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中的古典元素范文
时间:2023-10-27 17:32: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流行音乐中的古典元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一大部分—影视作品中古典音乐元素的二次创作。华语电影中,越来越多的背景音乐融入了古典元素,许多歌手不仅唱歌,演戏甚至还当起了导演。周杰伦,这个名字曾经风靡了全华语乐坛,而他执导的首部电影《不能说的秘密》中斗琴的电影情节,就运用到了古典音乐元素的二次创作—肖邦《升c小调圆舞曲》。肖邦的作品在钢琴文献中占有特殊的、独一无二的地位,对于他的生平已无须介绍。没有一个弹钢琴的人不曾弹过她的作品、尽管有的钢琴家一辈子不再舞台上公开演奏,但毫无疑问,每一个钢琴家都学习他的作品,研究它的音乐。甚至于一辈子只弹肖邦一人作品的钢琴家亦不再少数。①肖邦被称为“钢琴诗人”,他的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周杰伦在电影中改编了《升c小调圆舞曲》,另整部电影同样也充满了浪漫的氛围。
《河东狮吼》,这部比较经典的港片,古天乐的角色搞怪,无厘头,深深地抓住了观众的心,而片中经典的《菠菜之歌》片段,也是经过二次创作才会有这么深入人心的效果,片中的原曲是出自哪位作曲家之手呢?巴赫,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巴洛克时期的奠基人物。巴赫诞生于今日德国中部杜林根森林地带的埃森纳赫,他是西洋音乐史上最有才华、最伟大的音乐家。巴赫家学渊源,他的祖父是演奏家、两位伯父与父亲则分别为音乐监督与小提琴手。②由他创作的《康康舞曲》正是电影的取材。
不仅仅华语片有运用到古典音乐元素的二次创作,韩国电视剧《MY GIRL》主题曲《NEVER SAY GOODBYE》,以古典音乐元素为背景音乐的形式,加入RAP 进行了二次创作。这首主题曲取材于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莫扎特是古典主义时期伟大的音乐家,被人们称为“音乐神童”,尽管35岁就英年早逝,但留下的音乐作品不仅仅在钢琴方面有很大的成就,在歌剧创作方面也是专家,被后人所崇拜。相同的一首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不同的想法的加入音乐创作元素同样也被改编成由台湾组合S.H.E演唱的作品《不想长大》。
影视作品中古典音乐元素的二次创作,在此做一个小结,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谈谈第二大部分—现代流行音乐中的古典音乐元素的二次创作。华语音乐如今在世界上也有了一定的地位,一些作品,经过作曲家之手,对古典音乐作品二次创作也开始凸现出属于自己的风格。以乐队组合为例:
1.五月天(Mayday),台湾知名乐队,乐队团长兼吉他手怪兽、主唱阿信、吉他手石头、贝斯玛莎和鼓手冠佑组合而成,前身名为“So Band”乐团,在1997年3月29日改名为“五月天”。这个至今充满了各种活力的组合,活跃于各大排行榜,创作出了许许多多励志歌曲,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在他们的专辑《神的孩子都在跳舞》中收录了一首歌曲《垃圾车》,这首作品的前奏出自于波兰女钢琴家巴达捷芙斯卡之手,这首作品作于1856年,是举世皆知的钢琴小品——《少女的祈祷》,全曲结构单纯,亲切感人,略带伤感,但整首曲子感觉异常柔美,生动逼真地表现了一个纯洁少女的美好心愿。
2.S.H.E,三位青春靓丽的女生,任家萱(Selina)、田馥甄(Hebe)、陈嘉桦(Ella),曾经风靡一时的组合,她们的歌曲遍布大街小巷,专辑《青春株式会社》中,收录的首波主打歌曲《REMEMBER》,原曲为“Sweet Box”的“Super Star”,而副歌旋律为古典乐曲“天鹅湖”,另一首收录于《奇幻旅程》中的《波斯猫》,获得东南劲爆音乐榜颁奖典礼十大金曲,香港TVB8金曲榜颁奖典礼十大金曲金奖,充满了异国风情的音乐因素,出自于科特比In A Persian Market(波斯集市)又名《跳蚤市场》,该作品创作于1920年,整首作品风格变幻多彩,经过二次创作后的作品《波斯猫》,多次被全民欢唱。
3.4 IN LOVE,说起这四个女生的组合,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到她们的踪影了,但是在2001年,一首《一千零一个愿望》,红遍了,歌词写得深入人心:“明天就像是盒子里的巧克力糖什么滋味充满想象,失望是偶尔拨不通的电话号码多试几次总会回答,心里有好多的梦想,未来正要开始闪闪发亮,就算天再高那又怎样,踮起脚尖就更靠近阳光,许下我第一千零一个愿望,有一天幸福总会听我的话,不怕要多少时间多少代价,青春是我的筹码,我只有这一千零一个愿望,有一天幸福总会在我手上,每一颗心都有一双翅膀要勇往直前的飞翔,没有到不了的地方……”多么充满了希望的一首歌,也难怪各大文艺晚会也喜欢用这首歌曲来做表演。《一千零一个愿望》又是改编于哪首古典音乐作品呢?正是德国作曲家巴赫非常有名的《小步舞曲》。
以华语乐坛个人作品为例:
1.张惠妹,AMEi演唱的歌曲《卡门》,二次创作元素来自于比才的歌剧《卡门》中的哈巴涅拉舞曲。
2.林俊杰,最新专辑《学不会》,收录了一首《灵魂的共鸣》,在歌曲的一开始,由朗朗演奏的作品选自于《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林俊杰对主题旋律进行了二次创作。
篇2
摘要: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流行音乐也在发生着变化。从题材、创作形式、表演方式等多个方面都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近年来,我国流行音乐呈现出一种中国风的态势,在创作流行歌曲时融合民族音乐元素,这样的创作已成为一种前卫、时尚的表现。本文主要分析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中所融合的民族音乐元素的具体表现,并思考了在未来流行音乐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流行音乐 民族元素
20世纪后期至今,流行音乐人开始向民族音乐寻找灵感,一大批具有民族特色的流行音乐不断涌现。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在发展过程中以传统的审美精神、情感为出发点,挖掘和利用本民族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采用借鉴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手法、语言等创造出新的音乐表现形式,经过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融合的具体实践后,最终形成了一种流行音乐民族化的发展方向。
一、流行音乐中的民族元素的具体表现
(一)旋律
多采用民族的五声调式,即用宫、商、角、徵、羽五个基本音来进行旋律创作,如周杰伦的《千里之外》、林俊杰的《曹操》、陶吹摹端杖说》等作品都是采用的民族五声调式。
(二)歌词
第一种是直接套用古典诗词的方式,如王菲的《明月几时有》,运用了宋代著名诗人苏轼所写的《水调歌头》,邓丽君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南唐后主李煜所写的《虞美人》。第二种是现代的语言加入具有古典意境的辞藻,如词人方文山,他的作品有《烟花易冷》、《台》等。这些作品中歌词规整,句句押韵,朗朗上口。
(三)演唱
一般来说,演唱方法是根据歌曲本身来决定的。随着流行音乐中民族元素的不断涌现,其演唱方法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
第一种是传统与流行结合。凤凰传奇组合成员有来自蒙古草原的玲花,她的声音大气、空旷嘹亮,十分具有民族特色。还有一位是擅长说唱的曾毅。这两位唱法的结合就是传统与流行的融合。另一种体现就是在流行的基础上融入了戏曲的唱法。如陶吹摹端杖说》,加入了戏曲《苏三起解》的片段。
第二种是现代流行唱法,在演唱时更多的加入R&B转音或是说唱等现代感比较强的唱法,如周杰伦、许嵩等。
第三种是偏民族的唱法。从最初的歌唱家李谷一到如今的谭晶、龚琳娜、汤灿、李思思等一大批民族唱法出身的歌手。
(四)伴奏
流行音乐中的民族元素还体现在伴奏中民族乐器的大量使用。歌曲《纹身》的表演从古琴演奏开始,古琴的声音神秘而遥远,仿佛把听众带到了古代。还有不少流行歌手喜欢在歌曲表演时加入民族乐器现场伴奏。比如加入古筝、排箫、二胡、竹笛、三弦等,这样一边演唱一边演奏的形式,把流行与古典巧妙结合起来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使得整个表演更加具有吸引力。
(五)服饰
2012年龙年春晚,李玉刚以一曲《新贵妃醉酒》亮相于春晚舞台。他着一身金红色的“贵妃”服饰,十分大气奢华。再加上华美、充满古典气息的舞台效果,给人以强烈的视听冲击。
二、流行音乐中的民族元素所引发的争议
在流行音乐中融合民族元素带来双重争议,从正面讲,第一,它的出现丰富了我国的音乐形式,在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音乐风格,是音乐文化的一大突破、创新。第二,歌曲里包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让更多的人接触并学习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就拿歌词来说,“中国风”歌曲的歌词大都以古诗词或文言文为主,当越来越少的年轻人愿意静下来去品读古诗词学习古典诗词的时候,流行歌曲让大家在享受了音乐的同时也学习了古典诗词。另外,加入民族元素的流行歌曲喜欢在配器里面加入我国传统民族乐器来伴奏,这让很多年轻人开始也玩起了这些民族乐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样也有利于我国民乐的传承与发展。还有的歌曲里面加入了京剧等戏曲元素,这也让许多年轻人对京剧、昆曲等传统戏曲开始感兴趣。总而言之,注入民族元素的流行歌曲激发了国人的中国情结,它是一种贴上中国标签的,我国独有的音乐形式,它的盛行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和积极去学习传统文化。
对于流行音乐中民族元素的争议更多的是在唱腔上面。比如近几年流行起来的民通唱法。一些音乐评论家就对这种新的唱法产生了质疑,认为它模糊了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的界线,他们觉得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就该有它们本身固有的样子,比如民族唱法就要讲求高位置,声音明亮,而不应该有近似说话甚至是漏气等感觉的声音。其实无论什么样的唱法都是为歌曲服务的,只要是好听的,让大众接受的都是值得肯定的。
三、对流行音乐融合民族元素在未来发展的思考
流行音乐积极地汲取我国民族文化的养分,给当前中国乐坛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也让我们独特的流行音乐面向全世界,这些具有浓郁中国特色气息的歌曲一定会让世界通过音乐来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由此来推动中国歌曲更迅速有力地发展,因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一)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依存发展
2009年的春晚,“英伦组合”的出现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流行天王周杰伦与民族歌后宋祖英的首次联袂演出,不可否认的是,这是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在公开演出中的首次碰撞,具有历史性意义,据央视索福瑞调查数据表明“英伦组合”的节目,是当年春晚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这说明了民族乐与流行乐的融合正慢慢走向共赢。
传统由发展而来,也要发展下去。中国民族音乐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是新前景,一方面促进了中国民族音乐,另一方面也使流行音乐为更多的人所欣赏。中国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依存发展,不仅丰富了流行音乐的种类和方向,同时也借助流行音乐强大的传播力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推送到世人的眼前,使中国特有的音乐形式得到传播,同时,丰富世界人民的音乐文化。
(二)流行音乐中民族元素的商业性
流行音乐是大众的,它不受地域的限制,可以是各种题材。一首歌曲完全可以是因为在特定的场合、时候、情绪来让人们体会心情。而随着都市化生活的快速发展也决定了流行音乐具有很强的商业性。比如近几年来活跃于流行乐坛的凤凰传奇,他们演唱的很多歌曲都深受大家喜爱,其中最著名的《最炫民族风》更是风靡大江南北甚至国外,基本上人人都会唱几句,也曾一度被拿来用作广场舞的音乐,还有他们的许多歌曲的点击率和下载量也是相当高,大家都喜欢拿他们的歌当彩铃或手机铃声。这股民族风甚至是吹到了国外,在美国就曾拿这首歌当做健美操的音乐。而他们之所以能这么受欢迎,除了歌曲动感的节奏之外,还和它们浓烈的中国味道是分不开的。由此看来,在流行音乐中植入民族元素在未来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
流行音乐中民族元素的出现拓展了流行歌曲的创作范围,作为音乐创作者,要继续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更加积极努力地去学习中国文化,把我们的国粹挖掘出来,再投入到歌曲创作中去,努力创作更多优秀的作品。而作为一名欣赏者,也要多去学习历史,感受千年文化的沉淀,高歌属于自己民族的流行音乐,相信在热爱音乐的人的努力下,流行音乐必然走向更好的明天。
基金项目:
本文章为2013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为:《民族民间音乐与流行音乐的互融性研究》,项目编号:13C83。
参考文献:
[1]张晓霞.浅谈民族民间音乐元素与流行音乐的结合[J].电影文学,2009,(18).
篇3
戏曲元素为音乐节目创新添色彩
流行音乐节目有广泛的受众,但如果都是“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也会令人乏味。要想让音乐节目不丢失舆论阵地,要兼顾多方面,要以内容为王。在音乐节目中,加入现代韵律和戏曲唱腔,配以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打造出全新的流行音乐风貌,新颖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流行音乐和戏曲的改革与发展,不仅丰富了音乐节目的样态,也丰富了音乐节目的内容,更是满足了更多受众的需求。
形式出新,戏曲元素成全新曲。周华健在2011年发行的《花旦》专辑是将京剧与流行音乐融合在一起的唱片。唱了25年流行音乐的周华健变身“花旦”,却并没有因为改了唱法而失去流行,相反更多乐迷为流行音乐与戏曲元素的完美融合而欣喜。为此,周华健曾三顾茅庐邀请梅兰芳的第三代传人胡文阁合作,将梅艳芳的《女人花》改为京歌《女人如花》,以流行歌曲的唱法,加上“梅派男旦青衣”的正统京剧唱腔,真正做到京剧与流行音乐的完美结合。著名歌手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也是一首由京剧改编的流行歌曲,歌词中有古典的文化内涵,唱法上有怀旧的中国背景,编曲上有现代流行音乐的节奏,从而产生出含蓄、忧愁、优雅的歌曲风格,可以说戏曲元素的融入让流行音乐更具有故事脉络。
内容出新,“老酒”增添节目醇香。对于许多受众来说,现在音乐节目的创新主要是形式创新,内容的取材变化都不大。但戏曲元素的融入助推了音乐节目在内容上的创新,打破了原来流行音乐直白清淡的窠臼,新瓶装味道醇厚的“老酒”,在内容上做到了真正变革。音乐真人秀《国色天香》借由戏曲与流行音乐的共性和差异性,在现代与传统之间做了一个跨时代的嫁接,用年轻人能接受的流行音乐做外衣,包裹上戏曲文化的内核,使得流行音乐别开生面。这种内容创新打破了传统戏曲节奏慢不符合当下青年人的节奏,传统戏曲之雅青年人听不懂、对此又缺少耐性的状况。
受众群拓展,提升了传播效果。2014年,国内某卫视推出音乐真人秀《国色天香》,为中国原创电视节目类型开了好头。节目运用“三古三新”方式(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融合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将戏曲韵律与现代节奏相结合,形成独特的音乐曲风。节目中涉及到京剧、越剧、评剧、豫剧、黄梅戏和二人转这六大戏曲艺术,有京剧版的《千里之外》、豫剧版的《superstar》、评剧版的《昨夜星辰》等歌曲。这些音乐备受推崇,广泛传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宋宝珍曾评价:“这是流行音乐和传统戏曲音调的结合。内容的丰富使音乐节目的受众群不仅仅是青年歌迷,还多了老年票友和戏曲爱好者,受众群体的拓宽对节目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都将带来积极的作用。”
戏曲元素为提升大众文化品位添内涵
鲁迅先生曾说,要想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音乐节目的功能不仅仅是为受众提供娱乐和消遣,还应该起到陶冶情操之功效,要能使受众从节目中汲取营养,艺术品位得到升华。如今媒介发展迅猛,受众了解音乐的途径更多元,虽说音乐推广的渠道多了,但对音乐的把握,提升品位与质量的要求,广播电视音乐节目永远都应该是最严苛的,也应该是最有艺术水准的。节目要从引导和培养受众文化品位出发,提高受众文化内涵和对文艺作品的鉴赏力,满足音乐节目该有的社会功能和媒体责任。
提高音乐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流行音乐有不少高雅的上乘之作,但也有一些艺术性不高、思想性不强的作品。因此,吸收中国传统戏曲精华显然有利于提升流行音乐的内涵和品质,加上音乐DJ的推荐和介绍就会提高受众对音乐节目的赏析能力。遗憾的是不少音乐节目的创作和音乐选择存在随波逐流的现象,对美的认知也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如节目中出现了对审丑、审妖不同程度的迎合,这不符合大众审美品位的标准,音乐节目不能单一从追求流行与热度出发而媚俗。戏曲元素融入流行音乐,有利于刺激受众对音乐品位的关注,有利于流行音乐在品位方面的提升。应该指出的是人往高处走,人的欣赏口味也会不断提高。广播音乐节目要想有品位,应该发展面向大众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具有先进的社会主义音乐文化的作品,摒弃违背艺术发展水平和思想认识规律的标新立异、特立独行。
刺激艺术作品对文化的回归。现在不少音乐节目误把文艺等同娱乐,甚至把文化娱乐化,这种泛娱乐化很难满足受众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归根到底,文艺节目的文化和艺术才是满足受众品味需求的关键。过去文艺作品与受众的关系是做什么吃什么,而现在文艺作品满足不了受众的品味需求自然会被淘汰。戏曲元素的融入让我们看到了古典文学的独特魅力,赋予歌曲浓厚的文化内涵,以通俗的形式让人们感受到中国文化,提升受众文化品位,满足受众文化需求。
培养受众文化兴趣。广播音乐节目呈现带有戏曲元素的流行音乐,是借由音乐节目传达戏曲文化,是在艺术的共通中寻找文化传播。以新颖、时尚的艺术手段,将戏曲用独特的形式重新展现在受众面前,改变大众对戏曲的认识,由此引起受众对戏曲的兴趣和关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戏曲文化的发展与创新。融入戏曲元素的音乐作品在文化品位上满足了“票友”与“歌迷”,更培养了大众对戏曲文化的兴趣。
戏曲元素古为今用弘扬民族文化
文化传承是广播文艺作品制作中的更高追求,广播音乐节目创作不能仅仅停留在歌曲的播放与收听上,更要让广播音乐节目具有民族文化的弘扬与继承。音乐节目戏曲元素的融合让古老的中国文化得以传承,艺术呈现得以创新,这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体现,有文化才能让艺术作品的影响力长久。戏曲元素与流行音乐的完美融合,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有如下特点:
唱词具有古典之意蕴。传统戏曲的唱词以及诗词、传说、故事等赋予流行音乐丰富的内涵和发展空间,以此来描绘中国文化清风雅韵、含蓄深沉,有利于受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弘扬。歌手徐佳莹演唱的《身骑白马》是一首歌仔戏桥段融入流行音乐的作品,歌词“我身骑白马走三关,我改换素衣回中原,放下西凉无人管,我一心只想王宝钏”,将传统的薛平贵与王宝钏的故事贴切地表现出来。歌曲中我们听到了薛王对爱情的坚贞,也了解了西凉羌族与中原汉族在民族大融合中的历史渊源。王力宏创作的歌曲《花田错》,其灵感来自京剧经典唱段。流行歌曲《在梅边》的歌词则是来自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经典作品《牡丹亭》,不少青年人因此知晓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认识了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戏曲家汤显祖。在融入戏曲元素的很多流行音乐作品中,也为尘封已久的文化传承提供了发展机遇。
器乐具有中西融合之美。戏曲元素要想在流行音乐中发挥独特魅力和重要作用离不开京剧中的文武大件,武场为打击乐,文场为管弦乐。“京歌”“戏歌”之所以能带给受众不一样的视听体验,就是源于器乐里的中国味道。板、鼓、锣、钹,京胡,三弦一响,就像中国菜的“花椒”“大料”一样,自然而然地别有一番韵味。若想让这些民族乐器在音乐作品中提味,自然少不了流行音乐的底色。将传统民乐与西方流行音乐结合,既古朴典雅又不失时尚现代,给人一种听觉上的刺激,充分体现了流行音乐“中国味”的概念。
唱腔具有中国之魂。中国戏曲种类多达三百多种,声腔源流大致分为以民间歌舞为基础的和以民间说唱为基础的两个类型。国粹京剧的唱腔属于后者的皮簧系统,主要有“西皮”和“二簧”两大声腔组成,“西皮”多以“宫”调式为主,“二黄”多以“商调式”为主。而“宫”调式就是在流行音乐当中所说的“五声调式”,是我国特有的民族调式。如今好多流行音乐都沿用古典“宫”调式音乐的脉络,以这种戏曲唱腔与流行演唱共有的特性将戏曲元素与流行音乐完美融合。著名音乐人荣创作的《梦北京》先有国语版,后由周慧敏演唱为粤语版本《情迷》,其中有大段的京剧唱腔,让人回味;歌手陶吹摹端杖说》前奏采用京剧唱腔,过门伴奏则用假嗓演唱令人惊艳。流行音乐嫁接戏曲唱腔,使流行音乐更具有浓郁的古典韵味。
篇4
关键词:流行音乐;民族与古典音乐;课堂;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072-02
在“流行音乐进课堂”这个讨论了多年的话题尘埃落定之后,“让古典、民族音乐进课堂”这个教育部十年前就发出的呼吁近期又重被部分教育专家提起。这两种观点貌似冲突,其实并不矛盾,两者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不应对立起来。我们要做的,是取长补短,让两者在音乐课堂中并驾齐驱。那么,怎么样才能更好地让古典、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互相融合,使音乐课堂更有吸引力?下面就这个问题略谈浅见。
一、古典、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在学生中的现状
曾有一个音乐教育研究课题组,在一所初中学生中做了关于“你喜欢的音乐体裁”的调查,其中喜欢古典音乐的占调查人数的9.3%;喜欢民族音乐的占48%,喜欢流行音乐的占100%。这项统计,虽不一定非常精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其他学校也存在这种情况,而且,农村中学喜欢古典音乐的人数比例还会更低!还有调查表明:现在大约有80%的中学生能唱10首以上的流行歌曲,而大多数学生对于音乐课上所教的歌曲能流畅地演唱的则寥寥无几。面对如此现状,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如何让学生有选择地吸收流行音乐,与此同时快乐地接受古典、民族音乐熏陶,让其与优秀的流行音乐在音乐课堂中齐头并进?从个人多年中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以下几点体会。
二、解决的策略与途径
1.老师自身首先要更新观念。有部分音乐老师,不能与时俱进,老在过去自己所学的领域中自我陶醉,拒绝接受现代的东西,鄙视流行音乐,认为流行音乐肤浅、俗气;不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个人好恶来确定课堂教学的内容,自己喜欢美声,就想让学生也喜欢帕瓦罗蒂、道格拉斯;自己喜欢笛子,就不厌其烦地让学生听《梁祝》、《沉思曲》。这无形中拉开了师生间的距离,不利于教学。我们应该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昙花一现的“高雅”音乐,而流行音乐中也有优秀之作。因此,老师要胸襟开阔、雅俗共赏,这样才能适应学生的不同需求。
2.培养学生对流行音乐的鉴别能力。青少年学生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对流行歌曲的偏爱,但同时,他们还没有具备完善的鉴别优劣的能力,难免会受到负面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通过对部分流行歌曲进行举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在铺天盖地扑面而来的流行歌曲中,不乏优秀作品,但部分的流行歌曲,在艺术性上是比较单薄的,缺少营养价值,只能成为过眼烟云;更有些歌词直白的流行爱情歌曲,不适合中学生年龄特点,如果不分优劣全盘吸收,不仅起不到音乐陶冶性情的作用,反而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消极影响。
篇5
近年来,港台流行音乐成为时下最受欢迎的音乐,对我国当代的流行音乐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然而在这种冲击下,我国的流行音乐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归因于我国的民族音乐。在流行乐创作过程中融入民族音乐元素可让流行乐更为饱满,音乐制作人可以从不同的方面以及不同的喜好,在创作上大胆的进行创新,大部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推动了流行乐与民族音乐的融合,对当代我国的流行音乐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一、流行音乐的概念
所谓流行音乐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情感真挚、形式多样且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并被广泛传唱,阶段性流行甚至传唱至后世的歌曲[1]。这些歌曲和乐曲存在于大众生活中,其并不是固定的一种歌唱形式,其中很多不同形式的音乐也在相当程度上被公众所认可。我国流行音乐创作具有我国的民族色彩,中国民族风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反映了流行音乐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汲取,同时体现了我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流行音乐是随着现代电子科技的推动而发展起来的,而传播媒介则为流行音乐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条件,因此可以说音乐的流行在于音乐推广的效果和范围,以及相应的传播手段。同时也可以把流行音乐当作一种音乐行为,其发展空间大且没有固定的限制。
二、民族音乐元素在流行乐创作中运用的重要性
流行音乐的多样性发展依靠自身的规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要求也日渐提升,因此对于当代的流行音乐要求也越来越高。此时流行音乐在时下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创作者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人们的需求,他们在创作中不断创新,在创作过程中给音乐加入一些特殊的元素,比如增加中国的传统艺术的音乐元素以及国外的古典风音乐元素。在这个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流行音乐创作中含有的民族音乐元素也逐渐增多,这有利于民族音乐元素在流行乐创作中发挥有效的作用用,从而促进我国的流行音乐引领时代潮流。
三、民族音乐元素在流行音乐作品创作中的应用
(一)民族乐器元素的应用:我国民族乐器的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从古时候的编磬、编钟古筝等乐器到现在琵琶、二胡、箫等,这些乐器不但有各自的独特之处且还有着丰富的表现力,所以现代很多流行音乐创作者运用民族乐器特色和表现力进行创作,使流行音乐更具有个性和吸引力。另外我国的流行音乐也受到相当一部分的欧洲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的影响,在演奏乐器上常常参照运用西方乐器,这充分说明我国的流行音乐也在紧跟时代的步伐。在融合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我国流行音乐的创作方面运用了我国民族乐器。
(二)民族歌曲元素的应用:流行音乐融合民族音乐元素还有一种相对简单的方式,对传统的民歌、民谣进行翻唱,以流行音乐的形式将民族歌曲进行演唱。另外宋祖英的《又唱浏阳河》中,创作者从原有的民族歌曲作品中搜寻创作和演唱的灵感,同时宋祖英的唱功和音色让这首歌更进一步的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后来也被广大听众传唱。韩红演唱的《北京的金山上》也用流行音乐的方式对民族音乐作品进行翻唱,韩红用自己独特的嗓音以及在曲风上也有一定的改编。除了以上例举的以外还有很多民族声乐的再创造,这些再创造同时也给流行音乐带来了新鲜感,既满足了大众对流行乐的热爱又对民歌文化进行了沉淀。
(三)民族戏曲元素的应用:在古时候,大多数歌曲都是通过戏曲的形式进行演唱的。由于我国的民族比较多,在不同的地区存在不同的民族,拥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音乐,同时也包括不同的剧中。流行音乐是一种大众化的音乐,具有一定的实验性,应用戏剧曲艺的方式可以实现对流行音乐的创新。例如流行音乐歌手陶?演唱的《苏三说》中用R&B说唱的方式演唱“苏三离开了洪桐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言心内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该作品吸收了民族戏剧的音乐表现形式,是采用戏曲的唱调融合流行乐中,该种唱法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视觉和听觉感受。还有另外一组优秀创作乐团,信乐团的《北京一夜》中也巧妙的运用了摇滚与京剧唱腔相结合的形式,另类的演示了“国粹”的独特魅力[4]。由此可见,当代流行音乐在戏曲的应用上,作品的民俗性凸显的更强,也显示了民族音乐元素的多样化。
(四)民族歌舞元素的应用:我国的民族音乐元素主要是指少数民族的音乐元素,由于我国的少数民族无论在劳动中或者是娱乐活动中,始终都会伴随着歌舞进行。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庆祝节日的过程中,通常是把少数民族音乐与舞蹈有机结合。例如我国羌族的尔马俄足节、回族的花儿节、白族的火把节以及侗族的采桑节对歌等。例如我国流行音乐《套马杆》,在歌唱的同时必须要与舞蹈相结合,该歌曲的意境才能够完美的表达出来。再如我国曾经流行的《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就在创作过程中应用了舞曲中的琵琶曲音调,跟着歌声音调踏着欢快的舞步欢跳,在流行音乐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歌舞是一种比较完美的特征,同时也提高了我国音乐审美意义。这些不同的民族音乐元素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为我国流行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实现了二者之间的结合,发挥了重要作用。
篇6
一、中国流行音乐中的“中国风”风格,正在逐步实现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与中国流行音乐的新结合、新发展
民族情结不仅仅体现在中国流行音乐中,在我国的现代文学、美术等等艺术文化中也一度成为表现的重点,现阶段艺术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已经进入理智深化的阶段。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也在不断随着形势的发展进一步深化,从歌词或者曲调上的民族化,在整个创作过程中结合新的音乐风格比如R&B实现中国流行音乐深层次审美的发展。有人认为中国风是“三古三新?穴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雪结合的中国独特乐种。歌词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围。歌曲以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在节奏的结合,产生含蓄、忧愁、幽雅、轻快等歌曲风格。”②
首先,古今相参的辞赋古文化、背景、文言文、古诗词在“中国风”风格的中国流行音乐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比如:《东风破》中:“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歌词中把辞赋的文字古今掺杂,形成现代流行的歌词文本,如“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在古代的词序可能是?押吾立门后忆,闺中人依依。古今相掺杂使中国流行音乐在文本上的民族情结得以实现,它继承的是古代辞赋的高度审美的文化和环境意境,而不是古代的文言语言习惯。总体来说,中国风对辞赋文化的吸收主要是怀古的意境、古文风情操,再结合中国传统乐器的曲调,实现中国流行音乐在民族情结中所寻找的历史文化的厚重感、情感的怀古性、情节的曲折性。
其次,中国古代文化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全面渗透与现代中国文化的结合使得“中国风”风格在传统文化中实现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的立体感与真实感。这使得中国流行音乐的“中国风”风格把握住了现代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实现了其在中国流行音乐市场的发展。比如中国风作品《苏三说》的词作者借用了古代典故,将《苏三起解》的这段戏,展开描述了戏曲细节,整曲将现代和古代作了细微的联系,虽说这种联系没有太大的关联性,但那些古今人物的情感,对真爱追求的执著,相互间还是有联系的,歌曲立意在此。加上歌手陶幢救说母璩技巧也很出色,内敛而不张扬,很自然地将花腔带出来,而不是刻意地用花腔去套歌曲。
再次是中国古代戏曲、民乐旋律的融入,并且结合现代中国流行音乐的曲调,实现了中国流行音乐曲调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融合,编曲体现出的“中国风”流行歌曲的现代性,分为节奏和配器两个方面。首先,从“中国风”流行歌曲的节奏上看,其流行的节奏,能够把古老的旋律变得更加现代。其次,中国乐器种类繁多,单一乐器的使用技巧也博大精深,这些乐器跟西方乐器融合在一起,如吉他、钢琴、弦乐等,形成了现代与古代的融合。有些“中国风”流行歌曲还汲取了中国戏剧旋律的精髓。③另外,我们会发现戏曲中的长转音与现代R&B转音唱法可以很好地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中国流行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比如,王力宏演唱的《花田错》,其中有经典的一句?押花田里犯了错,请原谅我多情的打扰。“请”字绕了十几个弯,这些旋律的处理方法在以前的流行歌曲中是很少见的。
二、中国流行音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吸收不仅丰富了流行音乐的文化内涵,而且代表了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的内向回归
中国流行音乐中的民族情结,是其自身发展中的审美追求的内向回归。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声乐、器乐、音乐文本等多种表现形式,民族情结体现在音乐的形式与内容上以及中国流行音乐的审美内涵上。从民族声乐作品中搜寻创作与演唱流行音乐的灵感已经成为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一个趋势,如韩红的《北京的金山上》。④
中国优秀的传统民族器乐与西方现代乐器的融合,打造出具有中国现代美、古典美的兼容并包的现代中国流行音乐。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文化历史发展悠久,产生了丰富的中国传统乐器,如:琵琶、二胡、扬琴、竹笛、锣、钹、铙等等,这些比较经典的中国传统乐器通过与中国流行音乐乐器的有机结合,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元素。例如:胡琴在《花田错》中的运用;《青花瓷》使用了二胡、琵琶、扬琴等中国传统乐器,塑造出一种现代时尚、轻灵淡雅、古今结合、古典浓郁、旋律优雅和缓的意境。
中国流行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加入了传统戏剧曲艺的元素,形成其新的演唱形式。中国流行音乐中的副歌或间奏部分经常穿插、引用中国传统戏曲的声腔,如《西厢》中一句“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地上的人儿你为何总皱眉?”引用黄梅戏的唱腔深化了流行音乐的审美内涵。戏曲声腔配合R&B的节奏,促进了中国流行音乐形式与内容的转变,体现出另一种演唱模式,促进了其与传统戏剧结合的多元化发展,体现出中国流行音乐对民族情结的结合。
对中国传统文本的运用丰富了中国流行音乐歌词的审美内涵。许多作品的歌词运用一些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或是歌词中融入了古典诗词中的词语或意境,再加上曲调上也融合了种种传统文化因素,结合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本身的婉约或豪放风格,使中国流行音乐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古典美与现代美的结合。这种融合一方面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提供了一个渠道,使更多的人接触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音乐美;另一方面,也为现代中国流行音乐的歌词、曲调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在歌词这方面,中国流行音乐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情结的:(1)中国武侠文化的直接演变,武侠文化中崇尚武功、推崇个人冒险、行侠仗义的人文精神常常在中国流行音乐歌曲中有所引用,通过对传统武术的理解,结合强劲、动感的现代节奏共同构成了中国流行歌曲中的武侠元素;(2)对中国历史典故文化的运用: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历史典故与历史人物以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和文化内涵成为中国流行音乐歌词取材的来源,其中中国流行音乐对历史典故的主题运用主要包括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神话传说故事等。比如周杰伦的歌曲《乱舞春秋》、林俊杰的《曹操》中均以三国故事为题材,表达出对三国那个特定历史时代的向往,与一般的中国流行音乐有着不同的审美风格与审美观念。
总之,中国流行音乐的民族情结,体现着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与民族音乐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交融,二者通过相互借鉴,不断开拓着各自的发展空间。中国现代流行歌曲也需要这样的民族情结,通过植根于传统民族文化,发展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流行音乐,创作属于中华民族的流行民族音乐作品,促进我国中国流行音乐的独立发展。
①王磊、李建林、魏玲、秦庆昆《中国流行音乐中的民族音乐元素》,《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1期(下)。
②王志辉《中国流行音乐中的“中国风”现象初探》,《黄河之声》2008年第21期,第59页。
③④李晓妍《中国流行音乐中的民族音乐元素》,《民族音乐研究》 2009年第6期。
篇7
关键词:中国;流行音乐;民族特色;发展
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和综合实力都飞速发展,文化领域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中国流行音乐成为了中国主流音乐市场,流行音乐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减轻压力和放松的方式。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至关重要,它也是人民综合素质的一种反应。流行音乐应配合市场所需,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指标,让中国流行音乐得到更好的发展。
1 发展流行音乐的中国特色
中国流行音乐需要找到自己的特色,建立自己的音乐风格。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这些古典文化包含中国人民的文化底蕴和文艺素养,充满着人格魅力,在中外文化界有很大的影响力。中国古典音乐和其他国家的音乐形式也具有一定的区别,使用的乐器像二胡,琵琶,古筝等都是特有的发声工具,更有很多学者都致力于研究中国古典音乐的发展,中国古典故事也是文化底蕴的一部分,《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词总集,其中内容反映了中国古代爱情和战争等,早在古代就已经将《诗经》改编成为歌曲传唱,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歌唱形式。中国同时还拥有五十六个民族,民族的不同使音域,音色也有差别,蒙古族的声音大多雄浑辽阔,藏族的声音大多空灵动人,阿美族的声音大多嘹亮婉转,中国部分流行音乐知名歌手也出自多个不同的少数民族。这些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都可以运用到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上,创造中国流行音乐的独有特色。
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与流行音乐的结合已经初步显现成效。著名流行歌手周杰伦主推中国风歌曲。《青花瓷》《兰亭序》《台》《东风破》等歌曲将古典诗词和音乐相融合,用另一种手段展现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表现中国古代诗词,让听者在听歌之余更产生对文化的浓厚兴趣。在2015年的春节联婚晚会上,歌手李宇春带来的中国风歌曲《锦绣》将歌声和中国传统艺术刺绣相结合,画面唯美动人。流行音乐音乐与中国特色的结合得到了很好的推动。民族特色的结合更是在早期就有体现,内蒙古歌手腾格尔的《天空》将草原民族的雄浑表现得淋漓尽致,带给听者震撼的感觉。中国古典文化和民族特征还有更多可以挖掘和利用的,都蕴含着许多良好的素材,流行音乐应寻找合适的资源,进一步发展。
2 注重流行音乐的国际道路
中国现在发展快速,在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上都和国际上有很多的交流,音乐无国界,语言也许不同,但是人与人之间音乐的交流确是相通的,音乐上的交流甚至比语言上的交流更加紧密。音乐也更是一个大门,国人能够走出去,外国友人也能走进来。同时,音乐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思想和国民文化素养,发展水平,是其他国家领略中国文化风采的一种渠道。国际上音乐的交流更能打开本国人民的思维,开阔思想,了解更多的音乐形式,不拘泥于一种简单的演唱形式。也能让外国人民认识到中国音乐的形式,感受到中国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特征,让中国流行音乐在保持特质上融入西方文化,让音乐互通。
寻找一个良好的将中国音乐传出的方法和途径成为了最关键的问题。电影是一个良好的渠道,中国电影走向国际渠道更为方便,通过采用原创电影主题曲电影插曲的方式,让观影者在看到电影的同时也欣赏到了中国流行音乐。中国流行歌手要拓宽国际市场,进军国际。也许有的歌手已经有了很高的知名度,但是仍要虚心,借鉴外国歌曲的优秀之处,将自己的音乐作品发扬到世界各地。不仅仅是歌手个人,整体的推出也很重要,在音乐颁奖晚会或者音乐比赛中,可邀请其他国家的权威歌手做评委或者嘉宾,让国外媒体参与进中国的比赛评选,在他们的点评中提升本国流行音乐的水平。也可以举行中外歌曲比赛,或者歌友会,同台竞技。这样能让他们了解中国目前流行音乐的水平,更有一个让外国媒体推广的渠道。
3 丰富流行音乐的多元形式
音乐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仅仅只有单一的歌唱。日韩流行音乐的主流是唱跳,而美国流行音乐也在歌唱的基础上增加说唱,b-box等形式,相比较于其他国家,我国的流行音乐受传统音乐的影响,主要是以歌唱为主。但是音乐的表现形式不只是一种,更应是多种状态的结合。多种状态结合的音乐才能更引起人们的兴趣,更让人们感受到音乐的感染力 。在中国流行音乐的未来发展中,加入多元化的音乐元素是极其必要的,多种元素的加入,让听众有更新鲜的音乐体验,要让他们明白,音乐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并且,在未来发展中,一种形式的音乐类型也无法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只有添加新鲜的模式,才能为以后的流行音乐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水平得到更好的提升。
音乐多元化类型的尝试已经出现了,知名组合凤凰传奇的代表作《月亮之上》就采用了说唱和唱歌相结合的方式,组合是两人,一人负责演唱,一人负责说唱,他们的歌曲被大街小巷所传唱,其中的说唱部分更是成为了经典。打开了中国流行音乐说唱和唱歌相结合的大门,此类型的歌曲也层出不穷。在唱跳方面,中国乐坛也组成了新型代表TF-Boys组合,由一群活力的少年组成,将唱歌和舞蹈相结合,舞台表现力很强,创造了极好的舞台氛围。现在的音乐不能仅仅局限于歌唱,唱跳结合的方式更是对唱功和表现能力的锻炼,这样多元化的形式原来更为年轻人所接受,通过中国流行音乐多元化的发展,将这种形式推广,实践出一个适合国民的演出形式,让所有人,不论年轻还是年老都能体会到这种多元化的魅力,都能跟着传唱,体会音乐带来的乐趣。拓宽音乐市场,让不同阶层的人都能感受到音乐的影响力,形成全民音乐的风潮。
流行音乐的发展至关重要,它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综合实力强的国家,文化底蕴高,流行音乐的发展也会更好。相反的,综合实力弱的国家,民众对音乐的审美力弱,文化素养和底蕴较低,流行音乐也无法得到发展。发展流行音乐,让听众有美的享受,也让其他国家领会到本国的雄厚底蕴,开拓国际市场,引领国际潮流。流行音乐的发展是一件长久的事情,需要音乐人慢慢摸索和前进,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 方君成.从中国音乐的本土特色探寻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方向[J].大众文艺,2014(15):14.
篇8
关键词:新民乐; 民族音乐; 音乐形式; 音乐表演; 民间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7)04-0035-03
一、引言
从90年代末开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也影响到文化范畴,使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这在流行音乐方面有着较多的体现,最主要的倾向便是在流行音乐中间大量采用古典音乐的素材,或者说将古典音乐重新包装,将古典音乐流行化,形成新的音乐品种。其中比较典型的如:克莱德曼的钢琴音乐、雅尼的新音乐、古典辣妹的新音乐等。且不论他们在音乐内容和音乐形式上有多少新意或有多少贡献,但是在市场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客观地说,他们的经验是可取的,因为历史实践证明创新是发展的唯一出路。当然创新的方式有许多种,在考虑市场价值的同时,也应该力求在音乐上有相应的价值体现。利用古典音乐永恒的价值及其在听众中间广大的影响力,将其与流行音乐元素相结合,从而使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都重新获得一种新的生命。应该说,这种“新音乐”在相当时间内是成功的,同时它还对许多国家的流行音乐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在我国,从2000年以来,一种被称为“新民乐”的民族器乐演奏形式在音乐舞台上诞生,并在各种音像出版物、音乐会上出现。从内容上看,这种新形式的主要特征似乎可以分为以下两种:一种依然是传统乐曲,但在乐队配器上有新颖的安排,重视舞台设计,有着新的乐器组合方式(我国民乐队在编制上一直有着较为固定的结合方式)。除此以外,在音乐风格上也有变化,如部分吸收了流行音乐的一些元素,如节奏、音色、和声等,并且部分采用了流行音乐的发展手段;另外一种形式是以民间音乐为素材,但是主要采用流行音乐的一些手法来进行创作,这类音乐在风格上往往具有更多的创新手法,它放弃了传统音乐一些特有的发展变化手法,还学习、吸收了西方一些流行的音乐表现形式,从而在市场上有着相当的魅力,特别受到青年人的欢迎。如果说第一种形式还主要是以传统音乐为骨架进行变化的话,那第二种形式则更多地具有流行音乐的表现特征,而且人们平时所说的“新民乐”似乎也更多指向它们。之所以强调是受外国流行音乐的影响,是因为同样在80年代以后有另一种创作风格,它吸收了20世纪西方作曲技术,以及运用西方新民族乐派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挖掘手法进行创作的一种流派,主要以民族乐队的形式去表现,有媒体也曾经称它为“新民乐”,但它们属于严肃音乐的范畴,这种风格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之内,本文将重点讨论流行音乐风格的“新民乐”。
二、“新民乐”风格的形成
中国民族器乐在历史上有着十分漫长和曲折的发展过程,并且由于中国历史的悠久、地域的辽阔、民族的众多、音乐风格的丰富及音乐类型的多样等原因,使中国民族器乐存在着许多形式和乐种形态。如: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宗教音乐、祭祀音乐等,并且其中任何一类由于地区等因素的不同又有着众多分类,每一类型的音乐风格、演奏风格及乐器组合也大相径庭。中国民族音乐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既有唐代宫廷的辉煌,也有民间乞讨的悲哀;既有文人的雅趣,也有劳动者朴素的粗犷。随着宋代城市文化的逐渐发展,说唱和戏曲音乐的出现及其成熟,艺人身份已基本民间化。除了大量的商业性质的演出,民间艺人还充当着民间礼仪、祭祀等活动的操作者。无从考证,民族器乐的地位是从何时开始变得低下,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西方管弦乐队音乐逐渐进入我国,大批留学的知识分子在获知西方、日本的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音乐的情况下,非常自然地联想到我们民乐的相对落后,对民族器乐本身的态度也越加责难和轻视。20世纪30年代,深受“五四”新文化熏陶的刘天华开始对民族器乐进行改革,他利用了西方音乐的一些手法,对民族音乐自身进行了相当程度的变革,应该说他的改革是革命性的,他不仅自己创作了一些十分优秀的作品,并且影响到多年后的中国民族音乐创作。解放后广大文艺工作者继续对此进行改革,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我们的民乐创作在很多方面深受西方音乐创作的影响,大多都是机械地模仿它们的形式。比如民乐队的建设规模就基本上以西方乐队为榜样,但在乐器编排等方面,有些并不符合中国民族器乐的规律,大批作曲家也按照这种形式进行创作,从而使这样的模式逐渐确立下来,以致我们现在都认为这就是中国民族音乐乐队的基本形式。
三、“新民乐”流行风格的思考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一些流行音乐不断涌入中国,特别是90年代后,西方一些流行音乐家运用某些被人们忽视的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民族音乐作为素材,并将它们与流行音乐元素相结合,获得了巨大的演出市场和商业价值。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一些流行音乐家也开始了有关的尝试,但更为有影响的则是“新民乐”的出现。
目前的“新民乐”大致有两个种类:第一类从内容上看,既有改编的旧作品,也有新创作的,即采用一些比较新颖的配器与发展手法重新包装,在表现形式上常常以女子小乐队的形式,并且经常用重奏的方式表现,具有室内乐的特征。其实这也不能说是模仿西方,因为中国在汉代就已经出现房中乐了。在这种表演方式中,音乐的本质并没有改变,与过去的老作品相比有了一些时代感和新意,使作品也更具艺术性。第二类在曲目上既有传统的,也有新创作的乐曲,但民族音乐本来的内容已经改变得较多,流行音乐的因素要更多一点,特别是打击乐和电声乐器的加入,使音乐整体音响显得丰满谐和并闪耀着多变的色彩;在形式上则更加新颖,演奏形式具有极强的表演性,几乎全部用女子乐手,具有鲜艳的视觉效果,在演奏时带有相当夸张的表演成分,并且常常以站立的方式背谱演奏,这是在以前的舞台上几乎没有过的演奏形式,使音乐无形中具有了相当程度的观赏性,在一定程度上听觉艺术已转变为视觉艺术。但笔者认为音乐成分的减少会使这种音乐之“新”显得苍白。
中国的流行音乐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并覆盖到全国各地,但我国的流行音乐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之一便是假唱以及假奏现象。现代工业文明给世界带来无穷美妙的变化,但高度发展的录音技术为人们欣赏音乐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为假的表演制造了机会,使音乐成为一种在录音室里制作完成的产品,失去了表演过程以及由此所带来的自然、真实的现场美感,失去了音乐二度创作这一过程。目前“新民乐”在音像制品方面主要是来源于录音,这也是很正常的,因为现在有许多音乐形式其本身就是建立在录音室中,并在音像成品发行前进行了后期的制作加工,使声音效果美化,而且其中许多部分是合成的结果。
中国民族器乐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曾经有过辉煌的时期,但是随着唐代以后宫廷音乐的衰败,城市市民音乐的逐步兴起与发展,民族器乐则更多以民间的形式存在、发展。既然在民间,那必然与民间其他的文化形式以及各种风俗相融合,成为民间文化的一部分。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关于音乐本质与功能的讨论中就有过对“郑卫之音”及“靡靡之音”的反对,而所谓的“郑卫之音”和“靡靡之音”主要是指民歌,泛指一切令人“伤志毁心”的民间音乐。自古以来,民间音乐,甚至民间文化总是以低微的形式存在,并被上层阶级、文人阶层包括民间自身所轻视。民间器乐,特别是合奏,在自娱自乐的同时常常也为一些礼仪服务,这样就会产生一定的经济行为,在它成为一种礼仪职业后,它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常常十分低下,因此包括民间艺人在内的民间音乐在很长时期,包括在近现代都遭到很大程度的轻视,甚至是鄙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倍感刘天华的伟大,他能在那样的一种社会背景下,为中国的大学引入二胡的教育,完全可以想象他所面临的阻力与压力。目前有一种言论批评,认为刘天华也只是改良主义,是用西方的一些观念和手法来改造中国民族音乐,使中国音乐从此失去了自身本质的精神与内涵,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笔者认为,这样的说法是不负责任的,首先在那样的特殊历史状态下,民族音乐的生存已经面临很大的问题,客观地说,当时的民族音乐在许多方面的确存在弊病,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了。另外中国民族音乐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常常是以一种开放式的形式存在,它从来都是广泛吸收、融合外来文化,使自身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如唐代音乐中对中国少数民族包括周围许多国家音乐的采用,而且这些音乐中的许多成分都和中国原生的音乐融合到一起。可以想象,我们今天听到的民族音乐其实有许多并不是真正的产生于古代中国的音乐,有大量的外来品。就像二胡也并不是中国本土乐器一样,但今天已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所以刘天华时代的二胡音乐包括整个民族音乐也不可能就是千百年以前的形式。刘天华的民族音乐改革是从内容到形式的创新,他在使民族音乐获得新的美学意义的同时,更使全社会重新去认识并尊重民族音乐。
同样在今天这样一个包括“新民乐”在内的大量流行音乐盛行的时代,民间器乐特别是合奏曲由于生存的背景和状况,使它在传播与表演时常常带有一些哗众取宠,甚至媚俗的成分,但是客观地说,这在中国民间的文化形式中十分普遍,一般应按照某种民风来理解,听者也应以一种健康的心态来接受,它是特殊文化和生活环境下的产物。
四、对“新民乐”的展望
对于今天“新民乐”在现代媒体中的流行,涉及到许多问题:音乐的功能、音乐的审美价值、音乐存在的意义、音乐的发展手段与方向、作为信息社会时代的音乐形式等等。综观整个世界范围内的艺术,包括音乐的发展,尽管在近现代是呈多元化的趋势,但基本是按良性的形式在循环,即使是生命力并不长久的流行音乐。我们如何看待“新民乐”的发展命运呢?首先对“新民乐”这种现象的认识必须将其放置到中国流行音乐这个特殊背景下去看待,因为中国的流行音乐发展与西方流行音乐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包括社会背景、经济状况、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音乐在生活中的地位、音乐形态、创作能力、音乐表演、接受群体素质与接受心理、媒体(主要是音乐批评)的功能、中国社会中艺术欣赏的传统习惯等区别。客观地说,中国在这近30年里流行音乐的发展并不能说是成功的,因为真正能具有持久价值以及世界影响力的作品还屈指可数。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完全以流行音乐的方式去发展“新民乐”肯定会带来相应的问题。那么,如何利用流行音乐的优势和长处来发展“新民乐”呢?国外的很多流行音乐十分重视民族特点,这里的民族特点并不仅仅是音乐方面的,还包括音乐在内的所有的文化。应该看到,当今世界在形成全球一体化的同时,也更加追求多元文化的展示,特别是民族文化,这中间的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从另一方面讲,“新民乐”归根结底还是民乐,所以不应该放弃中国民间音乐特别是民族器乐的精华。首先在曲目上就有极大的选择性,其中包括传统的、创作的,汉族和少数民族的,都可供我们选择;在表现形式方面也可吸收民间的方式,中国民间器乐的合奏形式有丝竹乐、笙管乐、弦索乐、吹打乐、锣鼓乐等,当然并非要求采用其中的某种模式,但至少可以利用它们中间的很多元素加以变革(中国民间打击乐的素材就值得流行音乐学习)。从严格意义上说,“新民乐”的发展也许应该更多的从民乐的角度,同时部分吸取流行音乐的风格元素,来加以完成。如果一味地考虑流行音乐元素的采用,那最终形成便会丧失民乐性,也就不应该称之为“新民乐”,而是“新流行音乐”了。除了传统的民族器乐形式,客观地说,20世纪中对民乐合奏的改革是不成功的,单纯地求大、求洋,在许多地方违背了民乐合奏的规律,所以并没有取得理想的艺术效果,甚至造成了相反的印象,应该吸取教训;对于当今更多元素可供选择的条件下则更应理性地把握,而不能完全从商业利益来考虑。
げ慰嘉南祝
[1]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厦门: 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2]梁茂春. 中国当代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3]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Thinking and Forecasting of the “New Folk Music”
Yang Guxia
Abstract:
ぁNew folk music” ,as burgeoning art style and representative form ,has always been a heated topic for years .By introducing the special time of how it come into being ,the author puts this kind of new art form into the process of music history and make objective judgment of “new fork music” after expounding and proving .
篇9
一、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概述
中国流行音乐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20世纪30、40年代,流行音乐被称为“靡靡之音”,而到如今,流行音乐已经成为什么追求精神生活的一种享受艺术。可以说,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正是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表现,呈现出一半艺术、一半商品的“双重特性”。自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音乐更是得到了蓬勃发展,在不断吸收借鉴外来流行音乐元素的同时,将不同民族的音乐资源也融入其中,实现了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兼容,充分发掘传统音乐文化是当前音乐制作人面临的一大挑战。中国民族音乐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是伴随着民族融合与演进下形成的,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流行音乐当中融入民族乐器,将最具代表性的黄梅戏、京剧等唱腔、旋律融入其中,为人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为流行音乐发展提供了更加新颖的空间,并形成了“中国风”的流行音乐风格。比如,《青花瓷》《荷塘月色》《心中的日月》等流行歌曲的主旋律或者是中间节奏都借鉴了民族音乐素材,将少数民族音乐的特色曲调与流行音乐的轻快、活泼的风格融合到一起;中国传统戏曲添加到流行音乐中,不仅让听众认识到戏曲文化魅力,更转变了过去流行音乐颓废、低糜的曲调局面,“靡靡之音”、“肤浅”、“低俗”等描述流行音乐的词语也逐渐远离。
二、流行音乐对当前民族音乐传承的“反作用力”
首先,民族空间音乐将流行音乐的创新空间拓展了,民族音乐当中有非常多的元素可以供流行音乐借鉴,为流行音乐创作提供更丰富的素材。其次,不仅可以在流行音乐中加入民族音乐元素,也可以在民族音乐元素当中融入流行音乐,进而使流行音乐的艺术性与感官性增强。通过各项实践显示,国内外流行音乐创作与制作过程中,歌曲中有民族音乐元素的通常能够经得起时代变迁与考验。与此同时,随着大众文化的发展,流行音乐也在不断完善与创新,有越来越多人开始喜欢流行音乐,民族音乐文化受到了极大冲击,在流行音乐迅猛发展下,如何才能继承并发展民族音乐文化成为人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民族音乐元素在我国流行音乐中的应用
(一)民族调式创作手法
一个好的音乐作品不仅要打动听众,更要成为永垂不朽的经典被人们传颂。为此,在一个音乐作品当中,音乐特征本质能够体现在创作时的音乐组成结构上,并且声音作品、器乐等也能够在音阶结构上体现出音乐特征。从当前的流行音乐歌曲创作上可以看出,五声民族曲调在流行音乐中应用较大,且这种创作方式非常符合我国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特征。比如,在周杰伦的大部分歌曲当中能够体会到民族曲调的“宫调式”,例如,《青花瓷》《发如雪》等都是被人们广为熟悉的曲目。在类似这些歌曲中,有个一共同的特点就是使用了无声音阶,将歌曲分为了五个骨音,实现了不同节点的起伏变化过程,进而实现了抒发内心情况的作用,其中,“I”与属音“5”对歌曲的稳定性起到了较为关键性的作用,而在歌曲的末尾使用较多的则是尾宫音“I”使用的目的是将音质变得明亮。为此,“民族元素”不仅会体现在“宫调式”手法上,还能够将民族化的韵味表达出来。
(二)配乐中民族乐器的使用
在很多的当代流行音乐当中,配乐上也能够体现出民族特色化的乐器,这种乐器的使用更能将民族文化体现出来。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曾格格夫妇,同样是流行音乐歌手,他们的特色在于擅长使用笛子、萧等民族乐器,能够使歌曲演奏与演唱融合到一起,为人们带来耳目一新之感。还有一种较为经典的形式就是讲唯美音乐形式与流行音乐元素结合起来。民族音乐当中擅长使用古筝二胡等民族乐器,在流行音乐当中,也能够听到这些乐器的演奏,像《沧海一声笑》《甜蜜蜜》等曲调中就有明显的体现,被观众所喜爱;歌曲《天路》中,声部位置用笛子演奏;歌曲《尘埃》中运用古筝与管弦乐器演奏;在《不死之身》中能够明显感受到萧、笛子、古筝等完美结合,民族特征鲜明。以上很多、流行音乐作品都对民族乐器有着广泛使用,在配合流行音乐风格、唱腔,为流行音乐的“民族化风格”创作提供了平台。
(三)地方民歌戏曲的借鉴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自80年代的“西北风”流行音乐作品以后,地方音乐民歌素材有了更多的借鉴,创作出了非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的民歌性非常强,当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非常多,比如,民族曲调的《朝思暮想》等;高原曲调的民歌代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还有代表着青藏地域特色的《青藏高原》;新疆维吾尔特色的《情人》等。这些音乐作品当中曲风风格迥异,表现样式更为新颖,比如,《花田错》就巧妙的使用了京剧唱腔,并融合西方的R&B曲风,真正实现了无国界的音乐创作,再比如,信乐团的《北京一夜》更是“京剧唱腔”的代表作,也是将西方的摇滚曲风融入进去,真正展现了京剧这一“国粹”的艺术魅力。由此可见,在充分借鉴流行音乐与地方音乐基础上,流行音乐座屏将更加具有民俗性,更体现出了多元化音乐的魅力。
(四)诗词体裁的运用
当今,流行音乐创造过程中,会经常讲我国的古典诗词运用其中,对于展现我国传统文化有着积极作用,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一词就被当今的很多音乐制作人所借鉴,例如,王菲的《但愿人长久》一曲中,就是将歌词通过流行音乐的演唱风格表现了出来,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人诗词意境充分的体现了出来,诠释了整首词表现的“离愁”之感。再比如,周杰伦的《青花瓷》、《台》等歌曲都是古代诗词运用的典范。将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到流行音乐当中,这种独特的方式是对民族古老音乐的传播与继承。通过以上论述能够体现出,流行音乐能够备受人们喜爱,是因为其能够符合时展特征,满足人们内心需求,与人们的情感产生共鸣。此外,民族音乐语言通俗简单,是对文化、环境、经济、社会的直观反应,与群众音乐审美相互贴合。为此,中国流行音乐成为我国文化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很多民族元素的歌曲都能够得到广泛的传唱度,并同时感染者广大听众的内心,这也是民族文化得以永垂不朽的原因,对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播有着积极作用。
四、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民族化发展趋势的思考
每一种文化的产生都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与自然环境下,具有非常强的民族性与地域特色,流行音乐也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当代,中国流行音乐逐渐呈现出民族化特色,这同时也是流行音乐得以延续与发展的重要手段。首先,传统音乐能够对流行音乐进行继承与发展,两者间是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的,依赖时代而发展,并在时展继承与创新。艺术性的民族音乐必须体现出时代特色才能得到紧密发展,继承并不是代表着守旧,而是要在继承基础上创新与突破,真正做到“推陈出新”。时代性与民族性是相互融合的,流行音乐与民族音乐能够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产生,区域性与时代性因素是造成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间“冲突”的导火索。这种“冲突”不仅没有将两种音乐形式分割开来,而是实现了两种音乐形式的独特性,这是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相互并存、相互融合发展的推动力。在流行音乐的不断创作与融合过程中,能够借鉴到民族音乐的丰富表现形式,使之真正实现开放性与兼容性发展。
五、结语
篇10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存在的问题
流行音乐可以从音乐内容、音乐风格、音乐主题、音乐曲风等角度划分,音乐教师作为初中音乐教学的主导者,应认识到不同的流行音乐将会影响到学生的音乐观。根据多年的音乐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将传统音乐教学与大众化流行音乐元素融合是一个长期任务,但在實际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不合理、教育理念落后等问题。
1.流行音乐教学内容的选取缺乏合理性
受多方因素影响,传统音乐仍是我国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传统古典音乐、民谣等歌曲具有深厚的内涵,对大部分初中生而言深入理解较难。初中生对流行音乐的接受度较高,更愿意学习流行音乐,但目前只有较少的流行音乐曲目被引入音乐教材中。要想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音乐,音乐教师应适当引入流行音乐。除此以外,由于选取的音乐曲目忽略了学生的需求,同样容易使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厌烦心理。
2.落后的教育理念影响教学质量
教师是音乐课堂上的主导者,应发挥主导作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部分,应学会理解音乐的艺术魅力。但实际上,大部分初中生往往不能准确地理解音乐艺术,因此,音乐教师必须从科学的角度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音乐。由于我国一直以来实行的是传统音乐教学理念,部分音乐教师不能正确认识流行音乐,不能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影响流行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3.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平衡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音乐教学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目的,即陶冶学生音乐情操、丰富音乐内容、提升审美等综合能力。但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笔者发现,如何平衡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两者的关系,怎样选取合适的教学曲目,是当前音乐教师普遍面临的问题。课程的选择失误将影响教学效果,降低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加强初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教学的策略
1.科学选择流行音乐内容
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引入流行音乐,是为了让学生接触新的教育理念,感受多样化的音乐风格,受到更好的音乐熏陶,使学生整体综合素质得到提升。要实现音乐教学目标,初中音乐教师必须注重选择合理的流行音乐,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初中生对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能够快速地接受新事物。因此,教师在选择音乐内容时应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选择适合当前学生个性发展的流行音乐。
2.正确认识流行音乐的教育意义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是学生音乐艺术道路的引领者,教师的认知、学识都将对学生的音乐发展有重要影响。由此看来,教师必须能够正确全面地认识音乐,分清流行音乐引入教学的积极意义以及消极影响,通过自身努力将符合学生发展的流行音乐引入到音乐教学中。教师加强对音乐的认识,才能在引入流行音乐中积极发挥流行音乐的教育作用。
3.平衡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关系
- 上一篇:中西方婚俗文化对比研究
- 下一篇:车船税收取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