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的文化与礼仪差异范文
时间:2023-10-27 17:32: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外的文化与礼仪差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外文化差异的内容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初中生应该了解的中外文化差异的内容。以下来分析下教材中的常见问题。
1、日常交际方面的,包括问候、称呼、致谢等
(1)招呼语。 如初次见面,英语中一般会说:“I’ m glad to meet you.”或“I’m pleased to meet you .” 英语中分手时常说:“See you again.”或“See you tomorrow.”英美国家的入见面时往往用 Hi! 或者 Hello! 来打招呼。然后大多喜欢谈论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和兴趣爱好的话题。中国自古就被称为“礼仪之邦”,热情有礼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和良好的社会风尚。与其他语言相比较,汉语可以说是礼貌语很发达的一种语言。汉语里有“谢谢”、“对不起”、“请”等等,英语里有“Thank you”, Please” ,“I’m sorry”, “Excuse me”等等,汉语里的“谢谢”和英语里的“Thank you”是两个基本相等的词,但使用的场合不尽相同。“Thank you”的使用频率比汉语的“谢谢”要高得多。中国人认为区区小事、求人帮点忙不值一谢,但英语国家则不同,讲英语的人听到别人赞扬,一般说“Thank you”表示接受,因为西方人一般比较坦率,他们认为对方的称赞是诚心诚意的,所赞扬的事是值得的,理所当然应该接受;而中国人比较含蓄,以谦虚为传统美德,如果像西方人那样直接接受对方的赞美,人们会认为你很傲气或缺乏教养。所以中国人听到别人赞扬时,总是说“哪里、哪里!”“我做的还不够呢”、“还差得远呢”。因此,当别人赞扬你的英语好时,不必说:“No, No, My English is poor”,而简单地说声“Thank you”或“It’s very kind of you to say so.”就合乎英语习惯了。
(2)称呼语。而英美文化中的基本称谓模式是“称谓词+姓”。比如说“Mr. Green”等。关系比较密切的还可以直呼其姓名,这是强调人与人的平等性。在英语里“teacher”是职业不是称呼。因此,我们有必要告诉学生,英美人习惯称呼老师为 Sir 或 Mr. /Mrs.。见面时可以说“Good morning, Sir /Madam”, 而不应叫王老师为“Teacher Wang”等。语言交际首先从称呼对方开始,有时因称呼不当,会引起对方的反感,直接影响交际效果。在称呼家庭成员和亲属方面,中国人往往用“大哥”、“二姐”、“三婶”、“四姨”、“张大伯”之类,但这不能套用到英语上。诚然,英美人对长辈称之为Dad、Mum、Mother、Grandpa、Grandma、Aunt、Uncle,但现在也倾向于用名字称呼,甚至对父母或祖父母也直呼其名。要避免使用中国人当作他称、尊称的称谓:叔叔、阿姨,也不可把叔叔译成P.L. A Uncle,把警察叔叔称为Uncle Policeman,叫护士阿姨为Aunt Nurse,这都是不妥的,会使英美人感到莫名其妙。在称呼非亲属关系方面,中国人在这方面的称呼比较复杂,比如老王、李奶奶、何部长、司机同志。而讲英语的人这类称呼则比较简单:一般在姓氏之前加Mr.、Mrs.、Miss即可(无论对长辈、小辈均可)。
(3)致谢语。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的时候往往用“Would your like something to eat /drink?” 中国人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要了”、“别麻烦了”等等。按照英美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 please .”若不想要,只要说“No, thanks”就行了。
2、人生观、价值观等文化背景方面。在西方,人们将成功作为人生的一大的大追求,他们爱工作,视时间为金钱,所以 , 大街上人们都行走匆匆,过着快节奏的生活。工作时,努力挣钱;休闲时,尽情享受生活。中国人常常是自我否定来表示谦虚。中国人在听到别人赞美自己的长相、衣服漂亮时。往往会谦虚一番:哪里,哪里。在跨文化交际中,当赞扬被中国人拒绝,英美国家的人常常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做了一个错误的判断。在送礼物时,中国人常常谦虚 说:“Here’s something little for you. it’s not good”。老外会纳闷为什么要送一件自己认为“Not very good”的小礼物给别人。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当听到英美人士赞扬时,可以用 Thank your 来回答。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推辞一番,一般不当面打开礼物;而在英美文化中,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并称赞一番。
二、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方法
初中英语教学内容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差异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基本的教学内容。下列办法将会对教学带来一定的启发。
1、角色扮演法。从课文中寻求有关文化背景知识和信息 , 并在课堂上不断操练。如根据教材的内容 , 设置一些特定的社会文化氛围 , 如 : 闲聊、 购物、 电话预约、 送生日礼物等活动 , 让学生在这种背景下来进行“ 角色扮演 ” 活动 , 并要求他们尽量按其扮演角色的身份 , 根据言语交际的环境来准确使用语言。
2、比较法。“狗”这个字在中国人看来常是贬义的,汉语中常用走狗、丧家犬、狗仗人势等来形容所厌恶的人。但是英语国家的人认为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忠实可靠。所以“dog”在英语里往往含有褒义,如 love me love dog( 爱屋及乌);a lucky dog(幸运儿)。又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1etter days”( 节假日 )。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意义。但英语中“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 ( 引人生气的事 )。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 the red”,别以为是赢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
3、阅读法。课外大量阅读目的语国家的文学作品、报纸杂志,进行文化专题讲座,观看外语电影、电视、录像等都可作为课堂文化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篇2
餐饮礼仪 饮食方式 中西方文化 差异
教育部制定了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新标准将英语学习分为三个阶段,九个级别,在不同阶段的课程目标总体描述中,都特别强调了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的培养。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学习过程,应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特别是在各国密切往来的今天,通晓中西餐饮文化上的差异在现实中的应用更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餐饮礼仪在教材中的应用
1.餐桌座次的不同
牛津版Starter Unit 12 A birthday party中,小主人Millie要邀请她的朋友们一起为她庆祝生日。由于所邀请朋友的国籍不同,因此在餐桌的礼仪就特别讲究。首先是餐桌座次的不同。《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可见,中国人特别讲究礼。如果邀请的是中国人,则坐在哪里非常重要.主座一定是买单的人.主座是指距离门口最远的正中央位置。通过分配座位,中国人暗示谁对自己最重要。但在西方,传统的习惯都是圆桌式的就餐方式,所以基本没有座次的差别。就座时,身体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跷足,与餐桌的距离以便于使用餐具为佳。餐台上已摆好的餐具不要随意摆弄。
2.进餐时的礼仪
在7B unit2 Welcome to Sunshine Town-Grammar中,Millie和Daniel正在准备为交流学生举办一场欢迎晚会,他们开展了以下的对话:
Daniel:How many forks, plates and cups do we need?
Millie:I think thirty of each will be enough.
Daniel:How much beef and ham shall we buy?
Millie:I think three kilos of each.
Daniel:What else do you want to buy?
Millie:We need some eggs and tomatoes.
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Daniel和Millie这两个来自中国的孩子,还是充分考虑到中外饮食习惯的差异的。这里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餐具的选择上:中国人使用筷子。中国人自古以来大部分以农耕为主,所谓“面朝黄土背朝天”正是这一文化现象的真实写照。中国人强调以“和”为贵,反对侵略和攻击。中国人使用筷子时温文尔雅,很少出现戳、扎等不雅动作,在餐桌上对待食物的态度是亲和的、温柔的。日常生活当中对筷子的使用是非常有讲究的。一般我们在使用筷子时,正确的使用方法是用右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两端一定要对齐。
英国人则使用刀叉进餐,这是因为西方很多国家其祖先为狩猎民族,饮食以肉类为主,为了能在残酷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必须善于捕猎,富于进攻性。在使用刀叉过程中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东西的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执刀将其切成小块,然后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时,刀刃不可向外。进餐中放下刀叉时,应摆成“八”字型,分别放在餐盘边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还要继续吃。每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并拢放在盘中。不用刀时,也可以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势时,就应放下刀叉,千万不可手执刀叉在空中挥舞摇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只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只手拿叉取菜。要记住任何时候,都不可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二、饮食观念不同在教材中的应用
饮食观念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营养价值和味道上的差别。台湾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一书的序言中说:“文化异,斯学术亦异。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此一文化特征,亦体现于中西饮食文化之中。所以中国菜几乎每个菜都要用两种以上的原料和多种调料来调和烹制。即或是家常菜,一般也是荤素搭配来调和烹制的,如韭黄炒肉丝、肉片炒蒜苗、腐竹焖肉、芹菜炒豆腐干等。这“和合”观念在教材的Unit4 Food Main task中也得到了体现。比如,Millie说“I sometimes have rice with fish and an apple for lunch.”翻译即为“我有时候中午吃鱼拌饭和一个苹果”。可见,中国的饮食习惯还是以和为主,强调味道。所以中国有很多关于味道的描述,如甜、酸、辣、香、咸、臭、苦、浓、淡等,但同时却又忽视了营养。
西方人对于饮食强调科学与营养,故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牛排的味道从纽约到旧金山毫无二致,牛排的配菜也只是番茄、土豆、生菜有限的几种。再者,规范化的烹调要求调料的添加量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1995年第一期《海外文摘》刊载的《吃在荷兰》一文中,描述了“荷兰人家的厨房备有天平、液体量杯、定时器、刻度锅,调料架上排着整齐大小划一的几十种调味料瓶,就像个化学试验室。”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注意加强中学英语教学中中西方跨文化交际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中国文化与使用英语国家文化的比较,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逐步培养起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跨文化交际的意识。餐饮礼仪在人际交往、社会交往和国际交往活动中,表示尊重、亲善和友好。按照礼仪的要求去做,就会使人获得尊重的满足,从而获得愉悦,由此达到人与人间的和谐。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社交礼教有利于强化学生文明行为,提高文明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赵连友.中国饮食文化.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
篇3
【关键词】民俗;文化;比较分析;异同
民俗文化带有浓郁的特色,也就是说不同的民俗文化之间都有着不同的特点,探究中法民俗文化之间的异同,在文化的层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研究中法民俗,对于中法民俗进行比较分析,首先对于民俗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进行分析,经过研究分析,笔者认为民俗文化主要有以下四个层面的特点[1],即文化的差异性,地域的差异性,丰富性以及长期的演化性。基于上述民俗文化的特点,进而开展中法民俗文化之间的比较分析。
1民俗文化的特点
1.1文化差异性
探究民俗文化的特点,笔者认为民俗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民俗文化所有的文化差异性,所谓文化差异性就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俗文化均具有鲜明的特色,可见文化决定了民俗的发展,在广义的层面上来说,民俗也是一种文化,总之由于文化的不同,就直接地反映出了民俗的差异。文化的差异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于自然以及其他事物的认识是不同的,正是由于这种不同的存在,加之长期的生活中流传,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2]。民俗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简单意义上而言,就是指各地的风土人情,文化习惯,流行与禁忌等,民俗主要与生活有关,即广义层面一切生活中的行为均可以称作民俗。民俗具有文化差异性的同时,也体现了文化对于其影响,可见探究不同的民俗文化,首要的出发点就是探究不同的文化背景。
1.2地域差异性
民俗文化还有一种重要的特点,即民俗文化具有地域差异性的特点,所谓地域差异性的特点主要有着以下层面体现。其一,不同地域条件下的民俗文化有着一定的不同[3]。其二,地域条件较为相似环境下的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相同点,同样地域环境差别较大其所对应的民俗文化的差别也是较大的。地域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丰富民俗文化的内涵,使其更具有内涵与魅力。地域差异对于民俗文化的影响机理主要有以下方面,首先各地的民俗均有生活有着巨大的联系,毫不夸张的说,生活几乎体现了所有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同样也深受人们生活的影响,而地域环境对于我们的生活的模式有着直接的影响,即地域环境影响我们的生活模式,进而对于民俗文化的形成,发展以及传播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可见民俗文化具有地域差异性特点的同时,地域差异同样影响着民俗文化的发展。
1.3丰富性
民俗文化除了具有文化差异性以及地域差异性的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丰富性的特点,丰富性的特点主要是基于民俗文化自身的情况进行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丰富对于民俗文化的发展以及民俗文化传承以及演变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民俗文化具有文化的差异性,当前世界存在着众多的文明与文化种类,自然而然就存在着众多的民俗文化,可见民俗文化在文化的层面具有丰富性的特点。其次,民俗文化具有地域差异性的特点,在整个人类存在的范围中,地域的丰富性自然不言而喻,那么在地域层面民俗文化具有着丰富性。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民俗文化在时间的层面有着不断发展的特点,即民俗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人们生活模式的改变以及环境的变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可见民俗文化时间的层面上同样具有丰富性的特点。综上可见民俗文化在文化、空间、时间的层面均具有较大的丰富性,并且在文化、空间、时间、的层面进行着不断地拓展,更进一步地反映了民俗文化的丰富性的特点。
1.4长期的演化性
民俗文化还具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长期的演化性,所谓长期的演化性,就是指民俗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变化,在以时间为脉络发展的轴上不断地演变。长期的演化性在民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有着以下方面的体现。其一,同一文化背景之下的民俗文化经过长时间的不断发展,同一民俗文化会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最终形成有所差别的民俗文化。其二,同一地域背景之下的民俗文化,经过时间的发展,最终也可能形成不同的民俗文化特色。总的来说,民俗文化随着时间的发展,主要的机理就是不同的生活模式的差异以及地域层面或者文化层面微小的区别,经过时间的发展,不断地积累放大,最终使得民俗文化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进而形成了不同的民俗文化的特色体现。长期的演化性使得民俗文化发展的历程始终紧跟着时代的变化与进步,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模式,对于丰富人类社会的文化以及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2中法民俗文化的比较分析
上文中对于民俗文化的特点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在分析了民俗文化特点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地域、文化、时间、对于民俗文化有着较大层面的影响,因此探究中法民俗文化内容,并对于其主要的民俗文化做以分析,上述的三个方面为主要的出发点。中国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4],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法国作为西方文化的代表,同样作为世界的主流文化,与中国的文化差异较大。中国与法国之间的地域环境差距程度自然不言而喻,并且两国之间都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即两国的民俗文化都经历较大层面的发展。总的来说,就是中法之间的民俗文化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笔者将对于中法民俗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展开分析,如前文所述,民俗文化具有较大的丰富,全面的进行中法民俗文化层面的比较是不现实的,因此选举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体现进行层面进行分析是合理的,且具有代表性[5]。
2.1饮食文化层面的差异
饮食文化是民俗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真所谓“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能够直接的反映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以及民俗特色。中国作为幅员辽阔以及历史悠久的国家,饮食文化深深根植于主流文化中,中国人对于美食的追求具有较高的热情,这也是中国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中国的主流层面就有菜系,代表了不同地域不同风俗习惯下的饮食文化,还有众多的小的菜系,以及丰富的小吃。其次,中国的饮食文化中,食材的来源是十分丰富的,大量的动植物都可以成为美味的食材[6]。再者,中国人对于食物的利用率较高,食材通常会得到高效率的应用。以上便体现了中国丰富的饮食文化。法国的饮食文化在欧洲可以说最为灿烂和丰富,法国人对于美食的追求同样具有较高的热情。首先法国的菜系较为单一,其所食用的食材较为单一。其次,法国对于食材看重食材的质量,对于烹饪方法的追求较低。再者,法国人对于酒十分热衷,尤其对于红酒有着近乎疯狂的追求。还有一个层面就是法国人的宴会的菜品的种类繁多,甚至可以达到两百多道菜。对比中法两国之间的饮食文化,主要有着以下层面的差别,首先中国的菜系比法国的丰富,食材种类同样丰富。其次,法国饮食中更加看重食材的质量,而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则更加看重烹饪方法。再者,中国的酒文化与法国的酒文化一样浓郁,但是中国人喜欢白酒,法国人更喜欢红酒。
2.2社会礼仪层面的差异
社会礼仪是民俗文化重要的体现层面,因此探究中法社会礼仪文化之间的差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合理性、法国作为一个文化较为浓郁的国家,对于社会礼仪有着很大的程度重视,主要有以下的体现层面。其一,法国人注重日常礼仪,见面有接吻礼以及吻手礼等[7],但是有着严格的适用环境。其二,法国的社会环境中对于女士特别尊重,比如握手时,要等到女士伸手才可以和女士握手,打招呼以及告别时要先和女士打招呼和告别。其三,法国整个社会层面对于社会礼仪尤为看重,礼仪对于整个法国社会有着较大的约束性。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里来的中国文化中都十分重视礼仪,中国的社会环境中,对于来往以及相互的交流都是比较重视的。总的来说,中法之间在社会利益方面有着以下层面的不同,其一,法国对于女士的地位尤为看重,尊重女性。中国古代社会中,女性的地位是相对较低的,当然在新时期自然是男女平等,但是能反映出中法之间的社会礼仪层面的差别。其二,法国社会礼仪对于社会行为的约束性较强,中国社会礼仪对于社会行为的约束性相对较弱[8]。
2.3层面的差异
是民俗文化一个重要的体现层面,探究层面的差异对于探究中法之间的民俗文化有着一定的促进意义。中国的宗教发展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中国的宗教文化也是十分丰富的,中国的本土宗教代表性的就是道教,道教对于中国古代的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外来的宗教有佛教,基督教以及伊斯兰教,三种宗教在中国都有着数量巨大的教徒,但是总体而言大量的中国人是没有的。法国主要的就是天主教以及几度新教,上述二者均属于基督教。总体层面而言,法国几乎是全面信教,即所有的人都有着。对比中法之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法国人信仰的宗教较为单一,而在中国,不同宗教都有着一定的信仰人群。其二,中国人的具有的比例远远地域法国人的比例。其三,宗教对于法国人生活模式的影响程度远远大于中国人。层面具有着较大的差别,同样也体现出了中法之间民俗文化之间巨大的差异性,宗教的差别主要的受到相应的历史原因的影响,值得重视的是宗教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宗教对于一个国家的稳定以及对于一个地区的稳定都是有着直接的关系[9],可见重视宗教发展,研究宗教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
2.4生活禁忌层面的差异
生活禁忌反映了人们丰富的生活,对于民俗文化的体现也是具有较大的价值。中国自身的民俗文化有着众多的分类,每一种民俗文化都有着一定的特色,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均有着一定的禁忌,即人们忌讳的东西。中国人的忌讳相对较多,比如中国人在数字中,喜欢6、8这样的数字或者组合,不喜欢4的数字以及组合。中国传统文化里对于红色以及黄色有着特殊的喜爱,认为其代表着富贵,对于黑色以及白色较为忌讳。中国在传统节日中还有较多的忌讳以及习俗,在此不再赘述。比较于法国人,法国人忌讳13,忌讳星期五,认为将有不好的事情发生。还有一个方面,法国人不太喜欢打听别人的隐私,也不喜欢自己的私生活被人询问,在个人的层面,有着较多的个性的层面体现。生活中的禁忌能够从很大的层面上反引出一个地区的民俗文化的特色,可见体验到一个地区人们的生活,生活中禁忌同样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以及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于不好的事情的厌恶,是一种对于生活在情感方面的表达[10]。
3结语
本文探究中法民俗文化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比较分析,首先分析了民俗文化的四个层面的特点,对于影响民俗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也做了分析。基于上述基础,分析了中法民俗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同样从四个方面入手,对于中法民俗文化的内容与特点进行了比对。总的来说,中法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地域环境,民俗文化层面有着较大的不同,因此探究两国之间民俗文化的内容,并且进行对比,对于了解中法之间的民俗文化,促进中法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文婷,贾秀英.对比分析中法文化价值取向[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5,(12):129-130.
[2]李玲.中法文化交流评析[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6.
[3]赵小芹.从中法节日文化比较浅谈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建设[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3,(12):14-15.
[4]李琳.汉法互译“本土化”对中法文化交流的影响[J].青春岁月,2015(2):29-32.
[5]裴雨林.法国青年价值观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4,(6):49-51.
[6]王金英.中法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0,(16):146-147.
[7]宗雪萍,邓琳.中西法律文化差异对法律翻译的影响[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4):101-103.
[8]科村.沿着中法文化交流的长河[J].走向世界,2005,(11):58-59.
[9]王丽.中法文化差异在两种语言互译中的影响[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4):94-97.
篇4
论文摘要: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联,外语教学中文化内容的导入和文化意识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文化的内涵,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探讨了外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并以新课程下高中英语教学为例,提出了解决以往教学中文化意识欠缺的策略。
语言源于文化,并且和文化紧密相联。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语言和文化这种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外语教学中文化内容的导人和文化意识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作一探索。
1.文化的内涵
文化在广义上可以指人类精神和物质生产的总和,在狭义上指人类精神产品的总和;就不同国家和社会文化的差异性而言,文化乃指某一特定人群中人们行为和认知方式的模式以及与此相关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体现在人们的社会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相互关系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外语教学所研究的文化,相对来说是一种狭义文化。
2.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是文化的符号。人类文化世界的建构和运作正是通过语言的命名活动和语言的制约作用得以实现的。语言又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语言对于表达人类复杂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必不可少的。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是我们理解外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的基础和前提。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语言学家拉多在他的《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一书中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
3.教学的误区
中国文化和英语文化属于不同的文化传统,语言又属于不同的语系,因此我们缺乏欧美国家所拥有的语言环境。况且,中国和英语国家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经常会遇到很多因文化差异引起的障碍。因此,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不仅仅取决于语言水平的高低,还取决于他们对文章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英语教学中融人文化意识,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英语,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并培养世界意识。
由于我们对文化的认识不够,跨文化意识薄弱,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处理不当,英语教学中出现了严重的文化意识欠缺的现象。英语文化意识在我国英语教学中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大多数学校还是薄弱环节。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原本就很容易引起文化障碍,制约跨文化交际的成功进行。然而,更令人担忧的是,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轻视语言能力的培养,外语教学的目的被认为是让学生背熟语法规则,然后按照背熟了的语法规则做题,得高分,很少思考为什么要学这门语言,怎样才算学好了这门语言。英语教学一直忽视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教师把重点只放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没有对文化知识给予同样的重视,用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因对西方文化知之甚少,不能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放在重要的位置。教师应努力使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扫除因这种差异而引起的文化障碍,进而达到成功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境界。
4.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
4.1挖掘教材中的文化信息
新课程普通高中英语课本,采用结构功能的编写体系,围绕中外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名人传记、传统节日、卫生与体育等16个话题选编语言材料,语言真实自然、形式多样,活泼新颖,所涉及的话题贴近生活实际,紧跟时代的步伐,如旅游、体育、航天技术、环境保护、交友、集邮爱好、影视等;阅读课文涉及题材广泛,反映了英语国家历史和地理、风土人情、名人传记、新闻出版、戏剧、文学、音乐等。这些题材和话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关注未来、关注社会,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从而提高学生对目的语的理解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有意识地结合语言教学向学生传授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学、艺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等社会文化知识,不断增进学生对东西方国家国情的对比和了解,增强学生对两种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和世界意识,准确而得体地运用英语交际,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如在教Good Manners时,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西方餐桌礼仪,并引导学生进行辩论,论题是’’Western tablemanners is better than Chinese table manners"。双方辩手各举一方餐桌礼仪之优处,或宣扬,或反驳,气氛热烈。其实礼仪本无优劣,只是通过这一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东西方餐饮文化的异同,教育学生要人乡随俗,树立文化平等观,注重礼仪,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又如”Disneyland""A Freedom Fighter""Charlie Chaplin""Abraham Lincoln”等人物传记反映了美国自主、独立、崇尚个人奋斗的主流文化;"A Taleof Two Cities""The Necklace""The Merchant of Venice’,等反映了西方国家的价值取向,以及西方人瞻瞩金钱的价值观念。
4.2词汇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文化负载量最大的部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并正确运用词语。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是经过长期积淀而成的。一些很有文化内涵的成语、惯用语、谚语、理语和格言等都来自于成语典故、神话传说、文学名著,教师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介绍其背景知识,让学生理解其深刻内涵。如Shylock(夏洛克)是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一个人物,作为典故比喻那些贪得无厌的高利贷者,而Solomon所罗门)比喻非凡的智慧,出自《圣经》的传说。又如,tomeet one’s Waterloo(遭遇滑铁卢之战),指十九世纪初,拿破仑称雄欧洲一时,最后战败于比利时的滑铁卢。这一词语被人们用来比喻“惨遭失败”。再如peasant(农民)一词,在汉语中是中性词,但对西方国家来说却有某种反面的、消极的意味,指“没有多少文化的人”,在西方称农民为farmer。又如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在汉语中,狗含有贬义,而在英语中狗是宠物。因此,在词汇教学中必须结合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4.3开发校本课程,系统介绍西方文化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校本课程正是实施这一理念和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学生渴望更多、更系统地了解西方文化,因此,英语教师可摸准学生的兴趣所在,结合教材内容,编写《学点英文谚语了解西方文化》、《中学生英美概论》、《知多少》、《你喜欢的英文歌曲》、《西方节日文化》等学生感兴趣的校本教材。使学生更全面、深人地了解目的语文化。
4.4利用多种媒体资源培养学生英语文化综合素养
语言习得理论告诉我们,语言自然习得的过程是无意识的,是潜移默化的。英语的学习也一样。由于电视、多媒体等能创设仿真的英语交际情景,在课堂中适当地引人这些媒体所提供的地道活泼的英语素材,能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悟地道的英语文化,从而提高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引导学生课外自主地借助电视、网络等学习英语,扩大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拓宽视野,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跨地域文化的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现有的英语教学资源,如:(1)英语影视节目(2)英语教学网站(3)各类多媒体英语教学光盘(4)英语教学的报刊杂志等拓宽英语知识面,提高语音素质、丰富英语文化,有效提高英语综合文化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4.5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结合教材设置情景,进行跨文化知识的介绍,也要在课外最大限度地创设英语文化氛围,使学生更好地体会中西方文化差异。通过课堂内外的各项活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和意识,提高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4.5.1开办英语角,由外语老师与学生交流。有条件的话也可请外教或外国朋友与学生进行直接对话。
4.5.2开设研究性课程,以跨文化研究为主题,系统地传授英美文化知识。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小课题,如:“美国的饮食文化”、“英国的婚俗”等。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电影和录像、请教专家等方式进行研究、调查和分析,并最终写出报告。这样的课程学习在拓展学生的英语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协作能力。
4.5.3利用西方的一些重要节日,如圣诞节、万圣节等举行英语晚会,举办英语知识竞赛,使学生了解西方的节日文化,了解西方习俗。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5.正确理解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关系
怎样看待自己的文化和人家的文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文化平等观和语言平等观。“决不能认为哪一方的文化更好,语言更美。”(王宗炎)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到要正确地理解外语并恰当、得体地使用外语,不仅取决于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和理解程度,而且取决于对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差异的了解程度。因此,了解、熟悉本国文化有利于外语学习。并通过跨文化教育培养学生传播中外文化的使命感和文化融合意识。
篇5
旅游英语是一门有专门用途,而且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用语。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中英文化差异,不断积累中文和英文的语言文化知识,研究旅游英语的教学特点,创新旅游英语教学模式。
一、旅游英语中文化差异的体现
旅游是与地域文化,风土人情是有密切关系的,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文化差异很大。而文化与语言又有较为紧密的关系,即文化影响语言,语言反映文化。学习旅游英语的目的是有利于作导游,方便和游客进行交流,解决游客提出的问题,有利于与游客在观念及行为上的互动。但是由于文化差异,游客和导游容易形成沟通障碍,因此必须注意旅游英语中文化差异的体系所在。
东西方思维方式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旅游也不例外。如,汉语环境下常说“不用谢”,但是英语环境下则可以是“You are welcome,I’m glad to be of help”,如果导游或接待方向游客表示“no It’s my duly”或“Never mind”则可能让游客觉得没有受到尊重。还有如,英语环境下受到称赞后常说“Thanks”,但是如果照搬汉语环境下的“哪里哪里”就变成了“just so so”则可能让对方不知所措。又如,most翻译后是“必须”,但是英文环境下它包含“建议”,或“试探”,汉语环境下说“慢走”、“请留步”,英语环境下则是“goodbye”,再加一些祝福的的话,如“I wish you a pleasant trip”等。
由于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中西方在语言文体特色和风格上也不尽相同。在介绍旅游景点时,汉民族大多使用描述性语言,言辞华丽,文笔优美,用词凝练、含蓄;表达上多使用四言排比和对偶平行结构,以求行文工整、声律对仗、文意俱佳,达到音形意皆美、情景交融的效果。在描述旅游时,英语旅游文体大多风格简约,逻辑严谨;行文措辞简洁明白,表达方式直观、通俗、易懂;整体上重在景点地理环境、服务设施、优势与不足等方面的纯信息传递,并且信息准确、丰富、实用;风光景色的描述性篇幅则着笔不多。旅游英语翻译的意图就是要让国外游客读懂看懂并喜闻乐见,从中获取相关的自然、地理、文化、风俗方面的信息,因而翻译时必须注重译文的实用性和特殊性,注意内外有别。倘若翻译时一味按汉语的习惯行文用字势必与英语民族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格格不入。
二、对文化及文化教学的思考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得华?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中心概念提了出来。认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后来一些社会学家把这一定义修正为:文化是复杂体,包括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总的来看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部合。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民族差异的标志。不同民族由于地域、环境、政治、经济制度、历史、风俗习惯、行为模式等的不 ,其文化也各有特点。
教师在精读课堂上对目标语言文化背景介绍时,应当注意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可能遇到的中西方两种不同文化间的冲突,应当有意识地设法在介绍目标语言文化知识时,在学生熟悉和不熟悉的两种文化背景间搭起桥梁,缓解学生在学习中外语言文化比较时的困惑。这样,更有利于师生在精读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和师生交流。
三、旅游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的模式探索
在旅游中,两种文化的交流成为常态。旅游英语教学要让学生学会用英语的表达方式,英语的表现技巧来展示本来是汉语环境下的材料。以英汉互译过程为导向来培养能力。采用过程教学法,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活动,营造了畅所欲言、积极交流的课堂气氛,在教学中贯穿了促进、引导学生对英汉互译过程的思考、回顾、解释,认识译者在英汉互译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树立“译文无定本”的理念。
1.类比性翻译法,汉语环境下有很多特殊的历史文化,是外国游客不明白的,而这些文化与旅游资源相结合后,导游就不得不对其进行恰当的解释,此时类比的翻译方法非常重要。如“梁山伯与祝英台”,按照常规的翻译方法,需要解释很多东西,但是如果用“罗密欧与朱丽叶”来进行类比,简短的几个字就能让游客明白其含义,又如济公,用欧美人熟悉的“罗宾汉”进行类比等。
2.说明性翻译,这更多的用于历史人物、事件、地点等,特别是在一些具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旅游境地。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历史事件,文化名城与文物古迹,旅游资源结合紧密,但外国游客对我国的历史及典故并不清楚,因此使用说明性的,解释性的翻译方法较好。如“HuBei province”,使用“north of the take”的解释性说明,会让游客了解“湖北”这个地名的由来,对它有更深的印象。如“清朝乾隆年间”,如果只说“清朝乾隆”多数中国人都能懂,但是只有加上年份之后,外国游客通过时间才能对旅游资源的历史背景有更深刻的认识。
四、 在旅游英语教学中应导入的中国文化内容
篇6
一、英语文化导入的课堂教学内容
1.干扰言语交际的文化因素,包括招呼、问候、致谢、致歉等用语的规范作用。
2.非语言交际的表达方式,如:手势、体态、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观念等。
3.词语的文化内涵,包括词语的指代范畴、情感色彩和联想意义、某些具有文化背景的成语、谚语的运用。
4.通过课文学习,接触和了解相关的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学等。
5.了解和体会中西方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上的差异。
二、英语文化导入的课堂教学策略
1.揭示词汇的文化内涵 。词汇教学的难点是某些词语的文化内涵。如:freeze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冰冻”“结冰”。而在一个私人拥有枪支的美国社会中,一位留学生因听不懂美国人的口语Freeze!(“站住”“不许动”)而被枪杀。即使如Hello/Hi/Sorry/Pardon等形式上极为简单的表达,困扰学生的并不是如何准确发音和正确拼写,而是如何得体运用。对于这一类词语,教师应着重介绍或补充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必要时进行汉语文化比较,使学生不但知道它们的表层词义,更能了解其文化内涵。例如:英语中的亲属称谓词比汉语少得多,一个cousin涵盖了“堂/表兄弟,堂/表姐妹”等几种关系;而“农民”这个词在汉语里是统一的概念(泛指“农业劳动者”),英语中却以其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的不同,分别用farmer和peasant来表示。上述词汇指代范畴上的差别,表现了中西方民族在人际关系上不同的传统观念和社会风俗。此外,以《圣经》中的Garden of Eden(伊甸园)来指代汉语的“世外桃园”,以Shylock( 夏洛克)来比喻“狡诈者,守财奴”,…诸如此类的成语、典故和短语,都是英语民族生产、生活、宗教、文艺的反映,只有将它们放在社会文化背景中进行教学,学生才易于理解和掌握。
2.创设对话的文化语境。在日常对话中,学生最容易出现语用错误。这不仅因为对话涉及到交际用语的规范使用以及礼仪习俗,更由于在具体的言语交际中,语言形式的选用总是受到时间、地点、文化背景等语境因素的制约。因此,成功的对话课,除了要让学生记住相关的交际用语,传授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还应该设置特定的交际语境,灵活选用适当的训练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口头或笔头、双边或多边的言语实践活动。在英语教学中,还可以将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归纳,这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挖掘语篇的文化信息。英语教材选材广泛,大部分语篇涉及英语国家典型的文化背景知识,特别是其中的文学作品,为学生了解外部世界提供了生动鲜明的材料。在语篇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还要引导他们随时随地地挖掘其中的文化信息,使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除了语言本身所承载的文化涵义外,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底蕴。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还要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如: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却意味着衰朽残年,去日无多,因此西方人都忌讳“老”。
4.让学生体会文化对语法的影响。语法是语言表达方式的小结,它揭示了连字成词、组词成句、句合成篇的基本规律。文化背景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各异。英语注重运用各种连接手段达到句子结构和逻辑上的完美,如:“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一看到if,两句的语法关系便了然于胸。汉语则未必如此,“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还怕没办法?”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看上去像是一连串动词的堆砌,几个短句之间无连接词语,但其上下文的语意使它们自然地融为一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西方人重理性和逻辑思维,汉民族重悟性和辩证思维。让学生了解这种思维习惯上的文化差异,体会其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对于学习英语语法,减少Chinglish(中国式英语)的错误是有帮助的。
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 和W.E.L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文化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不断探索和实践,就一定能有效地使学生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培养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杨平泽:《非英语国家的英语教学中的文化问题》,《国外外语教学》,1995.1。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篇7
随着汉语热的不断升温,人们对于汉语的学习,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语言教学了,而是对隐藏在语言文化背后的文化因素的兴趣更加浓厚。这也就意味着对外汉语教学,也不应是仅仅着眼于语言文字方面的教学,更应当是对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的教学。而要想进一步搞好对外汉语教学,完善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则应首先着眼于民俗文化,因为民俗文化是语言文化构成的基础,而语言又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因此,民俗文化不仅是连接语言与文化的桥梁,也是引导汉语学习者融入汉语文化的沟通纽带。对外汉语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首先是语言的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文化教学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忽视、必须涉及的。而民俗文化,既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文化的起点,也是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难点所在。
二、民俗学因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体现
“民俗”是一个从日语中借来的词,、在英语中被称为folklore,直译为“人民的知识”、“群众的智慧”。从这个概念中可以看出,民俗文化中包含了一个民族最源远流长,最富有持久生命力的文化,它是一个民族最富有特色的文化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这样一种文化交汇的语境中,凸现的便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而民俗正是这样一种文化现象。
1.民间语言
民间语言,是一个民族在特有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蕴含了大量文化因素的语言。包括俗语、谚语、歇后语、称谓语、流行语、吉利语、委婉语、俏皮话、禁忌语、祷词、招呼语和在特殊场合或仪式中使用的行话、黑话、隐语、咒语等。对于学习者来说,是难点,但也是深入了解汉文化的突破点。
2.节俗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节俗便是其中的典型性的代表。通过节俗文化,学习者们可以了解一些中国特色的词语,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礼仪方面的词语等。例如:在教师介绍春节时,会涉及到“过年好”“拜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等词语。在介绍端午节时,一定会涉及到“粽子”“龙舟”等词语。在介绍元宵节时,一定会涉及到“元宵”“汤圆”“灯谜”等词语。这些都是极具中国特色的词语,对于学习者来说,是陌生的,也是新奇的。因此,必须在教学中使学生了解拜年、发红包、吃粽子,赛龙舟、猜灯谜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节俗,才能使学生明白并掌握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节俗词语。假若学习者只是简单了解却不理解这些词语和礼仪背后的民俗文化以及这些节日对于中国人的意义,便更加不可能学习好、利用好汉语了。
3.称谓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意节俗和一些特有的汉语民间语言,还要注意在口语交际中的民俗语言文化。例如:在称谓方面,中国人喜欢称与自己对年龄差不多的男女为大哥、大姐。或者在姓氏后加上哥,姐等,如“张哥”“王姐”等。这事实上是中国人热情、淳朴、豪放的表现,表达了中国人的一种平等意识。但对于留学生来说,可能无法理解一个陌生人为什么叫自己的哥哥或姐姐,使得他们在交际过程中产生一种抵触心理。
4.表达方式
中国人在交际过程中的表达方式往往偏于谦虚、礼貌、委婉。例如:中国人在面对夸赞时,往往都会回答:“哪里哪里”,而欧美国家的留学生在面对夸赞时会欣然接受,并表示谢意。因而,在他们热情夸赞中国人,却往往得到一句“哪里哪里”的回复时,可能会不理解,甚至认为中国人虚伪。而此时,单纯的进行交际问题告诫,并不会使留学生完全理解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必须将蕴藏在语言背后的中国民俗文化讲解给汉语学习者,使他们真正明白中国人在称谓中体现的谦逊、热情。因此,中外文化差异常常造成语言交际上的误解。中国人的含蓄委婉常常时留学生觉得中国人虚伪,不真实。而国外文化的开放直接常常使中国人难以理解。只有使汉语学习者理解中国语言背后的中国民俗文化,才能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语言交际中做到举一反三。
5.特有的民俗意象
中国的农耕经济使得牛在中国文化中一直是正面形象,而狗、狼、鼠则常常是奸诈狡猾的反面形象。因此,许多与狗有关的词语,例如:狗仗人势、狗咬吕洞宾、鸡鸣狗盗、猪狗不如等,往往都带有贬义。而西方文化是在采集狩猎的经济生产模式基础上产生的,人们在采集狩猎过程中需要狗的协助,因此,一些与狗有关的词语,例如:luckydog,jollydog,worklikeadog等词语中,狗都是表示可爱的,努力的。所以,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面对截然不同的民俗文化学习者,我们如果只是简单的将语言的含义教授给学生,必然不能使学生完全理解,再次面对类似的语言现象时,仍旧不能够学会处理,只有我们将民俗文化的内容以及形成的原因告诉给学生,才能使他们理解,避免闹出笑话并在再次遇到类似情况时,学会独立处理这种语言现象。在颜色方面,中国人一直喜欢喜庆的红色,将白色作为丧葬时使用的颜色。因此会有红红火火、三尺白绫等词语。在学习这些词语时,如果是一个日本学习者,看到这样的词语,一定会将红红火火认定为不好的词语,而将三尺白绫认为是积极向上的词语。原因就在于中国的民俗文化和日本的民俗文化对于红白两个颜色所象征的含义是完全相反的,这就需要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全面了解各个国家的民俗文化与中国民俗文化的差异,就必须处处注意带有中国民俗文化特色的词语,这样才能使来自不同国家的汉语学习者都能够全面深刻的学习语言知识。
三、民俗文化因素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
篇8
关键词:英语教学;异域文化;认知能力
随着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广泛和深化,国际交往的空间不断扩展延伸,这对我国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它是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在于使学生对异域文化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加强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从中获得英语语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经济文化交流需求,真正成为融通多元文化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异域文化的内涵
所谓文化的异域性,实质上是跨文化交际中一方对他方文化的一种解释。异域性并不是一种性质或状态,而是对他方文化感知和解释的结果。从英语教学角度出发,“异域文化”可理解为“英语语用国家的整个社会方式。”这一界定的范围比较宽泛,既涉及日常生活方式和习俗,又涉及隐藏在习俗之后的价值观念。英语教学既要关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特别是与语言交际直接相关的文化,还要注重目的语的文化价值观念,以及体现这些价值观念的文学艺术、思想流派、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等。英语教学中的异域文化认知是指对目的语文化的社会规约、价值观、信念的知晓。根据学者对文化认知内容的划分,大致可分为观念文化、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
培养学生异域文化认知能力的重要性
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此已达成共识。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即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交能力(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恰当交际的能力)。美国语言学家Timonthy Light在《现代外语教学法》一书中说:“如果学生根本不知道一种语言的文化习惯,那么他就不会使用那种语言,尽管他的语音、语法都很好。”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应有的英语知识,但却不能很好地应用到交际语境之中,成了“哑巴英语”,缺乏适应社会发展的英语交际能力。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在社会生活中是相辅相成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文化知识是组成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达到英语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内容。异域文化植入,即直接把外国文化内容作为语言教学材料,或把外国文化中具有文化特异性内容的习俗、典故、历史、风土人情等作为必要的补充,是达到语言教学目的的关键。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也就是对异域文化的认知能力。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不是唯一的学习内容,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域文化的范围,提高他们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文化因素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培养学生对异域文化的认知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培养学生异域文化认知能力的途径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情况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不断接触异域文化,感知异域文化,体验异域文化,培养他们对异域文化的认知能力。
比较东西方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意识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在《语言、文化与翻译》一书中指出:“语言在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对词义、习语含义的影响如此带有普遍性,以至于在不仔细考虑语言文化背景的情况下,任何文体都无法恰当地加以理解。”异域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它包括目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伦理、心理、思维方式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在给学生介绍中国加入WTO过程中所形成的中美两国不同的谈判风格、谈判方式、决策过程时,要让学生了解中美两国除了在政治、经济方面存在差异外,还存在文化方面的差异。教师如果不能有意识地激活这些知识,没有意识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学生就无法认知异域文化,无法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无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结交外国朋友,阅读不同的英语报刊,涉猎各种形式的外国文学作品等多种渠道帮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再将其与中国文化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不仅要学语言,更要学语言背后的文化。这样,学生就可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接触异域文化,进而培养对异域文化的认知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促进异域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有机统一,激活异域文化英语教学中的异域文化导入同语言一样,是后天习得的。课堂除了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场所,还应该成为学生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上传授异域文化知识最有意义的方法是解释说明。每节课前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如地理知识、历史事件、宗教信仰、文学作品、节日庆典,乃至西方人的日常生活——服饰、饮食、聚会、出行等,这些文化背景知识和教材紧密相连,很大程度上能够激起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实践证明,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比对英语语言本身更感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些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抓住时机运用异域文化背景导入教材的篇章学习。在讲解“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一课时,笔者先简述了感恩节的由来,由此引出圣诞节、情人节等一些西方国家的节日庆典。西方人庆祝圣诞节,除了互送贺卡、装饰房间、购买礼物外,还保留了一些传统习俗,如孩子们喜欢把长筒袜挂在壁炉上,他们相信圣诞老人会坐着雪橇,赶着鹿群,通过烟囱,在圣诞节的凌晨把他们渴望已久的礼物放在长筒袜里。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制作圣诞卡片、描述圣诞老人的形象等方式为学生认知异域文化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不知不觉地认知异域文化。
篇9
关键词:性别;教育;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识别码:A
引言
“每一个社会或民族都有自己文化传承的内容与方式。文化传承既是某一个社会或民族的群体行为,也是该社会或民族的个体行为。某一社会或民族的文化就是通过这种群体或个体的行为而得到代际的传承。”[1]7同样,每个社会对于男女两性的性别期待都有差异,存在于家庭、社会与学校中的不同教育方式塑造着人们的性别模式。赫斯科维茨(Herskovits)提出的“濡化”概念对于理解人类社会中的文化习得与传承提供了理论基石,迪尔凯姆(Durkheim)对教育功能的理解则将人类社会的社会化过程进行了系统化的解释。如果说“濡化”所强调的是发生在同一类型文化内部的纵向传播过程,以及发生在此过程中的习得与传承实践;那么“教化”更加强调的则是通过既定的手段和模式,按照某种既定的目标对受教育对象所实施的教育行为。本文通过对一个藏族村落的家庭与社会教育的考察,详细探析当地藏民性别角色塑造的过程与方式。
尼村位于滇藏两省交界区的德钦县奔子栏镇,村落沿金沙江和白茫雪山山脉分布在江边平坝、山坡和少量的高山地带。全村共有567户,3121人,藏族占全村总人口的99%以上。从2009年到2012年,笔者对该村落进行了长时间的持续调查,对构建当地社会性别制度基础的亲属制度、土地制度、家庭关系、劳动分工等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尤其关注当地的社会性别结构和妇女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所处的地位。
一、新生儿的命名与抚育
正如本尼迪克特所指出的那样,个体生活历史首先是适应由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2]2新生儿的命名(名啥)一般在孩子出生三四天后进行。由家中的成年男性(一般都是家长)前往寺院告知活佛孩子出生的时间,一般都可以得到一个带有宗教意味的名字。
新生的婴儿主要由母亲和其他女性家庭成员负责抚育。这时的产妇由于身体虚弱,可以暂时脱离繁重的劳作,仅从事一些相对简单的家务劳动,身体无法支撑的妇女甚至要卧床休息好几天。在最初的几个月中,婴儿的主要食物是母亲的乳汁,因此给新生儿哺乳是这段时期母亲每天最重要的工作
满月的婴儿要在一个事先选定的黄道吉日举行出门仪式。第一天出门的婴儿通常还会被家人带往寺院朝佛,祈求一生平安。为防止魔鬼的侵扰,家人通常会用锅底的黑灰将婴儿的鼻尖染黑。
满月之后的婴儿不能再整天与母亲呆在一起了,因为产妇已经开始逐步恢复产前的生产劳作。除去喂奶的时间以外,孩子们的大部分时间主要是与那些劳动任务相对较少,空闲时间较多的老年人一起度过。假如不是特殊的原因,在尼村很少能看到年轻男性在照顾孩子。人们好像已经对此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认为照顾孩子的年轻男性“很难看”,“不像样子”(祖达尼布)或是“不像男人”(巴加麻扎)。
二、早期的社会性别教养与认同
藏族社会的家庭教养是一种社会性别色彩鲜明的教育活动。婴儿期过去之后,当孩子的年纪稍长,他们即要被赋予社会所认可的性别认同及劳动职责,并开始在母亲及其他成年家庭成员的教导下开始学习与实践;遵循着严格的“男女有别”意识,在“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期望指导下,通过不断地训练,学习与承担社会赋予不同性别的责任与义务,逐步成为符合社会性别规范的个体。
(一)换装:服饰的社会性别塑造
服饰是大部分社会从视觉上区别男女社会性别差异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文化符号。“藏族人对孩子的重视和关爱体现在一系列具有象征意味的民俗服饰佩戴之中”[3]。孩子们真正的性别塑造是从脱离大人的怀抱能够自由行走开始的。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盛装(布衮),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事件。藏民的服饰具有鲜明的性别特征,并且种类众多,当地俗语“隔山隔河两个样”所表达的正是这种突出的多样性。
通过穿着藏装,两性气质得到了更加全面的体现,不仅加强了民族认同,更获得了异性的认可。女性们大多认为身着传统藏装的男性远比身着现代“西式”服装的男性更有气质,而身着传统藏装的女性也是最吸引男性目光的。以前佩刀经常被男性用于打架斗殴,因此不少地方已经禁止公开携带。
尼村藏民的“换装”活动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身着传统服饰不仅可以培养强化族群认同,且能从个人成长的幼儿时期开始强调社会性别差异的存在,促进个人实现其身份与角色的定位。很多在节日和宗教活动中身着盛装的孩子甚至还不能离开父母的双手与怀抱,但他们已经从外在的服饰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从中即可以明确地表现出社会文化对于男女两性不同的要求和期待。可以说,男女身着性别特征鲜明的服饰,是两性认识性别和塑造性别的最初环节。
(二)游戏与劳动:行动中的性别教养
游戏在儿童的身心发展、文化形成和价值观定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并对社会性别的角色与认同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社会性别角色是一定社会认定男女两性适宜行为的社会规范。[4]41幼儿时期的孩子们即开始按照性别分开玩耍:女孩的游戏大多与家务劳作紧密相关,常玩的游戏有过家家、捡菌子比赛等;男孩们则很少玩这些游戏,他们通常喜欢聚在一起相互追逐嬉闹,扮演各种角色模拟打猎或是打仗的场面。由于藏族社会带有明显社会性别特征的劳动分工体系,孩子们学习的劳动内容也存在着不小的差别。女孩的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妇德的灌输和生产生活技能的传授。由于与从小抚育她们的母亲在一起生活,从母亲行为的点滴中寻找适合当地社会文化的性别表征成为女孩塑造性别的主要方式。通过模仿,女孩们开始逐步体会恰当的女性心理,并尝试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女性,为将来的婚配做准备。
除去社会性别角色培养之外,对孩子的培养方式还受到其出生顺序的影响。为了让长子和长女能够顺利完成长大之后“当家”的职责,家人往往会对他们进行更加严格的训导,比起自己的弟弟妹妹,除去完成各自性别所必须的学习内容之外,他们还必须具备更加宽容的个性、坚韧的品格、过人的胆识、强烈的责任感,以及领导家户兴旺的技能和品德。他们的弟妹则被教导为依从兄长和姐姐的顺从者及协作者。
(三)家户荣誉:初入社会的性别职责
参与重要的宗教与节日活动是男孩们在父亲和其他男性成年亲属的教育下学习社会性别规范的重要场合,但这些活动大部分是禁止女孩参加的。例如在拉斯节祭祀神山的活动中,男性必须登上高耸陡峭的神山山顶,举行一系列的朝拜和庆祝活动,但女性则只能呆在村里等待着男人们“迎神”归来。年纪稍长的男孩还要代表家庭参加宗教或政治活动,这对于家长和他的家户而言都是极有“面子”的事情。
认识外面的世界,开阔眼界,学会经商或其他的赚钱方式是社会对男孩的成长要求。这些技能也主要由以父亲为代表的男性亲属传授进行。与男孩相反,女孩们的责任主要集中在家庭内部,除去承担家务劳动以外,也必须学习在公众场合为家庭赢得荣誉。在节日身着盛装是女性表现家族荣誉的主要方式。年幼的女孩身着盛装表明她已经开始认可并担当社会性别责任。新媳妇一般都要身着盛装,代表已经融入这个家庭。家庭和社会从早期的教养时期开始即对男女两性表现出不同的期待,并在对“家户荣誉”的共同追求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男性通过对外所彰显的责任与男性气质表现权威,女性则通过自身的装扮体现自身的归属、财富与地位,这两种不同的期望在其人生接下来的历程中还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体现。
三、成年社会性别观的养成与规训
(一)成年礼(绕斯让体)
成年礼(rite of puberty),又被称为“成丁礼”或“成人礼”等,是一定社会中的个人由幼年步入成年的人生礼仪。这一仪式广泛存在于古今中外不同区域的族群中。[5]47综合地来看,各族群的成年礼虽然形式多样,但一般都具有这样几个特征:限定仪式举行的年龄,仪式以“成人”为主题,且特征明显,并具有普适性;仪式举行的方式包括教导型、考验型、标志型等类型。[5]48
尼村藏民的成年礼除具有上述特征之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首先,成年礼主要在女孩群体中举行,为男孩举行的情况较少;其次,举行成年礼的时间一般为九岁、十一岁或十三岁,这些单数年龄被认为是吉利的年份,尤其是十三岁对藏族人的成长来说更具有临界点的重要意义。[6]但具体什么时候举行仪式,则由孩子的家庭经济状况决定;第三,与一些族群程序繁复的仪式相比,藏民的成年礼仪式相对较为简单,一般仅包括换装、祈福和聚餐几个环节。女孩的成年礼大多由母亲向家长提出,家长同意之后由母亲负责操办。从整体上来说,多偶制家庭,尤其是兄弟共妻家庭的子女由于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较为优越,因此举行成年礼的时间相对较早,由于家庭亲属关系比普通家庭相对复杂的现实状况也促使他们更早地接触社会,踏入成年的人生历程。
(二)道德观与责任感
藏族社会迈入成人行列的社会性别观念还体现在男女存在差异的道德教育上。吐蕃时代的伟大统治者松赞干布为家庭教育制定的《在家道德规范十六条》,深刻影响了藏民家庭的道德规则及性别教育。藏王的训育思想体现了藏民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导向:对佛教的笃信是首要的要求,之后才是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善待友邻,知恩图报,诚实守信,谨言慎行,敢于担当,心胸宽广等。此外,不少村落民俗也在此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功能。例如在路上看见修路的人,尤其是老人,一定要给予适当的经济资助;如果情况需要及条件允许,一定要实施修路架桥的行为,惠及他人,这些都被认为是积累功德的表现。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必须努力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尽量向这些目标靠拢,违反者必须意识到一种强烈的羞耻感,并且应该立即修正自己的不当言行。履行家庭责任的重要性也远高于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按照这种逻辑和道德观,放弃个人所需是应该的,但放弃家庭责任就会遭到所有人的谴责。
培养责任感是藏民成年社会性别观养成的主要内容之一。男性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家庭之外的空间中。希尔曼和亨弗瑞发现,这些成长的男孩都努力尽可能地与男伴呆在一起,而不是呆在家里,他们都渴望去结交忠诚的伙伴,尽量加强与其他男性的密切联系,以体现出自己“尚武”的男子气概。他们必须努力去征服青藏高原寒冷的高地,通过长距离的奔波从事贸易,为家庭的经济收入做出贡献。[7]
对道德观与责任感的培养还包含着不少社会性别禁忌内容的灌输,但这些禁忌大部分是针对女性的。除去必须遵守的身体禁忌之外,女性还有许多不能做的事情。例如不能触摸男性的头,不能跨过男性的用品等,僭越者都被视为是不守妇道的表现。男性需要重点培养的性别气质还包括“骨气”,包括不能为了食物和钱低头乞讨,与人争斗时一定要有坚持到底的耐性等。这些性别气质与责任感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当地社会对男性的期望及女性对男性的想象。女性们所期待和欣赏的是离开时一无所有,但却能满载而归的男性。这些成功者在她们眼中是英雄的象征,因为其体现出极度的男子气概。然而,男性强烈的自尊心及妄自尊大的大男子主义往往也会成为妇女们取笑的对象。嘲笑年轻男性甚至是最受老年妇女欢迎的娱乐消遣方式之一。虽然成年男性并不乐于从事照顾年幼孩子的工作,但他们在公共场合却热衷于教导孩子塑造性别气质,尤其是对男孩,希望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使之明白该怎样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
(三)社交礼仪
社交礼仪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学会礼貌待人也是踏入社会生活的重要步骤。谦逊有礼是当地人认可的第一美德,礼貌重点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用语和行为举止中,尤其是要学会敬语的使用。此外,热情好客仿佛已经成为藏民的民俗符号之一而广为人知。人们之间互相碰面时,也是互致问候,面带微笑。藏族女性善于待客,每当有客来访时,她们并不像很多民族的女性那样刻意回避,反之,男性家庭成员会很乐意将客人交给女性招待,女性主导家庭生活的状态在待客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言语不多,但女性温柔的微笑和周到的照顾往往令客人难以忘怀。
结语
综合当地人们在家庭与社区中的教养方式,女性更多扮演的是一种照料者的角色,她们充当着孩子的情感资源,并且是他们成年之路上的启蒙教师,并为促进全家人的健康辛勤劳作;而男性则更多地扮演着家庭的经济支持者及保护者的角色,他们还承担着传递宗教仪式的责任,尤其是那些禁止妇女参加的场合。总之,社会所期待的性别规范与角色塑造开始于每个人的幼年时期,通过着装、游戏、劳动、道德与礼仪教养等方式不断渗透和强化,并在婚前教育中得到固化与提升。为配合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期待,家庭中的父母长辈以及村落社区都通过各种方式营造一种理想的氛围,培养与塑造恰当的性别形象。女性逐步学习家务劳作等家庭技能,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为能干的主妇;男性则极力塑造自己鲜明的男性气概,通过外出经商等方式培养自己的性别权威,以及社会所期待男性应该拥有的剽悍、责任、权威和管理家庭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家户整体观念的塑造,两性的性别塑造都是围绕以家户整体利益为目的的方式来展开的。
参考文献:
[1]滕星.族群、文化与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2](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何锡章,黄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3]李玉琴.藏族服饰吉祥文化特征刍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4](美)大卫・诺克斯,卡洛琳・沙赫特.情爱关系中的选择――婚姻家庭社会学入门[M],金梓,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吴晓蓉.仪式中的教育――摩梭人成年礼的教育人类学分析[D].西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6]林继富.人生转折的临界点――母题数字“十三”与藏族成年礼[J].青海民族研究,2004,(1).
篇10
一、进行文化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培养人文精神,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新课程理念的特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化英语教学的基点。
英语语言的学习,就是英语文化的学习,也就是人文素质提高的过程。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息息相关。中国与英语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必然造成了语言现象的差异,在语言的词汇系统、语用系统中也会有所反映。学生如不了解文化,在交际过程中就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文化障碍。加强文化学习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语言意义的理解和得体地使用语言,能够减少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用语失误,从而更好地与使用英语的人进行交流,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英语真正成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工具。
二、进行文化意识教育对老师的要求
1.教师要全面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比较深刻地认知英语教育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发展不同认知途径和培养多种思维方式以及了解各种文化的作用,了解教学涉及的中外文化知识。
2.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创设尽可能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境,让学生在体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3.教师应当综合考虑《英语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文化意识的目标要求及特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评价标准,选择评价内容,采用恰当形式。
三、文化意识教育的具体实施。
(一)课堂上的文化意识教育
利用教材、课堂出现的文化意识教育的相关内容,专门进行教学活动。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人文修养,言传身教,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不仅是学生成长的舞台,也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和品味生活的“梦想剧场”。
1.阅读中的文化意识教育
教师要发挥英语阅读课的特点,充分挖掘以教材为主线的课程资源,进行文化意识教育。就英语知识本身,很多英语文章中都寓含着许多人文知识,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挖掘其中的人文内涵,就会在人文教育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画龙点睛的效果。要加强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活动的指导,让学生在分组合作学习实践活动中,训练方法,陶冶性情,培养团结协作精神,达到人文精神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自然 整合。
2.词汇中的文化意识教育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由于文化的差异,有时在一种语言中的词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对应的词。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在词汇教学中,老师不仅要讲词的基本含义,更要让学生懂得词汇的社会文化内涵。
3.语法中的文化意识教育
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各自语言的语法上也会留下深刻的印记。因为一种语言的语法结构是由思想反映现实的角度以及人们思维方式决定的,它也属于文化之列。例如,汉语语法关系主要靠次序和语意关系来表达。而英语则注重句子结构和逻辑的合理。在讲时间和地点时,中国人习惯是从大时间、大地点到小时间、小地点,而西方人士则正好相反。因此,教师只有通过语法中的文化渗透等形式,才能有效地使学生加深对英语句子结构的理解,排除母语干扰,提高表达的准确性。
4.口语交际中的文化意识教育
中西方语言交际中存在着很大差异。例如:在汉语中,“How old are you?”(你多大了?)“Are you married?”(结婚了吗?)“Where are you going? ”(你要去哪里?)“What are you doing?”(你在做啥?)。这些对个人情况的询问,在中国体现了亲密与关怀,而在西方文化中则属于个人隐私,对这几方面的询问是触犯了英语中的禁忌。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对两种不同文化的对比,使学生在交际中避免语用错误,更加得体地运用语言。与此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称呼、打招呼、告别、询问、致歉、打电话等方面不同的用语习惯。 所有这些知识,只有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通过一点一滴的渗透,学生才能真正领会并熟练运用。
(二)课堂外的文化意识教育
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属于课前积淀和课后延伸过程,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阅读活动,教师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有关的英文报刊、文学作品、电子读物等,要求学生不仅要通过阅读了解有关国家的历史、传统文化,还要特别关注这些国家的最新科技文化动态,随时捕捉最新的语言文化信息。
2.视听活动,指导学生利用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有选择地收看、收听各种英文节目,充分调动视听感官,从不同角度去品尝“原汁原味”的地道英语,领略异国风情文化,领悟英语的乐趣和其中的文化内涵。
3.办报活动,指导学生将自己在阅读、视听中积累的素材加以整理,办出手抄报,一般每月办一张,展示在教室或学校的橱窗中。这样既起到了交流传播的作用,又活跃了校园文化。
- 上一篇:审计的几种方法
- 下一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