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专业描述范文

时间:2023-10-27 17:50: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动物医学专业描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动物医学专业描述

篇1

摘要:信息素养是培养大学生能力的普及标准,是国家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为树立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终生学习”理念,培养信息处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为国家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和有竞争力的人才,笔者通过分析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特点,从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三个维度建立了《动物医学专业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标准》,并依据该标准给出了培养途径和方法。动物医学是个传统的行业,很多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认为:“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其关系不大,只要把专业课学好,多出去实践就足够了。”“专业课都学不过来还学这些信息技术课有啥用。”“毕业了去企业搞销售不坐办公室,根本也用不上这些东西。”“会给动物看病就行,原来没有计算机不也一样看病?”这些认知差距严重影响着动物医学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的意识和能力[1]。在信息与能源并重的社会,不管哪个行业都应该重视信息资源,获得信息就是人生的赢家。因此,培养信息素养,是为动物医学行业长足发展奠定基础。依据科学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目标性原则和国家对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标准,参照其他行业信息素养培养标准,结合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特点,锦州医科大学制订了《动物医学专业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标准》。它是培养动物医学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依据,是提升全面素质教育的有效工具,对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重要的作用[2]。

1信息素养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信息素养的概念于1974年被提出,主要是指人们对信息认识、敏感程度和信息处理的能力,以及在信息实施的过程中对行为规范遵守的程度[3]。信息素养作为教育的热点问题,已经在各国教育界进行了普遍性的研究,专家给出了信息素养的概念,分析了信息素养的内涵,制订了一些具有通用性的、大众化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标准。我国教育部的专家也根据信息素养的内涵建立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信息素养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调查发现,现有的关于信息素养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针对不同行业和学生特点,信息素养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应该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例如我国医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课题组就建立了相应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这标志着信息素养的研究开始细化,已经进入更深入地研究层次。

2《动物医学专业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标准》的内容

2.1信息意识

2.1.1信息敏感度信息敏感度主要是指学生对动物医学专业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反应程度,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及时收集、捕捉专业信息;是否有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想法;是否树立了“终生学习”的理念;是否具有信息安全意识;是否具有信息成本意识;是否能够从细节中发现信息等。2.1.2信息需求度信息需求度是指学生对信息的需求情况,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地表达和描述自己的信息需求;在遇见难题时,是否有通过信息查询、检索解决问题的愿望;是否能够不定期地更新专业知识等。

2.2信息能力

2.2.1信息获取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是指学生掌握获取信息及相关知识的技能,包括策略、途径、方式方法,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能够确定信息目标[4];是否具有组合检索的策略;是否能够正确选用检索工具;是否能够从多种途径中获取相关信息等。2.2.2信息吸纳能力信息吸纳能力是指在获取到信息后,对信息的评价判断行为,主要考查学生对获得的信息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其含义[5];是否能够对信息进行识别,从信息中选取可用信息,去掉无用信息;是否能够对信息进行判断,确认其质量的好坏等。2.2.3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是指对已经识别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能否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类;是否能够保存信息;是否能够增加信息、更改信息、删除信息、区分信息;是否能够对信息进行深入分析;是否能够归纳总结相关信息;是否能建立信息之间的关联等。2.2.4信息应用能力信息应用能力是指对有效信息的使用和利用情况,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能将信息进行有效的迁移,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是否能够通过信息来分析问题;是否能够根据信息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否能够进行科学总结和撰写科研论文;是否能够进行一定的创新,提出新观点、新方法和新论断等[6]。

2.3信息道德

2.3.1信息道德规范信息道德规范是指在人的一生中应该遵守的道德标准,主要考查学生是否了解信息素养道德;是否能够正确判断道德规范标准;是否具有伦理道德意识等[7]。2.3.2信息安全意识信息安全意识是指学生应该遵守的法律规范或者道德准则,主要考查学生是否具有法律意识;是否具有信息保护意识;是否能够进行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是否能够尊重他人的科技成果等。

3动物医学专业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途径

在建立了《动物医学专业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标准》后,就要以标准为指导,进行科学有效地执行。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个长期的工程,必须要配合有效的方法才会取得成效,锦州医科大学对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方法如下。

3.1开设多门信息素养课程

信息素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学校在原有开设的计算机应用、文献检索两门课程的基础上,又新开设了计算机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兽医信息学、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多门信息素养课程,在理论讲解的同时,增加了实践操作的学时比例,强化了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8]。

3.2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的改革

为了配合课程的实施,对原有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进行了改革。在信息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加入了仿真平台,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反复地进行知识内容的学习,不断地累加和强化记忆,提高信息处理的能力。通过开展过程性考核和能力培养的评价方式,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业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促使学生提高信息素养意识,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教师改革课业布置方式,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查找资料的机会,提高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吸纳能力、处理能力和应用能力[9]。

3.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到本行业的企事业单位锻炼。这对于提高学生专业水平,获取专业信息都是最好的方法,也是锻炼和培养学生多途径获取信息能力最有效的手段。学校鼓励学生在业余时间,如周末、假期参加实践,学生得到了锻炼的机会,也提高了信息应用的综合能力[10]。

3.4积极参与科研团队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以及科研团队。让学生从科研中学到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精益求精的科研能力,同时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科研总结和撰写科研论文。这样可有效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锻炼了信息素养的应用能力。

4结语

篇2

关键词:云计算;翻转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数字化教学平台

如何利用云计算技术有效地整合课程已成为一个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同时,“翻转课堂”在教育改革中也成为当下的热点。因此,作为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资源和手段,基于“云计算”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是大势所趋。

一、云平台的特点及“翻转课堂”概述

(一)云平台的特点云计算由巨大的虚拟化资源池(软件、硬件和平台等)构成,是一种资源交付和使用模式,根据负载规模进行动态的资源配置,从而实现最优化的资源利用和全面共享。它对用户端设备要求低,无论何时何地如需享受到云计算平台提供的数据同步、数据计算、海量存储和数据共享功能,只要具备互联网,以及可以运行浏览器的简单终端(如iPad、智能手机、个人电脑等电子产品)就能够实现。在教育领域中,“教育云”可诠释为云计算的迁移,它是形成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架构,是利用先进的互联网云计算技术,将教育资源进行系统整合、信息化和统一部署实现,为社会人员以及广大师生提供服务的系统。[1]云计算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已成为教育资源的主要基础平台之一,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基础,其应用也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二)翻转课堂概述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的变革,始于2007年。这种教学形态如下:教师提前创建讲解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并完成作业。翻转课堂实现了对知识传授和内化的颠倒安排,改革了传统模式的课堂教学形态,在美国学校的课堂上,已经逐步成为主流的教学形态。近年来,我国的教育领域内,也涌现出不少翻转课堂本土化教学模式的创新及发展策略。

二、云计算技术理念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启发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同一班次学生数量较多,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一对多信息传递方式。某种意义上教师的教是一种串行的工作方式和重复性劳动,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而借助云平台实现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云是互联网和底层基础设施的抽象,在云环境下,可实现计算资源的高效共享和任务环境的快速部署。[2]在云计算理念下,每个教学对象所使用的资源都可部署在一个私有云上。一般云计算架构分为三层,分别是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简写为IaaS),PlatformasaService(平台即服务,简写为P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SaaS)。[3]基础设施在最下端,平台在中间,软件在顶端。在教学平台中,根据目标环境的不同,可以使用不同的云基础平台对应不同的资源应用类型。对于演示和展示性较强的课程,可以使用IaaS搭建目标环境,使用云平台快速搭建逼真的虚拟目标系统和网络环境,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对应于云平台中的一个虚拟机,可以把自己的具体需求通过互联互通的虚拟机模式,并行出去,从而向其他学生与教师寻求答疑协助。[4]教师可监控教学终端,对云平台和虚拟机资源进行管理。面对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设计开展各种合适的教学活动。比如,以动物医学专业英语口语课为例,在英语口语交流中完成一个动物医学专业相关课程的模拟实验,根据在线微视频所描述的实验问题考查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或者让不同学生翻译一个整体文档的不同部分,可以借助云平台给每个学生自动快速分配子任务和相关资源,通过独立并行完成各个局部工作,以达成最终目标。同时,当每个学生通过云平台上传任务时,系统内会自动记录完成任务的时间,可侧面反映出任务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自身水平。因为互联,每一个学生可以互教、互学、资源共享,老师并不需要率先独自完成整个教学过程,而是只要完成分配任务、协调、管理、监控的职责,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就可高效地达成具体教学任务了。慕课平台等综合了教学视频、在线辅导、作业提交等环节,属于对云计算环境的PaaS应用等。[5]显然,在云计算环境下,课堂教学强调了对学生积极性的发挥,每个个体都可以离散性地独立工作,因此能够快速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优劣。并且,促使程度较好的学生率先完成较难的任务,同时在平台上分享每个人的作品(如关键词汇表、项目摘要或者技术路线等由程度较好的学生率先翻译),这样就为其他程度较弱的学生相对扫除了诸多障碍。因此,在云平台下,老师同样能够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兼顾各个学生的特殊目标要求。

三、基于云计算技术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为更好地提高教学成效,实现知识的传递、内化和巩固,在此引入云计算辅助教学平台,探索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一)课前教学流程1.自学教学微视频。基于翻转课堂的特性,主讲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教学内容,理清脉络,用10—20分钟的时间对核心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也可补充拓展一些课外知识或适当加入互动环节,录制成教学微视频在课前分享给学生观看。以动物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为例,选取的教学内容尽可能覆盖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英语词汇,以词汇为点,以短文为面,点面结合,深入挖掘课程内涵,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平衡,充分体现出动物医学专业英语的特色,满足动物医学专业的实际需要。此外,随着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需要不断拓展学生的多维视角和国际视野,在开放的教育资源平台上,教师可寻找优质的国内或国外学习视频,或是介绍优秀的国内外兽医学期刊电子杂志、在线网站等链接,来拓宽学习渠道,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2.同步练习。学生需要在观看教学微视频后,完成教师布置的同步习题。为了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步习题的设置就应当充分考虑其层次性、指向性和科学性。基于云计算辅助教学平台的运用,该过程可借助于移动终端设备,让学生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在线答题,然后将学习结果通过在线平台提交给主讲教师。3.难点、疑点反馈。学生在观看教学微视频并完成同步练习之后,及时通过云计算辅助教学平台把难点、疑点向主讲教师反馈。这样,主讲教师可事先掌握学生对新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便可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二)课中教学流程1.难点、疑点讲解。主讲教师通过云计算辅助教学平台,收集到学生预习过程中不易掌握的或掌握不充分的难点、疑点问题,就可以在随后的授课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为学生答疑解惑,如有必要可多次讲解,反复强调。动物医学英语专业词汇浩如烟海又冗长,词源形式多样,发音规律特殊,不少学生都面临着“读音难、拼写难、记忆难”的“三难”困境,教师可以使用PPT配以图片展示出专业词汇,以最清晰明了的直观方式陈列出来,或运用联想记忆法,帮助学生习得记忆,还可传授构词规律、词汇文化渊源之类的有趣鲜活的故事,以及词汇的重读音节、次重音节的发音特点等。比如,Pharmacology(药理学)由词根pharmac-(药,药学的)以及词缀-ology(技术、科学)组成;蓝耳病(BlueEarDisease)是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atorySyndrome,简称PRRS)的俗称,对这一专业词语可通过临床病例的图片或视频,来辅助进行讲解;胡家英主编的《动物医学英语》教材中,有涉及中兽医的专业英语篇章,教师可以选取反映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特点的事例作为铺垫,上升到哲学高度去阐述中医理念,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兽医理论的知识体系。2.独立、协作学习。教师应根据课前教学流程中产生并反馈的疑点,从中总结出一些能够增加学生的动物医药背景知识的、有探究价值的重点问题。比如,可以探讨一下动物医院药房、化验室内化学药品的属性和效用分析,或是动物医学专业英语构词法、读音规律、词源的特点等。探究题目的确定和选择应当基于学生的理解与兴趣,主讲教师据此结果,再对学生进行分组。接下来,小组内部成员以问题的难易、类型,每个人专业英语的现有水平为参照,进行组内的分工,开展协作讨论学习。爱丁堡大学推出的“三人小组法(Triads)”是一种效果良好的小组学习模式,可以借鉴采用。学生A在线观看微视频后,向学生B口头详细陈述核心内容,学生B可提出问题,学生C在一旁倾听;然后学生B再向学生C转述所获得的信息,由学生C判定学生B的理解程度和口头表达能力,依此类推。“三人小组法”符合语言学习规律,既锻炼学生的口头转述能力以及信息记录能力,重视学生体验和参与,又锻炼学生的听力、思辨力、理解力和主动提问能力。同时,也促进构建个体的知识体系,发展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促进“生生互动”。此外,还可让学生组成数个专业英语的交际表达能力的剧演小组,以智能手机为媒介工具,录制现场情节表演。比如,以专业英语为语言媒介,模拟动物医学学科发展专题会议、专家英语访谈、论述演讲、宠物临床诊疗情境、与宠物主人进行良好沟通等情境,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融入场景自由发挥,然后各组现场公开展示各自的成果,或者把录制好的视频到诸如微信公众平台之类的云平台终端上,学生通过个人手机进行投票,以匿名形式客观地评出最佳表现小组。另外,还可设置一些任务,内容涉及宠物临床报告(clinicalreport)、病史(casehistories)、病历(casereports)、摘要(abstract)等,利用典型的具体病例,组织和指导学生小组开展病例分析、研习、训练,尽可能地多用专业英语词汇去表达,必要时教师可进行指导和点评。分小组开展交互式讨论学习和交际表演,创设了一个平等、互动、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可促进学生更快地汲取知识,因为每个学生在学能、资质、性格等方面都各具特点,每个人都是差异化的资源独立个体,所以,互相学习借鉴,可以促进共同发展。教师还可在下一个项目训练开展的过程中,重构之前的分组模式,再一次促进学生对异质资源进行切磋、互补、共享,必将显著提升学习效果。(三)课后教学流程1.设计针对性较强的测验题目。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以及课前反馈的疑点、难点,主讲教师可在云计算辅助教学平台上或者手机等移动设备终端上设计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测验,控制学生在5—8分钟内独立完成测验。2.对考核评价进行反馈。主讲教师把测验结果传输到云计算辅助教学平台之前,应当进行整理、评分、撰写点评,以供学生及时查看,对照检查,纠正自身答题的错误。主讲教师也可选择录制一段语音讲解,或是将其录制成形象生动的微视频来解释阐明普遍存在的疑问和错误,并上传至云计算辅助教学平台,或在下次课中统一讲解。

四、结语

篇3

【关键词】 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及高等院校对外交流的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到我国的高等医学院校留学深造,留学生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衡量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也为广大的医学教育工作者们提出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和桥梁课程,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对留学生整体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对医学教育的对外交流产生着直接影响。本文根据我院首届留学生的教学情况,从分析留学生以及学科特点入手,在教学语言的运用、教材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探讨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方法。

1 南亚留学生的特点分析

我院首届留学生分别来自印度和巴基斯坦,他们在本国以英语为教育语言和官方语言,英语的阅读及写作水平较高,口语熟练,但发音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与标准的英语差别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留学生医学专业词汇的掌握量也相当有限,对许多医学专业名词需进行解释才能使他们明白其确切含义。另外,由于国内外教育水平的差异,某些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较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差,这些都是影响授课质量的重要因素。但留学生又有许多不同于中国学生的特点,他们思维活跃,乐于提问,所提问题往往会超出章节之外,甚至学科之外,喜欢互动式教学,重视课堂表现,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热情较高,这些特点都为授课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供了基础。

2 医学微生物学学科特点分析

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与机体相互关系的学科,是实践性与应用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就其特点而言,医学微生物学内容繁杂,逻辑性差,涉及面广,相对枯燥,且许多知识点易混淆,难记忆,教学难度大。各论中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在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免疫特性以及防治原则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特点。同时,该学科又涉及学生尚未接触过的临床问题。另外,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知识更新也不断加快,这些都给留学生学好医学微生物学带来困难。

3 教学中正确合理地使用英语语言

留学生教学需要授课教师采用全英语的授课形式,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尽管绝大多数都能熟练掌握英语,但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如何运用英语正确表达专业术语,是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1]。另外,医学微生物学各论关于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致病涉及到皮肤软组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大量有关组织脏器的名称和相关症状与病征的专业名词,对这些医学专业名词的正确阐述与理解是保证授课质量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授课能力,不仅要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知识,而且能够用流利而准确的英语表达知识信息,并自如地与学生交流沟通。其中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成为非常关键的环节[2],因为不管使用何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语言是授课过程中传递知识信息最重要的一个要素。所以,正确与合理地使用英语语言是决定留学生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以下两方面。

3.1 合理运用与组织教学语言

英文原版教科书和参考书的内容作为科技文体其语言是典型的书面语形式,语句工整、严密、规范,较多地使用被动语态和带有多个从句及短语的长句和复杂句,较多地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词汇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逻辑连接词等,经常使用虚拟语气和“it”引导的句式等,这些特点均有利于准确地阐述事实、描述现象、表达原理、概括结论等。授课教师在留学生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情况合理地运用与组织教学语言。一般来说,讲述课文的重点、难点、精彩之处,阐述原理、法则,都需要使用书面语言,因为书面语言简洁、科学、严谨,从而使学生有一个准确的理解。而在进行分析、诠释、注脚、补充、过渡等处,则宜多用口头语言,以达到清晰、晓畅、通俗易懂的效果[3]。所以,英文多媒体课件中的语句应该使用书面语形式来对概念与定义、原理与机制进行阐述,但教师在对某个知识点展开论述时则不能全盘照搬书面语语句,因为某些书面语语句听起来呆板、生硬、冗长,并不适合作为听觉信息用语言来传输。因此,授课教师应在了解书面语言及口头语言特点的基础上完成由书面语言向口头语言的转换,以口头语言为主,书面语言为辅,化繁为简,避长就短,多用简单句,少用从句,多使用主动、陈述句形式,少用被动形式、“it”引导的结构等,多使用一般化的普通词汇,少用正式但冷僻的词汇。

3.2 对专业词汇进行准确的英文释义

医学微生物学在总论和各论中都涉及到大量的医学专业词汇,尤其在各论部分有许多描述临床症状的名词及疾病的名称。这些名词有一些是由来自希腊语或拉丁语的词素组合而成的医学英语派生词,例如在葡萄球菌一节中有osteomyelitis(骨髓炎)、endocarditis (心内膜炎)等;有一些则直接来自希腊语和拉丁语,例如在痢疾志贺菌一节中有tenesmus(里急后重),在破伤风梭菌一节中有risus sardonicus(痉笑)[4]。由于留学生尚未学习相关的临床课程,也没有接触过希腊语和拉丁语,因而对这些专业词汇感到非常陌生,这样就妨碍了他们对医学微生物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对于医学英语派生词,应给学生分析其构词成分即词根与词缀的意义,并对词汇进行准确地英文发音与释义,而对于直接来自拉丁语或希腊语的专业词汇应以关键词的形式在相关章节学习之前介绍给学生,给出其详细的英文解释,使学生提前熟悉这些词汇,这样留学生在相关知识学习时就不会因不理解某个词汇而影响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这就要求授课教师要非常熟悉医学英语中来自希腊语和拉丁语的词素及其英文意义,拥有扎实的医学英语术语学的知识。

4 选取适合留学生的教材和教学内容

来华学习医学的留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他们与我国的医学生不同,学成归国后主要的就业渠道是做医生从事临床工作,因此,他们不仅想要获得中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学学位,更重要的是想要通过本国的医生资格执照考试而成为一名具有执业资格的医生。这就决定了留学生教学有其特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要达到留学生教育的教学目标,首先要选取适合留学生学习的原版教材。在比较了几本教材后我们选择了科学出版社引进出版的由KENNETH J.RYAN等编写的原版《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该教材内容翔实,从病原生物学总论,到细菌学、病毒学、真菌学、寄生虫学,完整地反映了病原生物学的知识体系,适合留学生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病原微生物的流行现状与趋势特别感兴趣,喜欢与教师探讨教材之外的相关知识信息,所以在教学过程别从网上搜索最新的流行、诊治信息介绍给学生,以弥补教材中相关知识的不足,例如结核杆菌、霍乱弧菌等的流行历史和致病形势,在学习肉毒梭菌的致病机制时特别向学生介绍了肉毒毒素在美容业及某些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这种做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了其知识视野。另外,在实验教学中也尽量多开展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实验课程,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5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留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提问,课堂气氛热烈,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就应采用适合他们性格特点和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他们更适合教师运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如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PBL)。例如在研究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性时提出如下问题:表皮破损和钉子扎破污染了破伤风梭菌的芽胞,哪个更易患破伤风?人和动物肠道中都有破伤风梭菌,为什么没有被致病?从而引出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条件及破伤风痉挛毒素的理化特性等知识点。另外,由于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性状多样,尽管每一种病原体都按“三性一法一原则”(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方法、防治原则)来研究,但是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很多知识容易混淆,但包括总论和各论中的许多知识又条理清晰,对比鲜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运用归纳、综合、比较的方法,利用原版书籍中大量的图片和表格,对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致病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如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对比、破伤风梭菌与肉毒梭菌的致病机制比较等。采用这些教学方法既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达到融会贯通,强化记忆,又可将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介绍给留学生,以达到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的教学目的。

医学留学生教育集医学、教育学、语言学和心理学为一体[5],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是医学高等院校面临的一个新的教改课题,这对授课教师传统教学方法和自身综合能力培养提出了挑战。因此就要求每一位授课教师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不断总结新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医学微生物学作为留学生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其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必将对留学生教育水平的提高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晓霞,钟启平. 青年教师在医学微生物学留学生教学中的优势[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4,6(2):115116.

[2]李昱,赵涌. 医学院校青年教师开展留学生全英语教学的准备[J]. 医学教育探索, 2007,6 (3):269270.

[3]范全林. 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及教师语言[J]. 江西财经学院学报, 1985,10:102103.

篇4

关键词:水生动物医学;相关课程体系;实验教学;实践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118-02

水生动物医学相关课程体系包含了水产养殖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是综合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体系,故其实验和实践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进入生产第一线后的专业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而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水产养殖及相关专业的共同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本教学团队教师在与学生互动交流中发现,很多学生对水生动物病害很感兴趣,但也担忧所学课堂知识与实际生产需要脱节,非常希望有机会参与疾病诊疗全过程,提高实战能力。天津农学院水生动物医学教学团队通过多年的实验实践教学积累和改革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和生产单位的认可。

一、整合与临床诊疗直接相关实验内容,使技术连贯完整

水产动物病害一个完整的病例临床诊疗涉及到的内容和技术包括:疾病发生

时水体和水生动物现场调查和观察方法;关键内容问诊及信息收集记录,养殖记录表格分析;水样和病料的采集和运输;病料的实验室检查内容和方法;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综合分析疾病发生原因,初步诊断疾病种类;根据诊断结果,筛选、制定治疗方案并小范围实施;治疗效果的观察和评判;总结疾病诊疗流程和主要技术点,形成病例诊疗报告。因此,一个完整的病例临床诊疗涉及到最紧密相关和最连贯的技术分别包含在水产微生物学、水产病理学,水产动物免疫学,水产药理学和水产动物病害学等紧密相关课程实验里,故水产动物病害学临床诊疗技术势必与这些课程实验和实践教学有相交和重叠内容。将分散地包含在《微生物学》、《病理学》和《水产动物病害学》等课程里的实验内容整合成独立开课的《水产动物疾病实验》课程,并进一步优化实验项目设计,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比例,将病例检查和诊断技术连贯,既可避免实验和实践教学内容相交和重叠,又可弥补各自课程实验时间不连贯和实验时间不足问题,避免实验检材浪费,更重要的是让原来碎片化的水产微生物学、水产病理学、水产免疫学和水产动物病害现场诊疗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增强了水产动物病害实验和实践教学的系统性和技术的连贯性、完整性,使学生所学技术实践性和操作性更强。

二、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整合提升

以天津市水产养殖和生态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水产养殖重点学科为依托,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为平台,建立了仪器设备完备的水生动物病害实验室和设备先进的数字网络显微互动实验室,并有组织有计划地吸收对水生动物病害感兴趣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和实验教学活动,实行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制度,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业余科研活动提供方便。

三、广泛收集、精心制作实验教学素材

水生动物病害实验教学需要大量而齐全的第一手教学素材,如病变标本、病理和病原体装片等,由于各种原因,这类素材已很难购买到。本教学团队充分发动学生在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实习等实践环节,甚至通过毕业后进入生产一线的校友广泛收集第一手病例材料用于实验室诊疗教学,并尽可能地将其制作成能长期保存的病变标本、病理切片和病原体装片用于以后的实验室教学。

四、建立持久稳定的现场实践教学基地

水生动物病例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几乎很难在被安排的实验课上见到被计划和被安排的活体病料,更谈不上现场实践教学,再加上水生动物病害发生的原因复杂,病原体只是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因此,实验室有限的标本和装片观察与实际生产中疾病的综合诊疗能力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造成学生面对实际生产出现的疾病问题时缺乏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胆识。因此,通过与养殖企业(户)长期稳定合作,将水生动物病害教学空间和时间延伸到生产第一线,让学生现场实地参与水生动物疾病诊疗的全过程,对于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以及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胆识的培养是十分有效的。

1.疾病发生时现场诊疗及采样实践。天津农学院水产养殖专业在长期的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已与很多水产养殖企业(户)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这些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水生动物病害的现场实践教学提供场地和方便。

现场实践教学操作流程如下:组织对水生动物病害感兴趣的大三学生报名将学生分组设计日常养殖管理表格每组对应联系水产养殖企业(户)发放养殖表格并不定期地走访养殖基地,了解养殖情况。

疾病发生时,指导学生现场对水生动物病害病例全程跟踪及诊疗,创新动物病害实践教学与养殖企业(户)的合作模式,将课堂、实验室和生产实践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大大拓宽了水生动物病害的实践教学内容,增强了水生动物病害教学的客观真实和实用性,训练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独立、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水生动物病害实践教学体系。

2.水产动物生产全程疾病预防管理实践。将部分即将毕业的学生组成创新创业团队驻点养殖企业(户)全程深入参与企业生产、管理和经营活动,为日后就业和自主创业热身。在日常管理中,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每天需生态防病管理、疾病发生前判断与预警、防治药物购买、储存及使用等全程病害监控和防治,并通过该平台在病害防治方面开展了多项创新性实验研究,显著提高了其独立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最大限度地将收集制作的实验实践教学素材数字化

最大限度地将收集制作的实验实践教学素材数字化,充实水生动物医学实验实践教学素材资源库,不断更新多媒体教学课件,增加病例图片及影音内容,进一步充实实验内容,形成立体化的教学体系。完善教学资源库系统的架构和信息检索能力,提供方便快捷的资源获取方式,推进教学资源的共享,使之成为能够为多层次教学――科研共享的水生动物医学资源库。通过多媒体放映数字化素材及图片,学生不仅对病症和病原体有形象、具体生动的认识,对病害的特征印象深刻,更是使水生动物医学病例教学摆脱了病害发生的季节和地域限制,使学生对病例的见识更多更全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

六、建立公正客观可量化的实验实践考核标准

实验考核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科学的实验考核办法能对学生的实验教学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以实践能力考核为重点,建立融知识、能力与素质为一体的实验考核体系,重点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应用、实验操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实验成绩由过程考核成绩、实验操作成绩、基础内容实验报告成绩、实践性综合诊疗报告和实验考试命题五部分组成。过程考核成绩包括出勤、回答问题、操作规范等方面,在设定的平均基础分上增减。实验操作成绩主要是考核学生的操作正确规范与否,操作速度及细节,每个考试项目设定时间,在设定时间内外增减分。如随机抽取没有标签的病原装片、病理切片或病害标本,通过肉眼和显微镜对样本进行观察后,现场回答老师提出的相关问题等。基础内容实验报告和综合诊疗报告成绩包括结果过程描述、数据处理、结论准确度、结果分析和对实验的不合理性提出的改进意见,提高学生对实验结果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实验考试命题旨在检验学生对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的程度、逻辑分析及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部分考核先独立后统一,考试成绩分别计分,再根据各部分成绩在总成绩里所占一定比例,得出实验实践总成绩。

参考文献:

[1]杨道兵,陶鹏,杨秀芹.水产类本科实验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措施[J].高等农业教育,2012,(8):64-67.

[2]丁淑荃,魏建忠,等.水产养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5):8l-83.

篇5

关键词:动物药理学;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改革

《动物药理学》是动物医学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传统的动物药理学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老师说学生做,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缺乏对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的开发,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1-3]。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高质量、系统地和个性化地讲授理论内容,并通过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把所学的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去,是动物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开放式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经过教师确定开放实验项目和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项目,学生自由选做实验项目。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实验项目,并写出实验报告或总结,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

一、改进理论教学,突出重点难点,注重理论联系临床

动物药理学具有与其他基础课不同的特点,内容繁杂,涉及病理学、生理学、生化学、免疫学等兽医基础学科和兽医外科学、内科学等临床学科的广泛知识,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常常抓不住重点,找不到规律,花费很多时间却收不到好的效果。为此,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将本课程教材分为主要章节和一般章节两大部分。在主要章节中,如抗微生物药物种类比较多,所以每类药物只抓住一个代表性药物进行深人分析,讲深讲透,同类药物与其比较,讲清特点,必要时增加比较成熟又有新进展的内容。在讲解代表药时,尽量把重点、难点和疑点讲明,描述性内容少讲或不讲,由学生课后自学。对有关生理、生化等内容可进行必要复习,较多采用互动启发形式,以使学生精力集中,积极思维。在一般章节中,如呼吸系统药物、血液循环系统药物等,这些章节的内容比较简单,理论性不强,疑难问题少,可以通过列表对比,总结归纳的方式讲授和记忆。

因为动物药理学为专业基础课,学生刚刚接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为了让学生容易记忆药物的作用及应用,结合症状典型、诊断明确、可针对性用药的病例,让学生针对病例提出合理性用药,通过病例使学生学会如何在实际中应用所学的各个章节的动物药理学知识。

二、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是老师制定实验内容和方法进行讲解和演示,学生再做实验验证,实验材料也由老师准备好,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简单,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主要特点是开放性和引导性,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学生在主动探索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善于探索及解决问题,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方法。

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落实措施:

1、学期初教师对目前兽药市场作出分析并举出典型的临床病例,学生根据这两个方向查阅资料,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写出可行性实验设计,在此过程中,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和需求量要远远高于课堂讲授的内容,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和方法。

2、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口头讲解,此环节学生因为知识的局限和综合能力的欠缺会产生畏惧情绪,所以要鼓励学生充分调动想象力,以最简洁和最直观的方式表述自己的专题方案。

3、由教师把关,指出存在的问题,完善实验设计方案。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自己的实验项目,并写出实验报告或总结。

4、教师评价和总结。

三、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效果评估

教师的评分标准包括实验设计方案、实验项目完成情况、实验结果及实验报告内容的完整性。有很多同学设计的实验很有创新性,整个实验内容涉及解剖、生理、病理及临床疾病治疗所有方面的知识,这样的实验设计得分较高,有些实验内容和方法较简单得分就较低。实验项目能够及时完成,实验结果准确,实验报告完整并能够把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等进行记录和分析,得分就比较高。有很多同学都不是一次就顺利地完成实验,而是在失败中不断地思考和探索才能够得到预期的结果。

通过这次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学生普遍反映收获很大,这种综合训练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可明显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谷淑玲,夏安周.创新理念下的药理学教学改革[J].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0) :49-50.

篇6

一、当前临床医学本科五年课程设置情况

当前,临床医学本科五年一般要学习如下课程:系统解剖、局部解剖、生理、生物化学、药理、心理、病理生理、病理、预防医学、微生物、免疫、诊断、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病、神经病、精神病、统计学等。基本上分为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基本课程包括解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人体寄生虫、医学免疫学、组织胚胎学、医学微生物学等。后两年以临床课程为主,主要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药理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等。最后1年以临床实习为主。

二、当前临床医学本科五年课程设置优缺点分析

(一)优点

这种课程设置方法确有很多的优点,实践证明足以把学生培养成材。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毕业的学生多数都能具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能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能掌握人类疾病病因、病理分类鉴别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够处理本专业多发病和常见病以及危急病症,有一定的预防知识,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二)缺点

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可以发现这种课程设置方法也并不是十全十美,一些学生针对课程设置在知识的系统性学习方面的不足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值得我们重视。

下面仅对学生吐槽最多的一点进行分析,这也是我们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课程改革尤其需要注意进行优化的地方。

学生反映最多的是不同课程之间知识点重复严重的问题。很多学生戏言,这可以使得他们掌握的知识点非常扎实、牢靠,比八年制本硕博连读的学生学习更为深入。

下面以基础课程里的病理学、系统解剖学和生理学为例说明这个问题。

病理学的研究对象分为人体病理学和实验病理学。其中人体病理学的研究对象有尸体剖检、活体组织检查、细胞学检查;实验病理学的研究对象:动物实验、组织和细胞培养。

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器官功能系统阐述人体正常器官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及其基本功能的科学。其任务使学生掌握人体各器官配布、形态结构和重要毗邻关系的知识和解剖基本技能,要求一方面牢固而熟练的掌握系统解剖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正确认识各器官、结构的正常位置与形态,正确应用解剖学术语描述之。

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构成人体各系统的器官和细胞所表现的各种生命活动过程、功能表现的内部机制及其规律。掌握和利用这些机制、规律,可以为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疾病的诊断、防治等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使医学生掌握正常人体功能活动的基本规律。

在以上三门课程里,均讲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然而其中知识点显而易见有所重复。一旦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沟通不畅,对学生的要求就会出现重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厌烦的情绪。

三、解决方案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当然我们可以从教材选择,教师要求等方面着手,既能让学生系统全面的学习到相关知识,而不出现各种重复的知识点学习,从而提高效率,加强学习效果。

另一方面,国内临床八年制医学本硕博连读在本科四年的一些专业课设置方法我们也可以进行借鉴。

我国临床八年制医学本硕博连读实行八年一贯制的教学安排。包括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医学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临床医学课程(专业课)、临床通科实习、临床二级学科实习、科研训练、论文答辩等。各个院校对各阶段的学习时间安排均有所不同。

上海交通大学临床医学八年课程设置分为人文社会科学、公共基础、人体疾病与健康基础、系统整合、基础实验、临床医学等。其中第二学年主要开设人体疾病与健康基础,包括人体构造、分子细胞与组织、代谢、遗传等课程。第三学年主要开设系统整合,基础实验等课程,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课程。第四学年主要开设临床医学等,如外科、内科、妇产科等。

这种专业设置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各科间知识点重复的问题。使学生更能高效率的系统深入的学习医学知识,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篇7

关键词: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

随着现代医学教育应用型发展趋势进行,基础医学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也逐渐体现出来,即传统基础医学课程逐渐整合为“综合型”大课程[1]。医学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随着医学自身的快速发展,“生物医学模式”己成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疗工作过程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患者为中心”,医生在治疗过程中的角色也由“诊断一治疗”型转为“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综合型。这些都使医学本科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为紧迫,培养类型更趋于综合性复合型。在知识体系的构建上,学生必须具备全面的综合知识;在能力培养上,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复合能力,对医学技术的实践操作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在素质培养方面,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为了适应现阶段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基础医学的教学模式中也在进行不停的探索改革。但是作为医学教育中重点模块的实验教学却大部分沿用传统的以学科基础为单位的教学方式,制约了综合课程的教学效果[2]。以基础学科为单位实验教学形式上较为枯燥和内容单一重复,这些问题影响学生参与实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创造性无法发挥,创新思维受到阻滞,影响了基础医学应用型体质改革的发展速度。

为了适应现代应用型本科基础医学教学的要求,实验体系相应的优化迫在眉睫,本课题主要研究在基础医学课程理论综合的基础上,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导,在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三个层次,使学生全面综合掌握与现代医学实验技术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初步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养成良好的团队集体精神。

1 应用型技能为中心的基础医学实验改革必要性探讨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过程是培养医学生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较好的掌握理论知识、实验技能,训练科学思维、创新意识有极大作用。实验教学作为基础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及培养积极科学创新精神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由于现有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等原因,基础医学实验现阶段仍旧是理论教学的辅助环节,影响了实验培养在教学过中应发挥的作用,影响了医学生对基础医学实验的学习积极性,形成实验教学人力物力投入多但学习成果不好的被动局面。深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传统教学模式中习惯性将实验课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环节,完全按照理论教学要求设置实验环节,重视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学习,忽略实验技能的培养; 着重强调实验的结果,忽视实验的设计、方法、步骤和过程[3,4]。第二,以往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教材往往是根据独立课程编写,没有综合性实验指导材料,影响了综合性基础医学实践能力的发展。第三,实验内容缺乏系统性,没有仔细认真的对基础操作进行训练[5]。第四,实验课成绩评定方式较为单一,以往主要采用实验报告打分的方式来评定学生实验水平,无法做到真正客观地评价学生操作技能、实践能力。第五,以往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师是根据独立对应基础医学学科配套教学的,没有适应现阶段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实验教学能力。第六,传统医学基础实验的学习过程,以单人或2到3人为单位,没有小组教学和考核的设定,不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应用型技能为中心的基础医学实验改革过程

2.1 加强基础医学基本实验技能的培训练习。主要包括基本实验物品的认识及操作使用;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基本操作训练。如动物手术器械的使用;动物的基本抓持方法;显微镜的使用;标本的切片制作;高压灭菌锅的使用;无菌箱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电泳器的使用;基本溶液的配置;动物实验基本操作等等。通过这些有目的性的项目的筛选引导学习,使学生在基础医学实验初始阶段就可以实现规范熟练掌握实验用品操作实验基本操作方法的效果,为以后顺利完成实验,保证实验的安全性有效性提供了较高的基础和保障。

2.2从医学和护理学专业从业的角度出发,将基础医学独立学科实验分设成形态实验学、机能实验学、和病原生物实验学几个体系的实验课程。形态实验学以组织学和器官系统为中心,融合进组织胚胎学和病理学对应内容,培养学生对正常异常形态观察识别能力。机能学实验以整体和器官功能为主线,综合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及药理学的对应实验内容,培养学生掌握认识功能机制的方法,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病原生物学实验则以寻找和识别病原为着重点,综合微生物寄生虫学基础实验,主要培养学生识别和鉴定病原微生物的能力。上述的课程化模式是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核心,以此来制订对应的实验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并组织实施。

2.3编写相应的综合性实验教材及辅导材料。实验教材以系统为单位将基础医学独立学科实验分设成形态学实验、机能学实验、和病原生物学实验几个体系的实验课程体系,并编写了相应的与专业相关的设计行实验内容,让学生在进行综合性实验的同时有依据可循,并逐步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加了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的兴趣。

2.4实验教师的选择及综合训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内容的综合对于实验教师的选择和业务能力提出更高的标准要求[6],需要实验教学人员的准确把控才能按照要求顺利完成综合性实验教学任务。因此,基础医学教研室对承担基础医学实验整合教学内容的实验老师进行相应的培训,主要是从形态学实验、机能学实验、和病原生物学实验几个体系进行训练,形态学实验教师可以完成解剖学和病理学大体结构和微细结构观察的教学任务,并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正确解答; 机能学实验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基本动物实验操作方法训练,并熟练使用模拟实验系统组织各项生理活动测试工作。在综合实验教学授课过程中,对相应的任课教师进行合理分组,尽可能地安排理论课教学老师共同参与实验教学活动。

2.5通过改革传统的实验报告培养学生能力。以往传统实验报告的内容主要强调对实验结果的描述, 不重视对产生这些结果的原因分析[7,8,9]。实验课在整个基础医学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得不到较好的发挥。针对目前这种情况, 努力发挥实验课在基础医学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我们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必须按照要求完成实验预习汇报。在预习汇报中要求学生首先明确实验的目的、实验的使用仪器及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等, 并按照理论课程中讲述对实验结果进行初步预测和分析,减少学生在实验操作和结果观察过程中的盲目性, 提高实验的针对性和成功率。传统的实验报告仍然保留,但是在实验报告的完成过程中, 我们重点除了对实验结果的客观描述之外还要进行结果原因的准确分析, 要求学生加强对实验结果观察, 在传统的对实验结果的文字描述的基础上, 要求有准确的数据测定。与此同时, 我们还要求学生在实验报告结论后面附有相应的参考文献, 以求达到拓展学生的视野目的。通过实验报告的完成, 一方面要求使学生客观地明确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另一方面也希望学生对理论课程中学到的相应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促进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学习的联系, 培养了学生小论文的初步写作能力, 为将来的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打下一定的基础。通过实验报告和实验预习汇报的改革, 学生实验报告的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学生在基础医学实验过程中的目的性成功率明显高于没有实施前,取得了较好的改革效果。在随后的学生的调查反馈意见中, 有82.23%的学生认为在实验前书写预习报告的效果很好。93%的学生觉得通过实验报告的书写, 能明显明确分析问题的目的性对实验的完成有很大帮助。

2.6增强实验过程中集体意识及团队配合意识。传统的基础医学实验模式基本是一单人或者2到3人为单位进行,实验结果独立汇报,不利于团队及集体意识的训练。在新一轮的基础医学实验改革的过程中,加入了集体团队配合模式。如在基础医学实验开设之初,预先设定分组,每组约6到8人,以此为单位进行进一步预习资料整合实验操作及结果分析讨论。6到8人小组在实验开始前需要整理关于实验材料实验原理及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等信息,以小组实验预习汇报的形式呈现,由实验指导教师给予小组实验预习汇报成绩,参与大组内每位成员的最终实验成绩评定。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结果原因分析的过程中,也要求学生以大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研究,将最终的实验结果分析以实验报告的形式独立呈现。通过这种方式的改革,增加了大组成员之间互相协作配合的团队意识,在基础医学实验过程中更好的呈现出集体向心力对于学习的促进作用。

2.7改革学生实验考核成绩模式。基础医学实验的最终成绩评定逐步由重知识理论向重能力培养、重实践操作方向转变[10]。改革后的实验课的成绩主要包括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预习成绩,主要是大组成员查阅整理实验相关资料形成统一实验预习汇报形成; 第二部分是实验操作成绩,主要是通过实验过程操作细节评定获得,考察的重点主要包括实验态度、实验操作技能、团队沟通合作能力等; 第三部分是实验报告成绩,主要是通过完成实验报告获得,打分比例着重于考查实验结果分析讨论部分。

3应用型技能为中心的基础医学实验改革实施案例及效果评定

3.1教学对象

选择山东英才学院2014级护理学专业本科生2个班共106人。这些学生均已经学习过大部分基础医学理论课程,具备开设基础医学综合性实验改革的理论基础。学生共分成13大组,每组8到9人。

3.2先期准备

组织解剖学、生理学、组织学、病理生理学和病理学理论教师教师团队,对基础医学本科生实验项目从头进行认真梳理,归纳整理,删减与专业关系较小的传统实验内容,整合各学科之间相互承接的实验内容,以及部分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增加与护理学专业就业相关性较大的人体实验内容,编辑整理相关改革实验大纲,制作实验指导材料及指导书。培训实验教师适应新大纲改革要求,从形态学实验、机能学实验、和病原生物学实验三个方面进行培训,要求实验教师可以完成解剖学和病理学大体结构和微细结构观察的教学任务,并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基本动物实验操作方法训练,并熟练使用模拟实验系统组织各项生理活动测试工作。将学生以大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前预习,通过复习相关理论知识查阅资料等方式整理形成实验预习汇报,熟悉实验使用器械及仪器,熟悉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 3 具体组织实施

设置综合解剖生理病理学等各学科的综合性实验。如以家兔的实验性肺水肿为例[11],首先由实验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制作肺水肿动物模型,使学生熟练掌握家兔的相关解剖结构并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包括解、静脉插管、药物注射和输液等操作; 通过BL-420生物机能信息采集系统、压力换能器等设备的使用,观察家兔肺水肿时变化的呼吸、心率典型体征,复习相应生理学知识,并对病理生理学中所讲述的人体肺水肿机制有进一步理解。然后,学生采集相关组织并完成肺组织切片制作,观察并按照大组讨论病变标本及光镜下的病理改变情况。最后,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复习理论知识后进行小组讨论,完成最后的实验报告及结果分析。

3.4实验考核

最终实验成绩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预习报告成绩,主由实验指导老师审阅实验汇报打分; 第二部分是实验操作成绩,实验老师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操作细节及团队配合能力评定打分; 第三部分是实验报告成绩,教师审阅上交实验报告打分获得,实验报告分数侧重于实验结果分析项。这三部分的权重比例分别为20%、40%、40%。

4 应用型技能为中心的基础医学实验改革总结与反思

本研究利用现有的实验室平台,将各基础医学学科实验总和起来,删减多余重复的内容,利用已有的实验条件,完成各个阶段的实验操作,提高了实验室及实验仪器的利用率,减少了实验动物消耗。通过实验大纲及对应教材的综合整理,实现了教学内容的重组,着重强调学生的综合实践操作能力,更为适用于现阶段专业人才的应用性培养。同时在改革的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实验课程调整内容直接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12]。从学生最终综合实验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来看,这种以学生为本着重抢到应用性教育的形式深受学生的喜欢,教学效果也较好。事实证明,以应用型技能为中心的基础医学实验改革既可以将原有分散独立的基础医学知识串联起来,实现了锻炼学生灵活掌握综合各学科知识、实验操作技能和培养创新性科研素质的目的,还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及集体意识,不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还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思路。但是,在改革过程中仍然有一些问题存在,如大学生学习的惰性使部分学生实验前预习的主动性不高,实验操作过程的小组化使部分同学过于依赖同组队员,出现了只看不动手的情况,另外,学科综合性实验开设对实验教师的要求较高,在初期培训准备阶段需要投入较高的人力物力。因此,应用型技能为中心的基础医学实验改革还亟待进一步研究探索,以形成更好更成熟模式。

[参考文献]

[1] 柯海萍,李伟东,章皓,等. 基于专业群构建基础医学平台课程的实践及思考[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 6) : 75 - 76.

[2] 冯洁. 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实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 4) : 102 - 104.

[3] 邵红英. 大胆探索改革生化实验教学[J]. 卫生职业教育,2007,25( 17) : 93 - 94.

[4] 张超. 论医学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J].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 22) : 3151- 3155.

[5] 白永涛,刘革力,左渝萍,等.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8 ( 2):200-202.

[6] 刘利兵,刘芳娥,陈健康,等. 开展综合型医学实验课程的初步实践[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0,2( 2) :101 - 103.

[7] 吴伟建, 马剑茵. 对医学高职教育基础医学功能学科实验教学的再思考[J]. 卫生职业教育, 2004, 22(12): 14.

[8] 谢勇恩. 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素质教育的探讨[J]. 山西医科大学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5, 7(3): 293.

[9] 陆 源, 历旭云, 夏 强, 等. 基础医学研究性课程的开设和实践[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3( 2) : 51.

[10] 刘智,苏颖,王志宏,等. 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整合研究与实践[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9( 2) : 51 - 52.

[11]郭颖,张立民,任君旭等.基础医学综合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2015,35(10):1424-1426.

篇8

医学教育是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在今天医学教育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过程中,全面素质教育显的尤其重要。医科大学作为培养新世纪高级医学人才更有必要加强这一方面的工作,笔者在国外(西萨摩亚和德国)工作和教学过程中,耳闻目睹国外医学生在非专业方面所表现的优良素质,觉得值得国内医学生和医学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一、良好的医德医风

许多时候患者的生命安危系于外科医生的刀下,但更多的时候是取决于主刀医生的意志和爱心,因此培养外科医学生具有良好医德医风历来都是中外医科院校极为重视的教学内容。国外医学生第三或第四年来到外科时,那种珍视生命、关爱病人的观念已根深蒂固地置入他们的脑中。一次,西萨摩亚遭到百年不遇的飓风正面袭击,灾后伤员剧增,而一时医院血源紧缺,所有的外科实习生都主动献血;灾后澳大利亚派出实习生和直升飞机参与救助,学生们个个胸前别着国旗,不顾晕机的危险,毫不犹豫地随机投入抢救工作。另一回,有5个实习生检查一个溃疡穿孔腹壁呈板样硬体征的病人,而这种体征在当地非常罕见,要求每人都来触诊体会,可当第一个学生触摸后,病人因疼痛起来,于是另外的4位同学便主动放弃了检查,以免增加病人的痛苦。1999年在德国工作时,曾见到一位外科实习生将他一个月的工作收入全部献给了中国联体婴的心脏手术基金会,而他并不是来自富裕的家庭。具有精湛的医学专业技术可以称为专家,但还应有高尚的医德医风才算得上是个好医生。我们深切地感到作为老师不仅在大道理上要教育学生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在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中也应引导学生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学生也应当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作为体现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医德医风来认识。

二、良好的学习方法

优良的学习方法是优良的科学素质的具体表现。作为实习生,按要求只需掌握好教科书的内容。但在西萨和德国,经常可见实习生抱着4—5本不同的外科专著到外科上班,遇到病例便对照书本,不解之处便向老师提问,问的内容也常超出教科书范围。学习上所表现的不是由教师“灌知识”,而是学生向老师“掏知识”[1]。图书馆一到新书,常常被学生借阅一空。学生休息时聚在一起,除了谈及体育新闻外,大多数时间是讨论临床上接触到的病例。我国的教学方式和学生以往养成的学习习惯,常常造成学生们遇到问题照搬课文,纵向思维较多,横向联系不够。在实习生外科出科换药考试,对象为右腹股沟斜疝术后2天病人,换药后,问及对此病人换药应观察什么?全组5位实习生10位见习生对切口的并发症、手术引起的各系统的感染等课本内容描述齐全,但对本手术可能给同侧、精索以及腹腔脏器造成的不良影响虽经启发却无人能答。另一例子,当问及导尿管和胃肠减压管各有几个引流孔,为什么两者不同?我国的学生很少能答得上来,因为书中没具体描述。而外国学生几乎都能回答,思路也较广,甚至有人答说因胃液腐蚀性强,如果胃管的一个孔被破坏了,还有其它孔可引流。虽然答案不对,但思路广却值得称道。对中外学生这一思维能力的差别,一些专家同行认为:是教育制度使然[2],也是学习方法差异所致。在重视考试成绩的教育制度培养下,我们现今大多数的医学生普遍运手能力较弱,导致中外学生思维能力的差别。医学院五年的学习时间很有限,学生学习不应只局限于本专业知识,教师教学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践,激发学习热情,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掌握学习方法。做到如1993年二次爱丁堡会议重申的要让医学生“不仅获取和记住知识,而且能获得职业能力和价值观。”“把现在广为应用的被动学习方法改变为更为主动的学习,包括自我指导的独立的学习和导学式教学,以保证学生能终身不断地学习”。

三、良好的心理素质

外科手术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动手操作,它不仅要求从事者要有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还要有遇到困难能坚韧不拔、遇到危险能临危不惧、碰到紧急情况能忙而不乱、碰到失败挫折能不灰心丧气的良好心理素质。此外还应具有热情、自信、有主见的良好人格,以及善于团结同事、具有团队协作的精神。国外医学生由于较早就脱离家庭独立生活,因此在这方面得到较早较多的训练。一次,西萨发生监狱犯人越狱暴乱,犯人用沙枪与警察真枪展开战斗。结果9个犯人和16名警察伤亡,急诊室挤满了伤员、家属、警察、政府官员。6位刚来外科实习2周的学生参与抢救,由于情况紧急,主管医生还来不及进行仔细分工,他(她)们已根据当时状况自动分工协作。有的向政府官员汇报,有的赶忙为出血的伤口包扎,有的抽血挂瓶,有的开单化验,有的安慰家属,显出高度的协调性和组织性。他(她)们来外科这么短的时间,对急诊室内纱布绷带在哪里,药品仪器在什么地方都了如指掌令老师感到惊奇。对这种危急混乱场面,表现出的高度组织性和镇静的心理素质也令老师欣慰。平时许多学生在进行动物实验和临床手术时,操作都非常认真主动。他(她)们来自不同的国家,虽然私下对本国同学说着方言,但如与其他国家的同学在一起,就绝对以英语交谈,大家平时和睦相处,体现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反观国内一些学生,在师长的重重“关爱”下,成了学习的“巨人”,生活的“矮子”,少数学生还存在有抑郁、焦虑、社会恐惧、自卑、过分依赖、神经衰弱等心理问题。出现台下练习十分熟悉,而上手术台操作便动作僵硬变形[3]的现象。有的上级医生在抬病人,实习生可以在旁边袖手旁观;两个同学会为多写一份病历而闹矛盾;甚至会出现一个实习生在外科实习已1周还不知道换药室在什么地方。良好的心理素质将对学生的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将使他们受益终生。我们的学校和教师要创造条件,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品德;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善于与人相处的能力;培养具有乐观幽默的品性,敢于面对并克服困难的勇气;以良好的心理素质迎接将来紧张的外科工作。

四、良好的身体素质

由于外科专业的特殊性,外科医生应具有健壮的体魄和动作灵活、反应敏捷、耐力持久的身体素质。在国外那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医学生,他们大多身体健壮,爱好体育活动。西萨摩亚属岛国,一年四季如春,学生们就充分利用当地条件,每天下午结伴到海滩游泳打排球,周末登山划船或到其他岛屿旅游,既松弛了外科工作造成的紧张压力,又使身心得到了良好的锻炼。饮食上他(她)们也能融合当地人的饮食习惯。在德国,学生平时也经常利用一切条件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如在冰天雪地里锻炼。由于有了良好的身体素质,在外科临床工作中无论是通宵达旦抢救病人,还是长时间站手术台,个个都表现得精力充沛。常言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国外也有Healthisbetterthanwealth的谚语。具备健康的体魄,才能有良好的精神面貌,也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而良好的身体素质来自平时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卫生习俗和积极的体育锻炼。#p#分页标题#e#

五、良好的文化素质

篇9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1]。《家畜寄生虫学》课程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研究寄生于家畜体内和体表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作用、诊断及防治。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其涉及教学内容多、知识点零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困难。图片和多媒体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能将复杂、抽象、呆板的授课内容转变为简单、直接、生动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多媒体教学方式逐步替代原有的板书、胶片等传统教学模式,成为当今教学主流模式[2]。在《家畜寄生虫学》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与网络化教学,尝试建立图片及多媒体素材库,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1.建立寄生虫学图片及多媒体素材库

1.1收集寄生虫学图片及多媒体素材

《家畜寄生虫学》精品课程素材库主要包括文本素材、图片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素材库内容收集通过以下几种方法:①用数码相机采集本教研室保存的寄生虫浸制标本,用显微镜成像系统采集寄生虫制片标本,同时随时采集学生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典型寄生虫形态及引起的病变;②扫描仪采集教研室原有的教学照片、图谱及国内外专业教材、书籍和图谱中家畜寄生虫相关的图片;③在寄生虫病例诊断过程中录制寄生虫病引起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及检测到的寄生虫形态;④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索收集国内外公开的寄生虫学相关图片及视频素材;⑤利用flash软件制作动态示意图,演示重点、难点知识,通过以上多种途径丰富素材的来源。

1.2建立寄生虫学图片及多媒体库

采集到的素材按照图片类、视频类(包括动画类)划分为两个主要模块。每个模块按照不同的寄生虫病原将素材分配到各子模块。采集到的图片用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加工处理,对其大小、分辨率都尽力达到最佳的视图效果,像素不低于320×240,以保证图片的清晰度,分辨率为800×6本文由收集整理00,便于各种网页的访问查看;[3]音频文件用录音软件录制讲解配音,为标准普通话,保存为流式媒体格式,并整合到视频文件及动画演示素材中,播放频率与视频及动画文件内相符;用视频处理软件从录制的视频文件中提取寄生虫学相关内容,剔除无必要的部分,保存为流媒体格式;网络收集的图片、视频文件要保证清晰,图片像素最小不低于150×100,尽量选用矢量图,保证在缩放的过程中不损失图片的质量,所有网络来源的图片和视频文件均注明版权所有者或者资料的来源[4]。通过对素材的加工、处理和分类,建立内容丰富、质量高、生动形象的寄生虫学图片及多媒体素材库。素材库应用ajax技术,在精品课程的网络平台上随时访问、浏览、归纳整理及补充添加新的素材。

2.寄生虫学图片库及多媒体库的应用与效果

家畜寄生虫学素材库建立后,作为一个新的模块整合到原有的精品课程网络平台中,可以随时浏览,并且按照寄生虫病原分类的素材链接到课程讲稿模块,大大丰富原有的精品课程内容。

2.1增强多媒体课件制作效果

《家畜寄生虫学》理论课程目前主要采用多媒体授课方式,由于课程内容多、知识点零散、各种病原形态、致病机理用语言难以描述清楚,因此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是增强授课效果的关键因素。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直观、形象的素材必不可少。素材库的建立提供了丰富图像、视频及动画素材,这些素材使课件制作选择范围大大扩大,图片尤其是视频元素替代原有的语言和文字描述,同时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原有繁复的机械性记忆的知识点直观化、形象化、生动化,从而大大增强《家畜寄生虫学》的教学效果。《家畜寄生虫学》实验课主要以病原体形态观察为主。由于实验室保存的寄生虫标本有限,很多寄生虫的典型形态、结构观察难以实现;另外已有寄生虫制片标本中的形态结构观察也存在难度,学生往往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找到要求观察的内容,因此在实验课上引入多媒体课件演示寄生虫制片标本的典型结构并加以标注,能大大提高学生实验课的效率,更准确地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2.2增加授课内容的知识含量

图片、视频信息载量远远大于文字和语言的描述,并且直观形象。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生动的图片和视频素材,缩短相对应知识点讲解需要的时间,并且学生印象深刻,从而在单位授课时间内增加授课内容的含量,提高教学效率。制作的动画往往用于演示寄生虫的生活史和致病机理,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掌握,用动画方式进行直观形象的演示,避免繁复的语言解释,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有效掌握相关知识。

2.3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

《家畜寄生虫学》精品课程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生及教师可以随时访问,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素材库的建立大大丰富精品课程的内容,图片、视频和动画素材链接到课程讲稿页面,学生在自学寄生虫课程内容时,查看到的讲稿图文并茂,能够准确、容易地掌握讲稿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篇10

关键词 病理学 课程特点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Use of Several Teaching Method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thological Course

CHEN Shumin, ZHUANG Lili

(Zhangzhou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Zhangzhou, Fujian 363000)

Abstract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generally reflect that learning pathology is very difficult. Pathology is an important basic medical course, starting from the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the integrated use of contact heuristics, drawing heuristics, deductive reasoning, case analysis and other teaching methods to stimulate students' motivation to learn,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Key words pathology; course features; teaching methods

病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也是介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重要桥梁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前期学习的一些知识已经遗忘,又一下子接触大量的医学专业术语,感到困难重重。笔者认为从病理学课程特点入手,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联系启发法

联系启发法运用广泛,可用于学科间的联系、病理学总论各论的联系、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的联系、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病理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想要学好病理学,必须有牢固的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基础课程知识为支撑点。因此,掌握基础医学各学科的相关知识是学好病理学的先决条件。高职高专病理学一般在第二学期学习,而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等基础课程是在第一学期学习,学生相关知识遗忘比较多。教师在上课时要遵循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组织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复习联系以前的医学知识,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填补学生知识掌握方面的空缺。比如:讲解休克的始动环节时联系血压的影响因素,讲解栓子的运行途径联系血液循环,讲解肝硬化要复习门静脉的属支及肝内血液循环等。病理学分为总论和各论。总论是指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阐明疾病发生发展的普遍规律。各论是阐述各种不同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个性的病理变化,阐明不同疾病的特殊规律。①总论是学习各论的基础,各论则是对总论知识的应用,二者相互联系。教师应熟悉教学内容,具有整体化思想,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引导学生利用总论知识促进各论知识的掌握以提高教学效率。学叶性肺炎时先提问属于何种炎症(总论),将大叶性肺炎与炎症联系起来。大叶性肺炎分四期,第一期为充血水肿期,引导学生从“充血”、“水肿”两个词入手,根据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总论)学过的知识描述病理变化。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教师给予鼓励及总结。病理学分为病理解剖学(简称病解)和病理生理学(简称病生),但二者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学习完《水肿》(病生)的发生机制,当涉及《炎症》(病解)炎性水肿的原因,就可融会贯通。学习呼吸衰竭(病生)的功能性分流联系大叶性肺炎(病解)的红色肝样变期的病理变化。温故有助于知新,联系启发法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病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教学活动包含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二者联系密切。实验内容包括大体标本观察、病理切片观察和动物实验等。要上好实验课首先要掌握好理论课知识,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有的放矢”。教师授理论课时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观察,比如学习肝细胞水肿和肝脂肪变性,通过机制的讲解明确二者病理切片的不同,学生上实验课时就能快速掌握要点。通过实验又能印证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②与日常生活也密切相关。教学时根据学生的知识积累,运用已有的常识联系启发。比如疾病的原因具有特征性和不可缺少两个特点。这时教师引入一个生活例子:春节前的期末考试期间,学生们都在熬夜读书备考。冷空气来临,空气中弥漫着肺炎球菌,有的学生得了肺炎。下列哪个选项是病因:A熬夜疲劳B气候变化C个体差异D肺炎球菌。学生议论纷纷,做出选择。讲解脂褐素,学生觉得很陌生,联系到老人斑或长寿斑,学生理解了,感觉病理学知识不再高深莫测。

2 画图启发法

病理学分为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病理解剖学侧重从形态结构的角度阐述疾病发生发展规律,是形态学教程。前期的组织学实验课会要求学生画图,因此上理论课时要求学生画草图具有操作的可行性。比如:病毒性肝炎中的桥接坏死,这是个重要的名词解释。学生普遍认为难以掌握。教师先不做深入的解释,要求学生根据教材概念画草图。有的学生感到不知从何处下手,有的学生能画出一半的概念。学生碰壁之后,教师再复习组织学知识,解释汇管区、中央静脉等部位,并画出草图。通过自己动手画图,学生大多能当场记住概念。变性、新月体、原发综合征等概念都能运用画图启发法,并且收到不错的效果。有时受课堂时间限制,不可能让学生画图,就变通一下。比如新月体,教师讲解完概念,然后用课件放映一幅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学组织切片,要求学生运用以前组织学的知识和刚学的概念指出新月体。病理生理学的发病机制是授课的难点,画图法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教师先运用画图法解释低钾血症引起反常性酸性尿,然后要求学生运用画图法解释高钾血症引起反常性碱性尿。学生接到要求画图的指令,有动力也有压力,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全面调动眼、耳、手、脑,提高了听课效率。画图法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画图法改变以往“老师讲,学生记”,“老师画,学生看”的被动方式。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将知识通过思考进行加工改造,使抽象概念形象化,将言语形式的信息转化成视觉形式或图画形式的信息,③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演绎推理法

病理学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转归。病理变化分为肉眼观和镜下观。授课时讲解完镜下观可让学生推理出肉眼观,将二者的知识点融为一体。比如肝淤血的镜下观可推理出肉眼观“红黄相间”状似槟榔切面。比如肉芽组织镜下观见大量的新生毛细血管,可推理出肉眼观的“触之易出血”。病理变化包括形态结构、功能、代谢等方面的变化。代谢改变是功能和形态结构改变的基础,功能改变往往又可导致形态结构改变,形态结构改变必然影响功能和代谢改变。④在疾病过程中三者变化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比如萎缩的细胞表现为代谢减慢、功能低下。此外还可以通过病理变化推理出临床表现,比如: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肝细胞水肿,肝脏体积增大,刺激肝包膜的神经纤维引起肝区疼痛;肝细胞坏死引起肝功能异常。病因结合发病机制也可推理出病理变化。比如大叶性肺炎90%由肺炎球菌引起,在抵抗力降低时细菌沿气管、支气管分支侵入肺泡,大量繁殖引起炎症反应,机体对肺炎球菌也会产生过敏反应。这些反应导致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从而进入大叶性肺炎第一期――充血水肿期。演绎推理法引导学生通过对前后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梳理,找出知识点的内在关联,把众多的分散的知识点串成一条线,知识结构趋向一体化。演绎推理法引导学生主动将书本的死的知识变为学生自己的活的知识,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4 病案分析法

病理学是临床专业课程的基础。医学生普遍存在“重临床,轻基础”的思想,认为基础课枯燥,用处不大,只要学好临床课就能当好医务工作者。其实病理学与临床专业知识联系密切。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联系临床病例,让学生早接触临床,激发学生对即将从事的职业发生浓厚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教材上写道:当出血量达到循环血量的20%~ 25%时即可引起失血性休克。20%~25%是比较枯燥的数字,难以记忆。教师引入临床病例,创设问题情境。比如:接生时产妇出血量达到多少毫升(用弯盘盛量),医生应警惕产妇发生失血性休克。作为准医务工作者不能脑海里只记住20%~ 25%,我们应该转化成实际的数字,具有可操作性的指标来引导医疗措施。病案分析法运用广泛。可以在课前导入,能有效引起学生的关注。比如上《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章节之前导入病例:24岁男患,车祸时发生右股骨粉碎性及开放性骨折。在送往医院途中,该患者出现面部青紫,呼吸困难,口吐白沫而亡,其最可能的死因是A心肌梗死B气体栓塞C脂肪栓塞D脑出血。该病例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觉地预习,进行讨论,希望能得出正确的诊断。病案分析法可以在授课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引入临床病例,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可以在授课内容结束时提出临床病例,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检测了学生对该章节知识的掌握情况。病案分析法与临床结合紧密,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也促进学生将书本知识向临床应用转化。⑤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首先要针对病理学课程特点全面深入地分析教材,明确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引导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其次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包括学生的一般情况、学生的学习及思维的方式方法、学生的知识基础等。备教材与备学生,这是教师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出发点。再次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到医院实践,采集临床病例。通过互联网、进修等方式及时补充更新教育教学知识与医学知识。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评课,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总之,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病理学课程特点出发,将多种教学方法巧妙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注释

① 刘红.病理学(2版)[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10.

② 唐忠辉,周洁,杨少芳.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③ 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