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传承礼仪文化范文

时间:2023-10-27 17:31: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如何传承礼仪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如何传承礼仪文化

篇1

(1)行为的约束,支撑秩序的功能体育运动正因为它独特的竞争性、对抗性,而吸引着观众对它的关注,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这种竞争性、对抗性,也使体育运动会有一定的犯规、伤害,如果运动员没有体育礼仪的意识,没有这方面的概念,那么也可能会爆发更大的冲突,更大的误会,体育礼仪可以有效的对运动员行为进行约束。同时,礼仪能支撑体育赛事的整个秩序。体育比赛是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的,就像运动会的开幕式闭幕式,其中都有着各种各样的仪式,而这样的仪式也需要行使各种各样的体育礼仪,礼仪也贯穿其中,保证体育活动的完成。

(2)提高人文修养,美化形象的功能人们都是崇尚道德的,道德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种共同生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它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和取向,起着判断正当与否的作用。而礼仪则是道德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一个人的礼仪的体现也反映一部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如果在体育运动中更重视体育礼仪,往往也体现出一个人的人文修养的高尚。如今,我国一些运动队会专门聘请专业礼仪指导人员为运动员进行体育礼仪的专业培训,同时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我国很多高水平运动员是我们国家的一个形象的体现,如果运动员懂得体育礼仪,也是对我们国家形象的美化。

(3)丰富体育内涵,文化的传承功能体育已经慢慢发展成为了一种文化,体育礼仪也是体现体育文化的一种方式。体育不止是由体育规则来规范一个运动员的行为的,体育礼仪也是一种规范运动员行为方式的重要的手段。与体育规则相比,体育礼仪更具有思想性,它不需要写在法则上,它存在于人的脑海里,当人们学到这些礼仪的时候,运动的时候也会自然地用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要开设体育礼仪教育课程必要性

1、塑造大学生的外在形象与内在气质注重大学生的基本体育礼仪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在体育礼仪中懂得很多为人处世的基本方法以及学会尊重别人,并且促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衣冠整齐,走有走姿,站有站相,坐有坐态。这样可以使新时期的大学生能够沉稳得体的对待体育,对待社会,充分展示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同时提高国家的文化素养与底蕴。

2、体育礼仪内容丰富,为课程开设提供有力保障体育礼仪课程不只是教一个学生如何学习和懂得体育礼仪的内容,也是一个教育学生如何做一个人的过程。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以德为美的国家,而教育的第一目的也是“育人”,因此,在本科开设体育礼仪课程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在体育礼仪课程中,我们不光能够学习到体育礼仪的知识,也可以学习到为人处世的方法,学习到如何做一个有道德,有理想的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

三、总结

篇2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服饰;高职教育

作者简介:张劲英(1978-),女,河北唐山人,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高教所助理研究员,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冯盈之(1964-),女,浙江宁波人,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文化研究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服饰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4-0029-04

服饰是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化之综合。除了护体、美观的基本功能,服饰还体现社会生活的秩序规范。服饰语言载荷着丰富的人文意识,是社会思想、文化诉求和价值取向的直观视觉传达。将文化精髓、行为教化融入服章之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认知优秀文化,发展良好品格与行为,树立高品位的审美观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则体现服饰修德理文的社会意义,是为服饰的教育功能。

大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教育的关键时期。以服饰为载体引导学生的学习、思想与行为,是大学教育应该探索的方向。职业院校受职业性、实践性强的教育方式影响,校园文化氛围相对薄弱,更需要服饰这种兼具直观物质文化、隐性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载体来助力校园文化环境的塑造。

一、服饰文化的精神内涵分析

服饰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御寒护体等实用性是服饰最原初的物质功能。随后,服饰又在满足人类生存需要之外衍生了审美、文化和社会伦理功能,形成了丰富的精神内涵。

服饰是一种文化符号,折射着一个民族、一个社群的人文风俗和历史传承。某种服饰被特定的时代、社会和民族所选择后,也会被赋予情感意义。培养后人对传统服饰文化精髓的心理认同,则是增强民族、社群文化自觉的重要途径之一。

服饰还是社会礼仪的重要载体。中国自古以来崇尚服装制度,服饰在中国古代甚至是治理国家、建立社会秩序的基本国策方略之一。统治者用森严的服饰等级制度来昭名分、辨等威、显贵贱,对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职业的人穿戴的服饰从质地、款式、图案、色彩均做出明确规定。礼服制度的形成即是服饰社会伦理功能的一个显著标志[1]。如今,借助服饰的制度化与规范化来区别阶级、维系伦常的年代已经过去,但服饰依然有代表个体自然状况(蓝领、白领)、级别(肩章)、职业(警服、军装)、活动意向(运动服装、表演服装)、个体情感(休闲服随意自然、家居服亲近放松、礼服庄重肃穆)的涵义。衣装饰品和相应的礼仪依然因为反映个人的社会背景、文化修养、审美品位和价值观念而受到重视。

二、校园服饰的教育功能分析

在大学校园这个特殊的环境里,校园服饰无论从文化演绎还是精神风貌上,都具有独特性。高校校园服饰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席位。大学学位服饰脱胎于西方宗教僧侣长袍,发展至今体系相对规范,是高校毕业典礼及其他重要庆典中师生的标准着装。服装史上著名的学院派风格孕育于英伦血统的世界著名高校,苏格兰格纹、绣徽章的西装、牛津纺恤衫等等经典造型元素连同其表现出的精英、保守的文化气质,借助名校的影响力和时尚品牌力量的介入,成为影响全球的着装风潮。

如今,高校学子的日常着装日益融入时尚潮流和社会风尚之中。然而,高校的知识环境、大学生的审美素养、青春朝气和生活方式等特质,依然决定了大学校园中的服饰是一种不同于大众时尚的特殊文化现象。大学生的服饰折射着学校人文环境、规章制度、学科特点等个性风貌;大学生的智慧、青春和个性,他们的集体和团队精神,也呈现于学生群体服饰的整体视觉形象中[2][3]。反之,大学生服饰也是明确高校文化特色、潜移默化向学生传递审美、秩序和纪律影响的独特方式。

首先,从服饰的美学意义看,校园服饰有审美教育的功能。通过对校园服饰的引导陶冶学生高品质的审美情趣、审美感受能力、审美理解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让学生真正懂得和体验到服饰美、提升着装品位,对帮助学生抵制低俗、非理性文化和思想的影响会发挥直接和长远的作用。

其次,从服饰的伦理涵义看,校园服饰既可以包含纪律教育的内容,也可以发挥礼仪教育的作用。规范的校园服饰能够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约束自己的言行;制式整齐的校园服饰则是集体生活、团队精神的象征,可以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另外,服饰是人贴身的处世工具,服饰的选择不仅是个人修养的表现,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身处高校的大学生如果在正式步入社会生活之前,学习如何根据具体的场合选择相应的服装、注意内在心性修养与外在服饰形象的统一,无疑对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展现仪表风度、担当适当的社会角色具有重要的意义。

再次,从服饰的文化内涵看,特色校园服饰的推行也是融合专业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传承社群文化、塑造高校特征品格的重要工程,对服装类行业高校尤其如此。同一所院校环境中的学生在着装方面会表现出较为一致的审美。学校的价值氛围、文化品格会积淀在学生的着装风格中代代传承,学生对学校的心理认同和情感追随也会延续下来。另外,服饰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服装行业类高校则是将服饰文化的精髓进行解析、传播进而完成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

三、高职院校发展特色校园服饰的实践

中国传统服饰审美中有“天人合一”、“秩序为美”等思想。服饰既体现人与环境的融合,又能够对周边文化环境带来影响。而且,服饰与人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衣着冠带的正容修德之效可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服饰的上述特点为我们寻求校园服饰与人文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结合点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文仅以某纺织服装行业类高职院校(以下简称“纺服学院”)为例,对其特色校园服饰文化的建设经验进行探讨。这对于我们拓展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思路,发展健康、活力、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具有参考意义。

纺服学院以纺织、服装、艺术专业为主要特色,以“修德、长技、求真、尚美”为校训。“尚美”在于引导学生言行文明、志趣高雅、引领时尚,更意在鼓励学生对自信、节制、理智等美好品德的向往;“修德”意在培养学生立德做事所需要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做人做事的礼仪和责任意识的内容包含在审美素养和文化品位之中。美与德互为表里。纺服学院将纺织、服装专业教育与服饰文化传承、审美教育、品格陶冶和职业行为培养相融合,其特色校园服饰建设的基本框架是结合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不同场所、场合功能需要设计的三套不同类型的服装。

(一)毕业服:舶来品,中国风

1994年5月10日,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制定一套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世界惯例、统一规范的学位服,向学位授予单位推荐使用的决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推荐使用学位服的通知》及其附件《学位服简样》和《学位服着装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开始确立中国学位服的规范体系。参照国际标准,我国学位服也由学位帽、流苏、学位袍和垂布四部分组成,款式、颜色与世界惯例大致相同,本国和民族特色主要体现在纽扣和袖口图案上。学位袍的前襟纽扣采用中国传统的布制黑色“如意”扣,学位袍的袖口处,环绕绣(或印)出长城的城墙线,套头三角兜形垂布采用织有中国民族特色花纹的织锦缎制作,面料图案采用中国传统的牡丹花,取义富贵、吉祥。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规范》,学位服限于学位获得者、攻读学位者及学位授予单位的校(院、所)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及委员(或导师)在学位论文答辩会、学位授予仪式、名誉博士学位授予仪式、毕业典礼及校(院、所)庆、庆典等场合穿着。纺服学院为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在毕业相关活动中无法使用《规范》中规定的学位服。然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规范》中的学位服是推荐使用,而且只对流苏等小的元素进行了规定。为此,纺服学院参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学位服饰规范,自主设计了“毕业服”,并从2012年起供学生毕业典礼穿着。

纺服学院的“毕业服”设计沿袭了欧美大学学位服饰的传统,服饰体系主要参照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立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位服规范,设计中加入了反映学院属性、特色的符号和更多反映中国传统服饰风格的元素。区别于学位服的校长(导师)服、博士服、硕士服、学士服四种款式,纺服学院的“毕业服”体系包括学生服、导师服、校长服三套服装。与学位服体系一样,这套服装由帽、流苏、袍、垂布等四部分组成。帽与学位服一样为方型黑色。垂布为统一样式,但未按照学位服对文、理、工、农、医、军事六大类专业用不同的饰边颜色区分。学位服的流苏分为校长(导师)流苏、博士流苏、硕士流苏、学士流苏,纺服学院“毕业服”中流苏款式仅对校长流苏做了黄色的区别设计,导师和学生的流苏均为黑色。“毕业服”的色彩从中国学位服及纺服学院校标与校园环境的主色调黑、红、黄中提取。三款服装的袍均采用开襟、盘扣款式,细节装饰采用暗色织锦缎,传递出浓郁的传统气息。

(二)运动服:迷彩衣,潮流色

我国高校新生军训相关规定要求学生军训时应统一着装,但对学生所着服装并没有硬性规定。纺服学院从2012年起开始为大一新生自主设计军训服装。军训服设计在色彩上采用明快、活泼的颜色。2012年军训服为蓝色短袖T恤、灰色运动裤和棒球帽,裤子膝盖处有拉链可脱卸,长短两用。2013年以来的军训服在延续2012年设计的基础上略有改变,色彩以绿为主色调,上衣为果绿拼接迷彩的长袖T恤,搭配迷彩运动裤和米黄色棒球帽。相比传统的军服式“橄榄绿”或“迷彩衣”由于色彩、材质、款式单一、陈旧,往往在军训后即遭学生抛弃,这套军训服体现了学生的青春朝气,在材质和设计上体现舒适、便于活动的要求,可以在军训后作为学生的日常运动装。而且,这套军训服的设计、制作均有学生的参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角色。

(三)职业装:工作装,职人姿

高职学生在实训、实习等场合已经有了穿着工装的需要。纺服学院正在学生中推进体现专业特色的职业装。雅戈尔商学院是纺服学院与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以校企合作为特色的教学科研单位,学生的培养过程紧密联系雅戈尔集团需求和企业实践,毕业生多就业于门店销售、市场营销、连锁经营管理等岗位。2011年,2010级雅戈尔营销“订单班”的学生穿上了由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定制的班服。这套服装由纺服学院教师设计,分春秋服和夏装,风格整体明朗,如女夏装为蓝色条纹短袖衬衫、黑色西服短裙,男夏装是暗红色条纹短袖衬衫、黑色西裤。2013年起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还为雅戈尔商学院的毕业生量身定制了职业套装。体现专业特色的整齐着装,不仅能使学生更快进入职业角色,同时有助于增加集体凝聚力。

制式服装设计之外,饰物搭配是校园特色服饰建设的一个关键细节。国外的大学毕业典礼是倍受重视的校园盛会。学生可以在学位服饰之外、佩戴表征自己民族身份的饰物,或者携带代表大学、学院的吉祥物。纺服学院在校园特色饰品设计上亦有尝试。2011年学院举行“学校吉祥物”征集大赛,各分院的学生设计、制作了反映二级学院办学特色的校园吉祥物。2013年,一款学生自主设计的毕业戒指“纺服戒”在学院微博上亮相,立刻引起全院师生的广泛关注。

四、经验与启示

综上所述,服饰是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其涉及范围的广泛性为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引导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服饰文化内涵宽广丰富,校园服饰文化建设也应该有广阔、细密的思考维度,衣装饰品、规约礼仪、行为习惯,无不具有引导、营建的空间。如何开拓多元化渠道与方式健全校园特色服饰文化体系建设、展现院校独特魅力,仍有许多话题值得我们探索与推敲。笔者仅从纺服学院的经验出发,将其校园特色服饰文化建设的经验,总结为三个主要方面:

(一)服饰内涵提升校园品格

特色校园服饰建设成为校园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助于活跃校园文化整体氛围,同时能够将文化传承、审美教育、品格陶冶和职业素质培养充分融合,从物理、精神环境两个方面提升学校的形象品格。衣着冠带的社会教化功能不容小觑,学生对服饰美的需求与认同更使学生的主体性参与相对容易引导。我国的校园文化建设多存在“共性多,个性少”、“重形式,轻内涵”、“重制度,轻行为”等问题[4];职业院校又多受院校历史、生源素质和课程特点等影响,文化氛围相对薄弱。以服饰风格营造促进校园文化发展应该成为高职院校应对上述问题的一种尝试。

(二)徽标元素传承社群文化

纺服学院在毕业服的设计中加入了学院特征符号和中国传统服饰韵味,意在增强学生的母校认同感和民族文化自觉。毕业服与学位服的设计功能相同,是规范化的典礼服饰。国外学位服款式大同小异,但各个学校会在颜色、装饰等细节体现各自标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服着装规范》亦建议,学位授予单位如需在学位服上体现本单位标志,可在学位袍左胸前处绣(印或佩带)校(院、所)徽记;同时,亦可在垂布衬里处使用本单位惯用色。国内自主设计的学位服流露“中国风”并不鲜见。以像尽意是中华传统文化表情达意的突出特点,中国传统服饰艺术有的图纹、结构载荷着直观且丰富的信息――团花图案寓意圆润融通的理念、对称而平稳的结构折射对和谐圆满的追求――都适宜在典礼服饰中应用。中国美术学院的学位服款式即采用了中式立领、对襟设计,门襟的一字横扣数量分别呼应学士、硕士、博士的四、七、十年学制。纺服学院则在毕业服设计中既标识民族文化符号又体现院校个性特征。

(三)套系规划展现生活风貌

特色校园服饰的设计与制作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份和学校生活的实际情况。仪表整洁是大学生服饰的最基本要求,因此校园服饰风格应以整齐、大方为主要目标和方向,展现大学生的文化涵养。大学生的活动场景相对丰富,需要不同类型的服装;大学生审美意识更为个性化、更注重服饰的设计和时尚元素,因此校园服饰特色建设中应该体现学生对美的追求、表现学生的青春和活力、赋予学生表现个性的自由。综上所述,系统、多套设计,在颜色选择等方面尊重学生的意见,在制式着装之外鼓励学生在饰物搭配方面表达个性等等是较为平衡的模式。在服饰设计过程中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体验、创造,也是为学生激发兴趣、实践审美提供一个平台。

参考文献:

[1]杨国凤.论中国古代服饰功能的演变及文化意义[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1):150.

[2]邵素梅.学校文化的风景:服饰文化建设[J].教育科学研究,2005(8):25.

篇3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还是处在比较低级的层次,学校没有能够较好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让学生拥有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和一个积极健康的价值观。首先,目前我国的大部分高职学生对于理想和自己的信念还是感到比较迷茫,在大多数学生口中,将来别人干什么他们自己就干什么,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理想。对于评判一个人的价值,有一部分学生们会说通过一个人的钱有多少,一个人有多大的权利来进行评判,这要引起学校的重视。其次,学生总体来说思想道德还是比较良好的,能够拥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在某项调查中,有四分之三的同学都表示会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有一半的学生表示会主动参加献血,同时学生们大都表示在祖国有需要的时候会主动站出来。这些都表现了高职学生拥有比较良好的思想道德。第三,高职学生缺乏相应的人文知识,高职学生的学习任务主要是对专业课程的学习,这就导致了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有所失衡,对于文史哲方面的知识,只要不是相关专业的学生,都不是非常了解,甚至有学生还会搞混四书和五经。这对高职学生体会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礼仪有着很大的影响。第四,学生们对于提升自己思想、人文知识以及道德品质方面的积极性不高。大多数高职学生只关心自身的专业技能,对于自身人文素质的提升毫不关注,在日常生活中也都是在讨论有关工作以及玩乐的事情。

二、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人文教育中的重要性

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就要做好对高职学生的人文教育,而大学语文课则是一个很好的对高职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平台。大学语文能够教导高职学生如何修身,如何养性,如何做人。通过大学语文对高职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能够提高学生们今后在职场变换中的适应性。当前我国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已近千万,在这个充满挑战的社会里,如何才能在千万求职人员中脱颖而出,如何才能在职场上有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这不止要学生拥有良好的专业技能,拥有专业技能的学生,只能够做技术,而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能够成为当前社会所期望的人才。所以还需要学生们拥有多方面知识以及自身的素养。大学语文课堂上的人文教育,能够让高职学生拥有更加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拥有更加全面的综合素质,拥有适应职场变化的良好心态和优秀的职业道德。这些都能够帮助高职学生在职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有自己的一方天地。其次,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能够帮助高职学生重建自己的精神。当前社会的价值观的精神观已经渐渐的偏离了正轨。由于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已经沉沦在了琳琅满目的物质世界里,忽视了自己精神世界的建设。空虚、冷漠、自私、偏激、缺乏诚信、公共道德下滑等一系列的精神道德问题,正如汹涌的潮水一般向我们袭来。这些扭曲的价值观,浮躁的社会风气影响的最多的还是大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所以对于高职学生的精神世界建设已经刻不容缓。而在大学语文教育中,教师通过将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知识,加以生动的讲解传授给高职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意象培养高职学生的内心精神。让高职学生在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之下,变得有气质,有涵养,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情操。这样才不会让学生迷失在这一个充满浮躁与欲望的社会之中。最后,大学语文中的人文教育是培养学生产生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习惯的前提。传统的职业教育将学生的终身事业已经固定,目的是培养出一个终身从事这个事业的学生。而目前社会,需要的是能够进行职业流动的人才,所以学生必须做好终身学习和终身受教育的准备。这个准备就需要人文教育帮助学生来实现。因为职业的技能不同,但是职业的基本精神有互通的地方,所有的职业都要求人才具有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要求学生有一个较高的职业道德。这些都是人文教育可以培养出来的。同时,大学语文对我国文化的传播,让大学生的精神丰富,并且能够传承和接受我国的文化,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是大学生接受终身教育,培养出终身学习习惯的精神动力和基础。

三、大学语文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方法

(一)树立正确的观念

高职院校创办的目的,不止是为了学生能够良好的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更深层的目的,还是为了学生能够拥有一个综合的素质。如果仅仅是要教导学生掌握专业技能,那么社会上的短期培训完全可以胜任这件事,但是社会目前的发展过程中还是有了高职院校的出现。这就说明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才是当前人才最重要的培养方向。而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领导和教师都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高职院校的领导应该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从自身做起,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而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拥有这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传统文化价值的课程,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教师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民族优秀道德文化传统内涵。学校各方面应该配合大学语文的人文教育,把大学语文中的人文精神在学校内进行发扬,让学生在学校中感受到人文精神存在的气氛,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和优秀的思维方式。

(二)改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方法

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就不能只是将语文当成一门技能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注重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要通过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设置,向学生们多多介绍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和人文精神,让学生耳濡目染,在心中形成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大学语文的“爱国”单元中《采薇》一诗的学习,这首诗表达的是在外征战的战士,打完仗归途中的心情。教师要通过全方位的讲解让学生理解这首诗,同时通过对诗歌的升华,将这首诗升华到爱国的层次,升华到国家有难我辈自当挺身而出的层次,让学生在韵律中感受到战士们的爱国情怀,在战争的残酷中体会和平的可贵。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利用创设情境等手段来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目的。因为高职学生在培养自身人文素养的积极性上,本身就有所欠缺,如果大学语文教师不能够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和一个良好的教学方法,那么对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也就不能够起到一个良好的效果。大学语文的文化素质继承的是我国优秀的人文精神传统,陶冶的是人的纯净感情,树立的是人的崇高品质。所以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该具有多元化。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创立一些高职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展开立体式教学。

(三)从自身做起

学生要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不仅要学校和教师的指导,还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学生应该从学校中做起,首先,做一个尊师重道的好学生,能够尊重学校的教师,认真的去吸收教师所讲课程的精华。其次,学生应该努力的提高自己的人文知识,不仅在大学语文课程上要跟随着教师的步伐一起探索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在课后多看、多读我国的传统文化名著,让自身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让自己能够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不仅如此,学生还应该和大学语文教师多进行交流,让教师指引自己的方向,将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向拥有智慧的长者请教,让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不至于走向错误的方向。高职学生要在生活中,加强对自己行为的要求,对自己言论的要求,让自己成为一个拥有者高素质,高人文素养的新一代人才。

四、结束语

篇4

摘要:城市大众文化是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剖析城市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的负面效应,探析环境育人的有效途径,借助构建城市精神的强劲东风以提升大众文化的品质;聚集属地政府和高校的合力以提高高校德育教育的实效;增强大学生个体内化能力以加强自身免疫力。确保大学生在优化的社会环境中得以朝着社会主义价值主导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城市文化;大众文化;城市精神;大学生社会化

基金项目:2013年宁波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城市大众文化与大学生社会化”(项目编号:SGXSZ13012)

作者简介:孙鉴,女,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文化与大学生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5-0074-05

现代化伴生了城市化,同时,也催生了大众文化。如果说城市是现代性在物质和现实层面的展现,那么大众文化就是现代性在人们精神和心理层面的演绎。为此,大众文化是与现代城市相生相伴的一种文化现象。城市不仅给大众文化提供了社会语境、经济和技术等基础,更产生了大众文化的社会基础——城市大众。[1]大学生是城市大众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因其思想活跃、追逐时尚潮流、乐于接受新事物,无疑成了任何一座城市大众文化的重要消费群体;然而,大学生毕竟心理和价值观念不成熟,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尚未定型,且理解力、判断力、选择力较弱,在参与大众文化的同时难免受其消极因素的影响与熏染。不可否认,当前在中国的大众文化市场中充斥着粗俗、享乐、拜金等非道德意识和非主流价值观的产品,当大学生面对大众文化所提供的鱼目混珠的信息时,往往是非难辨,甚至于被错误观念误导,产生观念选择的失误和认同上的紊乱,从而陷入迷茫与困惑,造成社会化过程中的偏差。由此,从城市的视角来研究大众文化与大学生社会化的问题,显得刻不容缓。

一、城市文化: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环境

城市是人类文化的创源地和栖息地,它代表了人类文化的精华和发展方向,是人类文化创造能力的集中体现。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说过,人类所有伟大的文化都是由城市产生的。城市文化是人类生存的主要环境,也是人类实现自身本质的重要途径,它无处不在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价值观念等。同时,城市文化又是一个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潜在财富,文化的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文化的传播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它所带来的一个最主要效应,便是个体的社会化,即人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受到特定的文化环境的制约、熏陶而潜移默化地完成个体社会化的过程。[2]城市是大学生群体主要集中的地方,他们通过学习和传承社会文化,了解着前人的生活经验和行为价值准则,逐步掌握了城市中现行的社会规范,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社会群体关系,并履行了一定的社会角色行为,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进而完成了自身的社会化转变,因而城市文化是促使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城市所积聚和表现的文化是多种多样的,而大众文化借助最现代化的传媒工具,成为与城市特性结合最为紧密的文化,逐渐成为现代城市文化的主潮,影响着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不可动摇地成了“教化”大学生成为“社会人”的教科书。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应该肯定城市大众文化的传播功能就主流而言显然是具有社会主义价值导向的,是围绕着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合乎理想要求的未来社会成员”的目标而展开的。随着大众文化日益成为参与大学生社会化的文化因子,关注大众文化的精神内涵和道德取向,促使大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朝着社会主导价值规定的目标发展而不至于偏离,是城市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必须严肃考量的一个问题。

二、大众文化:大学生社会化的负面效应

大众文化是在城市文化中拥量最大、涉及范围及接受人群最广的一种文化,更是一种商业性文化。文化性要求其具有满足受众文化诉求的价值取向;而商业性又使其具有一般商品的共性:以赢利为目的,受市场规律支配。因而,大众文化在实现其文化使命的过程中,必然与它的经济效益和产品价值的实现方式相互矛盾。这种难以求解的悖论的存在,造就了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富有双重效应。此处,受篇幅所限,对大众文化的积极效应不作赘述。本文根据法兰克福学派创始人马克斯·霍克海默对大众文化四个特点的表述,即从商品性、技术化、标准化、强迫性这四个角度,阐释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的负面效应。

(一)理想失落,价值失衡

大众文化的商品性,决定了其一诞生就以积极“入世”的态度,强烈关注现实取向:肯定生活、肯定感官享受、肯定个体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并以此作为促销的手段,走向非政治化、个人化和煽情。在传播过程中,这种文化的“世俗”性又往往裹挟着一种物质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文化伦理,并伴之对以往时代权威和神圣的怀疑与逆反。随着大众文化的“世俗”性不断强化和偏激化,造成的结果只能是其思想内容上日趋“低俗化”,于是,出现了“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代替了端庄”的现象。与此同时,与个人利益相关的人生价值观不断地被凸现出来,使得大学生群体越来越依赖于物质的满足,更多地把物质利益作为了评价自我价值的标准;实现人生价值的手段也更加现实。正如舍勒所言“在现代道德中价值有一定的序列。价值序列最深刻的转化是生命价值隶属于有用价值。”[3]“实用主义”的价值观一旦成了部分大学生判断成功与否的价值准则时,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潮就会在他们中找到市场,并逐步蔓延开来,他们往往会表现出一种拒绝崇高、淡化政治、躲避责任等冷漠的生活态度。由此可见,大众文化的商品性是造成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陷入“理想失语和价值失衡”这一集体无意识状态的重要原因。只要他们在社会上遇到挫折,就会因为没有崇高理想和终极价值的支撑,最终陷入到深层的精神困境和困惑之中。

(二)疏离人文精神,降低审美能力

大众文化的技术化,是其快速发展的保证,也是大学生便捷地获取多样、丰富的大众文化的保证。它利用高科技手段,将文化以图像、声音、特技等形式表现出来,借助灯光、音响、道具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迎合了大学生对感官愉悦的追逐。但是一味的依赖高科技,竭尽渲染、造势、烘托之能事,而不挖掘每一个文化产品的自身内涵,发掘其感染人、熏陶人的艺术魅力,使得纯工具化的思维模式支配文化产业的各个阶段,将文化产品的人文气息、人文情怀在其生产、制作和传播消费过程中被不断消减,理性思考的空间被不断挤压,而人性结构中的感性部分却被不断强化,长此以往,大众媒体就会以“轻松娱乐”为藉口,剔除文化领域本身应有的严肃内容,将重大深刻的社会问题浅薄化,这无疑极易造成大众文化对人文精神的疏离,降低了人们的审美能力。另一方面,大众文化在技术理性的压迫下,还会使人成为物的附属,导致人的主体性的丧失。最终有可能导致“技术原则摧毁文化准则。”

(三)隐匿个性发展,遏制思维能力

正如霍克海默所言,大众文化的生产是一种“标准化”、“强迫性”的工业生产。它按照既定的标准和程序,大规模地批量生产各种文化复制品。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它的叙事方式更加平面化,它的文本语言日趋简单化,既削弱了文化所应传达的深意,又剥离了文本应有的深度。因此,按照模式化、流水线式的程序制造出来的大众文化,抹平了文化艺术品和商品之间的界限,使文化活动变得更加简单化,使文化形式趋于类型化、雷同化,从而导致受其影响的大学生群体在思维方式上变得简单而缺乏创造性。同时,现代的城市生活又是变化不定的,正如现代性概念创始人波特莱尔所刻画的:“现代性的特征之一,就是人们感觉到社会现实处在一种永不休止的变动状态中”。[4]为此,大众文化在表现现代城市生活时并不追求深度,而是求变化而弃整体,重现象而舍本质,满足于对生活感性的、即时的和碎片式的把握。尽管大众文化为了追求商业利益,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标新立异,但形式上的千变万化却无法掩盖其实质内容方面的同一性、单维度和碎片化。大学生群体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从表面看来似乎很自由,什么都可以选择,什么都能够选择。然而正是这种自觉或不自觉的耳濡目染,习惯性地被迫接受这种既定的文化产品,追逐这种碎片化的内容而缺失了对社会知识系统的全面掌握,久而久之逐步剥夺了他们的理性思维、削弱了他们认知的效果和自我正确选择的能力,出现了“历史从人物中退出、理性从感性中退出、思想从对话中退出”的状况。最终在无意识下隐匿了他们的个性发展,遏制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城市精神:大学生社会化的目标引导

如上所述,大众文化的负面效应在大学生正在形成的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着某种程度上的消极影响,这充分说明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所创造的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社会化而言是不容乐观的。因此,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提高大众文化的品质,改善大学生社会化的文化环境,已成为整个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党的十召开以后,全国各大小城市迅速落实大会的精神,纷纷将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作为今后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由此作为城市文化核心的新一轮“城市精神”定位也渐此拉开了序幕。在新一轮城市精神的塑造过程中,聚集全党全社会的力量,注重提升大众文化的品质,优化大学生所处城市的文化环境,使大学生社会化朝着主导价值规定的目标发展,这是一个难得的契机。

(一)以塑造城市精神的要求,引导并提升大众文化的品质

城市精神归根结底是城市市民人文素质的集中反映,是全体市民精神状况的缩影,其本质上是塑造什么样的城市大众的问题;而城市大众又是大众文化的生产者、传播者和消费者,他们的审美艺术品位提高了,大众文化的品质也将随之提高,城市精神也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可见,两者具有共同的着力点——城市大众。不同城市都应依据各自的地域特色,以塑造城市精神的要求,通过对城市大众匠心塑造,最终实现引领并提升大众文化品质的目的。

在塑造城市精神时,要尽量淡化其说教性和强制性色彩,努力使其回归到文化本位上来,也就是说要以更具感染力、说服力的话语形式表达城市的根本意志、文化趋向和价值观,以强化城市精神的隐性教育功能。隐性教育这个概念是英国学者N·V·奥渥勒1970年提出的,其优势在于可以借助各种载体,构建强烈的氛围去感染、陶冶受教育对象,在渗透中达到教育的目的。不同地域的城市精神,都会通过城市的各种物质形态载体和意识形态载体加以体现并代代传承。各个城市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应该有效借助城市精神的各种载体,构建强烈的氛围去感染、陶冶城市大众。当然,实现城市精神的隐性教育功能,关键所在必须使城市精神的各种载体共同体现一致的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样才能通过重复性的暗示,强化城市大众对社会道德的认同,真正凸显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为此,城市领导者、组织者在塑造城市精神时,要精心设计载体,十分注重隐性教育的整体性和一致性:在城市价值理念、发展目标、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等纯精神因素中反映城市精神;在城市建筑风格、城市雕塑、城市历史文化古迹、城市公共空间等有形物质因素中体现城市精神;在城市法律条文、规章制度、典礼仪式、行为准则、组织领导方式以及其他行为方式中彰显城市精神;在形式多样的城市文化活动中践行城市精神;在不同的文化作品中演绎城市精神。

大众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塑造城市精神不可忽视的主要阵地。城市精神隐性教育功能的整体性和一致性要求我们:必须以城市精神统领大众文化,必须以城市精神的要求去引导并提升大众文化的品质;反之,大众文化不能脱离城市精神塑造的正确轨道,一切大众文化工作者都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去宣传、弘扬城市精神。文化工作者要多创作、多提供有利于城市精神建设的食粮,积极释放出正能量;广大市民、尤其是大学生要提高欣赏大众文化中的真、善、美,鉴别大众文化中的假、丑、恶的能力。属地政府要营造良好的城市氛围,宣传城市中的先进典范、最美人物;要关注属地城市的重大事件,以彰显地方特色文化;要挖掘属地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寻找新时期属地城市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新突破和新元素等。只要上下一致努力、共同打造,城市精神之花将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二)以塑造城市精神的要求,提升高校德育教育的社会化功能

文化管理部门在新一轮城市精神塑造过程中,注重了大众文化品质的提高,并尽量对城市文化环境进行了认真的“杀菌”。但不管管理部门如何努力,都不可能使大学生在“纯而又纯”的空气中呼吸。如今,高校从封闭走向开放,高校的学生日益与属地城市广泛接触,他们与属地城市的文化大环境息息相通,因此,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必然受到属地城市文化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为此,教会大学生如何抵御“不良”大众文化的侵袭,提高自身的辨别力和选择力,才是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关键。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在其《教学与社会学》一书中提到:教育最基本的社会功能是实施人的社会化。大学时代对大部分大学生来说是在步入社会之前的最后一个求学阶段,高校正是实现这最后阶段社会教化责任的主要承担者,尤其是高校德育教育部门更是集中承担着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心理素质、社会角色等方面社会化教育的任务。然而目前高校德育教育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教育方式与社会生活严重脱离的现实,教师不能及时解答学生在社会上碰到的问题,又不能帮助学生解决在社会化进程中的思想实际,几近僵化的教育内容和纯理论的教学模式不但实效低下,而且使大学生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抵触情绪。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的社会生活严重脱节,容易造成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真空”,使得他们在大众文化不良影响下缺乏辨别力和选择力,进而被大众文化的负面效应所同化。应该看到:作为城市文化内核的城市精神,是历史传统、时代精神和地域文化的有机结合,每座城市都沉积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正是这些资源为形成各不相同的城市精神提供了厚重的基础。高校的德育教育不能从书本到书本,进行纯理论教育,相反,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应该借助属地城市丰富的资源,从言之无物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变言之无物为言之有物,这样的德育教育既有新意,又有深度,才能呈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属地城市的“展览馆、博物馆、自然人文景点、身边见义勇为的先进人物、开拓创新的先进典型、父慈子孝的道德模范、乐于奉献社会的支边支教人员的先进事迹、被冠以“最美”头衔(指心灵美)的城市普通教师、护士、驾驶员等善举、以社会为己任的志愿者胸怀以及乐于助人的从善向善的思想境界”等城市资源对大学生进行鲜活的德育教育。以塑造城市精神的要求,将城市精神融入高校德育教育,定可弥补目前高校德育教育脱离社会现实所暴露出的种种问题,这不失为一种提升高校德育教育社会化功能的有效尝试。

环境和氛围对人的群体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是产生人群同化的重要力量。高校德育教育如果能主动地与所在地的城市精神融合,两者形成一种相互感染的气场,并在相互整合中引领城市文化的提高,净化城市复杂的文化环境,那么,大学生社会化的正确方向也就有了坚实的保证。

(三)以塑造城市精神的要求,拓展大学生社会化个体内化的正面效应

大学生社会化是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双重作用的结果。因而,除了上文所述的外部教化作用外,大学生社会化的个体内化,即大学生对社会的自我调适,也非常关键。由于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已基本成熟,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也基本形成,因而他们具有更明显的内化倾向和自主选择性。所以,高校需要引导大学生自觉地将主流价值和社会规范内化为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社会实践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中间环节,也是沟通个人和社会,实现个体内化的“桥梁”。目前,高校的实践环节还比较薄弱,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社会实践不但仅仅局限于暑期“三下乡”、实训、社会调查等有限的几种形式,而且对不少社会实践活动实行着松散性管理,最终导致了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的结局,其实际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为改变这种状况,城市相关部门应以塑造城市精神的要求,精心谋划和拓展高校社会实践的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实效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条件。不容置疑,由于体制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属地政府和地方高校除了明确存在的行政隶属关系外,在具体的工作指导、互相利用文化资源、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协调的问题。然而,要为大学生提供健康向上的外部教化环境,帮助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实现个体内化,政府和高校只止步于行政隶属关系是远远不够的,两者必须积极寻求密切配合的有效切入点。例如城市的宣传口和“文明办”在召开筹划“城市精神”构建的会议时,应邀请高校的有关领导参加;而高校领导则要根据会议的总体精神和安排,从学校实际出发,精心安排好与城市对接的有关活动,并使德育课教师明确属地城市精神构建的最新举措,以利在课堂教学时加以及时有效的对接,在保持时空和部署一致性的前提下,取得教育对接的最佳效果;又如城市相关部门要有计划地确定一批供高校学生参与城市精神构建和体验的实践基地,高校则要相应地精心组织好学生分批轮换赴实践基地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或实习活动。这样,既有政府行政力量的统筹、协调和支持,又有高校积极地、常态化地融入城市文化建设的努力,两者相互衔接、密切配合,定能形成良性循环:既能拓宽高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渠道,又能使学生直接参与城市精神的构建,并使城市精神深入到大学生群体的内心,使他们对学校所在的城市更具认同感、自信心和责任感,长此以往,将有效引导大学生自觉地将社会核心价值和社会规范内化为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真正达到实现大学生社会化个体内化的目标。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学成毕业的大学生大都会义无返顾地投身于学校所在地的城市建设,他们会以满腔热忱回报哺育他们成长的城市。当代大学生是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在他们身上蕴含着巨大的文化能量,当他们步入社会后,定会将所学的文化知识、已实现个体内化的良好的生活方式、精神素养及行为习惯等传播于社会,那时他们自身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就会产生应有的社会效应,定能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贾明.大众文化:现代都市的文化主潮——兼论文化与城市的关系[J].都市文化研究,2005(12):205.

[2]王立科.大众文化的非道德倾向与青年社会化[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2):26.

[3]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M].上海:三联书店,1998:16.

篇5

关键词 美术类 大学生 养成教育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5.007

Abstract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cultivate good habits,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of fine arts has a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form fine arts college students, the author in the school of fine arts of Chengdu University implementation on fostering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to rely on, thinking about some challenges and experiences of art students' cultivation education.

Key words fine arts; college students; cultivation education; thinking

1 养成教育的概念及积极作用

1.1 养成教育的概念

对于养成教育,在学术界有各种定义。有的专家认为,养成教育是对人的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养成。有的专家认为,养成教育是对思想品德、心理素质、人格等多方面的养成。有的专家则认为养成教育是对行为习惯的养成。笔者认为养成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持续的有序管理和教育,使大学生自觉将学校的校风校纪内化为行为规范的过程,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认为,养成教育重在“养成”,教育是一种手段。首先,它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养成教育从始至终都是靠一定的管理、一定的规章制度来完成的,使大学生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通过学校管理形成一个规范‘场’,将受教育者的行为纳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上来,使学生按照规范设计的方向和要求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①其次,养成教育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养成教育不能仅仅靠说教,它的主要形式是做。通过行动,逐步理解学校的相关政策,逐步将一些外在的规范内化成自己独有的品格。学生们在日常实践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学生们也是在实践中发现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学生们也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三,养成教育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养成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通过一定的政策和手段帮助学生们形成一定的习惯,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习惯的巩固更需要时间,养成教育的效果检验仍然需要时间,所以,养成教育具有一定的持续性,是需要坚持做下去的教育活动。

1.2 养成教育的积极作用

1.2.1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自古以来,人类遵守的行为规范在不断变化,但人类一直都存在一个意愿,那就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行为规范,人们通过教育来完成人们的意愿的传承,尤其是思想道德教育。通过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接受行为规范,并内化为自身的思维方式指导外在行为。

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则是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大学生将社会规范和规则内化为自身的思维方式。在此过程中,基础性工作就是要帮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习惯将外在的约束内化为内在的思想品德。如何帮助学生们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大学生养成教育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是大学生养成教育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1.2.2 有利于大学生的知行合一

传统的思想教育往往采取的是灌输教学法。在表面上看,受教育者能够领会和体会教育者的意思,但在实际行动上,受教育者往往不会践行他所学的知识,这就容易导致知行脱节,学习的是一套,践行的是另外一套。

养成教育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评价体系――行为是外显的。人们评价养成教育做得好不好,不是看其理论掌握得有多深刻,不是看学生们的感想有多丰富,而是要以受教育者的行为作为衡量标准,它的教育重点是人的行为,它的教育方法就是行为训练,它的成果可以被明确衡量。因此,大学生养成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做到知行合一,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1.2.3 有利于丰富大学生德育的体系和深度

大学生德育是一个非常宽泛的体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保证和基础。大学生德育主要通过理论灌输和社会实践等几个方面进行。在理论灌输方面,养成教育有着深厚的理论支撑,既有古人的“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又有歌德认为“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应当运用;光有愿望是不够的,还应当行动。”既有陶行知先生所重视的“需要建立下层的良好习惯,以解放上层的性能”,又有杜威强调“道德教育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个体的道德体验来达到教育目的”。在社会实践方面,大学养成教育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教育,通过实践检验教育效果,通过实践提升教育水平。

2美术类大学生养成教育过程中的挑战

2.1 传统的说教式教育对于美术类大学生效果甚微

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大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变得越来越多,这加大了对传统说教式教育的冲击。大学生会发现自己在课堂上学习到的内容都是与时代脱节的、滞后的,令他们困惑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答。传统说教式的教育渐渐丧失权威性。

美术生对于传统的说教式教育更是出现抵触情绪。由于学科背景的差异,他们在大学之前就对德育类课程存在误解,他们更愿意将时间用在所谓的“有用”的专业学习上,而在思修课、主题班会活动中经常出现缺勤的现象,即便是在课堂上,也经常出现走神、睡觉等现象,更遑论把所学的知识用到实践中去。

2.2 美术类大学生的习惯养成周期性较长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美术类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有一定的好奇感,对感人励志的故事也会产生共鸣,但对于坚持习惯养成就比较困难。美术类大学生在大学之前往往已经形成了一些不良习惯,而这些习惯可能对日常学习生活是有不利影响的,要改掉一种习惯进而形成另一种习惯就更加困难。

2.3 养成教育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1)生活习惯和文明习惯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大学阶段关于生活习惯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侧重于如何培养学生形成一种健康的自我管理模式,学校不可能去以一种强制性的方式规定学生如何去做。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很多学生不会或者不能适应这种自我管理模式。大一新生往往缺乏自制力,不会合理安排时间,缺乏自理能力,缺少健康常识等等;老生们则表现出来的是宿舍脏乱差,晚归现象严重,睡懒觉不吃早餐等等。

(2)责任意识淡化,集体观念淡漠。随着社会思潮的不断涌入,各种思潮不断冲击着大学生。而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学生的集体观念越来越淡薄。同学们不断增强自己竞争意识的同时却越来越忽视集体合作精神。虽然在职业教育或者素质教育过程中,从未中断对团队意识的培养,但收效甚微。学生们在日常表现中更注重自己的切身利益,却淡化了自身对于社会和集体的责任和义务。

(3)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自觉性差。美术类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一下子从高强度的高中学习生活过渡到相对轻松的大学环境,使得他们渐渐丢掉了以前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部分同学认为高考前的奋力拼搏已成为“不堪回首”的历史,高考的目标已经实现了,因而产生松懈的思想。目标的缺失造成了大学新生精神的迷茫,使他们没有了继续前进的动力,“60分万岁”成了部分大学生为自己设定的新的学习目标。

(4)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高校大学生的竞争意识也不断增强。然而,面对激烈的竞争,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心理承受能力日渐脆弱。急功近利、争强好胜,期望获得成功的动机感太强;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压力太大等因素,加上当代大学生又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在顺境中长大,普遍缺乏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抵抗挫折的能力,在生活和学习中一旦遇到挫折与失败,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3美术类大学生养成教育过程中的经验

随着学校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力度逐步加大,养成教育逐步被各大高校所重视。成都大学自2014年开始下大力气加强大学生的养成教育。美术学院积极响应学校的指示,结合美术类大学生思想的特点以及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系列活动,争取将养成教育落到实处。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在美术类大学生的养成教育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具体如下:

3.1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和重视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工作上,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切实落到实处。要把养成教育贯彻于整个教育的始终。高校领导者必须重视养成教育,承认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承认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仅仅是靠简单的几句口号,几个活动就可以获取显著效果的。必须形成长效的机制,为养成教育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必须加强宣传,为养成教育的运行形成氛围;必须整合资源,为养成教育的长期开展奠定物质基础。

美术学院在开展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自上而下贯彻学校精神和理念,充分了解美术生的特点,挖掘美术生在综合素质提升特别是习惯养成方面的困难,召开院班子会议、班主任会议、团学干部会议等,自上而下形成高度的统一,通过微信、微博、宣传栏等各种途径营造浓厚的养成教育氛围,对养成教育的活动高度支持,为美术学院的养成教育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整合资源,形成养成教育合力

养成教育不是领导、辅导员或者学生干部某一方面的力量可以完成的,必须是多种力量通力合作。对每个学生来说,他们都有自己的生活实践范围,在不同生活范围中受到教育环境的不同影响。“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甚至社会环境和同辈群体环境都会对养成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②

养成教育自学校学生处发起后,学院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形成教育合力。首先,加强家校联系,告知家长学校在进行养成教育,会严格各方面的纪律要求和规章制度,请家长给予谅解和配合,并请家长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孩子的习惯养成;其次,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在朋辈之间相互引导,先进带后进,不断提升同学们对于习惯养成的重视程度,在美术学院内部形成良好的培养氛围;第三,加强对辅导员、班主任的要求,由于学院学生相比于文化科考生来说,对于传统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的逆反情绪,这对辅导员班主任的要求格外高,因此学院要求辅导员班主任在开展养成教育过程中要紧密结合班级自身特点,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在学院、朋辈和家庭等多方面合力的共同努力下,学院的养成教育顺利开展。

3.3 紧密结合专业,丰富活动内容

养成教育,它属于德育的内容,在教育过程中单纯进行理论灌输是行不通的,在养成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其实效性。在开展活动过程中,不能简简单单地提要求,要使教育对象切实体会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在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上要善于创新。对于美术生来讲,简单的灌输教育容易引起学生们的逆反情绪,使得养成教育事倍功半。在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的过程中,必须激发他们的热情,使他们愿意参与其中。

美术类学生对于其专业的热情十分浓厚,他们通过长时间的培训积累下来的是对其专业的高度认可,专业功底好的老师和同学容易受到同学们的认可,通过专业交流能够拉近同学们之间的距离。面对这个现象,学院在开展养成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利用学生的专业特长,开展宣传活动,鼓励学生们自主制作宣传海报,在制作过程中理解养成教育;在宿舍文化上,鼓励学习家装设计的同学设计寝室模板,使自己的寝室更加温馨;在全学院开展“成都大学美术学院文明礼仪形象大使”选拔活动,在选拔过程中充分展示同学们的才艺,并鼓励同学们为文明修身活动进行宣传,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3.4 点面结合,重点突破

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同学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养成教育过程中要因材施教,要分门别类,点面结合,把养成教育工作做出特色。

美术类学生在养成教育过程中全面铺开,但收到的反馈效果是很慢的,有部分同学能够接受并在日常过程中执行,但还有部分同学对于养成教育持不屑一顾的态度,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学院一方面通过特色活动凝聚愿意接受并积极践行良好习惯的同学,使他们成为养成教育的生力军,另一方面,学院组织领导、辅导员等与不肯接受养成教育的同学结对子,不断关注这批学生的思想状况,积极引导他们,使他们逐步接受养成教育。

通过一系列举措,成都大学美术学院的养成教育在一年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院的学生开始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学院会在以后坚持养成教育,并将美术类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体系加以完善。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