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礼仪范文
时间:2023-10-27 17:32: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儒家文化礼仪,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儒家"礼;义"思想;道德教育;网络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013-02
在儒家思想中十分注重"礼、义"思想的建设,礼和义主要指精神。但是在现实中,由于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大量信息资源的涌入,同时带来的是网络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冲击,这样就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不到有效地宣传。在十中指出,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并且提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1儒家"礼、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1.1"六艺"中的"礼"。
在传统文化中,关于"六艺"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指古代时的所对应的学校教育,其中学科分为六种,即礼、乐、射、御、书、数六科。这是当时古代教育的基本学科,是儒家文化思想教育对学生要求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在《周礼・保氏》中就明确记载了:"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另外一种说法是指古代的六部典籍,即《诗》、《书》、《礼》、《乐》、《易》、《春秋》。所谓礼者,不学"礼"无以立,在"六艺"中的"礼",则是作为古代时期儒家的礼仪的标准准则。
1.2"六德"中的"义"。
所谓"六德",是指六种美德。曾在《尚书・皋陶谟》中记载到:"日严祗敬六德,亮采有邦。"而这个"六德"则是"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这"九德"中的六种。儒家思想在《礼记・中庸》中提到:"义者,宜也 ",遵行"义"道德, 正确合宜的道理或举动。"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出自《 孟子・告子上 》,指公正、合理且应当做的。子曰:"义者,宜也。"即是义者,理义、道义、正义、公义。
2网络文化下高校大学生 "礼、义"品德的缺失的状况及原因分析
2.1网络中大学生"礼、义"品德缺失的表现。
在提高传递信息效率的同时,网络文明和网络安全问题也备受人们关注 互联网大大提高了传递信息和搜索信息的效率,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基本工具。与此同时,网络文明和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
2.1.1网络礼仪文明流失。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也开始在网络上泛滥起来。人们在享受到互联网数不尽的便利和好处的时候,也不得不忍受网络上面的一些庸俗、浅薄。网络的出现,让网络作为现代传播媒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由于手机和计算机的技术的发展速度结合互联网的完善,导致一些"随手拍"在一些论坛和贴吧很火热,某些学生和市民便会通过这种方式传递到网上,间接引起全网民的关注。因此就会频繁出现论坛、聊天室的网民们的侮辱、谩骂或者是,使用一些庸俗的网名、下流的语言。
2.1.2网络诚信意识淡薄。
我国网络上由于时代和互联网发展技术迅速,出现一些诚信意识淡薄的现象,有一些非常违反诚信的行为,像黑客攻击、网络欺诈、网上教唆犯罪等。还有一些属于网络违法行为,包括抄袭、剽窃、盗版制作权等一系列内容,或者传播虚假消息等。这些的都属于违背了我们的诚信原则,违背了我们基本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的"诚信"这一基本要求。
2.2高校大学生"礼、义"品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2.2.1个人信息鉴别能力不强。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许多大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工作上都不仅要经常跟计算机打交道, 并且需要借助网络工作平台, 会使大量的信息输入进计算机,然后通过从网络上查找信息、处理信息,特别信息量的大量涌入导致处理信息的复杂性、难易度不断提高。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我们大学生培养自己具有一定的对是非的信息鉴别能力,需要大学生通过个人自己良好地学习和实践让自己具备一定的认识信息、获取信息、鉴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和传播信息的能力, 这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网络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
2.2.2学校管理教育不完整。
在现如今的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应试教育现在就出现了单一化的问题,传统的德育教育因其内容单一化、方式过时化,不能满足时代需求。特别是互联网的加入,让整个教育机制有了一个新的发展和转变,创新意识教育、整体意识教育、坚韧品质和优良心理素质的培养等教育内容的欠缺让德育工作出现了问题。应试教育让学校、社会过于重视学习成绩的量化标准,从而使一些大学生变得光有知识,但是文明礼仪有很大的缺陷,受过教育却没有素质。正是由于高校管理教育的不完整,对"礼、义"教育的忽视,导致现在出现了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弱化,特别是违反道德规范的活动频频出现。所以需要通过互联网这个散发性的传播方式,让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入到校园,从而深入到人心。
2.2.3传统礼义教育宣传力度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受到了一些影响。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特别是西方国家也有自己的之礼数。所以,礼数是社会关系之稳固,社会文明之基石。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类社会到现在也没有没有超出这样的范畴。崇尚礼仪不仅是全体社会成员的精神需求,而"明礼"也即当代公民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的立身之本。但是,现在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生活中,我们所接触的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少,这样就使传统文化中的"礼、义"逐渐有淡化出人们生活的倾向,让传统文化失去融入现代社会的机会,浪费了我国固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资源。
3网络时代中儒家"礼、义"思想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
3.1儒家"礼、义"对大学生思想认知的培育。
当今社会正在处于全球化的进程中,儒学具有鲜明实践性的学问,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很好的适应现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能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核心,对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礼、乐、孝、忠、信等观念我们要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
3.1.1培养"礼"文化意识。
《论语・学而》说:"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里,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礼"是与等级、秩序、过程、效应相关连的,应势而生。每个大学生都应当学会是非标准的判断以及礼仪廉耻的辨析,学会反思并从中去领悟其中的含义,正所谓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要通过教育和不断的学习,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我们应该懂得弘扬中华礼仪文明,身为天下先,以"礼、义"为荣,弘扬中华礼仪文明,为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祖国建设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谦敬礼让是是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
3.1.2培养"义"文化意识。
《论语.里仁》中说到:"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即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无所谓赞成或反对什么,只要符合道理就行了,其中的"义"即道理。孟子把义作为做人的最高行为准则,认为在义和生命不能并存,即"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情况下,"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也就是要"舍生取义"。所以至于利和义不可得兼,如何取舍,更是不言而喻了。所以儒家文化重视人的德性品格的形成,重视德性的培养以及人格的提升。在中国文化的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以重视礼义廉耻、仁孝诚信为核心的传统美德体系。
3.2儒家"礼、义"思想在网络文化中的渗透。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连续传承,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儒家的文化自觉。从2001年开始,随着互联网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面渗透,网络不再仅仅是一种信息传播手段或者工具,而且日益成为日常生活的媒介环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根据实践发展的需要,逐步从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扩展到整个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网络文化正在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关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建设和文明礼仪教育也不得不从现实生活延伸到虚拟的网上。通过宣传中国传统儒家"礼、义"文化思想,传播在大学生身边,可以通过建立红色网站,重视广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对儒家了解的广泛积极性,从而调动大学生对于儒家文化的积极性、创造性。利用网络的拓扑性使资源增进思想交流和交锋,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利用网络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儒家"礼、义"文化的思想形成和发展,更好的应用于实践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陈伟宏, 马育秀. 突发事件微博舆论传播的特征及道德调控探析[J]. 求索,2012(8):216-218.
[3]吴光, 袁新国, 段丽丽. 儒学问答录[M]. 杭州:杭州出版社,2011.
[4]任强. 在理念与仪则之间--先秦儒家思想中的礼义与礼仪[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128-134.
[5]钱穆. 论语新解[M]. 北京:三联书店,2002.
[6]林彰森. 论儒家传统道德思想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9):220-221.
篇2
【关键词】儒家;伦理文化;治未病;影响
1我国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内容
“治未病”思想的理论形成于《内经》(《黄帝内经》简称,下同),完善于《难经》。《内经》首次提出“治未病”概念,形成了未病先防,患病早治的思想,并且提出了内容丰富的养生防病的原则和方法。《难经》继承了《内经》的“治未病”理论,明确提出了防止疾病传变的思想和方法,使“治未病”理论更加具有临床实用价值。“治未病”理论的形成标志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标志着我国医学的发展己从被动治疗提高到主动预防的水平。我国“治未病”的理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未病先防,俗语说“防患于未然”就是这个道理,《老子・七十一章》:“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就是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内经》中“治未病”一词出现了三次,其中“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主张在疾病发生之前就做好预防工作,一旦疾病发生人体就会受到很大的损害,到时候再进行治疗就来不及了。其次是既病防变,要求在疾病发生以后防止病邪深入传变甚至发生危变。“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素问・人正神明论》)在疾病发生初期积极治疗是上等医生主看重的;《金匮要略》也有“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观点,根据人体传变规律积极治疗,防止疾病传染到其他脏器;《难经》也充分肯定了这个观点:“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最后一个内容是很容易被忽略的防其复发,它主要是指在疾病治愈以后,要通过一些方法和措施,做好预后工作,防止疾病的再次发生,立足于扶助正气,强身健体,防止疾病复发。
养生观也是“治未病”理念的表现之一。养生观的关键在于调和阴阳,“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在四时调摄养生方面,《内经》提出“夫百病之生也,……大惊卒恐。”(《灵枢・口问》),“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素问?移精变气论》)。
2我国“治未病”的思想理念是以我国传统伦理思想文化为背景形成的
2.1儒家学说为“治未病”思想提供伦理支持《内经》曰:“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尚书・泰誓》曰:“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世界上最尊贵的就是人,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自身的发展,治疗和预防疾病都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健康,其作用对象就是人。
2.1.1儒家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和道德原则,“仁”贯穿于我国古今医疗活动始终。“仁”是孔子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
2.1.2中和思想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和理论。儒家认为人们的道德修养若能达到致中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均能各得其所,达到和谐的境界了,这是符合中庸之道的道德修身境界的一种原则。《荀子・王制》:“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乾听之绳也。”《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素问・疟论》说:“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通过损有余和补不足,使人体内环境和外环境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1]。
2.1.3孝道观对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影响。孝道观是中华文化与中华伦理的所特有的内容,在传统儒家思想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一种亲子之间的伦理规范,也包括宗教、医学、政治等诸多方面的文化内涵,可以说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2]。《孝经?开宗明义第一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认为孝道最基本的就是保证自己的身体不能有丝毫的损伤,因为身体肌肤毛发都是父母给予的,保持机体的完好无缺是对父母最基本的孝顺;在此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对自己的身体都是非常爱护的,通过各种方法尽量保证自己的身体免受病邪的侵袭,及时制止疾病的进一步传播和传变,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作用,使“治未病”思想有着肥厚的生存土壤。
2.1.4儒家其他思想对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影响。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他明确地告诉人们,应当根据不同生理时期的体质和心理特点,陶冶情操,养护体魄;青少年时,身心发育不成熟,不可恋色早婚;人到中年,精力充沛,仍须劳逸结合,修身养性,不可过度疲累;人老时,体质虚弱,更要淡泊名利,超脱俗念。孔子曾留下“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感叹。他欣赏清心寡欲,乐观开朗,刚毅坚强的性格,反对怨天尤人 [3] 。孟子则更注意养心葆神,提倡“寡欲”,“养浩然之气”。孟子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儒家的经典著作《周易》中明确提出:“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这和中医“治未病”思想是不谋而合的。
参考文献
[1]佟子林,刘俊.中医学防治亚健康的机制与方法研究[J].医学与哲学.2008,29(1):13-15.
篇3
[关键词]文秘工作;文书档案;管理;一体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4.142
[中图分类号]C93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4-0-01
1 文秘工作和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关系
这两种工作是有一定联系的,并且又在一定程度上相互独立。在日常的工作任务中,文秘工作和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有所不同。但这两种工作的主体都是公文,公文出自文秘工作中,而档案的形成也是从公文中提取的。文书档案就是公文的续集,从这些方面来看这两种工作又是紧密联系的。如果想把档案的工作做全面,就必须从对公文的严格要求做起,公文处理是档案工作的基石,它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文书档案的好坏,所以说文秘工作是促成这两种工作走向一体化的关键所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档案的管理工作正向着文档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发展。这种管理模式是从这两种工作的大局出发,在公文的生成、制发、归档、管理等工作中全部使用电脑的管理系统。这就要求各个相关部门对档案的录入和输出都按照统一的格式进行。这样就方便了管理,减少了许多重复工作,节约了时间、财力、人力,使这两种工作更加规范,从而满足现代化的要求。
2 文秘工作和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这两种工作的日常运行过程中,都是各自负责自己的工作内容,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使这两者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文秘工作对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不明确,而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在工作中也不会考虑到文书工作的内容,最终导致在公文的格式及管理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规范现象。
2.1 文种使用不清,公文格式、附件不规范
公文是非常规范的一种文体,我国也出台了相应的法律规范对其制发、使用等环节进行了规范,起到了一定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公文质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工作人员分不清公文的“请示”和“报告”这两种不同文种。在许多时候混用这两种公文,影响公文的受理和本身作用的发挥。再者就是许多公文附件在制发的过程中,没有在正文中对附件进行标识,出现多个附件时没有对附件进行编号。还有就是在公文的格式上也存在许多不规范现象。这些都影响了公文的受理、传递、规范化和管理等工作。
2.2 版记不全面,办理程序不规范
文书工作和文书档案工作实现连接就是通过版记进行的,但许多文秘工作却对其不加以重视,出现一些公文没有印发部门和时间等现象。另外,文秘工作在选用主题词时,理所应当地把公文标题的一部分作为主题词。再者就是在许多公文办理工作中存在不规范现象,例如,越级签发、没有对公文进行登记就签发等,这些都会影响到文书档案工作的质量。
2.3 归档资料不完整、编号不规范
在传统的归档工作中,一般都是将公文原稿或者修改稿同最终稿进行装订存档。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开始使用电脑进行存档工作,这使得存档工作一般只有定稿,缺少原稿、修改稿,造成归档资料不完整。还有就是一些公文因为没有及时登记出现漏编、错编甚至重编的现象,造成公文编号不规范。
2.4 用纸不达标、装订不规范
纸张大小、型号不统一,导致在装订时出现掉页等情况,影响公文的整体美观。另外,对公文的用纸质量控制不严格,一段时间后出现字迹不清晰等情况,严重影响公文质量。
2.5 材料字迹不清晰、存档资料不全面
许多记录资料字迹不清楚,不方便长时间保存。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些工作人员为了一时方便,将自己唯一的资料交给上级,导致部门内部资料减少。
2.6 移交资料不及时
因为日常的公文及其他工作任务比较繁忙,导致移交资料不及时,给档案管理工作造成了不利影响。
3 实现文秘工作和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一体化的措施
3.1 强化文档相关人员的管理意识
为避免文秘工作和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出现问题,确保档案管理质量,必须提高这两个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在完成本部门工作任务后多了解另一个部门的工作,提高自身工作意识,为实现这两种工作向着一体化发展打下基础,使文档一体化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3.2 强化公文全过程的管理工作,树立质量意识
首先,相关工作人员要有很强的质量意识,在公文的制发、编制、归档等工作中注重其质量。保证公文更加规范。全面详细地了解公文的格式、要求等,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错误,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麻烦。
3.3 加强公文的标准化建设
要想实现这两种工作的一体化,就必须注重日常工作的标准化。这会使公文使用、归档、管理等环节更加便捷,不存在标准不一样的麻烦。
3.4 强化文秘工作中的文书立卷工作
文书立卷是文书处理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档案工作开始的起点。所以说文书立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于促进文档一体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霍世清.机关文秘人员素质与文书档案管理[J].攀登,2007(5).
篇4
关键词:中国;韩国;大学生;礼仪教育;启示
礼仪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是道德意识、道德信念等精神内涵的外化,体现着人们的道德修养,没有对礼仪精神内涵的深刻把握,就不会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1]所以,对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决不能停留在表面,而是要充分发挥礼仪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韩国与我国在地理位置上同属亚洲国家,文化传统和价值观有相似之处,且在全球化进程中都遇到了东西文化的冲突。[2]但是,在西方价值观腐蚀到处蔓延时,韩国却充分发挥礼仪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因此,学习韩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运用礼仪教育的经验,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礼仪教育的内涵
(一)礼仪
“礼仪”一词,最早出自《诗经》:“为宾为客,献酬交错。礼仪卒度,笑语卒获[3]。”礼仪的含义有很多,本文主要从“礼”和“仪”两方面解释。所谓“礼”是指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节,它是一种道德规范:尊重。“仪”就是恰到好处地向别人表示尊重的具体形式。“礼仪”指的就是人类社会交往中应有的礼节仪式,是指人们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为人们所认同和遵守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4]。
(二)礼仪教育
礼仪与教育的结合构成了礼仪教育,礼仪教育属于教育的范畴,是教育概念的一个重要分支。礼仪教育的具体内涵是指根据社会交往活动中的礼仪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以全面系统的影响,使之掌握礼貌、礼节、交往程序等,学会表达尊重和敬意的活动[5]。
二、中韩两国礼仪教育的相同点
(一)注重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古代统治工具的儒家经典,也是封建社会的文化主体,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容。韩国和中国同属于儒家文化圈的一员,其文化也受到儒家仁、义、礼、智、信等观点的影响。在韩国,早晨长辈上班前,晚辈要鞠躬说“再见”;吃饭时,长幼有序,年长者落座动筷后,年幼者才能动筷吃饭;各种宗教都有人信仰,但是儒家文化却是他们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在社会生活中,反映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长幼之间的关系、男女之间的关系和朋友之间的关系;在社会关系的阶级组织,则反映出对老人的尊敬、对教育的渴求、对死者的祭祀仪式和继续扩大家庭的影响力,忠孝思想仍然是教育儿童的基本道德。[6]尽管后来西方的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侵入韩国社会,由此引发了许多的社会问题,但是,儒家的道德伦理依然是韩国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主要手段,并且更加强调儒家文化的作用。在教育方面,大部分的学生都知道孔子、孟子、老子和庄子,也熟悉他们提出的代表性理论。
(二)注重实践活动
中韩两国的高校进行礼仪教育,把礼仪理论教育和道德实践作为礼仪教育的重要手段,认为理论学习和观念掌握都必须通过行动和实践表现出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利用录像、图片、录音等形式图、文、声并茂地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激发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采用体验式和技能训练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观察、模拟、小组评价等途径体验礼仪行为,再加以反复训练,从而使学生掌握礼仪技能,明辨事理,培养良好的品行。[7]不仅如此,有些高校还创造机会在课外进行训练,比如到公司、宾馆、酒店、商场等进行实地学习和训练,使教学意义更为深刻。
(三)开设礼仪课程
中韩两国的高校均开设了大学生的礼仪教育课程。其课程内容主要针对社会的道德礼仪问题展开,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礼仪自觉意识,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还开设大学生礼仪基础课程,其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校园礼仪、面试礼仪、涉外礼仪等,目的是榱伺嘌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良好习惯,规范学生的举止言行,树立朝气蓬勃,文明礼貌的当代大学生新形象。
三、中韩两国大学生礼仪教育的不同点
(一)礼仪教育的方法不同
我国高校的礼仪教育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来进行,采取正面、直接的教育模式。而韩国高校则更为注重让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自然而然地接受礼仪教育,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在课程教学方面,韩国高校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方式更为隐蔽和深入。在课堂教学中,韩国非常重视通过公民社会课程以及历史课程的教学,向学生传授礼仪知识,提高礼仪的实际践行能力。
(二)礼仪教育的内容侧重点不同
韩国学校礼仪教育从幼儿园开始,一直持续到大学。为了对学生进行完整的礼仪教育,韩国的教育部门制定大学礼仪教育的内容,并把礼仪课设为必修课,而且鼓励各个大学根据自身的师资状况开始礼仪方面的选修课。中国的大学虽然也开设礼仪课程,但大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教学内容多由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设定,缺乏统一性;从小学到大学的礼仪教学内容也会出现重复的现象,不能体现教育内容的层次性。比如,中国妇女出版社新近推出了《我们是礼仪之邦书系》,包括《幼儿礼仪》、《小学生礼仪》、《中学生礼仪》和《大学生礼仪》四个分册,在内容上就出现了多次重复的情况,甚至还有雷同的地方。
篇5
“礼”是儒家文化的主要标志,唐代茶诗中即凸显出儒家的礼文化旨趣。唐代茶诗的出现,反映了唐代文人墨客对茶文化的情有独钟。诗以言志,唐代文人墨客在品茶、饮茶之时,将自己的品饮感受寄寓于诗歌中,将自己的旨趣、爱好以诗歌的形式予以表达,从而使儒家的礼仪在茶诗中得到了充分展示。唐代茶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僧人曾起到了很大作用。文人与高僧大德在交往过程中结下不解之缘,他们彼此以诗会友、以诗言志,创作出大量诗歌。诗中有礼,以礼彰显出儒家之礼仪文化。众所周知,儒家文化一直讲求仁、义、礼,并试图将之推广开来。“礼之用,和为贵”[1],此言精当地说明了儒家文化的价值旨归。儒家所追求的文化发展目标,其终极价值指向是因礼而和。中国历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儒家文化讲求礼,唐诗中的茶文化充分体现了儒家文化的礼仪性、和谐性。如张籍的诗歌《和陆司业习静寄所知》:“幽室独焚香,清晨下未央。山开登竹阁,僧到出茶床。收拾新琴谱,封题旧药方。逍遥无别事,不似在班行。”[2]4328此诗即表明了儒家礼仪文化之价值旨归:唐代茶文化尤其发达,因之,唐代以茶待客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喝茶的过程中,敬茶为客,待客以茶,其间彰显了儒家的礼仪文化。诗人以茶待客,体现的是敬茶人的热情、大方。同时,在诗人敬茶的过程中,彬彬有礼,凸显了敬茶之人(施礼)与饮茶之人(受礼)的和谐之美,并由茶礼到茶诗构成了完美的茶文化。再如白居易《曲生访宿》诗云“村家何所有,茶果迎来客”[2]4326,亦凸显了儒家的礼仪文化。其一,由白居易之诗可以管窥唐代待人以礼的茶文化的兴盛,在唐代不仅以茶待客,同时还配有茶果,凸显出唐代茶礼;其二,对来访客人敬之以茶,是一至高的礼仪,凸显了儒家礼仪文化的规约性,即茶文化凸显了儒家的礼文化,茶文化中蕴含着儒家之礼,由茶诗可以管窥儒家茶文化之礼事。在唐代,客人来了,小孩要以茶敬之,孩童均知茶事中所蕴含的礼文化。有唐以来,主人即使生病卧床,如若客人来访,亦要起床提供茶饮,以示对来客的尊重与敬意。如张籍的诗歌《赠姚合少府》:“病来辞赤县,案上有丹经。为客烧茶灶,教儿扫竹亭。诗成添旧卷,酒尽卧空瓶。阙下今遗逸,谁瞻隐士星。”[2]4326这首诗反映了主人卧病在床,客人来访之情形。虽是卧病在床,但是有客人来拜访,依然会起床泡茶敬客,以示主人的热情,体现出儒家文化以礼待人的特质。诗人在病重之时仍然要为访客“添炉烹雀舌”(刘禹锡《病中一二禅客见问因以谢之》)、“为客烧茶灶”,儒家的礼仪文化在烧茶、品茶的茶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彰显。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既有唐诗宋词之美誉,同时也有隋唐佛学之佳谈,诗歌与佛学是隋唐时期的显著特征。唐以降,文士与僧人的交往,以及以茶交友之风盛行,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茶文化。因为“佛教的寺庙往往建筑在山水俱佳的名胜之地,这些地方是唐代诗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时的隐逸之所和心灵向往之地。也正因如此,唐代诗人就和僧徒结下了不解之缘,与僧徒交往的诗歌、题咏佛寺的作品,在唐诗中占有很大的比重”[3]。唐代饮茶之风盛行,尤其在文士和僧人之间。以茶待客,凸显了敬茶之人的热情,同时也彰显了文士和僧人之间的礼仪文明。如刘禹锡的《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看画长廊遍,寻僧一径幽。小池兼鹤净,古木带蝉秋。客至茶烟起,禽归讲席收。浮杯明日去,相望水悠悠。”[2]4026同样,陆龟蒙的《谢山泉》亦体现出了这样的礼仪文化:“决决春泉出洞霞,石坛封寄野人家。草堂尽日留僧坐,自向前溪摘茗芽。”[2]4026在陆龟蒙的这首诗中,反映了作者待客以礼,亲自为客人煎茶的全过程,彰显了儒家的礼仪文化。唐代文人通过诗歌抒情,以表达儒家内在的道德文化底蕴,即表现出儒家文化的礼仪特色。在唐代茶诗中,除了体现儒家的礼仪旨归外,还凸显出佛教文化的禅悦旨归。
唐代茶诗中佛家的禅悦旨归
唐茶诗中之所以能够体现出佛家的禅悦旨归,是茶本身的功能使然:茶清淡甘甜,常饮茶可以提神、益思以及消除疲劳,让人之精力专注于本心,获得本心之旨归,这其中暗含着禅悦之趣。禅本身的意思为禅定,不为外物所扰,不为外物所动,即般若学所倡导的不执着于有,也不执著于无,倡导对待任何事物均要采取一种不即不离的态度。不执著于外物,如此才能获得禅机真谛,为此,禅宗提出了“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三个基本命题,教化众生不要拘泥于外界事物,因为“于一切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4]。这即是我们所说的超然于外物的一种释然情怀。这种情怀为文人墨客所吸纳,并通过茶诗来表达他们“随缘自适”的禅悦旨趣。“禅”本是佛教中国化的表现。禅之原初系“禅那”之简称,佛教经典中对禅是这样阐释的:“禅也者,妙万物而为言,故能无法不缘,无境不察。然缘法察境,唯寂乃明。其犹渊池息浪,则彻见鱼石;心水既澄,则凝照无隐。”[5]禅之心性之思即蕴含着“寂”,即通过内心世界的寂静,达到内心世界的谐和。禅宗讲求“悟”,“悟”有渐悟、顿悟之争。在中国化佛家中,无论是渐悟还是顿悟,其宗旨均是为了达到直指本心、见性成佛。唐代茶诗也体现了这种直指本心之悟,而悟性的获得即是因饮茶而起。茶的基本功能在于提神、益思、消除疲劳,让人之力量专注于本心,以获得本心之旨归。僧人可借茶消除疲劳,借茶来明心见性,达到至善的道德境界,获得人生之理,通过茶的恬淡而达到对万物的超然,从而提升“色即是空”的人生境界。佛教讲究“悟”,而饮茶能促使人有所妙悟,这种妙悟即在于悟人生之真谛,去人生之苦谛,达到最高境界。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指出“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6],揭示了禅道与茶诗在“悟”方面的异曲同工之妙。另一位茶诗大家吴海在《藏海诗话》中亦表明了这一态度:“凡作诗如参禅,须有悟门。”茶诗与禅文化具有可通约性,在唐代,一些有识之士常用茶诗来表达自己的那种安闲自然、淡泊宁静的心境。通过对茶诗的体悟,了解到人之生命与宇宙之谐和一致,使人获得一种超然的人生态度,不为外物所累,不为外物所迁,进而获得禅悦旨趣。在中国哲学史上,隋唐时期主要是佛学之时代,也正因为如此,文人与僧人的交往在人之心性修养层面有着共同的话语体系。文人墨客与僧人在交往中,或多或少受到僧人的影响,他们在僧人身上寻找到生活的乐趣、人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文人墨客向往僧人的悠闲自在、清心寡欲和无牵无挂,艳羡僧人“共水将山过一生”(杜荀鹤《题道林寺》)的虚静生活,并由此获得人生的乐趣。唐代诸多茶诗均反映了诗人这种对禅悦生活的向往。如刘禹锡的诗歌《病中一二禅客见问,因以谢之》:“劳动诸贤者,同来问病夫。添炉烹雀舌,洒水净龙须。身是芭蕉喻,行须筇竹扶。医王有妙药,能乞一丸无。”[2]4028刘禹锡这首诗作于被贬之后,本来心情郁闷,又逢身体有恙,心情无疑是雪上加霜,但此时有远方禅客来探望他,受宠若惊中又感到极大安慰,于是煮茶待客,以上等茶招待客人,以表敬谢之意。作者在诗歌中盛赞这些禅客身心俱空,无忧无虑,手持筇竹,美若芭蕉,云游天下,真是神仙福气。此诗充分展示了唐代茶诗中的禅悦旨趣。再如唐代诗人李中的诗歌《寄庐山白大师》:“一秋同看月,无夜不论诗。泉美茶香异,堂深磬韵迟。”[2]4027诗人与僧人之间的那种和谐溢于诗中,展现了诗人和僧人以茶论诗、吟诗品茶,并在幽静的环境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与享受,最终达至天人合一的至高、至美境界。在品茶吟诗、吟诗品茶之时,诗人、僧人的心灵得到净化,人生境界在茶饮中得到升华,双方都在彼此的交流与沟通中获得人生的禅悦,所谓“世途烦嚣,诗人士大夫久处期间,则又不耐其扰,遂亦不得不往游禅林,借茶求静,暂解尘网”[7]。由品茶、喝茶而获得人生乐趣,称之为茶文化之禅悦,这即是唐代茶诗中所彰显的禅悦之旨趣。李泽厚说:“禅宗渲染的宗教神秘感受,更少具有刺激性的狂热,更少激动昂扬的欢乐,而毋宁更为平宁安静。它不是追求在急剧的情感冲突中,在严重的罪感痛苦中获得解脱和超升,而毋宁更着重在平静如常的一般世俗生活中,特别是在与大自然的交往欣赏中,获得这种感受。比起那强烈刺激的痛苦与欢乐的交响乐,它更能似乎长久地保持某种诗意的温柔、牧歌的韵味。而它所达到的最高境界的愉悦也是一种似乎包括愉悦本身在内都消失融化了的那种异常淡远的心境。”[8]饮茶谈诗,以诗寄情,禅茶一味,唐代茶诗凸显了此种禅悦旨趣。诗人与僧人在交往的过程中,一方面是僧人对诗人的影响,这使得诗人在饮茶、品茶的过程中所创作的诗歌具有禅的属性与特征,使唐代诗人体会、享受到了禅悦的乐趣;另一方面,僧人也颇受诗人和诗歌意境的影响,使唐代僧人身上也有着诗人的气质与情操,因而更增添了唐代茶诗中的禅悦旨趣。
唐代茶诗中的道家隐逸旨趣
唐代茶诗不但尽显儒释的礼仪与禅悦旨趣,还彰显道家的隐逸旨趣。唐代茶诗中的道家隐逸旨趣也别有韵味。如果对中唐以后的诗歌进行发掘与整理,可以发现这一时期的部分唐诗彰显了文人的隐逸旨趣,这与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息息相关。中唐以后,唐朝由盛转衰,各种矛盾与冲突日渐凸显,朝廷内部纷争不断,争权夺利,党羽斗争,弑父、弑君现象日益严重,这种社会现实使一些有识之士的入世情怀遭受打击,“遁世”之念不时涌现。诗以言志,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寄托于茶诗中。整体看来,中唐以后饮茶之风盛行,反衬出当时文人墨客消极遁世的思想。中唐以后的诗人,在茶诗中明确提出“中隐”这个概念,如白居易的《中隐》:“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人生处一世,其道难两全。贱即苦冻馁,贵则多忧患。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穷通与丰约,正在四者间。”[2]4032白居易的这首诗,明确表达了文人的隐遁情怀。这首诗歌虽然不是茶诗,却表明了文人墨客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与感伤,以致想要隐遁起来,逃避现实之难。显然,在当时环境下,文人还不能完全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表达出来,只能以诗言志,茶诗正反映了文人墨客的这一思想情怀。“中隐”是介于“大隐”与“小隐”之间的一种归隐,中隐能有效逃避现实间的混战与纷争,逃避对现实的不满。与儒家的入世情怀相反,“中隐”更多的是一种出世隐逸情怀。“中隐”之价值功用,可从茶叶本身获得,因为茶本身的诸多特点与“隐”息息相关。首先从茶之色来看。茶之色为绿色,与自然之色一样,动物也常以绿色逃避天敌。由茶之色,唐代文人墨客浮想联翩,创作了不少诗歌,因为绿色能让人放松身心,平复心情,抛下烦恼,怡心养情,并让人进入到逍遥自在的境界之中。如诗人卢仝《玉川茶歌》中的“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云凝碗面”[2]4066,即凸显了茶之色。此诗中,作者对茶的颜色、形状作了生动的描绘。诗人面对碧绿的茶园,回想起现实生活中的喧嚣,不禁产生暂时逃离现实、躲避现实之念头,渴望彼岸世界的幽静与安宁。再从茶之生长地域来看。茶树一般生活在幽静的高山坡地之中,且喜温好湿。文人墨客一般喜欢游山玩水,享受山水所带来的宁静与逍遥,如此才能激发自己的创作激情和灵感。文人的这一喜好与茶树的生长环境正好契合,同时也符合道家遁世的超然情怀。最后从茶之香来看。茶有淡淡的清香,甘甜中略带苦。一些文人在品味茶之“疏香”之时,能体会到君子之间淡如水的感觉,从而祛除自身张扬、狂躁之性情,在淡淡的人情中体悟出超然忘机和高雅脱俗,使人达到“疏”之境地。另外,茶之香甜中还带微苦,使人在成功之时不忘奋斗之苦,在享受之时不忘劳碌之苦。唐代诗人在品茶之时创作的一些茶诗,常常借茶之喻自己所向往的生活:幽静、清雅、恬淡,超然于世。如诗人韦应物在《喜园中茶生》曰:“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聊因理郡馀,率尔植荒园。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2]4132韦应物系隐逸诗人,此诗通过描绘茶的习性反映了他隐逸田园的情怀和不染尘俗的、恬静的生活态度。白居易在其诗歌《题施山人野居》中也借茶表达了自己隐遁的思想:“得道应无著,谋生亦不妨。春泥秧稻暖,夜火焙茶香。水巷风尘少,松斋日月长。高闲真是贵,何处觅侯王。”[2]4029在这首茶诗中,作者描绘了道家闲适的隐遁生活:白天插秧种田,晚上品味茶香,并借茶以明志,表明了文人墨客在乱世时所向往的生活,反映了道家的隐逸旨归。再如白居易的茶诗《食后》“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举头望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2]4037这是一首典型的茶诗。在诗中,作者借茶描绘了他所向往的隐逸生活:吃完饭后,小睡起床,手持茶碗,悠然自得。再如唐代诗僧皎然的诗歌《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2]4033作者皎然既是僧人,同时也是诗人。诗中,好友送来了剡溪名茶,白色瓷盏里的茶汤如琼浆玉液,清香四溢,作者一饮二饮再饮后,仿佛进入了道家物我两忘的仙境,妙不可言。茶后仙境正是作者所说的仙人丹丘所追求的那种境界,在此神仙境界中,作者获得了心灵的超脱。唐代像白居易、皎然等借诗以言志的茶园诗人较多,通过茶诗,反映了这些文人恬静、淡雅的生活方式,以及道家的隐逸旨归。
篇6
关键词:老舍;文化积淀;仁义礼智信;道德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0-0016-01
一、老舍作品中儒家“五常”伦理观念的体现
(一)仁
“仁”又是儒家“五常”的核心。《月牙儿》中,主人公“我”纯洁、自尊,曾经怀着美好的愿望为争取自己的独立地位而抗争过,虽然最终还是难逃命运的安排,沦为暗。但是,有一天,那个“磁人似的小媳妇”找到了主人公“我”,要求“我”放了她的丈夫,当“我”得知那个男人已经是有妇之夫时,“我不知怎么才好,我可怜这个。我答应了她。”“我”在沦落之后,内心里依然是怀有“仁爱”之心,有同情心的?
(二)义
儒家对义十分看重,孔子说:“义者宜也,尊贤为大。”老舍笔下的形象虽生活艰辛,但都有着一副古道热肠,特别讲仁义。《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为攒钱买洋车,起早摸黑地拉客,不抽烟不喝茶,更“没有一般洋车夫可以原谅而不便效法的恶习”,生了病连药都舍不得花钱买。但当他遇到由于饥饿而虚脱的车夫老马时,他毫不犹豫地跑出茶馆顶着寒风买回10个包子相赠。“他向来没有轻易撒手过一个钱,现在他觉得痛快,为这一老一少买了十个包子。”
(三)礼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注重礼仪,讲求礼节。儒家文化强调长幼有序,尊卑有别。《茶馆》中裕泰茶馆老板王利发就是“重礼”的典型形象,他一生本着“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作为经营准则,对到店的客人可谓毕恭毕敬,但无奈,还是败给了动荡的社会,王利发惨笑道“……我呢,作了一辈子顺民,见谁都请安、鞠躬、作揖……该贿赂的,我就递包袱。我可没作过缺德的事,伤天害理的事。”
(四)智
儒家传统中非常重视“学问”和“明智”的重要性。《论语》有语:“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朝闻道,夕死可矣”。《赵子曰》的鞭挞锋芒指向以新派自诩其实醉生梦死的青年学生,对于失去传统文化根基的新派人物进行嘲讽的同时,也对不合理的教育方式进行了批评。老舍表现出对当时教育现象的担忧,体现出作者对“真学问”的一种渴望和追求。
(五)信
《论语》有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骆驼祥子》中,祥子因为虎妞的引诱而做了“亏心事”,他心里一直忐忑不安。当虎妞假装以怀上了他的孩子为由,要祥子为她负责时,祥子除了双手抱着头蹲在地上外,无话可说,最后只好乖乖地和这个自己极不喜欢的女人结了婚。我们常从这件不幸的婚姻中得出虎妞泼赖、狡诈,祥子老实、懦弱的结论,但换一个角度,我们从这件事中难道不是可以看出祥子是一个守信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吗?
二、老舍个体生命中的儒家文化积淀
(一)地域环境的塑造。老舍自小在北京传统文化的氛围中长大,儒家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着包括老舍在内的所有北京人。在中西文化交汇中,儒家文化精神在老舍心中的位置并没有完全动摇,仍有着西方文化不可取代的地位。老舍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中写作出的小说,自然会带有传统文化的色彩。
(二)家庭教育的影响。老舍自幼丧父,全家只得依靠母亲打一些零工,挣取微薄收入维持生活。老舍曾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此外,如果没有乐善好施的“宗月大师”的资助,老舍可能就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因此,“宗月大师”这种优秀品格也感染着老舍。
(三)中西文化对照下的择取。老舍并没有直接参加“五四”运动,但他却从思想上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反封建使我体会到人的尊严,人不该做礼教的奴隶”。1924年,老舍到英国讲学,第一次接触西方的文化和社会,以西方文化为参照,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在他的作品中反思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陈旧腐朽的思想观念,蕴含着老舍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体验。
三、老舍创作中儒家“五常”伦理观念的价值意义
老舍在对所塑造人物的赞扬和否定之间,流露出对“五常”伦理的肯定和弘扬!首先是老舍作品中对儒家文化精神的某些方面表现出眷恋和认同,是对儒家文化的肯定和弘扬。其次是对当代社会道德观念的思考和启示。老舍和他的作品为我们留下的精神价值,会随着时代的演进而更新。探索老舍小说创作中的“仁义礼智信”,把优秀传统文化提出来作以警醒和呼唤,重拾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让儒家文化中的精华福泽当代社会!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韩国 儒家思想 高校教育
一、儒家文化的历史背景
众所周知,儒家思想是由我国先秦时期的孔子所创立,经过不断发扬光大,在东亚和东南亚广为流传,特别是韩国和日本。我们在平时韩语专业的学习过程中也了解到,韩国比儒学的诞生地中国更加遵崇儒家文化,《洛杉矶时报》曾报道说:“韩国比中国更儒家”。在韩国,虽然有多种宗教存在,但是在伦理道德上却以儒家为主。在西方文明侵入韩国社会后,各种社会问题有所增加,但是韩国政府以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作为维护社会的稳定的制约力量,在教育中深化儒家思想。韩国人日常生活中可以体现出的儒家传统文化,而且通过种种细节可以看出,儒家文化已经深深根植于韩国社会,在政治体制,经济模式以及社会生活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某些积极的影响。
但是现在外来文化的强力冲击之下,我们对儒家思想的传承的意识越来越淡。科技发达了,人们更多愿意面对手机和电脑,甚至连几岁的孩子都心心念念着电子游戏,而对一些传统游戏完全不了解。很少有学校会为学习传统文化专门开设课程,这导致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当我们为圣诞节大肆庆祝的时候,很多年轻人已经不会包粽子、做汤圆,一到端午元宵,都去超市里买粽子和汤圆。这些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必须重视。
二、儒家文化对于高校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中开展关于儒家文化的系统性的课程较为合适,一来,大学生相对来说时间比较充足,没有特别繁重的学业压力,而且大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高校中是学生学习多元化的知识的好时机,但我们不能忘本,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不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被人们淡忘,学习传统文化是每个学生都要做的。
儒学这一在中国文明史上独领上千年的传统文化,在当今的学校人才教育中,更显示出其非凡的现实意义。重视儒学经典教育,让每个学生终身受益。学习儒学经典著作,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把握儒学经典精髓,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弘扬儒学经典文化,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 因此,学校在实施教育过程中,结合社会现实、针对学生实际,把儒家经典教育纳入学生课程体系之中。
儒家思想本是中国几千年以来的文化精髓,流传到韩国后也相当受重视。韩国现在从小学到大学都有专门设立有关儒家文化的课程,反观我国学校中开设的却少之又少。
我们要学会根据韩国的儒家文化来反思自己,并且在高校中开始着手。大学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最后一个阶段,不仅要从专业知识技术的角度,更要是从人格素养的方面来考虑,一个学生是否能成为真正的栋梁之才。
现在,中韩两国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很多人去学习关于韩国的历史文化,其中也不难发现两国的文化中有许多的相似点,当韩国把儒家思想十分推崇的时候,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毕竟这是我国的文化,大学生作为一代即将出世的新生力量,更应该把儒家文化发扬光大。
三、儒家文化在韩国高校的发展
细心观察,在韩国语的部分词语的运用上有很值得深思的现象,比如在汉语中通常会使用“我妈妈”或“我爸爸”等词,而在韩国语中,却用“?? ??”翻译成中文也就是“我们妈妈”,这实在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语言现象,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儒家文化对于韩国本土文化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早在1960?年,韩国就将儒家文化放入到大学、中学、小学的教育科目里面。在推行国民精神教育的过程中,韩国始终把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作为载体,通过传播儒家文化达到铸造韩国民族精神之目的。韩国初中道德课渗透儒家文化传统,要求学生要孝敬父母老师,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与人要和谐相处。大学开设的国民伦理课吸取儒家文化的精华,并且进行自立自主思想方面的教育,以达到强国之目的。亚洲金融风暴过后,韩国又提出“文化立国”国策,充分挖掘儒家文化精髓,将其融入到现代生活之中。?例如,在高丽大学中设有“职业与道德、道德理论教育”的必修课程,和孟子著作导读、韩国的儒家等一些选修课程。而且韩国著名的成均馆大学的办学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王室对儒家思想的进一步理解与研究。
韩国推行“文化立国”最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挖掘儒家文化的精华,把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发挥儒家文化的社会功能。儒家文化是值得我们乃至全人类都应该珍惜的精神财富,我们肯定其德育价值和弘扬儒家道德思想的同时,要正视其时代局限性。 由此看来,韩国相当注重儒家的发展,对我国高校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比如,上课前,见到老师说:“老师好。”下课时说:“老师再见。”这些都是我们平时比较忽略的东西,虽然说师生之间像朋友一样相处的模式有助于推动学习氛围,但是尊敬老师这一点我们必须要牢记,而且要用行动来表示。或者还可以举办有关儒家的文化节、知识竞赛等一些有趣的活动,这样寓教于乐更加可以让同学们接受,因为有不少同学表示由于儒家理论课程比较枯燥,没有很大的学习动力。
通过对韩国高校人文社科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分析,我们一方面要看到韩国高校与我国高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解的差异性,要在承认两国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存在差异的前提下分析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特征背后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要清楚认识到韩国与我国同属于东亚儒家文化圈、同处于全球化时代的转型时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解决好继承传统和坚持创新相结合、民族精神教育和世界公民教育相结合的问题是两国共同的任务。通过借鉴韩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方法和途径,以期能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挖掘新的思路、找到新的方法。
四、韩国德育现状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儒家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长期以来在韩国社会中一直占主导地位,并通过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影响着韩国社会的政治、教育、法律制度及整个经济文化生活。而我们能够感觉到我国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也在加强,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华成语大会等,但儒家文化传承方面尚有不足,特别是韩国适时地发展儒家道德思想,在学校教育方面也采取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方式,这些对于提高和完善我国学校的德育水平应该具有一定的启示借鉴作用。
(一)家庭教育的借鉴
在韩国家庭教育中,非常注重礼治教育。辽宁省沈阳市的西塔地区是继美国洛杉矶以外朝鲜族第二大海外生活区。随着1988年中韩两国建交之后,越来越多的韩国人、朝鲜族人以及朝鲜人来到沈阳西塔地区,许多韩国家庭也随之来到中国定居生活。在韩国家庭中,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从儿时就培养他们按照韩国传统礼仪来尊敬长辈以及爱护晚辈。孩子们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如长辈再给晚辈倒酒的时候,晚辈一定要双手持杯或者右手持杯,另外左手放在右肘部表示尊敬,同时不能面对长辈饮酒,要侧过头饮酒;这些简单的礼节虽然简单,但是却反映了儒家孝、仁、礼思想在韩国家庭教育中的影响。?这一点也无疑是可以为中国高校生所学习的。
而中国式家庭教育,让人联想到的更多是“棍棒”或是“溺爱”这样的词汇。家长们望子女成才心切,然而却往往不知道正确的教育方式,很容易走上一个极端。例如现在的小孩子常常上补习班,为此失去了很多玩乐的机会,也很容易失去小孩子的意志、乐趣等非智力因素。另外,体罚又是一严重的社会现象。不仅家长,甚至学校里都会出现这种状况,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心智发展。
(二)学校教育的借鉴
在韩国教育观深受儒家尊师重道思想的影响,自古传承至今。今天的韩国人对教育的关注度丝毫不亚于国人。在韩国人的观念中,教师和学校对孩子的影响甚至堪比家庭。即使再年轻的教师,享受的礼节也遵照家长的形式。同时,在韩国社会中,教师的社会地位一直以来都受到全社会的认同。
所谓“尊师重道”,这正是儒家文化的精华所在。但据我们调查显示,中国大部分高校虽然都设置有中国文化相关课程,但基本为选修课程,而大学生往往会因这样的课程枯燥而放弃学习。这就导致了除了在学校的基本教育以外,大学生很难在学校内接触到儒家相关课程的教育。对此,我们建议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设置一些儒家文化馆,并辅以多种表现形式来展示儒家文化的精髓。如观看纪录片,舞台剧表演,创新方式的导入也许会吸引一些高校生学习与了解。
儒家文化教育不仅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有很大的帮助,更是可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其人际关系的加强和集体意识的培养都是有极大的作用的。希望中国高校可以借鉴好的教育经验,并形成一种良好的教育的氛围,研究和发扬儒家文化,广泛地应用于我们的高校教育中,取长补短,使大家更好的接受德育教育成长成才,同时增强我们保护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意识。
篇8
昨天,与友忽然议论,说起近年来国学传扬,许多地方的年青人想穿汉服。前不久,到书店查阅书籍,也读到一本介绍汉服的书,上面考查了汉服的历史,并着重介绍了汉人的礼仪,还以时尚的眼光介绍了汉服。这些汉服看起来非常漂亮。春秋战国至汉魏,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不仅是因为出现废除奴隶制以来的学术繁荣,百家争鸣时代产生许许多多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还由于汉代的强大对于中华民族礼仪与文化的发达,对文人墨客的精神世界与风骨的塑造,带有浓重的时代色彩的衣饰与穿着,也形成某种永恒的文化气质,对后代影响深远。
在当今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人们感受到压力巨大,让人总在寻求精神上的放松和解脱。除了远离以些人类的不良习气,我们还能做什么呢?我想,读书接受以些有艺术修养的东西,算是以种陶冶吧!那可不可以在服装文化上体现呢!兴许有人认为,这是以种堂吉诃德式的情结,会有嘲笑与食古不化的批评。窃以为恰恰相反,在当今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中,中国人太欠缺传统文化的修养了。读古书、讲礼仪、读经诵典、吟诗诵词、恭良谦让、有何不好?君不见西方商业文化对青少年的可怕影响吗?为什么我们不可以象曾经受到儒家文化熏染的韩国人学学家庭伦理,向日本人学学礼仪,向台湾同胞学学保持中华文明的传承!
其实我的观点并不新颖。现实社会里,很多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人,身着汉服,谈经论道,弘扬儒家文化。我很钦佩,由衷地赞成。说到自己,在很早以前,就有这样一种情结。大学时代的老师穿对襟衣,老师们不仅用学识打动我,对自己学习传统文化很有帮助,我的毕业论文便是老子思想的一种研究。老师的声容身貌,更是难忘。大学刚毕业那阵我特别喜欢中山装,一副白围巾在冬季更有别样的风格,那时搭配着穿了很长的时间。当时就曾有突想,如果能穿上长衫在课堂上,有会怎么样?事过境迁,那时的尘影随着青年时代的度过已经往事成风,而今,国学被越来越多的世人所推崇,服装情结由然升起。汉服,即中国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不能与“唐装”、“和服”“中山装”等相混合,当然还会更多地关注。
篇9
关键词:儒家文化;日本社会;日常生活;文化教育;家庭教育
中日两国从地理位置上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两国的交往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到隋唐时期进入了交往的繁盛时期。众所周知,日本文化起源于中国,日本汉字是以中国汉字为基础创造而来。儒学和汉字、律令以及佛教一样,很早就传播到日本,并对日本民族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认为是日本“朱子学之祖”的藤原惺窝在《经典题说》中写道:“天自在上,地自在下,上下之位既定,则上者贵下者贱。自然之理所以有序,视此上下可知矣,人心亦然。上下不违,贵贱不乱,则人伦正,人伦正则国家治,国家治则王道成,此礼之盛也。”为当时的幕府统治提供了理论支持。日本的伦理和礼仪都受到了儒家仁、义、礼等观点的影响,至今都还很明显的。
一、儒家文化对当代日本家庭观念的影响
儒家文化强调的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在当代日本,父亲仍是家庭的中心,在家庭中有绝对的权威。这一点从日本人的肢体语言表达上也可以看出来。如果孩子竖起大拇指对朋友说,被这个骂了,就是说被爸爸骂了。日本人“四怕”当中,有“三怕”是自然灾害,另一怕是“老爸”,可见老爸的权威性。二战之前的日本,实行长子继承制。二战之后的1947年实施了日本宪法,民法也做了较大的改动,废除了长子继承制。可是二战结束至今的70余年还是长子继承制居多,长子继承制作为一种社会通俗理念,在日本社会已经根深蒂固,年老的父母多由长子照顾,家产也就顺其自然地由长子来继承。日本民法规定夫妻婚后要同姓,夫妻双方要选择一方的姓氏作为共同姓氏,民法上没有规定一定要以夫姓作为双方的共同姓氏,但妻子改姓占到了96.1%。女性婚后改从夫姓,虽然这不是法律规定,但却成为被日本人认可的普遍做法。
二、儒家文化对当代日本人价值观念的影响
儒家所提倡的“忠”,在当今日本职场体现为员工忠于公司。与家庭相比,日本人更注重公司,把工作放在首位。“灭私奉公”、“与家庭相比工作更重要”这些词语都是对日本人这种理念的批判。日本人的工作理念,长期以来一直被欧美社会所批判,认为日本人劳动过度。有人分析 “日本人为何成为工作的牺牲品?”并总结了以下五点原因:
(一)热爱公司
与为了谋求更好的待遇而换工作的欧美及中国相比,日本社会是终身雇佣制,崇尚“爱社精神”。“爱社精神”不单单是一个词语,而是扎根于日本社会的一种理念。当自己公司经济利益下滑,日本人的一致想法不是换工作,而是想办法让自己的公司好起来。
(二)工作效率低
并不是工作时间完成不了规定的任务,认为日本人是有意识地主动加班,不想早回家。
(三)并非真正加班,是想留在公司
很多日本人以加班为借口,下班后留在公司继续工作,在公司睡X的场面比比皆是。
(四)不知道工作以外的乐趣
日本人从小就是生活在学校与各类补习班中,没有自己的闲暇。导致长大以后,除了工作也知道如何度过业余时间。
(五)担心失去工作
从以上五点来看,最具有说服力的只能是“爱社精神”这一点,其他几点都是从侧面来证明了这一点。正是由于对于公司的忠心,才导致日本人把工作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只有在公司加班才能感到安心,才会有一种归属感。
三、儒家文化在日本社会男女平等上的折射
日本社会的男尊女卑现象要比同属东亚文化圈的中国、韩国严重,这一点从日本女性就职方面可以反映出来。日本国会于1985年制定了“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法”,规定了女性拥有和男性平等的受雇佣权。2016年世界各国男女平等排名指数表明,在被调查的144个国家之中,日本排名111,比2015年下降了10位。因为大多数日本家庭的家务与育儿、儿童教育等全部由女性承担,导致大多数女性很难做到工作与家务两利。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即使是在当今的日本也处于主导地位。在第一条里谈到的夫妻共姓的问题也可以看作是男尊女卑思想的体现。
儒学传入日本,大约是在6世纪,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虽然在近代日本盛行西洋文化,儒家文化被边缘化,但儒家文化已经渗透到日本神道、武士道当中,成为日本人民族性的一部分。战后的日本之所以能够在废墟上发展成为经济巨龙,有人说是因为儒家的思想与西方技术的结合。
参考文献:
[1]黄秉泰.儒家与现代文化─中日韩儒学比较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
篇10
韩剧中相对严肃的长幼尊卑关系、几代同堂的生活方式以及孝顺父母、重视家庭、谦恭有礼的人生态度,让人感受到浓郁的东方文化传统。
尽管不少人评价韩剧是“脑残剧”,但有些热播韩剧中随处可见中国的天文学、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剧情细节,这是韩国的编剧在剧情设计上的精心和功底。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礼仪性的传统文化,在韩、日等国保存得很完整,甚至比中国电视剧都运用的频繁和广泛,题材上也无限制,从现代时装剧到古装剧,比如早期的《爱情是什么》《大长今》,再到《来自星星的你》《月亮拥抱太阳》),始终有很多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痕迹的情节。剧中体现的传统有如长幼有序,韩剧中就不止一次地对这种传统文化进行强调。而反观国内某些古装电视剧,不讲究礼仪传统,简直是一群穿着古装的现代人,这正说明传统文化已经不是要靠电视剧来传承的问题,而是这些优秀的传统,必须时刻装在我们的影视创作者心里,将传统文化与时代元素相融合方能创造出优质作品。
韩剧在中国的流行,除了漂亮的偶像面孔、动人的爱情和细腻的表演,他们其对儒学思想的诠释也是成功的组成部分,韩剧将传统的儒家思想融入到剧情当中,让观众通过观看潜移默化的对传统礼教产生认同。韩剧向中国的成功输出,除了有中国观众认同的传统文化,无处不在的儒家思想以及由此凝结而成的儒学魅力在无形之中为中国观众所接受,并产生了对传统、道德以及儒学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同时,韩国政府积极的文化推广,服饰、音乐、饮食等衍生品也伴随韩剧一同敲开中国的大门。
韩剧中相对严肃的长幼尊卑关系、几代同堂的生活方式以及孝顺父母、重视家庭、谦恭有礼的人生态度,散发着浓郁的东方文化传统。“事亲以孝”被视为传统美德,这一美德在韩剧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加油金顺!》中,婆婆对媳妇金顺十分严格,并无笑脸,但只要婆婆给金顺一点点关爱,金顺便感恩戴德地不停呼唤“妈妈”,正是这种呼唤传递出了那种逐渐远离我们的既疏又亲的东方婆媳关系。韩剧中不仅“孝”道盛行,“悌”也被演绎地炉火纯青。“孝悌”的魅力使得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被这样的真挚所感动,并会在现实生活中身体力行。这样的魅力带来的不只是心灵的收获,更有生活中的启发和道德上的提升。《大长今》剧中讲述的大量韩国饮食、医药知识和详细制作方法,几乎重现了500年前的社会生态,相当于给中国观众上了一堂传统文化普及课。韩剧里的人物看起来个个青春靓丽,可骨子里却都坚守儒道,有专家认为,韩国其实是在把中国的文化精髓改造后卖给我们。“韩流”是儒家文化与美国工业化的大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韩国人恰如其分地掌握了东方传统的精华,融合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以此唤醒观众内心尘封的生活观念。
“事亲以孝”被视为传统美德,这一美德在韩剧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加油金顺!》中,婆婆对媳妇金顺十分严格,并无笑脸,但只要婆婆给金顺一点点关爱,金顺便感恩戴德地不停呼唤“妈妈”,正是这种呼唤传递出了那种逐渐远离我们的既疏又亲的东方婆媳关系。
韩剧中不仅“孝”道盛行,“悌”也被演绎地炉火纯青。“孝悌”的魅力使得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被这样的真挚所感动,并会在现实生活中身体力行。这样的魅力带来的不只是心灵的收获,更有生活的启发。
“仁”是儒家的核心观念,在韩剧中传播关于“仁”的道义可谓数不胜数,尤其体现在主人公性格的设置上。韩剧中女主角大多是“灰姑娘”,没有显赫的身世背景,没有高贵典雅的礼服,没有耀眼发亮的光环,但是她们有单纯无暇的思想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内心也始终拥有一颗天使般善良的心灵,也就是“仁爱”之心。从《夏娃的诱惑》里人如其名的真善美,到《人鱼小姐》里真挚贤惠的雅丽英,再到《浪漫满屋》里单纯朴实的韩智恩、《咖啡王子一号店》里聪明勇敢的高恩灿,她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心存仁爱心怀感恩。“仁者爱人”是她们最鲜明的特点,她们尊敬长辈,关爱晚辈,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身边的一切。
过去韩国街头的招牌经常可见汉字,年长的韩国老人都认得一些,至于根深蒂固的传统理念,礼仪尊卑,韩国人非常看重。1997年,讲述保守家庭和开放家庭之间联姻故事的韩剧《爱情是什么》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引起极大反响,打响了韩剧进军中国市场的第一枪。此后,《蓝色生死恋》《玻璃鞋》《爱上女主播》《大长今》等韩剧在中国相继热播,几乎每一部都深得中国观众青睐。70集韩剧《大长今》的火暴热播,引得从8岁到80岁的各阶层观众追捧。一时间,“氧气美女”李英爱风头无敌,成为无数中国观众的新偶像。韩国料理也借势风行,热遍大江南北。在《魔女幼熙》的第一集中,导演就安排了烧中国菜的镜头,随后观众发现男主角父亲经营的正是中国餐馆,传菜窗口处赫然写着“招财进宝”四个字,接下来,男主角的父母在餐馆内聊天时,背景音乐是《春江遗恨》主题曲《夜来香》,原唱是李香兰。
中国和韩国同属东亚文化圈,自古以来就在文化、历史、地理、人文,甚至族群上有着很深的文化渊源。两国都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和滋养,拥有许多共同的文化特质,如“仁义礼智信”的处世哲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念抱负等,这样的共通和相似成了中国观众接受韩剧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心理基础。韩剧很东方,场景很现代,但骨子里却很传统。韩剧中大多洋溢着完全东方式的谅解、宽容精神以及唯美精致的情调,宣扬展示东方式的伦理价值观念,很容易令中国观众产生共鸣。中国人喜欢看韩剧,不是因为韩剧是进口的洋货,也不是因为韩剧里的美女特别多,是因为韩剧里的故事,更像是中国人身边发生的事情;而中国人所‘隆重’推出的一些电视剧,倒像是在外星球里也许才会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