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的基本素养范文

时间:2023-10-27 17:32: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工智能时代的基本素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工智能时代的基本素养

篇1

[关键词]人工智能;包装专业;人才培养转型

人工智能时代,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后,人类现代社会的第三次浪潮时代。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新应用应运而生[1]。包装产业作为典型的传统产业,人的操作技能与经验曾发挥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对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等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随着包装产业向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的技术升级与转型,企业的岗位设置和人才需求也正在发生巨大变化[2]。为了深入了解包装相关产业的转型,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传播工程学院会同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院针对四类包括包装印刷生产企业、包装设计公司、设备制造企业和终端品牌客户在内的28家大中型代表性企业开展了“人工智能时代包装人才需求的调研”。本文将结合这次调研结果,探讨人工智能时代高职院校包装专业人才培养转型。

一、包装相关企业用人现状分析

根据调研数据分析,对于包装印刷生产企业,人员占比最大的是印刷生产人员和印后加工人员,这体现出目前我国包装印刷生产行业的现实情况,即印刷生产及印后加工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都处于较落后的状态。但随着数字车间、智能工厂的建设,印刷生产、印后加工、质检、仓储物流岗位将更多地被智能化设备所替代[3],因此这些岗位的人员需求度将逐年降低。对于包装设计公司,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策划及包装创意设计人员,且设计师岗位工作目前受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冲击较小。这也说明在人工智能时代,设计师岗位结构变化不大,因为设计岗位属于智力劳动型岗位,对设计师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要求较高。作为包装印刷企业服务商的设备制造企业,其主要人员岗位均集中在产品研发人员、产品生产人员及售后服务人员。在这次人工智能技术革命中,设备制造商将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产品要满足智能化的需要,就必须掌握并应用人工智能相关的技术,所以未来其产品研发岗位必定是设备制造企业的核心岗位,且对人才的要求较高,需求较旺盛。而对于最受毕业生就业喜欢的终端品牌客户其产品研发人员的比例远远高于前三类企业,产品研发人员一直是终端品牌客户关注的主要岗位,未来需求也将保持稳定。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除了上述固有岗位结构变化外,对于包装类企业在人工智能时代也将催生一批新的就业岗位,如IE工程师、智能设备操作员、云服务平台运维人员、智能化信息管理人员、智能化物流管理仓储人才、智能化服务平台的运营人员等,这些新岗位的出现为包装高职教育提出更高的人才培养要求。

二、人工智能时代对包装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人工智能时代,技术创新不断涌现,包装产业结构也随之调整,在人才知识结构和专业技术能力要求两方面对包装专业高职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一)人才知识结构要求

根据调研数据分析,从企业选择数量来看,人工智能时代,包装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的知识,按照占比排前的依次为“包装策划与营销知识”“包装结构设计”“智能包装技术”“包装造型设计”。在人工智能时代,包装专业人才需要跨界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作为一个包装从业人员要不断强化市场营销意识,根据包装产品的属性与特点,结合市场与消费者需求进行设计开发,并将功能、结构、装潢、材料、生产工艺等方面的因素同时考虑,进行针对性、多样化包装设计。例如,包装设计已由单品包装转为系列化的包装设计,一套茶叶包装可扩充为茶叶包、茶叶盒、茶叶手提袋等多种包装产品。另外,人工智能时代,智能包装必定成为包装行业的主流趋势,因此,日常工作中,包装设计师在保留包装产品基本功能后,还应设法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进行品牌推广的同时需增加感知、监控、定位、记录等相关信息的辅助包装设计功能,帮助客户对产品流通全程进行跟踪、监控,以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率,使客户安心放心使用产品[4]。与此同时,包装专业人才还应具备数据统计与分析、AR/VR/HTML5等新技术知识,可以帮助包装设计师了解消费者的心理动态,设计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包装产品。

(二)专业能力要求

人工智能时代,随着客户需求的提高、包装承载功能的丰富,包装相关企业对于包装专业人才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各调研对象对必备能力的选择,从选择的数量上来看,对于包装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排名靠前的分别是“对市场品牌的敏感度与审美”“包装造型与外观创意设计能力”“包装产品策划能力”和“包装结构设计能力”。这充分说明包装专业人才属于智慧型人才,需为客户提供品牌策划与设计方案。为此,首先要了解客户需求,对设计品牌的起源、特点及标志有一定认识,才能正确、清楚地进行需求定位;其次才是设计环节。而人工智能时代,包装专业人才的竞争,将不再局限于纸面上的设计图案,创新思维将成为当前包装策划设计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三、人工智能时代高职院校包装专业人才培养转型建议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包装产业的融合对包装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和人才培养规格[5]。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比其他教育类型更贴近市场、更注重实用性的教育,需要及时调整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一)专业定位

高职教育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从前面的调研数据可知,无论是知识结构还是能力要求,策划和设计都是最重要的两个点。包装策划指根据产品特色与生产条件并结合市场与消费需求,对产品的市场目标、包装方式与品牌定位进行整体方向性规划定位的决策活动。包装设计则是一个大设计概念,包含装潢设计、结构设计、造型设计、运输包装设计、工艺设计等[6]。目前包装人才培养方面各院校更多偏重于设计、技术方面,而忽视了策划。未来,整个行业对具有市场数据分析、文案写作、创新思维、市场营销的策划类人才将有更多的需求。包装人才,策划先行,包装专业需在策划类课程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投入更多精力。

(二)人才培养目标

包装产业的融合性特点使得包装专业人才跨界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未来,行业将更需要能提供包装整体解决方案的复合型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订上将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1.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知识背景调研数据显示,包装企业从业者往往身兼数职,需要同时掌握多种专业知识和业务知识。例如包装策划人员,一方面要有市场营销知识和品牌推广能力,对于客户消费心理有基本的分析和判断;另一方面还需要具备设计思维和设计技能,同时还应对各种包装材料、包装形式、包装工艺有深入了解。因此包装人才培养,不仅要具备包装设计、包装材料、包装工艺等知识,还要具备计算机软件应用、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人工智能基础知识。2.具有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的能力目前包装企业还面临设备操作智能化水平低、数据信息交互机制缺失、生产劳动强度大的局面。为了更快地推进包装企业的智能化,实现高质高效,包装企业现阶段更需要一批既懂包装专业知识,又精通大数据分析、信息化、网络化、智能技术的技术型人才。包装专业人才同样需要运用大数据分析客户需求、客户喜好,同时能够将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引入包装设计中,发展智能化包装。3.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是企业发展最核心的动力,从前面的调研也可以看出,在人工智能时代,创新技术和创新设计已经成为企业的第一核心竞争力,特别是作为包装专业人才,需要通过策划、创意设计进行包装的创新以满足功能上的新要求和视觉上的新鲜感。没有创新思维,就像无本之木,没有办法实现包装在功能、形式、外观、材料等方面的创新。企业首先看重的就是创新思维,其次才是专业能力。高职院校应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基于专业知识的发散思维,通过各种竞赛锻炼创新实践能力。应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包装之星”“世界之星”“全国包装设计职业技能大赛”等科技竞赛,以赛促学,以赛育人,参与设计专题讨论交流,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培养质量

四、结语

篇2

【关键词】人工智能;诊断学教学;智能教学系统;智能组卷系统;智能阅卷系统;智能仿真教学系统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的概念最早是在1956年的Dartmouth学会上提出的,随着计算机核心算法的突破、计算能力的迅速提高以及海量互联网数据的支撑,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1-2]。近年来,人工智能也给教育教学领域带来了机遇,人工智能+教育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和推进,改变着传统的教育形式及生态[3-4]。2018年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各大高校在人工智能及其教育发展上有了纲领性的指导[5]。医学教育作为教育教学诸多领域的一隅,乘着人工智能发展的东风,各大高校在推进医学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大量积极的探索与尝试[6-8]。诊断学是由基础医学过度到临床医学的桥梁课,其教学质量的良莠直接影响到医学生的培养质量,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现代医学教学的要求,如何发挥人工智能的应用优势,让其更好地应用于诊断学的教学工作,也是诊断学课程教改的重要研究方向。

1传统的诊断学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诊断学是学习临床基本技能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其内容包括症状学、体检检查、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等四大块,分为理论课和见习课,目前大多数医学院理论课采用的是以大班的形式在多媒体教室讲授,而见习课则采取分小组的模式进行,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该教学模式取得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大医学院校的扩招,出现了师资及教学资源配套的相对不足,上述教学模式的问题逐渐凸显。理论知识以老师讲授为主,采取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然而该部分教学内容知识点繁多,知识串联度不高,课堂灵活度、生动度较为薄弱,学生听完课以后对课程内容印象不深,知识掌握度差,同时由于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差异大,不能进行课前充分预习的学生在课堂上更加难以跟上老师讲授的节奏。见习课是对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前期理论知识掌握度差又会影响见习的教学质量,导致教学过程形成恶性循环[9]。见习课主要采取老师讲授要领及演示操作流程,之后学生们互相练习的教学方法,该部分内容需反复加强练习,同样的动作要领反复锤炼才能熟练掌握,因课堂见习时间有限,而老师讲授及演示需占用大部分时间,学生动手实践机会不多,老师对学生的操作手法、操作内容、操作顺序等重要内容进行指导和勘误的时间少,学生操作的规范性难以保证,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往往存在实践操作能力的缺陷。上述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们之间除了课堂时间,其余时间是脱节的,不能很好地沟通,学生们有疑问的知识点难以得到老师的及时解答,教学活动中没有充分反馈,各个教学环节难以进行教学反思,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课后复习及阶段性总结复习是课堂知识内化及升华的重要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完成后上交由老师批改留档,这个环节学生与老师缺乏有效的沟通,且由于学生们学习主观能动性差异,课后没有老师的监督及针对性地辅导,课后作业的质量良莠不齐,教学质量欠佳是显而易见的。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及研究的开展,涌现了一大批新的诊断方法与手段,譬如关于肿瘤诊断的分子marker,评估预测疾病活动度及预后相关的指标,在临床上已经常规应用,但由于教材更新需要周期,很难跟新进展同步介绍,另外由于课时有限,难以全面地就学科前沿及新进展进行讲授[10]。

2人工智能应用于诊断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2.1教师方面

将人工智能应用于诊断学教学实践,削弱了教师的知识权威而强化了教师的价值引导,对教师的个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踏实践行终身学习并持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知识呈几何指数更新并出现大爆炸,基于各种互联网即时通讯平台及手机APP,诊断学体格检查、理论知识讲授相关的小视频及研究进展不胜枚举,这就要求教师及时获取、更新知识并进行相应的知识储备。人工智能的应用促使教师从单人施教发展为团队施教,为开发更具个性化的课程教学注入团队的力量。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可以减少诊断学教学过程中的机械性、重复性工作,如平时作业的批改、考勤统计等,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教师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医德医风、医患沟通能力以及体格检查手法的规范化培养上,更多的心思放在丰富课程内容及教学形式上。同时大数据可以及时反应学生的学习动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及课程评价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

2.2学生方面

将人工智能应用于诊断学教学实践,可以实时动态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暴露的问题,如是否按时完成课程任务、测试中哪些知识点容易出错等,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和深度挖掘,并且可视化呈现相应的数据,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参与度以及学习效果,并根据具体的学情分析数据来调整辅导和教学方案。基于人工智能强大的算法和分析,可以为学生定制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及进度,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课堂内容和随堂测试,并对测试及平时作业进行智能批改,真正做到查漏补缺。诊断学课程内容相对枯燥,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有限,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方式可以寓教于乐,在课程中将一些比较零散的知识点可以设置成互动小游戏,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

2.3教学过程

针对教学过程,人工智能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诊断学作为桥梁课程,是一门必修课,包括临床医学五年制、八年制、法医学、基础医学等相应专业的学生均需要学习,人工智能拥有超强的计算能力和强大的“记忆力”,面对众多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大数据进行分析,制定出适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完备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人工智能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及课后测试表现,依据分层教学的要求自动设置梯次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们逐步提升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度。第二,人工智能可以凭借自身信息化的特点,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分析,为教师和学生选择更优质更合适的资源提供依据,促进个性化的教与学。第三,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相对有限,人工智能基于大数据能够启发新的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为诊断学教学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3人工智能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3.1智能教学系统

智能教学系统是教育技术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其根本宗旨是使得学生的学习环境更加优良和谐,智能教学系统能够及时有效地调用最新最全的网络资源并充分优化后供学生学习,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全方位、多角度地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学习效果[11]。智能教学系统大致由领域知识部分、教师部分及学生部分3个部分构成[12],其中领域知识部分又称为专家部分,这一部分既包含了需要讲授的内容及掌握的技能,又可以添加专家的学术成果,既能够保证学生对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又能够拓宽知识面,增加知识的广度。智能教学系统的教师及学生部分主要是为设计和制定教学方案及策略服务,基于大数据基础上,根据课程的特点、历年教学情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学习实际情况,制定更加个性化、高效的教学方案,促成教师因材施教,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3.2智能网络组卷阅卷系统

诊断学教学内容包括理论和见习两大块,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大量时间用于出题、阅卷、批改平时作业等与考核相关的工作,并且在出题过程中需要围绕相对固定的重难点内容不断创新题型,消耗教师大量的精力。智能网络组卷阅卷系统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将教师从繁冗的考核相关工作中解脱出来,使得教师的教学更高效,教师能够把更多的时间。智能网络组卷系统能够有效收集和分析知名高校教学团队编写的在线题库,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通过随机抽题组卷、答案随机排序、题型随机排序以及设置避免与历年考卷重复等,显著提升试卷的质量,亦能改善考试作弊的顽疾,客观地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智能网络阅卷系统有简明的阅卷流程,能够更有效地识别试卷及答案,能够明显降低传统人工阅卷方式因疲劳带来的出错率,使得工作效率更高、考核结果更公正。

3.3智能仿真教学系统

诊断学教学的见习部分是学生提高技能的重要环节,常常采用分小组在病房完成的方式进行,在课程的开展过程也凸显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譬如因学生分组进行询问病史、体格检查,重复次数多,患者难以多次配合;在教学时间段内病房缺相应的病种,无法对所学的症状进行直观的学习;传染病流行期间出于对学生健康安全的保护,无法进入病房见习等等,此时智能仿真教学系统能够发挥重要的补充作用[13]。人工智能可以根据提供的海量真实临床病例,由医学专家整合其临床特征,联合计算机专家,根据相应的教学要求,形成虚拟病人学习系统,学生在仿真诊疗环境中,进行问诊、体格检查、诊断以及给出治疗方案,同时系统能够自动发现学生在问诊及诊断过程中的错误,通过实践、纠错再实践,提高学生采集病史、体格检查的能力,同时能够加强学生的临床思维的训练,夯实临床基本功[14-16]。

4总结及展望

篇3

关键词:“互联网+”;应用型人才;过程化考核;立体化考核;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4-0179-03

Abstract: In the “Internet +” environment, application-oriented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ode, teaching methods and evaluation model on the need for reform. First, the teaching content closely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adapt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lication oriented personnel training requirements in teaching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course. Then, the use of a variety of teaching models and teaching methods are adopted in the course, so that students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computer science and knowledge of the application. Finally, the use of process assessment and full aspect assessment contribute students to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course.

Key words: internet+; applied talents; process assessment; full aspect assessment; application ability

1 概述

作为信息共享和交流沟通的平台,“互联网+”推动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在当今时代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的形式、教学的内容、教与学之间的相互融合等都得到深入的发展。

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生既能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本理论,又具有较强的系统开发与维护、软件开发与测试、网络规划与管理以及数据库开发与应用等能力,能够从事计算机科学以及各个领域中计算机开发与应用的工作。

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学科相关专业的一个入门课程,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引领学生步入计算机学科领域的学习和研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方面新的技术、新的应用也在不断涌现,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导论的教学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

因此,计算机导论的教学在“互联网+”平台的助推下,通过科学规划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使得学生能够在全面了解学科知识的前提下,加强动手能力培养,提升专业素养。

2 丰富教学内容,跟踪学科最新发展、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

计算机导论的教学内容在保持全面介绍计算机学科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平台上计算机各种新技术、新应用,并且根据应用型人才的特点适当拓展以下教学内容。

2. 1 云计算

云计算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资源的按需分配,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增强了计算机系统的服务功能,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云计算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对计算机资源进行分配,比如通过拍卖的方法分配资源,云资源的拥有者可以通过不同的拍卖机制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此外,不同企业和组织构建的云可以组成联邦云,通过联邦云实现资源的协同利用。

这部分内容主要向学生讲解云计算的实现思想、系统架构、主要的云计算系统以及云计算的最新应用等[1],引导学生建立合理、高效、协同使用计算机资源的思想,了解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

2. 2 大数据

大数据是通过网络实现数据实现共享,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获得潜在的有价值信息,对大数据的合理使用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比如,医疗大数据可以通过不同医院诊治某种疾病的分析,得到诊治这种疾病的有效方法,提高诊疗效果;通过大数据系统,还可以实现远程诊疗。对交通大数据进行分析,可以针对不同的交通情况合理设置交通管理方法以及提高公共交通安全等。大数据系统的应用,推动了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2]。

因此,通过大数据的基本原理、主要应用的讲解,可以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得学生认识到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研究能够进一步促进计算机学科发展、提升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2. 3 人工智能及其最新l展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通过研究人类感知、思维与推理能力特点,构造出模拟人类智能的机器和系统推动社会的发展。人工智能综合计算机科学、信息论、神经科学等学科知识,其中计算机技术在人工智能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人工智能的发展异常迅速,从简单的智能家电向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展[3],虚拟现实更是成为当下最为热门的高新技术之一。人工智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机器设备的越来越智能化使得人们可以从各种艰苦和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智能机器人也可以弥补人工劳动力的不足,智能机器人逐步升级到通过情绪感知与人类进行心灵的沟通和交流。

通过人工智能的学习,使得学生对本专业的发展前景有一个很好的展望和期待。

2. 4 计算机应用技能

计算机学科的大学新生和其他专业大学新生知识背景相同,在进入大学之前只有部分学生学习过简单的办公软件和程序设计语言,很多学生对办公系统软件和程序设计软件了解不多。办公软件是计算机学科学生学习的一个必备工具,要求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熟练运用。而程序设计语言是计算机学科学生将来主要的开发工具,在学科入门阶段的学习中要求学生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相关知识,并能够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加深对本学科的理解。

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采用课内引领和课外指导多种形式对上述计算机应用技能方面的知识进行学习,使得学生能蚨源瞬糠种识很好地掌握和运用。

3 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多样化

“互联网+”环境下,教育资源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共享,教学模式和手段得到了不断创新。根据当前教育的时代特点,应用型本科计算机导论的教学要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上不断创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3. 1 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应用型人才要求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因此在计算机导论的教学中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比如,学生在课内学习了操作系统的知识后,在课外指导学生对具体的操作系统进行实践。这样通过学生课外自学、教师辅导等多种措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加深对课内理论知识的理解。

3. 2 知识学习与探索相结合

通过引导,组织学生参加到教师相关的大学生创新小组、竞赛小组以及科研开发小组中去,鼓励学生参加计算机学科前沿讲座。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使得学生能够更为深入地了解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发展方向,提高动手能力。这些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使得活动的参与方便和快捷。

3.3 教师教学与企业专家相结合

对教学任务进行模块化教学,理论部分内容学校教师授课为主,实际应用相关部分聘请企业专家进行授课。在校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而企业专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从专业入门课程开启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4],真正做到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际应用实践传授相结合,提升教学效果。

3.4 课堂教学与互联网教学相结合

互联网可以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首先,教师可以将计算机导论课程学习相关资料放到网络上供学生下载学习,比如上课的课件、视频以及探讨题目等;其次,学生可以通过微课、慕课等形式进行学习[5,6];再次,师生可以通过网络和学生进行实时沟通和交流,做到及时解疑释惑。

4 考核过程化和立体化,促进学生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互联网+”环境下,加强过程考核,在教学过程中考核学生的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深入研究、坚忍不拔的精神。传统考核手段是期末考试,属于一卷定终身的考核方式。对于计算机导论来说,试卷的题目往往趋于知识浅层次的考核,对于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考核不够,特别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缺乏考核,部分学生期末通过课本知识的死记硬背也能取得好成绩。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考核,可以督促学生及时掌握授课内容、并且达到熟练运用。过程考核中,既要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又要进行实际动手能力考核,体现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点。在过程考核中可以将授课内容设置为不同的知识单元,每个知识单元结束后进行相应的考核,每次单元考核成绩纳入总评成绩,期末进行综合考试。

此外,课外学习小组的学习情况也纳入考核范围,使得学生在课外学习中真正投入精力,取得收获。鼓励学生考取行业内国际知名企业相关应用能力证书,获得证书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通过上述措施,既对课内学习进行了考核又对课外学习进行了考核,既对理论学习进行了考核又对知识的运用进行了考核,实现了学习考核的立体化。

5 结论

“互联网+”不仅仅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传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互联网+”时代,应用型本科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一方面将计算机学科相关的最新技术和应用融入到课程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引领学生步入计算机学科的知识殿堂。

参考文献:

[1] 徐保民,倪旭光.云计算发展态势与关键技术进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5,30(2):170-180.

[2] 李学龙,龚海刚. 大数据系统综述[J].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5(1).

[3] 韩冯飞. 人工智能现状和发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24).183-184.

[4] 朱光俊,杨治立,杨艳华.校企联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探析[J].教育与职业, 2012(26):39-40.

篇4

关键词:5G时代;教师培训;专家教学;互联网

15G时代教师培训发展机遇

1.15G开启互联网发展新篇章

2019年6月6日,我国工信部向四大运营企业发放5G商用拍照,预示着我国5G网络建设和应用将进一步加速。2019年中国互联网大会的《中国“智能+”社会发展指数报告2019》指出,目前,我国“智能+”社会发展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数字化和网络化仍在快速发展,智能化初步应用,未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长期并存。5G通讯技术具有低延时性、高可靠性、高带宽、大连接等特性,它将给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革,正如华为提出的基于5G技术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畅想所言,5G通讯技术将实现工业、医疗、交通、教育等领域融合,形成万物感知、万物互联和万物智能的未来。

1.25G时代教师培训新机遇

5G通信技术将给教育领域带来深刻变革,5G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能够促进智慧教育、智能远程教育的应用发展,将对教师培训产生重要影响。中国移动通讯发表的《5G+智慧教育白皮书》分析认为5G标准发展成熟要1-2年,5G教育网络成熟需要3-5年,而达到5G支持的教育模式变革则需5年以上。教师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获取新知识、提升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实现跨时间、地域资源共享,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5G时代,教师培训在授课方式、互动教学、协作学习等方面都会产生巨大影响。例如,5G通信技术的低延时性将极大程度上消解网络平台信息传输的延迟效应,实现真实情境再现,为情景化学习等远程参与式学习提供更有力支持。

25G网络的主要特征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5G的性能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

2.1高数据速率

早在2013年5月,韩国三星电子有限公司宣布,已成功开发第5代移动通信(5G)的核心技术,该技术可在28GHz超高频段以每秒1Gbps以上的速度传送数据。相比之下,第四代通讯技术服务的传输速率仅为75Mbps。2018年2月,华为在MWC2018大展上了首款3GPP标准5G商用芯片巴龙5G01和5G商用终端,支持全球Sub6GHz(低频)、mmWave(高频)等主流5G频段,理论上可实现最高2.3Gbps的数据下载速率。

2.2低延迟

5G通信技术是当前领先而可靠的网络技术,其空中接口时延水平在1ms左右,能够满足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实时应用。2019年1月,我国一名外科医生在福建省,利用5G网络操控约48公里以外的机械臂开展手术,成功切除了一只实验动物的肝脏,实现全球首例远程外科手术,手术中,视频成像、手术操作实施等几乎同步实时完成,延时只有0.1秒。基于5G网络低延迟特点,能够实现远程教育人机协同、智能操控等做到精确同步。

2.3广覆盖

5G网络能够实现超大网络容量,提供千亿设备的连接能力,满足物联网通信,实现万物感知、万物互联和万物智能。未来5G将通过超密集异构网络实现高数据流量,超密集异构网络功率和频谱效率高,扩大了网络覆盖范围,扩展了系统容量,增强了业务在不同接入技术和各覆盖层次间的灵活性。未来的无线网络将部署超过现有站点10倍以上的各种无线节点,在宏站覆盖区内,站点间距离将保持10m以内,并且支持在每1km2范围内为25000个用户提供服务。5G通讯技术的广覆盖特点将有效推动智慧城市、智能家居、远程医疗、智慧教室等领域的建设和发展。

35G对教师培训的变革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要加强教师信息素养,引导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启动“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行动”。2018年9月《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指出,要推动人工智能、智慧学习环境等新技术与教师教育课程全方位融合,充分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等,建设开发一批交互性、情境化的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在此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深度融合势在必行。教师培训的基本要素包括培训相关主体、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其中培训相关主体主要为培训管理者、授课专家和参训者。从培训相关主体的视角出发,5G对教师培训的变革主要分为内外两个部分,外部的变革主要为学习环境的日益丰富和学习资源的更加多元,内部的变革主要为培训管理者培训理念和培训管理方式的转变,授课专家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及参训者学习方式的转变。内外的不断变革促使着教师培训向信息化、情境化、个性化方向不断推进。

3.1教师培训外部的变革

(1)学习环境日益丰富化。5G信息技术为当前教师培训开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有效打破当前网络技术壁垒,解决相关网络性能问题,满足VR、AR、远程直播等教学环境对数据传输的要求,实现高分辨率、多设备连接,实现情景同步再现、互动实时,达到虚拟和现实的有效结合,推动远程直播互动课堂、虚拟现实教学、触觉互联网等教学发展,为学习者创设一个更为自主、体验、合作与交流的贴近真实、多感官参与的学习环境,让学习者得到卓越的学习体验。当前环境下,知识付费行业内的直播,往往是通过音视频录播结合及时性的互动答疑来完成,在5G时代,高数据传输和低延时等特点将为用户带来更为流畅的体验,远程培训跟面对面学习交流信息传输速度几乎一致,借助物联网和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实现师生实时有效互动,随时答疑,获得和真实面对面教学一样的学习体验,有效的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极大降低了学习成本,这在以往的互联网时代是不可想象的。基于5G网络,结合VR/AR/XR技术,将创造以往教学中难以实现的高成本场景教育培训,例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操作教学场景,以及相关实践类技能类培训的模拟演练。实现触觉互联网,即通过通信技术远程控制实际或者虚拟的目标,实现远程技能交流,这将会创新教师教育培训中,例如美术、音乐等学科技能培训,为学习者带来全新的沉浸式、感触式学习体验。(2)学习资源更加多元化。学习资源是教师培训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它在训前、训中、训后三个阶段都为教师培训的开展和延伸提供有力的支撑。当下,无论是面对面的线下交流,还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交流,都是基于视觉、听觉等感官通道,通过语言、文字、表情、手势、图片和视频等信息呈现方式实现信息的获取、传输和交换的。随着5G时代的到来,5G+AI+VR/AR技术深度融合应用,将使得学习资源不再仅仅是停留在文本、图片、音视频中的单一知识,学习资源更多时候将是一种将知识蕴含在不同情境下的沉浸式学习体验,更加生动而富有趣味,让参训者身临其境,充分调动参训者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实现多模态学习与互动,充分发挥参训者的主体性,实现“做中学”。

3.2教师培训内部环境的变革

(1)专家教学趋向智能化。5G带来的网络可以称之为“超级高速公路”,信息更新、传输速度达到空前,信息呈现方式多样化,伴随着智能技术的渗透,将为教师培训带来诸多便利。同时,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将会对教师原有知识和技能带来挑战。在5G时代,教师培训课堂不仅仅是单一的教师讲授,培训者还能够协同智能机器人等高科技成果,综合运用多元的学习环境实现情境教学,精准捕捉和分析参训者学习状态,实时优化教学过程,实现从一般教师向超级教师转变。(2)教师学习更加自主化。5G时代,学习将变得无处不在。依靠5G网络,我们可以不受电脑、流量的限制,随时随地学习各种培训课程,优秀的教育资源可以通过5G网络实现跨地域分享,无论是身处繁华的大城市还是偏僻的乡村,都能够通过5G网络享受顶级教育专家的教学指导,学习将变得更加自由。5G将使教师自我提升的外部环境阻碍将变得越来越小,教师参与培训的内驱力将更多来自于自身的需求,丰富的学习环境和多元的教学资源将不断激发教师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先进的信息技术结合大数据将为每位教师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教师学习将变得更加自主和个性。(3)培训管理走向信息化。5G信息技术将有效解决当前培训管理者在教师培训训前、训中、训后各项工作中遇到的若干问题。训前阶段,传统培训方案制定多是采用走访调研、网络问卷等方式获取教师培训需求,结合实际制定培训方案,传统方式费时费力,且获取的信息不一定准确。5G网络结合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能够为培训管理者获取参训教师培训需求提供便利,分析和精准掌握每一位教师的培训需求,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做支撑。训中阶段,培训管理者能够利用5G+AI+大数据技术实现实时跟踪掌握参训教师学习状态,及时反馈和优化培训方案,做好培训服务工作。训后阶段,通过对前期培训数据的综合分析可以了解每一个参训教师培训目标的完成情况,做到科学总结反思,为做好后续服务提供有力支持。

篇5

关键字: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状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 F4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些年来,不断增长的居民用电量以及建设用电量为电力工程带来了越来越大的负荷,这也促使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电力系统能否安全、有效运行,依赖于继电保护装置能否正常发挥其应有效用。继电保护装置安装在变电站以及断路器上,主要应用于对电网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测然后记录出现的故障情况并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在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中,当处在保护中的元件出现运行故障时,施加保护的继电保护装置将及时并准确锁定与出现故障元件间隔最短的断路器并指示其跳闸,从而及时断开故障元件跟电力系统的联系,有效降低元件自身受到损害的程度,同时减少故障元件对电力系统运行安全带来的影响。基于继电保护对于电力系统的重要作用,本文将着重分析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现状,并就其不断完善与发展提出一些建议,以更好促进继电保护实现其应有的效用,进而促进电力企业的高速发展。

一、继电保护现状分析

继电保护装置在我国的广泛应用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个时候的继电保护器是利用晶体管制成。不出几年,集成电路继电保护器开始兴起并快速占据重要地位,晶体管继电保护器逐渐退出电力市场。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微机继电保护器开始出现,直至今日仍然在发挥着保护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功能,并不断向电子化与网络监控方向转变。目前,继电保护的现状具有以下特点:

微机继电保护器占据主流地位

与传统集成电路继电保护器相比,微机继电保护器具有明显的优势。微型计算器具有极其强大的数字运算功能以及缜密且先进的逻辑处理技术,而微机保护器正是依托微型计算机强大、独特和优秀的运算与处理功能,使保护工作更加有效、到位。基于这个原因,微机继电保护器从投入使用开始便受到电力企业的青睐,尤其是最近几年,微机继电保护器使用率上升趋势更加明显,尤其是在高压电力系统中,微机继电保护器更为普及。

(二)继电保护器网络化趋势明显

继电保护器最重要且最直接的作用是断开故障元件并有效控制事故带来的影响程度,保证整个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与稳定。为了实现这个功能,需要整个系统运行的具体数据以及发生故障的详细信息能在每个继电器保护的单元间进行流通,实现信息共享,然后每个保护单元以及重合闸装置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并合理分配任务,达到协调统一,促使系统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下正常运行。这要求合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强大功能,将电力系统各个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有效联接,实现网络化,从而促进继电器保护更有效、及时的发挥作用。在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不仅是一种传递信息以及数据通信工程的载体,更是具有技术支柱的作用。基于这个特点,我国继电保护装置的网络化趋势更加明显,电力企业对于继电保护装置实现网络化具有充分的认识,在探索过程中获得了许多成果以及经验。

(三)继电保护器智能化现象

继电保护对于电力系统每个环节的保护是一种离散控制,而人工智能技术对于非线性问题的解决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在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并能对问题进行快速的分析处理,对于继电保护过程中出现的元件故障,能有效及时的进行分析并加以解决。

(四)各项职能一体化现象

如今,继电保护技术已经呈现出一种保护、测量、控制与信息数据通信一体化现象。继电保护实现网络化发展后,各项装置的组合在实际应用上可以看做是一台功能多样的高性能计算机,是一种智能终端,既可以获取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以及故障信息,也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传送,将其传递给联接的任意终端或是网络控制中心。所以,目前的继电保护除了断开故障元件并有效控制事故带来的影响程度,保证整个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与稳定之外,还能进行测量、控制以及数据通信。

二、继电保护建议

(一)选择设备要结合实际需求

在选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时,要严格按照客观需求进行选择。选择的继电保护装置要能对系统运行的实际状况进行检测,并在出现元件故障时可以及时有效的断开故障元件。同时选择的继电保护装置必须符合网络监控系统的需求,从而实现自动化与网络化监控。另外,还要注意继电保护设备的型号以及品牌,对其灵敏性、可靠性等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评估,确保能适应电力系统的实际需要,促进整个系统能安全有效运行。

(二)及时引进最新继电保护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继电保护技术也处在不断发展中,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电力企业需要加大对新技术的引入力度,根据客观实际需要,合理使用新技术,促进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比如单片机技术能明显提升继电保护装置判定故障的正确率。计算机技术可以快速对各项数据进行处理,实现保护变电设备的功能。网络通信功能模块能为网络监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提供有效的监控以及促进故障信息收集的效率。

(三)电力企业要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各项新技术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对电力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力系统维修人员需要不断强化技术能力,及时学习新技术的应用方法并不断累积经验。电力企业要定期开展员工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促使其迅速有效的掌握新技术并科学合理的进行维修工作,同时还要促使其拥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另外,电力企业还要利用科学手段指导员工进行有效的继电装置选择,确保继电装置的工作性能与整体质量。

(四)要将基本工作做到位

一般来说,基本工作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且最容易导致事故的。在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中,哪怕因为某元件的保护屏或者是控制屏的螺丝出现松动,都可能导致元件故障进而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所以工作人员要做好基本的检查工作,确保装置的合理安装。工作人员要培养良好的检查习惯,做好工作记录,确保记录能真实有效的反映装置的运行情况以及处理方法,记录工作做完后再对接触过的设备进行一次检查,以避免出现疏漏现象。细节决定成败,一定要认真严谨的做好各项工作,确保继电保护能真正发挥其应有效用。

结束语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不仅仅具有断开故障元件并有效控制事故带来的影响程度进而保证整个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与稳定的功能,还凭借其不断网络化与智能化发展,具有了更重要的作用。随着继电保护技术与设备更加先进,也为电力企业带来了难题。电力企业要不断加快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技术水平,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流程,紧紧跟上时代变革的脚步,及时应用最新的继电保护技术成果,不断促进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姚朝贤.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应用现状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2(35)

篇6

关键词:能力本位;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大数据专业教育的本质是为了培养在大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分析、处理、应用等领域实践能力强、综合素养高的技能型人才[1-4],以能力为本位的大数据专业课程教学始终贯穿于高职大数据专业教育的全过程,这也是促进新常态下高职大数据专业教育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但是,就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高职培养的大数据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远远未能达到市场和企业的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尚未形成体系,未能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有机整合交叉重复的课程内容,从而未能突出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5-9]。因此,构建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1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国务院于2015年8月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指出,“建立健全多层次、多类型的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培养职业工程师等大数据专业人才”。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市场和企业对大数据技术相关人才的需求,截至2020年12月,全国共有289所高职院校开设了大数据专业。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大数据专业开设的时间短、起步晚、底子薄,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总体上来说是短缺的[1-4]。此外,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定位仍然不够明确,尚未形成系统性的师资团队、高效的实践教学平台和标准化的课程体系,未能有效构建和运用交叉学科的知识体系和课程内容。因此,不完善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导致教师只着重计算机领域知识的教学,缺乏适合学生学习系统性的大数据课程教学计划,忽略了大数据专业学生技能的培养,不能适应大数据时代市场和企业对大数据专业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数据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仍处于摸索阶段,如何从培养学生深度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广度问题综合能力的角度出发,构建基于能力本位的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1-9]。

2基于能力本位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可行性分析

2.1面向计算思维能力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计算思维能力即在管理学和教育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充分、综合运用计算机专业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手段和基本过程对所需求解的问题进行深度上和广度上的抽象、挖掘、归纳,从而求得最优解的一种思维能力[5]。高职大数据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本质是为了培养在大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分析、处理、应用等领域实践能力强、综合素养高的技能型人才。计算思维能力完美地诠释了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教育教学的内在本质,即将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划分为一种包括通识教育、大类教育、基本认知等模块课程在内的螺旋递推式的计算思维课程体系,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数据科学数学基础、人工智能导论、操作系统、统计学、管理学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科学导论、大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大数据编程算法等课程,充分、综合运用管理学领域、教育学领域、计算机专业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手段和基本过程对所需求解的大数据分析、处理、应用问题进行深度上和广度上的抽象、挖掘、归纳。因此,通过构建面向计算思维能力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加以实践,促进学生熟练掌握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手段、基本过程和基本技能[6],从而具备初步的项目开发经验和能力。2.2面向应用能力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高职大数据专业教育的本质是为了培养在大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分析、处理、应用等领域实践能力强、综合素养高的技能型人才,即高职大数据专业教育的本质是以能力为本位的。基于面向计算思维能力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面向应用能力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是指将大数据主干课程划分为专业骨干、专业实践等模块课程,它们属于应用能力培养的范畴,专业骨干课程可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大数据程序设计、大数据采集、存储与传输、数据库应用技术,专业实践课程可开设课程包括大数据核心平台技术、大数据挖掘、分析与处理、大数据应用、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等。这是高职大数据专业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整体框架中的核心课程,也是后期以“专业拓展”“综合拓展”等模块课程为标志的工程能力培养课程开设的前提[5-7]。面向应用能力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侧重于大数据应用框架的部署和理解,课程内容完美地体现了培养学生的大数据编程算法、大数据程序设计、大数据核心平台技术、大数据可视化应用技术等方面的核心能力。2.3面向工程能力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工程能力是指在计算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团队协作解决实际工作中较为复杂综合性的工程项目开发问题的能力。因此,面向工程能力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包含专业拓展、综合拓展等模块课程,它们属于工程能力培养的范畴,即培养多元化的具有广度创造技术、深度人工智能开发技术的大数据分析师、大数据架构师、大数据运维工程师、大数据开发工程师、大数据科学家等工程项目设计与开发人才[6]。面向工程能力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通过项目小组团队协作的形式,以工程项目与企业真实案例为驱动,促使学生搭建大数据工程项目设计与开发的框架,细化框架内部细节,集思广益,形成最终的工程项目解决方案,并充分运用所学的专业骨干、专业实践等模块课程中的大数据程序设计、大数据采集、存储与传输、数据库应用技术、大数据核心平台技术、大数据挖掘、分析与处理、大数据应用、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等课程的核心知识,实施大数据工程项目的大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分析、处理、应用、作业调度、工程维护、代码调错等,从而完美地实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目标[7-9]。

3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途径

3.1构建支撑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立体化课程资源。面向计算思维能力的课程体系是高职大数据专业发展的一个基础性课程体系,这是大数据专业能力向应用能力与工程能力纵深发展的延伸性课程,目的在管理学和教育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充分、综合运用计算机专业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手段和基本过程对所需求解的问题进行深度上和广度上的抽象、挖掘、归纳,使学生掌握大数据专业的通识教育、大类教育、基本认知等模块课程,从而为学生拓展应用能力与工程能力打下基础。因此,需要构建支撑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立体化课程资源,其主要形式是利用移动互联网设置集课程资源、线上线下资源、实践课程资源为一体的立体化课程体系教学资源模式[5],并利用移动互联网构建多样化的线上线下网上教学环境、学生线上线下学习平台。课程教学资源以线上线下和任务与项目驱动的实践课程形式为主,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自主学习,时时讲解、时时操作。在此立体化课程资源支撑下,按照“计算思维形成→基本技能训练→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要求,充分运用混合式翻转教学方式,对一些重点难点的课程内容进行反复教学,实施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结合的大数据专业基础知识的实际操作,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3.2搭建支撑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训平台。高职大数据专业实践性、应用性极强,面向应用能力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要求搭建适当的支撑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训平台以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搭建支撑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训平台,重点是学校应根据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计算思维能力培养需求,从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线上线下网络教学平台等方面入手,构建集大数据编程算法、大数据程序设计、大数据核心平台技术、大数据可视化应用技术等于一体的核心能力培养平台[5-6],大数据编程算法、大数据程序设计、大数据核心平台技术、大数据可视化应用技术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模式、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主要用于大数据专业的“专业骨干”“专业实践”等模块课程的实训教学;软件条件方面,利用搭建的实训环境,以学生分组协作形式,可以选择并行分布式处理软件Hadoop和Spark,实施大数据预处理、模型的建立模型、参数的选择,为学生提供大数据编程算法、大数据程序设计、大数据核心平台技术、大数据可视化应用技术方面的实训项目,使学生掌握基本方法和技巧,理解基本工作原理,从而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3.3设计支撑工程能力培养的综合性工程项目。面向工程能力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即培养多元化的具有广度创造技术、深度人工智能开发技术的大数据分析师、大数据架构师、大数据运维工程师、大数据开发工程师、大数据科学家等工程项目设计与开发人才,它是围绕学生的工程项目开发能力而设置的。因此,学校应结合大数据专业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目标和应用能力培养目标,设计支撑工程能力培养的综合性工程项目[6-9],在每个项目中设置相应的实验,力求做到课程与岗位能力对接,检验学生对实践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解决问题的思想、手段和方法,从而为工程项目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综合性工程项目类型方面,把支撑工程能力培养的综合性工程项目分为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合理规划工程能力培养计划、培养标准以便较好地适应工程能力培养的新形势,让学生在“练中学、学中练”,考察学生的实际工程项目开发能力,力求工程项目开发能力与企业标准对接。3.4创新基于学生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面向计算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工程能力培养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是一种螺旋递推式的课程体系,它完美地诠释了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教育教学的内在本质。基于学生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实现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教育教学内在本质的重要条件。因此,高职院校要从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制作精美的教学视频,充分利用微课、翻转课堂、多媒体、远程协作、虚拟现实、系统仿真、探究式、启发式、逆向式、互动式等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1-4],按照“思维培养—应用细化—工程开发”的教学模式,围绕大数据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随时调整教学细节,合理安排课时,及时记录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信息,使得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和沟通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为学生掌握大数据专业课程的精髓和将来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3.5加强基于学生能力本位的师资队伍建设。高质量的专业教师队伍是构建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良好保障,因此高职院校要围绕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应用能力培养、工程能力培养[5-9],加强基于学生能力本位的师资队伍建设,让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中取长补短,丰富知识结构,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从而为教师专业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提供保障,提升教师授课水平。

4结语

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为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工程能力提供了科学的发展平台,对高职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使学生成为有知识、有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大数据对当今社会的重要意义以及大数据专业人才的不足决定了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任重道远,但是不足也是动力,也给未来高职大数据专业预留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林宛杨.“职教20条”建设背景下大数据课程体系改革[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36):170-171,176.

[2]刘建华,胡文瑜,唐郑熠,等.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探索[J].科教文汇,2021(2):115-116.

[3]周黎鸣,林英豪,李征,等.新工科背景下大数据专业课程建设[J].计算机时代,2021(1):102-105.

[4]马晓磊,霍恩泽.面向“互联网+产学交融”的交通大数据课程体系建设[J].高教学刊,2021(7):86-89.

[5]崔琳,吴孝银,张志伟.面向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模式探究[J].无线互联科技,2020(4):121-122.

[6]戴牡红.面向工程能力培养的大数据教学研究[J].软件工程,2021,24(1):47-50.

[7]袁利平,杨阳.基于能力本位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2(5):85-92.

[8]王姝,苏志东.基于能力本位的反向课程设计方法应用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20,36(9):77-82.

篇7

一、 指导思想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按《关于加快**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2019-2020)》落实相关工作 ,围绕区教育信息化工作要求,立足我校的实际,以服务教学、科研、管理为中心,加快建设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积极推进智慧教育,有序实施“创客”教育。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培养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重点,在现有的基础上加紧工作,使我校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再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主要工作

1、做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作

在学校领导的密切关注下,我们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相结合,在教学与科研并进的同时融入信息技术的理念和技术的学习研究,以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提升,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走向深入。

本学期我们将努力促进各学科教研组在“互联网+”课堂教学中反思与实践,充分发挥智慧教室的作用,形成校本化的实施策略;针对疫情,努力尝试网络微课的开发和设计,搭建家校互通的平台。信息组会针对教师在信息技术上遇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与培训并安排部分教师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信息化教学教研活动,以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的智能高效课堂在上学期已投入使用。通过智慧的教与学,促进精准教学与学生个性化成长,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了课堂变革。本学期我们将有更多学科与教师的加入,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推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创新,推动“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范式”研究,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2、立足课堂实践,切实提高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

在以学校提出的“让每个孩子全面而有个性地生长”这个指导思想下,信息教研组做好:在课堂教学上,基于学科特点,重视实践教学与实践应用,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主体地位与个体差异,遵行学科教学规律,科学有效的实施教学活动,激发孩子们的思维力与创造力。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围绕“科技种植”校本课程在各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中设计科技种植相关的项目式活动,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激活学生的思维,也为如何在项目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等核心素养问题进行实践研究。

在落实《**市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的基础上,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以“研究课”引导日常教学,以“常态课”促进教师自我反思,切实提高对学科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3、开展课题研究,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深入《**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2017年修订)》和《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信息技术》的学习,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升课程实施的能力和研究水平。

什么是计算思维,如何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等一直是困扰信息教师的问题,本学期我们将以scratch编程教学为切入点,依托市课题《基于scratch课程小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的研究》,以教辅研,以研促教,在scratch教学与社团开展中提升认识,总结经验。通过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能力。

4、丰富“创客”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根据《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及省信息技术课程纲要要求,在中小学普及编程教学、3D打印教学及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成为当前学校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内容。在课堂教学与社团的开展中,我们将积极探索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拓展学生创客活动。在丰富的创客活动中渗透创客理念,尽力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有联结现实、乐创未来的意识。

此外本学期我们会对社团课程培训内容进行开发与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科教师的社团活动的组织与辅导的能力与水平,也为接下来区电脑制作比赛、市创客大赛等活动夯实基础。通过以赛促学,提高学生实训技能。

三、重要工作安排

四月:

参加**市第六届中小学生创客大赛

参加**区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

参加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网络教研活动

五月:

做好区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质量调研和反馈工作

组织信息技术校本研训活动

六月:

篇8

【关键词】互联网+;创新2.0;大数据;人工智能;会计电算化;管理会计

一、何为“互联网+”

“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催生了创新2.0,而创新2.0又反过来作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态的形成与发展,重塑了物联网、云计算、社会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形态,并进一步推动知识社会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创新2.0,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工作、生活方式,也引领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

二、创新2.0的概念

创新2.0,即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它的应用可以让人了解目前由于信息通讯技术(ICT)发展给社会带来深刻变革而引发的科技创新模式的改变――从专业科技人员实验室研发出科技创新成果后用户被动使用到技术创新成果的最终用户直接或通过共同创新平台参与技术创新成果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全过程。

三、基于“互联网 ”条件下对会计从业人员素质的相关要求

在互联网信息发展快、传播快的时间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工智能化。看似互联网时代下,机器取代了大量的人工,但是在这过渡期不但不是取消会计人员,而是需要更多更专业的会计人员。他们不仅需要拥有对数据的超级敏感度,同时,他们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而且还要对财务数据做出精确的把握。所以,这就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应有相对应高能力以及高素质。

(一)会计人员需熟练掌握计算机得相关操作,为会计数据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

做相对应的会计方面的分析,会计人员需要做的是从一个庞大的大数据里面抽脱出公司、财务所需要的会计信息,进而分析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大数据,就等同于硬盘和W络存储,其容量非常之大,出乎想象,而且需要进一步的存储和处理,从而来实现数据的相关采集、储存和传递。但是有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数据太多。不难发现大数据的使用场景到现在为止,仍然是很模糊的。非常重要的是,我们称之为的大数据,到最后要经过人工的处理才能实现,因此,就体现出相关人员具有这方面能力的极其重要性。

(二)会计从业人员需进一步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

在“互联网 ”背景下,会计人员必须不断加快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会计人员需要对财务与会计知识有个全面的、深层次的、立体化的理解。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与会计业务相关的基础知识内容,同时,计算机基础知识是学习会计信息化必须掌握的内容。同时,会计与会计信息化是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会计人员在实施计算机会计后要侧重了解管理方面的职能。

(三)会计人员需具备综合能力

互联网络时代对于企业员工的职业技能和工作能力的要求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一方面的能力或者素质,二是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整体要求,以及在工作中的创新精神的整体考量。尤其是随着资产的无形化,生产技术知识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更加要求会计人员对经济业务的分析、判断、控制和决策能力有非常精准的理解和掌握。现在会计基本工作中的业务处理已经朝着多样化发展,不确定因素逐渐增多,会计管理职能不断增强,处理难度不断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求会计从业人员要深谋远虑,加强自身情况分析、判断、自我提高等能力,这样才能在职场竞争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四)会计人员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特殊要求,同时带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主要包括:诚实守信、奉献社会、办事公道、爱岗敬业、服务群众等。网络时代下,会计人员要面对各种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然而先进的会计技术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提高会计在基础工作上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会给不法分子利用高科技的手段进行犯罪活动,给社会安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要求会计人员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自律意识和职业道德,而且必须保证数据的合法安全。在具体的会计工作上必须实事求是地向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可靠地会计信息。在工作上洁身自好、坚持原则、不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亲朋好友谋私利等,进自己最大的努力来保护国家和公司的利益。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第15批学生科研课题立项资助项目:“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会计从业人员能力培养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5C281)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俏(1994.11-),女,江苏徐州人,本科,江苏大学京江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会计学。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前教育;信息化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学校和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动力是科学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目标。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到教育方面,现代教育技术逐渐由传统的课堂多媒体教学、微格教学、使用网络进行资料查询、利用即时通信软件如QQ或者电子邮件对学生指导或答疑等方式向全网络多媒体教学、网络微格教学、移动APP建立学习社区、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及应用等方向转变。特别是MOOC、创客课程、STEAM课程、数字化教材以及虚拟仿真资源等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推广,使得教育技术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更加深刻。新形势下的大学课堂,为了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新发展必须进行升级与改造,如:配置全网络化的多媒体教室,在教室范围内,教师的电脑、学生的电脑以及教师与学生的手机,都能自如地加入网络,进行文件交换与课件演示;为了适应小组化学习的需要,建设智慧课堂,打破原有的课堂布局,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习,每一个小组都能有自己的学习、研究、讨论和展示单元;搭建更加灵活的教学服务器,为每一个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空间;配置能够全时全方位录播的高清录播室,录制更多的、有代表性的学习片段,充实课堂教学资源,为教学研究提供方便。教学方式的改变、教育技术的提升,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长期以来,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方面,教师更多的是将黑板换成投影幕,将随身携带的存储设备换成在网上存储,在课件上链接几个网址,让学生利用网络上交作业,这样就显得自己多媒体化、网络化了。这些做法,并没有使学生因教育技术发展而获得收益,其原因,是教师并没有使用新技术新方法,或者说教师没有掌握这些新技术新方法。为了让教师能熟悉运用新技术,就要对教师的引导和培训同步进行,特别是有关利用移动APP学习社区指导学生的方法、MOOC、创客课程、STEAM课程的学习,数字化教材、虚拟仿真资源使用等内容的培训。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强化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信息素养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在校大学生能力的提升,先要立足于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信息素养。早期的信息素养,着重于对教学资源的查询与利用,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ALA)认为,信息素养是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懂得如何获取信息,以及如何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而在当前,利用电脑与手机查询教学资源,协助学习已经是大学生的一种本能。但随着“互联网+”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面对信息过载的环境,如何有效地运用、处理和评价信息已成为当前大学生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信息管理为核心的信息素养被提出并得到广泛关注:第一,信息意识:对信息的判断力和辩证思维,能及时感知到信息的价值。第二,信息处理技能:与信息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包括信息检索、存储、处理等方面的能力,对信息进行挖掘和分析的能力。第三,信息应用:从对信息的分析处理中得出正确结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信息伦理与道德:在信息获取、与使用过程中遵守法律,不违反道德规范。信息素养的提升,先是要在学校层面制订一个培养大学生网络信息能力的规划,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然后,要完善课程体系,如开设“互联网+”、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课程,丰富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内涵。接着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信息意识,特别是对信息的分析、判断和吸收的能力。最后还要加强信息道德与法治观念的教育。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全面强化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

(一)转变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理论学习

教育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学习一直是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对比其他课程,理论学习相对枯燥,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理论学习如此重要,我们无法减少任何教育理论方面的课程,这就造成了一个很现实的矛盾,学生总是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学习这么多看起来没有用又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对此,现代教育技术引入理论学习的传统做法就是将多媒体引入课堂,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但实践证明效果并不是很明显。新形势下,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方面有了很大的转变,微课、仿真、翻转课堂的出现使得学生的学习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教师主导教学、教师引导教学全面转向为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协作学习。结合理论知识,利用取自现实教学场景的片断和过程向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能够使用理论知识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从而掌握理论知识。

(二)利用现代科技,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

学前教育的专业技能,直接体现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很多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直到工作一两年后才能胜任。大学校园内缺乏学生实践的场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普遍使用的方法是增加教育实习时间。这里存在两个较大的问题:第一,教育实习会扰乱幼儿园教学秩序,很多幼儿园,特别是比较有名的大型幼儿园并不是很欢迎实习生,这个问题普遍存在。第二,教育实习过程中,学生得到的指导相对较少,很多学生无法知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有什么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学校的微格教学课和其他的实践类教学课程虽然能够在这个方面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提升,但在很多时候,由于任课教师并不是幼儿园老师,幼儿教育的实践经验远远没有理论强,很多时候对学生的教导流于形式。那么,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可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微格教学与幼儿园进行远程关联,聘请一部分幼儿园优秀教师远程评价微格教学片段,提出改正意见,对学生的变化进行评估,使得学生能够修正错误。同时,可以对幼儿园课堂进行远程连接,在约定的时间内进行课堂直播,让学生远程观摩幼儿园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得到第一手教学资源,通过指导教师的分析,获得最直观的教学经验。

(三)建立虚拟环境,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沟通能力

教育专家有这样的观点:一个人在18岁之前的成长过程,家庭教育的影响占比超过60%,学校教育占30%,还有10%的影响来自社会教育。这说明,学校与家庭的联系非常重要。而在校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就算是参加实习,也很少有与家长打交道的机会。但与幼儿家长的沟通如此重要,学生必须掌握这项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我们可以将幼儿园老师与家长沟通的问题总结归纳并且虚拟一个幼儿园的家校环境,在这个虚拟的家校环境中,可以由老师、同学或者同学家长扮演幼儿家长,这样就可以锻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与幼儿园学生家长远程交流的能力,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与幼儿园学生家长沟通的能力。

(四)充分利用“互联网+”,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能力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严重,但并不是说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是找工作容易,但找自己想要的工作难。数据显示,中国幼儿园数量每年保持5.0%以上的扩张速度,2017年幼儿园数量突破25万所,2018年幼儿园数量将超过27万所。所以,近几年来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但如何找到一所自己满意的幼儿园呢?这不仅要求学生有合格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应对面试。为了解决面试问题,我们可以做两方面的工作:第一是经用人单位同意,录制大量的面试实况录像,供学生观摩。第二是建立计算机远程虚拟面试环境,外聘一些单位的人力部门主管,对学生进行远程虚拟面试的实战练习,让学生熟悉幼儿园人事招聘的要求、流程,提高面试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增加学生在应聘过程中的自信心。

篇10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高职生;人文素养

教育诞生数千年来一直与技术同步发展。当代中国,伴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疾速普及,被誉为“数字金矿”的移动互联网塑造着全新生活形态,它与教育联姻催生了“互联网+”教育这一热词,使教育发生着翻天覆地巨变。人类的教育,变的永远是技术,不变的永远是人文精神[1]。人文素养是个体在生命进程中积淀的关于文史哲艺、真善美的基本常识、意识价值观和行为品格的总和,突出表现为人格、气质和修养。它主要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行为,人文知识内化为精神气质,外显为行为习惯[2]。人文素养是大学生安身立命之本,高职院校占据全国大学半壁江山,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培育高职生人文素养意义深远。

一、高职生人文素养培育需要高度重视

人文素养乃为人之本,它是多方面能力的总支撑,这种支撑作用具体表现在思维理性、心胸宽广、心态积极健康、自我管控能力良好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强烈等等。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其人文素养高低不仅决定自身前途和命运,而且关系民族精神的弘扬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人文素养如此重要,我国高职生人文素养现状如何?2017年5月,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移动互联网时代高职生人文素养培育模式研究”课题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了省内4所代表性高职院校1040名高职生,16.83%的人认为高职生人文素养优秀,46.63%认为良好,32.98%认为一般,3.56%认为较差;在回答是否读过《红楼梦》这部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时,仅12.69%回答完整读过,67.5%的人部分读过,19.81%的人没有读过。有网站曾调查大学生人文素养,81.3%的受调查者不知道《诗经》中有诗歌多少篇,收集了哪些朝代的诗歌;有23%的学生答不出或答不全我国古代四大发明;68.7%的学生不知道胜利的纪念日[3]。当今高职生基本属于“95后”,他们大多在温室中成长,极少经受风雨洗礼,又生活在“泛娱乐化”社会转型期,由于娱乐至上浪潮席卷神州大地,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深受庸俗、低俗、媚俗的快餐文化影响,主要表现为精神追求让位于感官刺激,思想深度被低俗表象埋没,对世界和人生的整体认知被零散破碎的小聪明和插科打诨的油滑取代。和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相比,高职生学习动力明显不足,人文知识相对贫乏,许多高职生不同程度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错位、社会责任感欠缺、意志品质薄弱、团队协作精神较差等问题,既不能适应自我和谐发展需要,又不符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养的高要求。培养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社会化与个性化和谐发展的个体是教育终极目的。联合国教育委员会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中“学会做人”被认为是四大支柱的关键和核心,也是教育的根本,这一提法得到世界公认。人文素养教育是传递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知识、涵养人文精神、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也被认为是“教人做人”的教育,它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使其形成合理知识能力结构,将其塑造成人格健全、合乎社会要求、会做人的公民个体,以适应职业发展和个人生活需要。但高职院校大多建校历史不长,文化积淀并不深厚,一般学制仅为三年,专业技能训练任务较重,开设足够多、能满足学生需求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往往心有余力不足,常常边缘化、弱化人文素养教育。对高职院校而言,面对急需提升人文素养的受教育群体,关键是找到理想的教育途径。

二、移动互联网给大学教育创造的契机

我国已全面步入移动互联网新纪元。2017年7月,人民网研究院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年我国手机网民规模6.95亿,移动互联网用户10.93亿,手机网民占全部网民的比例已经达到95.1%[4]。“90”后大学生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壮大而成长,被誉为互联网“原住民”,他们人手一部智能手机,且机机联网,移动互联网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渠道,在此背景之下,大学教育迎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1.教育资源多样化移动互联网将数以亿计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接入互联网,网随人动,随时随地上网,任何人能够在任何时空任何信息,这给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带来重大机遇。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颁布实施七年来,由于政府主导、学校和社会多方共建,各级各类教育的数字资源日趋丰富,众多优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正逐步建立,数字鸿沟显著缩小,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环境即将形成。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是众多高等教育机构的战略选择,海量教育资源可以满足大学生多方面发展需求。2.移动学习泛在化移动学习是利用移动通信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学习资源和服务的数字化学习方式,学习媒介的便携性、学习资源的重复性和学习时间的碎片化是移动学习典型特征。移动互联网带来教育时空挪移,使移动学习泛在化。所谓泛在学习是指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所需任何信息的学习方式。在移动学习中,只要拥有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人人都能成为学习主体。学习主体随时移动,其学习时空泛在化,手握便携式智能终端,家里、教室、寝室、图书馆、食堂、车站、商场,在世界任何角落,均可和哈佛大学的学生在线共享幸福课程,学习真正无人不可、无时不在、无处不能。3.网络学习个性化因材施教是从古至今的教育理想和教育原则,但在传统单纯线下班级教学模式下,受班级人数、师资数量及水平等因素影响,学校、教师要根据学生个性心理特点及知识、能力现状出发,对不同学生个体采取不同途径、措施和方法开展个性化教育教学存在诸多困难。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可以针对每个终端用户的独特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通过学习轨迹跟踪学生薄弱环节,点对点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精准定位到学习个体,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三、高职生人文素养培育模式的创新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职业教育要将人文素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移动互联网实现信息高速传递和即时互动,提供全面立体的教育信息服务,是职业院校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理想途径。1.构筑多元化人文教育网络平台随着高职教育和教育信息化迅猛发展,各高职院校基本实现了国家《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学校宽带网络全覆盖与网络教学环境全覆盖目标,众多院校也开发了移动学习系统,为师生营造随时随地的互动式电子教学环境。但这样的教学环境不能局限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教学,学校要开辟专门空间用于人文素养教育。图书馆是人类文化集散地,是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顺应学生手机阅读热潮,高职院校应开发移动图书馆APP供学生免费下载使用。但“移动互联网时代高职生人文素养培育模式研究”课题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仅有45.58%的受调查高职生清楚自己就读的学校开通了移动图书馆,提供了随时随地访问电子资源的便利,高达54.42%的学生回答“不清楚”或“没有”,高职院校不仅要开通移动图书馆,而且要强力推送给每个学生。此外,QQ、微信、微博等具有及时便捷、虚拟自由、开放互动等典型特征,深受学生欢迎,学校要充分利用,即时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当然,除学校自身努力外,教育主管部门、职教集团等整合各方资源构建开放性网上人文素质教育平台,打造专门的教育平台APP,提供丰富多样的人文资讯和扩展的学习资源,为注册师生提供多种交互工具和个性化工具,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则善莫大焉。2.整合适应碎片化学习的网络资源适合高职生学习的人文素质网络资源可分为课程资源和课外资讯。受师资和经费限制,单所高职院校不可能开发海量课程资源,但可以借力发展。例如,由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承办的全国终身学习服务平台“精品课”迄今已汇集面向高职高专的文史哲艺类课程94门,制作约5000条学习资源供在线学习和下载。由教育部、财政部支持建设的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中国大学MOOC”也有约百门人文类在线开放课程和视频公开课。国家开放大学门户网站更有众多国内外人文类视频公开课、网络核心课、名师经典课及5分钟课程可以共享。课外资讯以移动图书馆提供的人文类书籍和报刊杂志为胜,和众多大学合作的超星移动图书馆拥有超过百万册电子图书和海量报纸文章,完全能够满足高职生人文类阅读需求。由于学习时空变动不居,植根移动智能终端的学习碎片化,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学习势必要求学习内容简短、片断化、随时可中断,例如,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单个视频限制在15分钟以内便是对碎片化学习需求的回应。此外,所有学习资源,尤其是课程资源必须秉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理念,且能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3.采取以交互式为导向的数字教学模式网上课程学习构建的移动学习系统要提供网上教学及辅导、网上自学、网上互动交流、网上作业、网上考核及质量评价等在内的管理服务,学习者可以个性化定制学习内容,随时随地在线或离线学习,管理者可以适时安排学习活动,跟踪分析学习进度。课程管理者要开发视觉体验和用户体验良好的课程展示模板,以课程为核心构建在线学习社区,融入论坛、微博、群组等,拓展开放教学、互动答疑、学习笔记、学友圈等全新教学功能,利于师生互动教学,生生互动学习。就师生互动来说,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授课、答疑、布置和批改作业,通过交互界面、社交网站、微博、微信、QQ等进行集体或个别辅导,学生单独或小组合作完成作业,利用网络平台呈现学习成果,师生在互动空间充分研讨,评价、分享学习成果或达成学习共识。生生互动则包括学生群体之间的共同讨论、共同作业、相互反馈、相互评论和相互激励等,他们在完成任务、讨论问题过程中分工合作,碰撞思想,彼此启发,相互激励,共同进步[5]。4.实施促进教育开放共享的学习管理制度要使网络学习蔚然成风,化为高职生自觉行为,高职院校必须创新管理制度。一是形成内外结合的网络学习资源开发机制,借力发展,允许学生选修校外优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二是建立学分“银行”,突破传统专业限制和学习时段限制,允许学生不按规定学期集中学习,而是既可集中学习也可像银行存款零存整取一般间断学习,并能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时间和地点,学完认定的网上人文课程并考核合格后累积学分。学生修完规定学分数即颁发毕业证。三是提供免费或价格低廉的移动网络服务。2014年7月,笔者曾问卷调查湖北省内6所大学1072名大学生,3.95%的大学生每月手机话费不超过100元,77.33%的人不愿意通过手机付费阅读。对于约70%来自农村家庭的全国高职生群体而言,无线网络资费是一笔不可小觑的开支。四是鼓励并认可教师的网络教学行为,教师授课地点不再局限于实体课堂,教学工作量的计算要综合考虑教师线上线下实际用于教学的时间,并给予合理报酬。利用移动互联网开展人文素养教育只是教育的一种途径,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面授教学。高职院校除了需为学生创设立体多维的人文素养网络学习空间之外,还需营造高雅的人文环境,提升教职员工人文素养,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引导其主动塑造自我,提升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志勇.互联网时代教育变的是技术不变的是人文精神[EB/OL].[2017-04-21]

[2]郝佳.高师院校师范生人文素养现状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

[3]龚光军.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与重构[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37-40.

[4]2017《移动互联网蓝皮书》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10.93亿[EB/OL].[2017-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