等方面均得到了切实的改善。
二、Android应用程序组件和开发环境
(1)应用程序组件
Android开发程序包的“manifest.xml”文件可就An- droid开发工程的零散组件予以整合绑定,并就程序的某些特殊属性予以描述,描述的内容包括程序的名称或功用等。Android开发程序包包括六大主要应用程序组件,即Activity、Service、Content、Intent、Broadcast Receiver及Notification。本小节就前三个应用程序组件予以简要介绍。
Activity组件属Android应用程序的基本组件,其主要实现Android应用程序的画面显示。单个Activity组件等效于单个from,而单个程序包括多个Activity组件,且各Activity组件间均支持跳转操作和传递参数。Activity组件配合Views程序库可实现用户界面的构造和界面操作的执行。Service属Android应用程序的后台服务组件,其主要实现实时信息的接受和触发、后台运行数据的更新等,且其可配合Activity组件完成某些后台操作。Content囊括了Android应用程序中的SQLite数据库。Android应用程序主要经ContentProvider对访问Address数据库等应用程序予以存取。
(2)开发环境
类似于其他操作系统,Android架构形式属分层形式,从高层至低层依次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系统运行库层、Linux内核层。本案选用了Android SDK Platform-tools Rev11/Android SDK tools Rev19等两个SDK版本,其开发环境是Eclipse,并基于JDK1.6予以编译运行。
三、Android校园网移动客户端设计
Android校园网移动客户端包括信息处理模块、信息显示模块、信息存储模块(见下图)。其中,信息显示模块包括XML和多个Activity布局文件,主要基于可视化界面实现与用户的交互,并完成信息的显示。信息处理模块包括数据解析和数据下载,基于对用户体验需要和流畅性的考虑,该模块选择多线程技术经超文本传输协议实现网页的连接,进而实现数据的获取。基于解析技术的HTML文档解析、与正则表达式的比较结果,Jsoup解析技术的经济性和简易性更加明显,则Jsoup解析技术最佳。
信息存储模块主要完成本地数据的储存。Android数据库包括Db4o/SQLite数据库。其中,SQLite数据库内数据以记录为最小单位;Db4o数据库基于对象存储技术以对象为最小单位。Android平台对SQLite数据库的封装处理要求开发人员无需就语句管理或数据库连接做过多的考虑。所以,本地存储信息记录可基于SQLite数据库加以完成。
四、Android校园网移动客户端的实现
该软件基于Animation类完成了欢迎动画的设计。就某高校网站而言,事先选定目标信息(包括校园动态、教学信息、学院动态、公告通知、学生事务及就业与发展),基于主界面实现信息跳转,并基于Jsoup解析和多线程下载信息实现信息的获取,再基于对象形式把信息向Activity组件传送,最后基于自定义ImageView和自定义ListView等控件向用户显示信息。Android校园网移动客户端的实现包括多线程技术的实现、Jsoup解析HTML的实现和SQLiteDateBase本地存储的实现。
(1)多线程技术的实现
Android应用程序界面多在某一个主线程内运行,即:若用户与应用程序间的交互内容长时间停留在主线程内,其必定会影响应用程序对意图广播或输入事件的处理,进而减缓应用程序的响应时间,并弹出ANR对话框。基于此类问题,其解决措施要求把连接网络或下载等耗时操作皆交由另一新子线程完成,并待操作完成后,再基于对用户界面的刷新以完成向主线程的继续传递,最后就用户界面予以更新。该软件的数据解析和下载均由多线程技术完成,其整个实现流程为:开始确认下载建立连接主线程/新线程下载数据刷新界面完成。
(2)Jsoup解析HTML的实现
Jsoup主要针对Java程序予以HTML解析,可对HTML文本内容和某个统一资源定位符进行直接解析。Jsoup提供的API可经级联样式表、文档对象模型和jQuery的类操作方法对数据予以获取及操作。该软件首先基于某个统一资源定位符以Jsoup.connect()方式获取某个doc对象,再基于doc.select()方式就HTML文档予以解析,进而获取所需信息,此方法要求基于目标HTML文档就其对应的解析规则予以制定。
(3)SQLiteDateBase本地存储的实现
Android基于SQLite数据库把一个轻量级关系数据库提供给每一个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可基于原有关系数据库引擎就有关数据予以高效且安全地存储。一般而言,一切数据库均未私有属性,且仅支持原创应用程序的访问。该软件基于手机内存卡中的SQLite数据库(自主创建)把历史浏览信息保存完好,以便下次访问。SQLite-eOpenHelper属抽象类范畴,其可把数据库的创建方法、打开方法或修改方法封装完好。基于newsDB类完成SQLiteOpenHelper类的继承,并基于onUpgrede()方法和构造函数、onCreat()方法的重写就新数据库的创建过程和更新过程予以处理。与此同时,把数据库的查询getLoCalList()、插入save()、删除delete()deleteAll()等方法皆封装于某个独立的newsDBHelper类,并基于newsDBHelper类的调用方法完成各项操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以某该校网站为例。基于Android校园网移动客户端,就校园动态、教学信息、学院动态、公告通知、学生事务、就业与发展予以分别访问,并就本地存储功能予以测试。实践结果和测试结果均表明,此软件运行效果和用户体验效果均较理想。此外,该Android校园网移动客户端可用于不同的校园网,并基于对应的解析规则,及时获取所在校园网的信息。
参考文献
[1]罗伟.基于Android平台的即时通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湖南师范大学,2009.
[2]邓文.基于Android系统的帮客网客户端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2.
[3]胡晓光.基于二维条形码的新生报到系统移动客户端的研究与设计[D].天津大学,,2012.
[4]刘诚,段红光,巴义等.基于Android移动视频监控系统客户端的研究与设计[J].电视技术,2013,37(4):85-88.
篇6
一、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及其影响
(一)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积极作用
1.跨国公司带来了新技术、新产品,加快了我国工业技术进步的步伐
截至2003年,全球制造业500强跨国公司已有400多家在中国设立了投资项目。大跨国公司投资企业具有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其技术转移效果更为显著。在汽车、家用电器、计算机、通讯器材、数控机床、仪器仪表、医疗器械、食品加工等领域,跨国公司投资企业或直接转让了技术,或带来了新产品和新工艺,促进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使我国这些行业的技术和工艺在较短时间内缩小了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2.促进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我国贸易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
在跨国公司投资和技术转移的推动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获得了高速增长。1996―2003年间,我国高新技术制造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0.8%,高于同期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9.9个百分点,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和整个产业结构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
3.跨国公司进入产生了多方面的技术溢出效应
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跨国公司进入使国内企业和消费者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先进技术、设备和产品,提高了国内消费者、企业及相关研发人员对新技术、新产品、新管理方式的学习兴趣和模仿能力。其次,面对跨国公司投资企业的竞争压力,国内企业纷纷加紧技术冲刺。再次,带动了为跨国公司配套的国内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跨国公司还为国内配套企业提供了技术标准、技术指导、产品样品、存货管理、物流等方面的技术支持,以帮助这些企业提高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另外,跨国公司通过OEM、ODM等方式,与国内配套企业建立长期供货公司,并逐步将配套企业纳入其全球生产体系。
此外,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技术转让和研发活动还产生了其他一些间接效应,包括人员培训、人才流动、技术创新的组织管理经验、各种层面的技术合作以及集群式研发等等。这些间接的促进作用不仅有利于我国创新体系的完善,而且有利于我国技术和人才市场的成熟发展。
(二)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局限性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行业出让了市场,却没有换回先进技术
这种现象在饮料、啤酒、洗涤用品、化妆品等多国内产业以及计算机、移动通讯等高新技术产业比较突出。而且由于跨国公司进入后造成部分内资企业的市场份额萎缩,使我国一些本已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产业面临着人才流失和技术主导权失控的困境,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内资企业的研发活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2.跨国公司技术转让的水平仍然偏低,而且以生产设备等硬件技术为主
即使在利用外资中获益非浅的汽车、电子等行业,跨国公司对高端技术和核心技术也进行了封锁。在计算机、通讯设备制造等高新技术行业,跨国公司从全球布点出发,利用我国劳动力的总量和成本优势,在我国主要从事最终产品的加工组装,而关键零部件仍大量依靠进口。组装环节一般增值幅度小,技术含量低,不利于我国全面掌握技术、形成完整的生产和研发体系。
3.在技术转让方面,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外商投资企业的表现存在较大差距
一项调查显示,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全部进行了技术转让,来自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对华技术转让的有19家,占被调查对象的55.9%,进行技术转让的香港企业的数目和比例较低,仅有21家,占比为36.2%。从转让技术的类别来看,大跨国公司更注重对技术诀窍、服务性技术等“软技术”的转让(转让这两类技术的跨国公司均占被调查对象的100%),而对商标(品牌)的转让进行了更多限制,跨国公司在中国商标(品牌)转让的比例为75.6%。技术转让中的这种差距是由不同来源地外资企业的原有技术水平、投资动机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4.挤占了我国有限的创新资源和科研人才
目前,跨国公司对我国科技人才的争夺不断升级。外资研发机构工作的专业人才中,我国本土的科技人才占了90%以上。一些大跨国公司通过在我国著名高校设立奖学金或及早签约的方式,将提前优秀人才招致麾下,增加了人才储备,拉大了与国内企业在人才竞争方面的差距。
5.跨国公司技术溢出的范围有限,其实际效果有待进一步扩大和提高
特别是在通过技术交流促进产业关联等方面,跨国公司技术溢出的作用较弱。一项对苏锡常三地科技园区中跨国公司投资企业与当地企业技术交流情况的调查显示,跨国公司投资企业很少与当地内资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信息方面的交流。另外,有关研究表明,即使跨国公司投资企业采用最先进的技术,从带动当地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角度上讲,在中国各行业中并未产生同等的溢出效果。内资企业与跨国公司投资企业之间竞争能力差距较小的行业,溢出效应相对容易产生。可见,技术溢出是有条件的,内资企业与跨国公司投资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是影响技术溢出效果的重要变量之一。
对于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中出现的这些不理想情况,应做具体分析。首先,利用外资过程中毕竟存在着“利益错位”。跨国公司不具有技术转移的天然动机,其技术转移安排要服从于全球战略和整体利润目标。出于维护竞争优势的考虑,跨国公司不可能转让过多的高新技术和关键技术。其次,外资来源构成不合理,直接影响到外资项目的技术含量和总体水平。再次,我们必须认识到在引进跨国公司投资过程中,有些技术根本就不可得。如可口可乐公司在世界任何地方投资都不会转让可乐配方。对于这类投资项目,还应从扩大国内消费选择、改善消费结构、增进消费者福利、刺激国内企业学习和模仿的角度看待跨国公司进入的意义。第四,我国自身技术吸收与创新能力有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跨国公司技术转让和技术溢出的效果。我国利用外资主要以直接大量重复引进生产能力为主,对跨国公司转让技术的再开发和创新投入一直较低,对引进技术的升级基本上处于跟踪爬行的状态。同时,在引资谈判中,由于信息不称,中方往往对外方技术的先进性缺乏准确的判断。这些都是造成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出现一些偏差的重要原因。
二、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的新动向
加入WTO后,高速增长的经济和日益开放的投资环境使中国作为引资东道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跨国公司加快制造业海外转移的过程中,中国凭借丰富低成本的劳动力、巨大的市场潜力、完善的国内配套体系以及不断完善的投资环境,成为跨国公司产业转移重要的区位选择。同时,随着中国国内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跨国公司开始依据全球价值链,重新调整对华技术转让和研发投入的策略,使其对华技术转移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
(一)跨国公司投资企业技术转让步伐明显加快,已经成为我国技术引进的主要力量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初期,其技术转让多采用渐进式策略。进入21世纪,跨国公司加紧了对中国市场的争夺。为了应对来自其他跨国公司投资企业和迅速成长的中国企业的竞争,跨国公司改变了技术转让策略,将其对中国的技术投入与中国市场的开拓同步进行。一项调查显示,目前,约有60%的跨国公司投资企业在中国采用了最近3年内的创新技术。大众汽车公司将在5年内投资60亿欧元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共同扩大产能,并在现有车型的基础上,将大众汽车公司的全线产品平台向中国市场开放。
随着技术转移步伐加快,跨国公司投资企业的技术引进规模持续扩大,进而带动了我国技术引进的发展。据商务部统计,2002年我国共签订技术引进合同6072份,合同总金额为173.89亿美元,同比分别上升了55.7%和91.3%。(二)跨国公司投资企业由被动的技术转让转向自觉的技术投入
以往我国对外资企业的技术转让实行了一些强制性措施。2000年修改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规定设立外资企业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同时,国家给予使用先进技术的外资企业设备进口免征进口环节税等优惠待遇。但受制于国内市场发育状况及竞争环境,这些措施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技术转让成为引进跨国公司投资项目谈判中最大的难题。
加入WTO后,根据入世相关承诺,我国取消了对外资企业技术转让的硬性要求,相应放宽了专利保护期,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从而为跨国公司技术投入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加之国内市场竞争的压力,这些因素促使跨国公司投资企业由原有保守、审慎的技术转让观念逐步转向自觉的、系统性的技术投入方略。
(三)跨国公司在华的研发活动日趋活跃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分工地位的提高以及国内市场竞争加剧,跨国公司掀起了在我国进行R&D投资的。目前,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的各种形式的研发机构已达400多家。从研发机构的行业构成来看,跨国公司在华的研发活动主要涉及信息技术、商务技术、化工、医药、汽车、家电等行业。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这种行业分布格局与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活动的行业特征基本一致,同时也与我国各行业的人才储备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现状有直接的关系。现阶段,跨国公司在我国进行研发活动仍侧重于适应型和专用技术的开发方面,其根本目的在于直接面对中国市场、招募优秀科技人才、寻求研发资源等。总体来看,这些R&D中心的建立及其技术开发活动有助于提高我国产业技术的整体水平,但也将进一步拉大内外资企业之间在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方面的差距。
(四)跨国公司加强了与内资企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首先,随着内资企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强,跨国公司不仅将内资企业视为竞争对手,而且开始积极谋求与内资企业开展全方位的合作,与其建立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在技术合作领域,近年来跨国公司与内资企业结成了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通过技术合作,跨国公司与内资企业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有助于内资企业加入跨国公司全球研发体系,实现研发的规模效应。其次,跨国公司将技术投入与中国相关配套能力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加大了对配套企业的技术支持力度。
(五)采取多种方式,强化技术控制
尽管近年来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的速度和力度不断增强,但跨国公司技术控制的动机并为减弱。在进行大规模技术投入和研究开发的同时,跨国公司的技术控制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
1.设立独资企业,或通过增资扩股加强对合资企业的控制,以便于实行技术内部化策略
随着我国外资政策的放宽,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越来越倾向于采取独资的方式。1997年外商独资企业项目数开始超过合资企业,2002年独资项目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当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比重达到了60.15%,在各种利用外资方式中第一次居于首位。另外,在合资企业中,部分合资企业的外方通过增资控股等手段,取消中方原有的研发机构,或把中方的相关机构置于附属地位,使中方技术发展受制于外方。
2.从研发机构的投资方式和股权结构来看,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机构主要采取独资形式
跨国公司设立独资研发机构主要是出于防止技术外溢、延长技术收益期以及强化总公司对全球R&D活动的控制等战略考虑。
3.跨国公司为了在中国市场上保持长期的技术领先优势,十分注重对专利的保护
4.采取内部技术转让方式
2002年我国45%的技术引进项目属于跨国公司内部技术转让,同比上升了15%。另从不同行业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让的情况来看,内部转让仍是最主要的方式。
5.跨国公司加快了在中国的业务整合,并通过向产业上下游延伸,将其在华投资项目纳入其全球生产体系
尽管跨国公司的重组活动有利于跨国公司优化在中国市场上的资源配置,提高本土化程度,但同时跨国公司以此加强了对中国产业的整体控制,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中国相关产业各环节对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依赖。
三、对策建议
篇7
经济全球化给电信产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拨
经济全球化,使得各个国家的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各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已具有不可分割性,世界经济正在从工业经济时代走向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电信产业提出了竞争压力和挑战。经济全球化要求熟知国际惯例与规则,同时也给其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推动着通信全球化
中国加入WTO,按照WTO电信基础谈判协议,承诺对国外放开电信市场,世界通信市场开放的大潮在21世纪不可阻挡。而在通信业中,电信业发展最快,前景最好,发达国家通信企业凭借其强大的资金技术实力,加紧向发展中国家渗透,抢占市场。它们为了进一步促进全球电信市场的开放,在其他国家积极推行与本国政策标准相一致的电信政策,以加快全球电信市场一体化的步伐。总之,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通信全球化,目前全球电信重组和兼并浪潮风起云涌,已是不争的事实。
经济全球化带来电信企业部分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产业的全球化,据统计,目前世界各国的跨国公司近四万家,其设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有25万家。他们控制了世界生产的1/3以上世界贸易的2/3,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4/5,世界技术成果转让的9/10以上。跨国公司使商品国际化、生产国际化、资本国际化和金融国际化发展到一个历史的新阶段。
中国加入WTO,而任何国家只在WTO基础电信协议上签字后,电信行业就必须以“合理,透明、客观、公正”的原则开放本国电信业务,保证预定业务的所有供应者都能公平接入和利用公共电信网与业务网。这样,电信就由过去一直被认为是“自然垄断”的产业跃变为竞争行业。政府管制逐渐放宽竞争机制得以引入。竞争的全球化意味着中国电信要承受外国竞争的压力,要参与外国跨国公司竞争。中国作为一个拥有近十三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通信产品的需求急剧增加,通信市场潜力巨大,无疑成为国外众多在资金、技术、管理、人才方面有较大优势的通信企业竞争的重点。可以预见,入世后,中国电信业首当其冲,面临巨大的竞争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带来顾客和市场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生产和商品国际化,进一步促进市场全球化和顾客全球化。由于各主要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的实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大,各国政府对外产品进口及外国公司直接投资限制放宽。据统计,目前世界贸易总额已达11万亿美元,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35%左右。随着市场的全球化,世界各国消费者的需求日益趋同,通信产业市场和消费更加明显。随着国内通信市场的国际化,我国通信企业必须加入国际通信的总体大循环,经受国际跨国通信巨头的挑战。所以,我国通信业特别是电信业要放眼全球,强化市场营销创新战略,才能在未来的全球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截止到2001年9月,全国电信业务收入完成291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3%
其中,电信业务收入完成2575.5亿元,增长12.5%,增幅进一步回落。各大电信公司中,中国电信完成1342.5亿元,增长5.7%;中国移动完成978.1亿元,增长19.6%;中国联通完成244.8亿元,增长53%。
全国电话用户新增7372万户,用户总数突破3亿,达到3.03亿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新增2807.6万户,达到1.72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新增4564.4万户,达到1.31亿户。互联网注册用户新增550.6万户,达到1402.4万户。无线寻呼业务继续下滑,用户减少657.4万户,用户总数减少到4206.7万户。
全国新增长话业务电路77.8万路,达到343.5万路;新增长途光缆线路3.4万公里,达到31.9万公里,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130.5万公里;新增局用电话交换机容量1562.7万门,总容量达到1.95亿门;新增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6186.7万户,总容量达到.192亿户;新增IP网拨号服务器端口81万个,总容量达到150.7万个;新增宽带业务网端口4.2万个,总容量达到7.9万个。
网络业务正在成为电信产业新的增长点
据美国一家权威调查机构近期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因特网给美国经济注入3000亿美元的产值,并创造了120万个就业机会。为此,中国电信产业积极研发适合网络时代需求的产品,在接入网系统方面推出了数据接入复用器、灵活接入设备SCAPCM-II、HFC接入传输系统、31M/45M分复接设备,宽带同轴电缆,以适应宽带接入业务的市场需求。为了对用户进行全面的技术支撑,在无源光网、光交叉连接、光分插复用、光时分复用等技术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随着网络技术和设备的开发,2001年1-6月份,各类网络业务发展迅速,数据多媒体通信用户新增340.5万,达到684.2万,其中INTERNET拔号用户新增330.6万户,达到629.4万户,专线用户达到2.2万户。IP网端口数达到385.9万个,宽带网端口数达到28183个。
电信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新的矛盾和困境。由于国家电信资费的调整,使初装费、入网费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7.7亿元,附加费减少了12亿元。加上其它资费下调及政策性负担等原因,企业减收因素明显增多,资金运转压力增大,特别是对边远地区和广大农村通信建设困难将更加突出。面对通信全球化的趋势,中国电信产业更应加快建立全球化市场营销运作机制。
中国电信产业营销创新战略
理念创新,树立资源营销新理念
中国电信企业可利用自己强大的有形资源(包括科技资源、网络资源)和无形资源(包括商誉、口碑)大力开展资源营销。一方面,在巩固和发展传统业务基础上,充分开发增值业务;另一方面,利用中国电信业的网络资源优势,与移动通讯设备制造商、网络服务商、软件商和信息服务商连手开拓互连网业务,并向用户提供简便、快捷、满意的服务努力为国民经济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奠定基础。产品创新,加入通信产品全球化市场竞争
对企业来说,产品是企业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最重要的可控因素。企业要充分利用产品这个可控因素来刺激、激发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对电信企业来说,就是要不断开发特色通信产品和提供特色服务。一方面,应继续加强传统产品和业务使其向纵伸方向发展,拓宽市场范围和层次。如顺应绿色消费的时代潮流,全力开发绿色产品。并以客户为中心,着力开发中、低收入群体的客户群市场,满足不同消费层对电信产品多样化的需求。同时还要集中力量加快短信息,数据,传真业务等新业务的开发及来电显示、呼叫转移、呼叫等待等增值业务,最终满足用户的多层次需求并引导用户合理消费。另一方面,为了顺应通信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时代潮流,中国电信应立足于技术和产品和创新与开发,如加大信息资源的开发和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市场提供信息技术设备、信息服务、商务交易平台、全球性多媒体移动卫星通信技术、移方式数字通信网络等。
服务创新,实施顾客满意战略
通信企业的最大特点是生产和服务同时完成,没有用户就没有消费,因而通信业的营销要围绕用户展开,破除独家垄断,唯我独尊的思想,全方位为用户着想并为用户服务,真正实施顾客满意战略。
实施顾客满意战略,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客观需要,是电信企业永恒的课题。电信业在追求规模扩大的同时,要想在竞争中争取主动权,就必须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如开发增加服务种类,突出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并在全面合作的基础上,建立与用户的通信服务关系。同时,还要狠抓当前服务热点与难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服务质量考核体系,健全企业内部服务规章制度,最终以服务创新赢得市场。
价格创新,实施弹性价格策略
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电信企业本地电话月租费和本地通话费在世界范围内是比较低的。而与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美国国内长途的资费比较,我国国内长途资费已相当低,已基本没有降价空间。透过对发达国家的电信资费状况的研究,我们发现电信公司对外公布的“标准价”适用的用户群不是电信公司的绝大多数用户,而是那些使用频率低,使用量也很少的用户。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弹性价格在话务量营销中的积极作用,对于经常使用电信业务的用户,要相据使用频率和用量,采用不同于标准资费和资费方案,以鼓励用户多打、多用。具体来讲应作以下调整:
①调整总体结构,降低国际资费,提高本地通话费;对农村用户实施降低月租费等价指组合等策略。
②调整通话费结构,借鉴一些电信市场放开、竞争激烈的国家的经验,增加资费种类,并使之结构合理。如对经常使用的号码给予折扣价格;对大用户的折扣资费可实行捆绑性折扣资费和不同时段选择资费等。
③调整信息资源服务费,加快网络带宽的建设,降低网络信息服务费用,促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
宣传和公共关系创新,树立中国电信新品牌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品牌以其独特魅力,可以超越国界和文化的障碍,吸引全球公民共同消费。现代企业竞争,已不再单纯是商品和服务的竞争,企业品牌和企业形象的竞争正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了信誉卓著的品牌,就等于有了市场竞争力,就意味着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对于电信企业除了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高技术设备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宣传和公共关系在营销中的创新作用,宣传和树立中国电信企业的新品牌。
①电信业应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进行新业务介绍,向消费者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并进行品牌和形象宣传,以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良好的信誉。
②针对当前社会上消费者及新闻媒体对电信颇为关注的敏感问题,电信企业应面对现实,采取积极适当的途径与用户进行沟通,争取公众对企业的理解和支持,以便形成对电信业有利的舆论气氛,使企业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
③电信企业应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通过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希望工程、募捐救助等社会公益活动,在社会上树立起电信企业的良好形象。
④电信企业应积极参加国际竞争,通过在产品、服务、资本、技术、人才等领域与国际电信企业加强合作,在国际上树立起中国电信企业的良好形象。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移动营销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