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重点难点范文

时间:2023-10-27 17:30: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声乐教学重点难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声乐教学重点难点

篇1

声乐教学实践中,学生经长出现而又较难解决的弊病大约有:高音挤撑,换声卡壳,气息不足,声表不一等。针对这四项,我浅谈一下相应的解决方法。

1.高音挤撑。高音难上,对初学者来说一般e就唱不上了,勉强地“挤”上去或“喊”上去,则可能把嗓子唱坏。再加上有些初学者是儿童,童声的共鸣腔还没有发育成熟,没有胸腔的共鸣,所以对这种声音的训练就更增加了难度。唱到高音时声音就逐渐发紧,喉头上顶,脸涨得通红,没有了明亮,坚实,圆润的声音。使学生无法顺利地把作品较完整,较统一的完成好,令人遗憾。

我们应该认识到高音难上,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在增加气息准备唱高音时,无意(或者无法控制)地把喉咙给撑宽了。声带能不被挤压吗?这样高音能上去吗?因此,除了通常采用“思维转移手法”“转脖松喉法”解决。实际上这种方法既简便又易解决高音难上的问题。这种“以动辅唱”教学法比起单纯的采取思维调整器官教学法来说,效果要好的多,快的多,具体做法是:学生在唱歌前边朗诵歌词边慢转(或慢摇)脖子,同时要记住此时喉肌的放松程度。记牢后开始皆高音,收获令学生惊讶――梦寐以求的高音出现了。一旦学生的声音畅通了,就什么都到位了。当然,关于声乐理论知识,学生是必然深入了解的,但不能让学生在发生过程中想那么多事,往往一个“声东击西”的体态动作就能把问题解决。

2.换声卡壳。这一弊病在成人与少儿之间是常出现的。如果还以中声区一样的方法歌唱,就会出现“白”,“尖”,“挤”,撑“,哑”等不舒服的声音。因此,在这个位置上一定要采用“关闭”唱法进行过度。在这个问题上,有的学生从来就不觉得有换声点,很顺。那么也就没必要特意去提醒他们“这里记住换声了”,如果这样做了往往是画蛇添足。对于换声点老不顺,总有“卡”音现象的人最简单的方法是,让学生用哼鸣先练习,锻炼后咽壁的发音能力,待熟练后将其连起字来唱,到换声点时提前作好气息增加吸入准备,不要增加喉咙的力量。这样反复练习待自以为感受的程度不会丢失时,再自然的把声音发出来,换声点的“卡”音就不复存在了。

3.气息不足。几乎所有初学者对气息不足这一点均有所感觉,在演唱每一首歌的时候,往往是第一句气息最足,第二,第三句的气息就“一句更比一句短”。想要偷吸口气,又恐破坏句子的完整性,这一现象并不是在矮小,瘦弱的学生身上才会出现的,那些高大身材的学生也同样存在此现象。而有些学生则相反,这就说明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正确运用气息。

其实,一般人平常谈话根本不用想怎么用气,更不存在说话前要排好吸气的地方,同样的原理,一般健康人的气息是足够用来歌唱的,可为什么歌者大多都感到气息不够用呢?原因很多。但是,教师过多地提醒气息的重要性,强调如何训练,如何运用。这实际上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因为它无形中违反了人们运用气息的一种本能。可是在声乐教学中,由于不适当的“引导”,竟然使有关气息的训练反倒变成一种负担。实践证明,除了在“声乐教学法”等理论上必须讲明气息的作用外,当指导学生歌唱时不必过多强调气息,而是让学生在声音的自然,饱满,顺畅的过程中,达到使气息自然到位的良好效果。

篇2

关键词:声乐;集体课;长处;弊端

中图分类号:J6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7-118-2

声乐的概念亦称艺术歌唱,是运用艺术化的语言(歌唱语言)与科学化的歌喉(艺术嗓音)相结合,塑造出鲜明生动、悦耳动听的听觉形象――歌声,来表现语意高度凝练的歌词(诗或词)以及典型化、情感化的旋律音调(音乐语汇),借以抒发思想感情并进行二度创作的一门音乐表演艺术。简言之,声乐是用人声唱出的带有语言的音乐。由于音乐文化的普及,以及声乐雅俗共赏的自身特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声乐,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庞大的学习声乐的人群,声乐集体课势在必行。

一、声乐教学现状

声乐在我国音乐艺术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少儿练习声乐,除了本着掌握声乐专业技能的目的外,家长们也希望通过声乐的学习,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和良好的性格,提高孩子的气质修养等。另外,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为了给烦躁的生活找到抚慰,很多成年人也会选择学习声乐,用来陶冶情操。可想而知,不论是少儿还是成人,声乐教育事业都有着空前的市场前景,这无疑给了声乐教学一次巨大挑战。显然,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再也无法适应这样的学习需求,跃跃欲试的集体课应运而生。声乐集体课虽能解决教学数量的问题,但其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不可避免。因此,深入探讨集体课教学中的长处与弊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声乐集体课教学的长处

(一)声乐集体课能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这是声乐集体课实施最直接的原因

同样一节课,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中,就数量而言,受教育者只能是一个人。集体课就不同了,可以有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参与者。毋庸置疑,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解决了目前我国声乐师资不足的窘状。

(二)集体课学习氛围更有益于声乐的学习,也更能激发声乐学习者的学习热情

一直以来,良好的学习环境都是促进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而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仅是指硬件设施方面,还要处于相互竞争或相互鼓励的学习气氛下,便于激发学习者之间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斗志。刚开始接触声乐的学生都能凭着“三分钟的热度”爱好一段时间,但随之而来的练声的枯燥,乐曲难度的逐渐加大,学习者会感觉到吃力。这时,有些学生会对声乐学习充满质疑,失去信心。因为任何知识技术的掌握都需要经历漫长且枯燥的学习过程,声乐学习亦是如此。而在集体课上,同学们之间总存在着良性竞争或友好鼓励,恰恰是这股无形的力量推动着声乐学习者的学习之路。声乐集体课的这一优点也是对学习声乐有极大帮助的,不容忽视。

(三)声乐集体课能更好地为学生与老师提供沟通、讨论的学习环境

在声乐集体课上,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声乐学习的讨论与研究,能更快促进学习进步,同时扬长避短、相互学习。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加强他们与人交流相处的社交能力。对于正处于成长时期的孩子们来说,相比较机械地学习认知,智力与能力的开发,显得更为重要。只有大家在一起共同学习与感受,才会有比较有发现,从而使他们的心智更好地成熟。声乐集体课所能营造的学习氛围,给孩子以无限的发展空间。

(四)丰富声乐演唱形式,使音乐表现力更加丰富生动

齐唱、轮唱是声乐表演中常见且不可缺少的演奏形式之一。例如对于演唱一些气势恢宏的乐曲,为了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将作品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通常会选择齐唱或轮唱的表演方式进行演唱。这就体现出声乐集体课又一个鲜明的优点:集体课采取齐唱、轮唱的相互交流授课方式,使学生能够有效提升观察能力,侧耳聆听能力,分析、揣摩技法以及领悟的能力,对于培养和锻炼他们敏锐的听觉、良好的节奏感、团队协作综合音乐素养等十分有益。

三、声乐集体课教学的弊端

(一)教学时间有限

一般来说,声乐课教学的基本环节分为回课和新课。回课,是对上节课程知识的回顾与教师检查成果的环节。通过回课,不仅能了解学生对前面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便于教师科学地安排新课,可是每位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又不尽相同,所以回课须由学生独立完成。基于前面回课的情况,有些学生能按量按质完成教学任务,还有些学生出现的毛病多,需要多些时间纠正和巩固,那么,接下来的新课就无法正常进行,也就是说,新课也是要分批来进行。这样讲来,集体课相比较于“一对一”课型来说,回课时间是十分紧张的,这就造就了有限的教学时间与教学质量相互矛盾的状况,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降低了教学效率。

(二)教学环节零乱

集体课过程中,由于学生人数多,大家学习情况又不同,很容易使教师教学思维出现混乱,甚至手忙脚乱。原本备课时精心准备的各个环节重新打乱,该示范的没有示范,该说的重点难点遗漏不全,这些都深深地影响着教学秩序。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不了,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教师教学信心也大受影响。这样持续下去,致命的弊端或隐患最终使整个集体课机制走向瘫痪,甚至灭亡。

(三)教学秩序混乱

为了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轮流辅导。这就给某些爱做小动作的学生创造了有利的机会,同学间交头接耳、聊天说笑,营造了浮躁的上课气氛,扰乱了教学的正常秩序。

篇3

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前提下,教育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得到有效改进。现代信息技术逐渐被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微课程就是其中之一。大学音乐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将微课程合理应用到教学活动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突破重点与难点内容,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知识应用技能,为学生今后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因为微课程的应用也变得愈加广泛。本文主要探讨分析微课程在大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并提出有效的应用策略,希望能为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启示与借鉴。

一、基于微课程理念的大学音乐教育的意义

微课程的时长一般为3~5分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微课程在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大学音乐教育中,通过微课程的利用,能有效辅助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情境中,实现提高大学音乐教学效果的目的,其重要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1)突破重点难点。对于大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内容,包括较难的理论知识,音乐演奏技巧和表演要点等内容。通过微课程的合理引入,能帮助学生巧妙突破重点与难点,加深学生理解,从而更好地学习相关知识,加深印象,并牢固掌握所学内容。(2)提高审美情趣。微课程能帮助学生欣赏大学音乐,在视频和图片的辅助下,让课堂教学变得直观形象。进而深化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应重视微课程的合理利用。(3)创新教学方式。微课程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将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推动教学方式改变,让学生更为有效地融入学习活动。并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实现教学方法创新,提高学生知识应用技能和欣赏水平。(4)提高学习效率。在微课程的辅助下,大学音乐教育变得直观形象,有利于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进而促进学习效率提升,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活动。

二、基于微课程理念的大学音乐教育策略

为促进微课程在大学音乐教育中得到更好利用,作为任课老师,应该认识其重要作用,结合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需要,提高微课程的设计能力,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进而促进微课程作用的充分发挥。具体来说,主要的教学策略包括以下内容。

(一)合理选择音乐微课程类型

大学音乐微课程的类型包括公开课、选修课和精品课。公开课包括基本理论、视唱练耳、声乐、器乐等;选修课包括即兴伴奏、指挥与合唱、钢琴、和声、中外器乐等;精品课包括中国音乐史欣赏、曲式与作品分析、中外音乐欣赏等。教学中要合理融入微课,认真制作微课程,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利用计算机做出课件,对教学内容进行分门别类,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教学活动更为有效地开展。

(二)科学设置音乐微课程内容

包括器乐类微课程、声乐类微课程、表演类微课程、欣赏类微课程、理论类微课程。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分类,有利于教学活动更为有效地开展,方便学生理解和接受,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更好地融入学习活动,深化对不同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实现努力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重视音乐微课程教学设计

提高对课程教学设计的认识,根据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需要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结合课时布局、教学方式、微课程教材进行教学设计。采用网络公开课、精品课程和移动学习方式,注重对音乐教学的欣赏,做好现场教学视频录制工作。并合理选择微课程的视频录制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方便学生理解和接受。

(四)提高音乐教师队伍的素质

加强大学音乐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注重引进基础扎实、专业技能强、信息技术水平应用水平高的任课教师,不断充实大学音乐教师队伍。通过加强管理和培训工作,增强任课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微课程的制作和利用能力。进而推动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让微课程更好地辅助大学音乐教学。

(五)改进音乐教学的评价工作

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综合考察学生的知识应用技能、创新能力等,更好地引导大学音乐的教学活动。将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同学评价结合起来,让学生有效融入学习活动,进而更好地引导教学过程,有利于教学顺利进行,充分发挥微课程的作用,促进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基于微课程理念的大学音乐教育的挑战及完善措施

虽然微课程在大学音乐教育中得到应用,但由于微课程的利用时间相对较短,一些任课教师课堂组织能力和微课利用仍然存在不足,教学活动中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采取措施改进和完善。

(一)面临的挑战

为推动微课程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应在经费、任课教师素质、技术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但目前相关工作不到位,例如,一些学校在微课程利用方面的经费投入不足,制约微课程的有效利用。一些任课教师的微课程制作技能偏低,未能有效适应教育教学工作需要。甚至一些教师难以有效掌握微课程的应用技术,未能将微课程有效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或者数字化资源建设不到位,一些学校没有构建相应的教学平台,制约教学资源共享,对大学音乐教学和学生学习产生不利影响。

(二)完善的对策

学校应加大微课程利用方面的资金投入,满足微课程制作、资源获取等方面的需要,并且确保各项经费支出需要。注重组织任课教师开展培训活动,提高他们的微课程制作和应用技能,有效掌握微课程制作方法,并在教学中将其熟练导入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突破重点与难点,更好辅助课堂教学活动。同时,任课教师还要加强学习活动,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技巧。并构建信息技术交流和学习平台,存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料,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活动,为大学音乐教学活动有效开展创造条件。

篇4

随着高校艺术类考生的不断增加,初级视唱练耳的教学成为越来越受考生和教师重视的一门学科。本文主要针对的是音乐类专业考试当中,必考的视唱练耳这一科目在考前教育中反映出来的部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方案.试图为教授和学习视唱练耳的师生双方建立一个交流与探讨的平台。作为音乐专业的基础理论学科,视唱练耳在整个专业与非专业的音乐艺术学习当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领导地位”。其包括了“视唱”和“练耳”两个部分。“练耳”的目的在于培训学生的听辨能力,培养他们具备良好的节奏感、音准和音乐感,同时为专业学习音乐理论、作曲、声乐和器乐的学生打好基础。

初级视唱练耳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反映出以下一些问题:

在练耳方面首先不得不提到的就是“音程”的训练。其间普遍存在“学生只听得到一个音”或者学生在练习当中“好像听得到两个音,但就是唱不准”等问题。这一类的教学问题对于长期在高校做“视唱练耳”教授工作的教师来说会觉得很不能够理解。但是如果实际地去了解学生们从小学到高中所接受的音乐教育状况和水平,那就没有什么觉得惊奇的了。由于小学至高中开设的音乐课与音乐专业课在本质上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对于从小没有接受过音乐技能训练(钢琴、器乐、理论作曲等)的学生来说,“视唱练耳”是个十分陌生的音乐课题。他们在接受专业训练之前,视唱和练耳的基础有着很大的个体差异。比如说,一个从小学习钢琴的学生与一个从小学到高中没有学习过任何一样乐器的学生,两者中,一般来说前者音乐整体素养要好过后者。无论是从对节奏的反应能力还是旋律的感受力,以及视唱应变能力,接受过音乐技能训练的学生一般要好一些。当然,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们也遇见过很多没有接受过音乐技能学习,但是视唱练耳学习照样很好的学生。这类学生我们更多的是要从学生接触音乐的经历,个人对音乐的接受敏感度等方面去进行分析。在这里,由于我们主要探讨的是一些普遍存在于教学当中的问题所以也就不再赘述。

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当中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的方法也就因人而异了。在我所了解和接触到的视唱练耳教学课中,比较普遍的是“一对一”即一位教师对一位学生授课的小课模式和“一对多”即一位教师给五个或五个以上的学生讲授的大课模式。前者的教学肯定更加有利于学生在更为集中的时间段里掌握训练的要点,并且能够及时地解决在学习当中遇见的问题;后者主要适应于长期的视唱练耳教学,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段里通过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并结合集体课的课型特点安排教学计划、重点和难点。无论“大课”还是“小课”,练耳的训练都应该从“模唱”开始。因为对于程度参差不齐的初学者来说,教师的教学目的和计划首先要围绕“学生对音高的感知和熟悉”来展开,所以“模仿”便成为练耳学习初期必要的训练。任何学科的课程设置与安排都是从简到难、由浅至深,所以从学生对“单音”音高的模唱的水平,可以制定我们对“音程”模唱的教学计划。在由“单音”到“音程”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加入一些辅助的转换练习,对学生和教师来说应该是有益的。我们在长期的“音程”的“练耳”教学当中会发现,对于那些初学的学生来说,从“单音”的模唱到“音程”的模唱会存在一些障碍。而且一旦没有在一定的时间里及时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那就会给以后的教学留下很大的后顾之忧。首先是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影响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其次是和弦的听辨,特别是和弦转位的讲解,教师的教授方法会受到学生音程听辨能力不好的限制。所谓“转换练习”这里主要指的是:从单音过渡到音程的模唱过程当中,让学生的意识由“平面”向“立体”转化的练习。这些练习过程主要包括三大步:一、“找音”。教师在弹奏一组音程后,要求学生分三遍对该组音程进行分析。首先是在第一遍里模唱出最先听到的单音。由于这个练习与之前的单音模唱相似,所以学生很容易接受。然后要求学生模糊记忆刚才听到了的单音,“带着”这个音的音高位置去听位于它上方或下方的另一个音,并模唱出来。这是教师在弹奏第二遍音程时所要做到的教学重点。最后一遍,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接受情况,试着先后模唱出音程里的两个音。二、巩固练习。在第一步的基础上重视反复、加深、巩固练习。首先是在弹奏的速度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来调整。如果一切都顺利,那么反复练习后就要加大一些难度。只有渐渐缩短听辨单音的反应时间,即教师在弹奏出音程后学生快速模唱出一个听得最有把握的单音,才能有效的树立学生多维思考的立体空间感。其实在大量的教学实践里,我们会发现从单音到音程的这个转化过程中,很多学生是听得到两个音高位置不同的音,只是没有方法将它们模唱出来,这就是从音程到和弦的听记模唱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构建立体思维观的问题。所以,在练习的初期,音程的听辨及模唱最好从完全协和音程当中的纯五度、纯四度着手。因为这些介乎在音程间距离适中的音程,更加有利于学生刚刚接触“音程”这个立体、纵向思维的新音响的练习。三、在要求学生掌握前面两种方法的训练以后就是直接对听到的音程模唱。我认为在模唱的发音上可采用第一个音高用“la”,第二个音高用“a”模唱的方式,由于对音程这个立体的概念在大脑树立和了解的时间有限,所以在初期的模唱过程中,建立不好立体的音响思维感受,那么后期的教学就很难顺利的开展。用不同的发音建造不同音高的模仿是科学而有效的训练方法。在最后的这一步当中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我们必须随时根据学生接受的情况,来调整教学安排和进一步地制定计划。在学生基本掌握两个音高用两种发音的技能后,就可以改为都用一个字母或唱名来模唱了。

总之,在练耳部分很重要的一个教学难题,就是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有效地掌握音程的模唱。有了对音程准确模唱的基础,才有可能深入到音程性质的听辨及和弦的训练中去。在视唱练耳学习的初级阶段,只有将音程的学习基础打牢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迈入视唱练耳教学的正轨!

篇5

关键字: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实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951

一、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本质

中国的音乐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利用骨哨和陶埙为乐器,创造了简单的音乐,可见其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音乐不仅是人类审美情趣和生活情趣的体现,也是人类表达情感、寄托情感的方式。音乐鉴赏教学能够给新一代的中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人格教育,是学生的身心得到极大的感染。除了要让学生了解到中外音乐史,更重要的是提高中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掌握正确的鉴赏方法。主要从听觉感知、情感认知、想象构思等心理活动上提高审美水平,音与音的联接或重叠与人的脉搏律动和情感起伏有关联。音乐鉴赏教学是以美学欣赏为教育理念、以中学生为对象基础,对各类音乐的文化背景、意义、艺术特征进行细致分析,从而使中学生在音乐鉴赏上能够达到了解、包容、欣赏的水平。老师应充分吸收世界优秀音乐文化的养分,积极拓展中学生的听觉感受,不断地提升和完善他们的音乐鉴赏水平。

二、准确把握音乐的风格,让学生了解音乐文化

由于地区、国度、肤色、民族的不同使得音乐文化具有较高的特殊性,音乐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生活。如我国民间名曲《茉莉花》,虽然在歌词上没有区别,但在曲调上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在教材中《汉族民歌》部分我们可以选择江苏和河北两地的民歌进行欣赏。

江苏民歌《茉莉花》曲调细腻委婉,展示了江南水乡柔美的格调;而河北民歌《茉莉花》曲调明快刚直,展示了北方文化中豪迈奔放是格调。可见两地《茉莉花》展现的完全是不同风格的音乐曲调,有其浓厚的地方韵味。地理环境、风俗习惯、语言文明的差异造成了音乐风格上的差别,江南地区有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自然风景优美等地理特点,音乐风格细腻委婉;而西北地区地势险恶、气候寒冷,体现的是一种气势高昂、质朴深沉的音乐风格。因此从音乐风格的形成背景讲解音乐,有利于学生能够能更直接、更准确地把握音乐的风格。

三、激发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兴趣

1、从音乐家的背景体会音乐风格

中学生在情感上和学业上正处于困惑期和浮躁期,音乐鉴赏课有利于抚平他们的浮躁情绪,鼓舞他们树立明确的目标。我们在对一些高雅音乐进行赏析时,不仅是对音乐的音符、旋律、节奏进行讲解,对音乐中体现的认为精神、情感宣泄、时代缩影进行剖析。可从艺术家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分析,使学生能更容易了解音乐家的音乐风格,也激发了学生对作品的浓厚兴趣。如著名音乐家贝多芬,他从小就被迫学习音乐,家庭生活条件也较差,所以贝多芬作品中体现了时代性、斗争性、英雄主义等时代特征。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穿插贝多芬与莫扎特的对比,从他们不同的人生经历中可发现音乐风格上的差异。这使得学生在拓宽视野的同时还能提高鉴赏水平,促使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下提升自己的品味。

2、完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兴趣

某种程度上说高中音乐鉴赏课存在着一定的枯燥性和单调性,学生在课堂上并不能变现得很自如,课堂气氛往往没那么活跃,所以就要求老师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做好对音乐鉴赏教学的兴趣培养工作。首先应分析出造成课堂气氛沉闷的本质原因,一般情况下是因为教材中部分章节的教学目标过高,这与中学生本身的鉴赏能力不匹配,使得中学生对音乐鉴赏课产生排斥。例如在对歌剧《卡门》进行鉴赏时,在教学目标中,需对该歌剧的序曲、咏叹调、宣叙调、合唱、重唱等基本构成了解明确,这对于没有接触较深音乐教育的中学生来说难度极大。老师在对音乐鉴赏教材有充分了解和掌握的前提下,对于一些重点难点还要有特别的教学计划,找到让中学生易于理解和吸收的突破点。

3、通过音乐作品的不同体裁的鉴赏,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同一作品中可能存在不同的体裁,通过鉴赏不同的体裁,能够从各个角度体现音乐的独特魅力。例如鉴赏德国著名音乐家巴赫的作品《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时,可首先欣赏管风琴演奏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再欣赏西洋管弦乐队演奏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这种体裁分别表现了西洋管乐队和民族管乐队的演奏文化,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还能增进对各种乐器的认识。欣赏舒伯特的钢琴曲《鳟鱼》时,通过欣赏歌曲独奏《鳟鱼》和童声合唱《鳟鱼》总结两种体裁的特点,从歌唱形式、歌曲表现力、音色等方面进行对比,之后再欣赏钢琴弦乐五重奏《鳟鱼》,让学生从总结每一个变奏的特点,并阐述他们的感受。这样通过对声乐器和管乐器音乐效果的比较,能够给学生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四、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新策略

1、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通过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也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对话式教学是以教材为中心、以师生平等为基础的一种互动式教学方式,老师也应当充当学生的听众,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师生之间可以针对音乐鉴赏观点进行讨论,弥补彼此的不足。

例如在播放完《牡丹江》这样的民歌之后,应当通过一定的文化导向向学生介绍歌曲的文化背景和特点,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追问有关音乐中的文化知识,也能使音乐鉴赏成为一种文化的学习而不是单纯完成素质教育教学内容。

2、让学生参与体验进行鉴赏教学

音乐鉴赏不仅是聆听、欣赏的过程,更是是情感体验的过程,也就是学生体验包含在音乐中的情感内涵的过程,也是鉴赏者的个人情感和音乐作品中的情感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情感体验离不开鉴赏者包括学生的参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作为表演者、欣赏者创造者参与到音乐实践中,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总结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作为提高中学生整体素质的关键部分,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方式至关重要,不仅是老师和学生,社会各界也应该提高对音乐鉴赏教育的重视程度,这都利于音乐鉴赏教学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音乐老师学期工作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音乐老师学期工作心得1一、学段目标

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应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

3、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4、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二、 具体目标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自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5、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艺术的习惯,通过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化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

三、教学重点、难点、思路分析

教学重点:

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创造思维。

教学难点:

审美情操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合作精神的能力。

教学思路:

1、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节奏和曲调有表情独唱或参与齐唱,每学年能背唱4~6首。

2、能感受乐器的声音,听辨打击乐器的音乐,能听辨童声女声和男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

3、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

4、聆听儿歌、童谣、进行曲和舞曲,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

5、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

6、能够运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

四、主要教学措施

1、面向团体,因材施教;

2、以审美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师生互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4、、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通过对音乐进行表演,使学生得到合作的体验。

5、音乐教学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

通过游戏活动来感知、体验、创造音乐,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6、改革评价机制。

7、完成教材任务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活动能力,且配合学校的中心工作,丰富校园生活。

五、提优补差的途径:

(1)、通过学期教学。

(2)、通过艺术节活动。

方法:示范: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鼓励、表扬法:通过鼓励表扬大体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材施教法: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扬长避短,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音乐老师学期工作心得2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时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新课标新课改精神,培养学生一定的音乐技能,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认谱、识谱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努力完成好本学期的工作任务。

二、工作任务:

1、初一音乐教材学期教学,每周一节。

2、学校有关音乐方面的文娱工作。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有:

歌曲六课,每课还包括“聆听”、“演唱”、“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由于底子薄、基础差,对音乐又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唱歌音准不佳,连音乐知识、音乐技能、视谱都不会。这些学生对音乐课虽感兴趣,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不仅自己学不好,而且影响大家的学习。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学生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观念不正确。

五、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

1、让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渗透德育。

2、培养学生听音乐的能力。

难点:

1、根据音乐的情绪为乐曲分段。

2、为音乐情景剧设计图画、节奏、伴奏

六、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几种民族和西洋乐器,全音、半音,以及中国民歌、外国民歌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歌曲,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会二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均衡,看得懂简单的指挥手势。

通过欣赏,了解多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认识了解音乐家刘炽、普契尼、迪卡斯和他们的作品。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培养一定的齐奏、合奏及伴奏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4、质量目标:通过学习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掌握简单的视谱能力,能够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七、有效学期教学设计:

1、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的合理性是实现音乐学期有效教学的前提。在不同的几个班上不同的一课时,教师就对每个班的教学环节和侧重点做了不同的调整。对乐感较好、表现力的较强的班加强了学生对歌曲情感的处理;对于好动、学习兴趣浓的班级增加了画旋律线的游戏环节;对于乐感稍弱、接受较慢的班级则采取了“三拍子组词”、“红星评比”等的游戏激励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音乐活动的主动性。总之,任何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必须从学生出发,从教学目标入手,这样才能为实现音乐学期的有效教学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2、积极的创设学期情境。

全面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期情境是实现学期有效教学的关键。在我校“有效教学”模式研讨活动的讨论中,我们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出不同的学期引入形式――故事引入、游戏引入、场景引入等。这些情景引入形式都将给我们的音乐学期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学期情境的创设还可以根据学期的具体情况通过以下方面进行深入和发展:

(1)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观察插图、观察荧屏自主深入学期学习。

(2)让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欣赏音乐后说感受、给音乐取名,用自己的方式理解音乐。

(3)有效组织,高效参与,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可以结合表演创作、歌曲创作、节奏创作、绘画创作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表现音乐。

(4)灵活的运用学期语言。教学活动的灵魂就在于教学的语言技巧,教学语言技巧掌握得好,可以使学期气氛生动活跃,从而提高学期教学的有效度。音乐学期因其艺术性和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需要更精妙的语言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5)充分的利用学期评价。任何的评价都不是随意的,从课改之前的吝啬赞美到课改之后到处泛滥的“你真棒!”教师们对学期评价产生了许多误区,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也发现学期的评价体系也越来越完善了,教师对如何使用好学期评价也有了自己的妙招。

八、主要的教学措施和教改思路:

1、初一年级的音乐教材学期教学主要是以优化学期的“教”与“学”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互相渗透,融洽教材中各部分内容,改变枯燥又单一的课型

3、注重导入部分的设计,以“引趣”贯穿整个学期教学过程。

4、课外第二学期,本学期计划以训练歌唱技巧为主,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5、以审美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师生互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7、通过对音乐进行表演,使学生得到合作的体验。

8、通过游戏活动来感知、体验、创造音乐,发展想象力和创造

九、具体安排:

第一单元难忘岁月3课时

第四单元乐海泛舟3课时

第二单元非洲的灵感3课时

第五单元轻歌曼舞3课时

第三单元长江两岸3课时

第六单元春之声3课时

音乐老师学期工作心得3一、基本情况

我担任高一年级6个班的音乐教学工作。这些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音乐鉴赏模块的学习,对音乐已经具有一定的自我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在这个阶段,他们具有强烈的音乐表现欲望。但这些学生的歌唱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在唱歌的姿势、习惯、表情等方面较好,但在读谱知识的运用较弱,咬字、吐字不够清晰,特别是男生好胜心强,歌唱时常常出现喊歌的现象,导致缺少对声音美感的正确认识,缺乏气息的支撑。

针对这些情况,为了让学生最直接,最简便地进入音乐世界,感悟音乐的形式美,体验人声的无穷魅力,现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二、教学目标

1、突出学科特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陶冶情操,使学生的审美水平,使修养潜移默化地得到提高。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

发展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素养,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3、了解我国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组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4、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歌曲的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

5、通过歌唱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歌唱方法和浅点的音乐基础知识,使学生具有识读简单乐谱的能力。

6、通过合唱教学,让学生享受和声之美,培养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要求

1、在动口、动手、动脑的音乐学习活动中促使学生音乐思维的发展。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培养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正确的学习音乐的态度。

3、创设情景,提供诱因,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动机。

4、既重视学习的结果,更重视学习的过程,使知识和能力同步发展。

5、在教学中赋予教学内容情感色彩,以达到教情合一。

6、以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增强学习活动的探索性,强调学生学习交流。

四、教学措施

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积极做好特长生的辅导工作。

2、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3、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重难点,深入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4、突出学科特点,努力把良好的道德思想渗透到音乐教学中。

5、创设多种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实践活动中。

6、加强学科间的合作与交流,做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与提高。

音乐老师学期工作心得4一、指导思想

继续认真贯彻市教育局、教研室、学校相关工作意见,坚持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以各教育法规为准则,结合学校音乐教学实际,把握音乐课程多元化、人文性特征,全面提高音乐教育质量,促进学校艺术特色发展。

二、工作目标

加强音乐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优化音乐学期教学,丰富课余音乐生活,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发展学生个性,推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三、主要工作

1.切实加强学习研讨,努力提高综合水平

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将定期组织组内、外学习和平时查阅教育教学资料、相互探讨交流及反思、自学自练相结合,深入解读课程标准,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高理论修养。

2.认真落实课改精神,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⑴关注学生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⑵严格“五认真”规范,以学期教学为中心,提高教学效率。

⑶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一体的教学目标体系;构建以“合作、探究、自主、创新”为主要特征的主体式发展性学期教学模式;构建“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采用听、说、唱、玩、想、演、做、画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在活动过程中体验、感受,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⑷灵活选用各种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利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创设情景,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⑸组织好课外活动,使学期学习得以延伸,并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新知,兴趣巩固。抓好声乐、器乐、舞蹈、曲艺等学生尖子,积累优秀作品,积极参加校内外音乐比赛。

3.致力追求以校为本,努力提高教科研水平

以校本培训为主阵地,经常化、专题化、系列化开展教研活动,加大研讨力度,不断探索和实践,努力提高教科研水平。

⑴重视自身业务学习和提升,强化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专业和教学技能。

⑵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注重理解新教材,创造新模式,设计新课型,运用新方法,突出研究性、实效性。

⑶开展经常性听课、评课系列活动,做到听、评、导、学,推动学期教学效果的提高,不断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

⑷以现代化教学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学习现代教学手段,大胆改革学期教学,拓宽活动形式,改进评价体系,不断总结,成长为一名科研型的教师。

4.不断完善校本课程,积极准备市级申报

邀请专家领导对现有的校本课程提出修改意见,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准备镇江市级课题《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的申报工作。

音乐老师学期工作心得5拾起一片金黄的落叶我发现秋天到了!当大雁南飞时,我醒悟秋天到了!翻开桌上的历时,我惊喜秋天到了!新的学期也伴随着秋天到来不期而至了。硕果累累的秋天让我们看到春的生机与希望,新的工作又给了我信心和力量。音乐教研组又开始了新的教研活动。为了更好地搞好音乐教研工作,使其更具有自己的特色,现将这学期的音乐组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时代步伐的迈进,让我们必须具有新的教育理念,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要以培养健全发展的合格人才为宗旨,对学生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因此,搞好音乐教研工作势在必行,它不仅可以指导教学向深层次发展,更可以为音乐教学提供条件,创造条件,开展多项活动,组织学生集体进步。

二、基本情况分析

我们学校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交通方便,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雅,教学资源丰富,我校共有50多名兢兢兢业业的教师,他们个个求上进,在这里辛勤耕耘着,他们都有很厚的教学基本功,都有一颗火热的心。因此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有自己的特色,学校从过去到现在不断的进步,吸引了很多领导和有关社会人员来我校参观、学习,这给了我们信心。虽然我校专业教师不多,但我们都能克服困难,为了学生情愿多付出,我们充分利用学校配备的音乐器材,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教学,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课,给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让学生从对音乐的简单认识到音乐具有的的内在魅力,让音乐贴近学生的生活。

三、工作任务及目标

音乐教学是一种艺术教育,它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途径之一,音乐教研组

将在新的理念指导下,以新的姿态迎接一切,努力开展各项教研活动,调动师

生的积极性。本学期将主要完成以下任务。

1、音乐组教师共同探讨新课标后新的理念,鼓励老师潜心钻研上好每一节音乐课。

2、认真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3、指导学生开展各项文艺活动,寓教于乐,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热衷于音乐。

4、坚持培养部分音乐方面的特长学生,开发他们的潜力,给他们信心,提高他们的水平,并为他们创造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四、工作措施

1、开学初,我们音乐教师探讨新的音乐教学方向,以便指导音乐教学

2、坚持常规月查,把好备课、上课质量关,保证教学高标准的正常进行,并及时公布总结,以便改进音乐教学。

3、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唱歌习惯,如正确的站姿,练声,练耳,视唱,唱歌习惯。

4、充分利用学校的可用资源。

如:各种音乐器材、多媒体设施等,充分体现音乐贴近学生的生活。

篇7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重要领导者,作好校长,不仅有利于学校管理,更能最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水平,校长工作不是那么简单,下面就我20xx年当校长期间的一些工作,作如下述职报告:

 

有人问我:你当了10几年的校长有什么感觉?我不加思考的回答:“苦、醉”。有些事情是我不喜欢去做的,但又不能不去做的,那就是一种责任吧。在这种责任心的驱使下投入到紧张而又忙碌的工作中去,当在全体老师的协助下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学校有了长足的的进步,当付出的汗水结出硕果的时候,成功的喜悦让人陶醉,哪怕没有属于我的鲜花和掌声。又到了年度梳理思绪,总结一年来工作之点滴,此时蓦然回首,一年来的工作我非常开心,非常愉快。尽管在工作中并非事事顺心,有过不少困难,也有过诸多无奈,但更多的是得到教师们的理解与支持,为之付出的也就无愧、无憾了。

 

一、加强建设,优化队伍,提高素质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的发展对广大教师的要求也随之愈来愈高,愈来愈严。为此,学校十分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在自身加强学习的基础上,把自己学习过的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内容组织教师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以及在学校的制度他律和教师职业自律下,广大教师都十分珍惜教师这份职业,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尽心尽力地干好工作。

 

为了教师们不断成长与进步,学校努力为大家提供机会、搭建平台。多次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听课。除此之外,学校还主动关心教师,想大家所想,急大家所急,乐大家所乐,对教师们的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福利待遇、身心健康及娱乐活动都比较关注。虽然经费不足,我们还是尽可能给教室提供舒心的工作氛围如:解决教师的住宿问题,逢节日举办一些庆祝活动,为了陶冶身心培养团队精神组织教师赴泰顺、出海捕鱼等。特别是这学期教师的工作作风大为改善,工作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总之,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教师为本,以教师的发展为重的原则,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汇集大家的聪明和智慧为学校的发展出谋献策,共同将鲍三小办好。

 

二、坚持以德育为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全面育人”的办学方针,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特点,从多角度、多层面、多渠道地开展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在德育工作实施过程中,学校一手抓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保证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一手抓学生发展平台的搭建,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在锻炼中提高,在提高中发展。

 

学校在突出特色,继续抓好养成教育的同时,不失时机地、阶段性地开展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教育活动,寓教于乐,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培养了学生的特长与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如:教师节的“感恩”活动。板报有感恩教育的专栏,,国旗下讲话有感恩教育的演讲,并在全校进行了感恩祖国教育演讲活动。演讲的效果良好,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本学期,安排第五届趣味竞技活动。学校充分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少队活动等阵地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横向联系,获取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举行了全校性的家长会,老师精心准备发言稿,注意与家长谈话的语气、话语,从学生的实际、家长的感受出发,真诚地与家长商谈沟通,交流学生偏差思想行为产生的实质原因,商榷解决的办法,做到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争取家长的认同、配合和支持。几个班级家长看到教学设施的落后自筹资金购买多媒体,外来务工者此举真是难能可贵。继续实行德育管理中的交警式罚单制度。

 

充分利用各种节日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如:建队节、国庆节等。一年多来,学校德育工作常抓不懈,成效明显,全校学生的养成意识明显增强,校园秩序良好。学校大队部被瑞安安市评为红旗大队。扎实的开展学生的养成教育,外来孩子的行为习惯有较大的改变也推动了学校其他工作的良性开展,比如学校荣获学区校园文化建设一等奖,这学期推荐参加瑞安市的评比验收。

 

三、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1、继续抓教师的备课及教学常规管理,教导处严把备课关,各门课都有科学的进度计划,总的教育教学目标。每个教学单元都备有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单元授课节数等。教案不仅要备教材教法,还要备学生,每节教案都是在新理念指导下完成的。都能做到备课的各个环节齐全,内容具体。大部分教师写出了教后反思。每学期查教师教案,且有记录与通报,全体教师能超额完成备课任务。

 

2、注重老师的上课管理。本学期实行巡课制度来了解老师的上课情况,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措施及时纠正。注重了课堂的效率,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做到了按时上下课。一年来教师都能按要求上好每一堂课,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3、督导教师的作业批阅。按照我校的减负措施及时布置作业要求。首先开齐了各科作业,要求教师都能保质保量完成各种作业的批改任务,要求教师向学生讲书写要认真整洁,要按要求书写,教师作业批改要规范。

 

4、继续开展联校教研活动,借此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

 

一年来我们通过月查月评,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及时纠正,并进行量化打分纳入到教师绩效考核。

 

四、特色兴校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发展。

 

1、深入开展以艺术为载体,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供学生展示自我舞台,举办主题特色的活动。积极抓好传统的四大节活动(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我校连续举办了四届体育节和艺术节,其中校舞蹈队获学区一等奖,瑞安市艺术节三等奖。重视书香校园建设,创建书香班级。为了拓宽学生视野,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创建书香班级活动,中高年级的孩子们将家里的书籍带到了学校,或自筹建立读书角,老师登记之后贴上了标签将图书放置于教室图书角,学生们自主阅读,班级统一管理,这一举措减少了无谓的打打闹闹,早间、午间孩子们捧着一本本书静下心来进行阅读,在阅读中享受快乐,在阅读中语言得到了锤炼,精神得到了陶冶,写作水平得到了提高,语文素养得到了提升。学校把近7000册图书在各班中轮流传阅,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彰显办学特色,提升办学水平。

 

2、开展社团活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办学档次和品位、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了丰富学生校园业余生活,满足学生的多元文化需求,学校开展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社团,以此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智能,让更多的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享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我校在3---6年级开展了舞蹈、篮球、声乐、篆刻等十个社团,让学生在活动中张扬个性,促进个性培养和发展。

 

3、加强体、艺、卫工作。全校教师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为学生想之所想,认真贯彻体育卫生工作《两个条例》,加强体育课外活动,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保证每天不小于1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我们坚持不懈的在做。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加大了体育器材设施的投入,提高器材的使用率。加强学校各个运动队的建设与管理,确保兴趣小组的训练时间。我校体育竞技水平在学区里是有一定的竞争力的,女子篮球获第三名的佳绩。近些年来在强手如林的.甲组成功保级还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像文艺大汇演、趣味运动会自升格以来年年坚持做下来了,虽然给教室带来了很大的工作压力与负担,但看到孩子们开心地差与活动,有了他们可以展示自我的一片彩色的天地,我们也就乐此不疲的去做了。

 

五、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作为校长,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责任的份量,工作的不足与今后的设想:

 

1、学校的经费不足,制约着学校的发展。XX年我最大的愿望是建好几个功能室,增强育人功能。添置多媒体教室,让多媒体为教学服务。

 

2、学生生源不够稳定,来源比较复杂,家庭教育跟不上影响学校教育。

 

3、校长的职责还未完全尽到,离群众和教师的要求还有差距,需要不断学习,增强工作的动力。

 

4、学校工作创新的力度不够。

 

成绩只是代表过去,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决心努力以良好的心态,充分的热情,去做每天平凡的工作,不断探索、奋力求成,用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去诠释校长责任的份量,让鲍三小学在奋进中追求创新。

 

篇8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市校本革命行动纲领》为指导,以实现我县教育快速发展、内涵发展、优质发展为目标,围绕魅力校长、魅力教师、魅力课堂、魅力学生、魅力校园的创建,倾力打造教育品牌,为建设实力、秀美、和谐的现代化新做出贡献。

二、目标任务

(一)通过魅力教育创建活动的开展,激发教育内部活力,出经验,出品牌,出模式,出成果,彰显教育魅力,形成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教育特色。

(二)通过理论学习、经验交流、挂职锻炼、专家指导等各种途径铸造魅力校长,使校长成为学校科学管理的决策者、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推进者。

(三)通过有效开展“三师”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专业技能和师表形象,努力打造一支由魅力教师引领的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

(四)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深入实际,大胆创新,有目标、有步骤、有突破地创建适合本学校实际的课堂模式,创建更有活力的魅力课堂。

(五)通过深入推进“十个一”进课堂和“双爱好”活动,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培养魅力学生。

(六)通过优化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让学校成为最美丽、最和谐、最育人的学生乐园,创出独具特色的魅力校园,形成全市的亮点学校。

三、工作内容及方法

推进魅力教育创建,具体工作内容及方法为:

(一)打造魅力校长,实现校长思路大转变

1、进一步加大对校长的培养力度。完善校长培训机制,激发校长队伍活力,营造校长魅力展示空间,重点实施“五个坚持”:一是坚持开展校长外出学习培训、挂职锻炼活动。让校长有机会获取更多的信息和成功经验,学习先进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教育教学理论,开阔视野,活跃思想,逐步开创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二是坚持开展校长“练兵”活动。定期进行校长教育政策、法律法规考试和业务能力测试,另外,通过教育教学质量评比等方式评选魅力校长,加快校长队伍素质建设。三是坚持开展校长“进课堂”活动。要求校长深入课堂一线,开展教学研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兼好课、上好课,听好课、评好课,巡好课、导好课,增强课堂研究力,提升对创新课堂的领导力,发挥管理者在教育教学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四是坚持开展校长读书征文活动。有条件的校长要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记录工作动态、管理心得及学校发展规划;成立校长书库,每两月读一本教育专著,并做好学习记录、心得体会,定期组织读书心得交流和征文活动。五是坚持开展校长教学、才艺、技能展示活动。每学期举办校长教学展示,才艺比拼、技能大赛活动,为校长施展才能、释放才华、互动交流提供强有力的平台,大力度提升校长自身魅力素养。

2、进一步明确校长的责任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要坚定“育好一名学生,幸福一个家庭;成就一所名校,造福一方百姓”的工作理念,争当一个学习型校长、理论型校长、敬业型校长、创新型校长,做到“四个必须”:一是校长必须熟知法律法规、教育政策、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人文社会知识。为此,校长要加强学习,包括向书本学,向网络学,向领导、专家学,向老师、同行、社会人士学。二是校长必须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要善于将先进思想、经验、做法有机整合,形成符合学校实际的教育管理思路,以学校的长远规划、管理措施、工作计划来体现自己的教育思想,用思想指导工作,做到融会贯通,促使学校管理协调、有序发展。三是校长必须以人为本,合理利用学校的人力资源,充分发挥每一个教职工的积极性。校长要深入一线,鼓舞教师干劲,指点教师迷津,积极引导教师享受职业乐趣。四是校长必须做好表率,当好标杆。无论是学习上、纪律上还是工作创新上都要有让教师佩服的地方。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要公开透明、科学规范,保证学校工作的公平性和效率性,做到依法执教、以法治校。

3、进一步加强对校长的督导考核。完善校长考核评价机制,强化过程督导管理。一是加强对校长的跟踪管理和考核监督,对校长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量化标准、科学考核,校长考核直接与魅力教育创建相挂钩。特别是魅力校长创建,绝不能流于形式,要让每项活动都成为提升校长素质、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二是在校长选拔任用上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坚持民主评议和公开竞聘上岗制度,促进校长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和工作反思。

(二)造就魅力教师,实现教师素质大提高

1、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修养。作为教育工作者,师德是第一位的,最基本的要做到:一是遵纪守法,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言行。一切从大局出发,要像爱护自己的家庭一样爱护、维护学校。二是充满爱心,要热爱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不歧视差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让学生在学校里愉快地学习、生活,健康地成长。三是乐于奉献。教师要认识到教育工作的意义,把做好本职工作与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结合起来,忠于职守,甘于奉献,为学生服务,为教育服务。四是廉洁从教。广大教师要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严格自律,廉洁从教。学校要定期就师德建设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师德建设的重点难点,适时召开师德建设专题研讨会,学习先进经验,探索师德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不断提高师德建设工作水平。坚持做好每日巡查,每周总结。每月、每学期的师德考核工作,坚持由学校考核与学生、教师、家长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坚持把教职工师德考核的结果与教师岗位聘任、晋职晋级、提干评优、绩效工资分配等结合起来。

2、提高师能水平,实施名师培养带动工程。从知识结构考虑,一个合格的教师应具备四方面知识:一是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教师不仅要熟悉所教学段的知识结构,还要了解本学科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的发展动向与前沿研究成果,这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二是广博而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青少年学生正处于精力充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他们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都有广泛的兴趣,教师应当以自己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满足学生的兴趣。另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综合渗透的趋势,教师只有了解相邻学科的发展情况,才能做好教学工作。三是丰富的阅历和实践知识。教师的教学不同于研究人员的科研活动,具有明显的情景性。教师面对一些不可预测的教学现象,要及时做出明确的决定,要采取适合特定情境的行为,这种行为往往表现为教学的机智和艺术。四是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教师必须熟知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知识,懂得教育规律,然后才能逐步培养起自己的教学艺术和技巧。要建设这样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一是必须强势推进教师专业培训,提升广大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课程实施能力和新课堂驾驭能力;二是实施学科名师发展计划,举办“名师发展研修班”,实施个性化培养方案。采取专家讲座、新课堂研讨沙龙、自主课堂实践、外出学习、新课堂大比武等方式,培养一批学科领军人才;三是组建创建新课堂专家团,设立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传、帮、带,培养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四是各学校要立足实际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素质提高,让每一位教师既有终身职业发展的蓝图,又有具体的问题研究促进发展,形成一个实践---研究---学习的良性循环,成为发展于研究中、快乐在学习里的新型教师。

3、树立师表形象,开发出每位教师的魅力。在魅力教育创建实践中,每一个教师都要确立自己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努力开发自身强项,开展自身素养大反思,自觉挖特色、提内涵、展魅力。一是教师要勇于接受最新潮的思想、最前沿的理论,并积极实践,把它们内化成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二是教师要敢于张扬自己的个性,修炼自己的气质美,并把美的气质、美的形象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成为学生效仿的典范。三是教师要积极培树自己的“魅力点”,可以是语言表达上的优美准确,可以是文字描述上的才思敏捷,可以是才艺表演上的技惊四座,也可以是接人待物上朴实无华。四是教师要掌握丰富的知识和尽量完备的技能,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做一个学生喜爱、家长放心、同事佩服、领导认可的魅力教师。

(三)创建魅力课堂,实现课堂效率大提升

课堂是实施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是展示教师魅力和学生魅力的重要平台,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为学生的成长所作的付出,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因此,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的教师,都不应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应使每一节课都能成为有魅力的课堂。各学校班子成员、教研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要认真学习《“打造魅力教育,构建魅力课堂”学习材料汇编》,带头实践,深入课堂,参与教研,引领、指导、推动魅力课堂创建持续高效开展。创建魅力课堂,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把握“五个要素”(明确的目标、良好的氛围、自主地学习、自信地展示、有效地训练)。教师组织的每一堂课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并有为达成这个目标所做的预设;要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给学生自我展示的勇气和机会,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注重课堂效果,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次训练,通过练习训练巩固提高。二是要树立一个理念。魅力课堂不是一味地灌输、包办和代替,而是通过教师自己的人格魅力、艺术魅力、科学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探索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敢想、敢说、敢做,使笑声、掌声、欢呼声贯穿始终、精彩瞬间不断涌现的课堂。为此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欣赏学生,构建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三是魅力课堂要创设美的情境。通过挖掘课程美的因素,教师在课堂中、实践中、展示中锤炼教学策略,在“激情课堂”、“趣味课堂”、“动态课堂”“诗意课堂”、“智慧课堂”和“创新课堂”的活动中,以艺术化的手段启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四)培育魅力学生,实现学生个性大发展

全面落实县教育局《关于在中小学校开展“双爱好”教育活动的通知》和《关于“十个一”进课堂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以培育魅力学生为目标,扎实开展“六爱塑魂”、“双爱好”等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特长发展,使之具备四项基本素质:一是良好的道德行为。高尚的品德是魅力学生的灵魂,学生应有理想,能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有爱心,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爱父母;有责任感,能对社会负责、对他人负责、对自己负责;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守纪、诚实守信、勤学刻苦、勤劳俭朴、自律慎独。二是丰富的知识。掌握丰富的知识是成为魅力学生的保证,要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崇尚真理,追求真理,善于探索,勇于创新;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广泛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意志;有持久的注意力、细致的观察力、敏锐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善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三是强健的体魄。强健的体魄是魅力学生的基础,有了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行为敏捷,充满朝气,充满活力;阳光开朗,对未来充满热情,充满希望;心态平和,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从容应对各种压力;善于与人相处,能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热情真诚,宽容大度。四是高雅的才艺。创新是魅力学生成长的翅膀,高雅的才艺是学生人生的升华。让学生拥有一副好口才、一手好书法、一项好才艺、一种好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提升学生的自豪感。培育魅力学生,一是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在课堂上,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完备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把德育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引导青少年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人生坐标。二是积极开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开展阳光体育、阳光口语、阳光随笔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使每名学生都能具备一至二项体育和艺术特长。三是深入开展三年爱县教育活动,通过“文明小标兵”评选、志愿者服务等一系列教育和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社区,走进敬老院,学会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爱,爱家乡。

(五)塑造魅力校园,实现校园环境大变样

以特色学校创建为契机,进一步推进魅力教育的开展,积极推动理念革命、校长革命、师本革命、生本革命、课业革命和评价革命的开展,构建学校特色发展体系。各学校要在全面落实“十个一”和“社团建设”活动的基础上,围绕“特色”项目的打造,通过学校的环境氛围营造、管理制度建设等不断提炼、固化、传承、创新,建构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活动文化,凝炼独特的学校文化,创建魅力校园。

1、凝炼学校的传统文化。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名片,是学校特色办学水平的综合体现,各学校要充分挖掘学校的自身优势,结合学校的传统,准确定位学校在课程设置、社团活动、学生特长培养等方面鲜活的、独特的经验或做法,选择具有校本特点并优于他校的特色领域。各学校要将传统与创新充分融合,形成特点突出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模式和课程特色,凝炼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

2、构建学校的静态文化。教学楼、实验楼、图书楼、学生宿舍、食堂等建筑的设计、命名做到有创意,整体和谐而保持特色;学校墙上要镌刻校训与学校精神;校园内设置橱窗、板报、宣传栏,将学校的教育理念、育人思想,包括特色教育活动、师生个人典型事迹、优秀教学成果等进行集中展示;制定具有个性魅力的校训、校歌、校徽、校旗、校报,并解读其内涵;设计具有教育性、激励性、人文性标语、宣传画;给校园内的花木挂上介绍标志,提醒学生爱护花草,与自然和谐相处。总之,要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育人,每一面墙壁都说话,弥漫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氛围。

3、激活学校的动态文化。在全面开展“十个一”建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自身特点,组建如声乐、器乐、舞蹈、美术、书法、剪纸、科技、文学等社团,并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活动;积极推进校园集体舞和大课间活动,办好每学年一度的艺术节和运动会;适时开展元旦、春节、青年节、儿童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少先队建队日等联欢活动、报告活动、讨论活动、参观活动、演讲活动、制作活动、公益活动等,使走进学校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一种文明和谐、昂扬向上的氛围。

四、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再造氛围

1、各学校要及时召开推进魅力教育创建工作动员会,成立以校长为首的推进魅力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发动全体教师,强力推进,唱响魅力教育主旋律,迅速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2、各学区、各中小学根据自身特点,制定推进魅力教育创建活动具体方案,做到有思路、有内容、有创新、求实效。通过推进魅力教育创建促进实际工作开展,在实际工作中展现教育魅力。各学区、学校把魅力教育创建情况及时报局推进魅力教育办公室备案,作为对各单位创建活动考核的主要依据。

3、开通魅力教育网站,印发《魅力教育》专刊,利用现代媒体构建交流平台,加强对学校魅力教育创建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通报;建立魅力教育积分排名榜,大力营造声势,让全社会都关注魅力教育。

(二)严格督导,突出实效

1、建立合理考评机制。制定魅力教育量化考核实施细则,实施教育局---学区---学校三级考评机制,对于各单位开展的魅力教育创建情况,做到月月有评价、有考核,形成过程性台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