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能源管理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27 17:31: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能源管理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能源管理方案

篇1

温亚震的开场白很简单,在青岛举办的首期全国能源管理师培训班上,作为能源管理师培训项目开发机构职业经理研究中心的主任,温亚震直言不讳。“说到底,就是为了促进企业节能减排!”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特别提出,重点耗能企业要建立能源管理师制度,实行重点耗能企业能源审计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及公告制度,对未完成节能目标责任任务的企业,强制实行能源审计。

引入能源管理师培训,最终建立高水平的中国能源管理师和能源审计师培养体系,成为经济和能源可持续发展新的需求。专家指出,高效能源工程的决定性因素是人,这个决定性因素在《方案》中就体现在能源管理师制度上。

据了解,目前部分城市已经开始落实该项制度:青岛市国资委自6月26日起,在大中型企业中开展能源管理师培训;7月2日,扬州市经贸委宣布,该市今年将向高耗能企业派驻能源审计管理师,督促企业节能减排;上海也提出,政府部门和企业应设立能源管理机构和专门岗位,引进能源管理师职称。

“全国能源管理师项目的启动,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

温亚震表示,主管部门及各企业必须像抓环境评估一样对新上企业的能源利用方案进行评定和把关,像抓财务审计一样对企业能源利用效率进行年度审计,并配套能源价格奖惩政策激励企业不断提高能源效率管理水平――这是解决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下节能降耗的必由之路。

《经济》:怎样定义能源管理师?

温亚震:企业能源管理师应当是企业中能源管理的核心人物、决策人物和主要管理者,是企业的高级职业经理人。他们要熟知能源与能效管理知识,正确解读和合理运用政策,做好能源计量、统计和监测管理工作,借鉴成功经验组织节能规划和实施。

《经济》:能源管理师培训的内容有哪些?

温亚震:在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上,我们参考了国外的先进经验,按照工业制造业、能源企业、建筑及房地产业、城市公共事业四大类进行划分。同时,来自国家发改委、国资委、科技部的能源管理专家对国家能源政策、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和企业责任做系统的讲解。

企业能源管理师培训后,将参加统一组织的评价考核。考核通过后,将颁发《企业能源管理师证书》,并将纳入企业人才库进行管理。

《经济》:今后企业能源管理师培训如何在全国展开?

温亚震:我们计划先在国资委系统开始,推广企业能源管理师培训评价制度,并逐步在全国企业中展开。国资委管理的企业大多是大型企业,同时也是能耗大户,是我们节能减排的重点。首先在他们当中推广企业能源管理师培训评价制度,是为其他企业树立标杆。

篇2

能源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是对企业的电能、天然气、蒸汽、冷(热)量、和用水等能源数据进行自动监测、记录、分析,进而完成能源的优化调度和管理。总目标是建立一个全局性的能源管理系统,构成覆盖能源信息采集及能源信息管理两个功能层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安全、优良供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能耗,从而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

能源管理系统(EMS)包括三大部分内容:能源数据采集、能源数据实时监控以及能源数据统计、分析和管理。

能源管理系统(EMS)实时监控企业各种能源的详细使用情况,为节能降耗提供直观科学的依据,为企业查找能耗弱点,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及运营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使能源使用合理,控制浪费,达到节能减排,节能降耗,再创造效益的目的。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对每条生产线、每个工作班组以及主要耗能设备进行实时考核,杜绝浪费,并可以帮助企业进一步优化工艺,以降低单位能耗成本。

二、能源管理系统(EMS)在重要用能设施的应用

针对企业主要能耗系统提供完善的用能设施信息管理功能,能让用户查询到系统设施的用能信息并提供节能优化运行策略,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具体应用如下:

(一)中央空调系统(制冷系统)

空调(制冷)系统广泛应用于楼宇、商业及企业,是最大的能源消耗源之一。

能源管理系统(EMS)针对空调(制冷)系统进行冷量计量及效率追踪,让用户能够准确了解企业冷量消耗的变化,实时的效率监测让用户对制冷机的运行效率有直观的把握,能源管理为用户提供了ARI(美国制冷学会)效率标准,作为参考。

1、动态更新制冷机性能曲线

能源管理系统为用户的运行人员提供了空调系统运行管理优化功能,系统能自动分析出在一定工况下,运行人员开启哪些制冷机和空调水泵效率最高,并将各种方案的效率进行排名。能源管理制冷机动态性能曲线更新功能为系统运行方案的选择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2、冷冻水供水水温优化设置

制冷机冷冻水温优化设置,能源管理根据室内负荷和室外气候参数自动分析出效率较高的冷冻水出水水温,降低能耗。据权威机构统计,冷冻水温度每提高1℃制冷机能耗将降低1.5%-2%,系统将定时计算出优化的冷冻水供水温度,系统管理人员只需要在制冷机上调整一下水温设定即可,简单而方便。

3、空调水泵节能潜力分析

能源管理系统还为用户提供了水泵潜力分析,系统将根据采集的数据,分析出水泵的节能潜力。为用户以后的节能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能源管理系统的运行方案排名功能让管理者知道如何进一步的降低制冷系统的能耗。

(二)电力系统:

1、电能质量管理

电力的传输和使用过程中, 容易受到污染和干扰,无功增加、谐波、三相不平衡等因素会导致电力使用效率降低、设备损坏等后果。

能源管理 系统通过对电能质量参数的监测、分析,结合工艺改造、自动化控制的应用,达到企业综合电力节能的目的,并且保证企业对高电能质量的需求,确保各种电子设备、精密仪器安全可靠运行,提高企业生产率和产品的成品率。

2、变压器管理

能源管理系统通过对变压器各项电力参数监测,采用以下方法,实现对变压器的综合节能管理:

1) 通过回路总零线上电流变化了解电流谐波及线路损耗和变压器温升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及解决方案;

2) 根据负载变化优化变压器使用,为提高变压器效率提供依据;

3) 根据电压、电流变化量有助于分析判断设备状态及浪涌电压、电流产生变化等情况。

(三)压缩空气系统:

压缩空气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企业,是企业的重要电能消耗系统。

能源管理系统(EMS)监测空压机电耗、压缩空气的供气压力、流量等参数,自动生成供气量(空压机)曲线图、管网末端压力变化曲线图、用气量状况曲线图,空压机电能消耗曲线图日负荷表,通过对上述参数同生产使用情况分析,了解空压机电能、气量变化与用气合理性。

压缩空气系统能源管理方法如下:

1)实时监测空压机效率,根据负荷情况,尽量开启高效机组;对低效机组进行及时检修,提高压缩空气系统效率;

2)结合生产情况分析用气量不规律或突变情况的原因;

3)掌握设备工况及合理用气,优化空压机利用和设备管理;

4)杜绝人为用气不合理的浪费;

5)发现供气管道泄漏情况;

6)分析和找出空压机潜在的节能潜力,为技术节能措施提供依据。

(四)蒸汽系统:

类似压缩空气系统,能源管理系统(EMS)通过对锅炉供汽及蒸汽末端的流量、温度及压力监测,及时发现管路系统泄漏,避免不合理用汽浪费,提高蒸汽利用效率。

(五)锅炉系统:

能源管理系统(EMS)通过对锅炉主要数据采集监测(或从DCS系统读取数据),分析在不同的蒸汽压力、流量、排烟温度及过度空气量等条件下的锅炉效率,从而提出最优锅炉运行参数标准,优化运行控制模式,有效降低锅炉系统能耗。

(六)窑炉:

能源管理系统(EMS),通过监测窑炉温度、燃气流量(或用电、煤量)、风机电耗及风压或流量的监测,根据相同时间段能源消耗与窑炉温度变化曲线对照,分析窑炉容积(容量)温度变化(上升、温度层)与能耗成本的关系,确定最佳窑炉产品量、温度及过度空气量,帮助企业制定更优化的产品及能耗基准线。

三、能源管理系统(EMS)的实施方法

(一)节能验证及分析:

针对企业目前已有的中央空调、空压机、水泵等主要用能系统进行节能效果的验证和监测;根据系统数据统计生成相关动态图表进行设备运行状态掌握和进行节能空间潜在能力分析,通过分析结果指导设备节能控制系统调整。

(二)能源评估:

为设备管理人员提供依据,首先排除人为因素的盲目性和经验误判。根据设备管理侧重点不同,在设备运行效力评估方面及设备状态和维护方面提供可分析的参数,便于即时有效的掌控,避免人工测试方法的局限性和可能产生不安全因素。能源管理系统对运行设备功耗、电压、电流或设备温度等要求采集和通过生成各曲线图表描述,有助于旋转机械状态进行监测,曲线图表包含了设备运行状态的多种信息,帮助设备人员及时取得信息进行处理和综合分析,根据其数值及变化趋势,可对设备可靠性作出积极判断,在设备管理领域减少预防性提升预知性,即状态维修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能源信息化管理:

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在线监测整个企业的生产能耗动态过程,收集生产过程中大量分散的用电、用水、用气等能耗数据,提供实时及历史数据分析、对比功能,以发现能源消耗过程和结构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运行方式和用能结构以及建立企业能耗评估、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现有供能设备的效率,实现节能增效、高效生产。

系统为用户提供以下能耗数据和节能信息:

1)掌握企业耗能状况:能源消耗的数量与构成、分布与流向;

2)了解企业用能水平:能量利用损失情况、设备效率、能源利用率、综合能耗;

3)找出企业能耗问题:管理、设备、工艺操作中的能源浪费问题;

4)查清企业节能潜力:余能回收的数量、品种、参数、性质;

5)核算企业节能效果:技术改进、设备更新、工艺改革等的经济效益、节能量;

6)明确企业节能方向:工艺节能改造、产品节能改造、制定技改方案、措施等。

能源管理系统(EMS)以全厂能耗为对象,实现能耗计量实时化,问题处理实时化。并在一定历史数据的积累下,为进一步能源数据的挖掘提供基础。

能源管理系统(EMS)提供适用于简单系统与复杂系统的综合能源管理的解决方案。通过用户化的软件,管理者可以采用易于理解的方式快速得到所需要的能量数据。从图形到数据库,综合能源管理解决方案提供了对能源使用的可视化与跟踪。在海量的能耗数据中迅速发现能耗薄弱环节和问题。

四、综述

数据的充分利用能给企业带来无穷的动力,为企业的管理和功能决策提供依据。无效数据的堆集只会对企业的资源带来浪费,有效地利用数据意味着把数据放到你的指尖上。我们意识到将数据传送到在工厂中需要的地方是与测量是一样重要的。能源管理系统(EMS)就是把所有的能耗信息集成起来,统计分析并通过以下的方式来节约企业成本:重新评估企业能耗费用;防止昂贵的能源质量问题;意识并纠正能源问题;发现能效薄弱环节;完成需求侧管理,控制需求量以避免不利的结果。

篇3

关键词:机械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

1 前言

作为我国发展较为迅速的行业之一,机械行业在近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研究在该行业建立与实施能源管理体系,能够更好地提升机械行业的实践效果,从而有效优化其实际水平。本文从概述能源管理体系相关内容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2 能源管理体系的介绍

所谓能源管理体系就是根据系统管理的原理,做好体系的全过程工作,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形成组织内部的比较完整的、形成文件的能源管理体系。在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中,应注重对实施过程的管理,进一步优化组织的相关要素和过程等,在节能监测、审计审核、耗能测试、管理评价、节能考核与技术改进等工作中,努力促进能源管理体系改进工作的有效进行,使能源的管理许诺得意实现,也促进能源使用的预期目标得以完成。

3 能源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1)管理职责。总经理为最高管理者,领导成立组织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并保证不断对能源管理体系进行改进,能源管理体系的管理职责,除了最高管理者和管理者代表之外,各个部门、各个具体岗位的相关人员也应担负起相应的管理职责,并具备一定权限。同时,对应《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2012)各条款的要求,相关责任部门或者责任人应该担负的主管作用或者协助作用。

(2)能源方针。由总经理对能源方针进行制定,并保证在能源管理的管辖区域内,确保适合能源利用的性质、规模、能源替代、能源的质量和适用性及对环境的影响,也为制定管理目标提供了框架。能源方针如下:1)规范管理,节能增效;2)科学发展,清洁生产;3)持续改进,追求卓越。4)最低能耗,最大效益。

(3)策划。需要要识别和评价出能够进行优先进行控制的能源元素,对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标准等进行明确,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的标准,以此为依据对能源的相关指标进行确定,并根据相关的能源因素以及标准等对能源管理的方案进行制定。

(4)实施与运行。管理手册的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和应急响应程序等都是为了有效的实施能源管理系。

4 机械行业推行能源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1)国家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需要。我国作为能耗大户,在我国的节能目标责任考核机制下,应积极进行能源管理体系的推行。目前我国国务院已经对机械行业的能源节约以及结构调整等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即《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因此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是没有选择的必选项。

(2)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机械行业面临着原料价格上涨,市场需求放缓,利润空间小,市场竞争加剧的状况,企业迫切需要减少成本费用的支出,提高自身的利润空间,促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推行能源管理体系是机械行业降本增效的有利措施。宝钢2008年建立能源管理体系,2009年节能增效2.5亿元;2010年节约资金5820万元。

(3)在传统的能源管理中,主要根据执行者的意愿以及经验做出决策,只将能源管理的人员以及内容进行了明确,但是对于能源管理的方法,以及管理的程度等却并没有落实,使得节能工作无法达到事前预定的结果,能源管理的持续改进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建立能源管理体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低工作中的随意性,进而提高节能工作整体效果和效率。

5 积极推进机械行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

要提高对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发展的战略选择以能源管理体系建设为主,由主要负责人领导,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小组,建立由各部门主要管理人员参加的能源管理工作团队,设置专门的机构(节能办公室)负责,有骨干队伍支撑,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其它资源保障。组织相关人员学习相关的规范标准,例如《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等,提高能源管理人员的节能意识,使他们掌握能源管理体系的相关标准,明确能源管理体系的建设方法。

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前,进行初始能源评审,评审的内容:一是用能状况分析,能源的供给状况,评价过去和现在的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二是识别主要能源使用的区域;三是识别、记录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并进行分析评价,根据重要性和实现程度进行排序。更根据能源评审的结果制作成能源评审报告,并以此为依据对能源管理体系进行策划、实施等工作。

在能源管理体系的建设中,策划环节是对能源管理体系进行实施、改进以及实现能源方针的关键环节。策划的过程是利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对输入的用能信息进行分析,进而识别主要能源使用和持续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策划的流程:识别法律和其它要求;分析能源数据;识别重要能源使用;识别相关变量;识别改进机会;建立基准和能源绩效参数;制定能源目标和能源指标;制定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应根据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文件,并按照文件要求组织具体工作的实施。以《能源管理体系手册》、《能源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作业指导文件及记录等作为编制的体系文件。体系建立后确保日常工作按照文件要求持续有效运行,并不断完善相关文件和体系。积极完成各项重点工作,如能源管理体系相关文件的公布、学习、落实以及检测等,使能源利用过程中的控制措施得以完善,为能源管理体系的顺利运行提供保障。

6 结束语

通过对对机械行业建立与实施能源管理体系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该行业建立与实施能源管理体系有着重要意义,有关人员应该从机械行业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既有优势,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能源管理体系方案。

参考文献:

[1]陈志田.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及推广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158-175.

[2]周湘梅,刘立波.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71-73.

篇4

关键词:企业;企业合同能源管理;会计核算

当前,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的节能工作,最为迫切的任务是引导和促进节能机制面向市场的过渡和转变,借鉴、学习和引进国际上先进的节能新机制,以克服我国目前存在的种种节能市场障碍,加快节能项目实施步伐。从国外市场化国家节能事业发展的经验来看,合同能源管理这种节能新机制比较适合我国的情况,我国的节能机构和潜在的投资者完全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节能项目进行投资并从中获取盈利和发展。合同能源管理能够帮助客户乃至全社会以最有效的方式挖掘节能潜力。同时,在该模式下,节能服务公司为客户承担了几乎所有风险。但是,由于企业合同能源管理的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能源价格被低估、财政体制不支持节能服务费的支付、税收负担不合理等因素,节能服务的收益有限;同时,节能会计核算体系、诚信体系、融资体系不完善,使节能服务公司、客户、银行等不得不支付额外的交易成本去处理争议,规避风险,进一步压缩了节能服务的利润空间。因此,完善企业合同能源管理的会计核算对发展我国的企业能源管理业务,推动我国节能减排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合同能源管理概述

企业合同能源管理企业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专业化的节能服务,节能服务公司(在国外简称为EMC、EMCo或ESCo)为客户设计节能方案,由前者出资添置或改装设备,产生节能效益后,节能服务公司从中提取一部分作为收益来源。在这种模式下,客户几乎不承担风险,而节能服务公司承担了几乎全部风险。一般而言,完整的企业合同能源管理业务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能源审计方案设计项目施工设计项目融资原材料和设备采购施工、安装和调试运行、保养和维护节能量监测及效益保证收回节能项目投资和利润。项目合同期结束后,设备的所有权一般将转让给客户。企业合同能源管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其一是节能效益分享型,双方按合同规定的比例分享节能效益;其二是节能承诺型,节能服务公司需要在合同中承诺必须达到一定的节能量;其三是长期的节能服务托管,就像物业外包服务一样;其四是融资租赁,如果节能服务公司出资有困难,就需要有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出资购买设备,再租赁给节能服务公司或其客户使用。作为一种专业化的服务,企业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可以帮助客户以同等成本获得最大的节能效益,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同等节能效益。而且,由于在节能服务市场上,节能服务公司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优胜劣汰的压力会促使它们不断改进节能方案设计水平,并经由它们推动节能设备生产端的技术进步。如果这种服务模式得以在全社会推广,则可以帮助整个社会以最经济的方式节能,使节能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在上述四种类型中,其中节能效益分享型最难核算,如果这一类型的企业合同能源管理业务能进行准确的业务核算,其他三种类型的业务也会迎刃而解的。

二、当前发展企业合同能源管理的困境

企业合同能源管理虽然对减排节能具有重要意义,但这一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市场却难以运转起来。一方面,是节能的货币收益不足。如果能源价格不能反映其真实价值,所节约能源的货币价值,就难以补偿为节能而付出的成本。由于财政体制比较僵化,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以及一些大型国企购买节能服务的费用难以出账或报销。此外,在现行税收体制下,节能服务公司或其客户承担了一些不合理的税负。这些都会使节能服务的收益缩水。另一方面,节能服务市场或相关市场的交易成本过高,人们不得不付出额外的成本来规避风险,进一步压缩了节能服务的利润空间。由于没有权威的节能效益会计核算体系,节能服务公司和其客户对于节能效果的争议很大,难以就节能服务费用的支付达成一致。因为诚信体系不完善,节能服务的买卖双方都很容易遭受对方违约带来的经济损失,必须付出一定的规避风险成本。由于节能服务项目每笔贷款的额度较小,加上节能服务公司尚未建立起足够的商誉,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愿向其提供贷款,它们的融资成本很高。要促进合同能源管理产业的发展,就要在能源价格、财政、税收等各方面出台支持性政策,增加其收益;完善节能会计核算体系、诚信体系、融资体系,降低节能服务公司、客户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交易成本。同上,能源价格如果不能完全反映其真实价值,企业节能的积极性就会削弱,对专业节能服务的需求自然会减少。对此,应当渐进式完善企业合同能源管理的会计核算,真实正确的核算出能源价格,使能源价格能反映其真实价值,让企业有足够的激励节能,产生更多购买节能服务的需求。

三、我国企业合同能源管理业务的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节能服务公司是根据节能量从客户处获得报酬,所以准确的节能会计核算是企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之一;但是,目前国内缺乏权威的节能效益会计核算体系,导致合同双方要耗费额外的成本处理争议,尤其是节能服务公司要承受不能获得应有报酬的风险。节能量的会计准确核算本身困难很大。首先,因为企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前后,许多其他因素也会发生变化;核算节能量时应考虑其他因素引起的能耗减少或增加,而不能简单地将项目实施前后的能耗量相减。其次,企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实施需要客户配合,如果因客户不配合而未能达到预期的节能量,则不能归咎于项目。其三,在一些项目中能耗量本身并不稳定,为节能量的确认带来了不确定性。

四、解决我国企业合同能源管理业务会计核算问题的对策

(一)出台规范节能会计核算的法规和准则

目前,我国没有能源核算的会计准则,甚至连行政法规也没有,唯一相关的《企业能源会计核算技术通则》是1997年由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部门规章。这一法规在实践中表现出立法层次较低、效力不高、缺乏配套措施、可操作性不强的特点。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当效仿美国的经验,颁布若干能源会计核算标准。目前,《国际性能核算和认证协议》是当前国际通行的节能效益会计核算和认证标准,并已成为美国节能服务公司的行业标准。这一权威的标准可以用来指导节能效益的会计核算机构剔除企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中的不确定因素和独立变量,如天气、运行时间等对能耗有着重要影响但又是合同双方很难或根本无法控制的因素,从而准确地核算出多少节能量应归功于企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本身。在此基础上,美国能源部编制了《联邦政府节能项目验证和核算指南》,此类技术指导手册为节能服务公司及其客户提供了标准的技术平台,有效地减少了围绕能耗基准和节能效果的争议。当前,要建立规范我国企业合同能源管理的制度体系,推进节能服务产业化。要将政府节能管理和节能改造纳入同级财务预算,坚持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相结合,加快合同能源管理会计核算的实现;通过编制政府机构节能的项目指南和建筑能耗标准与定额,推动节能产品认证和能效标识管理制度的实施,保证会计核算的实现

(二)培育专业的节能效益测算机构

针对企业合同能源管理业务的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政府还应当培育专业的节能效益会计核算机构,并规范这一中介行业的运作,使之能为节能服务公司及其客户提供权威的节能会计核算报告。在这方面,日本做得较好。日本有独特的能源管理师制度。日本把能源会计核算作为一个独立的中介行业,出具能源会计核算报告的是能源会计核算师,要求一定量的用能单位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能源会计核算师和能源会计核算员。能源会计核算师有两种资格取得渠道,其一为全国统一考试,无先期条件要求,考试通过发给能源会计核算师执照;其二为能源会计核算师进修,要求具备3年实际工作经验,考试合格发给能源会计核算师执照。我国可以仿效日本的做法,在《节能能源法》中规定能源会计核算师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培育专业的能源会计师事务所。在国内,上海市企业合同能源管理指导委员会已经计划设立6~10家专业的第三方节能会计核算机构,来为节能服务的买卖双方服务。

(三)由企业合同能源管理的行业协会进行会计核算服务

企业合同能源管理的行业协会也可以站在相对中立的立场,为节能服务公司及其客户提供节能会计核算或者编制指导性文件,辅助它们或中介机构进行节能测算。例如,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协会就在《国际性能会计核算和认证协议》基础上编制了更为详尽的《节能会计核算指南》,供节能服务的买卖双方或专业会计核算机构使用。

总之,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节能减排的力度越来越大,有关企业合同能源管理会计核算的法规准则也必将不断出台,这将对加快推行我国企业合同能源管理,积极发展节能服务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当前利用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是我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迫切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需要。完善和发展企业合同能源管理业务的会计核算,对推行企业合同能源管理、发展节能服务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的通知[S].财会〔2008〕11 号文,2008.

3.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解释公告第12 号:[EB/OL].(2010-10-02).

4.黄开敏.基础设施特许权经营的会计处理[J].财会学习,2009(6).

5.尹桂凤.企业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的节能量保证支付型企业会计核算[J].税务与经济,2010(4).

篇5

(1.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2.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对于过去的高污染,高耗能的能源,人们对新型的低能耗能源开始关注,并加大了技术研发力度。作为一种新型节能改造机制——合同能源管理应运而生,开始在全球推广。但是,由于合同能源管理的投资收益周期长,导致节能企业出现融资困难的局面,也影响了我国节能业的健康发展,节能服务企业的融资问题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建设重视的焦点之一。本文就立足于现实,分析了合同能源管理融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对如何拓宽节能服务业融资渠道、解决融资困难等给出了见解,希望能对节能服务行业融资提供参考。

关键词 ]合同能源管理;融资;措施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2.255

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一种基于市场的、全新的节能新机制“合同能源管理”在欧美等市场经济成熟的发达国家开始逐步发展起来,基于这种节能新机制运作的专业化服务公司(ESCO)也迅速发展,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已经发展成为新兴的节能产业[1]。但在我国,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推广相对缓慢,资金短缺成为其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为提高能源利用率,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合同能源管理专业运作服务公司融资问题,并将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引入我国能源业,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重要意义。

1合同能源管理简述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EPC[2]),是一种以节省能源的费用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用户可以使用节能收益来对工厂和设备升级,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能源利用率。在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时,一般不要求企业自身对技能项目进行大笔的投资,可与盈利性的专业化的能源管理公司签订合同,以推动节能项目的进展[3]。也可以将合同能源管理看作是一个成果导向系统,即将投资、融资、技术运用、能源分析、能源管理等看作一个整体的系统,并以此来指导企业的各项管理与商业活动。一般不要求企业自身对技能项目进行大笔的投资。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下的节能企业业务流程模式为:首先,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ESCO)与用能单位接触,了解用能单位的用能状况,确定改造意向;其次,对用户各种耗能设备和环节进行能耗诊断,提出改造方案,并与用户沟通;再次,在诊断的基础上,设计出改造方案,包括项目实施方案和改造后节能效益的分析预测,并告知客户使其充分了解能源改造后的效果;然后,ESCO与客户进行服务合同谈判,并签署协议,约定经济收益分配。一般来讲,节能服务公司承担主要风险,在合同期内收益大部分归ESCO所有,合同到期后,公司不再分享收益;然后,合同签署后,ESCO开始对项目进行投资改造,其费用由公司全部支付;最后,项目完成后,ESCO进行全程服务,并对人员进行培训,对能耗、节能量进行监测,并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收益分成。

2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现状

虽然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起步较晚,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国家政策地支持下,节能产业也持续快速的发展,并不断走向成熟,从2006年到2010年,EMCA会员增长了5倍,从业人员从1.6万人增长到17.5万人,产业服务规模也从47.3亿元增长到836.29亿元,在“十一五”规划期间,节能服务产业拉动社会投资资本超过1800亿元。同时,到2015年,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将发展到2000多家,产业总产值将达4.5万亿元。节能服务产业逐渐形成了以节能服务为核心的配套产业链,成为国家七大战略型新兴产业的朝阳行业。

但是,在节能服务业蓬勃发展的背后,也出现了种种问题,如管理落后、融资困难等现象,影响了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的发展,进而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4]。

3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融资问题的分析

目前,合同能源管理的融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能源管理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方面,虽然合同能源管理发展迅速,但由于机制问题导致融资困难;另一方面,从节能服务企业自身来看,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时间短,各项制度不完善,同时经营规模小,信誉等问题普遍存在,导致企业的形象不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ESCO的融资[5]。另外,由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投资收益时间长,市场机制不完善,节能服务企业多而不精,实力差距大等,造成用户的怀疑,同时改造风险也较大,被银行等金融机构列为高风险投资项目,为融资进一步添加了困难,虽然私人投资渠道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的短缺,但是私人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很难满足企业的需要,也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而民间借贷不规范,风险大、成本高,使合同能源管理融资的渠道进一步缩窄。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融资问题已成为其发展得主要障碍,对其问题的产生有必要进一步分析:

(1)节能服务企业自身的不足。①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竞争激烈,企业的经营状况往往属于机密,不能将信息公布于众,而是有选择性地带有一定目的的对部分信息进行披露,使信息质量和披露范围都不能满足融资的要求;②节能服务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资金不雄厚且各项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不透明的现象。此外,节能服务企业的信息披露平台水平较低,导致信息不对称,限制了其信息的生产能力,进而限制了企业的融资渠道,增加了ESCO的资本成本,影响了其健康发展。

(2)节能服务企业缺少担保渠道。一方面,由于EMC项目节能投资收益周期较长,往往需要ESCO预先垫付资金,这就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使得融资成为节能服务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很多节能服务公司还处于起步阶段,除了如中节能、信合节能、天壕节能等服务企业,大部分是规模小,经营分散,实力弱等特点,银行资信评级低,导致银行需要提高担保,而企业本身的担保资源又有限,无法提供土地、设备等实物担保,造成了银行授予额度低或者直接不予信贷等局面[6]。此外,虽然部分银行推出了节能融资专题项目,但是要求条件高,很少有节能服务企业具备所要求的条件。

(3)风投者选择谨慎。由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收益长,短期获益力差,负债率高、缺少核心技术等特点,造成风险投资者持观望态度,投资谨慎。这又进一步将节能服务公司推向实力不强、没有信誉的坏形象一面,进而造成融资的困难。

(4)银行对节能服务业的认识不足。鉴于我国能源合同管理起步较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银行对其业务流程和运作模式都不熟悉,加之节能服务业成本回收周期长,项目收益主要来自后期,导致银行在对节能企业评估时不够准确,进而列为高风险项目拒绝贷款[7]。此外,节能服务企业与银行衔接机制也不够完善,一方面,银行在发放贷款时,需要经过长时间审核,增加了企业经营运行成本;另一方面,在对节能企业进行风险评估时,没有对未来的发展潜力进行系统的测算,仅以企业目前的资金状况进行评估,最终以高风险、偿还能力不佳而拒绝企业的融资申请。

(5)国家的政策支持不够。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节能减排鼓励政策,并扶持相关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但由于合同能源管理自身的局限性和投资的复杂性等限制,在其回收成本之前需要缴税,不利于节能服务企业的发展,也进一步影响了金融机构的投资热情,造成融资困难的局面。

4针对合同能源管理的问题,构建多层次融资体系

针对上述合同能源管理的问题,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实际分析,构建多层融资体系,拓宽节能服务企业的融资渠道[8]。

(1)国家从政策上加大对合同能源管理的支持力度。首先,国家应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研究相应的鼓励发展节能服务企业的具体政策,设立专项的节能服务项目担保基金并建立相应的运作机制,例如,担保基金可以让银行托管,每家会员企业每年上缴一定的风险基金等,根据企业的缴存记录,分配不同贷款额度,这样最大限度降低银行对ESCO贷款的风险,或者担保基金由政府财政支出,以示政府对该项事业的支持,但不利于企业的创新发展,可采用企业缴存和政府财政支出并用、地方政府分层次、分级的管理的方式建设担保基金,这样分工管理有利于提高整个节能服务企业的发展水平,避免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其次,将各地政府建立的“后补助”资金改为融资担保基金,同时扶持中小节能服务企业的创新发展,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节能企业对合同能源管理融资的问题。

(2)加强银行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认识,为EMC节能项目设计多种融资渠道[9]。银行一方面要改变过去的评估方法,应当对节能服务企业的信贷业务进行独立核算,并综合考察项目的风险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要与ESCO公司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充分了解节能服务企业的运行机制,并与企业建立经济合作关系,如资金储存与流通等经济业务往来,为企业融资提供良好的环境。此外,商业银行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多种EMC项目融资渠道,例如,以偿还贷款仅限于项目的本身的项目融资方式、以银行在提供服务中获得专有信息进行的关系专用的关系型融资方式,以企业自有专利权质押进行融资或者通过发行高档债券将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方式,或者设计合理的租赁融资方式等,以构造多层次、多渠道的融资体系,创造有利于ESCO公司融资的环境

(3)节能服务企业自身制度的完善。首先,ESCO公司引港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消除银行对企业信息了解的不对称;其次,在市场经济中,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的经营水平和管理水平,并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更新技术,采用新方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逐渐扩大自己的规模;再次,树立良好的信誉形象,加强宣传,提高大家对节能服务企业的认识,为融资创造良好的氛围;最后,对企业自身的发展潜力进行科学的评估,加强与用能客户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企业的资信程度。

5结论

合同能源管理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作为一种新型的节能机制,它分工更加细化,运作更加专业化,对降低能耗,节省能源有重要作用,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目前,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融资渠道狭窄,各种机制还都不健全,影响了融资渠道的畅通,使节能服务公司受于资金限制,不能很好的扩大经营发展,也不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应当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适当拓宽能源服务业的融资渠道,构建多层次节能服务企业的融资体系,促进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民,孟祥源.多层次的合同能源管理金融市场体系设计[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4):87-91.

[2]马洪超.经济诱因型节能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吕婉菁.合同能源管理融资问题解析及应对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7):231-232.

[4]段小萍.低碳经济情境的合同能源管理与融资偏好[J].改革,2013(5):120-126.

[5]于鲁平.论我国合同能源管理中融资租赁机制的合理构建[J].法制与社会,2014(4):184-185+187.

[6] 马一多,任宏,胡锋,等.基于造价控制的建筑合同能源管理融资模式选择[J].城市住宅,2014(12):118-120.

[7]郜丽波,罗运涛.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2(11):90-94.

[8]温瑶,张有峰.有效解决合同能源管理的融资问题[J].经济导刊,2010(11):12-13.

[9]曾爱红.合同能源管理融资问题探讨[J].工程经济,2013(12):13-15.

篇6

关键词:合同能源;管理;程序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1

淮北矿业集团公司根据企业现有状况, 推动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绿色照明、工业节水等工作,对燃煤工业锅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瓦斯利用、电机系统改造、工广电网动(静)态补偿系统、信息集成控制系统、老旧高耗能设备淘汰更换、绿色照明、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工程项目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通过与EMC签订节能服务合同,利用EMC提供技术改造资金、能源效率审计、节能项目审计、原材料和设备采购、施工、培训、运行维护、节能量监测等一条龙综合,集团公司通过与节能服务公司的合作,达到引进先进的节能技术和管理经验,进一步提高集团公司节能工作水平,积极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大型集团企业,并分享项目投产后的节能效益来实现自身的滚动发展。

一、项目如何确定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方可申报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1.技术上需要。一是,自己没有技术能力来实施,需要合同能源公司来实施;二是,该技术为合同能源公司的专有技术,技术不转让,或转让费高、不如直接由合同能源公司实施。

2.管理上需要。一是自己管理水平或工人操作水平不够,造成能源浪费不够,需要通过合同能源公司实施过程中学习提高;二是,自己实施不如委托合同能源公司实施更经济,或造价更低。

3.资金需求。一是项目投资收益不确定,或有风险,需要合同能源公司承担投资风险;二是企业无力出资建设,需要合同能源公司投资。

二、项目如何立项

合同能源项目比照重大项目立项程序,与重大项目一起下达立项计划,每季度研究下达一次,一般在上季度末(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下旬)集团公司办公会研究下季度项目,下季度初(10号之前)与重大项目立项计划一起下达合同能源项目立项计划。立项程序:

首先,项目单位组织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该报告自行编制或委托编制(委托编制费用由委托单位管理费支出);其次,《报告》上报集团公司,分管领导或技术负责部室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审查,审查后,项目单位根据审查意见,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上修改形成《项目立项申请报告》(免标的需办理免标手续,并在申请报告中说明);第三,建设发展部根据《项目立项申请报告》编制“立项建议”上报集团公司办公会研究,同意后下达立项计划。

三、如何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必要性:通过简要阐述现状,说明项目地点,目前的能耗情况(具体指标,能耗评估详细报告可作《可研报告》附件),管理情况,存在问题,节能空间;通过对可用于项目建设的节能技术、管理水平和节能效果的描述(或调研结论,详细《调研报告》可作《可研报告》附件),说明项目实施的技术途径、预期节能效果或经济效益;综合结论(或立项建议)。

2.实施方案

(1)技术方案选择。有多种技术或方案可选的要进行方案比对,比选出推荐使用方案;没有多种技术或方案可选的,直接描述方案和工艺。

(2)详细描述所采用方案需的工程内容、工程量,需购置的设备规格、数量,需发生费用的设计、咨询、办证等其它事项。

3.投资概算

对项目所需投资做出概算或估算。两种情况:

(1)采用免标实施的,说明已办理免标手续,描述与实施单位洽谈(按合同签订程序,最终确定的合同价格)的合同总价和价格构成,以及合同价格的调整因素(如:说明哪些主材和设备为暂定价,需以后招标确定的等)。

(2)采用招标实施的,描述概算总价和价格构成,以及说明对概算有较大影响的因素(如,基础可能遇流砂层需增加施工措施等增加造价)。

4.实施效果

描述项目实施将带来的经济效果,社会效果,安全效果,生产效果等,重点是效益计算、投资回收期、合同期满后的延续效益;有可能带来风险(如对投资风险,将来需恢复的描述恢复成本)的描述可能的风险及影响程度。

5.合同方式

两种情况:

(1)采用免标实施的,描述所选择的合同单位的主要理由(技术、信誉、业绩、合作历史等),以及洽谈的主要合同条款(效益分成方式、工期、付款方式、合同期满后技术服务约定等)。

(2)需招标的,描述招标方案,如主要技术规格,招标方式(公开、邀请),拟采用效益分成方式和理由,主要约定条款(如工期、付款方式、后期技术服务约定)等。

6.实施计划建议

建议实施时间和理由。

四、项目组织实施

1.项目立项计划下达后,即可组织实施。免标的直接组织签订合同,招标的组织编制招标书,执行集团公司招标规定。

2.项目按照合同约定的实施工期计划进行的过程中,项目实施单位要加强安全、质量监督,计量检测,安排专人负责跟踪项目进度,布置计量器具,统计能耗数据,做好能耗评价,保证项目按期按质完成。

五、竣工验收

篇7

周广郁

(南昌市路灯管理处)

摘要:本文介绍了道路照明合同能源管理的概念,目的,及在道路照明推行“以LED 光源替代传统光源” 采用EMC 模式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以LED 光源替代传统光源” 合同能源管理 含义 目的 问题 成熟产品 后期维护 节能计量审计 体制限制

合同能源管理EMC(Energy ManagementContracting) 实际就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制。其实质就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能源管理合同在实施节能项目的用户与节能服务公司之间签订,它有助于推动节能项目的实施。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客户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用户和设备升级,以降低运行成本;或者节能服务公司以承诺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或承包整体能源费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节能服务。

随着城市公共照明的飞速发展,能源、环保、资金问题也日益显著,如何应用新型光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排放,杜绝有害物质排放成为目前我国乃至全球需要尽快解决的一系列问题。随着LED 照明技术不断发展,其在能耗及环保方面拥有巨大的优势,被各地政府开始在道路照明上大力推广运用,但其高昂的价格,一次性巨额投入成本又往往让其成为“节能不节钱”的代名词。

为解决这一矛盾,很多城市开始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运用在“以LED 光源替代传统光源”的道路照明上。此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道路节能照明方面的应用,也称电费包干。是一种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改造投资方式。这种节能改造投资方式允许用户使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目前的照明设备升级,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其关键是“利用减少的能源费用”。

目前在我国很多大中城市全面推广这一模式还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不宜盲目全面推行。主要问题有:

一、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开展的节能项

目所采用的技术必须是成熟的,产品(设备)是规范的,并具有足够的成功案例。LED 道路照明产品从目前来看技术依旧并不很成熟,直到目前LED 照明是否是道路照明的最佳选择依旧存在争议。

如衡量照明质量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是路面维持平均亮度(照度),也就是路面平均亮度维持值,它是在计入光源计划更换时光通量的衰减以及灯具因污染造成效率下降等因素后设计计算时所采用的平均亮度,这是一个必要的评价指标。而 LED 光源虽然寿命长,但由于其配套的驱动电路,散热等因素大大影响灯具的整体寿命和维持光效。

另外LED 光源的单向性也使得相对传统光源其在控制眩光和环境比上不占优势。

近来又有报道LED 光源抑制褪黑激素水平较高,影响人体健康,其光污染是同功率高压钠灯的五倍以上。

同时LED 产品设计的缺陷和可靠性目前仅限于早期的检测,还不可预测其寿命的可靠性等等……或许正因诸如此类的一些技术弊病让台湾地区台中市议会经审查预算后决定,将删除7900 万LED 补助经费;江苏省扬州市也叫停了MOCVD 补贴政策,各地政府对LED 光源在道路公共照明的发展推进渐回理性。

诸如此类问题的存在,截止目前我国大中城市在公共道路照明“以LED 光源替代传统光源”全面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还非常谨慎,供参考的成功案例也不多。

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需要企业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提供一系列后续的维护服务。

EMC 实施企业向用户提供节能改造方案的设计,这种方案不同于单个设备的置换、节能产品和技术的推销,其中包括项目实施方案和改造后节能效益的分析及预测。而目前LED 道路照明产品标准的缺位,现有道路照明检测标准不能完全适合LED 照明。

据相关节能公司按照最理想方式计算,即使企业全部分享每年的项目产生的节能效益,企业的一次性投资一般也需要5~8 年才能收回成本,而且还不包括期间的维护投入。相对LED 照明技术的更新周期快,维护通用性差、监控维护成本高等,现在就在城市道路照明全面推行“以LED 光源替代传统光源”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存在很大的风险。由于LED 照明产品的非通用性,一旦使用了哪家企业的LED 照明产品,以后的所有光源、灯具、驱动电路等等维护配件都必须采用同一厂家产品,甚至相关维护都必须完全依赖相关厂家。这与目前各大城市公共道路照明材料公开招投标采购、集中维护体制又形成了挑战。而作为道路照明管理部门既要促进照明领域节能减排,更要确保道路照明安全。

每个城市必须从各自实际情况出发,来确定适合城市道路照明发展的方式。中国节能协会节电与绿色电能委员会主任侯健的话也佐证了这一观点:“据我们调查,现在各地对于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城市照明节能改造都非常谨慎,尤其是整个城市道路照明全部参与节能改造的少之又少。现在,照明产品的更新速度极快,地方最大的顾虑就是提供改造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后期运行、维护等会遇到困难,存在一定的风险。”

三、节能测量和审计需要权威认证。

目前对于LED 光源替代传统光源在技术鉴定和节能效果认定方面,还缺乏权威标准及相关机构。

作为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业务,路灯节电率方式不能单方面由企业提供的实验室数据决定,纸上计算得出。由于LED 灯具的光学设计不同于传统光源,照向路面的照明效率差异很大,绝对不能用光源或灯具的光效来计算、比较不同灯具的节能效益。

特别是一些城市的路灯设施建设年代各不同,需要改造的光源、供电方式、照明质量、照明复杂性、运行管理要求等也各不相同,如很多路灯控制箱电源都带了几条路的路灯,有的还提供给了公厕,交警,市政排水等公益用电,这给节电计量带来不小困难。而且对于不同道路采用何种配光、功率的节能光源、灯具,具体的投资控制、节电率、回报、项目年限等都会各不相同,只有做出正确的诊断,制定高效的节电方案并整改后,才能获得最佳节电效益和保障现有道路照明的质量。

节电效果的好坏以节电率的高低为衡量依据,如果节电率低于40%,一般来说这样的EMC 工程就是失败的。简单的以多少功率的LED 替代多少功率高压钠灯来计算节能率是不正确的。应通过日常工作采集道路照明改造前后的有功功率或一定时间内的电量进行对比的方法计算出节电率。节电率的计算方法为:

节能功率= 改造前的功率(或电度)—改造后的功率(或电度)

节电率(%)= [ 改造前的功率(或电度)- 改造后的功率(或电度)]÷ 改造前的功率(或电度)x100%

由于城市道路照明的实际线路电压很多是不稳定的,甚至有很大一部分由于线路长,电压偏低,一些传统照明灯具的功率因素也达不到90% 以上,实际耗电量( 有功功率) 并没有节能公司理论计算改造前的耗电量那么高。而计算节电率时如高压钠灯是需要考虑整流器等的损耗的,改造后的LED 灯具同样也应用定额功率而不是标称功率来模糊节电的概念。为此节电率应通过改造前一个月(最少10 天)的实地用电量或供电部门电费单来和改造后用电量实测来比较计算。

四、体制问题对EMC 的企业的限制。

财务体制,我国大多城市采用收支两条线,公共道路照明的电费是实报实销的。节能设备供应商和节能新技术提供企业大多是和道路照明的管理单位签订节能合同,而道路照明的管理单位虽然是政府对公共照明管理的授权单位,但由于体制问题他们大多没有自主财权,日常维护费用都靠财政拨款。这给提供EMC 的企业带来很大资金回收风险。为此不同城市相应的EMC 方案和合同需要根据各个城市不同的道路照明管理体制来制定,并由当地财政部门参与,确保业主不违约拖欠分成费。同时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尽可能的依据《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进行签署,才能够获得国家相应的财政奖励和政策优惠。

税务体制,按照现行的税收体制,在EMC 公司把节能设备安装到客户后就被认定为设备销售已经实现,就必须全部缴纳增值税。实际上EMC 公司为客户实施节能项目后还才刚刚开始分享节能效益,这种“提前缴税”增加了节能公司的财务成本。节能公司提供的实际是节能服务而不是转卖节能产品。这也就是为何节能公司在节能费用和节能率的计算上总是从最理想化的角度计算的原因,在回收期的计算上各家EMC 公司出现各自不同的计算方式。

以上总总都是我们在道路照明中“以LED 光源替代传统光源”全面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需要面对的问题。要想真正实现双方的共赢,业主与节能服务公司需要共同努力,以审慎的态度,逐步推进。

节能服务公司一定要具备专业性,不仅要熟练掌握现有的节能技术,还应了解市政照明相关标准、技术现状和运行特性。每个城市具体情况不同,提供改造的光源、供电方式、照明质量、照明复杂性、城市路灯运行管理要求等都不相同,这就对项目中节能方式的选用、投资控制、节电率、回报、项目年限等都会带来影响,只有做出正确的诊断,制定高效的节电方案,才能获得最佳节电效益和降低对运行的影响。

城市的管理部门、尤其是道路照明管理部门在这其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既要为领导出谋划策促进照明领域节能减排、又要确保照明规范,道路安全。必须从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来确定适合该城市道路照明发展的方式,提前警惕“好心办坏事”,重蹈光伏产业盲目推行失败的复辙。应通过先试点再推广的模式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以LED 光源替代传统光源”应该是一个建立在运行科学、高效、节能的城市照明系统上的改造,只有这样才能让国家和城市百姓成为最终受益者。

参考文献:

篇8

一、建立健全全员、全面、全过程节能组织体系

为加强节能管理,健全节能管理体系及机构,企业成立能源管理委员会及节电、节水领导小组,充分发挥三级能源管理网的作用,将节能降耗贯彻到生产的全过程;制订、完善能源管理制度,同时制订了能源管理奖惩办法,对在节能降耗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予以奖励,对浪费能源的予以重罚,提高职工的节能意识;形成节能管理与其他管理相结合,纵横联络,互相配合的能源管理体系。

二、加强基础工作,制订节能规划

为把节能管理工作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企业狠抓节能管理的基础工作。建立能耗统计报表和能耗分析台帐,配备专职或兼职统计员,做到按时按质上报;实行万元产值能耗和产品能耗定额管理;坚持定期考核评比,根据各车间耗能实际情况打分做到多节多奖,浪费处罚,对贡献大、效益好的技术措施实行重奖。对每一个生产车间、每一台用能设备逐个进行检测和热平衡核算,找出进一步节能所在,并据此制定了详细节能方案。

三、依靠科技进步,挖掘降耗潜力

依靠科技手段改进冶炼炉、溶铸炉、锅炉、合成塔、渡槽等技术装备,发展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开发利用低温余热,实施优化生产。同时定期对耗能设备进行节能监测,了解设备运行及耗能状况,根据监测结果,制定出设备节能整改方案。

四、避峰填谷,降耗节能

为最大限度地节能降耗,企业采取了合理安排生产,实施避峰填谷措施,使峰谷电费差降到最好水平。同时采用电脑智能分析仪,准确地分析出高压外转用户的用电情况,做到有的放矢,促进了用电负荷率和峰谷差的根本好转。

篇9

1 引言

近几十年来,随着能源储量的日益减少和人类对环填保护的重视,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效率成为工业生产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对于作为耗能大户焦化行业来说,能源管理更是成为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问题。

要使焦化企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与信息化,就必须通过现代化的能源管理手段实现对于企业耗能系统的统筹管理与优化调度,进而在保证企业正常生产要求的前提下提高能效。通过有效的能源管理,可以使工艺生产有序化,生产过程合理化,以保证生产持续稳定,同时可以保证企业能源生产、转换和消费的平衡,减少能源浪费。

2 系统简介

能源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焦化企业的能源监视子系统和能源分析子系统两部分。能源监视子系统是基于描述型能源模型,通过得到每个能源、工序、工厂的信息来指导生产;能源优化子系统是为使企业能源合理充分利用并减少能耗排放量,借助数学方法建立的企业能源优化模型,以得出消耗能源和物料的最优量的方案。

采用C/S(client/server)来开发系统,主要考虑到C/S结构的用户界面相对于B/S(browser/server)的结构表现形式更为丰富、更易用;C/S结构的安全与性能容易得到保证,运行效率高,响应速度快;C/S结构对网络要求不高,只需在企业内部使用局域网的系统即可。

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

3 系统实现目标

在对某焦化企业的能源管理进行认真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完成焦化企业能源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功能开发工作,目的在于通过有效的管理和优化能源使用,降低焦化企业的能耗。

4 系统功能设计

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实现对水、电、风、气等各种能源介质在每个生产工序之间的流转过程的监视、调度和管理,从而发现能源流推动物质流,实现焦化企业生产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能源介质的生产、输送、储存、转换、使用以及放散的规律,以实现对能源生产和使用过程的优化,最终实现节能和可持续发展。

能源计量管理功能:能源计量管理作为能源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主要目的是为提供高焦化厂能源精细化管理的需求,通过接收计量仪表数据,将其纳入不同层级的管理范畴,实现细化到子工序的能源管理,从而支撑能源成本管理、能源财务结算、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精细化管理等高级能源管理功能。

能源平衡管理功能:基于能源转换和能量守恒定律,对于由于仪表原因、系统偏差原因、系统涵盖范围原因而产生的系统能源不平衡,就使得能源平衡是必须在系统中予以实现的。系统通过厂际表和工序表之间的平衡和非工作中心的能源分摊两个方面完成能源平衡。

能源实绩管理功能:实现能源数据自动统计、科学平衡、能源消耗信息共享。达到焦化厂每个一线的生产班组都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在的班组的能耗情况,是能源实绩管理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将实绩管理模式下的统计、分析、考评的指标和计算方式固化到系统中,同时通过权限的控制让系统中的数据忠于现实,并为生产服务。

分介质能源流向管理功能:分介质能源流向管理提供了各种能源介质(燃料介质和动力介质)在各个主体生产工序、动力生产区的能源使用和能源回收情况,并且能够统计出每一种能源介质在到高强度汽车薄板厂所有主体工序、动力生产区的总使用情况和总回收情况,同时引入每种介质对应的能源价格,实现对每种能源介质在不同主体生产工序、动力生产区的能源流向跟踪、比例分配和总成本分析。

能源报表管理功能: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报表管理是对能源管理系统中能源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它从时间维度(班组、日、月、年)和管理层次维度(子工序级、工序级、车间级、厂区级、公司级)提供了能源生产与消耗管理、产耗及单位能耗管理、能源成本管理、能源平衡管理、能源台账管理、能源介质结算管理、能源介质综合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统计、呈现和分析。

数据趋势功能:以数值及曲线显示各工艺段瞬时流量、压力、温度等实时数据信息。能够直观的体现现场实际情况,帮助能源相关人员及时了解现场实际情况。

为便于调度人员对重要的数据进行历史查询,并允许趋势组来对具有相关性的参数进行分组浏览,能源管理信息系统为重要和必要的数据提供历史数据和曲线。

5 应用效果

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服务水平,确保了数据的及时性与可靠性,为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进一步对能源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加工和处理提供条件,为焦化企业能源的合理使用、平衡调配、降低能源成本做出重大贡献。

加快能源系统的故障和异常处理,提高对全厂能源事故的反应能力。

篇10

1.1建立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为了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油田专门成立了由油田主管领导为组长,技术监督处、财务资产处、财务资产部、审计中心、纪委监察处、技术监测中心等6个业务处室和部分所属单位为成员的能源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技术监督处,具体负责能源审计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同时,对油田职能管理部门明确了业务分工,制定并下发了实施方案。各被审计单位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了负责的主管领导,落实了职能部门,抽调专人,按照能源审计工作小组的要求配合工作,为能源审计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1.2成立专业队伍,加强能源审计机构建设为高质量完成油田能源审计工作,油田成立了一支专业化的能源审计队伍。由技术监督处负责能源审计的组织协调,确保审计的顺利实施;财务资产处负责被审计单位财务数据的核实,确保相关数据的真实、准确;审计中心负责被审计单位相关数据的一致,确保审计结果有效;局纪委监察处负责能源审计的监督工作;油田节能研究所提供能源审计管理平台和节能技术支撑,成立能源审计项目组。项目组配备了长期从事能源管理、能耗检测、计量统计、能效评价、节能挖潜、技改方案、财务分析等方面专业技术人员,其中油田技术专家1人、研究生3人、高级工程师4人;具备国家级、省级资格证56项,包括国家能源审计师培训资格证18个、国家安全评价师证6个、国家注册会计师证1个、节能检测员证31个;配备能耗测试仪器设备192台(套)。2006年12月取得了企业能源审计和节能规划编制资质,成为河南省第一批唯一一家企业取得资质的单位。

1.3建立制度与标准,规范能源审计工作能源审计工作开展初期,一部分单位并没有意识到能源审计的积极作用,对能源审计工作热情不高。为此,在管理上,油田专门以文件的形式下达《关于开展能源审计工作的通知》,明确能源审计工作计划、工作程序和被审计单位、审计期,严格规定工作时间节点,保证了能源审计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同时,修定完善了《节约能源管理办法》和《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将节能指标纳入年度经营承包考核体系,节能指标以能源审计结论为准,为能源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管理制度保障。目前,油田能源审计工作已经作为节能管理的一项常态化工作有序开展。为确保能源审计在技术上做到科学准确、客观公正,油田成立了油田节能专标委,遵循“重点突出、科学先进、实际适用、系统配套”的原则,积级开展节能标准体系建设,共收录2个层次、5个门类的节能标准282项;根据油田实际情况,制定了《油田企业能源审计方法》、《油田企业节约能源统计方法》等5项油田企业标准,使能源审计工作在统一标准下规范进行。

1.4完善审计工作流程,推动能源审计有序开展依据国家和集团公司相关能源审计工作标准和规定,结合油田实际,完善了中原油田能源审计工作流程:年初由技术监督处编制年度能源审计计划,并纳入油田“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体系;油田能源审计项目组根据年度能源审计计划,制定审计实施方案,确定审计目标和具体内容;油田能源审计项目组开展节能监测和现场能源审计,被审计单位如实提供有关资料,积极配合能源审计;能源审计工作完成后,由技术监督处主持召开能源审计项目组、被审计单位参加的审计结论对接会,十日内提交能源审计报告;被审计单位在审计工作完成后三个月内把整改情况反馈给技术监督处及能源审计项目组;能源审计项目组对被审计单位定期回访,监督整改,将整改效果反馈给技术监督处进行考核。

2抓住重点环节。科学合理开展能源审计工作

2.1抓住能源消费环节,实施能源管理审计电力、天然气、油料是油田能源消耗的主要部分,钻井系统以柴油、电力消耗为主;供热、供水系统以燃煤、电力消耗为主;油气生产系统以电力、天然气消耗、流程中原油损耗为主作为审计重要环节。分析各系统能源利用状况,挖掘节能潜力,抓住从节能部署、工艺技术、工程改造措施等方面的主要矛盾,找准能源管理审计的切人点。

2.2抓住能源管理环节,实施能源管理审计中原油田在能源审计工作中,综合考虑生产、技术、管理等因素,从加强精细化管理人手,客观评价,在审计过程中突出三个重点:(1)把能源管理环节作为审计重点。主要包括:管理机构审计,检查是否自上而下形成一套完善的节能网络管理体系;制度建设审计,检查是否建立健全了能源管理制度及相应考核办法;计量管理审计,检查是否采用了完备的计量手段,计量数据是否准确;统计管理审计,检查是否实行三级能耗统计管理,统计数据是否齐全、准确;定额管理审计,检查是否实行能源管理指标的树标对标达标管理,制定能源消耗定额;节能监测管理审计,检查是否对重点用能单位和设备定期监测,动态调整节能部署;节能技改管理审计,检查是否定期开展节能潜力分析,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和新技术推广。(2)把能源消耗的真实性作为审计的重点。通过核查财务凭证和供应部门进出料单,对被审计单位的电力、原油、天然气、成品油及原煤等各类能源消耗量进行审计。如:电力消耗审计是通过核实计划部门下达的电力消耗计划、基层单位实际消耗电量以及财务部门支付电力费用是否一致,核查电力消耗的真实性。(3)把节能项目资金管理规范性作为审计的重点。主要核实资金使用是否规范、有无虚报项目套取资金、节能资金实施效果分析,以及通过节能项目后评估,分析节能降耗影响因素。

2.3科学确定审计内容,客观评价能源管理水平为做到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被审计单位的能源管理水平,依据能源审计相关标准,结合油田生产实际,一是中原油田能源审计工作公正性声明,保证审计工作不受行政干预,按同一审计标准公平、公正开展;二是确定审计内容,即:“能源管理状况、生产工艺及能源流程、能源计量及能源统计、能源定额管理、能源消费结构、用能系统综合能耗及实物能耗、能源消费指标计算分析、能源成本指标计算分析、节能量计算、用能设备运行效率计算分析、节能技改项目、节能潜力”等;三是按照油田下达的能源考核指标进行审计比对。

2.4以能效测试为手段,提升能源审计水平在能源审计过程中,中原油田坚持以能效测试为手段,采用可信的数据为评价依据。在能耗变化影响因素分析上,从管理节能、结构调整节能、技术节能3个方面建立科学的分析模型,应用适当的计算方法,分析影响趋势并做出评价;在用能设备能耗分析上,对重点用能环节和生产工艺进行能效测试,使能源审计工作可通过可靠的基本数据,进行定量分析,进而科学分析节能潜力,提出有针对性的能源管理建议、节能措施和节能技改项目。

3围绕油气生产特点。开展能源审计工作

3.1钻井系统方面

已完成了全油田6家钻井公司中的钻井一公司、二公司、三公司、西南钻井公司、塔里木中原钻井公司等5家单位的能源审计工作。重点对柴油、电力等主要能源消耗状况、节能技术改造、能源定额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审计,提出了“针对不同钻机类型、井型、区域制定柴油消耗定额,推广空气钻井、旋转冲击钻井、垂直导向钻井等技术,采用节油装置,优选与螺杆相匹配的高效钻头提高钻速,对运行设备进行运行参数合理匹配以及西南钻井公司网电钻机参数优化”等建议及技改项目。实施后,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全油田钻井生产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比“十•五”末下降了15%。

3.2供热、供水系统方面

在供热管理处、供水管理处审计过程中,重点对原煤、电力等主要能源消耗状况以及燃烧效率、散热损失和用能管理水平进行了审计。指导制定了《供热站经济技术运行等级达标考核标准》,明确了42个供热站经济运行等级,提出了达标考核标准以及减少供水流失、优化供水工艺参数等能源管理工作经验6项、提出管理措施3条、节能建议7条、技术措施5个、治理方案2项,实施后,采暖期每平方米供暖用能由28.4千克标准煤下降到19.8千克标准煤。推广应用锅炉DCS控制系统,与热网微机监控系统联网,系统热效率提高了3%。

3.3油气生产系统方面

共完成了中原油田分公司4个采油厂以及石油化工总厂、天然气产销厂、天然气处理厂的能源审计工作。针对机采、集输、注水、电力等四大系统,坚持“简单、适用、安全”的优化原则和“低能耗、高效率”的技术思路,提出了“濮城、文留、胡庆、文卫马油田集输系统优化方案”、“卫城注水系统泵控泵(PCP)改造方案”等节能技措项目9个,建议32条。采纳实施后,取得显著节能效果。如:对濮城油田、文留油田集输系统进行优化,停运濮一联、濮二联、文三联原油脱水、原油稳定等工艺,更新改造高耗能、低效率的输油泵、锅炉、加热炉、负压螺杆压缩机等设备,降低能耗、提高综合运行效率。整体优化改造后,集输系统效率提高3.2个百分点,加热炉效率提高1.2个百分点,机泵设备运行效率提高5.3个百分点,吨油处理综合能耗降低3.67千克标准煤。年节电554万度,减少天然气消耗240万方。

4以能源审计为手段。促进能源管理水平

通过能源审计,油田针对提出的管理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了能源管理体系与制度的建设。在组织管理上,进一步健全由油田主管部门主管、相关专业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各用能单位为实施主体的节能管理模式,基层单位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四级节能管理网络;在制度保障上,修订完善了《能源审计实施办法》等8项制度;在目标责任管理上,实施了目标责任考核,促进油田节能管理工作实现了“五个到位”(组织机构到位、制度保障到位、目标责任到位、检查考核到位、奖罚兑现到位)。促进了能源计量管理水平提高。通过能源审计,油田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由2006年的82.6%达到现在的98.7%、检定率由76.2%达到现在的97.2%。计量管理的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按照“系统计量分开,设备计量到位,定期准时校验”的原则,绘制了能源计量网络图,建立了能源器具管理系统,促进了能耗数据录取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解决了以往能源计量不准、管理考核困难的问题。促进了能耗测试技术水平提高。能耗测试做为能源审计工作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油田进一步加大力度,在做好单台设备节能监测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转向主要生产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的测试、分析和评价。能耗测试工作从简单的节能测试向实用性的分析、评价、评估转变;从单一的节能测试向综合型的测试转变;从主要面向采油厂逐步向钻井、供水、供电、炼化等领域拓展。2006年以来,共完成了58个项目的系统效率测试评价、评估工作,为油田节能管理发挥了可靠的专业技术支撑。促进了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实施的针对性。油田管理部门和生产单位根据能源审计提出的节能技术改造建议,围绕钻井、供热、机采、集输、注水、电力等重点耗能系统,遵循“工艺简化、系统优化”的原则,对项目进行了合理的统筹安排,重点加强了节能改造项目实施前测试、分析,明确了节能挖潜方向和工艺路线;对实施后的节能改造项目进行测试后评估,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分析。20O8年,实施完成节能项目3项,累计节能3623吨标准煤;21309年,实施节能项目4项,累计节能12584吨标准煤;2010年,实施节能项目6项,累计节能21844吨标准煤。

5下步工作思路及措施

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实践,中原油田在能源审计工作上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取得了显著效果,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通过能源审计,有效地促进了油田节能工作的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管理,推进了油田节能降耗的深入开展。下一步,我们将以“巩固、完善、提高”为工作思路,以打造中原油田能源审计品牌为工作方向,力争成为同行业技术领先的能源审计单位,为油田节能降耗管理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5.1继续开展好能源审计工作在全面完成油田第一轮能源审计工作后,结合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查找不足,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审计手段,为下一步能源审计工作打好基础。

5.2建设完善审计标准体系开展《石化企业能源审计方法》、《油田能源定额方法》等标准的制订工作;继续完善油田节能标准体系建设,制定油田急需的标准和制度;在完善能源审计作业指导书的基础上,形成油田能源审计工作标准。

5.3继续强化培训取证工作采取送出去、请进来、内部集中组织或自学、参加权威部门组织的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强化人员技术业务培训和资质取证工作,同时,继续充实专业技术人员到能源审计工作中,使^员技术素质和审计资质不断有新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