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流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0-27 17:50: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跨文化交流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跨文化交流的特点

篇1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层次;互涉性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192-01

一、三个层次的阐释

在本文划分的跨文化交流的三个层次中,物流层次指的是物质(物品、商品)交换过程中所包含和体现的信息和思想交流,其中包括物品交换(商品交换)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地位、作用与形式等元素。在人类历史经验中,物质交换实际上就是最早的跨文化交流形式,而语流和脑流只不过是人们在以货易货的过程中才逐渐赋予的内容与形式。由于物流注重的是通过买卖来实现交换,因此,本文选用了material trading,以便使其语义更加一目了然。以蚕丝贸易为例,中国是世界上最先发现蚕丝、最早养蚕丝的国家。中国的蚕丝很早就传出了中国,传到了世界上的许多国家。蚕丝交换到国外,给跨文化交流的受体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使他们通过产品中质地、质量和工艺,从而提高了对中国人生活方式和观念的认知。

物流的发展直接刺激着和指向了语言交流的需求,于是跨文化的语流层次出现了。语流层次指的是人们以语言为主要交流方式的信息符号交换过程。在这个层次上面,人们的交流只满足于理解对方的意思。其最初的动机并没有包含文化交流的思想性,因而此时语流层次的最大特点是工具性,跨文化的视觉艺术、现象学的观看方式、传播学的传播风格无疑都强调了这种工具性。但是随着语言交流机制的进一步建立,语流层次上的交流不仅仅满足于信息的交换,而是向传情达意方向发展,最终达到了通过符号传递文化思想;思想交流的内容逐渐融入其中,使语言作为交流工具内涵了人文性,语言交流也就成为了脑流的载体。

脑流,也就是思想交流,其历史过程也是源远流长。脑流通过物质载体和符号载体交流着不同文化群体的抽象思维方式、哲学思想、想象和情感。以佛教传入中国为例,早在汉代,印度佛教传人了中国。佛教东传中国,是一种外来宗教向另一个文化高度发达国家的传入。经历了近2000年的漫长岁月,佛教已溶汇、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学和中国古典哲学交互影响,推动了哲学提出新的命题和新的方法,并以其独特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给予了人们以新的启发,把人的精神生活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在各国的对外交往史上,不乏思想交流的例子。美术音乐的跨文化交流更多地不是在美色与美音之中,而是在于这些美色美音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思想。

二、三个层次间的互涉性

这三个层次中,第一个层次的物流是最低层次,也是最基本的层次;第二个层次的语流为中间层次,也是人类走向更高层次的必要过渡层次;第三个层次的脑流层次为最高层次,也是人类跨文化交流的最高境界。必须指出的是,这三个层次中的每一个层次并不是单纯地执行某一项功能,也就是说物流层次不是只用来物质交换而已;语流也不仅仅是简单地交换信息与符号;而脑流层次在很大程度上则需要通过信息符号作为物质载体来传递思想。因此每个层次在交流过程中都有可能包含另外两个层次的内容和功能。

三、层次间的互涉性及其理据

如果把英语学科建设互涉性的外延延伸到社会的现实,我们就会发现如今的社会正在处于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其主要变化的特点是:1.社会各种群体需求的多元化,即随着民主时代的不断推进,人们的要求,尤其是以往处于弱势群体和草根群体的要求不断地发散,由此带来了企业事业等单位部门为了满足这些要求而提供多元的产品和服务,而跨文化交流的需求量和种类也随着这些要求在不断地呈现;2.各文化背景下不同种族群体交流手段的互联化,即随着信息时代的进一步推进,各个种族群体再也不满于处在封闭或者半封闭的状态,也不满足于层次单一的交流状态,他们的交流面和交流层次不断地扩展;3.世界的构成日趋复杂化,即随着交流面的扩大和以利益为分类和表达诉求为分类的各种群体数量的不断增加,贴上各种群体标签的跨文化交流群体也在不断增加,从而带来了形式风格迥异的特征,形成了社会结构的多样复杂且相互交织的局面;4.人类自身的立体感愈发强化,即在上述背景之下,人们的社会感受和人生目标变得丰富多彩,由是对世界的空间认知也就呈现出多面立体的倾向。这些特征构成了我们提出上述跨文化交流分层次的理据。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尹丕安.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M].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3]张法.跨文化的学与思[M].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6.

篇2

将文化意识植入大学英语教学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做法。

1,充分挖掘语言教学材料。目前大学英语教材种类繁多,其中不乏许多好教材——既有中国学者的独立之作,又有外国专家的原版论著,或是两者合作。在这些材料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关于不同文化的意象和描述,并且让学生评估他们自己先前的认识是否与教材中的陈述相符合。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中就有许多谈论文化内容的文章,如“cultureshock”“transnationalmarriages”等,新视野听力教程中每单元还有一个专门的栏目叫做“culturetalk”,针对一个特定问题由来自不同背景的人谈论在他们各自文化语境中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因此教师可以抓住现有教材中的跨文化因素做足文章,将其利用到极致。

2,利用英语传统媒体和文学作品。英语电影、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和小说都可以用来作为文化意识培养的材料载体。例如文学作品就被广泛用作语言学习材料,在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内化”跨文化交流能力。电影,尤其是包含中国元素的作品是进行跨文化交流教学的绝佳材料,例如《卧虎藏龙》《功夫熊猫》《功夫之王》《雪花秘扇》。这些电影以外国人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讲述中国故事,让外国人听得懂、愿意看。用西方视角讲述中国故事,这其中的技巧值得我们细细玩味。

3,使用信息技术资源。互联网、电子邮件、聊天室、即时信息、基于网络的互动学习都是信息技术带给外语教学的一系列便利。这些资源除了可以像传统资源一样使用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使用者参与到了一个真实的跨文化交流过程当中,他们能够通过“做中学(learningbydoing)”这种亲身参与式的体验教学形成文化意识并且根据实际获得的经验来反省。语言学习者可以通过给其他学习者(尤其是处于非中国文化语境的)或者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发电子邮件或者通过聊天软件聊天来实现上述过程。

4,探索地方文化多样性。对于缺乏海外经历的学习者来说,以国内或者地方多元文化作为例子来诠释跨文化交流可操作性更强,更能与学习者的亲身体验产生共鸣,并且更经济。学习者发现不同地方文化群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且注意到这些群体之间是怎样沟通并和谐相处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将这些例子带入课堂,由教师条分缕析,以跨文化交流的视角来解读这些行为,并将其中可用的经验、技巧最终推广到不同语言(英汉)的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因此因地制宜,通过充分探索地方文化中的多样性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5,引入文化使者。来自英语国家的外教或者有海外经历的教师是传播文化的使者,他们往往有许多关于跨文化交流的鲜活例子,这些经验可以被用作课堂教学内容。目前各大学一般都配有外教,执教英语课的教师往往也有着较为丰富的跨文化交流经验,这种与外教或者教师面对面的交流的过程提供了将跨文化交流付诸实践的机会,同时在交流中获得的经验与材料又可以用于课程教学反思,进一步发展文化意识。

以上这些做法试着将在语言课堂教学中可获得的资源,如课本、教师,和在课堂外获得的但可用于课堂教学的资源,如互联网,一起利用,让学生有机会接触足够多的跨文化交流素材,探索本文化和外文化,并且对比反思这些经验。

结语

篇3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影视翻译;译者

一、跨文化传播的内涵及其对影视翻译的启示

跨文化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建立的标志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经典著作《无声的语言》的出版,在书中他用大量的篇幅探讨非语言传播问题,提出了“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的观点。他认为文化是人类的媒体,人类生活中没有任何一个方面不涉及文化或者被文化改变。这包括性格、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处事方式、城市规划布局、交通系统统筹以及经济和政府部门运作。学界普遍认同跨文化(Intercultural或Cross-cultural)是越过体系界限来经历文化归属性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跨文化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参与和开展的交流。在跨文化交流中参与者不只依赖自己的语言代码、习惯、观念和行为方式,同时也经历和了解对方的语言代码、习惯、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所有关系。跨文化传播是伴随着人类成长进步的历史文化现象,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更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翻译是一种语际交流活动,交流过程不是简单的纯语言形式之间的对等转换,而是把一种文化中的语言代码转换成另一种文化中的对应语言代码,是跨文化传播的活性转换器。Susan Bassnett曾指出翻译就是文化内部与文化之间的交流。[1]影视翻译就是通过媒体传播的方式所进行的跨文化交流活动,译者在此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他们打破了语言的隔膜和障碍,让本国受众通过影视作品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流。影视翻译的重要性正是源于现实生活中人们外文水平不高与期望接受大量优秀外国影视作品之间的矛盾。目前,很多国内受众由于外语能力欠缺,不借助于字幕翻译无法看懂国外的精彩影视作品,因此也就丧失了了解国外文化的机会。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讲,母语超越了任何一种外语对人类思维的影响,因此好的译制作品不仅有助于观众准确理解原作,满足情感需求,还能使人们在欣赏影视作品的过程中顺利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获得新的思想资源。而要实现影视作品的真正价值,就必须有一个既懂两种语言又熟知两种文化的影视译者架起这座桥梁。在影视翻译中,译者是精通两种文化的交流使者,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使一种文化的含义在另一种文化的语境和接收空间中完美再现,在文化交流的层面实现意义对等。[2]他们为人类拆除语言文字壁垒,促进不同社会、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因此,译者在影视翻译中担当着关键角色。

二、影视翻译中译者应具备的素质分析

与所有翻译一样,如何正确理解和表达是影视翻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原作进行翻译之前,译者必须对影视作品产生的语言文化背景及其内容了解透彻,才能准确掌握原作的中心思想,进而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当的目的语来表达原作的含义,使译作与原作内容尽量对等,这些是对影视翻译最起码的要求。翻译活动中要想生产出更好的译作精品,笔者认为,作为优秀的影视翻译工作者还应该具备以下素养。

(一)具有较强的影视鉴赏能力

审美是人类独有的一种高级而复杂的活动,包含了复杂的感觉、心理、思维和情感等一系列多样化的精神活动。[3]影视翻译不仅仅包含着语言文字的翻译和阐释,还包含着艺术和审美价值的再创造。译者在开始翻译之前要做足功课,那就是要通过观看鉴赏影视作品或剧本来了解作品内容。但译者不同于普通的受众,他们是服务于受众的特殊受众群体,要通过“看”来“感知、理解、调动情感,触发联想,进入一种再创作的境界”,即审美鉴赏。[4]影视的审美鉴赏包括对影视的民族性、时代性和社会性等文化特征的审美鉴赏和对影视艺术构成手段、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审美鉴赏,以求进一步从看到的东西中解读更丰富的内涵,去破译更深刻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5]事实上,影视鉴赏的目的不只在于欣赏评价,更重要的是对影视作品深层含义和内在价值的认同和理解,而这种认同和理解是译者能否完美再现原作的艺术效果、契合受众的审美情趣、融合目的语的文化特点、取得最佳观赏效果的必要前提。

(二)具备良好的跨文化理解能力

影视翻译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活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必然会给译者带来极大的挑战。中西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思维模式、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差异等方面。在思维与表达方式上,汉语是一种意合的语言,它的句法关系主要依靠词序或语义来表现;西方语言注重形合,其句子结构严谨、逻辑性强。翻译家傅雷认为,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东方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惟恐不尽,描写惟恐不周。[6]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都具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并承载着某种文化深深的烙印,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历史的积淀,都反映着该民族的劳动创造、艺术成就、价值取向和生活习俗。[7]而这些长久以来形成的文化习惯影响着语言的传播,对于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受众而言,由于缺乏背景知识而不能准确理解具有特定文化信息的词语是很常见的。基于这些原因,影视翻译要求译者充分考虑到两种语言体系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合理处置译作与原作间的关系。

(三)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

影视翻译是文学翻译的组成部分,文学翻译要求译者对源语和目的语都必须有相当深厚的文学功底。因此影视翻译也需要译者有文学家的灵感和艺术家的匠心。[8]影视翻译工作者只有具备这样的能力,才能在准确感受原语文化的基础上,恰如其分地将其在目的语文化中展现出来并易为受众接受,使译作真正达到见之于文、形之于声、达之于受众的最佳效果。

(四)具有严谨的翻译态度

翻译本身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影视作品看似有娱乐化的色彩,但是影视翻译依然要保持其严肃性,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本着对影视艺术和广大受众负责的态度去工作,而不应该只是为了机械地完成任务和单纯地追求物质利益而胡译、乱译。影视翻译中译者要注重把握好使用语言的“度”,即翻译时既不能故作高雅,也不能哗众取宠,而要尊重事实并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将原作内容用目的语表达得准确生动、恰如其分,与影视语言可听性、综合性、瞬时性和通俗性等特点相吻合。

三、译者在影视翻译中应遵循的原则

中西方文化差异是人们相互了解和交流的障碍,影视翻译质量的高低对人们欣赏影视资源和文化交流也会造成直接影响。影视翻译中要尽可能地消除这种负面影响,缩小中西文化间存在的差异,注重使中西文化在译作中相互交融达到翻译的对等和平衡,才能不断提高影视翻译质量和准确传达原作意义。为此,翻译工作者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与普通翻译不同,影视翻译承载着不同语言文化之间传播的责任和义务,因此要特别强调译者的主体性原则。在全球化语境下,译者要做精通中西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者,也要做合格的“把关人”。译者要具备国际化视野,摒弃过重的本土情结,用现代化、全球化的视界来观照中国的本土文化或中西文化的差异,稔熟地把握中西文化和中西审美差异。我们要完成中国影视“走出去”、外国影视“引进来”的战略任务,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依赖译者主体的才华和能力。影视译者要以高度的主人翁意识和负责任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真正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影视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积极的努力。

(二)忠实性原则

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其自身的特质,影视翻译要严格遵循忠实原作的原则,尽可能惟妙惟肖地反映源语文化和作品特征。译者要了解中西文化,把两种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态下产生的语言融会贯通,才能做到既忠实原文又让译作“活”起来。语言学家拉多曾在《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中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事实上,文化背景和影视翻译有着相同的目的和功用,那就是充分利用语言文字符号传达思想、交流感情。因此,在影视翻译中应坚持把文化背景寓于影视翻译之中,而不能孤立于语言之外,使受众深切体会和准确理解影视作品的内涵,从而提高受众跨文化欣赏影视作品的能力。

(三)通俗化原则

外界环境在不断变化,人们的审美取向更加趋于个性化、多样化。众所周知,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是文化发展的动力。[9]影视作品受众的审美情趣既受到社会、阶层和民族等共同观念以及人类的普遍感情的深刻影响,又带有极其鲜明的个性化色彩。影视翻译工作者要照顾到各个方面的因素,就需要遵循通俗化原则。但是,通俗绝对不是低俗或者平庸,它是以一种目的语人群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阐释影视作品内在和外在的美,是以民族的语言展示民族特色,使“民族的”最终成为“世界的”。大众化的语言其实蕴含着更大的语言张力和更为丰富的表现力。全球化语境中影视翻译工作者坚持通俗化原则,就是要以朴素的语言反映普通抑或深邃的思想,表达简单抑或复杂的情感。

(四)灵活性原则

随着时代的进步,“全球化”不再只是世界政治经济的专属,文化多元化、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进行跨文化传播成为顺应全球化发展的必然举措。[10]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文化也一样,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是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译者要发挥自己的功能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坚持优势互补、兼收并蓄、灵活处置,才能真正做到使源语和目的语之间借鉴和交融。影视翻译不能只一味追求语言等值转换,要实现两种文化之间的深层次的转换。因此译者作为文化交流使者,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文化交流层面的意义对等。影视作品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对跨文化交流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影视翻译工作者在面对一些敏感性、隐私性、差异性的话题时,应该在尊重源语文化的基础上灵活对待,进而推动不同的文化之间取长补短,,缩小影视作品折射出的文化差距。

四、结 语

跨文化交流和实现文化全球化是时代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影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途径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媒介桥梁作用。为了顺应这种文化全球化的走向,通过影视作品成功实现文化传播和交流,就必须充分考虑到目前受众实际外语水平不足的因素,深入思考如何让更多的人更加容易地享受来自不同地域和文化领域的影视作品。影视翻译承担着让观众享受视觉盛宴和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任务,承载着开展跨文化交流的使命,这必然对广大的影视翻译工作者提出更高标准和更严格的要求。影视译者只有具备精湛的翻译能力、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应有的专业资格,才能真正实现影视作品的价值,达到跨文化传播和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Susan Bassnett.Translation Studies[M].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eg,1991.

[2] Nida Eugene.Language and Culture[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 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4] 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5] 蔡东东.英美电影鉴赏[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

[6] 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 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8]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9] 胡智锋.影视文化前沿[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篇4

[论文摘要]新课改理念下的文化教学指通过文化融入、文化体验、文化反思,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养成尊重、平等、开放的跨文化观念,切实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思维与交流工具,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素养之一。而语言学习中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则贯穿语言学习的全过程,它不仅是语言习得的重要体现,也能促进学生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新《英语课程标准》更是凸显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力图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从而使他们能利用这些语言技能来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要大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养成尊重、平等、开放的跨文化观念,提高他们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然而在英语教学实际中,很多教师极为关注学生词汇,语法等的学习,而忽略了对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我们认为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在英语教学中开展文化教学:

一、结合富有文化内涵的模块话题融入文化意识的培养

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必须以含有丰富信息的话题为载体。所以我们必须紧密结合教材,认真挖掘教材中的有用素材来融入文化教学。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外研版的《新标准英语》就以模块为单位,不仅从学生实际出发,选取了较为新颖务实的题材,体现了浓郁的时代气息,更重要的是,每个模块的题材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为我们在教育教学实际中开展文化教学提供了契机,使文化教学具有极强的操作性。以外研版《必修教材一》为例,Module1选取的题材为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包含了美国学生介绍自己学校的文章,教师可以对这些素材加以利用,从而激发学生贴近语言、学习语言并使用语言进行文化交流的兴趣。而外研版《必修教材四》 Module 3则选取了Body Language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这一话题, 介绍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如何使用不同的身势语言相互问候,如何与不同国家的人们礼貌、有好地交流。这一题材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人们在行为举止和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从而使学生能热爱本国文化,尊重他国习俗养成无偏见的跨文化观念。

二、聚焦Cultural Corner,开展多种活动,体验文化交流

文化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体验的过程,而不是教师讲授的过程。我们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化知识、理解文化的差异,但学生必须通过自身的发现、理解、体验才能真正有所得。

《新标准英语》的每个模块中,均设置了cultural corner作为辅助阅读材料,这一部分深化和拓展了本单元的话题,突出体现了中外文化的比较和交流,可增进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是我们开展文化教学的极好载体。例如,在《必修教材一》中,Module 1的Cultural Corner 通过美国学生的来信,旨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中美两国的中学教育系统的异同。《必修教材二》 Module 6的Cultural Corner则通过阅读文章Steven Spielberg-Film Director,让学生了解美国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及其主要电影作品,旨在让学生大致了解并比较我国和西方国家在影视方面的主要情况、特点和风格,并学会通过影视作品学习语言,了解文化。教师可以聚焦这些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充分自主参与其中,体验文化交流的魅力。例如:教师可通过互联网或已构建的友好学校平台,根据学生实际要求学生写回信或发出电子邮件,可要求学生制作学校宣传册,电影海报,可要求学生进行深入调查并作出报告等。教师还可将“设问权”还给学生,即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并通过课堂讨论、课后利用各种资源,在分享、交际中解决问题。学生可以在这些环节中亲身体验,思考并实践文化交流,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化意识与交流能力。

三、开展文化反思,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篇5

关键词:应用型;外语人才;跨文化交际;校内实践

在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日渐频繁的大背景下,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强调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如何培养满足国际社会需求的中外文化交流人才是当前外语专业建设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新时期外语人才需求发展趋势

单一的外语专业基础技能型人才培养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已远不能满足岗位职业的需求。知识经济时代,全球范围内对语言人才的需求对外语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语人才除了须要具备扎实的外语知识,掌握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还要求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教育国际化和文化发展世界化的新形式要求外语人才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外语人才的培养趋势不断向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发展。

二、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校内专业实践的特点

校内实践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目的在于通过课堂实践教学基础能力训练、模拟实战训练等方式使学生获得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学校通过开设具体的专业课程,拓宽学生的文化知识视野,针对各门课程进行教学设计,在课程教学内容中突出实践环节,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实践锻炼的机会。二是课外专业实践实习环节。学生通过参与各类社团活动(如话剧表演、达人秀等)或语言知识技能比赛(如演讲比赛、辩论赛、朗诵大赛等)提高外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使得各国高校间的交流不断增加,参与频繁的外事交流活动,担任青年志愿者,也可以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进一步了解专业知识的实用技能,增长才干,培养学生的职业应变能力。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美国教育家温斯顿·布伦姆伯格说过,“采取只知语言而不懂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随着国际交往增多,各行业所需要的是面向世界、对异国文化有深刻理解力的人才。外语专业人才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就业的迫切需求,只有熟悉掌握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技能才能将所学的外语知识发挥得更好,符合人才市场的需求。

四、在校内专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开设相关应用型涉外课程供学生选修

在应用型涉外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切实可行的。开设系列应用型涉外课程,如涉外礼仪、涉外秘书实务、涉外法规等。通过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解决学生知识的内化问题,提高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知识的重视度,使教学过程生动、丰富、有趣,理论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并掌握运用相关知识。

(二)鼓励学生参与校内举行的各类国际交流活动

外语专业学生通过参与校内各类国际交流活动,可以开阔视野,以更加国际化、综合化的思维方式更好地进行外语学习;从交流中直接体会知识的运用,进一步巩固或更新专业知识。

1.参加国际交流团体的接待服务工作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促使大批的各国学术、文体交流团队、汉语学习者涌入中国高校校园,外语专业学生可以把握不出国门就能与外国人交流的机会,实践所学专业知识。

2.协助教师进行留学生管理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配合教师进行留学生管理工作。这个过程有利于跨文化沟通能力的训练,学生通过语言学习伙伴的形式与留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可以更直接地了解异国文化,掌握跨文化交流的技巧。

(三)引导学生开展跨文化交际社团活动

为学生提供机会开展活动,营造跨文化交际氛围,促使学生掌握和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技巧;举办各类能体现外语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加深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认识与理解,并引导学生探究引起文化冲突的深层原因,提高学生对异域文化的敏感度和包容度,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学生学习外语语言知识的同时,引导他们接触目的语国家或更多国家的文化,了解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充分利用校内条件,让外语专业学生在校内实践中将语言知识学习和文化体验融合,进一步促进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最终实现外语专业人才需求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跨文化 文化素养 交流能力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间交流的日益加深,当前的大学生步入社会后面对着更多的英语交流机会,跨文化英语能力成为本科生的基本要求[1]。现阶段的英语教学离实际尚有一定的差距,学生面对跨文化英语场景时语言能力明显不足。革新英语教学的教育理念,把英语的学习和文化知识结合在教学当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英语能力是当前英语教学急待解决的难题。

本科生跨文化英语能力的理解

跨文化的英语能力指的是面对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人士交流时,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选择适合场景的词语和语句,顺畅地交流。

英语语言的文化范畴通常包括人的价值观念,语言逻辑思维方式,文化的发展史等[2]。文化理解的偏差会导致交流的不顺畅,容易发生误解甚至阻碍正常的交流。语言本身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教育的目的是拓展学生的英语知识面,具体的表现就是英语语言的学习由单纯的知识技能学习,转向对于语言背后文化内容的了解,在两种文化交流时熟练地转换。

本科生跨文化英语能力的要求

1.满足社会需要的培养目的

当今的中国,与国外的交流日益频繁,用英语与外国人士进行交谈、工作已经成为常态,无论是出国访问,还是技术交流,经常需要用英语交换信息。在原有大学英语教学提高英语技能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3]。不同的文化对于交谈的潜在要求、判断标准有着明显的不同。本科生英语教学工作的目的就是完善已有的英语结构,为继续深造、步入社会工作奠定坚定的基础。

学生是社会的骨干力量,跨文化英语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面对中外文化交流时换位思考的信息重组,掌握不同的行为规范,避免理解差异带来的思想冲突,有效地应对文化背景带来的不利影响。突破单一思维的局限性,开阔眼界,构建联系中外的知识体系,将语言知识由单纯的纸面掌握转向实际的应用实践,真正体现出语言交流的本质。

2.跨文化的主观意识

跨越两种甚至多种文化交流时,首先应认识到文化的差异性。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具体包括中国文化和国外文化知识储备[4]。汉语的思维方式是谦让式,喜欢客套,把对方放在第一位,而说话本人放在从属的位置,以突出对对方的尊重。而英语把自己放在首位,直接提出观点,习惯直奔主题。引导学生通过语言的表现现象找寻背后的文化内涵,双语交流时能自行在头脑形成文化切换的机制,较为完美地实现两种“母语”的文化迁移。

3.文化英语使用能力

学习英语的根本目的在于使用,而英语交流的主要对象就是英语国家的人士。实际的英语交流时会发生在不同的场景,如餐厅、写字楼、工程现场等,交流的对象身份各异。经过跨文化英语的教学后,学生了解交流者的价值观念、生活习惯和逻辑思维方式,熟练掌握用英语交流的语言规律,英语语言的熟练程度明显提高[5]。

本科生跨文化英语能力的培养路径

培养本科生跨文化的英语能力,学校和任课教师的教学观念应先行。深刻认识到,本科生阶段英语学习的目标是通过四年的英语教育,拥有中英两种文化范畴的交流能力。按照现有的教学资源,逐步建设符合跨文化交流要求的英语教学体系。

1.明确的培养目标

本科生跨文化英语能力的培养目标明确,与学生的专业方向、毕业后可能从事的职业紧密联系起来,既保证实用性,又具有前瞻性。教学计划制定时需将本科生的跨文化英语能力细化到具体的指标,列出考核标准,便于任课教师执行。

跨文化英语能力培养的对象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教学时间相对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广度与深度也无法与英语专业的学生相提并论。保证本科生经过四年的教育,具有基本的跨文化英语交流能力,能够与母语为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日常性的交流,掌握常见的英语背景文化知识。

拥有跨文化英语交流的思维。对于英语语言的理解,客观上学生更多依靠直觉的认识。缺乏深度的了解、思维的不足导致以自学为主的大学期间、工作后的再次充电都带有盲目性,往往投入大量的精力,却收效甚微。而通过科学的培训,学生毕业步入社会,拥有对于英语知识体系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面对问题时明晰学习的路径,有的放矢,整个职业生涯受益终身。

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现代的高校教育过度重视应用知识和技能训练,中国的优秀文化却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向外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同样如此。人文素养的缺乏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影响他们看世界的眼光。跨文化英语能力的培养出发点是增强学生对于英语文化的了解,但客观上也加强了本国文化的深层次学习,提高了两种语言运用的得体性。在中国和英语环境中,合理地遵循不同国家环境的语言倾向,把大学生培养为具有综合素质的社会栋梁。

2.教师是第一执行者

英语教师是跨文化英语能力的直接培养者,是将新的教学理念付诸于教学实践的直接执行者。教师首先应具备跨文化英语的交流能力,充分了解跨文化英语教学的切入点,拥有足够的教学技巧,对学生的跨文化英语交流能力充分了解。文化涉及内容宽泛,问题多多,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具备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有创新精神,大胆地采用新的教学手段,保持与时代的接轨,将文化意识的观念深深植根于学生记忆当中,解决语言背后深层次的文化问题,提供给学生兴趣的着眼点,把英文语言的学习与对于客观世界的了解融为一体,实现生活与实习的理想结合。

3.合理的教材选择

教材是教师授课的基础,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信息来源。教材增添的内容以常见的多元英语文化内容为主,讲述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行为特点等,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文化,并带有扩展性,引导学生自行深入的学习研究。精读为主,泛读为扩。精读教材是课堂的内容构成,体现基本的文化构成,主要的知识、常用的语言环境等。保证既能短时间提高跨文化英语的交际能力,又能形成基础构架,为学生的自学铺垫路基。

教材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喜好、接受能力和专业需求。现在的大学生拥有了独立的主见、个性的判断能力,喜欢主动接受符合他们价值观的事物。当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倾向达成一致时,会迸发出惊人的学习动力,效果明显,事半功倍。增加的文化内容与高等院校英语的要求相符合,把需要占据的知识点融合其中,可以增加浅显易懂、含有重要文化知识点的西方经典作品。西方的经典文学作品对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文化的理解程度效果明显。

4.英语文化交流氛围的创造

学校和教师应努力创造英语文化的交流氛围。语言与文化单纯依靠理论学习,效果往往差强人意,只有不断地实践才能加深文化的理解,发现存在的不足,并在随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才能事半功倍。更为重要的是,创造的氛围模拟交流发生的场景,带给学生实际的代入感,增强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从课堂做起,安排一定的课时,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互换角度,以相反视角来学习和理解跨文化的英语交流。整个交流过程,学生成为主角,教师只是交流氛围的创造者、引导者和判定者。有条件的学校,邀请外教和留学生参与其中,进一步增强实际性。

参考文献:

[1]王春燕:《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教育与职业》2013年第9期,第114-115页。

[2]任杨、杨丹:《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点与方法》,《教育探索》2014年第5期,第55-56页。

[3]罗湛:《关于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基于跨文化的视角》,《教育探索》2014年第11期,第37-40页。

[4]李玲:《基于中西文化解析视角的大学英语自主阅读探索》,《中国成人教育》2013年第14期,第157-158页。

篇7

 

国际经济法是对个人、法人、国家与国际组织从事跨国境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经济关系进行调整和规范的法学学科,其调整对象的跨国性与国际性决定了国际经济法的教学有着不同于普通国内法法学学科教学的特点。

 

一、国际经济法本身蕴含多元法律文化语境

 

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以来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当中,但对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掌握却相对滞后。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各大学、研究所都开设了国际经济法课程,但由于该课程内容的庞杂性和学科的交叉性以及极强的实践性和鲜明的国际性,使得我国在开展国际经济法教学时往往差强人意。

 

实际上,国际经济法教学不同于其他国内法法学学科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本身蕴含了多元法律文化的语境。由于国际经济法是调整不同国家当事人开展跨越国境的经济活动时的行为规范,因此,国际经济法本身就包含了不同国家基于地理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民众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文化和宗教传统等因素产生的不同的法律理念和价值。在当今全球化时代, 不同类型的法律文化之间因经济上的一体性而不断进行交流、沟通、碰撞、竞争、排斥、渗透、融合,多元法律文化之间的接触与互动也越来越频繁、广泛和深入。尽管经济全球化浪潮带来了法律的国际化趋向,即法律的“非国家化”,也就是通过缔结全球的多边贸易协定来统一国际经贸游戏规则,但各国法律文化差异性的存在使得经济法律的国际化始终是有限的。

 

在上述多元法律文化的互动中,西方法律文化又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长时间,特别是资产阶级革命以来的演变和发展,西方法律文化已创造出了一整套能够有力支持市场经济、工业文明、民主政治发展的法律观念和制度,而这些内容是很难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或其他法律文化中发展出来的。因此,我国的学生在学习国际经济法的相关规则时,往往因为缺乏文化背景而对相关规则不能透彻理解,并将之应用于国际经贸实践。

 

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是国际经济法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国际经济法教学本身蕴含的多元法律文化语境也日益明显,其跨文化传播特质也愈发凸显和普遍化。因此,在从事国际经济法教学时,必须将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如前所述,国际经济法本身的跨国性和国际性决定了国际经贸规则不同于国内法那样具有绝对的强制力。国际经贸规则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国家当事人对不同法律的选择和适用,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而不同法律文化下的法律规则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对于要从事国际经贸活动的当事人而言,首先必须深刻理解不同法律文化下的法律规则,并在此基础上选择适用最符合自己利益的法律。而国际经济活动本身只有实现当事人共赢才能不断发展,因此,国际经济活动中的法律选择也需要实现共赢。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作为国际经济法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同时,国际经济法的“弱法性”也决定了在国际经贸实践中,法律只是当事人最后的救济手段,却不是最好的手段,平等协商与适当妥协才是解决国际经贸矛盾最有效的方式。要最有效地保护本方当事人利益,就必须在熟练掌握国际经贸规则的基础上,通过跨文化交流实现各方当事人的利益共赢。在这种价值取向指导下,学习国际经济法的学生除了需要做到对本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之外,还得具有自觉的国际意识,对世界各国的相关国际贸易、金融等法律知识都应了如指掌,对多元化的法律文化都能恰当理解和认识。

 

三、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路径选择

 

1.多元法律文化的冲突与整合是国际经济法教学的逻辑起点

 

如前所述,国际经济法本身蕴含了多元法律文化的语境。在这一语境中,国际经贸活动的游戏规则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形式。由于国际经济法主要属于任意法,当事人如何选择适用法律将直接决定国际经贸纠纷的发展走向。而各国的法律规则以及各国各地区的国际贸易惯例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上述差异与不同构成了国际经济法教学的逻辑起点。要增强国际经济法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对国际经济法课程形成全面、综合的认识,就必须在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中首先强调国际经济法本身蕴含的多元法律文化以及彼此间的冲突,再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去发现和体验、整合多元法律文化,容忍差异性对于国际经济活动的发生和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为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要渗透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国际经济法所具有的鲜明的国际性和任意性决定了国际经济法课程本身贯穿了从事国际经济活动的当事人跨文化交流的过程,因此,对于国际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而言,就必须将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作为其教学的核心目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必须建立在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基础之上。具体而言,在国际经济法的教学过程中,要围绕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各种教学法的综合应用,提高学生对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国际经贸活动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同时,通过案例、问答、角色扮演和辩论等方式,让学生在与实际相似的情景中逐渐体会、认知和运用跨文化交流能力,从而为国际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3.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要以学生的批判性跨文化思维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

 

各个国家和地区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水平以及价值观等的不同,使得本国或本地区跨文化法学教育的内容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形式,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就我国的国际经济法教学而言,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应以认识能力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为主。批判性思维能力在人类的认知过程中常起着举足轻重之作用,以此为媒介,方能祛魅存真,抵达理性之光明彼岸。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育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加强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更积极和更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化进程中,信息技术革命和资本的全球性流动为文化信息的广泛而迅速的传播提供了载体、工具和渠道,而每一条纷繁复杂的信息背后必然隐含着一定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如何对上述纷繁复杂的信息做出分析、比较和取舍,取决于从事国际经济活动的当事人是否具备严谨的批判性跨文化思维能力。有了批判性跨文化思维的能力,学生方能正确而全面地分析、理解这些信息所包含的不同民族文化,把握本民族文化与异民族文化的异同,并能在比较的基础上选择学习或者舍弃异民族文化,或其某些成分,从而促进跨文化实践走向理性,实现国际经贸活动的共赢。

篇8

一、强化文化交流,把握学习语言知识的关键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各个社会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工具。文化因素是影响语言理解的重要因素,英汉文化差异直接影响中国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了解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与把握。

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习语言,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能教好语言。离开了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如果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我们就很难理解某些词语项目的意义。,所需要的文化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五千年来沉淀下来的优秀传统的中国文化和当今中国的基本国情;另一方面是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 、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所以教师要在课内外着重上述文化内容的交流。

二、遵循教学规律,处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

首先,文化教学应与语言教学同步、互补、循序渐进,要以中国文化作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对比对象,通过这两种文化的比较,找出其中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而发现英语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最终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其次,要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英语教学,在吸收英语文化的同时,注意弘扬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要结合课文进行跨文化知识的介绍与教学,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优化语言教学模式,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了解文化的前提是学习语言。因此英语教学必须遵循语言教学的基本模式。语言教学的实质就是交际和语言的应用。目前我国中学英语学习的周学时很短,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除了完成基本的语言学习,包括单词、句法、语法外,还应充分为交际提供时间、环境和实践的机会。精讲多练、大信息量的现代英语课堂模式,对我们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选择和语言材料相关的背景文化知识,如何利用这些手段调动学生去理解文化背景知识,是需要我们努力的。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外来文化的侵入给国内青少年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文化交流,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辩证地看待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盲目地全盘接受外来文化,摒弃中国传统文化,还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最终实现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共同发展进步。而且中国文化的传播需要英语作为媒介,因此,在文化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内容的今天,要想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就需要加强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让西方了解中国文化,喜欢中国文化。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与英语应用能力,这都需要学生要有自己的思维与思想。在英语的教学中的文化交流,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自身的思维与思想。

四、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提升跨文化交际水平与能力

篇9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文献综述;理论构建;历史发展;学科前景

跨文化传播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首先提出了跨文化传播(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相关概念。20世纪50年代创立了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此后,美国不少大学的传播学院系相继开设了跨文化传播学课程,也涌现出了大量经典著作,如《跨文化传播读本》(Larry A.Samovar and Richard E.Porter,1972)、《跨文化传播学》(L.S.Harms,1973)、《跨文化传播学入门》(John C.Condon and Fathi Yousef,1975)。我国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跨文化传播学这一领域,早期研究重点为外语教学与文化的关系,后期扩展至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旨在研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是如何进行交流以及提高跨文化交流技巧、跨越跨文化交流障碍的方法和途径。在我国有关跨文化传播的著作也相继出版,如关世杰的《跨文化交流学》与《国际传播学》,还有胡文仲的《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本文将对2000年至2011年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进一步梳理,以理清我国跨文化传播这一学科的发展脉络并试图探寻该学科未来的发展路径。

我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现状

我国跨文化传播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借鉴和初创期(1990-1995年)。这一阶段开始引入西方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理论成果,多为译著型文献,如高一虹的《文化定型与跨文化交际悖论》、刘燕南的《跨文化传播的差异分析与因应探讨》等。(2)提升和拓展期(1996-1999年),这一阶段开始对西方跨文化传播学进行拓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拓宽本土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视野。学者从偏重语言和文化层面的关系研究转向大众传媒与跨文化传播的融合研究,代表作有胡正荣的《卫星电视的影响与控制——一种跨文化传播研究》、聂小华的《文化差异与传播规范——如何把握引进电视节目跨文化交流的特性》等。(3)深化期(2000年以后),该阶段以横向拓展与学科交叉为主,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学科构建意识,大量的学科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介入跨文化传播的研究领域,包括新闻类、语言类、文学类、心理学、教育学等。国内研究者逐步认识到跨文化传播中具体存在的误读与障碍性问题对中国在国际社会交流中的影响,并着重开展如何提升跨文化传播能力的研究。如吴予敏的《跨文化传播的研究领域与现实关切》、张咏华的《试析2005年中国大陆的国际传播研究》、刘阳的《试论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建构——以2000-2008年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为背景》、姜飞的《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兼与童兵先生商榷》。

本文将以2000年以后的研究成果为分析对象,着重探讨大众传媒与跨文化传播学的交叉与融合研究,大致可以细分为以下四类:

跨文化新闻传播研究。此类研究成果主要对比中西方在新闻报道过程中的差异性特点,着重分析双方在不同语境下的新闻理念、信息解读以及写作风格等方面的不同之处,如张大卫的《比较新闻学:历史、现状与难题》、程曼丽的《将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新华社国际新闻报道的历史沿革探析》、单波的《浅议跨文化新闻传播》、张昆的《国家形象传播》、王祎的《对国家形象研究的反思》等。这些研究一致认为:意识形态与政治价值观成为东西方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最主要的沟通障碍,这也是导致双方彼此误读甚至产生敌意的最根本要素。程曼丽教授在其文章中提出,在境外创建我国新闻部门驻外分社以及提高记者的英文采编能力是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的主要途径,这将有助于国际社会倾听来自西方世界以外的声音,构建一种更加客观更加平衡的信息秩序。

跨文化影视传播研究。此类研究成果包括麻争旗的《翻译二度编码论——对媒介跨文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之思考》、尹鸿的《中国电影与国家软形象》、郭镇之的《试论改进中国电视的国际形象》、李京盛的《电视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徐明华的《跨文化传播的传媒区域化分析》等。大量文献均指出,我国影视节目的海外传播一直存在明显的“文化折扣”(cultural discount)现象,即我国文化产品内蕴含的东方审美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等文化信息难以被西方民族所理解和接受,直接导致我国影视节目在海外市场吸引力下降的结果。研究指出,若要促成我国影视节目“编码”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得到良好的“解码”过程,我国影视的海外传播必须尽量减少跨文化传播的各种影响要素,如减少文化产品中过强的本土民族意识,弱化政治意识形态,增加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亲和力,大量植入具有普世性的价值观等。

篇10

一、旅游英语的特征

旅游英语的特征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从旅游英语的语言特点入手,旅游英语的学习需要从旅游广告、手册、标识语、导游词、景点描写、接待以及旅游指南等细节方面入手,还需要根据实例了解英汉互译的技巧。

(二)从交流的双方对象来看,旅游英语交流者或多或少的都会具有文化背景差异,因此旅游英语教学中会有与异国文化相关的知识。

(三)从旅游英语的作用来看,旅游英语自身承担着文化传播的媒介这一角色。因为在旅游过程中,为了达到怡情怡景的目的,旅游者总是希望能从旅游过程中接触了解异国文化,开阔眼界。这就意味旅游英语教学中学生要学会正确的把文化信息传递给旅游者的需要,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二、旅游英语中的跨文化交际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流,指通过语言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也指以语言为载体,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进行信息互换。成功的跨文化交流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两种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下为文化间的互补和融合提供了平台。所以,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教语言而忽视了文化传播。根据旅游英语交际的内容和交际双方的特征,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种社会评价,跨文化交际技巧可以体现学生的交际能力。旅游英语的教学活动首先是对于语言的教学,受旅游服务的影响,旅游英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在旅游环境下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这一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受到学生感知文化差异能力的影响,感知能力差直接会影响学生英语文化知识的吸收与内化。

语言交际能力不单纯是对语言知识的积累和应付考试,它还包括对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的了解与运用。所以教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上,讲解示范案例时需要精细.根据学生吸收的情况调整进度,切不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赶进度,让学生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开口讲英语,越来越多的机会进行模拟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的总结知识,夯实英语基础。另外,愉快的学习气氛能让学生更高效的吸收知识,要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其大胆开口说英语的胆量,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在设定教学活动时,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任务去完成,也可以让学生分组自己制定任务,和其他组别互换.如让学生看一些有趣的英语视频、英文歌曲、VOA、CNN、校园内外生活、个人经历、扮演家庭喜剧、假期归来的分享、男女同学的交往等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感到有话题可聊。鼓励大家携带电子词典实时查询自己不会的单词词组。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还可经常设定一些语境(机场接待、安排食宿),把学生放在不同的特定情境使用英语这门工具进行交流。在这些环节中,判断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的标准不应单看语法是否使用正确以交流的结构准确性为准。而应该从判断交流是否有效这个角度下手。

此外,要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旅游英语交际能力,不但要重视口语能力。也要重视听的能力。听说能力是相辅相成的。首先教师课堂教学要尽量用英语组织,多给学生创造听英语的环境。其次,让学生多开口说英语,如:课前做self presetation、debate、role play、speech time、show time等,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英语听说训练。

三、培养措施

(一)结合英语背景和历史

学习英语的目的是掌握一门交际语言,能够使用这个工具进行文化交流。旅游英语教学要多深入探讨其他民族的文化风俗, 让学生充分了解所学语言使用者的社会背景,要考虑不同的社会背景以及历史等。

(二)联手建立学生跨文化意识

学生要想学好旅游英语并能运用它, 就必须培养跨文化意识,民族的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等大多体现在语言文化里,只有具备跨文化意识的人才能够把母语和目的语两者融会贯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激励学生培养对异国文化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跨文化意识。

(三)课程联系实际

以语言为中心的旅游英语课程必须具有围绕旅游服务行业的教学活动。因此,必须要在学生对异国文化都理解的基础上更好的培养其英语表达能力及临场应对能力,在提高学生英语听力和口语的基础上,加深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学生夯实了语言基础之后,教师引入跨文化元素,继续引导学生从跨文化视角了解旅游景点和所服务人群,从而实现旅游英语教学的目标。除了具备流利的英语口语这第一要素之外,拥有一定的跨文化知识储备是提高旅游英语交际能力的必要条件,将二者充分结合才能够培养出高水平旅游英语交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