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基本观点范文

时间:2023-10-27 17:31: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哲学的基本观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哲学的基本观点

篇1

【关键词】哲学基本观点  思想品德课  渗透  教学方法论

        哲学是一门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教育的课程,同其他政治课一样不是单纯的理论教育课,更主要的是思想教育课。讲清哲学原理是提高学生思想觉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是讲清理论的归宿,是哲学教学的目的。怎样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哲学原理,让学生感觉到这门课的趣味性、实用性是我们的责任。因此,在教学中单凭空洞的理论说教、不结合当前社会实践、不结合学生实际是不可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的。必须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地、适当地贯彻思想教育,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初中生,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人才。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应以学生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人文素质。而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它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让初中生了解一些哲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他们正确处理学习、生活和成长中遇到的各种烦恼和困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笔者认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意识地渗入哲学思想,会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在对初一学生进行“锻炼坚强意志,积极对待挫折”的教学时,可向学生提出“挫折是好事还是坏事”的思考题。多数同学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坏事。”首先应肯定学生的回答,指出挫折本身并不是好事,也可以说是坏事;然而,也有人能战胜挫折,成就一番事业。如我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曾三次参加科举考试,都失败了,但李时珍并没有因此消沉,他立志学医,终于写成了流芳百世的医学著作《本草纲目》。又如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研制炸药屡遭失败,甚至因此失去了亲人,但他坚定不移,继续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之后,请学生思考:我们应怎样正确看待挫折?通过讨论、分析,学生体会到挫折是有负面效应的,但只要我们正确对待,挫折能对人产生促进作用、增力作用、清醒作用,能对人产生重要的影响。许多有作为的人,都是在挫折中成长起来的。这时,适时地进行点拨小结,其实世界上许多事物和挫折一样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们要学会“一分为二”地、全面地看问题,既要看到消极不利的一面,又要看到积极有利的一面。努力克服不利的因素,充分利用有利的一面,使事物向好的一面转化。这样,运用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观点,使学生懂得了培养坚强意志和顽强毅力的重要性,对学生起到了强烈的激励作用。

        违法和犯罪是初二法律知识教育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违法是犯罪的前提,犯罪是违法发展的必然结果,两者在本质上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在本质上都是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一个人如果经常做违纪违法的事,不思悔改,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有这样一个案例:王某从小经常打架、破坏公物,还逃学到网吧或游戏厅上网玩游戏,没有零花钱就偷拿同学的钱物或敲诈小同学,经老师批评教育后仍不改正。因为他认为自己没犯罪,犯点小错误没事。后来,因偷窃邻居的财物被公安机关送去劳教所劳动教养。但劳教回来后,仍恶习不改,一次因参加一团伙抢劫被逮捕,经人民法院审理,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在引导学生分析王某“违纪——违法——犯罪”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渗入哲学上的“量变与质变”原理。指出大量的违纪是违法的前提和准备(量变),违法则是违纪的必然结果(质变),违法之后不思悔改,继续行窃,就是在做量的积累(新的量变),久而久之必然导致走向犯罪的深渊(再次发生质变)。

在仔细的分析中,使学生认识和理解了违法和犯罪的联系,懂得没有“小错不断,大错不犯”只有“小错不断,大错必犯”的道理。因此,我们平时要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以防止违法犯罪的发生。

        又如,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在九年级教材中有多处体现。“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即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对外开放的必然。教学中,可一方面介绍党的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及取得的巨大成就,让学生获得直观感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将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等观点穿插其中。指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和外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同时存在,缺一不可。我们在观察事物、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要既看到内因,又看到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使学生知道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内部动力(内因),而对外开放则是外部条件(外因),引导学生对改革的重要性和开放的必要性进行理性的思维,懂得我们这样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搞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改革。但是,独立自主并不是盲目排外。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我国顺利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综上所述,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入哲学思想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年龄特征、认识特点和理解能力,用简明通俗的语言、生动有趣的事例,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实践中表明,在教学中把握以下几个方面,有助于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一,寻找机会,适时渗入。在进行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时,我们要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所蕴涵的哲学思想。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揭示出相关的哲学思想,使学生的认识和理解更进一步,由特殊具体的知识上升到一般普遍的原理,体会到哲学基本观点和原理对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际指导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把握尺度,适当渗入。初中思想品德课毕竟不是哲学原理课,我们只是想让学生对哲学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因此,只要抓住与教材内容紧密相关的哲学基本原理,用通俗的语言和适当的方式予以介绍即可。让学生在对比的基础上有所感悟,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增长学生的智慧,使学生更灵活、更聪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避免脱离学生的实际将哲学原理讲深讲透的做法,以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达不到预定的目的。

        第三,循序渐进,逐步渗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特别是九年级教学内容蕴涵着许多哲学思想,如普遍联系的观点、矛盾分析的方法、量变质变原理、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实事求是的思想等。我们一方面渗入哲学思想,另一方面要启发引导学生经常运用已了解的哲学原理学习新的内容,达到温故知新。在经常运用中,加深哲学思想的理解,使学生懂得哲学并不是抽象空洞的理论。

篇2

关键词:哲学教育;实践本质观;实践人本观;结合

一、的实践本质观和的实践人本观

(一)的实践本质观

1旧哲学本质观

马克思以前的旧哲学本质观有客观主义本质观、主观主义本质观和人本主义本质观。

旧唯物论哲学的客观主义本质观从客体、客观性方面探寻事物的本质。唯心论哲学的主观主义本质观从主体、主观性方面探求事物的“自为”本质。人本主义本质观在西方近代哲学中起源于洛克,中经爱尔维修,到费尔巴哈达到典型形态。洛克认为人们关于物体的第二性质(色、声、味)的观念是凭借物体的第一性质(大小、形相、数目)的能力在人的心灵中引起的观念。爱尔维修以人为中心,用对社会是否有利衡量个人行为本质的善与恶。费尔巴哈是人本主义的典型,他认为人和自然一样是第一性的东西。

2的实践本质观

马克思的实践本质观是指哲学的本质观是以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为根本特征。在实践思维逻辑中,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过程就是在实践中生成发展的事物的实践本质的不断展开过程。实践本质说明“事物”是社会历史的存在,是在实践关系中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本质观确立了实践对于本质生成、发展、认识的重要作用,找到了科学认识事物的方法论原则,从而又反作用于实践、服务于实践,使实践本质观成为认识事物实践本质的方法论。

(二)的实践人本观

1旧哲学人本观

之前的旧哲学人本观脱离人的实践本性,不从人的实践本质去思考和理解人,主要有本体思维方式人本观、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人本观、思辨思维方式人本观和人本思维方式人本观。

本体思维方式人本观是把人和世界万物都看作是上帝创造的或自然生成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人本观用自然主义、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人的存在和本性,把人的本质归结于自然本性或理性。思辨思维方式人本观认为人不是上帝和自然创造,其本质在于人是“自我意识”或“理性”的产物,甚至认为人本质就是思维或者精神。

2的实践人本观

哲学的人本观是以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思维逻辑为根本特征的人本观,从实践理解人的本质。马克思认为考察人的本质就必须考察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指出了物质生产对人的本质和整个历史决定性,必须从作为基础的“物质生产”去说明人的本质。实践人本观不但肯定了物质生产对人的本质和人类历史的决定作用,还注重在社会关系中考察、理解和把握人的本质。

二、实践本质观与实践人本观相结合方法

实践本质观和实践人本观的产生是同一过程,实践本质观的最终形成依赖于实践人本观的形成。哲学的属人世界观理论必然承认属人事物的发展,属人事物的发展必然是属人事物“本质”的变化,人的发展也必然是人本质的发展,要遵循属人事物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一致。所以,在哲学教育中,要做到实践本质观和实践人本观相结合。

实践本质观与实践人本观相结合方法是指在哲学教育中要把握哲学的根本特征――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在实践本质观教育中体现实践人本观,在实践人本观教育中体现实践本质观,从而使受教育者懂得实践本质观是实践人本观的内在要求,实践人本观是实践本质观的深化和在“人”问题上的具体运用。

做到实践本质观与实践人本观相结合方法首先是在实践本质观中体现实践人本观,人所认识和改造的事物是实践对象化活动的产物,所以在实践本质观中肯定事物的本质必须肯定人及其实践的地位。另一方面,在实践人本观教育中还要体现实践本质观。要真正理解实践人本观,必须找到形成实践人本观的基本方法和途径,这就须对实践本质观有正确而准确的把握。

三、运用实践本质观与实践人本观相结合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1背离实践理解本质观的问题

实践思维方式是哲学对传统哲学的超越,在“本质”问题上产生了质的飞跃。实践本质观是哲学关于属人事物及人的“本质”的科学理论,也是科学的方法,所以要把实践本质观成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论。哲学教育要坚持实践人本观,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实践本质观的重大意义,向学生讲清实践本质观的内涵和创新价值,使学生理解、接受实践本质观的理论和方法。

2不从实践理解人本观的问题

目前哲学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还未能解决教育层面的偏差问题,主要是强调哲学教育的工作价值,用统一的教学模式束缚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不能主动地得到发展,反而变得因循守旧,盲目排斥这种哲学教育,结果适得其反,这种教育偏差所反映的,实际上还是不了解人的实践本质。

3实践本质观与实践人本观脱离的问题

实施实践本质观与实践人本观相统一的教育方法,就是在正确传授实践本质观和实践人本观的基础上,把实践本质观与实践人本观的结合。既要用实践人本观作为坚持实践本质观的一个范例,使学生理解实践本质观的方法和原则,去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事物,去分析、解决各种问题,又要用实践本质观的科学内涵,帮助学生理解实践人本观,自觉认识人的本质的形成、发展,进而科学理解人生实践、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等相关问题。

在哲学教育中的方法和问题还有很多,在进行哲学教育中,要遵循哲学教育的方法论原则,按哲学的理论本性进行哲学的教育活动,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相统一,克服传统旧哲学的缺陷,从实践进行哲学教育。

参考文献

[1]倪志安等哲学原理新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篇3

关键词:数学知识 高中《生活与哲学》 合理运用 教学效率

哲学是一门抽象度很强的学科,它生涩难懂,老师解释了很长时间,学生听得还是云里雾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适当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的教学,可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繁为简,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更正确地运用哲学的基本知识。本人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寻找数学知识与哲学的汇合点,用数学知识理解哲理,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1]

1.运用数学符号来明确哲学的基本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

1.1对内涵不同而文字表述相似的两个概念,在教学中可用“≠”符号来强化它们的区别。《生活与哲学》中的“客观实在≠客观存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运动≠具体的运动形式” 、规律≠联系、质变≠发展、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人民群众≠劳动群众”等

1.2对具有共性和个性关系特点的两个概念,在教学中可用“∈”符号来明确它们的属种关系。《生活与哲学》中的“王守仁的心外无物观点∈主观唯心主义”、 “哲学∈哲学” 、“∈真理” 、规律∈联系等。

1.3对外延和内涵完全一致的两个概念,在教学中可用“=”符号来说明它们在使用时的相互替代性。如“存在=物质”、“思维=意识”、“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

1.4在《生活与哲学》的教学中,可以用“=、”等符号来深化对哲学理论关系的认识。在唯物辩证法教学中,讲到 “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 我请同学们试用数学知识来解释上述内容中的观点,他们顿时来了兴趣,七嘴八舌地讨论开来:用“1+1>2” 、 “1+1=2” 、 “1+1

2.用表示集合关系的欧拉图(韦恩图)来说明概念之间的属种关系、交叉关系

政治学科有许多相近的概念,既要从内涵上来理解和区别,又要从外延上来进行比较。由于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单纯讲述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如果用集合图形来辅助讲解,则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政治学科中有许多这样的概念,在教学中通过欧拉图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使学生一目了然,过目不忘。

3.用数学上的直线图或曲线图来反映《生活与哲学》中的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

在《生活与哲学》中有许多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用文字和语言来表述它们,不仅抽象难懂,而且学生也难记忆。在教学中如果用线段图来描述,能使抽象知识、原理具体化、简单化。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前进性与曲折着性的统一

4、活用“排列组合”

在量变引起质变的形式中,第二种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在这一教学内容,我让同学玩了一个数学排列组合游戏,同学们在欢笑声中体验到:“摸奖”的快乐,也认识到了因排列顺序不同也会引起质变。[2]

5.活用数学集合“交集”概念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又是教学难点,我在教学活动中尝试着用数学方法来加以解释,效果很好。二者关系好似如下关系:

个性:集合A={a,b,c} B={a,b} C={b,c,d}

共性:集合A B C的交集,可另命名为D={b}。

交集D的元素存在于集合A、B、C之中,没有集合A、B、C也就不存在交集D,同样集合A、B、C也不能离开交集中的{b}。这只是二者关系的一方面,关系的另一方面同样也可以用此方法来讲授。关于集合,是学生在高一年级就已接触过的数学知识,用数学的方法来表述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学生理解起来较其他方法更容易。[3]

以上所提到的数学方法,都是教师和学生耳熟能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教师在课堂内容的讲解政治理论时能充分活用,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能不断地思考和运用,政治学科的教学就能显现出趣味性、生活性和严谨性,师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定能受益匪浅。

总之,数学知识与哲学知识本来关系密切,如果在哲学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数学知识,一定会改善我们的哲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论数学知识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贵州省瓮安二中 黄 哲

篇4

[论文关键词]教师专业 发展个人 教育哲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普遍认识到教育改革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教师。教师是教育改革成功的重要条件,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改革成功的保证。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对于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和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内涵

1.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对于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目前在国内外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观点,如霍伊尔(HoyicE)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教学职业生涯的每一阶段,教师掌握良好专业实践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佩里(Perry P)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意味着教师个人在专业生活的成长,包括信心的增强、技能的提高、所任教学科知识的不断更新拓宽和深化以及对自己在课堂上为何这样做的原因意识的强化”。我国学者叶澜等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胡志坚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从自我概念出发在这些问题上作出的角色采择”。从以上各种观点来看,笔者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从职前、在职和职后进修中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终身化的学习过程。

2.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内涵。教师在接受和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会形成自己对教育的基本看法和观点,这就涉及教师个人教育哲学问题。对于什么是教师个人教育哲学,每个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提出的观点是自身对教育实践的反思。因此,教师个人教育哲学是教师在日常教育活动中以教育理论为指导,对教育实践进行反思而形成的系统化、理论化的基本观点。

二、教师个人教育哲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1.教师个人教育哲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由于教师个人教育哲学是教师在日常教育活动中以教育理论为指导,对教育实践进行反思而形成的系统化、理论化的基本观点。教师每次在教育活动中通过反思所形成的基本观点都会指导以后的教育活动。通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师自身的教育观点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提高,教师个人教育哲学正是教师在持续不断地对教育活动进行反思和归纳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正是教师在日常教育活动中以教育理论为指导,对教育实践进行反思而形成的这些系统化、理论化的基本观点是教师专业知识提高的基础。因此,教师个人教育哲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2.教师个人教育哲学能够加强教师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联系。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形成是教师运用教育理论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形成的,教师必须把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互结合,才能很好地实现教育目的。然而,长期以来教育领域中存在人为地把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分离开的问题,教师只是既定知识的传授者、教育研究者所需资料的收集者。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无权也无信心参与到教育研究的队伍中来。教师形成和拥有个人教育哲学,能够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这种问题。教师自身会认识到,教育活动不再只是教育理论的运用,而是通过对教育实践的反思,去揭示教育实践中所包含的教育理论,从而使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能够更好地结合,也有利于教师专业知识的巩固和深化。

3.教师个人教育哲学能够完善和深化教师专知识体系。教师需要的专业知识由两部分组成,即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实践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实践知识是紧密联系的。理论知识只有运用在实践中才能体现其价值,理论知识也只有运用在实践中才能检验和完善。教师只有在教育活动中以教育理论为指导,对教育活动不断地进行分析、反思、批判,才能科学地把握教育活动的方向,形成自身较为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要做到这点,教师必须拥有个人教育哲学。教师个人教育哲学能够完善和深化教师的专业知识体系。

4.教师个人教育哲学能够巩固和升华教师专业发展信念。教师个人教育哲学能够指导教师的整个教育活动。从教育活动的设计、实施、评价到反思,都离不开教师个人教育哲学。教师凭借个人教育哲学为自己在教育活动设计、实施、评价和反思中进行解释、辩护,直至作出较为合理的选择。在此过程中,教师会对自身的教育经验、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进行重新审视和反思,直至做出较为合理的教育行为。这一过程本身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教师经常运用这样的教学过程,将会逐渐内化为自身的教育理念,支配教师以后整个教育活动。

三、建构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策略

1.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理论素养。科学的教育理论是教育实践的先导,教师将自身在日常教育活动中积累的教育经验转化为系统化的个人教育哲学,就必须借助教育理论的指导。运用归纳和演绎的方式建构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系统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对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哲学水平和反思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要主动地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观念和教育哲学,并在此基础上对自身日常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进行系统地分析、反思和批判,从中获得新的教育观念和视角,并能够掌握从整体上分析、思考问题的方法,这将使教师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并能够激发教师创造性地解决教育活动中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

2.加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联系。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二者应是紧密联系的。但是,长期以来,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总是被人为地分离,总认为理论是教育研究者或专家的工作,教育实践是一线教师的工作。这种错误的观点导致了教师只是既定知识的传授者、教育研究者或专家进行研究资料的收集者。教育情境是十分复杂的,“理解教育情境,需要参考人们接受的社会规则和价值,教师就生活在这些规则和价值中。”因此,教育理论要能指导教育实践,从对实践的反思中揭示规律,关键是要能理解教育情境。教师并不是教育理论研究的“局外人”,而是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参与者。

篇5

一、突出文化生活的地位

新编教材的最大变化也是其最大的亮点就是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贯彻“三贴近”原则(贴进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这从教材前后名称的变化就可以感受到。老的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由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和哲学常识三个模块构成,侧重于理论的说教。有人戏称其经济学过时,政治学说教,哲学太抽象,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新教材紧密联系社会发展的实际和我国人民生活的实际,与时俱进。新教材由10本书构成,4本必修教材和6本选修教材。4本必修教材分别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这是高考必考内容。6本选修教材是必修教材的延伸和拓展,高考不做要求。这样编排既有利于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突出重点,降低高中教育的难度,也便于提高教与学的实际效果,改变人们对政治课纯说教的偏见。新教材把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放在同等的地位,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也使教材的理论体系更完整、更科学。经济、政治、文化是构成社会有机体的三大领域,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是以社会的这三大领域为对象进行基本观点教育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密切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领会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化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正确的三观,为自身的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这又引出了生活与哲学模块。新教材图文并茂,内容更加接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更接“地气”,受到了师生好评。

二、新教材使用中的问题

新教材共10本书,但在实际使用时各校基本上只重视高考必考的4本必修教材。4本必修教材是按照从生活到哲学的逻辑思路安排的,即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必修一、二在高一教学,必修三、四在高二教学。高一的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基本没问题,但高二的就有一点小问题。每学年中的第一个学期时间较长,教学时间较为充分,而必修三文化生活的内容相对较少,生活与哲学的内容较多也难理解却放在了第二个学期,这样就出现了第一个学期教学时间过于宽裕而第二个学期时间过于紧迫的情况。因此一些学校不得不把第二个学期的部分内容调至第一个学期来教学,给实际教学带来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也有一些高明的学校把必修三和必修四的教学进度互调,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三、生活与哲学教材的编排小问题

哲学因为较为抽象,是教与学的难点。新教材在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提炼哲学思维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体现了生活化、实际化。但在教材使用过程中,笔者觉得有两处编排上的小问题。

1. 关于哲学上“两个对子”提出的时机

教材在第一单元第二课介绍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之后,提出了哲学发展史上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哲学史上存在两个对子。在学生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表现形式都感到困惑,又没有任何哲学知识储备的情况下,就提出两个全新的哲学概念――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造成教师讲得吃力(把本该后面学的唯物辩证法的内容硬放到前面来教学),学生也听得乏味。

2. 对人生价值内涵的剖析不到位

篇6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语言转向;逻辑哲学论

[作者简介]梁臣,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讲师,湖北 武汉 430072

[中图分类号]B51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6―0017―03

从西方哲学史上看,如果说古代哲学关注的主题是本体论问题,近代哲学关注的主题是认识论问题,那么20世纪哲学关注的主题则是语言学问题。20世纪的这种哲学主题的演变被称为哲学的语言转向。哲学家们包括英美分析哲学家们不再在传统意义上谈论本体论和认识论问题,而是把目光转向作为人类思维载体的语言,通过分析语言而达到对语言表达式意义的阐明。他们的任务在于对已有的知识,主要是自然科学知识,进行分析考察,以期确立知识的客观性标淮。在哲学的语言转向过程中,维特根斯坦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如石里克所言:“维特根斯坦(在1922年的《逻辑哲学论》中)则是一直推进这个决定性转变的第一人。”

哲学的语言转向晚于分析哲学的诞生,作为分析哲学的创始人弗雷格和罗素在哲学的语言转向中只是处于酝酿阶段。弗雷格主要从事的是数学基础研究,他创立了数理逻辑,在从事这些研究中涉及到哲学问题,并对之加以研究;他认为哲学的基础和开端是数理逻辑,研究的方法也是具有客观性和形式性的数理逻辑,他提出了意义的真值理论、意义与意谓的区别、语境原则等,但他并没有从哲学传统的视域中系统地探讨哲学问题。罗素进一步推进了分析哲学的发展,他运用弗雷格和自己创立的数理逻辑作为分析工具,对哲学命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著名的摹状词理论和逻辑原子主义。罗素对命题和语词意义所进行的分析,把哲学家引向了哲学发展的新道路:通过对哲学命题的逻辑分析重新建立对哲学和世界的认识。但这种认识依然没有完全摆脱为知识提供最后支柱这一传统哲学观念的阴影,他只是具体针对某些类型的命题进行分析,而不分析所有命题的共性、特征、意义等,不可能从根本上促进哲学的语言转向。维特根斯坦则是对传统哲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从根本上把哲学研究从认识(思维)的内容转向了认识(思维)的表达,他对命题进行分析,试图发现所有命题共同具有的本质特征以及确立命题具有意义的一般条件和标准。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植根于以德国古典哲学为代表的哲学传统又超越这个传统。他成长于欧陆文化传统之中,早年深受叔本华的影响,并通过叔本华的著作而了解康德,传统哲学潜移默化于他心中。但哲学工作者显然厌倦以德国古典哲学为代表的传统哲学,这种带有浓厚思辨形而上学色彩的传统哲学在唯心主义观念下根本无法解决哲学问题,引起哲学界的普遍反感,哲学发展陷入了困境。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西方哲学界提出了各种哲学理论,它们大都是对德国古典哲学为代表的传统哲学的反叛,却没有一种哲学理论能够真正解决哲学问题,哲学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与此同时,现代自然科学飞速的发展,数理逻辑的诞生,哲学中反心理主义的兴起和语言科学的建立,为哲学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维特根斯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从事哲学研究,他的哲学研究出发点主要受弗雷格和罗素的影响和启发,走上了一条与传统哲学完全不同的研究之路,从他开始,哲学研究的重心才从思维内容的研究转到思维表达的研究,实现哲学的语言转向,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他解决的问题、思路从传统哲学的问题、思路出发,以新角度、新方法、新语言来解决传统哲学问题,因而具有哲学语言转向的特征。

我们从《逻辑哲学论》中虽然没有看到传统哲学对他有什么直接的影响,但传统哲学问题隐现于该著作之中。如果把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和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作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它们当中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的哲学任务都是要达到对世界尤其是对人的充分认识和理解。如果说康德进行的是理性批判,否定传统形而上学,重建科学形而上学,探讨的是认识如何可能的问题,通过研究得出人只能认识现象界,物自体不可知,而不可知则为信仰留下地盘的话;那么维特根斯坦进行的是语言批判,否定形而上学,所探讨的是语言如何可能的问题,通过研究得出可说和不可说之分,而对不可说则保持沉默。事实上,他们在哲学精神本质上、甚至整体框架上都极为相似,维特根斯坦把康德从认识论的层面上探讨的哲学问题转为从语言层面探讨哲学问题,只是研究的视角和方法转变了,例如,在《逻辑哲学论》中依然留有认识论的痕迹,他的命题图像理论依然预设了主客体关系,他所谈论的事实、世界即可说的就是康德所说的现象界,而不可说的东西和康德的不可认识但可思维的对象即物自体具有相同之处。此外,我们从《逻辑哲学论》这部著作的思路发展看,也显现了哲学转向的轨迹,全书共有7个论题,第1、2论题侧重于本体论,第3、4论题侧重于认识论,第5、6侧重于语言哲学。所以,从维特根斯坦的前期哲学与传统哲学的相关性看,它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更具有哲学的语言转向的特征。

其次,后来的语言哲学家们所探讨的语言哲学基本问题、所坚持的语言哲学基本原则和基本观点在维特根斯坦的前期哲学中已经提出或蕴含了。

一般认为,语言哲学的中心问题是:(一)语言和世界的关系;(二)语言或语词的意义问题,它们是近邻,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从两个角度看同一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在维特根斯坦的前期哲学中有着明显的体现。维特根斯坦是系统地从语言来思考世界的第一人,也正是在这意义上他是语言哲学的奠基人。他在《逻辑哲学论》中从总体上探讨语言和世界关系的问题,突出地体现在命题的图像理论中。他从世界的逻辑构造出发进行阐述,世界是一切发生的事情,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不是事物的总和,世界分解成事实。发生的事情,即事实,就是诸事体的存在,事体乃是对象(物项,事物)的一种结合,对象是固定的、简单的和不可分的。语言不是由词汇组成的类聚物,而是由所有命题组成的总和,命题有简单和复杂之分,所有命题最终都可分为简单命题一基本命题,都是这样命题的真值函项,基本命题又由名字按特定方式构成,“名字不能更以任何界说分析之,名字只是初始符号”,他认为语言与世界具有同构关系;因此,名字代表对象,基本命题是事态的图像,命题是实在的图像(实在等同于世界),语言描述世界。

在意义问题上,维特根斯坦坚持意义的指称理论,它也体现在命题的图像理论中,如名字的意义就是其指称。凡是命题描述世界都是有意义的,也就是可说的都是有意义的;不可说的要么是缺乏意义的命题,要么是无意义的命题,前者为重言式、矛盾式和数学等,后者为伦理学、美学、形而上学以及

《逻辑哲学论》中的命题等。

维特根期坦前期哲学系统地蕴含了分析哲学或语言哲学的主要特征或原则。分析哲学或语言哲学的主要特征或原则,一是以句法为出发点,包括逻辑原子论、语境原则、意义理论、意义和所指等。例如,他的逻辑原子主义是通过逻辑构造把世界分解成事实或事态,最终分解成不可分的对象,与之相应,语言由命题(句子)构成,复杂命题由简单命题构成,简单命题由名字构成,名字是不可分析的初始符号。他的语境原则是对弗雷格语境原则的接受和发展,他认为名字(词语)只有在命题中才有意义,单个的或孤立的词没有意义,有意义的词必须描述对象,命题必须同实在相比较才知道真假,才有意义。二是从句法到本体和认识,包括语义上行、对数的分析、分析的方法和依据等。例如,他的语义上行策略蕴含在《逻辑哲学论》思路发展中,他从世界的逻辑结构出发,引入图像同思想关联,思想与命题具有内在关系,这样就顺利过渡到了语言,从而把探讨世界问题转为探讨语言问题本身。他的分析方法主要是数理逻辑,他接受弗雷格和罗素所创立的数理逻辑,并对其进行改造和发展,发明了真值表;他的哲学思想实质上就是在运用数理逻辑作为分析工具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

维特根斯坦所坚持的哲学观,也是分析哲学家或语言哲学家的基本观点。他认为传统哲学问题的提出,是基于我们对语言逻辑的误解,从而提出了许多似是而非的问题。“日常语言中,常常同一语词,而以不同的方式标示――因此遂属于不同的记号或者两个语词以不同的方式标示,表面上却以相同的方式应用于命题中……”;“因此,就容易发生最根本的混淆(全部哲学充满了这种混淆)”。“历来对于哲学所写的大多数命题与问题,并非谬妄,乃是无意义;所以,这类问题都是不能答的,而只能确定其无意义;哲学家的大多数问题与命题,都是由于人不懂得自己的语言逻辑而产生的。”由此,“全部哲学即是语言批判(不过不是毛特纳意义上的批判)”。哲学不是自然科学,“哲学的目的是对思想之逻辑的阐明;哲学不是一种学说,而是一种活动;一部哲学著作,本质上,乃由一些解释而成;哲学的结果不是若干‘哲学命题’,而是把问题阐明;哲学应把那些没有哲学便似乎模糊不清的思想弄清楚,并给以明确的界限”。他认为传统哲学是由没有任何意义的似是而非的问题和命题构成,是不可能的;而他自己所从事的哲学活动即作为说明的哲学则指出了这种不可能性,它也是由似是而非的问题和命题构成的,因此也不可能;只有他认为“哲学”是对思想的逻辑或命题进行澄清即作为职业的哲学,那才是可能的。

最后,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的语言转向中的作用还在于他对其本人后期哲学以及其他分析哲学家或语言哲学家产生深远的影响。

他后期的思想无疑是在批判继承他前期的思想上发展的,“但四年前我有机会重读了我的第一本书(《逻辑哲学论》)并向人解释其中的思想。……只有与我旧时的思想方式相对照并以它为背景,我的新思想才能得到正当的理解”。前期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命题的逻辑图像论,分析的方法主要是现代数理逻辑方法,探讨的是语言的逻辑结构,用一种静态的观点看问题。后期维特根斯坦否定了这种前期的内容和方法,用一种动态的观点来看问题,从自然语言出发,探讨语言的语法结构,提出“语言游戏论”的思想和哲学无用论的观点。但他的前后期哲学观具有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两者所关心的主题都是对思想的语言表达,哲学是一种活动,哲学问题的出现是思想混乱和理智疾病的产物,通过分析语言的用法才能最终解决哲学问题;此外在关于“可说与不可说”的关系和形而上学的态度上,他的前后期思想都存在一致性。

维特根斯坦对逻辑经验主义的形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逻辑经验主义者接受了维特根斯坦的许多论断和观点,例如,把哲学看作一种澄清命题的活动,把命题看作事实的图像,认为除了自然科学、逻辑和数学之外的所有命题都是无意义的,等等。但他们更多地是曲解了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引以为用。他们试图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来建立一套完备的人工语言方案,通过经验证实的原则确立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通过语言的逻辑分析来拒斥形而上学等观点。维特根斯坦的思想也对罗素有很大的影响,他的早期思想和前期哲学对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提供思想基础和逻辑准备。罗素在《我的哲学发展》中承认维特根斯坦对他有深远的影响,维特根斯坦的一些论述逻辑命题的笔记在一战时曾影响了他几年的思想。

[参考文献]

[1]石里克.哲学的转变[A].洪谦.逻辑经验主义[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篇7

考点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世界观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同时又是方法论。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论。

考点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亦即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凡主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都属于唯物主义派别;断言意识是世界的本质,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的。则属于唯心主义派别。凡是主张思维与存在之间有同一性,即主张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的哲学,都属于可知论;凡是主张思维与存在之间没有同一性,即主张思维完全不能或不能完全正确认识存在的哲学,都属于不可知论。

考点3哲学的产生

(1)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进而为哲学的主生提供了牢固的自然科学基础。

(3)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其中的黑格尔哲学家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与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是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考点4哲学的基本特征

(1)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2)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的完备的理论体系。

(3)哲学是实践基础上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主阶段哲学。

考点5哲学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导意义

(1)哲学是无主阶段政党制定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南。

篇8

关键词: 课程标准 《生活与哲学》 教学理念

一、《生活与哲学》课程的定位

2004年《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规定了《生活与哲学》课程的性质是:对高中生进行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生活,体会到生活处处有哲学,理解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辩证看待人生、社会、历史等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锐意创新精神,提高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从课程模块的构成来看,“生活与哲学”是四大模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高度抽象、概括,哲学是科学的哲学观,它以政治文明、物质文明为基础,精神文明为支撑,从理论层面把握“三个文明”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从贯彻十精神的角度看,党的十的新提法,丰富了“生活与哲学”的课程内容,巩固、突出了本课程在整个思想政治课程中的重要地位。报告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突出树立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性。此外,为了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十提出了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这些都是对哲学的又一个新发展、新贡献,也对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二、《生活与哲学》课程设计的新理念

(一)“生活”二字意蕴丰富,体现哲理探究的“趣味性”。

在新课标中,高中政治四大必修模块(《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哲学》《生活与哲学》)的名称都增加了“生活”二字。从理论上看,新课改的指导精神特别注重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让理论观点贯穿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中。从操作层面看,高中政治教学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万万不可从理论中来到理论中去,空对空地说教。

以上是四个模块的共同之处,哲学模块有个不同点,值得解读。《生活与哲学》的“生活”二字居前,笔者认为,一方面,从哲学本身的性质看,哲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从生活出发,透过现象看本质。生活是感性的,而哲学是理性的。如果说前三个必修模块是生活现象的话,那么本模块则是从世界观、方法论的角度对它们进行概括、总结、指导。另一方面,从哲学模块的教学实际看,一般来说,让高中生接受纯理性的知识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应做好学情分析,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紧跟社会变化热点,剖析生活现象,创设真实情境,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化枯燥无味的哲学说教为生动有趣的哲理探究,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知行统一,凸显哲学课教学的应有之义。

(二)首次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纳入三维目标中,但三维目标在每个单元的侧重点不同。

对比新旧课标的内容课标可知,新课标的“内容目标”融合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旧课标“教学内容”只有两维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并且赋予了内容,如“识记:哲学的含义”、“理解: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世界”。新课标的“内容目标”虽然没有明确“识记”“理解”的内容是什么,但是它的目标描述更系统,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贯穿在知识、能力目标的实现过程。

如“1.1思考日常生活富有哲理的事例,感悟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能够开启人的智慧”,知识目标为“哲学与生活实践的关系、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和哲学与其他具体科学的关系”,能力目标为“理解哲学与生活实践的关系,识别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比较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和联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体会到生活需要哲学,喜欢哲学;培养以哲学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的意识”。

从教学目标看,只有三维目标三位一体实现了,才真正达到新课标的要求。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不是空中楼阁,必须有知识、能力目标的达成的坚实基础,它们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关系。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这并不意味着每个目标在每个单元、每一课甚至每一框要同时出现,它们的地位、作用是有所侧重的,可以根据教学具体情况灵活设置三维目标。如第一单元侧重知识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第二、三单元通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落实,最终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而第四单元重在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教育。

(三)准确把握行为动词,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注”的部分明确指出,“内容目标:采用不同的行为动词规范学习行为和表现,表达内容标准的过程性和结果性两种要求。行为主体是学生”。

从表中看出动词的主体是学生,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内化,比如第三类情感性目标动词,从行为动词对情感性目标的要求是感悟、体验、领会、领悟等。在落实情感性目标时,经过过三个阶段:经历(感受)、反应(认同)和领悟(内化),层层深入,并稳定下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测量难度大,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平时的谈吐、对外界事物的评价等表现进行评估,怎样更具可操作性和提高可信度值得深入研究。

比如:4.13剖析价值冲突的实例;体验价值比较、鉴别、选择的过程;认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在4.13中,从整体看它侧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用了“体验”“认同”“树立”三个有梯度的行为动词,强调在落实好知识(剖析)、能力目标(感悟)的前提下,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性和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

哈贝马斯的主体发展理论认为,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和反思的能力,这一时期,引导、教育青少年对现存道德规范、传统社会交往形式进行独立思考式的反思,能让他们正确树立自我意识,从而发展和形成独立和稳定的反思自我。对于高二学生来说,他们希望被当做独立的个体来看,他们对这个世界有独特的个人认知、评价。与其让他们反感纯说理性的、纯教授性的哲学知识,不如通过教与学的互动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去讨论、去推理、去判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综合分析、辩证思维能力。

三、《生活与哲学》教学实施的新方法:“生活化”教学

“生活化”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生活。“生活化”体现在:不仅是教材的编排要遵循生活主题,如呈现生活案例、生活情境,更重要的是启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活用素材,开发教学资源,吸收生活的养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生活与哲学》的14点中,出现“实例”“事例”次数共6次,出现“表现”次数为2次,出现“现象”“言论”的次数各1次。

“实例”“事例”“现象”都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直接或间接接触到的,有丰富的生活化元素,容易产生情感共鸣,思想的碰撞。借助丰富而生动的例子,可以是最新时事,也可以是一些经典的案例,它们集中了生活味、代表性、启发性,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又可以培养他们哲学理论联系现实生活的习惯,在理念和行动中增强生活觉悟,提高哲学思考能力。哲学家言论、逸闻趣事等颇有趣味性、思想性,揭示了深奥的道理,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在某种程度上化理论的抽象为具体形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哲学要义的理解、体悟。

可见,要让哲学的教学闪烁思想性、启发性,还须基于生活,从有“生活味”的素材入手,让教师寓教于乐、学生在乐中学。学生通过在生活世界中的体验、总结,印证条理化、系统化的哲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哲学来源于生活,用哲学的智慧引导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从而真正爱上哲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试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覃遵君.走进“政治生活”——解读高中课程标准2[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4,(Z2):25-28.

[3]冯根水.准确理解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的行为动词[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35):21-23.

篇9

 

当前中学哲学教学存在着简单化、庸俗化、短视化、格式化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哲学教学的生命力,也不利于学生真正领会哲学。在中学哲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在生活与哲学相结合的基础上,从哲学史、哲学家生平、哲学体系构筑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拓展,从而使学生获得立体的而非零碎的哲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最终实现由“学哲学”向“用哲学”转变。

 

一、运用历史延伸哲学的长度

 

运动是绝对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我们认识一个事物,不仅要认识到事物的现在,还要了解它的历史,并据此展望它的未来。学习哲学,把握和理解哲学观点,也同样如此。

 

现行教材关于唯物主义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有一个比较简练但完整的概括,从而让学生对唯物主义有一个简要的但比较完整的把握。了解了唯物主义的来世今生,从而对唯物主义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将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只是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延续到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将物质等同于自然科学的物质,否定了意识能够反作用”,再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既是科学的,又是革命的;既是认识世界的世界观,又是改造世界的方法论”的动态把握,这就形成了对唯物主义的完整认识,为我们的哲学教学渗透哲学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哲学历史发展过程就是不同观点,甚至是正误观点交锋和斗争的过程。正确观点固然对哲学发展贡献很大,但错误观点在推动哲学发展的历程中也功不可没。因此,我们的哲学教学不仅仅需要学生掌握结果,更需要学生了解相关的哲学历史。我们需要将哲学视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明确社会历史条件与哲学思想和哲学成就的关系,认识到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古代先贤们的认知虽然有瑕疵,甚至是错误的,但他们的认识仍然可能是了不起的哲学成就。我们需要对他们在哲学上的贡献充满着敬佩之情,而不是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再一味苛求他们。因此,哲学教学需要融入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以及近现代哲学史,我们不妨用时间来穿针引线,将人类在哲学发展历史上的珍贵的思想当成一个个珍珠串起来,让我们在哲学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拾起一颗颗宝贵的珍珠,而且能够收获到一串串珍珠项链、珍珠手链。否则,我们的学生将无法全窥人类哲学发展完整的历史画卷,无法感受在哲学发展历史中每一次哲学革命给人类思想的震撼。

 

二、运用生平增加哲学的厚度

 

当前的哲学教学是“只见观点不见人”的教学,我们可能了解了“名言”,但对“名人”却一无所知。教师们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会得心应手地引用一些哲学家的名言来说明问题,但忽视了对这位哲学家的介绍,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对这位哲学家形成思维定势。如提到主观唯心主义,我们不仅知道“存在即被感知”“我思故我在”“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等经典观点,同时被记住的还有贝克莱、康德、王阳明等这些观点提出者的名字。长此以往,我们就会将主观唯心主义与这些哲学家固定搭配起来。即使我们读不懂哲学家的观点,但我们可以通过“查户籍”来正确判断和选择出这句名言所属的哲学派别。

 

在中学哲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感到一个重要的不足就是我们并不在意学生们对哲学家的生平知道多少,只在于这个哲学家的观点属于哪个哲学派别。令人痛心的是,有些教师给学生打印了著名哲学家的“封神榜”,按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等哲学派别机械地分门别类,以便于学生在解答哲学试题时,根据哲学家的名字也可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当学生们仅凭对哲学家们残缺的片面的认识断章取义地解答问题的时候,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学生对哲学家们的认识不够全面,评价也失之偏颇。

 

当我们对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进行无情鞭挞的时候,我们丝毫不会感觉到这样做对这些古代哲学家们是不公平的。那么,我们对这些哲学家们的认识从何而来?在现行哲学教材中会引用一些哲学家的重要言论,在“名言”栏目中还会引用一些哲学家的经典名言,如果教学中仅仅依靠这些观点和名言去思考问题,去下结论,就会潜移默化地促使我们想当然地为这些哲学家们画出标志性的画像,帮他们贴上唯心主义或者形而上学的标签。如仅通过教材在引用笛卡儿的观点来认识笛卡儿,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必须坚决反对笛卡儿的唯心主义二元论,因为其实质上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如果我们不去了解笛卡儿的生平,对其在解析几何方面的贡献无知,我们就会形成对笛卡儿的片面认识。费尔巴哈固然是唯物主义者,其哲学思想是哲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吸取的“合理内核”的来源所在,但也不能否认费尔巴哈在坚持唯物主义的同时,也坚持了形而上学的思想。他的哲学是唯物的,但不是辩证的。因此,我们对费尔巴哈的认识应该是基本观点正确,但不够科学。固然贝克莱、王阳明这些主观主义哲学家在根本观点上是错误的,但其主观想象所形成的思想仍然充满着人类的智慧,仍然是人类思维永不凋谢的“花朵”。我们在批评尼采唯心史观的唯意志论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尼采在宣布“上帝死了”时所凸显的革命精神。

 

因此,我们需要灵活地使用教材,实现由“学教材”向“用教材”转变。不能再仅仅引用哲学家们的只言片语来误导学生了。我们需要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哲学家的生平对哲学家们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从而真正理解他们所提出的一些重要观点。

 

三、运用结构拓展哲学的广度

 

现行中学哲学教材缺乏知识体系的构建,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将哲学知识视为鸡零狗碎的东西,无法在宏观体系的把握中对哲学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哲学教学需要布局,需要总揽全局,需要有全方位的视角。实施体系化教学有三种类型,包括结构法、联系法和归类法。

 

结构法,也就是说这些观点都是同一知识体系的,以矛盾观点为例:包括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这样就容易形成对矛盾观点的完整认识。

 

联系法,就是需要关注哲学观点中的内部联系,如矛盾即对立统一,其中的统一就是联系,由于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联系才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这样也可以构建出一个知识体系。

 

归类法则可以将相同或者相似的知识“合并同类项”。如主观对客观的反作用,我们可以进行举一反三的归类:意识的能动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等。其他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之间虽然有着微小的区别,但其共同要求是尊重事实、尊重差异。再有,群众观不仅在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还在于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站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立场上。这样就可以拓展我们的哲学视野,让我们获得更加宽广的认识,获得完整的认识。

 

如果我们所学习的哲学知识是残缺的、零碎的,甚至是断章取义的,那么这种哲学必定是无法在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中发挥其作用的。因此,中学哲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以哲学教材为基础,从不同的角度,不断拓展哲学的长度、厚度和广度,让哲学教学焕发其应有的生命力。

篇10

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b )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a )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3、认为,哲学是 (b )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 d )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

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5、相对静止是指 (c)

a、事物绝对不动 b、事物永恒不变

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

6、时间和空间是 (c )

a、物质的特性 b、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

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d )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的一切变化

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b )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 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

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

9、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这是一种(c )

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

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

1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1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