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零基础教学范文

时间:2023-10-27 17:32: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画画零基础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画画零基础教学

篇1

【关键词】现代教学技术 录像 动画片 PPT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教育阶段,它一方面要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普及常见的化学常识,另一方面要为进一步学习化学知识构建扎实的基础。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的构建,学生不仅要记忆一定量的枯燥的元素符号和化合价等,还需掌握大量的化学专用术语,在此基础上还要掌握严密的逻辑推理知识,为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要动用到所有感觉器官才能把新知识接受下来,因而,有人感叹它是理科中的文科。然而教育学告诉我们兴趣是学生的第一教师,那么我们如何灵活运用现代技术来提高我们化学教育的趣味性呢?本文想在这方面作些探讨。(本文涉及的教材以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11月第2版为蓝本)。

1 用实验演示录像去代替部分课堂上的演示实验

教材中的“观察与思考”大多数为我们传统教学中的课堂演示实验(由教师在课堂上做给学生看的实验),如课本P27中的“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这一实验,由于教师只能在讲台上做,离讲台较近的学生看清楚是没问题的,可离得远一点的学生要想看清楚是不太现实的;再如课本p48页上的“电解水的实验室装置”,电解过程中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的颜色、烧杯内壁有小水珠出现等现象,只有在超近距离才能看清楚。学生看不清楚实验现象,他们就会对结果产生怀疑,这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兴趣。如果我们事先把这些实验用数码摄像机近距离的摄成视频文件,把它插入到我们的课件PPT中,既节省了时间,又能让每个学生都看得清楚,何况做成的视频文件以后还可以无限次重复使用,这从小的方面来说节省了经费支出,从大的方面来说也节省了资源。不仅如此,教材的“观察与思考”中的部分实验,及“活动与探究”中的要学生亲自动手做的部分实验,有时限于条件的限制,我们同样可以把它做视频文件加在我们的课件PPT中去,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 运用软件制作动画片去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和化学反应的机理

由于化学研究的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在化学教学中有许反应机理要靠抽象的理论描述,如课本P65的“水的电解生成氢气与氧气的过程”,P69的“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尤其是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这些变化过程学生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因此,只能靠描述,学生较难理解。假如我们能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动画模拟,就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这些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分分合合过程,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重新组合过程。如解释氢气和氧气生成时,动画模拟“水分子”在电流的作用下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两两结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这些“氢分子”和“氧分子”再分别聚集在一起,从而形成了氢气和氧气这两种物质。通过这些生动形象动画模拟,学生可以轻松地掌握所要掌握的知识,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用动画模拟出一些不规范和错误操作的结果。以加深学生对化学实验规范化操作重要性的理解与记忆

如课本p36“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教师一再强调的这一实验中要注意的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铁夹要夹在离试管口的约四分之一处3、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4、在试管口放置一团蓬松的棉花5、停止实验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第1点和第4点学生还容易理解,而第2点、第3点、第5点教师很难去演示其不规范操作的结果,此时我们就可以制作出动画,将其不规范操作的后果通过PPT展示出来,给学生留下真实、生动的教训,让他们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再如课本p203“稀释硫酸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动画制作出水注入浓硫酸后酸液飞溅的画面和后果,对此错误的操作加以警醒!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4 从互联网上去寻找相应的视频文件去替代课本“拓展视野”中的图文教学

如课本P51中的“自来水的生产过程”。本人从互联网上找到一个5分39秒时长的视频,经过适当的剪切余下5分钟,观看了这个视频相当于带领学生一起到自来水厂参观一番,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了自来水的全部净化过程,这要比从课本上对图文的阅读来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效果要好得多。再如课本P27上“空气成分的发现”网上就有“瑞利是这样发现空气成分的”视频,我把这4分57秒的视频下载下来插入到我的课件中,这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其实,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壮大,网上的资源越来越丰富,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多下点功夫,我们化学教学方法将越来越充实,学生的学习也将变得越来越轻松愉快,越来越丰富多采!

5 利用计算机中的PPT软件,我们可以把课本上的“练习与实践”内容搬到屏幕上,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灵活插入与此知识点相关的历年的中考试题,适当加大训练量,力争“一竿子到底”,加深对知识理解与消化。

篇2

目前,国内工业设计专业招生分为艺术类工业设计和理工类工业设计两种生源。艺术类工业设计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往往通过一定时间和专业的手绘基础训练,有一定的手绘表达能力。本文是针对理工类工业设计专业来谈手绘表现技法课程的教学。理工类工业设计的生源是参加普通高考入学的学生,这部分学生与艺术类工业设计的学生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理工类工业设计学生有较好的文化基础,逻辑性和领悟能力也较强,但是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前对工业设计专业的认知甚少,在教学过程中还常常有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我是理工类的学生,怎么还要学习画画?手绘与工业设计有什么关系?怎么把我们弄得跟艺术生一样要学习手绘?”这是学生对专业特点的不了解;同时,其在产品形态手绘创意过程中的想象力较差,经常出现人们常说的“眼高手低”的表现,如对透视、形态结构、线条表现力、色彩关系差等问题视而不见,或者看见了问题的存在却表现不出想要的视觉效果。

在现实教学过程中,艺术类的工业设计学生在进大学之前就已经花了相当长的时间学习手绘训练的,教学过程中即使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候,老师一提醒学生很容易就走向教学正轨;而理工类工业设计学生进校前基本上是零基础,在大学一二年级的专业基础手绘课程在短时间要达到传统艺术类学生的手绘表现的水平是有难度的,因为手绘表现技法训练的是绘画技能的同时还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技能的训练通过大量的手绘速写在一定的时间内还能提高,而以逻辑思维见长的理工类学生怎样多产品形态有一个感性的审美认识和表现,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功夫去领悟了,这是理工类工业设计学生需要提高的一面。从教学时间和内容上看,理工类工业设计的手绘课程大概就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基础和手绘表现技法,理论与实践课总课时一般为32~48学时,对于零基础的理工类学生来说无疑是非常紧张的,有限的时间里要学会用设计造型的语意、流畅线条的造型、图像创意、形态材质与色彩的表达等是有相当难度的。零基础无疑需要学生从临摹入手,加上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的手绘方法的示范表现,学生课后一定的手绘训练,这种方法在短时间还是容易收到效果。“工业设计的特点是创造现实中没有的、人们生活和实际中需要的功能形态——产品,而产生这种创造形态的表现,没有直接可供临摹的对象,必须从设计者的想象空间中产生,并真实的反映出来。”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临摹了解基本的用笔用色技巧,临摹的范本更多的是学生使用的教材,这样大家所面对的素材很有限,同时范本的图片质量也良莠不齐,这也限制了学生对产品手绘的艺术审美视野。再就是没有或者很少在入学前正统学习过绘画且具有高水平的手绘学生,大家的水平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样在学生之间的相互激励作用也有限。因而当前理工类工业设计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教学显露出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

2理工类工业设计手绘表现技法教学改革的思考

基于理工类工业设计学生的特点及其手绘表现技法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积极的在现有理工类工业设计教育资源的基础上调整对其手绘表现技法的教学方式,加强针对性的教学思路,弥补理工类工业设计学生手绘零基础的现状,强化学生对产品形态的认识与表现,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意表达能力。首先,明确手绘表现技法课程的教学目的。基于理工类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手绘基础薄弱的现状,任课教师需要对其适当降低绘画技能与效果的要求,又要让学生知道手绘表现技法在工业设计中的重要性。工业设计手绘表现技法是工业设计师向客户表达设计对象的形态结构、材质肌理、色彩要素等,并进行更进一步沟通交流的重要表达方式,同时是设计师记录灵感来源、构思过程、创意方案深化的手段。“不断地修改设计创意,才能将最终的方案确定下来,对于设计师来说,最理想的状态就是用同一幅设计图去进行沟通和交流。”工业设计手绘表现技法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产品形态创意表达能力,能完整的记录学生的设计构思、对形态结构的推敲、色彩的表达和材料工艺的了解和掌握。那么,手绘表现技法也可以说是设计,是一种设计思维的再现,表达的是设计对象的形态结构、色彩肌理、材料加工和使用方式等,要求具有快速、准确、美感和对产品的说明等特点。

其次,对理工类工业设计学生手绘表现技法技能要求。要让理工类的工业设计学生明白手绘表现技法是设计思维创意的一种表达手段,表现的是产品的形态、人与产品的人机关系以及产品的形态符号语义关系等,在教学的时候就不必象专业的艺术院校训练绘画一样把学生培养成为艺术家,而更多是训练理工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设计表达能力。在产品手绘表现技法课程中强调形态的结构、透视、比例等关系,用结构线的方式表现物体,弱化物体形态的光影和全因素素描关系。手绘表达是为了设计师与客户之间的沟通,那么表现产品形态的物与物的关系就显得很重要,这就要求学生了解产品的性能特点,表现产品形态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把握好产品形态的结构、透视和比例关系即可;“任何设计都是为人服务的,把握好产品与人的生理特征的关系,是设计首先要考虑的。”要表现产品与人的人因工程关系,要求学生在表现产品形态时要考虑人的使用情况,从以人为本的观点去考虑人、产品与环境的关系,在画面布局就应该考虑产品的比例尺度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等人机关系,因此,时常在产品效果图旁配上人对产品操作时手、脚或整体人身体动作的使用情况,使之设计方案达到人机关系的合理性。

根据理工类工业设计的特点,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设计素描与手绘表现技法两门课程进行了有效的衔接。设计素描在课堂上课时间要求学生对设置对象进行用线条表达对象的结构、透视和比例等关系,学会对形态对象的观察、概括取舍和表现,运用线条表现物体形态,强化结构素描的表达,让学生对工业设计手绘有一个大致的认识,课后要求学生选择高质量的结构素描手绘范本进行强化临摹以及大量的设计速写。“临摹优秀的手绘表现作品是学习手绘表现的捷径,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种迅速见效的方法。”产品手绘表现技法课程要求学生延续设计素描的表现方法,强化产品形态结构透视比例等关系的同时,要求学生掌握好三视图的表现,学会运用马克笔、色粉笔、彩铅、干湿结合法、产品基调铺底法等绘图方法和工具的表达。对产品形态的表现,结构素描无疑更能表达产品形态的准确性和结构的清晰展示,记录我们平时的设计构思以及对形态的推敲,更符合工业设计设计思维方式:理性严谨的表达,提升学生对产品形态创意的表达方式。

第三,针对性的课题手绘训练。手绘表现课程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工业设计专业所涉及的大致内容。理工类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在进大学前对专业了解相对很少,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专业调剂过来的,对其了解就更少,“通过课题进行专项的针对性的训练,加强工业设计的某一方面的深度练习”,有利于学生对工业设计专业所涉及的研究方向有明确的了解,同时也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作针对性的训练。常把小家电、家具产品、室内效果图、通讯工具、交通工具(不含汽车)、汽车等以课题的形式安排给学生,时间是以周为单位,在一定的时间内以一定数量对其相关课题做练习,学生通过做一些针对性的课题训练,加强形态的功能的记忆,起到不错的效果。在实践过程中因材施教,发现学生对某方面题材内容感兴趣的时候鼓励其往专业性发展,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曾遇到不少有偏好某些设计方向的学生,如曾有一位由其他专业转入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在手绘课程上对产品类的兴趣感不是很大,通过沟通发现其对服装设计感兴趣,便鼓励对服装设计的手绘表现,做针对性练习,后来该生以高分考上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专业的研究生;另一个案例的学生是在手绘表现技法课程中表现出对汽车设计的喜好与偏爱,课堂中所画的内容是汽车设计,课后画了大量的汽车设计手绘图,于是引导其往更为专业的汽车设计方向发展,目前在宝马汽车设计研发中心做汽车设计工作,该学生毕业后还常常回到学校给后来的学弟学妹们做学习上的心得体会交流,这对课题训练也小有成果。在课题针对性训练的过程中,主要是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对该课题做相对深入的了解,挖掘学生对工业设计的兴趣点做有的放矢的训练。

基于理工类工业设计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大量的专业课题图片资料的展示,亲自示范表现手绘过程中清晰准确的步骤关系,对学生产生的效果是非常直观的,因为学生在选择课题的过程中慢慢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示范前讲解手绘的基本要求和方法,示范如何构图;确定物体形态、比例、透视和结构关系;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如何表现产品画面中的细节等问题。加强产品形态创意的手绘表达训练力度,训练由简单到复杂,训练学生的设计创意思维。第四,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本土设计特色。设计思维是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结合,工业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紧密相关的学科,科学与艺术是人类创造力的表现,因此工业设计专业课程往往带有理性与感性思维相融合的特点。学生在手绘表达产品概念时需要理性的对产品形态结构、比例、材料性能的掌握;还需要对产品抽象成线的表达方式,感性的处理线条对比因素、色彩的冷暖、画面的布局等艺术效果,这些都体现工业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理解工业设计手绘表现具有设计思维的本质,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对本土设计意识的培养。在学习传统的手绘基础训练的同时要求学生挖掘本土文化元素运用在当代工业产品设计中,这也符合我国民族、地域文化的特色。手绘表现技法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收集自己家乡的文化元素、民间器物再设计或中国传统的文化符号,对当代的设计审美意识对传统元素加工,运用在产品形态创意设计中,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了解民族、民间地域传统文化的生存状况和先民们的丰富智慧,了解工业设计当前发展状况,挖掘学生发展本土设计意识的潜力和社会价值观念。

第五,加强手绘与电脑设计的结合。由于科技的进步,电脑设计进入当今工业设计教育当中,电脑设计软件不断更新,如今的绘图软件运用越来越方便快捷,许多没有手绘基础的人稍加培训,也能运用电脑进行设计,在数字化的今天对传统的手绘产生很大影响,但是,电脑设计依然不能代替传统的手绘表现方式。手绘在做产品设计的初期阶段拥有它强大的优势,表现产品创意、设计构思、概念产品、解决问题的草图方案等都有它特有的效果,因为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视觉化的方式传递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对课题的表达需要不停的修改调整,是理性与感性碰撞的结果,显然只有手绘才能更为行之有效的表达;而电脑设计是一个高级的制图工具而已,其表现的是手绘方案图众多想法中的一个思路效果图的结果,因此,电脑设计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手绘表现技法。手绘是设计师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和设计素养之一,也是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及综合设计素养的体现,而电脑设计在当今教学带来的便利和影响我们也需要正确面对和引导。手绘表现与电脑设计有效结合,使之更好的为工业设计服务。

3结语

篇3

1.1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结构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是很多高校多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设计类的专业老师,几乎70%都是刚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他们没有经历岗位的认知和企业的锻炼,项目设计实践能力和教科研究水平上都存在不足,特别是这几年设计专业招生直线上升,导致一些专业教师教学压力和科研项目压力又大,很难兼顾教学研究和实践的整体结合。其次,很多教师,大学或硕士攻读的是美术教育专业,最后来到学校却因教师资源不足而成为了设计类教师,这是对学生极度不负责的表现。甚至,有的平面设计团队还出现了环艺设计专业、工业造型设计专业或者建筑设计专业的教师,导致这些教师的教学只能停留在软件操作的基础上,无法给学生传授广告设计的相关知识。最后,高职院校强调的“双师型”教师,真正能符合条件的是非常的少,因为根本没有实践的机会让老师得到充分的锻炼。1.2地方高校教育教学条件落后。据了解,一线城市的高职院校的教学经费十分充足,很容易解决设计专业教学硬件问题。可是地方高校由于经济差异较大,政府支持甚少,在教学投入经费不足和办学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导致教学条件比较落后。特别是广告设计专业属于艺术设计大类,专业建设相对要花费得更多,如果教学投入经费不足,很容易造成高职院校广告设计教学条件跟不上实际岗位发展的需要。1.3教学标准及内容与行业需求脱轨。当前整个湖北省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的生源基本80%都是零基础的学生,只有少量的艺术生,他们完全没有绘画基础,更严重的是有的学生从头到尾都不喜欢动手绘画画面,大部分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是课程教学的气氛,而非绘画的本质。也有很多学生没有明确自我的专业方向,就必须接受广告设计专业的教育。加上专业教师都有点重设计轻理论,教学时对于市场营销学、市场经济学和企业文化等内容的教学并没有传达解惑到位,导致学生的专业内涵和思维大大地受到限制,极不利于高职院校的广告设计专业学生在未来广告市场的发展。1.4复制现象严重。如今的网络可谓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导致学生看到设计主题便开始百度,他们能够在网上找到各种先进的资源,甚至很多都是设计作品的源文件,直接下载,完全不加改动地套用进自己的设计当中,久而久之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习惯性地依赖各大图片网站,而不去注重优秀作品中的构思和创作思想。这样的现象如果不大力改进,必定会影响广告设计行业的创意性发展。

2新媒体时代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2.1重理论、重实践、重思维全面整改。广告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学习内容跨度也很大,因此在高职高专的专业划分中也是文理兼收。需要学生在入岗之前掌握消费心理学、社会学、市场营销等等相关的理论知识。因此,作为一名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岗位任职之前必须具备全面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专业内涵。从平面广告设计行业来看,学生需要完整的构思设计,要多元化的角度来评定作品的内涵与表现,为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专业课程教学相互之间要紧密联系,理论课程和专业设计课程要紧密结合,取消传统的理论授课,改为新的理实结合课程。2.2以项目实践为主,课题开发为辅进行教学。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是将培养技能放在第一位,广告设计专业对学生技能要求也是非常熟练,多实践广告设计行业中最新的设计主题或者设计比赛的方案主题,使学生能够与广告设计行业有强烈的互动性,以赛促学这种方式就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业可以让学生清楚的认识自己的专业能力,让他们快速掌握从理论到实践,最后促进学生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这样实践性质较强的课程一定要有企业锻炼的教师来完成授课,这样的教师在设计任务环节的时候可以注意项目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根据设计课程的内容要求,根据行业流程整体实施一次,使学生明确岗位需求,能自信的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2.3强化专业知识,提高综合能力素质。高职院校应该开设培养大学生社会沟通能力的专业课程而不是传统的公共课程,使学生毕业能够尽快地融入本专业的就业岗位。在职业教育中,专业技能培养十分钟重要,但是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更为关键,学生的设计能力与个人见识与见解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走出去看精彩”是广告设计专业学生培养的重要前提,各学校相互之间要经常开展学生优秀作品展、设计达人讲座以及研学考察参观游览等活动,给学生提供打开眼界,拓宽思维的机会。加强这些培养的方式,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肯定可以在新媒体时代更快更顺利的融入自己的岗位。

综上所述,时代在发展,行业在变更,新媒体时代的广告设计行业也是充满挑战创新的行业。高职院校的广告设计专业是为了向社会提供大量应用型人才而设立的,从多方面协助其可持续发展。同时,专业教学团队要与时俱进改革目前的教学现状,总结经验,结合对整个行业的了解,岗位的需求,从而制定一系列培养我国优秀的广告设计综合性实用人才的改革措施。

参考文献

[1]曾婷.高职院校广告设计教学现状与改革[J].科教导刊,2016(10):107-108.

[2]崔良.胡睿.新媒体时代广电网络的发展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7(06).

篇4

【关键词】App Inventor;信息技术;教学探究

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不仅影响学生的信息应用状况,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在信息的使用过程中逐步拓展。App Inventor主要是在模块拼接的过程中,借助于移动设计理念和工具,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能力。

一、App Inventor概述

App Inventor是一款基于Web、面向没有编程经验的初学者的Android应用开发工具。它最初是谷歌实验室(Google Lab)2009开始,由麻省理工学院(MIT)的Hal Abelson教授主导的一个实验项目。与传统的代码编程不同,App Inventor中程序是通过可视化指令模块来实现,并用模块定义不同的功能。

App Inventor是一款手机应用程序开发软件,它采用Open Blocks Java Library来创建积木式拼图的模块编程语言。App Inventor不同于以往的编程软件,使用者不一定是专业的程序员,甚至不需要掌握任何编程基础知识。由于将枯燥的代码编程积木式的拼图,不同的代码块有不同的颜色,使编程过程变得简单、愉快。

利用App Inventor可以开发很多实用的手机应用,例如开发音乐播放器、视频互动、语音输入、摇一摇报时、GPS定位等移动设备上的高科技应用,也可以设计如交互调查、天气预报等移动设备上的应用软件,还可以进行手机游戏开发如打地鼠、拼图、2048等等。即使没有编程基础,也可以开发出属于自己的手机app,具有零基础、易入门、组件丰富、功能强大等特点,此外还可以利用蓝牙实现手机控制乐高机器人。

App Inventor采用云端开发模式,无需安装任何软件,只需使用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则能通过浏览器连接App Inventor服务器,完成开发工作。目前,为了让中小学更好地开展App Inventor教学,广州市教育信息中心(电教馆)启动了国内第一台App Inventor服务器,服务器网址:http:// /。

App Inventor编写的程序虽不能称之为完美,但是能够让学习者在短时间内完成操作,这充分体现出App Inventor的优势,即人人都能当程序员。

二、App Inventor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块中较为传统的内容是VB程序设计,但是枯燥的代码编写和单调的运行界面使得学生很快对程序的学习失去兴趣。同时,由于编写的VB程序缺乏生活应用需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总是难以调动学习积极性。Inventor教学中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积木式程序设计语言能帮助学生快速理解生活中出现的算法问题,通过拖拽鼠标的

(下转第69页)

(上接第68页)

形式就能完成程序设计的工作,初步体会到算法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强调个性化的能力发展,特别是在内容选择方面,不应该将经验看成教学活动的中心,应运用适当的方法,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App Inventor提供不同颜色并且具有强大功能的编码模块,学生可以通过积木拼接的方式,将自己的创造意图充分展现出来,并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手机应用作品。在作品设计的过程中,学生之间需要交流与讨论,这样既能提高学生互动合作的能力,自我效能得到提升。在教学中发现,自我效能高的学生学习动机也较强,教学中通过尝试新的学习策略,能提升教学的系统化进程。

(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能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载体,因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依托于意识活动,通过意识给学生注入新的思维能力,带动创新发展理念,培养学生活动中自我探索和发展的能力,学生通过创新获得新的体验。App Inventor教学中主要将学生看成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则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教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在为学生营造学习气氛的同时,让师生之间形成交流与互动,学生在探索中完成知识的构建,这是提升学生创新发展能力的必要前提。

(三)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计算思维是指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在信息技术课堂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重点要关注生活问题的解决。App Inventor的教学,能让学生实现自己的创意,并在获取丰富学习经历的同时,提升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模式,进而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四)促进多学科知识的整合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引入APP Inventor模块,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来解决生活问题。学生能够结合现实生活知识,做好知识应用,比如制作节日问候贺卡、个性化游戏等。学生在应用设计活动开展初期,需要通过接触多类型学科,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带动多学科的发展进程,在提升信息素养的同时带动信息发展现状。

三、APP Inventor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一)明确教学目标,构建创新教学模式

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APP Inventor的应用设计没有固定的设计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设计模块颜色、大小、布局等属性,甚至可以使用自己设计的图形为作品素材。这样创新型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信息技术课程理论枯燥、学生作品单一化的缺点,便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在教学开展初期,结合教学状况设计必要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思考能够对知识有初步了解,然后在借助App inventor模块的拼接方式开展尝试性问题概述。教学中可以融化教师和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吸收优秀的想法,并且在思想碰撞中对知识有新的体验,同时为学生创立可交流的环境。为了检验教学结果,教师应将问题尝试性的解答引导到教学活动中,根据自己的创新需求做出方案设计。该互动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适应课程教学的发展,满足课程教学需求;另外一方面在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开展信息技术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在可视化教学模式的带动性,实际操作能力将有大大的改善。由于视觉性的知识传递要优于语言知识传递,且这种教学模式也会丰富教学活动的深入发展,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有着极大的帮助,并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

(二)丰富教学内容,维持学习积极性

App Inventor主要应用在信息技术的领域内,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做好相关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活跃整个课堂气氛,让课堂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融合小的游戏。学生都喜欢在休闲时随意写写画画,因此可以设计一个涂鸦板案例,满足学生随时写画的需求。

在这个涂鸦板案例中,有7种颜色选择,有画线、画点、画圆、文字四种涂鸦模式,还可以对线条、点实现加粗、减细等功能。除此之外,还可以调用手机摄像头进行拍照或调用手机图库中的图片作为涂鸦背景。在实现这案例后,学生真正能开发出具有具体功能的手机应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四、结语

笔者在学校高一高二年级开展了App Inventor的教学,在收集的学习反馈中可以看到,大部分学生对App Inventor的教学非常感兴趣。信息技术课堂引入App Inventor模块教学,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创新传统信息技术教学,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技术思维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黄仁祥,金琦,易伟.人人都能开发安卓APP[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2]郭祥丽,卫明月.研究App Inventor和计算思维的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1(02):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