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能源管理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27 17:31: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园区能源管理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园区能源管理方案

篇1

目前,随着我国各城市不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对于建筑能源的管理已经从原来的单个建筑的管理发展到面向整个城市建筑的能源综合性管理。目前,不管是城市的有关管理部门还是能量使用单位,都需要建立有效的建筑能源管理体系,在对建筑能源消耗监测的基础上进行能源的审计,最终实现建筑的节能。

2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简单的理解就是物与物之间相连的网络。物联网是信息技术和工业化时展的产物。物联网技术主要由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融合而成,能够借助互联网将生活中的一切物品的识别、定位、远程控制和管理等通过专用的传感器设备进行互联互通。物联网技术是对互联网的一种拓展和延伸,是一种在21世纪全面互联互通的智能化网络。在如今,由于不断有各种不同领域的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形成,促进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在智能建筑的能源管理中,应用物联网技术之后,进一步提升了建筑的能源管理能力,节约了更多的能源资源。

3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与物联网的融合

智能建筑作为信息技术在建筑领域广泛应用而产生的一种新型产物,主要是以建筑物为平台,依靠相关的建筑设备和对象,借助智能化的技术,为人们提供一种全方位的舒适的建筑环境,体现了建筑的安全性、高效性、节能性和环保性。时代的发展,对于建筑智能化集成管理就必须对建筑的能源进行管理,将各种系统进行综合、协调和控制,实现对建筑的统一管理,提升建筑内整体的能耗水平的下降。在智能建筑中,能源管理系统的结构主要为三层结构,分别为现场层、网络层和管理层。在现场层中,主要包含的是现场采用的各种设备,如传感器、智能仪表等。在现场层中,通信一般采用的是现场总线标准。网络层则是现场层与管理层之间进行有效通信的桥梁,实现设备的采集指令的发送和采集信息的传送功能。管理层则主要是实现对现场设备统一的监视、控制和管理,并将现场采集到的各种信息数据进行保存,此外,还具备报警功能。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的三层结构,对于实现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与物联网的融合奠定基础。现场层能够采用物联网技术所需的各种智能化设备。网络层能够实现不同方式的通信,满足物联网的远程监控和管理需求。管理层能够有效采用物联网技术中的云计算技术进行数据的处理。在物联网技术与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进行良好融合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对当前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进行分析然后采取措施进行完善,另一方面需要将完善后的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接入到物联网平台,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出物联网技术的优势,实现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

4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中的有效运用实例

物联网技术作为当前最新型的技术,在智能建筑的能源管理系统中,目前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从前文论述可知,物联网技术能够与能源管理系统的三层结构进行有效的融合,在实践过程中,也验证了上述说法。本文以某小区的能源管理系统为例,分析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中的有效运用。

4.1能源管理应用方案架构

某科技园区能源管理应用方案进行分析。其能源管理系统的架构图如图1所示。

4.2能源管理系统功能

在此能源管理系统中,能够按照三层架构模式进行设计,实现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能够对建筑物内的各分项能耗进行计量,例如对水、电、煤气、温度、湿度、冷热流量等信息的采集。(2)对建筑能耗进行公示。在数据采集之后,一方面将数据传入能源管理系统供有关人员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节能措施,另一方面,能够将相关信息借助显示屏显示,方便唤起公众对建筑能耗的关注。(3)对建筑的环境以及重点的设备进行监控。引入相关的传感器设备,实现对建筑内的给排水、空调、照明、电梯等系统的运行进行监控,方便远程进行节能诊断。(4)便于进行能耗审计。(5)对节能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并远程控制有关设备的运行状况。

4.3应用效果

篇2

(一)节能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完善。一是组织领导机构健全。市和各县区政府基本都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节约能源办公室和节能监察机构,充实管理人员,完善工作制度,加强了对节能工作的协调指导力度。二是政策体系健全。市政府先后出台了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能耗统计监测考核实施方案、节能考核办法、节能奖励办法、节能评估审查办法和循环经济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有力地推进了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是激励约束机制健全。严格节能目标考核,将节能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县区、企业和市政府部门、单位,建立节能双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对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实行“一票否决”,每年召开节能考核会议,兑现奖惩。四是节能执法不断加强。市和县区成立了节能监察机构,明确监察职责,规范执法程序,建立了日常监察和专项监察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促进了节能监察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五是节能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制定了《节能降耗预警调控方案》,对重点用能行业和企业区别情况,采取不同调控措施,将能源消耗总量控制在限定范围。2012年共对157家企业实施了预警调控,累计减少用能50.79万吨标准煤。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出台了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的实施意见,培育了胜动集团等一批节能服务公司,在重点用能企业全面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实现了企业节能无风险投资。

(五)节能氛围日益浓厚。加强节能宣传教育,积极开展“节能宣传周”、“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等活动,向公众宣传节能法律知识;充分利用网络、报纸等媒体宣传推广节能先进经验和技术,多方位、多角度宣传节能工作,普及节能知识,提高了公众对节能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节能氛围。

二、节能制度措施

我市节能工作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产业结构不够合理、高耗能行业比重偏大、节能基础工作薄弱等困难和问题,“十二五”节能形势依然严峻,任务十分艰巨,必须进一步增强做好节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完成全年及“十二五”节能工作各项目标任务。

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机构和节能机构建设。市和各县区要充实管理人员和节能监察机构人员,完善工作制度,加强了对节能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监察力度。

二是建立节能预警调控常态化机制。科学制定和组织实施节能预警调控,加强调度跟踪,及时把握能耗异动情况,推动高耗低效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或关停淘汰。

三是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认真落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降耗工作的实施意见,鼓励企业以合同能源管理形式,加快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技术应用步伐。培育一批第三方中介机构,开展节能诊断、节能量确认等工作,进一步完善规范节能服务体系和合同能源管理市场。

四是严格节能评估审查。修订完善《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办法》,提高市场准入标准,规范审查程序,对新上项目进行严格的节能评估审查,从源头严控“两高一资”项目上马。节能监察机构要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节能监察,确保节能措施与能效指标的落实。

五是加快节能科技进步。围绕工业锅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等领域及石化、造纸等行业,加大节能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力度。继续推广实施三个“节能20项”,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高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技术装备水平。

六是强化重点领域节能。抓好重点企业节能。加快推行能源管理师制度,建立完善节能信息系统,实现能耗数据网上直报,加快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培育一批能效标杆企业。推进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工作。加快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全面推行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严格执行营运车辆节能技术标准,加快老旧汽车、船舶报废更新,继续推进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ETC)项目建设。推进公共机构节能改造,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创建活动。

七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编制“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重点培育3个循环经济示范县区、3个循环经济示范园区、30个循环经济示范企业、30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依托示范企业和重点项目,培育完善10大循环经济链条,加快提升全市循环经济水平,为创建国家循环经济城市奠定基础。

篇3

1—9月份,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99.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740.5亿元、利润52.2亿元、利税81.9亿元,分别增长41.5%、52.3%、57.2%和54.4%。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1.1亿元,增长28.6%,其中完成工业投资86.7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22.7亿美元,其中出口1.2亿美元。产销率为98.6%、两金占用比例为17.2%。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前景良好,但产品价格波动较大。石油装备产业产品订单总体较为充足,但石油管材产品市场较差。风电产业处于平稳发展态势,但原材料价格上涨,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光伏产业市场整体低迷,区内大部分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新材料产业发展受产品价格影响波动较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效应逐渐显现,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增长明显。电子信息产业健康发展。

预计全年,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9亿元,其中工业投资123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30亿美元,其中出口1.5亿美元。

二、2012年工作安排

预计2012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0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5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33.3亿美元。2012年主要任务和思路重点:

——把握宏观,了解微观,切实抓好经济运行。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运行走势,掌握各级调控政策变化。加强一线调研,与企业建立信息互通机制,把握微观经济运行情况,协助企业积极应对各种变化,确保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开展主导产业发展情况调查,为领导决策提供有效信息。

——创新驱动,发展三产,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鼓励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培育信息产业。编制信息产业总体发展规划,出台信息产业扶持政策,推动建立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黄河三角洲国际物流港、保税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力度,整合区内物流资源。加大对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努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占比。

——龙头带动,招商补链,加快高端产业集聚。按照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聚的思路,深入实施大企业带动战略,着力培育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新能源、石油装备、新材料、有色金属压延及深加工等六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继续实施骨干企业、成长型中小企业、梯次升级企业、油田存续企业扶持计划。严格执行项目评审制度,搞好节能评估,严把准入关口,筛选一批产业链上的好项目,加快形成集聚效应。督促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倡管理创新,搞好企业培训,提高企业家的综合素质。

——源头控制,监察指导,深入推进节能降耗。严格执行国家、省、市节能有关规定,发挥节能专家库的作用,搞好入区项目节能评估,加强源头控制,杜绝高耗能项目入区;加强对重点用能企业用能状况监督检查,发挥好智能园区用能管理机制的作用,实现科学管理和监测;全面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扩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范围。同时,积极做好企业搬迁工作。

——上传下达,沟通信息,做好企业服务。利用好经信系统和开发区的网站,公布相关政策法规文件,开展政策宣讲,帮助企业用足用活用好政策。搞好银企对接,引进相关金融机构,梳理上市后备资源,帮助企业利用好股市和债市,拓宽融资渠道,协助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解决贷款难问题。帮助企业做好“三争”工作。

三、节能降耗情况

根据节能调度会议预备通知精神及有关要求,10月20日,开发区出台了《关于印发2012年节能降耗预警调控应急方案的通知》,将区内、等12家化工、有色金属、机械铸造行业企业纳入节能预警调控范围。10月24日,启动预警调控C级方案,12家企业必须采取检修、停产等措施,日平均用电量下降20%以上;11月-12月底,启动预警调控A级方案,12家企业采取轮休、检修、限产等措施,月平均用电量下降10%以上。各相关企业也出台了预警实施方案,采取了有效的轮休、检修、限产措施。

下一步,开发区将加大监查力度,加强预警调控,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工作中将主要抓好五个方面:

一是加强预警调控,严格控制能耗增长速度。开发区将会同市电力公司,实时监控调控企业用电情况,对拒不执行应急方案或执行不力的,严肃追究责任,并将责成电力公司对该企业实施停电措施。

二是加大监查力度,加强重点用能企业管理。严格执行《经济技术开发区节能监察工作办法》,组织开发区节能专家库相关专家,对10家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在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用能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另外13家年用电500万千瓦时以上或年综合能耗2000吨标煤以上的企业开展节能监查、指导。

三是加强用电需求监测,推进智能园区建设。以开发区被国家电网列为全国智能园区建设三个试点之一为契机,2012年11月底前初步建立园区、供电公司、企业三级能源管理机制,全面实施电网与需求侧负荷的协调与综合控制,减少企业单位能耗,实现企业用电情况的适时监测。

篇4

一、研究专题和期限

专题一:通用性用能系统综合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

方向1、电机及其系统综合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目标:针对目前电机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载特性不匹配等问题,从电动机、被拖动装置、传动装置系统及管网负荷,进行系统节能优化设计,探索“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完成3家以上节能改造工程,实现节电15-20%,并制定相关标准。

研究内容:电机系统能耗诊断、评估方法研究;专用电机群能耗综合分析软件的开发;电机及其系统节能集成技术研究;电机及其系统群节能工程化实施技术的研究。

研究期限:2*年9月30日前完成研究任务

方向2、燃煤工业锅炉综合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目标:针对量大面广的燃煤工业锅炉存在煤耗高、污染重的问题,开发燃烧与控制系统集成节能技术,探索“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在蒸发量4t/h、10t/h、20t/h典型燃煤工业锅炉上,完成5台以上的综合节能技术应用示范,达到节煤10%以上,制定锅炉运行能效标准,并研制大型无烟煤链条锅炉新产品。

研究内容:现有燃煤工业锅炉节能技术评估与经济性分析;链条锅炉燃烧数值模拟及无烟煤燃烧技术的开发;锅炉及蒸汽系统的优化配置设计;锅炉优化运行管理指导系统及远程监测平台的研制。

研究期限:2*年9月30日前完成研究任务

方向3、余热高效利用技术及能效评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研究目标:为充分利用冶金等高能耗行业的大量余热,采用分级回收、梯级利用的方法,将完整的余热利用系统与分散的区域性热能供应相结合,并建成相应的示范工程,节能效率超过10%,同时开发出高能耗行业能效管理评估软件。

研究内容:1)中低温余热分级回收与梯级利用的能级分析方法,及其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的研究;2)低温烟气余热利用的移动方式热能供能技术的研究;3)高能耗行业能效管理评估方法的研究。

研究期限:2*年3月31日前完成研究任务

方向4、分布式供能系统优化及关键技术应用

研究目标:针对*的气候特点和典型用能场所的能流分析,以及作为电网黑启动的电源点,提出分布式供能系统的优化配置,形成相应的技术规范,并建成2个以上带补燃余热锅炉的分布式供能系统应用示范,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单机容量达到250kW。

研究内容:补燃余热锅炉及系统的优化设计技术研究;适合*用能特点的典型分布式供能系统的优化;用于电网黑启动的分布式电源点优化布局方案的研究。

研究期限:2*年9月30日前完成研究任务

专题二:重点耗能领域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研究与综合应用示范

方向1、清洁高效发电关键技术综合应用示范

研究目标:针对*燃煤电厂为主的现状,为降低煤耗、控制污染物排放,以外高桥发电基地为重点,建成运行效率世界领先的百万千瓦级燃煤机组;在125MW、300MW、600MW和900MW典型燃煤机组上,实施能耗及NOx排放的在线监测与运行管理指导系统,实现机组发电煤耗下降3g/kw•h以上,NOx排放下降50~80mg/Nm3;建成2-3条脱硫废渣建材产品示范生产线,并完成1万平方米以上的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1)百万千瓦级燃煤机组系统节能关键技术的研究;2)燃煤电厂清洁高效运行优化技术的研究;3)燃煤电厂脱硫废渣预处理技术和综合利用成套技术的研究;4)发电厂凝汽器物理阻垢缓蚀关键技术的研究。

研究期限:2*年3月31日前完成研究任务

方向2、电网安全与电力系统节能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研究目标:在发电侧的电站布局和单机容量调整后,合理规划中心城市用电和大机组供电之间的资源配置,以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和降低能耗,并建设相当20MW以上的“能效电厂”。

研究内容:1)电网节能调度的研究,电力系统节能及安全技术的研究;2)用于“能效电厂”建设的节电技术的研究,“能效电厂”发展模式的研究。

研究期限:2*年9月30日前完成研究任务

方向3、大型煤化工生产园区节能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研究目标:针对吴泾传统化工基地,形成以公用工程为主线、集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为一体的园区综合节能示范,开发大型煤化工生产园区节能集成技术,实现化工园区万元产值能耗下降10%以上。

研究内容:1)化工园区公用工程的优化与集成设计、化工装置能源梯级利用技术、园区公用工程信息集成技术与优化调度技术的研究;2)煤化工装置及高炉尾气制氢技术的研究。

研究期限:2*年3月31日前完成研究任务

方向4、典型企业通用性能源系统节能技术集成应用示范

研究目标:在张江高科技园区内,以典型的制药企业通用性能源系统为综合节能对象,形成以蒸汽系统、中央空调系统、压缩空气系统、电机拖动系统和中水回用系统集成优化的示范工程,以及优化运行集中监测平台,实现节能15%以上。

研究内容:通用性能源系统节能集成技术优化应用;关键设备的能耗在线监测与运行优化管理指导系统;通用性能源系统优化运行集中监测平台的研制。

研究期限:2*年9月30日前完成研究任务

方向5、临港新城大型住宅小区新型供热系统研究与应用示范

研究目标:为满足临港新城对居民住宅区建设的规划要求,结合临港新城住宅区所处地理位置的特点,开发太阳能热水系统和空气能热泵热水系统综合应用技术,进行系统集成与产品研发,建立住宅小区应用示范,并编制相关的技术标准和应用图集。

研究内容:屋面太阳能集热器与建筑外观一体化整合设计研究;供热系统优化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供热系统的节能特性与指标分析;供热系统在大型住宅小区中应用的示范推广模式研究。

研究期限:2*年9月30日前完成研究任务

方向6、大型公共建筑综合节能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目标:针对大型公共建筑,建立一套适合*气候特点的实用节能技术集成体系,形成相应的设计及施工导则,并建成节能指标达到65%的大型公共建筑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节能65%的公共建筑设计方法的研究;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及施工标准的研究;建筑的能源监控与保障体系的研究。

研究期限:2*年9月30日前完成研究任务

方向7、港口电能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目标:通过采用港口集装箱场地起重机油改电技术,达到节能20-30%;采用储能技术,节油20%,减少油烟排放50%以上;实现靠港船舶采用岸上供电。

研究内容:大跨度高架滑触线供电技术和跨箱区移动技术研究;用于起重机能量回收的储能技术研究;电源变频转换技术研究。

研究期限:2*年3月31日前完成研究任务

方向8、青草沙水库运行节能和新能源应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目标:针对青草沙水库供水量大,运行能耗大的问题,通过对泵站泵组选型,进出口水流道的优化,高压大功率变频器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提高特大型泵站的运行效率和系统整体运行效率;利用当地丰富的风力资源,探索水源水库与风电场的有机结合。

研究内容:1)大型原水工程输水系统及水泵装置运行节能技术研究;2)滩涂及岸线风电场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期限:2*年3月31日前完成研究任务

方向9、老港卫生填埋场沼气发电集成技术与示范

研究目标:针对污泥在填埋处理后,稳定化过程时间长,产生的大量沼气未资源化利用的问题,通过采用污泥与矿化垃圾混合填埋的方法,开发污泥填埋场沼气管道设计及气体收集技术,并在老港填埋场建成2万立方米以上的沼气发电示范工程。

研究内容:填埋场导气系统研究;污泥或改性污泥模拟填埋场稳定化过程研究;填埋场沼气性质及产量与填埋时间关系研究;填埋场沼气净化系统与发电系统研究。

研究期限:2*年9月30日前完成研究任务

方向10、乘用车回收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研究目标:为加强汽车制造业的资源循环利用,针对*汽车行业的实际特点,从产品设计、制造、报废、再制造等环节,进行乘用车回收利用体系的系统化研究,并建成产业化示范,其可回收利用率达到90%,同时研制出用于零部件拆解再利用的一系列测试、生产设备,并提出相应的方法和标准。

研究内容:乘用车绿色设计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乘用车零部件再制造关键共性技术研究;零部件再制造产品体系规划与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决策支持研究。

研究期限:2*年9月30日前完成研究任务

专题三:淀山湖蓝藻水华控制与预警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研究目标:结合国家太湖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围绕淀山湖蓝藻水华预警、控制、湿地恢复及对策,开发蓝藻控制应急处理处置成套技术,建立预警预报示范平台,形成相关技术体系,提升淀山湖水环境管理能力。

研究内容:(1)开展淀山湖蓝藻水华预警预报技术研究,初步建立淀山湖蓝藻水华预测预报示范平台;(2)开展淀山湖蓝藻水华控制研究,建立湖区生态修复、内源控制等综合示范工程;(3)研发淀山湖湖滨带污染控制与生态恢复技术,建立湖滨带水陆联合污染控制生态恢复技术体系,开展湿地修复技术集成和工程示范;(4)研究建立跨省市生态补偿、协调机制和联合水污染控制对策;建立淀山湖蓝藻水华预警和控制技术评估体系和平台。

研究期限:2*年9月30日前完成研究任务

二、申请方式

1、本指南公开。凡符合课题制要求、有意承担研究任务的在*注册的法人、自然人均可以从“*科技”网站进入“在线受理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及下载相关表格《*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版)》,按照要求认真如实填写。

2、申报单位应具备较强技术实力和基础,具备实施项目研究必备条件,具有实施项目必需的研究开发设施及匹配资金(企业牵头申报的匹配资金不能少于1:1);鼓励以产学研联合方式申请,多家单位联合申请时,应在申请材料中明确各自承担的工作和职责,并附上合作协议或合同。

3、课题责任人年龄不限。鼓励通过课题培养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作为课题责任人和主要科研人员,同期参与承担的863、973、国家科技攻关和*市重大、重点科研项目数不得超过三项。

4、本专项课题的申请起始日期*年6月20日,截止日期为*年7月11日。课题申报时需提交书面可行性方案及其附件一式4份,并通过“*科技”网站提交可行性方案和其他所有表格。书面可行性方案集中受理时间为*年7月7日至7月11日,每个工作日上午9:00—下午4:30。所有书面文件请采用A4纸双面印刷,普通纸质材料作为封面,不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

5、已申报今年市科委其它类别项目者应主动予以申明,未申明者按重复申报不予受理。

6、网上填报备注:

1)点击连接可进入《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申报页面;

2)首次登录必须选择“初次填写”转入申报指南页面,点击"专题名称"开始申报;

3)有关操作可参阅在线帮助。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中央、及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把节能降耗作为实现市委、市政府“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富民强市”战略、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结构的重要抓手,坚持源头控制与优化存量、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相结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局面,推进工业节能降耗工作,确保完成年全市工业节能降耗目标,推动市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及重点工作

“”期间,市工业战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号)和及市委、市政府关于节能工作的部署要求,节能降耗意识不断强化,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各项节能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全市工业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据测算,五年间,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预计累计下降38.5%,较节能目标多降8.5个百分点,全面超额完成“”工业节能降耗目标任务,为全市确保完成“”GDP能耗下降28%的目标做出了重大贡献。

期间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大幅下降,主要得益于大量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技改工程的实施。期间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的空间变小,加之系列重化工项目投产,节能难度加大。为此,开局之年,工业节能降耗工作绝不能有丝毫放松。

根据年度节能工作要求,结合市工业节能工作实际,确定年市工业节能目标为: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5%。

(一)科学确定工业节能目标,严格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行政问责制。根据各旗县区、稀土高新区及各重点用能企业经济发展实际,科学确定并将工业节能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地区和重点用能企业。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及各旗县区、稀土高新区工业主管部门要加大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节能措施落实情况评价考核和督查力度,严格实行节能行政问责制;对耗能量大、目标落实不到位的企业,按照分类管理原则实施重点挂牌督办;实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在国家千家企业和重点用能企业已实施的基础上,今年将扩至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及以上其他重点用能企业。

(二)积极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年重点关闭淘汰列入计划的炼铁产能60万吨、电石产能8.5万吨。着力实施主城区“三片一线”两高企业的治理,继续加大清理和淘汰能耗高、污染严重、安全隐患突出的落后生产能力,为新上项目腾出用能空间。各地区要严格按照和市统一部署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淘汰落后工作方案,明确责任,确保淘汰计划的按期实施。同时,各重点用能企业要在2010年用能设备普查工作基础上,按照相关要求,限期分批淘汰落后用能设备。

(三)狠抓节能技术改造。一是积极推进市传统产业装备水平的改造提升。通过对钢铁、电力、有色等高耗能行业生产工艺和生产装备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有效降低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实现市传统产业投入产出效益的大幅提升。二是着力推进重点用能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工程,加快成熟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年继续组织实施30项重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以国家“十大节能工程”为导向,围绕工业锅(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系统节能)等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大力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积极组织申报一批重大节能技改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政府财政补贴和奖励资金支持。

(四)采取合同能源管理等多种方式,加强节能技术产品的应用和推广。根据国家和节能工作安排,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社会融资、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引导一批节能服务机构和公司开展节能技术产品的应用和推广示范,加大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力度,在钢铁、有色、电力、化工等行业组织实施一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使企业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最终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同时,加强节能服务体系建设,扶持培育市专业化的节能服务机构,搭建节能服务平台,促进节能先进实用技术在企业的快速推广。

(五)切实推进企业节能行动。工业企业是工业节能降耗的主体,是工业节能目标任务的最终承担者。工业各项节能措施能否得到有效落实,事关工业节能目标能否如期实现。由此可见,进一步加大工业企业特别是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一是提高重点用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新技术、新工艺的广泛应用,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二是继续全面推进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审计和节能规划编制工作。年,组织完成重点企业能源审计10家。三是全面开展企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提高节能基础管理水平。重点落实国家《重点耗能企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实施方案》,指导企业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结合实际、注重实效,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原则,对照国家公布的钢铁、电解铝等22项主要工业产品能耗限额,积极开展能耗限额核查和对标活动,对产品超限额的企业及时提出整改措施,限期进行改造。培育10家先进节能降耗示范工业企业;选择部分年用电1000万千瓦时以上重点用电单位开展电平衡测试试点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推开。

(六)全面推进实施循环经济示范工程。一是依托现有的两户国家级和四个级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单位,建设一批既有行业代表性又有地区特点的循环经济深加工产业示范工程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示范工程,使之成为全市推广工业循环经济的典型发展模式。今年将重点培育包头装备制造园区、包头特钢产业园区、包头九原工业园区,使之尽早成为循环经济试点园区;支持东方希铝、神华煤化工等企业申报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二是重点抓好粉煤灰等工业固废物的综合利用。年继续围绕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重点组织实施30个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积极落实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税收、财政扶持等优惠政策。同时,加强粉煤灰用、排灰市场的管理,为粉煤灰综合利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粉煤灰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5%以上。三是加快余气、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积极推广高炉煤气回收利用,重点推进包钢集团TRT扩能改造、冀东水泥余热回收等节能项目建设,积极鼓励支持热电联产。

(七)加强节能基础工作。进一步完善工业节能降耗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健全完善覆盖各旗县区、稀土高新区及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管理信息平台,加强节能指标监测和运行分析工作;加大节能培训力度,开展旗县区、稀土高新区及重点用能企业节能基础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等的培训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提高对做好工业节能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年是全面实施节能目标任务开局之年,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要充分认识年节能工作对确保全面完成工业节能目标的重要基础性作用,多措并举,采取更加有力、更加有效、更加扎实的措施,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成效,千方百计确保节能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不断加大节能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在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节能资金对市节能技改项目支持的同时,不断加大市本级节能专项资金的投入,带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节能领域;各旗县区、稀土高新区及各重点用能企业要加大节能资金投入,提高节能所需资金的保障水平。

(三)建立健全节能监察机构,加大节能监察队伍建设力度。按照要求,进一步加快旗县区节能监察机构的组建步伐,并在工业企业相对集中、能源消费量相对集中的地区先行开展试点,条件成熟后在全市范围内逐步推开,逐步形成政府节能管理、执法监察和节能服务三位一体的节能管理体系。同时,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促进市节能管理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

(四)严格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各地区、各部门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号)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有关要求,对在市范围内实施的固定资产投资(含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必须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并将其作为各地区和相关部门核准、备案的前置条件,严把项目入口关。对未进行节能审查或未能通过节能审查的项目一律不得核准、备案,从源头上杜绝能源的浪费。对擅自批准项目建设的,要依法依规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篇6

《重庆市节约能源条例》实施六年,已无法适应当今的节能形势,需尽快修订完善。节能奖励支持力度有待加强,目前重庆市市级节能项目奖励资金额度明显低于国家奖励额度,不利于提高企业实施节能项目积极性。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有待优化,目标的下达必须基于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方法对企业节能目标进行分解,才能使企业存在一定的节能空间。节能监察监测有待强化,相关标准需进一步制定修订。

2重庆市工业节能的总体途径

2.1强化分类指导的节能途径

按照五大功能区的发展定位、产业布局及资源禀赋,科学分解节能目标,实行分类指导。城市发展新区作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战场,分解节能指标要考虑到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作为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区,要督促其通过转型升级,降低区域内能源消耗。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作为生态涵养和保护的核心区,要严格控制能源消耗量,明确限制发展的产业。

2.2完善统计监测预警的节能途径

依托重庆市云计算产业,运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及大数据技术,建设能耗在线监测平台,实现对企业用能过程的信息化、数字化和精细化管理。加强预警预测,定期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数据公告,并在主流媒体上加大宣传力度。

2.3健全工业节能的市场化途径

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在火力发电、水泥、电解铝等行业及宾馆、商场等大型公共建筑开展试点工作。开展节能自愿协议的宣传推广工作,提高全社会对节能自愿协议的认识。深入研究基于节能量交易的许可制度、能效证书制度等指标分配机制,探索开展重庆市节能量交易工作。

2.4完善法律监督和标准体系

加快制(修)订《重庆市节约能源条例》、《重庆市循环经济条例》等地方法规和《重庆节能监察办法》、《重庆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约能源评估和审查办法》等办法。继续制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扩大标准覆盖的产品范围,及时修订提高标准技术指标。开展节能服务产业重要技术标准研究,制定节能服务标准。

3加快推动重庆市工业节能的几点建议

3.1继续实施工业节能重点工程

以锅炉(窑炉)节能提升工程、电机能效提升工程、余热余压利用工程、能源管控中心建设工程、污染严重企业环保搬迁工程、节能环保产业园区示范工程、园区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工程、“城市矿产”基地建设工程、节水示范工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十大工程为重点,继续开展工业领域节能工作。

3.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三大优势产业,培育新材料、生物、新能源三大先导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重点支持对产业升级带动作用大的重点项目和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3.3积极推进能源替代工作

研究制定煤炭消费减量管理办法,实行目标责任管理。产能过剩行业耗煤项目实现煤炭等量或减量替代。逐步推行以天然气或电替代煤炭,鼓励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大力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加大对渝东南地区页岩气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在做好环境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有效利用风能资源,合理规划风电项目。积极推进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在秸秆、林木废弃物集中的区县布局一批生物质能发电工程。

3.4加强节能评估与审查

对新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严格准入,新建高耗能项目能效水平未达到国家先进水平的一律不予通过节能审查。强化能评在控制能耗增量方面的约束作用,将节能评估文件和审查意见作为前置性条件,未经节能评估审查和未通过节能评估审查的项目,一律不得审批、核准和备案,不准开工建设;对建成后未通过验收的项目,一律不得投产。加强能评后期监管,对已建成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措施落实情况和实际能耗、能效指标进行监督检查。

3.5严格落实目标责任

实行节能目标及总量控制目标完成情况的过程监管,对完成目标困难的区县(自治县)要及时启动预警调控方案,制订具体行动计划,确保目标的实现。实施节能减排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未完成节能目标区县的有关负责人不得评优树先和提拔重用,暂停对该区县(自治县)新建高耗能项目核准和审批,暂停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

3.6完善和落实财税优惠政策

完善节能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强资金使用的跟踪协调,实行专款专用,确保资金的规范使用。完善市级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政策,根据合同能源管理推广情况,确定并及时调整年度奖励资金额度。结合五大功能区的划分,探索建立财政对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贯彻执行国家在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及循环经济方面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对取得节能、节电、节水显著效果和从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企业、单位,依法依规给予税收优惠。落实节能服务企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3.7拓宽节能项目融资渠道

篇7

为确保全面完成年节能目标任务,实现“十二五”节能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年下半年节能工作的通知》,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当前节能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今年以来,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把节能工作作为推动转方式调结构、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大措施,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当前节能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节能形势依然严峻。一是能源消费能耗反弹压力较大。去年下半年以来,部分区市和企业通过采取轮休、检修等调控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能源消耗的快速增长,但全市能源消费总量增速仍然过快。年我市综合能源消耗为3960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84万吨标准煤,增幅为10.73%,同比增量和增幅均为“十一五”期间最高。同时,由于“十一五”末期,全市针对高耗能项目采取了严格的控制政策,一些新建项目产能未能得到完全释放。随着“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完成,部分高耗能产品市场需求旺盛,这些项目产能将集中释放,带来能源消耗的急剧增长,给节能工作带来很大压力。二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以及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较低,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总体水平偏高。三是有些行业产品单耗上升。由于企业出现成本上升、库存增加、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等不利情况,导致生产规模效益下降,部分行业产品单耗有所上升。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继续把节能减排作为调结构、扩内需、促发展的重要抓手,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坚定信心,采取更加得力的措施,扎扎实实抓好当前节能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全年各项节能目标任务。

二、深入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排

建筑领域要强化新建建筑节能管理,严格施工现场和工程质量监管,确保施工阶段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97%以上。加快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分解落实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任务。实施好“节能暖房”示范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确保完成120万平方米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推广任务,建设一批地源热泵、太阳能光电、光伏与LED结合照明示范项目。积极开展绿色建筑星级评价标识工作。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智能建筑。交通领域要组织交通运输企业深入开展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实施交通运输节能示范项目,重视发展公共交通,推广交通节能技术产品。根据省交通运输厅工作计划,继续加大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工程建设力度,完成下达的年度计划任务。积极推广甩挂运输,完善甩挂运输工作标准和流程。强化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开展市直机关厉行节约情况监督检查。积极推广应用节能技术产品,推进既有机关办公楼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年底前完成市政府集中办公区更换T5型节能灯项目。

三、加快建立并适时启动节能预警调控长效机制

各区市要超前把握,制定预案,做到提前指导、提前干预,要建立市场化、常态化机制,避免出现临时应急现象,要掌握工作主动权,防止调控大起大落、激化矛盾。要建立并适时启动节能预警调控长效机制,严格执行“三不一对标一协商”原则和“六项调控标准”,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科学规范的预警调控长效机制。对节能进展达不到要求的区市,有关部门要及时进行约谈。通过实施节能预警调控,推动高耗低效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或关停淘汰。要进一步完善差别电价政策实施办法,加大差别电价实施力度,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四、着力实施好重点节能项目

按照国家有关部委要求,认真做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节能技改财政奖励项目申报工作,指导企业组织高质量、高水平、效果好的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要建立项目申报责任追究机制,对项目申报过程中弄虚作假或经审计、检查等发现严重问题的项目,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切实保证项目申报和实施质量。强化对市财力投资节能和循环经济项目的监督管理,确保按计划实现节能效益。继续公布先进节能技术、装备和产品推广目录,加快高效节能电机推广应用。

五、大力发展节约型产业

积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充分发掘结构节能潜力。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力推动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确保今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要以培育节能环保示范项目、企业和产业基地为抓手,加强规划引导,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推动银企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投入。强化对节能服务机构的管理,推动用能企业、合同能源管理公司、担保公司和金融机构加强合作,搭建合同能源管理实施平台,支持一批符合条件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依托实施太阳能行业联盟标准,推进太阳能行业联合、兼并、重组,鼓励企业走出去,开拓国外市场。大力实施“工业绿动力”计划,在工业领域推广应用太阳能锅炉。要加快学校应用太阳能集热系统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按期完工并投入使用。加强节能产品认证,扩大节能产品认证范围,鼓励推广使用节能认证产品。支持太阳能、节能灯、节能电梯、电机生产企业参与国家招投标,争取纳入国家财政补贴推广范围。

六、狠抓重点企业节能

深入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审计,查找用能薄弱环节,挖掘节能潜力。督导重点用能企业,加快开展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企业节能降耗。完善重点用能企业能耗数据网上报送制度,开展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填报工作。抓好能源管理师资格考试培训工作,确保完成省节能主管部门下达的培训和考试任务。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扩大能效对标范围,培育一批能效标杆企业。推进节能标准化工作,完善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机制,制定行业实施指南,加强体系评价认证管理,在重点用能企业中推广能源管理体系。

七、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各区市和相关企业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制定好实施计划,争取尽早完成任务,尽可能多淘汰落后产能。对要拆除的落后产能,特别是炉窑等大型设备,要列出工作进度,安排资金,派出队伍,确保安全。要切实采取措施,防止落后产能转移搬家,坚决使其退出市场。支持有条件的区市和企业提高淘汰标准,扩大淘汰范围。坚持疏堵结合,引导企业转产转型、兼并重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建立淘汰落后产能月调度制度,加强督查考核,确保列入今年淘汰计划的落后产能按时拆除主体设备、生产线,严格组织好核查验收。总结推广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妥善安置职工,维护社会稳定。抓好高耗能落后电动机、锅炉等机电设备淘汰改造,切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八、切实强化依法节能

严格落实节能法律法规,加强节能执法监督检查,把节能监察与帮促服务相结合,日常监察与专项监察相结合。突出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重点用能单位,集中开展以能源利用状况、节能法律法规和标准执行情况、公共机构和公共建筑依法用能情况等为重点的节能监察活动。要深入组织开展能耗限额和淘汰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专项监察,对超标企业执行惩罚性电价。加强对营运车船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执行情况专项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经限期整改仍达不到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的,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各区市要进一步完善节能评估审查机制,把节能评估审查作为审批、核准项目的前置性条件,与能耗增量控制和节能预警调控结合起来,加大能评审查监管力度。开展节能评估审查专项督查行动,从源头控制高耗能行业盲目扩张。

九、深入发展循环经济

组织落实《市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大力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建立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用好循环经济专项资金,支持实施科技研发、产品示范与推广和重大循环经济项目。扎实做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推动报废机电设备、电线电缆、家电、汽车、手机、铅酸电池、塑料、橡胶等重点“城市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扩大再利用产业规模。抓好再制造工作,支持报废汽车、工程机械和矿山机械零部件、废旧硒鼓、轮胎翻新等重点再制造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更多再制造产品列入国家《再制造产品目录》。强化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工作,董家口临港产业区和平度新河化工基地等园区要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合理安排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布局,努力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提高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促进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利用和城市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综合利用,扎实做好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大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加快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大清洁生产工作力度,强化咨询服务机构管理,鼓励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确保全年完成40家单位的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任务。

篇8

关键词:铁路物流基地;节能评估;节能措施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8017203

1引言

近年来,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与先进国家相比,能源利用效率仍有待提高。节能评估作为促进能源资源合理配置的前置和独立的行政许可 [1],可为提高项目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提供科学支撑[2],具有重要意义。

2项目概况

既有物流基地由车站和物流园组成,既有耗能设备包括门式起重机、内燃叉车、装载机、内燃调机等。项目改建内容包括延长货物线,新建办公楼、物流客户办公室、站台货位,优化调整各园区作业内容等。新增耗能设备包括正面吊、照明供电设备、暖通空调设备等。

3节能评估内容

该项目节能评估内容包括既有主要耗能设备评估、建设方案节能评估、节能措施评估、能源利用状况测算及能效水平评估、能源消费影响评估等,涉及项目行车组织、线路、电力、房建、暖通空调、机务、机械设备、给排水、通信、信息等方面。其中主要耗能设备评估、节能措施评估为评估要点。

4节能评估要点分析

4.1既有主要耗能设备评估

该项目为既有物流基地改扩建项目,存在利用既有耗能设备情况,主要为既有装卸机械和调机,因此节能评估过程中要对既有耗能设备进行详细梳理,明确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购置时间、单位能耗等详细数据,在此基础上分析既有设备存在的问题,评估利用既有设备的可行性并提出设备更新建议。

4.1.1既有装卸机械评估

该项目中既有装卸机械包括门式起重机、内燃叉车、装载机、抓料机、扒料机等,设备情况见表1。

由表1可知,既有装卸机械设备存在以下问题:一台龙门吊购置于2001年,2台叉车购置于2003年,O备生产时间较早,使用时间较长,建议物流基地及时更新机械设备,提高设备能源利用率;既有叉车为内燃叉车,能源利用率较低,建议采用电瓶叉车替代内燃叉车,节约能源。

4.1.2既有调机评估

该项目利用站内既有ND5内燃机车担当调车任务。根据预测运量,既有调机数量可以满足运输需求,并且利用既有调机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同时,ND5调机为机务段常规配属机车,可充分利用机务段既有维修养护设备,便于管理。国内主要调机内燃机车技术性能对照见表2。

由表2可知,ND5机车装车功率高,牵引电机功率高,单位能耗相对较高;同时ND5机车购于20世纪80年代,使用时间较长,相对于新型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其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能效水平较低,建议根据相关政策、行业发展情况以及铁路局、机务段机车配属、运用情况,及时更新,选用符合要求的节能型机车担当调车作业任务。

4.2暖通空调设施节能评估

4.2.1供暖

该项目位于严寒地区,具备集中供暖条件,设计采用集中供暖,热源引自市政管网,采用散热器采暖。集中供暖是一种经济节能、安全环保的供暖方式,评估认为项目热源及供暖方式设计符合《铁路工程节能设计规范》(TB10016-2006)。

4.2.2通风系统

项目尽可能采用自然通风,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卫生要求时,采用机械通风。机械通风一般采用轴流风机,设计文件中未明确风机型号及能效指标,评估建议在下阶段设计中要根据《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761-2009),选用1级能效设备,以利于节约能源。

4.2.3空调系统

项目在分散房屋设置分体舒适性空调,集中办公房屋设置中央空调系统。项目设计文件中未明确空调系统型号和能效等级,评估建议在下阶段设计中根据《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2021.3-2010),选用达到1级能效水平的空调器,以利于节约能源。

4.3供配电系统

供配电系统主要能耗来自于变压器损耗和供电线路损耗。评估过程中应对设计采用的变压器能效等级进行确定,应选择先进的符合1级能效的变压器。新建的变电所应靠近负荷中心设置,根据用电负荷特点,选择相应容量的电力变压器,变电所设置集中无功补偿装置,这些措施均有利于降低变压器损耗。选用适当的电缆类型,合理布设物流基地内暖通、电力、通讯和照明等用电设施供电线路,可以有效降低线路损耗。

4.4节能措施评估

节能措施评估可分为设计采取的节能措施评估和能评阶段采取的节能措施评估两个部分。

4.4.1设计采取的节能措施

设计采取的节能措施应符合《铁路工程节能设计规范》(TB 10016-2006)、项目所在地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该项目设计主要采取了以下节能措施。

(1)物流基地布局规划设计中,将相容性较好的功能区进行整合,避免货物运输的迂回和倒流,提高物流基地的整体效率。

(2)车站在满足作业需要的前提下,合理进行总平面布置,保证物流基地内运输与搬运总距离最短,减少机车的走行距离[3]。

(3)合理选择建筑材料,选择良好的建筑朝向、房屋体型,控制不同朝向墙体窗墙比,有效降低建筑物能耗。

(4)合理选择电源、热源和水源。

(5)在满足需求的条件下,充分利用既有设备,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新增用电设备选择节能型产品,降低设备能耗。

4.4.2能评阶段节能措施评估

能评阶段应根据设计文件内容,从节约能源角度提出建设方案调整建议,设备选型建议,逐条分析计算各项节能措施的节能效果,并对节能措施的经济性进行分析。能评阶段提出的节能措施应具体、明确、有实操性[4]。

本次评估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提出以下节能措施。

(1)建议室内照明光源采用LED照明技术。

(2)建议选用S15型变压器作为项目变压器,降低变压器损耗。

项目能评阶段节能措施效果见表3。节能措施年节能效益20.614万元,新增投资65万元,投资回收期为3.15年,投资回收期小于6年,满足《中国铁路总公司节约能源管理办法》(铁总计统[2015]186号)的要求,节能措施经济可行。

5结语

在节能评估报告编制过程中,除本文所述主要用能设备节能评估和节能措施评估这两项重要内容外,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能源管理方案评估、能效水平评估以及新增能源消费对项目所在地的能源消费影响分析等内容也是节能评估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5],在编制节能评估报告过程中,应按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指南》要求,紧密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评估重点,并注意报告结构完整和内容全面。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国家节能中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14.

[2]张铁亮,周其文,王敬节.能评估中能效水平分析方法及应用[J].能源与环境,2015(3):81~84.

[3]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工程节能设计规范:TB10016-2006[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07.

篇9

一、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主题

全省节能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节能有我,绿色共享”。低碳日活动主题是“工业低碳发展”。

二、宣传形式

采取媒体宣传、网络宣传、事迹报告会、专题讲座、宣讲团巡讲、技术交流会、展览展示会、现场体验活动、悬挂宣传条幅等多种形式,开展广泛宣传报道,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宣传内容

(一)开展节能低碳主题宣传活动

通过宣传展示、技术交流、互动体验等方式,积极宣传节能文化、普及节能知识、提升全民意识,培养广大民众勤俭节约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深入报道企业先进技术及典型案例,推广节能新技术和高效节能产品。责任部门:省发展改革委

(二)开展节能低碳进校园行动

以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为重点,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开展贴近学生、形式多样的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实践活动,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及科学知识,培育生态文明意识,推动形成勤俭节约人人尽责、节能减排人人担当、绿色环保人人作为、生态文明人人践行的校园新风尚。

在青少年中大力宣传生态环保理念,普及节能低碳知识。在青年中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创新创效活动,组织发动优秀青年走近青年志愿者、青年环保组织和学生社团开展宣传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和短视频、动漫等新媒体手段,倡导低碳生活理念,营造节能环保氛围。责任部门:省教育厅、团省委

(三)开展节能低碳科普宣传行动

广泛开展节能减排低碳科技示范活动,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节能与低碳新技术和新工艺,推动相关产业的低碳升级改造,引导全社会把使用节能减排创新产品作为一种自觉行动。责任部门:省科技厅

(四)开展节能低碳进企业行动

积极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吉林实施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7-2019年)》,大力宣传并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以多种形式在工业企业、园区宣传一批绿色制造企业的重大技术、典型模式以及标志性产品。重点宣传普及工业领域节能低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相关知识,引导企业职工自觉参与节能低碳行动,形成良好的绿色发展氛围。组织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单位从自身推动工业低碳发展的实际出发,在全省低碳日前后开展各具特色的工业低碳发展经验宣传和交流活动。

督促国有企业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高耗能、高污染工艺与装备,发展低碳、清洁、高效能源,推广节能减排降碳新技术、新工艺,持续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带头履行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的社会责任。指导省属国有企业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开展节能、节水、节地及减碳等活动,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加快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切实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国有企业建设。

组织开展“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将生态文明作为职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绿色生活行动,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围绕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组织开展“我为节能减排作贡献”活动,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开展以“三比一降”(比创新、比技能、比管理、降能耗和排放)为主要内容的对标竞赛活动,促进完成重点行业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责任部门:省工信厅、省国资委、省总工会

(五)开展环境保护宣传行动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全面贯彻落实《“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及新《环境保护法》,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推动绿色发展,努力实现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充分利用节能宣传周活动引导全民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积极弘扬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理念,通过创新开展全社会宣传教育活动等方式,促使公众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当中来。责任部门:省环保厅

(六)开展建筑节能低碳宣传行动

开展建筑领域节能与绿色建筑宣传,引导绿色生活方式及消费。积极宣传更高水平建筑节能标准,提高建筑门窗等关键部位节能性能要求。重点宣传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的特点,引领节能建筑新标杆。加大绿色建筑宣传力度,推广绿色建筑使用技术、产品和高效运行管理措施。结合旧城更新及环境整治、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及危房改造等工作,宣传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加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宣传力度,提高运行效率。积极鼓励公共建筑建筑业主及使用人开展能效对标,引导公共建筑物业管理单位设置能源管理岗位,聘任能源管理专业人员,实施专业化用能管理。鼓励农村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居住建筑按《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T50824)、《绿色农房建设导则》(试行)等进行设计和建设。加强农村建筑工匠技能培训,提高农房节能设计和建造能力。积极研究适应农村资源条件、建筑特点的用能体系,引导农村建筑用能清洁化、无煤化进程。责任部门:省住建厅

(七)开展交通节能低碳宣传行动

大力宣传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成效,充分利用视频、微信、海报等多种方式,在车、船、路、港领域宣传交通运输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动节能低碳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进港口电能替代和公路绿色拌和站。积极鼓励支持共享单车,倡导公众绿色出行文明出行,营造绿色交通氛围。责任部门:省交通运输厅

(八)开展节能减排农村行活动

大力推广农村沼气、清洁炉灶和秸秆综合利用等技术,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加快推进节水农业,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强化畜禽水产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开展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为主的农业清洁生产示范,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加大技术咨询和宣传培训,引导农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提高节能意识。责任部门:省农委

(九)开展商务节能低碳宣传行动

以“创建绿色商场,推广绿色技术,促进绿色回收”为重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流通领域宣传活动。加大绿色商场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鼓励流通企业按照《绿色商场》标准促进绿色供应链建设,采购绿色商品,开展节能产品促销,在营业场所布置节能环保宣传标识标语,引导绿色消费行为。鼓励流通企业使用节能技术、产品、设备开展节能改造,组织节能技术产品设备供应商与流通企业对接,举办节能技术交流会、改造案例分享会等,促进流通企业发现节能机会,挖掘节能潜力。举办社区绿色兑换活动,采取散发宣传册、图板展示和技术人员现场专题讲座等方式,增强社区居民对再生资源回收的认识。责任部门:省商务厅

(十)开展媒体宣传专项行动

组织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媒体以新闻、专题、访谈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节能低碳理念和知识,宣传接地气、贴近性强的节能低碳技术,发挥新闻媒体作用。责任部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十一)开展节能低碳进机关行动

积极发挥公共机构在节约能源资源中的表率作用,深入宣传贯彻《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三五”规划》,组织各级各类公共机构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节能宣传活动,带头普及节能常识,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促进资源循环利用,践行垃圾分类,倡导低碳出行,共享绿色环境,推进节约型机关、节约型医院、节约型校园创建活动,培育崇尚节俭的社会风尚,厚植绿色生态文化,充分发挥公共机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社会深入、持久、自觉行动,以高效的能源资源使用效率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责任部门:省管局

(十二)开展建设美丽家园行动

在城乡妇女和广大家庭中持续倡导节俭养德、低碳环保理念,引导妇女从自己做起、从家庭做起。身体力行传播绿色发展理念,影响他人、奉献社会,携手共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吉林。充分发挥妇联系统所属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作用,开展节能低碳、绿色生活、节俭养德等方面的宣传和教育,从而增强妇女和家庭保护生态、节俭节能、低碳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责任部门:省妇联

(十三)开展低碳发展宣传行动

贯彻落实《国家“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和《吉林省“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积极宣传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低碳发展的必要性,培育绿色低碳发展意识,选择优秀案例展示工业低碳发展成果和成功经验,推动工业企业和相关单位开展低碳行动。各低碳试点单位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在全省低碳日前后开展宣传和交流活动。责任部门:省发展改革委

四、具体要求

(一)加强领导,协同配合

全省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涉及部门较多,宣传覆盖面较广,任务艰巨而繁重,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领导,精心谋划,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全面开展好本地区、本领域的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

篇10

本文,我就扬州市智能园区项目若干实例加以浅析,分析智能电网园区系统,首先我介绍一下智能园区概念,以便大家对智能园区项目的功能运用及对用户、供电公司、区域管理员所产生的积极意义有所了解,对用电检查工作带来的突破性进展。

关键词:智能园 系统实际运用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智能园区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在扬州市选取20家不同产能企业组合成扬州市智能园区,目的是企业生产产品不同,从而对电力负荷需求不同,利用深入到用户内部的分类用电信息采集和控制手段,细致掌握企业负荷特性,借助园区需求响应及负荷平衡模型,引导园区内企业更为科学、经济、安全和高效地利用电能,使电网负荷能够以园区为单位实现“削峰填谷”,提升区域负荷平衡能力,提高电网设备利用率,提高电网能效水平。

我们提出的园区用户需求响应模块是通过通信技术等手段实现园区区域间,园区和供电公司间的实时互动。系统通过交互网络将园区20家企业网络接入电力公司侧网络,在电力公司和园区企业之间建立起一个基于TCP/IP协议的数据通道。系统包括智能园区用电信息采集与控制平台、智能用电信息互动平台及智能用电信息共享平台三个部分。

以扬州市智能园区为例,我们来看一下,通过智能园区负荷管理控制手段实现为企业带来的直接间接经济效益、为用电检查人员提供的方便及时的检查数据和系统化、智能化用检方法,为区域电网提供的更为稳定的负荷及所产生的经济、社会多重效益。

所提供企业为真实企业,为保护企业隐私,笔者模糊部分企业名称,只提供数据供大家有直观的认识。以下案列中供电公司方设备称为主站设备,园区管理机构和企业分别称为一级和二级(末端)终端设备。

案例一: 2013年6月,用电检查人员正常对A企业进行常规巡查,发现企业生产量并不大,很多机组闲置,人员放假,但是该企业的电费支出并没有减少。A企业为扬州市轻工企业,产品单一,生产任务较为平衡。用检人员通过长期数据分析,了解企业实际生产状况,建议企业可以通过终端平台手动调节企业峰谷负荷占比,以达到节约企业自身电费并将峰时负荷可在区域内转让给其它企业(结合案列三)。达到了不影响企业生产和电网平稳的情况下将企业实际电费支出减少,最大化了企业经济效益。

我们让主站发起系统召测,(召测的定义:超级集中器根据召测指令周期性的将数据文件发送至智能交互终端,并由终端通过接入服务器上传至位于电力公司的应用服务器,智能交互终端解析数据报文并将其直接应用于客户端的相关业务功能。召测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位于供电公司侧的主站发起,二是由位于用户侧的智能交互终端发起。)测得数据为企业当月监测用电量为1214743kwh,平时用电量为489236kwh,峰时用电量为489400kwh,谷时用电量为397156kwh,用电峰谷比为1.83,电费估算为58万,平均电价为0.869元/kwh。

此时我们发现如果通过手动条件峰谷负荷占比可以降低企业峰时用电量,将电量转为谷时。

如上图,我们将峰时电量调低,谷时电量调高,从左上角的企业符合曲线图可以看出,在12:00-16:00高峰时段,A企业实际电量降低,通过系统估值计算,峰时电费降低了26400.00元,平均电价降低了0.018元,按此推算,该企业一年可以减少电费30万元左右。我们将该份报告主动呈送给该企业,得到企业衷心的感谢和配合,于是我们为企业在供电公司智能电网主站系统进行了手动调节(通过第三方协议授权)。在此,我们赢得了企业用户的信任,为用检工作以后的企业代维代控协议打下了前期基础。(请看案列二)

案例总结:用检人员在前期对企业生产性质,产能预估有成熟的了解,正对企业实际情况和数据分析为企业提出合理用电建议,节约企业成本,赢得声誉和信任,为以后用检工作代维代控和负荷互济打下前期基础。

案例二:2013年5月,我们为B企业装设的设备监控摄像头,图为我们在B企业的配电房增设的摄像头,实际上我们在该企业一共布控了200个重点数据采集点,能够将重要设备参数实时通过供电公司系统光纤内网上传至智能电网主站(企业终端共享)。

对于用检人员来说,可以做到实时监控设备数据,从过去的实地检测到设备远程监控,不仅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并且将以前无法实地读出的数据在系统主站可以一次导出,在设备故障之前可以根据运行参数作出风险防范,给出事故预处理方案,从过去的用检人员发现故障上报修复提前至实施监控数据,并且在后期我们的设想是用检人员设定设备故障预警值,增加预警提示,主站、企业、园区三方共享。

2013年夏季有序用电高峰时期,该企业根据前期签订的有序用电协议,在执行了有序用电方案后仍然超过了规定负荷,此时,用检人员可以在供电公司智能主站系统将增设了采集点的重点设备进行远方控制关闭,从而降低负荷。(企业设备采集点和负控采集点不重叠)、通过关闭部分设备,我们可见设备实时负荷监控中该企业负荷下降,达到有序用电标准。

案例总结:虽然目前除了人工巡检我们也采用了3G等网络载体,但它存在多种缺点:如客户点的采集存在盲区,设备对无线网络供应商的依赖,有可能产生第三方通信故障引起的数据错误或泄密等,而智能电网平台是电力专网形式接入供电公司侧网络,因此供电公司侧网络的内网区与外网区需分别部署通信管理服务器、安全管理服务器、应用服务器、视频服务器。在供电公司侧网络内网区部署业务数据库服务器、采集主站设备。实时数据采集点多采用电力专网接入 即便多采用公网接入时,部署在外网区,尽可能减少通过强隔离装置的数据量。

所以我认为只有智能园区系统真正脱离了对第三方通信的依赖,保证了数据传送的实时性和保密性,以便用检人员 通过主站平台查询数据,开展代维代控,远程巡检。系统实现了远程用检,把用检人员从以往的实地检查变的更为高效、实时、全方位,大大节约了劳动量和人力资本,并可以通过主站远程控制切断,签约代维代控企业的终端设备,把以前用检工作的检查修复提前到故障预警处理,增加企业效益,减小对电网的影响。

案例三:在需求响应负荷平衡管理中,如何运用管理手段即不改变设备原有运行状态下,通过对企业内部进行管理方案的调整实现负荷平衡。

2013年8月某日,扬州已持续高温2个月,负荷居高不下,达到300W,上图为C企业在腰峰15:00达到28000kW,省公司下达有序用电方案,要求C企业降低负荷20000kW,当我们电话通知该企业时,该企业表示,他们刚接了欧盟的产品订单,情况紧急,不能停止生产,据以往经验通常我们会建议企业采取避峰或者错峰,但是该企业在8月份已经开展24小时满负荷运行,且不能停生产线,为了不影响企业效益,我们开会研究试图找出突破口,在结合了前期节能公司为该企业生成的能效评估报告中我们发现,该企业的锻造车间耗能最高,其它车间包括管理办公室耗能较低,我们根据测算值,建议该企业将锻造车间的交接班时间进行调整,由上午15:00推后2小时,改为17:00,并适当调整办公及生产区域的空调温度,这样就可以适当降低负荷,且不影响生产。

图上红色区域为改变交接班时间以后C企业的负荷,负荷高峰时段已向后延时,通过管理手段改变企业用电负荷高峰时段即执行了有序用电计划,并且没有影响企业生产。这依赖于前期用检人员对企业产能、企业性质及企业设备情况的了解。

以往有序用电期间,我们通过手机短信平台向企业电工或企业负责人推送停复电相关信息。有时企业相关人员不能及时收到,这样就造成企业损失,也为公司优质服务上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于是我们建议系统平台增加历史数据的表格导出,并将节能公司的节能方案纳入能效评估体系,形成预警告知,当企业负荷超历史峰值时形成预警,将短信平台通过协议接口经供电公司光纤内网与主站系统连接,那么,即使企业电工负责人未能接到公司短信平台推送的通知,也可以通过该系统将通知发送到企业终端。这样,为供电公司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多了一重保障,提高了我们优质服务的质量。用检人员也实现了及时、有效互动的新模式。

对于用检专业人员,系统还设计开发了一个园区负荷互济平台,实现在园区中开展企业负荷互济。园区负荷互济平台以实时互动的有序用电管理为应用背景,在实施有序用电管理时,可以针对园区企业的实时生产用电需求,对园区负荷控制的总指标进行二次分解。园区企业在接收到负荷控制指标后,如发现自身可控负荷不足,可以在互济平台上发出求助公告,请求园区内具备条件的企业出让部分可控负荷,并给出一定的经济补偿,如有企业愿意出让部分可控负荷,则这部分负荷控制指标由负荷出让方负责完成。负荷互济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进行,园区管理机构对此进行管理监督。

比如案列一中的企业A此时可以将闲置负荷通过互济平台转让给C企业,实现区域内的负荷互济,从而减小对电网平衡的影响。当然,这只是一个预期目标和理想状态,我们目前可以从技术层面上去解决。但还需要政策上的支持。

虽然目前除了人工巡检我们也采用了3G等网络载体,能够实现用户的参数查看,远程操作等功能,但它的缺点在于设备对无线网络的依赖,有可能产生第三方通信故障引起的数据错误或泄密,所以我认为只有智能园区系统真正脱离了对第三方通信的依赖,用检人员便可以通过主站平台开展代维代控,远程巡检,负荷互济等工作。

并且以上三个实际案列我们可以看出,智能电网的开发与发展是国网大力倡导的项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希望能够将更多的营销系统纳入到智能平台里,实现管理与技术层面的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