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停车场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10-27 17:31: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停车场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停车场管理办法

篇1

【关键词】城市停车难;应对;策略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小汽车家庭化进程的加快,全国大中城市的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问题已日益显现,尤其在车位配建不足的老城区尤为严重,占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小区通道的停车现象逐步扩大,停车难正成为困扰各大城市管理者和群众的社会问题。从典型城市的案例入手对当前国内城市停车难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了改善机动车停车场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相关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成都市中心城区停车难现状

1.总量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

成都市中心城区现有机动车停车泊位数50.3万个,其中路外备案停车场的泊位约47.8万个,占道临时停车泊位约2.5万个。路外停车场主要分布在三环路内外约28万个,一、二环路之间约11.1万个,一环路内约8.68万个。而同期中心城区汽车保有量却已突破100万辆,停车位缺口达50%以上,老居民院落配建车位严重不足,大量刚性停车需求不得不通过挤占小区通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解决。另一方面,住宅配建停车场、企业和单位停车场又呈现出“两多”现象,即住宅区车位白天空置多,企业和单位车位晚上闲置多,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2.技术手段落后,服务水平低

现有停车场中绝大部分除简单的自动计时收费功能之外,安防检测、泊车引导、取车提示、通卡支付、车位查询及预订等现代化管理与服务的功能还不具备, 中心城区仅40余家停车场的运行信息实现了数据联网,所占比例仅1.5%;另有约30多家停车场虽在剩余空位信息,但还是独立运行的信息孤岛。由于信息不对称,一方面是空闲车位利用率低,另一方面则驾车人寻找车位困难。此外,车位难求还带来大量道路无效交通量,加剧交通拥堵。

3.经营主体多,行业自律性差

目前,成都市的机动车停车场总体上呈现主体多、规模小、服务水平低的格局。中心城区现有备案停车场约2624家,泊位数约47.8万个。其中,泊位数超过500个的特大型停车场229家,占总数量的8.7%;泊位数在500至300个之间的大型停车场231家,占总数量的8.8%;泊位数在300至50个之间的中型停车场1306家,占总数量的49.8%;泊位数小于50个的小型停车场约858家,占总数量的32.7%,中小规模停车场数量约2164家,超过总量的80%。停车场的经营者多由物业管理公司、停车管理公司或个体经营者与权属单位签订经营协议代管,构成复杂,从业人员在职业素养、服务意识、专业技能、政策把握等方面参差不齐,特别是部分停车场的权属单位或经营者受利益驱使,随意改变停车场使用性质,转而经营其他效益好、获利快项目的现象十分普遍。由于成都市尚未成立停车行业协会,行业自律性差,在停车行业发展“多、小、散、乱”的现阶段,政府部门因受制于财力和人员配置不足,规范管理力不从心。

二、城市停车难症结分析

无独有偶,上述成都市中心城区停车难所呈现的诸多现象在国内大中城市里均在不同程度上有所表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机动车停放问题已经成为了困扰广大市民和城市管理者的重大社会问题。事实上,城市停车难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交通管理的范畴,涉及中央及地方经济发展领域和行政事务管理的多个方面,具体为:

1.缺少战略规划指导

当前普遍存在的机动车停车设施不足的问题表面上是城市规划对于机动车快速增长的前瞻性不够,应对不足所致。但追根到底,则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层面缺少城市发展的战略规划指导。比如:国家的汽车产业发展激励政策与倡导公交优先战略之间存在明显矛盾,如何平衡矛盾,积极应对汽车产业发展带来的城市交通拥堵及停车难问题,不管是负责宏观经济调控的国家发改委还是负责城市规划建设的住建部,至今尚未研究出台可延续的战略指导性意见。反观汽车产业大国东邻日本,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相继颁布《车库法》、《停车场法》、《道路交通法》等十余项法律法规,在汽车保有量高速增长的初期,抓住了时机,为日本1965年以后汽车快速增长时期的交通规范化管理包括停车管理打下了基础。近年来,以汽车产业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因其产能大、需求高、见效快、拉动就业、财政增收等优势,在国家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受到不少二、三线城市的青睐。但地方政府对于汽车发展引发的城市交通拥堵、环境破坏、停车困难等问题的解决似乎仅停留在以“以交通论交通”的层面,但全球多个城市的实践均表明交通问题的治理并不能仅靠强化交通建设与管理解决,还涉及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的多个方面。

2.规划工作尚需加强

多数城市确立了“配建停车为主、专业停车为辅、占道停车为补充”的规划建设思路,但在具体操作环节,还未形成与发展思路相适应的工作流程和技术方法。例如,建设项目车位配建标准划分过于简单,住宅类的配建指标仅考虑到自有需求,但忽略了其配套营业房经营时派生的停车需求;商业项目的配建指标不按员工自有和社会外来两大需求分别配建,在机动车快速增长又缺少政策调控时,停车泊位供不应求的问题由此而来。另一方面,针对城市综合体、大型商场、娱乐设施、学校、医院等停车需求旺盛的特殊项目,在其配建停车位难以满足需求的条件下,缺少相应的机制在周边规划公共停车场作为补充,以致占道停车规模难以控制,周边交通出行环境不断恶化的后果难以避免。

3.配套政策缺失,专业停车场发展缓慢

在成都市现有2624家备案停车场当中,专业停车场数量极少,仅11家,共有泊位数2187个,占备案停车场总量的4‰。机动车停车场前期投资大,建设成本回收期长。据调查估算,专业停车场的建设成本约15万元/泊位(含100万/亩土地协议出让金),而中心城区执行市场调节价的专业停车场日均每车位收入仅20元,需20年左右才能收回投资成本。因此,建设和经营机动车停车场的市场积极性一直不高。目前天津、西安等多个城市为应对日趋严重的停车供需矛盾,相继出台了扶持专业停车场的若干项优惠政策,包括减免土地出让金、减免城市配套建设费和经营所得税、给予财政性补贴、简化建设审批程序等等,可在一定程度调动市场的积极性,对于缓解停车难起到积极作用。

4.价格机制有待优化

越来越多的国内城市已开始重视价格对交通管理的作用,纷纷制订了“白天高于夜间、路内高于路外、地上高于地下”等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但对规范管理的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其实质问题在于两个方面:其一,国内停车价格标准普遍偏低,这既是车辆拥有者的利益诉求,也有管理者认为商品价格应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者的承受能力相当,停车收费不应偏高的管理思路所致;其二,包括成都市在内的国内不少城市对于停车收费均采取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定价三种管理模式,由此在同一区域存在价差较大的停车场,受价格对供求关系的影响,自然出现一部分停车场供不应求、另一部分停车场利用率低的情况。笔者认为,在政府做不到公共资源和环境容量按需供给的客观条件下,对小汽车行停消费的定位应与水、电等居民基本消费品有所区别,小汽车出行带来的资源占用和空气污染等社会边际成本较高,停车收费理应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既是香港、新加坡等、日本等发达地区和国家历史经验的证明,也是对绝大多数不开车出行者的政策公平。同时,通过建立经营收益与投资回报相适应的价格机制,有效引导市场供需趋于平衡,才是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的治本之策。

5.管理体制还需完善

在现有的行政管理格局下,城市机动车停车场的管理部门往往涉及国土、规划、建设、城管、公安、交通、物价、工商、地税、房管、公安消防等多个部门的职能工作,牵头管理部门因各地情况差异而各有不同。在此情形下,部门间的默契配合和开放的信息共享度往往是搞好停车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关键。以前述成都市的停车难问题为例,为改变结构性的停车矛盾,政府可鼓励单位和个人开展错时停车合作,但须负责产权管理的房管局与负责运营管理的交通部门相互之间开放信息,并协同制订有关管理细则,预防可能出现的小区治安隐患或协调错时停车合作双方之间的纠纷;负责路外占道停车的管理部门应与交通部门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坚决取消车位利用率低的路外停车场周边的占道停车,确保既有的停车设施得以有效利用;负责用地审批的国土部门应与规划部门协同配合,共同做好停车场用地的规划控制,严禁随意挪用、占用停车场规划用地的情况等等。

三、结论

1.停车作为交通出行的初始和末端环节,是交通运行全过程的重要组成,静态交通是否高效运转还会对动态交通造成极大影响。有关部委应结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及相关政策,对机动车发展制定战略性指导意见,用以指导各地包括静态交通在内的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地方政府需根据各地实际,按动静交通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出台切合本地实际的停车行业发展政策。

2.地方规划部门应创新工作方法,优化规划技术管理工作。宏观层面应按照以道路通行能力决定机动车发展规模的原则来确定停车设施总量需求并提前做好规划布局;中观层面要高度重视大型卖场、城市综合体、学校、医院、交通枢纽、大型公建场所的交通需求综合分析,充分发挥交通影响评价工作的作用,根据建设项目的使用性质和交通生成量,并结合周边公共交通资源条件,进一步细化停车设施配建指标的分类及标准设定;微观层面要开展住宅区临街商铺停车需求的分析研究,按照项目业主必须具备消化全部停车需求能力的原则核发规划设计条件,逐步改善商业、娱乐集中区域大量占用中小街道停车的情况。

3.按照公交优先发展的思路,建立与小汽车出行方式的定位相一致的价格管理机制,推动停车场的投资与收益相平衡的价格体系逐步成熟完善,充分发挥价格对供求关系的影响力和作用,运用市场机制调控停车供需矛盾逐步趋于缓和。在地方财力有限的条件下,政府可通过适度的行政干预,在供地、规划、建设、税收等环节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加大停车设施的供给。

4.重视现代科技对静态交通管理与服务的重要作用,积极推广停车行业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应用,加快停车场运行信息的联网建设和数据共享,将停车场的运行状况纳入计算机系统,逐步实现车位的户籍化管理。鼓励专业运营商加强停车信息诱导,开展车位的查询和预定业务,拓展公众信息服务范围。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推行行业资质认证和服务质量考评制度,推动停车行业发展向高水平迈进。

5.地方政府应鼓励和提倡单位与个人开展错时停车合作,并制定具体管理办法,保证错时合作停车模式得到具体落实,并实现规范管理。引导社会团体与个人开展网上握手协议等中介服务,充分挖掘现有停车资源,缓解城市停车的结构性矛盾。

6.完善并健全停车行业政府管理的体制机制,在充分发挥部门各自的职能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协作与工作联动,切实做好停车场规划用地的控制,严格不得改变停车场使用性质的规划管理规定。整合有限的行政资源和执法力量对非法经营的停车场、未经审批的占道停车等违规、违法行为加大管理力度,逐步规范停车市场,切实保障停车人和守法经营者的权益,促进停车行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2]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城市公共停车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28―2010).

[3]成都市城乡规划条例(2009).

[4]成都市规划管理局.成都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2008).

[5]成都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2008).

[6]天津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2010.

[7]西安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2006.

[8]北京市机动车停车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011.

[9]重庆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2010.

[10]广州市停车场建设与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2010.

[11[宁波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和管理条例,2011.

[12]长沙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2011.

[13]上海市停车场(库)管理办法,2005.

[14]Donald Shoup,2011,The High Cost of Free Parking.

篇2

为有效解决停车难和交通拥堵等问题,加快改善城区交通环境,保障广大市民群众安全通畅出行,现就开放利用社区停车场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开放利用社区停车场,是迅速缓解城市停车难和交通拥堵等问题的有效手段,是改善城市停车状况的重要举措,是合理配置和利用现有资源、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要求。开放利用社区停车场,有利于减少停车占道、避免人车争道;有利于应急通行、提高通行效率;有利于缓解堵车、保持交通顺畅;有利于培育市场、发展停车产业;有利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各级各部门要站在保畅通就是保发展,保畅通就是保民生的高度,把开放利用社区停车场与整治规范路内停车紧密结合起来,把开放利用社区停车场与创建人民满意城市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抓紧抓好。

二、范围和管理主体

社区停车场是指社区范围内的空坪隙地、机关、企事业单位院内、住宅小区用于停车的场所。社区停车场开放利用范围为社区内已有的专用停车场和利用社区内空坪隙地、社区道路(城市道路除外)等场地设置的临时停车场所。开放利用社区停车场工作由各区统一领导,街道(乡镇)具体负责,社区协调落实。具备开放条件的机关、事业单位已有的停车场应当限期向社会开放,鼓励引导社区内的专用停车场、社区内空坪隙地、社区道路(城市道路除外)等场地按有关规定设置的停车场所向社会开放。社区停车场向社会开放后原则上由原产权所有者进行管理,也可以统一委托社区引进专业停车服务公司进行管理。

三、主要措施

开放利用社区停车场的工作要坚持政府引导、规范管理、有偿使用的原则,落实以下主要措施:

(一)全面调查摸底。高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要充分发挥属地优势,尽快组织对本辖区范围内所有符合开放条件的社区停车资源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并登记备档,拿出过硬措施,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二)规范开放程序。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由社区根据本辖区内的实际情况,对社区停车场统一规划,征求区城管执法、交警部门意见后,依法由停车场所产权所有者或管理者按照规定标准设置。社区应统一将社区停车信息向社会公布。

(三)完善配套设施。社区停车场要做到地面平整、场内整洁,停车位设置规范、清晰,并配建摄像头等相关防盗设施。停车场进出通道要设置引导标志、标牌,建立停车诱导系统,并实时公布停车泊位及数量。

(四)统一收费标准。社区停车场向社会开放后可按照有偿使用的原则实行收费管理,收费标准由市价格主管部门按规定制订,市、区价格主管部门应加强社区停车场所收费管理,督促各社区停车场按规定收费并公示。

(五)推行专业管理。社区停车场要推行专业化管理模式,委托专业停车服务公司进行管理,完善停车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责任,制定收费人员管理办法,统一收费人员标识,出具统一票据等,确保停车场管理规范有序。要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完善停车和安全监控设施,落实安全管理措施。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社会停车场,在符合规划、环保、消防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建设立体式停车场和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场。鼓励保险公司针对社区停车场出台相关险种,提供相关保险服务。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大力推进社区停车场开放利用工作。高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要明确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好本意见提出的措施,及时妥善处理好开放利用社区停车场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开放利用社区停车场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明确职责任务。高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要迅速牵头组织开展社区停车场的开放利用工作,物价、税务、交警、城管执法、规划等部门要密切配合,确保全市社区停车场在6月1日前向社会开放。

(三)强化宣传教育。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及社区宣传栏等传播媒体,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组织开展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教育,取得各相关单位及广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各区政府要积极动员、引导辖区各单位向社会开放停车场。

(四)严格督查考核。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市监察局、市文明办、市绩效办等相关单位要加强专项督促检查,定期通报有关情况,并将社区停车场开放利用工作完成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中文明创建考核内容。

篇3

【关键词】主城区 停车位 普查

一、停车泊位构成

根据《杭州市机动车停车场(库)规划建设与管理办法》中的规定,停车场分为公共停车场、专用停车场和道路停车泊位。公共停车场是指为不特定对象提供停车服务的场所,包括专业公共停车场、建筑工程配建公共停车场等;专用停车场是指为特定个体或特定范围的对象提供停车服务的场所,包括公建、住宅等建筑工程配建专用停车场;道路停车泊位,是指依法在城市道路上设置的供机动车辆停放的场所。

本次停车泊位构成,分为住宅区停车泊位、公建区停车泊位、路外公共停车泊位、道路停车泊位等四种类型。

(一)五城区范围

本次调查范围,共调查地块7568个,总停车泊位44.32万个。其中住宅地块1950个,总停车泊位211099个;公建地块3999个,总停车泊位168816个;路外公共停车场地块151个,总停车泊位17265个;路内停车带1396个,总停车泊位46026个。具体泊位构成详见下表:

(二)限行区范围

错峰限行区范围内,共调查地块4055个,总停车泊位27万个。其中住宅地块1122个,总计停车泊位117603个;公建地块1990个,总计停车泊位110381个,路外公共停车场地块88个,停车场泊位12952个;路内停车带855个,停车泊位29844个。泊位类型构成

停车泊位按其在空间上的分布可以分为地下泊位(地下车库内)、地面泊位、地上泊位(地上车库或停车楼内)。从普查情况来看,以地面泊位居多,共计23.8万个,占泊位总量的54%;地下泊位20.3万个,占泊位总量的46%;地上停车泊位1764个,不足总量的1%。

二、停车泊位分布

(一)各城区泊位分布

各城区在泊位分布方面,以城区面积最大的西湖区最多,达到11.6万个,其总泊位城市人口千人拥有率也最高,达221个/千人。上城区泊位最少,仅有57818个,城市人口千人拥有率也仅150个/千人。

(二)分区域泊位分布

停车泊位在主城核心区、限行区以及限行区以外的建成区的泊位分布情况如下:

篇4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山人听泉”为你整理了这篇关于市区机动车停车管理问题的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近年来,随着沅江市区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停车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停车压力越来越大,停车乱象日益严重,已影响道路交通畅通和城市居民生活,市民反响强烈,停车难的问题几乎成了一大新的城市“公共危机”。为缓解城市停车压力,进一步加强停车管理,规范停车秩序,本文对沅江市区停车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现将城市停车管理有关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停车管理现状

(一)基本情况。沅江市城市规划区面积25平方公里(至2020年),建成区面积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7501人,暂住人口73365人;机动车保有量46230台,其中,摩托车13430台;道路通车里程248公里。无大型社会公共停车场、专用停车场,仅有生态停车场6个、停车位134个,道路临时停车泊位2660个;居民住宅小区、单位院落停车位约82000个。

(二)停车现状。沅江市城区机动车违停现象普遍,从静态方面客观分析,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形:一是占用道路长时间或临时停放,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二是占用单位、小区公共空地、内部通道长时间或临时停放;三是占用公共停车场、社会停车场、道路临时停车泊位长时间停放;四是占用消防通道、背街小巷、微循环路长时间停放或临时停放。从动态方面客观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一是城市出租汽车上下乘客不靠路边停靠,随意停车上下乘客,或临时占用公交车站点停靠;二是公共汽车不进入专用停靠站点上下乘客或在站点停车待客,其他社会车辆占用公交车停靠点位临时停车;三是一些车辆经常在交叉路口和斑马线、网格状导流岛临时停靠,影响其他车辆和行人正常通行。根据抽样调查显示,主干道违法停车数9/辆公里,次干道违法停车数12辆/公里,支路15辆/公里。

二、停车难及违停现象严重的成因分析

(一)机动车驾驶人文明交通意识淡薄。机动车驾驶人应当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停放、停靠管理规定,但部分驾驶人素质低劣,渺视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德,随意停车、违法停车、乱停乱靠,影响其他车辆和行人正常通行,这是导致城市停车乱象繁生和道路交通不畅的主观原因。

(二)停车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十分突出。目前,除部分行政机关院内有比较充足的停车位外,公用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文化娱乐、餐饮休闲、商场或商业街区拥有停车场地的不到20%;公共停车场、社会停车场严重缺失;居民小区、居民集中居住街区停车场位(库)严重不足,有的几乎是空白;道路临时停车泊位也十分有限。这是停车难和违停现象严重的客观原因。

(三)停车场规划建设和管理严重滞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建筑、商业区、居住区、大(中)型建筑等,应当配建、增建停车场;停车泊位不足的,应当及时改建或扩建。近年来,我市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城市建设和管理,城市框架不断拓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停车场建设却被忽略,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虽然城市整规多次修编,将城市交通规划和停车场规划纳入了城市整规,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却没有按规划实施,忽略了停车场的建设和地位,导致城市在不断扩大,机动车保有量在不断增长,而停车场地严重缺失。另一方面就是规划部门在审批建设项目时,没有对停车规划引起足够的重视,更没有按停车位配建标准严格把关。在规划执法过程中,对擅自改变规划的查处力度不够,有的居住区、商业场所在规划时有足够的停车场位,但没有按规划执行。如广通大酒店的地下停车场未经批准改成了KTV包厢,华天水立方大酒店的地下停车场改成了地下商场,导致入住酒店的旅客将车辆到处停放。停车场规划建设滞后和城市规划管理执法不严,是导致停车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居民小区停车场(库)被闲置。城市建成区内,新建的居民住宅小区均规划建设了足够的停车场(位),如日月星城、新时空、东方名居、湖景1号、新外滩等居民小区,停车场位足够供居民停车。但是,因为停车场位的权属关系,开发商与业主之间的矛盾复杂,开发商将停车场位出售,物业收取停车管理费等方面的原因,开发商、物业与业主之间没有达成共识和思想上的一致,业主不愿意购买停车位或交停车管理费,长时间停放在院内公共通道、消防通道,更多的车主将车辆长时间占用小区周边道路(包括行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停放,人为造成公共资源长时间被个人无偿占用,而且严重影响公众正常出行和交通秩序、市容环境。新时空小区、东方名居小区、湖景1号小区、新外滩小区的车辆经常长期停放在运河路、金橙路、桔园路、狮山路,市民反响强烈,已妨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五)宣传引导和交通管理执法力度不够。从主观方面分析,相关职能部门特别是公安交警部门对机动车违停的危害和严重后果宣传不够、不全面,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停车管理宣传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对机动车违停的整治,虽然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如现场查纠、移动抄牌、强制锁车、拖移现场、电子监控和视频监控实时抓拍,但执法力度还是偏小,对违停车辆特别是严重妨碍正常交通的未及时拖移现场,仅靠抄牌处100元罚款,对车主而言“不痛不痒”,没有威慑力。

三、破解停车难题的建议

解决停车难题、治理机动车违停应坚持治标治本、标车兼治的原则。治标,就是要强化城市交通日常管控勤务,加大机动车违停查处力度;治本,就是要实施城市停车专项规划,加快停车设施建设步伐,挖掘和利用停车资源,解决停车场位严重不足的问题。

(一)健全城市道路交通综合协调机制。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是项比较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和行业,应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权与责的高度和统一。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政府分管领导挂帅、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城市道路交通综合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城市交通例会,研究解决城市停车管理方面的具体问题。自然资源及规划和住建部门要统筹考虑城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和用地分布,在规划审批时要严格把关;公安交警部门要严格大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估机制,自然资源和住建部门密切配合,从源头上把好关。目前,首要任务是依法编制、、实施《城市专项停车规划》。

(二)加快城市公共停车场建设步伐。现阶段城市停车场配建标准是原建设部、公安部1988年颁布的《停车场规划设计(试行)》以及《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过去的标准已不适应面临的汽车发展形势,亟待修改。应根据2013年颁布实施的《湖南省停车场管理办法》修改停车场定额和配建标准,按照小汽车发展趋势和机动车保有量及百车用户率预测,以1.5—2倍于拥车量的停车泊位进行修改。对于规划新建或改建的城市建筑以及住宅区、办公楼、公共设施和文化娱乐、餐饮休闲、购物中心等商业场所,必须考虑足够的停车场地并留有余地;除道路停车和建平面停车场外,应鼓励建地下车库。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多渠道建设停车场,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建立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投资机制建设停车场。停车场属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应当给予政策扶持和优惠。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停车场建设,以求多渠道吸收资金发展停车场。如采取减免土地出让金,提供优惠贴息贷款,减免税收等方式,提供政策和资金扶持。

(三)合理利用道路时空资源增设临时泊位。针对中心城区停车需求与有限的停车泊位供给矛盾突出的实际,利用道路(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空间资源设置临时停车泊位。根据路上停车对动态交通的影响及临时停车泊位设置的条件,合理进行规划,确保停车泊位数与道路比例协调相一致。因此,不能全部将临时停车泊位设置在某一条主干道或支路次路两侧,应该在路网比较均匀地分布,按道路沿线土地利用性质分布状况,尽量设置在高停车需求率产生路段。同时,应充分考虑在道路上设置临时停车泊位是在道路通行能力有余的情况下,为解决突出的停车问题而采取的一种简便廉价的方法,主要以现有交通量为准。利用道路时空资源缓解城市停车难的问题,还必须完善相应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和停车管理诱导系统,提高泊位利用效率,暂时缓解停车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篇5

关键词:城市规划布局;停车难;解决方案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和国家有关政策的规定,家用汽车开始大批进入寻常百姓家,然而家用汽车的停放需要占有大量场地,这与我国居住区传统的用地规划和土地分配结构是极不相称的,有资料显示,全国36个大中城市停车位满足率不足20%,所以本文将通过对居住区停车问题的论述,试图解决小区停车难的问题。

一、对于城市停车系统的现状情况分析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根据LMC汽车市场咨询研究机构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占到全球市场24%的份额,2012年中国汽车销量的增长占全球增量的40%,LMC预计,在2013年2016年间,中国汽车销量的增长几乎会占到整个亚洲增量的70%,然而伴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内的停车泊位变得越来越紧张起来,城市内原有车位开始供不应求,一些违规停车现象开始陆续出现,停车场极度缺乏使得机动车随意停放,造成停车秩序混乱,许多城市中,尽管交通路口显眼位置虽有“禁止车辆临时或长时停放”的交通标牌,但有时路边仍然会停着许多违章车辆,这些车辆占据了一条车道,使得过往车辆只能缓缓通过,并且目前在城市内这种占道停车的现象非常严重,甚至还存在主要干道占道停车的现象,这样严重影响了正常的道路交通秩序,使道路通行能力、行车速度进一步降低,另外,车辆在道路上任意停放,对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都造成了干扰,也产生了大量的交通安全隐患,城市内之所以会出现停车难就是因为许多城市的停车场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没有形成间隔一定路段就设置有一个停车场的规划,特别是在路边很少设置有社会性的小型停车场;而对于一些较大型商场虽设有停车场,但并没有明显的停车标志,所以不能有效引导车主入内停车,此外,多数旧的住宅区根本就没有设置停车位,新建住宅区也没有设立足够停车位;一些大型建筑物内的地下停车场被侵占它用等一系列原因,对于停车场规划、建设、管理必须三位一体,政府应舍得投入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才会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减少车辆乱停乱放。

二、解决城市停车难的问题的对策

1、政府应出台鼓励路外停车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停车设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和商品属性,路外停车设施投资数额较大,回报速度相对较慢(尤其是采用了机械设备的现代化停车设施),并有着长期亏损的前例,因此,政府首先必须从多方面给予停车设施建设相应的鼓励和优惠,以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充分体现“谁投资、谁建设、谁就能获益”的原则,引导社会各方多渠道、多形式投资参与到建设中;同时,政府应把停车设施的建设与经营管理权部分转移到民营企业中去,促使停车设施的民营化、产业化,将停车设施按商业原则进行承包,这也是国际上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发展获得成功的宝贵经验,以弥补政府投资有限、建设乏力的缺陷,从而加快路外停车设施的建设步伐。

2、在今后的规划工作中,要合理考虑公共停车场位的布局。在交通密集地区要合理布局停车场位,充分利用专门场地,或者兼用既有建筑的地下、顶层等部位加以改造,以便能缓解车位紧张的问题,另外,在交通密集区域,还应该树立醒目的停车场点位置及剩余车位数量方面的实时电子提示版,以便引导停放的车流,进而提高市区尤其是中心区的停车场位利用效率。

3、合理确定停车泊位规模与分布。在制定大容量快速公交体系规划中停车换乘系统同时,有关部门对城区的居民、单位、商业机动车拥有量及其使用情况要做科学预测,要结合其它设施综合布置,进行配套建设公共停车泊位需求数量与规模;充分考虑和预留与公共交通、对外交通枢纽之间衔接的公共停车场,为未来综合交通体系构建预留发展空间。

4、结合城乡改建发展,增设交通枢纽地的公共停车场。由于一些老式建设项目停车泊位配建不足,从而导致目前居民、单位、商业泊车位匮乏,因此,应当在改建过程中考虑公共停车专项规划确定停车场的位置、规模和停车方式,增加的公共地下停车泊位,使国土资源充分利用。杜绝占道停车,堵塞交通的现象滋生。

5、对于居民小区,尤其是封闭管理的小区,应该强调合理配套停车场点的问题。对鱼新开发小区,应将是否有充足的停车场位配套作为审核项目规划的考虑因素之一,而对于使用中的小区,则应该引导开发商或物业公司通过改扩建的方式,根据需要改善停车条件,加强车位管理。

6、在小区中心绿地下设全埋式地下车库或半地下车库。车库顶还可做绿地,在不减少绿地面积的情况下又可以停放车辆,且便于车辆的统一管理,而车库的排气口、采光窗等在地面上近占有较少的土地,且经过精心的设计还可将此作为绿地的小品,因绿地是居住区居民的休闲活动之地,为保证居民的安全,避免人车交叉,地下车库的入口应尽量远离建筑物出入口,且要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地下车库的局限在于造价高,工期长,后期维护成本高的缺点,但相信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这些缺点都可以得到克服,在居住区规划面积较大,容积率不高的小区应大力提倡此种停车方式。

7、强化法规建设。要促进停车设施建设事业的发展,除了要制定停车设施的管理办法和相应的制度与标准以外,还必须得到立法的保证,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目前我国相关的停车法规自身还有着许多不完善的方面,这就在客观上造成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分离,分工不明,或无人管或多头管理,导致难以推进停车产业的发展,所以停车法规的完善与有效执行是停车设施得以顺利建设、停车问题得以逐步、根本解决的基本保证,对于这方面的工作今后还必须继续。

8、改变不合理的停车收费制度。目前,我国许多城市仍然存在着不同停车场收费性质不同,税率、利润积累与分担也不同的现象,城市内不同区域间的收费差距尚未拉开,少数部门对停车收费私自截留,这就造成了路外停车场亏损严重,无经营积极性,也造成了停车场建设基金积累不足,因此,要保证停车设施的建设必须规范化停车收费标准,改变路内与路外停车“一头冷,一头热”的局面,以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

9、推广利用先进技术,严明道路交通及停车场交通执法。应加大对违章停车行为的处罚力度,取消一些公共泊车位附近的周边道路临时停车泊位,改善交通停车秩序,为停车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并且要制定停车引导系统专项规划,引导车辆至适当的停车位、事先提供停车场的使用情况资讯、合理使用现有停车设施,减少寻停交通,建立资料收集系统、资料传输系统、资料处理系统、停车场资讯显示系统等,做到以点带面,逐步实现区域联网,以提高城市交通的职能化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在解决城市规划中关于停车难得问题上,必须从系统整体出发,统筹推进才能逐步缓解和解决,构建完善停车场规划建设工作势在必行,希望有关部门力求在机动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为解决停车问题,多推广采用先进技术,相信在一定程度上毕能够缓解停车难问题。

参考文献:

篇6

依托平遥古城世界文化遗产品牌优势,培育旅游龙头产业,是我县经济和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创建国际型文明旅游城,是我县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小康社会最为有效的载体。近几年来,我县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实施了城市环境秩序综合治理,城市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旅游环境秩序明显好转,旅游产业日趋完善,平遥古城成为了国内外一大知名品牌。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对我县古城保护、旅游发展、城市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3月29日李永宏代市长实地考察我县古城保护、旅游发展和城市绿化之后,提出了把平遥古城建设成为晋中乃至山西窗

口形象的要求。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李永宏代市长的指示精神,针对我县城市环境和旅游秩序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旅游高峰期到来的实际,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开展全方位的城市环境秩序整治工作。具体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建国际型文明旅游城市为目标,坚持既要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又要提高软件服务的水平,既要注重阶段性工作成果,又要注重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的办法,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城市环境秩序综合治理,创建环境优美、安全文明、秩序井然的城市形象。

二、工作重点

1、城市道路建设

2、城市绿化、亮化

3、新建、维修项目监督管理

4、城区垃圾清理、清运

5、城区广告牌匾清理整顿

6、违章建筑拆除清理

7、店外经营、占道经营清理

8、社会治安及消防安全管理

9、旅游秩序管理

10、交通秩序管理

三、职责任务

1、城建局:

①古城内中小街巷改造。合理安排,注重质量,保证进度,确保旅游高峰期道路畅通。

②新城区道路建设。高标准建设并统筹考虑绿化亮化、网管入地。要合理安排、尽可能减少对旅游交通和群众出行的影响。

③城市绿化工程。重点是高速路引线、康宁街、外环路、东关大街、环古城绿化带等旅游主要通道绿化。

④城市亮化工程。新建道路亮化,城区路灯维修。

⑤新建、维修改造项目管理。严格按城市规划和古城保护规划审批,并实施项目监督管理,严格制止乱修、乱建行为。

⑥拆迁管理。按照指定地点清运建筑垃圾,合理调配清运时间。

⑦客运管理。完善客运管理办法,加强对旅游电瓶车辆及从业人员的管理培训,统一着装,保持车辆整洁,规范运营,严禁在停车场内围堵游客,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对停车场的管理,规范制度,严格执行,杜绝扰乱停车场管理秩序行为的发生。清理停车场卫生,保持整洁干净。对无牌无证车辆进行清理整顿,严禁这些车辆运营。

⑧公共设施完善。要对城区供水、排水设施进行检查,对城区污水口进行防臭处理,对现有道路进行修补。

⑨对城区绿化进行树木管护,及时浇水、及时修剪,全部高标准粉白。

责任人:程培林

2、执法局:

①依法查处拦客、围堵车辆、欺客、宰客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行为。

②严厉查处乱倒建筑垃圾的行为。

③清理规范废旧物品市场。

④清理占道经营、店外经营,重点是康宁街、柳根路、顺城路、古城内主要街道、东环城路、下西关大街等主要通道。

⑤清理不规范广告牌匾。清理古城内不协调广告和新城区破烂、标准不高的广告。

⑥依法查处乱拆、乱建、乱写、乱画、乱贴、乱挂行为。

⑦严厉查处索要回扣、私设回扣的行为。

⑧及时处理游客投诉。

责任人:高生平

3、公安局:

①依法查处严重扰乱旅游市场秩序和侵害游客人身安全的行为,够拘留条件的要依法拘留。

②当好执法管理部门的后盾,严厉打击干扰、阻碍执法人员执行公务的行为。

③及时处理游客投诉。

责任人:王耀峰

4、公安交警大队:

①查处拦截游客车辆的行为。

②清理乱贴接待车标志的车辆。

③严格控制进入古城内的车辆,对城门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格执行上班时间封闭古城和干字街制度。旅游高峰期间,干字街封闭要随着景点开放时间的调整而适当调整。

④加强道路交通管理,特别是要加强灯控区和禁行街的管理,警力要到岗,工作要到位。

⑤查处乱停车辆。

⑥维护路灯设施。

责任人:赵杰

5、管委会办公室、文物局:

①加强景点环境卫生管理,美化景点环境。

②加强从业人员管理,严格制度,统一着装。

③加强景点包装建设,按照4A级景点建设标准,完善双林寺、文庙、日升昌景点建设。

④加强文物景点绿化、亮化工作。

⑤对所属停车场加强管理,严禁旅游从业人员在停车场内拦客。

责任人:贾忠照

6、旅游局:

①制定4A级景点建设方案,并按照方案监督景点建设,完成文庙、县衙、双林寺、日升昌4A级景点创建工作。

②加强导游人员培训,统一着装,提高服务水平。

③规范旅游行业门店,按规划依法取缔接待亭。

④组建旅游宾馆饭店、旅游社行业协会,规范旅游企业和相关服务行业的行为,从根本上提高服务水平、解决私设回扣的问题。

⑤高标准建设5个星级旅游厕所,加快古城内重点区域居民旱厕改造。

⑥按照民俗客栈星级评定办法,实施星级评定,提高民俗客栈服务水平。

⑦及时处理或向执法局移送游客投诉。

责任人:李宏正

7、工商局:

①取缔无证经营摊点。

②配合执法局搞好占道经营和店外经营清理工作。

③查处假冒伪劣商品。

④严格审核广告。

⑤及时处理游客投诉。

责任人:曹时旭

8、物价局:

①及时向执法局移送旅游宾馆、饭店、商店无明码标价案件。

②及时向执法局移送价格欺诈案件。

③对旅游宾馆、饭店、商店进行价格审核,严格执行明码标价制度。

责任人:雷建军

9、环卫局:

①及时清理、清运城区垃圾。

②保持旅游主要通道干净整洁。

③及时清除城区道路上的塑料袋、果皮、烟蒂、烂纸以及建筑上的办证电话号码。

④协助执法局查处乱倒垃圾行为。

责任人:张增贵

10、消防大队:

①对公共场所特别是旅游宾馆、饭店、商店、景点以及城区公共消防设施进行检查。

②加快古城消防站建设,尽快投入运行。

责任人:胡金练

四、措施及要求

1、加强领导。各单位要把环境秩序管理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坚持不协地抓在手上,主要领导要亲自安排,落实工作责任,确保环境整治工作常抓不懈,卓有成效。

2、严格考核。县委、政府将定期检查,并听取汇报。根据各单位工作实绩和管理成效,年底将给予奖惩兑现,对工作不到位、不能坚持经常、治理效果不好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对能坚持经常、建立长效机制、成效明显的单位,要给予奖励。

3、协调配合。城市环境秩序整治工作需要各单位间的协调配合,各有关单位要采取联合执法和单独执法相结合的办法,加大管理监督力度,依法从重、从快处罚各种扰乱旅游秩序和破坏城市环境的行为。各执法单位既要严格执法,又要文明执法,既要各司其职,又要加强配合,确保环境秩序整治工作大见成效。

篇7

一、健全规划体系,强化规划宏观调控功能

根据“营造特色、完善功能、优化结构、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在工作中坚持战略性,体现系统性,突出特色性,重视统筹性,增强严肃性,切实强化规划宏观调控功能。

一是完善规划编制体系,坚持规划的战略性。按照“规划一张图,城乡全覆盖”的目标要求,我们排出市域(一市两区)总体规划、市区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文化、卫生、教育等)发展与布局规划、市区地下空间利用规划研究、九龙湖库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森林公园(生态防护林带)规划、××公路沿线景观设计、巨化生活区整治规划、市区山区、库区移民规划,徐家坞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市区红线、绿线、蓝线、紫线控制规划、东港物流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严家圩公园详细规划等12项规划作为今年的重点规划编制项目。目前,《南湖、斗潭湖亮化工程规划》已经过两轮方案讨论并已基本完成;《严家淤公园项目策划》已完成基础资料的收集,目前正在编制规划方案;《市区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发展与布局规划》、《市区黄线、绿线、蓝线、紫线控制规划》已着手编制规划方案;《市域总体规划》已确定设计单位,即将启动规划编制。(请综合处补充其他规划编制情况。)

二是加强村镇规划指导,提高规划的统筹性。以“百千工程”为契机,进一步进行了城镇规划、中心村规划、整治村规划及其它规划的编制、深化和完善工作。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出了优秀农村规划评选活动,建立了村庄联系制度、开展了农村住房教助试点工作、进行了新农村规划建设内容研究,推出了多项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性举措。同时,召开了各县(市、区)村镇站(所)长座谈会,对目前村镇规划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交流,对今年重点工作进一步布置和落实,并策划举行规划员培训班。

三是健全规划审查审批制度,提高规划的严肃性。在规划委员会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各级规划审查审批制度的完善,更加注重加强部门间的协调衔接,上半年完成了对开化县和常山县总体规划修编的专家评审,组织进行了《××*港总体规划》的技术论证和评审,同时,以柯城区和××区为重点,加强了城市开发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查,上半年共完成双港汇丰花园、××南苑御景湾等详细规划审查工作,有效地发挥了规划的编制审查监督功能。

二、强化规划管理,提高规划管理成效

一是通过建立“七线”制度规范管理。着手进行了,所谓“七线”,即加强城市建设用地“红线”、基础设施通道“黄线”、生态绿地“绿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紫线”、河湖水体保护“蓝线”、地质灾害防治“黑线”和地下管线“虚线”的管理。上半年着手开展了“七线”管理办法的制订工作。(请管线处、管理处补充各条线管理情况)

同时,继续按照规范抓好建设项目选址、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建筑工程许可证发放审查等常规性管理。(请管理处、管线处补充:1—6月份,市本级共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项,用地面积万平方米;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项,用地面积万平方米,同比增长。审核道路工程管线项,总长度米)

二是通过把增加城市绿地、畅通城市交通、提高停车场面积等作为规划管理重点强化管理。在增加绿地方面,上半年我们以新一轮《××*市区绿地系统规划》《××*市区绿线管制办法》《××*市生物(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为依据,严格落实“绿线”制度同,着力营造城市绿化特色。上半年重点抓好公园绿地、生态绿地、道路景观绿带等规划工作,半年来共审批绿地(请管线处补充)。

在畅通城市交通方面,我们按照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统筹安排好年度内工程管线类建设项目的计划表和实施时序,加快城市路网和各项工程管线的规划实施,半年来共审批(请管线处补充)

在提高停车场面积方面,对于新规划建设的项目,要按照有关配建停车泊位的规定严格审批,切实做到停车泊位与建设项目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建设施工、同步交付使用。对于老城区建筑密度较大又缺少泊车位的地段,按照规划要求通过采用公共停车场、配建停车场、支路边设置临时停车场相结合的方式予以解决,半年来共审批(请管线处补充)

篇8

伴随着生态文明时代和城市社会的到来,我国正处于城市转型的快速城市化的加速阶段,低碳、生态、绿色将成为我国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而城市交通存在着城市交通拥堵、停车难、空气污染等诸多问题。城市轨道交通是公认的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方法。为此,我国开始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轨道交通投入运营,极大的方便了居民的出行,交通拥堵也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但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又凸显出来---轨道交通接驳问题。

自行车与城市轨道交通的有效衔接是城市客运交通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对自行车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衔接重视不够,换乘率普遍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功效的发挥。针对我国自行车出行方式比重普遍下降的形势,结合我国当前的交通政策,在此对自行车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客流空间分布特性、衔接的必要性、衔接点的布局、衔接点的规模等方面进行探讨。

“公共自行车”或“自行车共享”的概念最早起源于欧洲。国外发达国家在经历了城市机动化的高速发展阶段以后,自行车交通又重新得到了大力倡导。国外自行车交通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种是机动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从环保、节约能源的目的出发,大力推进自行车交通的发展;一种是人口密度大,资源相对紧缺的国家,把自行车交通作为公共交通的有效合理补充,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还有一种是从自行车观光、有益于身体健康的角度出发,建立完善的自行车交通设施,为游客和自行车骑行者提供一个良好的自行车交通环境。

目前我国一些城市推行的公共自行车交通受到市民的广泛欢迎,实现了方便出行、节能减排、全民健身等多重效果。我国素有自行车王国之称,在我国大部分城市,自行车出行比例在城市居民出行结构中占30%以上。随着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发展,自行车与轨道交通的高效衔接,能够提高交通的通行能力、节约时间、解决交通拥堵等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中心房价的不断攀升、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布局出现职住分离的现象。在轨道交通较为发达的城市,自行车已经成为了很多市民出行的摆渡工具,自行车+轨道交通的出行模式越来越普遍。

一方面,自行车具有自主灵活,连续便捷,可达性好,用户费用低廉,运行经济,较之步行更节省体力的特点,而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大运量、快捷、舒适和准时的优势,但是缺乏灵活性和可达性,自行车正好能够弥补这些缺陷。

推广自行车+轨道交通的出行模式,有助于扩大轨道交通的辐射范围。公共自行车与轨道交通的有效衔接有助于将长距离的自行车出行改为自行车换乘公共交通,或长距离出行可能采用的摩托车方式和小汽车方式转换为公共交通出行,从而缓解道路交通压力,增加公共交通的出行分担率,对于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具有促进作用。

因此,自行车与轨道交通的合理衔接,可以使人们出行更加方便,舒适度更高,满足人们出行经济性需求,是城市交通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是人性化交通的发展所在。

城市轨道交通吸引客流的空间范围大致形成了以步行、自行车和机动车为主体的三层衔接服务圈

1)步行衔接服务圈:此层是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直接服务区。即以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大致500-800 m范围的步行圈,这也是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集散的主要区域。

2)自行车衔接服务圈:以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大致3 km范围的出行圈。该范围换乘方式以生态型、健康型的自行车为主。

3)机动车衔接服务圈:以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2-5 km范围,采用机动车换乘城市轨道交通的出行服务圈。该范围换乘方式以道路公交车、私家车为主,辅以出租车换乘。

从以上城市轨道交通三层衔接换乘服务圈可以看出,自行车换乘客流与步行、机动车换乘客流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因此就轨道交通换乘方式而言,三者之间不仅存在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还存在互相竞争的关系。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布的研究,对公共自行车停放系统的规划与建设有很重要的意义。

各类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换乘效率。对于自行车与轨道交通的衔接换乘而言,人们停车后如何更快、更方便的转乘轨道交通是存车换乘规划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诚然,优化停车换乘设施布局模式是提高衔接系统换乘效率的关键。自行车换乘轨道交通衔接设施布局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受轨道交通车站性质的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交通功能一般分为3级:综合枢纽站、枢纽站和一般换乘站。按此分级体系,结合周边的用地功能和交通功能,不同区域和功能分级站点应该在配建自行车停车场时有所选取。

对于城市中心区,由于其用地限制以及交通压力较大,为了避免吸引更多的自行车交通进入城市中心区,不提倡在综合枢纽站设置自行车停车场;在自行车流量较大的生活干道附近的枢纽站和一般换乘站应选择性配建自行车停车场。而在城市郊区,交通状况较好,公交网络密度相对较低,且自行车出行方便、灵活,所以应该尽量在轨道交通城市郊区的站点建设自行车停车场,方便居民出行。

篇9

贵州探狼户外有限责任公司                        

                                     德江体育中心

                                     二零二零年五月

一、绪论

德江县体育馆是一个集体育比赛,健身运动、大型活动、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型场所。作为场馆项目,它是一个有别于单一型功能场馆的综合超大型场馆,其主要特征为场馆构成元素多,科技含量高,无固定服务群体,场馆管理(服务)与场馆经营相互交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因此,静态常规场馆管理(服务)与动态适时场馆管理(服务)有机结合是本场馆项目的基本管理思路,把“5S”(管理、整顿、维护、清洁、看护)工作法渗入准军事化管理中是本场馆项目的基本而主要的管理方法,将其打造“五个中心”(竞技体育中心、体育中心、旅游休闲中心、健康娱乐中心、会展中心),对全面提升德江城市品质具有重大意义。

二、体育场运营方案

(一)德江体育馆概况

德江县体育馆位于城南新区一中前500米处。北邻东风街,东邻国泰路,南北长157米,东西长192米。规划用地面积22006平方米,建筑面积15660平方米,[1]体育用房9040平方米,(其中,配套健身用房1040平方米,地上建筑10080平方米,地下建筑5580平方米。)停车泊位178辆,容积率0.46,建筑密度22.7,绿地率30.2%,薄壳轻钢大跨度结构,主跨192米,总投资1.5亿元。体育馆固定座位可容纳5900个。

(二)经营规划

德江县体育馆共计分为3层,1层为地下停车场:2层为体育中心办公室、体育器材室、室内篮球场、健身房、会议室、羽毛球、功能房、体育协会办公室、空余房间等等:3层为观众看台、乒乓球室、台球室、空余房间等等:

1)1层运营项目

为智能收费停车场,附近居民可以办理长期停车的业务。

2)2层运营项目

(1)体育:2层A区、B区、C区、D区为观众环廊、大平台、观众坐席及洗手间,没有相关用途房间,所以体育方面不可操作。

(2)商业:大平台运营临时移动商店、大型活动展览、商业广告,观众环廊运营临时移动商店和商业广告(楼梯环廊、石柱可做广告)

3)3层运营项目

(1)体育:3层为A区、B区、D区为观众坐席、

(2)商业:房间出租、A区、B区、D区观众看台可做广告。

三、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根据实际利用情况确定,以下为基本设置。

岗位配置:

场馆负责人 1 名

场馆服务人员:领班1名、前台接待人员1名、前台收费人员2名

场馆工作人员:领班1名、工作人员6名

场馆保安人员;领班1名、保安队员4人

场馆保洁人员:领班1名、保洁人员10人

总计人员:25名

四、收费

1.场地租赁为:3000-8000/天(根据活动性质和具体用途确定)。

2.商铺租赁为:50-150元/㎡(根据体育场地理位置实际确定价格)。

3. 篮球、羽毛球运动场收费:日常3元/次,比赛场地租赁为200元。

4. 健身房收费:日常训练租赁为10元/次,(配2个专业教练免费指导)。

5.广告位租赁为:50-200元/㎡(根据体育场地理位置实际确定价格)。

6.台球室按10元/小时收费。

7.乒乓球室5元/次。

8.地下与外面停车场按3/小时结算。

以上租赁不包含水电费、设施设备使用费。

时  间

门票价

会员价

上午场

08:10-13:00

3/次

年卡:365元

半年卡:200元

季卡:120元

下午场

13:00--18:00

3/次

晚  场

18:00—21:30

5/次

五、能耗和物料费用统计

1、德江县体育馆体育场供电、供水能耗统计

按实际负荷运行8小时计算

按一天耗电量:

每天电费:

按一天8小时用水量   立方米

一天水费:

体育场一天水电费总计

保洁物料耗费为:

篇10

    1.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住所。合同的甲方(委托人)为某物业的业主或使用人选 举产生的物业管理委员会,乙方(受委托人)为物业管理公司;

    2.管理项目。即接受管理的房地产名称、座落位置、面积、四至界限;

    3.管理内容。即具体管理事项,包括:房屋的使用、维修、养护;消防、电梯、机电 设备、路灯、连廊、自行车房(棚)、园林绿化地、沟、渠、池、井、道路、停车场等公用设施的使用、维修、养护和管理;清洁卫生;车辆行驶及停泊;公共秩序;房地产主管部门规定或委托管理合同规定的其他物业管理事项;

    4.管理费用。即物业管理公司向业主或使用人收取的管理费。物业管理的收费情况比 较复杂,不同的管理事项,收费标准也不同。有的收费项目是规章明确规定的,如季节性的供暖收费;有的收费项目是同物业管理委员会洽商决定的,如停车场的停车费。这些收费,能明确的都应当在合同中明确规定;

    5.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根据《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的规定,物业管理公司的权利主要有:

    ①有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小区物业管理办法。物业管理公司制订的小区管理办法可以是综合性的管理规章,也可以针对不同方面制订专项规章,例如卫生公约、保安公约等等。物业管理公司制订规章属于对小区管理服务的重大措施,必须经小区业主大会或物业管理委员会认可后,管理规章才能生效。这些管理规章不属于政府行为,没有普遍的效力,只在小区居民范围内具有约束力,其性质属于团体自律性规章;

    ②依照物业管理合同和管理办法对住宅小区实施管理,这既是行使权利也是履行义务;

    ③依照物业管理合同和有关规定收取费用;

    ④有权制止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

    ⑤有权要求管理委员会协助。管理委员会作为房屋所有人和使用人的代表,有责任协助物业管理公司做好工作,对于小区管理中出现的重大事件,或者个别难以解决的问题,物业管理公司可以将情况向管理委员会通报,有权要求管理委员会按照管理规章出面协调和解决,管理委员会应当予以支持和协助;

    ⑥有权选聘专营公司承担专项管理业务。物业管理是多方面的管理与服务,物业管理公司本身不可能具备各方面的管理条件,因此根据管理项目的需要,一部分专项业务必须委托其他专营公司完成。比如将清扫小区衔道和清理垃圾、化粪井的专项工作,转包给清洁公司等单位或人员承担;聘请保安公司承担小区治安管理工作等;

    ⑦可以实行多种经营,以其收益补充小区管理经费。我国的物业管理开展不久,群众生活水平也还不高,不能象国外那样实行物业管理的高收费《在国外物业管理也是微利行业》但又不能沿用传统房产管理“以收定支”的做法,弥补经费不足的办法就是开展多种经营,以经营收益补充管理经费。

    物业管理公司除享受上述权利外,也应承担下列义务:①履行物业管理合同,依法经营;②接受管理委员会和小区居民的监督;③重大管理措施应当提交管理委员会审议,并经管理委 员会认可;d接受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及住宅小区所在地人民政府的监督指导;

    6.合同期限。即该合同的起止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