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礼仪差距范文
时间:2023-10-27 17:31: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方礼仪差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对比中西方发展的历史,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是鉴别中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产生中西方文化礼仪的重要基础。西方人认为:每个人有着自己的独特身份和个性,而千万个个性和身份独特的人才能构成丰富多彩的世界,在西方看来,只有尊重每个人的利益,发挥每个个体的优势,才能够有社会的发展,特别经常用“天助自助者”来阐述个人主义,这成为西方专有的文化符号,也成为西方文化礼仪的重要出发点。特别是在基督教的传统中,对个人更是突出和强调,在不断传承和发展中尊重个人隐私成为西方文化礼仪中一个公允的价值观念和基础,而这一点也经过不断地发展成为世界上礼仪的共识。应该看到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不等同于自私和利己,而是在尊重个人的利益与价值的同时,实现集体和社会的发展。在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认同上的不同出现了西方人特有的对家庭、友谊的不同理解,出现了对个人尊重的西方文化礼仪。在中国的文化和传承中集体主义一直是广为推崇和赞扬的美好事物,无论是孔子的仁爱思想还是墨子的兼爱思想都对集体主义有着共同的肯定与鼓励,在中国传统意识中,有集体作为基础才能够有个人的利益,“大河没水小河干”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中国传统思想里更加强调集体的奋斗,个人的成功属于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鼓励那些为了集体而做出个人利益牺牲的人。在这样的认知条件下中国文化礼仪更加重视集体主义,往往会出现对集体主义的膜拜,中国文化礼仪在表现形式上就变得更加含蓄和谦虚,带有强烈的“东方智慧”的风味。
2家庭观念不同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西方家庭结构较为简单,基本为“父母———孩子”的二元结构,多数老人在经济独立或者有自理能力时采用分开居住的方式,老人更愿意从精神和荣誉上给年轻人以指引,而很少从金钱、体力上给年轻人以帮助。而青年人认为自己代表着希望,如果跟老年人长期住在一起将会在荣誉、自尊、能力方面受到损害,因此也不会轻易组成老少几代、亲戚朋友的大家庭,这是西方社会的文化特色,同时也产生了西方文化礼仪的特点,对于西方家庭,成员被视为平等的主体,每个人有平等的发言权,因此,可以看见西方的孩子直呼祖父母的名字,而这一点在中国无疑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才是家庭幸福和家族兴旺的标志,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中国家庭的结构属于“老人———子女———孩子”三元结构,家庭成员在一起居住和生活,在家庭中年轻人对老人的尊敬和服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家庭尊重老人的经历、付出和指挥,老人在家里有特殊的荣誉和特权,特别是在经济活动中,中国家庭有彼此支持和相互依赖的特点,这使得中国家庭更加重视自身的修为,避免因自身的不足和缺失,给整个家庭的其他成员带来损贬,这就使中国家庭成为成员共同认可的单位,因此,中国家庭具有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和荣誉感。反映在中国文化礼仪上,中国更加注重“尊老爱幼”,遵循在礼仪上突出秩序,在秩序上强化尊重。
3对民族主义认同差距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篇2
一、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
1.交际礼仪的文化差异
中国人日常见面打招呼,一般都是关于吃饭、去处、去做什么事情等,这使得人们感觉到一种亲切感。然而在西方国家,这种寒暄方式反而会使对方感觉到突兀、尴尬,甚至厌恶,在他们看来这种打招呼的方式是在“盘问”,是在打探他们的私生活。对于西方人来说,日常问候只需一声“你好”或标明时间来区分的问候:“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又如,尤为特殊的是,英国人见面一般只谈论天气:“今天天气很好啊!”
在称呼上,汉语中一般只有彼此很熟悉甚至亲密的人才可以直呼其名。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则在很大范围内都可以“直呼其名”。在英语中,“先生”和“夫人”是用来称呼不知名的陌生人的。对于女性来讲,十几或二十几岁称呼为“小姐”,之间不分长幼尊卑,已婚的可称其“女士”或者“夫人”。家人之间可以互称姓名或者昵称,可以叫父母的名字。所有男性长辈均称之为“叔叔”,所有女性长辈均称之为“阿姨”。而在汉语文化中,一定要严格分清老幼辈分等关系,否则就是及其不礼貌的。
在告别语方面,中英两种语言差距也较大。如医生和病人告别的时候,汉语中多数会说“多喝温开水”“注意加减衣服”“好好休息”之类的话,以此表示对病人的关切。但英语中这样的表达往往会被认为是唐突和冒犯,西方本文由收集整理人一般只是简单地用“请多保重”或者“祝您早日康复”等来表达。
2.餐饮文化的差异
中国有句俗语“民以食为天”,可见中国人是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的。中国菜肴素来讲究色香味形意俱全,营养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而西方国家则是讲究科学的饮食,注重营养的搭配以及吸收。西方人的饮食多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健康状态,似乎不太讲究色香味形意的搭配。
对于餐饮氛围,中国人很享受喜庆热闹的氛围,喜欢大家围在一起营造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国人在餐桌上没有很特别的礼仪,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而西方人则享受幽雅娴静的用餐环境,他们很重视自己的用餐礼仪,强调文明用餐,如在进餐时绝对不能发出不雅的声音。在宴请礼仪方面,中西方也是各具特色的。在中国,向来都是以左为尊,地位最尊贵的客人要被安排在最左边的上座位置。而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女宾的席位要比男宾的席位稍高些,男士要给自己右边的女宾拉椅子,以示其对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在用餐时要端正而坐,他们认为低头,弯腰或者用嘴凑上去用餐,都是很不礼貌的行为。用餐时,西方国家的主人不提倡大肆饮酒,而在中国的餐桌上酒却是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也是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二、中西方教育背景的文化差异
教育是所有国家振国固邦的重要因素,中西方国家都着力发展现代化教育,推动教育改革与创新。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包括与教育有关的一系列环节的改革与创新。这其中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尤为重要。
就教育模式来看,考试是当前世界各国选拔人才的最主要手段。然而,考试在各国考试又存在很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就体现在各国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上。
深受几千年来科举考试制度的影响,中国历来重视考试成绩。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政府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我国的教育事业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张提供了了大量的人才。但由于受种种的社会因素及某些传统观念的束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教育事业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就美国而言,美国的基础教育及其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我国的基础教育相对漠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尤其是不够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的培养。中国的家长和学校都将“应试”作为学习的目标。
就国际数、理、化“奥赛”而言,我国对其重视程度无疑超过了任何国家。某位参赛选手在“奥赛”中获得了金牌,其省教育部门的领导及学校地领导和教师们为其组织了隆重的仪式并全程拍摄,此段拍摄在其省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相比之下,美国教育对此事要很漠然得多,有甚至连相应的正规辅导也不进行,这仅仅被看做是对学生某种能力的日常测试。
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及其成功经验,对中美教育的差异发表了自身的见解:杨振宁教授指出:“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10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国学生思想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杨教授还通过他所指导过的中国研究生总结了中国学生的某些共性:在考场上游刃有余,一到实验室却不知所措。他曾在一次演讲中用一个生动事例来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对一个将上海交通地图背熟了的外地学生和一个完全没有背上海交通地图的上海本地学生进行有关上海交通知识和能力的测试。在考场上,外地学生的分数遥遥领先,当两人进入上海市内交通中进行实地比赛时,外地学生不知费了多少周折才能成功,而上海学生却能轻车熟路地达到目的。
就具体的教育实践而言,中国的传统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轻视能力的培养;重视分数的提高而轻视人格的塑造培养。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不可能有真正的培养出学生和人格本位,培养出的只能是分数本位。
基于以上差异,经过反思,我们得到如下几点认识:
其一,我国的基础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强弱不等的现象。强是指我们过多强调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全面传授和牢固,过多强调对学生考试能力的训练扎实而有效。弱则是是指我们对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普遍薄弱,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
篇3
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是一国人民在一定历史和社会背景下经过长期劳动创造的产物,表现为一定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准确地说,文化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历史传统、风俗人情、文学艺术、生活方式、价值判断、思维形态的总和。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演进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的民族特色,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语言就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构成,当然也就对文化本身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文化的发展和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语言的发展又必须受到文化的制约,不能脱离本民族的文化发展。另一方面,本民族文化的稳定性、持久性和传承性等特点都制约着语言形式和语言习惯的突破。要想更好地学习英语,进行英美文学翻译,首先必须明晓一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因为文学翻译是用一国语言的文化形式去重新组合另一国的语言文化实践活动,文学翻译必然涉及语言的审美情趣、文化心理和民族特色等,是多学科综合的跨民族的文化交流活动,在翻译的过程中体现着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感知过程。因此,做好英美文学翻译必须平时多了解英美文化差异,多了解英美国家的社会价值评价尺度和道德审美标准,多了解中西文化价值差异。
翻译文学作品,对于译者来说并不是简单的二传手。尽管每个翻译者都不可能百分百地忠实于原著,当然也不能完全立足于自己的文化背景和角色感知立场。为此,译者应尽可能地完成角色转变,一部作品由一国之作者到读者,再到另一国之读者,译者要经过多重的思维和角色转变,才更好地忠实原文,同时又能很好和本国读者对话。就好像一个美国厨师做出一道非常好的牛排,那么中国的厨师就要在掌握美国厨师制作牛排方法的基础上,选用中国的牛肉,制作具有美国风味的中国牛排。我们的译者就是这个中国厨师,除了掌握语言本身的规律、思维和角色的转变程度及有效性也是影响英美文学翻译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的学生必须具有思维的角色转换意识。
风俗是指当地人的生活方式、礼节风尚和习性,它受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学等方面的影响,英美文学翻译应充分考虑英美国家的风俗习惯。例如,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喜欢和讨厌的动物,所以,宠物就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并表现出不同的风俗人情。中国人一般都鄙视狗,通常用狗来比喻或形容坏人或不好的事情,但是英美国家则不然,他们一般都对狗有着较多的好感,在他们的思维里,狗是忠实的朋友,所以在英美文化中,“狗”就会常常用来形容人的生活,并由此派生出许多谚语习语。还有“猫”也是一种小动物,是英美国家比较喜欢的宠物,在他们的习俗中,猫天资聪明,多用来比喻或形容女人。
再如,中国人常用“红”来形容年轻女性,比如“红妆”代指女子的盛装,“红颜”代指“少女”。但是在英美国家,他们习惯上用“red”表示和中国相距甚远的意思,“gointored”指“出现赤字”,“seered”意为“气得发疯”“大发雷霆”,“paintitred”则指“把某一个事物形容成非常可怕的样子”。此外,礼仪之邦中国历来都尊老敬老,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老”这个词用来形容对人的尊敬,比如“李老”、“陶老”等,因为我们中国,年长就是代表着阅历,代表着智慧谋略,代表着德高望重。但是,在英美国家,“old”则是赶不上时代的艺术,代表着落伍,在西方的习惯中,年龄都是个人隐私,特别是女性,非常忌讳别人问及年龄等。这些都是中西风俗文化差距,只有了解这些,才能很好地进行英美文学翻译,真正实现中西文化相容,思想相通。
二、小结
篇4
关键词:英美文学 翻译 文化
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不同的文化体现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翻译是文化交流和传递的桥梁和纽带,沟通世界文化,融合人类共通的思想和情感,文学翻译是人类思想和情感交流的最为重要和持久的方式。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是帮助中国人感知外国文学的最为主要的方式,也是丰富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促进中西思想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借助这扇翻译之窗,可以让我们看到更宽更广的西方世界,感知西方思想文化,也能够更好地促进中国文化的对外输出,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推动中外文化发展,促进世界文学的繁荣。英美文学要保证引入中国时保留英美风味,而又合乎国人思维,这就离不开翻译思维的构建。
一、 翻译思维构建的意义
语言是思维形式的载体,不同的语言形式,背后是思维模式的差异。文学翻译从表面看是语言形式的转换,而其依据的却是不同民族的潜在思维形式。英美文学翻译不仅是语言文字的转化,更是中西思维的沟通和衔接。从高校英语教学的角度来看,首先,构建英美文学翻译思维有助于高校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英美文学作品是英美国家文学大家创作出来的优质作品,不但具有很好的表现句式,还有良好的英语素养、较高的艺术修养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他们的语言生动鲜活,成语和习语等内涵丰富,语言富有表现力,翻译英美文学能够很好地感知英语习惯,积累英语词汇和句式,练习语言表达艺术,更好地感知英语思维,锻炼英语思维,使原本单调乏味的语言变得生动鲜活富有内涵,提高了英语的写作思维能力和语言表现力。其次,中国著名的翻译家严复提出语言翻译要做到“信、达、雅”,构建英美文学翻译思维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信、达、雅”的翻译思想。英美文学翻译首先要做到“信、达”,真实地译出英美文学作品的情节、情感、思想,把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翻译过来后,形象不走样,情感不消解,思想不变味。在此基础之上,还要对文句进行必要的修饰润色、调整和滤化,让文学作品更有艺术性,更有文采,以便更好地传播西方文学。所以,构建英美文学思维对于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水平,以及促进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二、 基于中西方文化差异,构建英美文学翻译的角色思维转换意识
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是一国人民在一定历史和社会背景下经过长期劳动创造的产物,表现为一定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准确地说,文化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历史传统、风俗人情、文学艺术、生活方式、价值判断、思维形态的总和。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演进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的民族特色,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语言就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构成,当然也就对文化本身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文化的发展和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语言的发展又必须受到文化的制约,不能脱离本民族的文化发展。另一方面,本民族文化的稳定性、持久性和传承性等特点都制约着语言形式和语言习惯的突破。要想更好地学习英语,进行英美文学翻译,首先必须明晓一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因为文学翻译是用一国语言的文化形式去重新组合另一国的语言文化实践活动,文学翻译必然涉及语言的审美情趣、文化心理和民族特色等,是多学科综合的跨民族的文化交流活动,在翻译的过程中体现着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感知过程。因此,做好英美文学翻译必须平时多了解英美文化差异,多了解英美国家的社会价值评价尺度和道德审美标准,多了解中西文化价值差异。
翻译文学作品,对于译者来说并不是简单的二传手。尽管每个翻译者都不可能百分百地忠实于原著,当然也不能完全立足于自己的文化背景和角色感知立场。为此,译者应尽可能地完成角色转变,一部作品由一国之作者到读者,再到另一国之读者,译者要经过多重的思维和角色转变,才更好地忠实原文,同时又能很好和本国读者对话。就好像一个美国厨师做出一道非常好的牛排,那么中国的厨师就要在掌握美国厨师制作牛排方法的基础上,选用中国的牛肉,制作具有美国风味的中国牛排。我们的译者就是这个中国厨师,除了掌握语言本身的规律、思维和角色的转变程度及有效性也是影响英美文学翻译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的学生必须具有思维的角色转换意识。
风俗是指当地人的生活方式、礼节风尚和习性,它受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学等方面的影响,英美文学翻译应充分考虑英美国家的风俗习惯。例如,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喜欢和讨厌的动物,所以,宠物就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并表现出不同的风俗人情。中国人一般都鄙视狗,通常用狗来比喻或形容坏人或不好的事情,但是英美国家则不然,他们一般都对狗有着较多的好感,在他们的思维里,狗是忠实的朋友,所以在英美文化中,“狗”就会常常用来形容人的生活,并由此派生出许多谚语习语。还有“猫”也是一种小动物,是英美国家比较喜欢的宠物,在他们的习俗中,猫天资聪明,多用来比喻或形容女人。
再如,中国人常用“红”来形容年轻女性,比如“红妆”代指女子的盛装,“红颜”代指“少女”。但是在英美国家,他们习惯上用“red”表示和中国相距甚远的意思,“go into red”指“出现赤字”,“see red”意为“气得发疯”“大发雷霆”,“paint it red”则指“把某一个事物形容成非常可怕的样子”。此外,礼仪之邦中国历来都尊老敬老,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老”这个词用来形容对人的尊敬,比如“李老”、“陶老”等,因为我们中国,年长就是代表着阅历,代表着智慧谋略,代表着德高望重。但是,在英美国家,“old”则是赶不上时代的艺术,代表着落伍,在西方的习惯中,年龄都是个人隐私,特别是女性,非常忌讳别人问及年龄等。这些都是中西风俗文化差距,只有了解这些,才能很好地进行英美文学翻译,真正实现中西文化相容,思想相通。
综上所述,中西方文化在、历史典故、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方面都渗透于各自民族的语言表述之中,只有深深明晓中西文化的个性差异,通晓中西文化的内涵,才能在翻译中做到“信、达、雅”,把英美国家的文学翻译成符合英美情又具备中国味的好作品。语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交际语言能力;文化;文化导人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社会交往,尤其是跨文化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技术不断更新和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的需要。简而言之,也就是培养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一、交际语言能力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于1972年最早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这一概念。在这之前乔姆斯基(Chomskv)提出了语言能力的概念,他把语言能力定义为“说话人一听话人对自己语言的知识”,也就是人们赖以生成句子的语音、词汇,尤其是语法知识。海姆斯认为语言能力的概念过于理想化。排除了交际这一语言的根本社会属性,针对这一概念的不足。海姆斯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强调语言的社会化特征和语言的交际功能。海姆斯的交际能力主要指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形式上的可能性(formallypossible),指的是遣词造句的准确性或可接受性;第二,心理上的可行性(psychologicauyfeasible),即生成的语言是否能在心理上为听者或读者所接受或理解,不会给他们造成理解上的困难:第三,语境上的得体性(contextuallyappropriate),即指在交际使用中的语言要符合语境的要求,一个人说话或写作的风格应与谈论的话题一致,符合听者或读者的特点,适合交际的场合;第四,交际中的实现性(actuallyperformed),指的是遣词造句是否符合语言习惯,有些生成的句子语法正确,也能被他人理解,但不一定地道。不符合语言习惯。海姆斯的交际能力概念对后来的语言教学和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交际能力也逐渐成为当代外语教学的目标。
海姆斯的交际能力概念被卡内尔和斯维恩(CanaleandSwain)进一部充实和发展,他们提出了一个影响更大的交际能力模式,包括语法能力(grammaticalcompetence)-遣词造句的能力,即语音、词汇、造句等语言知识,社会语言能力(soeiolinguisticcompetence)一根据时间、地点、对象和场合确定说什么和怎么说的能力,语篇能力(textualcompetence)一组句成篇。把语言和内容相结合的能力,和策略能力(slrategiccompetence)一交际时如何开始、继续、调整和切换话题,利用各种策略让交际活动顺利进行的能力。这一模式在外语教学界影响更大。
但至今为止对交际能力做出最全面阐述的是语言测试学家巴奇曼(Bachmanl于1990年提出的交际语言能力(communicativelanguageability)概念。他认为交际语言能力由三部分组成:语言能力(languagecompetence),策略能力(strategiccompetence)和心理一生理机制(psyehophysicalmechanisms)。语言能力包含语言组织能力(organizationalcompetence)和语言运用能力(pragmaticcompetence)。语言组织能力指的是前面提到的语法能力和语篇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则包括施为能力(illocutionarycompetence)和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competence)。其中施为能力主要与语言的四大功能有关:概念功能(表述经验),操纵功能(操纵周围世界),探究功能(扩展知识)和想象功能(以幽默与审美为目标)。社会语言能力又包括三个部分:方言和语域,文化参照和修辞格,语言的自然性。方言又分为地理方言和社会方言,语域关系到人们使用语言时讨论的话题,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交际的媒介(书面语或口语)。文化参照指有特殊社会文化意义的人物、事件、地点等。策略能力指的是运用语言知识、说话规则、交际策略传递和理解交际信息的能力。巴奇曼认为策略能力是影响一切交际语言运用的重要因素。心理一生理机制则指交际活动所涉及的心理、神经、生理机制。
根据巴奇曼的观点,交际语言能力的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关系可理解如下:知识结构和语言能力是语言交际的原动力,通过策略能力在交际活动中的贯穿以及心理一生理机制的调节来达到交际的目标;三者相辅相成。
可以看到在上述三个模式中。交际语言能力都涉及到了与心理思维与社会文化习惯相关的因素,如心理上的可行性,交际中的实现性,社会语言能力,策略能力,文化参照,心理一生理机制等。可见交际语言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倚重语言知识的教学,必须结合文化的导入。
(一)语言与文化
语言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都是某种文化的反映。掌握好一门外语并不意味着就能和该语言的使用者畅通无阻地交流,还必须掌握影响该语言运用的相关语言策略、语言行为模式、民族心理等,这些都是文化的内容。这就是为什么有些高分学生无法胜任交际任务,因为他们的文化学习与语言学习有差距。
文化通常被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包括社会制度、行为模式、价值观、世界观、民族心理、审美标准、思维模式以及文学艺术、哲学等社会科学和各种自然科学的成果等。狭义的文化又可称为普通文化,如风俗习惯、礼仪、禁忌、节日庆典、婚丧等。不论广义的文化还是狭义的文化都影响语言的运用。
广大英语学习者都知道,在日常交际语言上,如问候、致谢、恭维赞扬、邀请等场景,在称谓上以及隐私观念上体现了巨大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如不掌握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际时就会给对方造成困扰,给双方带来不快,影响交际的进行。
不同的价值观、时间观和思维模式造成了社会文化的差异,而这些也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重要原因。比如中国学生在讨论个人事情或观点时总是习惯用“we”,而母语为英语的人则会用“I”。这体现了不同文化的不同价值观。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潜力的发挥。个人目标和价值的实现,个人利益的追求,注重个体的人格,倡导的是个体主义。而中国文化轻个体人格,注重“群己合一”,注重群体关系的和谐和群体利益的维护,突出社会的人格,倡导的是集体主义。蔡君梅(2005)在研究中发现,中美大学生在自我介绍时,中国学生热衷对过去居住环境的描写,而美国学生偏爱对理想的探讨。这是因为中国文化视时间如圆环旋转。冬去春来,周而复始,人们在环性时间观念影响下。生活在一个传统导向的社会,常常向后看,立足于过去,认为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是今天的参考和准绳;而西方文化视时间如直线延伸,去而不复,把时间看成是伸向未来的道路,因而着眼于未来。
现实的英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语言教学上,以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培养为重点。在语言教学中虽然也有一定的文化导入。但不够系统、全面,有待加强。以下对文化导入的内容、方法和途径稍作探讨。
二、文化导入
(一)文化导入的内容
社会文化背景的导入。知识结构和语言能力是语言交际的原动力。知识结构当然包括文化知识,这里主要指广义的文化。理解社会文化背景是理解语言的基础。文化的习得首先要依据于语言的输入。文学作品是了解社会制度、民族心理、文化习俗、价值观、审美标准等最丰富生动的语料。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文学作品作为课外读物来补充文化营养,也可在课内组织学生一起阅读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代表性片断。报刊是了解当前社会问题,了解生活阶层以及阶层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信息来源,而且语言通常精辟现代。影视作品也是吸收文化营养的另一重要途径,往往更加直观生动。
语言使用规则的导人。这涉及到狭义的文化所提及的礼仪、禁忌、风俗习惯等,即在一定的场合如婚丧、庆典、节日、致谢、恭维赞扬时什么可以说,什么不可以说,该怎样说。在低年级的日常口语训练时,可加强他们这些方面相关的文化意识。形成一种文化习惯。
重视词汇和短语文化意义的导入。同一词语在不同文化中的文化内涵不尽相同。如“weddinds”在中西方文化中就包含不同的程序不同的内容,意境也不完全一样。在词汇教学中,除了向学生介绍基本意义外,还须解释其文化意义和文化差别。使学生在交际中正确领悟对方的含义。此外。英语成语常有特别的典故和文化来源,如不了解文化背景,就会产生歧义。如“Greekgift”,看到gift这个词,感觉应是件令人开心的事情,但这个成语却有截然相反的含义。它来源于古罗马史诗《埃涅伊德》,故事中希腊人一直无法攻下特洛伊城(Troy),后来想出一个木马屠城计:假装撤兵回希腊,但留下一只巨大的木马放在城外作为礼物,宣称要送给特洛伊城求和。特洛伊人欢天喜地地将藏有希腊精兵的木马拖进城内,使希腊大军一举攻陷特洛伊城。因此“Greekgift”后来就表示危险或害人的礼物。
(二)文化导入的方法
文化导人的方法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文化对比。对于选择好的要导人的文化项目,先看看母文化当中有无对应项,有的话就可对比分析。指出两者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促进文化理解。这同时要求对母文化有较深的了解,但现在不少学生对本国文化也不甚了解。比如有学生不了解“喜蛛”的文化内涵。所以文化对比也能促进学生对母文化的了解,进而提高他们对这种文化对比的兴趣,达到了解目的文化的目标。
如选择导入的文化项目在母文化中没有对应项,就可用描写的方法来解释阐明,当然我们可借助现代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从视觉、听觉多方面加强信息输入的刺激度,使学生更生动形象地掌握这一文化项目。
(三)文化导入的途径
依据现有教材。文化导入和英语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应同步进行。文化导入不应当脱离为提高学生英语能力而设计的教材。在教学中应依靠现有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用对比或描写的方法适当导入。现在的英语教材覆盖了较广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科技知识,教师应先理解掌握好,设计好最佳的导人方式,贯穿于语言教学中。还可寻找或自编一些既覆盖了较合理安排的语言知识的地道的语料,又包含了干扰跨文化交际频率较高的文化项目的教材,使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同步提升。
设计课堂交际活动。在课堂中设计一些日常交往中涉及到文化因素的场景,如birthdayparty.visitingfriend等,安排学生做roleplay.通过模拟情景以及实际的操作和对话练习让学生形象地体会、理解并运用学到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语言交际的规则,磨练他们的交际策略。同时还可安排其他学生做groupdiscussion.对情景模拟中的学生违反了文化背景知识和语言运用规则之处指出并改正,来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
借助现代多媒体手段,充分利用图片、电影、电视、幻灯等加强视觉和听觉冲击的教学工具,让学生充满兴趣地直观地了解西方文化。
篇6
关键词:职业化职业素质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国家提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更加重视职业教育的大好形势下,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更应该认真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教书育人能力,使自身的职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此,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谈教师职业化。
1 职业化的内涵
1.1 职业化的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将“职业”一词解释为:①官事和士农工商四民之常业;②职分应作之事;③指职务,职掌;④指事业;⑤指个人服务社会并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在西方世界,他们所信奉的神学把“职业”定义为“天职”。德国人路德在西方新宗教改革运动中提出了“天职”的概念。“天职”被引进到中国以后,在汉语中却一般把它译为“职业”。“天职”这个词本来对应于英语中的“神召”一词,内含一个宗教上的概念:上帝安排的任务。由于中西方文化氛围以及的差异,汉语中的“职业”一词,很难传递出西方宗教语言的“天职”中所包含的神韵。现代科学管理把“职业化”定义到非常高的标准。
1.2 职业化的意义
职业化是每一个职场中的人都应该具备的职场素质。职业化是每一个职场的基本生存准则,也是职业人必须遵循的第一游戏规则,更是作为职场人士获得发展的基本要件。它是国家与国家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必须遵守的道德与行为规范。如果你想成为职场中的成功者,想要取得职业生涯的辉煌,就必须懂得并坚守这个规则。
在一定意义上说,“职业化”是一种潜在的文化氛围,是一种在职场中专用的语言和行为规则。职场中的人都用这种语言说话,都用这种行为和道德准则来办事,而一个非职业的人往往不能拥有这种语言和行事规则,因此总是和职业人士合不上拍。如果你在职场中不能跟上别人的节奏,慢慢地,你就会被别人甩在后面,不会有什么前途可言。
职业化的过程就是普通员工成为卓越员工的过程。职业化能让我们每一个人,摆脱束缚,重新归零,再获新生!如果你要成为职场中的佼佼者,成为优秀的职业人士,就必须拥有职业化精神。
1.3 职业化的含义
香港某集团公司董事陈育辉先生认为:“职业化,老板用打工的心态决策,老板不要做员工的事情。员工用老板的心态打工,员工不要想老板的事情”另有某管理顾问公司董事长景素奇先生认为:“职业化就是职业素养的专业化,职业化分三个部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
“职业化”的含义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套规则,是对事业的尊重与执著热爱,是对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是追求价值体现的动力,是实现事业成功的一套规则。“职业化”就是对职业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1.4 职业化精神的塑造
职业化的含义要求我们,按照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来塑造自己,它有很多外在的素质表现,比如行为规范、着装、形象、礼仪礼节等;也有很多内在的意识要求,比如思考问题的模式、心智模式和内在的道德标准等等。
职业化员工要具备以下基本特征:用理性的态度对待工作;细微之处能体现专业;高效率与高效益的统一;别人不能轻易替代;思想要奔放,行为要约束、意识要超前;个性的发展要适应共性的条件;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做合适的事情。以上这些基本特征,就是职业化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职业化精神塑造 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职业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
2.1 熟悉一线,注重应用
职业教育的教师都应该是理论或技术的“应用型“教师,无论是教授技术基础理论课还是教授技术专业理论课,着眼点都是应用。
2.2 重职业道德,具有“关键能力“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无不重视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品德风范感召学生。教师只有重视个人的师德修养,做到为人师表,才能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职业教育的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进入生产、管理、经营一线上的岗位,这就要求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关键能力”。
所谓“关键能力”是指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心理承受能力、合作能力、公关能力等非技术性的职业素质。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关键能力,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关键能力
2.3 不断获取新的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正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的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会产生大量的问题。教师要在告诉他们一些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此,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
2.4 具备职业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
职业教育教师要结合实践和亲身体会,善于发现问题,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研究的阶段成果立即付诸教学实践并进行修正。
3 职业教育教师现存的差距和改进措施
3.1 存在的差距
a.素质有余而“职业”不足:普遍缺乏系统的先进的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育理论和理念
b.对课程的把握理论多于实践,而且理论落后于实践
c.对职业实践课程知之甚少,操作动手能力差
d.对学生的特点了解不够、不能做到因材施教
e.部分教师对职业二字有思想顾虑:总觉得是培养蓝领工人,技术含量低,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上有些偏差。
f.教师结构不合理:理论教师偏多而实习实践指导教师不足。
3.2 改进的措施
3.2.1 树立和强化教师的职业观念和职业意识
职业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独特的特点和内容。教师应该加强关于职3.2.2 建立双师型、全能型教师团队
除了文化基础课的教师之外,专业理论课教师和职业实践课教师起码应具有双师性质。
职业学校专业教师人才总体上来说是匮乏的, 并且短期内无法解决,这就要求教师要成为领域内的多面手全能型人才。
3.2.3 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要注重从企业引进一些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建立一支质量高的兼职教师队伍。他们既可以做技术专业理论课的教师更适合于做技术实践课的教师。专职教师在和兼职教师的交流与合作中,可以不断充实完善自己。
3.2.4 通过实施教师职业化,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篇7
论文摘要:西方秘书教育起步较早,既能适应各自基本国情的需要,又能与国际社会经济市场的背景合拍,秘书教育机制比较成熟,职业化特征突出。我国秘书教育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与西方相比,客观上还存在较大差距,高职文秘教育机制与市场要求脱节,秘书职业化进程缓慢,改革势在必行。
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美、法等国已经普遍实现了秘书职业化即指秘书人员单独形成一个职业阶层,按照法律享有权利,履行义务,有一定社会地位,而且能得到法律的认可。在西方,秘书职业很受尊重。美国每年四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三被定为秘书节,人们会向秘书表达节日祝贺。秘书在西方广泛存在于政府机关、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同时,随着秘书工作技术含量的提高,秘书职业专业性日益加强。美国秘书职业就包括41个职位的分工种类,且分为14个工资等级。此外,西方还普遍为秘书工作立法,用法律形式来明确秘书职权范围。例如董事会秘书制度是英美法国家的一种较完善的法律制度。法律规定董事会秘书具有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身份,在公司组织机构中,董事会秘书隶属于董事会,是协助董事会执行业务的助理机构。如上所述,西方秘书的社会职业化程度较高且已相当成熟。
与社会秘书市场职业化进程相适应,西方发达国家在培养专业秘书学校的教育管理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和调整,特别突出了秘书教育的职业化特征,强化学生的秘书职业技能培训,也由此取得了丰富的成功经验。
一、目标定位细,秘书职业培养层次明显
为满足社会对不同秘书需求,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西方秘书教育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定得非常细,秘书职业层次明显。例如美国的秘书教育:高等院校主要培养主管身边的特殊助手型秘书。普通职业高中主要培养通用型秘书。技术成人学校主要对社会人员进行秘书知识培训。德国秘书教育也分三个阶段培养:第一阶段主要掌握一般秘书工作技能,可在国内低层次秘书岗位就业。第二阶段强化训练英、法以及其他欧共体所用语言,同时学习德语文书、信函处理技术等,可在国内就业或在国外自谋职业。第三阶段学习欧盟各国的经贸用语、日常会话及历史、文化、民俗等,强化西班牙第三外语,可在欧盟各国顺利就业。正因为这种细致的职业定位,秘书学校培养的学生往往比普通高校文科培养的学生,在职业技能上更有着优势。
二、课程设置职业化,重实践操作课程
西方国家秘书教育课程设置职业特征突出,特别重视一些实践操作类课程。德国秘书教育一般的秘书理论课程,虽然作为“必修课”,但仅视为入门课程,并非考核重点。但对一些实践性的技术操作课程,如速记、打字、办公计算机程序处理以及外语等,却格外重视,每一门选修课都有确定的指标。美国秘书教育把打字、速记、计算机应用、秘书会计学等列为必修公共课。专业课则根据不同秘书的职业分类来确定。例如法律秘书专业课是企业法、法院及法律事务程序、州法院法律条例;行政秘书的专业课是商业数学、企业法、行政秘书准则。医学秘书的专业课是生物学、生理学、医药法等。在强化公共课职业技能实践的基础上,再根据不同的秘书专业领域来开设专业课,秘书职业定向性特征突出。
三、考核测评职业化,技能量化标准明确
西方秘书考核测评注重的是考察职业技能,例如打字、速记、笔译、听写记录等,除此还要考核英语、商贸语言、交际语言、英文信函写作等。秘书理论课程则不作为考核重点。同时,西方各国在秘书考核测评时都有明确具体的技能量化标准。德国的欧洲秘书培训中心明确要求秘书打字最低200~220键/分钟,速记120词汇/分钟,英语口述同步打字不低于150键/分钟。瑞士的欧洲女秘书高等专科学院要求秘书德文打字280键/分钟,英文打字240键/分钟,德文速记150键/分钟,英文速记120键/分钟。西方秘书职业技能量化特征突出。
四、重视秘书的职业人文素质教育
国外对秘书的职业人文素质要求是由权威较高的秘书协会提出的,是从称职的秘书人员实际素质中归纳、抽象出来的,具有层次性、针对性和可行性。西方非常重视秘书的职业人文素质教育,例如职业个性、职业修养、职业道德等。这些不光是在单独的课堂教学中分类实施,而且在专业实践中落实渗透。除此还把秘书职业人文素质标准同秘书职业培训和职业合格证书考试结为一体,并随秘书实践活动发展而不断调整。
相较于西方,我国正规的秘书教育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真正起步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逐渐成熟,秘书工作已经呈现出社会职业化的特征。现在,秘书已是一个分布于社会各个领域、各行各业的庞大职业群体,已有其特有的职业知识、技能素质要求。秘书职业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秘成为一门热门专业。可以说,当前我国秘书职业化的时代已真正到来。但是,我国的高职秘书教育改革明显滞后于社会秘书市场的风云变化,秘书教育职业化进程缓慢。基于此,应该切实借鉴吸收西方秘书教育职业化改革的成果,加快高职文秘教育职业化进程。
1.秘书培养目标市场化,加强校企合作
以前培养秘书人才的任务完全由高职院校承担,现在应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秘书培养方式实行校企合作,切实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的联系。现在一些培养秘书的高职院校虽然都有学生去企业实习实训的安排,但实际效果不是很好。有些学生反映收获不大,甚至实习实训有走过场的嫌疑。作为培养秘书专业人才的高职院校,一定要和企业保持足够的有效沟通,真正了解现行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秘书。校企合作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培养目标可以根据企业所需不同秘书种类分别制定。高职院校也可以尝试和不同企业签定相应秘书培训协议,将该企业的经营、管理等形式模拟到教学过程中,或者直接把课堂教学挪移到该企业现实生产场面中,使学生感性地掌握该企业秘书所需的知识技能。由于企业对于学校秘书教育的有效参与,秘书培养目标市场化,学生毕业即能顺利上岗。这既节约了企业日后培训的人力、财力资源,也使学校解决了学生找工作难的后顾之忧。
2.优化秘书专业课程设置,突出职业技能培养
必须改变过去秘书专业课程覆盖面太广、综合性和理论性太强的状况。一些涉及政治、哲学、文学艺术的理论课可以适当压缩,适时增加一些统计学、经济应用文写作等专业课以及速记、形体礼仪训练、汽车驾驶等实践课。突出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完全可以在课时安排上有所倾斜,保证实践教学的充足时间,以此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可以给学生多开一些选修课,例如经济法、工商企业管理、会计学等,重视选修课的考核质量,以此来拓展学生就业的宽度,力争把企业秘书、商务秘书、涉外秘书培养融为一体,使学生具有选择多种职业的综合技能。学生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是现代秘书的必备技能,学校要在安排足够课时的基础上,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真正提高英语和计算机的教学实效和质量。
3.实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与秘书实践教学有效衔接
在高校秘书人才学历教育中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适应市场和社会发展需要、加快秘书教育职业化进程的有效途径。我国的秘书职业资格鉴定制度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渐趋成熟,考试方式基本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环境模拟、岗位模拟和任务驱动三位一体的科学模式。但从深层次讲,国家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考试与现行秘书实践教学还是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一些打字、速录等秘书最基本的工作实践技能没有在考试中加以体现,而且不同种类的秘书实践能力素质要求不一样,在整齐划一的国家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考试种却缺少这种区分度。除此之外,国家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考试中,对于各种技能考核缺乏一个精确量化标准,现有的则不细致,太笼统。也正因为此,高职院校在秘书培养实践教学中,教师往往缺少培养学生的目标方向感,学生学习也显得无所适从。
4.秘书职业人文素质教育要更加务实
秘书职业人文素质的优劣现已成为秘书成功就业与否的关键,现有高职院校大多已经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但在现实教学中,秘书职业人文素质教育形式往往比较僵化,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在不少高职学生心目中,秘书职业人文素质只是一个抽象空洞的概念,与本专业联系不大,自己学习兴趣也不浓。由此,必须使高职秘书职业人文素质教育务实起来。开展秘书职业人文素质教育,一方面要在现有的大学语文和“两课”中,教师加强引导,利用一些真实生动的秘书职场案例来渗透职业人文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在学生实习实训时,教师一定要严格执行秘书实践操作规范,以此来养成学生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可以依托现代秘书职业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秘书礼仪风采展示、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出色秘书专题讲座等,寓教于乐,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秘书职业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冬升.中外秘书工作比较研究[j].消费导航,2007,(11).
[2]马培新.中西方秘书教育比较研究[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5,(9).
[3]扬群欢.从中西方秘书教育比较看我国高职秘书教育机制的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0).
[4]章玫平.影响我国秘书职业化进程的因素及对策[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7,(5).
篇8
中国文化经过几千年沉淀而成,华夏文明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吐故纳新,迎接着一个又一个新时代的考验。进口葡萄酒占据大半江山的中国葡萄酒市场,既有成长也充满了挑战。有对比才有“自知之明”,国产葡萄酒只有在与成熟的西方葡萄酒的对比中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找到自身的优缺点,才能越走越远。
葡萄酒是舶来品?
有人说,葡萄酒是外来文化,因而它长期被列入“洋酒”之列,实则非也。对比中西方葡萄酒的“发家史”,不难看出中国葡萄酒因王朝更替而跌宕起伏,而西方葡萄酒却一直是社会主要酒种。
据考古资料记载,最早栽培葡萄的地区是小亚细亚里海和黑海之间及其南岸地区。大约在7000年以前,南高加索、中亚细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也开始了葡萄的栽培。在这些地区,葡萄栽培经历了三个阶段,即采集野生葡萄果实阶段,野生葡萄的驯化阶段,以及葡萄栽培随着旅行者和移民传入埃及等其它地区阶段。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把小亚细亚原产的葡萄酒通过马赛港传入高卢(即现在的法国),并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传给了高卢人。罗马人从希腊人那里学会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后,很快在意大利半岛全面推广。古罗马时代,葡萄种植已非常普遍。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迅速传遍法国、西班牙、北非以及德国莱茵河流域地区,并形成很大的规模。直至今天,这些地区仍是重要的葡萄和葡萄酒产区,尤其是法国。
而我国是世界人类文明和葡萄的起源之一,商代我国就已出现葡萄酒,因此,葡萄酒应是“古已有之”了。纵看葡萄酒的“跌宕史”,葡萄酒在唐元两朝达到兴盛,自明朝开始逐渐淡化,清朝时更加衰败;直到清末华侨张弼士创建了张裕葡萄酿酒公司,近代葡萄酒业才开始起步;但连年的战乱,使葡萄酒业苟延残喘,张裕葡萄酿酒公司几乎面临关闭,解放后我国葡萄酒业才有了长足发展。从改革开放到今天,在进口葡萄酒大批进入中国葡萄酒市场后,中国的葡萄酒无论是质量还是产量都不断进步,而中国也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葡萄酒消费市场。
上帝的厚此薄彼
了解葡萄酒的人都知道,葡萄酒是讲风土的。也许上帝在播撒葡萄种子的时候有点偏心,让同一维度的地区却有着天壤之别的气候风土。
从地理位置来看,法国位于欧洲西部,其西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属地中海气候,中部和东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适中,土壤肥沃,且排水良好,是世界葡萄酒生产重要产区。而与法国同纬度的渤海湾地区亦是我国葡萄酒的重要产地。但和法国的葡萄生产自然条件相比,我国稍逊。宁夏贺兰山东麓位于葡萄酒种植的“黄金地带”,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宁夏将葡萄酒作为一项重点产业来扶持发展,迄今为止,宁夏产区已经成为我国重要且出色的葡萄酒产区。因地制宜的开发适合葡萄生长的产区和适合栽种的葡萄品种,是目前国产葡萄酒仍在继续探索的路程。
制度的力量
能够成为优质的法定产区,生产高品质的葡萄酒,不是简单靠上帝垂爱的风土就可以的。制度是人类文明社会得以有序发展的重要力量。
法国在其悠久的葡萄酒酿造历史中,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严格的产区划分和等级划分,这保证了其葡萄酒市场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方位的严谨和可追溯。法国有着严格的产区划分和等级划分,不同的产区、不同的葡萄种植品种,不同的葡萄酒类型也丰富着这个庞大的葡萄酒王国。法国有香槟、阿尔萨斯,卢瓦尔河谷,勃艮第,汝拉和萨瓦,罗讷河谷,波尔多,西南,朗格多克―鲁西雍,普罗旺斯―科西嘉等10大产区,有些专家将香槟产区、勃艮第产区和波尔多产区列为法国三大代表性产区。另外,法国法律将法国葡萄酒分为4级:法定产区葡萄酒、优良地区餐酒、地区餐酒、日常餐酒。
“古老”这个词在中国不是淘汰的意思,而是“值钱”的意思。这种文化底蕴造就了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思想中对于“老”的另类价值,包括在酒行业。中国一直是以白酒文化著称的国家,从古到今,白酒的“陈酿”、“窖藏”概念一直都未曾改变。当西方葡萄酒文化乘风破浪的席卷而来的时候,将“老”、“陈酿”这个概念直接拿来套用成为在中国不成熟的葡萄酒市场分一杯羹最快的方法,而这也是对尚未了解葡萄酒消费者的最大的欺骗。“酒是陈的香”成为最有力的卖点和噱头,哪怕其厂房的水泥还没干透,由此可见葡萄酒市场秩序的混乱和“无法无天”。在这方面国外的葡萄酒就表现得老实许多,哪一年的葡萄,是何品种,哪一年灌装,是何级别,哪一个产区,是何庄园,都白纸黑字写在标签上,并受法律约束。
近年来,中国葡萄酒市场已经逐渐开始往规范和质优的路上走。葡萄酒市场从一开始的无标准、无规范,到今天国家法定标准和各个产区颁布的产区规范的出台,可以说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但距离法国成熟的体制还差距甚大。中国葡萄酒市场想要长久、健康地发展下去,法律和行业标准的日渐完善不可缺少。
文化底蕴是根基
每一个国度都有着自己不同的文化底蕴“躲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偷偷“指挥”着你的行为。文化沉淀的力量是可怕的,它如同一只隐藏的手,从你出生那一刻开始便会悄然无声地将你吞噬成它的“奴隶”。文化底蕴的魅力也正在于这种强大的控制力,正因为有了文化底蕴的堆砌,我们才有了今天的一切,而文化底蕴也正是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根基。
形成“自我标准”
中国的酒文化是集体主义性质的,讲究的是呼朋引伴,开怀畅饮。而西方的葡萄酒文化更为侧重个人主义,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既有群聚而饮,也颇多浅尝独酌;二是产品多样化、个性化,突出酿酒师的作用。
在中国喝酒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氛围。不管你喝的是什么酒,与酒本身的品质无关,只是感觉这个氛围适合喝一杯,那就开始把酒言欢或慰藉寂寞。中国的葡萄酒文化有着很强的特定主义,强调在特定情景下饮用葡萄酒,譬如恋人共聚晚餐、高级宴会等等,同事、朋友或者家庭聚餐都以白酒或者啤酒为多,多数人认为,高价的葡萄酒是高档产品或者奢侈品,有钱人喝葡萄酒是身份或者地位的象征,穷人喝葡萄酒简直是浪费,这也显示出葡萄酒在中国的阶级局限性。而这需要在社会普通大众达到一定认知度的情况下才能化解这种自定义形成的阶级“矛盾”。很多葡萄酒圈内的专业人士对于西方传过来的那一套葡萄酒的形容词,有着“中国化”的认识。在所有介绍葡萄酒的文章中,在形容葡萄酒的味道时无一例外的用到比喻这个修辞手法,但问题也就出在这里。当形容一种酒的香气和口感时,“浆果、橡子、奶酪、覆盆子、黑醋栗”这些词,一般中国消费者的脑海里除了迷惑还是迷惑――你干嘛不说像麻婆豆腐、京酱肉丝呢?将国外的这种比喻找到国内的“落脚点”,是目前达到普及化程度需要解决的一种典型的沟通障碍,葡萄酒文化在中国的普及任重而道远。
法国的葡萄酒文化则是通用主义的,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喝葡萄酒。早在古希腊时期,喝酒的规范已成为共存、博爱、交流以及共商与欢乐交织气氛的同义语。在亲朋欢聚、家庭盛事、庆祝社会重大事件时,或仅仅是为了巩固友谊时,开一瓶葡萄酒的惯例,至今依然保留着其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品尝一种葡萄酒,无论是高雅的,还是普通的葡萄酒,都包含着稳重,对道德的尊重,对鉴赏葡萄酒的价值,并与其本质进行交流的氛围的尊敬。中国葡萄酒市场的真正兴起是在20世纪90年代,葡萄酒仅仅被作为一个新的酒种来推广,人们是出于猎奇心理和跟风心理来购买葡萄酒。由于缺乏对葡萄酒的欣赏与辨别能力,缺乏专业文化的支撑,缺乏有关的标准、监督和管理,葡萄酒市场几度跌宕起伏。随着真正了解葡萄酒的人数的增加,有了相对固定的消费群体,葡萄酒的消费才开始呈现稳定增加的趋势。
酒礼
从饮酒礼仪来看,中国人饮酒十分注重礼仪。酒礼就是人们喝酒的行为规范、规矩、礼节行为等,如“敬酒”、“劝酒”。劝酒是敬酒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中国人好客的一种典型表现,西方人在不断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享受葡萄酒的餐桌礼仪。如注重酒杯与葡萄酒种的搭配、葡萄酒种与菜肴的搭配;讲究在恰当的温度范围内饮用香槟酒、干红、干白等各种葡萄酒。另外,他们在斟酒、倒酒、品尝、菜肴的配搭各方面都有近乎严格的要求。西方葡萄酒在餐酒中起到很大的调和菜肴味道的作用,但复杂和完美的中国菜中,酒的概念只是一种陪衬,在这方面,餐酒搭配在本质上的概念就不一样。而探索葡萄酒与中餐的完美搭配也是推广葡萄酒文化必须要做好的基本落脚点。
醉翁之意不在酒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到今天,让中国人从骨子里就带有了老祖宗饮酒文化的概念,这种基因的最终表现形式就是“喝的不是酒,是当下饮酒的心情”。
中西方饮酒的目的有着很大的差异。许多中国人认为,酒是一种供人使用的工具,中国人虽然十分热爱它、经常使用它,但很少注重酒本身,缺少对美酒进行科学而系统的理性分析和品评、鉴别,更在意的是使用它以后产生的美妙作用,在于“味外之味”,就像欧阳修说的那样,“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因此留下了很多意蕴丰富的饮酒趣事。在这里,酒成为了一种表达感情的工具,至于酒本身味道是好是坏已经无关紧要。
在不少西方人眼里,酒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拥有魅力和生命,而葡萄酒更是其中的代表。对于西方人而言,醉翁之意就在酒,在酒的“味内之味”。仅以葡萄酒为例,它们把酿造葡萄酒看成是在制造艺术品,把饮用葡萄酒看成是欣赏艺术品,认为每一种葡萄酒都有自己的温度、味道和与其搭配饮用的杯子、菜肴,只有相互之间完美的搭配,只有仔细地观色、闻香、品味才无愧于美妙的葡萄酒。相比之下,西方人则多为了喝酒而喝酒,更注重喝酒的过程,注重对酒本身的品尝和欣赏。
构建中国的葡萄酒文化
中国的葡萄酒经过近几年的爆发式发展,如今已经开始暴露出自身在快速发展中的不足和问题。一种新兴事物只有立足本土,才能在时间的考验中形成属于自己的文化,对于葡萄酒也同样如此。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在葡萄种植自然条件、发展历史、品种培育、庄园发展方面都有待提高。在葡萄酒发展中,法国法律法规对葡萄产区的严格划分以及对葡萄酒的等级划分和监管等制度的健全也折射出我国在这方面的不足。另外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葡萄酒消费在中国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如葡萄酒的同质化、不讲究与饮食的搭配、价高质低等,这些都不利于葡萄酒文化的形成和传播。国内许多消费者由于获得的信息不对等,缺乏对葡萄酒的欣赏与辨别能力,对外国葡萄酒有种盲目崇洋消费的心理,造成“不求最好,只求最贵”的消费乱象。
近年来,随着真正了解葡萄酒的人数的增加,有了相对固定的消费群体,葡萄酒的消费才开始呈现稳定增加的趋势。中国人在探索中国本土的葡萄酒文化的同时,也在逐渐吸收西方葡萄酒文化的精华,如进行博大精深的中国菜肴与葡萄酒搭配的探索,提倡用健康的方式饮酒等。中国葡萄酒只有构建属于自己的葡萄酒文化,才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占据独特的地位,也才能保持行业沿着健康的既定轨道前进,用丰富多彩的葡萄酒文化向社会和消费者奉献自然、健康的绿色葡萄酒产品。相信随着葡萄酒文化在中国的普及,国人的葡萄酒消费心理和方式将越来越成熟,并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葡萄酒文化,为人们提供更多高品质的葡萄酒。
走向“庄园制造”
葡萄酒在西方一直讲的是“庄园制造”,酒庄就如同是葡萄酒的商标,代表着自身独一无二的个性和口感品质。从葡萄酒的庄园文化来看,法国葡萄酒产业走的是“庄园生产,精雕细作”的小农生产模式,从种植、酿造到销售,这一系列工作都在酒庄中完成,而且重要的工艺、细节都要求用手工来完成,正是对葡萄酒风格和质量的严格控制,把葡萄酒的质量控制前移到种植的每个阶段,实行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的控制,从每一个环节来保证酒的品质,法国每个庄园的葡萄酒都有自己的特色。可以说造就法国葡萄酒如此盛名的正是那些遍布法国多如繁星的葡萄酒庄园。
我国的葡萄酒庄园虽不如法国那般纯熟,但近年来随着葡萄酒消费的兴起,中国酿酒葡萄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一些优质产区也被不断发现,为中国酒庄快速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从法国葡萄酒庄园发展中我们知道,葡萄酒庄园成就葡萄酒,葡萄酒反过来提升庄园的知名度,两者相辅相成。我国在葡萄酒庄园管理模式方面有很多地方需要向法国学习。当然,建立庄园酒只不过是一个形式而已,而掌握并运用葡萄酒的酿造技术才是实质内容。庄园葡萄酒贵在精,不在多;贵在有特色,不能随大流。
未来的路
篇9
[关键词]跨文化;商务往来;英语语用
[中图分类号]F7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06)11-0072-03
[作者简介]黄晓雄,南昌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江西南昌330099)
目前,越来越多的外向型企业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产品走向世界,中国和外国,东方和西方在商务交流方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商务交流像一座跨越中西方商务的桥梁,把中国的企业、产品和服务推向了世界,把西方企业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资金引进了中国,使得中国的企业飞速发展同世界发达企业的发展在缩小差距。
这种跨文化商务往来从某种意义来说是通过语言交际来沟通的。在当今世界上,国际通行的商务语言主要是英语。我们知道,任何语言都是某种社会文化的反映,有着深刻的社会内涵,文化是语言最重要的属性之一,两者局部交叉渗透。
语用学是一门科学地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就英语而言,它涉及到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每个方面都有十分丰富的内容。
中国和西方有着不同的历史发展道路、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文化底蕴。因此,在思维、个性、价值观、言谈举止、风俗习惯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异。如果不注意这些不同,另一方面又受到母语和母语文化的影响,中国涉外企业在商务往来中就极其容易产生文化迁移,导致英语语用失误,从而对涉外企业跨文化商务往来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一、涉外企业跨文化商务往来英语语用失误的原因
1.跨文化商务往来中受汉语的语用规则及汉语文化的干扰。“本族语者(native-speakers)和非本族语者(non-native-speakers)之间以及语言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形成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思维方式、说话规则、价值观念、词汇的社会内涵等方面的差异造成误解或谈话中断,致使交际失败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这就是“语用失误(pragmaticfailures)”。“语用失误”一词是英国语言学家Thomas在1983年首次提出来的。中西方往来中文化语境不同,人们在遇到的现象、事物和行为的评价和解释是建立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的,在商务跨文化交际中也同样如此,容易形成“民族中心”主义,就是按照本族文化的观念和标准去理解和衡量他族文化中的一切,包括人们的行为举止、交际方式、社会习俗、管理模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民族中心主义往往表现在交流传递信息上,因此往往会造成语用失误,其根源就在于忽略了本民族文化负面迁移。母语的语用规则及母语文化的干扰是产生语用失误的根源。文化不同语言的使用规则就会不同,一种文化的标准规范只能在自身中按其特定条件加以解释,而不能以此为规范来描述另一种文化,否则必然会导致跨文化商务往来的语用失败。
比如说在商务往来交际初次见面互相介绍场合,“老经理”是我们有时表示对年纪虽不老但资格老的人的敬语,而在西方文化里,“老”(Old)表示“过时”、“没用”,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被冠以“Oldmanager”(老经理)的“头衔”,西方人肯定迷惑不解甚至不悦。他们喜欢用“experienced”(有经验的)这个词来表示赞赏和尊敬。
2.对员工只注重英语语言技能的培训,忽视英语国家文化的导入。无庸置疑,涉外企业对员工的英语掌握有一定的要求,非常重视对员工的英语培训。但是,培训过程中往往只重视英语语言技能,反复练习英语的词句、翻译、会话等,却忽视文化导入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员工缺乏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能力。仅仅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学会了这门外语并能顺利地进行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正如Thomas指出:“语法错误从表层上就能看出,受话者很容易发现这种错误。这种错误一旦发现,受话者便会认为说话者缺乏足够的语言知识,因此可以谅解。语用失误却不会被像语法失误一样看待。如果一个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出现语用失误,他很可能会被认为缺乏礼貌或不友好。他在交际中的失误便不会被归咎于语言能力的缺乏,而会被归咎于他的粗鲁或敌意。”显见,外语培训需要文化学的支撑。人们在使用语言交际的同时,又在传递着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所以,跨文化语用能力的培养不能缺少文化创造力的参与,文化创造力是员工的一种主观能动性。
二、提高涉外企业跨文化商务往来语用策略
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良好的商务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并不是说可以较好地运用英语语用策略进行得体的交流。在涉外商务交流中,由于语用失误而造成互相不理解、不接受从而丧失很多商务机会,甚至造成经济损失的教训很多。比如,北方有家企业向英国出口“山羊牌”羊绒被,他们把中文里的“山羊牌”说成英语“Goats”,结果虽然羊绒被的品质上乘,但却滞销,这是因为“Goats”在英语里含有“色鬼”之意。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中有一个语言的文化差异问题。英国语言学家Malinowski说过:“语言深深地扎根于文化现实和该民族人民的习俗中,语言研究离不开这一宽泛的语言行为环境。要理解语言,归根到底要懂得说话人的整个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我们在英语使用过程中,无论是理解或表达,都需要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句。而在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要防止语用失误。因此,涉外企业提高自身跨文化商务往来的英语语用策略研究是必须的。
1.加大员工英语技能培训时跨文化交际的训练力度。在企业培训中,除了加强员工的英语学习,还要加强员工的跨文化训练,加强员工跨文化交际的意识,给员工提供信息为主的训练,如邀请有经验的涉外专家对和本企业经常有商务往来的一些国家的历史和风俗作专题讲座或报告,通过播放录像、DVD等让员工通过感官与心灵接触英语国家的文化信息,以轻松愉悦的心情体验外国文化并感悟其文化内涵,并对有关西方文化问题组织讨论;经常让员工了解有关在跨文化商务往来中英语语用出现的成功或失败的案例,让员工结合自己在涉外工作中的经历分析和研究案例,并以此为鉴;引导员工比较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使其认知、理解这种文化差异,有意识地参照得体、恰当的文化背景来进行交流;创设好英语文化氛围,鼓励员工广泛地进行阅读,多渠道地摄取文化养分,在阅读过程中多注意其中的文化细节,以便更深层次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必要时可以让员工进行角色体验型训练,就是训练者指定受训者一定的角色,由他们扮演,并体会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困难和问题,其目的是为了人为地制造另一种英语文化环境,让受训者在这种环境中学会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此外,鼓励员工多和西方人士进行面对面交谈,或访问网站,与西方网友交流,让员工在直接的交流中理解外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锻炼跨文化交际能力。
2.注意英汉语言的语用差异,恰到好处地使英语语言适合其语境。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文化背景的不同,语用失误表现在使用英语语言进行交流时容易套用汉语的语言习惯、格式、套话,含有本民族的思想和价值观,因此容易使对方产生歧义。
由于语境不同,双方又是一种直接的、面对面的跨文化交际,其能否成功取决于双方对对方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否胸有成竹。我们在用英语语言交流时应该避免英语语言不适合其语境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注意不要两种语言在用词上一一对应。这是在英语交流中常见的问题,汉语里喜欢用重叠的成语来加强语气,比如“处理和对待”、“贯彻执行”等等,如果在英语都去找其对应词,那么是不符合英语语言规律的,显得很生硬,有画蛇添足的感觉。二是不要把汉语里的“套语”完全“套”成英语。比如,在开正式商务会议时,发言人喜欢最后祝福与会代表“家庭幸福、合家欢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等等客套语,如果把这种“套话”完全“套”成英语,未免使英语人士啼笑皆非,因为在正式会议场合,英语国家不用这么长的句子来表示客套,如果用,只需简单的词和句子一带而过。三是注意处理好汉语中的一些特殊环境下所产生的“独特”的语言。在汉语里,我们喜欢以简单的词和词组来概括很丰富含义的内容,比如“出口转内销”、“暴发户”、“五讲四美”、“八荣八耻”等,诸如此类的很多词在汉语里有着其独特的典故、历史背景,人文环境的内涵,对于这应该加以解释说明,以便让对方很好地接受,不至于产生迷惑。比如,在向外商介绍投资环境时,把一座城市的优点概括为“三城五优”,若只是把这四个字直译出去,不加任何解释,那么外商一定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如果我们把这四个字作进一步的解释,“三城”是指“文化名城、旅游名城、新兴的工业城,“五优”是指“优越的环境、资源、服务、优惠的政策和优良的效益”。有了这些解释,效果就会极大的不同,生硬难以理解的表达一下就可以生动起来。四是切忌初次见面询问一些对方忌讳的问题。英语国家人士初交时谈话的禁忌归纳为四个词:I,WARM,where,meal。I代表income;第二个词中W代表weight,A代表age,R代表religion,M代表marriage。由此而引出“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懂得和了解这些一般商务往来英语语用常见的技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3.克服文化自卑崇洋和“面子”心理,以平等的语用策略进行跨文化商务往来。有些西方大企业自恃资金雄厚,在商务往来语用中不自觉地流露出文化优势,涉外企业在这种情形下要采取应对措施,保持不亢不卑的英语语用策略。每一种文化都是社会和历史发展的结晶,不存在孰优孰劣。不同的文化应该互相尊重,取长补短,借鉴和融合。所以,涉外企业无论在商务谈判还是在商务接洽时都应该采取平等的语用原则,以不变应万变。遇到对方挑衅,可以针锋相对,义正辞言。
另外,“面子”问题是一个老调重谈的问题。我们一贯强调中国是礼仪之帮,受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为了顾及“面子”,涉外企业在贸易洽谈中有时表现得过于恭谦和随和,强调客气。比如,喜爱用一些模糊词,如“也许/或许”(maybe,perhaps),“随便”(Whatever)等。虽然从汉语语境和文化心理上讲,我们做得很有礼貌和委婉,但这类词语在商务往来用得过多过滥便会起反作用。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性格开放豪爽,说话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过多的模糊词给人模棱两可、缺乏自信、言不由衷的印象。他们会觉得和中国人商务交往非常困难,会产生中国人在与他人交往时不能公开地承认自己的不足和错误,也没有能力公开地阐明自己的看法和态度的印象,其结果造成商务往来困难和无效率。涉外企业在对外商务往来中应该积极地以文化适应态度站在西方文化的角度进行交往,一方面,懂得英语语境和汉语语境差异性。由于商务往来在目前大多为英语,若以汉语语境和思维模式用英语表达,势必造成语用失败。因此,应该尽量适应和融入英语语境;另一方面,应该积极适时地向西方人介绍中国的文化背景,避免由于文化理解可能造成的对外商务交往冲突。克服“面子”困惑,不要因小失大。
4.在跨文化商务往来中注意非语言交际,以实现英语语用最优化。非语言交际是指那些不通过语言手段的交际,包括手势、身势、眼神、微笑、沉默、面部表情、服饰、体触、体距、对于时间和空间的利用,等等。Samovar说过:“绝大多数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面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美国有专家研究表明,在表达感情和态度时,语言只占交际行为的7%,而声调和面部表情所传递的信息却多达93%。对于西方学者所作的这些调查和统计数字,我们的信任程度有多大并不重要,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非语言交际手段十分丰富,一般是和语言结合使用的,起着加重语气、重复、表明态度和好恶等作用,但也有不和语言一起使用的,比如时间观念、体距等等。一般来说,非语言交际如果能够配合好英语语言交流,那么对英语语用优化是一个促进作用,它能够使得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显得得体大方、彬彬有理;反之,则可能破坏语言交流的作用,甚至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可见,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商务往来语用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语: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如何采取恰当的跨文化商务往来英语语用策略,成功地进行跨文化商务活动是每个涉外企业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涉外企业在国际市场取得竞争优势的前提之一。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2]胡超.跨文化交际:E-时代的范式与能力构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4]车丽娟,胡英坤.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文化冲突现象分析[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5).
篇10
[关键词] MBA培养模式;瓶颈;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5?0012?04
一、我国MBA培养概述
从1908年美国Harvard University面授MBA项目诞生至今,工商管理硕士培育方式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一个多世纪中,它培养了众多的优秀管理人才,创造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奇迹。MBA也被赞誉为“天之骄子”“管理精英”,成为企业界乃至社会仰慕和敬重的人才。从20世纪90年代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设立MBA学位和试办MBA教育开始到现在,MBA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已经有23年的历史了。截至2012年,我国正式批准的MBA培养单位达到了238家,年入学人数超过5万人,累计招收MBA学生约50万。MBA毕业生在管理界崭露头角,他们在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机关施展自己的才能,成为各个单位的骨干和顶梁柱。所以,随着中国MBA教育的崛起,对我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建设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催生了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巨大需求,MBA也越来越火爆,社会认知度和学位含金量也随之不断提高。
但是,中国的MBA教育毕竟才过弱冠之年,因此跟有一百年多年历史的欧美MBA教育相比,我们还存在很多不足,总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均衡。MBA 学员的实际能力与用人单位由期望之间存在巨大反差,这是当前MBA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这种反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用人单位一般是经济实体,追求经济效益成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它们为了得到MBA高材生需要付出比一般人员更高的薪酬,对MBA学员的能力也期望很高。它们认为MBA学员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和教育后,理所当然应该具备企业(事业)单位管理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并能够立即进入角色、独挡一面,为企业(事业)单位的管理带来明显的改进与提升。然而现实与理想总是有一段距离,最新调查表明,中国企业对MBA学员的满意度很低[1]。企业普遍反映MBA毕业生理论多于实际,纸上谈兵的能力高于实战中的运用,没有给用人单位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和提升。其二,相对于其他研究生培养而言,MBA学习是一种高消费。MBA学员在付出高额的学费之后,便会对学习寄予较高的期望,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学员把MBA毕业证等同于实际管理工作的能力和素质,认为只要毕业了就一定能够获得比别人高的薪酬和待遇。可事实恰恰相反,相当一部分MBA毕业生对企业的基本状况缺乏足够了解,又不能很好地放下架子去融入企业环境,所以往往都是自我感觉良好,而单位与同事的评价一般。
对于MBA培养方面存在的瓶颈,用人单位、MBA培养单位以及MBA学员都应该反思:一方面,企业一味地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略了对MBA学员的培养和其职业生涯规划;另一方面,MBA学员对自身的综合能力及素质缺乏客观的认识,对中国MBA培养现状及用人单位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准确的判断。除此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MBA培养单
位没有能够按照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以及MBA学员在实践工作中的不足来制定或完善MBA培养模式,从而使得MBA毕业生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的需要。
二、我国MBA培养模式的发展瓶颈
(一)高校资源配置欠缺,地区发展不均衡
由于地理、经济、政策等诸多原因,造成了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尤其是MBA教育发展严重失衡的现状[2]。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高等院校之间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各种配套设施和资源相对丰厚。基于这种天然优势和个人发展考虑,优秀的MBA考生都愿意报考东部院校,这也从根基上决定了东西部高等院校之间在MBA教育培养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第二,教育部直属院校与地方院校间发展不均衡。由于教育部院校有着长久的历史积淀再加上各种政策的倾斜,其毕业生综合能力强、社会认可度高,因此他们能够很容易地招收到优质生源。而一些地方院校,尤其是西部地区一些刚起步的院校很难招收到优秀学生,有些甚至面临入学人数不足以开班的窘境。就我国MBA培养现状来看,多数高校由于本科教学任务太重,在MBA教育资源配置方面的投入较少,不论是硬件设施的配套上,还是在管理运行经费上,亦或是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都存在着资源配备短缺或不合理现象。
(二)复试走过场,生源质量低
现阶段MBA学员主要由以下几种人群构成:一是企事业单位中的各级管理者,尤其是中层管理人员和高管,他们在实践中认识到管理知识的缺乏,因此渴望得到专业的理论知识培训;二是从事理工工作的研发、工艺人员,他们将攻读MBA作为其成长为企事业单位中高层管理者的一个必经之道;三是正处于职业生涯低谷者,他们力争通过MBA教育来寻找自己的出路;四是毕业不久的大学生,由于来自就业的压力,他们想通过再学习的方式来过渡,MBA教育就顺理成章地成为这部分人的最佳选择之一。近几年,虽然MBA招考工作几经改革,但选拔性考试的基本事实还是没有改变,也就是说能够参加复试的学员都是理论成绩达到相应分数线者。这就必然会造成上述二、三、四类人员比重越来越大,生源缺乏实践经验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而对于大多数院校来说,上线生源不足、面试选择余地小,甚至没有选择是非常现实的窘境。在这种现状下,很多有管理培养潜质的考生因为理论考试(初试)不合格而被拒之门外,且对于大部分生源不足的院校来说,复试已经名存实亡。因此MBA学员低龄化、理论化等现象越来越突出。这也从源头上降低了MBA毕业生的质量。
(三)师资队伍参差不齐,社会实践经验缺乏
教育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队伍的质量和数量,尤其是质量。师资力量欠缺、水平参差不齐是现阶段制约中国MBA 培育的主要原因之一。从事MBA教学工作的老师应该是既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这样,在教学工作中才能适应MBA的学习需求。而现实是我国高等院校MBA教师,因地区、院校不同而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各个院校中具有高级职称及企业实践管理经验的老师比例差距也比较大。大部分高校的教师是直接由学生身份转变成的,几乎没有从事社会实践和企业管理的经历。虽然他们具备很强的教学能力,但要想成为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有一定的社会管理实践经验,同时熟悉MBA学员的学习特点,熟练掌握MBA教学方法的优秀师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目标定位不准,脱离社会需求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MBA教育都是以培养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为目标,注重训练和培育MBA学员的实战能力。由于缺乏科学的培养效果评价和评估体系,加之没有形成市场化的MBA办学机制,使得当期MBA培养的目标不能及时地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而更新或调整,也不能真实地反映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从而造成了一些高校在确立培养目标时脱离了社会的需求,使得培养出来的MBA学员的素质及能力没有达到用人单位的心理预期,而且这种反差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
(五)培养方式单一,教学效果不佳
中国MBA教育只有短短的十几年历史,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承办MBA不足十年,因此培养单位体现出办学经验不足,大部分高校在培养方式上仍不能摆脱传统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影响,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不佳。不单单方式比较单一,而且很多方面已经与MBA培养目标背道而驰了。培养方式普遍存在理论知识讲述多,实战能力锻炼少;照本宣科多,引经据典少;课堂教学多,社会实践少等众多问题。另一方面,老师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即使有一定的案例分析,其案例教学的效果也不佳。其主要原因在于老师和学员对案例教学的重视程度都不够,没能真正把握案例教学的要领及精髓。另外,教学中的案例,本土化的少,大部分是引进国外的,而且国外的案例没有经过详细的分析和消化,因此都是“中看不中用”。所以,这些充斥于MBA日常教学中的案例远远不能够充分反映我国企业管理的实践情况,更谈不上满足MBA教育发展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需要。
(六)课程设置无特色,本土化教材缺乏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仍然以传统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方式为依据构建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主要由必修课、选修课和任选课组成,这是不适合培养应用型MBA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西方MBA培养高校的课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商业基础、理解环境及个性化发展。从上文看,国内MBA在课程设置方面,对于培养MBA学员的综合素质、领导能力等所需的“个性化”课程和综合性的课程都不够。其次,面向国际竞争的相关课程与国外先进的MBA教学相比也仍有较大差距。第三,普遍存在教学实践环节比较薄弱,缺乏足够的校企合作及实训基地。第四,不重视教学的本地化特色。第五,MBA教材太西化,没有有内容、有品味、有深度的本土化教材。目前大多数院校使用的教材不仅是西方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所使用的,相当一部分是直接翻译过来的,另外一些即使是国内编写的,从理论观点到案例分析也都是出自西方。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盲目地、不加区别地照搬国外教材是不适宜的。由于中西方的社会历史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所处的发展阶段也不一样,特别是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完全套用西方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很难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这就要求国内的MBA 培育必须有一套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和企业特点的管理理念和教育模式的教材。
三、我国MBA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
(一)缩小高校发展差距,合理配备教学资源
在国家政策层面,需加大对西部高校和西部高等教育的投资和扶持,更多地在政策、人力、物力、财力等诸方面加以倾斜。在高校自身方面,必须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并不断提高高校的教育品牌和教育效应,加大科研和教学的投资和考核力度,打造国际一流、国内知名品牌高校,从而不断缩小高校发展差距。在教学资源方面,不仅要重视本科教育资源的配置,还要在MBA教育资源的配备上拓宽门路,更多投入、更多保障,以确保MBA教学规范性、有序性、持续性,不断向国际化发展。
(二)重视复试选拔,提高生源质量
培养单位需特别关注MBA 招生录取工作,因为这是生源质量的保障。MBA 培养模式的特点,就是要求其招生工作中选择“既有意愿、又有潜质”的学员。招生录取工作要把适合做高级管理工作的人确定为培养对象。因此,在保证初试(笔试)的同时,更应重视后续复试(面试)工作。复试(面试)是招生录取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对考生的管理年限、实际工作能力及综合素质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和评价。复试主要考察考生的英语(口语及听力)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沟通和合作能力、对经济事务的处理及应变能力,是否具备发展眼光、商业头脑以及成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潜能。重点考察考生的专业知识、工作业绩、职业经理人素质、社会贡献和创新精神。按照内容,可以将复试分为英语口语(听力)、政治素质和综合管理能力等三方面的测试。英语口语(听力)面试主要考察学员对英语听说能力的熟练程度;政治素质测试主要考察学员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综合能力测试主要考察考生的礼仪、管理理念、口头表达能力、反应能力以及其他综合素质等。招聘高校应重点加强对复试每个环节的监控和管理,精心策划、科学组织、严格监控,将复试成绩的比重提高,甚至可以考虑超过初试的比重。但是,复试毕竟是一个主观的、不能也不可全部量化的过程,不可能对复试全过程进行全面的、客观的考察,所以,进一步完善复试环节的设置和监控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三)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
MBA教学质量归根结底取决于师资的数量和质量,这就要求MBA老师既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更要有一套适合MBA学员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技能。因此,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的师资队伍是保障MBA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培养单位应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一是从政策上支持MBA教师参加各种培训或深造,包括管理培训及学历提升等;二是为MBA教师深入企业开展实践调研铺垫渠道,形式主要为从事企业兼职或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等相关工作;三是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政府官员授课,MBA教师参与学习与讨论,丰富其实践管理经验。
(四)尝试弹性学制,创新培养方式
培养方式回答了“怎样培养”的问题。一般来说,培养方式包括培养年限、学制、教学活动、职业发展指导、导师指导等具体培养措施和方法。现有MBA培养模式在培养方式上应达到创新要求,即运用弹性学制和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方式、以教师主导的教学活动和以学生主导的辅助教学活动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理论导师与双导师制(校外导师)相结合,以及全面而有效的职业发展指导。
我国MBA生源中都是在职学员,而且大多数人不愿意放弃目前的工作,这就决定了必须实行弹性学制。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学分制比较合适,修业年限以2-5年为宜。学分制是指在规定年限内,学员修满了学位所规定的学分,且考核成绩合格后,即可授予学位。MBA 研究生的培养采用学分制的优点是在选择课程修习时间和学习方式上给了学员较大的选择空间。
(五)灵活教学方式,提高案例教学
新形势下MBA 培养模式不仅要采用传统的以老师授课为主的教学方式,还要充分地结合MBA学员的特点,适量采用以学生为主导的讨论、辩论、实践等教学活动;理论学习与实践体现相结合,并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教师要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课外讲座、企业调研、管理实践、论文写作等培养环节,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教学、企业参观和考察、团队学习等手段使学员理解管理的真谛,提高学习能力。在教学安排上也要灵活多样,如采取全日制(脱产)、半脱产制、非脱产制等多种形式。其中全日制是指脱产在校学习,课程安排比较固定,一般在工作日,学制以2.5-3年为主;半脱产制是指在短时间内脱产,利用一段时间集中学习,如每个季度到校集中学习半个月,课程安排紧凑,学制一般在3-5年不等;非脱产制是指利用工作之外的业余时间学习,课程安排较为灵活,一般在周末或者晚上学习,学制在3-5年不等。
其次,在案例教学方面,首先要加大本土案例库的研发力度。一方面,成立学院案例研究中心,派遣骨干教师参加由美国哈佛商学院主办的案例方法和以参与者为中心的学习研讨班,系统学习和实践案例开发、案例研究、案例大赛、案例讲座和案例教学的先进理念和系统方法,大力开发本土案例。另一方面,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并采用各种措施来鼓励和激励MBA教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学案例。其次,需联系企业实践,依托各位学者的智慧,通过购买与共享,与相关企业联合开发,依托学校教学科研资源等多种方式,来创建属于MBA及管理学教学共享的案例库,为开展实践性、商业性的教学体系做准备。 第三,在案例研发、销售方面要与世界一流商学院、国内知名商学院进行有效合作,并加入相关国际性组织,与国际接轨。第四,可充分利用丰富的企业家资源,聘请本地成功的企业家为兼职教师,为学生讲解其最生动的案例。这不仅能使MBA课堂生动现实,还将大大丰富学校MBA的教学案例。
(六)创新设置课程,编写本土化教材
科学设置课程,加强本土化教材的建设是MBA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课程设置方面,第一,需遵循融合理论与实践、前沿与经典,突出体现高校的综合优势和人文底蕴,以及校企一体的联合培养优势的原则。第二,需不断创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第三,高校需突出该校和当地的优势和特色,打造具有特色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全方位塑造MBA学员的知识、能力和品格。第四,具体可设置必修课程(含学位课程、公共课程)、选修课程(分为若干模块)和讲座课程等几种形式。第五,具体课程形式可由传统的课堂讲学(授课、案例分析、课题辩论),外聘专家专题讲座,课外课堂(企业考察学习、模拟项目教学等),以及校外实习等组成。第六,课程要由高校知名教师领衔,利用优秀师资团队打造深受学员欢迎的精品课程和金牌课程。
编写有特点的、有代表性的本土教材,是实现国内MBA教学本地化,提高MBA教学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的重要途径。实用型本土化教材的编写过程不仅是老师总结传统理论教学的过程,更是解决现阶段MBA学员不实用问题的根本之道。虽然我们不能照抄西方教材,但是还是应该吸收西方MBA教材的先进理论及案例,贯彻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以服务本土化为主的方针,结合本土化实践提出创新思路,根据创新性、规范化要求,把教材做成前沿性、创新性、科学性、开放式、可开拓、集成式的知识网络。在本土化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还要精心设计系统而合理的知识和技能培养方案,突出综合性、前沿性与侧重实际操作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黎精明.怎样才能取得良好的MBA课程教学效果?——以“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1):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