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渔业发展现状范文
时间:2023-10-27 17:50: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内渔业发展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休闲渔业内涵
对休闲渔业内涵的理解是该领域研究的基础。较早对休闲渔业内涵进行界定的是台湾学者江荣吉。江荣吉认为休闲渔业就是利用渔村设备、渔村空间、渔业生产的场地、渔法渔具、渔业产品、渔业经营活动、自然生物、渔业自然环境及渔村人文资源,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渔业和渔村休闲旅游上的功能,增进国人对渔村与渔业之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渔民收益,促进渔村发展。蔡学廉认为,休闲渔业是渔业发展中的新领域,集渔业科学普及、旅游观光、健身娱乐休闲为一体,通过对渔业资源、环境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把现代渔业和休闲、旅游、观光及海洋与渔业知识文化的传授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一、二、三产业的相互结合和转移,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刘雅丹指出,“休闲渔业”是以水生动植物为主要对象,以水产养殖业为基础,集合旅游观光、娱乐健身、观看观赏、美化环境、居室调湿、餐饮服务、水产养殖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是渔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有别于“食用与加工渔业”的特种渔业。可见众多学者对休闲渔业内涵的理解都是在江荣吉的基础上的丰富和延伸。它们都包含了以下几点:一是休闲渔业发展以传统的渔业养殖为基础;二是休闲渔业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兴产业;三是休闲渔业是集多种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产业。
2休闲渔业的几种分类
渔产业发展分为商业性渔业和休闲性渔业两大类。两类渔业的发展在我国广大地区并存,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休闲渔业分类的划分尚无定论。
(1)从休闲渔业内容分类。刘雅丹认为休闲渔业在内容上可分为垂钓渔业、观赏渔业、观光渔业、旅游渔业和海洋休闲渔业。例如,浙江舟山休闲渔业分为四类:一是单纯的观光型休闲渔业旅游,也即单纯让旅游者乘上渔船,绕岛屿或者附近海(湖)域,欣赏和领略海岛风光,或岸上驻足欣赏观光海(湖)景,同时感受渔民捕鱼的经历。二是参与型休闲渔业旅游,即旅游者或是乘上渔船参与捕鱼、或是在圈定的深水网箱内凭杠垂钓、或是在小岛(湖)边上垂钓,也可在海边赶海。使旅游者充分体会到参与的乐趣。三是娱乐型休闲渔业旅游。也就是说,旅游者既参与休闲渔业旅游活动,又可以休闲娱乐。四是科普教育型休闲渔业旅游,也即以教育为目的休闲渔业旅游,包括各种渔业博物馆、海底隧道、水族馆等休闲渔业旅游产品。
(2)从发展模式分类。李恩元从休闲渔业的发展模式上把其总结为生产经营型、休闲垂钓型、观光疗养型、展示型、教育型和社区型。例如,广东省番禺市、大连市长海县和天津市塘沽区的海上游览、海上捕鱼观赏的休闲渔业基地。我国沿海和海岛风光奇特,海洋旅游资源丰富,建立海上旅游、海钓基地,海上捕鱼观赏和海底观光等休闲项目,开办鲜美水产品直销市场,举办海洋馆、渔船馆,还组织了钓鱼节、渔民节、美食节、鱼饰节、休闲渔业节。
(3)从经营方式分类。宋振兴把海洋休闲渔业分为运动体验型、游览观光型、品尝购物型、渔村风俗体验型、展示教育型等类型。比如,浙江舟山、大连长海等地兴办的渔家乐(或称渔家旅店)作为渔家风情游的龙头,让客人观赏海岛风情,体验渔家生活,品尝海鲜风味,交流烹饪技术。客人花钱不多,在休闲渡假中,回归大自然,丰富业余生活。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总结了休闲渔业的类型,基本上涉及了食鱼、游览、体验、教育、运动等几种形式。
3当前发展休闲渔业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近年来,我国休闲渔业发展迅速,经济效益显著。但由于休闲渔业发展时间较短,仍然存在经营分散和水平不高等问题。面对这些阻碍我国休闲渔业发展问题,必须采取相应对策加以解决。
(1)劳动者素质和思想认识对休闲渔业发展的影响。陈鸱认为,人们对休闲渔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多数渔民思想观念落后。刘会、王灿良指出经营者未能摆脱小农经济意识,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和发达的经济管理模式不能得到有效地运用。邴绍倩、张相国认为,从事休闲渔业的劳动者多是一些渔民,他们从传统的捕捞业转移而来,接受文化教育程度偏低,缺乏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对此问题,王茂军等学者认为,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发展休闲渔业的氛围,转变传统观念,把休闲渔业当作第三产业来看待,确定其战略地位。邴绍倩、张相国认为,要推进休闲渔业发展,保证休闲渔业服务质量,加强宣传教育,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加大其技能培训,提高休闲渔业的安全性,提供给游客更好的服务。
(2)产业规划和规模对休闲渔业发展的影响。张桂华认为,我国各地休闲渔业发展大多缺乏整体规划,布局不合理,设施配套不齐全。刘会、王灿良指出,目前我国的休闲渔业项目开发大多还处于自然型和自发型状态,缺乏有效的整体规划,容易造成对有限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对行业的长期发展不利。蔡学廉认为各地休闲渔业项目处于初级阶段,发展比较分散,尚未形成连片规模的大气候;设施不配套,内容比较单一。对此问题,陈欧认为,首先要高度重视,积极推动;其次要统筹规划,综合开发;再次要加强管理,营造环境。王茂军等学者认为,应该筹建休闲渔业示范区,推行示范计划。郭敏认为,要发挥资源优势,突出特色;要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资金缺口大对休闲渔业发展的影响。邴绍倩,张相国认为,资金短缺问题一直是阻碍沿岸沿海渔区经济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休闲渔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长期以来,我国渔业投入资金较少,渔区、渔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在当前转产转业的政策背景下,资金问题更为突出,资金不足,缺口较大现象更加严重。邴绍倩、张相国认为应该建立渔区转移支付制度,扩大渔区的公共工程支出项目,实行渔业税费调整和注重渔民减负政策的落实;加大金融扶持力度。王茂军等学者认为,应该广辟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扩大筹资渠道,吸引广大资金参与开发。要积极鼓励县、区、乡、村、个人投资,吸纳闲散资金和外资,同时,银行、税收、保险部门也要给予积极支持,建立起财政扶持、金融支持、群众自筹、吸引外资等开放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促进滨海休闲渔业的发展。
(4)产业科技水平对休闲渔业发展的影响。张桂华认为,大多数休闲渔业在经营活动中科技含量不高,渔业生产没有推行高产、高效的绿色无公害养殖。有的单位靠钓鱼饵料养鱼,忽视了科学养鱼。有的甚至热衷于简单的进鱼、钓鱼、再进鱼、再钓鱼的原始循环模式。我国休闲渔业要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就要提高其科技含量,增加产业附加值。陈鸱认为要切实贯彻“科技兴渔”、战略方针,努力克服科技和管理滞后现象。要注意不断总结经验,切实提高科技含量,规范各项管理行为。张桂华认为,要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提高产业附加值。改善经营环境,提高行业服务水平,对休闲渔业的发展意义重大。这既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游客,又能提高产业的附加值,使经营者获得更加丰厚的回报。
(5)市场环境对休闲渔业发展的影响。邴绍倩、张相国认为,市场体系和市场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职能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致使休闲渔业市场处于一个比较混乱的状态。张桂华认为,宣传不到位,没有形成有效的网络优势和品牌优势,缺乏整体形象,国内民众对休闲渔业文化认识程度低。陈鸱认为,我国休闲渔业管理手段相对滞后。国家目前制定的相关法律和规范,在约束经营行为方面还比较薄弱,整体发展还未走上有序竞争的轨道。对此,陈鸱提出如下建议:相关部门要根据国际惯例,结合我国国情,研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管理办法。要把制定扶持政策与运用市场机制结合起来,积极引导整个行业逐步步人竞争有序的发展轨道。针对目前我国休闲渔业发展分散、规模偏小的现状,要加强行业或专业性经济技术协作组织建设,强化行业自律、提升服务质量。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与旅游、交通、卫生等部门密切配合,努力为发展休闲渔业营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篇2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物联网、电子商务、社会化网络的快速发展,数据体量迎来了爆炸式的增长,大数据正在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土壤和基础。根据IDC(互联网数据中心)预测,2020年的数据增长量将是2010年的44倍,达到35ZB。世界经济论坛报告称,“大数据为新财富,价值堪比石油”。随着计算机及其存储设备、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应用领域随之不断丰富。大数据产业将依赖快速聚集的社会资源,在数据和应用驱动的创新下,不断丰富商业模式,构建出多层多样的市场格局,成为引领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
全球大数据产业发展概况
目前,大数据以爆炸式的发展速度迅速蔓延至各行各业。随着各国抢抓战略布局,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据IDC预测,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年增长率达40%,在2017年将达到530亿美元。美国奥巴马政府于2012年3月宣布投资2亿美元启动“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将“大数据研究”上升为国家意志;2015年“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深入推动大数据技术研发,同时还鼓励产业、大学和研究机构、非盈利机构与政府一起努力,共享大数据提供的机遇。目前,美国大数据产业增长率已超过71%,大数据在美国健康医疗、公共管理、零售业、制造业等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英国政府自2013年开始就注重对大数据技术的研发投入,2015年投入7300万英镑用于55个政府的大数据应用项目,投资兴办大数据研究中心,通过大数据技术在公开平台上了各层级数据资源,直接或间接为英国增加了近490亿至660亿英镑的收入,并预测到2017年,大数据技术可以为英国提供5.8万个新的工作岗位,或将带来2160亿英镑的经济增长。法国2011年推出了公开的数据平台 date.gouv.fr,以便于公民自由查询和下载公共数据;2013年相继《数字化路线图》、《法国政府大数据五项支持计划》等,通过为大数据设立原始扶持资金,推动交通、医疗卫生等纵向行业设立大数据旗舰项目,为大数据应用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并积极建设大数据初创企业孵化器。日本在《日本再兴战略》中提出开放数据,将实施数据开放、大数据技术开发与运用作为2013-2020年的重要国家战略之一,积极推动日本政务大数据开放及产业大数据的发展,零售业、道路交通基建、互联网及电信业等行业的大数据应用取得显著效果。韩国政府高度重视大数据发展,科学、通信和未来规划部与国家信息社会局(NIA)共建大数据中心,大力推动全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根据《2015韩国数据行业白皮书》统计显示,数据服务市场规模占韩国总行业市场规模的47%,位列第一;稻菘夤菇ǚ务以41.8%的占有率紧随其后。目前,韩国正在积极打造“首尔开放数据广场”,据估算这些公开信息产生的经济价值将达到 1.2 万亿韩元,为私营企业创造多元化的商业模式和价值。
国内大数据产业发展概况
目前,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在经历初期探索、市场启动等阶段后,大数据的技术、应用以及社会公众的接受度等方面逐步趋于成熟,整个产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行业规模增长迅速。从大数据产业规模来看,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大数据发展调查报告》统计显示,2016年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为168.0亿元,增速达到45%,预计2017-2020年增速保持在30%以上。未来,随着市场对数据的重视,大数据市场规模还会继续增长,到2020年我国数据总量将占全球的20%,成为世界第一数据资源大国和全球数据中心。从大数据企业来看,我国大数据市场供给结构初步形成,呈现三角形结构,即以百度、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以华为、联想、浪潮、曙光、用友等为代表的传统IT厂商,以亿赞普、拓尔思、海量数据、九次方等为代表的大数据企业。从大数据产业分布看,我国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效应开始显现,出现京津冀区域、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中西部四个集聚发展区,各具发展特色:京津冀区域以北京为核心,依托中关村在信息产业的领先优势,快速集聚和培养了一批大数据企业,启动全国首个大数据交易平台,形成京津冀“大数据走廊”;长三角地区城市将大数据与当地智慧城市、云计算发展紧密结合,吸引并集聚了一大批大数据企业;珠三角地区在产业管理和应用发展等方面率先突破,对大数据企业扶持力度大,集聚效应明显。目前,国内大数据已被广泛应用到政府公共管理、金融、交通、零售、医疗、工业制造等领域,并催生出万亿级产业。随着大数据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大数据所形成的价值将不断提升。
大数据产业发展趋势
非结构化数据将成为未来关注焦点
大数据时代,数据和信息正呈现出爆炸式增长,巨大的数据量已经从 TB 级跃升至 ZB 级,数据结构也更加复杂,大部分数据信息都属于非结构化数据,包括大量的语音、文字、图片、视频信息等,各种数据格式之间互不兼容,而且数据访问和使用更具随机性,给数据的提取、存储、管理和应用带来一定难度。据统计,超过80%的相关信息数据都是以非结构化格式存在的,在非结构化数据中蕴藏着未来大数据发展有用的信息宝库,利用数据可视化工具分析非结构化数据,能够有效分析信息之间的相关性并挖掘数据潜在的价值。因此,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带来的技术和应用领域将是未来大数据发展的新蓝海。
开源成为大数据技术发展主要方向
经过多年发展,大数据相关的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可视化等基础性技术已经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了实用性强、稳定度高的技术能力。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历程上看,大数据的崛起源于一场由“开源软件”驱动的革命,大数据核心技术如分布式存储、云端分布式及网格计算均是依赖于开源模式。从IBM、Oracle等科技巨头到雨后春笋般的大数据创业公司,开源软件与大数据的结合迸发出惊人的产业颠覆性力量,开源技术在大数据技术进步中将占据核心地位,成为大数据技术创新主要途径。
大数据应用成为产业转型升级重要路径
大数据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产,已经不同程度地渗透到每个行业领域和部门,在商贸、交通、城市管理等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未来各产业发展的方向将与大数据紧密挂钩。随着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日趋成熟,传统产业将越来越多地利用大数据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大数据与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将广泛带动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基于数据挖掘应用的大数据产业本身有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大数据与传统行业的结合,将催生出一些新的行业与业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
数据连接方式升级引发商业模式新变革
在大数据技术体系中,数据是各方连接的中心,连接方式的不断升级将会带来不同的商业模式创新。从大数据连接方式发展的层次来看,初级阶段是数据源和中心的连接,从而带来了数据托管和数据交易商业模式,其本质是充分发挥规模效应达到降低数据信息存储和查询成本的目的;中级阶段是数据和价值的连接,由此带来了数据关系挖掘和沉淀价值利用的两种商业模式创新,数据关系挖掘通过相关性分析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沉淀价值利用则通过对垃圾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最终达到商业指导、精准服务和决策支持的目的;高级阶段是需求和供给的连接,其数据社交O2O等商业新模式开始崛起,如百度云存储社交通过提供云的群组共享使数据传递更具针对性和精准度,大数据可以让云数据平台促进网络中个体间的交流,从而有效降低需求和供给之间的连接成本。
数据市场格局呈现平台化发展新趋势
大数据正处在快速发展期,市场格局也将逐步呈现平台化的发展态势。在数据采集领域,全球各大互联网企业已经认识到数据的价值,在数据获取入口等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互联网数据往往都掌握在大企业手里,如我百度、腾讯、阿里等三大平台型龙头企业在搜索、社交和电商数据的采集上处于垄断地位;在数据存储和交易领域,传统大型IT企业和大型互联网企业将占据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随着云端数据中心的不断推进和企业存储能力的开放,数据存储将会更趋于集中,大型数据平台将应运而生,基于产品、信息、客户的资源整合平台及其商业模式创新成为主流。
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成为重要问题
篇3
影音行业发展到今天,销售模式每年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90年代的传统音响店,到2000年前后的国美、苏宁卖场形式,再到2008年后的定制安装,我们的智能影音紧跟欧美市场,销售模式也越来越接轨,美国的CEDIA协会有很多先进的概念被引入中国,各大音箱品牌在定制安装产品中的投入,也让我们得到了飞快的发展。我们的从业者也从一个卖两声道Hi-Fi或者5.1客厅音箱的模式发展到了整体影院、全宅智能影音,涉及到装修、声学设计、弱电工程、背景音乐、安防、监控等智能家居工程项目,很多观念和知识结构都在改变。纵观南北,影音行业的很多公司已经慢慢地从销售型或者守店类公司转向了服务型、工程项目型企业,无论是运营模式、公司架构还是人才的需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项目管理概念在行业内的现状
然而,由于定制安装市场的不成熟,从业人员的良莠不齐,我们整个行业依然处在学习、摸索的初级阶段。公司的形式多样化,主要可分为两类:1、传统的影音店调整自身的架构,迎合定制安装的市场,处于转型阶段的集成商,属于有影音基础而没项目经验的公司。2、原来做弱电、智能工程类的公司,影音室已经成为智能家居一个重要元素,开始进军影音行业,属于有项目经验但无影音基础的公司。两类公司各有千秋,各有自己擅长的部分,但是能两者结合得非常好的公司凤毛麟角,与美国一些成熟的集成商相比,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完善的地方。
影音行业对项目管理的意识普遍不强,这个跟从业人员的背景、行业发展的历史有关。大多数企业还没有标准的流程,团队没有明确的分工,还不能详细、形象地规划一个项目,不能通过固定的例会或定期的报告等手段让客户清晰了解项目进程并保持信心,我们大部分公司无法将项目相关的任务、日程、文件、文档等都集中在一个平台上,应该建立标准化的文件管理,标准化的库存和采购管理,同时所有的团队成员都可见,每一个人都可以清楚地了解项目进度、流程、分工,也明确自己的任务,这是一个完整的项目管理系统,我们目前大多数影音公司空缺。以至于很多公司的工地一多、项目一多,人员就忙不过来,工程进度、售后、人员安排都会出现问题,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混乱甚至陷入困境。即使是有项目管理意识的公司,很多也还只是初级阶段,还只是凭个别人的经验和直觉,过分依靠个人的能力,谈不上科学性、规范性,我们需要不断引进国外一些先进公司的经验、先进的项目管理理念,带动行业的集体管理水平。
项目管理的真正意义
项目管理是运用管理的知识、工具和技术于项目活动上,来解决项目的问题或达成项目的需求。在影音行业定制安装中,项目管理主要集中在5点:时间管理、成本管理、|量管理、人工管理、沟通管理,公司越大,岗位越多,协调越繁琐,越需要项目管理,好的流程,可以有效控制质量、成本、人工、时间,才能让你的公司运营有条不紊,稳健发展。
如何让项目管理落地
项目管理的思维,不单单体现在签好合同后的施工环节,应该从定制安装的售前、售中、售后着手,我们需要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建立标准的流程,统一的文件模板、工具、方法论。
对于售前,我们需要有标准化的客户建档、客户邀约模式、异业联盟模式、设计师合作模式、推广会模式,让公司的每个成员更清晰明白自己的工作岗位,在自己的岗位找到最合适的办法。
对于售中,我们需要有标准化的演示方案、方案书、合同、公司介绍PPT、公司视频、公司宣传册、方案讲解模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有效地去沟通,才能迅速让客户了解我们做什么、能带来什么,如何保证整个项目的专业性。
对于施工,我们需要标准流程、时间安排、布线要求、验收流程、人员分工。这部分工作做得好,不但能控制我们的施工质量,还能节省我们的时间和成本,在工地不断增多的时候不至于出乱。
对于售后,我们需要有标准的调试与报告、售后承诺、内容提供、保养等服务,这部分工作能很好地提高公司的美誉度。增加客户的粘性和依赖性,做好了很有机会获得另外的订单。
篇4
摘要 渔业信息化主导渔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对江苏省近年来在渔业智能信息平台建设中的实践和探索进行了总结分析,同时提出了
>> 江苏省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篮球》教学信息化平台构建的启示 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应急处置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建设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促进资源统建共享 江苏省科技创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思路与路径研究 动物科学江苏省重点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江苏省农民培训教材建设实践 江苏省基层图书馆建设实践研究 江苏省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信息平台的研究与开发 基于GIS技术的江苏省海洋渔业生产安全环境保障服务系统建设 面向Web服务的“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信息共享平台”设计 江苏省信息消费发展研究 江苏省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取得新成绩 江苏省仪征市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的启示 江苏省防汛防旱移动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中常见的实验题题型与教学启示 江苏省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和探索 江苏省环保云平台正式运营 江苏省康复科建设与阻碍其建设原因以及解决方案 基于云计算理念下的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整合探索 服务型绩效审计模式:江苏省无锡市的探索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巩沐歌.国内外渔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对比分析[J].现代渔业信息,2011(12):20-24.
[3] 朱洪波,杨龙祥,朱琦.物联网技术进展与应用[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1):1-9.
[4] 杨勇.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巡礼之一:省心节本增效:探秘宜兴物联网智能水产养殖基地[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3(25):14-16.
篇5
1概述
我国是个渔业大国,拥有的各类渔船数量总和居世界首位。但是,这些渔船大部分都是近海、沿海和内河作业的小渔船,而在远洋渔业上也仅限于与一些发展中国家合捕其近海的海洋资源,真正意义上的大洋捕捞我们还是相当的落后。而不受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限制,资源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的头足类软体种群、金枪鱼等中上层高度涸游性鱼类的利用更是微乎其微。中国的海洋开发产值还不足世界海洋产值的2%,仅占国内GDP的2.5%,而世界平均水平为5%,海洋强国为10%,这与我国的海洋大国地位极不相称。限于我国所具有的自然条件,我国步人海洋的方向较为单一,特别是在全球海洋战略态势中,与美国、俄罗斯等濒临3个大洋的海洋大国和科技强国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基于我国远洋渔业发展的严峻形势,《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及《远洋渔业发展规划》,提出了“提高船舶自主刨新能力“的要求,并明确提出了重点研究和开发”大型远洋渔业船舶”的要求。
开发利用海洋是解决当今人类所面临的人口增长、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三大问题的重要出路之一。人类社会的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海洋水产品是优质的食物蛋白源。与肉蛋类食物存在替换性,且在蛋白、脂肪含量、营养结构等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点。增加国民水产品的食用量,不仅有利于缓解陆地资源的不足,更有利于丰富、改善膳食结构,提高营养水平和国民的健康素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世界远洋渔业总产量约一半左右为大洋性金枪鱼,其资源十分丰富,在所有远洋金棺鱼捕捞量中,日本、中国台湾省、韩国、美国、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位居前列,但我国所占份额极少,与一个人口大国和渔业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鉴于金枪鱼渔业属于优质高产、高效产业,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现实,现在国际渔业界和传统的渔业资源国对渔业保护的意识日盛,在各大洋已经逐渐建立各种金枪鱼保护组织。而且,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金枪鱼资源已实施限船配额管理。金枪鱼围网渔业是现代金枪鱼渔业中捕捞效率最高的捕捞方法,围网渔业产量占整个金枪鱼渔业总产量的60~70%,由于经济效益好,所以发达的远洋渔业国家都把人、财、物集中于开发大洋性金枪鱼围网船上。开发我国自己的大型金枪鱼围网渔船,可以保障未来旧船的替换,保证渔船配额的存在。同时,通过我国与有关国际组织、海洋国家的协调努力,还可以争取新的渔船建造配额,进而增加我国远洋渔业资源的份额。
2我国远洋全枪鱼田网渔船的现状
在大洋性渔业总产量中金枪鱼占有绝对优势。船长在60m以上的大型围网船更具有相当优势。截至目前,世界大型金枪鱼囤网船数量约400余艘,我国仅有15艘进口二手船,而且还有3艘不是挂中国旗的,国内大型围两金枪鱼的设计与建造尚属空白。这种现状清楚地表明,我们的远洋渔业机制磐需调整,自主开发设计并研制金枪鱼围网船是必经之路。
近年来,国家对于商船的关注大大超出了对渔船的关注。远洋渔业不同于别的行业,也不同干商船的建造。远洋渔船不仅给造船业和配套业带来直接效益,而且还能产生持续性效益(远洋捕捞)。远洋渔业可以说是一个有百利无一害的行业,它不像其他行业在取得眼前利益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诸如污染等方面的后果。而作为这一行业发展最为重要的远洋渔船的发展,却成了远洋渔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制约了我国在世界渔业配额的分配。
在我国渔船及配套设备的整体发展上,都缺乏高水平的设计研究单位,重要船用设备的研发跟不上渔船的发展步伐。渔船的设计和制造单位自身水平与商船的设计和制造单位不同,商船设计和制造单位一般比较规范,技术力量雄厚,而渔业船舶设计和制造单位的规模相对较小,技术力量相对薄弱,质量保证体系不够完善。而在金枪鱼围网渔船的配套装备的设计和生产基本上还未起步的阶段,目前仅有的进口二手船的维修和替代设备也都是采用国外进口设备。因此,金枪鱼围网渔船的整体设计发展的落后大大限制了我国远洋渔业尤其是高附加值的金枪鱼渔业的发展,使得我国金枪鱼配额不能与我国海洋大国地位相称,配套装备的整体缺失又大大阻碍了我国金枪鱼围网渔船的发展。因此,我国不仅在金枪鱼围网渔船设计和建造方面是个空白,而且,为金枪鱼围网渔船主要配套装备都要依赖进口。
3国外远洋金枪鱼围网渔船发展现状
世界金枪鱼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三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日本以生鲜和罐头金枪鱼消费为主;欧盟以罐头金枪鱼消费为主,其罐头金枪鱼消费占世界罐头金枪鱼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一;美国也是罐头金枪鱼消费的主要市场之一。而金枪鱼罐头是围网捕捞的金枪鱼的最终产品。
世界金枪鱼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就三大洋金枪鱼的产量而言,太平洋最高,约占世界金检鱼的总产量65%:其次为印度洋约占22%,大西洋的产量约占13%左右。前面已提到过围网渔业产量占整个金枪鱼渔业总产量的60%~70。
国际上大型金枪鱼围网船队颇具规模的国家和地区是:美国、以西班牙为代表的欧盟、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省等,这些国家和地区都具有自主开发建造和配套的能力,他们占据了世界上金枪鱼围网捕捞量的大部分。以中西太平洋海域为例:目前,中西太平洋海域作业的大型金枪鱼围网船有20Q多艘,主要为日本、美国、韩国和台湾地区以及菲律宾等国家所属。日本现拥有36艘大型金枪鱼围网船,美国船只为39艘,韩国28艘,台湾地区为42艘,四个国家和地区总船数维持在140余艘左右,占总数的70%。
我们再以2001年的统计数据看看台湾地区大型金枪鱼围网渔业的状况。台湾自1982年底开始引进大型金枪鱼围网,现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如今就其船队的规模之大,船舶的大型化和现代化之程度,单船年产量之高,均可称得上是世界较强的船队之一。台湾地区在南太平洋岛国区域性渔业组织“南太平洋论坛渔业局“(SouthPacificForumFisheriesAgency简称FFA)登记为:总船数为58艘,其中16艘为大型冷藏运输船,42艘为大型金枪鱼围网船,如加上台湾拥有而悬挂瑙鲁、巴布亚新几内亚、努瓦阿图等国籍船旗的大型金枪鱼围网船。台湾地区在该海域渔场投人的大型金枪鱼围网总作业船数已超过50余艘。进入本世纪,船只不断向大型化发展,最大船只的总吨位已达2000总吨,据了解,台湾已计划建造总吨位3000吨级的超大型金枪鱼围网船,意在进一步向东太平洋拓展,扩大作业海域的范围。至2001年,台湾金枪鱼围网已成为台湾远洋渔业的主要作业方式之一,年产量达29万吨多,占台湾远洋渔业总产量的23%之多。
4发展我国的远洋金枪鱼围网船
4.1走自主创新的路。我国是个海洋大国,我们的远洋渔业发展势必对其他远洋渔业发达国家和地区产生巨大的冲击波。由此,在远洋金枪鱼围网船的发展上他们必会对我们实行技术封锁。所以,我们必须依靠自己,利用我们产、学、研的优势研发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大型远洋金枪鱼围网渔船,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我国远洋金枪鱼围网捕捞业的可持续发展。
4.2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我国的远洋渔业船舶落后于世界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而我们的渔船配套装备制造业更是发展滞后,就我国目前的远洋渔船配套需要都远远不能满足,很多设备仍需要依赖进口。大型远洋金枪鱼围网船涉及的配套设备其系统技术复杂、行业面广。尤其是围网捕捞装备、制冷系统和通导助渔设备等,短时间内完全依靠国内企业开发研制出满足装船要求的配套设备来,是不现实的。我们必须要有个中长期计划,在引进国外配套设备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借鉴其先进技术,研究和开发出我们自己的金枪鱼围网船配套设备,实现大型金枪鱼围网船国产化,从减少对进口设备的依赖到逐步使国产设备走向国际市场。
篇6
关键词:桂台;渔业合作;前景
渔业产业是我国大农业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水产品产量占全球产量近1/3,是世界上拥有渔船、渔业从业劳动力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水产品出口量最大的国家。广西拥有丰富的海岸资源,渔业产业发展迅速,水产品总产量跻身全国前十列,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不断加强,现代渔业发展逐渐得到重视。随着海洋经济的深入开发和一系列开放政策的落实,广西渔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一、广西渔业发展现状及潜力
1.发展现状
在广西大农业格局中,渔业是重要的,也是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2010年广西渔业经济总产值354.33亿元,其中海洋渔业(包括海水养殖、捕捞、加工和服务)产值占60%,达212亿元;据自治区渔业部门预计,2015年广西渔业经济总产值将达891亿元,其中海洋渔业产值将突破600亿元,占渔业经济总产值的70%。水产品出口方面,2012年广西水产品出口额3.92亿美元,2013年增长至5.04亿美元,据估计2015年将达7.29亿美元,成为广西农产品中出口额最大的产品,但与中国其他沿海省市相比,广西水产品加工能力和出口值还比较落后。海洋捕捞方面,广西拥有海洋捕捞机动渔船上万艘,绝大部分是国内海洋捕捞渔船,远洋大型渔船数目较少,不到20艘,目前,广西正在积极组建更大更先进的远洋捕捞船队。休闲渔业方面,广西起步较晚,近些年在积极发展以滨海休闲垂钓、田源养殖观光、水面生态养殖等为主的休闲渔业,计划到2020年,建成自治区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100个。
总体而言,广西渔业产业附加值较低,渔业中第一产业比重高,二三产业发展相对落后。
2.发展潜力
广西海岸线长,江河湖泊等渔业自然资源丰富,为广西渔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建设将会进一步开放区域国际市场,贸易更加便利,广西水产品市场也将更广阔。另外,广西优美的滨海风光、自然的田园风光和多样化的民俗文化正等待开发,将他们与渔业转型结合,将有力提升休闲渔业的品质和内涵,有利于现代休闲渔业发展。除此之外,广西自治区政府2014年出台政策措施支持现代渔业跨越发展,鼓励有能力的渔业企业“走出去”,加强与东盟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交流,注重远洋捕捞技术、渔业基地建设、海洋生态环保等领域的合作,同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吸引更多优质渔业企业落户广西。目前,广西在对虾、罗非鱼等优势产品的养殖生产技术上已走上产业化发展,在政府政策支持和科技创新人才支撑下,广西渔业优势产品将会越来越多。
二、台湾渔业发展优势及面临的问题
1.优势
台湾四面环海,具有发展渔业的优越条件,台湾渔业总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居1/4左右,2001年起水产品成为台湾农产品出口中第一大产品。台湾不仅渔业产值高,渔业技术也走在世界前列,在水产品养殖、加工贸易、远洋捕捞、现代休闲渔业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1)水产品养殖和加工贸易发达。台湾渔业养殖是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政府致力于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投入大量资金于水产种苗培育、鱼料研发、养殖环境改善和养殖加工设备更新等,使得高技术密集与低资源依赖的集约型水产种苗产业迅速发展,同时,海上网箱养殖和室内自动化养殖等技术不断完善,水产品加工质量不断提高。目前,台湾多种鱼、虾、贝类种苗达到商业化生产规模,使台湾成为亚太水产种苗供应中心;大量水产品出口世界各地,其中,观赏鱼、石斑鱼等非常受大陆、东南亚地区和港澳地区消费者欢迎,同时,台湾政府还制定规划措施延伸渔业产业链,提高专业化水平,进而提升水产品附加值。渔业在满足台湾本地区消费的同时,也为台湾渔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2)远洋渔业技术居世界前列。台湾远洋渔业已有50多年发展史,现已成为台湾渔业的支柱产业,其产值占台湾渔业总量的一半以上。台湾远洋渔业以船队多、基地分布广、渔船设备先进闻名,其渔船捕捞设备齐全,大都配备有声纳、水平温度仪以及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部分渔船还配有直升飞机;渔船作业方式灵活多样,生产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在台湾属高科技产业。同时,台湾大型远洋渔业企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台湾远洋渔业基地开发、远洋捕捞技术提升和渔业服务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3)休闲渔业发展成熟。休闲渔业把旅游业的休闲活动与现代渔业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配置。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积极采取措施鼓励渔民转岗转业,将渔船改为休闲海钓娱乐船,发展海洋休闲游憩渔业,20世纪90年代后,相关主管部分制定一系列措施办法,促进台湾休闲渔业多样化发展。目前,台湾休闲渔业涵括了观赏体验、体育竞技、休闲垂钓、科教文化等多种类型。休闲渔业的成功转型有效缓解了台湾渔业资源日益萎缩带来的压力,促进了台湾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4)渔业组织规范完善。台湾渔业管理经验丰富,拥有众多渔业协会,专业性强,分工细致,涉及水产种苗培育和养殖、水产品加工、水产品销售市场和渠道、水产饲料研发销售等。协会机构完善、自治性强,以农民为主体,强调农民素质的提高和技能的增强,还包括农民政治地位和权益保护等,绝大多数养殖户都加入了协会。同时协会也是政府实施农村政策、渔业政策的重要助手,在协调政府和渔民的关系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2.面临问题
渔业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利用,台湾沿岸、近海的渔业资源正呈逐渐衰退之势,与之相伴的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刻不容缓。随着台湾渔民老龄化趋势加重及人口出生率降低,台湾渔业劳动力面临严峻挑战。另外,台湾远洋捕捞渔业也面临公海捕捞配额下降、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竞争激烈等问题,而渔业劳务人员短缺、各种生产成本上涨无疑增添了远洋渔业发展的困难。
三、加强桂台渔业合作的可行性分析
1.政策。《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ECFA”)实施以来,大陆和台湾在投资方面的限制逐步减少,双方渔业合作领域有所扩大,投资方向不再局限于以第一产业为主,在水产品加工、远洋渔业、休闲渔业和渔业科技等领域也有所提升。ECFA不仅减少了台湾水产品的关税支出,降低了贸易成本,也扩大了台湾水产品市场规模,有助于调节其产销平衡。在国家大的开放背景下,广西地方政府2014年也出台了《关于促进现代渔业跨越发展的意见》,强调要深化渔业开放合作,重点加强远洋捕捞、渔业基地建设、海洋生态环保、海产品生产交易、科技攻关等合作,把广西建成中国-东盟现代渔业产业发展和研究中心,努力实现从渔业大区到渔业强区的跨越。此外,广西南宁积极承办中国--东盟渔业文化周,诚邀台湾优势渔业产品前来参展,并专门开设桂台渔业交流合作分会场,双方在渔业良种繁育研发合作、渔牧产品精深加工合作、渔业养殖设施引进与养殖技术合作、民间渔业文化交流等方面达成多项协议。
2.市场。台湾岛内市场有限,水产品消费需求基本趋于饱和,其市场主要依赖出口,而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台湾渔业产品出口面临巨大冲击,急需通过外向型发展扭转局面,海峡两岸日益开放的新形势将为台湾渔业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广西连接西南、华南两大商圈,是台湾水产品进入大陆市场的重要通道之一,据统计,2010年,台湾冷冻秋刀鱼销往大陆的数量为2200吨,而2012年达到2.4万余吨,增长近十倍。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一步开放发展,地理位置优越的广西将为台湾渔业产品扩展东盟市场提供便利。
3.资源。渔业经济属于农业范畴,其对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依赖较大。台湾虽四面环海,渔业条件优越,但由于近些年过度利用,导致其资源环境有所恶化,渔业自然资源严重萎缩,加上台湾渔业从业劳动力缺乏,渔业养殖和捕捞面临巨大压力。广西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长期以来受技术和生产方式所限,资源利用率不高,现代休闲渔业发展缓慢,桂台两地若能加强合作,对广西渔业资源有效利用,渔业产业健康发展都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同时,也能缓解台湾渔业资源面临的压力。
4.技术。台湾渔业在水产养殖、远洋捕捞、组织管理及市场开发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技术和经验,广西在上述方面有很多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渔业养殖方面,台湾投资建立了众多水产种苗研发和培育中心,开发优良技术, 积极推广循环水养殖技术, 强化水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值得广西学习借鉴;远洋渔业技术方面,广西船舶配备有限,渔业基地少,作业经验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弱,承接台湾远洋渔业技术输出空间大。
综合上述分析,桂台两地在渔业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广西渔业资源丰富、政策支持力度强、渔业劳动力供应充足、水产品销售市场广阔,但在水产品加工技术、远洋渔业发展和现代渔业产业体系构建方面有所欠缺;台湾水产品加工贸易发达,远洋渔业技术居世界前列,休闲渔业发展成熟,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完善,但也面临渔业资源减少、劳动力不足等困境。因此,两地渔业具备进一步合作的基础和条件。
四、桂台渔业合作方向与前景
1.远洋渔业技术合作。广西《关于促进现代渔业跨越发展的意见》指出“优先发展远洋渔业”,推进以“三沙”、公海渔业资源利用为主的外海和远洋渔业发展。目前广西在远洋船舶装备、捕捞技术、渔业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培育等方面水平较低,需要寻求较大的突破以适应现代渔业发展。台湾在船舶制造、远洋作业、基地建设和管理以及大型渔业企业培育方面具有成熟的技术经验,但同时也面临远洋渔业资源和市场萎缩的困境,正积极寻求新的出路,为桂台远洋渔业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机。
2.水产养殖与加工贸易合作。为加快构建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广西大力扶持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循环水养殖等水产健康养殖方式,加强水产饲料研发,强化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以提升水产品质量,通过提升加工和流通设施设备整体水平,提高水产品加工质量效益。台湾水产养殖设施和装备已实现机械化、智能化,苗种培育技术先进,出口加工贸易发达,运输、存储等配套服务设施完善,水产品附加值较高,且国际市场经验丰富,但由于水产加工原料和劳动力缺乏,与广西在这方面的合作的空间较大。
3.休闲渔业开发。根据渔业特点和社会消费需求,发展以旅游业和现代渔业方式结合的休闲渔业,并以此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渔业经济发展质量,是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广西渔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台湾休闲渔业经过30多年发展,已形成较成熟的产业模式,集运动、体验、科普、教育和旅游为一体,不仅充分发挥了台湾的资源优势,还促进了台湾渔业的转型。广西休闲渔业尚处在起步阶段,学习借鉴台湾成功经验,将广西丰富的民俗文化和渔业资源结合,打造多样化、特色化的休闲渔业品牌,是广西渔业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非,吴凤娇.台湾渔业竞争力影响因子与两岸渔业合作前景[J].台湾农业探索,2009(4).
篇7
“发展海洋经济”已写入“十二五”规划建议草案,试点地区鲁、浙、粤三省海洋经济工作强力推进,其他省市又当如何?
作为全国海洋经济试点工作的重要推动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百忙中接受了《小康・财智》记者专访,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行详细解读。
《小康・财智》: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现状是怎么样的?
范恒山: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大力支持和沿海各级地方政府的努力下,我国海洋经济一直保持着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速的良好态势。1978年,全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仅为60多亿元。2010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已超过3.8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7%。海洋经济已成为增强国民经济总体实力、提升综合竞争力的一支重要力量,对优化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增加社会就业、有效维护国家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基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和制定实施海洋发展战略的需要,我们专门请示国务院开展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并将山东、浙江、广东作为试点地区。
《小康・财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综合大区有11个,此次把山东、浙江、广东三省确定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试点,是出于怎样的战略考虑?
范恒山:我们提出试点地区的选择是本着重点突出、科学合理、避免攀比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作为试点地区必须要满足的五个基本条件:一是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总体实力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二是海洋科技研发能力突出,成果转化能力强,具备推动海洋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三是海陆关系和谐,海陆统筹协调机制相对完备,推进实施海洋综合管理具有比较良好的条件;四是区位优势明显,在我国各个海区中具有代表性,有助于形成涵盖我国黄渤海、东海、南海重点海区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共同发展的沿海开发总体战略格局;五是在开展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础。
山东、浙江和广东三省岸线、海岛、海域空间、海洋生物、能源矿产、滨海旅游等资源优势明显,海洋经济规模大,产业体系完善,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具有规模化、基地化发展海洋经济的巨大潜力。并且,三省海洋科技教育水平高,是我国海洋科技人才集中、产业创新优势明显的地区,具有支撑海洋经济持续发展的巨大动力。再则,三省在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为全面探索海洋经济科学发展与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
《小康・财智》:除山东、浙江、广东三省外,其他沿海省市应如何把握自身优势,加快海洋经济发展?
范恒山:“十二五”时期,沿海各地在推进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应着力完成四项任务:调整升级海洋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海洋科技、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和加强海洋综合管理。
如何调整升级海洋产业结构呢?比如,海洋渔业要由“产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海洋油气业要实现油气并举;海洋运输业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滨海旅游业要继续实施旅游精品战略;海水综合利用要作为战略性的接续产业加以培植;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要重点发展造修船、海洋特殊工程设备与材料制造、深海和远洋技术装备研制等产业,积极培育特色鲜明的现代海洋装备和制造业基地。
篇8
农业推广体系是农业推广工作的基础。在上个世纪初国家就建立了农业推广体系和农业的推广工作,并且已经开始走向正规化,二战之后就逐渐发展壮大。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全球113个国家中200个国家级农业推广机构的调查,1910年以前,全世界仅建立了14个国家级推广机构,它的比例占有了国家级推广机构数目的7%,英、美一些发达国家占有主要的部分。二战以前,全世界大约建立国家级农业推广机构48个,占现有数的20%左右,由于已建的推广组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由于一些发达国家的援助,加上一些发展中国家试图通过农业推广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便纷纷开始建立推广组织。世界上约150个国家级推广组织都建立于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调查,目前全世界约有农业推广人员5412万。其中:非洲约519万人,亚太地区约39万人,欧洲115万人,拉丁美洲约313万人,北美约115万人,中东地区约3万人。
二、美国农业推广体系发展现状
美国在140年前,以联邦政府向每个州一所大学赠与土地的“土地赠与法案”和在此基础上创立的“土地赠与大学”为启动,建立了一种以大学为依托,大学与各级政府合作,大学和县推广办为两大主体,集教学、科研、推广、服务、农村教育和成人终身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遍布全美直至每一个基层县,旨在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帮助农村青年、农民家庭、农村社区和农业发展的农业合作推广服务体系。1、科研、教育、推广“三位一体”的推广模式。2、健全的推广体系和高素质的推广队伍。3、明确的推广工作指导方针、目标和任务。4、成功的推广工作经验。5、现代化的推广手段。6、稳定的经费渠道。7、推广人员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
三、日本农业推广体系发展现状
日本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主管机构是农业水产省、农蚕园艺普及部,主要负责制定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相关制度,并组织、协调和指导推广工作,培训推广人员等。同时,把全日本分为9个区,在每个区设立地方组织,负责监督和指导都道府县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及发放推广经费。日本地处亚洲季风区,气候变化大,常受各种自然灾害侵袭。由于日本农业多是小户经营,抗拒灾害的能力低,政府为了稳定农业,保证农业的再生产和国民的食品供应,把建立保险制度作为防灾抗灾的重要手段。日本农业保险制度的重要特点是政府直接参与保险计划并且具有强制性质,凡生产数量超过规定数额的农民和农场都必须参加保险。具体做法是:投保户按田块数报保险额。保险额是投保受灾农民所能得到的最高赔偿额,保险额是按“每公斤保险额”乘以标准产量的70%计算。农林渔业部每年规定“每公斤保险额”,标准产量由农业互助社按田块情况确定。
四、英国农业推广体系发展现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的缺粮情况仍相当严重。政府继续执行战时对农业的扶持和保护政策,把全国近80%的土地面积用于农业生产,鼓励发展粮食生产和缩减谷物及农副产品的进口额。为了更有效地指导全国农业推广工作,英国政府于1946年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建立了全国农业咨询局,直属英国农渔食品部领导,下设农业土地、兽医调查和奶业三个处,主要任务是:向农民和农场主提供有关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和农业教育方面的免费咨询。并在全国主要农业地区建立了13个畜牧实验站和9个园艺实验场。英国的农业咨询局(NAAS)在1965年时已拥有2075名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业咨询推广人员。到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队伍的壮大,英国农业生产的产值比二战结束时增加了66%,这说明了农业发展咨询工作对战后英国农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五、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发展现状
篇9
关键词:海参产品;营销策略;
本文以大连海参产品为研究对象,从大连海参发展现状以及我国海参行业发展的现状出发,认清大连海参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清发展优势及劣势,明确市场要求,从而提高大连海参在海参市场的知名度,使大连海参在日益激烈的海参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
一、研究大连海参产品营销组合策略的背景
在本世纪初,大连海参以产品化、规模化的发展模式率先走上品牌建设的道路。通过十多年的产业发展,大连海参品牌成长基本代表了中国海参品牌发展的整体趋势。大连海参品牌以产业组织化程度高,完善的产品体系和品牌营销推广,始终领跑中国海参产业的发展。1、大连海参目前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大致从冬至前后开始,大连海参行业一年一度最为重头的销售旺季再度来临。而在今年的大连海参终端市场,各品牌企业折让促销的力度之大更胜以往。价格战这种市场营销的终极手段在销售旺季开始阶段就如约上演,这在大连海参行业内已经不再稀罕。在过去几年中加速发育形成的从发展战略到企业产品线的高度同质化,已经变成了一张无法挣脱的大网,将几乎所有的大连海参品牌企业困在局中。
(1)未能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尽管大连海参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近些年来,大连海参加盐注水添材料乱象纷纷。在产品线高度同质化的背景下,价格战不过是市场表象。以往的大连海参企业还比较守规矩,是从成批发好的海参中按大小分类,然后按大小和分量出售。但是现在,这里面的水分就很难说了。有的制作水发海参的工厂都可以号称你想发多大就多大。”再比如即食海参,里面含有何种添加剂,含量具体有多少,这种行为无形中对品牌形象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2)市场定位模糊,目标不明确
海参胶囊“健字号”大连仅两家作为行业同质化的一个突出标志,就是不同企业的产品线雷同,即使有些产品对有些企业是力所不逮,但为了完善企业的产品线就只能硬上,其带来的后果就是成为了细分市场的搅局者。在海参行业市场,海参胶囊的总市场份额大约不足百分之十,但就在这一市场领域,市场局面的混乱已几乎达到极致。据了解,大连海参企业中只有非得和海晏堂拥有“健字号”,但在大连市场上仍有为数众多的海参胶囊在继续使用已经过期注销的QS批号,或冒用其他产品QS批号欺骗消费者。
(3) 模式单一,缺乏创新意识
大连山东到底谁更长远财神岛集团副总郝峻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海参行业内高度同质化产生惨烈的价格战,洗牌在所难免。这种行业洗牌大致将分两大层面,就是国家行政监督执法和行业自然淘汰。根据国家卫生部的有关规定,糖干海参将全面退出市场。在行业自身层面,过度和恶性的行业竞争已经让有些企业退出,未来也许会有更多的企业步其后尘。非得生物公司总经理李兆明认为,过去几年里,大连海参行业的发展是以盲目跟风构成了行业主流,新涌现的并且是能在市场叫响的创新产品实在乏善可陈。反观山东市场,与大连的海参行业几乎是从2000年起同时加速起步,但路径选择却大不相同。大连海参行业表现为强品牌、精包装,一致强调走出去战略。而山东海参行业近年来创新产品不断涌现,诸多年销售收入在亿元以上的企业并未实施全国性战略。战略选项的差异的优劣短长也许需要时间来检验,但最应该关注的是其更有生命力的企业创新能力,这一点最值得大连海参行业企业借鉴。
大连海参渠道模式的单一化,表现在海参直营或者专卖加盟模式的迷信与麻木。大品牌往往简单地以直营终端的构建来解决销量和利润问题,挤占专卖加盟的市场份额;中小品牌依然忙于投机式的跑马圈地。全国各地的海参专卖加盟店,卖而不专,加而不盟,逐渐成为碎片式的长尾市场。当海参专卖加盟成为鸡肋,大连海参实际上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误区面对山东海参低质低价横行徒呼奈何;面对已经构建起来的专卖加盟店成为综合海参超市无能为力;面对逐渐形成的海参消费潮流无法跟进。当海参专卖加盟成为鸡肋,大连海参陷入了集体无意识的营销陷阱。
(4)品牌营销运营能力十分低下
国内水产企业绝大部分品牌营销运营能力十分低下,很多营销动作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停留在摸着石头过河中;对于竞争激烈的海参渠道来说,趋于一致的渠道策略、促销策略是常规武器,要想真正地在海参渠道中既树形象,又出销量,更多地应该从营销战略的定位、设计、策划中开始,让产品、价格、包装、策略在对接海参渠道之前就具有强大的对接力。
现在企业公司更多的给出销售为王的企业战略模式,一头抓新产品开发,一头抓销售渠道。从包装宣传策略上找到突破口尤为关键。
1.2研究大连海参产品营销策略的意义
从整体看,大连海参在欣欣向荣的表象下,危机四伏;从局部看,大连各个海参品牌举步维艰。市场发展阶段的海参产业,大连海参的繁荣实际上仅仅是简单的学习和模仿―产品,广告乃至品牌形象和诉求都趋向于同质化。处于大连海参第一集团、第二集团的海参企业,没有一家拥有绝对的竞争优势,从胶着竞争中脱颖而出,取得压倒性的品牌地位或销量地位。
本文从大连海参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制约大连海参发展的因素,充分利用企业自身的优势,制定并实施切实有利于大连海参发展的营销策略。
二、我国海参行业现状
海参是常年的生活在海底的深处。有的在礁石里面是常年不见阳光的,因此颜色就乌黑。有的就是在可以接受阳光照射的海底表面。所以颜色有点渐变的咖啡色。这都是十分正常的。因此大家不要用颜色来断定海参的好坏。随着品牌意识的不断增强,山东海参品牌化的建设进程就开始加快。好当家、东方海洋等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就进一步的提升了山东海参的品牌知名度,老尹家、双举海参、宫品海参等山东海参区域品牌就正是在不断地尝试全国市场布局,也就通过专业品牌的管理运营在北京、沈阳等市场和大连海参品牌来开展竞争。山东海参品牌的品牌地位和品牌知名度都较大连相比来说是稍逊一筹,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是由于组织化模式不高,散户经营的现象相对普遍,海参企业在品牌的打造过程因为很多因素而导致品牌力较弱点。中国海参产业的竞争,现状其实主要还是大连、山东地区的海参产业的竞争。“辽参”和“鲁参”之争,在表面上来看,这是区域产地的争锋,深层次而言,其实是产业发展战略之间的较量。随着南方海参的崛起,这一竞争状况还将会进一步的加剧。
1、中国海参产业格局
根据原本品牌营销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海参总产量超过10万吨,经济产值突破200亿元;大连的海参产量占全国的近40%,产值超过100亿元,占全国的50%左右。随着南方海参养殖规模扩大,从2010-2011年海参产业发展来看,大连海参产量和产值在占全国总量的比重有所下降,“北参南移”已经成为中国海参产业发展大的趋势。养殖海域范围不断扩大,从适合海参生长的渤海、黄海海域,延伸到东海、南海海域,进一步催生中国海参产业的格局发生改变。
在海参产业发展历史及市场化竞争之下,中国海参产业呈现出三大版块市场的格局。北方市场以大连为核心,形成中国海参产业的第一板块,处于中国海参产业的领跑者地位。该版块属于传统的海参养殖基地,消费市场成熟,产品种类丰富,市场竞争激烈,处于饱和的市场发展阶段。第二板块以威海、烟台、青岛为核心,成为北方的又一重点海参版块市场。该版块内以山东养殖海参为主,规模化的养殖,产品精深加工,稳步的区域扩张,形成了以东方海洋、好当家、老尹家、宫品海参、双举海参等局域性代表品牌。但由于山东市场缺乏海参领军品牌的拉动,缺乏海参资源的整合,海参散户经营普遍,在企业经营和品牌运营上存在缺陷,导致整个市场散乱而无序。第三版块以南方以福建为核心成为中国近年来增速最快的一股产业力量。福建、浙江等依托南方温差的养殖优势,缩短海参生长周期,形成大规模的海参养殖。凭借产品研发、加工技术、生产成本方面的优势,南方海参瞄准中低端和大众消费市场,成功崛起并有可能成为中国海参市场的搅局者之一,由于发展周期较短,品牌化运营仍停留在初级阶段。
2、中国海参的品牌现状
中国海参品牌主要分布在具有较长海参发展史的大连和山东板块,福建海参起步晚,处于品牌的初创期,在国内还未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在多年的海参产业积累基础上,大连和山东海参走出了两条不同的发展之路。
大连海参品牌的品牌地位和品牌知名度较相比山东略胜一筹,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组织化模式较高,大规模集体经营现象比较普遍,海参企业在品牌的打造过程牌力相对较强。
随着品牌意识的增强,大连海参品牌化建设进程开始加快。通过专业品牌的管理运营大连海参在整个中国海参行业中的地位逐渐凸显出来。
3、海参的市场供需状况
在供给方面,海参产业发展到目前为止,经济总产值预计超过600亿元,超越传统的虾、蟹等产业,成为单品产值最大、利润最高的渔业品种。由于海参对于水域条件要求严格,目前海参产业的养殖与生产地区仍然以原产地海域为主,产值主要以大连和山东两地为主,福建近两年增长速度较快。
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国内居民的保健意识逐渐增强,海参、鲍鱼等滋补品也逐渐被广大消费者接受。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海参产量的增长速度。由此可见,中国海参在供需这对基本的市场关系之下,价格上涨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4、海参市场竞争状况
中国海参产业的竞争,目前其实主要还是大连、山东地区的海参产业的竞争。“辽参”和“鲁参”之争,表面上看,这是区域产地的争锋,深层次而言,其实是产业发展战略之间的较量。随着南方海参的崛起,这一竞争状况还将进一步加剧。
较低的进入门槛让海参行业本身的竞争就十分的激烈。随着海参行业快速发展以及利益的驱动,很多新的企业集团开始进入海参产业,产业链的整合与延伸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竞争的主要方式。如近期内高调亮相的大连新玉麟海参就是海参领域的新进入者,依托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和一夜间林立的专卖店,迅速进入这一市场。在这种现象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出,海参产业虽然竞争激烈,但仍被很多资本看好。
海参市场的发展趋势是向品牌化运营的方向发展,一些缺乏品牌的海参企业开始调整战略,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强化终端销售市场,走品牌化运营道路。尤其是在海参原产地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在基本维持现有的产业和市场格局之下,中国海参产业未来的竞争将在品牌层面、产业层面、营销模式、资源整合以及企业软实力方面展开角逐,进入下一轮产业的洗牌。
三、结论
本文运用现代营销理论,对大连海参产品的营销进行了分析,对大连海参及整个中国海参行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一套适合大连海参发展的营销策略。
海参行业是一个高速成长且竞争激烈的行业,海参行业的发展仍面临许多问题,在此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
(1) 树立品牌意识,以品牌带动营销,形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有特色的品牌,品牌带动销售。
(2) 明确目标,形成市场。
(3) 打破传统模式,提高创新意识。
(4) 提高品牌营销运营能力,合理定位。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获取资料及认知能力有限,分析不够透彻,难免有不合理之处,恳请专家批评指正。我们相信尽管现在大连海参行业发展的问题不少,恶性竞争也已达到一种危险的边缘,但从长远看,相信在未来2年内将逐步走出这个困局,再往前去将一路都是风景。(作者单位:渤海大学)
参考文献:
[1] 黄华伟,王印庚.海参养殖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前景展望。中国水产,2007,10:50
[2] C、WL、希尔,GR・琼斯。战略管理。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5
[3] 吴湘生。如何开拓水产品保健市场。农产品加工。2004,9:15
[4] 张新民,简康。中国现代渔业发展趋势分析。渔业经济研究。2008,5:11
篇10
1休闲渔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既是大陆国家,又是海洋国家,自然条件优越,江河湖泊众多,岛屿星罗棋布,拥有海洋和内陆水域面积约340万km2;其中,内陆水域面积约40万km2,江河、湖泊和水库面积分别约占内陆水域面积的39.0%、42.2%和18.8%;海域面积约300万km2,其中,200m水深大陆架渔场面积20多万km2,大小岛屿6536个,海岸线总长1.8万多km[2],淡水和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水质肥沃,饵料丰富,有利于海洋和淡水生物的大量繁殖与生长,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休闲渔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休闲渔业从20世纪90年代初郊区游钓业兴起以来,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程。2009年我国休闲渔业总产值215.8亿元,比2008年增长23.7%,分别占渔业第三产业和渔业经济总产值的7.6%和1.9%;观赏鱼出口贸易额506.5万美元,比2008年增长11.0%,占观赏鱼进出口总额的87.6%[3]。休闲渔业产业的发展,可从资源利用、经营模式以及供给角度和产业结构进行分析。从资源利用看,休闲渔业可分为海洋渔业资源利用和水域渔业资源利用两大类型。海洋渔业资源利用是指以海岸岛屿和渔业生物资源为主,以出海捕鱼、海岛垂钓、渔区风俗、海鲜品尝等为主要内容而展开的休闲活动;水域渔业资源利用是指以江河湖泊、水库池塘和渔业生物资源为主,以田园风光、垂钓、“农家乐”“农家菜”等为主要内容而展开的休闲活动[4]。
从经营模式看,休闲渔业可分为生产型、度假型、垂钓型和科普型4种类型。生产型是指经营者以渔业生产为主,在生产水域中划出一定面积,供游客垂钓以弥补和增加生产收入的一种经营方式;度假型是指经营者投入一定资本,兴建一批等级较高的鱼池、客屋、餐厅以及娱乐等专门设施,供游客“观景、戏水、住水、食鱼”的一种经营方式;垂钓型是指经营者新建专门垂钓渔场(园),供游客垂钓、郊游和餐饮的一种经营方式;科普型是指经营者以渔船博物馆、渔业展览馆等渔业主题为背景,供游客观赏娱乐和丰富知识的一种经营方式。从供给角度和产业结构看,休闲渔业产值虽仅占渔业经济总产值的2%左右,但休闲渔业的产业链开发、产品及品牌营销、渔文化普及、设施景点建设等扩展到城市和乡村,带动渔船渔机、渔钓具、渔用饲料、渔用机械、城乡建筑、交通运输、文化传媒、餐饮服务等产业发展,解决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出路,特别是休闲渔业由于含有渔业经济的要素,与渔业经济具有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产业发展最终将加速渔业经济的发展。休闲渔业基本形成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产业体系不仅为休闲渔业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而且正快速成为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5]。同时,休闲渔业是渔业文化含量最大的经济产业,是其它渔业行业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对渔业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并成为我国渔业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2休闲渔业的主要问题
2.1认识不到位,管理不规范
2.1.1行业自身对休闲渔业缺乏足够的认识
经营方式雷同,差异化不明显,产业特色和产业文化体现不够,地域休闲品牌和渔业特色难以体现,多数地区渔民靠自主发展,习惯于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对发展中产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观望、等待,未能大胆尝试和探索,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的经营状态。
2.1.2管理部门缺乏对休闲渔业产业发展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对当地资源、环境、市场和发展潜力缺乏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和可行性研究,在发展规划、发展目标、管理理念等方面重视不够,法律法规不健全,经营开发竞争无序,约束经营行为比较薄弱,产业支持力度不足;同时,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职责不清,缺乏针对性的宣传、示范和引导机制,国民对休闲渔业产业及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可度较低。
2.2产业不协调,资源环境遭破坏
2.2.1产业之间缺乏协调和合作机制
休闲渔业与旅游业、交通业和餐饮业等服务业之间缺乏互动,各自为阵,条块分割,难以形成整体的综合优势,造成休闲渔业资源和设施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休闲渔业产业的发展;同时,休闲产业布局不合理,由于休闲渔业“投资少、门槛低、效益高”,相邻区域集中大量休闲企业和设施,致使“规划无序、开发无序、竞争无序”,休闲娱乐项目重复化、单一化、雷同化现象日趋严重,导致“南方北方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的经营特色危机,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特色的休闲渔业凤毛麟角。
2.2.2资源保护难度增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区域渔业资源禀赋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产业布局和经营方式等方面应有所不同。海洋渔业资源利用型休闲渔业设施和活动集中在近海和岛屿,而这些区域是鱼类栖息和生长的地方,休闲渔船排放的污染物,海钓人数、渔获物数量、规格和种类的无限制指标,渔钓具以及一定数量生活废弃物的随意丢弃,严重影响了鱼类的生存环境并造成渔业资源衰退;水域渔业资源利用型休闲渔业设施和活动集中在池塘和水体,新鲜饵料、鱼药的投放和使用,使得饲料和鱼药残留物存于池塘和水体,加之清塘、消毒不彻底,导致淤积烂泥污染水体,造成鱼类死亡和病害增加,并通过排放水体影响周边的生态环境。同时,外来物种如福寿螺、凤眼莲等,威胁和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对经济和环境造成影响。
2.3经营规模小,人员素质差
2.3.1经营规模小、效益差、科技含量低
相对于其它产业,国家对渔业产业发展特别是金融方面的支持相对不足,畅通的融资体系难以形成,休闲渔业的发展资金投资主体单一,主要来源和依赖于经营者的生产积累和自我投入以及民间的融资渠道,规模经营休闲设施数量少,难以形成规模效益;经营活动以池塘和常规鱼类为主,经营方式原始,处于简单购鱼、钓鱼、再购鱼、再钓鱼的恶性循环,生产管理松懈,养殖方法不科学,新品种开发少,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使得经营效益难以得到较好体现。
2.3.2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
从事休闲渔业产业的人员基本上处于四五十岁,其中,男性从业人员以专业渔民(原从事捕捞业和养殖业)为主,女性从业人员则以家庭主妇为主,人员参差不齐,文化程度低,专业培训少,缺乏对休闲旅游行业的了解,缺少休闲服务业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仅凭借生活经验和自身习惯,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差,服务不规范,随意性大,难以满足和符合休闲者的消费需求,影响休闲渔业的服务质量和发展。3休闲渔业的对策建议寻求享受和发展是休闲渔业利用者的基本动因所在,因此唯有提高休闲渔业环境、休闲渔业产品和休闲渔业服务的文化含量,才能不断适应休闲渔业市场的需求变化,确保休闲渔业发展始终居于时代进步的前列。
3.1提高认识,加强制度建设
休闲渔业产业是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社会工程,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产业发展不仅需要部门和行业的努力,而且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配合。
3.1.1提高对休闲渔业产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攻势,宣讲发展休闲渔业的重要意义,在“统一规划、各司其责”的原则下,提高相关部门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理顺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强化休闲渔业企业的利益主体意识,共同开发休闲渔业资源,实现利益共享。
3.1.2尽快成立国家、省市区、地市和县区四级休闲渔业行业协会
积极探索“渔业相关利益者参与休闲渔业管理”模式,制定产业发展行规行章,加强休闲渔业行业管理,规范休闲渔业市场机制,提升休闲产品结构,促进休闲渔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3.1.3进一步明确休闲渔业管理部门
改变目前权责不清、多方管理、信息不畅的被动局面,尽快制定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休闲渔业的法律法规。休闲渔业功能区的确定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对渔业资源利用实行定性和定量管理,在海水和淡水区域分别设立禁渔期、休渔期以及渔具、渔获物和规格的限制;同时,加大休闲渔业投入力度,改善渔村、渔港基础设施,为休闲渔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2加强产业间合作,加大资源和环境保护力度
在产业间合作方面,休闲渔业产业涉及面广,产业效应大,能带动渔船、渔机、渔钓具、渔用饲料、渔用机械、城乡建筑、交通运输、文化传媒和餐饮服务等产业发展,解决城乡剩余劳动力就业出路,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休闲渔业发展要进一步加强产业之间的合作,积极培育休闲渔业相关优势产业和产品,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扩大国际市场的出口份额,协同考虑休闲渔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最大限度地带动产业发展和产业链及产业群的形成。在资源环境保护方面,一是加强渔业法制法规宣传,强化全社会的法制观念,进一步提高资源环境保护意识;二是以优化渔业资源利用和保护为目标,严厉打击休闲渔业违法经营活动,遏制违法经营活动的蔓延,加大资源和环境保护力度,严肃查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行为;三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素质、能力和水平。
3.3强化企业经营,提高劳动者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