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礼仪的异同点范文

时间:2023-10-27 17:31: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方礼仪的异同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西方礼仪的异同点

篇1

1 时间同步系统的介绍

现在的时间同步系统有多种组成方式,基本式时间同步系统由一台主时钟和信号传输介质组成,用以为被授时设备或系统对时。根据需要和技术要求,主时钟可设接收上一级时间同步系统下发的有线时间基准信号的接口,或者直接接收无线基准信号。而在电力监控系统中,为了提高同步对时的准确度和可靠性,通常使用时间同步系统组网方式为主备式。主备式时间同步系统由两台时钟和信号传输介质组成,为被授时设备或系统对时,见图1。

主时钟的两路输入分别是无线时间基准信号及上一级时间同步系统下发的有线时间基准信号,当两路输入信号均正常或者仅有一个异常时,输出信号应被视为同步正常,被授时设备应采用主时钟输出信号。当主时钟两路输入信号均有异常时,输出信号应被视为同步异常,被授时设备应采用备时钟输出信号。

2 时间同步装置部署中遇到的问题

2.1 时间同步装置接入拓扑分析

根据以上的主备式时间同步系统模式接入到电力监控系统中,可以得到时间同步装置接入到电力监控系统中的拓扑图如图2所示。其中主备对时装置的上级授时源为GPS卫星钟信号和北斗卫星钟信号,被授时设备为前置服务器1、2,这两台设备在电力监控系统中的设备名称为FES1-1,FES2-1。而网络中的其他服务器均与FES1-1和FES2-1进行对时。电力监控系统中的设备对时方式主要是通过系统中自带的NTP对时服务进行。

从上面的图2中可以清楚的看出,主备式的同步对时系统有主、备两台对时装置,均接入到主干交换机网络中,当主对时装置的授时源信号即GPS卫星钟信号和北斗卫星钟信号出现告警时,主对时装置输出信号停止,转用备对时装置进行对时服务。其逻辑框图如图3所示。

2.2 发现的问题

从上面拓扑图及逻辑框图中能发现主备对时装置输出信号均通过网络接口连接在主干交换机网络,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许多问题。

首先,主干交换机网络中不止部署了前置服务器1、2,还有其他多台服务器,所有的服务器通过对NTP服务进行配置来部署同步对时的工作方式。然而当实际工作中有人误改动NTP配置文件,就可能会导致网络中所有的服务器都能和对时装置进行同步对时。这就不符合原来设定的部署方式,在电力监控系统中也可能引发对时错误的事故。

其次,此种同步对时装置的部署方法,两路输出信号均接入到一个网络,所以仅使用一个网络设备和物理链路,不能做到网络设备及其链路的冗余备份。这就降低了整个同步对时系统的可靠性,当主干交换机网络出现故障时,可能会出现不能对时的现象,严重时会引发事故。

3 提出的解决问题方案

针对上面提出两个的问题,我们拟出如下的解决方案。

把主备式同步对时系统的输出信号分别接入到前置交换机网络和主干交换机网络,其中主对时装置输出信号接入到前置交换机网络,备对时装置输出信号接入到主干交换机网络,其拓扑图如图4所示。

主备对时装置通过一定的配置在主对时装置接入时可以为前置交换机1、2提供NTP对时服务,而且不会和其他服务器有网络连接,所以其他服务器即使修改NTP配置文件,也不能和对时装置进行对时,只能使用服务器自守时时间。这样就不会出现服务器误对时的事故。

并且使用此种同步对时装置部署方法,能够有两条物理链路来对对时装置的输出信号进行冗余备用,当主对时装置输出网络链路故障或者装置本身网卡故障时发出输出信号告警,此时主对时装置输出信号停止,转用备对时装置进行对时服务。再加上原先的授时源输入信号进行主备装置切换的判据,我们就可以得到新的主备对时装置启动模式逻辑框图,如图5所示。

篇2

关键词:在线动态安全分析 事故扫描 性能指标

1. 引言

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机组、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等各种新型电力设备的不断投入,使电力系统的结构变得日益复杂,且大大降低了系统的稳定裕度,形成了输电瓶颈。电力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给电力系统运行增加了许多不可预期因素,系统运行动态特性变得更加不可预测;在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运营既要保证公平竞争、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又要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促使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对于经济性的追求可能导致部分区域的稳定裕度下降。所有这些因素促使我国电网的安全运行面临严峻考验,大面积停电的威胁不断加剧。因此,迫切需要电力系统在线的稳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与控制决策,要求根据电力系统实际的运行工况,预想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用快速筛选算法对所有的预想事故进行快速筛选后,对于可能引起系统不稳定的预想事故进行详细的仿真计算,判断系统是否失稳,并给出相应的控制策略表。如何很好的完成上述任务,给电力系统在线动态安全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动态安全分析与事故扫描

动态安全分析能够评价电力系统受到大扰动后过渡到新的稳定运行状态的能力,并对必要的预防措施和补救措施给出适当的参考方案。分析过程的具体步骤为:首先采集初始数据;然后进行事故扫描,筛选出对系统有潜在威胁的严重事故;再进行详细的暂态稳定分析,得出系统稳定性与稳定裕度;最后给出稳定控制对策。

事故扫描是在线动态安全分析的重要组成功能,对于成功的事故扫描过程而言,事故排序是一个非常好的系统暂态安全评价尺度。对于大规模的复杂电力系统而言,对每个预想事故都进行详细的分析是不必要和不切实际的。准确、快速的事故筛选和排序可以将计算量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提高分析效率。事故扫描就是对大量的预想事故进行选择和排序,挑选出可能导致动态安全危机的故障,目的是为了动态安全分析系统能够满足实时性要求,选择一种快速准确的方法对预想事故集中的每一预想事故进行筛选和排队,以正确识别出预想事故集中所有可能导致系统失稳的预想事故,以便对其进行更详细的暂态稳定分析,并给出暂态稳定控制对策。

适当地选择可能威胁系统稳定运行的预想事故,进行详细暂态稳定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其目的是合理地减少分析的计算量。在没有忽略潜在严重事故的同时,仅对最严重的和最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详细的分析计算,能够提高在线暂态稳定分析与控制系统的计算速度,根据故障严重程度给出必要的预防和补救措施,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3. 暂态稳定性能指标

一般从事故切除时刻系统的状态和事故后系统结构的强弱两方面来考虑如何定义反映事故严重程度的性能指标,即考虑事故对各发电机的影响以及事故后网络吸收暂态能量的能力。

定义暂态稳定性能指标还需要考虑性能指标对系统性或地区性事故的敏感性。一般事故对系统的影响分为两种情况,一种为系统性事故,如联络线事故,其波及面广,受扰机组多;另一种地区性事故,其波及面较小,受扰机组数目相对较少。

在能够间接反映事故严重程度且能够快速计算获得的性能指标中,经过分析比较,可以采用以下6种性能指标表征事故的严重程度:

(1)事故清除时刻与事故前发电机转子角度差值的绝对值之和;

(2)事故清除时刻与事故前发电机转子角度差值的绝对值的最大值;

(3)事故清除时刻发电机的动能之和;

(4)事故清除时刻发电机动能的最大值;

(5) 事故清除后一瞬间发电机的加速功率与发电机惯性时间常数比值之和;

(6) 事故清除后一瞬间发电机的加速功率与发电机惯性时间常数比值的最大值。

分别用PI1、PI3、PI5和PI2、PI4、PI6表示以上6个指标,6个指标分别反映系统性事故或区域性事故对系统的影响。

采用以上6种性能指标,通过计算可以得出系统性事故或区域性事故发生后,事故对各发电机的影响和事故后网络吸收暂态能量的能力,从不同侧面反映事故对系统造成影响的严重程度。

4. 综合性能指标法

由性能指标定义可知,性能指标是从不同侧面反映电力系统元件事故的严重程度,指标值一般具有不同的量纲和数量级,若直接利用原始数据计算,就可能突出某些数量级特别大的性能指标对排序结果的作用,而降低甚至排斥某些数量级较小的性能指标的作用,导致一个指标只要改变一下单位,也会改变最终排序结果;若利用每个事故在不同性能指标下的序号来确定该事故的严重性,必然会改变原有指标值之间的差异,所以不能准确的反映事故之间的相对严重程度。因此,需要对指标值进行规格化处理,使各指标值统一于某种共同的数据特性范围,将数据压缩到区间[0,1]上,再求得综合性能指标值。这样,既消除因各项指标的单位不同和数值数量级间的悬殊差别所带来的影响,又不会改变原有指标值之间的差异,。

将规格化的性能指标值求和,得到综合性能指标值,并按大小排序选出严重事故。具体步骤为:

(1)通过潮流计算得到系统事故前的稳定平衡点,记录系统平衡状态各发电机的转子角度;

(2)采用时域仿真法对系统从事故前积分至事故后半个周波,记录事故清除时刻的转子角度和速度,事故清除后的机械功率和电磁功率;

(3)计算性能指标PI1和PI2;

(4)计算性能指标PI3和PI4;

(5)计算性能指标PI5和PI6;

(6)对性能指标值作规格化化处理;

为了尽可能地反应实际情况,排除由于各项指标的单位不同以及其数值数量级间的悬殊差别所带来的影响,对性能指标值作规格化处理:

(2-13)

式中: , ,p、q分别为事故跳闸支路数和性能指标数,m为系统支路总数。

(7)将规格化处理后的性能指标值求和,得到综合性能指标值;

(8)按照综合性能指标值的大小进行排序,选出严重故障,根据需要选取前N个事故,待采用精确算法进行详细分析。

5. 结论

仿真算例表明综合性能指标法具有较高的严重事故捕获率,不足之处是各性能指标值与综合性能指标值均不能绝对反映事故之间的相对严重性。

对于大规模电力系统而言,获得指标值需要进行的大量暂态稳定计算,可以采用并行计算方式来提高计算速度。由于这种事故扫描方法所耗费的时间主要是对每个事故积分至事故清除后一小段时间所需的仿真时间,因此比较快捷,可以满足在线动态安全分析快速性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夏成军,茹锋,许扬. 大电网在线暂态稳定分析与控制系统研究综述[J].江苏电机工程,2004,23(4):1-5

篇3

【关键词】中外社交礼仪;跨文化交际;对外语言教学

一、跨文化交际概述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之间的交际,其主要特点是:文化不同,交际者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二、中外社交礼仪文化的对比

(一)称谓语。在汉语中,姓名称谓是不能乱用的。在亲属之间,称谓是由辈分关系来确定的,这种特殊的称谓文化是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的。中国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的历史,又是一个农耕文明的社会,以家庭为单位,就形成了以家族宗法制为核心的封建伦理关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忠”“孝”等儒家道德观念根深蒂固,这使得汉民族形成了严格的尊卑有序,上下﹑长幼有别的等级观念,所以下对上,卑对尊,幼对长不能直接称呼其名,这是不礼貌的,也是不被允许的。而西方国家大多受到人文主义影响,强调自由平等,人与人之间没有贵贱等级之分,所以即使是长幼辈分和上下级关系也可以直呼大名,人们也不足为怪,习以为常,而且认为这样称呼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更显亲切。对于陌生人在中国也有具体的称谓,例如,根据年龄,性别不同称为“爷爷,奶奶,阿姨,叔叔,哥哥,姐姐,妹妹,弟弟”以示亲切和礼貌。而在西方国家大多只是“Mr,Miss或是Man,Woman,Boy,Girl或Kid,Child”等泛泛的称谓。再如“先生”这一称谓,在中国“先生”是用于对大教育家、学者、文人的一种尊称,表达一种爱戴和尊敬之情,不分男女,如“杨绛先生”、“鲁迅先生”等。而在一些西方国家,“先生”只是对一般男性的称谓语,而作为有学识,有威望的学者或教授,应称之为“博士(Dr),教授(Professor)”。

(二)打招呼。打招呼是人们开始谈话最普遍的方法,一是可以自然地引出正式谈话,二是表示礼貌和友好。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打招呼的方式也不相同,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打招呼如果运用不当,常常会造成一些交际障碍或尴尬,英美人打招呼常说:“Howareyou!”“It’sverynicetomeetyou!”而中国人打招呼常常会问“姓名,籍贯,工资,年龄”等,在路上遇到会说:“干啥去”,“在哪儿上班呢”,“结婚了吗”,这些话语其实也是人情味的体现,并没有多事之意,而在外国人眼里会认为你在打听他们的私事,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中外在体态上打招呼的方式也有不同,中国人打招呼从古代的作揖到现代人的握手,更多体现的是中国人谦卑,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而西方人则不然,由于西方特定的地理环境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定规律的影响,他们的性格更多呈现的是自信,外向,所以他们见面时常常是拍肩,拥抱,贴面,亲吻等肢体较为亲密的方式。

(三)拜访。拜访在人际交往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在拜访中也有不同之处,在中国,去朋友家拜访,做客,时间较为随意,有时不需要打招呼就可以去。而在一些西方国家,去朋友家拜访是要提前预约的,确定一个具体的时间,不好突然去人家拜访,显得不礼貌。告别语的功能之一是维系交谈双方的社会关系,可以采用不同的告别语来结束谈话,在结束言语交际行为上,中西方人采用的语用策略也会有一些差异。例如,在朋友家做客,要离开时,西方人常使用的道别语是:“Goodbye,Seeyou,Goodnight”等,而中国人(主人)常常会委婉地说:“再坐一会儿吧”、“这么着急干嘛”等表示礼貌、客气,当来访者离开时会说“慢走,常来玩啊”,其实并不一定是这个意思。有时也会说:“开车小心啊”、“保重身体”等寒暄的话。而这些话语在西方人看来,会显得有些突兀或多余。

(四)自谦与尊他。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礼”的文化从古至今对中国人的言行举止有着很深的影响。这些影响也反映在谦敬语的使用上,对自己的父母称之“家父,家母”,对他人父母称之“令尊,令堂”,对自己妻子称之为“内人,贱内,糟糠”,对他人妻子称之“令妻、佳配、令室”,自己之子称为“犬子”,对他人之子称之“令郎”,自己的女儿称为“小女、犬女”,他人之女称为“令爱(媛)”等人称的谦敬词。而西方国家就没有这样的称呼,只有“你”“我”的区分,没有这些谦敬词。中国人还经常会说一些如“给您添麻烦了”、“讲的不好,还请大家多多包涵”,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中国人习惯于说“这要归功于上司的领导,同事的配合”这样的客套语。有时候使许多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谦虚产生误解,认为“太虚伪,不真诚”。其实,这是由于他们不了解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和礼貌原则造成的文化冲突。中国人认为“谦虚是人最大的美德”,谦逊,含蓄的文化习惯就表现在言语中、行为上,总是尽量贬低自己,抬高别人,经常考虑别人的反应,注意照顾对方的情感和自尊心,使对方不至于在两个人的对照中感到自己不如别人而不快。这与西方崇尚的“自我主义”,提倡表现自我,肯定自我的价值观念和直接的表达方式有很大的不同。那么,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文化差异带入到教学中会对学生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五)恭维语和道歉语。恭维语是一种积极的言语行为,它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恭维语的使用频率中国要远低于美国,使用对象和内容也有一些限制,在美国文化中,恭维他人的外貌和所有物是很普遍的现象,任何人都可以恭维其他的任何人,例如一个女性穿了一个新裙子,她的男同事就可以说“Wow,Youlooksohot”,而在中国,当一个男性这样恭维一个女性时,很可能会被认为轻浮无礼,别有用心。如何回应恭维语,中西文化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中国人对恭维语的回应往往是“否认”或“自贬”,如:用“哪里哪里”来回答,以表示被夸赞者的谦虚有礼。西方人则习惯“接受”,习惯用“Thankyou”来表示对恭维者的赞同和谢意。由于受不同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影响,中外的道歉频率和对象都有所差异,美国人的道歉语的使用频率要高于中国,在一些像公交车,商场等拥挤的场合,中国人很少会因为自己撞到了别人而道歉,而美国人无论自己有意还是无意冒犯了别人,都会道歉。对于美国人来说道歉可能已经成为了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即使是一些小事他们都会说一句“Sorry”,美国家长会因给孩子带来不便而向孩子道歉,在中国,父母是很少向孩子们道歉说“对不起”的。中国社会结构是以典型的家长制为基础的,以伦理为核心,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社会关系的本质是等级或差序格局的,这种等级关系影响着人的言语行为,诸如道歉语,恭维,问候语等。在西方文化中,社会结构是倾向平等的,无论是上级还是下级,长或幼,只要冒犯了别人,都是要道歉的。

(六)社交礼仪中的禁忌。何为“禁忌”,东汉学者许慎在他所著的《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到“禁,吉凶之忌也;忌,憎恶也”。不同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下,禁忌方面也有差异。1.数字禁忌。西方普遍禁忌“13”和“星期五”,日本人忌讳“4和9”。这些数字给人以消极的心理印象,所以很忌讳。2.动物禁忌。在中国,人们习惯把猫头鹰看做“凶鸟”,但在西方人心中,它是智慧,勇猛,刚毅的化身。在汉语中,“狗”有许多贬义意味,常常指坏人和坏事,如“狐朋狗友”、“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西方人把狗看做是家庭成员,自己的朋友,在英语中“dog”不但不含贬义,反而有亲切的意味,如“luckydog(幸运儿)”。“龙”对于中国人具有很深的寓意,是一种图腾,是权势、高贵、成功的象征,中国有许多关于龙的传说,中国人也常自称为“龙的传人”。而在一些西方国家“龙”常被视为凶悍的动物,是不祥的。3.词汇禁忌。(1)死。中西方文化都忌讳说“死”这一词汇,所以会用些代替语,在汉语中,代替语会因阶级、地位、身份不同而不同,如古代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之死分别称为“崩、薨、卒、不禄、死”,还有现代的“逝世、归西、升天、老了、走了”等。西方人也不会直接说“Hedied”会用“passaway”等代替。(2)老。“老”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很典型的词汇。中国人经常在熟人,朋友的姓前冠以“老”字,如“老赵、老白”以显亲切,对有地位,有声望的人称为“钱老、汪老”以示尊敬。在中国“老”象征着一种权威、资历、尊严,因此与“老”有关的多表达尊敬之意。还有“知识渊博、技能纯熟”等褒义色彩,如“老先生”、“老资历”。在许多西方国家是不喜欢“老”的,在西方文化中“老”有无能、不中用的意思,所以不能称呼年长者为“oldmen,oldwomen”。

三、中外社交礼仪文化差异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一)更新教学理念,重视文化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师要认识到教授一门语言也是在传授一种文化,要采用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教学。教师也应该掌握一些中外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了解目的语与母语文化的异同点,引导学生在使用目的语时能够排除母语干扰。(二)树立文化相对论的观念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文化相对论的观念,意识到中国文化与他们的母语文化在本质上是平等的,没有对与错,高贵与低贱之分。(三)采用多种文化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要摆脱传统传授法教学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弊端,采用角色扮演法,提问法,小组讨论法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教学。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篇4

关键词:对比分析法;文化背景;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交流思想、传递情感的工具,语言的这种特性决定了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和掌握更深入地学习这种语言的恰当的方法。而任何语言的应用都离不开它所处的文化背景。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文化在语言学习中的不可低估的作用。英汉两种语言是归属于不同民族的语言,有各自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各自的特点。因此,我们在学习和使用英语这门语言的同时,更要深入地了解语言深层的文化内涵,以掌握英语的本质特征。要培养英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必须要求他们掌握英语国家的交际模式,以及影响这种交际模式的文化,即西方国家的社会背景、礼仪习俗、等。因此,我们有必要利用比较分析法探索和研究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最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体系,达到培养学习者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一、对比分析法的内涵

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简称为CA)起源于人们对第二语言教学中最隹效果的追求,盛行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它以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迁移原理和语言学中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为理论基础,以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作为对比分析的模式,将母语与目标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系统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以揭示其异同点及其各自本质特征,试图找出学习者的学习难点,以便用最有效的方法来组织教学。应用性的对比分析研究是服务于外语教学实践的,其目的是要通过系统地比较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异同来建立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是为适应外语教学的需要由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发展起来的。一般认为,它的建立是以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和语言教学家罗伯特·拉多1957年出版的《跨文化的语言学》(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为标志的。

对比分析的倡导者们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共同主张:(1)外语学习的唯一障碍是母语的干扰;(2)通过对学生的母语和目的语进行科学的结构分析,可以找出两者之间的区别以及区别程度的大小;(3)这些区别能使语言学家预测外语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所有困难。正如拉多在他的《跨文化的语言学》一书中指出,学生接触一门外语后会发现外语中的有些特征相当容易,有些则很困难,和他母语相似的外语成分对他而言就会简单,而和他母语不同的成分就困难。教师要通过对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的对比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解决学生学习中经常遇到的重点和难点,以便制定更加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最终提高教学效果。在比较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找出它们相同的地方,为学习者提供便利条件,顺利地实现正迁移,另一方面,通过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预测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帮助学习者避免或减少错误。

二、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语言是扎根于文化之中的,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要真正地掌握一门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处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因此,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了解中西文化内涵的差异及其成因对其英语学习有着重要意义。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长期以来,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都认为一个国家所处的环境对该国家的文化定位、 生活方式,乃至交际行为均有决定作用。在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南面为主,北面为朝”,南为尊北为卑的传统,人们经常说“从南到北”、“南来北往”,“南”的方位在说法上常常置前。而英语文化却恰恰相反,诸如“西北”、“西南”、“东北”、“东南”之类的方位词语分别为“northwest”,“southwest”,“northeast”,“southeast”。其次,中国半封闭的大陆性地理环境,长期一体化的社会政治结构和“大一统”思想,诱使人们思想封闭、 狭隘,这样的观念信仰都将在语言上反映出来。而英国是大西洋上的一个岛国,四面环海,因此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水产捕捞业和航海业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英语中积淀了许多关于航海、船只、鱼类和水的习语,如to rest on one’ soars,all at sea,fish in the air,an odd fish,miss the boat,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head. spend money like water等等。

2.历史传统的差异

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不同,因而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历史传统也不尽相同。历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交际时,会经常遇到由于历史文化差异而出现的交际、理解难题。例如,“东施效颦”这一汉语成语典故,对中国人来说,不难理解其文化内涵,但对于不甚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西方人来说,则一头雾水。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可采用类比的理解方法。据说,有一次陪外国客人观看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翻译作了很多说明也没能让外国客人弄懂故事内容。此时,提示翻译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通过这一类比,外国客人马上明白了剧情的主题思想。中国文化如此,西方文化亦如此。《圣经》中仅收入辞典的典故就有700条,莎士比亚作品的典故更是熠熠生辉,有些莎士比亚作品的人物和事件本身就成了典故,如《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是一个视钱如命、极其吝啬的人,因此,在英语国家常用“You are a Shylock.”来形容这类性格的人。因此在交际、理解时,应在弄懂典故含意的基础上,注重文化之间的差异,采取恰当的交流、表达方法。

3.风俗习惯的差异

风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不同的民族在打招呼、道谢、告别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规定和习俗。如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常用的几句客套话是“你到哪儿?”“你要干什么?”“你吃过饭了吗?”,这几句话中国文化里并无多深的含意,只不过是无关紧要的、礼节性的打招呼的一种形式。然而西方人对这几句却很敏感和认真,“你去哪儿?”“你要干什么?”在他们看来这是在窥探他们的隐私,是极其不礼貌的,除非是亲密的朋友,别人是不能随便打听的。而“你吃过饭了吗?”则使他们不知所措,对方会以为你想请他(她)吃饭。像这样的见面问候,应视具体情况做相应的文化转换,改为英语惯用语“hello”,“Good morning!”,” How are you?”等。

4.方面的差异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由民族的、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这三大宗教在中国民众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宗教的语言,如有与佛教有关的“借花献佛”、“普度众生”;有与道教有关的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而这些概念欧美文化中并不存在。在英美国家,自基督教于597年传入英国后,其教徒众多,因此有许多源于基督教的词语,例如,Whom the gods love die young. 神所爱的人多夭折;好人不长寿。Have God and have all. 有上帝就有一切。A man without religion is a horse without bridle. 人无宗教犹如马无笼头。The danger past and God forgotten. 过河拆桥。God speed you! 祝一路顺风!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些简约生动的习语在英美国家广泛流传,影响深远。

5.思维方式的差异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中国画家赠一幅画给西方友人,会说“见笑,见笑!画的不好。”而该友人会说“那您为什么不把您画的好的给我呢?”这故事背后体现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方式表现的是思维活动的某种惯性、倾向、态势,是认识的定势和认识模式的总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是造成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文化由于主张“天人合一”, 强调“以德治人”而不是“治物”,且有无神论倾向。所以,中国古人是从人的角度去理解天的。而西方人传统上重视研究自然界,也重视人神关系。此外,汉语重意合,靠词序、虚词、上下文关系等来表达语法关系,并保证隐含的逻辑关系贯穿全句,使句子“形散神不散”;英语则重形合,非常讲究语法,并通过一定的外显形态标记来表现,为了达到形合的目的,常通过各种手段将大量的信息放在一个句子里,联系紧密,逻辑分明。这种情况下,其代词所指往往比较明确而不易混淆,因此,为了避免单调乏味,英文句子常常采用替换、省略等方式来变换同一个词的表达。

6.非语言交际的差异

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伯德惠斯特尔(Birdwhistell)教授曾经对同一文化的人在对话中的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做过比较,认为语言交际最多只占整个交际行为的35%左右,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非语言交际指的是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对输出者或接收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这些因素既可人为地生成,也可由环境造就。非语言交际包括体态语(如身体姿势、面部表情、手部动作等)、环境语(如空间信息和时间信息等)、沉默等非语义声音和客体语(如穿着打扮和修饰化妆等)。比如不同的肢体语言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就有不同的含义:在中国,目不转睛地盯着别人看是表示好奇或者惊讶,而在英语国家则是不礼貌的,会使人发窘或者不自在;在中国,拍别人尤其是小孩子的脑袋是一种疼爱的表现,而在英语国家,对成年人或青年人做出这样的动作则会引起反感,是一种侮辱性的动作。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非语言交际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是很大的。

总之,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要在两种语言之间交流、交际、表达,除了通晓两国的语言文字外,还必须有深厚的两种语言文化功底,深刻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不仅做到语言意义上的等值,而且做到真正文化意义上的等值,也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做到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参考文献:

[1]Sapir,Edward.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M]. New York: Harcourt,Brace & Co.,1921.

[2]高细明. 汉英对比分析法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咸宁学院学报,2010(8).

[3]卢琰. 对比分析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群文天地,2011(9).

[4]胡文仲. 文化与交际[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5]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篇5

高职语言教学侧重实用性,无论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实施都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和应用能力,但通过对我省五所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10级近两千名毕业生及相关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情况来看,学生文化敏感性普遍较差,缺乏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笔者认为文化教学在高职语言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现行教材、大纲不能适应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和语用能力的需要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强调“两个并重”(语言基础和语言应用能力并重,语言技能的训练和涉外交际活动的语用能力并重)。在“实用为主”的教学原则下,高职语言课程无论是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选择,还是教学模式的采用,都忽略了文化教学和文化知识的习得问题。随着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语言学习者的心理、认知、情感能力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目前,这些能力在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被忽略,因为这些因素似乎与学生的就业没有直接关系。语言被看成交际工具,但语言还具有除工具性之外,更为重要的认知功能。学生通过语言学习,发展认知能力。其次,虽然“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但没有突出语言课程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特点。90后学生往往思维活跃,信息置换能力较强。因此,应把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素养,把国际交往能力也渗透到教学目标中,使语言课程成为培养21世纪世界公民的必修课。

(二)教师一味重视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强调流畅性和准确性,较少注重语言使用的得体性

通过对我省五所高职院校语言教学的现状及效果进行的相关调查,以及对教师的访谈,笔者发现在现阶段的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注重加强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而较少涉及与目的语有关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普遍低下,语言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实际应用。究其原因,在传统教学法的指导下,教师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思维定势,使用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忽视了语言教学和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教学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另外,由于有些教师可能会考虑学生的语言基础和技能较为薄弱的现象,即使认识到了目的语国家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也会因为教学计划和进度等原因,舍弃了文化教学,或只是零散地、有限地列举一些文化差异的现象,使文化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

(三)教师对文化导入缺乏理性认识,文化教学能力不高

文化导入则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要素之一。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引入文化内容,使学生能逐步了解和熟悉目的语文化。文化导入内容的选择取决于教材编写者,更重要的是授课教师的文化教学能力。语言教学中如何筛选有利于语言学习的文化信息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是一个重要的挑战。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的文化教学能力普遍不高。首先,对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敏感度及意识有待提高。哪些是共同的,哪些是有差异的,哪些是可接受的,哪些是可避免的,有了这种意识才能进行适当的说明和引导。其次,对文化导入内容的选择能力不强。课堂教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目的,选择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的内容进行导入,而不是全方位大而全又不加筛选地灌输。第三,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高。大部分教师对跨文化交际理论缺乏深入地研究,缺少置身异族文化,进行访学、商贸、文化交流等活动的实践,自身跨文化交际经验不足。因此,在课堂文化导入时,教师选择文化信息的能力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四)高职教育职业性的特点和现行的基础课程

文化教学的注入不足,加重了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在高职教育注重职业性的特点下,学生普遍认为学专业就是谋职业,学习的“功利性”很强。加上现行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文化教学的注入不足,加重了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也导致学生思辨能力和文化素养的下降。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西方文化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于高职院校的语言教学在高等教育中地位特殊,始终起着沟通中西方文化,促进相互了解的桥梁作用。而现实中,我们培养的大学生即便具有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但由于对外国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在与外商交流时却会害怕、恐惧。直至今日,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采用注重语言形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忽视语言交际功能的运用,所以,我们有必要对高职院校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现状进行认真思索,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二、促进文化教学在高职语言教学中渗透与融合的思路

(一)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人文素质的内在关系

课堂语言教学常被看作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要方式,考级更是作为教学的目的,从而导致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相背离,这不仅远离了教学目的,也影响了教学效果。现行语言教学将语言视为存在于文化“真空”中的一种抽象的符号系统。实际上,语言与文化是水融、相辅相成的。语言是树根树干,文化就是土壤、阳光、水分和空气,语言交际能力就是枝繁叶茂。因此,要让语言教学富有生命力,要让学习者真正掌握语言交际能力,就必须将文化因素融入到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敏感性和文化能力。学习语言就是学习相对应的文化,提高人文素质的过程。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可以从“文化中的语言”这一角度看待语言的地位。相反,作为载体的语言也能够反映文化的点点滴滴,因此,“语言中的文化”也明确了文化在语言中的地位。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有机体。语言使用者的民族所处的社会背景、风俗习惯、经济发展、历史文化等因素都深刻地影响着语言的使用和发展。只有加强对语言文化的学习,才能使学生对语言意义有深刻地理解,减少因文化因素而产生的用语失误,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二)因材施教,选择教学方法时充分考虑到利用

多模态教学进行文化导入,培养学生多元识读能力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时,不应陷于某种固定的模式中,也不应单一化地使用某种教学方法。不同的ESP课程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应根据学生学习的目的、教学内容等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筛选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内容,利用多模态话语教学进行文化导入。例如,商务英语课程并不需要大量的文学和历史知识,而要筛选能够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商务礼仪、非语言交际等内容进行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字形式的翻译法忽略了语言功能与形式的差别,负载的文化信息往往不够,缺乏交际功能,就不适合强调听、说表达能力培养的商务英语教学。再如,以熟悉会展流程和环节,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目的的会展英语课程,涉及市场营销知识、世界经济背景、主要国家的经济现状等。这些与之相关的信息都是加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所必须的文化导入内容。教师可以合理运用多模态话语的媒体系统进行文化导入。除了以声音符号和书写符号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还要重视伴随语言的媒体形式,如语速、音调、频率、语音语调以及构建意义的重要模态,如字样、印刷版式、颜色等社会符号。利用投影机、幻灯机、电影和录像等视听教具,让学生置身于创设的生活情境中,重视整体结构的对话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三)教师教学能力与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是实现渗透融合的关键

进行文化导入时,教师选择文化信息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熟悉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师,才能够根据教学目的,选择适合的内容辅助语言教学。例如,教师对词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进行解释,把语言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并与汉语进行比较,可以帮助学生较好地把握两种语言的异同点。语言和文化的不可分割性及文化所含内容的广泛性共同决定了教师要成为“文化的研究者”,不断汲取各方面的文化知识,这是一个长期、渐进的积累过程。许多文化知识在此过程中能起到互相融通、彼此相长的效果。只有意识到这点并付诸实践,才能较为得心应手地选择文化导入。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