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工程新技术范文

时间:2023-10-27 17:31: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房建工程新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房建工程新技术

篇1

关键词:建筑工程;发展;新技术;应用

一、房屋建筑工程新技术的发展状况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也有了明显的进步,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使许多的新技术被应用到了建筑施工行业当中,这些新技术的出现对传统的施工技术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解决了很多传统工艺中无法实现的技术问题,不仅如此,一些新工艺和新施工设备的应用,还极大地提高了建筑施工的工作效率。这些新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一方面有效地降低了建筑工程成本,一方面又提高了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对于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也对建筑企业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的建设部已经将这些新技术作为建筑行业发展的重点,积极的推广到各个建筑工程企业当中,其中包括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新型模版应用技术、脚手架应用技术、建筑节能应用技术、新型墙体应用技术、新型钢筋连接技术、新型建筑防水应用技术、钢结构技术、设备整体安装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管理技术等等。

二、建筑工程新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

1、建筑施工中的防水技术

建筑施工中的防水主要是指防止建筑中与水接触的部位渗漏和防止有害裂缝出现。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需要遵循建筑设计原则,综合考虑建筑施工中的各个方面,在合理选择防水材料的基础上,提高防水技术的施工工艺,以达到预期的防水效果。

对于屋面防水技术的应用,一种新型的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技术是现今普遍的用法,这种防水技术的施工过程主要是:第一,要做好各基层、节点和板缝的处理工作;第二,在屋面防水施工时涂膜的工作要间隔分层进行,需要在第一遍涂膜后检查涂料是否成膜,如果成膜再进行第二遍涂膜工作;第三,对于防水涂膜的厚度有一定的要求限制,每一涂层的厚度都应大于1mm,对于涂膜防水层的收起部位要多次涂刷,但要防止涂料流淌和堆积现象的发生。

对于外墙防水技术的应用,加气砼砖墙施工技术是一种比较适合的方法,它可以有效地防止墙面抹灰层的开裂和空鼓。加气砼砌块墙体在两种不同材料之间的界面上安装钢丝网,将钢丝网固定好后进入墙面的处理程序,按照规定的要求对墙面进行涂刷,待涂刷工序完成后再对其进行抹灰施工。在砌筑时严禁使用干砖,而且不得浇注与堆砌工作同时进行。水平灰缝的厚度和竖向灰缝的宽度要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在施工完成后要及时的进行墙面淋水养护工作。

2、建筑施工中的钢筋连接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的钢筋连接方式,即直螺纹接头式连接。对于施工中钢筋的直螺纹连接,首先需要在标准接头上装好连接套筒,然后将接头带套筒的一端连接到钢筋上,套筒外露的部分不得超过规定要求,从而完成连接工作。对于加长丝头型接头的连接,要先将锁紧螺母和标准套筒安装在加长丝头的钢筋上,使两者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然后还要将套筒拧回到接头位置,并使用扳手拧紧,最后将锁紧螺母和标准套筒固定起来,完成这一连接工作。这种连接方式对于有效固定建筑设施,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有很好的效果,施工人员应该熟悉连接程序和方法,严格按要求进行施工。

此外,对于完成连接后的检验工作,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分批检验。检验的内容主要有:接头外露螺纹长度是否符合要求,螺纹连接是否稳定,分批进行抽查等等。对于钢筋的连接要求达到100%的质量合格。

3、建筑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中,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作用可以产生放热效应,它所产生的效果是十分复杂的,当温度达到一定的限定值时,混凝土受热能力超越限值就会出现开裂现象,所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控制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以及建筑后的温度处理都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必须防止加工出来的混凝土出现裂缝,这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是十分重要的,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把握的重点。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温度适应力来确定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在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后,进行混凝土运输设备、浇筑设备等的准备工作,合理的安排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当一切准备就绪时,就可以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在施工时要注意按顺序进行浇筑,逐层均匀上升,浇筑工作要保持在气温较低时进行,使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不宜过高。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需要进行一定的振捣或表面抹压工作,以巩固混凝土的浇筑,同时还要反复进行,防止浇筑后的混凝土出现裂缝。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混凝土抹压密实后,还需要及时的覆盖塑料薄膜,保证混凝土完好的凝固状态,此外,保温材料也是必不可少的,适时的给浇筑好的混凝土做好保温处理,也是保证施工质量的手段。要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实时的监测浇筑后混凝土的状态,确保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篇2

【关键词】防水工程;新技术;施工方法

1.前言

目前,新型防水材料的使用非常广泛,SBS与APP改性油毡的用量是逐年增长最快的产品,房屋建筑防水涂料的应用也有了长足的增长。但是,从房屋建筑防水材料的实际应用效果和整体情况分析,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距离,主要体现在我国新型防水材料发展缓慢,使用比例增长速度与规划要求有差距,产品结构不合理,新技术应用落后,低档产品仍占主导地位,产品的质量也普遍较低,防水工程质量无保证。

防水实际上是在与水接触的部位防渗漏、防有害裂缝的出现。我们应该遵循正确的设计原则,多道设防、节点密封、刚柔结合、防排并用、复合防水、综合治理、全面设防,合理选择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

2.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应用技术

以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为例。沥青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碳氢化合物,其中含有低分子和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而SBS是一种热塑性弹性体,由丁二烯和苯乙烯原料聚合而成的嵌段共聚物,受热条件下呈现树脂特性,在石油沥青中加入适量SBS制得的改性沥青具有冷不脆、塑性好、低温性好、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等优良性能,可大大改善石油沥青的低温屈挠性及高温流动性等脆裂弱点,保持良好稳定性。

3.1施工工艺流程

清理基层―>涂刷基层处理剂->细部构造处理->定位、弹线、试铺->铺贴卷材->收头处理、节点密封->热熔封边->检查修补、清理现场->有条件的蓄水试验->根据需求是否做保护层。

3.2冷粘贴法施工

⑴清理基层:施工前应将基层表面突起物、尘土杂物彻底清除。基层条件要达到:主体材料符合设计要求的高聚物属性沥青防水卷材;配套材料的胶结剂,如氯丁橡胶沥青粘结剂,主要用于卷材与基层的粘结;辅助材料为工业汽油,主要用于胶结剂的稀释剂、机具的清洗剂和热熔施工时汽油喷灯的燃料。此外,施工机具也要满足要求。

⑵底子油涂刷基层处理剂:基层处理剂应与卷材的机材性相容,其主要目的是封闭基层毛细孔,防止基层水气上升,增加卷材与基层的粘结边。喷、涂基层处理剂前,用毛刷对屋面节点、拐角、周边等处先行清刷;进行大面积施工基层处理剂时,可采取喷涂法或涂刷法施工,喷、涂应均匀一致、不露底。第二遍喷、涂应在第一遍干燥后进行。待最后一遍喷、涂干燥后,方可铺贴卷材。

⑶细部构造处理:防水层在某些位置上由于应力集中,变形频繁,雨水冲刷严重或外力损害会过早出现局部损坏,导致整个防水层没到耐用年限即需返修。因此,在防水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对容易造成局部损坏的薄弱部位应设置增强层,以提高防水层的整体设防能力,延长整个防水层的使用寿命。待基层处理剂干燥后,可先对排水口、管子根、烟囱底部等容易发生渗漏的薄弱部位,在其中心200mm范围内,均匀刷一度胶粘剂,涂刷厚度以1mm左右为宜,涂胶后随即粘贴一层聚酯纤维无纺布,并在无纺布上再涂刷一度厚度为1mm左右的胶粘剂。干燥后即可形成一层无接缝和弹塑性的整体增强层。

⑷弹基准线:首先在流水坡度的下坡开始弹出基准线,逐步向上坡进行,保证卷材的搭接宽度和铺贴位置顺直。在屋面天沟、女儿墙根部等屋面标高最低处铺设第一行卷材时,由于不与其它卷材搭接,所以基准线应弹在找平层上。以后在立面和平面铺贴的卷材,按卷材的搭接宽度,基准线均弹在已铺卷材长边搭接的结合面上。

⑸铺贴卷材的施工顺序:屋面防水层施工时,在同一标高作业面上应按先难后易的原则。大面积铺贴时,按顺水方向(应注意年最大风向,搭接口为风下口,以使卷材接缝顺主导风向粘贴),按先低后高、先远后近的原则依次搭接,最后做竖面。有高低跨时应先高后低的原则,特别是在标高最低处,如天沟、檐沟是水流集中关键部位,铺贴卷材时,卷材的长搭接不应出现在阴阳角交角线上,宜顺天沟、檐沟方向,减少搭接。

⑹铺贴卷材防水层:边涂刷(刮)胶粘剂边向前滚铺卷材,并及时用压辊用力进行压实处理。胶液应饱满,涂刷均匀。滚压时注意不要卷入空气或异物。平面与立面相连接的卷材,应由下往上压缝铺贴,并使卷材紧贴阴角,不允许存在明显的空鼓现象。当立面卷材超过300mm时,应用胶粘剂进行粘结或采用其它方法以达到粘结牢固和密封、严密的目的。

⑺卷材的接缝处理:一般接缝既可用胶粘合,也可用加热熔接,其中以加热熔接的效果更为理想。双层做法时,第二层卷材的搭接缝与第一层的搭接缝应错开卷材幅宽的1/3-1/2。

⑻接缝边缘和卷材的未端收头处理:对卷材搭接缝的边缘以及未端收头部位,应刮膏状的胶粘剂进行粘合博云封闭处理(如含固量大于65%的氯丁胶沥青粘合剂),必要时,经过密封处理的卷材未端收头处,再用水泥钢钉钉压金属条进行压缝密封,为防止钉眼漏水和钢钉腐蚀,对钉压的钉眼和卷材未端缝口应用改性沥青密封材料封闭密实。钉距要求在900mm内,视其具体情况,一般每幅卷材应有两点以上固定。

⑼保护层施工:用于非上层屋面的抗老化保护层,为了屏蔽或反射太阳光的辐射和延长卷材防水层的使用寿命,在防水层铺设完毕并经清扫干净和检查验收合格后,即可在防水层表面均匀涂刷浅色耐老化涂料,如JS复合防水涂料、丙烯酸弹性防水涂料等分别起到美观、抗老化、隔热作用。屋面常采用块体材料、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做保护层,但块体保护层因温度升高膨胀,水泥砂浆产生严重龟裂,致使块体隆起。因此,在刚性保护层上应设置分格缝,为防止水泥砂浆、块体、细石混凝土等刚性保护层因温度升高时顶推女儿墙,在刚性保护层与女儿墙之间必须留30mm以上空隙,并嵌填密封材料,避免出现渗漏,并在刚性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设置隔离层,隔离层应平整,起到完全隔离作用,确保当刚性保护层膨胀变形时,不致损坏防水层。

3.3热熔法施工

该方法与冷粘施工法有关,具体要求基本相同。厚度小于3mm的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严禁采用热熔法施工。

⑴清理基层和涂刷基层处理剂:与冷粘贴施工相同,但涂刷的基层处理剂必须干燥后才能进行施工作业,以免发生火灾。

⑵火焰加热器的喷嘴距卷材面的距离适中,使卷材表面的沥青熔化,幅宽内加热均匀,以卷材表面熔融至光亮黑色为度,不得过分加热或烧穿卷材。

⑶铺贴卷材时,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得扭曲。当带有保护层的板岩片、保护粒料、铝箔等材料的短边搭接或与防水层之间进行满粘粘合时,应将被搭接边表面的板岩片、粒料或铝箔刮掉,如果不易刮掉,可用火烧烤卷材表面板岩片、粒料或铝箔预热后再轻轻刮掉,不能损坏卷材。

⑷保护层施工:具体要求与冷粘贴法同理。

3.4冷自粘法施工

铺贴卷材时,将自粘胶底面隔离膜(纸)完全撕净,使卷材与基层能完全粘结;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并辊压粘结牢固。接缝口应用密封材料封严,宽度不应小于10mm。一般在15℃以上环境下施工为宜,如低于15℃时可用喷灯烧烤辅助施工。

篇3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常用施工技术;创新

1 房屋建筑工程常用的施工技术

1.1房屋建筑桩基施工技术。坚固的桩基是整个建筑工程长存的基础,所以桩基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桩基施工,在打桩前要首先平整场地并清理施工范围内的障碍物,确定桩基施工范围,其次要保证桩基施工现场的排水;根据先期的勘探情况确定桩位后,进行桩基试验,试验时要记录,根据实验结构再确定桩基施工顺序,在群桩施工的复杂情况下,要依据桩的规格、长短与密度确定打桩顺序,避免对施工现场周围建筑物的破坏。

1.2节能技术。(1)墙体节能技术。作为建筑主体的墙体,其节能设计的好坏会对建筑的整体能耗产生重要影响。建筑墙体节能分为内外保温两部分,墙内保温可以通过在建筑墙体的内层加装保温材料的方式,避免保温材料受室外雨水的影响。外保温处理要在墙体外保温层上覆盖防水材料,降低太阳辐射对建筑墙体的影响作用。注重对建筑墙体墙角等部位的处理,避免产生热桥,增大能耗。随着国家提出的低碳环保的概念,使得当前环保和节能成为了房屋建筑的发展趋势,其中应用最多的就是墙体节能技术。墙体节能技术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分别为玻璃幕墙,双层幕墙和光电幕墙,这里我们主要详细介绍最绿色环保且利用太阳能的光电幕墙技术。光电幕墙的创新之处在于设计者通过安装一块具有反射装置的特殊幕墙,消除了太阳光的强烈炫光,使其变得异常柔和、舒适,再将这个太阳光用来为人类照明。这种技术充分考虑到人类的需求,因而非常人性化。(2)隔热设计。建筑工程的隔热节能设计,主要集中在建筑的墙体与屋顶。当前可采用空气层隔热的方式,实现对建筑墙体。屋顶以及窗户的隔热处理,空气层隔热应用于墙体上时,在起到隔热效果的同时还能实现保温的作用。(3)采暖节能技术。当前建筑采暖设计应用较为广泛的方式是水源热泵系统。该系统通过地表水源对太阳能吸收以及地下水源对地热能吸收的效果能够形成丰富的低温低位热能能用,减少高位电能的输入,从而能够实现建筑热能的转移。(4)太阳能节能技术。太阳能节能技术在建筑设计的应用,实现了建筑散热、能量收集与遮阳效果的一体化,混合型太阳能技术的应用,为建筑提供的光照与热能,能够明显降低建筑整体能耗。

1.3加固技术。以下就几种比较常用的加固方法进行简要分析:(1)加大截面加固法。由于混凝土的构件是受力最大的部分,所以为了保证房屋建筑筑的稳定性,我们可以采用加大截面加固法对混凝土构件,如梁、柱进行加固,用以保证施工效果,提高建筑物质量。这种加固方法的具体流程是先彻底清扫原有构件混凝土表面的灰尘和颗粒性物质,并将其表面的凹凸处整平;再在表面浇上一层新混凝土,让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让两层混凝同承担重量。这样就增大截面积,增加了混凝土构件的承重能力,大大改善了构件的性能。这种加固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简单易操作,所需成本低,并且适应性很广,基本上能在任何地方施工;但它也有一个明显的缺点,那就是严重干扰施工区域周围人群的正常作息。(2)包钢加固法。包钢加固法指的是用乳胶水泥或环氧树脂化学灌浆将型钢或钢板包裹在混凝土梁柱外面。虽然其原理与加大截面加固法基本相同,但效果却完全不一样,最大的区别在于这种方法不能明显增大原构件的截面积。但包钢加固法的优势在于它比加大截面加固法的效果更好,因为它是直接对构件进行加固,因此受力更加可靠,用这种方法对构件进行加固也是最能提升建筑物质量的。(3)粘钢加固法。粘钢加固法与上两种加固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部分加固,而不是全局加固。这种方法主要针对的是承载能力比较薄弱的构件,通过对薄弱构件进行粘钢处理,增大它的承载能力,进而提高整体的稳定性。粘钢加固法是如今采用的比较多的一种方法,因为它是不同于上面两种方法,是无湿作业,因此对周围居民没有多大影响。更重要的是,它因为是部分加固,工作量相对而言很少,因此能节省施工时间,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这种方法也是最具经济效益的方法。

1.4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防渗技术。(1)外墙防渗技术。外墙防渗作为一个整体性工程,建筑主体施工阶段就应注重防渗处理,最大限度避免雨水渗漏问题的出现。房屋建筑外墙施工时应注重对混凝土与砖墙交接处、穿墙孔洞、预留洞,外墙配电箱等易出现渗漏现象部位的防渗处理。(2)建筑门窗防渗处理技术。建筑物门窗是建筑物上活动次数,活动范围最多的部位,防漏处理具有一定难度,门窗防渗处理人员只有具备熟练的操作技术科学的建筑理论,才能够确保门窗区域的防漏效果。由于门窗会对建筑物的外观产生整体影响,因此,在建筑门窗防渗处理时,不能忽视门窗安装的美观问题。(3)建筑屋面防渗技术。建筑施工原材料中的砂浆.水泥均具有水硬性特质,施工时应注重天气环境变化,保证屋面终凝前不会出现降雨的情况。屋面施工前,要首先对屋面基层情况进行检查,找平基层。在保温材料上覆盖找平层时,要确保保温层平整,发现松动的问题,要及时嵌填平整。完成基层修整后,对基层进行全面清理,在已处理完的基层上,通过刷素水泥浆的方法,保证基层与找平层的粘结效果。

2 房屋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的创新应用

房屋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创新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1)环保技术的运用。当前,我国的房屋建筑行业整体上还是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房屋建筑工程行业普遍把经济效益放在行业发展的首位,对外部生态环境保护不够重视。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的创新必须注重环保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在建筑施工阶段质量与工程进度的基础上,大力加强环保技术的运用。(2)信息技术的应用。当前我国的房屋建筑筑施工正处于施工技术转型的重要时期,必须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应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3)监理技术的科学应用。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重视科学监理技术的运用是。施工技术的创新,不是单纯对施工技术的发展模式与组织形式的创新,还应注重对工程施工技术的监理,确保工程施工技术的效果。如果缺少了科学监理技术的应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创新技术效果无法得到保证,创新技术的应用也将无从谈起。

3 结束语

质量是房屋建筑的关键,为了保证其质量,必须严抓技术;通过多年来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以及实践,我国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已经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近年来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欧阳世基.人工挖孔桩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的应用[J].科学之友2010

篇4

关键词:岩土工程 创新方法 实践方法 分析

中图分类号:TU4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a)-0084-01

岩土工程是囊括多种学科知识的一种交叉学科,其中主要包括:基础工程学、地质工程学、岩体力学等。岩土工程主要是运用多种勘探仪器对岩土进行综合整治与改造,其主要研究的主体就是岩体与土体。其中,岩体在地质变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各种各样较为复杂的结构与应力环境,而在不同的地域中岩体通过测定显示出的强度、变形性以及渗透性都有着较大的差异。岩土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在不同的地质与自然环境中使岩体与土体保持必要的稳定性并避免整体失衡。该文主要针对岩土工程在未来发展中所需的创新方法与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

1 岩土工程基本特点

1.1 隐蔽性

在岩土施工当中包括各种技术方法,其中的桩基、地下连续墙等全部隐藏于地下,而且每个施工环节与施工步骤也是在隐蔽的条件下完成的。

1.2 复杂性

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时通常会受到多种因素与环境的限制。这是因为在进行施工时有多种工种,相应的人员也较为密集,并且在进行具体的施工前要准备的任务量也相对较大。但是,在工程勘察的现场所进行的作业应用以及具体的仪器设备均较为轻便灵活。另外,在施工时所包含的工艺技术与桩型不能完全匹配,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3 严格性

岩土工程在进行施工中具有一定的严格性,例如:施工中所应用的灌注柱。除了柱身结构、柱身材料强度有着严格的要求以外,偏差要求上也相当细致。

2 现代岩土工程创新方法与实践

2.1 物探方法

岩土工程中引用的物探技术主要是根据电磁理论与电学理论进行研发的,通过针对物探技术进行准确的测量,不仅如此,相应的测井技术以及多通道瞬态技术均可以在具体的岩土施工中得到十分广泛的利用。而有关物探方法的具体应用来说其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比较传统技术的效率,并且也要积极保证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在通常情况下,物探方法可以依据相对复杂的岩土进行研究探讨并相应的提供比较真实具体的信息数据,同时并在一定程度上逐渐加强了具体要求和实际工程效果。除此之外,具体的物探方法是一项不能单独进行工作的项目,其必须要和多种技术进行融合,只有这样才能让该技术得到验证和补充,这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探测对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具体岩土工程的实际完整性和可靠性。

作为弹性波技术来说其主要是物探技术中实际应用十分广泛,其主要是通过采用多种不同的介质对弹性波的传递来揭示地下物质实质,其为岩土工程提供了十分充分的土层切波速值,依据相应的速值判定场地土质类型,并且多种类型划分多种类别,当工作人员确定场地覆盖层厚度时如果在地下发生细微变化时,弹性波也能准确的根据力学与运动学对其进行判断。

工程物探可以通过收集野外地质样品使用相关仪器设备进行分析,为岩土工程施工提供探测数据与资料,数据与资料的出现将会为整个工程施工在具备更准确的数据下进行,在进行岩土工程施工中准确可靠的资料至关重要。

2.2 钻探与坑探技术

钻探和坑探与较物探进行对比来说其是一种较为直接的勘探手段,钻探与坑探能够直接有效的了解地区地质情况。而在很多比较大型的工程施工中一般情况下均使用的是钻探与坑探。其中,相应的钻探主要是依据地层类别和勘探等要求通过不同深度的地层质量进行直接采样所给予的研究,并积极确定其内部岩土的类型和物理学性质。相应的坑探主要采用的是机械以及动力设备直接进行的积极性勘探,直接通过这种勘探对策不仅耗费较多的人力和物力以及财力,同时也相应的具备一定风险。所以,在选择勘探时更应当选择经济适用型方法。

2.3 静力触探方法

静力的触探是一种十分轻便而高效并快捷测试技术.例如:在越南福尔摩莎集疏运港区工程施工中,岩石工程勘察主要是利用了静力触探和钻探方法对土层和土类进行划分并获得相关数据,并通过触探得出的相关数据计算不排水抗剪强度。尽管静力触媒在施工中具有较多优点,但是这种方法在使用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点,例如分辨率较低,无法与国际通用设备接轨。这就导致在大型岩土工程建设中使用这种方法的数量较少。

2.4 动力触媒方法

动力触媒也属于原位测试中的一种,这种方法主要是将探头贯穿置于土中10~30cm的位置,在需要获取数据是进行锤击,以此来确定风化基岩的物理性标志,这种方法具备勘测与测试两种性能。

2.5 GPS定位技术进行测量

GPS定位技术进行测量主要是借助空间卫星群与地面接收站进行信息传达,其主要采用的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施工前根据山地特征来进行准备,并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根据计划准备施工仪器与设备。同时应当保证施工中所有设备、通信工具、交通设备能够正常使用,保证勘探结果准确无误。当监控点布置完善时及时对相关数据进行记录采集,以备日后不时之需。

2.6 计算机技术

AuotCAD技术在岩土工程施工中广泛应用,这种设计软件能够根据工程数据与资料在计算机上对地形、地质进行描绘,同时还具备较强的野外数据采集功能,能够及时有效的对测得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分析。

3 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代工程技术不断创新创新,在进行地质勘探的过程中应用甚广。现今施工主要从经济、生态角度出发,这时就需要人们对其进行创新。上文所介绍的施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都有着自身的特点与优势,但也具备一定的局限性。只有让岩石勘探技术与工程条件并进行多方位选配,才能够真正达到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勘探。希望通过该文实际研究可以给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刘汉龙.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J].岩土工程学报,2013(1):34-58.

[2] 李明军.论述岩土工程技术创新方法与实践[J].中外公路,2013(2):30-31.

[3] 陈为华,王炳振.PCC桩在软土地基加固工程中个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3):185.

篇5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应用

1 房屋建筑工程常用的施工技术分析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贯穿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施工技术作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关键,对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基于此,以下就常用的施工技术进行简要分析。

1.1房屋建筑桩基施工技术。坚固的桩基是整个建筑工程长存的基础,所以桩基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桩基施工,在打桩前要首先平整场地并清理施工范围内的障碍物,确定桩基施工范围,其次要保证桩基施工现场的排水;根据先期的勘探情况确定桩位后,进行桩基试验,试验时要记录,根据实验结构再确定桩基施工顺序,在群桩施工的复杂情况下,要依据桩的规格。长短与密度确定打桩顺序,避免对施工现场周围建筑物的破坏。

1.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防渗技术。(3)屋面防渗技术。建筑施工原材料中的砂浆.水泥均具有水硬性特质,施工时应注重天气环境变化,保证屋面终凝前不会出现降雨的情况。屋面施工前,要首先对屋面基层情况进行检查,找平基层。在保温材料上覆盖找平层时,要确保保温层平整,发现松动的问题,要及时嵌填平整。完成基层修整后,对基层进行全面清理,在已处理完的基层上,通过刷素水泥浆的方法,保证基层与找平层的粘结效果。(2)外墙防渗技术。外墙防渗作为一个整体性工程,建筑主体施工阶段就应注重防渗处理,最大限度避免雨水渗漏问题的出现。房屋建筑外墙施工时应注重对混凝土与砖墙交接处.穿墙孔洞.预留洞,外墙配电箱等易出现渗漏现象部位的防渗处理。(3)门窗防渗处理技术。建筑物门窗是建筑物上活动次数,活动范围最多的部位,防漏处理具有一定难度,门窗防渗处理人员只有具备熟练的操作技术科学的建筑理论,才能够确保门窗区域的防漏效果。由于门窗会对建筑物的外观产生整体影响,因此,在建筑门窗防渗处理时,不能忽视门窗安装的美观问题。

1.3节能技术。(1)墙体节能技术。建筑墙体节能分为内外保温两部分,墙内保温可以通过在建筑墙体的内层加装保温材料的方式,避免保温材料受室外雨水的影响。外保温处理要在墙体外保温层上覆盖防水材料,降低太阳辐射对建筑墙体的影响作用。注重对建筑墙体墙角等部位的处理,避免产生热桥,增大能耗。随着国家提出的低碳环保的概念,使得当前环保和节能成为了房屋建筑的发展趋势,其中应用最多的就是墙体节能技术。墙体节能技术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分别为玻璃幕墙,双层幕墙和光电幕墙。比如最绿色环保且利用太阳能的光电幕墙技术,光电幕墙的创新之处在于设计者通过安装一块具有反射装置的特殊幕墙,消除了太阳光的强烈炫光,使其变得异常柔和和舒适,再将这个太阳光用来为人类照明。这种技术充分考虑到人类的需求,因而非常人性化。(2)隔热技术。建筑工程的隔热节能技术,主要集中在建筑的墙体与屋顶。当前可采用空气层隔热的方式,实现对建筑墙体.屋顶以及窗户的隔热处理,空气层隔热应用于墙体上时,在起到隔热效果的同时还能实现保温的作用。(3)采暖节能技术。当前建筑采暖设计应用较为广泛的方式是水源热泵系统。该系统通过地表水源对太阳能吸收以及地下水源对地热能吸收的效果能够形成丰富的低温低位热能能用,减少高位电能的输入,从而能够实现建筑热能的转移。(4)太阳能技能技术。太阳能节能技术在建筑设计的应用,实现了建筑散热.能量收集与遮阳效果的一体化,混合型太阳能技术的应用,为建筑提供的光照与热能,能够明显降低建筑整体能耗。

1.4加固技术。以下就几种比较常用的加固方法进行简要分析:(1)加大截面加固法。由于混凝土的构件是受力最大的部分,所以为了保证房屋建筑的稳定性, 我们可以采用加大截面加固法对混凝土构件,如梁,柱进行加固,用以保证施工效果,提高建筑物质量。这种加固方法的具体流程是先彻底清扫原有构件混凝土表面的灰尘和颗粒性物质,并将其表面的凹凸处整平;再在表面浇上一层新混凝土,让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让两层混凝同承担重量。这样就增大截面积,增加了混凝土构件的承重能力,大大改善了构件的性能。这种加固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简单易操作,所需成本低,并且适应性很广,基本上能在任何地方施工;但它也有一个明显的缺点,那就是严重干扰施工区域周围人群的正常作息。(2)包钢加固法。包钢加固法指的是用乳胶水泥或 环氧树脂化学灌浆 将型钢或钢板包裹在混凝土梁柱外面。虽然其原理与加大截面加固法基本相同,但效果却完全不一样,最大的区别在于这种方法不能明显增大原构件的截面积。但包钢加固法的优势在于它比加大截面加固法的效果更好,因为它是直接对构件进行加固,因此受力更加可靠,用这种方法对构件进行加固也是最能提升建筑物质量的。(3)粘钢加固法。粘钢加固法与上两种加固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部分加固,而不是全局加固。这种方法主要针对的是承载能力比较薄弱的构件,通过对薄弱构件进行粘钢处理,增大它的承载能力,进而提高整体的稳定性。粘钢加固法是如今采用的比较多的一种方法,因为它是不同于上面两种方法,是无湿作业,因此对周围居民没有多大影响。更重要的是,它因为是部分加固,工作量相对而言很少,因此能节省施工时间,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这种方法也是最具经济效益的方法。

2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应用

施工技术的创新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1)环保技术的运用。当前,我国的房屋建筑行业整体上还是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房屋建筑工程行业普遍把经济效益放在行业发展的首位,对外部生态环境保护不够重视。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的创新必须注重环保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在建筑施工阶段质量与工程进度的基础上,大力加强环保技术的运用。(2)信息技术的应用。当前我国的房屋建筑施工正处于施工技术转型的重要时期,必须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应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3)监理技术的科学应用。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重视科学监理技术的运用是。施工技术的创新,不是单纯对施工技术的发展模式与组织形式的创新,还应注重对工程施工技术的监理,确保工程施工技术的效果。 如果缺少了科学监理技术的应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创新技术效果无法得到保证,创新技术的的应用也将无从谈起。

3 结束语

质量是房屋建筑的关键,为了保证其质量与经济效益,必须加强施工技术的创新;通过多年来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以及实践,我国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已经得到了长足的进步。随着近年来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显得日益重要。

参考文献:

[1]温宏京.新形势下节能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探讨[J].科技风,2012

篇6

【关键词】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监测方案;优化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高层和大型建筑物越来越多,建筑物基坑开挖的深度和规模也越来越大,基坑向着大深度、大面积方向发展,周边环境更加复杂,深基坑开挖与支护的难度愈来愈大。为保证深基坑开挖的安全,以及为基坑支护方案的选取提供基础资料,必须对基坑进行监测。本文结合基坑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沉降变形,较全面的总结了监测布设的原则、监测内容、监测的方法、分析预报及预警以及结合基坑周围建筑物的沉降变形观测,本文较全面总结了基坑周围建筑物变形监测的监测布设原则、监测内容、变形监测的方法等内容。

1. 基坑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在岩土工程中,由于地下建(构)筑物的受力状态和力学机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迄今为止,岩土工程还是一门不够严谨、不完善、不够成熟的科学技术。所以无论用何种理论、软件、计算方法、设计的定量计算往往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计算结果只是一个近似可能的数值。对于目前全国城市建设中大力提倡开发的地下空间涉及的深基坑工程则是岩土工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基于勘察报告和传统理论模式计算的围护结构受力,采用的施工参数是否能保证围结构的安全、设计的安全储备有多少、施工质量如何、工序的安排到底是否合理以及一旦发生危机应从何处着手、采取补救措施的效果如何、何种补救措施较为合理可靠等问题的决策和解决必须建立在拥有一个严密的、科学的、合理的监测控制系统的基础上,以此作为基坑工程决策的参考。

2. 基坑工程现场监测技术

2.1国内的基坑工程现场监测内容。

基坑开挖期间施工现场监测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 即支护结构本身( 围护结构) 的稳定性和相邻环境( 周围环境) 的变化。

2.1.1围护结构。

围护结构的主要监测内容: 围护结构完整性及强度监测; 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 围护结构倾斜监测 ; 围护结构沉降监测 ; 围护结构应力监测。

2.1.2周围环境监测。

周围环境的监测主要包括: 邻近建筑物沉降、倾斜和裂缝发生时间及发展过程的监测; 邻近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网等设施变形监测; 表层土体沉降、水平位移以及深层土体分层沉降和水平位监测; 桩侧土压力监测; 坑底隆起监测; 土层孔隙水压力测试; 地下水位测试。

2.2基坑工程监测技术及方法。

2.2.1围护与支撑结构监测。

(1) 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是围护结构变形最直观的体现, 因此, 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的监测也就成了深基坑监测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监测项目。

( 2) 围护结构倾斜监测。围护结构倾斜监测一般用测斜仪进行。根据围护结构受力特点及周围环境等因素, 在关键地方钻孔布设测斜管, 用高精度测斜仪进行监测, 以根据围护结构在各开挖施工阶段倾斜变化,及时提供围护结构沿深度方向水平位移随时间变化曲线。目前工程中使用最多的是滑移式测斜仪。

( 3) 围护结构沉降监测。用精密水准仪按常规方法对围护结构关键部位进行沉降监测。

( 4) 围护结构应力监测。围护结构应力监测就是用钢筋应力计对桩身钢筋和锁口梁钢筋中较大应力断面处应力进行监测, 以防围护结构的结构性破坏。

( 5) 支撑结构应力监测。支撑结构受力监测就是对锚杆和钢筋混凝土及钢筋内支撑受力状况进行监测。对锚杆施工前应进行锚杆现场拉拔试验, 以求得锚杆容许拉力。施工过程中用锚杆测力计监测锚杆实际受力情况, 对铜管支撑可用压应力传感器或应变计等监测其受力状态变化。

2.2.2周围环境监测。

( 1) 邻近建筑物沉降和倾斜监测。观测点布置应根据建筑物体积、结构、工程地质条件、开挖方案等因素综合考虑, 一般在建筑物角点、中点及周边设置, 每栋建筑物观测点不少于 8 个, 观测方法和观测精度与一般沉降观测相同。

( 2) 邻近建筑物裂缝监测。对观测裂缝统一编号, 每条裂缝至少应布设两组( 两侧各一个标志为一组) 观测标志, 裂缝宽度数据应精确至 0.1mm, 一组在裂缝最宽处, 另一组在裂缝末端进行测绘。

( 3) 邻近道路、管钱变形监测基坑开挖过程中, 应同时对邻近道路、管线等设施进行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 基坑开挖时水平方向影响范围为 1.5倍~2 倍开挖深度, 因此用于水平位移及沉降的控制点一般应设置在基坑边 2.5 倍~3.0 倍开挖距离以外, 水平位移控制点后方向可更远一些。

( 4) 地下水位测试。一般通过监测井监测, 监测井布置较为随意, 只要设置在止水帷幕以外即可。监测井不必埋设很深, 井底标高一般在常年水位以下 4 m~5 m 即可。

( 5) 土体分层沉降和水土压力测试。应布置在围护结构体系中受力有代表性的位置, 土体分层沉降和空隙水压力计测孔应紧邻围护桩墙埋设,土压力盒应尽量在施工围护桩墙时埋设在土体与围护桩墙的接触面上。

( 6) 土体回弹。深大基坑的回弹量对基坑本身和邻近建筑物都有较大影响, 因此需做基坑回弹监测。在基坑中央和距坑底边缘 1/4 坑底宽度处及特征变形点必须设置监测点, 方形、圆形基坑可按单向对称布点, 矩形基坑可按纵横向布点, 复合矩形基坑可多向布点, 地质情况复杂时可适当增加点数。

( 7) 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的范围是基坑开挖 3 倍深度以内的区域, 建筑物以沉降观测为主, 测点应布设在墙角、桩身等部位, 应能充分反映建筑物各部分的不均匀沉降。

2.3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的要求。

2.3.1基坑的变形监测。

为监测深基坑工程施工质量与边坡稳定性, 为验证有关基坑工程设计理论与设计参数的准确性提供技术数据。由于变形监测方法简单, 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最广泛。

2.3.2水平位移的观测方法。

观测水平位移的方法是根据现场条件及观测仪器而定, 常用的方法有方向线法( 简称照准线法或视准线法) 、三角测量法、导线测量法、前方交会法、小角度法等。

2.3.3基坑监测的要求。

在基坑工程中, 基坑工程的监测应与施工过程密切配合, 根据施工速度, 对监测到内力或变形的绝对值及变化速率进行认真分析, 根据需要调整监测的时间间隔, 必要时进行跟踪检测。应将检测结果及响应的施工工序、工况记录及时提供给施工管理人员。当监测数据超过警戒指标时, 应不失时机地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对重要而复杂地工程, 应选择适当范围进行信息化施工。在施工监测中, 运用反分析方法优化后续施工。在基坑工程中, 确定各监测项目的警戒线和允许值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它不仅是设计计算的重要基础, 同时也是确定合理施工流程、保证周围环境安全的主要依据。监测项目的警戒值应根据基坑自身的特点、监测目的、周围环境的要求, 结合当地工程经验并和有关部门协商综合确定。

确定预警值的方法主要有 3 种。

( 1) 参照相关规范和规程的规定值。我国各地方标准中对基坑工程预警值的规定多为最大允许位移或变形值, 如表 1 是上海市基坑设计规程规定的各级基坑变形的设计和控制值。

( 2) 经验类比值。经验类比值是根据大量工程实践经验积累而确定的预警值, 如基坑内降水或基坑开挖引起的基坑外水位下降不得超过1 000 mm, 每天发展不得超过 500 mm; 基坑开挖中引起的立柱桩隆起或沉降不得超过 10 mm, 每天发展不得超过 2 mm。

( 3) 设计预估值。基坑和周围环境的位移与变形值是为了基坑和周围环境的安全需要在设计和监测时严格控制的, 而围护结构和支撑的内力、锚杆拉力等, 则是在满足以上基坑和周围环境的位移与变形控制值的前提下由设计计算得到的, 因此, 围护结构和支撑内力、锚杆拉力等应以设计预估值为确定预警值的依据, 一般将预警值确定为设计允许最大值的 80%。

3. 施工监测方案的优化

工程实践中, 对施工监控量测方案作优化考虑, 对基坑支护动态施工的顺利实现有较大的意义。在对监控量测方案作优化考虑时, 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监测项目的选择应有利于对基坑支护的稳定性和周围地层变形的安全性进行全面有效的分析; 二是监测断面及其测点的设置应满足动态施工足够数量的分析断面和测试数据; 三是有利于提高采集数据的精确度, 以提高分析判断的准确性。

3.1监测项目的选项原则。

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主要包括对支护结构的监测、对周围环境的监测和对岩土性状受施工影响而引起变化的监测, 其监测项目如下: 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 支护结构倾斜监测;支护结构沉降观测;支护结构应力监测; 基坑开挖前应进行支护结构完整性检测; 邻近建筑物的沉降、倾斜和裂缝的发生时间和发展过程的监测; 邻近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网设施的沉降和变形监测; 对岩土性状受施工影响力引起变化的监测, 包括对表层沉降和水平位移的观测以及深层沉降和倾斜的监测;桩侧土压力测试;基坑开挖后的基底隆起观测; 土层孔隙水压力变化的测试;地下水位监测; 肉眼巡视与裂缝观测。

3.2监测断面及其测点的设置。

设计计算通常都针对某一断面的受力变形状态建立计算过程和公式, 因而对基坑工程的施工采用动态施工与监测技术时, 必然要求设置数量足够的和有代表性的监测断面, 并通过合理布置测点使其可提供数量足够的监测数据。

3.3监测数据的可靠性与精度控制。

影响量测数据的可靠性与精度的因素很多, 其中有的无法避免, 有的则可采取措施予以防止或减小其影响。

3.3.1可靠性控制。

影响监测数据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是仪器和人员两个方面, 为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可从 3 个方面入手: 一是监测系统需要采用可靠的仪器,一般而言, 机测试仪器的可靠性高于电测式仪器, 所以如果使用电测式仪器则通常要求具有目标系统或与其他机测式仪器互相校核; 二是应在监测期间内保护好测点; 三是监测人员要具有监测经验和责任心, 当发现量测数据异常时, 应及时进行复测, 开加密量测的次数, 防止虚假数据出现。

3.3.2精度控制。

读数误差有系统误差、仪表读数误差和出错等, 其中系统误差可予以修正, 错误可通过仔细操作和校核防止。以下假设读数误差是由仪表读数误差引起, 以此讨论减小误差的途径。经研究表明, 这类误差的影响程度通常取决于仪表读数误差与量测值的比值, 即相对误差的量值: 量测的绝对值较大时, 由此引起的计算误差将较小, 反之则较大。由此可见对动态施工与监测技术, 主要应注意在位移量或应力值等较大的位置上接受量测信息。

参考文献

[1]刘俊岩.深基坑工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8.

[2]柯勇华. 基坑常见事故原因分析与控制[J]. 科技风. 2010(14).

[3]陈才国. 基坑开挖与支护的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J]. 科技信息. 2009(04).

[4]赵晗卓. 基坑施工与环境问题关系的相关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11).

[5]郦鹤瑜. 临江建筑基坑开挖的现场监测应用实例[J]. 科技资讯. 2007(17).

[6]郭岐山.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探讨[J]. 科技风. 2010(16).

[7]关建民,李景辉. 嘉峪关地区地基戈壁土的性能与施工探讨[J]. 甘肃科技. 2009(22).

篇7

【关键词】 二灰碎石施工技术;钻芯取样检查

【中图分类号】 TU721.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727-5123(2010)04-029-02

1工程概况

纬七路西延工程位于南京市主城区西南片,河西新城中部,在长江大堤内约110m,东至经四路东接口,紧靠湖西街交叉口西侧。本标段道路工程主线地面路基K0+446~K1+054.306段为新建道路,道路分主线和I、J匝道,主线路幅宽16m和60m;I匝道标准段路幅宽7.5m,渐变段路幅宽7.5~8.2m;J匝道路幅宽7.5m。路面结构采用12%灰土底基层、二灰碎石基层、沥青砼面层,车道分车行道、人行道、混合车道,主线全长608.306m。

2做好施工机械与质量检测仪器的准备工作

2.1施工单位应配备齐全施工机械设备及配件,做好开工前的保养、试机工作,以保证施工期间一般不发生有碍施工的机械故障。要求二灰碎石混合料采用中心拌和站集中厂拌。二灰碎石基层必须采用混合料摊铺机整幅摊铺,如一台摊铺机宽度不够,应用两台,一前一后梯队作业。二灰碎石施工应配备以下主要机械:①强制式粒料拌和机1套,产量不低于400T/H,至少要有5个料仓,料仓口必须安装钢筋网盖,应配有大容量的储水箱。②混合料摊铺机1~2台,满足整幅施工要求。③18~21T三轮压路机3~4台,振动压路机1~2台,胶轮压路机1~2台,压路机必须灌砂。④自卸汽车满足连续摊铺要求。⑤装载机2台。⑥洒水车3辆以上。

2.2二灰碎石基层质量检测主要仪器有:①石灰有效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测定仪器1~2套;②重型击实仪1套;③石灰剂量测定设备1~2套;④二灰碎石抗压试件制备与无侧限抗压强度测定设备1套;⑤标准养护室1间;⑥基层密度检测设备1套;⑦标准筛(方孔)1~2套;⑧钻芯取样机1台。

3做好料场硬化和各种材料选择、采购、试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工作

3.1料场。必须进行硬化,设置原材料分隔墙,分隔墙应有足够的强度和高度,确保不发生窜料,料场应设有排水系统,粉煤灰应用大棚或其它措施防雨。

3.2材料要求。

3.2.1石灰。宜采用Ⅱ级以上石灰,要求石灰分批采购进料,做到既不影响施工进度,又不过多存放,尽量缩短堆放时间,存放时间过长时应予覆盖或采取封存措施,妥善保管。石灰应充分消解,石灰使用前应测定钙镁含量,石灰使用前必须过筛。

3.2.2粉煤灰。粉煤灰中SiO2、Al2O3和Fe2O3总含量之和宜大于70%,烧失量应宜小于或等于10%,比表面积宜大于2500cm2/g,料堆注意覆盖,防止雨淋和扬灰,不满足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的粉煤灰不得使用。

3.2.3碎石。二灰碎石混合料颗粒组成宜符合下表规定或采用以往的成功经验,为确保集料配比和使用需要,各种规格碎石采购应按配比要求按比例用量采购。

表二灰粒料级配组成范围

3.2.4水:一般饮用水均可使用,包括河水、井水。对可疑水源,应通过化验鉴定。

3.3混合料组成设计。

3.3.1取工地实际使用的集料,分别进行筛分,按颗粒组成进行计算,组成混合集料,其级配应符合上表有关规定。

3.3.2取工地使用的粉煤灰和消石灰,按石灰、粉煤灰与级配集料的重量比例控制在15∶85~20∶80范围内,石灰与粉煤灰重量比例控制在1∶2~1∶4,制备不少于不同比例的三组混合料,用重型击实法确定各组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3.3.3在最佳含水量状况下,按设计要求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97%)制备混合料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6天,浸水1天后做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每组试件个数是:偏差系数10~15%时9个,15~20%时13个。

3.3.4二灰碎石7天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的代表值满足设计要求。

3.3.5在此配合比下,试件室内试验结果抗压强度的代表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R代=R(1一ZaCv)

式中:R代――该组试件抗压强度代表值,Mpa

R――该组试件抗压强度平均值,Mpa

Za――保证率95%,Za=1.645;保证率90%,Za=1.282

Cv――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以小数计)

3.3.6取符合强度要求的最佳配合比作为二灰碎石的生产配合比,用重型击实法,求得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报总监(或总监代表)批准,以指导施工。

3.3.7二灰碎石试件的标准养护条件是:将制好的试件脱模称重后,立即放到相对湿度为95%的密封湿气箱或养护室内养生,试件用塑料藏膜包裹或蜡封保湿养生:标准温度为20±2℃,养生期的最后一天(第七天),将试件浸泡在水中,水的深度应使水面在试件预上约2.5cm,浸水的水温应与养护温度相同。浸泡之前应再次称试件的质量,养生期试件质量损失应不超过10g,超出此范围,试件作废。试件浸水一昼夜后从水中取出,用软布吸去试件表面自由水,称取试件质量,并准备试压。

4开工报告

在上述各项工作完成以后,由施工单位上报单位工程或分项工程开工报告报总监(或总监代表)批准。

4.1开工报告内容包含:①开工报告单;②施工组织设计报审表;③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④施工放样报验表;⑤进场材料报验表;⑥进场设备报验表;⑦分项工程月进度计划。

4.2施工组织设计报审表内容:①施工进度计划,CPM网络或条形图;②详细施工方法、顺序、时间;③材料设备、人员进场计划,资金安排;④项目管理组织设置及人员分工;⑤施工安排和方法总说明;⑥质量控制方法、手段。

4.3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的内容:①施工方案的内容主要可归纳为四项: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流水施工的组织。②选择施工方案的基本要求是:切实可行;施工期限满足业主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经济合理,工料消耗和施工费用最低。

4.4施工放样报验单的内容:①导线点的复测;②水准点加密成果汇总表;③中桩恢复以及中桩护桩的设置情况;④原地面(老路面)高程测量成果。

4.5进场材料报验单的内容。各种进场材料的自检结果(检测报告单)。各种原材料的检测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中的各项要求。

4.6开工前的有关试验项目:①二灰碎石的级配筛分试验;②二灰碎石混合料的击实试验;③二灰碎石的配合比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④碎石压碎值、针片状含量以及含泥量等试验;⑤石灰钙镁含量测定试验;⑥粉煤灰烧失量试验以及有效化学成份的测定;以上试验结果必须报请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审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5对底基层检查验收和施工前底基层断面准备

5.1二灰碎石开工前应对底基层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度、平整度、压实度、损坏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5.2摊铺基层前应对底基层充分洒水,使其保持湿润状态,这是保证二灰碎石底部成型的重要措施之一。

5.3施工前必须进行二灰碎石技术交底。

6铺筑试铺段

二灰碎石正式开工之前,应铺筑试铺段,长度不小于单幅、单层100~200m,其拌和、摊铺、碾压、养生各道工序应严格按照《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进行。

7正常施工

7.1试铺路段成功后,即可按照试铺路段取得的成功经验进行全面施工。

7.2加强交通管制,禁止社会车辆和施工车辆在未成型的二灰碎石基层上行驶。

7.3分层铺筑的基层,应合理确定上下层厚度,层厚10~20 cm之间。当下基层压实度达到要求后,可立即铺筑上基层,而不需要专门养生期,否则应养生14天以后再铺上层。

7.4下封层应在养生期结束,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施工。

8养生

养生期不少于14天,采用无纺土工布覆盖养生,保持基层表层始终处于湿润状态。

9二灰碎石钻芯取样检查办法

二灰碎石基层的龄期20~28d时,进行钻芯取样,逐个观察芯样。

9.1如芯样完整,可直接读取芯样厚度。

9.2如芯样有破损,用浸水法测平均厚度,以平均厚度作为芯样的厚度。具体方法为:将芯样浸水至水位无明显变化,取出芯样,读取水位;用湿毛巾擦去芯样表面自由水,再次将芯样浸水,读取水位,两次水位差即为芯样体积,用芯样体积除以取芯机钻头内直径计算的面积,得芯样平均厚度。

9.3评价标准和处理办法:①当芯样厚度大于等于设计厚度时,评为合格;②当芯样厚度小于设计厚度减2cm时,评为不合格;确定范围,返工处理;③当芯样厚度小于设计厚度并大于等于设计厚度减2cm时,应确定范围,研究处理办法。

参考文献

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2纬七路西延工程施工设计图

篇8

【关键词】网络信息技术;建筑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由于建筑行业向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因此网络信息技术在建筑管理中的地位在不断提高。网络信息技术凭借自身的优势提高工程开发和设计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工程在进行过程中人员的使用,提高了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施工进度。建筑工程在管理的过程中采用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建筑市场中的占有率,与此同时,中国集团集团南方基地建筑工程管理应用网络信息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建筑企业在建筑管理过程中应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要注重其存在的问题,不断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发挥出网络信息技术最大的作用。

1 网络信息技术在中国集团南方基地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移动集团经济不断增长,使得中国移动集团南方基地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大、越多,涉及的部门和范围也越来越大。建筑工程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要统领全局,具有整体意识,协调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实现最佳的合作效果。网络技术的使用能够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建筑工程的实施周期较长,并且需要面对阴晴不定的自然环境,通过使用信息技术能够制定更为完善的施工计划,实现各个部门紧密的配合[1]。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工作,最终将建筑工程的产品展现在业主面前。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和工作条件较为恶劣,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的改善这些问题。例如南方基地在建设中使用BIM,提前发现管线等交错问,降低施工签证数量,节约投资。

2 网络信息技术在中国移动集团南方基地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2.1 对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不重视

中国南方基地许多的企业没有充分的了解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性,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导致信息技术不能再建筑工程管理中得到充分的使用。企业的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工作效率,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一直都没有停止过,但是有许多的企业都在固执己见,与施工方仍然采用纸介质进行沟通协商,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在实现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之前要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数字化,将电子成为与施工方的交流媒介,双方可以通过网络实现沟通交流,缩短问题解决方案提出、传达的时间[2]。中国移动集团南方基地信息技术在不同的施工区块发展的水平不同,尤其是管理水平相对较为落后的施工区块,建筑企业的管理工作仍然没有改变以前的管理模式。企业的建筑工程管理负责人思想观念较为落后,没有重视信息技术的作用,导致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存在局限性。

2.2 中国移动集团南方基地建筑工程管理中网络信息技术的使用具有局限性

南方基地网络信息技术并没有大范围的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普及应用,南方基地在应用信息技术时只局限着企业内部使用,无法实现各施工项目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移动南方基地加强企业之间信息的共享,能够提高企业获取信息的效率,增强企业之间的合作,最终实现企业之间共赢。移动南方基地在建立局域网之后虽然加强了项目经理与施工人员之间的沟通,但是导致工程管理系统出现不与外界联系的局限性,局域网只能实现与施工人员的沟通,其他工作部门在工作遇到问题时仍然采用传统的模式与管理人员进行沟通,没有充分的发挥信息化的作用[3]。

2.3 移动集团南方基地未扩大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

信息技术在移动南方基地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项目建设的前期,并没有涉及到施工环节,导致施工质量与进度不能得到充分的监控。施工方在施工的过程中遇到施工问题时通常会结合先前的施工经验解决问题,但是有时施工方的经验缺乏科学性和专业性,在面对专业性较强的问题时不能及时处理,导致施工工期延后,提高了企业的成本。一些合作单位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但是合作企业大多使用的是管理软件,没有实现应用网络增强信息的共享,导致信息技术不能充分的应用。软件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软件在开发时设定的选题是单一的,但是实际的建筑工程是复杂的、涉及范围较广,在一定程度上软件不能满足实际建筑工程管理的需要。移动南方基地使用管理软件进行建筑工程管理有时不能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开发软件需要的资金较高,增加了企业的经济负担。

3 网络信息技术在中国移动集团南方基地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应对措施

3.1 应用网络信息技术控制施工质量和进度

在移动南方基地建筑管理过程中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在控制工程施工的质量和进度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施工质量时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因为控制施工质量涉及的工作范围较广,涉及的专业较为复杂,对技术的要求较高以及含括大量的信息。应用网络信息技术能够提高信息的处理效率,实现更为精准的处理结果,实时对施工质量进行监控,提高对施工质量控制的管理效率。

通过利用网络管理软件,更加合理的设计施工的机动时间和施工的环节,保证施工能够按照计划的工程进度顺利进行,防止工程资源的浪费,及时了解施工现场的情况,在出现问题时能够马上提出解决方案,防止因为处理施工问题而拖延施工进程。

信息技术在中国移动集团南方基地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存在施工区块性差异,所以合作单位在工程建筑管理的工程中应用信息技术需要获得政府政策的支持,政府也要加强对工程管理应用信息化技术的干预。政府在缩小信息技术应用的施工区块差异方面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鼓励信息技术的开发力度,为企业研发出适合建筑工程管理的软件提供资金支持[4]。政府更要加强对经济发展较差地区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的支持,保证企业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建筑工程管理环境。

3.2 建立应用系统、网上办公系统以及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随着中国移动集团南方基地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移动集团南

方基地建筑工程更加复杂,涉及的范围和专业在不断扩大,从而产生了大量的信息,有时移动南方基地建筑工程管理需要与国外企业进行技术合作,提高了中国移动集团南方基地建筑工程管理的难度。所以只有建立应用系统、网上办公系统以及信息共享平台才能保证信息收集、存储、管理以及处理的信息化。为了满足建筑工程管理的实际需要,实现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建筑企业提高建筑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成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内容[5]。信息化的实现要以网络为支撑,借助电子为介质完成建筑管理信息化,这不只转变了建筑企业传统的工作模式,提高了建筑企业的工作效率,而且防止企业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出现局限性。

4 结束语

网络信息技术在中国移动集团南方基地建筑工程管理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提高了企业的建筑工程管理效率,有效的减少了企业在管理工作中资金与人力的投入。移动南方基地建筑工程管理贯穿在整个工程项目中,涉及的范围较广,并且中国移动集团南方基地建筑工程管理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以为了能够实现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就要具有全局意识,拓宽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提高企业对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突破信息化应用的局限性,这样才能将信息技术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雪根,杨学夫,王兴炎.试论当前中国南方基地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创新[J].科技致富向导,2010(26).

[2]张建平.浅谈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4).

[3]施灿彬,杨成斌.互联网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6).

篇9

【关键词】房建工程;深基坑;支护;应用

在房建工程的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组合支护技术的有效应用是保证工程主体施工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并且组合支护技术应用水平的高低也往往关系到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在这种前提下对房建工程深基坑施工中组合支护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就具有极为重要的工程意义和现实意义。

1 房建工程深基坑施工中组合支护技术

通常来说在房建工程深基坑施工中组合支护技术即多种支护技术的有效组合应用。这主要体现在自立式支护、桩锚支护、喷锚支护、组合型支护。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房建工程深基坑施工中组合支护技术进行了分析。

(1)自立式支护。自力式支护是房建工程深基坑施工中组合支护技术的基础和前提。通常来说在自立式支护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房建工程施工人员需要用水泥搅拌桩来进行挡墙支护。因此这意味着这一支护方式对深基坑施工的地基有所要求,即在淤泥、淤泥质土、粘土、粉质粘土、粉土、素填土等土层地基中有着较为良好的应用。除此之外,在自立式支护过程中房建工程施工人员应当确保其基坑开挖深度在9m之内。另外,自力式支护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挡墙厚度大、整体性较强、稳定性优越、隔水性良好、施工速度较快,工程造价较低等优越性。因此在房建工程深基坑施工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2)桩锚支护。桩锚支护对于房建工程深基坑施工中组合支护技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通常来说这种支护技术技术往往能够较好地适用于场地土层性能较好或软土层较薄的房建工程中。例如在房建工程的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当与深基坑的水平夹角在20°~45°之间或者深基坑整体长度在40m之内并且设计轴向抗拔力小750kN时桩锚支护的应用可以取得较为良好的效果。除此之外,在桩锚支护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房建工程施工人员往往会采用二次高压注浆工艺并且第二次注浆的压力通常会大于3MPa。并且在有些桩锚支护技术中其设计值通常在30%-70%之间。即根据设计值的不同支护技术的预应力也存在较大差异。但是总体来说,桩锚支护技术的优点是对深基坑的支撑要求较低,因此能够便于机械化挖土和地下室工程施工的进行,但是桩锚支护的缺点是这一支护技术的桩顶水平位移较大并且当坑深较大或地质条件较差时会造成房价工程的整体造价较高。

(3)喷锚支护。喷锚支护是房建工程深基坑施工中组合支护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来说喷锚支护技术是房建工程施工人员通过土钉墙支护或者锚杆、钢丝网、喷射混凝土相结合的联合支护方式来进行房建工程的深基坑施工。喷锚支护技术由于受其自身特性影响,一般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或者地基大多为人工填土、粘性土、弱胶结砂土的深基坑。但是在含水丰富的粉细砂层、砂砾卵石层、厚淤泥层的深基坑施工中并没有得到较好的施工效果。除此之外,喷锚支护施工的基坑深度应当在14m之内。但是应当注意喷锚支护技术应用所需的施工设备较为简单并且所需的操作场地小同时工程造价较低。因此房建工程施工人员在喷锚支护技术应用过程中应当根据房建工程的具体特点对这一施工技术进行合理高效的应用。

2 房建工程深基坑施工中组合支护技术的应用

在房间工程中深基坑施工中组合支护技术的应用需要相关辅助工作的有效支持,以下从新技术的有效应用、理论的持续完善、创新的合理进行、提升施工顺序合理性、周边环境的有效考量等方面出发,对房建工程深基坑施工中组合支护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1)新技术的有效应用新技术的有效应用是房建工程深基坑施工中组合支护技术应用的基础和前提。通常来说在房建工程深基坑施工中组合支护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通过充分利用新技术、新理念能够对组合支护技术进行具体、客观、科学的分析,从而有效避免在组合支护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出现生搬硬套传统设计理念的问题。除此之外,由于在现今的组合支护技术领域还缺少公认的、权威的的应用方法,因此针对这一情况房建工程施工人员在工作中应当通过新技术的有效应用来不断完善其设计领域,并且与此同时有效改变传统观念同时利用施工监测来合理反馈动态信息指引设计体系。最终科学严谨地制定房建工程设计科设计方案和组合支护技术的应用方法。

(2)理论的持续完善。理论的持续完善对于房建工程深基坑施工中组合支护技术应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众所周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在房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也是同样适用的。组合支护技术的应用需要正确、科学理的支持和具体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常来说我国在深基坑施工组合支护技术的实验方面和西方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房建工程施工人员更应当注重在工程实践中不断对相应的理论进行完善,从而在此基础上促进房建工程深基坑施工中组合支护技术施工效率和整体强度的有效提升。

(3)创新的合理进行。创新的合理进行能够促进房建工程深基坑施工中组合支护技术应用水平的有效提升。通常来说勇于创新的精神对于房间工程深基坑施工的合理进行是极为必要的。因此房建工程施工人员在工作中应当注重创新的合理进行并且勇于开拓施工思路并且多进行新的实践与尝试。众所周知在房建工程深基坑施工中组合支护技术的各个元素往往是相互结合的并且在各支护技术相互结合的前提下更好地寻找新的设计思路并且与此同时探索更好的施工方法。另外,由于房建工程深基坑组合支护技术是一种具有较强特殊性的施工方式,因此在不同支护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来选择合理的支护技术同时寻求最佳的施工方式,从而有效确保房建工程深基坑施工组合支护技术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提升施工顺序合理性。提升施工顺序的合理性能够促进房建工程整体强度的有效提升。在进行深基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较为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流程。并且根据工程的施工进度变化对施工顺序进行合理的修正,从而在此基础上尽最大的努力使房建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效率达到最高并且促进房建工程经济效益和使用寿命的持续提升。

(5)周边环境的有效考量。周边环境的有效考量能够促进工程社会印象和整体质量得到合理提升。通常来说由于房建工程的施工往往在市中心进行,因此受到人口稠密、居民活动频繁等特性的影响,房建工程深基坑施工会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根据这一情况房建工程施工人员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应当注重组合支护技术的有效应用,来减少对工地周边建筑和居民生活的影响,即附科学的运用明排、降水、截水和回灌等形式来确保深基坑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最终使得房建工程深基坑施工显得科学合理又经济实用。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不断进步和房建工程发展速度的持续提升,在房建工程深基坑施工中组合支护技术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因此房建工程施工人员在工作中应当对组合支护技术有着清晰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工程实践的进行促进我国房建工程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梁瑞友.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3).

[2]吴鹏.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J].中国城市经济,2010(09).

篇10

关键词:房建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建筑工程事业也在快速发展,而房间工程质量直接关系着人们生命安全,受到人们高度重视和关注。因此,房建工程单位应该要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求和相关规范,加强对现场施工的管理,监督和管理现场施工人员的行为,确保现场施工的安全,提升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和质量,进而确保现场施工工作的质量,全面提升现场施工技术水平,为人们建筑放心、安全、舒适的房屋。

1.房建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1.1、房建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建筑房建的施工技术与房建工程的质量问题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是因为在每项房建工程中,都是由诸多的施工环节造成的,而这些环节中又离不开施工技术的使用。因此,要想保证施工的质量,就必须在房建施工中进行人才和科技的投放使用。作为施工质量管理的一项,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对施工的进度以及施工的质量都起着决定性作用。由于房建施工的高空露天作业环境,导致房建工程施工有自己独特的施工技术,只有在施工技术安全防范措施得到保证,才不会埋下房建工程的质量安全隐患。

1.2、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房建工程本身具有工期长、投资大、受周边环境影响程度高等特点,这就使得房建施工会变得非常困难,并且房建工程的质量会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例如,施工材料、施工中所使用的器械、设备以及施工工艺等,此外,施工过程中所实行的管理制度,也会对房建的质量产生影响。这也就说明,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对施工的质量有所影响。要想保证房建的质量安全,就必须对建筑房建的质量安全问题进行严格的把关,以做到切实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房建施工技术

2.1、工程勘察技术

在基础工程施工前,对整个项目工程的地质和现场情况进行全面、细致、严格的勘察,从而使施工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充分的了解和明确现场地层的具体结构,为施工设计和作业提供全面、详细的地层数据资料。同时,施工现场钻探、抽检、测试等工作的管理和控制也应得到足够的重视,这样使得整个勘察结果的全面、高效、准确。

2.2、土方开挖技术

施工单位确定开挖方案要有依据。要结合施工设计要求和现场的实地勘察情况,合理选择工艺流程。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方法也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助于保证土方开挖工程的顺利进行。

2.3、基坑支护技术

(1)排桩支护技术

利用锚杆、钢桩、混凝土灌注桩等支撑部件,在了解基坑土层内部的支撑结构的基础上对土体建造共同的支挡。排桩支护技术的结构设置主要包括锚杆式、拉锚式、悬臂式等,它的施工工艺方法常用的有干作业灌注桩技术、套管灌注桩技术、泥浆护壁灌注桩技术等。

(2)逆作法技术

这种技术常用的方法有土方挖掘和上部交替两种。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人工作业减轻载荷对建筑基坑上部土体的负担。

2.4、地基处理技术

主要有换土垫层技术、铺垫材料技术和排水固结技术。这些技术同样是利用了人工添加材料来改善和提高地基土体结构的稳定性和牢固性。这能够加强房屋建筑地基对负载的承受能力,避免日后出现房屋沉降、下陷等问题。

2.5、钢结构技术

钢结构是目前房屋建筑工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施工结构,钢结构施工技术主要有轻型、高层中型、大跨度以及钢筋混凝土组合等钢结构。钢结构在现代房屋建筑中使用具有很大的优势,其简单快速,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的使用。钢结构使用比较广泛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钢结构的造价成本比较高,并且其导热性很强,容易引发火灾,当发生火灾时会对房屋建筑造成一部破灭的影响。在钢结构施工中,施工现场的防火设备一定要完备,相关防火装备和避难场所的设计和施工都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防火规定,完善建筑物基础设施,避免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问题。

3.房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施工技术不健全

当前,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提高,建筑施工技术和框架结构技术不断迅速发展,模块化建筑日渐成为建筑界的新宠。而绿色、低碳、环保的绿色新型建筑材料,也逐渐取代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等传统的建筑材料。然而,新的施工技术和新型建筑材料在普及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困难。而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于新型技术掌握不到位,到新型建材特性不了解,很容易产生工程质量问题。

3.2、施工人员素质低

近年来,建筑行业持续升温,对建筑工人的需求也不断增多,这导致一些建筑公司在选择员工上的放松。一些施工队为了保证工期,滥用没有施工经验和资格的人员。这对房屋建筑的安全和可靠性产生了长期的不良影响。一方面,这些人员往往缺乏建筑相关的经验和技能,缺乏必要的质量意识,容易忽略相关的安全技术问题。另一方面,大量不专业员工的存在也助长了不正之风,不利于工人整体素质的提高。

3.3、管理不科学

由于房屋建筑天生隐蔽性,检验施工问题困难,这对于工程后期的安全排查和整修有很大影响。另外,部分企业借用管理和监督过程中的漏洞蒙混过关,导致市面上存在许多有质量问题的房屋。由于管理和质量监察不完善引发的问题有很多,由于责任难以界定,与意外和个人伤亡的界限模糊,因而曝光率低。事实上,很多意外事故和认为工伤是可以通过科学的管理和严格的监察而避免的。

3.4、施工存在安全隐患

建筑行业涉及到野外作业和高空作业。在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往往会面临着高空赘物威胁和从空中跌落、磕碰伤害等意外危险。而在当前的安全管理体制下,多个部门分层次的交叉管理并不能完全杜绝安全事故。而政府的安全主管部门如安监局等在更大的程度上则是一种事后的纠错和惩罚机制,在预防层面上所起作用不是特别明显。这些都增加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以上诸多因素的存在,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建筑的周期不能得到完全有效的保障。

4.房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

4.1、制订施工组织技术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要根据施工作业制定详细的计划,包括人员安排、工作分配等,其具体如下:第一,在施工之前要对施工地点进行全方位的考察研究,可根据考察研究、地质勘探、工程承包合同要求、招投标书、建筑施工设计图、相关法律条文等进行合理的组织规划;第二,规划的具体内容有建筑工程的情况、各项工作的安排、建筑施工的时间预算、建筑施工重点关注位置的技术设计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预防建筑施工时出现意外问题给施工造成的不良影响。

4.2、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现场管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监理单位和项目部管理都很重要,而只有建立双方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才能确保整个监督工作起到应有的效果和作用。监理单位作为现场管理的重要成员,要严格要求施工单位和项目负责人严格要求工作人员按照施工标准和施工规范开展工作。建立成功的工程项目管理,只有优秀的项目管理领导,优秀的作业队伍还是不够,还需要一套吻合工程项目实际的,完整可行的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制度,对有关人员进行规范、约束。并随时检查管理执行的情况,确保其有效运行。

4.3、使用新技术

大力推广各种施工新技术,可切实提高房建工程施工的水平,从而保证其施工质量。随着房建行业的快速发展,施工技术实现了革新。当前,房建工程新技术已有不少,而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有力促进了房建工程行业的发展,提高了房建工程的质量。房建企业要加大资金投入,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采用各种新型材料,让房建工程的施工走向专业化和现代化,实现工程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工程在后期使用当中更加安全和可靠。中国现阶段正在积极推广的房建工程新技术,主要有混凝土与钢筋施工技术、模板与脚手架技术、建筑节能技术、基础工程技术等。

4.4、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建立

土木工程建设的运行本质上即是工地操作人员在施工管理监督人员的指示引导下添砖加瓦的将设计好的施工计划图改设成实物的运行,所以工程质量的好坏、工程进度的快慢以及工程运行成本的有效控制都会在很大的程度下决定于有关实施工人的工作完成质量。在此情况的发生下,劳工实施队伍的相关选择需非常严格,已确定的劳务施工队伍一定要具有高效的资质和施工能力,要具有优秀的口碑和高人一等的业绩。

4.5、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一般说来,施工进度与房屋的实际工程造价呈现正相关的关系。施工单位必须以健全的体制,科学的保证建设计划顺利实施。根据总体施工方案相应调整实际施工。如果遇到较大的偏差和调整的内容,应及时向管理层报告,待审批通过后,才可以实施。施工现场的质量监控必须配合相应的程序。严格遵照相关管理制度,采取科学、合理的检测方式和手段。必须加强施工管理,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

结束语

房屋建筑的质量水平关系到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更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人身财产安全。所以施工企业要重视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加强现场施工的技术质量管理水平,确保房屋建筑的安全性和施工质量。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合,更需要施工单位严格的自我要求。在理论的指导下,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采用新技术,创新管理模式,才能保障建筑业的发展,维护用户利益。

参考文献

[1]谢维冲.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与管理措施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2:50.

[2]李海林.房建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