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互发展模式范文

时间:2023-10-27 17:31: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能交互发展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智能交互发展模式

篇1

关键词:人机交互技术;艺术教育;人机协同

1新一代人机交互技术概况

人机交互是人机信息交换的对话接口。[1]在人机交互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命令行界面(CLI)、图形用户界面(GUI)和自然用户界面(NUI)。自然用户界面作为新一代人机交互技术,利用人类视觉、语音、触觉、嗅觉交互和情感计算、多通道交互等交互能力与机器自然交互。自然用户界面依托于1991年MarkWeiser提出的普世计算(UbiquitousComputing)和平静技术(CalmTechnology)两大理论基础,主张技术应该不动声色地服务于人类。

2新一代人机交互技术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艺术正是实验和探索技术带来的变革,以进入这些复杂的、多时空的、不确定的、非线性的刁顽问题(WickedProblems)的世界。新一代人机交互技术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丰富了新媒体艺术、交互设计、信息设计等专业的教学视域,借助技术创造大量智能时代的艺术形式;另一方面,技术又反哺于艺术教育,层出不穷的智能艺术创作工具,使艺术教育中的“默会知识”能够更高效地传递,促使艺术教育更加形象化、情境化、多元化、智能化,给艺术教育中创造力、想象力、洞察力和好奇心的培养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2.1语音交互技术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语言作为人类思维表达的工具,是最简单、最自然的表达方式。语音交互技术经历了3次关键技术迭代。第一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语音应答(InteractiveVoiceResponse,简称IVR),用户通过电话与机器客服交流,我国电信、联通和移动的客服运营都采用了这项语音技术;第二阶段是语音助手,如谷歌GoogleOK、微软Cortana和苹果Siri,将语音交互手段植入手机等便携设备中,以语言和图像相结合形成多模态交互;第三阶段是近3年来出现的智能家居音箱,如谷歌HOME音箱、亚马逊ECHO音箱、天猫精灵、腾讯小Q等,作为纯语音设备介入智能家居环境,为生活的去屏幕化交互做好准备。语音交互技术不但改变了日常生活形态,同时也变革着艺术教育的教与学。首先,语音交互技术驱动新媒体艺术、交互设计、录音艺术、动画设计、产品设计等专业发展,使艺术教育不仅仅停留在视觉教育的层面,听觉作为人机交互的重要媒介在艺术教育中大放异彩。例如MusicTransformer通过语音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长篇音乐的自动生成,可通过基于自我主义的序列模型生成连贯地阐述特定主题的音乐。

2.2图像交互技术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图像交互技术是运用计算机处理、分析和理解图像,从而识别各种不同模式的目标和对象的技术。图像识别分为文字识别、数字化图像识别与物体识别三个阶段。近几年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不断成熟,相关的图像分割和图像计算方法不断更新,在保证识别准确性的同时,也在艺术及艺术教育中进行了探索与创新。随着图像风格迁移(NeuralStyle)技术的发展,计算机通过深度学习掌握了大量艺术大师的绘画风格,可快速将图像进行艺术风格化处理。在艺术史教学的艺术作品赏析环节,可以让学生运用现有的图像交互软件如DeepDreamGenerator、PicsArtPhotoEditor、Ostagram、Prisma等上传头像,计算机可以制作出融合了历史上各时期艺术大师风格的艺术作品,不但有助于学生掌握各时期绘画大师的艺术风格,丰富艺术史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而且生成的绘画作品就如大师在学生面前制作的范画,学生们可以从中观察形式、技法是如何服务于特定内容的,有助于学生们更高效地理解和掌握各类绘画风格,引导学生思考内容与形式间的关系,从而逐渐形成个人特有的艺术风格。

2.3体感交互技术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体感交互技术通过肢体动作、眼球转动、面部表情等身体变化的方式与装置互动,由计算机识别、解析用户的动作,并作出反馈。体感交互技术根据识别方式的差异,可分为光学感测、惯性感测和综合感测三大类。体感交互技术已作为艺术创作的智能工具在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动画设计等教学中得到应用。如GravitySketch作为一种直接与视觉和空间思维对话的工具,设计师可自由选择Htcvive、OculusRift或WindowsMixedReality体感交互设备实现三维空间快速构思、可视化和信息交流,改变了原有的用鼠标、键盘操控3Dmax、Maya、Rhino等三维软件通过在三视图的各个视角构建原型从而建立三维实体的过程,通过肢体动作、手势等自然的交互形式在三维空间中创作,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MoveMirror可记录用户的动作并与资料库超过80000幅图像匹配得出最相似的影像,包括体育运动、舞蹈、武术及表演动作等,为动画设计、新媒体艺术中人物肢体动作的构思和想象提供丰富的素材,也为肢体动作的结构和生成原理的教学提供艺术教具支撑。体感交互技术不但成了艺术教育的创意工具,也使动手技能培养和实践更为高效。Dynamics365Guides运用全息图、混合现实、手势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运用全息指令将复杂的动手技能培养的教学任务与环境无缝连接,让学习者可跟随全息影像动手实践,将学习与实践一体化,从而快速高效地掌握知识技能,并可数据化评估学生的实践全流程,便于后期的改进及修正。这样的体感交互技术大大增加了艺术类学生动手操作的乐趣,增强了便捷性。

篇2

关键词:电力系统智能型调度基本框架多级系统实现功能分析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现代电力系统所呈现出的飞速发展状态使得传统意义上的电力系统调度模式与电力系统智能化发展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不断扩大与显著。实现电力系统调度的智能化发展已成为整个电力系统在运行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与发展趋势。本文试针对有关电力系统智能型调度相关问题做详细分析与说明。

一、电力系统智能型调度基本框架分析

在大区域联网网络持续发展的背景作用之下,整个电力系统势必会逐渐发展并演变成为一个呈现出辽阔且大范围分布的规模性系统,这一点是可以预见的。在这种规模性复杂系统的应用之下,电力系统每一时刻所输出的总电能在整体上应当与整个系统的消费电能保持一致,在这一过程当中势必会各种干扰性因素的影响。在这种特殊性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当中,传统意义上的集中式电力系统调度方式开始呈现出与电力系统运行的不适应性,而基于智能调度作业方式的应用能够使得电力系统运行倾向于安全化、灵活化以及经济化发展。特别是在智能型电力系统调度模式的作用之下,其所支持的多系统在实践应用过程当中所表现出的自适应特性以及分布式调度特性能够实现对周边环境反应的有效性,金额日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状态下的一个或多个功能目标实体功能能够得到充分与有效的实现。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这种基于电力系统智能型角度的多系统所具备的组成元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具备相似或是不同功能的多系统;②.能够提供各个多系统实现交互发展的友好性区域环境;③.各个系统相互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与之相对应的整个电力系统智能型调度多级集中—分布的作业流程示意图基本如下图所示(见图1)。在此基础之上可以针对多系统中的各层级及其控制功能做系统分析与研究。

表1:电力系统智能型调度多级集中—分布的作业流程示意图

基于电力系统智能型调度多级集中—分布的作业流程能够具体划分为如下几个层级,与之相对应的控制功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①.首先,多系统第一层级为多系统的执行层级,其能够针对多系统自电力系统智能型调度所获取对象运行状态进行有效获取、收集与执行,在此基础之上按照预先设定的定制参数或是既定的规律针对此类信息进行高效控制;②.其次,多系统第二层级为多系统的监督层级,此过程当中所涉及到的监督功能主要包括紧急启动功能以及越限报警功能这两个方面,与之相对应的整定值数据需要借助于相应的算法对其进行确定;③.再次,多系统第三层级为多系统的寻优层级,此过程当中针对多系统进行寻优处理的关键在于借助于系统自寻方式获取有关最优解参数结果,借助于此种方式降低设定为智能型电镀控制器装置的给定值参数;④.再次,多系统第四层级为多系统的协调层级,此层级过程当中应当借助于对系统范围的限定进行合理条件,将协调层次所提供的处理结果作为多系统寻优功能的实现依据;⑤.最后,多系统第五层级为多系统的中央层级,其主要工作任务在于针对整个多系统的运行管理进行系统分析与决策,在此基础之上负责对各个层级无法解决的多系统争议问题予以妥善解决,并借助于此种方式确保整个电力系统智能型调度运行统一。

二、电力系统智能型调度实现功能分析

(一)电力系统智能型调度实现系统在线监控功能分析: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在线监控功能可以说是整个电力系统智能型调度运行过程中所实现的最基础之一。相对于新时期的智能型调度而言,在线监控功能的主要监控对象包括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关键节点电压问题、电流问题以及绝缘设备装置老化问题等。借助于先进算法的应用,电力系统智能型调度实现对此类型稳态数据计算的作业实现,从而也起到了有效扩充整个在线监控功能的关闭目的。

(二)电力系统智能型调度实现系统分析与评估功能分析:现阶段电力系统智能型调度支持下应用较为普遍的系统分析与评估方式主要包括确定性方法、风险性方法以及概率性方法这几种类型在内。与此同时,概率性方法的应用能够针对传统意义上基于最严重事故标准存在的结果保守性问题加以合理补充与完善,配合风险性方法对于事件的可能发生概率以及严重程度进行合理评估,借助于此种方式确保电力系统分析与评估作业的经济性与安全性。

三、结束语

电力系统智能型调度相关功能的实现需要以电力系统智能型调度基本框架为依据,而电力系统智能型调度基本框架又在这一过程当中为电力系统智能型调度功能所服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极为突出的密切的总而言之,本文针对有关电力系统智能型调度相关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1] 刘铠诚.何光宇.王彬等.调度中心智能调度业务成熟度模型及其应用. [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13).1-7.

[2] 曹晋彰.朱传柏.刘波等.基于公共信息模型的电网智能调度编码体系研究与实现. [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35.(02).43-47.

[3] 马韬韬.郭创新.曹一家等.电网智能调度自动化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34.(09).7-11.

[4] 王雪.夏岩峰.黄伟等.鞍山地区电网智能调度系统研究与设计. [C].中国电机工程学会2011电力信息化年会论文集.2011.99-102.

篇3

[关键词]电子商务;在线交易;交易模式;智能

1引言

电子商务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在互联网上互发电子邮件来传递信息;第二阶段,在互联网上建立一个站点,将企业信息到网上;第三阶段,在网上可以交互式地交换信息;第四阶段,是电子商务的最高阶段,网络不仅仅被用来信息,而且实现在线交易。据2006年7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所提供的数据,我国上网用户人数达到1.23亿人,各类网站总数为788400个,企业网站的数量最多,占60.7%,商业网站数量为3.5%。电子商务网站的真正价值是通过商务活动和在线交易反映出来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进行各种商务活动;二是在线交易。第二项功能是电子商务的核心。从《2005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所提供的数据看,企业网站中提供网上销售(B2C)占21%,企业间网上销售(B2B)占14.1%,网上采购招标占22.7%;商业网站中提供网上交易的占46.5%。与2004年的相关数据相比,有较大的增长。在线交易已经得到各网站经营者的认可并被广泛应用,但电子商务在线交易模式众多,如不能选择合适的在线交易模式,则发挥不了电子商务网站应有的功能。

2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的两种常见分类

根据交易对象的不同,一般将Internet上的电子商务分为企业对企业(B2B)、企业对消费者(B2C)、消费者对消费者(C2C)、消费者对企业(C2B)、企业对政府(B2G)、非商业事务(No-businesse-commerce)以及企业内部电子商务(Intra-businesse-commerce)等。

电子商务模式按市场战略的不同又可以分为3种类型,即卖方控制型、买方控制型以及中介控制型。

(1)卖方控制型市场战略:是指由单一卖方建立,以期寻求众多的买者,旨在建立或维持其在交易中的市场势力的市场战略。

(2)买方控制型市场战略:是由一个或多个购买者建立,旨在把市场势力和价值转移到买方的市场战略。买方控制型市场战略除了由一个购买者直接建立的电子市场之外,还包括买方型和买方合作型两种买方控制型市场战略。

(3)中介控制型市场战略:中介控制型市场战略是由买卖双方之外的第三者建立,以便匹配买卖双方的需求与价格的市场战略。

3中介控制的市场与中介主持的市场

由于基于中介的电子商务尚处于发展阶段,因此研究者对于中介在交易中所起的作用及影响大小还没有细加区分,大部分的文献都称这种交易模式为中介控制型。而实际上,中介在交易中的控制力大小在不同的市场模型中是存在较大差异的,应该区分为中介主持型和中介控制型。

目前的大部分基于中介的电子商务应用和研究都应当称为中介主持型,这是因为不仅交易的成功与否是由买卖双方确定的,而且消费者和商家的自主性较高,中介只是在网上提供了一个虚拟场所,使得消费者和卖方同时在此聚集,促成交易行为的产生。这种形式的中介还通过信用保证等机制为买卖双方提供其他多种服务。中介不参与交易行为,不赚取商品利润,只以管理费和交易费作为收益。以这种模式营运网上交易平台中的最成功范例当属Ebay。因此,从本质上来说,这些电子市场中,中介系统只是交易的“主持人”,而非交易的“控制方”,因此称为中介控制的市场是欠妥的。

随着基于中介的电子商务研究的发展,尤其是和智能(Agent)技术的结合,使得以智能系统为中介的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交易模式出现。这种交易模式是在下一代电子商务自主性和个性化的要求下产生的,主要目的是把消费者从精确定义欲购商品、亲自寻找商家和购买伙伴以及多边协商等繁文缛节中解放出来,使海量的商务组织及个人间的交易更自动化,使消费者与商家的交易过程更能适应环境的动态变化。这就要求允许消费者和商家将交易的部分控制权委托给其系统及中介系统,由智能为买卖双方自动完成需求与价格的匹配等交易细节。在这种情况下,智能中介系统对交易的控制力较强,因此应该称为中介控制的电子商务。

4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的发展演化

下面将依据按市场战略不同对电子商务的分类方法对电子商务在线交易模式的发展演化进行分析。

在电子商务发展初期,消费者与商家的直接交易方式一直占据主流地位,这种“消费者—商家”的模式中,如果市场是卖方建立的,一般就是卖方控制型的;反之,如果是一个或多个消费者建立,则通常是买方控制型的。目前,以这种交易模式运行的商务平台仍然广泛存在,有的是企业建立的销售自己产品的网站(卖方控制型),例如DELL、CISCO等大型企业都非常重视在网上对消费者进行直销;有的是企业建立的采购原材料及消费品的网站,或是多个个人消费者建立的为获得某些特定商品(例如家居产品)的团购网站(买方控制型)。“消费者—商家”的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的特点是:商家需要自己为商品进行广告宣传,消费者和商家通常直接就商品价格等分歧进行协商,消费者将订单和支付直接递交于商家,商家自己组织配送,并为消费者提供售后服务。

就像传统商品流通领域中的超市一样,一些电子商务网站展开了从商家处批发商品,然后在网上以零售价卖给个人消费者的交易行为,形成了“消费者—网上超市—商家”的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例如有中国“网上第一书店”之称的卓越网就是采用这种模式。这种交易模式的出现,对商家而言,省去了和大量个人消费者打交道的烦琐劳动,而且成交率和成交量大大增加;对消费者而言,在网上超市中的商品品种更丰富、可选择范围更广、价格更低;对网上超市而言,通过赚取商品买卖的差价,可以获取丰厚的利润。因此对买方、卖方和网上超市三方都是有利可图的,这是“消费者—网上超市—商家”的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得以生存的关键。网上超市不仅使没有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的广大中小企业实现了网上销售,而且大型跨国企业也无法抗拒这种商务模式带来的便利与利润,在维护自己开发的交易平台之余,开始日益重视和网络零售商的合作。

继“消费者—网上超市—商家”的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之后,中介型电子商务网站的出现再次改变了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交易方式,目前很多超市型网站都开展了中介的服务模式,而Ebay更是个中翘楚。在“消费者—网上中介—商家”的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中,中介型商务网站与超市型网站相比最大的区别是,网站自己本身不参与商品的买卖,只是匹配买卖双方的需求与价格。中介网站为消费者提供卖方商品的质量保证,并将多个消费者的需求进行整合递交给商家。消费者可以直接支付给商家,也可以通过中介网站进行支付,而商家的配送和售后服务可以自己完成,也可以通过中介网站进行,通过某些信用机制,中介网站可以为买卖双方提供信用保证。中介网站通常按照成交笔数或者成交额抽成的方法获得中介费用。这种中介方式具有超市型模式的优点,但又进一步节约了中间环节浪费的成本,是电子商务交易的一种新兴模式。

以智能系统为中介的电子商务交易模式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市场中包含3种角色,分别是消费者(又称买方)、商家(又称卖方)和智能中介系统(又称第三方商务平台)。卖方将自己的商品信息,包括商品的数量、质量、时限及价格等信息,提交给中介系统,系统将对卖方提供的商品信息进行验证,并为通过验证的每个卖方生成一个智能系统其利益。之后卖方的系统将以其委托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参与交易,并在交易的初步意向达成后,将交易信息报告商家。商家在收到消费者通过中介系统的支付或消费者直接的支付后,通过中介系统或直接进行配送,并提供售后服务。

5结束语

智能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为网上交易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本文介绍了智能系统为中介的电子商务,区别了中介主持型和中介控制型的市场模式,分析了“消费者—商家”模式、“消费者—网上超市—商家”模式、“消费者—网上中介—商家”模式及“消费者—智能中介系统—商家”模式的特点。电子商务运营商只有充分了解各种交易模式的特点后,才有可能选择与企业相适合的交易模式,才有可能发挥电子商务的巨大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06.

[2]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2005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R].2006.

篇4

关键词:手机支付;银行卡;支付模式

文章编号:1003-4625(2014)09-0071-04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志码:A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手机支付业务从21世纪初开始起步,自2012年以来,随着智能手机普及、手机上网提速、移动支付标准出台等,我国手机支付业务发展迅速,进一步丰富了支付体系。与此同时,有关手机支付未来的发展以及是否能够替代银行卡等工具的研讨也更被人们关注。目前我国银行卡已经发展成为居民个人使用最广泛的非现金支付工具。手机支付能否像银行卡一样获得持续快速发展,成为人们经济生活重要的支付手段?手机支付能否在成长壮大的同时,在零售支付领域冲击银行卡的使用并改变或最终取代银行卡的主导地位?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手机支付与银行卡的异同对比,从PEST框架分析的视角,初步探析手机支付对银行卡形成的替代效应。

(二)对手机支付和银行卡概念的认识

目前,我国官方对手机支付还未作出统一明确的概念性解释。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5]第23号的《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第二条明确:电子支付是指单位、个人直接或授权他人通过电子终端发出支付指令,实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的行为。2014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手机支付是以手机作为支付终端,基于无线通信网络与后台服务器之间的远程信息交互(即远程支付),或基于手机与受理终端的近场信息交互发起支付指令(即近场支付),实现货币资金转移的支付方式”。可见,手机支付是电子支付的一种,包括远程支付和近场支付两种模式。远程支付模式中,手机以通信渠道终端的角色存在,实质是PC端网银业务的渠道和终端转移;用户使用手机通过移动网络或WIFI接入互联网完成网上购物、话费充值、水电费缴纳等线上支付,如中国移动的和包业务。近场支付模式中,用户使用手机通过近距离通讯技术与非接触式POS等受理终端进行信息交互,完成超市购物、酒店住宿、公交刷卡等消费支付,如中国移动的和包刷卡业务。

银行卡在我国的使用和认知已经很普遍。中国人民银行《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银发[1999]17号文印发)中称“银行卡是指由商业银行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银行卡按是否具有消费功能分为信用卡和借记卡。随着受理环境的改善,银行卡主要通过四种受理方式完成支付指令传输:一是银行柜台;二是ATM、POS等受理终端;三是通过Pc机、手机等设备登录网上银行转账或完成网上支付;四是通过手机植入银行卡信息与受理终端完成非接触式刷卡支付。以上四种方式,前两种都需要借助银行卡卡片本身;后两种借助PC机、手机等终端,只关联银行卡账户信息,完全脱离了卡片本身。因此,从狭义的角度讲,银行卡支付通常指前两种方式,即用户直接持有实物银行卡实现账户资金支付。

基于以上认识,手机支付和银行卡存在业务交叉,手机支付使用的账户包括了银行卡账户,银行卡也可以利用手机进行支付。

二、手机支付与银行卡的异同

(一)共性

(1)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支付指令交互的业务本质。手机支付和银行卡本质上都是经济活动的支付媒介,是为实现支付活动所做的一系列技术和制度的有机安排。在支付实现过程中,两者都是以资金账户为基础,按照规则,借助一定的信息技术,实现支付指令的交换和处理,从而完成账户资金的转移过程。也就是说,两者在业务本质上具有共同的属性,都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支付指令交互的媒介。

(2)在支付工具变迁过程中带给用户的便捷体验。我国银行卡发展经历了市场培育、全面发展及目前的成熟期等三个阶段,以其便捷性和优越性赢得了用户认可,实现替代存折的历史变迁,发卡规模、交易规模和受理市场建设都取得了长足发展。手机支付则充分延伸了银行卡的优点,并借助智能手机的随时随地性和多重功能,在支付的便捷性和用户体验方面又向前迈进一步。

(3)对产业链各方利益诉求的平衡。由于共同的业务属性,银行卡和手机支付都关联较长的产业链,包括发卡、收单、特约商户和清算机构等业务主体,还涉及卡片制造、集成电路制造、软件开发、运营服务等主体,手机支付还与移动运营商、手机厂商等紧密相关。产业各方基于自身专有的产品或业务,共同构建产业基础设施,缺少任何一方,都难以实现业务闭环。同时,产业各方代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产业的发展需要平衡各方利益诉求。

(4)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之间的竞合博弈。自2011年第三方支付正式纳人央行监管以来,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通过特定的客户群和持续的业务创新,迅速占据价格、客户数量、便利快捷等优势,对商业银行的支付业务形成了明显的挤占效应。商业银行面对原有支付市场格局的改变和既得利益的重新分配,也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自我支付体系革新,强势回归支付领域。另外,支付机构因支付链独立性不够、风险管理能力弱等短板需要与商业银行合作,商业银行因觊觎支付机构的创新能力也有加强合作、实现共赢的意愿。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之间的这种竞合博弈关系,在银行卡和手机支付领域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差异性

(1)物理载体不同。银行卡以85.60mm×53.98mm的长方形卡片为物理载体,内嵌磁条或芯片用以识别银行账户信息。手机支付以智能手机为物理载体,配置NFC芯片、双界面SIM卡、智能SD卡等部件,支持近距离通讯和信息交互。从表1可以看出,两者在物理载体方面的差异是导致其他差异性的基础。

(2)技术条件不同。银行卡的核心技术在于磁条或芯片等存储介质,银行卡正是依赖磁条或芯片的存储功能,通过受理终端、通信网络实现与后台系统的信息交互。手机远程支付主要依托SIM卡的通信功能,或配合智能SD卡的存储功能,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无线局域网等实现信息交互;手机近场支付主要依托NFC芯片、双界面SIM卡等部件的近距离通讯功能,具有存储空间大、计算能力强、线上线下网络融合等特点。

(3)受理场景不同。银行卡借助ATM、POS等传统受理终端,一般配合密码、签名等方式,应用场景相对封闭。手机近场支付与银行卡收单业务类似,依赖读写终端与手机软件交互实现信息闭环;手机远程支付无需受理终端,基于互联网络采取一点接入、数据集中处理的受理模式,突破时间、地域等限制,受理场景相对开放。

(4)应用范围不同。银行卡基于银行账户资金,一般用于存取现金、资金划转、实体店消费结算等。手机支付基于银行卡账户、手机支付账户、预付卡账户等多种资金来源,借助手机WAP网页或APP应用软件,支持直接在线购物,并逐步融合线上线下业务,集银行卡、零钱包、公交卡、就餐卡等多重功能于一身,应用范围更广泛。

三、我国手机支付替代银行卡的PEST分析

任何一项支付工具的推广都经历了客户认知到自觉使用的过程,具有相同功能的手机支付与银行卡必然会在市场中竞争发生碰撞,或者共存共赢,或者优胜劣汰。手机支付能否替代银行卡成为未来支付主流,需要从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等方面考察其适应性。

(一)政策环境(Political Factors)

(1)监管框架初本形成。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手机支付的业务主管部门,近年来先后颁布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初步形成了手机支付业务监管框架。从2005年颁布《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在制度层面明确移动支付业务的法律地位,到2010-2013年间颁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及其配套制度、批准34家支付机构从事移动支付业务,到2012年组织开展农村地区手机支付试点工作,引导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将手机支付业务向农村延伸,再到2014年3月拟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并广泛征求意见,监管思路逐步明晰,监管手段逐步细化。这些政策措施,无疑对手机支付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规范、促进作用。

(2)技术标准初步明确。2012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从产品形态、业务模式、联网通用、安全保障等方面明确了系统化的技术要求。目前,国家层面的移动支付技术标准也已经完成公开征求意见。随着技术标准的逐步明确,相关硬件生产将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有望解决制约移动支付发展的标准之争问题。

(二)经济环境(Economic FaVors)

(1)电子商务蓬勃发展。近年来,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电子商务蓬勃发展,推动了电子商务交易商及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发展。工信部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9.7万亿元,并以30%的速度增长。凭借对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利用和对消费者事后还款能力的认可,支付宝、快钱、汇付天下等支付机构成功地把用户业务量数据转化成了风险可控的支付及相关服务,也促使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及各种细分领域的新支付得以迅猛发展(马梅等,2014)。

(2)产业各方积极布局。基于对手机支付市场前景的判断,商业银行、支付机构、银行卡清算组织、通信运营商、手机厂商、芯片厂商等产业各方纷纷布局,占领发展先机。随着政策和标准逐渐明朗,手机支付市场格局也逐步从无序竞争转向联合发展、合作共赢。2014年,商业银行与支付机构、移动运营商之间以及支付机构与移动运营商、商户之间合作频出,手机支付产业加速合作的趋势更加明显。由于网络外部性和规模经济效益,这种产业协同态势必将加快手机支付产业发展步伐。

(3)小微用户零售支付需求旺盛。由于金融资源的稀缺,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重视大客户、忽视小微客户的问题。正是看准了大量小微用户的旺盛需求,支付机构基于专业化服务优势,充分利用对支付服务市场的细分和挖掘,从小额领域、民生领域实施业务创新,抢占了移动支付市场的先机。也就是说,手机支付从产生之初就定位于小额、零售领域,迎合了银行无暇顾及的小微用户需求和异质性需求。随着大数据和精准营销手段的运用,手机支付从市场夹缝中填补银行卡的空白领域,将进一步分流现有银行卡的部分业务。

(三)社会环境(Social Factors)

(1)网络购物成为时尚选择。由于营销模式、交易成本、空间占用等因素,与传统商务体系相比,电子商务在价格、便捷性、可选择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基于追逐新奇事物的心态和对网购便捷性的认同,我国电子商务用户群体已经从年轻人、白领阶层扩大到中老年和普通大众,出现了双十一、618等网络购物节。从一定程度上讲,网络购物已成为人们的时尚选择,网上支付习惯已悄然形成。据统计,2013年“双十一”仅支付宝成交订单就达1.7亿笔,交易额高达350亿元。

(2)移动支付习惯快速培育。移动支付技术的应用使网络购物打破了时间和地域限制,利用碎片化时间,支持交易随时随地发生。在省去签名、输密、验证的复杂操作下,仅仅利用掌中手机替代现金和银行卡,就能实现公交、地铁、加油、超市购物、宾馆住宿、职工食堂就餐等小额支付,从逻辑上说是人人可用、人人愿用的事情。以支付宝、腾讯、银联等为代表的支付服务提供商与打车软件等商家合作,花费巨资开展用户返利优惠活动,初步培育了用户利用手机进行支付的习惯。有关统计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到1.25亿人,同比增长了1.26倍;移动支付业务共计16.74亿笔、金额9.6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2、3.18倍。与银行卡市场规模相比,移动支付业务虽总量微不足道,但增长速度可观,赶上或超过银行卡市场规模或指日可待。

(四)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 Factors)

(1)智能手机基本普及。

手机硬件的换代、上网速度的提高、微信等聊天软件的应用,使手机的功能更加强大。工信部数据显示,2014年1月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人数达到12.35亿人,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人数达8.38亿人。这意味着,我国人口总数中90%以上都是手机用户,其中六成以上使用手机上网。扣除未成年人和老龄人口,在青年人群中这一比例可能更高。智能手机的普及发挥了“创造需求”的效应,引导手机用户从单一的通信功能,转向网页浏览、网络社交、在线购物、生活资讯等全方位多角度应用,这为手机支付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2)硬件制造成本摊薄。

2013年底我国已发行银行卡超过42亿张,其中Ic卡接近6亿张。按照平均每张磁条卡1元、Ic卡12元的成本计算,仅当前制卡成本达108亿元。基于国际上对磁条卡技术和安全性缺陷的共识,从2011年开始我国启动金融Ic卡推广,目前已完成商业银行发卡系统升级、受理环境改造等工作。2014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发文通知要求各商业银行逐步关闭金融IC卡降级交易,计划到2015年实现金融IC卡全面替代磁条卡。随着金融IC卡的规模化推广,其应用成本将降低。目前在手机中植入NFC芯片的成本已经很低,手机销量达到一定规模后,成本将摊薄,未来出厂的智能手机中可能都会预装NFC芯片,就像内置GPS、WIFI和蓝牙一样平常。作为手机的整合功能之一,手机支付以较低的附加成本实现资金转移,代替银行卡成为未来支付主流符合节约社会成本的要求。

(3)手机安全技术相对成熟。

手机支付正是充分利用了银行Ic卡芯片形态的灵活性和功能的多样性优势,将芯片整合到手机中实现支付功能。此外,基于手机本身的病毒查杀、防火墙等技术已经相对成熟,这就大大提升了手机支付的安全性。因此,从支付安全本身来看,手机支付比银行卡更安全。但由于手机支付还存在手机丢失、盗窃等不安全因素,造成手机存储信息的泄露,对使用人安全保管意识、安全防范技能等要求更高。

四、结语

当手机与支付结合为一种创新支付工具后,整合了智能移动终端、移动通信技术、金融受理网络,形成一个跨领域、跨行业、跨网络的金融创新平台和多应用融合载体。手机支付的出现为市场的各参与主体提供了一个打破现有支付格局、重新瓜分市场蛋糕的“市场机会”。产业各方的积极布局,监管政策的正面助推,都为手机支付在更广泛领域应用创造了条件。制造成本的摊薄、技术条件的成熟等因素也使手机支付全面替代银行卡成为可能。虽然手机支付对银行形成替代效应,但这一效应短期内并不显著。加上手机基础和建设进度等因素或条件的影响,在未来几年手机支付还难以实现对银行卡业务的完全替代(詹欣等,2014)。

篇5

关键词:数学;信息技术;整合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internet与校园网络的接轨,不仅为中小学教育构建了新的平台,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也为中小学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要有效地把信息技术和各学科进行整合,课程整合是把信息技术融合到教育教学中去,使其成为新型学习生态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发展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各类人才。教师如何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粉笔一样自然、流畅,便成为新时期课程教学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浅谈一下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方式:

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作为显示工具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时需要大量的板书内容,例如介绍一些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补充一些例题和练习题,以学生作业进行点评等。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显示功能,不仅解决了课内大量板书问题,还可以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学习“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时,板书内容繁杂,而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立刻使知识结构明晰而富有条理,学生当堂理解掌握的比例明显提高。

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作为演示工具

现代教育技术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书本教材形式转变为由声音、文本、图像、动画等构成的动态教材,实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手段,在处理数学上的一些动态图像时,所谓的“动点”只能用黑板上的一个静态的“定点”来表示,导致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空间运动观念。例如在求一些动点的轨迹时,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在求出动点的轨迹方程后,才能知道轨迹的真实形状,因而学习过程显得非常抽象和乏味。而把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后,就可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轻松地看清轨迹的真实形状。我在设计有关图象时,就常用《几何画板》等软件做一些小课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作为交流工具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惟一源头,学生通过上网査阅,参加bbs,互发E-mail等形式进行数学问题讨论,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针对这一状况.教师应合理设置题型让学生网上讨论交流,不但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阐释自己的观点思想,而且能够及时借鉴他人的意见建议,教师不再把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教会学生“学”上,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合作”,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和根据认识的需要处理信息的方法。

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倌息技术可作为个别学习的工具

在数学教学中,个别化学习有个别辅导与自学两种形式,二者都要根据学习者的数学基础决定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解决个别辅导过程中教师的时间分配问题以及学习的规律性与统一性问题?我在不断的探索和借鉴中总结以下几种方法:(一)数学小组学习。组员之间通过竞争、合作、交流等形式,实现对信息资源的组织与共享,其内容、结构、顺序都统一要求、统一步调,从而使教师在个别辅导时间上有所把握。(二)数学资源导航。通过目录的形式完成非本地资源的信息工作,即采取进入问题到实践体验,再到表达交流这三步骤,引导学生挖掘个别化学习的规律性与统一性,从而提髙自学能力,激发自身潜能。

五、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以提供资源环境

目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渗透进各行各业及百姓家庭,而且向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为教学提供了形式多样的素材,这是传统教学所无法超越的一面。另外,它的信息资源是永远开放的,传播媒介是多向交流的,传递系统是多媒体的,知识链接是跨越时空限制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上述优点,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优化教学。

六、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作为情景探究和发现的工具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作为情景探究和发现的工具。现在的课堂教学,就缺乏这个特征,使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未能很好地体现。主体性是索质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它使学生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中,实现发现、理解、创造和应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因此,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乃是实现主体参与的条件和关键。

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作为进行知识复习和学习评价的工具

篇6

关键词:电子商务;数字化营销;网络营销

数字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数字化生存是关键因素。各种数字化技术将融入企业从研发、生产到营销的整个业务过程。特别是随着整个社会Internet使用进程的加速,电子商务的不断繁荣,企业营销环境正在发生着根本性变化。顾客需求瞬息万变、营销技术特别是数字化技术创新不断加速、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如不能适应客户“个性化营销”、“深度营销”、“微营销”等需求,不能比竞争对手更快地响应市场的变化、不能持续改善客户满意度,便不能生存与发展。

一、数字化营销

(一)什么是数字化营销

数字化营销(Digital Marketing,DM)是指企业为了促进产品销售而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对营销对象和营销行为展开的一系列如调查、宣传、策划、包装、企业经营理念传播、公众消费趋势的引导、推销和促销等活动。它要求企业以营销活动为对象进行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的信息集成、应用与共享系统建设。它将企业各部门、各区域、甚至商务伙伴的信息通过数字化、标准化、计算机处理和网络传输,最大限度地继承和利用各类信息源,构成一个完整的营销信息模型,以便于彼此间通过网络这一信息高速公路相互查询、协作、共建共享,并避免信息源、知识源的浪费和低水平重复,从而提高营销活动的效益和效率,带动企业的全面、高速度、可持续发展。

(二)数字化营销的深度理解

1、数字化营销不仅仅是信息化技术

人们对数字化营销普遍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认为数字化营销应该作为一个技术问题来考虑,而不是作为一个营销管理问题来看待。造成有的企业认为只要建立了营销信息系统、MIS(管理信息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CIS(客户信息系统)等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把各种营销信息电子化、数字化就实现了数字化营销。而实际上数字化营销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是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和人们固有的思维模式。企业对数字化认识不足以及营销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定位不准确将造成数字化营销的失败。

2、数字化营销不仅仅是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Network Marketing,NM)是指借助于互联网络、电脑通信技术和数字交互式媒体来实现营销目标的一种营销方式,更强调运用网络技术实现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在线咨询、产品销售和客户服务等营销工作。而数字化营销更强调能够把营销数据变成营销信息,把营销信息变成营销知识的一个很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因此网络营销只是数字化营销的一个重要环节。生存在数字化时代的企业最终将成为一个全面集成的数字化企业,它是建立在企业整体发展战略框架和先进的企业经营理念、管理方法、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能够不断创新和持续改进的成长数字化方案。

3、数字化营销是数字化时代的营销哲学

数字化已深入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所有社会领域的“主概念”,它向各个领域进行渗透,甚至成为支配诸多领域的重要机制。但数字化营销的实施并不仅仅是将企业营销业务与数字化技术相匹配的过程,而是要以适应数字化生存环境为目的,真正解决“企业的生续力”为目标,通过重组营销管理模式,改造营销管理手段,优化营销业务流程,从而实现营销管理创新。因此数字化营销必然是一个以营销管理创新为导向的变革,是企业在数字化生存时代的营销指导思想。企业必须选择适合自己的数字化营销管理模式,把提高营销管理水平和环境适应能力作为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首要问题。

二、电子商务背景下的数字化营销

电子商务主要是指交易方式的电子化,可以将电子商务简单地理解为电子交易,电子商务强调的是交易行为和方式。

(一)电子商务背景下数字化营销的发展

随着国际互联网商业应用的不断普及与深入,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重心已逐渐由若干年以前的企业内部的内联网、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外联网转移到无所不能的国际互联网上来。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着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而在这当中,最重要的、最能体现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差别和优势的是信息流、资金流的电子化。可以说电子商务的本质是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包括与外部客户的、内部运作的和与后端供应链之间的信息的交流和沟通;而数字化营销的核心目标就在于营造良好的网上经营环境,使企业和其目标客户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通达顺畅。

无论传统企业还是网络企业都需要数字化营销。数字化营销拉近了企业与国际互联网之间的距离,拓展了企业的电子商务视野,加深了企业对电子商务的了解,企业的电子商务目标变得更为清晰、具体,并且唾手可及。

虽然全程性的电子商务必须解决与电子支付相关的技术、经济和法律等问题,同时也要有高效、低成本的配送系统的支撑。但对于各类企业而言,在具备这些条件之前,数字化营销可以率先开展,并给企业带来效益。而企业介入数字化营销,则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问题。企业即使还没有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站点,也依然可以在国际互联网上宣传和推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国际互联网黄页、电子邮件、网络广告、网络信息等手段来开展数字化营销活动,而且成本也在大多数中小企业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其效果也是不错的。由此可见,数字化营销要解决的是电子商务信息流中与客户之间信息双向沟通的问题,是企业在现有条件下进行电子商务活动的先行环节,因而它不仅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开展电子商务的基础。

(二)电子商务背景下的数字化营销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国际互联网无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从而使网络经济时代的超时空发展扩大了企业经营的空间,贸易双方可随时通过国际互联网洽谈商务。数字化营销就是利用互联网的超时空特征来展现出这种营销方式的极大魅力,使经营规模日益扩大,并已成为市场主流的趋势,根本原因在于它所具备的竞争优势:

1、人性化优势

当今时代,无时无刻不在提倡“以人为本”。国际互联网络上的营销活动是一对一的、理性的、客户主导的、非强迫性的、循序渐进式的,是一种人性化的营销活动。它可以避免强势推销的尴尬和干扰,并通过信息提供与交互,与客户建立长期良好的关系。客户将拥有比以往更多的选择自由,其购物更显人性。而企业也可以根据客户的反馈信息通过自动服务系统提供特别服务来满足客户的个性需求。因此,数字化营销是一种强调个性化的、更加人性化的营销方式。

2、经济优势

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营销活动,实质是一种无空间、时间限制的信息的交换,代替了以往的交换形势,由查询商品信息、商品订购至交易完成以及售后服务在合法的条件下不受任何限制的一气呵成,是一种全程的营销渠道。此外,企业还可以借助国际互联网将营销活动进行统一设计、规划和协调实施。因此,企业可节约大量的生产销售成本。而客户则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优惠的价格,甚至可绕过中间商直接同生产者进行商务活动,能以更低的价格实现交易,使企业与客户实现双赢。

3、服务优势

数字化营销依托于国际互联网,在国际互联网上可以展示商品目录,提供有关商品信息的查询,可以通过网络和顾客做互动双向沟通,收集市场情报,进行产品测试与消费者满意调查等,是产品设计、商品信息提供以及服务的最佳工具,为厂商与客户之间的沟通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网络的最大的特点在于快捷、准确,能够及时反映客户的意见,及时与客户沟通,满足客户的合理要求,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努力改善与客户的关系。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在国际互联网上开展营销活动,使整个市场充满了活力,客户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也使客户拥有了更大的权力。因而企业只有不断改进服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4、可持续发展优势

国际互联网的使用者数量快速成长并遍及全球,使用者多属年轻、中产阶级、高教育水准的群体,由于这部分群体购买力强且具有很强的市场影响力,因此是一个极具开发潜力的市场主体。国际互联网还是一种功能最强大的营销工具,它同时兼具渠道、促销、电子交易、互动客户服务以及市场信息分析与提供等多种功能。它所具备的一对一营销能力,正符合了直接营销与关系营销的未来趋势。此外,数字化营销是建立在以高技术作为支撑的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上的,企业实施网络营销必须有一定的技术投入和技术支持,改变传统的组织形态,提升信息管理部门的功能,引进复合型人才,使企业才具备强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由此看来,数字化营销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的优势是其它以往任何营销方式所无法比拟的。同时,这种营销方式也是网络经济时代的趋势。

三、电子商务背景下数字化营销的应用

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就应该掌握营销策略,深入的开展数字化营销。在以国际互联网为媒介进行商务活动的电子商务时代,导致了企业市场营销环境的巨大变化,企业如何借助有效的营销手段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参与全球范围的大竞争,是重中之重的问题。

(一)电子商务背景下数字化营销的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

数字化营销的理论基础是从财务管理中杜邦分析法中延伸出来的: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净资产收益率的高低首先取决于资产净利率的高低。而资产净利率又受两个指标的影响,一是销售净利率,二是资产周转率。要想提高销售净利率,一方面要扩大销售收入,另一方面要降低成本费用。资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资产占用与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影响资产周转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资产总额,由杜邦分解式和杜邦结构图均可见:销售净利率越大,资产净利率越大;资产周转率越大,资产净利率越大;而资产净利率越大,则净资产收益率越大。数字化营销的信息反馈机制主要是加快资金周转率,提高企业财务投资中心的效益,降低库存损耗,加快流动资金的周转,降低利息损耗,降低成本中心的成本。对利润中心来讲主要是扩大产品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来提高利润中心的效益。

(二)电子商务背景下数字化营销要解决的问题

1、解决企业营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企业盲目地生产,是企业由于对市场销售的情况无法及时统计和做出反应,从而造成产品库存加大,资金周转时间加长,货款回收不及时等问题。这不仅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降低了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和盈利能力。而且也影响企业的形象,降低了企业品牌的价值。

2、解决促销的局限的问题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市场,各商家为了促进产品销售,使出了浑身解数,各种各样的打折、促销外加礼品赠送等满天飞。但是,纵观大多数商家的这些行为,都只是为促销而促销,并没有将市场营销的其他元素通过促销行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造成市场在促销过后人走茶凉的局面。促销一方面使企业利润下滑。

3、解决广告效率不高的问题

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媒体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的快节奏和娱乐节目的繁盛导致消费群体对广告接受效率的大大降低,每个中国人平均每天要受到500次广告的骚扰,而在美国这个数字是5000次。一方面企业花了大量人力和物力投入广告宣传,而另一方面广告的有效率却在大大降低,曾有人用短信互发了200万条信息,回信者只有50人,造成这个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广告没有针对性,就是对消费群体没有根据消费情况进行细分,也就是没有探明鱼群的所在,漫天撒网而所得甚少。

从电子商务背景下数字化营销的出发点可以看出,数字化营销不仅是对经销的产品信息化处理,而且更是企业管理一个重要延伸,数字化营销就是将经销实际运作中所涉及到的资源数据,各类下线经销商、分销商、终端的基础数据,销售及服务所产生的数据,终端及消费者所反馈的数据和产品真伪所给定的防伪数据等等,进行收集整理,集中分析处理并用于企业生产的指导和管理。

四、结束语

在电子商务背景下,数字化营销服务是给企业营销一个快速精确的营销数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大增强企业和客户,企业内部之间的信息交互,目的使企业管理更容易把握管理的火候,数字化营销服务可以做到智能化,不简单是一套软件,一个系统,一个模型,也不是像财务管家婆一样是一套财务分析软件,人的智能和营销系统准确的信息反馈加起来要远远胜过一套软件在企业的实施,因此数字化营销的服务比EPR或软件管理更适合中国的管理现状,是营销理论的一个革命性突破,对企业的管理效益是一次巨大的提升。

事实上,尽管数字化营销具有诸多优势,但就此说中数字化和传统渠道、整合线上和线下营销,更大程度扩大和目标顾客的信息接触点,根据传播渠道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传播内容,从而更有效的实现销售信息和品牌信息的消费者认知,这才是成功营销的哲学。

参考文献:

1、王霆,卢爽主.数字化营销[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2、梁宏秀.浅议数字化营销[N].经营有道,2005(212).

3、赵淑琴.市场营销发展新趋势:数字化营销[N].甘肃农业,2005(228).

4、比尔・毕晓普著,刘大鹏等译.数字时代的战略营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5、杨占生,杨颜憧.模式交易――数字经济运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6、布雷德・艾伦・克兰多著,劳帼龄译.战略化的电子营销――管理电子商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篇7

关键词:大数据;广播电视;技术转型

1大数据基本概念

随着云时代的发展,社会已经形成了移动通信、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融合,使各行各业数据在网络的联通下,形成了交织关系,大量数据在网络中累积成丰富的信息资源,信息化时代就是在大数据为依托的背景下,实现资源流通共享。所谓“大数据”是指所涉及的数据规模庞大、内容繁多,无法通过人工整理、归集、处理,但是可以通过云计算将数据在一定时间内被观测、截取、解读,是基于云计算的应用模式,通过数据的集成共享、交叉达到资源整合共享的能力。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将引领一轮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公众普遍将“大数据”定义为“4V”特点,分别是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化)、value(价值)。在“大数据”时代的进步下,各行各业都在努力转型,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并对其进步带来了深远影响,公众也可以明显感受到“大数据”的魅力所在。

2大数据对广播电视影响

广播电视是媒体行业的组织领导者,是行业发展的最高点,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网络媒体都由广电行业管理控制,并掌握着大量丰富的数据资源。同时还扮演着媒体的接受者、传播者等角色。一方面广播电视行业从各个渠道收集信息,并转化为媒体形式,另一方面将所收取的大量数据以新闻、广播、娱乐等形式化传递给观众。所以广电行业离不开“大数据”的影响,并在信息化时代中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2.1广播电视技术发展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化浪潮的来袭,传统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新闻传播媒介已意识到转型的重要性。在广播电视网络化技术中,以数字“0”、“1”为编码基础,带来了广播电视内容数字化发展,同时也对广电行业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奠定了深远影响。采用数字化传播模式更有利于信息的存储、传输、使用,而且也为广电行业与网络信息化提供了沟通纽带,提高了网络电视的共享率。同时随着三网融合的到来,实现了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等在同一网络平台中相互交织,达到了资源的融合共享,进一步实现了业务的交融。传统电视机也被网络化,家庭电视不仅可以收播电视台节目,还可以共享网络电视资源,同时网络电视中也可以看到更多相融合的信息资源,实现了资源多元化发展。通过技术手段的升级换代,广电行业在大数据发展的基础上也得到了更大范围的进步。

2.2广播电视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的危机

在大数据时代的催化下,广播电视行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危机,虽然在数字化进程中,广电行业已更新换代,数字化、网络化体系已得到改善。但是从市场份额来看,广电正面临着新形势———开机率在下降、收视率低、收视份额下降的特点。开机率是指某一时间开电视人数与所有电视机数量之比;收视率以确定地区总人口为基数,观测看电视人占全部人数的比例;收视份额指同一时间段一个电视节目人数与所有开电视人数之比。据各种数据统计,《北京商报》在2014年统计显示,北京地区家庭电视开机率从3年前的70%下降至30%;尼尔森数据显示,在网络化时代,全球对电视机的需求日渐下降,收视时间继续缩减,从2009年176rain下降至168rain;据《环球时报》报道,CNN总裁吉姆•沃尔顿在因无力扭转电视收视率下滑的趋势,选择辞职。央视春晚在传统春节中是每家每户最期待的电视节目,但是在网络电视的影响下,央视收视率呈现下降趋势,只有在2016年央视春晚多屏直播收视率达30.98%,略超过2015年央视春晚收视数据多屏收视率达29.60%,不仅有电视春晚、还有网络春晚。这些情况主要原因为网络视频的出现,网络传媒针对用户体验设计了更多符合用户口味的产品。而电信运营商也在积累更多的资源运用拓展到更多领域,同时借助OTTTV平台更多大巨头希望在传统电视媒体领域有所表现,将运用更多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为用户带来更强大的家庭电视体验感。

2.3大数据为广播电视技术带来的发展前景

在大数据时代下,广电行业可以利用数据所统计的电视收视率情况对自身发展进行分析与解剖,通过数据统计可以将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化为数字体现出来,进而可以了解观众所喜爱程度,比如通过数据统计可以了解用户看电视集中的时间段、用户最喜爱的电视台节目、看电视时间等内容,这可以将用户体验透明化,进而摸清广大电视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喜爱程度。在前几年家庭电视的收播以机顶盒作为终端,机顶盒不仅可以收播电视节目,还起到一个数据统计传输的作用,能够精确的统计用户观看电视时的各种情况,并对其传输。而在近几年,很多网络运营商发明了自制终端系统,比如小米盒子、华为盒子等,不再利用机顶盒也可以观看电视节目并可以观看网络电视,这样机顶盒所统计的数据将不完整,应该把网络平台考虑进去。在互联网的交互发展中,电视机不应仅仅满足电视的播放功能,在OTTTV、IPTV等平台上大力发掘电视所能体现的潜在功能,比如开发视频点播、电视通话等业务提高电视智能化。通过发掘电视潜在业务,不仅能够满足电视价值最大化发挥,还为广播电视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3大数据时代广播电视技术转型发展战略

广播电视行业发展至今,一直注重技术革新,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其中大数据处理作为重要环节必须做到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发挥潜在作用,重新审视行业地位与未来发展前景,做到资源战略转型。

3.1提高电视节目智能点播、信息推荐功能

在目前电视系统统计中,一般采用云计算,统计用户各个时间段所观看的节目信息,进而根据时间数据反映用户对节目的喜爱程度。在未来广电技术发展中,可以采用碎片化分类统计,通过预先分析了解每个电视频道不同时间段所播出的节目类型,用户可以自行选择喜爱的播放节目,可以提前点播所要观看的节目,同时电视机会自动为用户推荐与其胃口相匹配的节目。这与传统统计相比可以依据频道播放节目类型对所有电视频道进行动态统计,这对用户来讲可以在家庭电视中成为主动选择方,而不是被动接受者,提高了用户对电视使用的积极性,进而更直观的观测用户的对电视类型的喜爱程度,这样所采纳的信息更直接、更全面。在对信息数据整合处理后,利用VOD平台推出更多针对用户口味的节目,比如某一类型节目,某一个导演的全部电影,以帮用户建立电视体系。

3.2加强传统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

电视台要改进现有生产力,改变传统思维方式,促进电视台的整体转型,努力做到向新媒体进军。一些地区电视台已经开始在电视媒体内容上选择网站、微博等平台中点击率较高或评价较好的作品作为电视播出节目,并且与网络媒体联合创作新产品。除此之外,考虑建设覆盖传统电视台和新媒体的共平台生产制作和统一分发系统,这将有利于广播电视的整体升级换代,带动广播电视台整体向全媒体的转型和覆盖,提高电视的使用频率,扩展电视使用范围。

3.3提高智能化客户管理

在当前信息化时展下,传统电视与互联网、数字信息经历了无数次的层层竞争,用户人数明显下降。由于IPTV、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型终端电视的发展,提高了大众的娱乐范围,让大众更喜爱用移动终端观看电视节目,有线电视用户流失在所难免。广播电视行业应该根据有线电视用户自身情况,建立客户平台、服务平台、消费渠道等数据系统,将平台所表现的特征与客户流失情况相联系。建立模型体系,针对客户流失原因进行因素分析,进而得出流出原因与概率,对客户进行智能化管理以提高电视使用率,以提高用户满足感。

作者:蔡维坚 单位:江西省广播电视网络传输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移动环境;教师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微内容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10-0090-04

引言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是教师学习,没有有效的教师学习就没有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一直以来,人们频繁地使用教师培训的形式,通过使教师完成专业发展课程来保证教师的有效学习,甚至在许多人的眼中教师培训就意味着教师的高效学习。教师培训经常是以“不变应万变”,这会导致一群具有不同知识背景和文化层次的人在同一个房间里,面对同一位教师,接收同一种授课方式。很多教师认为专业发展课程几乎没有为教师提供支持和帮助,这种课程也不适合成人的生活节奏,不能识别教师个体的需求和背景,不能为教师指明在实际情景中如何应用。有限的资源、培训时间和高成本的花费,这些都对教师培训模式提出巨大挑战。而当前的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大部分的教师在工作日里,因为紧张的课程计划,挤不出时间来参加培训;另外,任何一所学校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这些资源可能很难满足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再有就是没有教学反思就没有教学进步。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教师的发展公式为“成长=经验+反思”。与传统教师专业发展的构建模式相比,移动环境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学习作为一种崭新的学习模式,可以为教师提供对话的平台,促进教师反思;还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师培训中出现的这些问题,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一、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界定与目前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1.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界定

“学习共同体”该术语在学术界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而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是薛焕玉的定义,他认为“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是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由定义看出学习共同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①学习共同体是一种策略;②学习共同体是一个学习团体;③学习共同体是一个系统的学习环境。因此,在共同体中每个成员之间都是一种平等互助的关系,学习者和助学者之间的关系是可以转换的,在学习共同体中,成员之间不再是孤立的个体,他们彼此紧密联系,有着共同的学习目标。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M-learning)是在非固定的、非预先规划的时间和地点的非正式场所,利用移动设备与虚拟的和物理的世界交互发生的个人的、协作的或者混合方式的任何学习,也包括正规场景,利用移动设备促进个体探究和协作。移动学习作为一种依托移动信息技术兴起的学习方式,它能够为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有效学习提供便利条件。移动学习所特有的学习内容自主性、学习过程持续性和学习资源丰富性的特点既符合成人学习的需要又适应成人学习的节奏。教学作为一个终身都需要学习的专业,有效的学习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尤为重要,而移动学习作为一种崭新的学习模式,它能够为教师有效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撑。

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Teacher LearningCommunity)是指一个由分布在不同地区的教师,依托无线通讯和流媒体技术,自主建立的一个脱离了时间和空间直接相连的无线环境中的虚拟共同体,彻底突破了有线网络的局域限制,真正做到了随时随地,人们可以在任何一个可以使用移动通讯设备的地方参与到这个环境中来。教师学习共同体立足于教师群体,通过教师相互之间生活史、专业经验、教学实践的交流和对话,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得以共享、积累和传承,进而形成教师的专业文化。以广大教师为参与对象,以移动互联网为交流平台,以合作交流为目的,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共同愿景而建立的虚拟共同体。它既可以作为一种新型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开始,也可以作为一种对现实生活中学习共同体的巩固与增强。与传统的教研组、备课组相比,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组织结构松散而开放,活动内容综合且多元,活动方式更具互动性,活动主体更具自主性和平等性,因而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目前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目前,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世界范围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从目前现状来看,它存在着以下困难:①教师的专业发展缺乏与其他老师的互动交流。教师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由于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传统环境下的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教师之间的交流方式单一,大多处于封闭的状态,在其专业发展中缺乏与其他老师的互动。②实践性知识的共享性较差。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往往将这些经验性知识存储于大脑之中,不能与他人进行有效分享,而这种经验性知识一旦随着教师调动或离职,就将流失。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教师培训不能有效地落实。目前的教师培训形式是要求农村教师或者是城郊教师在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后抽出时间到城市某一固定的场所进行培训,有限培训时间和高成本的花费对教师培训模式都有着巨大的挑战。④即时交互性差。目前的网络教师共同体,基于网络区域教研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与移动教师共同体相比也存在了一定的问题即交互及时性差,教师不能随时随地地参与学习。

二、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组成要素以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模式

由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定义可以看出构成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要素主要有五个部分:一是共同体成员:有兴趣的老师、访客、一些教研人员、专家、特级教师、具有共同愿景的教师;二是技术工具:移动通讯设备和通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技术;三是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目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四是可用的资源:微博、教师教学实践的反思日志、学术论文、教学案例、站内的短信以及教学笔记等;五是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活动:主要有实践性问题解决方案沙龙,教学案例互评,协同完成小型的任务等等。这五个要素的作用关系如图1。

一些有着共享价值观和共同愿景的教师,基于共同的目标和兴趣而自组织在一起,利用移动通讯设备和通讯技术,通过集体创造与实践、合作、对话和分享性活动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团体,它是由学习者(即教师)及其助学者(包括教育专家、学校领导、学科教研员、骨干教师等)共同构成的。他们彼此之间具有平等交流,权利共享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共同体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共同体成员每个个体知识成果作为共同体群体知识建构的起点,经过共同体协作产生协作知识成果,推动着协作知识建构的发展。协作知识成果又经过个体成员知识建构过程被个体成员吸收和消化,逐步融入共同体个体知识结构,达成共同体每个成员知识建构。同时共同体协作知识建构是综合的知识建构过程,既包括共同体群体的知识建构也包括个体成员的知识建构,交互的过程是个体知识与群体知识双向转化的过程。通过交互沟通,促进知识的整体建构。

三、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从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的过程模式来看,一个共同体的构建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边缘性参与,之后逐步进行积极互动和冲突调整来完成共同体建设。移动环境下提供的工具软件为教师之间的参与、交互和互动提供了方便。利用移动环境下的几个典型应用工具,我们可以构建起一个移动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模型。如图2:

在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初期,移动环境下的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共同体的存在,而只是通过阅读、简易信息聚合(RSS)和美味书签收藏(Delicious)别人的有价值的阅读内容(微博、教学反思日志、教学实践性问题解决方案等)等来完成内容的掌握和资源的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教师逐步形成自己固定的阅读链接群,并开始关注“这些有价值的内容”背后的“创造者”的存在,进而开展有意识的交互和沟通。进而具有相同爱好、兴趣和学术研究方向的人逐渐聚集在一起,开始积极的互动,在这期间他们可以通过手机QQ、发送短消息、彩信、个信、微信等开展同步的交流;也可以通过写微博、或者是利用手机发送邮件开展异步交流;或者是利用Wild进行协作共建,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并共享感兴趣的内容,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此时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大体形成,教师在共同体内进一步交流、知识分享和沟通,提高共同体的凝聚力。

移动环境下的工具发展的日新月异,模型中使用的工具相关应用的一个代表,在实际构建时可以找到相应的替代品,这些RSS产品具有丰富的信息来源、信息时效性、无垃圾信息等特点。RSS阅读器会自动更新你定制的网站内容,保持新闻的及时性。在这期间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交互如图3:

在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的过程中,成员与成员之间可以通过保存美味书签(Delicious)来进行内容收藏、分享;利用微博进行内容创建、浏览和评论;利用RSS进行内容聚合和分享;利用飞信、E-mail、微博等进行异步沟通;利用QQ、手机短信、彩信、微信等进行同步交流;通过Wiki技术协同完成项目。由于工具的多样性,除上述互动形态外,各成员还可以利用其它方式获取信息(手机报等),分享资源和沟通交流(米聊等)。

四、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特点

1.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的非正式性

移动学习更多的是一种随意性的行为,学习者在浏览资源中,在与别人的交流中,在游戏中,都可以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获得知识的顿悟,从而实现个体知识的建构。微博草根性、原创性更强,当教师在无意间获得知识的顿悟时,或者是对自己所见的现象有所疑惑时,在没有网络的地方,只要有手机就可通过QQ和MSN直接书写,或者通过发送微博来共享自己的顿悟或疑惑,或者通过手机互联网进行知识查询等方式来学习。比如,当教师在课堂教学或者课堂管理中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教师可以用手机拍摄一些画面,把这些画面通过微博传到共同体,然后通过手机QQ与共同体成员进行交流,从而能及时获得解决办法。教师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可以不受传统教学和一般网络教学的空间限制,同样不受时间的限制,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学习。移动终端的大量涌现和普及,为移动教育的普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任何持有移动终端的人都可以成为移动教育中的学习者和教育者,即使在偏远山区的人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进行学习。

2.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更加容易

在人类学习生活发展的历史实践中,学习活动的时空限制性是无庸置疑的,即或是远程学习和E-learning建立起了异地互动的平台,但仍然受到地域的限制,即必须在拥有一定网络设备的专用实验室才能进行异地交流。而移动学习真正的第一次在人类学习活动历史上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性。教师无论在办公室、教室还是在地铁、野外,只要拥有移动通讯设备,如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智能电话(Intelligent Telephone)等,就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充分利用零碎的或模块的时间,达到想学就可以学,使学习真正成为了社会实践的一部分。目前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主要的途径是教师培训,而教师培训模式最大的挑战就是缺少培训时间、有限的资源和高成本的花费。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的成员不需要在现实生活中见面,不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开会,也不需要高额的培训费用。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成员来自不同的地区,教学资历各不相同,有成熟教师、重点培养的骨干教师也有新手教师,因此参与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教师在学科、经验背景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异。只要教师拥有移动设备就可以随时进入学习共同体中参与讨论、学习,可以随时将自己的实践性的问题在共同体中发出请求帮助,同时还能共享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学习不同级别的教师(如专家,特级教师,或者是其他学校的教师)的教学经验,取长补短。

3.微内容决定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成员的联系具有暂时性

移动设备呈现的内容均以微内容的形式,所以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所进行的活动及任务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即这些活动和任务都是小型化的。教师移动学习共同体的成员是以小的学习目标和研究任务来凝聚一起的。一旦这些目标和任务实现或完成,教师学习共同体成员间的社会性联系大部分就逐渐的中断,而新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会带来新成员之间的社会性联系。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开放性就决定了共同体成员间的学习联系多为暂时的,不同的学习任务中参与的成员会有所改变。

4.移动环境为教师学习共同体成员提供实时实地交互性

实时交互是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开展学习活动的基础,推动着学习活动的发生、发展、持续和深化。共同体成员借助移动通讯工具进行交流和沟通,分享知识,协作学习,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学习网络。通过知识信息单向、双向和多向的交互,共同体在学习网络中有效促进个体知识与群体知识的建构。个体知识通过移动通讯设备逐步向全体成员传播,形成群体共享知识;群体共享知识又通过学习交互,逐步传递给个体成员,最终被共同体全部的个体成员所理解和吸收。移动环境下的信息共享更加便捷迅速,可以通过各种连接移动网络的平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即时信息,其信息速度超过传统纸媒及网络媒体。这为教师共同体成员之间的联系提供了实时实地的交互。实时交互是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实时交互过程不仅满足教师随时获取知识的需要,还使教师的思想情感获得及时的交流,增强共同体的归属感与凝聚力。

5.聚集方式的灵活性,提高教师交流的信任度,有利于教师知识共享

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成员的聚集是在广泛的移动工具应用过程中完成的,共同体成员可以通过阅读微博(或微博中的链接)去接触成员,也可以通过RSS阅读器认识朋友,或者通过美味书签以“一对多”的方式分享内容,以及其它诸多的移动工具完成成员间的互动。在此过程中,移动工具的多样性导致成员聚集方式的灵活性。在教师学习共同体形成过程中,通过内容的学习和分享逐步上升到内容背后人的交互,当人开始互动之时,共同体的模型就基本构建起来了。当共同体成员如果遇到了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又想当面交流或者学习,米聊移动平台可以测得成员之间距离,使得移动教师共同体的成员之间的诚信度得到提升,使他们更容易参与到共同体中交流。这不但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还能促进教师的知识共享。

结语

移动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是借助移动通讯技术支持的新型学习模式,是当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教师观念的转变和移动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环境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将会不断深入人心,将会成为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和实现终身学习的主要方式。本研究就移动环境下如何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以及在此环境下各成员之间是如何互动进行了研究,并在锦州市农村中学进行了实践,但由于目前移动技术用在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尚未成熟,其支持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移动技术和理论研究仍然值得做进一步探讨。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农村教师移动半松散型区域教研模式建构与应用研究”(11YJC880102)和2010年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般项目“农远工程背景下区域教研基地构建的研究与实践”(W2010037)研究成果之一。

篇9

 

对于教师培训的心得

 

八月的天空,骄阳似火,期待已久的暑期培训已悄然进行了两天,在这两天的学习中,专家们那丰富的案例、精深的理论,让我深深地叹服;而他们在自我专业成长路上所付出的努力和到达的境界,更是深深地感染了我的内心。对于教育我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对于人生我又有了新的起点与目标。

 

首先,郑学志教师的专题讲座犹如雪中送炭,及时地给正在研究自主教育的我指点了迷津。自主教育正是我最近一段时间苦苦思索而不得其果的一个问题,听了郑教师的讲座,我茅塞顿开。他的一靠感情二靠制度三靠文化的自主教育管理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仔细琢磨,认真思考,经过反复摸索,不断实践,研究出更多的有效的能够共享的自主教育管理模式。除此之外,郑教师所讲的“以人为本,信任学生,依靠学生,激励学生,发展学生”也让我感触颇深,尤其是“信任学生,依靠学生”这两点,很多的时候,我们教师都会自觉不自觉包办了教育中关乎学生的一些事,对学生的本事和自觉性往往会持怀疑态度,长久以往会导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被动性,削弱了他们的自信心,而学生的个性也会在这不自主中难以凸显出来,“充分给学生位置,有位才能有为;充分给学生放权,有权才能做事”,郑教师的这一观点和做法给喜欢一手操办班级事务的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其次,郑立平教师“诗意栖居做人师”的教育梦想深深地打动了我,能把教师这一职业和诗意放在一齐,我觉得这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既让我佩服,也让我向往!正如郑教师本人诗意的人生追求一样,他的讲座亦是别开生面地诗意盎然。在教育的路上,我明白了原先我们也能够这样幸福。“好的教育靠欣赏,靠唤醒,靠期待。”“植物总是朝着有阳光的方向生长,孩子永远向着赞美的方向发展。”如何看待教育如何对待工作如何看待学生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我们日日在做却并不在乎实效的问题,我们的心不知何时已变得麻木,我们的身体不知何时已疲惫不堪,“愚者以为幸福在遥远的彼岸,而聪明的人却总能把周遭的事物营造成自我的幸福园地。”让我做一个教育的智者,去除那些浮躁与不安,赶走那些虚华与不平,在郑教师的感染下,爱教育,爱工作,爱家庭,爱生活,爱学生,淡定地享受育人的欢乐!

 

今日的学习让我充实,明天的学习值得期待!仰望星空,名师们身上那种从不停止追求教育梦想的精神正在闪烁!俯瞰大地,我们正把初长的根须努力植进贫瘠的土地!在和名师共舞的时刻,让我们一路欢歌!

 

对于教师培训的心得

 

学一次,长一志,用一世,优秀中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这是我对培训学习后的感叹。听专家讲座,感叹他们的博学多思,惊人的创意和精辟独到的分析。培训短暂,但确实学到了不少知识,结识了一批新朋友,接受了一些新鲜观念,点燃了我们教育理想的火把,催我们前行,激励我们在教育这片沃土生根发芽。细细回味几天的学习内容和多年工作的实践,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理念引领,深入人心

 

对于一位老师来说,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有价值的理念引领,需要有前瞻性的眼光看问题,有利于我们找准发展方向,而不是盲目蛮干。李海林博导论述“教学反思的五个层次”,吴军老师讲述“制定教学目标的四项原则”,马卫平博士阐述的“五问快乐体育”等等这些理念,就可以在我们实际工作当中加以运用,让这些理念穿行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指引我们理论联系实际把工作做实做好。

 

二、认识提高,目标确定

 

培训过后,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反思过去的教学现象,应该认识到一些不足,如: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不够,要么过于小步子教学,包办代替现象严重,要么放手难收,缺乏指导,小组合作交流处于形式化的状态,耗时低效;学生学习缺乏规范;学生学习缺乏感悟体验或创造;重活动轻技能……教师为了追求某个现象,而顾此失彼,使教学发生偏颇。面对这些问题,要“知不足,方进取”,要集思广益,确定好自己的发展目标。有目标,效率高,目标不明,办事不行。我们要联系实际,确定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

 

每一阶段要抓住某个重点,并持之以恒地实施推进,不断给自己提出要求,化压力为动力,不能混混而已,人要有所为,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一个又一个的目标迈进。

 

比如,这次在学校上研究课《少年拳》,我为自己确定:第一阶段做到课前要充分思考,预设教案,做到没有思考不进课堂。第二阶段做到课堂上培养具有高思考力水平的学生(学生探究)。第三阶段做到师生互动(营造氛围)。第四阶段做到注意收集信息……以上各层目标可以综合实施,也可以分阶段,每一阶段哪怕实施一种,只要持之以恒,就能有质效地提高教学。

 

三、结合实际,反思实践

 

学习的关键是要能学为所用,要在听中学,做中学,把学到的要做出来,做过的要说出来,理论联系实际,行为跟进,求真务实,一定要在自己的教学中带来一些行为上的变化,从改变自己开始,再来改变学生,并且不断地反思实践,提升自我,渐入佳境,做个具有专业化素质的教师,心得体会《优秀中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1、讲究策略抓重点。

 

目前,有一些常规课教学容量不够,教学重点抓不住,难点没突出,节奏缓慢,负荷量不足,学生学习状态不佳,导致效果不好。应该对这些现象进行归因分析,不要课前少思考,一定要讲求教学策略,吴军老师强调的要善于对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到媒体中找答案,到课外书中去找答案,在学生交流中找答案,这就是一种教学策略。教好每一节常态课,向常规课要质量,要做一个有智慧的老师,课前充分思考,充分预设,做到智慧地教,让学生聪明地学,培养具有高思考力水平的学生,促进他们可持续发展。

 

2、课例研习最有效。

 

教师不是教书匠,一流教师,教人;二流教师,教书;三流教师,教“应试”。我们要在教学中养成教研一体的意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的多元智能得到开发,特长得到发挥,并逐渐养成培养自己教研一体的良好习惯,课前多思考研究,天天动脑筋上课,这样会有无穷的乐趣,课后多反思,在反思实践中学会与自己对话,与同伴对话,与理论对话,与实践对话。正如李海林博导谈到的:学生学到了什么?你实际上在教什么?我看到了什么?每个环节达成的原因是什么?没达成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改进?让上课与自主反思交互发展,螺旋上升。长期下去,相信每位老师都可以成为一流教师,教出让家长满意的学生。

 

3、追求卓越求发展。

 

社会发展,科技进步,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否则慢进则退,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以避免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教师要追求卓越,应做一个爱学习的教师,更要做一个爱思考的教师,才能避免“学而不思则惘”,在思考的基础上,努力实践自己的想法,相信会有所收获的!通过听专家的讲座,及在网上同学友们的交流,我再次认识到学习对一名教师成长的重要性,无论从知识面的拓展上,还是专业知识与技巧的提高上,只有不断的学习才会做到。如果不思进取,满足已有的只会固步自封,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育工作的需要。而学习是需要毅力和耐心的,因此,无论是为了专业成长的需要,还是为提高自身素养,都要不断的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做一个有思想的博学教师。那样,教学生才会充满自信,意气风发,学生才会钦佩你,爱上你!从现在做起,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同时,也是为了磨练一下自己人生的斗志,和锻炼自己在繁忙生活中挤时间的能力,也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的充实,时时散发着诱人的清香和魅力!通过这次学习,我深深的懂得,教师要追求卓越求发展,就得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于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从指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倾听、学会评价、学会说话、学会合作入手指导学生参与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自评、互评,与学生平等相处,深入学习小组与学生合作、探究、互动,让舞台给学生、让精彩给学生,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让学生同样追求卓越求发展。

篇10

关键词:媒体融合 舆论引导 特征 机制 平_ 路径

全媒体时代,媒介的融合发展是媒体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才能在新的国内国际形势下增强舆论引导影响力。近年来,我国大部分的媒体都在积极地探索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大力发展新媒体,媒体环境可以说焕然一新。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过程中舆论引导出现的问题

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我们只有推进媒体的深度融合,才能够在媒体竞争中提升实力,实现引导舆论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各地媒体都在不断积极探索媒体融合发展路径和策略,新闻舆论环境气象一新。可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道路上,还面临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信息多元化与真实性产生矛盾。媒体深度融合过程中,传播的信息承载了更多的监督、协调与导向功能,这就对信息的真实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真实性是决定大众对媒体信任度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媒体的社会影响力”。①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成为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必备工具,人们可以随时接受多元化的信息,只需要鼠标一点,就能看到自己想关注的信息,接收信息或者传播信息都很便捷。但是当人们收到虚假信息时,如果缺少判断能力,就会将虚假信息的危害和不良影响传播出去,这就与信息的真实性产生了极大的矛盾。

二、正面传播信息引不起重视。新媒体时代,大量的互联网信息迅速膨胀和传播,为了吸引眼球,增加关注度,不断制造热话题,以抢占媒体的头条,使得社会的一些真实信息或者先进人物的事迹报道引不起人们重视,主流媒体针对社会热点事件的报道屡屡遭受质疑,甚至陷入“你越说我越不信”的恶性循环中。网络舆论分散也不利于形成强势主导性舆论,给社会增加了大量的不良信息,同时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阻碍了社会舆论和道德的健康发展。

此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交互发展较为普遍,问题在于很多媒体只是集中在娱乐和服务类板块。比如新闻类报道与新媒体互动大多停留在事件发展的跟踪和跟进上,舆论引导能力不强,一些“高大全”式的典型人物宣传和正面信息尽管占据主流媒体的重要位置,但是在新媒体面前缺少说服力和引导力,也难以引起重视,达不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三、商业化助推舆情的负面影响。一些媒体受商业利益的影响,在舆论引导过程中制造大量的负面信息,通过热点话题的发酵与泛滥,让大众沉浸在心理情绪营造的自我暗示中,只关注事件的表象,而疏略对事件本质的理性思考。“特别是娱乐化、媚俗化倾向容易模糊舆论的焦点,大众常常摇摆于网络舆论与传统主流媒体之间。而网络新闻的‘标题党’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的‘碎片化’更是加速推进这种舆论怪圈的形成”。②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新闻舆论工作者一定要强化创新和服务意识,与时俱进,准确把握媒体新环境下媒体舆论引导工作的规律和特征,努力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手段,以更好地弥补在媒体融合道路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

媒体深度融合舆论引导特征

一、凸显公共舆论价值,缩短传播时间。传统媒体往往在报道一个重大事件时,会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但是在媒体融合发展阶段,随着大量新媒体的介入,尤其是微信和微博的广泛应用,让舆论的发酵和酝酿时间越来越短,缩短了大量的传播时间,为大众参与舆论提供了快捷有效的工具,凸显了公众舆论价值。

在近期“辱母杀人案”的舆情传播中,媒体营运者以法律和正道作为关键词眼,让大众积极的转发,并进行投票,迅速地占据了社会道德的高地,一时间成为引导大众道义的指向标。比如:让大家积极转发,看似是普通的传播,实际是动员了大众在向法律讨说法,吸纳公共诉求中的理性成分,让司法机构作为理性判断,助推舆情的发展,实现法律法规的合理导向。

二、扩大公共议题讨论范围,激发人文关怀。公共议题的建构是一种选择性建构,社会议题要成为公众议题必须经过选择和淘汰机制来实现,这种选择的重任往往落到媒体身上。可以说,社会议题被扩散成为公众议题的前提条件必然包括扩散的可能性和经济成本等因素,扩大的扩散范围是形成公众议题的前提条件,新媒体具有的时效性和传播广度这些优势,很大程度上助推了公共议题讨论范围,使得扩散和协商成为可能,既能激发人文关怀,也能较好地引领舆论向着更好地方向发展。

三、传播手段与形式的转变创新。媒体融合过程中,传统媒体改变传统的传播方式与手法,开辟了新的传播平台,并以新媒体技术为支撑,改变和创新传播形式,开始两微一端、动漫、视频的利用,将传播的角度面向更多的大众,传播的语态更加亲民,以人们乐于接受的网络传播方式传播信息。

在媒体融合的道路上,面对小众化、碎片化传播趋势,传统媒体在引导舆论传播的过程中要扬长避短,兼容并蓄,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

媒体深度融合过程中舆论引导方式的转变路径

在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猛烈冲击下,大多数传统媒体面临困境,受众快速流失,广告收入直线下降,骨干人才流失,导致舆论引导能力和效果降低。国家提出的媒体融合战略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媒体舆论引导能力下降的问题。如何加快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更好地实现媒体舆论引导方式的转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和实践。

一、调整创新内部机制。要实现媒体深度融合,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体制机制改革是关键。“要按照新的业务流程调整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破除采编部门间相互分割、自成一体的藩篱,破除传统媒体、新闻网站和新媒体采编发环节的壁垒,创新内部组织结构,建立采编分离、全媒体生产的运行机制”。③

观察媒体融合工作,很多媒体只是停留在表面,随波逐流。深度的媒体融合不单单是建立一个网站,开通个微信、微博就能实现改革,应该尽快健全和改革体制,卸掉传统的媒体发展包袱,打破传统格局,选择复合型的新媒体发展人才,通过网络、移动客户端、电视、报纸等融合发展。事实上这些都涉及传播理念、报道手法、运营机制乃至新闻体制的综合性改革。当前传统媒体的机制大多秉承传统媒体时代的运营理念,这些机制极大地阻碍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进度。因此,媒体融合发展要求体制机制创新,比如建立完善的辟谣机制、预警机制、自净机制、监督机制,建立媒体内部创新机制,培养媒体人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设立扁平化的工作平台,实现不同平台与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打造媒体的真正重组与融合。

二、平台再造和组织重构。从媒体深度融合的诉求上讲,要把所有不同性质的媒体打造成一个融合全媒体,重新塑造一个全新的传播阵地,需要把内容生产、技术创新、用户集聚、服务营销连成一体,从而将传播价值链较好地连起来。这些转变,离不开良好的支撑体系,这就需要传统媒体打破传统束缚,用互联网的思维去重构企业组织构架。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研发支撑媒体融合的新型智能化内容生产平台“媒立方”,在新媒体平台上集聚了互联网注册用户6.6亿。以“大编辑中心+垂直采编部门”模式为牵引,实现了三个“重构”,即传播格局重构,建立以互联网传播为主要渠道的新型传播格局;采编流程重构,建立以全媒体指挥中心为枢纽,以中央厨房为牵引,三端(报、网、端)融通的一体化采编流程;采编队伍重构,以项目制为载体,以“媒立方”“记者包”等为支撑,以传播力指数、KPI考核为激励约束手段,推进采编人员全媒体转型,力图打造一支具备全媒体采编传播技能的“新军”。

人民日报社2014年启动“全媒体平台”即“中央厨房”项目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模式和架构。《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将传统意义上的采编人员重新定义为指挥员、信息员、采集员、加工员、推销员、技术员等岗位。指挥员针对重大选题进行策划与指导,其他各“员”有效分工合作,最终将制作的新闻产品送达人民日报社旗下各发稿终端以及有合作关系的国内外媒体终端,实现重大报道“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全天滚动、全球覆盖”。通过技术手段升级,打通人民日报社体系内的所有媒体和终端,可以实现各媒体的稿件共享和网页、客户端、微博、微信的同平台。

当然,传统媒体传播渠道再造和组织架构重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从易到难,由简到繁,根据不同的融合发展层面,改进传播渠道和组织架构。

三、提高舆论信息内容生产的质量。媒体深度融合,要求报道的内容和形式随之发生深刻的转变。首先,在品质上要追求专业权威;在传播上要多在“微”字上做文章,多生产精准短小、鲜活快捷、吸引力强的信息。要认真研究用户的不同需求,提高舆论引导的实效性,“有针对性地生产特色信息产品,点对点推送到用户手中,做到量身订做、精准传播,提高用户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在互动中参与,在参与中传播”。④在展示上实现多媒体化,综合运用音视频、图文、动漫等多种形式,满足受众丰富多彩的需求,多措并举,方能保持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在这方面,中央媒体已经迈出了实质性步伐。现在,打开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网页,看到的已经和传统通讯社、报纸的网页“判若两人”,不仅有文字、照片,还有大量的视频、直播、动漫、H5动画、游戏、图文产品。《人民日报》“中央厨房”下属有“数据与可视化实验室”,新华社甚至组建了90多人的无人机拍摄团队,推出的航拍作品令人惊艳。2017年“两会”期间,新华网在首页首屏开设全国两会报道融媒体专区;新华社客户端推出了升级后的“现场新闻”全媒体直播态产品,带给受众更加真实、生动、立体的感受;新华社全媒报道平台推出了可视化评论栏目“两会微视评”,推出《数据新闻:看懂国家账本――财政预算报告》《动漫视频:奔跑吧,国社》等系列全媒体产品。

四、注重收集网络民意与新闻材料再利用。新媒体的影响力日益强大,新媒体的受众包括中青年群体、少儿和老年群体。而且,网络环境的匿名性表象下隐藏的是其非匿名性的实质,“85%的人认为自己在网络上的性格和他们在现实中的性格表现完全或基本一致,这样环境下人的心理认知和群体压力是一定存在的。”⑤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由于互联网的推动,大众每天接触的信息很大,面对大量丰富的信息应该如何甄别和筛选,这就需要媒体人注意网络民意收集与新闻材料加工,网络民意的搜集与引导至关重要。这种情况下,一是要按照新闻规律办事,贯彻和掌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二是能够开拓自己的知识面,可以对各类新闻信息进行有效的优化与整理,再加以创作,这样出去的新闻才能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真正现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2016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推出一个名为《傅莹邀请你加入群聊》的H5互动产品把人大新闻发言人傅莹答记者问的现场用微信群聊的形式生动展示出来,交互式的对答场景,让人犹如亲临会场,结果引爆微信朋友圈,24小时内点击量超过300万次。这是收集网络民意与新闻材料加工的绝佳案例。

结论

舆论引导是营造社会文明和谐氛围的“定海神针”,人民群众认同的价值观应当居于舆论引导的核心地位。“所谓的舆论即是人民大众意见的总和,舆论的引导效应来自于大众对社会价值的选择与传播的舆论价值的认可,媒体融合就要突出舆论引导的意义。”⑥在媒体深度融合过程中,不能忽视对原有舆论阵地的占领,又要充分发挥融合时代的自身优势,实现舆论引导方式的转变和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作者单位: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注释:

①孟 建,赵元珂:《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国际新闻界》,2006(7)。

②李宗建,程竹汝:《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的挑战与对策》,《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6(5)。

③刘奇葆:《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中国记协网,2017/01/12。

④本刊评论员:《着力做好媒体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求是》,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