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与文化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0-27 17:30: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礼仪与文化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管理与文化 方法论 科学主义 人本精神
管理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随着人们对文化在管理中重要性的认知而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界也形成了许多有益的讨论,如彭贺(2007)、刘文瑞(2007)、杨桂森(1999)、王联英(2011)、刘诚(2005)等。然而,在已有的讨论中,虽然在管理学理论发展趋向上都注意到了对“人”的关注越来越突出,但笔者看来,都未能真正明了为什么管理中文化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为什么会成为关注的核心,在管理中“文化”与“人”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本文将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角度,审视管理学的理论发展及其与文化和科学的关系,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管理与文化、与“人”自身的认知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对当前我国的管理理念提出针对性的思考。
1 管理学主要理论发展史
首先需要对管理学的主要理论进行一定程度的梳理,让我们了解管理学是如何发展的。
管理,作为对事物梳理的一种意愿与行动,是意识上的主观介入,因而在人类社会初期就存在。但发展到自觉的程度,并给予理性的总结和积极运用到商业企业发展中去,则是近代才有的事。这主要是因为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极大发展与繁荣,使得原有的对资源管理方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新的、更有效率的管理理论的出现势在必然。
第一个出现的管理学理论是以泰勒、法约尔等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又称之为古典管理学理论。代表作有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法约尔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韦伯有关科层制的管理理念。这一流派第一次以“科学”的名义总结了人类管理的经验,以效率为追寻的根本目标,旨在解决原有经验管理模式的效率问题。在这一理论看来,人类社会的主要链接纽带是经济利益,而非强权、宗教、伦理,而管理就在于将人类以最为有效的方式组织起来,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这又被称为“经济人”的人性观。而所谓“最有效的方式”,则依据于“科学”原则,以精确地分工为基础,人如同机械里运转的一个个部件,共同组织在一条“生产线”上,人类的感情因素尽可能地剔除出去,从而保证运转的高效率。这种模式的管理又称之为“理想型”(ideal type),马克斯·韦伯的“价值无涉”(value-free)理念是其理论前提。但这种理想状态实践中是达不到的。于是,其他理论相继发展起来。
第二个比较重要的管理学理论流派是行为科学学派。这一学派在肯定了人类有追求经济利益的需求的同时,也肯定了人类在政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需求。这个学派的理论基础,则是梅奥在20世纪20年代就创立的“社会人”假说,即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属于某一社会性的集体。这个学派的代表性理论有麻省理工学院的麦格雷戈教授的“X—Y理论”、以及对其修正的美国洛尔斯和莫尔斯的“超Y理论”、和影响最大的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等。其中,“X—Y理论”是简单地将人性二分法,将人性中懒惰、愚蠢、不诚实、不爱承担责任、缺乏远大抱负、仅把自身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列为X理论作用的范畴,对这种人性,在管理中就需要通过金钱引诱和行政强制来达到目的。而Y理论所作用的范畴,则是人性中比较正面和积极的方面,相应的,对其管理就不是强迫命令,而是激励其献身精神与创造才能。而这样的简单二分法,无疑也是不符合现实的。所以“超Y理论”就指出人性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对其管理应该是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不再考察人性本身,而是跳出来考察人类需求的层次,由生存,到安全,到社会性,到自尊,到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总体上不能跳跃,但两级之间,并非是前一个需求完全满足之后才可以有下一个层级的需求。但这种分级解说的思想,似乎为组织中每一个成员的需求建立了一个指标量度,管理就根据这个量度来分别的、有针对性的进行。
然而,以上管理模式中,一个最大的问题,仍然是将人作为被“管”的对象,是天然的“下属”,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所以,另一个重要的学派开始出现。其中,西蒙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决策人”理论是一个代表。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都是决策的过程,执行层与高层管理人员一样,有某种程度的决策权。这样,几乎每一个组织机构里的成员都参与到了管理和决策的过程中来,这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是前几个理论不能相比的。
在进入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更多的理论如雨后春笋般地纷纷冒了出来,但基本上是就具体的管理过程进行总结与发展,并对管理理论的研究进入到分类领域阶段,即将管理分成:管理方式领域,组织理论领域,经营管理理论领域。这种分类趋势表明,大一统的对管理理论的总结时代已经结束,管理需要进入到具体的环境。
2 管理学主要理论与方法论发展的契合
以上的简单梳理让我们明白,管理学的发展遵循了这样一些路径:从笼统走向具体,从机械走向人本,从科学走向人文,从精确走向了模糊。这些整体性特征,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发展是契合的。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出现与发展,与文艺复兴后的知识大爆炸分不开。极具丰富的知识让当时的学者们也在苦思如何对知识进行分类“管理”。这种管理,亚里士多德可谓开创了先河。但对于急剧变化的时代来说,2000年前的知识分类体系已经不能囊括新的认知。于是许多新兴的学科开始出现,如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而对这些学科的综合归类也逐渐出现,即,在传统的自然科学之外,慢慢衍生出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这样的范畴。如果说,人文科学所关注的是与自然科学并无多少关联的知识,那么,社会科学则是与自然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从社会科学中公认的第一个方法论的出现就早已开始。
社会科学第一个方法论是实证主义,它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学科的鼻祖A. 孔德所创立。其核心思想是“实验实证”,是要按照物理、化学这样的经典自然科学学科对社会科学知识进行分类、整理的一种原则。在实证主义看来,只有自然科学那样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一切形而上学的东西都应该抛弃;社会科学里的知识需要向这个方向靠拢。以牛顿经典力学为标准的自然科学所表现出的精确性,让当时的人们相信科学才是最好的知识,从而才出现对于科学的狂热态度。因而,按照这一原则所设立的学科、所进行的管理也应当是最佳的,这才有20世纪初科学管理理论的创立。可以说,后者的发展是前者思想的一脉相承。其中,被认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之一的马克斯·韦伯,更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家。这一派总体上可以称之为“科学派”,或更准确地说,叫做“自然科学派”。
但这一方法论的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即,它抹去了具有主观意识能动性的“人”的存在,忽视了人自身在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尤其是对人的非理、潜意识活动等没有明确地认识。因而在方法论上体现了机械性、简单化、或还原论的特征。
但这一派别的影响始终存在,后来所发展出来的多种社会科学理论都能找得其中的痕迹。
而“决策人”以及九十年代后陆续发展出来的各种理论流派,则无疑遵循了另一个发展的方向,即,“科学”式的管理理论让位于“人”的管理理论。这一发展取向,是一个明显地向最新社会科学方法论靠近的行为。
如果说实证主义方法论是一个极端的话,那么,与之对称的另一个极端则是现象学方法论。按照其创立者胡塞尔的说法,“现象学是对‘生活世界’探索的科学;而生活世界的本质并不是由所谓的‘事实(fact)’所构成,而是由生活于社会现实中人的意向性意识(intentionality)所决定”(沃野,1997)。这一方法论认为,首先,“所谓纯客观的、无人类意识印记的现实是不存在的”;其次,“不同的认知主体对同一个认知课题就必然因由于认知经验不同而影响着认知主体的意向性不同。不仅如此,即使是同一个认知主体,由于认知的时间和场合的不同也可能最终地带来认知结果的不同”,最后,“如果现象的本质来自人类的意识意向性,那么,过去对现实的一切问题包括任何形而上的哲学前提性假设和经验性的内容都可能有误,都可能干扰人们对现象本质的真正把握”(同上)。由于否定了纯“客观”的存在,因而现象学与实证主义形成了方法论的两极。
如此,按照这个连续谱,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其实一直是沿着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派逐渐滑动的,从纯粹客观的、缺少甚至是忽略“人”存在的科学学派,逐渐过渡到包含“人”的因素,最后几乎完全倚重于对人的主观意向性的分析和控制。换句话说,管理学的理论发展,暗合了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发展。
在这种发展趋势下,无疑,人类的文化因素在管理中的地位自然会逐渐凸显。毕竟,人类知识中的许多主观的内容是通过文化——尤其是是精神性文化——来表达的。因此,所谓“管理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随着文化内容的更多介入而逐渐变化的。而其实质,则是人类认知的不断发展。正因此,刘文瑞先生(2007)所感叹的管理与文化关系的两大偏差——在管理实践中,把文化本身当作管理;在管理学理论中,把带有文化色彩的管理经验当作普适性的管理原理——实际上是未能准确把握这二者之间变动发展关系的结果。而彭贺(2007)强调管理中的“地方性知识”,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运用,则正是文化因子进一步渗透到管理实践中的要求——许多时候,文化是非常个体化的(individual),是具有针对性的,而非让所有人都能认同和共享的,与科学不同。
3 对中国式管理的启示
管理与文化的方法论实质对我国当前的管理具有重要的启示。我国这几十年逐步发展起来的所谓“中国式管理”,其实就是基于对文化的认知而做出的管理经验总结。因为没有正确认知到管理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所以之前的对管理反思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偏差,或者说,都流于理论而在指导实践上有所不足。在笔者看来,清楚地认识到管理与文化关系的方法论意义后,我们起码在以下两个方面可以作出有益的反思。
首先,中国式管理尤其需要加强“科学管理”的内容。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科学—人文”连续谱中,中国的文化更偏重于“人文”的内容,而非“科学”的内容。这导致在运用中国文化进行管理中,人治内容有余而规范性不足。在管理实践中,过多地依赖于所谓传统文化,非常容易由于管理关系的不清而导致效率的低下。规范性的欠缺是中国文化的先天性不足。若要平衡这种不足,就需要将科学性的、规范性的内容加入到其中去。正因此,西方企业如麦当劳、肯德基在进入中国前的忐忑不安,在经过对中国员工的培训后消除了。规范性内容的加入,使得它们企业的员工可以有极高的素质来进行服务,从而区别开许多当地的同类企业。
其次,中国式管理需要具有个体精神(individual spirit)的员工。在管理理论的发展中,虽然表面看起来是主观内容的逐步加强,但其内在的因素或者前提,则是建立在每一个个体都逐步成长为在精神上较为独立的个体基础上。凡是精神上没有真正成长起来的员工,都并不真正具有“主观参与”的能力,西蒙的所谓“决策人”的理念也就很难实现。而在个体精神基础上形成的“团队”精神才能更好地体现团队的合作性,避免出现木桶理论中的短板,从而影响整体的发挥。之所以要在中国式管理别加强这方面的要求,是因为中国传统的文化是重集体轻个人的。个人的诉求往往被泯灭在集体的意志中,从而难以真正成长起来。这也导致管理中较高层面的“自组织”难以实现。
总之,管理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方法论发展的要求,而这种要求对于建立中国式管理具有明显的理论指导意义,值得更多地、更深刻地探索。
参考文献:
[1]刘诚.管理与文化互动的历史考察.西华大学学报,2005年12月增刊.
[2]刘文瑞.管理与文化的关系探讨.管理学报,2007年第1期.
[3]彭贺.从管理与文化的关系看中国式管理.管理学报,2007年第3期.
[4]王联英.文化与管理的关系探析.经营管理,2011年第八期.
[5]沃野.论实证主义及其方法论的变化和发展.学术研究,1998年第七期.
篇2
1.历史镇水元素专题研究
中国古代历史上,凡在水患泛滥之地曾出现大量镇水元素—铁牛,如河北邯郸渚河铁牛、山西蒲州黄河铁牛、湖北荆州镇江铁牛等等。铁牛能镇洪水的构想,据说源于兴风作浪的水中蛟龙惧铁,且按五行之说,牛属土,土又能制水。铁牛集二者于一身,故古人多用铁牛镇守江堤。有民间传说:大禹治水时,每治好一处,即铸一铁牛沉入水中,意在镇服水患。据传,河南陕县城北黄河边的铁牛,即为大禹所铸。后人相沿改置于江河之岸。同时在古代民俗观念中,又有青牛驱妖避邪之说,《太平广记》等都记有这种说法。按五行相克之理,“牛为土性,土能克水”,牛被认为具有避水神力。人们便用铁牛来代替犀的巫术功能,作为镇水的普遍形制。
2.鄂州历史文化简介
鄂州市位于湖北省的东部,长江中游南岸。地处东经114°30′~115°05,北纬30°01′~30°36′。西接“九省通衢”的湖北省会武汉市,东连“矿冶之城”黄石市,北与黄冈地区隔江相望,南同咸宁地区濒湖毗邻。公元221年,吴王孙权在鄂县(今鄂州)建都,将鄂县改称武昌。鄂州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历史文化名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同时也是著名的“百湖之市”、“鱼米之乡”。
3.鄂州凤凰文化专题研究
鄂州自古属荆楚,楚人崇凤,惯以凤鸟为图腾。鄂州历史上有着众多跟“凤凰”有关的历史传说,据《武昌县志》(清光绪十一年重修)载:“三国吴黄龙元年夏四月夏口武昌,并言黄龙凤凰见”;“吴主因凤凰见,筑台于此,招周瑜、鲁肃以定建都之计”,此台即今凤凰台;“明万历初,知县李友朋建塔”,即凤凰台塔,俗称东门塔,毁于20世纪70年代。相传鄂州古凤凰台周围有百余年合抱的大银杏树和金梧数株,林木浓荫蔽日,远观如烟云一般,故被人称之为“凤台烟树”,为鄂城八景之一。另有凤台桥位于凤凰台塔东南面,因凤凰台塔而得名。2002年9月,鄂州市在城东新建“凤凰广场”和“凤凰台”,再次体现了鄂州市独特的“凤凰”历史文化内涵和底蕴。
4.构成主义专题研究
构成主义是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早期西方文艺界产生的新思潮,在晚期的沙俄和早期的苏联它发展到鼎盛。俄国一批激进的左翼知识分子如马列维奇,康定斯基,维斯宁,李茨斯基等人饱含热情地探索属于新生社会主义国家的艺术。他们将实体抽象到只有结构构架,省略掉一切装饰,从内向外地裸地表现纯粹的架构关系和时间维度,这样一来,构成主义作品便成为工业艺术和“艺术化的工程”。对于洋澜湖泵站改造工程,构成主义天生与工业结伴而生的性质使它成为水利景观的最好表现方式。
二、工程设计方案
1.基本构成方式的选取
经过现场勘查,我们一致认为,新建的办公楼和拟改扩建的泵房、防洪闸等所呈现出的面貌最能代表洋澜湖泵站的性质。洋澜湖泵站泵房、副厂房具备典型工业建筑特征,工业所呈现的应是功能主导形式,是实用主义的,也是简洁高效的,而防洪闸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支起控制房,悬吊闸门,所有的构件最为精简,缺少任何一处都会影响它的作用。我们就此提炼出框架的设计母题。
2.主泵房立面改造
主泵房立面现状洋澜湖泵站主泵房的内部功能的改造本文不进行赘述,主要对其外部建筑形象改造处理方面进行分析。目前主泵房存在以下需要改善的问题:外立面色彩系统上,现有的外墙色彩有绿色、红色、白色、普兰等,无法统一为和谐的色彩体系;外立面符号构成上,中国式的坡屋顶是很好的文化符号,但其屋顶部分的倒三角结构元素和它发生冲突,风格不匹配;特性反映上,现有外立面无法反映出水利建筑应有的特色,这点极需改善;辅助设施上,人行工作桥等辅助构筑物冷漠无亲和力。针对上面分析的问题,结合工程改造设计理念,洋澜湖电排站主泵房立面改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整个工程景观片区首入人们眼帘的景象。具体改造方案如下:
(1)保留原泵房的框架结构和中国式坡屋顶,结构框架再向上延伸2.8m,使之构架化,与办公楼的顶层,以及水闸遥相呼应,“构架”是此处工业景观布局的控制性要素;
(2)中国式坡屋顶原有的绿色琉璃瓦换为浅灰色哑光瓦片,原有墙面的白色贴面砖拆除,换成米黄色的贴面砖,或刷米黄色系的浅色涂料;
(3)泵房勒脚及人行工作桥等部分改为条石贴面,力图沉稳有力;原有大玻璃窗保留并使其落地,落地处加建花坛,增加立面的生机,同时粗糙的毛石和点缀其上的鲜花绿草提升环境的亲和力和温馨感。
3.办公楼设计
办公楼采用钢混框架结构,结构的表达采用外向型方式,突出结构本身的构成美学。设计方案上确定了一个开间20.7m,进深10.5m的钢混框架作为办公楼的结构载体。(20.7m的开间由4个开间9m的办公室和一个开间5.1m办公室组成)办公楼的设计方法采用构成主义建筑的手法。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功能至上,以空间和使用作为设计出发点,同时注重人的心理感受;
(2)从洋澜湖泵站这一工业特性的水利工程中提取元素,再将其融入办公建筑的外观中,北立面采用由大型涡轮机叶片衍生的遮阳片作为三楼会议室的外构件元素;由电力设施和水闸的混凝土构架特征衍生为建筑的结构,并在顶楼出来。南立面中由电力设施的金属网片衍生为栏杆和楼梯间的金属隔墙,这样一来,它们即有了实际的功能,又隐喻工业性,初步形成“工程景观”;
(3)为进一步强调办公楼的景观作用,大楼的结构为外露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不刷任何色彩,充分暴露混凝土本身的肌理,框架之间的填充外隔墙刷白色涂料或浅色面砖。
4.凤台桥改造
主泵房前的凤台桥应被纳入景观的整体布局,现有桥体外观陈旧,不能反映城市历史文化,也无法协调泵站的工程景观面貌。改造方案上采取整体优化,局部打造亮点。凤台桥改造设计方案
(1)栏杆结合鄂州的凤凰传统文化进行改造,赋予其文化标识性。中国文字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凤”字逐渐形成了八种写法,由此出发初步考虑对桥体栏杆进行了改造。八种不同写法的“凤”字镌刻在石板上,石板间隔凤凰浮雕有节奏的重复,丰富的韵律感油然而生。人们在步行经过凤台桥时,不仅可欣赏对岸的泵房景观,更可一睹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艺术。
(2)由于桥的主体结构无法更改,因此设计在桥的四角修造四个“景观盒”式的桥头堡供行人赏玩,以此在交通功能的基础上增加桥的景观功能。我们仍然从“凤凰文化”的角度出发,强化“凤台”主题,在桥头设置四个景观盒,使用图案和形体来直观的表现“凤凰文化”。四个桥头景观盒对应四个关于凤凰的景观主题-凤凰涅磐,百鸟朝凤,有凤来仪,凤鸣铿锵。
5.景观台设计
在真空泵房与防洪闸之间,有大片绿化用地,考虑结合“镇水元素”这一水利工程的文化特点,配合交通功能、景观功能来进行处理。将该处设置双层景观台,在上层景观台居主体轴线中部位置设置镇水神牛,即可寓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又可作为极具视觉冲击的景观元素。
三、结语
篇3
关键词:高效;和谐文化;校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279-01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只有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把人才培养目标放在首位,并以校园和谐文化内涵为基础,才能为和谐校园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才能为教育实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根本目标提供文化底蕴和精神支撑。
那么什么是和谐校园呢?所谓和谐校园,是指学校各种发展要素间的一种均衡有序、协调促进的和谐状态,和谐的校园文化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目标与内涵,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与模式。"加强文明素养熏陶,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着眼学校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学科教学中切入和渗透文明素养的熏陶,构建课堂文化,让学生在平等、和谐、文明的课堂氛围中,系统、渐进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文明素养,实现学生全面、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1.校园和谐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校园文化是学校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既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等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学校成员在共同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
2.高校校园文化构建的重要性
2.1高校校园文化的构建是顺应了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的历史任务。高校作为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校园文化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高校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和繁荣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方面,也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特征,先进和谐的校园文化对于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和谐社会,高校校园文化构建,对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顺应了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
2.2校园文化的构建,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下文化形式的多样性。高校的文化是多元的和开放的。在处理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的关系上,应相互尊重相互补充,形成一种和谐的张力。但在大学校园里,教师和管理人员往往相互漠视,在属于自己的领域内,他们对如何建设一所大学,如何形成一所大学独有的文化有着很多不同的见解。教师的文化观是希望学术的自由、束缚的减少;管理者的文化观则是有效的管理、制度的健全,两种文化观念的冲突造成了高校生活的诸多悖论。从两种文化观对学生的影响来看,教师因其与学生课堂上接触较多,权威性较强,对学生的影响也更大一些。而管理者因为身份的不同,与学生之间是一种纵向的管理关系,对管理者信奉的文化观学生往往持逆反心理而拒不接受。目前国内大学对校园制度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方面教师与管理者难以达成共识,从而使校园文化向多元、开放、自由的方向过度发展,而制度的约束明显不足。
3.人才队伍建设的和谐文化构建
人才队伍建设是学校生存发展的核心,是和谐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关键在于吸引人才,发展人才。即能够吸引或培养一大批具有一定潜力或实力的科研人才,组建一批富有创新管理而又责任心强的行政干部,并使这些人才能够不断成长发展,能够人尽其才。而一所大学吸引人才、发展人才靠的是什么?从根本上讲就是这所大学有没有包涵着对人才的渴望,对人才的尊重和对人才的理解的文化。其中对人才的渴望即为招贤,对人才的尊重即为礼贤,对人才的理解即为善用贤。这三个方面是环环相扣的,缺一不可的。大学何以为大,不仅在于其规模、学科之大,更在于她"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对不同知识、不同学术思想,不同价值观及其持有者的海纳百川和有容乃大。"五四"时期,北京大学只所以能够成为国之文化重镇,就在于其采取包涵上述方面的"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的人才政策。为此,一所大学欲要办的成功,其文化的构建上必须在人才政策的和谐文化上狠下功夫,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大学形成人才之和谐的局面,从而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人才智力的保证。
4.目前高校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中,由于艺术管理重视不够造成的一些不良影响
由于对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中艺术管理重视不够,高校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中尚存在一些问题:
4.1在校园规划以及建设过程中,相关负责人对一些建筑和基础设施的艺术设计和布局考虑不够充分,没有意识到它们代表着学校形象以及它们的艺术设计和布局会直接影响学校是否美观大方,导致了建筑和基础设施的艺术设计和布局都不够合理,缺乏美感。这对校园内物质文化环境的建设,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4.2校园艺术文化生活不够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大多数停留在图书馆看报读书以及课后的篮球、足球等球类运动上,相关的艺术文化活动很少,并且参加艺术文化活动的学生数量占少数,另外对学生的艺术理论教育,还远远不够。
篇4
论文摘要:有人提出的无限剩余劳动力供给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旨在探讨怎样放慢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速度的理论,在我国当前农村、城市劳动人口双重过剩的约束下,对我国农业现代化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同时其局限性也显而易见,本文通过理论的本土化提出了我国农业现代化之路一一城镇化。
0引言
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面临的问题很多,如何解决?整体推进,全面突破,均衡增长,在理论上是一个完美的模型,描述了一种理想状态,能够为人们分析这一问题提供一个参照系,可以作为一个客观的标准去衡量所采取的措施与理想状态的差距;然而在现实中,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必须采取非均衡增长策略,选择一个突破口,由点到面,逐步推进,避免遍地开花。这样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问题就转化为突破口的选择问题,笔者认为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是解决其它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如何实现这一转移,进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将是本文所要论述的内容。
1.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在理论上有两个可以借鉴的模型:刘易斯一费景汉一拉尼斯模型和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
1.1刘易斯一费景汉一拉尼斯模型存在一个隐含假设—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同步的、相伴随的,发达国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符合这一前提,而我国由于失业、下岗、新增劳动力等问题,城市本身就存在着大量的劳动剩余,根本没有能力来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我国当时GDP中第二产业占到50%左右,也就是说工业化程度已经达到中等水平的国家,但是城市化率只有30%左右,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霍利斯·钱纳里和莫尔塞斯·塞尔昆的“就业结构转换理论”认为,若要真正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同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必须达1500美元以上,而我国距离这一标准还差很多。在刘易斯模型中存在的另一个缺陷是对人力资本因素的忽视,我国由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素质较差,农业剩余劳动力不可能一开始就直接被吸收到采用最新技术的现代工业部门,而是吸收到劳动力比较密集、技术不太先进的工业部门,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进一步放缓了我国城市化的步伐。因此,在应用刘易斯一费景汉一一拉尼斯模型指导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非同步性,工业部门并不具备完全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同时由于农业剩余劳动力本身素质的制约,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非同步性。
1.2与刘易斯一费景汉一拉尼斯模型相反,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假设发展中国家农业部门不存在剩余劳动力,城市却有大量的失业,其宗旨在于探讨怎样放慢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的速度。一分为二地看,托达罗模型假设城市中有大量的失业(包括隐性失业)符合我国的现实情况;但农业部门不存在剩余劳动力与我国的事实不相符合。基于前者,放慢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的速度有其道理;基于后者,将注意力局限于农村,试图仅仅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来减轻对城市失业的压力,进而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则完全缺乏可行性。因为在人多地少的中国,农村自身的劳动力出路都不能在农村解决;而且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剩余劳动力还会相应增多。因此,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之路必须在农村之外做文章。
1.3基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在农业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且城市就业不足的情况下,旨在加速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刘易斯一费景汉一拉尼斯模型与旨在放慢劳动力从农村注入城市速度的托达罗模型对实现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发挥指导作用的同时也存在各自的缺陷。因此,为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必须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寻找一条自己的道路—城镇化,尤其是小城镇的建设。
2除了理论上的证明外,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历程也为我们提供了经验的指导
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完成后,工业主要集中刁砚月。于城市,因此,农业富余劳动力最主要的转移方向是城市工业化,城市化程度大幅度提升。到20世纪70年代,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均达到70%以上。但也从此时开始,出现劳动力和人口由大城市向其周围农村或中小城市流动的“逆城市化”现象。这是因为,城市工业和人口的过度膨胀已严重影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些国家便采取措施鼓励非农产业向农村扩散,加速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农村工业,如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就提倡农村工业化,法国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行农村城市化,英国20世纪60年代后‘.农工综合体”的迅速发展等等。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农村工业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中小型的现代产业,由城市扩散而来,与城市工业相配套;二是适应农业工业化需要,为农业服务的产前、产后链带产业,与现代农业相配套。
农村工业等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转移一部分城市过剩劳动力,而且有效地吸纳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而出现的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的城市化水平,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呈现出城乡一体化趋势。我国在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应当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经验,立足于本国实际,充分发挥我们的“后发优势”,针对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后的逆城市化问题,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和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实际出发,实行城镇化,以吸纳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规避“逆城市化”过程。
3国内外发展的历史表明,推进城镇化的过程,就是不断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提高城镇化水平,可以改善城乡经济结构,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有力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
3.1城镇化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我国农村人口多,人均农业资源水平低,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缓慢,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这是加快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亚待解决的问题。不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就不能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就不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镇化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城镇特别是星罗棋布的小城镇作为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载体。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就可以通过城镇经济的发展,创造新的就业领域和劳动力需求,提高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同时,又会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拓展农村就业空间。这就从农业外部和内部为优化农村就业结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开辟了新的途径。把有条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把一部分农民从土地转移到非农产业,不仅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篇5
关键词 医院 财务管理 问题 优化对策
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进步,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伴随国家医疗体制的深入改革,医院的发展面临更加强大的市场竞争,很多医院越来越关注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同时将其作为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所以,面对社会的不断发展,医院必须努力强化自身竞争力,实现更为理想的经济效益,加强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推动医院持久、稳定的发展。
一、医院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对于医院的总体管理工作而言,占据最核心的位置,从而推进医院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是医院对自身医疗资源筹集、配置、利用等一系列活动实施采集、整合、决策、规划、落实等相关活动的总称。[1]医院财务管理不仅涵盖建立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以及构建完善的规章制度,与此同时,按照基本建设规划,组织医院器械的购置工作,基础设施扩建、医疗药品采购、资金筹集、资金的投放、财务资源的配置等,[2]可以很好地协调医院科室、部分、医患之间的关系,在医院的整体管理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强化医院财务管理,能够有效规划医院资金使用,增强资金使用效率,缩减医院生产成本,降低病患的看病费用,提升医院的生产效益。
二、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各项问题
(一)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在医疗改革之前,由于医院的社会属性,医院多数属于国家扶持部门,长时间处在缺乏竞争的环境,相应的制度也较为刻板,管理模式相对滞后,管理人员管理思想逐渐退化,思想过于保守,对于医院的财务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当前,很多医院依然使用过去的管理制度,这严重违背了当下的社会发展形势,无法及时有效地处理重大经济事务,财务人员的实际工作也缺乏有效的制度进行参考。现在,国家社会医疗改革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市场经济机制得到有效的创新,医疗行业逐渐向市场化方向发展,医院落后的管理制度必然会制约医院的进一步发展,使医院难以适应市场竞争趋势。
(二)医院投资过于盲目
医院主要的资金来源是医疗服务、药物销售差价和政府经济补贴,但是现在医院进一步推进,医院市场竞争加剧,医疗政策也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医院服务收费逐步走向正规,药价也渐渐标准化、规范化,政府的经济补贴逐渐减少,医院资金形势越发严峻,这些原因都加剧了医院的资金紧张,为有效减轻医院的资金压力,医院可以通过扩建基础设施来不断满足市场需求。而基础设施扩建的紧迫性会加剧投资的盲目性,这会进一步加剧医院资金紧张的局势,使医院的运行面临财务危机。另外,医院财务机构因为长时间受传统体制的影响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思想欠缺,实际的财务工作过于简单,仅仅涉及记账、报账等工作,缺乏较为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难以有效利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规避财务风险,导致医院的运行长期处于高风险状态,如果遭遇经济变动,很难利用自身能力去解除风险。
(三)医院财务的预算控制和成本管理问题
其一,财务预算控制力度不足。医院内部科室众多,人员复杂,日常的资金收支非常庞大。现阶段多数医院财务预算制度难以对资金流向进行有效的控制,医院财务预算并没有结合医院的发展实际进行订立,财务机构负责人只是根据内部需求进行预算编制,所以,预算缺乏一定的有效性、可行性,常常会出现资金超出预算的情况,严重的会出现财务管理人员私自使用国家资源。其二,财务成本核算管理存在一定的缺陷。成本核算管理对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而言非常关键,因为医院的公益属性,医院往往对成本核算缺乏足够的重视,对应的成本核算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部分成本核算制度和医院部门之间的制度发生了冲突,难以有效执行,使得医院成本收支不相符,常常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
三、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优化对策
(一)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现阶段,医疗行业逐步步入竞争机制市场,医院管理者必须对政策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情况进行充分认识和了解,经济引进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增强风险观念,合理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由此从制度方面为医院的日常财务实践作相应的保障。同时,还需要加强建设内部审计制度,提升财务监督作用,保障财务机构和其他机构之间互相监督、互相促进,使得财务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功能更加齐全。
(二)准确定位,科学投资
现阶段,社会的发展加快了医院转型的步伐,医院逐步转变为具有经营特点的企业单位,在市场机制下,医院管理者自身的风险观念逐步加强,对医院实施正确的定位,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开展科学的管理,防止盲目地进行投资扩建活动,积极引入高新技术设施,促进医院规模的拓展。[3]而医院结合医疗市场西区,建立满足社会发展、市场变化形势的财务管理制度,医院各个机构需要强化相互之间的合作,针对当前的形势,医院面对各项可能的财务风险,构建完善的财务预警系统,根据医院的财务能力建立高效的应对策略,由此更好地解除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财务风险。
(三)强化医院财务的预算控制及成本管理
首先,强化医院财务预算控制。必须积极建立完备的预算管理机制,引进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在日常管理活动中采取财务预算管理,详细对比分析实际收支情况和标准。[4]管理者需要在医院内部不断加强预算管理思想的传输,增强医院内部各机构间的合作,有效控制各机构财务以及其他资源,强化资源的分配协调,使各个部门进行良好的经营活动,保证医院各个职员认识到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促进财务预算控制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其次,加强医院财务成本的管理。强化医院财务成本管理,可通过作业法实施对医院资金实施成本核算,操作内容涉及成本分析、控制和决策。加大对医院成本的控制,节约资源,尽可能减少浪费,有效保障收支的平衡,合理地利用资金,保障医院成本缩减到最低状态,防止滥用资金情况的发生,用最少的资源争取最大的效益,提升医院运行成本,保持医院的稳定、长远发展。
四、结语
由上可知,现阶段医院的财务管理状况不容乐观,其中存在较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医院财务工作的有序进行,甚至对医院的运行造成了负面影响,对此我们必须使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本文中我们首先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剖析,进而就相关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措施,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准确地进行定位,科学组织投资,加强预算控制,进行高效的成本管理,希望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单位为濮阳市眼科医院)
参考文献
[1] 张彤彤,赵国华.浅谈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信息,2011(35):698+689.
[2] 邱希军.浅谈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对策[J].中国外资,2012(20):71-72.
篇6
论文关键词:美术教育;地域文化;开发与利用
地域文化是一种典型的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它的产生和发展,不仅见证了各个地域的历史,而且还直接反映出该地域的民俗内涵和民间审美意识,成为乡土文化的重要标志。
一、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运用地域文化资源的价值意义
地域文化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化空间组合的人文学科,在某种意义上大同于文化地理学。所谓地域文化资源,是指师生和学校所处的某一个具体的行政区域内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科技人文等方面的反映群众文化心理并且带有积极教育意义的系列内容。首先,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具有民间美术特质的地域美术,作为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形式,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文明结晶,从洪荒时代的石器、陶器,到现代的民间绘画、民间工艺美术,地域美术的传承与发展,始终保持着相对的传承性,它不仅具有群族文化本体根性揭示价值,而且它又再现了各个地域的族群文化的艺术价值。而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地域美术是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地域美术体现了人文学科的特征。其次,从应用的角度讲,地域美术造型变化万千,异彩纷呈。它来源于中国农村特定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所形成的集体审美意识,也来源于民间艺术家们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和造型意识。通过艺术课堂的引入与应用,不仅有利于引领和强化青年学生的民族意识,同时也可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而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地域美术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形式,肩负着美术教育现代化的神圣使命。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新的科技手段和信息传播方式,使各种新思想、新思潮、新理念与我国传统文化观念发生激烈的碰撞。这种碰撞所引发的负面效应,一方面表现在少年儿童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表现出的冷淡与漠视,另一方面,在当前以倡导多元文化倾向为主流的环境下,少年儿童对以娱乐性、刺激性和商业性为特征的外国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趋之若骛,而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敬而远之,甚至于视而不见。这不仅直接导致了我国悠久的文化遗产难以传承,而且也加剧了小学生对民族和国家感情的衰减。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挖掘和剖析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遗存,以中国各地区的地域文化为依托,在小学开展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富有针对性地开展以实践为主导的美术教育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切实将其拓展为可利用的文化教育资源,是当前小学开展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运用地域文化资源的方法与途径
针对地域文化资源,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各地的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系统地分析、整合、把握与运用。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地域文化资源在发挥其开展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中的资源优势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以中原地区的文化资源为例,从我们现行的中国美术教材中很难找到较为全面而系统的材料,如河南地域的豫剧艺术、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商丘地区虞城县的“泥人李”、河南民权的画虎村、河南省虞城县的木兰文化等文化资源。这些既有传统文化资源,又体现了新时代的典型的地域文化,以美术学科为例,这种丰富而悠久的美术资源,在中国美术史上既没有应有的陈述,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有效保护。中国地域美术文化的传统优势,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地分析、探究、梳理与传承,中国地域美术文化的价值还需努力发扬和彰显。在当代社会普遍提倡全球化、接轨论的当下,积极探讨地域文化资源的价值,探索运用地域文化资源的方法和途径,对于构建中国族群本土美术核心的价值,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整合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不同的地区体现着不同的风格与特征。以美术学科为例,研究地域美术,需要我们依据地域特色的不同,通过不同的美术中心区的筹建,依托分析、探讨、整合、继承和发扬等必要环节,切实构建中华美术的多地域研究体系。而在中国广袤的国土上,依靠各地的高校师资力量,整合地域文化资源,建立起各有美术特色的、具有较强地域性、专题性的美术文化中心区,不仅可以引领当地的美术文化建设,还可以积极有效地引领全国美术的良性竞争化发展。而在中小学中,通过体现着地域美术资源的相关课程的开设,将会对中小学开展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有着不无裨益的作用。
(二)加大科研力度,积极研究和传承地域文化
各地相关教育机构,应充分依托当地文化资源,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根据地域文化资源情况,组织相关专家、当地师范院校教师,配备相关经费,形成一个集行政领导、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能力为一体的科研小组。
以专家团队为中心的科研团队,通过具有品牌效应的活动的设计与打造,将相关教师散兵游勇式的研究队伍有效集结起来,逐步形成一个集探索、研究与最终应用为一体的涵盖专家队伍、师范教师和一线教师等不同梯队层次的科研团队,切实营造人人重研究、人人重实践的良好氛围。
品牌活动的打造,不仅可以加强彼此间的互相交流,建立一种“参与式”和“互动式”的交流机制,而且还可以将相关的研究成果对相关地区的美术专业教师分阶段轮训。科研团队的学术成果,不能只保持在理论研究的层次上,而应将相关的课题研究真正化为有可操作性的实践环节上来。这需要以专题的形式,将当地的相关资源加以整合、梳理,并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文字,充分运用本地文化资源,使学术理论充分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去。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报请有关部门,将最新的学术成果以地域文化教材的形式,作为全国统编教材的配套教材进行有益补充。
(三)以分门别类的方式,切实建立地方艺术课程资源数据库
在以往的日常教学活动中,艺术学科的教师教学活动,大多数依靠教师个人力量来解决教学实践环节中出现的所有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在开发课例、编写乡土教材的同时,要逐步以图书、课件和媒体等多种形式,建立地方性艺术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该数据库的建立,可以通过网络公共平台,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针对体现着地域文化资源特点的优秀课件或是理论探索文字,将一线教师的个人成果整合在网络资源管理库中,使广大艺术教师之间,利用更大的资源空间,以更加平等、合作的方式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而对于各个地域的历年有关研究课题,需要及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梳理、整合与公布,此举不仅可以促进美术资源共享,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同时也可以提高地域文化资源的使用率,并有利于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四)通过文体活动,彰显地域文化的魅力
篇7
于力 北京永安商业公司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档与遗产保护和利用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一方面通过接收征集、
整理分类和鉴定保管环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关记录保留下来,促进保护工作的开展,有效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和灭绝。另
一方面在建档的基础上,通过举办展览、开展编研等方式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努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灵魂和精髓发
扬广大,以达到传承文化的最终目的。
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活动有关的各种资料既是全面
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及其保护工作历史演变和发展状况的
重要记录,又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非常必要的工
具和手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传承人建档是一种非常重
要的方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等文
件的要求。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与遗产保护
和利用的关系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
目前,档案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概念的认识有广义和狭
义两种观点。广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指由记录非物质文化
遗产本身和反映其保护与管理的阶段性和全过程的所有成果及
相关资料组成的信息载体集合。狭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非
物质文化遗产在申报、审批和复查等相关活动中形成的档案。
综合上述观点,本文倾向于前者。可以认为,非物质文化遗
产档案是见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演变过程及其各个阶段文
化的特征,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演变和发展状况,记录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各项活动,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传承人及典型传承群体自然状况、文化背景、文化活动等
的各种类型记录材料的总和。具体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档
案、申报与保护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和传承人档案。
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的深入研究,目前学界尚处
于探索阶段,还没有确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的定义。本
文分析认为,可以在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档
案管理的含义。广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是一种理念,即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它是以档案管理的理论为指
导,以档案工作的思维、方式和途径为参考,结合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特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而进行的各项管理活动。
狭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
理过程中, 将利用各种途径获得的, 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字、
声像等各种载体进行立档保存的管理过程,一般包括非物质文化
遗产档案的收集、分类、整理、鉴定、保管、编研、信息化利用
等环节。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的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主要包括接收征集、整理分类和鉴定保
管三项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接收征集是指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
通过专门的接收和征集的途径,把分散在民间的自发传承的非物
质文化遗产资料、各组织已收集整理的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
案以及其他有关档案,集中到档案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事
业机构进行保持的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接收征集工作是
建档的基础,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流程的首要环节,有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决定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对象的
质量。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整理分类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方
法,将接收征集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进行科学组合、排列和
编目,使之有序化、系统化的过程。整理分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
产建档的重要部分,是对接收征集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必
要延续,同时又是鉴定、保管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前提
和基础。 接收征集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如不加以整理分类,
则处于杂乱、无序状态,无法保管利用,也不能有效发挥非物质
文化遗产档案的价值。因此,需要在正确的原则指导下,使用科
学、 有效的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进行整理分类, 使之系统、
有序,为之后的档案保管、服务利用以及档案信息化奠定坚实的
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具有类型多样、来源广泛、管理者情况
复杂、内容复杂等特点,这些特点的存在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档
案鉴定有着与一般文书等类档案不同的鉴定原则与方法,我们不
能简单地套用一般的鉴定方法,而需要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的特点,按照全面性、历史性、发展性、效益性以及一般性和特
殊性相结合的原则开展鉴定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保管同
样是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长久流传的一个重要方面。离开了
科学的保管,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在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面前难
以永久留存。档案馆、文化馆等文化事业机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
档案的保管就是在各个机构现有的模式下,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
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档案材料进行
科学有效的保存和维护。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促进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
作为中国各个民族智慧和才能结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全人类关注和重视的珍
贵文化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已成为我国当代文化
保护与发展的热点问题。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
代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
巨大的变化。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受到了猛烈的冲击,部分
正在不可避免地走向消亡或濒临灭绝。保护工作严峻,如何对非
物质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态档案”,是特定集体、个人
在政治、经济、宗教、艺术、教育、文化等活动中逐渐形成并传
承后世的各种非物化形式的历史记录,其载体往往是人。作为档
案的一部分,其基本功能是保存和再现文化的真实面貌。但人的
记忆并不能忠实反映文化历史和社会生活,它会因记忆能力欠缺
而丢失、因想象干扰而重塑、因载体生命消失而失传。因此,必
须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以规避人的记忆失误或生命终结而
造成的损失,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准确性、形象的具体性
和内容的真实性。通过档案构建社会记忆,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
营养,使得后人通过传递文化和后天的学习,借以吸纳和传承优
秀的文化传统,进而创造新的文化。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
要早提,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
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但由于非物质
文化遗产是一种非物化的、活态的和无序存放的财富,容易流变
丢失。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作为一种独特的档案,其价值
显得非常珍贵。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
档案工作,是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直接反映了文化活动项目的基本面貌、传
承情况,也是文化发展、历史发展的间接见证。作为一种珍贵的、
重要的档案文化资源,本身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不仅有助于完
善现有档案资源,建立特色档案馆藏,更有助于保护与传承非物
质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 培育民族精神, 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近几年,全国各地各级档案部门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
护行列中,正是基于此目的。实践证明,通过笔录、拍照、录音、
录像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的保护和挖掘,同时建
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无疑是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
有效措施之一。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有利于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的脆弱性导致其非常容易失传,为
保存需要,人们利用各种各样的技术手段,以合适的载体将它们
的核心内容整理、 记录下来, 这样便产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作为档案家族的新成员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形成是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并不是保护
工作的终点。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只是一种暂时存在形态,
接下来更重要的工作是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进行研究、开
发和利用,如举办展览、开展编研等,开发出蕴藏在非物质文化
遗产档案中的精髓和灵魂,将固态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原为活态并
以活态的形式传承发展。
而利用恰恰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建档则是利用的前
提和基础。档案利用是档案管理部门以库藏的档案资源为依据,
通过特定的方法与途径,提供档案信息给用户,服务社会各项事
业的一类业务活动。它的基本工作内容包括了解和熟悉库藏档案
资源的内容和成分及各类档案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预测和分析
社会对档案资源的需求特点,掌握档案利用需求的发展规律;向
各方面用户介绍和说明库藏中的相关档案资源线索,主动开展档
案咨询服务;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迅速、准确地向档案用户提
供他们所需要的档案文献。
从档案管理不同业务环节和流程之间的关系来看,利用服务
的重要基础是除其之外的包含接收征集、整理分类和鉴定保管环
节的建档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利用服务虽然在整个档案
管理过程中位于主导地位,但必须依靠于建档工作,没有建档工
作便不能进行和发展。如果建档工作的接收征集、整理分类和鉴
定保管环节开展得不理想,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利用服务就会
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很容易陷于衰竭的境地。同样,如果
不根据社会各方面用户的需要,积极主动地开展利用服务,而只
是闭门造车,埋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接收征集、整理分类
和鉴定保管环节,那么建档工作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
此,必须通过加强建档工作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利用工作
的开展,确保服务成效;以搞好利用服务工作来促进非物质文化
遗产建档工作的完善,夯实资源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智为,邓绍兴,刘越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2]程齐凯, 戴旸, 周耀林等[M].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3.
[3]罗宗奎,王芳.知识产权体系下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
案的优势和基本原则[J].档案学通讯,2012(2).
[4]王云庆,陈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展览研究[J].档案学通
讯,2012(4).
篇8
自从党的十七大开始,文化建设就和政治建设、经济建设一起,成为我国建设发展的主力和重要部分。教育环境的深刻变化也对艺术人才教育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文化艺术活动是当一个国家在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实力之后所进行的活动,而经济迅猛发展,也使得人们对文化艺术活动的期望进一步加强。在文化艺术活动蓬勃发展的基础上,对艺术管理人才的需求也达到了一定高度。而要想做好艺术管理人才培养,就需要对文化建设需求、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合理分析,从而探索一条适合我国、满足我国文化建设需求的艺术管理人才培养道路。
一、艺术管理人才现状分析
由于艺术活动的文化艺术性和管理科学性,就决定了艺术管理人才可以分为高层次艺术管理人才和艺术管理专业人才。随着我国文化艺术产业、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日趋繁荣,整个社会对艺术管理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尤其是对高层次文化艺术管理人才的需求量更大。
但我国高层次文化艺术管理人才数量和质量都无法满足我国文化建设与发展。整个人才结构情况是人才数量少,我国极其缺乏经验丰富。素质较高的文化艺术管理人才,同时,大多数艺术管理人才专业化程度低,专业水平无法满足具体需要。当前我国大多数从事艺术管理工作的人才,工作知识和经验都是在长期实践中的来的,其艺术管理工作经验基本来自于艺术管理活动的实践工作。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学习,对整个艺术管理工作认识程度较低,而且随着发展,其素质和能力远远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高层次艺术管理需求。
但艺术管理工作也离不开专门的艺术管理人才。随着我国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对专门从事艺术管理人才需求量逐渐增大。而艺术管理这门学科在我国基本上属于新型学科,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各大高校纷纷扩大招生规模,然而在这一背景下,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素材匮乏等一系列问题也成为艺术管理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缺乏专业教师的教育,一方面使得整个人才培养工作速度明显滞缓,而另一方面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明显无法满足社会实际需求。而这一新兴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又缺乏发展借鉴经验,人才培养困难重重。
二、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经过对我国艺术管理人才现状的剖析,我们不难发现,整个人才培养工作存在许多问题,人才培养举步维艰。而要想有效开展艺术管理人才培养工作,就需要从现阶段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入手,同时要结合发展要求,选择能够适合整个艺术管理工作顺利完成的培养方案与思路。而认识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可以通过多方面来进行。无论是办学方面、还是教学方面以及教学理念等,都能够对整个艺术管理人才工作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而在认识教学模式的过程,也是教学思路丰富和拓展的过程。
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程度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效果和质量。而要有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理论,认识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才能有正确、有效的实践指导结果。人类对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实践活动。但艺术管理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在于在艺术管理活动中,既需要丰富的理论支撑,同时又需要复杂的实践操作要求。经过理论与实践的不断融合与检验过程,我们可以构建出符合实际、贴近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而言,主要分为以下模式:
(一)艺术管理教育的感知模式
在这一模式中,过程基本表现为表面刺激、直觉感知、具体活动和及时反馈等。在这一教育模式中,教学过程从艺术管理工作的表面现象的理解和认识入手,从而得出最直观、最简单的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到当前艺术管理教育活动中,这种模式是通过形象再现和贴近形象模仿来表达具体艺术内涵的培养模式。通过人的直觉来充分体验和感受艺术的特征和内涵,从而来达到艺术管理教育培养的目标。
(二)艺术管理教育的创造教育模式
在对艺术活动有充分的认识和感知基础之后,要依据具体的艺术创造实践和艺术管理实践来提出具体的创造教育模式。而这一创造教育模式是经过寻找问题和发现、提出问题,进而通过有效思维,最后综合多种因素,从而寻找到适合最具体活动中的综合教育模式。艺术管理教育的创造教育模式是重要的通过创造来实现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具体模式。
(三)以实践推动教育培训的人才塑造模式
艺术活动不仅仅是概念上的直观表现,更是对理论的升华与具体展现,任何脱离了具体情况的艺术活动都只能是空谈理论。而通过实践的方式,能够助推整个教育内涵质的飞越,而这也是一种比较直观的培养模式。所有的艺术理念,最终都要以艺术形象的具体方式来体现。而通过实践的方式来助推教育发展的模式也是在艺术管理教育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教学模式。但这种教育模式,对于教学的实施者和驾驭对象都有较高的理论要求。只有通过有效的理论理解才能最终实现教学目的。
三、文化建设发展的新要求
今天,文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而文化力也成为了助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在今天,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关注。就我国而言,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党和国家所关注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的关键节点和重要时期。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国家,文化产业已经占据了主要发展地位。而不断增加的文化消费需求也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整个文化建设不仅是国家的战略要求,更成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文化需求。而在这一背景下就需要我们重视艺术管理人才培养,充分做好教育工作。
四、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研究
篇9
关键词:财务管理;信息化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集成应用不够重视
许多企事业单位都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包括采购计算机,购买财务管理相关软件,进行ERP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实施应用等等,各个单位软硬件的配置基本符合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要求,但财务管理信息化并未向广度深度发展,部分单位只是停留在财务部门内部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比如总账,财务报表,固定资产的财务管理,但未能实现对单位其他各部门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对接,比如供应链管理,薪酬管理,客户信用评价体系管理,这些信息分别来自物资采购,人事,市场营销等各个部门,如何将财务管理信息化应用到各个部门,实现企业全局信息集成共享是摆在每个企事业单位的现实问题。
2.缺乏既懂财务管理又懂信息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财务管理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我们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行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企业需要既懂会计知识,又精通软件操作开发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会计从业人员达1200万,但会计人员计算机水平总体来说还不高,软件操作能力有限,对人才的培养已经是迫在眉睫,复合型会计人才更是供不应求。相关人员的素质尤其是会计人员素质直接影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成果和进程,只有提高财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才能摆脱财务管理信息化纸上谈兵的局面,将财务管理信息化转变为企业生产力和创新力,进而推动整个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3.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内控体系尚不健全
由于局部利益驱使,企业单位各部门的财务信息并不透明,形成了许多信息‘洼地’,由于各部门间信息传递不畅,造成了许多信息‘孤岛’,导致许多财务信息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失真问题,严重影响了整个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可信度,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内控体系的不健全,致使企业管理层不能及时针对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反应,财务管理的作用也大打折扣,最终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投资者的根本利益,
二、强化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对策
1.领导重视,统一规划,全员参与
领导重视且正确认识是财务管理信息化顺利推进应用的必要前提,在此基础上成立信息化协调推进委员会,统一部署信息化的工作流程。首先,管理者要将企业发展战略思想与财务管理信息化相结合,依靠ERP,OA等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信息资源整合,加强财务管理。其次,要从企事业单位的全局看财务管理,各个部门都要参与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应用中,将企业内部不适应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予以变革改造,让企业管理软环境与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对接,扩大财务系统的规模和覆盖范围。再次,制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相关制度,管理者要带头服从制度控制,员工自觉参与,打造上下一体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
2.宣贯财务管理信息化理念,进行职工ERP信息系统培训
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最宝贵的资源。这种复合型人才要求既要精通财务会计知识,又要深入了解管理学原理,更要熟练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因此企业要做好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人才培养和储备,打好实施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人文基础,要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岗位,培训和配备专业的信息化管理维护人员,对财务、采购、生产和销售各个系统的管理人员进行ERP等相关软件的培训工作,使其成为既懂财务又懂信息系统操作维护的复合型人才。单位员工要积极响应企业号召,以实际行动落实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形成以点带面,以面及体,形成单位内部员工都能在信息化的高速公路上真实快速地传递、交换和利用财务信息的局面,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解决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困难,真正发挥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3.建立健全财务系统内部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内控体系的建设
财务信息化建设必须有完善的财务系统内部管理制度做保证,它包含人员管理制度、操作制度、安全保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等,这些制度又是财务信息化内控体系的一部分,内控体系的健全与否关系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成败,做好财务管理信息化内控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根据相关内控准则和会计事项标准进行信息系统数据参数的设定,只有符合规定的财务信息才能输入信息系统进行传递,从源头上保证对信息真实性可靠性,从而提炼出对企业管理层决策层有用的财务会计信息。其次,建立一套对信息真实性可监控可追溯的控制体系,任何进入信息系统的数据都要进行建档备查,防止篡改数据,销毁数据,同时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第三,要以财务为核心进行整体集权控制,通过信息化建设固化内部控制,将预算指标渗透到各个部门,形成一套财务管理预警机制,将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信息化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真正实现财务管理由事后总结分析向事前管理,过程控制和在线分析的目标飞跃。
三、结束语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管理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是一个持续改进发展的过程,需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财务管理只有以信息化为抓手,才能强化管理会计的职能,提升企业综合管理能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此企业要规划好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方向,不断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推进财务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源源不断的管理效益和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国的礼仪在广义上包括礼节和仪式,在狭义上是指能够体现礼的行为方式,是一种属于公共道德领域的行为规范,礼在中国古代是一种统治工具,其社会作用和今天的法律相当,只是这种行为规范不仅仅依靠国家强制力作后盾,更多意义上是以社会舆论的作用作保障,通过对人们心理的影响达到对社会关系的规范的目的。和谐社会建设就是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提出以后的社会建设方案,它就要求使用一种相对温和的方式来达到对社会关系的规范,使社会能够规范运行,这一要求与礼仪的社会功能非常相似,因此说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要充分发挥中国传统礼仪的功能。和谐的校园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部分,同时由于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师生关系与同学关系,这些群体更加需要一种柔和的方式来处理其中的矛盾,达到理顺校园社会关系、构建和谐氛围的目的。从校园文化的构成元素上考虑,和谐校园建设包括大学生素质培养、师表形象树立以及校园文化和校园关系塑造三个维度。礼仪文化在学生素质培养上的意义仪表是礼仪的表现,也是现代人才选拔、人员素质评价的重要参考因素。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仪表素质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仪表之所以会被重视,源于人力资源领域当中的冰山理论。按照这种理论,一个人的外在表现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一部分,通过对这部分表现出来的现象进行考察可以判断一个人的整体素质状况。同时,在社会交往过程当中,一个人的举止行为方式是社会交往的第一张名片,它决定着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最早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印象,从而影响到以后的整个过程。因此,对于学校教育来说,仪表既是走向社会以后的重要基本素质,也是在学校交往当中的基本素质。在学生素质培养上,要想成功塑造一个人的仪表,不能仅仅以教会举止行为的外部着手,要从仪表的内涵部分进行培养,即通过礼仪文化知识和礼仪文化素质的培养来提高一个人的个人素养。这是礼仪文化在学生素质培养上的一个重要方面。礼仪文化在学生素质培养上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即通过礼仪知识的培养,一个人在日常行为当中会逐渐接受这种礼仪要求的规范,逐渐改掉以前的不良习惯,对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也可以起到警示与制止作用,对良好的社会公德的塑造和个人道德情操的形成都有很大影响,逐渐形成相互谦让、相互关心的和谐的校园关系。同时,通过礼仪文化的教育,通过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逐渐会形成一种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从而达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塑造民族精神的目的,将民族精神中的和谐思想逐渐灌输到学生的思想当中,为和谐校园构建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基础。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不断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还能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使大学生通过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诠释出中华优秀传统礼仪的无穷魅力,塑造出举止适度、气质高雅、语言文明、服饰得体的谦谦君子形象。
礼仪文化在树立师表上发挥的作用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教师的职业是非常神圣的,对教师言谈形象的要求也非常高。中国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一文中对教师这样定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自古以来,教师就是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和民族未来的塑造者,因此,教师不仅要求知识渊博、学识广泛,还要求高尚的品德修养、为人师表的内在素质和受人尊重的外在形象。这些方面的素质,就要求教师要具有更高的礼仪素质,即我们常说的师表。为人师表,是一种自内而外的素质修养,教师的师表树立就要通过对礼仪文化素质的提高,因此说,在和谐校园的建设过程中,树立教师的师表形象就是要通过礼仪文化进行熏陶。对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进行了深刻的了解以后,在服饰穿着上会变得更加得体,在语言语气上会更加谦和,在肢体语言上也会更加礼貌大方,能够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体现教师健康、儒雅的形象的同时又不会产生古板、刻薄的感觉,从而能够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效率,能够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使校园关系更加和谐。礼仪文化在校园文化与校园管理建设上的作用当代世界的发展是沿着经济文化互融共生的道路,文化融于经济,相互促进着共同发展。礼仪文化本身是一种文化,它是一种深深烙在中华民族的民族内心上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上的精神烙印。在校园当中,礼仪文化不仅仅是教育教学内容,更重要的还是丰富的校园生活,影响师生行为的文化心理,反映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生活制度,以及校风、教风、学风和校园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的方方面面。在校园建设方面,要想树立活泼、鲜明、统一和谐的校园形象,就要在校园文化中植入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和开拓创新的文化力量,这种文化力量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其中礼仪文化就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通过礼仪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学生的行为和爱好更加符合传统文化的要求,更加能够体现民族特色,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进而对学生的行为和思想进行无形的浸染,达到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的目的。同时,在校园管理和建设中也应当注重礼仪文化。礼仪文化是对中国人文化心理影响最大的部分,在校园管理制度上一定要契合这种文化心理,才能在达到管理效果的同时不会因为教学管理造成误解和不必要的情绪,这样才能够创建更为和谐的校园氛围。
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随着对外交往和社会建设的深入,礼仪文化开始逐渐受到重视。和谐校园建设是社会建设的一部分,在和谐校园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寻找那些能够抓住中国人的心理的最为重要的民族文化,从而塑造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学校的管理关系,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其中最为重要的元素就是中国的传统礼仪文化。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在学生素质培养方面能够塑造健康的仪表,丰富学生内涵,提高整体素质;在师表树立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够为师表形象的树立提供基本要求和标准,塑造健康、儒雅的师表形象;在校园管理建设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最为重要的文化心理,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推行上应当依照其要求进行,在不影响管理主客体双方情绪的情况下达到管理的目的。总之,礼仪文化是和谐校园建设非常重要的基本元素,也是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参考的文化因素。
作者:贾丹丹 单位:山东英才学院
- 上一篇:能源管理情况
- 下一篇: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