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3-10-27 17:30: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哲学基本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哲学基本特征

篇1

关键词:现代西方哲学基本特征;研究和学习

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是自19世纪中叶之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流行的各种哲学流派统称。 在19世纪中叶,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才最终确立。 19世纪后期,西方国家开始由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进行转变。 20世纪前页,随着俄国的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这也就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暂时出现了比较繁荣的现象,然而接踵而至的是经济停滞和社会动荡,同时相应的各种社会矛盾和精神危机也开始逐渐加深。一般而言,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危机都直接或间接地在 现代西方哲学的各个流派中反映出来。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页的这段时间里,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形式演绎逻辑使得数理逻辑的系统化和科学化的越来越受重视,同时由于物理学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导致在科学技术领域的一次革命,使的这一基本的科学概念的结构发生了彻底地变化,表明在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中人类的认识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由于新兴的科学技术革命,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人类的知识范围,出现了现代科学发展和技术融合的整体化趋势。对于现代自然科学的新功能的出现,同时也在现代西方哲学的流派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反映。

1 在这个问题上,现代西方哲学研究的若干意见

(一)由于科技的发展,西方哲学家开始摒弃西方古典哲学逐渐向信息化社会,科学化社会迈进,确实有少数的人将科学和人的关系分开来,然后去进行观察,认为这几者之间存在区别,不能够混淆,同时也分化成科学与人文这两种思想,两种倾向。后来,西方思想家似乎发现,仅仅是从一个纯粹的科学立场,或者是从单纯的人文立场,来对社会问题进行研究,难免就会出现偏颇。所以,特别是在本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的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西方科学与人文哲学的哲学理念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出现了融合的现象, “后现代形而上学”,“后哲学”的思想开始崛起,西方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兴起可能不再是一个转折点。因此,现代西方哲学和科学生活以及人本主义主义的观点并不总是泾渭分明,但也有一个相互渗透和融合的客观进程。

( 2 )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趋势在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中并存。现代西方哲学的各个流派都是从十九世纪的古典哲学中分化而产生出来的,不同的哲学流派,虽然其内部派系很多,更换频繁,但由于各种现代西方社会的时代特点,因为古希腊思想肆万影响和西方古典哲学的影响,现代西方哲学一般可以分为传统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这样就形成了两个主要趋势。同时这种划分也并不是绝对的,通过这两个大趋势之间的对抗和辩论,两大体系也在进行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并且还会出现融合的现象。所以,这种划分只是为了更好的掌握现代西方哲学的总体发展趋势。上海社会科学院在14个国家中对七十年代的46种外国哲学期刊,以及超过十四万篇的论文的内容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普查,普查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也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证实。

2 现代西方哲学的两个基本特征

2.1 经验的衰落和理性理论逐渐上升

通过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长期辩论,经验理论开始淡化衰落和理性的理论开始崭露头角。从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由孔德以及由罗素发展的经验主义分析??在英美哲学中一直据主要地位。实用主义在欧洲大陆在很大程度上也倾向于经验主义。在此期间,只有合理的新士林理论还存在一定的影响。后期各方面的情况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20世纪60年代,由于法国结构主义运动的发展,试图还原在现代哲学中的理性主义者的主导地位。对于经验注意造成了重创,但是都是来自心理的。心理学派的蓬勃发展,使的理性经验主义有了最佳的反驳证据。按照认知科学的意见,哲学家的头脑绝对不是一个白板,通常最简单的看法也会对人的认知功能造成影响,各界对于图像的存储和检索信息变得更加繁杂,经验论者设想的那种纯粹的经验或观察并不能够使用,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意识,认知模式或范式对于理论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新的物理批评反对经验主义的实验结果,同时对于理性理论的复兴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经验主义或理性的灵魂被严重的忽视,那些不可观察的理论的存在,为现实的观察提供了便利。最科学的现实主义者反对经验主义,但是很多的现实主义者也提出了不同的的观点,在他们看来,这个理论的对象可以有效果,即使他们是无法观测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在现代西方哲学的地位的变换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2.2 相对主义取代一元论

由于逻辑学,伦理学,科学以及其他的领域的不断发展,哲学也越来越多元化,同时相对主义取代了原来的一元论。哲学家不再相信永恒的,普遍有效的,独特的范式,承认伦理的合理性,当然相对于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范式甚至逻辑规则也各不相同。哲学家出现多元化倾向,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理论验证:有些人认为这是可以容忍的,这些理论都揭示了人类和历史的事实。 Feiyeere弯曲理论,使的科学家是理论的发明者,同时也确定了标准形式。在现代西方哲学,伦理学哲学等文化历史放麦纳,相对主义的特征被逐渐的去除,多元文化的倡导者也会同时或先后出现不同的标准,并在它们之间不具有可比性,成为了一个相对主义者。在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流行的道德相对主义,以及文化相对主义不占主导地位。多元论反对固定的标准,但也反对相对主义。

2.3 普遍关注的问题的语言学习

分析哲学家倾向于相信科学问题,事实上,科学研究没有语言问题也很难达到合理的效果,语言问题就是对哲学问题本身的诠释,所以科学的问题也还是可以归结为语言问题的。这些方面通常主要关注的就是正式语言或日常语言之间的不同,但是两者之间也有很不同的重点。一类是将不同的语言或谈论作为分析和澄清,如宗教,伦理和科学讲座等哲学的各个分支体系。所以说,哲学就是谈谈心谈谈话,这样的哲学语言属于第二级,使用元语言进行谈论。对象语言和元语言,只有在人工语言或者形式化的语言才能够给予明确的区分。哲学家持有这种观点认为日常语言有很多的缺陷,无论什么样的谈话,必须应该构造比较正式的语言环境,而不是那些究竟是谁使用的语言,只有这样才能澄清会谈出现的许多话,包括句子的逻辑关系,语义关系的方面。

在语言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在盎格鲁 - 撒克逊国家流行的主要分析哲学结构主义在欧洲大陆和的到了诠释和流行,比较分析这些哲学更应该注重通过语言来分析这些哲学的不同,但是也不能够只是进行语言的分析,对于所有的现象,包括社会现象,心理现象,甚至是自然现象,都应该作为相应的代码或符号来对待,或者时将其作为相应的文本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参考文献

[1]张世英.从西方近现代哲学看20世纪中国哲学之发展[J].新视野, 2010, (4).

[2]许斗斗.现代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探析[J].福州大学学报, 2011, (1) .

[3]徐为民.现代西方逻辑哲学中的否定思想探析[J].浙江学刊, 201, (4).

篇2

关键词:现代性;后现代性;关系

一、现代性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一)现代性的基本内涵

“现代性”是指启蒙思想兴起之后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哲学思潮。现代是一种不断发展的、合目的性的、螺旋上升的空间和时间观念。现代性超越了过去的哲学思想,因此现代性“意味着对于自身的理解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即由群体主义向个人主义的一个突出的转变。群体的或者共同的不是现代性所关注的东西”,①而是强调“个人高于群体。”同时现代性对传统的影响和功用持质疑态度,他们把传统时代当做“黑暗的时代”,认为传统缺乏知识和理性的优点。现代主义哲学将个人信念置于个人的理智之上。

(二)现代性的特征

1、理性主义

“现代性的显著特征具体表现在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基础的现代时间―――理性主义。”②在繁杂的现代性的阐述中,理性主义首当其冲,同时这也构成了现代性的其他特征(如商品货币化,都市化等)的根本原因,因而成为现代性哲学文化主流的思想内核。

2、商品货币化

“当把所有多种类多层面的事物以同一的方式置于完全相同的评价体系和维度,金钱最终成为最令人恐惧的将这些事物予以平等化的媒介。金钱充当这种中介的依据则是遵循‘多少’的评价标准来阐释事物在本质上的差别。衡量一切价值的标准也逐渐由金钱所替代,金钱也完全地架空了事物的特殊、差别以及内涵的可比性。在商品经济和货币的推动下,人们完全漠视了事物本身存在的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他们只关注象征和体现着交换价值的金钱数字,认为金钱可以精确地计算和衡量所有事物。

二、后现代性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一)后现代性的基本内涵

“所谓后现代性,是在声讨和反思现代性所日益显现出的弊端之后,提出了一套不同于现代性的新的生活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的哲学思想,反本质主义、反理性主义、反基础主义、反中心主义是它的主要特征。”③后现代性思潮明显反映出一部分西方知识分子对于现代资本主义文化和秩序所表现出不满的态度,以及对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怀疑态度,他们表现出对于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导致的麻木不仁和生态破坏的深切厌恶,同时他们对现代资本主义文化基础的深切忧虑。

(二)后现代性的基本特征

后现代性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批判现代性的“个体性”;2、批判理性至上的精神;3、反对对于超感性的、超验的东西的崇拜4、反对以同一性和普适性挟制差别和个体的思维方式5、后现代性最终把对现代性和老旧思想的批判总结归纳为人的审美生活,即创造出完全自由的生活,因此,文艺评论和对于美学的探讨构成了后现代性的主要哲学话题。

三、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关系

(一)后现代性孕育于现代性之中

现代性要想完全达成自身的理论愿望,就必须开展一场自我否定与革新的运动,而发动这场理论思潮运动也恰恰是后现代性的首要任务。严格意义上说,后现代性的哲学精神就是一种彻底批判的精神。所以说后现代性本质上一开始就孕育在现代性的深刻内涵中,它正是从现代性的襁褓中不断发展壮大。后现代性精神是孕育在现代性中的彻底的批判精神、自由创造理想的彻底实现。因而,后现代性对现代性的超越和批判,不单单是一个时代对另一个时代性的表面的超越和批判,不是对现代性的单纯抛弃,而是对于现代性的一种辩证的改善和改进。

后现代性思想家利奥塔说:“一部作品只有当其首先成为后现代的,它才能成为现代的。”④依据这种说法,后现代性不是在摒弃现代性,而是现代性的再次萌发,是上升发展的现代性。 “后现代性孕育于现代性中,现代性不断地滋养着后现代性。”⑤所以,后现代性中的“后”,当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后”,“后现代性”意味着比现代性更为优先和超前。后现代性虽然在时间上在现代性之后,但是从思想深度上看,却优越于现代性。一个事物,只有对其进行彻底的批判和反思,那才算得上是具有“现代性”的最本真的品质,这就是为什么利奥塔说,一个事物,只有当他属于后现代的范畴,它才能成为现代的。

(二)后现代是现代性的自我反思

后现代性当然不是象征着着现代性的瓦解和消散,或现代性彻底的毁灭。后现代性不过是对于现代性精神深刻的反思和自省,后现代性关注自我本身的现状和以往的境况,它并不是单纯地享受视觉经验带来的感受,而是想要急切改变现状的一种心态。后现代性就是现代性在另一个时代的继续:这种现代性是从一定高度上审视自身,对自身展开彻头彻尾的辨析,发掘前所未有的精神精华。后现代性是一种批判反思过得现代性,是一种审时度势的现代性。

结 语

现代性的基本特征是创造可行而自由生活的精神,可是这种精神在后期阶段却逐渐走向滑坡。后现代性就是现代性要完成自身理想而进行的自我反思、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后现代性孕育于现代性之内。后现代性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对传统的“主体性”概念、理性至上精神等的批判,最终被归纳总结为彻底的自由生活,即审美生活的完美实现。虽然后现代性在对现代性的批判反思过程中,存在着偏颇的态度,但其彻底批判和不断自我超越的精神,却是值得学习和运用的。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辩证的看待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关系问题,对于解决中国当下经济建设中并发的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

参考文献:

[1]阿格尼丝・赫勒.现代性理论[M].商务艺术馆,2005年.

[2]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3]西美尔.大都会与精神生活[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4]贝斯利、凯尔纳.后现论[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5]利奥塔.后现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6]戴维・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M].商务印书馆,2003年.

注解:

①阿格尼丝・赫勒.现代性理论[M].商务艺术馆,2005:18

②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4

③贝斯利、凯尔纳.后现论[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62

篇3

但是,即便是古希腊的哲人也都没有找到正确的答案。例如,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世界的构造源于数字;而泰勒斯则认为世界是由六种元素构成的,比如,土、水、空气、阳光等等。只是到了近代科学起源之后,人类才逐步揭开世界构造的面纱。

而这种飞跃式的认识,来自于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

伽利略眼中的世界构造

出版于1632年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一书被视为人类近代科学的起源。在这本巨著中,伽利略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出了自然界的一个著名规律——关于运动和动力学的世界体系。

在此之前的1000余年,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也曾对运动和动力学做过描述。到了中世纪,这一描述被教会发扬光大,但是,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对世界的描述。而伽利略通过对光滑木槽中小球运动规律的研究,发现了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奠基理论—一惯性定理,以及关于运动变换的规则———伽利略变换。从此,过去无序的世界在伽利略的理论体系中,被构造成一个可以定量描述的、由惯性定律支配的动力学世界。

伽利略的科学发现,不仅在物理学史上,而且在整个科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不仅纠正了统治欧洲近2000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更创立了研究自然科学的新方法。伽利略在总结自己的科学研究方法时说:“这是第一次为新的方法打开了大门,这种将带来大量奇妙成果的新方法,在未来的年代里,会博得许多人的重视。”

可以说,伽利略迈出的这一步,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个纷繁世界,可以被人的心智去认识,主要是因为有客观的规律在里面,这个规律就是惯性定律和伽利略变换。当时人们争相传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而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今天,史蒂芬·霍金说:“自然科学的诞生要归功于伽利略,他在这方面的功劳大概无人能及。”

然而,虽然伽利略提出这个划时代的世界构造理论是在欧洲大陆,但在当时欧洲大陆的教会里,中世纪遗留的思维还在作怪,伽利略这位被后人尊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先驱者,晚年竟然被教会软禁。

虽然伽利略的世界构造理论没有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开来,但令人欣慰的是,在伽利略去世10天后,另一位科学巨人——牛顿——在英国的乡间小镇伍尔索普出生了。后来,这位英国青年不仅发展了伽利略的世界构造理论,并且将经典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理论推向极致。

牛顿的世界体系

后人一般这样评价牛顿的世界体系和构造:牛顿的世界构造是一个完全机械式的世界。确实如此。在出版于1687年的、被称为“自然科学的《圣经》”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牛顿运动三大定律以及万有引力公式,是“机械观”世界构造的基石。

虽然在牛顿谢世之后的一个世纪里,也有人试图重新表述这个“机械观”的世界构造体系,如拉格朗日、哈密尔顿以及20世纪初的德国女数学家诺特。但是这些数学形式的改变,都没能撼动牛顿“机械观”世界构造的基础—惯性定律和运动的绝对性(当然也包括时间的绝对性)。直到1905年,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专利局职员爱因斯坦的出场。

爱因斯坦手中的世界构造

关于爱因斯坦如何提出世界构造的新理论——相对论,这方面的传记作品汗牛充栋,流行比较广的有丹尼斯·奥弗比撰写的《恋爱中的爱因斯坦》,以及沃尔特·艾萨克森撰写的《爱因斯坦:生活和宇宙》。

从任何角度看,爱因斯坦都是现代科学的引领者。因为他的相对论以及相对论下的世界构造图景,撼动了流行近三个世纪、并已深入人心的牛顿的“机械观”世界构造。

在爱因斯坦的世界构造中,一切皆相对运动,没有绝对的运动,没有绝对的时间,一切物理单元都是和运动的相对性密切联系的。

虽然这个新的世界构造图景在被提出的20年中没有得到广泛的承认,但随着日后物理学实验技术的进步,爱因斯坦相对论下的新的世界构造图景被证明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石,和同一时代由普朗克提出的量子理论一起构建了现代物理学的大厦。

也正因为如此,20世纪科学哲学中心之一的“维也纳学派”及其代表人物卡尔纳普,在20世纪20年代末,用哲学家的眼光写出了这个物质世界构造的基本特征——世界是由逻辑链条串联起来的一个逻辑嵌套。

卡尔纳普笔下的世界构造

鲁道夫·卡尔纳普于1928年出版的科学哲学鸿著《世界的逻辑构造》(英译本名字改成了《世界的构造》),是20世纪科学哲学的巅峰之作。

20世纪是人类思想最为活跃的世纪。在那个世纪中,世界出现了三个活跃的思想中心,也就后人所称的三个科学哲学中心,分别是:在英国伦敦的“伦敦学派”,德国柏林的“柏林学派”和奥地利维也纳的“维也纳学派”。其中,“维也纳学派”对20世纪的科学思想有最广泛的影响。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就是鲁道夫·卡尔纳普,他在1926年撰写的科学哲学著作《世界的逻辑构造》,被视为20世纪科学哲学十大名著中的压轴之作。

在这本著作中,卡尔纳普用哲学家的眼光,构造出一个真实的物理世界的最基本特征——世界是由逻辑链条构成的逻辑嵌套。

人类要认识自然的奥秘,必须从一个最初级的逻辑单元出发,以此为基础去解释更高一级的逻辑规律,依次上升。这就像一个链条,一环紧扣一环,形成一个逻辑构成的解释链条,不断向高级延伸。

确实如此。人类的知识进化,正是遵从这样一个基本规律。近代科学的起源,便是伽利略提出的两个最基本的逻辑单元——掼性定理和伽利略变换,而此后物理世界的构造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一步一步地向更高深处延伸。

篇4

关键词:主体间性; 大学生; 信仰; 培育

中图分类号: G6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3-0015-04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而一个有信仰的民族才是真正智慧文明的民族、有着光明前景的民族。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全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1];党的十七届六中会全指出:“坚持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2]。然而,受当今社会生活中积极与消极、美好与丑恶、文明与愚昧、传统与现代等矛盾冲突的影响,大学生信仰受到冲击。如何培养大学生对的坚定信仰成为我们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从主体间性视域下探究大学生信仰培育的有效路径,提供了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新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主体间性理论的基本特征以及主体间性理论与信仰培养的契合性

1.主体间性哲学理论的基本特征

主体间性理论最先是由胡塞尔提出来的,他认为主体性意味着自我,而主体间性则意味着自我共同体。这一理论的基本特征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主体间性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与主体的一种平等的关系。主体间性超越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模式,进入了主体与主体关系的模式。更进一步地讲,主体间性强调由单纯的“主体—客体”或“主体—中介—客体”模式向“主体—主体”或“主体—中介—主体”模式的转变,更加强调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理解性、交互性。主体间性不是把自我看作原子式的个体,而是看作与其他主体的共在。在主体间性的关系中,不同主体通过共识等表现的一致性,促进人们相互理解和共同发展。第二,主体间性是以交互性作为存在的基础。马克思强调人的社会交往是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实现的人与人之间具有物质内容的互动的生活过程。社会学家哈贝马斯坚持马克思的批判精神和人的解放旨趣,他认为,人类的存在并非以独立的个体为基础,而是以“双向理解”的交往做起点。也正因为交互性,使得交往双方在相互认可、相互理解的关系中不断重构自己已有的知识、情感、观点等。另外,主体与主体之间在进行相互的交流活动时,合作关系也得以加强。没有主体与主体间的合作,主体只能孤立地成为单子式的主体,作为个人的主体性也就会妄自膨胀、扩大而最终失去主体间性存在的本初意义。第三,主体间性是对主体性的扬弃和发展,具有开放性。马克思认为:人始终是主体,并在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中不断确认自己的“主体”地位与身份,人作为主体存在,其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断生产和扬弃他们的社会关系,从而开创新的社会历史。与主体相关的主体性,是在主客体关系基础上产生的,即人作为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中所显示的自觉能动性。而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并非哲学概念的简单移植,而是强调对主体性的扬弃和发展。主体间性所面对的既有主体之间的关系,也有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所以其揭示的内容更加全面、深刻、开放。且主体间性直接指向人自身的存在方式和生存结构,反映了当代哲学发展的一般倾向,即回到生活,回到现实,回到人的真实生存本身。

篇5

关键词:企业文化;高校;后勤

中图分类号:G51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4-0198-02

一、文化

本文在狭义的文化范围内展开讨论,并进一步阐释文化是一种基本稳定的生活方式,表达了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是一个社会共同体的价值追求,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构成的统一体。

按照这样对“文化”的界定和阐释,文化应具有如下五个基本特征:第一,特有性。文化是人类自身的创造物,也就是说,离开了人类活动,一切都谈不上。动物有活动,我们不能说动物有文化,文化只是人类的特有物。第二,标志性。文化反过来规定人类自身的行为,成为人类集体行为的标志。也就是说,没有这种标志性,文化也就失去了意义。第三,稳定性。文化是人类对自身需要的一种反映,它建立了人类满足需要的恰当模式,这种模式一旦形成,就具有很强的稳定性,除非生存环境改变较大,否则它将维持和传承下去。第四,约束性。在人类的行为模式生成过程中,文化对于这种模式寄予很高的期望,赋予其特殊的价值符号,并且成为约束人类行为的规范,这种规范成为相互认同的基础。如果不能遵守规范,往往会使越轨者受到惩罚。第五,民族性。文化是一个社会共同体的生活样式,演化出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民族的价值信仰和民族情感寄托,从而产生巨大的民族内聚力。因此,文化是一个民族最本质的人文特征。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甚至有许多有识之士认为,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而且是一个国家的根本竞争力。他们认为,科技显然重要,但科技决定于具有一定观念的人,因而,决定人的观念才是最重要的。在观念中最重要的是价值观念,价值观念决定人的行为方式,科技活动只是人的行为方式层次,而一种文化的核心就在于它的价值观念体系。因此,文化才是最具有竞争力的因素,是最根本的竞争力。

二、企业文化

成功的企业必然得益于成功的文化。先进的企业之所以能够战胜落后的企业,就是因为先进企业的文化比落后企业的文化更能适应竞争的要求,更具有生命力的缘故。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以“企业文化”为管理核心的管理理念,其背景是日本企业的异军突起。有学者对日本企业与美国企业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了美国企业更多地重视企业技术、规章制度、组织机构、财务分析等“硬”因素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而在日本企业的管理过程中,企业目标、宗旨、信念和价值观等“软”因素则相对更为突出。随着日本企业的竞争优势逐渐体现出来,以“企业文化”为核心的管理理念逐步得到广泛认同。今天,人们普遍认为,没有文化的企业,一定是没有竞争力的企业,更谈不上发展。一个优秀的企业,就是要创造一种能够使全体员工衷心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和使命感,一种能够促进员工奋发向上的心理环境,一种能够积极地推动企业创新和变革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经过近二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其基本特征已经显现出来,它除了具有社会文化的一般特征外,还有自己独有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企业文化是富有鲜明个性的。亦就是说,企业文化不具有通用性。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环境条件、发展目标、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和文化传统,每一个企业家都有自己个性化的品格,个性化的价值观,个性化的管理理念以及个性化的处事风格,这就决定了在不同企业家的引领下,在不同企业的独特环境中产生的企业文化是必然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的,是不可复制的。企业文化只有这种不可复制性才能真正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二,企业文化是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的。建设企业文化,唤起企业员工的主体意识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和责任感,达到管理与被管理的科学统一,推动企业不断创新和变革,其根本目的是实现企业本身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企业经营基本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实现企业员工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及自身价值的最充分体现,而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就是给企业提供实现其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土壤,落脚点是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因此,任何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是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服务的。这就是说,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是服从于、并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鲜明的企业功利色彩。第三,企业文化是具有充分的人本性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哲学和理论,它的诞生是企业管理发展史上一次具有伟大意义的划时代变革。它标志着企业管理已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与过渡,其核心之点在于企业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在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坚持重视人、强调人、尊重人、爱护人、理解人、关心人、培养人,把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工作和整个过程都纳入以人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始终坚持人是企业的主体和财富的主人,在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同时实现企业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人本性的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三、高校后勤企业文化

高校后勤企业是社会企业的一个特别部分,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产物,绝大多数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因此,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大大晚于社会企业文化建设。那么,什么是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呢?高校后勤企业文化是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在高校后勤“三服务(为教学、科研、师生生活服务)、三育人(管理、服务、环境育人)”的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教育导向和经营理念双重功能的,以移植组合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的,激励高校后勤员工责任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同时它又是受社会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影响和制约的,以高校后勤职业道德、规章制度和物质现象为载体的一种经济文化。这一文化通常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后勤企业文化的核心层,又称精神层,是指高校后勤企业的领导和员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职业道德等,包括企业精神、企业最高目标、企业经营服务哲学、企业宗旨和企业道德等五个方面。这一层次是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灵魂,是其他两个层次的基础和原因。第二层次是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制度层,又称基础层,主要是指高校后勤企业的员工在经营服务活动中所遵循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实际上是对高校后勤企业员工和企业本身产生规范性和约束性影响的部分。第三层次是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形象层,又称外表层,它是企业精神的载体,它往往能折射出高校后勤企业的服务思想和经营管理哲学等。

篇6

互联网所创造的文化精神状态与形而上学传统教育我们的精神状态一点儿也不像。这里的关键词是“相像”,与这个词的“家族相似”的词语还有“反映”、“代替”、“代表”、“模拟”、“表达”等等。这些词加起来,形象地勾画出了传统哲学认识论的基本特征,这个基本特征人为地划分出认识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我把这里所谓“形式”理解为我们常说的“表达工具”,比如说文字、说话的声音、美术作品中的色彩和线条,这些“认识的形式”与它们所要表达的对象之间,有一种反映、代替、代表、相像的关系;这里所谓“认识的内容”,就是我们常说的观念、意义,或者直接就是外部世界中我们感觉到的客观事物。我这里的说法可能与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归纳有所不同,但我认为就精神实质而言,我与他的说法是一致的。换句话说,我这里忽视恩格斯所重视的唯物论与唯心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之间的区别,而重视它们之间的一致性。再换句话说,恩格斯所谓的“哲学基本问题”只是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不是当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更不是网络哲学中的基本问题。

我们不知道网络技术的初衷是否要模拟蜘蛛网的功能。也可能发明轮子是为了模拟脚走路的功能,但无论怎样,这里的关键词是“不像”,它们之间一点也不相像。所谓“不像”就是发明了一个原来世界上所没有的东西。“发明”与“发现”的区别就在于“发明”可以无中生有,没有根据,没有原因。并不“反映”、“代替”、“代表”、“模拟”、“表达”在它自身之外的一个东西,与世界上现存的东西保持距离,发明一个新东西,与原来的东西没有关系,它自己就是一个东西。

无独有偶,卢梭在他的《忏悔录》中也描述了类似的精神状态,他从对华伦夫人的思念中得到了更多的幸福,而真正得到她时,由于紧张和恐惧,并不感到快活。当华伦夫人不在场时,卢梭感到真正的自由和畅快,并且他的爱情更加热烈,比如卢梭不由自主地抚摸华伦夫人房间的家具。他用隐晦的语言说,他爱华伦夫人的方式对华伦夫人的贞洁是没有什么风险的,但卢梭说他用自己的方式,也就是用想象的方式已经大大地享受过了,并且保全了自己纯洁的感情。卢梭的这种感觉和我们上网冲浪的体验是相似的。比如卢梭的方式使对方看不见他、这是一种孤独的快乐、但极为方便、保持距离又没有距离、呼之则来,挥之则去,而且这些方式与华伦夫人本人的身体无关。卢梭把这种不可思议的幸福状态称为“增补之链”,德里达说是一种“危险的增补性”。卢梭的爱情方式与被爱的人本身无关,不必事先征得对方的同意。

我以上列举的例子在哲学史教科书中是从来不提的,我称它们是一种微妙精神,一种“横向”思维。它的特点是与对象无关,或者说,与源泉、原因、根据这样的问题无关。就像我前面讲的,不模仿、不表达对象,与对象一点也不像。

为什么把网络中的精神状态称作“冲浪”?冲浪是一种极限运动,或者叫高难动作,日常生活中体验不到,无法实现的东西,在“冲浪”中可以体会到。比如在网络中寻找,但在通常情况下,在找到目标之前,我们早就移情别处,一路上总是遭遇意外,走岔路,就像爱尔维修说的,人们并没有得到所欲望的对象,但人们已经享受过了。和享受相比,最初愿望的实现已经变得不重要了。点击鼠标本身构成一个事件,无数的点击组成无数事件之间横向的联系,或者叫做没有联系的联系,这些联系形成的图象是任意的,网络冲浪者不得不以极快的速度转移自己的兴趣方向,并使头脑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状态。

网络对人的诱惑力还在于,它几乎取消了时间性问题,因为在网络中的一切因素都是同时发生的并列关系,一种空间关系。这种关系极好地演绎了人的想象功能,是有形状或画面的想象。网络给人的快乐甚至不是爱尔维修说的“预料的快乐”,而是预料之外的快乐,因为走神或走岔路是我们在网络中最常见的精神状态。总是遭遇陌生,总是在慌乱中做随意的选择,除非你关闭网络,这个过程就没有完结。选择,就是选择一条路,无数的选择组成了无数条路,这些路形成了复杂的网络,四通八达,永远不会出现无路可走的情形。

篇7

近年来,与全球范围内对环境与生态危机的深入反省密切相关,中国哲学的“生态意蕴”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我们认为,要进一步深入讨论这一问题,应当从中国哲学所蕴涵的“文化生态模式”的角度加强总体性的思考。这里所谓“文化生态”,是指由构成文化系统的诸内、外在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关系。“文化生态模式”则是指维护文化生态生存、绵延的根本律则与运行机理。

由于人是以类的方式存在于宇宙之中的社会动物,一个文化系统的文化生态必然涉及到人与终极实在、人与自然宇宙、个人与他人以及人之身心之间的关系。正是这些方面构成了特定文化系统的基本存在形态,亦即文化生态模式的基本“世界图式”。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基本的世界图式可名之为“生机主义的万物一体”图式。

在这一图式中,天地万物通过被生命化而统合为紧密相连的一体。中国哲学看待天地宇宙以及万物的基本范式就是“生命典范”的,即自觉地把天地宇宙以及万物均看作是类人的存在、有生命的存在。这在作为中国哲学之思想源头的《周易》哲学中即已奠定了基本精神方向。正是借助于生命典范,《周易》建构起了一个涵容天地人“三材”、足以“曲成万物”、“范围天地”而又以“道”一以贯之的机体网络系统。沿着《周易》哲学所开辟的基本精神方向,以儒家和道家为主体的中国哲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以生命典范贯通天地万物的世界图式,从而形成了“生机主义的万物一体论”。在这一世界图式中,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既各自构成相对独立的系统,又共同构成了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它们之中莫不包含了某种内在的生命力量亦即“道”或“天道”。“道”或“天道”构成了万物的存在根源,同时也是贯通万物的内在本性。以生命体存在的万物统领于“道”或“天道”,共同构成了充满生机的大化流行。

在这一图式中,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既内在于自然,又有着自己的特殊使命。它强调,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人是内在于而非外在于天地万物的。《周易》哲学从两方面突显了天地万物对人的内在性。其一,天地万物构成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存在前提。《序卦》明确指出:“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这显然是把天地万物的存在看作是人、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其二,天地宇宙亦是人的价值之源,人之所以为人所应具的德性是“法天效地”的结果。这从《系辞》“生生之谓易”与“天地之大德曰生”的论断中即可清楚地见出:“生”不仅是天地之基本的存在形态,而且更是天地之最高德性,正是天地宇宙所昭示的“大德”为人类提供了价值的源头。由此,《周易》开启了后儒以“生”释“仁”,将人之本质属性与天地之德相联系,以为之确立形上根据的基本精神方向。与此同时,人作为大宇长宙中唯一具有灵明者,又不是完全类同于其他万物的存在,而是具有一种特殊使命,即只有通过人的存在而不仅更为充分地实现天地之道,而且使之发扬光大。《中庸》所谓“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所言明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人虽有着与其他万物不同的特殊使命,但归根结底依然是为了实现天地万物自身本有的内在价值。

立足于“生机主义的万物一体”的世界图式,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表现出了和谐性、平衡性与稳态性等颇为独异的理论特质。

追求和谐是中国哲学中包括《周易》哲学、儒家哲学与道家哲学共同具有的价值取向。即以儒家而言,对普遍和谐的追求自孔子起就已奠定了基本精神方向。原始儒家的这一理论意向经后儒的不断发明推广而成为儒家基本的价值取向之一。《中庸》指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明确地表示,建立在“中”这一天下之大本基础上的“和”是天下之达道,人能够达致天下之达道,则可以使天地万物达到各安其所、物各付物的理想境界。在儒家哲学中“和谐”与“生生”又是紧密相连的。扩而大之,亦可以说,“生生”与“和谐”的一体,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价值理想。

所谓平衡性,即将万物走向和谐看作是一个趋向于生机平衡即事物的构成要素之间和谐共处、共生并形成相对稳定、协调之均势的过程。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就世间万物的基本存在要素而言,它们均是由既相区别又相渗透从而形成相对稳定均势的两方面即阴阳构成的。在中国哲学家看来,天地宇宙、万事万物无一不是阴阳二气的产物。阴阳二气又是互相渗透的。阴阳互渗互透,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需、调协而生化万物,成为中国哲学世界图式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本身即是相互渗透的阴阳之间的协调、平衡被看作是天地万物得以存在的一个基本前提。其二,就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来看,亦体现为阴阳之间在相互对待的平衡中通过此消彼长的不平衡而走向新的平衡的过程。换言之,亦即将事物的变化发展看作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中国哲学的这一理论特质在作为理解天地宇宙之基本观念框架的“阴阳五行”论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其三,就对事物发展趋势的价值取向来看,中国哲学特别注重“中”,即构成事物的诸要素均合理合度的状态。《周易》开启了中国哲学“尚中”的价值取向,在日后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中庸”、“中道”、“中和”、“中行”等学说和理念。如果说中国哲学中的“中和”理念是以中求和的话,那么,“中庸”则至少包含了为人处世以“适度”(无过无不及)为原则、通过各种不同因素的差异互补来寻求整体上的和谐统一(和而不同)、随时而中(时中)等方面的基本内容。这其中所追求的,不仅是有机的平衡,而且是动态的平衡。超级秘书网

篇8

广播戏曲的和谐美,是由美的本质决定的,在美学领域里,经过几千年美的争论,逐渐扬弃了“美在客观”、“美在主观”、“美在形式”、“美在主客观的统一”等形而上学和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提出了美的本质就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审美关系中。广播戏曲的美,也和舞台戏曲一样,同样不在于审美客体(广播戏曲),不在于审美主体(受众),而在于广播戏曲与编辑、听众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的审美关系中。不管是客观方面的样式、内容(包括录音素材、解说、评价等)与编播规律的和谐统一,还是主观方面的框架构想和编辑意志的和谐统一,只有融于采录戏曲的,编制中,才能收到广播戏曲和谐美的最佳境地,综观几十年来具有和谐美的优秀广播戏曲,无一不是这样。既体现着美的本质,又显示着美的基本原则,也反映着哲学中的对立统一规律。

作为戏曲编辑,在编制戏曲节目中,有意无意地追求节目本身的和谐美。广播戏曲是舞台戏曲艺术的流变和分支。戏曲的基本特征是指区别于其他文艺样式和戏剧样式的根本属性。要摘清楚这一基本特征,还必须弄清戏剧的基本特征,因为戏曲是戏剧的兰种。戏剧的基本特征,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看法,是指舞台人物用动作来反映生活。黑格尔也把舞台人物的动作看作戏剧的根本生活。戏曲也具有戏剧的基本特征,但也有自己的个性,它是用歌、舞来表现这一特征的。清朝阮无曾说:“戏曲,歌者舞者与乐器全动也。”戏曲不能没有矛盾,取消了它,就不成其戏曲。所以“戏曲通过载歌载舞的人物动作展开冲突,给观众以观照”,就成了当前对戏曲基本特征更为准确的表述了。而广播戏曲,不是实体的舞台人物动作,它是人声“动作”,用广播“演出”。戏曲里有冲突,也有矛盾化解,广播戏橱亦是如此。广播戏曲的和谐美,也就在它主客观的对立统一规律中显现出来。所以,广播戏曲的和谐美,就成了每个戏曲编辑在编制节目中最迫切的追求。

广播戏曲对戏曲艺术既有依存性,又有独立性,它的和谐美就在戏曲节目编制当中得以体现。

广播戏曲的和谐美,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形式和谐;1992年,河南省豫剧三团创作演出了大型现代豫剧《红果红了》。反映面广,头绪也多,全剧播放起来就和“一瞬即逝”的广播文艺相左。若是对这出戏“删繁就简”使其单线发展,给听众一个完整故事,使和谐美充分表现出来,戏曲剪辑这一形式就得天独厚了,它可以使戏中的人物、冲突、艺术诸方面,按照和谐美的构想,选取适当的比例,达到新的均衡、和谐。郑州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豫剧《红果红了》隶音剪辑,就是按照这种构想编制的。这是一种分解大戏,重新立主干、除分支,把原剧浓缩在一个“玲珑剔透”的新品种的工作。编辑们无处不以和谐美审视自己的编制工作。它那和谐的串连,顺情的解说,与戏曲录音部分素材组成一个和谐美整体。它既符合对立统一规律,也符合中国国情的理想道德美。可见,广播戏曲美离不开它的和谐美,换言之,它的和谐美是广播戏曲美的基石。

内容和谐。在广播戏曲众多样式中,这种和谐在戏曲故事里体现得更典型一些。如豫剧戏曲故事《麻疯女传奇》的主人公,以深情为线,串起了粤北、豫南的相恋之情。剧中的人与人,人与物,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诸方面在戏曲冲突中充分展现着。

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这主要是指艺术追求的目标,特别是和谐境界。比如戏曲专题节目,它在广播戏曲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种专题节目是以戏曲作品的录音音响为一部分素材,以有声语言为重要内,容,具有特定立意的节目。《梅兰芳唱腔欣赏》、《唐喜成唱腔欣赏》等,还有《谭门世家代代传》都是唱腔欣赏型的。它的立奉在于赏析戏曲唱段和介绍戏曲艺术家的艺术特征。显而易见,它就是通过这个“立意”,把每个戏曲专题节目的形式与内容协调起来,使广播戏曲美在节目编制的和谐中得以实现。毋庸置疑,广播戏曲离开了和谐就无从说起,尽管不和谐的东西也糅人作品,但和谐是最本质的。所以,只有和谐才是广播戏曲美的本质。

篇9

[关键词] 《晏子春敢》 “以人组事” “传记之祖”

《晏子春秋》是一部介于子史之间的作品,杨义先生说它的“命名很怪,‘晏子’是子书之名,‘春秋’是史书之名,来了一个子、史合壁的‘四不象’。”[1](p8)如果把它与先秦其它散文作一比较,就会发现其内容上确实有自己的特点。

首先,《晏子春秋》和先秦诸子散文的区别十分明显。诸子散文在阐述各自对自然、对社会的看法时,一般采用分析说理的形式,如要表现重民爱民,《孟子》是这样说的:“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2](《离娄上》)。而《晏子春秋》在表述同样的思想观点时,却是通过对晏子言行举止的描绘表现出来的,如《谏下》第五章:“晏子使于鲁,比其反也,景公使国人起大台之役,岁寒不已,冻馁之者乡有焉,国人望晏子。晏子至,已复事,公延坐,饮酒乐,晏子曰‘君若赐臣,臣请歌之。’歌日‘庶民之言日:“冻水洗我,若之何?太上靡散我,若之何!”歌终,喟然叹而流涕。公就止之日:“夫子曷为至此?殆为大台之役夫!寡人将速罢之。晏子再拜。”

另外,诸子散文都是某一学派的代表性著作,在表述其观点的过程中,往往建立起完整的哲学体系,如《庄子》的哲学体系是以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为核心的,等万物,齐生死,无是非,表达其追求具有超越性和超脱性的绝对精神自由的思想。《晏子春秋》也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当代学者们多认为其思想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但这是通过对晏子言行的记述表达的。《晏子春秋》虽然有子书之名。但它的表现重心不在思辨哲理而在叙事写人,这与先奏其它诸子有明显不同。

其次,《晏子春秋》与先秦历史散文也有不同。《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先秦历史散文的取材倾向往往偏重于“祀与戒”等“国之大事”(《左传・成公十三年》)。《晏子春秋》则不然,往往从日常政务或属于生活领域的小细节着笔。如从齐景公的饮酒、畋猎、衣狐裘不知天寒等事情中,写晏子的态度、言辞和行为表现。

《晏子春秋》虽然与上述历史散文有所不同,但它却有史书的特点。它约略按照晏子侍齐灵公、庄公、景公的顺序从其生前写到死后,以这一真实过程构成本书的基本时间框架,以景公、庄公、崔庆、粱丘据等历史人物构成晏子活动的具体背景,从晏子的政务外交、生活细节等多种活动中记叙晏子的言行,展示了晏子爱民尚贤、忠君爱国、清正笃行、机智幽默这一历史人物形象。尽管它没有《左传》那样明确精细的纪年,但基本上写出了一个历史人物的一生。这与先秦其它史书亦有明显的不同。

综上所述,《晏子春秋》有子书之名,却无诸子的思辨性、哲理性,它是写一个人的言行事迹;有史书之名,却不像其它史书那样记述军国大事,而是从日常生活琐事中选取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一个个片段叙述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以人物的活动反映了历史的变化。

《晏子春秋》该如何归类呢?《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及《郡斋读书志》、《文献通考・经籍考》等公私史志目录皆列诸子部,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则认为“案《晏子)一书,由后人摭其轶事为之,虽无传记之名,实传记之祖也,旧列子部,今移入于此。”如何认识《提要》的论断呢?

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柳宗元的《段太尉逸事状》、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归有光的《先妣事略》等被公认为传记名篇,仅以《段太尉逸事状》为倒看它所体现的传记文的基本特点。

柳宗元为了写《段太尉逸事状》亲自到段秀实曾经任职的地方采访,再以“言信行直”的刺史崔公提供的事实“复校无疑”,才正式写定。

在人物的塑造上,首先,作者精心选取诛杀暴卒、卖马市谷、拒收贿赂等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特征的事件来刻划人物。其次,作者写尹少荣大骂焦令谌,谌“一夕,自恨死”。据旧注,焦在大历八年还活着,这“自恨死”以合理的夸张虚构反衬出段人格力量的伟大。再次,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塑造人物。段秀实诛杀暴卒,“唏一营大噪,尽甲”,矛盾激化,段秀实只身人营,勇服郭唏。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了段秀实大智大勇、为民解忧的良吏形象:作者将白孝德的畏于权势与段秀实不畏权势对比,以段秀实之“仁”与焦令谌之“暴”对比,人物个性更加鲜明,段太尉卖马代农偿租的细节,多侧面展示了人物为官清廉、真心助人、施恩不图报的性格:焦令谌杖击饥民,段太尉见之“大泣日:乃我困汝。”以言行写出了段秀实震惊、同情、自责等复杂心理。

另外,《段太尉逸事状》寓论断于叙事之中,褒贬分明,爱憎强烈,“言近而旨远”,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上述特点,其他传记文同样具有。可见,除了人物与人物事迹的真实性外,形象的鲜活生动、艺术手段的丰寓多彩、寄意的深切遥深,构成了作为历史与文学联姻产物的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所以。传记文学是艺术性地再现一个历史人物生平或生平片段的文学样式。《晏子春秋》是否符合这一基本特征呢?

晏子史有其人,《左传》对晏子的19处记载有12篇与《晏子春秋》相同。就材料的取舍而言,论者认为它以“表现晏子的性格特征”[3]p245为自己的编撰标准,可是,书中的晏子“是晏子故事的作者和传诵者摆脱历史的摹写和纪实,在历史史实基础上的艺术创造。”[4]所以,《墨子春秋》有明显的想象和虚构成分,如《杂上》第25章写晏子御之妻的一节,恐怕就是出于作者的“假之喉舌”:“二桃杀三士”、“晏子使楚”等就不能看作是信史。

就写人手法而言,《杂上》第3章写崔杼逼迫众人发誓叛公室而顺从自己。就是从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冲突中揭示了晏子大智大勇的特点。《晏子春秋>也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写人。《杂上》第12章中的晏子与司马穰苴,贤相与良将,互相衬托:齐景公与梁丘据,昏君与佞臣也互相衬托。贤相良将与昏君佞臣又构成对比,形象鲜明。《晏子春秋》也用言行写人物心理。晏子接济过北郭骚。“晏子见疑于景公”被迫出走,北郭骚仅以“夫子勉之矣”一语相送。“晏子上车太息而叹日:婴之亡岂不宜哉!亦不知士甚矣’。”当晏子“闻北郭骚以死白己也。太息而叹日:‘婴之亡,岂不宜哉!亦愈不知士甚。”[5]p361前之叹息含有失望、委曲、不被人理解等复杂心绪,后之叹息更有意想不到、痛惜、自责、错过知音等难言苦衷。

《晏子春秋》也同样寄寓了编写者对明君贤相忠臣义士美德懿行的呼唤,对昏君佞臣不恤民力滥施的贬斥,言近而旨远,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性。

篇10

作者简介:乔凯,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博士生,蚌埠医学院药学系讲师;朱平,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芜湖/241000)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之意识形态指导作用的生成与实现机制: 以‘三观’为中心的研究”(项目编号08BKS059)、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管理功能及其实现研究”( 项目编号12YJC710080)的研究成果。摘要:质性研究是与哲学思辨、定量研究等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方法不同的一种新取向,其基本特征是强调深入自然情境、主要采用深描方法、具有归纳研究取向、崇尚整体研究策略和极为重视研究关系;主要理论基础是后实证主义、批判理论和解释主义;目标旨趣是理解事件、情境和行为对于身处其中的特定人群的意义、认识研究参与者采取某种行为所处的特定情境以及情境对行为的具体影响、了解无法预测的现象和作用,并对此后的现象提出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说明事件与活动发生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因果关系;在结果推论方面,具有较强的内部概括力,没有也不刻意追求很好的外部概括力。最后,分析了质性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质性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定量研究质性方法是一种在西方社会科学领域中经常使用的研究取向,国内社会科学界应用此种研究方法也有日渐增加的趋势。就国内而言,人类学、社会学早在20世纪初期曾运用质性方法取得令世界称赞的优秀研究成果,教育学也于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掀起运用质性研究方法的热潮。但是,对于现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而言,质性方法仍是相对不为人熟知的研究手段。而质性研究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界未能获得广泛的运用,主要原因并不是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水土不服,而是因为研究者没有走近质性方法并进而发现它的独特魅力。因此,系统地阐述质性研究方法,拨开其“神秘”的面纱就显得非常必要而重要。本文试从质性研究的基本特征、理论基础、目标旨趣和结果推论等方面进行简要评介,并分析质性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应用前景。

一、质性研究的基本特征与理论基础

质性研究,在英语中为qualitative research,常被译为定性研究。但是,定性研究在我国有其特定的含义,主要基于思辨的、形而上的传统,包括哲学思辨、个人见解和逻辑推理,具有一定的自发性、习惯性和随意性。而qualitative research遵循的传统、分析的方式与定性研究有很大不同,二者无法对应起来,故将qualitative research译为质性研究更为妥当。究竟什么是质性研究?这是一个很难得到确切回答的问题,众说纷纭,言人人殊。我国学者陈向明的定义,获得部分学者的认同,她将质性研究理解为“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1]。

(一)质性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

显而易见,单从定义本身并不能窥出质性研究的概貌,通过与定量研究的对比来认识质性研究的基本特征或许是一个较好的办法。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和个人的理解,我们认为质性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强调深入自然情境。在定量研究中,研究者坚持给研究对象施加影响是一种正常的倾向。这种倾向在采用实验方法的定量研究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研究者通常会人为创设一个情境,按照实验程序操作,进而计算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甚或因果关系。[2]而质性研究者常常是悄悄地进入研究现场,不会刻意对研究情境的结构和研究对象的态度施加影响,因此常被称为田野工作、现场研究。研究工具就是研究者本人,通过运用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等方法获取大量珍贵的原始资料,根据一定的研究框架或取舍标准,进行整理、归类,逐步将研究问题聚焦,进而提出理论。这种强调深入自然情境的研究态度使人们的生活世界、机构的日常运作等得以具体呈现。

2.主要采用深描方法。定量研究侧重于、且较多地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采用的资料收集方法通常是结构式访问、问卷调查和量表测验,主要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现象和表达结果。定量研究这样做的意图是提高研究的效度和可解释性。质性研究侧重于和依赖于对事物的象征、隐喻、特征和含义的理解和描述,主要用实物、文字和图片来描述现象,而非数字和量度。[3]研究者依据这些描述性的田野资料对研究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并向读者清晰、完整、具体地呈现出事物发展的过程。当然,读者本人也可以对这些资料的意义作出自己的解释性理解。

·学科与专业· 质性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取向 3.具有归纳研究取向。定量研究的逻辑过程与演绎推理更为相似,即从一般的原理推广到特殊的情景中去。而质性研究的逻辑过程与归纳推理更为接近,即从特殊情景中归纳出一般的结论。[4]质性研究关注的并不是命题的证实与否,而是从客观事实中发现什么,通过对具体过程的调研,把握背景与现象之间的联系、事物的发展与变迁,也就是说,深入地“理解”社会事实是质性研究的主要目的。质性研究要求研究者主动深入实地,在不干预现状的情况下对事物发展的具体过程进行研究,因此它非常适合于对人的思考过程、方案的实施过程和运动的发展过程等问题的探索。[5]

4.崇尚整体研究策略。定量研究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静态研究,选择一个时间点将事物固态化,然后进行测量、分析和统计,以达到揭示事物本质的目标。与之相反,质性研究则可以说是一种动态研究,重点关注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聚焦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以及人们为何如此思考、行事。质性研究的这种特点要求研究者必须将社会现象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采用系统的观点方能窥探研究现象的全貌,对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进行立体解读和多维认知。

5.极为重视研究关系。定量研究者坚守价值无涉的立场,认为科学研究应该排除主观判断的介入,没有任何价值偏好是定量研究的基本要求。质性研究遵循解释性理解的原则,非常重视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质性研究是一种主体间性的互动过程。质性研究者认为价值问题不应被回避,价值中立是一种理想追求。当然,质性研究者通常会对自己的身份角色、价值立场、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因素对研究顺利开展和结果推论等造成的正面或负面影响进行反省。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复杂多变的,其演进的过程更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需要一种具有洞察力的研究策略。质性研究的这些特征使得其具有这种洞察力,既可以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及其改变进行深入探讨,也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和革新进行全面把握。

(二)质性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

与定量研究身上富有鲜明的实证主义色彩不同,质性研究主要基于建构主义、批判理论和后实证主义三种范式。这三种范式虽有差别,但也有诸多共同点,即都认为研究是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相互参与的过程,研究者选择问题的立场和视角、研究的现实情境、研究关系的和谐程度等都会影响研究的进展和结论。

1.后实证主义。质而言之,后实证主义是一种“批判的现实主义”,其主要代表人物为波普、库恩等。从历史演进的过程来看,率先向实证主义发起挑战的是波普这位“否证论”的创始人。波普认为一个理论的科学性集中体现在是否具有证伪性,如果无法用经验事实来证明一个理论假设或命题,就不能称其为科学。波普认为理论是对过去的总结,并不能有效的预知未来,理论的本质终究只是科学家对客观世界的设想。为否定经验实证原则,库恩在其经典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了后实证主义,即认为经验事实的归纳并不能形成科学理论,科学的变革也不单纯是一个量的积累的过程。

2.批判理论。批判理论是一种“历史现实主义”,代表人物是黑格尔、马克思、弗洛伊德等。马克思的名言——“以往的哲学家只是在解释世界,然而重要的是要改变世界”,可以说表明了这个理论范式的基本立场。在本体论上,批判理论认为现实中存在矛盾,矛盾使事物发生变化,进而形成否定之否定。在认识论上,批判理论认为现实是历史的产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现实。因此,这种理论认为科学研究无法做到价值中立,研究者的价值判断会影响到研究结论的产生。在方法论上,批判理论提倡相互合作、批判反思,应该摆脱情绪困扰。同时,这种范式带有强烈的道德取向和政治立场,也反对把专家放在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认为理论与实践之间并不是直接的关系,必须经由意识的启蒙。[6]

3.解释主义。与后实证主义和批判理论不同,解释主义持相对主义的态度,代表人物有狄尔泰、韦伯、舒茨、加芬克尔和伽达默尔等。狄尔泰的名言——“自然需要说明,而人需要理解”,可以说是解释主义的经典注脚。在本体论上,解释主义认为正是行动者的解释与理解使得社会世界变得井然有序,有意义的行动等同于服从规则的行动,研究结论不是被发现的,而是被建构的。在认识论上,解释主义认为科学研究的任务是理解社会世界有意义的秩序,这种理解只是一种解释性的理解。换而言之,解释主义的认识论坚持交往取向,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呈现主体间性的状态。在方法论上,解释主义从行动者的视角界定及解释人类的行动,通过“本质直观”发掘一般人前反思的自然态度,在特定情境中揭示常识理性,主张阐释循环,通过主体间性达到视域的融合。[7]

正是这三大理论基础使得质性范式非常重视研究对象对问题的理解和说明,给研究参与者或合作者以关怀和尊重,从而使得研究贴在地平线上行走,与现实生活世界更为接近。

二、质性研究的目标旨趣与结论概括

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并不是完成同一件事情的不同途径。相反,它们的作用和逻辑不同,通常都适合各自不同的问题和目标,研究结果的推论范围也迥然不同。

(一)质性研究的目标旨趣

研究目标通常包括学术目标和应用目标,前者关心的主要是解释——充分揭示现象发生的过程和原因,或者回答某些前人研究中没有解决的问题,而后者关注完成——满足某种需求、改变某种情境或者达成某个目标。[8]

1.质性研究的学术目标旨趣。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而言,特别适合质性研究的学术目标主要有:一是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行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和思想政治教育事件对于置身其中的个人或集体在动机、情感和认知等方面的意义。如果研究者不仅关注客观发生的事件和行为,而且关注研究对象如何理解这些事件和行为以及他们的理解如何影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运用质性研究非常合适。二是描述研究对象采取某种行动所处的特定情境和具体情境的影响。质性研究聚焦的常是较小的群体,甚至是个体,并且会充分考虑到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因此,研究者可以非常明确地认识到思想、行为和事件是如何受到特定情境影响的。三是探索性了解所关注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和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以获得初步印象和感性认识,同时为以后更系统、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质性研究是一个“即时”进行的过程,比较灵活,需要反复“修改”研究设计,以解释新发现的资料。四是阐述思想政治教育事件发生的具体过程、演变态势,在此基础上建立因果关系。质性研究中的因果关系与定量研究有很大不同,关注的是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作用机制。也就是说,定量研究者通常关心的是,变量x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导致了变量y,而质性研究者更关心x在产生y的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以及作用的过程是怎样的。[9]

2.质性研究的应用目标旨趣。前述的学术目标以及所要求的归纳式、开放性的研究策略使得质性研究在达成下列三种应用目标时具有相对优势:一是通过研究得出对于研究对象和其他群体都能理解的信度较高的结果。比如,采用开放式问题来评价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问题比起标准化的问卷调查更为有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缺乏影响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这些研究多是哲学思辨的,与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没有联系。二是进行旨在提高实践效果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研究。比如,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都在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进行评估,结论大体一致,就是有效性不高。其实,我们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放在具体情境中进行评估,唯如此,才具有针对性。三是与研究参加者或具体实践者进行合作研究。质性研究的“表面效度”以及它对特定情境、其中个体的意义的关注,使得它特别适合与研究参与者进行合作。当然,质性研究需要以一种合乎伦理的方式进行,在资料收集、分析和传播的过程中设计的伦理问题通常要顾及到研究对象的处境和感受。

(二)质性研究的结果推论

推论是定量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提,概率抽样即从总体随机抽取一定样本的目的就是追求研究结论的普适性。但是质性研究没有采用概率抽样的方法,所以不可能将样本的研究结论推广到总体。质性研究通常关注的是一个情境或个体,采用目的抽样或理论抽样而非概率抽样,其结果是否可以推论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觉得有必要将研究结果的内部推论和外部推论区分开来。

1.内部推论与外部推论的区别。内部推论指的是将研究结果推论到所研究的情境和群体内部,可以在本样本所包含的时空范围内进行推论。在收集资料环节,我们可以将此时收集到的关于研究对象的资料信息推论到彼时或较长一个时期。在分析资料环节和撰写研究报告时,我们也是运用内部推论的原则筛选具有代表性的材料。外部推论指的是将研究的结果推广到同类的其他情境和群体中,这一概念在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中的含义类似。很显然,内部推论是任何研究具有价值的基础,也是讨论外部推论的前提。对此,古巴和林肯曾明确指出:“根本没有必要去考量无意义的信息是否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10]

2.质性研究的结论概括。当我们讨论质性研究的结论概括问题时,内部推论处于优先考虑的位置,甚至应作为研究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当我们进行的是质性个案研究时,其研究结果的描述性、解释性及理论性效度都依赖于这一个案整体的内部概括力。假如对某一教室师生互动的模式进行研究,我们只关注部分师生或者某些类型的互动而忽略其他的时候,那么,我们将这个教室视为整体的认识就是错误的。通常情况下,外部推论不被视为质性研究是否成功的必要条件。进一步说,将从样本中得到的结果推论到总体本来就不是质性研究的目标所在,不追求外部推论反而使得质性研究具有特别的价值。质性研究一旦刻意把外部推论作为重要目标,必将扩大研究样本数,故而不能对小样本进行全面、动态、深入的研究,质性研究的优势也将不复存在。[11]这并不是说,质性研究永远不将结论推广到超越研究所关心的情境和群体中。首先,质性研究总是具有表面概括力,因此,其研究结论完全不能推广到更广的范围;其次,质性研究的外部推论一般依靠可以推广到其他情境或者群体的理论模式,而不是基于对目标群体的抽样方法;最后,质性研究的很多特点使得其也可能具有外部推论性,其中包括研究对象自己对推论的评价、和其他情境在互动和限定方面的共同性、预想的所研究现象的深度和共性以及来自其他研究的证据。所有这些原因都使得质性研究具有一定的外部推论性,但是,仍不足以确保其具有定量研究那样的外部推论性,即将研究结果从样本推论到总体。[12]

三、质性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应用前景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一直是以定性的、思辨的研究范式为主导,人们习惯于从哲学的、逻辑的和社会的角度去认识和思考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直到20世纪末,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才对在其他社会科学大行其道的定量研究方法进行讨论,且存有分歧。支持者认为定量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科学化应建立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之上。反对者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殊性,认为采用定量方法来研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是不可取的。近年来,定量研究方法获得思想政治教育学者的广泛认同,很少有研究者旗帜鲜明地反对问卷调查等定量研究方法的运用。但是,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采用定量方法开展研究的并不多,而且基本上停留于百分比等简单的统计分析,运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因素分析等高级统计分析的微乎其微。[13]总体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运用定量研究范式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存在很多不足,但这也是一种进步。不过,当我们开始选择定量的研究范式时,国际社会科学界却已经对定量研究范式进行反思,并对质性研究范式大加推崇和运用。客观地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范式不仅没有赶上国际社会科学界研究方法发展的趋势,而且也落后于国内社会科学界研究方法运用的潮流。

当然,我们强调将质性研究方法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并不是要否定其他研究方法的价值。哲学思辨、定量调查和田野工作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可以使用的研究范式,均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这些研究范式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只有是否合适之分。研究方法的取舍与研究目标、研究问题、研究者的哲学立场及其自身条件是直接相关的。没有任何一种研究方法可以回答思想政治教育怎样运行、如何发展的所有问题,成果最丰富的研究往往是综合运用不同研究方法的项目。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单靠主观感悟和哲学思辨研究方法不能有效获取这两个规律,必须综合运用定量研究和田野考察研究方法。换句话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结构应该是均衡的,质性研究、哲学思辨和定量研究处于三足鼎立的态势,而不是某种研究方法一枝独秀。通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现有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发现,哲学思辨研究方法占据绝对的主导局面,惟有运用现代社会科学方法才能解决的变量问题和过程问题也都活跃着它们的身影,这不仅无益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而且有损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地位。因此,我们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重视质性方法的同时,结合自己研究课题的需要,运用质性范式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和过程等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系统地研究势在必行。我们也冒昧估计,质性研究范式将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科学化产生重大影响,期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1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秦金亮.论质化研究的人文精神[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7).

[3][4]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马云鹏,林智中.质的研究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学刊,1999(2).

[6]陈向明.从“范式”的视角看质的研究之定位[J].教育研究,2008(5).

[7][8][9][12][美]Joseph A.Maxwell著.质性研究设计[M]. 陈浪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