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与社会实践范文

时间:2023-10-27 17:31: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艺术与社会实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艺术与社会实践

篇1

化学工程与工艺

摘 要:XX年暑假,我参加了由省扶贫基金会栋梁办公室和成都商报联合主办的面向成都市大学生的暑期勤工助学总动员活动.活动的形式是由主办方和赞助单位向每位大学生每天提供50份成都商报,由大学生分组销售.活动为期24天,结束后,由主办方和赞助单位授予参与活动的大学生助学金并评选商报"助学之星".

关键字:栋梁工程 成都商报 大学生 勤工助学 爱心

七月下旬,我们留校未回家的同学从学校宿舍门口张贴的招聘广告中知道了这次勤工助学活动.由于不收手续费,我和同宿舍的同学到栋梁办公室报了名,并了解了一下这次活动的有关事宜:

此次活动全称为"国发永泰珠宝暑期勤工助学总动员",主办方是成都商报社和省扶贫基金会栋梁办公室,赞助单位有国发永泰珠宝宫殿,中国民生银行,移动168及蜀汉园林.活动的资助对象为就读于成都的在校学生及暑期返回成都的本地大学生.活动的主要形式:由赞助单位为每位参与活动的大学生以成本费买下1200份报纸(50份/天),参与活动的大学生每天到成都市一环路上划定的10个区域分组流动售报,报款交回到划定的商报零售批销站上.24天的售报活动结束后,主办方和赞助单位举办捐助仪式授予参与活动的大学生助学金并评选商报"助学之星".主办方为参与者设计的口号是:买一份商报,献无限关爱.

成都商报报社负责这次活动的主要是销售部的领导及下属零售批销站.在报名后的第二天,栋梁工程和销售部的领导特地请来经验丰富的售报人员为同学们解答了有关疑问,教授了卖报的一些注意事项.虽然这次卖报活动对很多同学包括我自己而言都是生平第一次,但在主办方耐心细致的讲解下,我们大家心里都有了底,也树立了销售报纸的信心和坚持到底的决心.

会后,主办方对来自成都16所高校的l00余名大学生进行了分组.川大的28名同学分为三组.由于工作需要,我担任了第二小组的副组长,协助组长组织好本组的销售及报款返还工作我们组划定的区域位于市中心天府广场到总府路间的区域,人流量较大,是卖报的黄金地段,但报贩也较多.我们的工作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会后第二天,我们所有组员都到指定的商报零售批销站接受拆报,夹报的培训.看似简单机械的工作,如果不懂方法和技巧,往往费时费力.弄不好错过售报高峰期,将会拖一个组的后腿.所以我们都不敢怠慢,都亲身上阵并计时训练,这使我们在卖报的第一天也不手忙脚乱.28日下午,我们到零售中心领取了文化衫.

29日上午8点,活动正式启动,整队后我们分组出发骑车到划定区域售报.我和同组的另一个女生来到国发永泰珠宝宫殿前,在尾随而来的主办方负责人的建议下,我们喊出了"买一份商报,献无限关爱"的口号,深蓝色的文化衫也吸引了很多行人的目光.看到有人注意到我们,我们就主动上前向他们宣传此次助学活动,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有不少的市民都很乐意买报,并说了很多支持鼓励的话,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喊口号的声音也放开了,很快就卖出了十几份,我的同伴卖得比我还好呢.十点左右,我们正忙过一个高峰期,正准备擦汗喝水时,成都电视台新闻现场的主持人和摄影师发现了我们,便上前做采访.在彼此的交谈中,我们才知道商报在28日的报纸中已经先报道了此次活动,怪不得有些市民对我们特别热心.采访过程中,我们谈了对这次活动的看法和我们卖报的真实感受.

8点到10点的售报高峰期过后,我们手上还剩十余份报纸.我便开始流动售报,并注意观察人流密度大的路口.我先后到了天府广场和盐市口.虽然天府广场休闲人群较多,买报机率高,但由于有关规定的限制,我们不能进入广场花园售报,我也只好继续打"游击战".

售报的第二天,我决定到公交站碰碰运气.也许是因为头一天的采访吧,许多乘客认出了我,都很乐意买我一份报纸,其中有的顾客甚至是家中订阅了商报的也愿意买一份,让我大受鼓舞.卖报过程中,我也观察到很大一批上班族总是急匆匆的往公交站赶,在站上等车的闲暇往往有意买报,尤其是一些年轻的男女家中可能不曾订报.把握住这一点,我便主动上前礼貌的询问,成交机率一下子提升了好多.即便是不买报他们也会回以一个和善的微笑,让我觉得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

但并不是所有时候都是顺利的,在10点半以后,报纸的销售就很慢了,有时候可能半个小时连一份报纸都卖不出去,我也曾想过放弃,反正卖不完的报纸可以返还报社,我也没有任何损失,但我想在这种有退路的情况下,我都能坚持下来的话,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我更能战胜自己.毅力是我所缺乏的,也是我最需要的,卖报的经历给我上了及时的一课.

这二十几天的卖报生活,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大雨滂沱,我和我的伙伴们都坚持下来了.初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我也重新认识了这个城市和这个城市的人们,许多以前的观念也有所改变.特别是对成都的市民,我从心底怀有一份感激和尊敬.他们来自这个城市各个不同的位置,是他们让我体会到了这个城市浓浓的人情味,让我感受到这个社会对知识的重视,对大学生的关爱.在求学路上,我们并不孤独.我想我多年以后仍会记得那位一言不发却在买报时用眼神鼓励我的伯伯;那位宁肯错过一班车也要向我买一份报纸的阿姨;那个每天早上微笑着买我第一份报纸的姐姐:还有那些关切的语言:"你是哪个学校的啊 ""你读几年级啊 ""出来认识一下社会,对以后就业有帮助的!"……太多的感动又岂是只字片语能说得尽的呢

篇2

关键词: 高校校园文化 育人 实效性

一、概念的界定

我们把承载并能传递教育内容或信息的形式或手段称为载体。[1]作为载体,必须同时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必须承载教育信息,并能为教育者所操作;二是必须是联系主客体的一种形式,主客体可借助这种形式发生互动。[2]目前,开展教育工作常借助的教育载体有管理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大众传媒载体等。本文主要从活动载体着手对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实效性进行研究。以活动为载体,就是有意识地开展各种活动,将教育的内容寓于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教育。[3]

二、校园文化活动载体育人的作用和意义

育人功能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本体功能。[4]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感到选好载体,是发挥校园文化育人作用的有效手段。实践证明,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人才的有效载体。经过探索与实践,我们以思想教育、文化艺术、学术科技、社会实践、学生社团等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并结合师范院校的特性,从高师学生师范人格、师范技能、人文素养、科技创新、特长兴趣等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文化艺术素质、科技创新意识、实践动手能力和特长兴趣爱好等,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能够营造出高雅厚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有利于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一)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更加开阔。

校园文化活动具有潜移默化育人的功能,高品位、高层次且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力量。可以说,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相较于第一课堂教学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在时间与空间上更加开阔,教育形式上更加多样,教育内容上更加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在青年大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具有独特和显著的优势和作用。

(二)学生参与活动的自主性增强。

青年大学生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高质量、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吸引、引导学生情不自禁地参与活动。在参与活动中促使学生独立思考探索,陶冶情操,展示个性才华。大学生主动参与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就会自觉接受校园文化所倡导的精神,被校园文化所形成的氛围熏陶和感染,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化和积淀,就会逐步把这种校园文化精神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动。

(三)文化活动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

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弥补第一课堂教学活动的不足,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育意义深刻。校园文化活动既有学校统一组织的活动,又有各级团组织、各级学生组织、各类学生社团组织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由于活动内容以学生需求和实际为基础,活动形式学生喜闻乐见,因此,学生参与活动自愿、自主,兴趣高,参与面广,收益大,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四)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帮助青年大学生实现社会化,习得一定知识的行为方式,获得社会所倡导和主张的核心价值观念。[5]在校园文化实践活动中,有利于学生把课堂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有利于学生把活动与所学专业和自身素质结合起来。最主要的是校园文化活动能启迪青年大学生的智慧。实践证明,人才的培养,需要活跃、开放、宽松的校园文化氛围,只有在和谐、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学生才能活跃思维,激发实践创造热情,产生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新成果。

三、校园文化活动载体育人的体系建构

(一)工作思路。

在实践探索中,提出了“围绕一个目标,抓住两个重点,坚持三项制度,突出五项工作”的思路。一个目标:大学生成长成才;两个重点: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三项制度:全面实施、全员参与、考评认证;五项工作:在思想教育、文化艺术、学术科技、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五个方面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计划。

(二)实施方法。

按照“目标管理、项目运作、证书认证”的方法实施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具体由学院团委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结合学院的工作要求和实际,学院团委每年制定出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每学期提出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目标要求,设立活动项目和活动指南,各团总支、团支部、学生社团、学生个人根据活动项目指南选择立项或申请自由立项,学院团委、各系团总支对活动项目的效果、进度情况进行实时控制,应用项目管理工具对学生完成活动项目的结果考核量化,并给予评价记录。学生毕业时,实行院级证书认证。

(三)制度保障。

为了促使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落到实处,制定了一系列支持、鼓励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制度、措施和机制。先后完善和制订了《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安排意见》、《关于开展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实施意见》、《学生科研工作量化管理及奖励办法》、《关于开展校园文化(文艺)活动的实施方案与措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工作条例》、《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认证办法》、《学生社团管理规定》等文件、规章制度,使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做到了规范化、制度化。

(四)实践过程。

1.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要把全方位育人作为思想教育工作的根本。思想教育要做到与理论学习相结合、与志愿服务相结合、与学习典型榜样事迹相结合、与加强校风学风建设相结合、与管理服务相结合、与学生自身教育相结合。[6]具体做法:一是主动掌握大学生总体状况,把思想教育工作做“早”。学生一进校,就引导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道德情操,尽早树立正确的人生努力方向,合理进行大学学习与生活。二是关注学生知识拓展与潜能发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把思想教育工作做“长”。三是关注学生心理特点和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受挫折和适应能力,把思想教育工作做“活”。

2.培养和提高学生文化艺术素质。积极向上、健康高雅、新颖别致的文化艺术活动,是培养学生艺术思维和素质的沃土。近年来,在校园内,学院、各系和各学生社团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有影响的文化艺术活动近200余项,一些活动逐渐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品牌化活动。如学院每年均举行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文化名家讲坛、小品相声专场、体育节、学生社团风采大赛等活动,各系举行的挑战主持人大赛、辩论赛、配音大赛、才艺比拼、“变废为宝”创意设计大赛等活动,学生社团举行的话剧专场展演、书画、摄影、动漫设计大赛等活动,都以特色文化活动促进了学生文化艺术素质及特长兴趣的充分发展。

3.培养和提高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坚持在广大学生中开展体现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的学术科技活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引导、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术讲座、科技竞赛等活动,潜心培育、积极建设能够体现我院特色,且具有形成品牌效应潜力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项目。如学院每年一度举行的大学生科技节、师范生技能大赛、大学生职业生涯模拟设计竞赛等活动,各系举行的实验技能大赛、电子设计竞赛、软件设计大赛等活动,学生社团举行的数学建模竞赛、办公自动化大赛、挑战吉尼斯大赛等活动,都以其活动科技含量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深受学生喜爱。

4.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也是大学生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在实践探索中,结合学生专业学习特点多方位、多角度组织开展实践活动,机制灵活,形式多样。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深入教育基地、农村、企业、社区、街道,围绕参观学习、义务支教、社会调查、科技推广、法律普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实践活动。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经受锻炼,进一步激发了成长进步、奋发有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5.培养和增强学生特长、兴趣爱好。我院一直重视学生社团建设工作,积极扶持、加强引导、规范管理。目前,我院共有各类学生社团28个,注册会员2000余人,各学生社团积极开展活动,形成了争奇斗艳、百花齐放、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广大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积极参与社团文化活动,使个人能力和素质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四、校园文化活动载体育人取得的实效

近年来,我院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培养和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上进、立志成才的优秀学生,有“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的数学系学生,坚持志愿服务的“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的传媒系学生,“发奋苦读,而立之年圆大学梦”的外语系学生,“敢于用生命铸造爱心”的中文系学生,陕西省“十大感动我的人”的历史系学生,“陕西省大学生身边的青春榜样暨青年突击手标兵”的艺术系学生,“果敢正义、见义勇为”的管理系学生,等等。同时,我院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参与、勇于实践,获取了知识和技能的双丰收。近几年,学院应届毕业生考研上线人数连年成倍增长,在全国、全省文化艺术、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学生社团等活动中学院和学生个人先后荣获国家级奖500余项,省级奖1100余项,获奖的质量和人数呈现出连年增长趋势,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五、校园文化活动载体育人需要进一步做好几项工作

(一)积极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渗透和体现大学精神文化。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声誉及凝聚力、感召力、发展力和生命力的集中体现。在保证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有效。大学精神一旦被大学师生所认同,便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从而转化为大学师生发展的动力和竞争力。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精髓,高校的首要任务在于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文化,形成广大师生的大学文化认同。[7]在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实践探索中,我们感到应积极在各项校园文化活动中体现大学精神文化,使大学精神文化时刻渗透于活动之中,不断强化广大学生对大学精神文化的认同与接受,充分发挥大学精神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和成长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努力拓展育人载体,彰显校园特色文化。

特色文化决定着大学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是大学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是大学办学实力和社会声誉的综合体现。校园特色文化是一所高校不同于其他高校的独特之处,是其他同类型、同层次、同地域的大学所难以比拟的,在高校的文化竞争中处于非我莫属的地位。在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实践探索中,高校要努力结合本校和学生实际,积极挖掘和培养校园特色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载体在学生成长与发展方面的作用和意义,并不断拓展校园文化育人特色载体。实践证明,一所大学拥有这种育人特色载体越多,这所大学的特色文化就越显著、越久远。

(三)发挥教师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体和引导作用。

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除了青年大学生之外,另一主体就是教师,校园文化活动能否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关键在教师。[8]一方面,由于当前社会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冲击,一些非主流的负面因素充斥到高校校园文化中,高校要克服部分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的现状,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在充分体现学生自理、自立和自律的基础上,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使教师既成为引导校园文化活动发展方向的航标,又成为指导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层次的专家。另一方面,目前青年大学生对于校园文化活动的选择更多地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由于自身阅历的局限,还不能充分地对自己的选择作出客观、正确的价值判断,因此,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四)不断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和品位。

校园文化活动能够改进学生的思维模式,丰富思维内容,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促使学生加强实践锻炼,成长成才。高校要以与时俱进的思想,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综合效应,不断丰富、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和品位,不断解决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遇到的新问题,增强校园文化育人的实效性,积极为培养人才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2][3]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94-196.

[4]韩延明.如何强化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J].教育研究,2009,(4).

[5][8]李冬娜.以第二课堂活动为载体,加强校园文化育人功能[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6]朱芳转,王昌民.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6).

篇3

【关键词】 艺术院校;社区;文化建设;共建;共享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艺术院校的教学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特别是社会实践活动,能很好地检验学校的教学成果,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丰富学生的艺术阅历。对于社区文化建设来说,艺术院校鲜明的艺术特色,是其不可多得的艺术文化资源;社区也将越来越重视艺术院校对辖区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

一、艺术院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可行性

(一)社区文化建设对艺术的需求和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人们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形式也随着他们对文化活动认识层面的不断提高逐步地向艺术化发展,群聊、下棋、纳凉、看录像等简单的活动逐渐被文艺表演、票友会、书法活动等文化活动所取代。[1]85-87社区在文化建设方面也努力通过各种手段来丰富社区群众的业余生活,但是由于社区自身的原因,从艺术需求来看,还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不足:

一是硬件方面先天不足。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在管理上主要采用政府主导的机制。社区文化建设方面所需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的财政拨款,这导致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因此,要改变目前硬件方面的制约,除了积极争取资金外,更好的办法应该是盘活社区内艺术院校的现有硬件资源。

二是软件方面人才匮乏。目前从事社区文化艺术方面工作的人员大部分是20世纪80年代培养起来的,他们虽然有丰富的表演经验,但其年龄、精力、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另一方面,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因为基层工作条件艰苦、待遇低等原因不想从事社区文化工作,造成了目前基层文化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2]111-112这些原因使社区建立不起艺术骨干队伍,制约了社区文化艺术水平的提高。

(二)艺术院校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的定位

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社区和艺术院校各有不同的定位。社区是建设的主体,艺术院校特别是高等艺术院校作为合作方,它们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将有利于解决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的许多问题。

高等艺术院校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有一般组织和单位无法比拟的优势。多数艺术院校在资源方面拥有设施先进的音乐厅、剧场,有自己的画室和展览大厅等。这些地方既是学生们学习的地方,也是他们艺术实践的舞台。据调查,国内大部分艺术院校的硬件资源在教学期间的利用率不到70%。因此,艺术院校可以在政府主导下,制定一定条件,与社区共享资源,这一方面降低了艺术院校硬件资源的空置率和浪费率,更重要的是,避免了文化活动场所的重复建设。全国许多艺术院校与所在社区的联系还比较少,它们只是根据主管部门的要求,做了一些政策性的指导和活动,这与其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艺术院校还具有人才和管理方面的优势。作为专门培养艺术类人才的艺术院校,它们在文化艺术活动的组织上比社区更为专业。艺术院校的教师长期从事艺术教学和研究,他们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艺术理论,这些经验和理论可以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得到进一步的验证与改进,这反过来又可以促进教学和科研。艺术院校的学生也可以把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当作课余重要的实践活动,实践与学习的有机结合,既可以夯实学生的兴趣与艺术特长,又能够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创业与就业,有利于高校教学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3]22-23

二、新时期艺术院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建议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艺术院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逐步开展。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方针政策,要求文化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等,这极大地鼓舞了社区文化建设,也给艺术院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

(一)国内的现状和经验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经济发达地区和底蕴比较深厚的艺术院校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参与度比较高,它们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四种:

一是双方共建实践基地,共享软硬件资源。这种模式采取艺术院校和地方政府共建的方式,共享艺术资源,为社区群众普及艺术教育,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如上海音乐学院与普陀区共建艺术实践基地,每年推荐一定数量的高年级优秀学生到那里为社区文艺团队提供创作指导、排练辅导;定期以实践基地为平台,举办系列音乐艺术普及讲座和音乐会。再如四川美术学院每年都会举办“开放的六月——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游”,供社区群众参观。

二是参与社区规划设计,营造社区文化艺术特色。城市规划设计必须包含艺术的成分, 艺术院校参与到社区规划设计中,可以更好地把艺术的氛围融入到城市建设中去。例如在城市的旧城改造中,四川美术学院就充分应用其专业特色,参与设计规划“黄桷坪涂鸦艺术街”,为社区文化开创了新的亮点。

三是面向社区的文艺表演活动。这是一种最为普遍的参与方式。小到社区的表演、各类的文化艺术节,大到全国性、国际性的活动,都有各艺术院校的身影,比如上海世博会,就有众多艺术院校参与各个社区组织的文化演出活动。

四是开拓文化艺术市场,以扶植毕业生创业和就业为目的成立社区艺术中心。以沈阳音乐学院为例,沈阳音乐学院与大东区莱茵河畔社区合作成立沈音莱茵河社区艺术培训中心,师资力量来自沈音的部分老师和学生,沈音的毕业生同时可以在艺术培训中心实现就业甚至创业,社区群众也从中接触到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和艺术教育,双方形成了“互惠互利”的关系。

(二)新形势下的对策和建议

虽然目前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几个省市,如北京、上海、成都、沈阳等地的艺术院校和当地社区的共建程度比较高,许多模式值得参考和借鉴,但是仍有大部分地区的艺术院校和当地社区的文化共建比较落后。因此,在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艺术院校和社区都应该抓住机遇,在思想上强化认识、激发热情,在行动上明确定位、创新管理,努力使双方取得共建双赢的成果。

1.强化认识,激发双方共建热情

目前,在艺术院校与社区文化共建方面,艺术院校和社区在认识上均不够重视。

一方面,部分社区对自身文化建设有非常迫切的需求,但是没有充分利用社区内的文化艺术资源,更有部分社区花费大量财力物力组建艺术队伍、搞硬件建设,实际上是在软硬件方面重复建设。因此,强化社区内部对与艺术院校共建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一是社区要充分认识到社区内艺术院校资源的宝贵,积极主动地与艺术院校沟通;二是要合理科学的规划和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软硬件资源。

另一方面,艺术院校也忽视了自身应该承担的社会服务功能,对与社区文化共建上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缺乏从艺术院校内部产生共建的动力。因此,一要加强理论学习,艺术院校从领导层到师生,都必须正确认识到学院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并不是政治任务,也不会对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造成影响,相反,它作为一个实践平台,对学院自身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二是要重视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促进共建、加深认识,在学校与社区共同开展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建立自己是社区的一份子的主人翁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服务、不断促进社区文化艺术发展的共识。

2.创新管理,有效对接,积极开拓合作新途径

在双方合作过程中,如何有效对接是管理上的一个难题,这关系到共建的美好蓝图如何落实的问题。在对以往案例的调查研究中发现,艺术院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往往注重形式而不注重落实的过程,因此有必要在创新管理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对接模式。

一是个人层面的对接。这主要是指学校师生与社区定的帮扶对象之间的指导与合作。既包括学校领导与社区领导的对接,更应该包括师生艺术骨干与社区特定对象的对接,比如教师艺术骨干可以针对社区文艺工作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学生艺术骨干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对社区中有特定要求的群众进行辅导。这些措施从最小的社会单元——个人层面上有效地促进了共建共享政策的落实。

二是单元层面的对接。这是指社区管理层、社区文化工作队伍与艺术教研室、学生文化艺术社团的对接。艺术院校的教研室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师资力量,根据各个社区自身的文化艺术传统和特点,对社区管理人员、专业文化工作队伍进行培养教育,不断提高他们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能力。学生艺术社团的特点是校内活动比较多,难以拓展到社会。这使学生艺术社团失去了在社会大舞台实践的机会,制约了学生艺术社团的发展。通过在社区建设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文化交流站等形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同时也鼓励学生深入基层工作,牢固树立工作从基层做起的思想。

三是单位层面的对接。这主要是指街道与校团委、学工处、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进行对接。街道作为社区的管理部门,负责对社区文化建设进行统筹、指导和管理。团委、学工处、就业指导中心等校级工作部门对学生思想工作和实践工作,包括创业就业方面应予统筹和指导。因此,街道和校级工作部门应积极对接,共同制定艺术院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纲领和框架。在对社区文化传统与文化特色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软硬件资源共建共享的思路,在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的基础上,再安排实际层面的工作,确保社区文化建设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将不断涌现,这对社区文化建设将提出更高的要求,艺术院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领域也将越来越广,双方共建共享过程中在管理上不断创新的要求也将越来越具体。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作为社会上专门培养高级艺术人才的殿堂,艺术院校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王佳,郎学田.音乐艺术与社区文化建设[J].辽宁高职学报,2001(5).

篇4

关键词:产学研;教育;艺术管理人才;优势;模式

中图分类号:G4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1―0001―07

一、产学研教育及其意义

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方式,产学研合作教育肇始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工程学院教务长赫尔曼・施奈德1906年推行的世界上第一个合作教育计划。据资料记载,赫尔曼・施奈德从自己亲身经历中体会到,培养应用型人才只靠大学教学和实验室是不够的,他们应具备的能力和技能只有通过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才能获得。于是,他提出“学工交替”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方式,并受到广泛关注。1921年,美国安提亚克学院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按照“学习-工作-学习”――“学校-企业-学校”的方式来完成学业。他们认为这种合作教育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职业技能,而且也能促进学生个性、身心、能力和人格和谐发展。这一做法首次将合作教育功能从单纯提高学生实践经验和就业竞争能力提升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高度。从此,人们开始认识到合作教育不仅是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而且把它与教育的整体目标和学习的全过程联系起来。1946年美国职业协会的《合作教育宣言》中正式将合作教育定义为“一种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的教育理念”。这一教育形式在发达国家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并被视为促进经济发展、培育创新人才的成功教育模式。1962年,美国成立了国家合作教育委员会,为这种独特的培养教育模式奠定了发展的基石。此后,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北美、欧洲、澳洲以及日本等30多个国家产学研合作教育得到迅猛发展。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实施本科生科学研究计划,明确规定大学生的学习内容除了课程学习之外,还有科学研究方面和企业实践方面的学习和任务;德国倡导大学教育的第,就是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过程;英国大学则实行工读交替制,大学生在学习期间要到与本专业有关的企业部门工作一年或两年,这已经成了制度。实践证明,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国际公认的培养创新人才的最佳途径。1983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成立,标志着合作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潮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11月底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的《圆桌会议报告》指出:“要想形成适应21世纪要求的学习,教育体制应不同于现在的模式。可能最重要的方面将是社会更多地参与学校和学校更多地参与社会。”美国当代社会学家、教育家爱德华・希尔斯在《学术的秩序》中论述了面向社会实践的教学理念:大学必须“走出其象牙之墙”。它必须走进街道、车间和办公室。必须把街道和车间带进大学。必须将“工作和学习”结合起来。“大学必须承认,学习不能仅仅在、甚至主要不是在图书馆、实验室、演讲厅和讨论班上完成”。必须对学生的“校外经历”赋予学分。“挡在挣钱与学习之间的墙”必须拆除。

我国的教育方针历来强调教育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应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我国引进合作教育。1991年,在上海成立了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会,也即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协会,有130多所高校和20多个大型企业、科研单位组成,遍布全国20几个省市,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进入了有组织、有计划的研究阶段。1997年10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九五”试点工作的通知》,标志着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由民间组织的试验,走上政府有组织有计划的试点阶段。并将“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协会”更名为“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推行和加强,是我国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是大学功能在现代社会日益拓展的必然结果。

所谓产学研合作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科研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以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强调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整合学校、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和学生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通过产学研结合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与获取实践经验及动手能力为主的生产、管理和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它的基本原则是产学研合作、多向参与实施的工读结合方式,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从高校角度,它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保证,实现培养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生产实际技能和科研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目标,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问题;从企业角度,在与高校、科研单位的合作中,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选择企业合适的人才;从科研单位角度,及时了解企业的发展需求,提高为企业服务的效率,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联合,同时实现了文化艺术与经济的有效结合,提高了企业创新能力。从社会层面,能够节约社会资源。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面向市场,面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社会现实。高等艺术管理专业教育不仅限于课堂教学或校内的实验室模拟,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从事艺术管理工作的优良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具体思路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产学研结合教育对于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来说,意味着从封闭转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元,是内部强化教育的理论联系实际与外部紧扣社会发展步伐两个部分的有机结合。

二、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艺术管理人才的优势

(一)“艺术管理人才”的相关思考

艺术管理人才是艺术管理行为的发出者,即艺术的管理者。要搞清这一内涵,首先要明白的是“艺术管理”活动内涵及属性。“艺术管理”绝不是“艺术+管理”那样简单,“艺术管理是一个综合概念,包含着错综复杂的管理体系”。对这个问题学者们做了多方的探讨和努力,在关于“艺术管理”的研究中,人们习惯了艺术种类维度,于是产生了诸如美术管理、音乐管理、设计管理、影视管理、舞台表演管理等。另一种通行的做法强调艺术管理的非盈利性与盈利性,非盈利性的被称为文化(艺术)事业管理;盈利性的被称为文化(艺术)产业管理。这两个维度虽然被人们普遍接受,但从学理上讲均非管理学的核心维度,前者从艺术门类角度切入,后者从艺术管理的社会价值属性出发,并没有反映出艺术管理本身质的规定性。

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成乔明博士的观点很有见地,他从管理学视角出发,将艺术管理划分为主体维、客体维和方法维三维。主体维即艺术管理的职业化管理者,包括个人,如艺术企业中高、中、基层的管理者。也可以是组织,如政府、行会、中介和团体等。政府主导的艺术管理,称为艺术行政管理;行会主导的艺术管理,称为艺术行业管理;中介为主导的管理,可以称之为艺术中介管理。客体维是管理的对象,根据管理学研究体系,从客体维出发将艺术管理分为艺术人力资源管理、艺术财务管理、艺术品管理、艺术信息管理、艺术时间管理、艺术活动(艺术生产、传播、消费)管理等。方法维即实现目标的具体手段。依据管理学学理,艺术管理从方法维分成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法律管理和教育管理四大种类。成博士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艺术管理活动的多维性、多层面性。基于成博士的理论,我们可以看出艺术管理活动的基本特征:

1.艺术管理的基本特征

(1)普遍性。首先,艺术管理作为管理活动的一个分支,它必然有管理活动普遍具有的共性,无论是艺术家管理、艺术品管理、艺术财务管理、艺术信息管理、艺术时间管理、艺术品牌管理等等,必然以管理学的共性原理和基础理论为指导。第二,作为人类行为层面的艺术活动,其过程的各个阶段普遍需要管理的参与,艺术管理的普遍性决定它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人类艺术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都需要管理的介入和参与,它与社会活动、家庭活动以及各种组织活动都是息息相关的。

(2)多样性。作为一个综合体系,艺术管理包含着错综复杂的管理层面。按管理目标分为艺术事业管理、艺术产业管理;按艺术种属分为美术管理(如博物馆管理、画廊管理等)、表演管理(如音乐管理、戏剧管理等)、文学管理(出版社管理、电子读物管理等)、影视管理(电影管理、广播电视管理等)、设计管理(设计组织管理、设计项目管理等);按管理主体分为艺术行政管理(法律、政策、文化宣传方面的管理等)、艺术行业管理(行业组织、地缘文化、艺术市场管理等)、艺术中介管理(艺术企业、艺术公益组织的管理等,含艺术团队管理:一种松散的艺术中介的管理);按管理手段分为艺术法律管理、艺术政策管理、艺术教育管理、艺术经济管理等;按管理客体分为艺术家管理(培养、使用、养护、发展等管理)、艺术品管理(生产、流通、消费、保管、展示等管理)、艺术财务管理(投资、筹资、金融发展、贸易等管理)、艺术信息管理(搜集、整理、宣传、使用等管理)、艺术时间管理(运用、应时、应景、国运、民生方面的管理等)、艺术品牌管理(构建、运营、维护、扩展等管理)等。艺术管理的林林总总,也带来了管理实践的细分性和复杂性。

(3)综合性。艺术管理的综合性表现为:在内容上,它需要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以及各种不同类型组织综合系统地广泛参与。在方法上,它需要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来实现管理活动目标。这一管理过程十分复杂,影响这一活动的因素综合多样。搞好艺术管理,需要多学科多因素的交叉融合。

(4)创新性。艺术管理是主体维运用其拥有和能够支配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信息等各种文化艺术资源,对艺术管理对象进行一系列有组织、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以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

2.创新型艺术管理人才基本素质

“艺术管理人才”是艺术管理“主体维”中的“个人”,即具备管理人类“艺术”活动系统中人、财、物、时间、信息、品牌等各要素能力的人。是既需要理论积淀,又需要专业实践能力的综合型、复合型人才。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

(1)个性的健康发展

创新人才成长的前提是个性的健康发展。大学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创新人才,就必须首先使他们成为一个具备自由精神的人、具有个体独立性的人,而不是成为作为工具的人、模式化的人、被套以种种条条框框的人。没有个性的健康发展,创新人才就不可能诞生。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人才就是有个性、会独立思考的人。

(2)复合的知识结构

艺术管理活动需要文化艺术、经济管理等多领域知识的综合参与,具有交叉、互渗、边缘的属性,所需人才的知识结构必定是复合型的。知识的多少,决定了文化艺术管理人才视野的宽窄和事业格局的大小。文化艺术管理是综合性、系统性极强的工作,从业者往往需要有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多岗位的知识储备和技能锻炼,“单一型”知识结构难以适应要求,必须不断拓宽知识面,加强人文、社科、技术等各种知识的融合,努力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既具有精深的文化艺术专门知识,又有广博的人文社科和现代科技知识,具有文化发展所需要的最实际、最合理、最优化的知识体系。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现代的实用技能,以适应文化艺术管理岗位上的各种要求。除了有知识的广度外,还必须有知识的深度,博中有专长,成为文化艺术某一领域的专家,二者相辅相成。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术业有专攻,这样,既有复合型知识的基础支撑,又有专业化知识的精准把握。

(3)综合的能力结构

能力是知识融合与应用水平的体现,能力把知识应用于实践,使知识产生社会价值。对于艺术管理人才而言,理想的能力结构应该呈现为综合型。即将复合型的知识储备应用于艺术管理的具体实践活动中,使知识产生高附加值,实现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的最大化。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能力主要来自情商和智商两方面,艺术策划、经营、管理等工作需要综合各种能力,比如独立工作的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鉴赏能力、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应用与操作能力等等。作为艺术管理人才,其核心能力应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艺术鉴赏能力、决策能力、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管理经营能力和学习能力。

(4)完善的人格结构

第一,政治人格,包括政治道德、品格、操守和政治技能。高素质的文化艺术管理人才在政治层面上应具有高度热情和敏锐的政治观察能力,对国家前途和世界风云予以高度的关注并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把自己的事业、命运与国家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文明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中追寻自己的人生价值。有自己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政治修养,能够把握先进文化的政治方向。在思想境界上表现为信念坚定、积极进取、与时俱进。在政治品质上,体现为胸怀远大、果敢践行、责任意识强。在价值理念上,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具有创新意识。积极健康、富有魅力的政治人格会产生巨大的魅力、凝聚力、感召力和折服力,政治人格直接影响着管理力。

第二,经济人格。在文化经济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高素质文化艺术管理人才应当具有良好的经济能力,即具有一定的经济知识,掌握一定的经营管理方法,懂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能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有经济意识,善于开发出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在文化市场上具有营销和资本运作等能力,以实现文化生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第三,文化人格。当代社会是高度知识的社会,也是高度文化的社会。它要求文化管理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能力,能够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深邃的文化理解,进行广泛的文化交流,从而塑造自己理想的文化人格,即文化素质、文化水平、文化涵养和文化境界。并且,在当前文化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过程中,能抵制人格失范、信仰危机、道德危机以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的诱惑,避免文化的异化。坚守文化产品的高尚品质并将这一规则内化于自身心灵,形成完善的文化人格。

(二)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创新型艺术管理人才培养中的优势

社会文化发展、艺术管理活动系统的性质以及艺术管理人才基本素质,决定了高等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坚持实际工作能力为重点核心,它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在于动手能力的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把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运用于实践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文化艺术活动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训练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方法。但这一培养目标由于环境的局限性,仅靠学校的课堂教育是难以实现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对于实现创新型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培养应用与技能型人才独具优势。学校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形成合作共同体,学校根据文化事业与文化艺术产业的需求制定培养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使人才培养与国家乃至世界文化发展融合在一起;而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部门能为艺术管理专业教育提供和培养“双师型”教师资源,同时还可以参与高校的科研工作,双方各有所长,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成为创新型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从人才属性看,文化艺术管理人才应定位于应用型,人才成果应具备一定的理论积淀,更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需要在未来错综复杂的艺术管理多重体系中能把他们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运用于艺术管理实践之中,最终能使优秀文化艺术成果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艺术管理人才的构成要素中,需要知识、能力,更为重要的是“素质”。素质与知识、能力关系密切,三者相辅相成,人才素质对接受和获取知识、提高和发挥能力具有决定作用。其中素质是更深层次的存在,素质提高的过程也更加复杂,不仅与主体固有的品质有关,而且与其实践活动有关。一方面,实践活动对人的素质具有重塑功能;另一方面,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和一定的条件下个体的素质才能实现并价值外现,没有社会实践和一定的条件,个体的素质不能得以外现。艺术管理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还需实践的千锤百炼,培养创新意识、坚持创新精神、掌握创新能力并能取得创新成果。如此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由教育的环境、资源、条件、方式和过程等要素所构成的系统工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优势表现在:

1.产学研合作教育构成优势互补的知识转化体系

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普遍的优势,即规范、系统和高效。但它的短板在于人才培养的特殊条件――即知识到能力与素质的融合转换方面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缺陷。艺术管理教育必须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本位,在艺术管理技术、技能的培养上,由于环境的局限性,仅靠学校的课堂教育是难以实现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对于艺术管理教育培养目标的规格要求、技术与技能方面具有优势。创新型艺术管理人才的基本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获取和形成,是需要社会文化环境和产业实践的深度配合的。产学研合作正是通过工读结合和研读结合的途径,以岗位和研究项目为平台,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较好地统一起来,它的最大特点是构成优势互补的知识转化系统。

产学研合作的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其主要特征是将教育、科研、生产三者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一体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解决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人才培养方式上存在的条块分割、培养力量分散、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等问题。产学研合作教育优化了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实现了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

2.产学研合作教育能促使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综合素质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道德修养等方面素养的总和,外在表现为人的社会能力和个性素质。在上个世纪90年代,德国教育专家调查研究表明:人的社会能力、个性素质是未来最重要的通用知识。人的社会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表达力、自我表现力、团队精神、协调能力、交际能力、心胸宽容度、责任感、思考和行为的逻辑缜密严谨性等等;个性素质则主要包括自觉性、条理性、独立性、意志力、自制力、情商水平以及求知欲、坦率度、批判性、反应力等个性化的能力。产学研合作教育对上述社会能力、个性素质的培养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能力是知识融合与应用水平的体现,能力把知识应用于实践,使知识产生社会价值。对于艺术管理人才而言,理想的能力结构应该呈现为综合型。即将复合型的知识储备应用于艺术管理的具体实践活动中,使知识产生高附加值,实现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的最大化。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优势还在于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客体维”了,而是作为具有复合身份的能动的主体维而存在。这一转换对综合素质的形成,特别是交际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表达能力、毅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产学研合作教育所带来的复合身份、多角度视野和思维方式的碰撞,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有利于学生形成开放的、活跃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和文化企业的深度合作,使艺术管理人才思维更活跃、眼界更开阔,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实践创新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良好作用。

我国文化教育高度发展,有力地推进了产学研相结合的进程。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已有数百所高校、数千个企业和千余所科研单位进行了不同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其中,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合作教育是一项广泛实践的重要内容,取得的明显效益是有目共睹的。实践的效果不仅在体制上建立了一定的合作关系,在教育模式和运行机制上促进了人才培养的转型。通过教学、生产、科研的有效合作不断创造出教育的各种有利条件,更使教育和教学的整个体系发生着质的变革,达到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了解社会、培养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

3.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创新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于培养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基本组成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包括创新意识、动机、目标冲动和意志品质等,具有主观能动性,决定对创新的主观投入强度。实践能力包括对知识、技术的应用及创造、具体方式与方法的运用等实际本领,具有客观实在的意义,决定创新的成效和价值水平。缺乏创新精神就不存在引发、持续创新行为与过程的必然性,不具备实践能力就不能引发创新活动和取得创新成果。创新精神是以知识为基础构成的高度形而上层面,是创新思维与深入实践的有机结合直至升华和内化才能形成的。而高校教育情境、教育资源方面,躬亲实践中这种亲身体验的条件局限性严重,所以高校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的功能是有限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不能脱离实践条件的支持,只有通过具有实在价值的训练过程并经过经验总结才能提炼出具有真实意义的策略、手段与方法,才能真正在理论指导下去运用、创造知识和技术并取得效果。囿于学校教育来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根本上转型,使学科教育与知识、技术创新的氛围、过程相结合,传授、继承创新与实践相结合并得到相关条件的支持。企业、科研单位(特别是集中高新技术的)一旦与高校合作,那么培养创新能力就进入理想境界了。

实践证明,产学研合作教育优势在于打破了以理论教学为主导、实践教学为辅助的教学模式的束缚,紧密联系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的社会实际,是真正的多方教育资源的优势整合与开放式办学,可以保证所设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以及技能训练等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可以创造出更多、更广泛的物质条件和教学实践手段,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技能和实践能力;可以保证艺术管理人才综合素质的形成。从教育的角度出发,产学研合作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模式,是实践训练和理论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的教育策略。它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更好地运用于实际,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未来就业所需要的社会知识和技能,缩短理论知识向文化管理能力转化的过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主体是学生,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对社会与生产的适应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格的全面塑造、培养创新人才。教育与实际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形式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当前文化发展繁荣、现代教育和个人三者共同发展的必然需求。

三、创新型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核心实质是学习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是这一基本特征的多样化体现。从教育观念上看,产学研合作教育是符合“生态化教育观”的。生态化教育就是将高等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致力于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形成整体的动态平衡,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以实现受教育者的身心全面发展。生态化教育的核心是将高校作为一个社会子系统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培养模式,充分利用校内与校外、高校与社会的教育资源来进行教学,实现全方位育人、全时空育人,资源多元化,最终达到“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要求。在高校系统当中,“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每个师生都参与探索和创造。在教学方式上,提倡教学相长、探索性学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顺应信息化社会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特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学会知识,更学会做人、做事,使每个学生都善于学习、发现和创新,善于合作、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在具体操作上,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创新型艺术管理人才的具体实际,不断探索和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改革发展道路。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建立起新型人才实训与创新的实践体系,推动艺术管理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是当今高等艺术管理教育的宗旨和目标。目前产学研合作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各学校、专业培养目标、办学条件有所区别,合作教育模式也不尽相同。

(一)项目教学式

结合学校、教师申请或承揽到的真实科研课题或政府、企业的实际文化艺术项目,在学校老师和企事业专家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由学生自己负责,最后由社会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检验效果。学生通过完成真实项目,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人员组织、调查研究、项目策划、项目实施以及解决和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积累了实践经验,从而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学生唱“主角”,而老师转为“配角”,实现了教师角色的换位,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最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要经历社会的检验。完成项目的过程就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过程,项目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导师工作室式

导师工作室――组建师生工作室或与文化企业联合,以教师科研项目或文化企业的具体业务为载体,教师与学生以双向选择方式形成团队,进入工作室或文化公司进行实习。建立校内外多功能实践教学基地,走教学、科研、产业化开发一条龙道路,是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导师工作室这一形式脱胎于最早西方艺术创作领域的“作坊”,它是艺术家从事职业活动的基本单位,他们以这种形式从事艺术创作、组织艺术品生产和销售以及培养接班人,后来逐渐衍变为一种更加适合潜心创作和研究、将艺术创作与技艺传授有机结合的特色教育形式。时至今日,在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工作室”作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典范模式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十分鲜明的特色。

第一,工作室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情境教学理论,情境学习理论的发展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人类学理论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发展主要有两个取向:教育心理学和教育人类学。这一模式的人才培养途径实现了从学校课堂到社会实践跨越式联通。以这种方式展开的工作室使受教育者有机会沿着从旁观者同伴到成熟实践示范者的轨迹前进,即提供了一个从边缘到中心的合理参与,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深化专业能力的过程。

第二,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先进知识和技能、具备专业和职业素养的应用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

第三,“工作室”作为教育平台,由来自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教育家、科研人员和技术专家与受教育者组成“双师型”教育团队,将文化项目的策划、管理、运营、成果推广与开展学术交流、职业素养、技能等教育培训有机融为一体,形成多功能复合结构,使产、学、研结合的多项度联合教育向立体纵深模式发展。

第四,工作室的情景氛围倡导的是自由开放、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多元互补、和谐发展的教育情景环境,有利于人才的个性发展以及独立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三)实训实践基地式

高等艺术管理教育应该以职业能力为基础,其目标是培养适应文化繁荣发展、具有从事文化艺术项目的策划、项目运营、项目管理等岗位工作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等专业人才。实训实践基地建设是促进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关键。

第一,创造高校师生接触社会、接触实际的机会,使教师掌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和发展趋势,也有助于“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形成,推进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实践的躬亲体验中,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脱离实践的不良倾向,大大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第二,有利于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推动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基地的实训过程,学生的理论知识、技术技能训练与职业素质训练有机融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与学融为一体,极大地调动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性。老师教有所用,学生学以致用。

第三,实践教学基地开发和建设有助于高校与文化企业的深层对接沟通,文化企业和高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各自的特点,共同开发文化项目,完成对学生的针对性培养。学生参加校外基地企业的实习可以深入地了解企业的情况,企业也可以通过实习来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水平,通过实习使双方增进了解、双向选择达到双赢。这种做法既缩短工作适应期,也使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学校和社会真正实现了零过渡。

(四)文化产业园式

文化产业园区作为一种介于政府、市场与企业之间的新型社会经济组织和企业发展平台,正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手段。近年来,各地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如火如荼,成为政府推动文化产业措施中最具代表性的路径选择,同时它也是复合型文化管理人才的孵化、培养的有效模式。特别是以高校为依托的创意产业园区,大都成为具有一定规模,从事文化产业行业培训、人才培养、产业研究的重要途径。它是以大学科研能力为发展动力,依据某一优势学科或学科群,通过创办文化艺术产业,融产学研于一体,促进文化艺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实现产学研结合,形成良性循环的产、学、研转化中心,它是集创意企业孵化基地、创新人才培训基地为一体的创新成果转化中心。

这一模式的优势在于人才培养由“消耗型”实训转化为“经营型”实训,文化管理人才的实训建设由原来单纯的消耗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化。学校可以利用师资、设备优势和学生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的特点,依据产业园区的综合优势主动为社会、为文化企业承担一定的文化艺术项目。既可直接创造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可以减轻人才实践成本,促使实训基地的运转步入良性循环,使人才培养进入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参考文献]

[1]张云.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意义与路径探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04).

[2]汤阅弦,柯春媛.国内外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训基地的建设[J].民营科技,2012(01).

[3]郭毅夫,匡令芝.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学生创业能力培养[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05).

[4]李贵敏.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4(12).

[5]张炼.关注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1(04).

[6]余冠仕.产学研扩展为政产学研用结合[N].中国教育报,2011-03-05.

[7]朱浩.民办高校发展“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的困境及解决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3(02).

篇5

    其构成可做如下粗略地分析:首先,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表现为物质形态的资源,是其衣食住行活动及其活动的过程与成果。从存在的样态来看是居于文化艺术表层的、可见的物质形态的资源。从各民族衣食住行生活中的取材、结构、造型、款式、空间利用、功能分区、装饰工艺等方面,均能体现少数民族感知、认识、想象、征服改造宇宙自然中的智慧和能力,表现出少数民族敏锐细腻的感知能力、观察能力、认知能力,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审美创造能力。如秦淮以南农耕民族的服饰,燕山长城以北及青藏高原游牧民族的服饰,从材质、款式、制作、挑花刺绣工艺、装饰等既彰显地域特性、生产生活方式的特性,也标示着不同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特性。再从各民族的建筑而言,藏族、哈萨克族的帐房,蒙古族的蒙古包,傣族的竹楼,土家族、苗族的吊脚楼,羌族的碉楼,黎族的船型屋等民族建筑,无不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杰作。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本身就是其文化艺术资源的物态化载体。在物质层面从其性质来说,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是一种不同于煤炭、矿石、石油、天然气等形态的物质资源。从其功能来说是以满足少数民族基本生存、娱乐和审美需求为目的的物质文化。其次,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是存在于其深层的,满足其娱乐、归属、信仰、心理、认知、审美的精神文化,以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等文学形式、音乐、舞蹈、美术、宗教、哲学等精神文化形式存在,积淀着少数民族千百年来对自然山川、花草虫鱼、天文宇宙、人际社会和人自身的感知、想象、理解、认识及所形成的生命观、幸福观、爱情观、宇宙观等观念。如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就是维吾尔族与戈壁、沙漠、绿洲对话时灵魂深处的哭泣、对抗与和解、喜悦与欢乐,是肉体在时空中湮灭后精神的遗留,是集中反映维吾尔族人喜怒哀乐之情感、善与恶之认识、美与丑的观念的艺术。以其演奏的乐器而言,就有热瓦普、手鼓、萨塔尔、艾捷克、胡西塔尔、笛子、维吾尔族扬琴等丰富的乐器种类。从木卡姆中的几句歌词足以看出其功能与价值:“我的萨塔尔琴以生命的纽带为弦,它能慰藉不幸者,予其悲怆与凄婉。我深深投入于木卡姆使之萦回于心,若耽于爱的憧憬即弹奏于伊人尊前……”[2](P10)。“心灵的秘密用文字永远书写不尽,爱情的神话用书卷永远解释不清。世上花儿有刺,珍珠与贝壳紧紧相连,哪有不受苦的手艺,不受折磨的爱情。”[2](P28)歌唱生命、爱情的魅力,解说生活的道理与人生的哲理。许多民族至今仍通过故事、民歌、谚语、神话、传说等文学形式表达其鲜活的感知与丰富的情感。每个少数民族的表层物质文化和深层精神文化构成民族文化整体,并在不同层面表现各民族的精神及其民族个性。其丰富的存在不仅是维护民族精神文化生态平衡的基础,也是社会转型时期促进和丰富人的感性、心灵、情感,促进人格完善、人性升华的重要途径,表现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层面的少数民族审美教育资源,正是当下我们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审美教育资源。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的特征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资源库,从开展审美教育的要求来说,这些资源具有以下特征:(一)原生性千百年来,由于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科学技术的制约,我国少数民族的审美实践没有走上职业化、专门化、学院化、理论化、系统化的道路,具有显着的原生性,这充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少数民族审美教育资源就是其日常生产生活本身。我国少数民族的审美活动丰富多彩,但无论音乐、舞蹈、美术、文学、戏剧,还是建筑、工艺、服饰等都不是专业化的,而是与其日常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的,可以说少数民族的审美活动就是其生活本身。在少数民族中,几乎没有专门从事艺术活动的职业划分,在田间地头,在中堂聚首,在节日礼仪,在篝火晚会,舞蹈和音乐交相辉映,人人都是歌手,人人都是舞者。在建筑群落、生产工具、日常器具、穿戴服饰上,美术、工艺无所不在,无一不彰显少数民族对自然的感知、对世界的认识、对美的追求。因此,许多民族学家、民俗学家、人类学家感叹,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以质朴纯真的方式向我们展示出他们“艺术化生存”的人生态度、生活方式。他们没有专门的剧院,也没有专门的舞台,但是,他们生活的整个地域既是剧院又是舞台。他们没有专业的艺术家,也没有专业的艺术院校,但是,他们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都是民族艺术审美的传承者。因此,要想了解少数民族的审美文化,唯一的途径就是深入他们的生产生活。反过来,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及其文化艺术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教育资源。二是少数民族审美文化资源传承的习得性。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的传承十分独特,既没有专业的学校,也没有专门的职业教师,家庭和社会的代际传承是主要方式。以学习刺绣为例,刺绣是既实用又有观赏性的十分精巧的工艺美术,对刺绣技能、技巧的传授和学习实际上就是少数民族的审美教育。我国苗、瑶、土家、布依、哈萨克、黎族等民族在教与学两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他们一般往往是自幼学艺,个别教授的,担任教员的一般是祖母、母亲、姐姐等亲属,而且学无定规,不用教本,完全是经验传授,学用结合,经年不辍。再例如少数民族的建筑,建筑的过程既是工程的建造过程,也是年轻一代向长辈学习的过程。长辈既是施工者,又是教师,年轻人既是工程参与者,也是学生。年轻人在参与实际的房屋建造过程中,自然习得老一辈的建筑技术、建筑工艺和审美观念。三是少数民族审美资源存在形态的混合性。少数民族的艺术形式虽然丰富多彩,但大多数都和生产生活紧密相关,既包含着民族审美的精神追求,也满足了生产生活的各种功能需要。从实践来看,我们很难在少数民族审美资源宝库中找出比较专门化的、纯粹的艺术作品,它们大多既有其实用的价值,又有宗教的、象征的、审美的等多重精神的价值。从理论上说,审美是人类超功利的精神追求,但从少数民族审美实践来看,这一点需要具体分析。从人类审美历史来看,审美实践的突破性发展在于它的独立化,需要有职业化,使审美活动在实践的基础上有一个独立发展的空间。由此看来,我国少数民族审美实践是处在非职业化的阶段,他们的审美文化产品具有功利的深刻烙印。对此,我们不能用先进与落后的标准去衡量少数民族审美艺术资源。但在理论上需要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少数民族审美资源的原生性正是其最突出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人类审美实践的活化石,需要大力研究、开发和利用。(二)地域性我国少数民族从地理分布上来看,呈现为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且大多居住在中国版图的边陲地带。由于其分布的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各少数民族之间、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在文化艺术审美资源的占有上和审美实践上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少数民族的审美文化反映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色。我国少数民族居住条件差异较大,有高山,也有平原;有草原,也有丘陵和水域。蒙古族的长调、苗族的山歌等等都深刻地反映了广漠草原和崎岖丘陵等不同的自然环境。二是少数民族的审美文化反映了独特的生产方式。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是其审美活动的核心内容,土家族的农耕生产方式只能孕育出摆手舞,而不可能产生反映海洋文明的渔猎工艺。三是少数民族的审美文化反映了浓厚的乡土气息。一定的自然条件、生产方式只能产生相应的生活方式、生活习俗。侗族大歌和维吾尔族的木卡姆等等,它们反映了侗族和维吾尔族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从而打上地域文化的深刻烙印。(三)民族性少数民族的审美文化不是个别人的创造,而是全体民族成员世世代代审美实践的结晶,因而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这充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少数民族审美文化反映了本民族独特的发展历史。我国少数民族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作为对这种历程的反映,少数民族的审美文化是重要的载体。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文学、歌赋、音乐、舞蹈都对本民族的发展历史有充分的表现。二是少数民族审美文化反映了本民族的独特文化。民族文化包括许多方面,在狭义上主要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以及风俗习惯、礼仪制度等等。少数民族的审美资源是和这些民族文化元素相互交融、共生共存的。我们不可能想象壮族的山歌用的是维吾尔语,也不可能想象朝鲜族的舞蹈表现的是对基督的虔诚。三是少数民族审美文化反映了本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各民族审美文化的主题。我国少数民族审美文化资源实际上就是展现各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宝库。

篇6

一、体育院校强化公共艺术教育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体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往往是艺术创作的“生活源泉”之一,对于艺术来说,体育是它取材的领域之一,艺术的各种门类,都把自己的触角伸进体育领域进行美的创造。尤其是现代舞蹈和现代音乐,更是大量渗入各类体育竞技项目和表演活动中,把体育与艺术的密切关系发挥到了极致。随着体育高等教育的发展,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艺术使体育运动更加完美,体育也要借艺术来丰富自身文化内涵。近几年,体育院校相继开设了音乐、表演、舞蹈学等艺术类专业,体育院校不但可以培养艺术类专业人才,也通过二者融合,丰富了体育人才的培养规格,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学院的多类传统课程,如健美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健身健美、啦啦操等的教学集技巧、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于一体,体育与多种艺术类型得到完美结合,学生专业才能和艺术素养得到了良好培养,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体育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实践

1.高度重视艺术教育,体艺结合相得益彰。认真贯彻《学校艺术教育规程》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精神,对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订。坚持“以专业艺术教育带动公共艺术教育;以公共艺术教育促进专业艺术教育,使公共艺术教育惠及全体学生”的指导思想,大力推进艺术教育课程的实施。构建以专业艺术院系为牵引的专业艺术教学平台、以教学管理部门为牵引的艺术普及平台、以校园文化建设部门为牵引的艺术熏陶平台,三大平台协同运行,形成了良好的艺术教育工作体系。2.组织机构建设完善,管理体系运行有序。成立学院公共艺术教育领导小组,改变了以往公共艺术教育各自为阵的局面,形成了领导顶层规划、专职机构具体落实、各部门共同参与的艺术教育工作机制,促进了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切实提高了公共艺术教育效果。成立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建立公共艺术教育组织机构,创建了丰富的校园文化艺术载体。教务负责公共艺术教育课堂教学的组织协调和行政推动工作;党政办、宣传部、团委等负责各类校园艺术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社团活动的管理和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校园文化研究中心统揽学院校园文化思想阵地建设,利用学院长期形成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形象文化,引导和青年学生自觉不自觉地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提升青年学生艺术素养。3.课程体系设计合理,体艺教学系统融合。(1)科学修订教学计划。艺术课程教育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能力、陶冶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才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院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结合学院人才培养实际,学院始终将公共艺术课程与学科公共课程等同重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秉承“艺术浸润技术,技能与素质并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进一步突出公共艺术课程地位,研究探索公共艺术教育规律,把文化艺术教育学分纳入专业计划,科学设置公共艺术课程。(2)课程设置特色鲜明。课程设置坚持专业性与普及性紧密融合,体育与艺术有机结合,形成“一体两翼”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即以专业艺术教育为主体,以公共艺术教育,校园文化艺术实践为两翼。开设100余门艺术专业课程。除开设教育部规定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外,自设音乐欣赏类、美术欣赏类、艺术设计类、人文社科等近20门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结合体育院校特色,创编近30门体艺结合的体育文化艺术类理论和体育表演类特色选修课程以及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艺术才能。(3)公共艺术教学管理规范。为保障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提高公共艺术教学质量,制定了公共艺术课程管理办法和教育发展规划,明确了公共艺术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师资配备和保障条件和建设目标,形成科学完备的质量监控体系。艺术教育教学管理上,定期开展教学检查和研讨;优化完善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更趋科学性、系统性;对艺术教育类教学大纲进行完善和修订,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学院公共艺术教育在专业建设、团队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先后获得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精品课程、省级教学团队等,使公共艺术教育质量得到系统提升。

三、推进公共艺术教育的思路与对策

篇7

【关键词】区域文化;区校建设

一、区校共建和谐区域文化的现状

高等学校与街道社区在地理位置上有同生存共呼吸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有共同创建和谐环境的目标,高等学校的参与是加快街道社区建设的最有效的动力。高等学校与街道社区共建和谐区域文化,使高等学校与街道社区形成资源共享、互相学习、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和谐社会氛围。无论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还是街道社区提高居民素质、加快街道社区文化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高等学校与街道社区实现资源共享

(一)有效整合资源,实现资源互补与共享

实现资源共享是共建和谐区域文化的前提和保证。资源共享可以整合高等学校与街道社区的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价值。学校拥有较为丰富的教育设施、人才资源、文化资源,都是街道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高等学校作为能力创新、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的摇篮,对周围街道社区具有很强的影响传播功能。高校教育资源对促进学习型街道社区建设,高等学校青年志愿者对提高街道社区服务水平,高等学校艺术团体演出对提高街道社区文化建设等,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这样,高等学校在无形中会影响和带动街道社区和谐发展,而街道社区拥有的众多机关、企业、事业等单位,也正是高等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教育成果转化和实习就业所必需的阵地。街道社区内的纪念馆、文化馆等可成为高等学校实践的第二课堂。

(二)充分利用高等学校资源,为街道社区居民提供最大便利

高等学校根据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类教育等资源,最大限度地为街道社区居民服务,学校图书馆、运动场馆及游戏娱乐等设施向街道社区开放,为街道社区居民健身、娱乐提供便利,同时,支持街道社区居民的职业文化教育和各种培训。组织街道社区居民到高等学校进行各种文化演出等活动,使街道社区居民充分利用高等学校资源。

(三)利用街道社区资源优势,为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

高等学校鼓励引导学生走进街道社区、融入街道社区、服务街道社区。积极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等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与感悟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三、高等学校发挥学科优势服务街道社区

(一)志愿者、学生社团、社会实践团队等服务街道社区文化建设

高等学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和学生社团等是学生中最活跃的群众性组织,通过他们与街道社区内居民、中小学生等结对共建,是高等学校与街道社区共建和谐区域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他们的活动具有自发性、覆盖面广,内涵丰富。在进行各种社会调查,一对一启蒙教育,服务街道社区交通秩序,环保宣传,救助站帮助流浪未成年人,关注留守儿童,敬老院服务,科普宣传等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关注街道社区的弱势群体、维护街道社区秩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不仅让他们体验了社会、加强了道德修养、有效地将志愿者服务落实到实处、也促进了和谐区域文化的发展与文化建设。

(二)发挥专业优势服务街道社区文化建设

高等学校充分发挥各专业优势、积极参与街道社区文化建设、达到双赢的效果。以同济大学为例、近年来、各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与街与四平路社区合作,各学院学生参与四平街道“五心联盟”服务活动,不仅在实践中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加强了和谐区域文化的建设。同济大学法学院学院利用专业优势,组织社区法律咨询服务,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

(三)高等学校教师服务街道社区文化建设

高等学校专业学科面广、通过到街道社区进行交流合作、不仅在实践中充实,锻炼了教师的能力、也体现了教师服务大众的原则。同时也加强了与街道社区各方面的联系、促进了街道社区经济文化建设。

(四)社区文化资源服务高等学校文化建设

高等学校与街道社区在共建区域文化时是相互融合,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街道社区文化团体,文化艺术家,离退休人员等都是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外在力量。高等学校邀请老年大学艺术团体到高等学校进行演出,文化艺术家到高等学校进行讲座及作品展览,不仅让街道社区文化团体和个人发挥余热、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增砖添瓦、也让高等学校师生更直观有效的受到街道社区文化的感染、提高技能素养。

(五)目前共建和谐区域文化存在的问题

局限于某些客观条件、目前和谐区域文化的实践活动不能满足老百姓的需求、还存在一些需要重视和尚待解决的问题。

(六)社区居民的参与主动性有待加强

从目前来看、参与支持街道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还是以离退休人员、业余爱好者为主,参与年龄段偏大。大部分居民相互之间关系疏离、没有凝聚力、把公共街道社区文化活动当做一种生活调味品、可有可无。这就使街道社区居民参与的主动性,互动性,参与人数,参与面受到影响,没有使街道社区文化成为老百姓参与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

(七)和谐区域文化建设缺乏机制,持续性、长效性不足

高等学校参与文化街道社区建设师资力量、学生力量等,受工作、专业、学习的影响,参与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大都是临时性或者是阶段性参与,缺乏长期性和固定性,也没有考核奖励机制,难以形成有效的共建力量,不利于和谐共建的顺利开展。街道社区文化建设需要专业文化人才的组织、指导和引导。但从目前来看,参与支持社区文化建设的力量以及涉及的街道社区范围有限,也难以保证持久性。而参与和谐共建社会力量如政府、社会团体等不多,不能给以更多的支持。这就使街道社区文化活动成为一部分人的自娱自乐,从而缺乏观赏性、趣味性、参与性和系统性。

(八)共建和谐区域文化的改进措施

通过高等学校与街道社区文化共建的实践,不仅有力的推进街道社区文化的发展,高等学校也通过积极参与街道社区文化活动,让大学生培养了创新合作精神,开阔了视野,增强了社会实践能力。但是,高等学校与街道社区的合作还有一些局限性,还有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应该使这种合作制度化、长期化,规范地走向良性发展之路。我们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九)探究有效合理的合作模式

根据现有实际情况,做好街道社区现状、居民思想状况、合作模式、资源整合等方面的调查研究,这有利于活动开展的针对性,节约资本,少走弯路,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和覆盖面。在调查的基础上,经过整理分析,及时进行总结和探索,结合自身优势,与街道社区共商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找到一种合理高效的合作模式。

(十)建设合作阵地

加强高等学校与街道社区的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实习基地、就业基地、实践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等的建设,签订协议书,有效的整合高校与街道社区的资源,促进人员的交流和沟通。不断扩大和提高基地平台的数量和质量,使它们成为学校落实素质文化教育的依托、学生进行社会实践锻炼社会实习的场所、为街道社区服务的阵地、文化科技交流的枢纽,努力实现高等学校、街道社区、和社会的多赢。

(十一)建立长效管理、反馈机制

建立街道社区和高等学校长效合作的管理、反馈机制,以实现双方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长期性和有效性。长效的管理机制,会使街道社区和高等学校的合作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求真务实,不盲目,不搞形式主义。共建过程中,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性和动力会提高,参与程度和实施效果会提高。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对和谐共建情况的总结、价值判断与价值认同的重要方法,更是对高等学校与街道社区共建和谐区域文化中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宣传,扩大影响的重要手段。把高等学校与街道社区共建的成果与学生评奖评优、优秀街道社区的评选等挂钩,各项指标的评定要求合理公开、实事求是。这样,才能保障高等学校与街道社区的文化共建长久有效的开展下去。

(十二)寻求更多社会力量的加入

只依靠高等学校与街道社区的文化共建是远远不够的,要积极探索引进更多社会力量的支持。在新形势下可以探索政府牵头、社会资金投入、学校企业等各方面力量参与、市场竞争引进的合作新模式。切实把街道社区文化发扬,解决群众参与面低、资金缺乏保障、活动场所稀缺等现实问题,真正服务老百姓,实现区校社区文化共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蒋洪池.新世纪高校校园文化的功能及塑造[J].高教论坛,2003(01).

篇8

1.负责大学生素质拓展组织、认证工作;指导大学生社团建设工作;

2.负责大型活动组织协调工作;

3.负责国旗班的管理、训练工作;

4.负责大学生活动中心的管理工作;

5.完成上级党团组织交办的其它工作。

假如我能被聘任成为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主任,我将积极配合团委书记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

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相关工作,探索和完善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中心工作职能,全面推行“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认证工作。将贯彻“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指导思想,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结合我院人才培养目标和中心工作,积极探索和开展我院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做好素质拓展学分管理的各项工作;探索新的素质拓展项目的规划,探索与学生社团工作的结合。

2.做好本科评估的相关工作

学习和研究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明确任务,确定规范,尤其详细研究与团委工作相关的素质教育、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指标和要求,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3.大力繁荣校园文化建设

紧密结合青年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以学生素质拓展为基础,以文化育人为核心,继续组织开展大学生社团节、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爱国主义主题教育等重点活动,不断创新学术、科技、文化、体育、卫生、艺术和娱乐等领域的活动,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扩展校园文化的外延,在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的同时,推动校园文化活动的不断繁荣。

4.扎实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继续组织开展大学生“三下乡”、青年学子关爱老前辈、志愿服务、生产劳动、勤工助学、科技发明等社会实践活动,推进社会实践活动向机制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不断丰富和充实社会实践的内容,拓宽社会实践的领域和渠道,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提高实践活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和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适当扩大社会实践的覆盖面,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切合实际设定专题,有明确的方向和工作着力点。积极鼓励和组织优秀辅导员、学生工作队伍、两课教师参与到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中来;与社科系合作,积极做好两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建立三个长期的有影响的社会实践基地。

篇9

实施生活德育工程强调最基本的道德生活态度、参与和营造道德生活的能力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强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在方式上强调通过生活实践进行教育,强调学生道德情感、认知、行为发展的整合性;在内容上强调以学生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道德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即强调德育内容的生活性;在评价上强调开放性,即每个人的道德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道德教育不应该以唯一的标准去衡量千差万别的学生。

新课程的德育观也要求德育方式要富有生活意义,要重视行为实践与心灵体验的统一,从泛化的“说教式”、“标签式”德育向生活德育转变。也就是说,生活德育的开展符合新课程理念,而新课程已经带给教师很多的新的理念和新的方式方法,生活德育能让更多的新方法融合到教育中去。

春晖外国语学校作为一所全寄宿制初级中学,作为一所集聚了本市较多优秀生的品牌初中,实施生活德育的研究和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具有广阔的实践前景。实施生活德育工程,是学校打造新型德育体系,展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教有方法,教无定法,这是一条教育工作者认同的规律,对德育方式同样适用,如果我们一成不变地沿用着老式的方法对现代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说不定会产生负面效果,或者事倍功半。德育方式上要与时俱进,与学生同步,就是在继续保持好的传统方式的基础上,创新创优,开创德育新局面。道德的本质在于体验,体验通过实践得到。首先,从德育目标看,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培养,也有对学生道德心理、道德行为的锻炼,而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所以德育目标本质上是实践的。其次,学生的道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活动和交往的本质是实践的,所以德育过程本身应该是一种实践活动。第三,德育实践活动是检验学生道德素质高低的唯一标准,所以,德育应该是德育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和创建特色学校的个性化社团活动都与实践体验密切相关,正好可以通过生活德育这个平台把学校工作全面统一起来,把综合实践活动和个性化社团建设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一、“生活德育”的重心所在:习惯教育

威灵顿说,习惯十倍于自然,苏格拉底也讲过,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会交际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一切优良品格的外显最后都定格为生活中的习惯,而习惯的自然化培养,就是生活德育的实践重心,从某种意义上说,习惯的培养效果成就生活德育的实践成果。我校根据寄宿制学校学生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思想习惯的全方位教育。每年初一新生入学第一课进行军事训练,旨在通过体质训练、意志磨练,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让学生进一步树立规范意识、纪律意识,成才先成人是我校培养学生的首要前提。每学期,以《春晖外国语学校学生手册》为主要学习内容,认真有效地开展期初始业教育,做到教育有纲,评价有则,使学生直观领会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精神,从而更好监督自己的言行,通过内省升华意识,培养习惯。以强化文明班级评比为着力点,进一步落实《春晖外国语学校学生一日常规》。以开展学生文明形象检查为突破口,倡导生活礼仪教育,营造校园文明友善之风。以加强学生公寓内务管理为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以文明班级评比、文明寝室评比、示范寝室评比为抓手,积极开展文明创建系列活动。以“礼行天下,文明一家”活动为载体,由校园到家庭,由学校到社会,充分发挥文明辐射作用。文明是习惯教育的内涵和目标,拥有了文明的行为习惯,道德教育才有了真正的支撑和成效,才能实现生活德育的目标。

二、“生活德育”的有效途径:活动育人

学校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德育活动的创新需要管理者积极地拓展思维,在抓实常规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开辟特色发展的途径。注重以活动为载体,开展文化精神家园建设,是实施生活德育工程的有效途径。学校每月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思想受到感化,行动得到优化,境界得到提升。三月份开展文明新风月活动,四月份开展法制安全教育月活动,五月份开展民族精神月活动,六月份开展健康教育月活动,暑期开展学生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活动,九月份开展“传播生态文明,共建和谐校园”活动,十月举行旨在培养学生集体意识的全校运动会,十一月开展“讲述我身边的德育故事”征文比赛,十二月举行校文化艺术节暨迎新庆祝活动。通过开展系列特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生活德育从理念走向实践,让生活德育的光辉在多样的主题活动中闪光。此外,学校还积极开展如“我们在一起――爱心捐赠”、“一起打造书香校园――学生图书捐赠”、“请带走你的餐盘――细节教育”、“让我们做大写的人――诚信考试签名”等学生群体性活动,开展“我是校园新闻眼”活动,充分挖掘学校宣传资源。组织开展一年一度的“十佳春晖之星”评比活动,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弘扬校园正气。总之,学校以丰富的活动来塑造高素质、高品位的学子形象,活动育人,是最佳的实践途径,也是学生最喜爱的德育载体。

三、“生活德育”的精神沉淀:校园文化

德育工程的精神内核与校园文化相互交融,互为辉映,某种程度上说,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效便是“生活德育”实践的精神沉淀,是学校德育工作成败的重要表现。我校在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上,努力凸现“恬静雅致、润物无声”的教育魅力,积极探索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同步建设的实践模式。一直以来,学校在实现“从‘春晖’大视野出发,传承和宏扬‘春晖’文化”目标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我校的环境文化建设,努力拓展“春晖”文化的德育价值和人文内涵,在校园环境、整体格局、人文景观、文化设施等方面均凸现“恬静雅致、润物无声”的教育魅力。在积极创建优美的校园德育硬环境的基础上,以丰富学生艺术素养为突破口,进一步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如:学校在命名“听松园”、“景行楼”、“行之楼”、“时楼”、“新月楼”等蕴涵“春晖”文化特质、浸润浓厚文化气息的园名、楼名前,通过宣传板报,让学生体会、理解其内涵;学生的书法、绘画、摄影等艺术作品及“春晖”百年文化精华装扮校园,丰富校园走廊文化和室内文化。以美术作品展览一角为窗口,定期举办师生艺术作品展览。加强学校宣传阵地建设,充分利用学校电视台、广播台、宣传窗、黑板报等阵地,宣传先进文化,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办好校园网站,让网站成为学校对外、对内宣传的重要窗口。

四、“生活德育”的重要辅翼:体育艺术

从泛化的“说教式”、“标签式”德育向生活德育转变,根本在于教育方式和教育途径的创新,在走传统德育路子的基础上,如何保证德育形式的与时俱进、寓教于乐,这就需要拓展校园德育生活实践的辅助手段。我校在认真开展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有效开课的基础上,积极开辟途径,培养学生的体艺素养。认真组织开展体育课外活动,加强眼保健操、课间操管理。认真开展体育业余训练课间操活动。组织开展小型群众性体育活动,丰富师生体育生活,扎实开好每年一度的大型运动会,使之成为学校的亮丽风景和生活盛宴。组织开展艺术社团活动,让艺术社团真正成为学生学艺成才的有效场所。每年举办的“文化艺术节”,全面地展示了学校特色教育的创作成果,体现了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质量,学生在参与中愉悦了身心,锤炼了能力,培养了素质。这一系列活动陶冶学生情操,保持健康心态,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为健康和谐校园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生活德育”的价值体现:社会实践

构建激扬学生生命活力的生活家园,不仅局限课堂,更广阔的社会空间是一个生活学习的大课堂,是一个能力锻炼的大课堂,是一个智慧增长的大课堂,以社会实践的方式让学生融入社会、感悟社会,这才是生活德育的价值体现,才是生活德育对于学生全面成长的研究和实践价值。

社会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但是如果学生不去参与,或有所见闻却没有深刻感悟,学校里所获得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仍旧不能上升为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学校每年寒暑假及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学生小课题研究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融入社会,体验社会、感悟社会,让学生从校园的“小学校”走向社会的“大学校”,把自己的所学、所想带入社会,开阔学生的视角,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真正实践学以致用的教育原则。在走进现实的过程中,学生了解、接触社会问题,自我思考、自我分析,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在实践中体验社会和人生,这对学生的一生成长将获益匪浅。至今学校已经根据实践活动的成果,编辑出刊《白马湖畔,我们在成长》社会实践活动成果集6本。2009年,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作品荣获第二十四届绍兴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团体二等奖;2010年,本市电视台播出我校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报道,引起社会良好的反响。这样既增进了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又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生活就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杜威指出:学校的道德教育应该从儿童参加社会生活出发,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的确,对初中生而言,德育实践是使学生走向成熟的唯一途径,而实践就意味着无数次的尝试,无数次的经历,以及由此积累起来的无数次的失败与成功。如果我们的德育工作能够让孩子们多一些尝试和品味,多一些经历,在面对风雨的时候他们必然会多一份从容与豁达,多一份智慧与信心。因此,我们坚信,把丰富生动的生活看成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德育课堂,大力倡导”生活德育”,一定能够铸就学生优良的品行、扎实的学力、健康的身心、多彩的能力,我们的中学生将因“生活”的精彩而成才,更好地报效社会、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 朱小蔓主编.道德教育论丛.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 个体价值 综合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一、个体价值相关概念研究

1.什么是个体价值

个体价值是价值关系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价值关系的主体,自然是价值关系的客体。但是,在社会实践中,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具体的人在价值关系中的主、客置就不是固定不变的了。人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都具有两重属性:一方面是需要的主体,也是价值关系的主体,另一方面,又是需要的客体,也是价值关系的客体。一个人对于他人和社会来说,是需要的主体,有其自身的需要,并在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中,获得需要的满足;同时又能以其自身的存在和活动来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成为他人和社会需要的客体。就人作为价值主体来说,他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从他人和社会那里得到物质和精神的满足,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向社会的索取。在社会生活中,人的实践体现出两种价值:一是对于自身存在和发展的价值,简称人的个体价值,一是对于社会历史前进和发展的价值,简称人的社会价值。

2.什么是大学生个体价值

大学生的个体价值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大学生个人在社会或在生产、生活中满足个人需要所做的发现、创造,其是个人自我发展及社会对于个人发展的贡献;二是指大学生个人的社会价值,个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社会的发展需要所做出的贡献,即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所以,我们将大学生的个体价值分成三个方面。一是个人成长。指的是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包括个人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全面发展,个人理想和目标的达成与实现。二是社会贡献,强调超越个人目标和利益要求帮助、推又芪群体的提升,小到一个宿舍、一个班级,大到整个学校、全社会。三是外界评价,指的是身边的老师、同学、父母对大学生本人的认可程度,以及个人所在周围群体中的地位、影响力等等。

二、大学生个体价值需求要求的综合素质是什么

1.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是指大学生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在政治倾向、理想信仰、思想观念、道德情操等方面养成的较稳定的品质,是学生思想道德认识和思想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信念,树立崇高的理想,培养高尚的情操,使他们成为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良好思想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2.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主要包括全面的科学文化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高雅的人文修养等内容,从而使得学生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科学文化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内容,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当中。

3.创新创业素质

创新和创业需要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创新技法的使用。创新素质是指开展创造性活动所需要的素质。创新素质教育为学生各种内化素质向创新素质转化架起了一座桥梁,从而使多种素质相融合,使大学生能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并在实践中得以成功应用。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设计符合学生价值需求设计的综合素质培养体系

1.组织举办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

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对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增强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拼搏意识以及健全人格、完善个性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积极引进高雅艺术活动进校园,举行形式多样的歌剧、交响乐、京剧等艺术展演活动,将大学生艺术团的专业化与学生社团的个性化相结合,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品位,提高大学生的情趣。二是组织开展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艺术节等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打造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三是积极开展主题鲜明、内容高雅、形式新颖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通过各类主题演讲、征文、班级风采展示大赛、宿舍文化节、比赛等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中,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美学、艺术修养并增强自信心和外显能力。四是通过开展微视频征集、辩论赛、主题班会等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组织创新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和创造能力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提出的迫切要求。一是拓展学生视野,启迪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充分利用专家、校友等校内外丰富的学术资源,开展名师大讲堂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专业准确、切合需求的指导。二是锻炼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通过创新思维模拟大赛、创新思维训练营等形式培养学生基础延伸式和优化应用式的创新思维。三是重视竞赛,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积极举办并引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研发经验和科技创新综合素质。四是加强榜样引导作用。评选“科技之星”、进行校友访谈等,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积极性。

3.组织多种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一是把社会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课堂,利用社会实践直观性、现实性和实效性的特点,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巩固和深化专业文化知识,提高解决社会实践问题的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寒暑期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运用专业文化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应变能力和为社会服务的精神。二是注重学生基本就业能力的培养。开展简历制作、面试技巧和求职礼仪的培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三是加强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创业知识讲座、创业大赛等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积累经验。四是帮助学生开拓就业市场。除了寒暑假社会实践之外,还可以通过建立就业实习基地,依托校友资源、网络资源、教师资源等为学生拓宽就业道路。

4.构建资助与心理帮扶平台,加强学生的身心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