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先进技术范文
时间:2023-10-27 17:31: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行业先进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绿色建筑 发展 思考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为城市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在经历过高消耗的痛苦,可持续发展逐渐的成为了现代社会的发展主题。建筑行业由于自身的特点,其消耗巨大,如何将传统的高消耗情况进行转变,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实现建筑发展的可持续化已经成为了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绿色建筑技术是基于传统建筑技术的发展,其将传统建筑技术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结合,有效的保证了建筑工程开展中的环保、经济与消耗控制,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国的绿色建筑技术发展起步较晚,虽然经过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急需改进。
1 绿色建筑的涵义
绿色建筑又可以称作可持续性建筑,其建筑的整个过程中,不会对基本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并且在设计、规划、生产、维护、拆除等过程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各种能源和资源,为居住者提供绿色健康并且安全的活动空间。一般来说,绿色建筑的目的就是保护环境,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且降低能源损耗,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采用先进的工艺与材料,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经过不断的发展,已经逐渐的被社会所认可、需要与关注。
2 绿色建筑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现阶段,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程度不断加剧,高消耗的发展已经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传统的发展模式遇到了重大的挑战,其高消耗的特点难以满足持续发展的需求。绿色建筑技术的出现,将以往传统的建筑进行发展与改进,积极的探索新的工艺与材料,促进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行。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而来,绿色建筑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相辅相成,并且相互推动。绿色建筑技术的出现有利的论证了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并且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 绿色建筑技术的现状
绿色建筑技术是一项系统化、集成化的技术,技术本身需要对建筑的设计、规划、运营等各方面都要进行严谨的规定,并且将节能、环保等原则相结合,目标明确的进行建筑工作的开展。绿色建筑技术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社会各界普遍对绿色建筑技术都持有认可的态度。国家相关部门定期举办相关的技术交流会议,并且积极的推广各种政策,开展技术创新交流,及时的吸取国外先进的经验,大力的对绿色建筑技术进行扶持。绿色建筑技术的推广对于其他相关产业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并且通过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整体建筑行业的技术工艺水平,使我国建筑产业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不过,我国绿色建筑虽然经过了良好的发展,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周边行业发展延缓,整体水平难以适应新的建筑技术发展的脚步。我国的建筑行业不断发展,但是目前还缺少完成的产业链,整体产业发展水平不足,导致建筑行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如果施工人员缺乏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及相应建筑产品的认识,并且缺乏使用经验,就难以有效的使绿色建筑达到应有的目的,难以到达当初规划的效果。因此,提高建筑行业相关产业水平,可保证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其次,我国对于外国先进技术学习水平有所不足。我国的绿色建筑技术发展较晚,相应的政策与体系都处于一个相对起步的阶段。对于国际社会上先进的技术以及项目经验的学习上,依然停留在生搬硬套的层次,难以有效的结合我国实际的国情。最后,绿色建筑技术的成本有所提高。现阶段,各种高科技设备与技术在绿色建筑的项目中得到普遍的应用,对于整体建筑项目的成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造成建筑成本过高,使得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受到阻碍。
4 提高绿色建筑技术的措施
4.1 提高对绿色建筑技术的认识
要加强对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树立良好的观念,提高对绿色建筑技术的认识非常必要。发展绿色建筑技术要树立正确的经济观、能源观和环境观,对绿色建筑技术有正确的认知。绿色建筑技术要避免仅仅局限于技术方面,应该要以多方面为发展原则,在节能、节水、节地、环保等多方面进行发展。对于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直接要保证平衡与和谐,从而达到绿色建筑技术的真正目的。
4.2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技术
我国现阶段在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层面上,缺乏对国外先进技术正确的引用与借鉴。在对先进技术的应用上,主要以生搬硬套为主,难以将新技术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造成绿色建筑技术发展迟缓,不能克服建筑技术地域性的缺点。因此,如果要大力发展绿色健康技术,就要改变以往对于国外先进技术生搬硬套的现状,并且提高对我国实际情况的认识,将外在技术有效的转化成为内在技术,从而提高整体技术水平,控制成本。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要不断的对自身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因地制宜的进行技术更新,使绿色建筑技术符合我国的基本情况。
4.3 推行绿色建筑产业化
在以往的建筑行业发展中,建筑技术是以一个独立体的形式存在的。建筑技术的发展只考虑自身的效率,对于相关行业与产业的具体情况不够重视。我国传统建筑技术的发展难以发挥先进性,整体建筑技术进步较为迟缓。要想提高绿色建筑技术发展水平,就要完善建筑行业的相关规划,使绿色建筑行业向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绿色建筑还要形成一个良好的产业链,通过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带动周边技术的发展,从而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发展的目的。
4.4 推广新的能源利用方式
现代社会发展速度较快,能源危机已经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问题。我国以往的能源利用方式较为落后,难以适应新社会的发展需求。要想有效的控制能源成本,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就必须要采用更好的能力利用方式。节能是绿色建筑技术中重要的原则,绿色建筑技术需要采用新的能源利用技术,来达到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目的。现阶段,分布式能源系统是绿色建筑技术中能源利用的重要方式,分布式的能源系统可以实现按需功能,在保证能源得到良好的供应的情况下,达到降低能源损耗,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目的。
5 结束语
绿色建筑技术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我国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技术,使绿色建筑技术与我国特点相结合,有效的融入到我国的发展过程当中。绿色建筑的出现体现了人们对于能源、生态以及社会发展的认识的进步,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阶段。绿色建筑将人、自然和建筑三者进行了良好的结合,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并且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绿色建筑技术是现代建筑技术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建筑工作者在对国外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进行引入时,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具体情况,将外在技术有效的转化为内在技术,并且通过良好的实践,为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潘建国.绿色建筑、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0).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自动化前言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前言
建筑行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行业之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巨大的提升,对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管理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传统的实用和简单的具有外部的艺术美感已经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加强对建筑行业的电气自动化研究,对建筑行业设计施工中,配备先进的现代化电气设备,实施建筑工程项目的电气自动化,这是现代化建筑设计施工和满足人们日益多变的经济文化需要的客观要求。经过实践证明,建筑工程的电气自动化,不仅仅关系到整个项目工程的施工进度,更是建筑工程行业实施质量竞争的核心和关键。在现代化的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中,实施电气自动化,提高自动化水平,是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要求。
二.我国建筑行业电气自动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我国建筑行业电气自动化现状
在我国的建筑行业,通过多年不断的发展和研究,电气的自动化已经初具规模,电气自动化程度日渐加深,电气自动化水平逐渐提高,电气自动化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应用和发展,为我国的建筑行业的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从我国的整体工程建筑电气自动化水平来看,依旧存在着很多问题,新设备新技术应用缓慢,电气自动化的设计施工不够科学,管理不够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使得我国在电气自动化进程中,无论是电气自动化水平还是电气自动化程度,都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使得我国的建筑行业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无论是在电气的设计施工上,还是电气自动化的安全稳定上,都缺乏很强的竞争力,新时期下,正确理性面对我国建筑电气自动化的现状,找出存在的缺陷,加大对电气自动化的研究,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电气自动化水平,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2.我国建筑行业电气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一)电气自动化高端人才不足,电气自动化缺乏核心支撑
我国目前的建筑行业整体规模相对小,资金积累不够,难以留住高端的优秀管人才,企业的积累缺乏,使得整个建筑行业中电气自动化设计施工的高层核心技术人员缺失,使得整个建筑行业电气自动化缺乏活力和技术保证。
(二)新技术新设备应用缓慢,核心竞争力不足
我国的建筑行业在电气自动化上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缺乏钻研突破的研究技术精神,缺乏对核心技术的研究,自动化设备多采用进口和引进,且应用的速度缓慢,难以形成自己企业的核心专利,难以保持自动化的核心竞争力。自动化市场尚不完善,不够健全,恶性竞争,市场规范不严格,且产品品牌单调,品牌知名度不高,难以和国际知名自动化品牌竞争
(三)建筑行业对电气自动化的管理不善,电气自动化的质量难以保证
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很多管理者多想尽一切手段来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益,为了大幅度降低成本,使用假冒伪劣的电气设备和电气产品,设计部符合国家标准的施工安装方式,使用质量难以达到质量标准的材料等一系列问题,使得整个电气自动化的设计施工中,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同时,很多施工的企业由于企业的自身实力有限,缺乏一定的电气自动化的监测设备和监控设施,在施工和对整个电气化管理中,难以全面,难以科学精细,这些方面都严重影响到整个电气自动化的水平和质量。
三,我国建筑电气自动化的重要意义
1. 这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的客观要求
实施电气自动化,加强对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应用速度,采用科学严谨的设计方式和施工程序,加强对电气自动化的管理,加强对各种电气设备,电气材料的管理监督,保证了整个工程建筑的工程质量,同时,可以大幅度降低工程成本,并合理的控制工程的进度,电气自动化的水平提高,亦有助于保证整个工程建筑中的安全。
2. 实施建筑电气自动化,有助于整个建筑市场的规范化
电气自动化的进程加快,对整个电气行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要求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更需要有精湛的电气技术和较高的工作素养,同时,电气自动化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工程中的暗箱操作等弊端,敦促着工作人员依法办事,严格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有助于促进整个建筑市场的规范化管理。
四.我国建筑行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探究
1. 电气自动化将会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纵观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发展行情,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应用,智能化是其核心部分,所谓智能化表现在其具有多种新功能。在在建筑行业控制方面,有关的现场仪表在一起,在现场实现自主调节,从而实现控制的彻底分散使调节要加及时,并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2. 电气自动化的操控更为精确,更加精工。
建筑行业中竞争越发激烈,对工程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实施电气自动化,先进技术的采用,科学管理方式的实施,整个建筑工程的自动化水平不断升高,使得施工标准更为严格,产品的精度朝着更高的方向发展,因此,自动化在建筑工程中会有着更严密精确的要求。
3.无线技术是电气自动化操作更简便准确。
在现代的建筑行业,电气自动化能够实现非接触传输,特别适用于恶劣环境或振动、高速旋转对象的监控,而且降低了安装成本、持续降低运行维护成本,同时更换方便,便于升级。还能够减少接插件故障,移动自由且不受限制,建筑行业电气自动化是工厂测控模式的变革,将会有力的推进我国建筑行业电气自动化进程。
五,我国建筑行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建议
1.政府加强对建筑工程电气自动化实施的引导和扶持
建筑工程电气自动化企业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加大对建筑行业电气自动化的支持引导,政府部门要引导自动化企业转变观念、稳定心态,提高产品质量以及服务质量,引导优秀的国产品牌进入重要领域,为民族企业的发展提供空间。
2.建筑行业加大对电气自动化核心技术的研究,加大投入力度。
建筑行业要加强对各种电气设备和电气设计施工技术的研究探讨,加强各个建筑单位之间的通力合作,不断加大对新技术新设备和心的管理理念的引进和运用,加大投入,实现各种电气自动化核心技术的突破,使得建筑行业实现整个设计施工方式的转变,提高整体的核心竞争力。
六.结束语
建筑行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实现建筑行业的电气自动化,加大对各种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不断实现各种技术和管理方法的突破,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整个建筑行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和重视,以建筑行业的电气自动化,带动整个社会的自动化进程,这是促进我国整个社会自动化的有效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1]孙成明 沈滢 王然冉 建筑行业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专业素质、知识结构和实践技能要求分析 [会议论文],2007 - 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
[2]张勇 浅谈电气自动化管理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4期
[3]金永旺 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期刊论文] 《企业导报》 -2012年4期
[4]于泽轩 实现电气自动化及其发展战略研究 [期刊论文]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 -2012年2期
[5]刘冬梅 某大型原料输送工程的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 [期刊论文]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年7期
[6]陈俊峰 超高建筑电气自动化设备项目工程管理论述 [期刊论文] 《中国房地产业》 -2011年12期
篇3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 工程造价 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0-0249-01
目前,建筑智能化工程在造价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条件,已经成为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在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要在扩大建筑规模的同时,完善建筑功能,引进先进技术控制建筑成本,进而增强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建筑智能化工程的造价管理特点
建筑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与工程设计产生直接影响,在大型与中型智能化工程施工过程中,设计程序一般都是由设计部门完成的,同时,也有很多设计工作是由设计院以及供应商完成的。要想有效提升智能化工程的管理质量,就要从设计程序阶段对工程各类需求加以分析,保证设计方案符合相关要求,在优化设计之后,有效提升建筑智能化造价管理质量。同时,还要对造价管理工作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加以重视,保证不会因为技术以及设备问题出现造价管理上的失误,对于传统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也要逐一的转变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利用智能化辅助系统,对相关机械设备加以升级,以便于对造价管理工作进行更新与换代。另外,对于不同生产厂家所生产出来的同一种设备,要对其型号、性能以及价格上的差异加以管理,在保证供应与设计方的沟通与交流基础上,重视主导设备技术供应,以便于提升造价管理工作质量[1]。
二、建筑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问题
1.无法准确定位系统功能
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系统功能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建筑功能、项目投资等因素,由于工程管理水平较低,多数投资方在实施工作的时候,不能做好初步调研与论证工作,对于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系统功能制约因素没有全面的了解,一味的引进先进技术,很可能出现盲目施工的问题,尤其在竣工之后,系统中的部分功能还没有得以充分利用,导致出现工程利用效率低的问题[2]。
2.缺乏规范的计价工作
根据我国各个地区建筑情况的发展而言,很多定额制度还没有完善,在国家颁布的新预算定额制度中,对于智能化建筑工程设备安装等没有良好的造价指导,使工程出现不规范的问题,再加上内容中的线缆敷设与设备安装调试等方面的制度较多,没有规范出造价管理软件等的优化方式,导致造价管理工作人员没有合理的依据实施工作。同时,材料费用、机械设备等费用的报价差别很大,导致造价管理工作效率难以提升[3]。
3.缺乏完善的招标准备工作
智能化工程在设计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主体设计在先、智能系统设计在后的情况,很容易导致出现设计工作脱节问题。虽然建筑智能化工程在设计之前,会根据投资方的要求实施工作,但是,还是会出现不全面的问题。同时,很多设计人员在执行设计工作的时候,投标人会根据设计结果列出工程清单,其中所包含的项目是不同的,导致评标人员难以判断出其中是否存在判断错误问题[4]。
三、建筑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方式
在建筑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对上述管理问题加以了解,认识到管理问题的严重性,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进而提升造价管理效率。具体造价管理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明确建筑智能化工程系统功能
在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引进先进技术,集合各类技术提升施工效率,为了提升造价管理效率,相关管理人员就要不断完善系统功能。同时,当所使用的施工材料、机械设备以及产品等都要是从不提厂家采购的时候,造价方案就会出现较大差异。因此,造价管理人员要明确各类系统的使用功能,根据其功能以及工程智能化需求,使建筑功能与智能化系统产生一致性,以便于促进建筑智能化工程日后的发展[5]。
2.重视智能化工程顾问公司的辅助
在建筑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的过程中,很多业主都不了解智能化工程,没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尤其是质量监督单位。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想更好的管理工程造价,就要聘用智能化工程顾问辅助管理,利用其专业素质以及施工经验对智能化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进度加以控制,同时,还要重视投资预算工作,保证可以切实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3.重视建筑智能化招标准备工作
在建筑智能化工程招标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包括:设计评审内容以及系统功能的兼容性、材料种类、品牌、型号等,对于大型机械设备而言,造价管理人员也要做好报价控制工作,避免出现报价不平衡问题。
4.重视评标方式
建筑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评标方式,管理人员必须要选择合理的合同模式,最为恰当的就是综合评价方式。同时,还要设置评价标准,在设计工作上要充分的考虑此类问题,包括技术方案标准、投标报价标准、设备引进标准以及后期保养费用标准等,在此过程中,还要重视售后服务工作,以便于减少竣工之后的经济损失。另外,建筑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虽然建立评标方式会增加工作量,但是可以促进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
结语
在建筑智能化工程造价管理的时候,工作人员必须重视自身职责,提升造价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引进先进技术优化成本控制工作,并且,建筑企业还要重视造价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赵媛园.建筑智能化工程的造价管理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6).
[2]秦玉涛.浅析建筑智能化工程的造价管理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7):143-143.
[3]吴林翠.浅析建筑智能化工程的造价管理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6).
篇4
1.1顺应行业发展需求
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促使建筑行业得到了跨越性发展,同时,建筑行业所面临的挑战也越加严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少行业问题逐步暴露,并成为制约行业科学发展的瓶颈。以往建筑施工模式以及管理模式,已经与市场需求发生了明显矛盾,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成为管理质量提升的制约因素。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引入创新元素,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科技发展的必然途径。建筑行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大,行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逐渐凸显。传统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行业发展需求。由于管理理念陈旧,造成了施工企业与管理单位的责权不明晰,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安全隐患更为突出。由于施工流程缺乏规范性,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理念较为淡漠,这些都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不良因素。在建筑市场不断发展的环境下,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显示出种种弊端,因此,为了实现行业的良性发展,建筑施工管理必须不断创新,探索适应力更强、更有效的管理模式,从而为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2实现企业战略需求
现阶段,国内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力度的增加,使建筑施工行业的市场空间不断拓展,这些变化在带来行业机遇的同时,也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更多挑战,传统建筑市场的资源、市场定位、管理模式等都需要进一步优化改革,才能获得更为有力的发展环境。在崭新市场环境下,建筑施工不但需要具备一定的企业规模、资金实力,更需要具备高质量的专业管理水平。市场格局的变化,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更对机遇,同时也使传统优势受到挑战,以往以行业选择侧重于对于施工单位资历、规模的要求,但是在现阶段,随着房产消费理念的不断完善,客户更倾向于对施工“软标准”的要求,也就是工程质量、施工水平以及强有力的后续保障服务等。建筑施工的每一环节都需要国家监督管理部门的严格验收,虽然施工单位资质有着明显差异,但是在行业工艺以及施工设备上却具有极大相似性,唯一能够拉开距离的只有管理环节,由此可见,在崭新市场环境下,建筑施工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主要表现在管理水平上,只有针对行业特点进行管理创新,才能实现企业发展与时俱进,有利于企业品牌影响力的形成,进而构建起更为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促使企业得到长足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1.3实现与国际市场接轨需求
目前,在我国主要采用的是工程项目管理以及工程总承包的主要方式。所以在施工管理中,最主要就是重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路径,机制的管理。想要达到这些方面的创新,那么就必须要深化施工管理的改革。要让我国的施工企业与国际先进的施工企业进行接轨,这样既可以提高我国施工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又可以实现市场秩序的进一步规范,对于建筑施工质量以及投资收益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助作用。在不少境外建筑施工公式相继进驻中国市场的环境下,只有不断创新管理,才能实现与国际行业领域的有序接轨,并积极国战国际业务,从而实现自身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在建筑行业占据一席之地。建筑施工企业要时刻关注市场发展动向,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更为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同时,实现企业创新的实质性进展。
2创新建筑施工管理的可行措施
2.1创新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的优化和创新,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环节,建筑企业的发展,需要与市场需求相一致,坚持科学发展观。只有确定大目标,才能确定管理机制创新的大方向。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挑战,这些都需要管理者以科学客观的发展视角进行分析和探索,从而构建其更具实效性的管理机制。管理机制的创新的基础,在于管理理念的创新和转变,这是施工管理成效提升的关键。施工管理创新意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树立“项目管理”核心理念,而项目管理是以“成本管理”为基础的,这一理念的确立有助于管理者的高占位。第二,创新集约化管理意识,充分挖掘行业潜能,对工程质量执行严格规范的行业标准。第三,将成本管理、责任落实和效益核算等环节协调统一,认识到创新管理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管理创新形式化,保障将这项工作彻底落实。
2.2技术手段创新
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升级和创新,这是行业发展的核心因素所在。在实施新的管理模式的探索,也会遇到更多的市场挑战。这就需要管理者具有扎实的理论依据来应当突况,从而对工程实施做出判断和调整。一旦发现措施有误,能够及时进行修正,针对问题所在利用技术优势加以克服,解决工程施工中的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集约型管理模式,降低工程管理成本,提升技术含量,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优势,从而创造更为显著的经济效益。
2.3创新人才机制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力量的参与,只有良好的人才资源,才能为行业发展带来循环动力。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样需要高素质人才的参与,只有人才的合理、科学利用,才能使人才经济获得更为显著的收益。建筑行业的人才竞争成果,最终能够反映到市场发展层面,成为企业竞争市场的一张王牌。建筑施工行业的竞争,最终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只有不断创新用人机制,积极引进高端技术人才,才能使施工效率进一步提升。这些优秀人才不但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而且还需具备一定的管理基础。优秀人才对于先进的管理理念接受程度更高。建筑企业的管理创新,需要良好的人才机制作为后盾,通过引进先进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实现行业的科技化、规范化、高效化运营,良好的创新模式将为行业发展带来更大推动力。
3结论
篇5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降低;建筑能耗
1.引言
国家建设日新月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筑行业飞速发展,一栋栋光鲜亮丽的建筑在我们身边矗立起来,在装饰我们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问题。建筑行业的进步,能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大,建筑的能源消耗问题一直困扰着建筑业的发展。目前,全世界的能源正在呈直线下降的态势,出现了能源资源枯竭的现象,而且我国的建筑总量在逐年上升,且多为高耗能建筑,据统计,我国单位建筑的能源消耗是发达国家的二到三倍,节能减排势在必行。如今的城市建设方面也在不断的摆脱传统的施工观念,注重于先进技术的引用,通过技术不断的改进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建筑行业对资源的消耗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一,研究建筑节能施工技术意义重大。
2.我国目前建筑能耗现状
如今我国的城市建筑行业越来越红火,住宅建筑在不断的增加,高层建筑不断涌现,但是在解决城市居民住房问题和工作环境问题的同时,也带来的严重的能源消耗问题,整体的建筑趋势呈现出了高度浪费的形式,属于高能耗产业。据资料显示,1996年我国建筑能源消耗量就已经占到社会总能耗的19%~20%,考虑到我国人口众多,并且处于持续发展之中,那么这个比例已经是非常巨大了,而且这个比例还在持续扩大之中,建筑能耗在逐年增加,已经到了不得不抑制增长的程度(如图1所示)。
图1 1996~2010年建筑能耗统计图
目前我国的建筑业正处于发展阶段,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不能有效结合当前的先进施工技术进行建设的情况,有很多的技术处于研发阶段,有很多的欠妥部分,特别是在建筑材料方面,很少采用高环保度的材料,现在很多建筑企业只注重于发展的进度,忽略了能源消耗问题,并且由于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建筑产生的污水、建筑垃圾等处理不当,导致工程结束后要耗费大量能源来治理环境污染,这又加大了能源消耗,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非常的不利。我国大部分的建筑都是高能耗的类型,这种建筑的方式与我们的建筑施工技术有很大的关系,对建筑施工技能进行科学的优化改良,能够有效减少建筑能耗,促进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
3.建筑能耗的主要表现形式
3.1施工设备消耗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所应用的施工设备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智能化和高效化的施工设备,尽管使用这些设备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但与此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物质能源,却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消耗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由于我国大部分的施工单位对于经济利润过分追求,只注重工程进度的控制和对工程质量的管理,往往并不重视施工环节的能耗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工作不到位;(2)工程设备缺乏维护与保养;(3)设备老化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建筑施工的质量及能耗问题。同时,由于设备监督力度不够,导致许多施工设备的低效率运转,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现象。
3.2建筑材料内含能量的消耗
建筑材料的质量是保证建筑工程完工后使用寿命长短的一项重要的指标,建筑材料的质量的高低与建筑材料的内涵能量也有着较大的关系,建筑材料的内涵能量指的是单位重量的建筑材料在生产时所消耗的能量的总值,根据以往的调查研究中显示,在一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的能耗大约占据了90%以上,而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使用最多的、占据的地位最重要的建筑材料就是:水泥、钢材、砌块以及玻璃。
4.建筑施工技术在降低能耗方面的改进措施
4.1降低施工环节的能源消耗
建筑施工的能源消耗是建筑能耗的主要环节,因此,降低施工环节的能源消耗是降低建筑总体能耗最有效的方法。施工设备的能耗占施工能耗的绝大部分,所以施工企业应该加强对施工设备的检查工作,选购施工效率高、能源消耗相对较低的设备参与工程施工工作,从而有效解决施工能源消耗问题。另一方面,建筑施工技术的提高可以有效的降低建筑能源消耗,例如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可以采用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建筑物的护墙,这是一种利用火力发电厂排放的粉煤灰作为主要原料,经过先进的生产技术加工而成的一种新型墙体材料,对于建筑物的保温节能具有很好的效果。
4.2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因为建筑施工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了,而且在建筑施工过程当中,由于施工遗留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或者资源消耗,也越来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做好施工能源的消耗控制工作、降低环境污染的影响力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且意义非凡。
4.3合理利用建筑材料
随着我国科技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用户的使用效果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合理利用建筑材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建筑过程中尽量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并加大对可再生新能源的利用是降低能耗的有效途径;(2)要增加对新能源的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可以被应用的建筑施工现象的有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新能源,针对不能的环境,采用不同的新能源(如图4);(3)提高维护结构的能源利用率。
图4:墙体结构的能耗优化
5.结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建筑业进步显著,但是,建筑行业是消耗能源资源较多的行业。因此,在施工设计时需要选择正确的建筑结构,在材料选择及施工能耗上合理控制。加强建筑施工技术,合理规划设计,减少建筑施工能耗环节,才能有效地降低建筑能源消耗,促进建筑行业健康的发展。通过建筑施工技术的提高,来实现建筑能耗的降低以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陈心成,论节能理念在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的应用[J],建筑工程2012(1):204.
篇6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节能技术;运用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施工节能的涵义以及主要特征
(一)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节能的涵义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和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建筑施工节能技术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作为能源消耗大国,进行施工节能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对我国有着重要的作用。建筑节能一般来说是指为人们提供比较舒适、健康、节能和安全的居住和工作场所。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工民建筑企业要参照国家颁布的行业节能标准,认真贯彻执行有关建筑节能标准中的主要条款,保证建筑行业朝着节能的方向发展。国家颁布的节能标准是为了高效的利用土地、水资源、建筑材料等能源,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建筑行业的节能施工。在工民建筑工程中的建材、图纸设计、施工技术等方面都要引入节能理念,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节能技术的发展。
(二)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节能建筑的主要特征
把节能施工技术引入工民建筑工程中能够降低能耗,节约资源,从而实现绿色建筑。通常我们说的节能建筑主要具有以下特征:首先,非常注重建筑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强调是建筑物的寿命周期。在工程项目的选址、规划、设计和施工运营等阶段都权衡建筑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在施工技术的选择方面,要选择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措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单位能耗。最后,工程项目建设中设计的材料采购、物料运输以及施工生产过程中,都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节能施工的重要意义
能源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对于能源需求量的增加,这使得许多不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的窘境,可以说能源危机正威胁着全球经济发展。在我国工民建筑工程施工中引入节能施工技术具有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首先,工民建筑工程施工节是涉及跨行业、跨学科、综合系统的先进技术。建筑行业施工节能不仅涉及土木工程学、城市规划、机电设备、电子信息等众多学科和领域,而且也与经济技术、人文科学和行为科学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其次,工民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不但能够促进建筑工程行业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而且也推动了建筑工程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工民建筑工程中建筑节能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体现了建筑科学技术的经济增长点。在加速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保护了生态环境。
再次,工民建筑工程施工节能技术重点强调了对于新能源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例如光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循环利用的资源,节约或者降低对于传统能源的使用。在工民建筑中推广节能施工技术能够提升建筑工程整体技术的应用水平,促进经济的循环发展。
三、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一)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对节水技术的应用
工程项目节能施工中重要的环节就是对新技术的引进和利用,通过相关的技术来降低对于能源的依赖。因为工民建筑工程的施工工期较长,工艺相对复杂,在建设过程中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很大,特别是混凝土对于施工用水需求量很大。从我国工民建筑工程中对水资源的使用量来看,每年能够消耗约为3.7亿吨的水资源。可见,引用节水技能进行节能施工,降低对水资源的使用量,对于我国水资源相对紧缺的国家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见节水技术是节能施工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二)建筑物表面加强对于采光技术的应用
在工民建筑工程的施工项目中,加强建筑物表面采光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这里主要是指对于自然光线的合理利用。通常所说的采光技术可分为两种方式: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在工民建筑工程中对光线的直接利用是指传统的侧面采光技术,利用侧面采光容易受空间的制约,所以,在现代工民建筑的施工工序中更加注重对光线的间接利用,这种技术能够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进行采用,使得光线的质量和视觉效果都优于传统的技术,而且能够最大限度上节约工民建筑对于热能耗的消耗,从而节约资源。
(三)建筑工程中供热采暖系统中技术改进
在工民建筑中,对于供暖系统的技术改进一直是重要课题。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主要是采用集中供热为主、多种供热方式相结合的供热取暖系统,这使得供热厂、热力公司等供热系统非常注重进行节能技术的改造。依据供热体制的改革,在供热系统中可以应用采暖
温度控制与采用温控阀、热量表、热量分配计的双管或单管采暖系统技术。不断进行多种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设定不同规模的集中式供暖系统。
(四)太阳能新技术在工民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太阳能是无污染、可循环利用的重要的天然能源,现在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利用,尤其是在现代工民建筑行业中。在工民建筑工程中引入太阳能新技术,将散热、遮阳、能源收集于一体,利用特定的阳光反射等装置为建筑物提供所需的光照和能量,从而节约对于传统能
源的消耗,实现混合型太阳能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太阳能新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节能施工技术的重要标志。
结语
在工民建筑工程中,在建筑材料的采购、工程施工、工程竣工等整个环节中,都在消耗着巨大的能源,所以,提倡科学环保的节能理念,并采用节能施工技术,保证建筑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现状来看,在工民建筑施工中引入现代
篇7
关键词:绿色;智能建筑;新技术;发展;应用
对于绿色建筑而言,其目标是实现对环境问题的有效应对。目前,可持续发展观念备受关注,尤其是面对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绿色智能建筑的新技术不断发展,综合性更强。对于人口大国,新型建筑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在绿色智能建筑的发展下,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加快发展,逐步完善。面对日益增加的绿色智能建筑面积,需要重视环保思想的融入,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渗透其中,实现对环境问题的有效应对,在根本上推动社会的长远、稳步发展。
1 对绿色智能建筑的概述
1.1 绿色智能建筑的涵义
对于绿色智能建筑,其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科学、合理的设计思想,采取整体和集成的模式,运用绿色建筑材料,将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应用在建筑中。在能源供给上,主要应用能耗较低的新能源类型,关注建筑构造中的通风和采光等问题,实现配置的合理化。与传统建筑相比,智能建筑更具优势,主要是位置选择上更加趋于合理,能够实现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满足高效性的需求,实现能耗降低,减少废物排放,同时,建筑的功能更具全面性,智能化功能突出,使得整个居住环境更加优质。在这种建筑的应用下,既满足了使用者的多方面需求,也实现了对环境的有效保护。
1.2 绿色智能建筑的基本内容
1.2.1 立足社会内涵,绿色智能建筑主要关注的是绿色观念,强调节能、舒适和智能高效,同时,需要操作更具便捷性。这些特点主要体现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布局特点、结构、制度、管理思想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其设计的基础是基础设施,更注重环境保护和能耗节省,强调实现系统的整体性特征,彰显设计的安全性。与此同时,要保障建筑物基本机构与绿色智能建筑中的网络、智能技术的融合性和匹配性。
1.2.2 立足技术层面,主要体现在绿色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应用。绿色技术隶属环保范畴,主要涉及资源的循环使用、能源的节约、用地的节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建筑材料使用量的减少、新能源的开发以及高效应用等。智能技术得益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包含视频监控、图像显示、通信控制、布线、智能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为此,在绿色智能建筑中,能够实现自动观测的目标,同时,引发相应的内部和外部联动,满足智能化报警的需求,使得各种技术能够实现协调运行,达到与建筑自身结构的更好地结合。
2 对现阶段绿色智能技术应用现状的介绍
2.1 节能技术应用分析
对于建筑物中的节能技术,需要在满足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应用节能型建筑材料,例如隔热保温墙体材料、高效率的采暖设备等,目的是实现对能源的高效利用,满足节能环保的目标。
2.2 对节约型建筑占地技术的分析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用地十分紧张。因此,探讨建筑用地的节约意义重大,备受关注。当前,比较认同的是山地建筑技术,借助山地地形错台的技术,在保障容积率不变的前提下,使得地下建筑面积增大,尤其对于车库的设计和使用影响较大,切实提升土地的利用效率。另外,对于建筑物的顶层阁楼,主要采取小坡屋的形式,使得整个空间面积增大,采光效果更强。
2.3 对节约用水技术的分析
对于用水的节约,主要是降低水资源使用量,也包含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例如,对于生活中大量的污水,对其进行处理之后,达到一定的标准之后,也就是通常讲的中水。因此,可以对来自不同渠道的污水进行收集和净化处理,形成中水,满足绿化、洗车等诸多方面的需求。
2.4 对建筑材料节约新技术的分析
对于传统的建筑施工,资源耗费十分巨大,需要大量的自然资源、能耗以及建筑材料。但是,在绿色智能建筑中,实现了对大量废弃物的再利用,如淤泥、废弃植物的纤维等。作为农业大国,拥有大量的农作物秸秆等,其作为可再生资源在建筑行业得以应用。另外,在长江流域,拥有大量淤泥,可以作为墙体材料使用,实现对传统材料的节约,环保功能突出。
2.5 对智能设备和技术应用的分析
对于绿色智能建筑而言,其主要实现了对各种现代技术的融合,满足建筑物智能调节功能的需要,保障整个建筑物实现内外结构的统一,协调性突出。例如,对于供暖和制冷,结合室内外环境的温度进行有效反馈和调节,实现对最佳室温的维护,提升温差的科学性,满足建筑物舒适性的原则。另外,智能化门窗应用越来越多,外形美观,实用性较强,具有突出的隔音效果,气密性强,同时,具有自动报警的功能。另外,风雨传感器也应用在建筑中,一旦遭受外界风雨,窗户会实现自动关闭,远程操控功能也十分突出。
3 对现阶段绿色智能建筑技术应用缺陷的分析
3.1 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
当前,在绿色智能建筑技术发展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合理引导。一些法规贯彻不到位,影响建筑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速度。
3.2 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的影响
当前,绿色智能建筑还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主要受制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资金存在不足的问题,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很难支撑起绿色智能建筑的发展。
3.3 缺乏对绿色智能建筑技术的深刻认识
我国地域辽阔,但是,地区间发展不均衡,很多地区没有认R到绿色智能建筑的价值,缺乏对其概念的全面理解,很难将绿色建筑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协调性不强。另外,在建筑行业内部,诸多建筑主体对这一概念理解不透彻,无法在根本上保障绿色智能建筑技术的全面推广和应用。
3.4 能源结构存在不合理
当前,主要的能源应用类型仍为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炭等,大量可再生资源利用率不高,浪费现象严重。
4 如何促进绿色智能建筑技术的应用
4.1 重视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对于绿色智能建筑的发展,一定的法律法规支撑意义重大,因此,做好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等的制定和出台,不断完善,借助法律作用,实现对相关行为的约束,推动绿色智能建筑技术的顺利发展。
4.2 强化对激励机制的完善
对于绿色智能化建筑技术,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广,民众对其存在质疑,没有认识到其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因此,相关部门要大力完善绿色智能建筑的激励机制,立足目标、规划和技术等多方面,形成鼓励性的政策,推动绿色智能建筑产业的快速发展。
4.3 对智能技术的发展模式进行完善
对于绿色智能建筑技术,需要重视思想转变和战略思维的完善,立足自然,实现生态与社会发展的融合,达到协调统一。改变能源利用方式,开发可再生能源,提升利用率。
4.4 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绿色智能建筑发展中,要重视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尤其是互联网技术、材料处理技术以及能源开发技术等,为智能建筑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5 结束语
综上,随着绿色环保观念的增强,绿色智能建筑发展迅速,大量先进技术应用其中,实现资源的有效节约,降低能耗,强化建筑功能,在根本上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混凝土小型砌块;优势;应用;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建筑行业也逐渐积极重视节能新技术的推广与使用,尤其是沙特地区建筑行业为了推进可持续发展,开始注重推行以墙体材料为主的建筑材料的改革与创新。新形势下,建筑领域逐渐开始使用混凝土小型砌块取缔实心粘土砖,为了规范新材料的使用和管理,行业逐步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相关的规定、法律和标准。另外还从国外引进先进的设备,提高生产力,转变新材料的生产方式。建筑行业广泛运用混凝土小型砌块,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其本身作为新材料的优势,但是另外一方面,混凝土小型砌块由于使用材质、设计施工以及运用的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容易产生缝隙,出现建筑漏水的现象,也不能产生较好的保温作用,这些缺点也大大地制约了这种高性价比材料的推广。
1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优势
主要由“沙、石、水泥以及多种工业使用过的材料”等构成的混凝土小型砌块,是通过“调配、拌合以及护理”等一系列环节后形成的墙体材料,其本身能够填补墙体洞口,能够起到节约土地的作用,生产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用处较多,是一款能够持续使用的高性价比材料,一方面有着传统砖块的各种优点,但是另外一方面又能够弥补粘土砖的不足,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
2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应用中的问题
2.1 管理水平低。“原材料加工、混凝土调试、砌块成型以及砌块养护”等环节构成了混凝土小型砌块的主要生产制作环节,其中相关设备的质量决定了砌块的整体生产进度与质量。目前,沙特地区大部分砌块是在小厂进行生产,设备落后、自动化水平达不到要求等原因导致生产出来的砌块质量不合格,比如“强度不够或者棱角缺失”等等情况时常出现,成品基本满足不了建筑使用的部分需求。但是沙特也有一些企业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设备,这本来是一个较好的出发点,但是引进的仅仅是设备,并没有重视对技术的研究,没有结合沙特地区建筑行业的实际进行调整和创新,只是为了引进而引进,导致其技术或者生产能力大幅度落后,根本满足不了建筑的实际需求。
2.2 养护后遗症多。针对混凝土小型砌块的使用,行业制定了相关的规范。比如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规定:“使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进行加工时,产品加工时间应该在28天以上”;另外《混凝土小型空心小砌块建筑技术规程》中也详细的阐述了砌块加工使用的行业规范:厂家在制作砌块时其整个护理过程的完成耗时应该在28天以上。实际上,沙特地区一些企业为了增加生产数量,快速进行施工周转,生产后的养护时间远远不够规定的时间,一些使用砌块的建筑施工单位提前没有使用计划,都是临时需要再订货,导致工厂工期较紧,有些商家为了追求利润,生产砌块使用不到5天的时间,生产完立刻投入建筑加工中;有些工厂由于没有合适的加工场地,生产出来的砌块直接堆放在露天工地上,没有做好防雨等工作,导致砌块后期施工时含水量过高,不容易干缩,非常容易出现建筑墙体的开裂情况。
2.3 保温隔热效果差。混凝土小型砌块进行建筑墙体填充时,除了陶粒小砌块有着较好的保温隔热作用之外,其他的效果较差,但是实际上在整个建筑墙体的施工中,陶粒小砌块运用的并不多,大部分是使用常规大小的混凝土小型砌块,因此导致绝大多数的墙体隔热效果不好,耗能较高。沙特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受副热带高压、低纬信风的控制,气候炎热干旱,因此建筑墙体较差的保温隔热效果就与当地气候产生了冲突。
3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发展建议
3.1 改进生产方式。目前,沙特地区一些工厂引进了国外的设备和技术,但是大多是为了引进而引进,并不重视对技术的专研和创新,从而导致整体的管理水平低下,产品质量不合格。因此,必须改变这种引进观念,保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热情,但是另外还要重视引进后的消化和创新,注意结合本国的特点进行调整技术;同时,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之后,要加强管理,重视管理对施工的影响;最后,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学习国外是正确的,但是由于实际情况的差异导致学习不能仅仅是照搬,而是抱着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进行创新式的学习。
3.2 完善小砌块的施工标准和施工工艺。目前,行业对小砌块有一些相关的规定,但是整体说来偏宏观方面,而实际上小砌块的品类繁多,性能差异较大,因此如何细化现有的相关行业标准,为小心砌块的使用提供合理的技术支持是面临的首要问题。实际上,小砌块的许多问题是可以采用技术手段进行改进的。针对小砌块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在“原材料处理加工以及后期调配”等方面采取一些加工处理的技术和措施,减低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隐患。
3.3 加快研究小砌块的新型节能措施。近年来,能源危机日益突出,建筑行业也相继出台了多条相关的节能规定与标准,比如针对新建住宅类建筑节能要求具体化,另外一些地区制定了更为严格的标准,这些有关的节能标准对小砌块的节能性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建筑学家开始研究小砌块建筑的节能。目前,小砌块的保温主要由“内、外以及复合”等三大方面组成,各自有着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总体看来,结合沙特地区高温的特点,复合保温的方式效果最好,能够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要求也更高。小砌块的保温作用与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砌块自身的属性等都有着重要的联系,因此研究如何提高小砌块的保温效果时,应该重点考虑小砌块运用到建筑的自身特点,并且结合当地的气候。
4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小砌块由于自身的特点,使用起来能够节约能源与土地,降低环境问题出现的几率,能够很好的保护环境,是一种能够可持续使用的高性价比材料。但是目前的实际来看,小砌块的生产、养护以及施工使用都有着较多的问题存在。因此,要想提高混凝土小砌块的使用效果,就必须加强施工监管,重视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还要加大科研投入鼓励技术创新,提高施工环节中的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并且能够结合本国实际情况以及建筑施工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针对性的改进,永远将产品的质量以及施工的质量当作工作的重点,然后逐渐推进混凝土小砌块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运用。
参考文献
[1] 齐有江.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在东北地区的应用前景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3(2).
[2] 宋广春,管永平.轻集料混凝土小型保温空心砌块研制与应用[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1(1).
篇9
虽然我国的建筑行业逐渐的趋于稳定化的发展,但在对结构的设计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以下对其进行分析说明。1.1抗震性相对较低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建筑的设计进行规范,明确要求建筑应具有一定的抗震性,而在实际的建筑过程当中,大部分的抗震性没有达到国家的要求,就从近几年我国出现的地震来看,大部分的建筑物都没有满足国家的抗震标准,这也就对人民的人身以及财产产生一定的安全威胁。同时,相关的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对建筑的抗震性认识不到位,所以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也就没有对这一问题进行考虑,将其流于形式。由于我国的范围较广,各个区域之间有其独有的特点,所以在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应保障设计人员对地区的状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并按照不同的特点进行设计。1.2设计的过程中出现偷工减料随着市场经济的转变,建筑行业的竞争较为激烈,这也就造成部分的建筑类商家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出现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状况,以下对其进行说明:首先,有的建筑企业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节约成本,在对建筑的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对成本过于克扣,对建筑的安全以及质量并不重视,这也就为建筑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安全威胁,例如在对钢筋进行配筋的过程当中偷工减料,导致其使用的期限较短,并且容易出现变形。1.3建筑结构设计的不合理对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由于设计单位的员工经验的不足或者是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较差的原因,也就导致对建筑的结构设计出现不合理、不科学的状况,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为建筑埋下安全隐患。同时也有的设计人员对外观过于重视,在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明知道建筑公司对外观的要求是行不通的,但为了利益,没有提出异议,这也就导致建筑的不稳定性,虽然这一状况在设计单位相对较少,但仍是存在的。此外,由于设计人员的素质相对较低,对现代化的建筑设计知识并没有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也就导致其对建筑结构的设计存在一定的风险。
2如何提高建筑结构设计水平
对建筑的结构进行设计是工程施工的前提,也是工程的关键工序,这就应该加强对设计的重视,从设计中来加强建筑的安全性,保障设计的安全以及实用性,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以下对建筑的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改善,加强建筑的安全性建设。2.1严格遵守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想要加强建筑的质量,并保障建筑的安全问题,就应该按照我国对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来对结构进行设计,加强建筑的质量。国家对建筑设计的规范不仅是从技术上,而且是从各个方面对其进行控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这可以对建筑市场进行规范,对建筑设计单位进行约束。随着近几年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相应的法律法规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渐的趋于完善化发展,建筑的结构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也逐渐的向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对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不规范,不合理的行为应进行监督,并采取相应的奖励措施来鼓励相关的人员进行举报,降低安全隐患发生的可能性,加强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2.2提高建筑设计的抗震性在进行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当中,应保障建筑的抗震性达到国家的要求与标准,并要求相关的人员对工作认真负责。同时对我国近几年所发生的地震区域的建筑物进行分析,对抗震因素进行了解,保障建筑物可以对自然灾害进行抵抗,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发展。此外,相关的设计人员应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进行了解与掌握,并对其有足够程度的重视。2.3加强设计师的质量意识对建设结构进行设计是一项相对较为复杂的工作,这就对设计师有一定的要求,对理论知识、工作态度、创新思维以及实践经验等方面都应进行严格的把关。同时,还要求设计师对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了解,并做到按规范设计,在保障结构设计质量的前提下,加强设计的安全性。此外,还要求设计师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加强对新事物的学习与接受,并对建筑中的抗震进行正确的认识,确保建筑的安全。2.4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逐渐的加快,相应的规范也在不断的完善,但现代化的建筑设计与传统的建筑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就要求相关的设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较高。由于科技的发展逐渐的加快,信息化的技术水平发展较快,在建筑行业中也逐渐的融入了先进的技术,但是有很多的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人员对先进的技术不能进行熟练的使用,这也就阻碍了先进技术的应用,并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与进步。由此,就应该在设计单位定期的进行培训与教育,加强设计人员的相关技能水平,促进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建设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设计队伍,以此来加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3结语
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发生的安全事故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各种管理因素是极其重要的方面,安全管理能够为建筑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加强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第一,加强安全管理,减弱建筑行业的风险性。建筑施工具有频繁的流动性,强大的工作量,复杂的工作环境和易受自然条件影响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建筑行业具有极高的风险,并对安全管理方面提出了巨大挑战。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建筑环境的安全性,保障建筑工人的自身安全,有利于降低建筑行业的风险,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第二,提高建筑工程安全性, 保证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企业的最终目的,提高建筑工程安全性,才能保证建筑工程顺利开展、如期完成,使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加强安全生产,重视工程质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信誉,提高企业竞争力,使企业获得更大利润,促进企业发展。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应该从根本落实责任制度,从基层提高安全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保证企业盈利。
二、影响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
(一)主观因素。
第一,企业缺少安全管理意识和安全管理机制。一些企业往往只重视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生产,不重视建筑设计的安全性与合理性,在管理机制上出现严重漏洞。企业将工程全权承包给个人,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不注意对工人加强安全意识培训,不顾工人安全,非法生产,偷工减料,使工程在设计与完工后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加之企业没有完善的监管力度,不能及时发现工程的安全隐患。第二,管理模式落后。很多建筑工程单位管理人员仍然采用传统的建
筑工程管理模式,排斥科学先进的管理模式,导致我国建筑行业安全管理停滞发展。很多人认为传统的管理模式足以应付工作需要,学习新模式和实践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没有接受新时展下运用新管理模式的思想意向。第三,企业缺乏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和安全保护措施建筑行业人员流动性大,大多是从农村而来的进城务工人员,工人文化水平较低,本身就没有安全保护意识和自我安全保护技能,企业不重视安全生产,不对施工人员宣传安全知识,加强相关安全技能培训,极 易 导 致 工 人 违 规 操 作,发生安全事故。一些工人有相应的安全保护意识,但是施工方并没有配备相应安全保护设备,建筑工人们迫于生计所需,只得冒险操作。
(二)客观因素。
第一,材料质量不过关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就是材料,材料的质量性能优异就是保证施工安全的物质基础,材料质量不过关,工程的安全显然就难以保证。由于在工程施工的过程,材料的用量大并且种类繁多,因此要想对所有材料进行检测时不现实的,而采取抽检的方式也是会产生遗漏的。有些施工企业在中标之后,为追求自身的利益而采用不符合技术规范及要求的材料,工程的监理单位又不按相关的规定对进场材料进行取样及复试,这样就会导致不符合规格
要求的假冒伪劣产品混入到工程中去,从而留下了安全隐患。第二,施工机械质量不合格。施工机械的质量好坏对施工的安全也是有着重要的影响的。在施工过程中,用的机械设备流动性大并且种类繁多,要对其全面检查也是不现实的,抽检的方式可能也会产生遗漏,加上施工单位通常都是轻管理而重使用的,这样就会对施工机械的保养及维护不到位,导致施工的机械设备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从而为施工阶段留下了安全隐患。
三、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对策。
(一)创新管理理念,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建筑工程管理的指导思想就是管理理念,也是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因素。由于我们建筑行业传统的管理理念是以表层内容为主,缺乏实际意义和效果,不能适应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因此要创新管理理念。适度适时地引进国内外建筑行业先进的管理思想、思路来改革企业的管理体制,同时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管理理念。企业要加大安全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和手段。由于现代建筑施工中作业面相对集中,作业人员密度大,导致安全管理的难度被加大。可以通过在施工难度和危险性大的那些区域安装电子信息管理监控系统,保证能够更好地掌握和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安全生产状况。
(二)完善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
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绝不允许业主方进行多次转包以及肢解分包,加强总承包商对分包商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当发现施工中存在强令民工冒险作业、违章指挥、强令民工连续作业、不为施工技术人员提供安全可靠的防护设施用品等现象时,应严令禁止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施工企业应结合现有的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并结合企业自身的生产安全管理的特点,认真总结并分析,找到适合施工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工作的标准及制度并加以实施。这样才能真正确保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真正的完善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
(三)加强施工安全教育。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素质,是实现建筑工程企业安全管理和安全施工的重要保障,包括管理人员和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众所周知,工程项目的整体安全工作受到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的影响。为了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安全技能和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可以组织他们参加安全生产学习、培训,进行安全生产工作考核,项目部还可以开展一些与安全工作有关的研讨会或者专题讲座,邀请那些专业人员来传授安全管理知识和经验。
结语: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仅能够提高施工人员、设备的安全性,同时还能够极大的降低企业安全事故处理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主要因素以及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控制措施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及分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