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的必要性范文
时间:2023-10-27 17:50: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交流的必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079(2008)10-0176-01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流行文化
1、加拿大人麦克卢汉于1962年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
“媒体是人的延伸”,媒体并没有让地球真的变小,但却改变了每个地球人的交往方式和活动形态。“衣食住行传”,这是对今天人们生活所作的更准确的界定。接收、传播什么信息,怎样接收和传播信息,决定了你每天的生存状态。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充分依托这些现代传媒产品,当代流行文化迅速发展,流行文化的物质载体大大丰富。每个人不仅生活在媒体之中,他还可以随时介入,成为媒体的主人。SUN前任CEO麦克尼利说:“我们正在度过冰河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而进入参与时代。你有网络,能够在它上面做事。你用即时通讯软件进行联络,你书写网络日志,你可以照相,你可以将它们公布,你可以网上广播,你可以网上交易,你可以远程进行学习,你还能够享受远程医疗。你正在网上参与活动,而不仅仅是浏览东西”。
2、几种主要流行文化形式
80后文学现象:出生于80年代的年轻人,以网络为主要创作媒介,以商业利益为主要目的,以青春为主题的青年作者的创作现象。韩寒、郭敬明是其中影响较大者。作品率真、原态地记录了部分当代青年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心理、情感特征,语言个性而富有艺术魅力,适应了他们的阅读需求,抒发了他们的心声,受到青年人广泛地推崇和喜爱。创作的一些弊端也很明显。囿于作者的生活阅历、文化积淀,作品往往显得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深度有限,难以对学生青春时期的心理、情感变化做出客观、理智的分析,题材的筛选上也难免良莠不齐。
二、青少年流行文化的现状
流行文化具有相对通俗的性质。娱乐性、大众性和商业性是其鲜明的个性,被普遍喜欢和热烈追随是其特点。有人这样界定它:流行文化是许多人实践和追随的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①
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决定他们喜欢新鲜、活泼的事物,其美感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如对歌星的崇拜、对时尚的追随等。青少年流行文化是现代学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现代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
三、现代教育工作者需要掌握流行文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教育部)是围绕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而设计的。现代教师作为教育的践行者,有责任有义务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流行文化的价值。只有更加全面了解流行文化的特性,才能更有效地肩负传道授业的光荣任务。
现代师生关系是一种体现鲜明时代特征的师生关系,带有强烈的时代特点。民主、科学、团结、协作等特点自始至终体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现代教师作为学生身心发展的促进者,有必要从正在发展的社会生活中撷取流行文化的元素来开展教育。现代教师需要掌握流行文化,这不仅是现代教育者传承文化的任务,也是现代教师角色本身的要求。
流行文化进入教育领域,教师需要从多方面采取应对措施。
首先全面了解流行文化发展的现状,把握流行文化发展的主流,特别与社会主流群体文化息息相关的发展动向。
同时,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既能融入时展的浪潮,又能在泥沙俱下中发现闪光灯金子。 教师传统的制度性权威和个人权威被消解,教师与学生的界限日趋模糊,师生之间的角色转换日益频繁。教师要熟练运用互联网工具,把它作为提高自己,拓展自己,沟通学生,实施教育的有效手段。
设计新颖的教学形式,在教学环节中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便于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促进其优良品格的形成;最大化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为学生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我国教师队伍整体上存在着教育观念落后、职业道德缺失、教育创新意识与研究能力不足等问题。现代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决定了现代教育者肩负着传承文化的重任,新的形势下,要求教师能面对现代化,国际化与全球化的需要,能在课程中加以研讨或研议解决之道。现代教师研究流行文化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 靳玉乐.现代教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1):98-101.
[2] 陈录生.心理学教程[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1):166.
[3] 尚小兰.浅谈青少年流行文化[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11):192.
篇2
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文化的侧重和把握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式。因为一种语言的发展,往往是对于文化的承载和发展,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常常能看到一种文化发展的痕迹。在2000年出台的初中英语教学大纲中,对于我国当前初中生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流做出了专门的涉及和规定,要求我国当前初中生对跨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能力和意识,能够以兼容并蓄的态度接纳异域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初中英语老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脱出一味的语法和词汇教学的桎梏,将目光放得长远一些,加强对外国文化的介绍。在笔者的班上,经常会出现那种学习很刻苦,但是英语成绩却始终止步不前的学生。笔者在经过了长期的调查和分析后,发现这些学生都只是在死板地对词汇和语法进行生搬硬套,并没有深入地理解和活学活用,因而陷入了出工不出力的怪圈。在笔者对这些学生进行了有侧重的文化分析和引导后,他们的英语成绩普遍出现了飞跃式的进步。由此可见,跨文化交流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意义重大。
2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流难点
(1)跨文化交流中的个人隐私
在国外的文化交流过程中,对于个人隐私往往具有较强的隐晦性,尤其是在年龄、收入等涉及个人信息程度较高的话题中,但是在我国,则较为平常和普遍。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适当地启发学生对跨文化交流的话题进行选择。在我们学校的一次外教来访中,有一段有趣的对话,一个女同学问一个外国女士,“Areyoumarried?”那位女士则是很调皮地眨了眨眼说,“Itisasecret.”通过这段对话,我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们灌输了国外的文化,在同西方许多国家的人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对于个人隐私信息应当进行合理的规避,尤其是对于女士,对于一些隐私性较高的话题应当尽量避免询问,从而给人留下礼貌的印象。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了课堂的趣味性,也加深了学生对于跨文化交流的理解。
(2)英语文化中的礼仪原则在西方国家中,对于“please”、“thankyou”等词汇的运用达到了一个较为频繁的程度。在西方国家的人看来,“thankyou”是一种必要的礼节,并不因为关系的亲疏而有什么不同,但是在我国人看来,对关系亲密的人说“谢谢”,则是一种生疏的表现。在收到礼物的时候,中国人通常都不好意思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物,而西方国家的人则会很理所应当地当面拆开,并对着礼物大加赞扬一番。在收到别人的表扬的时候,中国人通常的做法是对于这种赞扬表示受之有愧,而西方国家人对于这种赞扬则是欣然接受并表示感谢。这种种的不同都体现了文化的差异,也是跨文化交流中的重点和难点。
3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流的具体方法
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已经对跨文化交流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分析,由此可见,正确的把握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流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跨文化交流进行正确合理的引导,是初中生学好英语的有力保障。
(1)在词汇教学中融入英语文化在不同文化的发展中,对不同的词汇具有不同的引申含义。要善于对一国文化进行把握和理解,从而全面地了解一个词汇在一种文化中的含义。就以“DOG”这个词为例,在西方国家的文化中,狗是人类的伙伴,是一种忠诚的象征,是人类的宠儿,因此出现了许多类似于“LUCKYDOG”这一类的词汇,而在中国,狗更多的作用是用来看家护院,甚至于食用,因而中国的狗出现在词汇中的时候通常以贬义居多,例如“狗仗人势”等。对这些差异的把握,对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流来说较为重要。
(2)在句型教学中渗透英语文化接电话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是在中西方文化体系来看,却具有较大的差异。在中国,通常接电话的过程中同日常的交流和对话并不存在任何的差异,诸如“喂,你好,我是李明,请问您是哪位。”而在西方国家,在电话刚打通的时候则不会用“I”、“You”等词汇,而采用“This”、“That”等词汇,例如,“ThisisLiMing”。这种差异导致许多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伊始闹出了许多笑话,但是通过反复的练习和交流,学生都纷纷纠正了错误,采用了正确的方式。
(3)初中英语课堂中跨文化教育的渗透随着通讯技术和交通技术的进步,语言的交流是当今这个时代最为主流的交流方式,由于不同的语言交流方式,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文化类型。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尚处于起步阶段,其语言水平和语言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制,因而在教学中主要以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为主。跨文化语言能力的培养,应当建立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升华和归纳,设定出同课堂内容相对应的跨文化学习步骤,从而对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做出促进和帮助。诸如可以采用轮流的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做出简短的跨文化学习认识,通过这种方式,对汇报本人在查询资料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提高,对其他的学生而言,在倾听的过程中获得提高。在对于跨文化学习的介绍过程中,学生可以介绍自己感兴趣的国外明星,也可以介绍自己感兴趣的国外电影,介绍的类型也可以是演讲、唱歌等多种不同的方式。通过这样的环节,可以加强学生对跨文化学习的理解和喜爱,从而使老师的授课过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初中英语课外活动的跨文化教育的渗透在跨文化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要加强学生自己对于跨文化学习的学习能力。教师对此也应当予以一定的引导和激发。由于初中生学习资源和知识面的相对狭窄,对于跨文化学习资源并不能获得良好的接触和获取,因而需要教师对于这些资源进行归整,从而使得学生可以便捷地取得这些资源,从而提高其自身的跨文化学习能力和水平。举例来说,教师可以在班级和学校内开展英语竞赛,以演讲、辩论等形式让学生在开口说英语的过程中加强自身的英语能力和水平。同时,还应当积极地将英文刊物引入到学生的视野中,加强学生对于跨文化学习的热情额兴趣。同时还可以定期的给学生播放一些热门或者经典的英语电影,让同学感受纯正的英语口语氛围。
4结语
篇3
关键词: 新课标 初中英语国际理解教育 方法分析
国际理解教育是当前世界教育研究领域中比较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国际理解教育在“二战”以后不断兴起,特别是1974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下,国际理解教育取得重大的发展与进步。随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为了更好地培养国际化人才,要积极培养学生的人权教育、和平教育、环境教育等国际理解精神,培养学生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价值观和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强调的。国际理解教育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形态,而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关注对话与平等,重视文化的理解与被理解,倡导可持续发展,关切教育回归生活。国际理解教育对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幸福具有重要的价值,所以我国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研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1.我国初中英语国际理解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对国际理解不足,对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较少。
英语国际理解教育需要建立在本国文化的基础之上,但是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对国际理解不足,英语教学上缺少对中国文化的表达。国际理解教育时要建立在民族文化和国际文化交流的根基之上,所以在进行初中英语国际理解教育时要充分认识到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流。但是目前我国英语教育在教育理念上还存在一定的误区,进行英语教育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与外国的交流,将中国文化介绍到世界中去,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使中国与世界接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初中英语教师过于重视对英语知识技巧的讲解,从而忽视对英语这种语言文化的实际通用性。英语和汉语一样,都是一种语言交流工具,所以在学习英语时师生应该重视英语教学的环境性和应用性。
1.2缺乏国际教育与理解意识。
初中许多学科都涉及国际理解教育,他们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本国现状的了解,从而更好地认清国际局势,最终实现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但是在英语教学中缺乏相应的国际理解教育,师生过于重视学生的英语技巧,忽视英语的交流性和应用性。因为对国际教育和理解重视不足,学生在进行相应的学习时不能及时地与世界接轨,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找到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也就无法实现桥梁之间的衔接。真正的英语是一种交流的语言工具,学生在进行学习时能够认识到它的巨大作用:它不仅仅是一门考学生的必修课程,更是与世界交流和学习的重要工具。所以缺乏相应的国际教育和理解意识,会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下降,导致他们对学习英语的目的有所偏差。
2.国际理解教育的方法
2.1提高中学教师对英语国际理解教育的意识。
对于初中老师来说在进行教学时不仅要重视学生英语技巧的讲解,还要提高学生对学习英语的目的性,突出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英语的正确态度和意识。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国际理解化教育,也就是让课堂成为一个学生相互交流学习的场所,这里所说的交流是指交流国际文化,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扮演不同国家的人,从而用不同的文化背景展示交流的重要性。同时学生还要学会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做文化传播的使者,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能够增强学习英语的乐趣和目的性。学生通过彼此间的交流更了解国外文化,接受外国文化,并且将外国先进的文化与本国文化相结合。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比如在向学生讲解一个国家的文化时就要对该国家有一定的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在国际理解教育中正确把握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必要性。只有教师的素质有所提高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英语学习。同时学校要定期对英语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教师在专业的培训下更好地认识到自身教学中的不足,克服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提高教师对国际化教育的认识。
2.2进行多样的校园课外文化交流活动。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比较重视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从而忽视课外教学的重要性,所以在进行相应的国际理解教育的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爱好。尤其是在新课标的推行下,教师要利用好校园的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一个民主、和谐、多样的校园环境。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差异,帮助他们树立多元文化观念。同时教师在进行讲解时还要教学生如何辨别先进文化与腐朽文化,在这样的辨别中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增强自身对文化认识。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用英语进行文化的交流,学会运用英语实现对本国文化的介绍,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除此之外,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学校还可以聘请一些外教,加强学生与外教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通过彼此间的介绍加强文化交流。教师还可以定期向学生进行英语知识讲座,积极向学生介绍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增加他们对国际动态的了解,积极关心国家大事,努力学习英语,为今后文化的交流作出自己的贡献。教师也可以通过播放电影和音乐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外国文化,在影片和英语的语言中找到与中国文化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从而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在课外学习中学生可以增进与教师之间的友谊,教师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方面的困难,指导他们更好地学习,最终达到英语课外交流的目的与效果。
3.结语
该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标初中英语教学的目标,适合学生今后对英语的认识和学习。学生增强了对国际文化知识的认识,更有利于我国今后文化的传播,促进我国对外的交流与发展。所以初中英语国际化理解教育方法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文化素养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符合我国教育发展的要求,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最终实现初中英语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尹立柱.在国际理解教育中拓宽英语教师的国际视野[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2,6(8):6-7.
篇4
关键词:英美文化 中国文化 差异 现状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2-0007-0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水平和国际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与国际社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越来越频繁,这就使得我国文化承受着来自各国文化的冲击,特别是英美等西方经济发展大国,在进行经济、文化、贸易交流时,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及时分析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对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优良传统文化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1 研究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差异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处于国际社会中的每个国家要想得到高速的发展,就需要保持与其他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等交流,而各国自身的发展历程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就使得各国之间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有着很大的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因此,研究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对于国家之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就研究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差异的必要性做具体分析。
1.1文化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
通常来讲,文化是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给予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号化结构,主要包括文字、语言、文学、绘画等内容,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文化特点也不尽相同。文化是对人类社会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集中体现,不仅是对当时社会人类生活特点的体现,也是对一个国家长期的发展历程中文化特色的积淀,更是对每个时期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体现。
在一个国家的长期发展历程中,作为观念形态的社会文化,是对这个国家某个时期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发展的反映,并能给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此外,随着文化的长期积淀,使国家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影响着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交流方式和特点,不断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可见文化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因此,在进行大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时,应该深入了解相关国家的文化特点,总结和分析文化差异,促进共同发展。
1.2分析两种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互补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使得中国文化逐渐传承和积累了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和思想,这其中就包括“百善孝为先”、“三纲五常”、“四书五经”等优秀传统文化,这些先进的思想文化不仅反映了我国历史的悠久,而且这些优秀文化不断影响和教导着中国人民,使得数代中国人不断秉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行为理念,并不断带领中国走向富强。优秀的文化不断影响着中国人民,中国人民也在不断发扬和创造着中国的优秀文化,保证了文化的传承不息,也使得中国文化能够发展到今天的博大精深。但这其中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我们知道,虽然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是我们人口众多,而且分布比较分散,导致我国具有较低的人均收入和文化水平,这也是我国长期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由于受到几千年封建社会的熏陶,使得部分中国人民依然被封建落后思想所蒙蔽,影响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也使得我国多民族文化融合和交流的困难性。
相比,英国和美国等西方经济发展大国是西方资本主义倡导者的代表,不仅是在经济发展还是文化交流领域,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都比较大。与中国相比,英美国家工业革命和社会发展起步较早,在长期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文化得到了很好的积淀,具有较深的渊源,并且不断影响和作用于国家的发展。相比于东方各国,西方国家的文化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倡导女士优先以及男士中的绅士风度,鼓励国民在日常生活和娱乐中发现规律并引发思考,此外,西方国家重视国家法律建设,始终坚持依法治国,并且在国家和个人的文化素养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对于违背道德素养、触犯国家法律的行为予以强烈的制止,也正是由于英美国家的这种优良、科学的教育方式,也使得英美国家能够一直处于国际社会的上层,不断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优秀的发展人才。
可见,不管是在文化内容和文化特征上,英美国家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使得中国与英美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存在一定的障碍,只有更好地把握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并保持两种文化的健康长期发展。
1.3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
近些年来,随着国际经济的日趋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越来越频繁,文化的碰撞越来越激烈,在进行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对方国家文化的了解,深知其交流方式和特点,尽量减少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不必要的交流障碍。此外,国家要想发展,就必须保持与其他各国之间的双边贸易交流与合作,而且不仅要注重对经济交流合作的提升,也应该加强文化交流,扬长补短,不断优化自身民族文化,并将优秀文化精髓传承下去,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健康发展,加快人类文明社会建设步伐。
2 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分析
英美国家与中国之间,由于所处地域、国家历史进程的不同,使得其在文化建设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实现对两种文化差异的辩证分析是建设好两种文化的重要前提,也是加强两国之间交流的重要保证。下面就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发展现状,简要分析两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差异,加强对两种文化的深入了解。
2.1思想观念上的分歧
在中国,大多数人都将家庭放在重要的地位,倡导家庭伦理观,然而在英美国家就有着很大的不同,英美国家的文化更加提倡个人思想观念,注重个人的发展。在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家国文化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并且将其作为一切行为准则的参考,无论是在日常的工作还是学习中,都注重家庭之间的和睦相处,发展至今家国文化已经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核心所在。此外,在中国文化中,还提倡“三纲五常”的思想,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思想和“仁、义、礼、智、信”的“五常”思想,这些思想将君臣、父子、夫妻的地位有了一定的定位,并秉承“百善孝为先”的行为规范,将“孝”字发挥得淋漓尽致。孝道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所在,适当的孝顺不仅能够规范人们的行为,而且也是对优秀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然而过分的孝道有可能会扼杀人们的思想,限制人们的行为自由,阻碍自由发展,从而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
相比于中国文化的“三纲五常”,英美文化更加追求个人的发展,提倡“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行为理念,注重个人主义、自由发展。在英美国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个人的自由发展,而且这种行为通常局限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时候甚至家人之间的层次也相当分明。这种思想的核心在于主张人人平等,不受封建思想的束缚和限制,人与人之间主张平等的交流和沟通,不受等级制度和家庭伦理制度的限制,能够有效促进个人的自由发展和高速进步。
2.2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发展形势不尽相同
从整体上讲,中国文化经过中国几千年历史的洗礼,注重追求稳定和静态,因为我国地处亚洲大陆的东部,而且更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社会条件使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趋于稳定,并开始生产生活,长期的定居生活迎来了我国家族繁衍的鼎盛时期,家族体系的不断壮大,促使社会形成了比较统一的家族观念和制度,并且这些思想逐渐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并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也正是由于长期稳定的定居生活,使得中国社会不断形成了一种静态文化,人们渴望安居乐业的生活形式,这种思想理念是对中国文化核心的集中体现,同时也逐渐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的思想体系,影响着几代中国人。
而对于英美文化而言,由于其所处地域气候条件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使得其国家的发展伴随着频繁的搬迁,同时其国家的人口流动性较大,不断变换的生活环境使得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需要培养一种善于适应环境变化的思想理念,这是与中国文化的静态文化所不同的地方。而且正是由于其人口流动性较大,使得其国家的人们的家庭观念意识相对比较薄弱,个人的发展更加倾向于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速性,但与此同时,过快的发展也是社会滋生了更多的竞争,可见西方国家的文化和经济在竞争中求发展,求生存,英美文化发展的同时各国之间由于竞争产生的争斗也就屡见不鲜了。
2.3对待人与自然之间的观点有差异
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逐步成为了中国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纵观中国文化的长期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儒家思想几乎贯穿着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这是因为儒家思想文化中的“仁”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而“仁”主要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相互交流的情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相处讲究情感的培养,注重相互之间情感的提升,“仁”也逐渐成为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准则。但在英美国家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崇尚的自由平等,提倡在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注重个人竞争力的高低,很明显这与中国文化中的相处之道有着很大的差异。
对于自然规律的探究,中国文化则没有系统地对相关自然规律进行科学的探究,主要是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多的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推崇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然而,对于英美等西方国家而言,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对自然规律进行发掘和科学的研究,并努力开发自然资源,并将这些自然资源运用到工业生产和生活中,以求得自然为人类更好的服务。很显然,这与中国文化推崇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着很大的不同,一个是共求和谐发展,另一个则是主张控制自然,与自然作斗争。可见,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发展关系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于这种差异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必要性。
3 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的相互影响
英美文化作为西方国家的代表文化,而中国文化作为东方国家的代表文化,两者不管是在内容还是咋表现形式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且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影响甚大,并且处于互相冲击,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发展。
虽然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多的差异,但是文化之间都会有一定的共同之处,英美国家和中国相隔万里,生活环境和生存条件大相径庭,但是两者人民的基本生活基本上是一样的,而且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过得比较安逸、幸福,而且不管是在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下,人们都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社会的认可,可以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可见,在这一方面,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还是相通的,而且两者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影响,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内涵。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英美各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这就使得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的相互沟通越来越多,两者的碰撞也越来越频繁,推动着两种文化不断走向成熟。此外,在思维方式上,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中国所推行的社会主义,注重对集体利益的整体提升,并且在工作和学习中,提倡团结协作,共同进步;而英美等西方国家推崇的是资本主义道路,注重个人英雄主义以及个人自由主义的提升。两者在对于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认识和体现上有着根本的不同,但是两者同属一个国际环境下,应该互相补充,互相影响,扬长避短,共同进步,不断将各国的文化发扬光大,并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
4 结语
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各国之间也在不断发展进步,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广泛,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各国之间的文化既有交流又有冲击,这也使得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国家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得不到充分的保留和传承。因此,要想保持文化的不断传承和发扬,就必须认清当前形势,把握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本着世界文明和谐的原则,加强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累优秀文化,不断将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雷钟云.中国文化与英美文化的差异研究[J].学周刊,C,2011,(6):200-200.
[2]贺庆华.英美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与冲击[J].海外英语(上),2014,(1):162-163.
篇5
关键词 文化意识 大学英语教学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Students' Cultural Awareness Training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PENG Chunyan
(Shengda Trade Economics & Management College of Zhengzhou, Zhengzhou, He'nan 451191)
Abstract Language is closely related to culture. Not only does it express, reflect the cultural reality, and as a product of culture, language reflects the changes in culture. Thus, students' cultural awareness training in teaching English is very importa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improving the students' cultural awareness, and then explains how to improve students' cultural awareness, and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an analysis of the investigation, a number of suggestions to improv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Key words cultural awarenes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necessity
0 引言
随着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流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在中国的外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英语语言学习者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交流能力正被热烈讨论。从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最新版的教学大纲中可以看出一些变化。首先,明确指出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培养语言学习者文化意识的重要性。这些变化将不可避免地对语言教学的传统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对处于文化交流前沿的英语专业学生来说,他们应该体验新的教学方式,并为今后成为文化交流者做好准备。为了能够与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交流,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也需要学习文化,他们的文化意识也需进一步提高。
然而,在我们长期以来的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不可分割性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虽然很多学生已经习得传统教学大纲要求的四种技能――听、说、读、写,但在将语言应用于现实生活的过程中,他们往往漏洞百出。因为我们的教学和教学素材重视语言的形式而忽视语言形式的社会意义及语言在实际中的应用。本文针对如何增强学生文化意识、促进我们的英语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1 文献综述
1.1 文化的定义
纪雪梅写道,“按照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定义,文化这一术语指的是信仰、风俗、机构、对象和具有人类社会生活特征的技术的总模式。”
那么,何谓文化?作者对文化的定义总结如下:(1)文化是一个庞大而含糊的概念。(2)文化可以被定义为一个社会的所做和所思。(3)具有任何一个给定的社会其成员特征的习得行为模式的整合系统。文化指的是特定群体中人们的总体生活方式,它包括一个群体所思所作所为的全部。(4)文化是信仰、习惯、生活模式及居住于特定地理区域的人拥有或多或少相同的行为的集合。这些对于文化的定义都指向一个事实,即文化具有广泛而普遍的内涵,它包括风俗、习惯、观念、信仰和更重要的人类创造物。作者认为,文化通常可以定义为社会发展进程中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1.2 文化意识
语言学习上的文化意识就是在听、说、读、写后能意识到文化相对性的一种能力。如果语言被看作是社会实践,那么文化将成为语言教学的核心,而文化意识必能使语言精通。
语言本身是由文化定义的。对文化没有很好的理解是不能塑造出一定的语言能力的,尤其是在外语的学习上。因此拥有语言意识是很重要的。
1.3 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
Michael Byram一直以来都深入地探对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之间的联系。他观点的基础就把语言看作是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对一个具体的社会来说体现着价值和意义;它也指社会的传统,传递着人的自我意识――他们的文化身份:教外国文化就是给学习者介绍新的能力,同时也让他们反思自己的文化和文化能力。
传统的外语教学不会太重视文化方面的因素。它主要关注语言的词汇和结构,但是大量的事实证明语言不仅是纯语言理论者提出的一个象征,一个系统,也是一种社会实践。因此,成功的外语教学必须帮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模式,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例如,亚洲人强调有序社会的重要性而美国人强调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的重要性。为有效和适当的交流,学习者必须熟悉外国文化的差异。
2 研究和讨论
2.1 研究设计
笔者的调查工具是问卷调查及访谈。受访者是升达大学的大一、大三、大四的学生,共有200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其中10人被采访,回报率是100%。这个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文化学习的态度以及目前学生信息量的输入。
2.2 采访的分析
十位学生被采访,被邀请回答的问题是:在你眼中有能力的语言学习者是什么样的?反馈总结后可分为三类:其中,六位受访者认为他(她)需擅长英语听、说、读、写,特别是在口语和听力方面要擅长;两位认为他(她)要熟悉外国文化,能用英语很好的交流;两位认为深谙母语是很重要的。为了更直接的将访谈的结果显示出来,笔者将结果整理如表1。
表1 采访结果
这些学生的反馈显示了以下信息:首先,这些学生将四个基本技能(口语、听力、阅读和写作)作为他们的主要研究目标。其次,学生已经意识到文化能力的重要性,但为数不多。第三,母语能力的重要性只是被少数的受访者看到。由此可见,大多数受访者都意识到语言学习、语言能力的重要性,而只有20%的受访者意识到积累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于对文化差异上的无知会在文化交流上造成一些误解和不愉快,所以在英语语言教育上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是相当重要的。
3 培养文化意识的途径
首先,对语言教师来讲,帮助语言学习者建立文化意识、发展文化交流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其次,教师有必要明确什么文化意识是学生应该掌握的技能。学生应该能够用自己的文化的角度来看自己的文化(例如:对自己的文化有一个好的理解和认识)和从自己的角度理解目标文化(例如:理解和意识到别人怎么看待自己的文化)。因此,语言教师应该发挥教学策略来帮助语言学习者提高他们的文化意识。以下是作者提出的一些大学英语课堂上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建议:
3.1 真实材料
使用来自目标语言社区的资源可以帮助语言学习者参与真实的文化体验中。这些资源可以是新闻广播或其他印刷材料等。教师能够调整使用这些材料来满足学生的语言能力水平。老师可以在听对话或观看视频之前为学生提供一个详细的翻译或给他们一个大纲。在学生查看完相关资料后,老师可以让他们进行讨论,得到领会到其代表的文化规范或文化价值。
3.2 谚语
谚语在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对目标语言中常见的谚语进行讨论看其是如何相似于或是如何不同于学生的母语中的谚语的。使用谚语来探索文化意识不仅可以为分析对目标文化的误解提供了一种方法,也为学生们探索本土文化谚语的价值提供了帮助。
3.3 角色扮演
在角色扮演中,基于文化差异,学生可以通过课堂上进行表演,反映出日常生活中的不恰当的交流。例如,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同龄人之间或是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都会采取不同的问候方式,选用不同的问候语。学生可以在角色扮演中表现出这一问题。其他同学观看表演,并试图找出导致误解的原因,这样不仅让学生在练习中深刻地意识到文化的差异,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3.4 二元文化的学生或教师资源
课堂上,可以邀请具有双文化生活经验的交换生、外籍教师或本地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他们可以和学生分享在双文化环境中生活的真实感受。
3.5 文学书籍
文学文本往往充满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它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并使学生在欣赏文本的同时,潜移默化了对目标文化的了解和掌握。所以,给学生挑选文本,必须考虑到此文本有助于学生获得对一种文化的了解。
3.6 电影
电影作为一种集视、听为一体的媒体,用更全面的方法将信息传达到人的感官。它内容十分丰富,极具形象性和感染力,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纯正而真实的学习英语的环境与氛围。电影连接着语言和文化,英文电影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研究表明,学生在教室里观看目标文化的相关视频后,整体文化知识都取得显著的提升。
4 结论
总之,语言和文化是密切相关的。 文化知识的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需要一个过程。教师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和措施来扩大学生的文化范围,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总之,坚持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够知道如何在文化沟通中适当地交流。
参考文献
[1] Byram, M. Cultural Studies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M].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1989.
[2] Byram, M. & Morgan, C. Teaching-and-Learning Language-and-Culture [M]. Clevedon, England Multilingual Matters,1994.
篇6
翻译文学是民族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理应得到重视。“比较文学”是指对两种或多种文学之间的关系研究。比较文学最初是为反对孤立地研究民族文学和国别文学而出现的,因此研究民族文学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自然就成为最早出现的比较文学类型,继影响研究之后出现的另一种比较文学的研究类型是“平行研究”。它克服了影响研究的局限,打破了“二元”关系的限制,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为比较文学研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季羡林指出:“少数民族文学不仅要与国外进行比较研究,还要与中国国内各民族之间进行比较研究,中国境内的各民族文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文学交流的最重要手段是翻译。比较文学不是简单的跨国文学的比较,而是不同民族和族群文学之间的跨语言比较,也就是跨文化对话。跨文化和跨语言的语义转换,更多是一种持续不断、代代接力的解读和翻译实践活动。比较文学离不开民族文学研究,民族文学研究同样也离不开比较文学研究。因此,离开比较文学少数民族文学无法深入开展本民族文学个性价值和社会意义探索。民族文学是比较文学的基础,比较文学打破民族文学狭隘的范畴,使民族文学自觉地融入世界文学之中。“比较文学”研究主要是史学研究,而非是纯粹的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诞生于上个世纪末,而译介学的产生则晚得多,大约起始于本世纪的三十年代。而真正取得重要的地位,则已经是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的事了。比较文学意识始终深藏于文学翻译和跨民族文学借鉴活动中,深藏于自觉或者不自觉的跨民族的文学比较和批评中。我们更多地注意蒙古文学所接受的汉族文学影响的考证和研究,而很少去探讨游牧民族文学传统对整个中国文学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很少讨论蒙古文学在接受外来文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特征。翻译在比较文学中的地位的这一变化,实际上反映了比较文学从文学研究向文化研究发展的一种趋势,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欧洲中心论”的破灭和东西(包括中西)比较文学的崛起。
一、文化接受视阈中的蒙古族翻译文学
文学史是作家、著作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史,既文学被读者接受的历史。艺术接受活动是调节欣赏者整个审美经验对作品的“空白”结构中以想象性补充、充实的过程,是一种融注了欣赏者感知、想象、理解、感悟等多种心理因素的一种艺术形象再创造活动。文学接受史其实就是打破以往那种以作品为主要固定视角,从读者接受视角重新解读文学。接受是研究的前提条件,而研究是接受的继续与深化。接受理论是研究接受成果的理论。每个读者的天资、经历和修养的不同,作品就会对每个人呈现出不同的意义,因此,文学的历史就不仅是作家和作品史,而是作品的效果史。
读者既是文学活动的能动主体,又是一种历史的能动创造力量,文学活动中不是可有可无的一维,而是居于整个文学活动的中心,是文学审美价值的不可或缺的因素。读者艺术接受过程是一个融理入情、情理统一的过程,是在这种情理交融过程中完成对文本意义的探究。文学接受离不开当时文化语境,有什么样的文化语境就有什么样的文学接受。文化语境的变迁影响文学接受活动。文化语境是指表现艺术萌芽发展的特殊时期种种思想活动普遍性的思想审美趣味与艺术活动等。文化环境为文学接受创造了条件,文学接受深化和促进文化环境。历史发展决定着文化形式的变迁,文化变迁成为文化影响的发生及历史发展的内在需求,即接受外在文化中起到决定性因素。
即使翻译文学存在的文化语境与接受主体改变,原著的内容信息也不会改变。读者欣赏蒙古翻译文学的同时也把它当作文学研究对象。因为读者把翻译文学与本民族文学比较研究,不仅从中提取营养,还能了解认识到民族文明、民俗习惯、审美意识、思维特征、哲学、道德、生活境况等,从而增加民族间的理解,促进文化交流。
文学的本质在于它具有审美价值。文学欣赏不仅是审美活动,又是特殊的艺术创造活动。读者的鉴赏活动就是将自己置于艺术家的位置,在心中再造那个表现品,这是一种与艺术家的创造性直觉达成一致的活动。叙述主体与接受者的关系除了表意手段和表意内容的关系之外,还存在着一种对话关系。鲁迅最先提出创作与读者的关系。文学阅读过程是一个“暗隐的读者”引导下发挥能动作用的过程。这也是说“暗隐的读者”的现实化过程,是一个实际的读者在文本控制下创造性的选择过程。所以接受美学是以读者为核心的文学观。艺术(包括戏剧)就是要传递和交流人类的共同经验和感受,而这依赖于艺术家和接受者之间形成的共同感。“可接受性”是接受者对放送者潜在的接受价值的判断,具有复杂多变的歧义性。
文学接受活动是建立在读者的阅读、阐释与审美再创造的基础上的。译作对他文化的他族而言是跨文化文学接受。他民族读者阅读民族历史文化土壤中生长的作品接受影响是文学交流最重要的关键。因为文学翻译是跨文化交流,所以对各民族间任何文学交流对交流的主体来说,还是对交流关系的接受者来说,不仅都是文化积淀,还是文学交流的必然前提条件。文学鉴赏是文学批评的基础,文学批评是文学鉴赏的深化和发展。
马克思认为:“批评不是感知的情感,而是情感的感知”。译作的影响是从读者所得到的审美接受与其他文学创作活动中产生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研究。读者读中国现代文学蒙古语译介之后获得的审美接受是指满足接受主体精神所需,给予他们情感震撼与教育娱乐作用。从译作中获得什么样的审美感受源于主体。文学翻译是跨文化交流,所以民族间任何文学交流对交流的主体来说,通过文化积淀文学才能进行文化交流。所以文化积淀是文学交流的必然过程,也是文学交流的必然前提和条件。接受和批判研究翻译文学是民族间文化交流的表现。通过翻译能够开展民族间文学交流并能产生民族间文学影响,从而文学之间比较研究也能得到发展。跨文化研究,特别是西方、东方、自我与他族不同性质的文化研究是比较文学从危机到转变阶段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全世界比较文学研究的一次历史性重大转折。接受研究是接受历史语境、现实语境、文化语境研究。接受者接受他族文化接受的本质是译作的接受。接受者接受的是文化通过积淀的译作。解读过程就只能是一个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过程,一个作者去无限接近文本原意的过程。萨特认为:“创作只能在阅读中得到完成”。
在作家完成创作活动后,文学活动就进入到作品的传播、消费和接受阶段。艺术鉴赏就是精神产品的消费过程。文学消费则是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印刷、出版等传播媒介得到广泛运用的条件下,在文学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以来,人们对它的消费、阅读和欣赏。蒙古族翻译史是蒙古民族认识其他民族文化艺术,吸收其营养并被他影响的历史。蒙古文学对他民族文学的接受和改编,不仅仅是被动地浅薄地接受,而是根据自己的民族审美情趣和文学传统来进行文化选择和协调整合的过程。文学接受离不开当时特殊的文化语境。接受史是以审美经验为中心,以各时期接受者对该作品的审美反映、理性思考进行创造性借用为主要研究,探究审美观、价值观的发展变化及其深层原因。
二、研究中国现代文学蒙古语译介的必要性
一个民族把自己的文学译介到其他民族中间,对他们产生影响的同时,以他人的眼光认识自己,借此提高自己的文化。不同民族间的文学交流活动是永远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没有外来影响的单纯文学是不存在的。文学交流不是单向、直接、简单、普通的交流活动,而是具有明确的目的与倾向。
因为文学交流不单只是为了交流,而是为了提高自我的交流。所以,民族文学交流永远是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中继续存在。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因素,民族文化心理永远是民族文学的基本特征。因此,把他族文学唯独放在本民族文化环境中,以本民族文化心理特征来研究才能有更深刻的理解。蒙汉文学交流史的跨文化特性,为蒙汉文学比较研究提供了基本条件。蒙汉对话范式的建立和区分,实际上包含着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所以比较文学不管研究民族之间、国与国之间相互影响的文学交流,还是研究各国、各民族间任何能够比较的文学问题,将蒙汉文学置于文化交流进程中,在世界文学语境中进行比较,对认识民族文学本质特征,乃至认识文学本质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研究当代蒙汉文学交流,对蒙古族翻译文学史研究、民族文学关系史研究都有重要价值。该领域的研究对比较文学研究提供了诸多新的课题,理应成为当今比较文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将蒙古族翻译文学当成文学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着手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蒙古地区的传播与影响,梳理基本脉络,勾勒其发展轨迹,是目前急需着手开展的课题。该研究与蒙古族现当代翻译文学发展规律的探索、比较文学研究、蒙古族文学理论批评都有密切的关系。
蒙汉文学比较研究从主题学、媒介学、形象学、比较诗学到文学思潮和文学活动的比较,已积累十分丰富的资源。比较文学的基本宗旨是促进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影响研究则是进一步探讨被接受的“异域”文学的影响,即侧重对域外文学的借鉴、模仿,以及素材源泉等事实联系的梳理,研究视点主要集中在作品上。
篇7
关键词:高校;外语教学;跨文化教育;实施途径
一、在高校外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闭关锁国所引发的惨痛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只有顺应全球化的历史发展潮流,主动打开国门,拥抱世界,融入世界大环境中去才能更好的发展。因为,将自己作为孤立的个体,凭自己的想象和莫须有的自信来盲目发展只会让自己与世界脱节,在不了解世界发展新形势的情况下,也不会知晓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实力。为此,只有带着友好的交往态度,融入世界,走进其他国家才能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同样,我国的教育事业要想取得更大的突破成就也必须要立足于全球化的现实,走出国门,取长补短才能更加明白我们的弱项所在。为此,我们必须要在高校的外语教学中融入跨文化教育这一重要内容。因为我国要走向世界,最不可缺少的就是人才,而我国培养出来的人才若没有一定的交际能力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就不能保证我国可以更好的顺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要加强高校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是为了使得高校培养的人才更加具有国际交流意识以及全球化观念,可以更好的了解与分析外来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将其内化为促进我国发展的积极动力。在这样的人才培养策略推动下,闭关锁国所带来的历史悲剧就不会再重现,取而代之的将是我国民族复兴伟业的顺利完成。
二、在高校外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教育的主要策略分析
(一)发展壮大高校的外语教师队伍
在外语教学中要想更好的向学生灌输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以及基本的观念并传授给学生基本的沟通、表达与理解能力,最基本的就是要发展壮大高校的外语教师队伍。当前,高校的学生大都具有足够的学习意识、学习习惯以及良好的素质,能不能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还是极为重要的。毕竟优秀的教师都具有着超前的意识,而且学识足够渊博,在处理本民族文化与看待外来民族的问题上能够拿捏住更加准确的尺度,学生跟随这样的老师学习,在长久的熏陶下,学生就会受到来自教师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其跨文化交流能力也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二)设置更加具有目标性、系统性、实践性以及国际性的课程体系
高校要想更好的培养人才就必须得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基础。只有在课程体系的指导下,教师才能更加深刻的明白自己承担着怎样的教学任务,也才能在课程体系的指导下更好的设计自己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有意义指导。而对于学生而言,只有在明白自己要接受怎样的课程教育之后才能给自己制定恰当的学习目标,才能更好地学习任务。当今的外语教学并不是让学生简单的了解外来民族文化,更是为了与外民族沟通交流做准备,这就意味着高效的外语课程体系设置应该更加具有目标性、系统性、实践性以及国际性这四个特征。为此,高校外语教研室必须要紧紧围绕这四个特征开设相应的外语课程体系,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课程体系的建立也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循序渐进。同时在外语教学的课程体系设置中也要注意深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关于外民族的基本外交礼仪、交流时外民族不喜欢交谈的内容等,都要有基本的了解和掌握。
(三)营造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为跨文化教育设置多种活动
课堂学习是高校学生在外语教学中接受跨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但是仅仅依靠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课下付出更多的努力。虽然高校学生在学习方面会有足够的自觉性,但是学校也要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为学生的跨文化教育与学习以及实践设计多种活动,搭建多样化的平台,使得学生的跨文化交流的学习与运用都能够随时进行。例如:招收留学生,学生进行多种形式交流学习,如1+2+1,3.5+1.5,4+1,2+2等,举办多种文化节邀请国外院校的师生来华参加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形成了互学互访的态势,有助于中国学生了解校外和国外的文化,充实学生的文化生活,让学生们真正体会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也有助于国内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加强国外对中国的了解。
篇8
关键词: 文化功能等值 文化侵略 语际翻译 文化守卫
1.引言
20世纪80年代,巴斯奈特明确提出文化功能等值观为解决语言的不可译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然而,这种文化功能等值观在处理源语与译语、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问题上却有失偏颇。我们要在保持源语文化个性的前提下有效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根据巴斯奈特的观点,翻译实际上是一个交流的行为。下面本文就以语际翻译为出发点,探讨如何实现文化个性守卫。
2.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的理论回顾
2.1文化翻译观出现的时代背景
20世纪20至60年代是翻译研究语言学方法蓬勃发展的时期。“语言学家们纷纷从符号学,话语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及描写语言学等角度剖析翻译问题,企图从语言学的角度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1]语言学方法为翻译研究语言学派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弊端,尤其是在解决文学翻译时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到了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逐步进入了文化领域的研究。作为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苏珊・巴斯奈特提出文化翻译观。并明确指出:“翻译研究的对象已经被重新定义了;我们研究的是文本。这种文本植根于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符号网络中。翻译研究既能运用语言学方法,也可以发展并超越这种方法。”[2](P12)用她自己的话总结为:“我们把这种重点的转移称为‘文化转向’。”[2](P123)
3.巴斯奈特文化功能等值观
文化翻译观一直强调文化是翻译活动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根据巴斯奈特的观点,语境翻译实质上就是一种跨文化交流行为。因此,译者在用翻译理论指导翻译活动时必须具备强烈的文化意识。“文化意识就是译者认识到翻译时跨越语言文字,跨越文化的信息交流,而文化的差异根语言文字的差异一样,可能成为交流的障碍,他在进行语言文字的转换的同时,还要注意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以保证信息交流的顺利实现”。[3]
巴斯奈特首先以语境翻译中成语翻译为例,举证翻译其实就是使其在译语文化里产生和源语文化相同的功能。[4]廖七一将该观点总结为“以文化为翻译单位,在翻译的过程中使源语文本在译语文化里发挥跟在源语文化里一样的功能,否则,即使是一字不漏、字字对等的翻译,也无法达到功能对等的效果”[5](P363)。
如果译者在语际翻译过程中碰到文化冲突问题,改变原文形式而采用解释、加注等其他的方法,对传达两种不同文化的意境是很有妙处的。但是,该观点与其归化翻译方法是一脉相承的,即强调译语与译语文化。“实际上,巴斯奈特的文化功能等值观跟奈达的‘功能对等’以及纽马克交际翻译的‘对等效果’的翻译原则是一样的,它们都强调译语对译语阅读对象的效果以及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为达到等效效果的灵活性和创造性”。[5](P373)如:“煮饺子”,这一俗语形容游泳池里人满为患的情形。英语说法是“It was packed like sardines.”。该翻译早已被接受,仅从两种语言所表达的文化功能上看,这种翻译是成功的,因为它们在文化功能上是对等的。但是译文读者无法体味“煮饺子”这一经典中国文化形象。顾及了文化功能对等,却流失了文化信息的传递,便是巴斯奈特文化功能等值观在处理文化差异问题的不妥之处。
4.保持民族文化个性的必要性
语际翻译不仅是两种不同语言信息的转换,也涉及两种不同文化相互渗透。当今世界文化全球化趋势势不可挡,但绝不意味着文化的同一化。不妨引述巴斯奈特的思想:“全球化是一个过程,但肯定也会有大规模的反对力量存在。”[2](P133)究其反对力量存在的根源,那便是在全球化过程中盲目接受外来文化会造成自我文化个性丧失。所以,我们必须树立文化同一性蕴含于文化差异之间的观念,在保持民族文化个性的前提下进行平等的文化交流。
“翻译是人的文化或跨文化活动,因而它的一切都是人们在其文化创造和构成当中所必须面对的”。[6]自从翻译活动诞生以来,人们对该问题的探讨从未停止,但大都往往就翻译过程本身的操纵性进行探讨,人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因此翻译实践和文化交流就无从谈起。“翻译是通过语言机制的转换连接或沟通自身文化和异国文化的桥梁;翻译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流,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的媒介”。[7]显然,翻译必定涉及文化信息的传递。概括地说,世界上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方向和要求,因此,人造就的翻译也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在翻译中保持民族文化个性是理所当然的。盲目求“同”而抵制“异”的存在,也就否定了翻译存在的基础。
明末清初,我国学者对西方文学科技著作进行大量翻译,对我国翻译史影响深远。大规模的翻译活动不仅引进并产生了大量的优秀译作,也为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启开了大门。但在晚清时期,这种翻译活动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文化侵略。传教士们打着翻译的旗号,传播基督教教义,欲取代儒学在中国的地位,强迫中国人更改信仰,便是“接受,接受,再接受”。[6](P129)
5.语际翻译中如何实现源语文化个性保真
翻译实践证明,文化的共性大于文化的异性。一般情况下,原文是可译的。当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发生冲突时,译者要处理好对两种文化的取舍问题,用最贴切自然的语言传达原作的意义。
5.1直译法
直译并不是逐字翻译。相反,直译是一种传达原作精神的有效途径。直译法最能完整地表现原作的形象和意义,读者能深刻地体会原作的文化色彩,容易获得新知识。
如:中国有句俗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某些译者将其译成:“No pains,no gains.”还有些译者的译文为:“How can you catch tiger cubs without entering the tiger’s lair?”两相比较,按照文化功能等直观的标准,前者在译语文化里发挥的作用等同于源语在源语文化里发挥的作用,是行得通的。但“虎子”和“虎穴”经典的中国形象却无法传达给译文读者,这是一笔很大的损失。所以,前者显得平淡无奇,而后者保留了“虎子”和“虎穴”的经典形象,这对于译文读者来说是新颖的。
5.2直译加注法
外来文化中有些说法,如:成语、典故、习语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如果单纯采用直译法,文化内涵是难以交代清楚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加注法,增加信息量的传递,使译文读者能扩大文化视野。
笔者在做英译汉翻译练习时就曾经遇到这样的问题。如:This does not mean,certainly,that every man did this,or that good men did not starve.Or that shamans whose duty it was to intercede with the forces that empowered these relationships weren’t occasionally thinking of personal gain or subterfuge.
短文的主人公曾经在爱斯基摩地区狩猎,该段落是他的内心独白。对于“shamans”一词的翻译,笔者心存疑虑。究竟应该根据音译翻译成“萨满”,还是选择字典上的意思 “神灵”呢?经过慎重考虑,决定采用直译加注法。
译文如下:当然,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这样做,也不意味着好人在这个社会里就不会被饿死;也不是说,那些萨满僧人的职责是在掌控各种关系的力量之间求得平衡,他们就不会偶尔考虑个人利益或寻找逃避的借口。[8]
注:萨满(据信能和善恶神灵沟通,能治病的人)
采用直译加注法不仅充分传达原文意义,读者也能接触原汁原味的爱斯基摩文化的风俗,实现了文化功能对等,不失为“两全”之策。
5.3解释法
形象和人物是文学语言中不可或缺的部分。[9]文化差异是文学翻译的障碍,通常越是经典的东西,这种情形便越严重,因其包含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受文化因素的制约就更为明显。[10]在此情况下,译者应结合两种文化的具体情况,充分考虑该形象在源语文化中的使用情况,在译语中找到最贴切的对等表达。
如:按照巴斯奈特的观点,我们很容易把“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翻译成“The wisdom of the masses exceeds that of the wisest individual.”。这种译法充分地考虑到了译语读者的感受,将源语的意义准确地传达到了译语中,达到了表面上的功能对等。尽管这种灵活的处理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只重视这些意象的功能,牺牲源语文化丰富的附载信息,丧失了文化交流的意义。
若在直译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解释效果会更好。比如:我们把“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译成“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Zhuge Liang,the mastermind.”。这样的翻译能够更加忠实地传达源语的文化信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功能对等。
综上所述,语际翻译中由文化个性引起的差异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译者必须克服,逾越语言障碍,使译文正确地体现原文精髓。
6.结语
在语际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必须面对文化个性冲突,有所取舍。文化具有双重性,即共性和个性。人们在翻译实践领域取得的成功充分说明文化的共性大于个性。因此,在语际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在把握文化个性的基础上,竭力处理好文化个性引起的差异问题,使译文在最大程度上接近原文,真正实现文化功能等值,力求守卫民族文化个性。
参考文献:
[1]李.西方翻译流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Bassnett,Susan and Andre Lefevere.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罗进德.谈谈误译的文化背景[A].郭建中.文化与翻译[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4]Bassnett,Susan.Translation Studies[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5]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6]蔡新乐.翻译的本体论研究[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7]刘宏,杨跃.翻译中的文化渗透 [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10).
[8][美]巴里・洛佩兹.猎人的思考[A].熊奕译.郭尚兴.错位的情感[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7.
篇9
关键词:文化意识 跨文化交际 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越来越深人。中学英语教学已经不能只停留在学习语言知识的阶段了。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还需要了解与其相关的文化、历史和人文等知识,实现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了解文化既是更好地学习语言的需要,也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形成主动的意识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是使我们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将要谈论的是教师在教学中,挖掘英语教材中的因素,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文化交流、社会实践等方式使学生形成理解不同文化的意识,提高学生交际和对语言的应用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与多年来应用的《英语教学大纲》相比较,对学生的文化意识目标专门提出了新的内容和要求。例如:文化意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为了有助于有效实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规定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运用能力,笔者认为我们需要研究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准确了解彼此的文化特点,得体地运用英语。另外,在历次高考中,“文化要素”的内容也经常出现,这些都体现了在提高语言应用的同时,也要提高对文化理解的要求。如果我们教师采取的仍只是教语言,而不授文化的做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就难以适应人类进步的要求。21世纪的学生如果再没有强烈的跨文化意识,怎能适应国家、社会、生存的需要呢?
二、分析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文化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文化现象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文化意识是高中英语课程目标之一。
跨文化交际意识指对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差异的敏感度以及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跨文化交际能力指学生根据所处的文化环境及双方各自的文化背景,在理解并尊重双方的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文化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借助丰富的语言,使学生可以感受到文化的不同内涵,在教学实践中,只注重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方法是不全面的。而实际上,人们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也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屡屡出现歧义或语用失误迭出的现象。比如:用How much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来表示对外国人的关心,殊不知这是一句冒昧的话,侵犯了别人的隐私(Pri_vacy),会导致对方的反感。美国社会学家G. R.Tucke:和W. E. Lambe: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种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去学校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促进语言学习。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
随着交往的不断扩大,全球正在变得越来越像一个“地球村”。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世界正在关注中国。中外文化的交流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这一切使得跨文化交际成为我们时代的突出特征。英语教材作为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就需要解决这一问题,从而为成功运用英语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三、问题的解决
篇10
【关键词】大学英语 文化传播 中国文化失语 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2-0075-02
近年来,我国物质硬实力的增长令人欣慰,但文化软实力仍然是一条短腿。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我们充满信心。
“语言表述着、承载着,也象征着文化现实,两者是不可分的。”语言和文化水融、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语言教学中文化的重要地位。一门外语的学习,是语言与文化的双重学习,其核心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目的语言,更要能够熟练地运用外语进行跨文化的交流。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提升外语语言能力,也要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肩负起作为中华文化承传者的历史使命,传承并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承担起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任。
一 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缺失的现状
大学英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把英语作为向其他国家表达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媒介,进行跨文化交流。但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关文化知识的传授主要是集中在英语国家的文化上,对我国传统文化鲜有涉及,这使得母语文化在英语教学与实际应用中处于尴尬的境地,作为交际主体一方的文化背景――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基本上仍处于被忽视状态。这种现象被称为“中国文化失语症”。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日益引起学者的关注,许多学者针对这个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受试者不能很好地用英语表达我们自己的母语文化,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过分重视英美文化而忽视本国文化
许多英语学习者过分模仿和尊崇西方文化,忽略中华传统文化的沉淀,在西方文化输入上大做文章的同时,忽视了母语文化的英文表达,背离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初衷。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学生普遍存在一个问题:他们能够对柏拉图、莫扎特侃侃而谈,但不知道中国四大名著的英文名称;他们能够对复活节、感恩节、圣诞节的典故娓娓道来,却很难把清明节、中秋节记在心上。
2.忽视我国国情而单纯讨论英语问题
掌握英语基本技巧要求我们对目的语国家的基本国情有足够的了解,但归根结底,我们面对的是中国的国情,需要结合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当西方同行怀着敬意探询Confucianism/Taoism(儒/道)的真谛时,我们的学者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顾左右而言他。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得不到改变,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分析
1.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根本目标实现的需要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英语课程要“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那么这个需要指的是什么呢?一方面,国家急需增强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的传播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承担的义务,英语作为国际语言,使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国情与文化,可以有效地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西方人对中国文化存在误会的现象屡见不鲜,要满足外国人对于中国文化的求知欲,消除他们的误解,除了官方的宣传介绍之外,更要依靠国人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向他们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由此可见,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入,不仅增加了我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同时也促进了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
2.培养跨文化交际的国际化人才的需要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英语水平的定位是综合应用能力,要能够听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英文广播,要能读懂China Daily和专业综述文章,要能表述中国国情和文化。英语教学虽然是在学习外国的语言,但是同时也不应忽视我们的母语。在与外国语言的比较中,更能感受到中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性,从而发现影响交际的主要因素,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是促进学生进行跨国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3.提高大学生对中西文化辩证认识水平的需要
大学生大多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但是又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在学习英语文化的过程中如果不善加引导,他们很容易疏远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辩证认识。另外,文化鉴别能力也是英语学习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调查对象在学习外语和外国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了自己突出的扬弃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和交际能力,而且对于整个人格的完善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4.提高语言学习兴趣的需要
据调查显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引入一些时下热议的话题进行讨论,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而且还会使教学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了解一些新兴词汇如何用英语表达。将与自己生活贴近的母语文化与抽象的英语语言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无形中促进了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
5.适应四、六级考试改革的需要
2013年8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四、六级考试的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做了局部调整。翻译部分“原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迫使教育者与学生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大学英语教学势在必行。
三 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建议
1.在词汇和翻译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词汇和翻译在语言教学中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词汇和翻译可以作为很好的切入点。选择词汇作为切入点,在于很多词汇都有着浓郁的本土文化特色,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些词所表达的文化内涵相去甚远。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应一味迎合,抛弃传统,而应该在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知道如何用英语去表达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清晰地传递中国文化内涵,消除外国人对我国文化的偏见和误解,将中国文明推向世界。选择翻译作为切入点,大学英语教学需要更多地强调汉译英的学习和训练。选择优秀典型的中国文化材料进行翻译,无形中向学生灌输了中国文化,提高了学生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文化向世界的传播,扩大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2.在教材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教材是教学的依托和基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以教材为切入点。目前高校采用的英语教材多强调文化输入,所选文章都体现原汁原味的英语国家文化,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极少,老师只能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与文化积累向学生传递信息,专业性、系统性严重缺乏。因此,在大学英语教材中导入中国文化的内容已是刻不容缓。
3.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
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自身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效果。英语教师在有深厚语言功底的基础上,更需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化传播意识。除此之外,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也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文化平等交流的意识,避免崇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使学生在传统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前真正做到不辱使命。
四 结束语
文化的发展历程中,语言不仅仅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更是创造文化的先决条件。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不仅是以一门语言的形式而存在,它更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精神文化素养的必要条件。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不仅符合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同时也满足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求,当代大学生应当肩负起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张为民、朱红梅.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S1)
- 上一篇:贸易经济专业就业前景
- 下一篇: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