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范文

时间:2023-10-27 17:31: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

篇1

【关键词】高处作业;安全因素;技术措施

1. 前言

随着现代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建筑工地上的安全施工成为了现代施工单位所重视的问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一些恶性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其中占大多数的是高处作业的防护不得当造成的事故。所以,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使《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条例》深入落实到位,这样就会使工程中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可以顺利的落实到位,在工程安全管理中设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使其真正的落实到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来督促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使工程可以顺利安全的进行。本文对高处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做了简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高处作业的技术措施。

2. 恶劣天气下的高处作业

如果施工单位遇到南方的雨季或者北方的下雪天气,而施工还要继续进行时,施工单位就要对走道、坑底和施工作业面的所积下的冰雪、雨水进行即时的清扫,并在冰面上采取防滑措施;如果施工单位遇到一些比较高耸的建筑时,应当预先在建筑上设置临时的或者永久的避雷设施;在遇到一些极为恶劣的天气时,如6级以上的强风、暴雨、浓雾等天气时,施工人员不得进行悬空处的高处作业。在强风、暴雨、浓雾天气过后,施工人员要即时的对现场进行安全设施进行逐一的检查,如安装脚手架、安全护网、防护栏杆等,如果发现有一定的变形和松动应该进行即时的维修和更换。

3. 防止穿透的双层防护棚

施工单位在进行防护棚的搭设和拆除时应该在其周围设立警戒区域,并派专门的人员进行监护,在施工完成后,防护棚的拆除要按照先上后下的顺序进行逐一的拆除,严禁同时拆除上下防护棚。在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存在上方施工过程中坠落材料或者机具,像塔式起重机周围所影响到的通道,在进行防护棚安装时就必须进行双层的防护棚设置。

4. 临边高处作业的防护装置的安装

4.1在基础施工过程前,要对基坑周边和上料平台的周边进行防护栏杆的设置,并确保防护栏杆十分牢固。

4.2施工单位在进行分层施工时,对于楼梯口、梯段两边,要使用脚手架钢管和扣件安装临时的护栏,在整个建筑的顶层的楼梯口则要按照设计的相关规定设立正式的防护栏杆。

4.3施工单位在上料的井架和施工所用的电梯走道等两侧都要设置带有安全网的防护栏杆,在地面的安全通道则要设置双层的安全防护网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4.4在各层的进料平台处除了要设置防护栏杆外还要设置活动防护栏杆和安全门。

4.5所设置的临边防护栏杆一定要按照相关的施工条例和安全条例进行搭设。防护栏杆一定要由上到下设置两道横杆和栏杆,一般情况下,下杆离地面的距离为0.5~0.6m,上杆离地面的距离为1~1.2m,对于坡度大于1:2.2的房屋屋面,在设置防护栏杆时,高度一般不小于1.5m,并且要加设挂密目网。在栏杆柱和横杆的连接处一定要使其牢固可靠,使上横杆的任何部位都可以经受住大于1KN的外力冲击作用。

5. 存在坠落危险的高处作业

5.1在外墙板洞口和现浇楼板处,施工单位一定要设置牢固的盖板、安全网、防护栏杆等安全防护措施。

5.2在建筑的电梯井口处一定要设置牢固的防护栏杆或者一定数目的栅栏,在电梯井内每隔两层应该设置一道水平的安全网或者设置一层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板。

5.3在施工现场的各个通道附近和各个洞口等处,除了要设置防护盖板外,还要在夜间设置红色的警示信号灯,以提示人们此处危险。

5.4在钢管桩和钻孔灌注桩等桩孔上口,条形、杯形基础的上口等未填土的坑槽上口,还有一些屋面上人孔、底层地板、天窗等处,都应该对其设置牢固的盖板。

6. 施工用的梯子的安全措施

6.1在施工前一定要确保施工所用的梯子的脚底部位坚实,在冬季施工前要先对地面进行冰雪的清除,并且还要采取防滑措施;在梯子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禁止利用砖、木板等对其进行临时的垫高使用,在梯子的上端应该设有一定的固定措施,使梯子的每一横道都稳定可靠。

6.2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梯子要接长使用,这就必须使梯子具有可靠的连接措施,并且接头最多有一处,使接长之后的梯子的强度和刚度不得小于接长之前的梯子的强度和刚度。

6.3在使用直爬梯并且在攀登的高度大于8m时,一定要事先设置梯间操作平台,此时可以选用的材料为5mm厚的钢板,平台的具体尺寸则要适合施工人员的操作为宜,施工人员在进行上下梯子的过程中一定要面向梯子,并且手中不能带有其他的器具。

7. 在悬空作业中所使用的一些操作技术

7.1在进行管道的安装和构件的吊装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以下的规定。在吊装单独的大中型预制构件、悬空安装大模板、吊装第一块预制构件时,施工操作人员一定要站在操作平台上进行操作;施工人员所处的操作平台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防护栏杆或者防护网的设置;在吊装大中型模板或者预制构件时,屋面上严禁站人;施工人员所使用的安全通道必须设有牢固的操作平台;施工人员严禁在安装管道上行走。

7.2施工人员在悬空作业中进行模板的支设和拆除时一定要遵循以下的规定:施工操作人员要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模板的支设,在模板没有固定前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序;施工人员严禁在支撑件和连接件处进行攀登;对于一些结构复杂的模板在进行施工时一定要按照专业的组织设计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支设和拆卸。操作人员在进行悬挑构件的支设时一定要确保脚底有可靠的立足点;在进行凌空构筑物模板的支设过程中,应当搭设脚手架或者支架;如果模板上有预留的洞口时,应该在模板安装后将洞口盖严;在现浇混凝土板拆模后,对于其留设的洞口,应该采用防护栏杆或者密网进行防护;高处拆模作业时操作人员要配置登高的梯架或者搭设脚手板和脚手架;施工人员不得站在模板支撑处进行操作。

7.3混凝土的悬空浇注应该遵循以下的规定:在浇注离地面以上2m的框架、雨篷、过梁和平台板时,应该设立操作平台;施工人员严禁在钢筋、模板或者支撑构件上进行施工作业;在浇注筒仓等一些构筑物时,应该将下口进行封闭,并且搭设脚手架和脚手板,以此来防止施工材料和人员的坠落;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果没有可靠的安全设施,那么操作人员必须在施工过程中系好安全带,将保险钩扣好。

7.4对于移动式的操作平台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符合以下的规定。对于装有行走轮的移动的式操作平台,轮子和平台之间的立杆在他们的结合处一定要可靠、牢固的连接;操作平台的四周要设置安全网和防护栏杆,还应该设置上下的扶梯。

8. 结语

随着现代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高处作业已经成为现代建筑施工中的重要问题,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使高处作业带来的危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伍旭辉.浅议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防护[J].科技资讯,2009(16).

[2]张博.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探讨与剖析[J].建筑机械(上半月),2006(7).

篇2

建筑施工的特点是高处作业工作量大,作业环境复杂多变,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多工种交叉作业危险因素多,极易发生事故,因此,建筑业在我国各行业中属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安全生产是建筑企业的生命线,发生事故不但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又会造成家庭的不幸和悲痛,影响企业的声誉,制约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为此,对建筑业的伤亡事故进行较为科学的分析,从中找出事故的成因及对策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根据建设部公布的事故信息:2003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建筑施工事故519起,死亡582人,其中高处坠落事故240起,死亡257人,分别占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的46.24%和44.16%;2004年一季度全国共发生建筑施工事故169起,死亡199人,其中高处坠落事故88起,死亡97人,分别占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的52.07%和48.74%。事实表明,在建筑业“五大伤害”(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事故中,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率最高、危险性极大。因此,减少和避免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是降低建筑业伤亡事故的关键。

按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的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通过对某地区1990年以来所发生的62起高处坠落事故所做的调查分析,并参考有关资料,就其成因和防治对策做以探讨。

1高处坠落事故的成因分析

1.1导致高处坠落事故的十种方式

1.1.1“四口、五临边”防护设施不齐全而坠落。

1.1.2脚手架搭设不规范、防护设施不全、脚手板材质或铺设不符合要求而坠落。

1.1.3拆除脚手架、塔吊、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时坠落。

1.1.4起重吊装时坠落。

1.1.5梯子上作业时坠落。

1.1.6轻质板断裂导致坠落。

1.1.7吊篮架、提升架、挂架坠落或失稳而坠落。

1.1.8倒塌脚手架、模板支撑架、塔吊时坠落。

1.1.9提升机吊篮乘人断绳或施工升降机梯笼坠落而坠落。

1.1.10随楼板坍塌而坠落。

1.2高处坠落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

下面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事故树分析法(即FTA法),对高处坠落事故做以定性分析,如下图所示。

(....)

高处坠落事故事故树分析图

从以上事故树分析中可以看出,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1.2.1人的方面

1.2.1.1各级管理人员的违章指挥会造成事故。

1.2.1.2监护人的失职、各项管理制度未得到落实,本可避免的事故就会发生。

1.2.1.3操作者本人的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和安全技术知识的缺乏,会造成大量的事故。

1.2.2物的方面

1.2.2.1没有防护或防护设施有缺陷,留下重大事故隐患。

1.2.2.2施工设施的安全度不满足,易发生多人伤亡事故。

根据事故统计分析,可能坠落高度一般在25米以下,尤其是15米以下,占所分析事故的96%以上。同时,必须重视亚高处(2米以下)作业个体防护措施的落实。

2高处坠落事故的防治对策和建议

2.1对策

2.1.1各级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使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2.1.2严格按照《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管理暂行规定》(建质[2004]59号)和《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建教[1997]83号)的要求,抓好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标准规范的教育培训,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和法制意识。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需加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专业技术素质,做好督促、监护和检查工作。

2.1.3坚持对从业人员特别是新入场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劳务分包企业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使教育培训工作既有针对性、又能保持经常性,防止走过场,使操作人员自觉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和冒险行为。

2.1.4企业在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时,必须按照《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建质[2003]82号)的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明确每个高处作业点的防护措施,特别是专业性较强的工程,如脚手架工程、吊装拆除工程(包括塔吊、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的安装和拆除)、模板工程、临边防护等都应作专门的施工方案。施工前应对作业人员的资格进行确认,并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和教育。改变或拆除现场的防护设施必须经安全技术部门的同意,并做好其它防护措施,作业时做到自我保护和相互提醒。

2.1.5切实做好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每个分部分项工程和零星安排的作业,都必须向操作者讲清楚施工环境、操作过程、操作工艺、操作方法的具体要求和应采用的防护措施、作业中应遵守的纪律和存在或潜在的危害及发生时采取的应急避险措施。操作过程中必须监督安全技术交底的执行情况,使每个操作者时时、处处重视安全。

2.1.6按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的要求,及时、规范地做好“四口、五临边”的防护措施,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同时做好使用过程中的监管,及时对拆除的部位进行恢复,确保防护措施有效发挥作用。

2.1.7对目前广泛使用的挂、挑、爬和吊篮脚手架,严格按照国家现行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高处作业吊篮安全规则》(JGJ5027)和《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建建[2000]230号)等的要求,在设施选用和方案编制时,必须严格执行标准;在使用前必须组织技术、安全、机械等专业人员进行验收或经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确认架体制作和各安全装置、防护措施等符合施工组织设计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对附着升降脚手架必须在检测合格后的30日内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接受监督。使用中必须经常检查各关键部位是否符合要求,操作人员是否有违章行为,发现异常必须立即停止施工,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使用安全。

2.1.8对模板支撑架,特别是4.5m以上的高支撑体系和特殊的支撑架(如超重、超大)必须进行专门的设计,在搭设之前,应确认钢管、扣件、脚手板的材质和立杆基础是否符合要求,搭设过程中必须及时检查验收立杆间距、接头方法及纵横向支撑、剪刀撑(包括水平)设置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浇注时必须检查施工方法和施工荷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1.9对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的采购、租赁及使用必须严格控制,防止不合格产品投入现场使用。对施工升降机的使用必须按照《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GB10055-96)、《建筑机械操作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和随机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做好附墙装置、制动器、限速器、限位装置等的日常检查和维修,防止动作失灵。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笼内的载荷,防止超载或物料放置偏移。对物料提升机必须设置可靠的楼层停靠装置和断绳保护装置,使用过程中不得乘人上下。

2.1.10在恶劣的气候(如雨雪天、大雾、六级以上强风)和环境不良的条件下,禁止从事高处或洞口作业。

2.1.11对利用登高设施或登高用具进行攀登作业的,作业前应对其材质和稳定性进行检查确认,对材质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2.1.12对现场的临时用房或工棚的瓦屋面应固定牢靠,防止雨天或大风天气进行抢修;同时不宜使用石棉瓦等易碎材料作为临设的屋面,避免铺设或维修过程的坠落事故。

2.2建议

2.2.1施工企业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同时,应当坚持安全生产的“一票否决”制,增强各级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

2.2.2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的要求,尽快做好劳务分包企业的资质就位和安全认证,规范总承包企业和专业承包企业的用工行为,对只顾赚钱、不管操作人员生命安全的劳务企业坚决清出建筑市场。

2.2.3对目前大量使用的双吊篮井字架简易物料提升机,大都无特种设备安全认可证、安全装置不全且安装过程危险性较大,建议应逐步清理出建筑工地。“”版权所有

2.2.4特种设备检测机构,应当认真负责的做好特种设备安装后的现场检测,对检测报告中要求的各项动作试验应现场检验,以提高现场管理人员对检测重要性的认识。

篇3

按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在距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通过对所发生的高处坠落事故所做的调查分析,并参考有关资料,就其成因和防治措施做以探讨。

一、高处坠落事故的成因分析

(一)导致高处坠落事故的十种方式

1、“四口、五临边”防护设施不到位,人员容易不小心坠落。

2、脚手架搭设不规范、防护设施不全、脚手板材质或铺设不符合要求而坠落。

3、拆除脚手架、塔吊、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时坠落。

4、起重吊装时坠落。

5、梯子上作业时坠落。

6、轻质板断裂导致坠落。

7、吊篮架、提升架、挂架坠落或失稳而坠落。

8、倒塌脚手架、模板支撑架、塔吊时坠落。

9、提升机吊篮乘人断绳或施工升降机梯笼坠落而坠落。

10、随楼板坍塌而坠落。

(二)高处坠落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

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事故分析法(即FTA法),对高处坠落事故做以定性分析,分析中可以看出,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主要原因是:1、各级管理人员的违章指挥会造成事故。2、监护人的失职、各项管理制度未得到落实,本可避免的事故就会发生。3、操作者本人的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和安全技术知识的缺乏,会造成大量的事故。4、没有防护或防护设施有缺陷,留下重大事故隐患。5、施工设施的安全度不满足,易发生多人伤亡事故。根据事故统计分析,可能坠落高度一般在25米以下,尤其是15米以下,占所分析事故的96%以上。同时,必须重视亚高处(2米以下)作业个体防护措施的落实。

二、高处坠落事故的防治措施

(一)主要防治措施

1、领导重视,责任到位。各级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使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2、加强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严格按照《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管理暂行规定》(建质[2004]59号)和《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建教[1997]83号)的要求,抓好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标准规范的教育培训,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和法制意识。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需加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专业技术素质,做好督促、监护和检查工作坚持对从业人员特别是新入场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劳务分包企业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使教育培训工作既有针对性、又能保持经常性,防止走过场,使操作人员自觉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和冒险行为。

3、技术安全措施与技术交底要到位。企业在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时,必须按照《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建质[2003]82号)的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明确每个高处作业点的防护措施,特别是专业性较强的工程,如脚手架工程、吊装拆除工程(包括塔吊、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的安装和拆除)、模板工程、临边防护等都应作专门的施工方案。施工前应对作业人员的资格进行确认,并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和教育。改变或拆除现场的防护设施必须经安全技术部门的同意,并做好其他防护措施,作业时做到自我保护和相互提醒。切实做好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每个分部分项工程和零星安排的作业,都必须向操作者讲清楚施工环境、操作过程、操作工艺、操作方法的具体要求和应采用的防护措施、作业中应遵守的纪律和存在或潜在的危害及发生时采取的应急避险措施。操作过程中必须监督安全技术交底的执行情况,使每个操作者时时、处处重视安全。

4、搞好“四口、五临边”的防护。按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的要求,及时、规范地做好“四口、五临边”的防护措施,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同时做好使用过程中的监管,及时对拆除的部位进行恢复,确保防护措施有效发挥作用。

5、执行外脚手架使用前验收备案制度。对目前我县建筑工程广泛使用的挂、挑、爬和吊篮脚手架,要严格按照国家现行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l30)、〈高处作业吊篮安全规则》(JGJ5027)和《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建建[2000]230号)等的要求,在设施选用和方案编制时,必须严格执行标准;在使用前必须组织技术、安全、机械等专业人员进行验收或经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确认架体制作和各安全装置、防护措施等符合施工组织设计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对附着升降脚手架必须在检测合格后的30日内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接受监督。使用中必须经常检查各关键部位是否符合要求,操作人员是否有违章行为,发现异常必须立即停止施工,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使用安全。

6、重视模板支撑系统的检查与检测。对模板支撑架,特别是4.5m以上的高支撑体系和特殊的支撑架(如超重、超大)必须进行专门的设计,在搭设之前,应确认钢管、扣件、脚手板的材质和立杆基础是否符合要求,搭设过程中必须及时检查验收立杆间距、接头方法及纵横向支撑、剪刀撑(包括水平)设置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浇注时必须检查施工方法和施工荷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7、加强对物料提升系统的监管。对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的采购、租赁及使用必须严格控制,防止不合格产品投入现场使用。对施工升降机的使用必须按照《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GBl0055―96)、《建筑机械操作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和随机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做好附墙装置、制动器、限速器、限位装置等的日常检查和维修,防止动作失灵。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笼内的载荷,防止超载或物料放置偏移。对物料提升机必须设置可靠的楼层停靠装置和断绳保护装置,使用过程中不得乘人上下。

8、注意作业环境的影响。(1)在恶劣的气候(如雨雪天、大雾、六级以上强风)和环境不良的条件下,禁止从事高处或洞口作业。(2)对利用登高设施或登高用具进行攀登作业的,作业前应对其材质和稳定性进行检查确认,对材质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3)对现场的临时用房或工棚的瓦屋面应固定牢靠,防止雨天或大风天气进行抢修;同时不宜使用石棉瓦等易碎材料作为临设的屋面,避免铺设或维修过程的坠落事故。

三、工作要求

(一)坚决执行安全生产各项方针政策。施工企业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同时,应当坚持安全生产的“一票否决”制,增强各级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加大施工安全投入。

(二)严格把好准入关。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的要求,尽快做好劳务分包企业的资质就位和安全认证,规范总承包企业和专业承包企业的用工行为,对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投入严重不足、安全管理混乱、安全事故多的施工企业坚决清出建筑市场。对目前大量使用的简易吊篮、井字架、物料提升机,大都无特种设备安全认可证、安全装置不全且安装过程危险性较大,建议应逐步清理出建筑工地。

(三)加强安全检测制度。特种设备检测机构,应当认真负责的做好特种设备安装后的现场检测,对检测报告中要求的各项动作试验应现场检验,以提高现场管理人员对检测重要性的认识。

(四)利用新技术,实现安全生产科学化。施工企业应加大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力度,同时应加大安全技术的科研攻关,逐步淘汰安全隐患突出的施工设施和施工工艺,提高操作的科学安全化程度。

篇4

关键词: 建筑施工;建筑伤害;防护预案

1 建筑施工伤害类型分析

根据建筑施工工艺特点,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主要施工安全类型有以下几种:

(1)高处坠落。从脚手架或垂直运输设施坠落;从洞口、楼梯口、电梯口、天井口和坑口坠落;从楼面、屋顶、高台边缘坠落;从施工安装中的工程结构上坠落;从机械设备上坠落;其他原因滑跌、踩空、拖带、碰撞、翘翻、失衡等引起的坠落;(2)机械伤害。机械传动部分的绞入、碾压和拖带伤害;机械工作部分的钻、刨、削、锯、击、撞、挤、砸、轧等的伤害;滑入、误入机械容器和运转部分的伤害;机械部件的飞出伤害;机械失稳和倾覆事故的伤害;其黏因机械安全保护设施欠缺、失灵和违章操作所引起的伤害;(3) 起重伤害。起重机械设备的折臂、断绳、失稳、倾翻事故的伤害;吊物失衡、脱钩、倾翻、变形和折断事故的伤害;操作失控、违章操作和载人事故的伤害;加固、翻身、支撑、临时固定等措施不当事故的伤害;其它起重作业中出现的砸、碰、撞、挤、压、拖等作用的伤害;(4)物体打击。空中落物、崩块和滚动物体的砸伤;触及固定或运动中的硬物、反弹物的碰伤、撞伤;器具、硬物的击伤;碎屑、破片的飞溅伤害;(5)触电。起重机械臂杆或其黏导电物体搭碰高压线事故伤害;带电电线(缆)断头、破口的触电伤害;挖掘作业损坏埋地电缆的触电伤害;电动设备漏电伤害;雷击伤害;(6)坍塌。沟臂、坑臂、边坡、洞室等的土石方坍塌;因基础掏空、沉降、滑移或地基不牢等引起的其上墙体和建筑物的坍塌。建筑施工的不安全隐患多存在于高空作业、交叉作业、垂直运输以及使用各种电气工具上,伤亡事故多发生于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和起重伤害、触电等四个方面。资料统计表明,每年建筑事故在这四方面发生的事故占总事故的70%以上,其中高处坠落事故占43. 1%左右,触电事故占10. 96%左右,物体打击事故占12. 49%左右,机械伤害事故占8. 77% 左右。如能采取措施消除这四大伤害,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将大幅度下降。所以,降低四大伤害是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要解决。

2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对策

(1)建筑物防护。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采用建筑物全封闭式防护,建筑物外脚手架立杆内侧设置密目网并随建筑物升高而升高,首层顶设平网。随作业层设一道平网,并每10m 加一道平网。防护架要高出作业面1. 5m。

(2)“三宝”、“四口”及临边防护。

①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必须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并应有生产许可证、质量合格证和出厂口期;②所有预留孔、洞均需按规范要求进行安全防护,小于25cm 的孔要用坚实的盖板盖严;20 ~ 50cm 的洞口可用有固定其位置的竹、木盖板覆盖;50 ~150cm 及以上的洞口,应设钢管扣件且间距不大于20cm 的网格,盖铺竹蓖或脚手板150cm 及以上的洞应在四周设防护栏杆,且在洞口下方设安全平网;③通道口:通道口宽度大于建筑物的出入口,高度、长度均应大5m,顶部用脚手板铺满铺严,两侧用密目网封闭;④基坑周边应用1. 2m 双横栏杆进行防护,栏杆刷黄、黑间的安全色,立杆砸入地内50 -70cm,间距不大于3m;⑤卸料平台:除应设稳固的横向脚手板外,两侧应设1-1.2m高双横杆的护栏,并挂安全网,设置定型的防护门。

(3)施工用电方面,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必须编制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并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执行;施工现场必须采用TN-S二相五线制供电系统。主干线必须采用五线制,必须实行重复接地;施工现场应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按“二级配电,两级保护”的要求布置配电箱;每台设备均要做到“一机、一闸、一箱、一漏”。配电箱、开关箱距地面高度应为1.3~1.5m,移动箱距地面垂直高度为0.6-1.5m。严禁采用“鸡爪式”接线等等。

(4)脚手架工程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脚手架搭拆应编制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交底;脚手架的地基应按要求夯实平整,并有一定的排水坡度,地基经平整后设置脚手架和底座,不得在未经处理的软硬不一和起伏不平的地面上搭设脚手架;脚手架搭设过程中要及时设置与建筑物的拉结点、剪刀撑,以免脚手架发生偏斜和倾倒。每一步架搭设完毕后,及时经有关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5)对于模板工程来说,模板工程必须有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有防倾倒的临时固定措施。2米以上高处作业时必须有满足作业要求的立足点。

(6)对于施工机具来说,应该进入施工现场的必须是完好的机具,经安装验收、报验后方可使用;机具用电均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电保护;施工机具场地必须硬化并且略高于地面,利于排水,各种传动防护罩,工作保护必须齐全;操作人员作业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岗位而将机械交给非操作人员操作,严禁酒后上班。

(7)对于高处作业来说,作业人员进行高处作业时,除要有可靠的立足点外,还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体检,高血压、心脏病、癜痫病患者禁止作业;雨、雪天气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防滑措施,6级风以上、大雨、大雪天禁止进行高处作业;操作人员不得穿硬底鞋在高处作业,作业时要思想集中,防止踩空和踏上探头板;使用竹、木梯子时,梯子必须牢固,与地面夹角要适宜。

(8)对于基坑开挖和支护来说,挖掘机和运输机械必须经过验收和报验,挖掘机作业时不得有人进入半径范围内,两台挖掘机同时作业时,间距应大于10米;开挖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应根据基坑深度、坑边荷载及土质情况等计算坑边荷载的安全距离、边坡稳定性,确定支护方式,进行设计计算。还应编制土方开挖和坑壁支护施工的安全措施和基坑排水措施,施工过程中对支护定期进行监测。

(9)对于塔吊作业来说,起重机作业时,起重臂和重物下方严禁有人停留、工作或通过。重物吊运时,严禁从人上方通过。严禁用起重机载运人员;严禁使用起重机进行斜拉、斜吊和起吊地下埋设或凝固在地面上的重物以及其他不明重量的物体。现场浇注的混凝土构件或模板,必须全部松动后方可起吊;严禁起吊重物长时间悬挂在空中,作业中遇突发故障,应采取措施将重物降落到安全地方,并关闭发动机或切断电源后进行检修。在突然停电时,应立即把所有控制器拨到零位,断开电源总开关,并采取措施使重物降到地面。

篇5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建筑施工业工作难度大、劳动强度高、伤亡事故多发。据有关统计,全国共发生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建设安全事故(以下简称“建筑生产安全事故”)412起、死亡513人,事故发生起数和伤亡人数虽较同期回落,但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相当惨痛。因此,切实加强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势在必行。总之,安全问题是一个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大问题,施工单位应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思考建立科学的高层建筑安全管理方法,严格管理,明确责任,加强监督,确保质量,切实保障施工人员安全,维护广大用户利益。从而,通过抓重点、抓要害、以点带面,循序渐进,有计划、有步骤地使整个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水平上一个台阶。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

①安全监管存在不足。②建筑市场环境亟待规范,安全生产责任难以落实。③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现象。④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特别是民工安全素质偏低。⑤安全技术不能与施工技术同步发展。现代安全科学理论的表征现代安全科学理论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品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需要在总结心理学、行为科学等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等来提高人的意识和能力;物的不安全状态须采取实用安全技术来改善。对于工业复杂系统,完全依靠安全技术系统的可靠性和人的可靠性还不足以完全消除事故;直接影响安全技术系统可靠性和人的可靠性的组织管理因素,事实上已成为导致复杂系统事故发生的最深层原因。建筑施工作为一个复杂大系统,人、设备、环境三类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管理缺陷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导致事故发生的几类因素中,管理因素的结构重要度最大,制约着其他几类因素。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出现问题,必然引起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缺陷,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勘察、设计单位不按要求进行勘察或设计,或改变勘察设计文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使勘察设计成果存在缺陷,不能保证建筑物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工程监理单位未对施工单位的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进行认真的审查,在施工工程中也没有对施工单位落实安全措施的情况进行认真监理,发现事故隐患时,也未采取果断措施予以整改和消除;检测单位出示虚假报告,随着国家基建投资的不断加大,建筑企业准入政策的调整,使得施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施工队伍不断扩大。尤其是最近几年,个体建筑业迅猛发展,施工企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是由于施工单位是建筑安全活动中处于的主体和核心的地位,建筑安全问题主要出在施工单位的身上。施工安全事故不但影响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建筑业的声誉,而且直接造成人身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近年来,虽然我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有了显著的进步,但每年逾千人死亡、逾百亿元直接经济损失的现状仍然提醒着我们:建筑施工安全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和突破。建设工程生产的主要特点是产品固定,人员流动性大、多为露天作业、高处作业、交叉作业、施工环境和作业条件差,不安全因素会随着工程的进度变化而变化,这从客观上造成安全隐患较多。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的两个基本因素是施工安全管理与施工安全技术。施工安全技术的提高可以消除设备、工具的隐患缺陷,为作业人员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但要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我国施工安全状况,还必须依靠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发挥安全技术的防护功能。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改善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的交底是重要的,但是安全技术措施的检查落实就更重要。项目技术经理、执法经理、施工负责人(工程部长、技术部长、工长等)、编制者和安全技术人员,要经常深入工地检查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时纠正违反安全技术措施规定的行为,并且要注意发现和补充安全技术措施的不足,使其更加完善、有效。各级安全部门要以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为依据,以安全法规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为准则,每天对各工地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监督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开展对建筑安全科技的基础建设和基础理论研究。开发研制建筑安全健康防护产品,研究实施改革工艺,如将现浇砼墙板或砖墙改为予制墙板;现场拌搅混凝商品混凝土;机械代替了手工操作;垂直运输机械改变了运输方式(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出现);将高处作业变为地面作业;现场作业变为工厂作业;施工现场从开放式防护达到了全封闭式防护,减少“五大伤害”使事故大幅下降,安全生产形势得到根本好转,总之,在企业安全管理中要大力推行全面安全管理模式,将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注:新老七种工具)引入到安全生产中,强调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在现场,也按照“四个阶段、八个步聚”地开展各项安全管理小组活动。全面抓安全,全员抓安全,主动抓安全,联动抓安全,上下抓安全,时刻抓安全,创新抓安全。建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也是搞好企业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通过我们的调研,主要目的针对我们对施工现场安全保证体系的概念,如何建立施工现场安全保证体系及施工现场安全保证体系有效性评价做了第一步的研究探讨,是为施工企业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寻找一条可操作的途径。也为建设行政主管或安监部门对施工企业进行的有效管理、方便管理、信息管理提供决策参考的重要依据。同时能为有关《法律》在修改时,更注重人性化,更加符合现实,更易普及推广。

3.总结

总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及安全技术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社会科学领域,与自然科学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企业管理、施工组织、工艺工序方法、材料、机械及设备等等,都与建筑施工安全密切相关。因此,在施工生产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定置管理的要求,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安全技术,做到标准化生产、高效生产、安全生产,以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翠芳,田晓娜,黄娜娜.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探析.新西部,2011(12).

[2]李强勋.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探讨.

篇6

[关键词] 建筑施工 管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引言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是建筑工程产品在生产、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可能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财产损失。建筑工程产品不同于普通产品,它凝聚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种不确定性可能会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有时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包括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两个方面,两者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存在安全隐患,不安全的因素也会影响工程的质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快速推进,带动了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在工程大理建设、建筑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不断,建筑施工安全风险也引起了全社会、全行业和所有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视。

二、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的措施

1.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一是抓好建筑施工特殊工种的安全技能教育,建筑施工现场涉及多个工种,其中部分工种属于危险性较大的特殊工种,如电工、架子工、施工电梯、建筑起重机械操作工等特殊工种,这些工种对技术有着严格的要求,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建筑施工特殊工种必须坚持教育、培训、考核和执证上岗的要求,坚持严格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不发上岗证,无上岗证不得上岗,严格建筑特殊工种管理;

二是加强岗前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的阶段安全危险源不同,对建筑从业人员上岗前应结合工程进度和安全管理实际,对有关安全技术事项向所有进行施工的现场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岗前教育,提高安全生产意识,认识安全生产新情况新问题,掌握注意事项,消除安全隐患;

三是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安全教育,提高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和建筑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认真分析总结建筑安全生产阶段性工作,吸取教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及时纠正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存在的问题;

2. 做好建筑安全防护措施,做好事故预防

由于人容易受到心理、生理等条件的局限,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并不能完成杜绝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建筑安全防护措施也是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建筑施工安全措施主要是抓好“三宝”、“四口”、“五临边”的安全防护,防范高处坠落事故。“三宝”是指: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三宝”防护是指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在超过2 米以上悬空作业的须系好安全带,悬空作业点无法挂设安全带的,设置安全拉绳或安全栏杆等,悬空高处作业点的下方必须设置安全网,按照规定对建筑施工现场设置安全立网和水平兜网。“四口”是指: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通道口;“五临边”是指:沟、坑、槽和深基础周边,楼层周边,楼梯侧边,平台或阳台边,屋面周边。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设置安全防护栏杆或盖板、架设安全网,在施工的建筑物的所有出入口搭设牢固的防护棚。对沟、坑、槽和深基础周边,楼层周边,楼梯侧边,平台或阳台边,屋面周边等,必须设置防护栏杆、挡脚板或设防护立网。“三宝”、“四口”、“五临边”的安全防护主要可降低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事故机率,减小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损失。安全防护设施到位,即使发生高处作业坠落,但由于安全防护设施可大大减缓高坠人员物体的冲击,减小对人员的伤害,可有效降低事故等级、损失。

3. 制定应急预案防止事故扩大

对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来讲,采取培训教育、安全防护等措施可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需要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应急救援演练,在发生事故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应急救援预案主要是针对可能发生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为迅速、有效、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方案,通过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进程。一旦发生事故,施工企业具有应急处理程序和方法,能快速反应处理故障或将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的初期阶段,使可能发生的事故控制在局部,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同时,采用预定的现场抢险和抢救方式,在突发事件中实施迅速、有效的救援,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减少人员伤亡,拯救人员的生命和财产。

4. 购买工程保险,转移事故风险

随着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装备不断出现,并在工程实践中逐渐推广应用,建筑施工企业面临承接技术没把握、管理经验不足的工程,需要加强对建筑施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装备的技术咨询,重视工程质量安全检测,尽量降低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购买工程保险是转移和减少建筑施工企业自身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有效措施,建筑施工风险的不确定性使建筑工程保障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一旦发生建筑安全事故,由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约定进行赔付,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筑施工企业自身建筑施工安全的风险,减轻了建筑施工企业在发生建筑安全事故后对人员伤亡赔付压力。

5. 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安全风险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涉及到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施工企业、监理单位、监测单位、政府监管部门和所有参建人员,需要各方统筹合力共同做好各自的工作,采取多种措施,才能从总体上降低建筑施工的安全风险。

一是科学设计工程施工流程,减少违章操作机会。建筑施工流程科学对于降低建筑施工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施工流程不科学,就无法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二是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机械化水平,减少人员的使用。中国目前的情况是,建筑业基本还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机械化程度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机械化水平,降低建筑工地内从业人员数量,也可能降低建筑施工的风险。建筑工地的机械化水平提高,会对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安全意识会有所提高,安全隐患也会相应减少;建筑工地的机械化水平提高,会大大降低建筑工地平均面积内作业人员数量,即使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由于作业人员少也会大幅度降低人员的伤亡;建筑工地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后,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规范建筑施工现场秩序,减少建筑施工安全隐患。

三是加强安全隐患的管理。从建筑安全事故的统计来看,由于建筑施工安全自身的特点,建筑安全生产事故主要集中在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坍塌、机械伤害等五大类事故上,因此要重点抓好这五类安全隐患的管理,减少这五类建筑安全事故,就能从根本上减少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降低建筑施工安全风险。

三、 总结

一个事故不断的企业是无法生存的,不断的建筑施工安全质量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也是一个建筑施工企业所无法承受的,因此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应该引起越来越多建筑施工企业的关注,尊重生命、关注安全。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要求,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安全技术,强化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管理,充分调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力量,降低企业成本,取得最大经济效益,推动企业正常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建明.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篇7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技术;防护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建筑施工中安全技术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通常安全管理部门针对不同项目的施工情况制定不同的安全技术管理方案,以保证其科学性合理性,所参考的因素主要有施工现场环境、施工方法、施工机械设备、变配电设施、架设工具等。在本文中主要探讨的是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对策,对今后同类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状况

我国每年由于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的高达百万人,从事故统计数据分析,交通、煤矿、建筑业均为事故高发行业。按事故类型分:高处坠落占事故总数 50% 以上,机电伤害占事故总数 25% 左右,物体打击占事故总数 15% 左右,坍塌占事故总数 15%。实际上,事故因素中的不安全因素种类繁多、非常复杂,它们在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害和财物损失方面所起的作用不相同,它们的识别、控制方法也不相同,所以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技术管理措施显得尤为必要。

2.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2.1工地建设安全技术规范

工地需要进行封闭管理,设置固定的出入口。在作业区域范围设置高度不低于 1.8m 的围档,主要道路不低于 2.5m,选用坚固、整洁的材料,沿工地四周连续设置;道路铺设足够宽度的硬化路面,不积水,不堆放构件、材料,保持道路畅通;各种料具按照总平面图规定的位置,按品种、分规格堆放整齐;在天然光线不足的作业场地、通道及用电设备的开关箱处,设置足够的照明设备。

2.2土石方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土石方作业基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要实行统一管理,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任务,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接,同时贯彻先设计后施工、先支撑后开挖、边施工边监测、边施工边治理的原则。严禁坑边超载,严禁相邻基坑施工不防范相互干扰等做法,其设计和施工必须遵守相关规范,结合当地成熟经验,因地制宜地进行,同时加强基坑工程的监测和预报工作,包括对支护结构、周围环境及对岩土变化的监测,应通过监测分析及时预报并提出建议,做到信息化施工,防止隐患扩大和随时检验设计施工的正确性。

2.3 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过程中进行高空作业时,要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对建筑物进行封闭。建筑施工期间,要采取有效措施对施工现场和建筑物的各种孔洞盖严并固定牢固,在人员活动集中和出入口处的上方应搭设防护棚。相关作业人员要戴安全帽、挂牢安全带。安全帽及安全带的制作与使用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高处作业的人员还要按规定定期进行体检。

2.4 施工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

各类垂直运输机械的安装及拆卸,必须由具备相应承包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转移工地重新安装的施工机械,在交付使用前,应按有关标准进行试验、检验并对各安全装置的可靠度及灵敏度进行测试,具体操作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操作证后,方可上岗操作。每班作业前,需要对制动器、钢丝绳及安全装置进行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3.施工企业安全技术与施工技术的关系

虽然各部门有较为明确的责任分工,但每个部门的工作都是整个工程建设中的一个点,只有通过无缝的链接才会形成完整的工程链,因此建筑施工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安全技术管理与施工技术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安全技术与施工技术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具有统一性。根据“管生产同时管安全”的原则,施工技术是安全技术的基础。同时,安全技术也是施工技术实施的保障,安全技术的管理内容包括从改善施工工艺、改选生产设备、控制生产的不安全状态等方面保障施工技术的顺利实施。而当施工技术和安全技术产生矛盾时,必须改正、改进施工技术,从根本上消除危险因素后才能再从安全技术方面考虑。

4.施工安全技术管理在施工管理中的重要性

在施工事故频发的当下,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质量和价格绝对不是首要的影响因素,如果在工程施工中出现事故,一定会影响到企业的形象,进而会影响销售和其他方面的东西。只有安全无事故的企业才会形成良好的口碑,帮助企业塑造形象。建筑工程转包在行业中已是普遍现象,由于转包人的专业程度和员工素质迥异,为利润挺而走险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安全技术管理必须无条件严格实施,否则违规施工必然导致事故的发生。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参与人员对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导致许多本不应该发生的事故发生。管理层在利益的驱动下,把安全技术管理和施工过程形成“两张皮”,将安全技术管理设成摆设,有规范不执行,有章法不遵循;加之基层施工单位安全技术管理意识不强,不注重安全技术人才培训,导致安全管理工作制度设计漏洞百出,制度执行敷衍了事,大部分的工作均是凭经验,认为可能能够承受施工重力,冒险蛮干,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施工安全不仅是关系到企业利益、前途的小事,更是关乎人命的大事。目前社会上安全事故的频发,充分地证明了施工单位忽视了安全技术管理在施工中的重要性,这也给我们的安全施工敲响了警钟。

5.施工安全技术的防护对策

根据海因里希理论,针对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依据安全管理的 3E 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安全技术的防护对策:

5.1 施工技术方面的改进

一般情况下,在选择安全对策时应该首先考虑施工技术措施,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通过改进生产工艺,设置有效的安全防护装置,根除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条件,使得即使人员产生了不安全行为也不致酿成事故。在所有的安全措施中,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实现生产过程、生产条件的本质安全。但是,受实际的技术、经济条件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完全地杜绝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努力减少、控制不安全因素,使事故不容易发生。

5.2 严格用人

根据轨迹交叉论的观点,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避免事故,针对可控的人为因素,可通过对参与施工的所有人员加强教育和训练,提高其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尽可能地根据人机学的原理进行工程技术方面的改进,降低操作的复杂程度。为了解决身体不适的问题,在分配工作任务时考虑心理学和医学方面的要求,并尽可能从工程技术上改进,降低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对于不良的物理环境,则采取恰当的工程技术措施来改进。

5.3 说服教育并设立严格的惩戒制度

每项工作规程和制度如果没有执行就是无效的,而对执行的过程和结果没有监督、检查和验收也是无效的,所以项目部的安监人员每半月、施工队相关管理人员每十天要进行一次安全检查、验收,平时也要做抽查,每次的检查都要有记录备案,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限期整改并做事后跟踪,让所有人员自觉地提高安全施工意识。对未按要求整改的相关人员要做严厉的处罚,严重者要做停工整顿的处理。

6. 结束语

安全生产技术工作要不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不能就事论事,要透过表象看到本质,将以往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加以分析,找出安全生产技术问题的规律以及工作中的缺陷,以便制定相关的安全生产技术措施,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出现。推进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生产技术的科学管理、规范管理,以技术促安全,实现预防和减少事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梁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手册[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篇8

【关键词】危险性预先分析法;高处作业;控制措施;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所谓高处作业是指人在以一定位置为基准的高处进行作业。国家标准GB3608―93《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根据这一规定,在建筑业中涉及到高处作业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近年来,在建筑施工中高处作业事故频发,其中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率最高,危险性最大,根据全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统计,高处坠落伤亡事故已达到45.52%,其他事故也有因高处作业导致发生的,据统计高处作业的事故发生率已经远远超过了50%,高处作业事故已悄然成为建筑施工安全的第一大杀手。

因此减少和避免高处作业事故的发生迫在眉睫。为了更好的分析高处作业事故,找出高处作业事故预防行之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本文运用了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中的危险性预先分析法,在高处作业之前,首先对高处作业存在的危险性级别、导致事故的后果,概略地进行分析,尽可能把潜在的危险性分析出来,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达到安全施工的目的,减少事故发生率。

2 危险性预先分析法(PHA)

2.1 PHA概述

在一项工程活动(如设计、施工、生产)之前,首先对系统存在的危险作宏观概略的分析,或作预评价,就叫作危险性预先分析(Prelininary Hazard Analysis,简称PHA),又称初步危险分析,或预备事故分析。这种方法是对可能出现的危险类别、危险出现的条件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作大概的分析,我们运用PHA的目的是判别高处作业的潜在危险,确定其危险等级,防止采用不安全的技术路线、使用不合规定的工艺和设备等。如果必须使用时,也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使这些危险性不致于发展成为事故。它的特点是把分析工作做在高处作业之前,可避免由于考虑不周而造成的损失。由于高处作业的危险性有潜在性质,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展成为事故。因此,当高处作业之前,对其作业危险性还没有很深的认识,或者是认识不够系统,危险性预防措施考虑不周全时,使用PHA就十分合适。

PHA危险性等级划分。危险因素辨识是PHA中关键的步骤,在辨识危险性时,为了衡量危险性的大小及其对分析对象破坏程度,通常将给各类危险性划分为4个等级,见表2-1

表2-1危害后果严重性等级表

2.2 危险因素辨识

运用危险性预先分析法,辨识危险因素是关键,高处作业主要会发生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其中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率最高,危害后果也最严重。主要高处作业危险因素辨识见表2-2。

表2-2高处作业危险因素的预测分类表

表2-2高处作业危险因素的预测分类表

2.3危险的控制

从分析可以看出,高处作业事故原因涉及面广、范围大、后果严重。既有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坏境的因素还有管理的因素,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加强制度建设、人才培养以及不断改善作业环境。具体措施有:

(1)控制人的因素

①做好职工的岗前体检、安全培训工作;

②不定期组织职工学习高处作业的危险因素辨识与预防;

③组织职工观看高处作业事故案例;

④作业前对作业人员的劳保穿戴情况、工具佩戴情况、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确认,严禁劳保穿戴不整齐、不佩戴安全带、患有精神病、癫痫病、高血压、心脏病及酒后、精神不振者从事高处作业;

⑤高处作业场所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

⑥高处行走、攀爬时严禁手持物件等。

(2)控制物及环境的因素

①作业平台搭设符合规程要求并经常检查维修,作业前先检查稳定性;

②高处作业地点必须有安全通道,通道不得堆放物件,经常清理,保证通道畅通;

③距地面2米及 2 米以上高处作业必须100%系好安全带(建议采用五点式双大钩安全带),高挂低用;

④遇有六级以上大风及恶劣天气时应停止高处作业;

⑤高处作业前,安全负责人要对作业环境安全确认,对用电设备未采取TN-S接零保护系统、无护栏、有孔无盖等安全隐患要先整改后作业。

⑥加强高处作业场所及作业平台上小件物品清理、存放管理,做好物件防坠措施;

⑦上下传递物件时要用绳传递,不得上下抛掷,传递小型工件、工具时使用工具袋;

⑧尽量避免交叉作业,作业区域设警戒区;

⑨高处切割物件材料、传递物件等高处作业,必须搭设固定的安全平网等。

(3)控制管理的因素

①制定《高处作业安全操作规程》、《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高处作业票制度》等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加强制度执行与考核;

②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列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并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和交底;

③高处作业、动火前必须办理相关作业票证;

④高处作业指定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现场进行安全指导,并配备监护人员现场监护等。

3结束语

运用PHA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人为失误、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因素以及管理因素造成事故,改进作业环境,把意外事故的发生率降低到最小,在危险性作业中真正做到“预防为主”,而且PHA方法几乎不耗费什么资金,就可以取得防患于未然的效果,所以企业可以经常运用,不仅仅是局限于高处作业,很多危险性较大的作业都可以运用PHA进行事先预防,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迪 赵霞.浅谈高处作业的危险因素与应急处理[J].民营科技,2011,1:267.

篇9

关键词:建筑幕墙;影响因素;安全管理

1、引言

建筑幕墙是集建筑技术、建筑功能、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建筑护结构,它以其独特的色彩与光影、多变的造型,被广泛应用于现代高层建筑中。由于建筑幕墙的科技性强,技术复杂程度高,影响其施工安全的因素也较多,因此施工安全风险较大。为了保证建筑幕墙的施工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强化安全管理环节,把安全管理、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等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把风险程度降到最低。

2、建筑幕墙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力度,但随着建设行业的迅猛发展,高、大、难建筑物的迅速出现,建筑安全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仍然较多,各种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甚至部分地区还出现了重大建筑安全事故,给人民生活及公共财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⑴安全管理意识淡薄,项目的管理人员往往只抓进度管理与成本管理,把安全管理置于一边,不聘请安全管理人员,有些项目管理者即使聘请了安全管理人员,也是在应付检查时重视一下,没有将安全管理提上日程,安全管理意识相当淡薄,对现场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不能督促及时整改,也就未尽到安全管理的职责。

⑵安全管理制度与措施不健全,落实不到位各项制度措施缺乏针对性与可行性,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缺失,安全技术交底不落实,安全管理人员对日常安全监督不利,不能制止违章指挥、冒险作业行为,施工现场使用不符合安全施工要求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消防设施和器材,使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最终酿成事故。

⑶安全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不高,不能胜任安全管理工作。由于没有专业的培训知识,不能及时发现施工中的安全隐患,造成事故的发生。

3、建筑幕墙施工特点

建筑幕墙施工安全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施工技术的特殊性决定其具有独自的特点。

3.1高处作业施工

随着建筑物向高层和超高层的方向发展,建筑施工使用升降式脚手架的情况增多。但是使用升降式脚手架无法进行建筑幕墙的施工作业。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往往使用高处作业的吊篮进行建筑幕墙的施工作业。另外,建筑幕墙的维护和保养也需使用高处作业吊篮进行作业。高处作业吊篮作业的风险更大,这就要求施工企业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要在日常的管理中加强检查,及时排除事故隐患。

3.2露天作业和外脚手架作业多

建筑幕墙是建筑的围护结构,其设置就是在建筑物的外立面。这就决定了建筑幕墙的施工是露天作业和外脚手架作业的特点。另外,建筑幕墙施工是建筑外立面施工的最后一步,工程中使用的外脚手架在经过长期的日晒雨淋和前面多种工程的施工作业长时间的使用后会出现较多的事故隐患,如脚手板损坏,架体与建筑结构的拉结松脱或失效,架体内和架体与建筑物之间的封闭失效等。这种特点决定了施工安全管理的内容多,管理的难度大。

3.3防火形式严

建筑幕墙是建筑物的护结构,其须固定设置在建筑物的外立面,在其结构施工过程中,焊接使用频繁,高处作业,焊花四溅,并且所使用的双面胶带、填充棒等属易燃材料,极易形成火灾隐患,加之施工作业点较分散的特点,给安全管理带来诸多的不便。

3.4建筑幕墙施工安全管理的协作配合关系复杂

建筑幕墙施工安全管理要得到有效实施除自身的努力外,尚需参与工程施工的相关方面协作配合。例如:脚手架需要有关脚手架架设单位的配合协助;动火作业要与总包单位协调;建筑幕墙收口部位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也要总包单位配合;施工的安全技术方案要经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以及总包单位认可,安全技术方案的执行要经受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总包单位

和地方政府的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及质监部门等的监督检查等。

4、建筑幕墙施工的安全管理内容

安全管理工作建筑幕墙项目施工的头等大事,它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全过程,只有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这项工作,整个项目才有可能产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4.1认真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并做好安全管理的准备工作

建筑幕墙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其施工现场全部生产活动的重要技术文件。因此,必须根据项目工程的规模、结构特点及设计要求,通过相关资料调查分析,编制出一套适合该工程特点的、具有指导工程全部施工活动的科学方案。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纳入施工组织设计中,其中要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并结合建筑幕墙的施工特点,努力做好高空作业、安全防护、动火作业、安装机具检查及防火管理等项工作。力求要在施工准备阶段,相关人员须尽快地熟知工程的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及早了解、掌握图纸所涉及的结构类型、构造特点、技术要求,适时分析项目施工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影响,并做好针对本工程的安全应急预案工作,发现问题做到及时调整、修改。

4.2安全生产的检查与奖罚

计划、实施、检查是工作的一般程序,安全生产也不例外,在安全生产布置的同时,制定相应的检查计划。检查形式是多样的,施工企业安全检查一般分为常规性安全检查、特殊性安全大检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施工场区生产环境复杂,工作面多、工序繁杂、施工机械的性能和施工人员的技术等级、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因此施工活动场所内常规性安全检查成为做好安全工作的基础环节。常规性同时也反映了长期性,安全作业人员对那些带有安全隐患的工作场所长期地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特殊性安全大检查是在某一特定时段和区域进行,参加人员层次多、检查范围广,有时带有针对性。定期检查是施工企业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制定的一项检查制度,有固定的时间,属于例行检查范畴。不定期的检查虽不是制度化的检查, 但它的意义非同一般, 它更有实际性,这样反映的安全问题更真实、更客观,解决处理的安全问题更有效。

4.3 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对保证施工安全至关重要。安全技术交底要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强调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工程部位,以及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安全技术交底的时间可以分为施工前对整个工程的一次底和按施工进度根据现场情况分阶段交底。总之,安全技术交底要及时、细致,要切合现场的情况,切忌流于形式。

4.4 加强日常巡检工作

安全检查是安全生产日常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筑幕墙施工应设专职安全人员进行监督和巡回检查。检查其高处作业、机械工具使用、临时用电等是否符合相应的技术规范;检查其主体结构的施工层下方是否设置防护网,在距离地面约三米高度处是否设置水平防护网;检查吊篮使用是否进行了安全检查,是否超载,施工人员是否按规定系安全带并严禁杜绝空中进行吊篮检修;在现场焊接作业时,应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如在焊接下方加设接火兜等,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5、结束语

建筑幕墙施工安全管理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幕墙施工的特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应该协调合作,认真执行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对于潜在的安全隐患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建筑幕墙施工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建筑工地 安全管理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8(a)-0218-02

建筑施工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必须从管理层,操作层多方面分析可能发生事故的原因,找出存在的安全风险以及各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管理,全方位多角度地加以控制,才能有效避免和减少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

1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1.1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执行不严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项目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施工项目一般都编制了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安全奖罚等等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但这些制度很多方面缺乏操作性,针对性不强,甚至有些项目完全照抄照搬其它项目的管理制度,没有结合实际进行编制,连关键的字词都没有进行修改。同时,很多项目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还往往只是一种应付检查的摆设,根本没有得到有效执行。

1.2 专职安全人员配备不足,执行力较差

对于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安全生产法》以及住建部、交通部等部委均有专门的规定。但是,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建筑施工工地数目越来越多的,安全管理人员的数量无法满足现实需要。一些项目仅配备的一名安全员还兼职从事其他工作,导致很多安全工作没有落实,现场监督检查、制度执行不到位。同时,现有的部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责任心、执行力、专业技能等综合素质也有待提高。项目上其它部门、班组很多人员对专职安全员不屑一顾,对安全员工作不支持、不理解、不配合,使得安全员权力、地位较低,工作很难开展。

1.3 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不全面

根据规定,工人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首先对其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一些项目对现场工人安全教育安排不及时、内容不全面,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由于安全教育时间不够、内容单调,致使操作工人的安全素质不能满足现场安全施工的需要。特别是从事危险作业的工人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正规的安全教育培训,导致安全常识欠缺,安全技能差,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不会正确识别危险源。一些工人甚至没有参加过任何安全教育培训就上岗,违章违规作业的现象比较常见,在工作中就难免不发生安全事故。

1.4 抢进度忽视安全工作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建设单位对工期要求一般都比较紧张,施工单位的工期安排与生产安全往往发生不同程度的冲突,为了尽快完成施工任务,把“安全第一”的方针置之脑后,不同程度的存在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抱着麻痹侥幸心理,有时甚至连一些施工工序中非常重要的安全措施都还没有跟上,就盲目抢工期赶进度,冒险蛮干,这也常常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1.5 安全措施费用投入不足

施工现场的安全投入不到位、不合理,也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建筑施工单位,为了节省开支,不按照规定足额提取使用安全专项措施费用,从而出现现场工人劳动保护用品配备不足、施工现场危险区域防护措施不到位、安全警示标志标牌未按规定设置等等情形,事故隐患未得到及时消除,从而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安全状况令人担忧。

1.6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特殊工种作业是对操作者本人和他人及周围设备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根据国家规定,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应当经过专门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才能上岗。一些工地,工人本该持证上岗(如:起重工、电工等)的特殊工种人员未经专门培训考核,无证上岗操作,或者虽然持有有效证件,但其操作水平和安全技能也相当差,对该项工作必须掌握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知之甚少。

2 建筑施工现场常见安全风险

2.1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事故在建筑施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按照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93)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 m以上(含2 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因此,绝大部分建筑施工都存在高处作业,操作工人存在较大的高处坠落的安全风险。工人如患有高血压等不适合高处作业的疾病、临边防护栏杆以及安全网未及时设置等气候原因影响等等情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概率将大大增加。

2.2 物体打击

在建筑施工现场,由于高处作业点多面广,物体打击事故也是比较常见的。比如:脚手架上的材料未堆放好、工人随意抛掷物品、安全网挂设不规范、工人个人劳保用品未佩戴或使用不正确等等情况,也都有可能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2.3 触电事故

在建筑施工现场,由于临时用电设备较多,存在较大的用电安全风险。如果不规范临时用电,随意乱拉乱接、超负荷用电、漏电保护装置不齐全、电缆电线无保护等等违规现象,都可能导致触电事故或者发生电气火灾,造成严重后果。

2.4 机械伤害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种类繁多,使用频率较高,必须及时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机械设备传动带、齿轮、接近地面的联轴节、皮带轮、飞轮等易伤害人体部位防护装置必须齐全有效,隐患未及时予以排除,工人稍有不慎,接触这些危险部位,就会酿成事故。

2.5 坍塌事故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基坑开挖、脚手架搭设等等必须按照专项方案进行施工,如果擅自违反施工方案组织施工或者改变工艺流程,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极易导致土方、脚手架等坍塌事故发生。

2.6 起重伤害

根据规定,起重作业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合格并取得操作证之后方可上岗作业。然而,建筑施工现场塔吊、龙门吊、汽车吊等等起重机械设备较多,按照规定一个项目可能需要配备十余名甚至数十名持证起重操作和指挥人员,而事实上施工单位配备的起重人员可能严重不足,很多情况下都是不懂得起重知识的无证人员在违章指挥吊装作业,他们往往经验不足,遇到突发紧急情况,也不知道如何处置。因此,起重伤害事故虽然不是建筑工地五大伤害事故之一,但其发生概率也是比较大的。

2.7 其他事故

在建筑施工现场,还可能存在火灾、爆炸、车辆伤害、淹溺、中暑等安全事故风险。

3 事故预防控制措施

3.1 组建安全机构,配备专职安全人员

首先要设置安全管理部门,部门设置应精干高效,尽量做到独立,不要和其他部门合并。还必须按照国家要求配备足够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兼职安全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不但要有较强的责任心,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吃苦耐劳精神,既要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法律意识和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还要拥有丰富的现场管理经验,既有一定的组织分析能力又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3.2 制订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是项目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必须制定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各职能部门、各级负责人以及各类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当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做出明确的规定,防止因职责不清,发生事故之后互相推诿扯皮。制定的依据要符合安全生产法律和行业规定,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制度的内容应当齐全、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以便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还应当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以明确各自的安全职责和管理范围。

3.3 按照要求投入安全经费

提取和使用足够的安全经费,是保证施工生产安全的关键,必要的安全投入是确保安全管理有序可控的一个重要前提。如果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将严重影响安全生产工作。可见,安全经费投入与安全工作的好坏息息相关,是安全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搞好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安全教育培训、个人防护用品、安全警示标志标牌、应急救援、检测检验等等方面的安全经费投入,必须严格执行《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规定。

3.4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安全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理,要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现场工人安全意识,增强工人的安全防范能力,同时采取有效措施规范人的操作行为,实行规范化作业,杜绝工作凭感觉、靠经验现象,使工人形成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的工作习惯。

安全教育培训要突出重点,有针对性,防止搞形式走过场。应当重点抓好工程项目负责人、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认真做好三级安全教育、岗前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等工作。应当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强化常规安全教育培训,开展安全技术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逐步提高员工的技术操作水平。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和考核,持证上岗。一些工人虽然持有特殊工种操作证,但安全技术、安全知识掌握甚少,对这部分人应当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安全素质。未经过培训、无特殊工种操作证者绝对禁止从事该工作。

3.5 努力营造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

应当结合国家每年统一开展的“安全生产月”“平安工地”等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安全生产活动,采取正反面教育和寓教于乐相结合等等方式,让全体员工都参加到活动中来,从而普及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3.6 认真开展安全检查,切实消除事故隐患

安全管理必须重点做好事故预防工作。安全检查是实现施工生产安全,杜绝事故发生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项目部必须定期组织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责任人进行整改。安全检点在于发现不安全因素的存在状况,如装置、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等的潜在不安全因素、不安全的作业环境场所条件、不安全的操作行为和操作潜在危险,以便采取防范措施,防止或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安全检查形式应当多样化,一般可开展常规性安全检查、特殊性安全大检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等形式。对施工用电、季节性施工、危险性较大的作业点还应当进行专项检查。只有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通过安全检查,消除事故隐患之后,工人在良好的生产环境下工作,其生命安全才能得到更好保障。

3.7 做好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

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是一项事前控制,安全生产只有事前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对危险源的识别和确定要准确,才能有效地制定针对危险所采取的相应的技术措施和防护方法。危险源一经确定,就必须纳入控制管理范围及时传达到施工作业区的每位操作人员,并设置必要的危险源告知牌和警示标志牌,不得随意破坏危险源区域内的警示牌,现场指挥人员和施工人员要高度重视本区域安全动态,危险源若发生变化,尤其是升级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人员和机械设备的安全。

3.8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加大安全奖罚力度

安全管理还应当采取一些激励措施。对在施工生产过程中严重违章操作、不服从管理的工人进行安全教育之后,可根据情况,给予相应的违章处罚,利用强制性的手段迫使其遵章守纪。对屡教不改的实行重罚,直至清退出场。对劳务单位未按期完成整改指令、不落实安全要求等情形采取加大处罚力度、违规通报、降低信誉评价等措施,但必须得到项目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不能只依靠专职安全员的力量。

采取激励机制,对在工作中服从安全管理,严格遵章守纪,自觉主动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积极配合安全管理人员工作的人员应当进行一定的安全奖励,对直接避免事故发生的必须给予重奖,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人的潜力,让大家都来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集中所有力量来抓好安全工作。还可以定期开展安全评比活动,对相关人员进行评先授奖。

3.9 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与管理

建筑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种类繁多,使用频率高,因此,设备管理是否到位也与施工生产安全直接相关。施工现场各类特种设备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设备安装、维修、使用、报废、检验检测及监督检查的法律法规规定,要加强对设备使用和操作的规范管理,将人员和设备有机结合,严格执行设备使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对设备进行及时检查维护,确保运行状态良好,保证施工生产安全。

3.10 做好现场应急救援演练工作

项目上的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好之后,还应当组织进行应急救援演练,只有通过演练,才能发现编制的预案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增强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应急队伍应对突发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协调作战能力,切实保障工人生命、设备、财产的安全,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4 结论

搞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不能单从某一个或者几个方面来抓,必须采取多方面的控制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群策群力,齐抓共管,只要领导和职工群众上下一心,形成合力,狠抓落实,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必将大大降低甚至消灭,建筑施工行业安全形势也将步入良性轨道。

参考文献

[1]方东平.工程建设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R].国发〔2010〕23号,2010.

[3]张仕成.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J].广东科技,2010(6):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