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之礼仪范文

时间:2023-10-27 17:32: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之礼仪,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文化之礼仪

篇1

【关键词】中国传统礼仪文化;高职教育;价值

一、当前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近20年来高职院校都有了一个大的发展。据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全国高校名单,截至2019年6月15日,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共计1423所,其中公办高职高专院校1098所,民办高职高专院校322所,中外合作办学高职高专院校3所。高职院校数量的增加,标示着高职学生数量的增加,随之,高职教育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首先,大部分高职院校把培养目标都定位在技能化,但在技能化培养的过程中,忽略了学校“育人”的原初责任,造成了学生单方面的“畸形”发展。其次,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文化的融入上更倾向于“活动”的外延影响力,譬如获奖等,往往忽视了文化的内核。最后,显性文化的影响所带来的“经济唱戏”的价值被无限夸大,譬如儒家文化在高职院校中的课程化、课堂化、社团化、实体化,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在当代高职教育中,传统礼仪文化的缺失不是个例,而是普遍化,究其原因,最重要的是从高职教育的相关管理部门到高职院校再到高职院校的师生,都没有真正认识到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真正价值。

二、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一)是当前高职思政教育的重要手段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素质的高低,首先看的是学生是否具有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和荣誉感。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过程中源于生活的、自觉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对人们正确选择的引导,也体现着主流的价值取向,而这些恰恰是当代高职教育所缺乏的。

(二)是当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保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手机、电脑等成为当代高职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很多高职学生沉溺于网络的世界中,逐渐丧失了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受网络虚幻世界的影响,很多学生出现了心理健康的问题,特别是在毕业之后面临现实的高压职场环境时,不适应、想放弃等负面情绪充斥内心。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教育不仅仅是对礼仪规范的讲解和传承,更是智慧处事的潜移默化注入,这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篇2

>>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当代大学生价值观 浅论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试论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 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对策研究 高校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途经研究 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儒家传统文化的传承 浅谈吸取传统文化精华培养高职女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文化价值取向与核心价值观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建设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谈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文化消费价值观教育 国学精神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论文化冲突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 谈文化兴国战略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多元文化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维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邵建芝.浅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新西部,2015.17.

[3] 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4] 陈伟平,程承坪.礼仪制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J].光明日报,2014-04-23

【作者简介】

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也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所密切关注的价值原则如大同、平等、和谐与公正等,能够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之根生长的土壤。

一、传统文化"大同社会"萌生早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基础。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的"大同社会"一直被中华民族所肯定和强调,以至于在古代与古典时期一直到现当代始终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诸多关系层面上占据着社会意识的主流与相应的统治地位[1]。古代孔子提倡的大同社会。孔子尤为推崇群体至上,特别讲究人世兼济,从而将社会安定与发展顺理成章地作为终极关怀,并最终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人格模式对自身的主张和理想进行了高度概括,从而形成了儒家整体主义价值观,因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统治思想的中国古代进行发育,得以与文明的生长同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深厚的历史土壤。后来到了西汉的《礼记・礼运》中借孔子之名而首倡"大同"与"小康"之说,从而把社会历史的变化演进分为两个阶段,即通常所说的"大同"之世与"小康"之世,理论背景也就是"大道之行"和"大道既隐"两个历史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近代文化与实践基础。洪秀全倡导的平等价值观。洪秀全作为近代运动的杰出人物,他巧妙地把西方基督教的博爱观念与中国历代农民形成的朴素的平等观念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出了一个以拜上帝为形式,形成了一个以平等、平均为内容的比较完整的核心思想体系。一方面强调人们应该有享受现实的幸福的权利,同时也应该为获得现实的幸福而进行拼搏与努力奋斗,因此人们应该在享受现实的幸福的同时更应该进一步建立人间"天国"。另一方面,其思想体系也主张平等与博爱,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普天之下皆兄弟"主张,进一步主张男女平等与父子平等以及君臣平等,因而顺势形成了一种和谐与大同思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实践与理论基础。康有为提倡并身体力行的"大同世界"。在康有为的大同书论述中,基本上描绘了最详尽的宏伟图景,他所认为的通常理想社会的基础是民主选举形成"公政府",在大同世界里面没有等级与贵贱之分与之争的,而是是体现出人人平等与天下平等。

二、传统文化"和"的社会和谐理念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古代文化中的"和"思想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和"思想与理念一直是人类所向往的未来美好的社会生活状态,相应形成的和谐社会自然就是中国古人所追求的崇高社会理想。孔子倡导"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社会整体意义上的和谐价值观。孔子提倡的"和为贵和而不同"整体和谐社会价值观主要体现在"礼、仁、均、信"四个主要方面。孔子进一步认为,特定的"礼"作为一整套社会规范,其根本的用处就在于能够使社会达到一种和谐状态,而系统"礼"规范的目标形成的理想社会就是是大同社会。事实上在周王朝,几乎所有的行为都是以 "礼"为准则进行规范。在消减社会矛盾的财富分配方面,孔子尤其崇尚"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社会财富利益分配原则,孔子认为做到了"均"才能在各阶层内部人与人之间做到均等,从而使各阶级与各利益集团才可以做到现实地和谐共处。老子推崇的"安居乐业"的社会和谐价值观,具体反映在"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使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思想描述中。

古代文化"推己及人"与"公平中正"思想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孟子推崇并形成的"推己及人"社会和谐价值观。孟子认为,社会要真正达到和谐稳定,其关键在于统治阶层者要施行仁政,秉承"以民为贵"从而推恩而及四海,真正做到推己及人[2]。孟子的仁政提倡"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还主张"制民以恒产",认为经济生活的稳定对于稳定民心具有重要的作用。荀子推崇并形成"公平中正"的社会整体和谐价值观。荀子也提倡"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进一步认为礼既是治国之本,同事又是社会分配原则。荀子提倡"礼者,养人之欲,给人以求。"在财富的分配上提倡按照贡献的差异进行差异分配。

三、传统文化"仁"人道主义垫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

传统文化的"仁"是儒家学说的本位价值与核心价值。张岱年先生在学术专著中认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自身给"仁"下的一个特色的界定,清晰表达出自强不息,同时又善为人谋,在成就他人的同时成就自己。"仁"确实是人的本性,相应的仁道原则演变为儒家价值体系的根本原则,孔子与孟子甚至在实践中将"仁"与"人"进行互训,"仁者,人也"。人类作为有异于其他动物的群体,其根本特性就在于人类具有天生的有仁义之德,而且仁是人固有之"善端"。仁义同时也是人区别于其他一切的根本特质与最高价值之所在,苟子强调"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3]。

传统文化的忠恕爱人精神作为"仁"内涵垫定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之一。儒家思想的爱人即爱众,即所谓的"泛爱众而亲仁"以及"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思想在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然是指导人们为人处事与和谐相处的基本而崇高的道德准则。同时,"仁"也是人的心灵的必然归宿。事实上,儒家推崇以仁为本和仁义至上的价值标准与价值原则,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人的重要地位,体现了现代社会的人道主义原则。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是社会主体对社会主义的性质、特征、目标等进行认同,以及由此导致对行为与事物是非善恶荣辱进行的判断与评价标准体系,必然要经过吸收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与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50 卷)[M]. 人民出版社.1986.119.

篇4

【关键词】季子文化;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职业信仰

学校礼仪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扎实有效结合传统文化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是我校德育研究的重要内容。南华中专地处江阴城西的申港,申港是春秋时吴国公子季札三让王位“弃其室而耕”的地方,季札被孔子推崇为圣人,死后葬于申港。三让王位、徐墓挂剑、枣树挂钱等典故广为流传,诚信谦让、有礼守礼等品质影响并引导着一代又一代申港人,在季子文化的浸润下,民风淳朴、民众勤劳、民性谦和,赢得了礼仪之乡的美誉。作为一所在申港本土发展起来的老职校,我们一直把传承季子礼仪之风为己任,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季子礼仪教育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取得了一些成效。

尤其是近几年来,在两大省级课题《基于职业适应的中职学生管理策略研究》和《以职业适应为导向的中职生信仰教育》的引领下,建立了规范化、常态化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体系,并全校广大师生基本都能做到日常行为讲规范,人际交往讲礼貌,社会活动讲文明,为打造精神文明学校和文明和谐校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学生的职业适应准备和职业信仰引导作好了铺垫。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围绕体系建构、有序推进、内涵提升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统筹兼顾,建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体系

礼仪是指以建立和发展和谐的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为目的,由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以礼节、礼貌、风俗、习惯和惯例等方式固定下来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结合中职学生特点,我校把“行为规范好、职业适应好、身心健康好”确立为学生培育目标,把讲文明、讲礼仪、讲法纪、讲敬业、讲道德、讲诚信、讲和谐、讲感恩、讲合作作为学生培育内容。在此育人框架下,我校把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放在了首位,实施以 “五化规范”为核心――仪表军人化、宿舍军营化、用膳军序化、考勤军纪化、出操军训化,以“五星评比”为抓手――文明礼仪星、遵章守纪星、环境优美星、勤奋好学星、特色发展星,构建了以“十个好行为”为指标――扫好地、整好容、排好队、吃好饭、说好话、待好人、走好路、出好游、集好会、离好室的规范化管理。

二、多项并举,推进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进程

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是一种文明意识的刻意唤醒,是一种文明习惯的着力打造,是一种文明素养的自然流露,它不是一朝一夕能达成的,也不是简单的说教告知就能感知的,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融合在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

(一)宣传发动,解读礼仪,营造氛围

为使季子文明礼仪实践教育活动形成风尚,让学生知礼仪是关键。首先利用早读课组织学生进行《季子典故》《三字经》的诵读,在班会课上逐条解读中学生礼仪规范,让学生了解内容及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有礼可依。其次通过校园广播、黑板报、横幅、宣传牌、网络等途径进行环境渲染,营造浓厚的文明礼仪活动氛围,让广大师生进一步认识到开展文明礼仪实践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开展活动

为把文明礼仪实践教育活动落实到实处,让学生懂礼仪是重心。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实践教育活动是学生践行文明礼仪的重要途径。为增加文明礼仪教育内容的系统性,“习礼仪、讲文明”内容纳入德育教材,并把《职业礼仪》作为选修课。为提升文明礼仪教育对象的影响力,成立季子志愿者队伍,季子礼仪队,并每月评选季子文明之星。为强化文明礼仪教育效果的实效性,每学期开展“季子文明礼仪实践月”活动,每学年举行“季子成人宣誓仪式”。为增强文明礼仪教育成果的辐射性,通过家校联系平台,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进行礼仪展示,向家庭、社会进行正能量辐射。

三、课题引领,提升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内涵

为深化文明礼仪教育的理论研究和体系架构,落实省文明委“八礼四仪”文件精神,在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以职业适应为导向的中职生信仰教育》的引领下,我校“十个好行为”构成了基于职业礼仪的内容体系。

扫好地――劳动之礼开启职业能力

正好容――仪表之礼塑造职业形象

排好队――秩序之礼引导职业礼节

吃好饭――餐饮之礼体现职业观念

说好话――言谈之礼感悟职业语境

待好人――待人之礼锻炼职业交往

走好路――行走之礼培养职业品质

出好游――游览之礼培育职业公德

集好会――观赏之礼强化职业纪律

离好室――定置之礼养成职业习惯

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课题以“小行动,大信仰”为活动主题,系列开展了“职业素养从节约开始”、“职业礼仪从尊长开始”、“职业能力从整理练起”、“职业纪律从守序做起”、“职业品质从遵时做起”的专题教育活动,这不仅强化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提升了学生的文明素养,而且也丰富了职业信仰教育的内涵,铸就了职校生优秀的职业品质。

参考文献

[1] 陈卓.重建新时代的文化礼仪中国人要过中国节[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8(02).

[2] 姚礼萍.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素质――对当代大学生礼仪情况的调查[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篇5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聚会,来为我们的小朋友们隆重举行开蒙礼,我有幸作为学生家长能在这里讲几句话,我感到非常荣幸。

所谓开蒙之礼,原为我传统中华人生重要仪礼,古人对之殊为重视。只可惜由于各种原因,此番礼数近代以来衰落渺茫,几近绝迹。

有幸近年来国学又兴,传统文化回到我们身边。我们的某某小学,于今日,在此地,隆重举行这个有益于各位开蒙学子,令我们家长广博见识的开蒙之礼,这真的是学生的荣幸,是我们家长们的福利。我相信,今日之开蒙之礼必能在学子们心中长久留下印记,并约制和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业道路上孜孜以求,有所作为。

《周易》有言:“正其本而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此言足见世间万事万物开端之重要,教育亦不能例外。

《颜氏家训》上说:“人之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故须早教,勿失机也。”此言足见幼小之时教育的关键。

我们的学子们在开蒙之时有如此隆重的仪式与之匹和,这真是他们的幸事,也尤令我们家长欣慰。

高山流水,源远而流长;千里之行,肇始于当下。有今日肃穆隆重之开蒙之礼,有未来校方必然之悉心培育,有家长及社会诸方面之戮力配合;莘莘学子必能传承我华夏之传统,汲取人类过往之文明成果,最终有益于家国,有功于社会,效命于天下人类。

请允许我用我们陕西人张载的名句来结束讲话,这也算是我对今天参加开蒙礼的所有小朋友的期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谢谢大家。

一年级新生开蒙礼

"开蒙礼"源自中国古代私塾教育入学的礼教行为,儿童开始入学识字称为"开蒙"。在国学传统中,"开蒙礼"是人生第一礼,是人生成长中的一个重要标志。2017年8月26日下午,来自浒西辖区内的30位一年级新生,参加了由社区组织的“开蒙礼”活动。

本次活动流程有:

1)师正衣冠

入学拜孔子原是中国传统私塾教育入学的礼教行为,学童入学前要三拜孔圣人,拜老师以示今后尊师孝道,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在拜孔前,由老师帮助孩子整理衣冠。

2)集体拜孔

孔子是我华夏文化的集大成与传承者,对中国文化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华夏文化的代表。所以每一个华夏孩童都应拜孔子,实质上是拜中华文化,这是华夏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的根源。这一程序寓意着孩童与圣贤为伍,让中华文化的精神从幼年就深植于每个孩童的内心。

3)朱砂开智

老师用毛笔蘸朱砂在学童额头正中点上红痣,即为“聪明记”,又称“开天眼”,让学童记住,用好眼睛和耳朵,专心致志,从此成为眼明、心明、好读书、读好书的聪明学童。聪就是会用耳朵,专心听。明,就是会用眼睛,专心看。

4)击鼓明志

孩童击打“鸣志鼓”,击打声音越响亮,说明志向越远大、信心越坚定,越有可能成功。这一程序寓意着孩童“目明耳聪,茅塞顿开,创业建功”。

5)开笔破蒙

“人”字,虽然笔画简单,却意义深远。以此希望孩子们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学会做人,知道做人首先要堂堂正正地立身,要像“人”字那样顶天立地。

6)赠智慧笔

赠与小朋友一盒智慧笔,步入一年级有个美好的开端。

7)向父母敬茶

篇6

关键词:成人礼 冠礼 笄礼

“冠者礼之始也”,冠笄之礼是我国汉民族传统的成人礼和重要的人文遗产。孔子和早期儒家学者特别强调礼乐对于“成人”的教化作用,认为仅仅具有某种技能或某方面的素质,并不等于解决了“做人”的问题;没有礼的约束、乐的熏陶,人们不仅不能“成人”,还可能丧失一些原本可贵的品质。2015年6月1日,本班筹备并举行了别开生面的传统成人礼,为促使同学体悟“高级灵性、高尚人性”做了有益尝试。

为切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现将我班筹备举办传统成人礼的主持词与解说词公布于此,殷切希望能抛砖引玉、薪火相传:

一、解说词与主持词

解说:男子束发加冠而称“冠礼”,女子束发加笄而称“笄礼”,冠笄之礼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对于个体成员成长的激励和鞭策,作用非常之大,成人之礼的举行肃静庄重,彰显着青年人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践行孝悌忠信的德行,承担起对个体人生、家庭社会乃至对国家的责任和义务。“天地造万物,万物兴和;万物兴我祖,以家以国;祖先荣后,父母传我,人生家国,贵至融和。夫人之婴幼少儿既往,青年独立即成,家、族、国者纳其人之成立予其人之权利,其成人者受‘个体生存、家族责任、社会义务’之命。此一即一切之证,一切即一之始;特以正礼明典。”

主持:吉时已到,2005年6月1日农历乙未年辛巳月戊申日青岛二中高二5班成人礼现在开始!正宾就位。进行第一项盥洗礼,请正宾抵盥洗室洗手静心。

解说:中国礼仪崇尚清洁,盥洗礼是重大礼节活动前的一种清洁仪式。

主持:进行第二项,加冠、加笄。“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T无疆,受天之庆。”正宾向冠者加冠、向笄者加笄。

解说:男子行“冠礼”女子行“笄礼”,标志着“成人”阶段的开始。其的意义在于“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即抛弃孩子气,形成和巩固“成人”的德行。行“冠礼”之后,人们开始享有“成年人”的权利,并对婚姻、家庭和社会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冠礼”“笄礼”是对人们“成年”的认可,是人们正式步入“成年人”行列的标志。礼有“礼仪”与“礼义”的双重涵义。成为“成人”,不仅要能够行“礼仪”,还要自觉以“礼义”约束自身。《礼记?冠义》指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也就是说,人之为人在于懂得礼义,人在成人之后应当穿着得体、行为得当、言辞和顺,不应再像顽皮的孩童一样什么都不管不顾。《礼记?冠义》又说:“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一个长大成年的人,应当懂得“人义”,即做人的基本要求。何谓人义?《礼记?礼运》说:“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人行过“冠礼”之后,便应认同这些人伦、实践这些“人义”。

主持:冠者笄者向正宾行谢礼,拜兴平身。

主持:进行第三项,礼拜。恭请家长就位。

解说:孝乃为人之本,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算是一个完整的人。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也就是说,父母的身体健康,儿女应时刻挂念在心。舐犊情深,父母之爱,深如大海。让我们向父母深深礼拜:

主持:感谢父母生养恩,拜兴;感谢父母启蒙恩,拜兴;感谢父母卫护恩,拜兴平身。

主持:“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向华夏“人文初祖”轩辕黄帝行礼,拜兴拜兴拜兴,平身。

主持:“惟我先师,心系大同,惟我先师,教我学子;惟我先师,德育校园,惟我先师,道贯古今。”向大成至圣先师行礼,拜兴拜兴拜兴,平身。

主持:向老师行礼,恭请老师就位。感谢师长宽容恩,拜兴;感谢师长激励恩,拜兴;感谢师长栽培恩,拜兴,平身。

主持:向全体师长们行答谢礼,拜兴平身。

主持:进行第四项,命字。有请班主任郝老师。

郝老师:“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故宜。宜之于假,永受保之。”曾博闻字“鹤颜”;宗彤彤字“璇颖”;曹婧字“嘉怡”;郑潇字“善德”……

主持:进行第六项,聆训。有请班主任郝老师致辞。

郝老师:青少年时期是道德人格养成的关键阶段,也是人生观确立的重要时期。在任何时代,青少年的人格养成教育都十分重要。古人将“成人”礼仪看作青少年人格养成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云:“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是以先王尚之。故人之能自曲直以赴礼者,谓之成人。”“冠礼”“笄礼”所昭示的正确人生路向十分紧要。《国语?晋语六》云:“戒之,此谓成人。成人在始与善,始与善,善进善,不善蔑由至矣;始与不善,不善进不善,善亦蔑由至矣。如草木之产也,各以其物。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粪除而已,又何加焉?”也就是说,刚刚成年的人要谨慎戒惧,一开始就要学习美善之道,进而吸收、增长更多的才德和学识,摒弃不善的东西;如果开始时接触的是邪恶,则会滑向善的反面。善生善,恶生恶,就像草木繁殖,都是一类一类地滋生。人们行过“冠礼”“笄礼”后,就应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形成是非判断能力。就像m室有墙有屋,房屋可以遮挡风雨,但还需要随时清扫;人有了正确目标,还需要继续修为,随时纠正偏失。人要“成人”向善,就应当自觉遵守社会规范,按照礼的标准行事。真诚地祝愿同学们学有所成、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主持:2015年6月1日乙未年辛巳月戊申日青岛二中高二5班成人礼圆满礼成。

二、结语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是以先王尚之。故人之能自曲直以赴礼者,谓之成人。”传统的“成人”教育注重礼的内涵,注重通过礼仪的形式使青少年理解做人的真谛。借鉴和创新传统“成人”礼仪,开展符合时代要求和当代青少年成长实际的礼仪教育,对青少年的道德人格养成及人生观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篇7

摘要:作为一个毗邻中国的半岛国家,韩国沐浴中国古代礼仪之风,接受了最初的礼仪教育。经过这么多年发展,中国古代礼仪在本国衰落,在韩国却大大盛行,并形成了特色的礼仪教育。本文将立足于韩国礼仪教育的分析,突出韩国对礼仪的坚守,力求探索中国礼仪教育衰落的原因,为今后的礼仪教育复兴做足准备。

关键词:韩国 中国 礼仪教育

中图分类号:G8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古往今来,中国都以礼仪之邦著称。对比古今中国,我们发现礼仪程度已然不可比。古代中国以礼闻名,人人知礼、好礼。而今日中国,却不得不面对从其他国家找寻礼仪,学习礼仪的尴尬境地。对外在国家的借鉴一方面似乎诏告了中国礼仪之邦文明的没落,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礼仪教育的严重缺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做的不是逃避和埋怨,而是面对现实,并改变现实,尽力实现文化礼仪的再一次复兴。而在众多借鉴国家中,韩国的礼仪教育尤显突出。

乍一听韩国,我们会想到泡菜、韩剧等元素。但目睹今日之韩国,我们却又意识到另一个新鲜元素,即礼仪教育。从某种层面而言,韩国的礼仪教育来自中国,中华文化的传播首先惠及韩国、日本这些近邻。在今日韩国的礼仪教育中,我们看到的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痕迹。对中国而言,这是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在古代,韩国以我们为学习的蓝本;在现代,我们却要转过来学习他们从我们这里学走的东西。在这种尴尬背后,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反思和自省。

谈到礼,我们自然会想到古代的周公和孔子。至于礼的具体内容,近人辜鸿铭先生在《中国人的精神》有充足阐释。辜先生这样认为,周公创建的是“中国的前儒教”,是婚姻之礼。而“孔子的最大贡献是通过挽救原有的文明图纸和设计,对文明的蓝图又做了一个新的综合、新的阐发”,即孔子创建了社会宗教、国家观念。这两部分共同构成了中国礼的核心。简言之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忠孝节悌廉等。后者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构成了现代礼的基础。中国的礼仪制度于此建立。不论后来的提倡者如何变换名称,这种基础始终作为关键的东西承载着变化。

而韩国的礼仪教育也正是在此基础上有所扬弃地发展起来的。首先,韩国礼仪教育是韩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儒学教育的核心部分。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为家庭教育,主要内容是孝道教育;二为社会教育,主要体现于伦理教育中。其中,家庭教育以乡校为主要场所,社会礼仪教育则以书院为主要媒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韩国礼仪教育形成了一套家庭――社会的完备体系,家里家外礼仪教育时刻存在。于是,在这种浓郁的社会风气和家庭氛围影响下,礼仪自然就成为了韩国人的重要精神之一。韩国礼仪教育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地对韩国人产生深远影响。但是,如果我们回过头来想想今日之中国,我们就惭愧了。今日中国之现状重礼程度以及实践程度远远比不上韩国。

在这种不得已的比较中,我们似乎看出了差别的原因。最近读辜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收益颇大,在这本书中辜先生以一种极端的姿态引领着我们的阅读,他盛赞国人之精神,认为中国人是唯一具有深沉、博大、淳朴、灵敏于一身的民族。并且他还认定,“通过研究中国文明、中国的书籍和文学,所有欧美人民都将大获裨益。”从这样的想法中,我们看到辜先生眼中的中国形象,他将中国托举成一个大国,设定为影响世界的重要角色。虽然我们为未能名副其实而感到汗颜,但联系译者注我们看到另一层原因。译者注中这样认为,即辜先生的书在当时的中国遭到严厉批判是因为当时的中国还处于一种物质条件尚未被满足,人们的追求还停留于普通层面的阶段,辜先生的这种盛赞显得保守而孤立。然而,这本书在外国却受到广泛的欢迎,原因是在外国尤其是欧美国家,他们已经发展到了工业文明阶段,人民的物质需求已经被满足,也就为精神的发展腾出了较大的空间。于是,辜先生之精神的探讨和盛赞契合了他们对于精神文明的需求,也成就了辜先生之海外荣誉。这种解释诚然具有一定的自我开脱之感,但是绝对不是没有道理。

正是因为西方社会发展速度较快,文化发展也具有前瞻性。而停留在寻求物质解放的中国社会则于物质层面挣扎,这影响于社会便变成了物质第一线而文化第二线。所以,追根溯源地讲,在中国国门打开之后,中国在近代社会的发展中蹒跚向前。由于无法兼顾文化发展,从而使得文化礼仪被短暂性地丢弃。于是也就导致了中国社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无所依靠。

文化的缺失说到底是精神的缺失,在精神缺失之后,又谈何社会的发展和依存。当然,今日中国早已经解决了物质层面的问题,也将文化建设提升到了话语层面。但是在对比中,我们仍然看到了差距所在。

较之中韩两国现状,我们进一步明了礼的差别原因。当然,这似乎是一种开脱,但是这样的解释未尝不能构成一种原因。中韩两国就好比两个母亲。不同的是中国母亲生养了太多的儿女,抚养负担极其繁重,要想走向共同富裕就十分艰难。而韩国母亲却只生养了很少的子女。于是,尽管韩国国土面积不大,但是它的发展却轻松而单纯,由此要求的共同富裕也就容易达到。当物质条件被满足,精神发展空间就无限扩大,由此产生的精神需求也就显得迫不及待。而今日中国,虽然已经满足了大多数人的物质需求,但是文化需求却处于提高阶段,中国母亲满足中国国民的文化需求的负担远远大于韩国母亲。我们有信心将来中国的文化必将领先世界,但是今日中国文化,尤其是礼仪发展方面的不足也必须面对。因此如果此时此刻要求一味地夸大精神空间,似乎就显得过于急迫而徒劳。这就是社会的发展,经历由物质走向精神的发展是一种必经阶段,而我们必须正视这一发展。当然,这么说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只能无所事事,坐等被超越和被抄袭。处于转型阶段的中国,恰恰更需要重视礼仪教育。今日的价值观不断地多元化,一方面它的确丰富了社会的发展内容,但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导致年轻一代价值观的断层。当然,这种断层是指对于古代文化,尤其是礼仪教育的价值观断层。今日所提倡的现代文明,例如自由、平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古代礼仪教育形成冲突之势,传统的东西是古老的,却也是脆弱的。如果在此阶段,我们无力回归古老,或者丢弃传统,那么转型后的中国就更不可能走向礼仪之邦。由此,这也客观决定了中国必须以一种勉强但必须的姿态坚持礼仪教育。这种坚持充满了艰辛,充满了无力,但是这种坚持的意义却在于以后更好的发展,也就是所谓的“先苦后甜”。于是我们能看到了发展的希望。

韩国礼仪教育教导出一批文质彬彬的韩国人。我们需要正视这一现象,但绝不能少了反思和自省。成均馆大学是韩国排名第四的大学,学校直接把仁义礼智作为校训,并且学校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举行一年一度的释奠大祭。这一天同学们都将身着传统服装,且行传统之礼。从这种形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学校对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而在韩国家庭中,我们更是可以感受到父母对孩子孝道教育的侧重性。双管齐下的礼仪教育形成了包围之势,由此也就创造了一种特有的文化氛围。

中国向来不善于取长补短,然而在这么鲜活的例子面前,我们不得不谦虚和谨慎。在有所学习的基础上,坚持继承残存的中国礼仪教育,并将之发扬光大,勇敢地秀出和表现自己。文化是中国的,文化也是世界的。但关键就在于文化由中国走向世界的时候,中国文化要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传统。而这便是韩国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所在。

篇8

关键词:儒家"礼;义"思想;道德教育;网络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013-02

在儒家思想中十分注重"礼、义"思想的建设,礼和义主要指精神。但是在现实中,由于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大量信息资源的涌入,同时带来的是网络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冲击,这样就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不到有效地宣传。在十中指出,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并且提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1儒家"礼、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1.1"六艺"中的"礼"。

在传统文化中,关于"六艺"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指古代时的所对应的学校教育,其中学科分为六种,即礼、乐、射、御、书、数六科。这是当时古代教育的基本学科,是儒家文化思想教育对学生要求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在《周礼・保氏》中就明确记载了:"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另外一种说法是指古代的六部典籍,即《诗》、《书》、《礼》、《乐》、《易》、《春秋》。所谓礼者,不学"礼"无以立,在"六艺"中的"礼",则是作为古代时期儒家的礼仪的标准准则。

1.2"六德"中的"义"。

所谓"六德",是指六种美德。曾在《尚书・皋陶谟》中记载到:"日严祗敬六德,亮采有邦。"而这个"六德"则是"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这"九德"中的六种。儒家思想在《礼记・中庸》中提到:"义者,宜也 ",遵行"义"道德, 正确合宜的道理或举动。"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出自《 孟子・告子上 》,指公正、合理且应当做的。子曰:"义者,宜也。"即是义者,理义、道义、正义、公义。

2网络文化下高校大学生 "礼、义"品德的缺失的状况及原因分析

2.1网络中大学生"礼、义"品德缺失的表现。

在提高传递信息效率的同时,网络文明和网络安全问题也备受人们关注 互联网大大提高了传递信息和搜索信息的效率,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基本工具。与此同时,网络文明和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

2.1.1网络礼仪文明流失。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也开始在网络上泛滥起来。人们在享受到互联网数不尽的便利和好处的时候,也不得不忍受网络上面的一些庸俗、浅薄。网络的出现,让网络作为现代传播媒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由于手机和计算机的技术的发展速度结合互联网的完善,导致一些"随手拍"在一些论坛和贴吧很火热,某些学生和市民便会通过这种方式传递到网上,间接引起全网民的关注。因此就会频繁出现论坛、聊天室的网民们的侮辱、谩骂或者是,使用一些庸俗的网名、下流的语言。

2.1.2网络诚信意识淡薄。

我国网络上由于时代和互联网发展技术迅速,出现一些诚信意识淡薄的现象,有一些非常违反诚信的行为,像黑客攻击、网络欺诈、网上教唆犯罪等。还有一些属于网络违法行为,包括抄袭、剽窃、盗版制作权等一系列内容,或者传播虚假消息等。这些的都属于违背了我们的诚信原则,违背了我们基本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的"诚信"这一基本要求。

2.2高校大学生"礼、义"品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2.2.1个人信息鉴别能力不强。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许多大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工作上都不仅要经常跟计算机打交道, 并且需要借助网络工作平台, 会使大量的信息输入进计算机,然后通过从网络上查找信息、处理信息,特别信息量的大量涌入导致处理信息的复杂性、难易度不断提高。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我们大学生培养自己具有一定的对是非的信息鉴别能力,需要大学生通过个人自己良好地学习和实践让自己具备一定的认识信息、获取信息、鉴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和传播信息的能力, 这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网络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

2.2.2学校管理教育不完整。

在现如今的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应试教育现在就出现了单一化的问题,传统的德育教育因其内容单一化、方式过时化,不能满足时代需求。特别是互联网的加入,让整个教育机制有了一个新的发展和转变,创新意识教育、整体意识教育、坚韧品质和优良心理素质的培养等教育内容的欠缺让德育工作出现了问题。应试教育让学校、社会过于重视学习成绩的量化标准,从而使一些大学生变得光有知识,但是文明礼仪有很大的缺陷,受过教育却没有素质。正是由于高校管理教育的不完整,对"礼、义"教育的忽视,导致现在出现了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弱化,特别是违反道德规范的活动频频出现。所以需要通过互联网这个散发性的传播方式,让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入到校园,从而深入到人心。

2.2.3传统礼义教育宣传力度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受到了一些影响。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特别是西方国家也有自己的之礼数。所以,礼数是社会关系之稳固,社会文明之基石。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类社会到现在也没有没有超出这样的范畴。崇尚礼仪不仅是全体社会成员的精神需求,而"明礼"也即当代公民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的立身之本。但是,现在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生活中,我们所接触的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少,这样就使传统文化中的"礼、义"逐渐有淡化出人们生活的倾向,让传统文化失去融入现代社会的机会,浪费了我国固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资源。

3网络时代中儒家"礼、义"思想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

3.1儒家"礼、义"对大学生思想认知的培育。

当今社会正在处于全球化的进程中,儒学具有鲜明实践性的学问,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很好的适应现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能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核心,对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礼、乐、孝、忠、信等观念我们要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

3.1.1培养"礼"文化意识。

《论语・学而》说:"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里,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礼"是与等级、秩序、过程、效应相关连的,应势而生。每个大学生都应当学会是非标准的判断以及礼仪廉耻的辨析,学会反思并从中去领悟其中的含义,正所谓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要通过教育和不断的学习,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我们应该懂得弘扬中华礼仪文明,身为天下先,以"礼、义"为荣,弘扬中华礼仪文明,为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祖国建设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谦敬礼让是是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

3.1.2培养"义"文化意识。

《论语.里仁》中说到:"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即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无所谓赞成或反对什么,只要符合道理就行了,其中的"义"即道理。孟子把义作为做人的最高行为准则,认为在义和生命不能并存,即"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情况下,"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也就是要"舍生取义"。所以至于利和义不可得兼,如何取舍,更是不言而喻了。所以儒家文化重视人的德性品格的形成,重视德性的培养以及人格的提升。在中国文化的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以重视礼义廉耻、仁孝诚信为核心的传统美德体系。

3.2儒家"礼、义"思想在网络文化中的渗透。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连续传承,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儒家的文化自觉。从2001年开始,随着互联网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面渗透,网络不再仅仅是一种信息传播手段或者工具,而且日益成为日常生活的媒介环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根据实践发展的需要,逐步从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扩展到整个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网络文化正在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关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建设和文明礼仪教育也不得不从现实生活延伸到虚拟的网上。通过宣传中国传统儒家"礼、义"文化思想,传播在大学生身边,可以通过建立红色网站,重视广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对儒家了解的广泛积极性,从而调动大学生对于儒家文化的积极性、创造性。利用网络的拓扑性使资源增进思想交流和交锋,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利用网络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儒家"礼、义"文化的思想形成和发展,更好的应用于实践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陈伟宏, 马育秀. 突发事件微博舆论传播的特征及道德调控探析[J]. 求索,2012(8):216-218.

[3]吴光, 袁新国, 段丽丽. 儒学问答录[M]. 杭州:杭州出版社,2011.

[4]任强. 在理念与仪则之间--先秦儒家思想中的礼义与礼仪[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128-134.

[5]钱穆. 论语新解[M]. 北京:三联书店,2002.

[6]林彰森. 论儒家传统道德思想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9):220-221.

篇9

金风送爽,秋阳宜人。一年一度的我国传统节日“九九”重阳节又来到了。农历九月初九之所以叫重阳节,这是因为,我国古代对数字的称谓颇有讲究:一、三、五、七、九等奇数称阳数;二、四、六、八、十等偶数叫阴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称为“重九”。日月并阳,两阳相重,故名重阳。

重阳节人们要登高望远,所以又叫登高节。正如一首诗中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一天,人们要登高望远,思念亲人。重阳登高究竟因何而起?对此,人们历来说法不一,不过“桓景避难”之说比较普遍。这是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讲的是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说喝了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此后,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习俗。

其实,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又称“踏秋”,类似三月三日“踏春”,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民间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祭祖与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人伦道德规范,与我们常说的“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仁义礼智信”是最常被提及的道德规范。有爱心为“仁”,尊贤为“义”, “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为智,诚实则为“信”。而“礼”是具体践行这“四德”的行为规范和礼节仪式。荀子所说的“以文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祭祀之礼。祭天地是为了表达对天地的敬畏,祭先祖是为了表达对祖宗的缅怀,祭先贤是为了表达对先贤的崇敬。古人通过祭祀之礼,可以达到疏导情绪,感化天地之目的。重阳节这天进行祭祖和敬老活动,最能体现古人这一独特而朴素的自然道德观。在古代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祭祖,向天地,先祖表达感恩之情与崇敬之意,还可用来表达追求人生欢乐,祈祷长寿的情感诉求。如今,祭祖这一传统礼制现在还在一些地方延续,保留着“秋祭”祭祖扫墓的习俗。而“敬老”传统,不仅得到保留,还被当代人发扬光大,展现和传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崇尚礼仪。

今天的重阳节,已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许多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以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充分展现和传承了祖国优秀的崇尚礼仪的传统文化。人生是一面镜子,对照人生,尊重老人,爱护老人是传统的美德,是社会的责任。让老人笑在重阳,笑在每一天。把最美丽的祝福送给全天下的老人,祝他们健康快乐,幸福美满,笑口常开。(万汝滨)

篇10

关键词:现代城市,传统文化,祭祀文化,发展观

Modern city landscape with traditional sacrifice cultural of the mismatch phenomenon

Abstract: In the modern city constru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apid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each city landscape has been accelerating gradually, at the same time is also showing some urban problems.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inherit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rban landscape between there is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China as ancient civilization has a deep historic background and plentiful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modern city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n how we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In this paper,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onfucian etiquette, a special sacrifice cultural forms and widespread phenomenon with the urban landscape produce the mismatch of phenomenon, the risk in traditional cul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and perfect. Key words: The modern city,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sacrifices culture, development

1 现代城市景观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每一个区域和城市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传统文化、民俗风情。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形成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形态是我们国家有别于其他国家的骄傲和财富。如诸子百家思想、传统文学、传统节日、传统艺术等等这些传统文化都作为我们精神文化的重要部分。而精神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也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点,美国建筑大师沙里宁说过:“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城市景观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文化特别是本土文化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1.1城市景观是体现传统文化的载体

城市是一个硕大的容器,包含着诸多事物。城市景观的建设是城市形象提升的重要举措,城市文化是城市品质的象征。具有内涵的城市充分挖掘其历史文化、本土文化以城市景观作为载体使文化物化给人直观感受。西安环城公园以古城墙为主线而形成的城市景观绿化带。护城河环绕,有亭廊、雕塑、诗碑等风格古朴而稳重。这样的现代城市环城公园为古城墙遗迹的价值和魅力表现起到载体作用。

1.2传统文化是城市景观的内涵

城市文化的宏观取向,要体现所在地区的文化精神。传统文化作为现代城市景观建设的宝贵财富,体现在既是作为城市文化的主要依据,又是城市景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前提和基础。西安大雁塔作为传统建筑文化,已经成为西安的符号,为其周边城市景观赋予了灵魂和内涵。传统民俗文化对城市景观建设及城市特色的展现也具有重要意义。陕西民俗中很经典的“陕西怪”,把传统文化以现代景观设计手法“物化”出来,使景观具有“活”的生命。

2 传统祭祀文化在现代城市中的存在

2.1祭祀文化的普遍存在

祭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精神活动和信仰的表现。“祭者,志意思慕之情也,忠信爱敬之至矣,礼节文貌之盛矣,苟非圣人,莫之能知也。圣人明知之,士君子安行之,官人以为守,百姓以成俗。”《荀子・礼论》。从古至今,从君主到百姓都举行着大大小小的表示重视、崇敬的祭祀活动。以达到心灵上的满足并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得到体悟。①中国古代祭祀是一项隆重而又庄严的仪式,其种类有:祀先代帝王、祀先圣先师、田与享祀先农之礼、亲桑与享祀先蚕之礼、享先医、五祀、高、傩、蜡腊。祭祀对象大致分为:天、地、人、神。这种活动与人们的生活有直接联系,作为民族传统文化被人们逐渐接受和认同为一种价值文化和生命精神。随着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能够客观的认识世界,但这种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对情感的诉求和精神的寄托,还是需要通过一种行为方式来表达。另外受传统文化和礼制的影响,祭祀活动也得到传承和延续。

2.2现代城市中的祭祀现象及其产生的问题

城市作为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直接影响着市民的文化水平及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观念。市民相对进步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思维方式、审美标准,影响其对待封建、迷信等事物有相对客观的评判和进步的思想②,祭祀看似不科学的传统礼俗仪式有着特殊伦理文化,作为人们精神需求能够“物化”的行为方式,在城市中也是普遍存在的。

2.2.1 祭祀作为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活动

在清明节、寒食节、端午节、中元节等传统节日,城市中祭祀主要表现为公祭和家祭,如尧舜祭祀、公祭轩辕,是民族及民族文化认同、血缘认同的一种方式,端午节中华民族祭祀屈原,是表示对为国为民做出贡献的崇敬。清明节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扫墓,市民在革命公园、烈士陵园等举行扫墓祭祀活动。家祭 ,从古至今是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包含家祭、庙祭、墓祭、年祭四种形式,主要是在每年的中元节、中秋节和除夕。现代城市中家祭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表达对故人的思慕和祈福,其场地主要分布在十字街头、天桥下、道路口等。城市中的祭祀活动从形式、内容、仪式等方面已被简化但这种文化形态和社会现象依然存在。

2.2.2祭祀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我们客观地评判祭祀文化对城市的影响,祭祀活动在古代城市中是一项重要活动,其用地占据城市很大一部分。古代城市格局受到祭祀文化一定程度的影响,现代许多城市依然保留其格局和建筑、场所等产物,如北京、西安等。这些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产物不仅对祭祀文化的延续起到一定作用,同时也为城市文化建设起到点缀作用,进而带动与大众活动相关的,如参观旅游等行为的发生。无论是公祭还是家祭,在现代城市中依然延续烧纸、祭酒、烧香等行为。在祭祀节日晚上,这种行为聚集于街头、路口,产生大量的浓烟、纸灰等,经过的人都很避讳,“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据统计,祭祀节日晚上街上的活动和人数明显低于平日。除此之外,由于不慎对城市公共设施的破坏甚至可能会造成失火等现象。社会愈是进步城市愈是发达,与祭祀行为的矛盾也就更加的突出。

3 发展观下现代城市景观的建设与祭祀文化的延续

现代城市景观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包含形形的文化以及社会现象,建设与完善城市景观根本目的在于为人们营造愉悦的、舒适的、能够尽量满足人们需求的环境。而祭祀文化相对于其他传统文化,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属于弱势文化,是人们避讳谈到的事物。除了传统祭祀文化产生的传统建筑在城市建设中建筑文化层面的关注外,大众的祭祀活动以及产生的负面影响在城市建设中是被忽视的。季羡林大师说“文化是一个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有机体” ③。那么在城市不断发展的进程中,祭祀这一作为伦理观念的行为,也理应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有个适合的方式和场地。

首先,辩证地看待祭祀文化,达到思想观念上的进步。祭祀与生死观是有必然联系的,生死观与丧葬也存在一定关系。远古时期,中国的丧葬意识相对是比较淡薄的。《礼记・檀弓》记载:“古者,墓而不坟。”“墓与平地齐”。春秋时,孔子生前表示不修墓,其弟子以在其墓地上植树来缅怀他。汉晋时,人死后即植冢树以表示纪念。④。现今,城市周边墓园建设速度和范围不断升上,墓地也形成不同级别和价格的服务。无论是对城市用地面积及其发展的冲击,还是祭祀活动对城市形象及环境的影响,总之是生死观念对城市发展起到一定的约束和阻碍作用。

其次,利用景观手法合情合理地传承传统祭祀文化。景观是处理“天、地、人、神”之间关系的有效手法,也就是说以“景观”作为载体处理好自然与人的关系,达到儒家思想的“天人合一”。祭祀作为人精神层面的需求,是可以通过景观在城市中存在的⑤。以丧葬中的一个例子说明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在瑞典已施行的一种“低温法”:不对尸体火化,因为那会释放大量有害物质,而是先将尸体浸入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态氮中,待遗体冻脆后轻微摇晃,使其变成粉末,然后将粉末进行干燥处理,最后把干粉装进由泥炭或淀粉制成的骨灰盒埋入地下。6个月后,它们就变成了肥沃的土壤,亲属可以在地上种上植物。现在,每个瑞典人都可以在遗嘱中写明,他想变成哪一种植物。”目前,许多人也接受并提倡网络祭祀,以网络作为载体,在虚拟空间进行献花、烧纸等等活动,来表达对故人的怀念和祝福。以此看来,祭祀也是可以通过既不违背伦理要求也不破坏自然生态的手法在城市中存在。而城市景观作为城市中生态建设的承载体和先行者,应该有解决城市建设与祭祀文化矛盾的方法和能力,城市景观可以提供人们更加生态的、合理的、容易接受的祭祀方法。

4 结论

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城市建设中的财富,我们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合情合理地对其进行传承和发展。祭祀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中人们避讳提及的文化,某些祭祀活动在现代城市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集聚性,对城市形象和城市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在生态伦理观念下,以城市景观作为载体,以景观设计作为手法,解决现代城市景观与祭祀文化呈现的失谐现象及矛盾,构建文化的、健康的、和谐的现代城市景观。

参考文献

[1]林浩,丧葬祭奠:何时“祭”向文明[N].河南省三门峡日报社,2005-04-05(3)

[2]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13-120

[3]季羡林.东西文化议论集[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417-423

[4]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85-288

[5]章海荣,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35-138 301-306

文章标题:刍议现代城市景观与传统祭祀文化的失谐现象

作者介绍:

张 斌 男 生于1985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景观设计

王葆华男 生于1968年 西安建筑科技学环境艺术系主任 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