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交际礼仪文化差异范文

时间:2023-10-27 17:32: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交际礼仪文化差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西交际礼仪文化差异

篇1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英汉礼貌语言 差异分析

礼貌现象存在于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中,对人们的言行进行有效地限制,使人们的交际活动得以协调。不同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传统,其价值观、思维方式、文化习俗、、生活方式以及礼仪社交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由于文化不同,礼貌要求的具体内容也会存在差异,中西方的文化、价值观以及民族心理不同的,也会使用不同的方式对表达自己的礼貌语言,这种差异性会使得跨文化交际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对比英汉礼貌语言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要避免礼貌用语的使用失误,实现有效地交际。

一、英汉礼貌语言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不同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表现形式和衡量标准,由于文化间的差异,礼貌也存在不同,如果将汉语文化中的极为客气、礼貌的词语应用到英语会话中,容易使英语为母语的人感到不知所措,使跨文化交际出现障碍。由此可见,英汉礼貌语言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较大,需要对这些差异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以保证英汉交流的无差异性。

1.交谈的主题存在差异。在英美社会中,自由平等的思想认识深入人心,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在英语文化中也强调独立自由和平等。个人的利益、自由等都是不可侵犯的。在语言交际中也有着明显的表现。在与外国人交谈时,需要注意交谈主题的选择,避免谈论一些不该问的话题,比如个人的婚姻情况、收入、年龄、等,这是个人的隐私。而中国人在交谈过程中则很喜欢谈论年龄、收入、婚姻等情况,如你多大了?每个月挣多少钱啊?等等。在英美国家如果问这些问题会被认为是没有教养和礼貌的行为,但是对于中国人而言,这是一种关心,也表示双方不是一般的关系。中国文化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心,注重集体性,个人受到社会、群体的约束,公众文化深植于人们心中,是与英美的个人、私人的文化不同的,也就出现了礼貌方面的问题,容易产生交际问题。

2.称呼的不同。交际中,称呼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一定的文化以及社会内涵,由于受到传统伦理、血缘宗族等方面的影响,中国的称呼与英语国家相比也更加复杂。汉语中称呼人体现的是一种“上下有义,长幼有序”的观念,要依据对方的年龄、地位、职业、身份或者亲密程度、谈话的场合等确定称呼语,而英语国家由于受到个人本位以及社会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在称呼上也比较平等。

在中国,孩子不可以直呼长辈大名,学生不可以叫教师的名字,下属不可以称呼上司的名字,否则就会被称为不礼貌。在称呼关系不是很亲近的人时,可以加上对方的职务,比如张老师、王经理等,而在英语国家,则不需要这样,对于上司,可以称呼“sir”或“madam”,如果被允许,还可以直接称呼上司的名字,学生可以直接称呼教师的名字,孩子也可以称呼长辈的名字。中国人的称呼语要按照“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序”的标准进行,如果要称呼老者,可以说成“老伯”、“老师傅”等,但是这种称呼方式在英语国家则会引起人们的反感,他们认为老就是无能,没有用,因此与西方人交往时不能说老,避免引起他们的不满。可以使用golden years、the aged、a senior citizen等委婉词语。

3.称赞、恭维语的回答不同。对于中国人而言,尊人贬己是礼貌的明显特点,中国文化中注重谦逊,人们尽可能的贬低自己,不表扬自己。而西方人则是欣然接受他人的表扬与称赞,对于恭维、称赞的语言,他们通常比较高兴,会迎合对方,避免出现难堪的现象。中国人习惯先否定称赞人的话语,表示出谦虚,但是这种行为会使西方人觉得面子受到了威胁。比如外国朋友称赞You are so beautiful,对此中国人一般会回答,哪里哪里、没有,我不漂亮等,这样的回答会使外国朋友觉得很虚伪,双方的交往也会受到影响。英语国家的人对于个人问题是比较自信的,对于别人的夸奖都是欣然接受的,对此,面对称赞、恭维的话,我们也应坦然接受,回应thank you等话语。

4.问候语的差异。日常生活中,问候语是十分常见和普遍的,合适、得体的问候能够使谈话氛围更加融洽,能够保证交际的顺利推进。中国人见面时通常使用一些寒暄的语言,比如“你吃了吗?”“干什么去?”等,虽然表面看起来是询问对方,但其实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表示友好。但是这些寒暄的话语在外国人看来就会比较奇怪,如果打招呼时要是问What are you going to do?他们会觉得你是在打听隐私,因此感到不快,认为这是不礼貌的行为。对于英语国家的人,打招呼一般使用Hi或Hello。

5.委婉用语的不同。在人们的语言交际中,委婉语是一种间接的语言行为,并起到剂的作用,委婉的语言表达能够使听者更加舒适,实现交际的目的。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要科学的使用委婉语,防止禁忌语的出现,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

在与外国人的交往过程中,尽量不使用骂人的话语,不雅之事的语言也不能使用。比如上厕所时使用的词语可以使用wash one’s hand、fresh up等词语。在比如关于疾病、死亡等委婉语,在很多文化中,死亡都是人们不愿意谈到的话题,因此人们都会避免使用表达这一含义的词语。在英语国家,人们通常使用委婉语表达对已故者的尊敬,以及对其家属的慰问。很少有人说“die”,一般使用pass away、fall asleep或者go west。

二、跨文化交际中英汉礼貌语言差异的相关启示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英汉文化之间的礼貌语言差异是不可忽视的,否则容易导致文化交流的不和谐,甚至衍生出更多的不愉快。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英汉礼貌语言的差异性,并采用符合文化背景的礼貌用语,实现英汉文化的良好交流。

1.树立英汉礼貌用语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要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不同文化,应使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利用网络、视频等现代化手段对当地的语言文化进行了解。其实最好的理解语用差异的方法就是直接与本族人进行交流,对跨文化差异的敏感程度越高,越容易克服“本族中心主义”,能够有效地实现跨文化的交际。

2.要努力接受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语言差异。不同文化的行为准则也是不同的,不能说哪个更好、更正确,不同的行为方式反映出的民族历史以及文化也是存在差异的,其中蕴含着不同的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即使只是简单的礼貌用语也能够反映出民族的文化特点,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理解、接受英汉礼貌语言间的差异,努力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开展。

3.依据对方的价值观确定跨文化交际的方式。经过上文中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如果只是根据自身的文化价值取向使用礼貌用语并不一定会让觉得是礼貌的,礼貌是相对的,由于社会环境因素对影响,一定情境中的礼貌用语在其他情境中可能就不够礼貌,或者过于礼貌。不礼貌的话语肯定不能够被接受,但是过于礼貌的话语也同样不能被接受,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明确双方的文化传统差异,了解语言的社会以及文化背景,使其与母语进行对比,明确其异同点,依据对方的价值取向使用科学的交际方法,可以利用语用移情的方式,就是在交际时,双方能够情感互通,想象和理解对方的用意。有语用语言以及社会语用的问题,关系到怎样向听话人表达心声,听话人怎样理解说话人的想法和意图,东方国家在跨文化交际中尽量使用英语国家的礼貌语言语用原则,尊重对方的民族以及文化习俗,避免由于差异而出现误解,导致跨文化交际受阻。

三、结束语

交际活动是要受到语言文化差异的影响,由于中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使得跨文化交际中出现很多语用问题,这对于汉英两种文化的良好交流与融合影响较大,甚至容易造成误会,出现交际失误,对此,充分认识到英汉交际中礼貌用语的差异性至关重要。要明确礼貌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使我们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避免在交际中由于语用失误造成交际障碍。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要了解双方的文化背景以及交际的原则,尊重其礼貌原则,做好不卑不亢,彬彬有礼,明确英汉礼貌语言的差异,正确交际,实现真正的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李坤.跨文化交际中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2:27-29.

篇2

关键词:中职 英语 交际能力 文化差异 培养对策

中职阶段的英语交际能力是提升学生进行国际交流的基础,在培养对策中,不仅要注重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还要从课堂内外,引导学生来认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特别是在思维模式、教育特色、民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语言源自生活,对社会文化传统及习俗的了解是增强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关键。

一、中西文化背景差异性研究

对于文化差异下的语言教学,我国教育还以传统的学分成绩为考核主体,对于学生的创新力重视不足,而对于西方教育,以学生的尝试体验为基础,让学生从问题中发现、解决难题,逐渐形成思维和能力。西方教育注重对人的潜能开发,特别是在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上,坚持以人为本。中西方教育文化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一是思维上的差异。从中国文化的顺其自然的处世哲学上,对于客观规律的遵照和实施已经成为习惯。如对于某一事物在进行表达上,往往依照传统的时间、事物发展的顺序来进行,以浙江杭州市艺术学校为例,西方在翻译时却将事物的表达顺序进行了转换,Hangzhou Art School,Zhejiang,China.同时,中国人在思维逻辑上相对随意,如在受到帮助时,往往说谢谢你的帮助,而在西方文化里,对思维逻辑的界定较为清晰,在收入帮助后回到为“Thank you for your help”,而其中的“for”,表示“因为”,对于他人的帮助是因为感激而已。可见,正确的构建东西方思维习惯及逻辑思维上的差别,对于提升学生对英语交际中的英语句式特征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二是上的差异,从中国的佛教文化传承来看,对于“不看僧面看佛面”,“借花献佛”等谚语,在西方信奉基督教的人群中,如“上帝保佑”等,相关的句子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中国佛教在于以善救天下,普度众生,而西方基督教认为人类是有罪的,请求上帝来宽恕,要从反省、赎罪中来拯救人类。了解中西方差异,对于了解西方为人处世观念具有较大帮助。三是历史文化典故的差异。从汉语中的“刻舟求剑”、“卧薪尝胆”等成语中,都有源自历史的典故;西方语言中的“face the music”(毅然面对危险、考验),“Promise somebody the moon”(不要许下过分的谎言)。这些语言结构简单而内涵丰富的句子,都与其文化典故有关,如果仅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则容易出现误译、误解。如“Pull one's leg”,不是拉人后退,而是愚弄某人;“Take French leave”,不是“请法国离开”,而是“不辞而别”。四是习俗文化的差异。对于中国在听到赞美之词时,往往表示谦虚,而对于西方则恰恰相反,他们对于恭维和赞誉会乐于接受,并表示感谢。中国崇尚谦虚,并作为处事的低调;而西方认为谦虚是虚伪,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再如中国文化里对“龙”的情感是特殊的,我们有“龙的精神”,“龙飞凤舞”、“望子成龙”等,而西方人认为“龙”是邪恶的象征,是罪恶的化身。如“The Old Dragon”在西方表示“魔鬼”,是与上帝作对的恶魔。因此,在深谙中西文化差异中,对于“龙头企业”的翻译,不能译成“dragon-head entetprise”,而是要译成“Leading enterprise”。

二、英汉语言结构的差异在英语交际能力中的基础作用

英汉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在语言结构运用上表现差异较大。因此,从两种语言的结构特点分析中,来探讨其异同,往往对于交际能力事关重要。一是英语的动词有词性变化,而汉语没有。在英语中对于“现在看电视”与“昨天看电视”,其中的“看”在使用中就有变化。如“Rose watches Tv in the evening.Rose watched Tv yesterday.”对于两句中的“看”,一个是表示现在,一个是表示过去。再如汉语中的“是”,在英语中有“am/are/is”的差异。二是汉语的形容词可以单独作谓语,而英语没有。对于罗斯很漂亮,汉语中的“漂亮”,可以作谓语,而英语中必须加上系动词“be”,才能与“漂亮”构成谓语。如“Rose is very beautiful”。对于汉语中的“天黑了”,“黑”是个形容词,可以做谓语,而英语中“It is dark”,则必须有“be”。三是汉语的句子成分一般为“主语+状语+谓语+宾语”,而英语一般为“主语+谓语+宾语+状语”。如对于“Tom studies English hard”,“Jack plays the piano after super.”对于汉语在表述时通常要先说“时间”,再说“地点”,而英语中则是先“地点”后“时间”。如我们明天上午在操场上打篮球,在翻译时,We will play basketball on the playground tomorrow morning.四是语言的多义性。对于汉语中的一语双关、一语多义现象,而英语则相对固定。如“我想到下面活动活动”,对于该句的理解:可以是去楼下运动;也可以是去群众中了解问题;还可以是理论工作者到基层参与调查研究。汉语中的无主语现象,仅在英语中的祈使句中使用。如“好冷”,表示为天气很冷,在翻译中“It is very cold”,其中的“it”是主语;这儿将修建很多居民房,在翻译时变为“More apartment houses will be built here”,从句子中可见,英汉语言翻译中的特点。

三、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英语交际能力在于实践,从语言应用实践中来提升、巩固交际能力。一是积极开展英语角活动,利用英语角来开展英语交流,拓宽学生的实践范围。如通过不断的变换主题,让同学们从活动主题中来收集相关资料,增强交流的质量。另外,对于获得主持人要善于调动气氛,增强学生规范使用英语的能力。二是引入英语技能竞赛活动,通过英语演讲,让学生从演讲主题中来学习写英语稿,并从自我表达上,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性,从而能够增强自身对跨语言交际的理解和应用,提升语言演讲质量。三是积极开展英语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到商务洽谈活动,从导游服务、语言翻译中来拓宽英语听说训练氛围,并从实践中来扩充词汇量,提升英语交际、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 丁静.英语语言与西方文化背景的关联性研究[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篇3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又是形成并沟通文化的媒介,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了解和掌握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学习外语就必须了解与这种外语有密切关系的文化,熟悉有关的文化知识有助于保证外语学习的整体性。因此,本文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探讨在英语教育中认识中西两种文化交际差异的必要性。

【关键词】

英语教育中西文化差异必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文化的积淀、丰富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它受到社会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民族心理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英语教学即语言教学,当然也就离不开文化教育了。英语教学,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指导学生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西方人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

一、中西方文化主要差异

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因此,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不同的社会发展使得文化也各有不同。首先,价值观念的差异。在众多的文化因素中,价值是核心内容之一,价值观表现为某些符合社会文化,具有持久性,稳定性,为社会成员所接受的信念。个性,自由,平等,民主,行动,实际性,重时间,不拘礼节等是西方文化的代名词,而中庸,忠孝,容忍,谦逊,重礼仪,谨慎,保守,和谐等则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概念。其次,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擅长形象思维,把事物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平衡与和谐、注重人情关系。而西方人擅长逻辑思维,处理问题的对象针对性很强,偏好将分析的对象分解成不同的发展阶段或组成部分,从细节入手分析,这也是以理性思维为主要特征的西方文化的表现。再次,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词汇的文化内涵一般指感彩,风格意义和比喻意义等。如果只是一味地对母语词汇简单地从字面附会,没有领悟到在语境中词汇的真实含义,而用英语进行交际会话,就会造成歧义,往往会词不达意。最后,社交习俗的差异。比如,在中国人观念里,长辈或上司询问晚辈或下属的年龄,婚姻,家庭等问题,是很正常的,是关心的表现;而在西方人的观念中,这类问题纯属个人隐私,无论是长辈还是上司,询问这类问题都是不礼貌的表现,这是英文社会的交际礼仪习俗和人们的普遍心理。

二、学习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必要性

文化是语言的基石,文化依靠语言来传播。只注意语言的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英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结构本身,还需要掌握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因而,在英语教学中导入中西方文化知识对于培养跨文化交际型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注重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觉得课文教学比较枯燥,又缺乏较好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学生参与面小,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显得比较沉闷。学生惯用的学习方法无非是记笔记,背笔记,甚至背作文,这种枯燥的学习内容及方法使得学生对于学习英语提不起兴趣。而在教学中渗透文化内涵则能从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状态。例如在讲解课文的时候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如历史,地理,人文风俗以及价值观念等,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第二,注重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思维方式是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提高学英语的思维方式出发去理解英语,才能真正地学好英语。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必须要借助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教学。文化差异对于我国与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不同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释。通过中西方文化差异教学,对于打破学生汉语的思维模式,避免出现中国式英语,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三,注重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发展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听、说、读、写和社会能力,但是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进而忽视了学生的交际能力。第四,注重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相关知识,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于词汇和语法有更好地把握,还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语言使用的语境、使用的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将中西方文化的精髓结合起来,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

三、结语

中西方文化存在着许多的差异,因此,在英语教育中注重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十分必要的。英语教学中要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标,必须处理好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使学生在掌握英语的同时也能学到中西方文化的知识。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应向学生传授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而且还应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增强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从而成为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张萌 单位: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篇4

关键词: 英汉文化 差异 涉外礼仪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外国的交往越来越广泛。在任何形式的交往中,礼仪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礼仪是我国传统美德,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原则,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差异型、规范性与传承性。对此,在与国外好友进行社交的过程中,既需要遵守自身的礼仪文化,又需要照顾对方的礼仪文化,如此才能够真正体现礼仪美德。

1.英汉常规语言文化差异

1.1介绍语差异

在中国,首次见面时,介绍普遍是以夸奖、表扬的语言开头[1]。但是,在国外,例如美国,领导如果这样介绍一位新教师,“My fellow teachers and all the students,I would like to introduce to you a beautiful new teacher,this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is very strong,she come from China,I hope you can take care of her”,这位女教师必然会显得非常难堪。因为在国外,尤其是英美等国家,在初次见面的时候,不喜欢直接对其进行评论。许多国外友人认为,如果在你并不了解我的情况下就对我直接进行主观性的评价,尽管这是褒奖的话,受恭维的感受非常强,普遍会导致被介绍的人有种强加、唐突的感受,这样的介绍在我国却非常普遍。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介绍国外好友应当以对方的身份、学历或能够直接观看到的事物进行介绍,不得直接进行抽象或外貌的评论。对此,可以这样对其进行介绍:“My fellow teachers and all the students,I would like to introduce to you a new teacher,graduated from Beijing University,she is a professional English teacher in China.”

1.2称呼语差异

在一般的情况之下,英语文化中称呼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其中一种是直接叫对方名字,例如“Tom,My dear。等[2]。这种方式在英国较为少见,但是在美国非常突出,特别是在初次见面时。这样的方式不仅在年龄相等的人之间有,在年龄相差较大、在我国看来有辈分差异的人之间也能够称呼,在美国,直呼其名并没有不尊重的意义,这样的方式可以应用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这样的方式不会让人感受到没有受到尊重,反而会让人感觉自己平易近人,对方愿意与自己待在一起。

1.3问候语差异

在中国,朋友或亲人之间见面,首先就爱说“吃饭没有?”,这是因为在中国,吃饭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人认为“民以食为天”,这一问候语也是出于关心对方[3]。在国外,这一问候并不适用。如果向外国人询问“What are you in the mood for?”,那么这位外国人首先会想,问我吃饭是什么意思,是想邀请我一起吃饭还是没钱想让我请客。在我国一句常规的问候,在外国人看来意义并不简单。除此之外,朋友之间在街上见面,我们就会习惯性地问一句“你去哪?”或“干什么去?”,被这样问之后也会下意识地模糊性回答“出去一下。”或“买东西。”这样的答非所问两者之间并不会介意,因为这只是朋友之间的常规问候而已。而在国外,在街上相遇,如果你问“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或者“Where would you like to go?”,那么对方会认为你是在干涉他,想要“拷问”他。由此可见,我国常用的问候语并不能用于涉外礼仪当中,外国人非常强调自己的隐私,在问候时,尽可能地避免涉及对方隐私。

1.4隐私差异

对于隐私,相对于外国人,中国人并不那么注重,中国人会问对方是否结婚、收入、年龄、等。在国外,这些所有问题都是涉及隐私,都是侵犯隐私[4]。对此,与外国人谈话时,应尽可能地避免这些问题。同时,对于年龄的认知态度差异非常大。在中国,“老”这一字代表着自己年龄较高,应当受人尊重;在国外,“老”代表着自己年龄大、没有价值了,是社会的累赘。所以,在涉外交际时,尽可能不询问对方年龄,尤其是年龄较高、身体健壮的老年人。

1.5请客差异

饮食文化在国际之间的礼仪文化中差异非常大,我国人在这方面非常热情,但是如果不清楚对方的饮食文化,过于热情的行为就会产生负面效果[5]。例如,我们在请客吃饭时,无论菜是否多样,种类是否齐全,总会客气地说“今天没什么菜,将就吃。”或“照顾不周。”等客气话,而外国人在听到这样的客气话时,会产生两种想法,一种是“明明这么多菜,为什么骗我?”,另一种是“既然要请我吃饭,为什么不做好菜,真没诚意。”除此之外,中国人表示热情的夹菜行为,外国人也是非常无法接受的,外国人请客会说“Please help yourself.”表示热情。对于请客,英美等国家的请客吃饭在我国看来可能极为难以接受,这些国家的友人如果请你到餐馆吃饭,最终结账时并不是他付,而是各付各的账。

2.英汉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

2.1对非语言交际的重视差异

交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没有良好的交际能力,人与人之间就无法沟通。交际除了语言交际以外,非语言交际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中国,人们并没有非常重视非语言行为,而在国外,重视程度非常高。在交际中,非语言交际主要有身体姿势、穿着、眼神、手势及表情等。例如,在我国,教师在课堂上一直都比较注重自身的威严形象,尊重自古以来的“尊师”,在课堂上普遍不会展现过于夸张的行为动作。而在国外,特别是美国,课堂上,教师非常习惯也比较重视自己的肢体语言,教师在课堂上常常利用肢体语言进行教学,尤其是在讲授动物的时候,教师一般会模仿动物的叫声、动作等,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引发与学生之间的共鸣。国外教师更加看重自己非语言的教学,也就是非语言交际,而在我国,教师则要求学生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教师在讲课时不得说话,想要发言必须举手等。再如,在礼物的接受方面,我国常常在接受礼物之后习惯性地将礼物放在一旁,待没人之后再打开,而西方则不一样,西方人认为放在一旁是一种轻视的行为,西方人习惯性当着送礼物人的面拆开礼物。对此,在接受西方人所送礼物时,应当当面直接拆开,而不是放在一旁。

2.2相互之间距离与空间习惯性差异

距离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说话的距离及个人空间。相对于我国,国外友人与人交流时习惯保持一定的距离,尤其是美国人,认为10英尺左右才是正好的交流距离,他们不习惯别人过于靠近,认为过于靠近是侵占空间的行为。同时,如果侵占对方空间不及时进行道歉,对方就会产生厌烦情绪。对于空间的保护,不仅是我国,整个亚洲人都没有考虑私人空间的习惯,许多人认为,距离越近就代表关系越亲密。对此,日本人在与人交流时,常常会刻意靠近对方,这也是日本人与美国人在交流过程中,常常发生美国人一直“退让”的原因。除此之外,我国人习惯性将左边的位置视为上座,而西方人则是习惯将右边位置视为上座,这也是在涉外礼仪当中应当注意的事项。

2.3身体姿态差异

身体姿态主要包含手势、脚的抖动、头部摇动等。在不同的社交礼仪文化当中,身体姿态的要求差异非常大,尤其是在跨国家的文化交际中,身体姿态的异常行为极容易导致参与者有难以忍受的感受。例如,“OK”这一手势是国际上都较为普遍的一种手势,这一手势在我国、美国等国家能够表示“可以、好”等意义,但是在其他不同地区的国家所代表的意义差异巨大,例如,在巴西、意大利等国家,这一手势代表藐视、不屑,在法国等国家刚好相反,这一手势则表示价值意义为“零”,在日本则是代表“钱”的意思。由此可见,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交文化中,这一手势所代表的含义也有所不同。所以,在国际社交时,必须注重自己的身体姿态,不能乱用,否则会适得其反,让对方认为自己被侮辱、贬低等。

2.4表情差异

在我国,微笑代表礼貌,代表友好,是一种积极的行为,而在东南亚等国家,微笑是用于表示内心的难受、尴尬的。与此同时,浪漫之都法国,微笑是不能平白无故的,在俄罗斯,如果在公共场合微笑,则代表这会让人感到可疑。由此可见,在涉外礼仪当中,如果对方所习惯的文化差异中,微笑并不是正面的、积极性的行为。例如,中国人与外国人在同一餐桌吃饭时,如果外国人不小心打掉一个盘子,中国人习惯性地用微笑表达“没关系”,而外国人却不会理解,反而会认为他受到了嘲笑,会非常恼火。

眼神在不同文化差异当中使用目的也有所不同,在美国,眼神接触太少便表示两人之间关系较差,而在中国,会因为尊重、礼貌或服从等目的不会长时间注视对方,长时间注视普遍适用于表示惊讶、好奇等。在中美社交礼仪中,如果眼神注视时间过少或眼神一闪而过时,对方就会认为自己受到了藐视,认为中国人对自己有反感情绪、看不起自己等。中国人却极不习惯对方一直盯着自己。

结语

英语是当前常用的国际交流语言,在涉外交际时必须深刻了解英文的社交礼仪。在商务行为中,一般而言,对对方礼仪文化上的认同、了解及熟悉越深刻,就越有可能成功。对此,在认识并掌握国外文化、对方国家文化知识背景的同时,还需要深刻认识对方国家的礼仪文化,清楚对方利益交际当中的敏感点,如此才能够有效沟通,促使彼此之间达成合作与友好。

参考文献:

[1]杨莹.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文化差异在商务礼仪中的体现[D].中南大学,2009.

[2]王驰.浅谈文化差异和文化空缺问题在英汉商标翻译中的体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12(2):55-56.

[3]郝佳丽.从涉外礼仪谈跨文化交际――兼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在跨文化交际中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J].新西部旬刊,2011(06):130-130.

篇5

本文将从习俗与礼仪、称谓和历史文化三方面探讨中外文化的差异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消除文化隔膜。

一、中外文化在习俗与礼仪上的差异

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约定俗成的交际习俗与礼仪,习俗的差异是由人们日常生活和交际活动的表达方式不同而形成的。如果不了解日常言语交际的惯用准则,常会造成交际失误。例如在中国最常见的打招呼的方式是“去哪儿?”,“干吗去?”,“吃饭了吗?”。在西方人们则说“How are you?”;“Good morning!”;“Nice to meet you!”。

所以在进行Nice people ,Nice places(陈琳,中职课改国家规划新教材:英语(基础模块))这课教学时,讲到招呼用语,我会特意提醒学生注意使用场合。不能见人就问:“Where do you come from? (你从哪里来?) What's your name? (你叫什么?)How old are you?” (你多大了?)因为在西方国家,这些问题一般只在医院、移民局、警察局等正式场合才使用。同时还须注意西方人在日常谈话时对隐私的忌讳。将“七不问”交际禁区补充到教学中,让学生引以为戒。

中西餐饮礼仪也有很大差异。中国传统宴会,要求主人主动积极--敦促客人尽情吃喝。客人们也会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更有一套详细程序,从座次安排到敬酒顺序都有具体规定。而西式宴会,多是自助餐: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主人在宴客时只需说:“Help yourself to something”(请自便)。替他人取菜,向别人劝酒是用餐禁忌。

在教学中,我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把课堂设计成模拟餐厅和客房,并进行角色扮演,创设具体情境:如电话接线员订餐服务、迎宾员迎宾就坐服务和餐厅服务员点菜服务等语境,在训练中体会中外习俗和餐饮的差异,熟练掌握职场礼仪,做到应对自如,游刃有余。

二、中外文化在称谓上的差异

中外文化在称谓上也有很大差异。有些称呼在中国人看来极不礼貌,如小孩子一般称呼爷爷奶奶时直呼其名,而不是grandpa和 grandma。再如为了纪念自己的母亲Mary,一个准爸爸可能会给女儿取名Mary。 美国有家刊物曾专门就称呼问题做过调查,结果发现人们在实际工作中85% 的称呼是只喊名字。年轻人称老年人, 可在其姓氏前 加Mr、Mrs或Miss。

在英语中不能说"Teacher Zhao,"Engineer Sun等,而应Mr、Mrs、Miss 与姓(名)连用,表示尊敬或礼貌。美国人很少用正式的头衔来称呼别人。正式的头衔一般只用于法官、高级政府官员、军官、医生、教授和高级宗教人士等。例如:Professor Brown布朗教授, Captain Green格林船长、Doctor Thompson汤姆森医生、等。再如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戚或邻居时,喜欢用"大哥"、"二姐"、"大嫂"、 "李大伯"之类,以示亲近。而用英语称呼时,一般不论男人还是女人,直呼其名即可。

在授课中,我注重对称谓方面的差异具体讲述。如在执教Family Tree一单元时,我会举例讲述中外文化在称谓方面的差异,比如在讲述Mr、Mrs和Miss时,再加上 Ms的用法和区别。

三、中外文化在历史文化上的差异

英国是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所以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用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则是“挥金如土”。

再如在中国古代,人们把龙(dragon)和凤(phoenix)作为皇权的传统象征。龙代表帝王,凤代表后妃,两者都是富贵的象征。时至今日,龙仍作为一种象征吉利的动物,所以汉语中常说家长“望子成龙”,即希望孩子长大后能有所成就。给男孩子起名字也常用“龙”字,如“龙翔”、“龙龙”等。而西方人却认为 dragon(龙)是邪恶的象征,是凶残肆虐的怪物,应予消灭。

于是,在教学中我会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做英译汉和汉译英翻译练习,设计情境对话,汉语成语和西方谚语“对对碰”,尽力避免因文化隔膜造成的非英非汉式杂糅语言。

因此,为消除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隔膜,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可采取如下对策:

首先,要注重创造良好的英语课堂环境,善于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浓郁英语文化背景的情境,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其次,在组织课堂活动时,突出特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种背景下进入规定情境,并尽量按照扮演角色的身份和言语交际的环境准确地使用英语。

篇6

关键词:中职英语 文化差异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250-01

如果说英语是一棵参天大树的话,那么文化是根,是语言的根本所在,离开了根,语言就会干枯,没法对水分、养分的吸收和汲取,语言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也成了无源之水,在文化中所渗透的文化思想是语言的繁茂的枝叶。克拉姆斯基说过“语言教学就是文化教学”,可见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本文从习俗、礼仪、历史等方面论述中职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跨文化交际的知识,使英语课堂彰显跨文化交际的魅力,消除中职英语中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和隔阂,减少语用错误,让文化差异为中职英语教学而效力。

1 习俗和礼仪的差异,交际的基础

“入乡随俗”这个成语说的就是不同的地区文化不同,那么,不同国家、不同地方的文化更精彩纷呈。每一种文化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地方,文化所反应的习俗和礼仪也不相同。习俗和礼仪的差异是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人们所生活的方式和行为习惯的不同而造成的。掌握这些习俗的不同和礼仪的差异有助于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使学生在运用中造成分歧和误会。

如中国人相互见面最常用的交流方式是“你吃了吗?”“你要去哪儿?”这在英语国家,如果问他们“吃饭了吗(Have you had lunch?)”他们认为你是在邀请他们吃饭,到家中做客。而西方国家的人又不像中国人那样会客气一番,他们不会拒绝你的好意,于是答语“Thank you very much”而令人啼笑皆非;在英语国家问“你要去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会被认为你在跟踪他,在监视他的行踪,因而引起极大的反感。

再者,按中国人的习惯,见面聊天、打招呼总是问“你叫什么?”、“你多大了?”、“你家是哪里?”等问题,而在英语国家,这些问题What i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Where do you come from等问题,在西方的英语国家,只有在警察局、医院等地方才被问起。因此,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尤其是对外营销、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中,枕头这方面的文化知识,利于让学生清楚不能逢人就问西方国家的人忌讳的问题,让他们清楚“七忌”、“七不问”纳入英语教学中,以免以后在交际中出现麻烦,让学生引以为戒。

再者,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在餐饮方面的习俗也很关键,呃也有必要。如中国举行宴会,盛请客人,一般是丰盛的饭菜饱满桌,客人们按尊贵、卑微、年龄的大小等分主次而落座,并且主人会一直对客人十分客气,唯恐客人吃不饱、吃不好而端酒、夹菜;而在西方国家,主人邀请客人吃饭,一般是自助餐,并且,客人们很随和,不坐在固定的位置上,主人会对客人们说Help yourself to…“请自便”、“随便吃”之意,吃什么、喝什么也很随便,可以自己挑选爱吃的饭菜,并且,这样利于他们的交流,因为有些话不适合在大众下说出,这也体现了西方人的开放和对他人的尊重。并且,在西方国家,劝酒、帮人取菜等都是禁忌。

2 了解称谓的差异,交流中运用最普遍

称谓和姓名是中文和英语出现率最高的词汇,也是中外文化差异性最多的一方面。最常见的是中国人称“老师”,不论是男教师还是女教师,学生们都称之为teacher,而teacher这个词在英语里是“职业”不是“称谓”。中国人见到李姓的一位先生,会称之为“李先生”,以此类推,“马先生”、“朱先生”、“王先生”等,是先生在后,姓在前,在英语国家,这个正好相反,先生Mr在前,姓在后,如李先生是Mr Li等。在中国,称谓名词很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英语只有两个单词grandpa和grandma;而uncle和aunt翻译成汉语就出现了叔叔、大爷、舅舅、姑父等以及婶婶、大娘、姑姑和妗子等。

更为明显的是,中国人给孩子取名字不能和年长的重复同一个字,而在西方国家,为了纪念……Y就特意为孩子取那个名字。如Mary去世后,为了纪念他,就会为其后代取名字就叫Mary.z而在中国,这是一大禁忌。

3 中外文化的差异

众所周知,英国是岛国,历史上曾经以渔船业而领先于世界。而中国是土地大国,大陆是中国人民生息繁衍的地方,人们离不开土地,所以对于大手大脚花钱,就出现了分歧,在英语是Spend money as water,而对于中国人则理解为“挥金如土”。

中国人把“龙”、“凤”看做权贵的象征,皇帝被称为“一盘龙”,因此,时至今日,仍然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孩子将来有大出息,应给孩子取名离不开龙、凤之类。而在西方国家,“龙”被看做邪恶的象征,应该加以惩戒和取缔。所以在做翻译练习时,切记不能“对对碰”,以免翻译因文化差异而出现分歧。

了解了文化差异,在教学中,应该设计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和运用这些文化差异,并且,巧妙利用这些差异性,给英语课堂增添一些活跃的气氛,点缀英语课堂,使中职英语课堂彰显无穷魅力。因此,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利用多种方法,呈现不同的文化差异的方方面面,以提高学生的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增强文化意识,让文化的差异在课堂上得到突显,使学生融在文化差异的氛围里,从而让差异文化展开翱翔的翅膀,成为中职英语教学的彩翼。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中西方;礼仪;比较

人类的饮食与生存有着密不可分关系,而“吃”的礼仪在不同国家,不同种族和社会生活样式而有所不同。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随着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中国,中国的传统礼仪也受到了西方礼仪与文化的冲击。掌握中西方礼仪的区别会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跨出国门,更好地与西方人交流、合作,更好的树立中国人的形象,也能更好地交流与学习。

一、中西饮食文化的渊源

(1)据文献记载可知,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特别是经曾任鲁国祭酒的孔子的称赞推崇而成为历朝历代表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自有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临时迎客于门外。宾客到时,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讲究:应先敬长者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宴饮结束,引导客人入客厅小坐,上茶,直到辞别。这种传统宴饮礼仪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保留完整,如山东、香港及台湾,许多影视作品中多有体现。清代受西餐传入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如分菜、上汤、进酒等方式也因合理卫生的食法被引入中餐礼仪中。

(2)西方餐桌礼仪起源于法国梅罗文加王朝,当时因着拜占庭文化启发,制定了一系列细致的礼仪。到了罗马帝国的查里曼大帝时,礼仪更为复杂,甚至专制。皇帝必须坐最高的椅子,每当乐声响起,王公贵族必须将菜肴传到皇帝手中。在十七世纪以前,传统习惯是戴着帽子用餐。在帝制时代,餐桌礼仪显得繁琐、严苛,不同民族有不一样的用餐习惯。高卢人坐着用餐;罗马人卧着进食;法国人从小学习把双手放在桌上;英国人在不进食时要把双手放在大腿上。欧洲的餐桌礼仪由骑士精神演变而来。在十二世纪,意大利文化流入法国,餐桌礼仪和菜单用语均变得更为优雅精致,教导礼仪的著作亦纷纷面世。时至今日,餐桌礼仪还在欧洲国家继续传留下去。若你前往朋友家做客,须穿上得体的衣服,送上合宜的礼物,处处表现优雅的言谈举止。

二、中西餐桌礼仪的比较

1.中西方就坐和离席

中国的就坐与离席礼仪一般是等长者坐定后,方可入坐。席上如有女士,应等女士座定后,方可入座。如女士座位在隔邻,应招呼女士。主人一般坐在圆桌的正对着门的位置上,而主要宴请的宾客则分别就坐与主人的两侧。用餐后,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宾客方可离席。坐姿要端正,与餐桌的距离保持得宜。在饭店用餐,应由服务生领台入座。离席时,应帮助隔座长者或女上拖拉座椅。

在西方的餐桌礼仪中的座次安排是以男女分隔而坐为原则,男主客优先入座,其位置在女主人右边,而女主客在男主客的右边,其他夫妇则以对角方式就坐。通常遵循客人先入坐,长者先于年轻人入坐,已婚者先于未婚者入坐,陌生人优先于熟识的客人或家人入坐。离席时长者女士优先离开。

2.中西方的就餐衣着

在中国,人们在餐馆用餐的穿着可以随便一些,即使是T恤,牛仔裤都可以,只有在重要的宴会上才穿的隆重一些。在西方国家去高档的餐厅,男士要穿着整洁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装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穿正式服装的话,男士必须打领带。不可穿休闲服到餐馆里用餐。

3.中西的餐具使用

筷子刀叉是中西餐桌礼仪最基本差异。我国北方多木,南方多竹,祖先就地取材,竹木均成为我国最原始的筷箸原料。刀叉的出现比筷子要晚很多。据游修龄教授的研究,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欧洲古代游牧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马上生活随身带刀,往往将肉烧熟,割下来就吃。大约15世纪前后,为了改进进餐的姿势,欧洲人才使用了双尖的叉。到18世纪才有了四个叉尖的叉子。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还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

4.中西餐饮对象的差异

中国有句古语:“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文化的地位,中国的饮食注重食物的“色、香、味俱全,而且注重各种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等营养调和和理性认识指导烹饪。而西式餐饮的主要特点是生,如带血丝的牛排;冷,凡是饮料都加冰块;甜,无餐不甜。西餐主要追求快捷方便,比较大众化。

5.中西餐上菜次序的差异

中餐上菜次序先冷后热。热菜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头尾朝向正主位。这些程序不仅可以使整个宴饮过程和谐有序,更使主客身份和情感得以体现和交流。因此,餐桌之上的礼仪可使宴饮活动圆满周全,使主客双方的修养得到全面展示。西餐上菜的次序通常是面包黄油、凉菜、汤、海鲜、主菜、甜点、水果。冷菜和汤同时就着面包吃,凉菜也叫开胃小菜,作为第一道菜,一般与开胃酒并用。

6.中西方就餐时使用手机的差异

在吃西餐的时候,西方国家的人基本上都不会开手机,除非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手机铃声都会很小声,有电话一定要接的话,要向同桌的就餐者道歉,然后起身出去接电话。而这一条在吃中餐的时候很少适用,但在用餐的时候接电话,同桌的就餐者同样会感到焦虑。

7.从餐桌话语上看中西文化差异

中国人请客吃饭时,摆在桌上的菜花样繁多,至少有七、八道菜,如果是盛宴,主菜会更多,越名贵、越奇特的菜会越显示主任的殷勤和客人的身份。而主人却往往要说“今天没有什么好菜招待大家”、“菜做得不好,多吃一点”之类的话。而西方盛宴一般四至五道菜,份量以吃完或稍有剩余为最佳。如果在家里,最好是吃完所有的菜,这样女主人会很高兴,认为大家喜欢她做的菜。面对丰盛的宴席,主人会说“已经倾其所有来招待大家” 的话。对中西主人的餐桌话语进行推理,很容易得出:中国人遵循了“贬己尊人”的原则。而西方人强调效率和实用主义价值观,在交际中十分注重自身面子的需要。

通过中西餐桌礼仪的比较,不仅仅反映了各地的文化传统,还折射出不同民族文化的特色。中西方国家的餐桌上的文化互相影响,相互融合,使得两者都变得更加的完美和科学。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对立统一价值观,努力的去相互理解,相互适应,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抛弃他们自己的风俗和价值观。餐桌礼仪的发展需要在结合自身的特点的同时对外来的礼仪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能够发展的更加具有时代性。

参考文献:

[1]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10:92-127

[2]李天民,《现代国际礼仪知识》,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2003.12:109

[3]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王俊霞,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差异[J],学术交流,2007(2)

[ 6]罗露莎,浅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J],双语学习,2007(5)

篇8

[关键词]餐桌 文化冲突 中西文化 差异

[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9-0080-02

常常听到外国朋友或疑惑或抱怨地提起在与中国友人餐叙之时遇到的种种在他们看来不可思议在中国人眼中则习以为常的事,同样也或多或少地经历和耳闻过一些与国际友人一同用餐时遭遇的尴尬轶事。总体而言,这些都可以称之为“围绕餐桌爆发的文化冲突”。

一、餐桌上的文化冲突

民以食为天。外国人,尤其是西方人初到中国,饮食本身以及餐具的不同姑且先不论,最不习惯的通常正是用餐习惯的改变,特别是用餐礼仪尤甚。正式餐会中,西方人与中国一样,会由主人先以祝酒开席,在这一点上,中西差别只在于类似祝酒词这样细微的方面。但宴席一开始,差别立现,冲突也由此而来。首当其冲的便是餐具使用上的不同。不管是何种菜系,中国餐桌上的绝大多数菜都是一桌人共享的,对于习惯“各吃各的、各人一份”的西方人来说是一种对饮食卫生的挑战。更为严重的是“劝菜”,在中国人的餐桌上,这可以算是最具代表性的行为。主人家或长辈通常会向客人或小辈碗中夹菜以示关怀、照顾之意,在邻座和关系较亲的朋友之间也常常如此。这正是西方人最不能接受的一种“中式餐桌礼仪”,最激烈的冲突也往往发生在此时――在中国人眼中,无论被夹入碗中的菜是否是自己喜欢的都要欣然接受并表示感谢,这是礼貌;而在西方人眼中,这反而是一种极其不礼貌的行为,既不卫生也不尊重本人的选择权,双方想法的差异因而造成冲突,甚至引发争执,最后不欢而散。

与之类似的是中式宴席中的“劝酒”。在中国,酒的历史源远流长,逐渐形成了名闻遐迩的“酒文化”,自古多有诗篇咏之。“酒桌文化”也随之而来。在中国人的餐桌上,酒的存在必不可少,中国人推崇“酒品看人品”,宴席之间的推杯换盏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甚至将男子酒量与胸怀联系在一起。从敬酒、倒酒、祝酒到饮酒,中国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相应的规则和礼仪。其中,敬酒是最重要也是最讲究的一环,规则也最为复杂。举例来说,根据双方的社会地位、职务、亲疏、年龄等的不同,在碰杯时,酒杯的相互位置须有所体现,社会地位、职务较低的一方须将酒杯略微放低于另一方的酒杯以示尊重。通常,中国人习惯于在宴席中以频繁敬酒表示热情、尊重等意,于是“劝酒”便成为“酒桌文化”中极重要的一环,而这也正是西方人最不能接受的“中式餐桌礼仪”之一。对西方人而言,酒是饮食的陪衬,作用在于衬托饮食的美味,什么时候喝、要喝多少都由各人自己决定,偶尔举杯示意也不过是致意,没有“干杯”这样的说法。频繁敬酒在他们看来是一种勉强他人,不尊重他人自主意识的行为。

可以说,“劝菜”和“劝酒”是跨文化交际中在餐桌上最易引起文化冲突的行为,两者其实都源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二、餐桌之外――文化冲突的背后

传统的东亚文化强调人际关系之间的相互依存而非个体的独立选择,在这种文化传统下孕育出的价值观更趋向集体主义,无私为他人付出的行为受到高度推崇,理想的道德秩序是带有乌托邦式理想主义色彩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但在推崇个人主义的西方人观念中,这却是一种人我界限不分的表现,出发点是所谓的“为你好”,但其实是无视对方独立个人意志进行干涉的行为。反过来,西方人格外分明的人际界限在东亚人尤其是儒家文化发源地的中国人眼中却显得冷漠,缺乏亲切感。由此可以看出,文化差异是导致文化冲突的内在依据。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是各类观念的总和,在跨文化交际中最常引起文化冲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维模式存在差异

东西方的传统文化孕育出的思维模式迥然不同,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与分析,偏向理性,而中国传统文化思维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更偏向感性。因此,中国人特别重视直觉,在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常常影响到判断。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这样的思维模式具有笼统性和模糊性,长此以往,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式,也就是跨文化交际中所谓的刻板印象。从本质而言,这样的思维定式常常先入为主,忽视个体事物的差别,夸大与另外某一社会群体的相关认知态度,既带有感彩,又常伴有固定的信条。在思维定式或者说刻板印象中,有些是错误的,会直接影响到跨文化交际,造成交际失误。比如我们常常认为:法国人浪漫;英国人保守而绅士;德国人严谨到苛刻的地步;美国人讲求自由主义;日本人工作努力,加班是常态等等。这些忽视了个体区别的想法正是刻板印象。刻板印象走到极端便成了偏见,严重影响到跨文化交际。

(二)价值观的不同导致价值取向大有差异

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一部分,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它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和行动,是文化中相对稳定的部分,很少发生变动。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特定的价值体系来帮助人们区分美丑善恶,其判断标准是不同的。在某种文化看来理所当然的事,在另一种文化的审视下可能是完全无法理解和接受的。正如“劝菜”“劝酒”这样的行为在分别受中西文化影响的人眼中,其评价完全走向两极。中国文化推崇谦虚守礼,追求随遇而安,“任他风雨变幻,我自岿然不动”,社会风气对过于突出的个人报持否定的态度,“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都是很形象的写照。此外,集体主义取向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过于追求个性被视为严重的个人主义,在传统价值观的衡量下被定义为自私自利,会受到谴责。而与之相反,西方文化则非常推崇个人英雄主义,崇尚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取得个人利益,安分从时被认为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等同于懒惰、无能,会被社会和个人看不起。20世纪80年代Hofstede研究分离出了四条衡量人类价值观的尺度,分别是个人――集体主义,对权力距离的态度,对不确定因素的回避程度,男性――女性。但是在深入研究中国文化之后,心理学家Bood为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东亚文化圈提出了一条额外标准:儒家工作动力。否则,关于价值观的研究就很难解释东亚文化圈中迥然区别于西方的独特之处。

(三)民族中心主义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常常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断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各自出身的社会文化背景大有不同,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往往会产生误解、不快、尴尬甚至怨恨。这种以自己的是非标准为标准的想法体现的就是民族中心主义。不管是中国人源于照顾体贴之意,极力向西方朋友“劝菜”“劝酒”,还是西方人坚持不肯“入乡随俗”,直白拒绝对方好意的行为都或多或少体现出了民族中心主义,冲突也经常由此而生。再比如中国人习惯在敬酒时用酒杯位置表现双方地位、年龄等差异,推崇平等自由主义的西方人自然而然地对此礼节表示排斥,却会招致中国人认为其“不懂礼貌”。

三、文化冲突带来的思考

随着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跨文化交际越来越普遍,必须认识到,由于差异的存在,不同文化在相互交流过程中出现不和谐是难以避免的,文化冲突的出现是一种必然的结果。文化交互活动不断地增多导致差异性文化越来越容易相遇,冲突由此而生。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来看,文化的发展是既横向又是纵向的,各个不同体系的文化是彼此隔绝的独立运动,这种相对独立性和封闭性使文化产生自己独特的内在本质和外在象征。也就是说,不同体系的文化彼此之间存在着天然的鸿沟,伴随着文化交互活动,多元文化的存在必然引起文化间的冲突。冲突是融合的前提,在文化多样化的道路中,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是实现地域文化之间的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主要方式。在全球化时代,文化冲突有加强的趋势,为了我们人类和谐世界的建设,就要减少和避免文化冲突,加强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文化差异,要坚持和而不同,,尊重各自的文化,用和谐文化来化解文化冲突,实现文化认同。

时代的发展迅猛而影响深远,全球化趋势推动了世界上各个不同民族、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也使得当今世界不同文化的冲突日益复杂化。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正确认识文化冲突并减少其发生,是决定最终交际成功与否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彭增安.跨文化冲突的成因及处理方式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1):262-263.

篇9

(一)文化导入是正确理解英语语言的前提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学外语而不懂其文化,等于记住了一连串没有实际意义的符号,很难有效地加以运用,而且每每用错。翻译课本上有这么一句话“Thereareonlyfiveminutesleft,Ineedtogototherestroom”。这句话正确的译法是:只剩五分钟了,我需要上一下卫生间。但很多学生都翻译成:只剩五分钟了,我需要去休息一下了。究其原因是不了解“restroom”的文化内涵。英美人士对可能会产生不雅联想意义的词汇多用委婉语,所以与厕所相关的英文委婉语很多,“restroom”就是其中一个。

(二)文化导入是学生顺利进行外贸活动的保证

中国人有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在公交车上看见老年人要给其让座,看见老年人掂重物要上前帮忙等。另外,“老”字还代表有经验,如“姜还是老的辣”“老将出马,一个顶俩”等;“老”也是对资历深厚、德高望重者的敬称,如“季老”。然而,在美国这样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社会里,“老”是一种可怕的现象,因为“老”意味着精力衰退,生存能力降低,因而在通常情况下,人们都害怕说老,避免说老。英语里有很多“老”的委婉语,如seniorcitizen,theelderly等。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也往往不喜欢别人把自己当成老人对待,否则会感觉受到了侮辱,被人瞧不起。由此可知,在中西商务交往过程中,如果不了解文化差异将会带来误解和冲突,甚至造成交易的失败。所以,商务英语教学中,在讲授英语语言知识和商务知识的同时,进行文化知识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二、商务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方法

商务英语教学的战略目标是培养大量熟悉经贸知识和懂得文化差异的双语人才,以满足我国经济和文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不仅要注重英语语言知识和商务知识的教学,还要注重中西文化知识的导入。在此,笔者根据高职高专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几种文化导入的方法。

(一)开设专门介绍西方文化的课程

例如,商务英语翻译课本上有这么一句话“Johncanbereliedon.Heeatsnofishandplaysthegame”。学生都翻译成“约翰值得信赖,因为它不吃鱼并且玩游戏”。这种译法令人有点摸不着头脑:难道不吃鱼和玩游戏能说明一个人值得信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译文呢?究其原因是由于不了解西方的宗教历史。

(二)开设商务礼仪课程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东西方文化有着重大差异,作为文化的重要方面的礼仪在中西方也有很大不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商务礼仪已成为商务人员从事商务活动的必备利器。仅仅具有长远的目光、睿智的头脑和机敏的谈吐的商务人员,如果不能够得体地运用商务礼仪,也难保证商务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商务活动中,礼仪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不仅代表了一个人的形象和素养,还直接关系到商务合作的成败[4]。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开设商务礼仪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商务礼仪知识,为其就业后顺利开展工作打下基础。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传统的英语教学大都采用“教材+板书”的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唱“主角”,学生演“配角”,很难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语言材料,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加上现在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比较低,很少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而商务英语是具体的商务环境中使用的英语,是一种交际性很强的语言,所以在商务英语教学中一定要打破教师“一言堂”的沉闷局面,展现商务英语的交际特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交际教学法,结合真实的语言材料,努力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商务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其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学以致用。

(四)组织学生观看经典的英美原声电影

篇10

恭维语 中西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恭维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以及最常见的言语行为。恭维不是为达到特定目的的阿谀奉承,而是指社会交往中对人对事的一种积极评价。这种言语行为存在于每个社会群体,存在于各种不同的语言文化中,不同层面、不同程度地反映着人们的交际活动,它不仅可以缩短交际者之间的距离,而且可以联络感情,巩固和加强交际者之间的团结,起到社会油的作用。由于文化的迁移,外语学习者常常会将自己的文化模式套入新的语言文化中,本文正是通过英汉恭维语的对比研究从涉及的话题和应答方式两个方面研究分析中西方恭维语所存在差异的原因,并希望这些研究对从事外语教学的研究者和教学者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二、英汉恭维语的差异对比

1.英汉恭维语所涉及的话题差异

英汉恭维语话题方面存在的种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价值观念、社会习俗、文化背景等因素制约。本文仅就英汉恭维语话题涉及最多的两个方面――“外貌仪表”与“成就和能力”进行对比分析。在美国文化中,女性的外貌永远是被恭维的对象,这不受她们的年龄、社会地位和职业等因素的影响。但是,在中国对女性在“外貌方面”的恭维可能被认为是违反了禁忌,当传统女性在外貌上受到别人的夸赞时仍感到窘迫不安无言以对。关于“成就和能力”恭维语,因为这两者能反映出实现自我价值所做出的奋斗,因而也是一个颇受欢迎的话题。但是,西方文化中,涉及别人能力的恭维是很严肃的判断,而且只有那些拥有评价能力的、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才有资格这样做,这类恭维通常出现在上下级之间或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之间。而在中国文化中,这种恭维的范围比较广,对别人能力的赞美,只有那些拥有评价能力的人才有权利这么做;但同时也有年长者对年轻者的鼓励性的赞美,而这仅仅是一种鼓励;同时,年轻者也可以赞美年老者,下级也可以赞美上级,而这更多的是对赞美者的一种恭维。

2.英汉恭维语应答方式方面的差异

美国人由于受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个人为中心的社会价值观。他尊重个人权力,强调个人利益和自我价值的实现,面对别人的恭维或赞扬,他们一般会大大方方地接受。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价值观使得美国人相信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应当依靠自身的力量取得成就,证明自己的价值。

徐章宏在《美语与汉语中恭维原则初》一文中详细地论述了Herbert(1986)对英语恭维答语的出现频率做的统计:其中,赏识/领情类和评论接受类,共计382人占回答人数的36%,是所有12种恭维答语类型中出现比率最高的。例句如下:

I like your shirt, Sharon.“评论历史”类答语。在这类答语中,受恭维者首先同意恭维语,但给予非个人化或客观评论,从而有效地避免白己直接受到恭维。中国人受集体主义思想的影响形成了群体取向的价值观,这种传统文化常常使中国人在社会交际中重视礼貌原则、遵循“谦虚准则”。

三、英汉恭维语差异成因

1.价值观念

大学者严复曾对中西价值观的根本差异有过精辟的论述,其中他指出“其接物也,中国更谦屈,而西人务发舒”(《论世变之亟》),中国文化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注重他人对自己行为做出的反应,对他人的语言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接受性,形成了自制和慎言的性格。而西方文化推崇“个人主义”,提倡实现个性的直率追求,重视个人权利和个人价值。

2.礼貌原则

就恭维语来说,不同社会对礼貌原则的不同准则的侧重点不同。中国人视“礼貌”为个人内在修养和道德情操的外在体现,因此,在表示“礼貌”时,往往侧重以言辞体现品德,而忽略发话是否与对方话语接洽。相比之下,英美人则持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在答复称赞时,更注重遵守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和礼貌原则中的一致性准则,希望在动态多变的交际中减少分歧,巩固和加强“一致性”。

3.交际定式

西方交际的核心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交际定式。在这种定式下,使用恭维语是通过顾及被恭维者的利益来维护被恭维者的积极面子,所以恭维者和被恭维者之间的关系是协调平等关系;而东方则是以他人为中心的交际定式。在这种交际定式下,“礼”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礼”最初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提出来的,这种礼仪规范强调“卑己尊人”的礼貌准则,在交际时尽量表现谦卑恭顺,“脸”、“面子”与求同准则。

四、英汉恭维语对比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作为社交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恭维语是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人民普遍使用的言语交际行为。英汉恭维语既有共同之处,又因为中西在价值观念和文化取向方面的差异。恭维语在实施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传授语用知识,对比语用差异并透过语言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来培养学生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语用能力。即社会文化能力、树立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第二,教师们应该用一种动态的眼光去对待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因为任何一种语言都不是僵化不变的,而是不断更新变化的。

第三,就恭维言语行为的教学来说。教师应首先向学生传授恰当的英汉恭维语的语用知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恭维语的语用差异和其中蕴涵的社会文化内涵。然后,再通过情景教学或电影教学的方式给学生提供第一手资料,从而加深学生对文化差异的理解。最后,再设计一些与恭维语的实际运用紧密相关的能力目标让学生去完成。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在跨汉英文化交际时如何恰如其分地称赞对方,并知道怎样对对方的称赞做出正确得体的语言回应,这对我们的日常交际、英语教学及语言研究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Herbert R K.The Sociology of Compliment work in Polish and English[C].Coupland N and Jaworski A Sociolinguistics:A Reader and Course book.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97.487-500.

[2]Holmes,Janet.Paying Compliments:A Sex―preferential Positive Politeness Strategy[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l.

[3]Wolfson N.Perspectives:Sociolinguistics and TESOL[M].New York:Newbury House Publishers,1989.34-78.109-117.16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