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基本知识范文
时间:2023-10-27 17:50: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的基本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知识经济;会计假设;会计本质
知识经济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一个新时代概念。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6年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所提出的定义是:“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其主要特征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基础。以信息和通讯技术为条件。以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本为首要生产要素等。知识将在社会生产和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主体作用。并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中的任何一次变革都会引发会计的变革。“会计主要是适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M・查特菲尔德《会计思想史》)由于知识经济导致世界产业经济结构从物质型经济转向知识和信息型经济,信息与通讯技术的空前发展和全球网络的形成,将创造出许多过去完全想象不到的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知识经济对会计理论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包括会计思想、会计目标、会计管理体制、会计技术方法和会计政策规范。国内学者在研究知识经济对会计影响时,往往多集中于阐述知识经济对传统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四大假设的冲击影响。研究的逻辑起点无非是从会计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出发,阐述它的不适用性。有的学者如殷志刚、邱景忠提及到其对会计目标、历史成本、资产概念的冲击。但都浅尝辄止。对作为会计研究重要方面的会计本质,却很少有文章系统论述知识经济带来的影响。
一、我国会计理论界对会计本质的三种认识
本质是决定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根本属性。会计本质是由会计的内在矛盾所决定的,是会计这一事物比较深刻的一贯的和稳定的方面,它从整体上规定会计的性能和发展方向。会计本质也是确定和解释其他会计概念的依据,会计研究首先应解决会计本质问题。这一观点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风靡我国,并在会计研究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存在于我国会计理论界的对会计本质的三种认识即“会计信息系统论”、“会计管理活动论”和“会计控制论”,这是对其进行长期研究的逻辑起点。人们对会计本质和内涵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过,迄今为止仍是三派鼎立,没有能够达成一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的多样化以及人们价值意识的转变,都迫切要求我们对会计本质重新加以思考。
(一)会计信息系统论
余绪缨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进并主张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他认为:“根据当前的现实及其今后的发展,应把会计看作是一个信息系统,它主要通过客观而真实的信息,为管理提供咨询服务”(金绪缨,1980,1982)。此后,这种观点得到了葛家澍教授等人的支持。他们给会计所下的定义是:“旨在提高企业和各单位活动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葛家澍等,1983)。
(二)会计管理活动论
“管理活动论”这一观点是我国学者首创的提法,由杨纪琬教授利阎达五教授率先提出。1980年,在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大会上。两位教授合作发表了题为“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兼论会计学的科学属性”的论文,首先提出了“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的观点,并认为:会计管理在微观经济中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重要的价值管理;在宏观经济中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企业的价值运动就是个别资金的运用,会计管理是对这种运动进行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
(三)控制活动论
“控制活动论”是20世纪90年代初为调和上述两派的论战而出现的一个新兴学派,其代表人物是杨时展和郭道扬两位教授。杨时展教授的会计控制论侧重于会计微观领域,其建立的基础是受托责任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会计控制论。他认为:自古以来,会计最根本的目的就在于反映、控制经济活动,离开现代会计这一控制系统的运行,要提高经济效益是根本不可能的。郭道扬教授的会计控制论侧重于宏观会计领域,他从会计史学视角出发,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提出了现代会计的全面控制观点。他认为:会计是人类为实现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所进行的一项基本活动,因而现代会计的本质是一个全面控制系统,必须把过去、现在与未来结合在一起;必须把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结合在一起。尤其到了现代社会,会计更是现代经济控制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社会中通过对包括财务信息在内的经济信息的优化与利用,以期对即定目标的控制和最终目标的实现。将会计界定为一种控制活动,优势在于:从外延和内涵两方面揭示了会计的本质,阐明了现代会计是一个控制系统。并且将受托责任与会计控制系统相结合,同时明确了受托责任与决策的关系。
二、知识经济下对会计本质三种观点的辨析
(一)按照会计信息系统论的观点,会计活动确实是生产制造信息的行为,但知识经济环境下这种信息的内涵却在不断地扩大
具体表现为:1、知识经济下,信息的使用者不仅要了解财务信息,还要了解企业的背景信息和前瞻性信息。另外,非财务信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企业的核心技术、管理团队的背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产业的竞争形式等,这些信息单纯依靠财务信息是不能充分反映出来的,而这些信息往往只是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时考虑的重要因素。2、在知识经济环境下诞生的新的信息记录、采集、聚合、分析、整理、传输、公示技术等均产生了质的飞跃,现在的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使海量的信息能够得到处理,并且能够即时为使用者所取得。大大提高了信息的质量和时效性。3、知识经济下单纯认为会计是确认、计量和传递经济信息的过程的看法只体现了会计的反映职能,忽略了监督、预测和分析等控制职能。因为财务人员每天要依靠自己的职业判断去分析确认各种资产,选择不同资产的计量属性等等,这种判断性决策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活动。
(二)会计被界定为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是管理经济的一种工具,这是对会计本质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它强调了会计具有反映和监督的双重职能,是我国进行会计改革以来。体现在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中的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在知识经济下。扩大了企业管理的范围。也深化了管理的内涵。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更加丰富了管理的手段。所以。原有的会计本质的认识有点模糊,范围过大,无法区分会计管理和其他管理的界限。因为会计管理毕竟不同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生产管理、知识管理等等,会计管理也非财务管理,所以该概念应该予以深化、细化。
(三)会计被界定为一项控制活动
控制只是会计所表现出的重要特征,它在逐渐成为会计的重要职能之一,但是并不能用控制去概括会计的本质。知识经济的发展丰富了控制手段,扩大了控制边界。由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管理越来越扁平化,控制的界限早已超越地域的限制,使远程控制成为可能。所以,这种直接的控制技术的产生其实弱化了企业财务控制在企业经营控制中的作用,片面地强调会计控制职能只会以偏概全。应该对其加以深化。
篇2
1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循环经济理论基础
i.1循环经济与环境成本的概念内涵
对于循环经济(circulareconomy)的概念,不同的文献有着不同的表述,但基本上达成共识的是循环经济的三个主要的概念内涵:(1)循环经济是一种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2)循环经济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3)循环经济的根本是环境保护,在降低资源消耗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最终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可以概括地说,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遵循生态学规侓和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3R”原则,在资源投入、产品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回收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实现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的实践形式和经济模式。
关于环境成本的概念和分类,目前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联合国统计署(UNSO)在1993年的“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中将环境成本分两个层次:一是因为自然资源数量消耗和质量减退而造成的自然资源价值的减少;二是环保方面的实际支出,即为了防止环境污染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和为了改善环境、恢复自然资源的数量或质量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于1998年通过的《环境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立场公告》对环境成本定义为: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的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的费用开支,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该定义将企业对环境的负荷影响和预防措施支出作为环境成本的主要核算内容。日本环境省于2002年3月了的《环境会计指南》给出了环境保全成本的定义:即用于防止、控制或者避免环境负荷的产生,消除环境影响,对引起的环境危害进行补救或是有助于以上工作得以进行的以货币单位计量的投资和费用。国内学者祝立宏认为环境成本按与环境资产的关系可以分为:自然资源耗减费用、维持自然资源基本存量费用、生态资源保护费用和生态资源降级费用。王晓燕认为环境成本是指企业因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以及由此而承担的各种损失。具体包括环境污染预防成本、环境污染治理成本、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成本及环境损失,其中环境损失是指企业承受的各类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损失。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环境成本的概念内涵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因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反映人们进行环境资源保护而付出的代价;二是因环境资源数量消耗及质量减退而造成的环境资源价值的降低,反映人们未能保全和恢复环境资源而造成的损失。环境成本的具体内容包括环境污染预防成本、环境污染治理成本、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成本及环境资源损失等。
1.2环境成本控制的理论基础
循环经济与环境成本控制的都是从价值的角度考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都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两者的差异是其概念内涵的范围大小不同,循环经济是从价值的角度考虑资源的重复利用和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内容。环境效益主要体现为清新的空气、健康舒适的人类生活环境,环境成本主要表现为企业为进行清洁生产及污染排放控制方面的费用开支。
循环经济中的利益主体主要包括社会、企业、公众三方。社会的利益主要表现为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使整个社会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用,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污染达到最小,从而为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企业的利益主要表现在将废弃物接受为生产要素后可得到的好处,以及从节约使用资源中得到的好处,这会增加企业的收益。受污染者的利益主要表现在如果企业不采用循环方案将废弃物直接排放,受污染者的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等将受到损害。从这个角度来看,受污染者的利益是一个负值,是需要得到保护的一方。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是企业的事情,也不仅是政府的事情,它是整个社会的事情,它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政府的大力推动、公众的热情支持。在技术上可行的“循环”在实践中不一定会变成“经济”行为,推动循环经济持续发展必须把利益当做连接各方的重要纽带,协调好循环经济各方的利益关系,使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有利可图,使企业和个人对环境资源的外部效益内部化,使污染者承担治理成本,使受害者得到补偿。这样,循环经济才会真正成为一种自觉的经济形态,而不是单纯的、被动的。如果忽略了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各方主体的利益要求,循环经济就很难真正“循环”起来。
人类经济活动中对于自然资源的使用通常可分为三种方式:一是线性经济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传统的“用完就扔”方式;二是仅仅让再利用和再循环原则起作用的资源恢复方式;三是包括整个“3R”原则且强调避免废物优先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方式。循环经济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友好,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要求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所以只有第三种资源利用方式符合循环经济的理念。所谓“零排放”是指无限地减少污染物和能源排放直至为零的活动:即利用清洁生产、“3R”原则及生态产业等技术,按照避免产生一循环利用一最终处置的废弃物优先处理顺序,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完全循环利用,从而不给大气、水体和土壤遗留任何废弃物。从环境成本控制角度看,污染排放最小化以至零排放的循环经济理念一方面直接减少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费用,另一方面减少环境资源因数量消耗或质量减退而造成的环境资源价值损失,由此实现企业环境成本的有效降低。
2当前我国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循环经济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友好,要求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循环经济下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无论从空间还是从时间来说,都应是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基础,将环境成本控制贯穿于产品存在的全过程。而传统的成本控制只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劳动耗费进行约束和调节,纠正偏差,以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它没有考虑对宏观社会成本的考核,与循环经济模式的要求相违背。具体表现在以下不足。
2.1企业环境成本管理体制不健全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走过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对企业环境污染的监管标准及其处罚力度相对比较宽松,加上地方政府出于地方财政税收收益的考虑对企业环境污染的监督管理力度也不足,至今也未建立起企业环境污染的影响评价体系,无法对企业环境成本的进行测算。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在实践中大多采用事后处理法,体现的是末端治理理念,具体表现为在污染发生后企业设法予以清除,核算时把已经发生的有关环境支出确认为环境成本。这种方法并不改动原有生产工艺流程,只着眼于对现行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环境支出进行控制,对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影响不大。据统计调查分析,由于目前对企业业绩的评价缺乏单独的关于环境成本控制的考核指标,许多企业受短期利益行为驱使,采用事后处理法,不仅缺乏对环境污染的预防意识,而且对己经发生的环境污染治理也不积极,从而导致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环境治理支出巨大,不少企业甚至因此陷入财务危机。
2.2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成本收益不匹配
成本的经济实质是价值耗费与补偿的有机统一,而传统会计所依赖的成本观念,属于狭义的成本概念,只核算微观的经济成本,对环境成本计量只考虑了如绿化费环境污染罚款等项目,对潜在的环境成本忽略不计。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环境成本,它忽略了对宏观社会成本的考核,易使企业虚增收益,间接鼓励企业以牺牲环境透支未来为代价谋取当前的经济利益。另一方而,企业在成本控制中注重生产成本的管理,注重企业内部实际成本降低途径的选择,而忽视供应与销售环节成本的发生,忽视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环境成本控制目标不明确,没有具体的指标来保证目标的实现;环境保护意识差,企业很少主动考虑环境成本,不能预先积极地采取措施降低企业对环境的损害;大多企业在受到处罚时,才不得不控制环境成本(如在产品出口受到限制时,才想到要控制环境成本),这样往往给企业造成较大的损失,从而限制了企业长远发展,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对自然资源消耗的成本补偿要求。
2.3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不充分
目前大多数企业的环境成本控制主要停留在对企业自身所产生的污染物“三废”的处理上,不能把环境成本控制贯穿于产品生产的全过程;成本控制的范围只是局限于企业内部实际发生的成本,而不包括存在于企业之外的环境成本。在企业成本核算中也没有包括环境成本,对产品的设计、采购、消费等阶段的环境成本均没有考虑,更没有将其纳入成本控制范围,因而企业成本控制范围过于狭窄。同时,由于没有考虑环境成本的隐蔽性和缺乏规范的成本确认和计量方法,直接影响了企业财务成果的真实披露,导致成本的可比性差,使得企业对环境支出的控制不力,成本上升。更重要的是,在企业会计准则中,未充分考虑环境责任和环境风险,对环境会计要素没有给子确认。由于缺乏环境会计行为规范标准,也无法统一环境会计核算的对象及披露模式,对现实和潜在的环境责任及其面临的环境风险等环境信息披露不充分,使投资者或潜在的投资者不能真正了解企业内在的风险。
3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措施
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主要从四个环节入手:源头上提高自然资源的价格,加工过程中增加环境补贴和税收优惠,结果环节提高污染物的排放成本,从总体上加强环境评价与信息披露,降低循环经济实施的交易成本。
3.1提高自然资源的初始价格,促使资源循环利用
目前我国自然资源的初始市场价格普遍偏低,致使企业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废弃物的动力相对不足,阻碍了循环经济在企业的推广应用。如2012年江苏工业用水的价格为每吨2.15元,循环利用废水的成本为每吨2?3元,企业没有循环利用废水的经济动力。过低的自然资源初始价格使得节约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益不高,也使循环利用废弃物和环境污染治理不具备技术经济比较优势,形成了所谓“循环不经济”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循环经济在企业的推广应用。自然资源初始市场价格过低的根源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基础矿产资源产权不清,管理混乱,国家投入的巨额资源勘探费用没有得到合理补偿,大量矿产资源被一些人利用各种途径私挖乱采,造成矿产资源开采成本过低,回采率不高。二是国有矿产资源及水资源的资源使用费偏低,如煤炭资源税每吨只有3?5元,占市场价格的比重不足3%,更有造成少数人低价甚至无偿使用国有矿产资源。地下水和河流径表水的取水费过低,如黄河上游的一些支流取水费每吨不足0.2元。三是资源开采企业以矿工恶劣的劳动条件和极低的工资待遇为代价换取资源产品的低成本和销售暴利。因此,进一步理清和界定自然资源的产权,提高部分自然资源的税收比率,制订严格的维护矿工生命财产安全和合理工资待遇的法律法规,通过这些措施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和开采成本,使自然资源的初始价格真正反映其价值,推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3.2提高污染物排放成本,促进循环利用废弃物
我国发生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的环境成本被大量低估,没有充分考虑环境成本要素构成并进行计量与核算,特别是没有充分考虑企业废弃物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成本。这使得我国企业的产品低价格建立在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代价之上,也使得以保护环境为目标而循环利用废弃物不具有经济上的比较优势。企业作为其产品的生产者,应当为其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废弃及污染物排放负责,也应当为其产品在使用及报废过程中可预见的废弃及污染物排放负责。所以,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企业应控制和减少废弃及污染物排放,对无法通过循环利用达到无公害利用的废弃物,需要交纳相应的排污费,将排放污染的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废弃及污染物排放形成的环境成本成为企业成本的组成部分,影响产品的价格形成,推动企业循环利用废弃物以降低环境成本,提高循环利用废弃物的比较经济效益。因此,以产品制造商为环境成本控制的核心,实施产品生产者的环境责任延伸制度,使制造商对其产品在消费使用及报废回收阶段产生的环境污染承担责任,迫使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角度企业增加生态设计和环保投入,以有效地进行循环利用和回收处理的方式设计和生产产品,从源头预防污染产生。
3.3建立企业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加强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
环境成本信息的分析和应用是指人们借助企业的环境成本数据,结合企业的环境负荷指标,及早发现企业所存在的环境问题,预测在环保方面进行努力所需付出的代价,为管理层在企业环境保护关键领域的决策提供支持。政府应加强和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立环境保护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将纳入国有企业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中,实行环境保护指标一票否决制。政府主管部门应对企业环境污染影响及环境治理投入等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价,防止企业将环境成本外部化,企业应建立环境成本核算方法体系,详细核算企业在环境治理方面发生的成本费用及产生的环境改善结果,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公开披露,进而申请获得环境补贴和相关税收政策优惠。当企业总体上获得的环境收益(含环境补贴及税收优惠等)大于环境投入时,企业便获得了进行持续循环的环境治理投入的经济动力,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环境成本的有效控制。同时,政府主管机构应明确对企业关于环境管理责任的认定,聘请有关环境专家、管理专家各地的具体环境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调研,明确企业应予关注的环境问题的范围,以及进行企业环境管理的责任划分,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真实、详细程度和披露方式进行规范。
3.4开征环境保护税,推行环境补贴政策
征收环境保护税是国际上进行环境保护普查采用的经济手段,它通过强化纳税人的环保意识,引导企业和个人放弃或收敛破坏环境的生产活动和消费行为,同时将筹集的资金用于资源与环境保护的进一步投入,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我国目前主要采用征收排污费等方式促进环境保护,且征收范围和力度较小,是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思路,与国际上通行的环保税收体系的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改革和完善资源税收政策,设计和开征专门的环境保护税,按照谁污染谁缴税的原则,对环境污染相关的课税项目进行详细的界定,对污染严重的行业和企业课以重税,促使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力度,是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关键措施。征收环境保护税将会筹集到大量资金,为环境污染的治理和推行环境补贴政策提供资金保障。很多企业进行污染物处理和再生利用废弃物是因为受制于环境保护法的约束,他们通过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处理,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为社会带来了环境效益,具有较高的正外部性,但很可能只具有很低的回报,甚至是负的经济效益。这实际上是政府对企业环境成本计量与核算不准确以及环境治理责任归属划分不适当带来的政策缺失,企业应从产品全生命周期对其产品发生的环境影响负责,并将支付的环境治理费用体现在产品价格中,对企业在清洁生产和环境污染治理中的投资进行财政补贴,变环境污染治理费用为环境保护预防成本,建立一种良性的环境治理的价值链循环。政府通过收缴企业环境污染费及税收调节等政策获得社会环境治理的资金,再利用外部效益内部化的方式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给予一定环境补贴和综合的政策支持,如对从事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的企业活动给予减免税优惠,对资源节约使用和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给予财政支持、提供融资条件优惠和土地利用优惠等措施,以降低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的成本,提高再生资源的价格比较优势,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5政府搭建平台,降低循环经济的交易成本和市场开发成本
由于企业循环利用废弃物和环境污染治理具有良好的环境外部性效益,各国政府都通过各种措施推动这种外部性效益内部化,除了进行环境补贴和税收优惠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政府利用自身资源搭建平台,进行循环经济的引导和服务,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政府通过绿色采购、同等条件下市场准人优先等政策,降低循环经济企业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并且在政府采购中优先选择循环经济企业产品,保证其具有稳定的市场份额,从而降低企业循环利用资源和废弃物的市场交易成本。二是政府投资兴建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基础设施和网络体系,为
篇3
[关键词] 脊髓;脊神经;标本制作;背面显示
[中图分类号]R3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9(c)-182-01
脊髓位于椎管内,上达枕骨大孔与延髓相接,下至第一腰椎下缘水平。脊髓与脊神经出椎间孔的相对位置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笔者采用后位去椎弓法原位显示脊髓与脊神经的陈列、示教标本制作。该标本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脊髓的位置、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等知识点较易理解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将其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1 材料
为了陈列标本的美观,尽量选用经甲醛液体固定1年以上的尸体1具(8岁左右的童尸最好,易搬动和装瓶)。另备器械:解剖刀、剪、镊子、骨凿、咬骨钳等。
2 制作方法
2.1 显示椎弓部分
选好材料后,去除四肢,平腋窝横断上肢和平会阴横断下肢。将标本材料俯卧在标本制作台上,颈部垫一块木枕,然后沿后正中线上达枕外隆突下缘水平,下至尾骨下缘水平作纵行切开。头枕部、颈部左右两侧分别距离后正中线旁开4 cm切口,背部左右两侧分别距后正中线旁开8 cm切口。翻开该范围内的皮肤、皮下组织,切除其深层肌肉,项韧带、肋横韧带、肋横突上韧带和肋横突外侧韧带等结构[1]。
2.2 去除椎弓部分
用骨凿从颈椎开始,在椎体正中线的两侧,沿着双侧椎间孔的背侧平面上冠状凿开,把双侧椎间孔的背侧平面之间的椎弓去掉(相当于双侧上下关节突之间的椎弓)。为了避免损伤脊髓和硬脊膜,在冠状切面凿开椎弓时最好掌握其深度。用镊子去掉凿开的椎弓,充分暴露脊髓。修整软组织和骨组织时,软组织用刀、剪等处理[2],骨组织用咬骨钳和骨凿处理。同时将椎间孔处的软组织修洁干净。将其通过椎间孔的脊神经显示出来。
2.3 显示脊髓与脊神经
用上述同样的方法自上而下逐一地把每个椎体相应部分的椎弓去掉,小心翼翼地沿正中线依次打开硬脊膜、蛛网膜一直到显露出脊髓、31对脊神经以及马尾和终丝,将其修剪干净[3]。
2.4 标本的修整与保存
标本制作后期,将显露出来的结构进行反复修剪,然后把制作好的标本放入15%左右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漂白4~5 d,再放入细流水中浸泡放氧,再置于常温室内晾至表面微干,而后涂上明胶并标号,最后将标本置于与标本大小相适应的有机玻璃瓶内,加10%甲醛溶液密封保存[4]。
3 注意事项及制作体会
主要注意事项有:①制作此标本操作要小心仔细,在处理第一颈神经、马尾以及终丝等时动作要轻柔。在凿开椎弓时,用力不宜过猛,以免损伤脊髓与脊神经。尤其是去除上部颈段椎弓时,更应加倍小心。在选用尸体材料时,童尸最佳,因为童尸的椎骨无机成分相对较少,质地较软,易操作。②经上述方法制作的标本结构完整、层次清楚、位置明了,制作过程简单、方便、较完整地暴露脊髓与脊神经的位置关系,有利于连续观察脊神经的组成,并且避免学生在解剖学学习过程中出现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分离的现象,充分了解神经系统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在教学工作当中,学生对神经系统的了解分为中枢神经或周围神经两部分,对两者之间的联系是非常模糊的。此标本能直观立体地解决问题。使学生对重点难点一目了然;同时对解释一些临床症状和麻醉的定位也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陆卓琼,叶赤,谢华,等.全身神经系统整体背面观玻璃棺装标本的制作[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7,25(3):350-351.
[2]史欣良,马玉卿.脊髓节段与椎骨节段关系标本的设计与制作[J].洛阳医专学报,2002,20(3):187-193.
[3]郑二来,黄剑真.脊髓示教标本的制作[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7,15:9.
篇4
物权是指法律赋予某人拥有某物的排他性权利,只是物的法律意义上的归属标志,侧重所有者拥有物的状态描述;产权是指物进入实际的经济活动后所引发人与人间的利益关系的界定,侧重经济活动中人的行为,这一界定可能是明确指出的(如法律中规定),也可能是隐含的(如道德、风俗中体现)。依据契约的精神,产权是以物权为基础,但不是支配物的权利,而是支配有价值利益的权利,产权的行使应以自由运作为基础,会受到社会制度约束、个人理性约束和其他利益主体反应的约束。
作为企业契约缔结人的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所有者都以自己的物权为基础,都是独立平等的产权主体,都有义务共同负担契约不完备所带来的风险;同时都有权利分享企业所有权,获得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
从应然权利角度出发,各产权主体分享企业的所有权是企业内生的特征,所以作为人力资本所有者的经营者持有企业股份具有一定的法理基础。对人力资本的重视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是的内在制度的要求,2006年3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外)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以法律形式将经营者持股的应然权利加以了肯定,并使之法律化,制度化。
传统观点认为,经营者为股东劳动,经营者的目标应服从股东的目标,股东在向经营者支付薪酬后,股东拥有完全剩余索取权,俗称“资本雇佣劳动”。
恰如孟子所说“无恒产者无恒心”,在当前“强所有者,弱所有者”情况下,让没有剩余索取权的经营者行使剩余控制权,他就会滥用这种权利以谋取私利,进行“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企业治理结构的效率体现在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对称性(Milgrom and Roberts ,1992)。
由于经营者的行为难以观察,经营者行为的绩效也难以准确量化,致使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成本加大;同时经营者的人力资本总是具有天然的独一无二的所有权,总是自发地寻求实现自我的市场,总是以知识、能力、技巧或努力等无形的形式存在于某一特定的个人中,具有“不可挤榨”性(周其仁1995),人力资本的产权权利一旦受损,其资产可以立刻贬值或荡然无存,所以不能忽视对经营者的激励。
Grossman,Hart (1986)的新产权理论表明,契约与产权是不同层面上的两个问题。凡是可以判定的行为,可以明晰定义的行为与绩效,应当以契约的方式来解决;凡是事前难以定义清楚的行为,就应用产权加以解决。
为了使股东利益与经营者利益更加一致,可由经营者分享企业的一部分所有权,将外部问题“内部化”。产权是信用的基础,孟德斯鸠“产权是道德之神”,只有保护了产权,才有树立信誉的信心,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经营者对企业的产权不仅要明晰,而且要进行合理配置,经营者持股的实然权利配置过程是不同产权主体间的一个长期的动态博弈过程,配置的结果取决于企业内部各博弈主体的谈判力和该博弈所处的外部制度环境。
在现代企业契约中,作为经营者与股东及企业的所有权进行着长期的博弈,这种博弈可用Rubinstein(1982)的轮流叫价模型加以描述:假设参与人1是股东,参与人2时经营者,股东和经营者各只有一人,要分享企业的。参与人1先叫价,提出有利自己的分配比例,分给自己x1,参与人2选择接受或拒绝。如参与人2选择接受,则博弈结束;如参与人2选择拒绝,则参与人2还价,提出有利自己的分配比例,分给自己x2,。如参与人1选择接受,则博弈到此结束;如参与人1选择拒绝,则参与人1再出价。如此往复到无穷次,所以这是一个无限期的完美信息博弈。假设参与人1和2的贴现因子分别是δ1 和δ2 ,博弈在t 期结束,t是参与人i的出价阶段,参与人1的支付贴现值“Л=δ1t-1x1 ” ,参与人2的支付贴现值“Л=δ2t-1(1-x1)”,那么该博弈中唯一的子博弈纳什均衡结果是:
x1*=(1-δ2)/(1-δ1 δ2)
x2*=δ2 (1-δ1)/(1-δ1 δ2)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第一,经营者薪酬由过去简单的“合同性收入”的支薪制发展为现在复杂的“含有产权激励”的分享制,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过去,由于社会物质财富积累的不足,非人力资本相对稀缺,拥有非人力资本的股东向市场显示着自己的实力,依据信号显示原理(张维迎1995),更具有谈判力,在企业的契约谈判占据主动地位;同时人力资本由于缺乏有效的信号显示机制而受市场逆向选择的困扰,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所以,股东对此一切尽收眼底,利用反向归纳,充分利用先动优势,在博弈的第一阶段就结束博弈,获得全部所有权;经营者只获得固定的“合同性收入”。
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营管理的日益专业化,经营者专业的管理才能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相对稀缺性越来越突出,人力资本投资愈来愈具有专用性,在企业契约中越来越具有谈判力;相反,金融市场的发展使非人力资本的供给变得相对充裕,良好的流通性反而使其越来越具有更多的通用性。初始合约并非是稳态的,随着股东与经营者间的谈判力对比变化,理性的股东开始尊重和承认经营者产权权益,经营者将获得企业的一部分的所有权。依据信号显示理论,要加强我国资本市场的建设和经理人市场的建设,以便加强市场的定价作用。
第二,博弈的均衡结果是参与人贴现因子δ1 、δ2的函数。从纵向看,同一企业的所有权配置是一个动态过程;从横向看,同一时期不同企业所有权配置可能存在差异。所以,一方面,经营者薪酬制度实质上也是一个动态过程,所以在实施股权激励的过程中,要与时俱进,不可僵化,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应本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要求,逐步实施股权激励,创建经营者与股东的和谐、共进氛围;另一方面,在实施股权激励的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刀切”、“一哄而上”,要综合考虑企业所处的行业、规模、企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及股东、经营者的风险态度等主要因素,科学决定各企业的经营者的持股规模。
第三,这个博弈是股东与经营者间的“独立博弈”。其一,博弈本身要求博弈双方都是理性的,但我国当前国有企业所有者“虚位”现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要结合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实现所有者“实位化”,进一步加强其在产权博弈中的“理性”;其二,“独立博弈”的要求真正实现博弈主体间的“独立”,在“强管理者,弱所有者”时代,容易出现对“独立博弈”的偏离,使经营者持股不但没有缓解问题,反而成为问题的一部分,所以要建立健全经营者市场;其三,任何博弈都处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所以要加强产权制度建设和改革,确保股东和经营者都以独立平等的身份参与产权博弈,较好实现公平与效率,因为任何人为干涉只会增加交易成本。
目前,完善我国现代企业经营者薪酬制度主要是改善企业的外部市场环境,具体而言:
一是实行国有企业战略调整,完善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竞争机制,实现所有者的“实位化”。要在打破国有股“一股独大”、实现国有法人股的“全流通”的前提下,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行委托投票制度、累积投票制度保障广大中小股东在股东大会上的平等权利,实现股权结构的多“极” 化相对集中,促进所有者的“实位化”,从而遏制“内部人控制”现象。这样,优化的出资结构是改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前提,也为公司所有者遴选德才兼备的经营者提供了动力,促进经营者勤勉尽责,遏制“逆向选择”,降低成本。
篇5
要加强对图书馆人才的开发和管理,建立以馆员为本的组织管理机制。图书馆是因为人的信息需求而出现的,其性质是公益机构。《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试行)》中对馆员的职业道德做出了具体的规定,要求馆员具有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遵循“一切为了读者,读者至上”的原则,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满足读者对图书馆信息和虚拟信息的需求;使用户在接受各种形式的服务时,都能获得满意的效果,从而更信任图书馆,更频繁地利用图书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功能,提高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服务只是优化和拓展了信息服务模式,“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始终没有改变,它仍然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只有将以图书馆馆员为本和以读者为本两方面结合起来,相互促进,才能形成人本管理这一管理机制,体现这一管理理念。
2人本管理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人本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体现在两个方面:对馆员的管理和对读者的服务,两者缺一不可。其内涵应是激励馆员为读者服务,最高境界是馆员满意、读者满意。要想达到这一境界,就必须坚持“馆员第一,读者至上”的原则。
2.1馆员第一
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是一个拥有丰富信息资源,能进行知识再创造的场所,图书馆工作人员肩负着搜集知识、管理知识、创新知识、传播知识的重任。时代要求我们图书馆开展和提供高水平的知识服务。创新是知识服务的重要特征,每一位图书馆工作人员就是一个头脑,如果能充分发挥每一个头脑的作用,那每一个头脑就都有一个乃至多个的创新,如此,我们的知识服务水平何愁不能提高,又何愁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让读者满意呢?知识服务的首要特征就是创新,馆员是图书馆实现知识服务创新的主体,馆员水平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知识服务水平的高低。可见,知识服务无论对馆员的业务水平还是服务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过度重视读者而忽视馆员队伍自身的需求。要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把图书馆的职工看作是一种重要资源,一种财富,充分挖掘和利用这种财富,激励潜能,做到人尽其才。
一般来说,图书馆的人才比较缺乏,馆员作为图书馆实施服务的主体,为能组织其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就必须有“馆员第一”的观念,充分调到馆员的积极性,正确把握服务定位,推动服务创新。要实现“馆员第一”,应刚柔并济相结合:一是要加强硬环境的建设,也就是物质条件的满足,包括设立和改善职工的办公条件、配备先进的科研设备、提高馆员待遇等,创造出一个有利于知识、能力及智力提高的环境。同时,开展各种复合型知识培训,全面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为知识服务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质量保证。二是加强软件环境建设。强调在管理中以馆员为中心,运用多元化和人性化的管理方法,让每个馆员都参与决策,尽量少用行政命令与强制手段,多用宽容、交流、友爱、关心、理解、信任等方法,营造出一个尊重、和谐、愉快、合作、进取的人文氛围,使馆员消除消极情绪,激发工作干劲,使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实现图书馆发展和促进馆员自身发展的有机统一,全面促进图书馆和职工共同的可持续发展。
2.2读者至上
“以读者为中心”是图书馆服务不变的宗旨。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具体而言就是树立以每一个读者为本、以细分用户群为本的理念。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服务优化和拓展了信息服务模式,其特点之一就是个性化服务,而建立“读者至上”的服务管理机制首先要存储读者的个人资料和信息需求情况,以便图书馆通过对读者需求状况的分析为其量身定做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并可通过对历史需求信息的回顾,预测未来的需求趋势。其次,要强调读者的参与,加强读者与馆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读者提出的意见或建议进行分析研究,以便图书馆根据读者要求改变服务策略,提供能切实真正解决读者用户问题的服务。因此,建立“读者至上”的服务管理机制是现代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的有力保障。
2.3以馆员和读者为中心来促进和谐发展
在知识服务中,人的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现代图书馆不能只是宏伟的馆舍、先进的设备、大量的藏书,而是要有现代化的人才和大师来运作才能有效地实现其生存价值。以馆员为中心和以读者为中心并不是对立与矛盾的,这是管理的两个方面,以馆员为本是组织管理机制方面,要求领导在管理过程中重视馆员,提高馆员素质,只有拥有了能够提供高水平服务的馆员才能实现读者满意的服务目标;以读者为本是服务管理机制方面,要求馆员时刻把读者放在第一位,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让读者满意。与此同时,服务是相互的,读者服务工作是由馆员、读者、文献资源三要素组成的,缺一不可,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高单靠馆员是不够的,也需要读者的积极配合。
随着“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服务宗旨的提出,不可否认,有的图书馆为了贯彻这一宗旨有意或无意地完全站在读者的角度来行为,在服务的过程中,馆员与读者用户之间出现摩擦或矛盾时,不问事实如何,就认定责任在馆员,认为馆员没有把读者放在第一位。一旦出现上述情况,馆员必定会闹情绪,对本职工作产生厌烦心理,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如果领导在处理此事时,本着“馆员第一,读者至上”的原则,弄清事实,妥善地处理此事,在馆员和读者之间达到一个平衡,不仅不会打击馆员的工作积极性,也不会影响读者用户对图书馆服务的评价,反而会使馆员体会到领导对自己工作的支持和理解,读者也深刻地体会到馆员工作之不易。馆员也是社会的人,也有自身的需要,得到他人的理解是最基本的需要。只有在读者尊重和理解馆员、图书馆馆员权利被重视和保障的同时,馆员才会给读者以更高的服务热情。因此,多一点相互信任尊重、相互理解和关爱,多一点民主互动,多一点共同研讨,和谐一定会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3结语
篇6
关键词:中职;经济基础知识;校本教材;开发
校本教材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在对学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专业研究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的教材,对于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向学生提供最迫切需要的教育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主要就中职《经济基础知识》校本教材如何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凸显本门课程的职业教育特点。
中职《经济基础知识》校本教材开发的背景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经济基础知识》课程的教学采用国家统一的规划教材《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教材从社会的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需要的实际出发,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书本知识的更新总是落后于现实的发展速度,而且教材中缺乏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鲜活内容,理论知识过于“学院化”,给学生是“远距离”、“高层次”的“瞭望”感觉。广州市地处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成就显著,广东省也是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最快的省份之一,有许多典型的数据和实例学生都比较了解,在《经济基础知识》课程的教学中运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环境和材料,可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使这门课更具时代感和实效性。将本地域各行各业发展的事实编入校本教材中对于指导学生求职就业也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中职《经济基础知识》课程校本教材开发的依据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牢牢扎根于本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土壤之中,培养出合格的中初级技能人才。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只有适应地区经济建设的需要,才更具有竞争力,更受社会欢迎。
中等职业学校要想具有生命力,专业设置至关重要,但是反映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设置及教材内容更为重要。我国著名职业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曾经有过这样精辟地论述,“职校从其本质说来,就是社会性;从其作用说来,就是社会化”;对职校的专业设置,“完全须根据那时候当地的状况”;教学内容要“切近于将来服务的需要”;“总之,职业学校的基础,是完全筑于社会的需要上。”这些论述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职业教育,开发具有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色的《经济基础知识》课程校本教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中职经济基础知识教学中,国家统编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对学生掌握经济知识、提高认识经济现象的能力不可或缺。而校本教材则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具体的学情、教情,进行本土化、校本化的研究与开发,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出发,将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需要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发挥本课教学在指导学生深入当地的经济生活和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质能力的重要作用。
中职《经济基础知识》课程校本教材开发的特色
(一)校本教材内容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经济基础知识》校本教材共分四个单元,每个单元都融进了体现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容。
例如,在第一单元“生活中的经济学”中,为了使学生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内容,选取广州“老字号”南方大厦的倒闭材料,说明优胜劣汰是企业能否生存下去的无情法则。由于学生或其家人大都有过到广州“老字号”购物的经历,对这些事情非常熟悉,比起一般的“情景”材料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在第二单元“企业生产与经营”中,以广州市江南西路被国家技术质量监督局确定为全国首批“购物放心一条街”为例,说明诚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企业赢得竞争胜利的法宝。同时向学生介绍企业的发展与企业文化的关系,重点介绍我校学生实习就业的重要企业“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特点,即“依法治企、科学发展,公平协调、团结有序,诚信合作、安全效益,美化环境、贡献社会”。使学生明白企业文化代表了企业的精神,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与其规范化管理以及员工的素质有密切的联系。一个自私、狭隘、缺乏公德和爱岗敬业精神的职员绝对不会受到企业的器重,一个缺乏自主、合作精神的人在企业中也不会有发展前途。
在第三单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为了使学生更准确地掌握“混合所有制经济成分”内容,教材编入由广东核电投资有限公司和香港核电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资料,说明合资企业的经营方式。像目前大亚湾核电站70%的电量供应香港,30%供应广东这种教学资源既让学生学会了理论知识,又使学生感受到香港和祖国大陆的经济互补性,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第四单元“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中,教材编入“第100届广交会”的有关数据和美国“耐克”落户广东河源龙川的事实,说明世界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联系,互通有无。特别是近几年我校每年都派出百名学生参加春秋两季的广交会服务,通过选取广交会的材料,不仅说明“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在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中的重要作用,而且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参与本地经济发展的喜悦与自豪。
(二)校本教材强调学生参与探究社会经济活动的实践
中职《经济基础知识》课程校本教材编写力求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教学的组织上要求体现中职生走入社会、参与社会经济生活探究的教材观。因此,在每一单元教学中都设计了“综合探究实践活动”的内容,重点探究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怎样与本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问题。
例如,从调查我校毕业的学生入手,设计“广州市中职毕业生月平均收入基本情况”及“我校学生月平均消费水平基本情况”的探究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形成理财意识。设计“我的人生我做主”创业模拟活动探究,要求学生就创办怎样的公司有较好的市场前景以及自己创业需要什么职业素质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意识的教育。设计广东的“民工荒”调查,让学生调查“民工荒”背后所反映的技术工人紧缺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的现象,而这个现象又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职业学校的学生只要扎扎实实学好基础文化课和专业知识,在以后的就职择业中就会有用武之地。设计“汽车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展望”活动探究,让学生调查近三年广州市每百户居民家用汽车拥有量的增长情况、广州市汽车维修市场基本情况、汽车维修从业人员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等,使学生不仅看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广州市支柱性产业——家用小轿车行业的市场竞争力日益提高,更使学生看到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家用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长所带来的汽车维修业的大好就业前景,从而促使学生立志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四种本领,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这意味着教师的职责是指导学生学会求得知识,发现问题,探究知识以及建构知识,从而具备继续学习和生存发展的本领。《经济基础知识》课程校本教材不仅考虑教师“怎么教”的问题,而且考虑学生“怎么学”的问题。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活动,让学生更多地掌握学习方法,找到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手段,培养学生适应未来职业生涯的能力。
(三)校本教材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职业学校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如果过分强调《经济基础知识》课程学习的理论性和系统性,难免脱离学生接受能力的实际。校本教材的开发坚持以科学的世界观为统领,以学生的知识需求为准线,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力求文字生动易懂,每页内容控制在350个字左右,插图一至二幅,使学生能读得下去、学得进去。校本教材在育人的标准上不降低要求,在理论的层面上不拔高要求,在学生能力的水平上不放松要求。在职业教育“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在用好用活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的基础上,开发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中职《经济基础知识》课程的校本教材,可以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职校生就业和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总之,中职《经济基础知识》课程校本教材的开发,以科学性为基础,以本土化为主线,以实践性为生命,重在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特别是将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融入其中,使中职经济基础知识课的教学与时俱进。
篇7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技术资本 知识资本 竞争财务
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3-291-01
一、技术资本培育核心竞争力的财务方式
(一)技术资本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积极效应
1.技术推动效应。企业内部研发的技术成果,对于企业具有一种很强的催化功能。随着一项技术成果在企业内部的应用和扩散,并成长为核心业务,以至逐渐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技术模式,这时企业的技术结构趋于相对稳定,能够为企业在较长的时期内带来超额利润和规模经济效应。这种由技术资本绩效带来的竞争力超过了具体产品和服务。
2.技术扩散效应。技术资本成果在企业内部的扩散是实现技术资本规模经济、增加创新收益的主要手段。在企业经营中,由技术资本成果构建成的新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在不同产业或产品中的扩散和渗透,使企业技术扩散产生了收益倍增的效应,获得巨大的技术创新收益。
(二)运用技术资本培育核心竞争力的财务方式
核心竞争力是将技能、资源和组织运作有机融合的企业组织能力,是企业推行内部管理战略和外部交易战略有效结合的结果。如何运用技术资本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找到企业战略资本收益流和战略增值环节,是企业家急需解决的问题。
1.依靠自身技术力量构建企业内在资源核心竞争财务方式。核心战略观念要求建立在现存优势基础上的战略才会引导企业获取或保持持久的战略优势。企业运用自身的技术优势构建核心竞争力,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该技术资本具有充分的市场价值,能为顾客提供根本性的好处或效用;(2)技术资本具有独特性,竞争对手无法复制或复制的难度及成本很大;(3)技术资本具有一定的延展性,能够在多个产品市场上拥有更多主动权;(4)具有对顾客潜在市场需求的把握能力。预测和辨别顾客需求是中长期需求还是一时行为,是技术项目选择和技术成果形成产品进入市场的前提,也是企业财务是否以技术资本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2.实施企业技术资本战略性重组,构建内外资源结合的竞争财务模式。企业技术资本战略性重组是企业对那些掌握企业重大技术资本的关键技术的企业实施重组。可以以自身内部资源为基础吸收外部资源,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必要的竞争财务要素。技术投资属于风险投资,技术投资决策也必须协调好风险和收益的关系,使竞争财务有效地支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发展。
二、基于知识资本培育核心竞争力的财务方式
(一)知识资本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效应
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发展源于知识学习能力的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成长过程是知识转化为竞争力的过程,知识资本和竞争力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持续发展。对企业而言,显性的、大众化的知识,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或市场交易取得;但最重要的却是具有价值优越性、不可仿制的、隐性的知识和能力,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知识特性(用户价值性、独特性、延展性等),这些特性往往作为辨识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依据。
(二)运用知识资本培育核心竞争力的财务方式
1.设立公司知识主管部门和制度,并对其工作进行全面的绩效评价。企业知识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一是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确立知识管理目标、任务、政策;二是拟定并提交CEO关于与知识管理相适应的企业组织结构、分配激励机制、人才管理政策等;三是建立和营造一种促进学习、知识共享的企业内部环境;四是加强企业知识集成,以产生新的知识,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五是制定绩效考核指标,进行严格考核,及时兑现奖惩措施。
2.努力使智能资本向市场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转化,将企业财务作为转化的剂。企业财务积极支持和强化员工间的知识交流制度,建立企业学习库和知识库,做到知识共享。
3.设置有效的组织结构,调整财务资源配置。适当的集权与分权,建立创新的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智能资本的提高和开发,企业领导应把集体知识共享和创新视为赢得竞争优势的支柱。企业财务工作要支持建立学习型组织,不仅促进企业发展,更重要的是让员工在工作中得到学习,获得一种职业资产。
4.从财务上支持企业建立知识团队。加速知识资本向核心竞争力转换,不仅需要正规的组织管理,更需要知识团队的自我管理。在企业组织中,可以形成“T”型管理模式,纵向由正规组织管理实施,横向由众多的知识型团队组成。因为严格的层次管理不利于知识创新,也不利于知识资本向核心竞争力的转换,但“松散”的组织不易形成企业整体的核心能力。知识型团队的成员是由组织内、外的各位专家组成,他们根据组织外部情况和企业战略目标进行自我归类和自主的创新活动。
5.建立学习型战略联盟,实现以财务资源为依托的知识整合。联盟成员之间双方相互持有彼此的少量股份,交换少量的关键人员以达到学习交流的目的,通过互相持股建立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以利于知识的不断整合,业务创新的不断发展。
三、分阶段采取不同的资本筹集方式
对于技术资本的筹集,可以根据发展需要,分阶段采取不同的财务方式进行。前期形成阶段的技术资本筹集,包括研究开发、创新维护的资本需求:技术资本前期形成阶段的不确定因素较多,研究开发和创新维护的风险,以及投放市场风险都较大。因此,此阶段的筹资战略以权益资本为主。后期发展阶段的技术资本筹集,包括技术资本形成产品投放市场阶段:后期,技术资本凝结成商品、投向市场并形成相应产业,不确定因素减少,资本需求量放大,可以在金融市场上采用债务资本。对于知识资本的筹资方面,由于初始的知识资本的主要来源渠道是在于教育、科技发展和知识引进等,如果把知识作为一种产品进行开发、生产和销售,它会变成一种无形资本。知识资本的积累主要是通过智能资本的开发、储备和引进等。因此知识资本筹资问题与其他资本不同,应该由知识管理主管部门结合企业战略管理要求,合理安排和规划。
篇8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许多人对日本、联邦德国的经济“奇迹”感到吃惊和不可理解。这两个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工厂、设备、桥梁、铁路等资本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成为战败国。但在不长的时间里,他们就取得了经济恢复和发展,并超过了战前水平,分别成为世界第二、三号经济大国,原因究竟在哪里?
直至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西奥多・W・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投资》的发表,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才使人们日益清楚地意识到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正是未被破坏的强大人力资本使日、德两国发生了经济奇迹。人力资本是经济世界中最重要的资源。
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不可取代的财富
人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但人力资本的取得不是无代价的,人力资本包括知识和人的技能的形成,是投资的结果。作为投资的产物,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的教育、训练和健康等方面的投资而形成的,更直接地说,个人具备的才干、知识、技能和资历就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几乎有无数种活动都符合人力资本投资的条件,主要是教育、培训、健康、医疗等。
教育无疑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本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教育投资的数量和质量。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关键。健康投资也是人力资本形成的一种重要途径。包括政府、企业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保健等;迁移也是一种对人力的投资。个人及家庭的迁移,可以适应工作机会的改变。劳动力的国内流动有助于解决国内劳动力的余缺和发挥专长问题;用于国外智力的支出也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途径。
以综合素质为标准,可以将一个国家的劳动力优势大致分为劳动力资源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两大类。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主要是依赖低成本劳动优势来促进经济的发展。面对能源短缺等问题,国家提出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经济发展战略,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对人力资本资源的投资,积累人力资本优势,以人力资本优势为主促进我国经济的继续腾飞。
今天,知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这种新的经济形态要求人力资本投资作为先决条件。因而,其构成了知识经济时代的主旋律。首先,没有高品位的人力资本作为基础,劳动者就不可能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也就无法谈及从事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人力资本的生产正是通过教育和“干中学”来进行,人力资本的增加表现为知识技能的增加。其次,知识经济要求将知识产业化来发展,强调知识的配置与使用以及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知识是人力资本运营的高级形式。人力资本投资对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市场竞争将体现在人力资本的竞争
今天,世界市场的竞争,人的因素至关重要。
在自由的、良好的市场条件下,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提供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同时又能提高本国人民生活水平就是国际竞争力。经济活力、财政活力、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对外经济活动能力、创新能力都对其影响深远。其中人力资本存量和财力支持正是核心内容。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在劳动力优势的基础上积累了一定的资本优势和制度优势后,应及时转移到发展人力资本,培育人力资本发展优势上来。
首先要认识到人力资本优势是国家竞争优势的基础。人类的未来不是由空间、能源和耕地所决定,而是由人类知识发展来决定,也就是由人力资本优势来决定。土地等物质资本本身并不是决定一个国家贫富的主要因素,人的能力和质量是决定贫富的关键。长期以来,我国依靠强有力的财政、丰富的自然资源、改革带来的经济活力、低附加值的农副产品和能源出口构筑国际竞争力。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工贸易成为主要的出口方式,但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仍依赖于低成本、低价格优势。我国之所以劳动力成本低,是因为工资水平低、劳动保障层次低、劳动环境条件较差、劳动工具技术含量低、劳动力自身素质较低等。低成本低素质劳动力的局限性已经在我国外向型经济中体现出来,比如,由于不能掌握必须的技能,加工工艺水平低下,一些企业的产品质量比较低劣,遭到技术壁垒的限制,在出口时屡屡受阻等。主要原因在于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缺乏高素质的人才。
知识和人才越来越成为现实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成为国际经济与科技竞争的焦点。所以,在新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投资更加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尤其对我国而言,它对于盘活人力资本存量,增加人力资本流量,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加速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意义更加深远。
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人的活动,财富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又是人类劳动与自然和人工条件相互作用的产物。劳动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因。因而,劳动者拥有的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一国人力资本存量的大小,直接决定经济增长的层次,人力资本投资的程度决定经济发展的程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GDP年均8%左右的速度增长,但是我们应该对经济的增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即这是在付出了巨大代价才换来的。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利用经济上的优势地位把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向我国转移,给我国的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能源的巨大消耗使我国面临着水、电、石油等能源物质短缺的困境,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使环境日益恶化,土壤沙化、水和空气污染等环保问题日趋严重。要改变现状,必须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这一切都有赖于人力资本的发展。积累人力资本优势,加快科技进步,改善管理,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能力,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基本是一种投入推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恶性循环就是这种增长方式的不良反映。因此,我们要尽快适应新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将对物质资本的依赖转为大力促进人力资本投资,使经济增长方式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依靠人力资本的轨道上来。在宏观上大力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更好地利用人力资本,在微观上要充分调动劳动者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提高其技能水平与精神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着眼于解决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后劲所存在的问题,才能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人力资本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篇9
关键词:经济资本;配置流程;商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0.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01-0052-03收稿日期:2007-12-05
一、经济资本概述
(一)经济资本的概念
经济资本的概念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密切相关,根据巴塞尔协议,商业银行的风险可以划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因承担上述风险所带来的潜在损失可以分解为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异常损失。
预期损失是在一般正常情况下,银行在一定时期可预见到的平均损失。这类损失要通过调整业务定价和提取相应的准备金,从业务的收益中作为成本来扣减掉。非预计损失是超出预期平均水平的损失,银行必须有充足的资本金,保证银行在不利的情况下也能正常经营。非预期损失是真正的风险,它需由银行的资本来消化,这是由资本的功能和非预期损失的波动性所决定的。异常损失是指超出银行正常承受能力的损失,通常有发生概率极小但一旦发生损失巨大的特点。这是由不可抗力引发的,银行一般无法做出更有效的准备。
经济资本就是信用风险的非预期损失、市场风险的非预期损失和操作风险的非预期损失之和,实际上是非预期损失的另一种名称。与账面资本和监管资本不同[1],经济资本不是真实的资本,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一种工具。经济资本与实际资本的比较,是银行确定风险边界的基础。经济资本,即非预期损失的计量需要较高的风险管理水平和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支持。实务工作中可以结合商业银行信息基础和管理现状,采用内部系数法等方法计算经济资本配置方案。
(二)经济资本的应用
由于经济资本反映了分支机构和业务品种的非预期损失程度,因此,根据计量的非预期损失数额在分支机构和业务品种之间分配经济资本,既补偿了业务风险(即非预期损失),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考核分支机构和业务品种,对分支机构和业务品种的业绩进行客观评价。在经济资本的基础上形成的考核评价指标主要有经济增加值和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计算公式为:
经济资本成本=经济资本实际占用额×基础回报率
经济增加值(EVA)=净利润-经济资本成本
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RAROC)[2]=净利润/经济资本实际占用额×100%
与剩余利润和权益回报率(ROE)[3]相比较,经济增加值和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反映了分支机构和业务品种承担风险后的盈利能力,有助于引导分支机构树立资本约束观念。例如,某项业务的风险较大,则该项业务非预期损失较高,其占用的经济资本相应较多,即使该项业务能带来较大的利润,与其所占用的经济资本相比,其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不一定很高。
实务中,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分支机构和业务品种的经济增加值与经济资本回报率,可以减少对低收益区域、项目的投入,将有限的资本投入到具有更具发展前景的区域和项目中,提高资本的整体收益水平并有效防范风险。对需要占用同样经济资本的业务,优先选择RAROC相对较高的业务。
二、经济资本需求及配置
(一)经济资本总量需求计划编制流程
在实际工作中,经济资本总量需求计划需要以业务发展计划等为基础编制,同时与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指标的账面资本管理紧密结合。业务发展计划、财务收支计划、风险控制计划及资本补充渠道等,均对资本充足率及经济资本总量需求产生影响。主要包括:
1.业务发展计划中的资产业务,在产生收益的同时增加了风险加权资产和经济资本占用。中间业务,通常不增加风险加权资产和经济资本占用,但可以通过增加收益的方式提高资本数额,进而提高资本充足率和RAROC。
2.财务收支计划中净利润将直接影响资本数额进而影响资本充足率,同时净利润与EVA和RAROC呈正相关。
3.风险控制计划中如预计不良资产增加,则将增加拨备提取数额,减少利润进而减少资本数额,降低资本充足率、EVA和RAROC。
4.如果资本补充渠道顺畅、来源较多,则可相对调低资本充足率目标水平,经济资本具备更大的扩充边界。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如果资本充足率或经济资本占用需要控制在某一水平,将对业务发展计划产生引导和制约作用(即业务种类、规模将受到资本充足率计划和经济资本占用计划的影响),对财务收支计划和风险控制计划提出目标要求(如净利润需完成某一目标值,中间业务收入占比需达到一定比例,不良资产率需控制在某一水平)。
(二)经济资本配置计划
经济资本在分支机构和业务品种间的配置方式有以下几种:
1.以业务发展计划为基础配置经济资本。直接根据分支机构、业务品种、业务发展计划数,计量出需分配给分支机构和业务品种的经济资本。该模式下,可以通过对比分析机构、业务品种所对应的经济资本、EVA和RAROC水平,验证资源配置(如贷款投放的区域策略)是否符合商业银行整体经营发展战略要求。
2.、以业务发展、财务收支等计划为基础计算出的分支机构和业务品种EVA或RAROC需达到某一目标要求,如低于该要求,则对业务发展、财务收支等计划进行调整修正。
3.对分支机构和业务品种的RAROC进行排序,优先选择RAROC相对较高的分支机构和业务品种配置经济资本,直至经济资本占用达到整体目标限额。实际上,经济资本和经济资本回报率确定后,对分支机构的净利润也会随之确定。
三、经济资本配置中的有关问题
(一)经济资本计量问题
经济资本体现了风险占用,需要计量模型定量化。基于信息基础和管理现状,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主要采用内部系数法等方法计算经济资本,会导致风险程度不同的资产经济资本系数相同。从实用性和准确性看,经济资本计量是一个难点。
(二)经济资本配置计划定位问题
1.分支机构是否可以合理配置业务资源。从科学性与合理性角度看,经济资本、EVA和RAROC适合作为衡量分支机构综合经营成果的指标。当分支机构业务发展、成本控制、风险控制执行情况与总行设定的目标产生偏差时,能够在分支机构内部形成一个自我调整的机制,确保能够完成目标值。例如,分支机构可以在经济资本、EVA和RAROC的约束下对业务发展计划进行适当调整;不良资产率超过目标值时通过降低成本收入比或提高中间业务收入予以弥补。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要求分支机构必须完成总行下达的各项指标,实际工作中既缺乏弹性,也容易造成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而实际结果与商业银行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管理目标相悖。比如为了完成贷款任务而发放贷款,忽视风险控制,造成不良资产率上升,资产损失增大,利润下降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因此,如果假定分支机构可以合理配置业务资源,则下达经济资本配置总量、EVA和RAROC指标即可。
2.商业银行总机构业务布局对经济资本配置的影响。如果假定商业银行总机构对宏观布局有比较长远和深刻的认识,需要干预分支机构业务布局,那么,经济资本配置计划将无法成为主导计划,因为总机构保留了部分业务资源配置权利。问题的实质是,总机构、分支机构到底哪个层面更适合拥有配置业务资源的权利,或者是哪个层面更具备洞察力。从实务中看,总机构往往保留了更多的业务资源配置权利。因此,目前仅仅下达经济资本配置计划还不能完全满足经营管理的需要,必须要与业务发展等计划结合起来一并下达管理。
(三)经济资本与资源配置
经济资本实质上是经营风险的一种综合反映,更重要的是,经济资本与各种业务资源的配置权限紧密相联。在以机构管理为主的模式下,虽然机构对资源配置结果(如净利润、EVA等)承担责任,但并未拥有完全自主的配置权限,上级管理机构仍保留了审批、指导的权限。如实行事业部制,业务管理部门成为业务资源配置的主角,拥有配置权限,亦承担配置后的责任,符合权责对等原则,利于考核。对事业部而言,经济资本配置可以成为一项核心的、主导性的计划。但在事业部内部仍存在机构层级和资源配置权限划分的问题。
总的看,管理过程中需要借助指标,也应善于运用指标,但不能迷信指标,没有哪个指标是万能的。在侧重使用一个指标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指标背后的东西。管理不能简单化、完全指标化。净利润、权益回报率、剩余利润、经济资本、经济增加值、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的管理与考核,有其科学与合理的一面,但以哪个指标为核心,其背后都隐含着“谁最终拥有资源配置权限”这一问题,这与管理体制相关,也提醒我们需要客观、清醒地看待这些指标的用处。
注释:
[1] 帐面资本,是根据会计准则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所反映出来的资本。监管资本,是商业银行根据当地监管部门的相关要求,所拥有和发行的有合格的资本工具。
篇10
关键字: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经济成本;控制
引言
成本是为取得各项生产要素、产品或劳动,以及为实现特定经济目的而发生的资本耗费。具体地说,成本就是在生产、销售或经营管理过程中付出的费用。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是指某一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施工费用的总和,具体包括所消耗的主要材料、结构件、其他材料、周转材料摊销、机械费和施工人员工资、奖金以及项目经理部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
施工项目成本由直接费和间接费组成。直接费包括直接工程费和措施费。直接工程费是指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各项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措施费是指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非工程实体项目的费用,包括环境保护费、文明施工费、安全施工费、临时设施费、夜间施工费、二次搬运费、大型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支架费、脚手架费、设备保护费、施工排水等费。间接费由规费、企业管理费组成。规费包括工程排污费、工程定额测定费、社会保障费、住房公积金、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等;管理费是指建筑安装企业组织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所需费用。
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就是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为确保项目在批准的成本预算内尽可能地完成,而对所需的各个过程进行管理,包括成本计划、方案实施、控制收尾等几个阶段的管理活动。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贯穿于工程投标、设计、施工、交付使用等全过程,涉及报价决策、施工组织、资源配置、方案优化、安全质量、工期进度等诸多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失控都会导致成本管理流于形式。
一、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经济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一项建筑工程项目从决策到交付使用的过程中包含着诸多阶段。为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立协调发展的各方经济关系,实现在项目工程中各主体的统一发展,建筑工程企业应该按照项目管理和工程造价控制的要求,对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的施工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来确定工程的实际造价。在对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中,应该按照工程造价的合理范围和批准的造价限额,采取相关的方法和措施对工程施工成本进行控制,以实现企业人力、物力和财力使用效果的最大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经济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在目前阶段所存在的客观方面的问题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在目前阶段所存在的客观方面的问题,第一个就是有关投标压价的问题,虽然我国因为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已经在不断对基础上的投资规模进行扩大化,但由于基建投资规模的不得不被压缩,导致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建筑施工在任务上不够饱满,建筑行业中的很多人也不得不进行转向。市场竞争的激烈使很多工程不得不压低自己的标价,以求中标。其次,是物价上涨的问题。流通环节的增加使材料市场出现连锁涨价的现象。建筑工程在标价上本身已经很低,材料价格的差距没有合理的补偿进行解决,致使建筑工程项目成本也一天天增加。
2.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在目前阶段所存在的主观方面的问题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在目前阶段所存在的主观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施工企业的高层领导,大多数对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持不重视的态度,在成本管理上的意识比较薄弱。其次,对工程施工项目进行成本管理的过程中,一般来说都需要大量精确分析数据的支撑,而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并没有那么发达。尤其是在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计算机并没有得到普及应用,成本管理在手段上比较落后,缺乏科学的预测和分析依据。
二、如何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经济成本的有效控制
(1)健全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并完善监督考核机制
建立主管负责、主抓和部门执行的项目责任体系,做到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都有特定的人员管理,在重点建设的项目中,要确定保质保量、按时限要求完成项目建设;其次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建立,做到明确人员、任务、目标、措施、时限。为了有效的调动起工作人员的管理积极性需要按照成本管理效果实行奖励和惩罚措施,所以建立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分等级、分类进行考评,并且要同等对待工程质量考评和工程经费效益的考评,考核的主要内容是成本开支的合理性、工程结算是否超支、实际成本是否列入项目建设中。总之,通过这一过程始终使项目成本处于控制状态。
(2)建立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制度和项目成本核算体系
建立成本核算制度和经理责任制度的统一是项目管理的关键,如果没有项目管理成本核算制度,进行成本分析将是空谈;充分发挥经营核算部门的工作职能,可以很好的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并发挥其内在潜力;在成本可算管理时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同时要抓进度质量;集中管理成本核算员,实行竞争上岗。
(3)加强对工程施工材料的管理
在工程建设中一切的分本是工程控制成本,材料管理非常重要。各组织的施工技术人员在工程中标后预算编制施工,依据计划量工程施工在工程被批准后进行预算,领料的依据是当前项目部对操作层的限额;在企业的资金许可周转的情况先预算报材料部门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依据材料部门提供的编制采购计划;施工过程材料管理人员针对超额用料等问题及时展开审核调查;私人不得擅自使用工程材料,只有领取相关工程证明才可以使用。通过签订包月合同对长期使用的外租机械实现总量控制,人员管理投入可以减少;机械维修和维护费的控制通过严格执行现场规章制度实现;油价、电费的上涨无形中提高了机械使用的动力费用,可以使用低能耗机械;实现与同现场施工单位进行再远共享可以较低成本。
(4)完善建筑施工项目财务激励机制
在建筑施工项目财务管理中,财务激励工作对于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筑施工项目如果想要把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转化为实现建筑施工项目价值的最大化,必须建建筑施工项目财务有效的激励制度。建立有效的财务激励机制必须拥有有效的财务评价体系。这样可以对建筑施工项目的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所以,建筑施工单位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对员工进行激励,提高建筑施工项目的经营管理水平,例如设立由独立董事参与的报酬委员会,还可以制定有效的激励员工的报酬方案,然后交给建筑施工项目董事会进行监管,这样建筑施工项目经营者的财务评价体系就有了可靠的监督保障,建筑施工项目利用有效地财务激励机制达到了提高员工积极性的目的,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了,自然就把财务工作做的非常好,员工的效率也就提高了,从而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水平。所以,完善建筑施工项目财务激励机制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
四、总结
总之,在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工作中,要从问题的实际出发,把成本管理贯穿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全过程,做好过程监督工作,加强全员成本管理意识,健全完善的激励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水平,从而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朱士强.加强财务决算管理,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06.76-77
[2]卢家强.浅谈建筑施工管理的有效提高办法[J].中国房地产业,2012(3):25-26.
[3]陈志平.浅析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措施[J] .城市建设,2010(7):89-90.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