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执法标识范文

时间:2023-10-27 17:30: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管理执法标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管理执法标识

篇1

首先感谢上级组织和领导的信任以及全县人民的对我的厚爱。我被任命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内心非常激动,同时也感到非常荣幸。这是我政治生涯中的一个大转折,我清楚的知道自己 肩上的担子重了,压力大了,但我有决心有信心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望。

城市管理工作牵涉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很多工作直接接触到弱势群体,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到城市管理局的形象。如何贯彻落实好上级的指示精神,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又要取信于民,让全体市民基本满意,这就要求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本人将尽最大努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本文来源:文秘站  一是抓好学习,提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水平。在抓好自身学习 同时,经常组织全局干职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文明执法,和谐执法,努力践行“八荣八耻”。利用一切宣传工具对市民旨在提高文化科学、思想道德、社会公德、法规纪律等方面素质教育,营造好城市管理舆论氛围。达到全局干职工爱岗敬业、全体市民积极参与和支持城市管理工作的良好态势。

二是抓好创“三城”工作,使我县县城在三、五年内成为省级卫生城、园林城、文明城。本着“政府引导、各界支持、全民参与、社会监督”的原则,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对城市硬件不断进行完善,对城区环境卫生进行全面彻底的整治,并逐步制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方面 规划和工作计划,将城市管理要实现的阶段性目标、整治措施、设施建设、管理手段等内容相对稳定下来,规范各职能部门有计划、有步骤、坚持不懈地围绕创“三城”活动开展工作。城市管理是维护广大市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障。我局承担着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责任,解决好市民的难事、急事,是我们的日常工作。市民在生产生活中还有许多要解决的急事、难事、麻烦事,我们将全力加于解决,尽力满足市民的合理要求,形成市民配合支持城管工作,城管积极解决市民难题的和谐局面。

三是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争取各界人士的全力支持。本人于20__年任局长至今时间不长,以前都是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对行政管理工作经验还不是很足。今后本人将深入实际,了解实情,多办实事。密切联系社区,了解社情民意,听取市民的良好建议和意见。学习周边县市兄弟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取长补短。密切与本县各部门各单位的关系,争取市民及各部门、单位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共同创建省级卫生城、园林城、文明城。

篇2

关键词: 目标管理;成本;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7-0069-02

1 质量管理PDCA循环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即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ION),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

2 施工企业工程成本过程管理PDCA-E循环

2.1 以往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1 成本控制意识差 长期以来,有些项目简单地将项目成本控制的责任归于项目经理和财务、合同管理人员,其结果是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现场施工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这样表面上看起来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唯独没有了成本的责任控制。如果施工生产为了赶工期而盲目增加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必然会导致窝工而浪费人工费和机械费;如果技术人员施工现场布置不合理,必然会导致材料二次倒运费的增加;如果技术人员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采用了可行但不经济的技术措施,必然会使成本增大。由此可见,项目经理和财务、合同管理人员只是成本控制的组织者,而不是成本控制的主体,不走出这个认识上的误区,就不可能真正搞好成本控制。

2.1.2 成本全过程控制不力 项目部各业务部门在成本控制系统中运作不力。很多施工企业的业务部门对于成本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普遍存在着简单地按照以往的工程经验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沿用经验工程的成本降低率编制成本计划和制定目标成本,而忽略了该工程的现场环境以及施工条件和工期的要求,结果对成本核算、设计变更、工程索赔等事后控制造成极大的隐患。

2.1.3 没有正确处理好工期、质量与成本的关系 对于工期要求紧的工程,进度控制当然要摆在第一位。但为了保证工程的按期交付,盲目赶工期要进度,会造成工程成本的额外增加。为了提高工程质量,采用不合理的施工材料和方法,造成工程质量不合格,返工和停工又会造成经济的损失。这样顾及不全面,发展失衡,都会造成成本流失。

2.2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对成本管理的要求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国际惯例的通行做法,与以往概预算管理体制下的定额计价模式相比更适合目前中国建筑市场的要求。在这种新的计价模式下,建筑施工企业面临加强成本管理,从而制定适应本企业使用的成本管理控制办法的迫切要求。在此模式下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通过控制成本支出,施工成本管理必须由原来的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将工程量清单计价形式带来的风险,通过加强成本的目标控制,发挥战略成本管理的优势,最终将风险降低到最低点,得到收益最大化。根据质量管理PDCA循环理论特点以及多年来工程成本管理实践经验,将PDCA-E循环理论引入其中,并通过实际工程的应用,对其实用性进行检测,发现这一方法可以很有效地降低工程成本,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更加完善了工程成本管理方法在施工过程管理中的不足。

3 施工企业工程成本过程管理PDCA-E循环方法介绍

3.1 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

①Plan(计划阶段),即目标的制定。

②Do(执行阶段),即目标的落实阶段。

③Check(检查阶段),即对目标执行过程的调控监督和检查。

④Action(总结处理阶段),即是对目标完成结果进行评价,把执行结果与计划目标进行对比验证,评价目标管理的好坏,总结经验,找出新的问题和目标。

3.2 PDCA循环的八个步骤 在工程实际成本过程控制中,PDCA循环一般可按以下八个步骤进行,每一过程循环往复,最终形成成本管理的动态控制和持续改进流程。

①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施工实地调查,进行项目前期策划。②进行各种方案比选,最终确定最优方案。③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根据施组编制项目计划成本。④将计划成本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人员,并认真贯彻执行。⑤检查计划成本的执行情况。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⑦总结经验教训,解决对成本不利的因素,巩固成绩。⑧对未解决的遗留问题,转入下一个管理循环,作为下一阶段的计划目标。

其中“①、②、③”属于计划阶段,“④”属于执行阶段,“⑤”属于检查阶段,“⑥、⑦、⑧”属于总结处理阶段。

3.3 PDCA循环的三大特点 ①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上级循环是下级循环的依据,下级循环是上级循环的保证;②PDCA循环一定要按顺序进行,它靠组织的力量来推动,向车轮一样前进,周而复始,不断循环;③每通过一次循环,都要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目标,再进行循环,使得PDCA循环呈螺旋式上升发展。

3.4 工程成本管理过程控制改进流程

按PDCA-E循环进行工程成本管理过程控制重点是评估,即E,主要思路如下:

3.4.1 首先依据合同文件、项目所在地政策、环境、信息和企业自身条件进行项目前期策划,最终形成项目前期策划报告,作为项目进行物资采购、机械租赁、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依据。根据形成的项目前期策划报告,公司相关部门应按有关规定,及时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确定责任成本目标、进行内部资源配置等工作。目标成本确定后,必须按照工程结构和管理结构详细分解到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及工序,根据已经编制完成的责任成本目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资源配置计划,根据分解到的各单元通过ABC分析法确定目标成本过程控制中的重点要素,然后结合项目部的项目实际管理能力状况(即在哪些方面管理思路、方法已比较成熟,哪些方面还存在缺陷,需要改进完善等)确定需要重点控制的施工阶段。参照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进度计划对其进行管理顺序排位,制定阶段PDCA-E循环管理大纲。

3.4.2 确定好重点控制施工阶段和制定阶段PDCA-E循环管理大纲后,对责任成本目标进行横向分解,详细分解为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它直接费、现场管理费及税金等,并应建立相应的台帐,重点跟踪成本费用比例大、盈利空间大的过程,并对过程进行定义。

3.4.3 通过PDCA-E循环的八个步骤对各阶段实施情况进行循环追踪。

3.4.4 阶段性总结。PDCA-E循环阶段完成后,对该阶段进行经济活动分析,通过经济活动分析,可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各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状况、资产质量、盈利水平等情况,揭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提出加强和改进的措施,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并将改进措施引入到下一个PDCA-E循环阶段中。

3.4.5 项目结束后,对各阶段成本实施情况进行整体的梳理、分类、分析和归纳,总结积累的经验、教训及不足,并以评估报告的形式形成书面文字,重点提出成本过程管理中的注意事项和改进措施。一方面可通过这种方式积累第一手资料,加速建立、完善企业内部成本管理过程控制办法,另一方面还可供企业内部各项目部借鉴,使项目部的成本管理过程控制水平更上一层楼。

4 结论

建筑企业在工程建设中实行项目成本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是建筑企业能否有效进行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必须在组织和控制措施上给与高度的重视,以期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分析项目实施的进展情况(包括资金的利用情况、进度的进展情况、成本的控制情况、安全质量情况等),不及时纠正偏差总结经验进行动态适时地控制目标成本,项目成本控制就会失控。

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际的操作中应根据不同的工程规模、不同的管理体制、不同的建筑企业灵活运用,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和提高成本控制的方式和方法,以保证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因此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仍然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难点和热点。这也就需要我们对项目成本控制做更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参考文献:

[1]陆惠民,苏振民,王延树.工程项目管理[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71.

[2]孙三友.施工企业现代成本管理与流程再造[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243.

[3]孙三友.施工企业现代成本管理模式[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81.

[4]王书华.关于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的思考[J].企业论坛,2007,334:120-121.

[5]陈代华.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新论[J].中国总会计师,2006,32:68-69.

[6]刘洪峰.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

[7]刘行,蔡经等.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体系[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8.

篇3

    现将《北京市城镇房屋修缮范围和标准》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的问题请及时报告北京市房地产管理局房屋修缮管理处。

    北京市城镇房屋修缮范围和标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统一房屋及其构、部件的应修范围和修缮标准,保持和提高房屋的完好程度和使用功能,根据建设部《房屋修缮范围和标准》,结合本市房屋状况,特制定《北京市城镇房屋修缮范围和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第二条  本标准适用于本市城镇一般民用房屋的修缮。房屋的所有人、产权人、经营管理单位和自管房单位均应执行本标准。

    第三条  市、区(县)房地产管理局是本市城镇房屋修缮的管理机关,负责对本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

    第四条  房屋的所有人或产权人、使用人、经营管理单位及供电、供水、供暖等专业管理单位之间对房屋修缮责任的划分,按《北京市城镇房屋修缮管理规定》执行。

    第五条  城镇房屋修缮应符合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遵循经济合理,安全实用,维护房屋不受损坏和为用户服务的原则。

    第六条  由于本市房屋的建筑等级、新旧程度、使用要求均有较大差别,执行本标准时,对近十年新建的或有特殊使用要求的房屋修缮,可适当提高修缮标准;对已划定危旧房改造范围内的房屋修缮,可适当降低修缮标准,但必须保障房屋安全和基本使用功能。

    第七条  文物建筑或有保留价值的房屋修缮标准,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  修缮工程分类

    第八条  按照房屋完损状况,修缮工程量大小,房屋修缮工程可分为翻修、大修、中修、小修和综合维修五类。

    翻修工程:需全部拆除另行设计重新建造或仅保留原房的一小部分而进行较大改造的工程。

    大修工程:需牵动或拆换部分主体构件或设备,但不需全部拆除的工程。

    中修工程:需牵动或拆换少量主体构件,但保持原房的结构和规模的工程。

    小修工程:及时修复房屋在使用过程中其构、部件小的损坏,以保持房屋原有完损等级的日常养护工程。

    综合维修工程:平房以院落为单位,楼房以幢为单位,对其大、中、小修一次性应修尽修的工程。

    第三章  房屋修缮范围

    第九条  翻修工程适用范围:

    1.主体结构全部或大部严重损坏,丧失承载能力,有倒塌危险的房屋;

    2.破损严重,局部修缮不能保障安全使用的房屋;

    3.简易房屋并已损坏,无修缮价值的房屋;

    4.处于易滑坡地区或地势低洼区内积水无法排出的房屋。

    第十条  大修工程适用范围:

    1.主体结构损坏严重,有局部危险的房屋;

    2.屋面严重漏雨需铲除重做的房屋;

    3.需挑顶修缮的房屋;

    4.整栋房屋需要进行设备(包括上水、下水、通风、采暖等)及管线拆换、改装的房屋;

    5.需抗震加固的房屋。

    第十一条  中修工程适用范围:

    1.需少量更换或局部加固、补强主体构件或拆砌部分墙体的房屋;

    2.需局部更换瓦屋面,修补平屋顶面层或外墙板缝局部漏雨的房屋;

    3.需整栋房屋进行门窗整修,地面维修,粉刷、油漆,设备管线维修和更换配件的房屋;

    4.因阴暗潮湿、严重掉土、使用不便需改善条件的房屋。

    第十二条  小修工程适用范围:

    1.修补屋面、地面、顶棚,室内外抹灰;

    2.修理门窗、换纱、换玻璃;

    3.水、暖、卫、电设备的日常养护;

    4.疏通下水、烟囱、垃圾道,清扫屋面、雨水口。

    第十三条  综合维修工程适用范围:

    1.一个院落(楼房为幢)需要计划维修、轮修的房屋;

    2.需改变院落(栋)房屋面貌进行有计划改造维修的房屋。

    第十四条  翻修和大修后的房屋必须符合完好房屋标准并尽可能满足合理的使用要求;中修和综合维修后的房屋必须符合基本完好的要求。

    第四章  房屋修缮标准

    第十五条  主体工程

    1.主体工程主要指对基础、墙体、柱、梁、楼板、屋面板、屋架、中式木构架等承重结构构件进行修缮的工程。

    2.基础不均匀沉降已影响上部结构,使墙体倾斜、开裂、变形的,应查清原因有针对性的予以加固、补强或拆砌。

    3.柱、梁、板、屋架、中式木构架在修缮时应消除隐患,损坏变形严重的,应加固补强或更换;结构、节点不合理的,应改做;钢筋混凝土构件轻微剥落、破坏的应及时修补;混凝土碳化、裂缝、钢筋锈蚀严重的应采取加固或替代措施;木构件在修缮时应尽可能用砖石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件替代。

    4.主体工程修缮后应结构合理,构件应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第十六条  木门窗、钢门窗及木装修工程

    1.木门窗开关不灵活、松动、脱榫、糟朽,钢门窗开关不灵、开焊、严重锈蚀的应修理更换。

    2.修缮后的钢、木门窗应开关灵活,接缝严实,不松动,框与墙体结合牢固,楼房单元门、楼梯间通道部位的门窗应齐全完整,每年秋季应对门窗检修一次。

    3.纱门窗、百叶门窗、挂镜线、窗帘盒、窗台板、筒子板、木踢脚板、壁橱吊柜一般损坏的应修复,严重损坏的可更换,原没有的不新装。

    4.木楼梯、外走廊的柱根、柁、头、接榫部位糟朽的应予以加固;楼梯基础、扶手、平台栏杆应保证牢固安全;木楼梯损坏严重的,可改做钢筋混凝土或铁制楼梯。木阳台、木晒台损坏严重的可拆除。

    5.顶棚吊挂过稀、钉子过小、钉合处劈裂、有明显下垂的应予以加固。

    6.板条墙、苇箔墙及其它轻质隔墙一般损坏的应修复,严重损坏的,可改砌砖墙。

    第十七条  楼、地面工程

    1.木楼板损坏、松动、残缺的应修复,木楼楞糟朽、变形严重的应加固或抽换。

    2.普通木地板的损坏面积占自然间地面面积25%以下时可修复,超过25%或缺乏木材时可改做水泥地面或块料地面。

    特殊用房的木楼板、木地板应修复。

    3.普通水泥楼、地面起砂、空鼓、开裂严重的应修补或重做;水磨石或块料楼、地面损坏时,应修复,无法修复的可改做相应标准的楼、地面。

    4.层间厨房、卫生间地面漏水的应修缮或重做防水层。

    5.砖地面损坏、破碎的应改做水泥地面。

    6.木质楼地面维修后应牢固、平整,拼缝严密;水泥楼地面应平整、不起砂、不开裂。

    第十八条  屋面工程

    1.屋面一般漏雨应及时修复;严重漏雨采取修补办法不能解决的可挑修屋面。

    2.屋顶上的压顶、出线、屋脊、天沟、檐沟、斜沟、雨水斗、落水管等一般损坏的应修复,严重损坏的应翻修或更换。

    3.楼房原有的雨水斗、落水管缺损的应修补齐全。

    4.局部变形的加气混凝土板屋面,漏雨严重的应先加固,再做屋面防水层;大部分加气板严重变形且漏雨严重的可换钢筋混凝土板。

    5.屋面隔热保温层性能不好引起墙体温度裂缝的,在屋面大修时一并解决。

    6.屋面工程修缮后要求平整、排水坡度满足要求,排水通畅不存水、不漏雨。

    7.各种屋面、天沟每年应检查一次,清除落叶杂物,疏通雨水口、落水管等。

    第十九条  抹灰工程

    1.外墙抹灰空鼓、剥落的应及时修复;损坏面积过半可铲除重抹,重抹时可提高标准;沿主要街道、广场的房屋外抹灰损坏的应原样修复,复原有困难的,可用其他材料代替但不得降低用料标准和影响色泽协调。外墙面应每十年清洗一次,以保持市容观瞻。

    2.清水墙损坏的,应修补嵌缝;墙面风化严重的可以抹灰;外墙勒脚、散水损坏的应修复;原无勒脚抹灰和散水的可新做。

    3.内墙抹灰开裂空鼓、剥落的应修复,损坏面积超过该墙面面积50%的可以铲除重抹;原无踢脚线的结合重抹可以加做水泥踢脚线;墙裙损坏应修复,墙面长期潮湿影响使用的可做防潮层。

    4.灰顶棚裂缝应修补;空鼓且有下坠危险的必须铲除重抹;纸顶棚损坏的,应修补。

    5.抹灰工程修缮后抹面应平整,不开裂、不空鼓、不起泡、不翘边,面层与基层结合牢固。

    第二十条  板缝渗水、漏水应及时治理。

    第二十一条  油漆粉饰工程:

    1.木门窗、纱门窗、百叶门窗、封檐板、裙板、木栏杆等油漆起皮、剥落或更换的新木件应油饰;木楼、地板油漆脱落的应重做。上述部件应5-10年油饰一次。

    2.钢门窗、铁晒衣架、铁皮雨水斗、落水管、铁皮屋面、钢屋架及支撑或其他各类铁构件(铁栅栏、铁栏杆、铁门)其油漆起皮、剥落或铁件锈蚀应除锈、刷防锈涂料后再油饰;铸铁污水管、水管、煤气管在刷防锈漆后应刷两道银粉;上述部件应3-5年油饰一次。

    3.油漆粉饰工程修缮后要求油饰层与基层结合牢固,不脱皮不流坠、不起泡、无皱纹、不漏刷及返锈透底。

    4.楼梯间、公用走廊的室内墙面每5-10年应粉刷一次。

    第二十二条  水、电、卫、暖等设备工程

    1.房屋各项设备应保持完好,保证运行安全和正常使用,电气线路、电梯安全保险装置及锅炉等应定期检查,严格按照有关安全规程定期保养。

    2.电气线路的修理,应遵循供电部门的“低压电气装置规程”。房间的电气设施以原设计为准,一般不予改装;电线老化破损、严重裸露,应及时修复或更新;电表容量不足0.3A/户的平房院落或楼房应逐步增容。

    3.上、下水及卫生设备损坏的应修理;堵塞或零件残损,应疏通或补齐。

    4.楼内压力水箱供水管道及泵房、水塔、水箱等损坏应及时修复,水箱应按规定定期清洗。

    5.电梯、供暖系统、煤气系统、公用天线的维修保养按有关规定执行。

    6.避雷设施应每年进行一次摇测,避雷设施损坏、失效的应修复。

    7.金属构件、铁门、铁栏杆、铁扶梯、铁晒衣架等锈蚀的应修理或更换,无保留价值的可拆除。

篇4

摘 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发展的王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各种社会矛盾多发期。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面临的形势则更为复杂。本文就如何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进行论述。

关键词 城市管理 行政执法 重要性

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需要在加快立法步伐,强化领导法律意识,明确执法主体的从属关系,加快实施行业执法综合管理,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规范执法程序,积极开展建设法规知识的社会普及教育,加强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检查等方面落实。

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执法强制力弱

执法强制力是保障执法效能的关键条件,但是在执法工作中,并没有相应的强制手段作保证,这就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行政相对人不配合执法、机动车乱放、垃圾乱倒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城市市容、市政。由于强制性保障的缺失,在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往往不具有强制性,其只有管理而并没有执法的权力,若进行过度管理,则会出现一些暴力抗法和暴力执法的行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管后期管理。

(二)执法方式单一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城市和谐发展。在人们思想观念开放化的今天,尤其在构建人文城市的环境下,城市管理的方式应当适应于人们的要求,坚持人本管理的原则。但是现实中,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方式相当单一,仅仅停留在“罚款”管理上,这就不免会使人产生抵触心理,从而起不到城市管理的目的。

(三)执法成效低下

执法成效低下是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重要问题。行政执法是为了促进城市发展,维护人民利益,但是由于一些主客观的原因,造成此目标很难实现。其一,城市管理的范围较广,且内容较多,这就增加了行政执法的难度,影响了执法成效。其二,在执法过程中,一些执法人员受到被管理者的言语威胁,甚至是行为威胁,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安全保障制度或是措施,使得很多城管无法正常行使自身职能,这就影响了执法工作成效。

二、问题原因分析

(一)执法法制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缺乏专门而独立的城管法律体系,有关的法律法规之间的冲突性较强,缺乏统一性,如一些地方政府从本地区利益出发,制定一些地方性法规,而受地域保护观念的影响,其中的一些法规与中央制定的法律具有一定冲突性;很多地区仅仅依靠地方性的法规作为执法依据,而没有国家正式法律的支持;一些法律仍旧停留在十几年前,如很多地方仍旧采用1992 年颁布的《城市绿化条例》进行绿化管理,这就与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要求不适应,进而影响了执法效能的发挥。

(二)执法模式滞后

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定要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模式与现代经济相适应,但是,很多地方仍旧坚持传统的管理模式,从而造成执法效力不高。其主要体现在:管理停留在“见面管理”上,信息滞后,管理被动;政府管理缺位,权责不明,多头管理;管理粗放,常利用运动式、突击式管理;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造成事发后推诿责任。

(三)执法人员素质较低

执法实施的过程,归根结底是执法人员发挥其职能的过程,这就需要执法人员具备强硬的城市管理专业技能,但是,现阶段仍存在违规执法、暴力执法的行为,这集中反映出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其主要体现在:执法专业性缺失,在执法过程中,仅仅认识到自己要执法,而并没有认识到如何执法;执法人员的职业素质较低,一些城管利用制度漏洞,采用“走后门”的方式进入城管队伍,还有一些城管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经受不住经济诱惑,往往出现、、暴力执法等行为。

三、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更新执法方式,坚持人本管理

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城管要改变原来单一的执法方式,从服务民众的角度出发,全面更新观念,转变行为,切实做到服务于城市发展和人民利益。其一,加强沟通。在执法过程中,要以教育和沟通方式为主,向被管理者宣传城市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在提升意识的基础上,实现民众与城管的协作,禁止采用强制性的暴力执法行为。其二,设置场所。针对一些无照经营的游商,在适当的地方设置专卖区、解,并规范其经营,这既能实现管理之目的,又保护了民众利益。

(二)加强执法监督,提升执法效力

一方面,加强内部监督,设置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对执法者的行为进行监督,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根据执法人员的行为表现给予不同层次的奖励或是惩罚,以有效规范执法者行为。另一方面,充分运用网络公共平台、信箱等,调动社会群体参与到执法监督中,并公示典型现象,以此实现城市管理的有效性。

(三)提升人员素质,强化执法专业性

一支高素质的城管队伍是实现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效能的关键因素,一方面,要加强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建设。通过教育、培训、学习等方式,促使执法人员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管理技能、法律法规;实行竞争上岗制,展开公开竞争、择优录用,以此提升执法人员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心理和素质建设,增强城管的责任心,使城管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增强执法人员的正义感和抗压能力,保证公正执法、严格执法。

篇5

xxxx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

(2019年10月16日)

尊敬的程厅长、各位同志: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谨代表在座的全体同仁欢迎程厅长一行莅临我州检查指导工作,并衷心感谢一直以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和省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对我州城市执法体制改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由我将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做简要汇报,恳请各位领导提出宝贵意见。

一、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现状

xxxx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于xxx年xx月xx日挂牌(挂xxx住房和城乡建设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牌),为xxx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管理的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机构规格为副县级,经费形式为全额拨款,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7名。xxxxx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于2019年2月完成更名。xxxx因政府机构改革正在实施中,后期将撤销茫崖xx行委城建监察大队,由xxx建设和交通运输局挂牌成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xxx大柴旦已成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xxx已成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由于州级主管部门成立较晚等客观因素影响,导致推动力度不够,机构职能划分不合理,导致整合尚未完全到位。

二、工作进展情况

按照实施意见,结合工作实际,前期我们主要做了八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出台了《xxx城镇管理条例》《xxx办公室、xxx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xxx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城市管理工作考核标准及评分细则》《城市管理工作考核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确定xxx市为城市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市,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全州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工作。

(二)理顺管理体制。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整合市政公用、市容环卫、园林绿化、城市规划、房产管理、城管执法、违建治理、供气供热管理执法等城市管理机构的职能。拟于年内编制完成《关于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职能、机构、人员整合的报告》和《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主要职责、机构和人员编制的规定》。

(三)推进综合执法。推进跨部门、跨领域执法权限整合,从与市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执法频率高、多头执法扰民问题突出领域入手,整合住建、环保、交通、工商、水务、食品药品6个方面职能,xxxx市分别梳理387项和501项执法权限,并建立了综合执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权力的运行。目前,xxxx两市已完成权利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定工作,正在审核,尚未公布,其余地区由于机构尚在组建当中,“权”“责”清单正在抓紧整理、审核当中。

(四)加强队伍建设。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活动,规范和统一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制式服装和执法车辆标识,城市管理部门整体形象、良好工作秩序和规范化管理水平有效提升。xxx首先制定印发了《xxx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公开招聘辅助执法人员实施方案》《城管行政执法人员派驻各城区工作方案》,加强了辅助执法力量的补充。州局计划在2020年全年开展xxx城市执法体制改革规范建设年工作。

(五)提高执法水平。按照依法有序、科学规范、便捷高效的原则和推进“放管服”改革的有关要求,紧密结合城管执法实际,突出问题导向,制定印发了《关于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试点实施办法》。xxx首先建立“公安+城管”的“城警联动”一体化联合执法巡查模式,开展综合执法工作,及时处置妨碍综合执法、暴力抗法等各类违法行为。

(六)健全协调机制。建立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的城市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统筹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以及相关部门职责衔接问题。城市管理部门建立与相关部门之间信息互通、问题线索移送、协助调查等工作机制和执法反馈制度,形成管理和执法的强大合力。xxx已率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其余地区尚在推进。  

(七)加强法制保障。不断加强城市管理执法的立法工作,完善配套法规和规章,制定地方性法规、规章,明晰城市管理执法范围、职责、程序等内容,规范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两市分别出台了《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制度汇编》和《绩效考核奖惩办法》、《综合执法程序规定》等地方性法规。

(八)完善城市管理。我局已委托编制了《xxx智慧城市管理规划方案》《x设标准平台建设》等一批设计方案,xxx市智慧城管已于2018年5月正式运行,xxx市数字化城管于2017年6月正式运行,下一步州级平台建设将采取“市县级建终端、州级统筹平台和数据库,运营商提供网络服务”的实施办法,打通信息孤岛、统筹数据运行,利用两年建设周期形成以“一中心,一门户、一张网、一张图,一平台”为主要内容的“城市运营中心(城市大脑)”。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工作过程中,我们还处在探索摸索阶段,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有待于下一步研究和解决,如:城市管理政策法规不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较多,重建轻管的思想观念较重,行政执法保障力度不够,机构设置的级别和模式有待明确,宣传教育工作相对滞后。

此外,还有一些主要问题亟待解决。一是xxx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而xxx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属行政单位,存在事业执法局监督管理市县行政执法局问题,此问题将严重影响州级管理部门主体资格及监管成效,对规范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监督带来诸多困难。二是全州各级正式在编执法人员不足,难以满足城市管理精细化的需求,现有执法人员仅占城管队伍总数的4.5%,执法工作严重依赖“协管员”的问题日益突出。同时,新整合的城市综合执法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水平较弱,规范性较差。三是全州各地智慧城管、智慧工地建设缓慢滞后,严重制约了城市管理快速反应、快速处置。基础地理数据、城市管理部件、事件、网格地理编码数据等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缺乏政策支持和项目帮扶。四是xxx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区域性较强,加之管理点多面广,对于执法装备有着硬性需求,现阶段,全州各地没有装备专项经费,以老旧设备为主,行政执法装备严重滞后,机动性能差,且未核定执法执勤用车编制,不适应行政执法处置突发事件。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建立健全管理保障机制。从源头着手建章立制,形成一套稳定可靠的保障体制。一是健全法规体系。进一步充实完善、补充修改法律法规,形成权责明晰,执法依据、管理机构、处罚标准、编制经费、执法程序、权责清单等相统一的法律法规,合理厘清权责清单,构建协调高效的“城市综合管理”体系,解决管理职能交叉、重复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二是完善投入机制。加大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经费投入,在财政预算上足额保障工作经费,设立城市管护专项资金,并形成稳定增长机制。谋划包装一批有利于城市建设管理的重大项目,积极争取中央、省州专项支持。探索城市经营管理新模式,开放市政公用设施管理维护市场,实施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鼓励支持民营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三是强化监督考核。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内部流程控制,严格评议考核、案卷审查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纠错问责机制。引进第三方专业测评机构,科学制定考核指标,并将考核内容纳入政府年度工作责任制考核体系。同时,畅通群众监督渠道、行政复议渠道,主动接受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

(二)完善市政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坚持以规划为纲,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加大监督力度,并及时将规划建设好的管理信息移交城市管理部门,建立完备的城建档案,实现信息共享。二是尽快建设完善一批城市发展迫切需要的公共停车场、农贸市场、公共厕所、环卫保洁等市政等公用基础建设。三是加强行业市场的规划建设,将集贸市场、旧货交易市场、机动车维修服务等市场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打造分类合理、特色鲜明、统一管理、集中经营的各类专业市场。四是是大力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市政设施运营、环境卫生治理、公共市场服务等领域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按照市场化建设、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方向,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不断提升市政基础设施服务水平。

(三)革新城市管理理念,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正确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要重点抓好业务培训工作,要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加快执法人员执法证件办理工作,并逐步配备与执法任务相匹配的装备和设施,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树立规范执法的良好形象。

(四)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参与意识。切实加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和利用各种新闻媒体、网站、微博、12319城建服务热线、随手拍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和舆论监督,提高市民的参与意识,强化政务公开,对城市管理中的重大决策和举措,广泛听取社会公众意见,加强政府与市民之间的沟通,增强市民的城市管理意识,提高市民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篇6

城管执法是城市管理城市管理的一种具体手段,是城市良好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城管执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领域,涉及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各个层面,与每一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有着直接且紧密的联系。作为直接面向老百姓的基层政府管理人员,其行为方式将直接影响民众对政府管理体制的信任和评价。而现阶段我国城市管理中越演越烈的暴力执法行为,不仅损害政府形象,而且严重威胁了社会稳定,这与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背道而驰,使城管执法面临着失效的困境。

一、城管执法工作现状

近几年,北京正处于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现代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北京的城市管理也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人文北京、绿色北京、科技北京”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人民群众对城市管理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然而现阶段,我国城市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经济、政治和社会形态正经历着深刻的转型,社会形势较前更为复杂化、动态化、多元化,各种社会矛盾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城管执法作为城市环境的维护者和监督者,其执法活动直面复杂的社会矛盾,工作难度在不断加大。城管执法部门所承担的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任务也越来越繁重,传统的行政管理及执法模式已不能满足于现实执法需求。而且城管部门内部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执法理念滞后,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执法依据不足,执法环境不佳等,造成了城管执法部门与执法相对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不断,野蛮执法的现象层出不穷,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文明城市和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本文立足于研究在新形势下城管执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目的在于最大程度地解决城管执法中存在的困境,从而促进城管文明执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二、当前城管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

1、城管执法相关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

自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贯彻执行以来,到目前为止全国还没有一部关于城管执法的专门法规,现在城管执法的依据仅是《行政处罚法》中关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规定,因此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一直处于“借法执法”的局面。这导致城管执法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明显不足,城管执法主体在执法过程中处于一种尴尬境地:它不仅面临着执法相对人的质疑,而且在与其他部门打交道的过程中也处于“弱势地位”。同时,也没有法律对城管执法人员的权利义务、法定职责以及履职范围等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城管执法的范围不断扩大,从市容环境到工商管理,从城市节水到公安交通,几乎无所不包。此外,缺少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使得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被城管执法者任意使用,这就使城管执法方式简单化、粗暴化,增大了发生的几率。

2、城管执法观念相对滞后。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政府社会高度合一的管理模式,政府把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看成仅仅是政府的管理。公民主体在城管执法中的参与权被剥夺了,执法部门与执法对象处于直接对立的境地。在“官本位”思想的阻碍下,政府在管理中往往先以官员自身为中心,脱离了实际需要,导致政府的所为并不是群众真正需要的。这种执法方式很难使被管理者心服口服,被处罚的群众不但会叫屈喊怨,而且也不会对法律产生敬畏的思想。因此城管执法部门与执法对象之间的矛盾、冲突将会更加频繁,非文明执法的现象也会更加突显。

3、执法方式单一,强制力不足。

目前行政处罚是城市管理部门实现管理目标的主要手段,相对集中的多是对在街面上发生的简易的、常见的违法行为的处罚权,处罚多是几十元的罚款,而当行政当事人不愿交纳罚款时,由于城管执法机关没有强制执行权,只能按照法定程序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而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与财力为区区一宗几十元的案子去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也是不现实的。城管执法方式单一、无行政强制力的执法特点、与城管执法内容量大、规模小、简单、快速之间的矛盾冲突,使得违法违章行为得不到及时查处,执法部门法定的权利义务也就很难充分履行。

4、在新的形势面前,城管执法队伍的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的城管执法工作的要求。

实践中具体表现为:一是政治素质不高。极少数执法队员政治观念淡薄,理想信念动摇,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淡化;二是业务素质偏低。少数执法人员文化水平低,缺乏城管执法专业知识,导致执法行为不规范,违反程序办案;三是法律意识淡薄。一方面少数执法人员缺乏依法执法的自觉意识,在执法管理时要么乱作为,要么不作为。四是执法过程中存在感情大于法的现象,以致于执法不严,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五是执法简单粗暴,没有真正地理解、把握,做到文明执法、服务管理,从而影响了城管队伍的整体形象。

四、改进城管执法的对策建议

1、完善城市管理法律体系。

科学严密的法规体系是搞好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先决条件。一是加强立法工作。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立法规律,在总结我国城市管理经验教训、借鉴国外城市管理先进立法成果的基础之上制定科学、可操作的城市管理法,形成覆盖城市管理各个方面、相互衔接的法规框架,通过规范完善的法律解决城市管理职权和执法规范问题,对各级城管执法机关的性质、地位和职责权限进一步明确,达到机构合法、职责清楚、有权有责、社会周知的效果。在完善现有行政处罚法立法的基础之上,对城管执法机关的执法制度、执法措施、强制手段、执法程序等明确提出规范和要求。二是加大清理力度。清理修订现有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消除和减少法律冲突及矛盾,加强立法解释,解决有法难依问题。

2、转变城管执法理念。

城市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民提供便利的服务。那么,政府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来解决群众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这才是城管执法所应追求或实现的工作目标。而现行的城市管理体制是一种以城市为中心的决策产物,传统的观念驱使,使得城管执法者一开始就将被执法者放在了对立的位置上,把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定位在“如何惩治”上,这种暴力执法行为不仅解决不了弱势群体生存之艰和权力部门执法之难的困境,长久下去恐怕还会引发更多更大的对抗和冲突。因此应该将暴力型执法理念向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执法理念转变,疏堵结合实行人性化管理。要切实关注弱势群体、扶助弱势群体,对确实属于弱势群体的,要积极扶持,采取以疏导帮助服务为主、管理为辅的办法,一切从城市管理的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自觉地把创建和谐社会的理念落实于城市管理执法实践,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双赢。以维护社会稳定,创造和谐社会。3、改进城管执法方式。

篇7

关键词:城市化;和谐;城管;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26(C)-0041-02

城市化是人类走向文明的必然,是人类进步的象征。近年来,随着“大城管”战略的实施和格局形成,城管执法工作逐步走向规范,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各地城市的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城市管理的总体形势向好,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媒体上诸如“城管执法粗暴态度蛮横”之类的报道依然屡见不鲜,城市化进程中日益增多的失地农民、小商小贩与城管之间矛盾日益显现。如何做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城管成为新形势下亟待解决好的问题。

一、城市化进程中城管与小商小贩之间的矛盾根源

针对以往存在的城管野蛮执法、执法方式不文明等问题,城管采取了多进行说服教育,晓之以理,明之以法,动之以情。同时,也从改变执法方式、加强城管装备、提高城管的执法地位等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但并未能从“根”上消除城管与小贩矛盾。“根”之不除,则一个具体问题、现象平息了,新的问题和现象又会出现。事实上,在相当程度上,粗放的城市化、迅速的城市扩张,是城管与小贩之间矛盾的总根源。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近年来的城市化进程加快,拆迁改造,产生许多失地农民;还有随着经济危机使得一些企业工人减员下岗。他们中的许多人难以在原住地觅到新的职业,只能到大城市里讨生活,变成了小商贩以此谋生。他们要想生存,只能千方百计保住这个“饭碗”。

2、最大程度维护和实现失地农民、下岗工人等的利益,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应尽之责。然而,城市管理者考虑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较多,而为困难群众考虑较少。进而造成城管与小贩之间的矛盾日趋加剧。

3、城市化进程中现代化生活配套设施不能及时跟进和完善。城市虽然发展很快,但宜居程度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生活的不方便。小贩之所以能够在闹市街区有广阔的市场,就因为市民对小商小贩有潜在的需求,使得小商小贩有生存空间。

4、部分城市管理部门允许经营的摊点缺乏市场意识,经营门槛太高。有的城市也采取了“疏”策略,但效果不显著。原因就在于不是人气凝聚之地。有的允许他们办照经营,但各种收费较高。这些矛盾和问题,正是城管处在尴尬位置的根本原因。

二、城市化需要树立和谐的城市管理理念

实施城市化战略,加快城市发展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好。城市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和谐。城市现代化程度再高,也不能排斥小商小贩。对待小商小贩,要让他们有充裕的机会进行合法经营,要考虑如何发挥小商小贩的积极性,以增强城市的生机和活力,还要最大限度地避免小商小贩因乱设摊点而给城市带来不良形象和影响。

我们要想抢抓发展机遇、正确应对矛盾和挑战,必须要积极探索,树立现代城市管理和发展新理念。

1、以人为本理念。要牢固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寓执法于服务之中,加快实现从执法管理型向执法服务型城管的转变。要关心和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保障小商贩的合法权益;要正确处理严格执法与文明执法的辨证关系,不断改进和完善“人性化”的执法方式和便民服务举措,努力营造和谐的执法管理关系。

2、依法行政理念。要强化法治观念,增强执法队员的法治意识;要加强法规体系建设,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建立和完善法规、规章和管理制度;要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完善执法程序,有效解决个别执法队员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整体提升城管系统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3、科学管理理念。要针对城市管理的特点,扭转粗放型、突击性、应付式的被动工作局面,加快建立精细化、制度化、科学化的长效管理机制。要从治本的角度研究和破解乱设摊、违法搭建、非法散发小广告等难题顽症的方法和机制,建立健全条块结合、源头治理、联动执法、社会参与、绩效考评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推动城管执法实现常态长效管理。

三、多措并举,创新思路,构建和谐城管

围绕和谐社会,构建和谐城管,不能简单回避城市管理的“管”与“被管”这对矛盾,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不断地化解矛盾,在“管”与“被管”的对立统一中求得共识,达成和谐。

1、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化解矛盾。

“以人为本”是和谐城管的核心要求。城管执法面对的多为社会弱势群体,怎样既坚持发展、美化城市、维护好城市的“面子”,又从实际出发确保社会稳定,管好群众的“肚子”呢?必须换位思考,树立“人性执法、用心服务、构建和谐城管”的新型执法理念,变传统的“管制型”执法为理性的“人性化”执法。同时,要按照“以人为本、堵疏结合、既要管住、又给出路”的工作新思路,采取“分别情况、规划地段、进区经营、集中管理”的办法,统一规划、统一标准、严格管理,既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市容环境与占道经营等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又较好地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通过有效的堵与疏,从源头上化解城市“面子”与弱势群众“肚子”之间的矛盾,使城市管理逐步形成“以服务促管理、以管理促发展”和谐发展的良好态势。

2、推进大城管战略,提高城管水平。

城市管理,不仅仅是为了改变城市面貌,最根本的落脚点应该是为了给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城市管理是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只有推进“大城管”的工作理念,切实加强各执法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起互动联动的长效管理机制,才能在提升城市形象的同时赢得群众的支持。城管执法做到采取综合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定岗和巡查相结合、堵与疏相结合、刚性执法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新举措和长效管理工作机制,确保市容整洁、秩序良好、环境优美、交通畅顺、城市文明、社会和谐、发展有序。

3、建立“有求必应”、“反应快速”的新机制。

城管无小事,事事关民心。因此必须本着“上对领导负责,下对百姓负责”的态度,认真接待每一位来访者、举报者,认真对待每例举报,形成“受理举报―登记―交专人处理―反馈处理结果”的工作流程。无论是群众来信来访、网上举报,还是上级部门转发、部门转发等,都要在第一时间内积极做出回应。全面受理群众求助,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做到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通过关口前移,提早发现问题,钝化矛盾,促进城市管理工作为经济、社会等其他各项工作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4、建立教育培训机制,提高城管执法整体素质。

城管执法部门要从实战、实用、实效出发,深入开展提升城管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法律素养、执法效能和文明形象系列活动。要注重加强制度建设,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城管执法队员教育培训、考核管理和奖惩机制,加快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执法队伍。要加大日常督察力度,不断强化队员法制、责任和服务意识,推进队员作风建设,规范队员执法行为,对违法违纪队员依法予以严处,提升城管的社会形象。

5、注重宣传教育,增强法治意识。

构建和谐城管,宣传教育是关键。城市管理事事关系百姓,件件关系民生。要搭建多种形式的与市民沟通的平台,广泛宣传普及城市管理法律知识和社会公德,加强城市意识教育,引起全社会对城市管理的重视、理解和支持;要注重促进执法和管理对象的心理和谐,“宣教为先,处罚在后”,主动深入帮扶困难家庭,做好跟踪服务,做到尽职尽责;加大对小商小贩、外来务工人员、失地农民的城市管理意识的宣传力度,使他们尽快适应和融入和谐环境。

综上所述,“和谐城管”的构建需要以精细、长效管理为载体,坚持从群众最满意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情改起,不断改善城市化进程中的和谐生存环境,解决城市管理的源头问题,努力构建和谐城管,为和谐社会建设保驾护航。

篇8

[关键词]城管执法;城市经济;城市社会;青岛;威海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3)01-0023-03

1999年全国有6个城市率先设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将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到2012年,全国已经有621个城市设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短短的13年时间里设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城市迅速增加,说明城管执法管理模式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以青岛和威海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对这种影响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调查对象、问卷及步骤

青岛是在全国率先设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实行城管执法管理模式的城市,威海是最近才成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城市,本文以青岛、威海两市的340名市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调研。

由于评价城市发展的指标很多,本文主要研究城管执法对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因此需要选取和城管执法有关的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在指标选取过程中,采用文献法和专家咨询法等方法,借鉴同济大学陈强教授、尤新建教授建立的评价市民生活满意度的透镜模型,针对当前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修改,试图从城市的经济生活、社会秩序、市容市貌、社区建设、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园林绿化和城市规划8个方面对市民进行调查,得到城管执法管理模式对城市发展影响的评价模型(见图1)。

依据上述评价模型,综合由专家咨询法得到的建议,设计出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在进行问卷调查时,先由市民对城市发展各个方面的情况做出主观评价,再对各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打分。因此,问卷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指标评价部分,第二部分为权重确定部分。

调查于2010年7月和8月在青岛、威海两市进行。首先,由调查人员将问卷发放至所要调查区域的各个街道办事处及居委会,在当地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由市民自行填写问卷,最后由调查人员统一回收问卷。在整个调查过程中,共发放问卷340份,其中,青岛170份,威海170份;回收有效问卷317份,其中青岛161份,威海156份,问卷回收率93%。

二、城管执法管理模式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影响

首先,采用主观赋权法对评价城市发展的各项指标重要性系数进行主观赋权。通过调查城市市民主观赋权确定各项指标的重要性系数(见表2)。

其次,进行城管执法管理模式对城市发展影响t检验,结果表明,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青岛市民的评价要高于威海市民(见表3)。

城市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必然会涉及城市运行的各个领域,从管理模式到城市文化,从政府决策到居民素质,都会对城市的发展产生影响。可以说,城市能否健康、快速、和谐地发展,是各方面作用合力的结果,城市管理模式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青岛、威海两市地理位置毗邻,发展方式相近,产业结构类似,存在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差距说明,城管执法管理模式对于城市发展起到了_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城管执法管理模式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影响

城市的经济生活、社会秩序、市容市貌、社区建设、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园林绿化、城市规划等8个方面与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密切相关,t检验结果表明青岛、威海两市在8个方面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充分反映出城管执法管理模式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进一步证实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管理模式优于多头执法管理模式(见表4)。

从分析结果看,城管执法管理模式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总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经济的较快发展虽然由多方面因素决定,但是城管执法管理模式能够使城市更加和谐、健康。良好的城市氛围和文明的社会秩序不仅会使城市更具魅力,而且还能吸引更多企业落户、更多人才创业,也会吸引更多的游客旅游度假,带动相应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又将带动城市经济快速增长。

从比较结果来看,青岛在市容市貌、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等方面优于威海。首先,青岛与威海都属于我国北方重要的滨海旅游度假城市,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是两座城市共有的天然优势,两市市民都对自己所在城市的市容市貌与生态环境感到自豪与欣喜,而城管执法带来的更好的环境使青岛市民对于上述领域更加满意。其次,社会环境涉及声环境与交通状况,由于两市均位于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东部沿海,是城市群发展的龙头城市,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使得城市建设的速度较之内地大大加快,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保有量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两市市民对声环境和交通状况的评价均较低,客观地反映出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二者之间的矛盾。城管执法部门通过自己的努力,充分发挥体制及机制上的优势,将这一矛盾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篇9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车辆”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第三条市公安交通警察大队以动态管理为主。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以静态管理为主,负责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车辆停放秩序管理工作;负责车辆有偿占道停放的设施建设及管理工作;负责车辆临时占道停放的有偿收费工作。

第四条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应按照保障畅通、合理规划的原则在城市道路上设置停车泊位。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负责车辆临时占道停车泊位的施划及有偿占道收费票据的管理、指导工作。

第五条停车泊位应当设置标志牌和泊位线。未经设置部门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施划停车泊位或设置停车场,不得擅自移动标志牌或者涂抹更改泊位线。

第六条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停车场,在不改变其国有资产性质前提下,可以采用招标、拍卖的方式确定给单位或个人经营,中标的单位或个人不得另行转包或转租。招标、拍卖、管理费所得收入全额上缴市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非政府投资建设的经营性停车场,谁投资、谁受益。

第七条车辆占道停放,应当有序停放在停车泊位线内,不得随意斜停、乱停、乱摆。

第八条在停车泊位内停放车辆,应当缴纳停车占道费。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应当设置一定数量的免费公共停车场和停车泊位,并在显著位置设置免费停车标志。

医院、学校、机关等各类公共服务单位院内和门前应免费停车,但应协助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对其门前停放的车辆进行管理。

第九条机动车因转场作业或特殊情况需要进入市区,通过限制通行的道路时,应当向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提出申请办理通行证,并按规定时间、区域、路线通行。

第十条对在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上乱停乱放、妨碍其它车辆、行人通行的机动车,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将车辆拖离至不妨碍通行的地点或者指定的停车场或贴“道路交通违法停车行为处理通知单”,依法对驾驶员处以罚款100元的处罚。要求违章车辆7个工作日内持处罚告知单到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指定地点接受处理;逾期不接受处理的,提请市公安交通警察大队不予核发车辆检验合格标志及锁定机动车辆转移、变更、注销申请业务。

第十一条非机动车应当在规定地点停放,未设停放地点的,非机动车停放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对在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上乱停乱放的非机动车,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拖离至不影响通行的位置,并处以警告或20元罚款。

第十二条机动车驾驶人员未取得通行证件进入市区,在限制通行的区域或者路线通行的,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或市公安交通警察大队处以100元罚款。

第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设置或者撤除道路临时停车泊位或者在停车泊位设置停车障碍的,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负责取缔、责令恢复原状或罚款。

第十四条在城市内行驶的交通运输工具,应当保持外型完好、整洁。货运车辆运输的液体、散装货物、垃圾,应当密封、包扎、覆盖,避免泄漏、遗撒。造成泄漏、遗撒的,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责令清除,按污染面积每平方米处以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

机动车在道路上逆向行驶或随意调头的由市公安交通警察大队处以200元罚款。

第十五条行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公安交通警察大队处以警告或5元罚款:

1、未按交通信号通行的;

2、有人行道不在人行道内行走的;

3、没有人行道不靠路边行走的;

4、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未走人行道或者过街设施的。

第十六条穿越、跨越或者倚坐道路隔离设施的行为由市公安交通警察大队或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处以警告或20元罚款。

第十七条非机动车驾驶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公安交通警察大队或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处以警告或10元罚款:

1、未按交通信号通行的;

2、违反规定在机动车车道行驶的;

3、违反规定载人或者载物的。

第十八条收费停车路段必须设有明显标志,并公开收费标准,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收费票据。工作人员必须佩戴统一服务标识。

第十九条临时停车占道费,按预算外资金管理规定上缴市财政,用于城市道路和交通设施的建设、养护、维修和管理人员工资。

第二十条对拒绝、阻碍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之规定,处以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一条市公安交通警察大队和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工作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依法文明管理;对、、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10

关键词:暴力执法;失效;人性化执法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2-0321-02

城管执法是城市管理的一种具体手段,是城市良好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城管执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领域,涉及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各个层面,与每一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有着直接且紧密的联系。作为直接面向老百姓的基层政府管理人员,其行为方式将直接影响民众对政府管理体制的信任和评价,而现阶段我国城市管理中愈演愈烈的暴力执法行为,不仅损害政府形象,而且严重威胁了社会稳定,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同时也与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施政理念背道而驰,使城管执法面临着失效的困境。

1 城管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在城市管理中,由于作为执法方的政府部门确有权力和责任对城市管理中的违章行为进行管理和处罚,而执法相对人确实有许多是迫于生计而不得不从事违法行为,所以,两者之间的矛盾是难以调和的,执法问题的现状主要是执法人员的暴力执法行为,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下面四方面:

1.1 落后的城管执法观念

当前行政处罚是城市管理部门实现管理目标的主要手段,行政指导是辅助的管理手段,这种方式很难使被管者心服口服,被处罚的群众不但会叫屈喊怨,而且也不会对法律产生敬畏的思想。在“官本位”执法观念的指引下,执法方式简单粗暴。尽管执法部门突破“障碍”,但执法效果并不理想,并引发了很多矛盾甚至冲突。城管执法中暴露的诸多问题实质上反映了社会处于转型期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冲突,传统管理手段与多元化社会中日益复杂管理对象之间的冲突。长期以来,我国实行政府社会高度合一的管理模式,政府把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看成仅仅是政府的管理。公民主体在城管执法中的参与权被剥夺了,执法部门与执法对象处于直接对立的境地。

1.2 执法人员的素质低下

新形势下对执法队伍的素质要求在提高,而我们的执法队伍构成复杂,其中一部分执法人员没有受过系统的法律专业知识和岗位基本素质培训,并且有些执法人员公仆心不强,作风不正派,这都与我们重使用轻教育的城管执法观念有关,为少数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提供了条件。在执法过程中,以言代法、以权代法,既不出示证件也不说明理由便直接进行处罚,执法无程序或程序被简化掉的现象造成双方地位不平等,这也严重损害了城管执法队伍的形象。

1.3 城管执法程序不规范

城管执法人员是代表政府的,一定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然而在城管执法过程中,尤其是影响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时,很多情况下并没有遵循法定的程序。在行政处罚案件中存在程序违法,徇私枉法人为剥夺当事人权利的现象时常发生,如没收商品不开罚单,不说明情况,执法方式简单粗暴,甚至动用暴力将执法对象的商品、捣乱等,都严重损害了城管队伍的社会形象。根据有关部门在一个城市通过问卷调查的显示,该市市民对城管卷查工作的满意率只有29.20%;32.43%的人认为某些监察人员,不依法办事;22.78%的人认为某些监察人员有贪赃枉法行为;40.15%的人对城管监察部门的总体评价为“一般”;究其原因主要是城管执法中存在、执法违法、随意收费、任意罚款、等现象。

1.4 相关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

到目前为止全国还没有一部关于城管执法的专门法规,现在城管执法的依据仅是《行政处罚法》中关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规定。城管执法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明显不足,城管执法主体在执法过程中处于一种尴尬境地:它不仅面临着执法相对人的质疑,而且在与其他部门打交道的过程中也处于“弱势地位”。同时,也没有法律对城管执法人员的权利义务、法定职责以及履职范围等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城管执法的范围不断扩大,从市容环境到工商管理,从城市节水到公安交通,几乎无所不包。此外,缺少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使得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被城管执法者任意使用,这就使城管执法方式简单化、粗暴化,增大了发生的几率。

2 化解的相关对策

2.1 转变城管执法理念

城市管理人员应该明白他们的职责就是为社会弱势团体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而现行的城市管理体制是一种以城市为中心的决策产物,传统的观念驱使,使得城管执法者一开始就将被执法者放在了对立的位置上,把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定位在“如何惩治”上,用管制犯罪的观念和手段来管理普通民众,视那些摆摊的小贩们只是管理的对象,这种暴力执法行为不仅解决不了弱势群体生存之艰和权力部门执法之难的困境,长久下去恐怕还会引发更多更大的对抗和冲突。所以,应该将暴力型执法理念向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执法理念转变。

人性化的执法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观念上,但因为执法对象大都是由农村涌入城市的农民和城市里的下岗职工所组成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活动大都是为了维持生计,因此,政府的管理人员更应该做的是优先考虑穷人和弱势群体的利益,适度降低行业管理的门槛,建立一批摊位费便宜或不收摊位费的公益性市场,实行分梯级管理,将为弱势群体提供公共服务作为政绩的重要标准来对待。

2.2 完善法律保障机制

由于相关法律规范不明确,存在法律空白地带,处罚设定宽泛,法律规范实效性不强等诸多原因,急需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出一部专门的有关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法律,使城管执法部门能够得到执法相对人的更大认同。同时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压缩自由裁量权弹性,避免出现随意收费、任意罚款、的城管现象,不断提高依法行政和严格执法的质量和水平。

2.3 规范城管执法程序

城管执法,不仅要严格遵循实体性,而且还要严格遵守程序法。程序合法是实体合法的保障,在实体合法的基础上重视程序,才能保证行政执法行为本身的公正、合理,才能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应该按照行政处罚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结合本部门的实际建立一系列程序性制度,如行政处罚分级管理和备案制度,行政处罚错案追究制度,行政处罚证据及暂扣制度,调查取证制度,听证制度,审查决定制度等,并用有关监督力量保障各项制度规范化运行。

2.4 提高城管执法人员的素质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要适应新形势对城管执法工作的严峻挑战,必须高度重视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首先,要强化用人管理,严把进人关,严格参照工作人员录用标准和程序向社会公开招考执法人员,特别是应具备法律专业知识,以逐步提高城管执法队伍整体的法律素质;其次,要严格评议考核制度,不仅在执法机关内部要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而且要建立健全社会考核制度,让公民参与对执法人员执法行为的监督,从而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第三,加强思想教育,通过对城管执法人员进行崇法尚礼的思想道德教育,建立一只知法懂法崇尚文明礼貌的执法队伍,从而提供真正高质量的文明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赵荣福.试论城管执法工作的基本原理[J].城市管理,2005,(4).

[2]封挥.粗暴执法行为的诱因和对策[J].城市管理,2006,(2).

[3]黄祝山.城管执法的严格公正与文明[J].城市管理,2006,(4).

[4]王雁红.服务型政府与城管行政执法改革[J].科学决策,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