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的方针范文
时间:2023-10-27 17:30: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防震减灾的方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群测群防;专群结合;地震预测
前言
1966年邢台7.2级地震后,在总理的号召下,建立了群测群防、专群结合制度,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成功预测预报了1975年海城7.3级地震和1976年四川松潘平武7.2级大地震等。同时,出现了许多短期临震预报的新技术和新理论。海城地震是群测群防、专群结合和领导果断决策的成功典范,在世界地震预测预报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自上世纪80年代地震群测群防几乎退出了地震监测的舞台,地震预测从群众路线逐渐转向精英路线。汶川地震发生之后,我国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该法律修订之后,使得群测群防工作再一次的得到了肯定,将群策群防政策成功纳入了国家地震监测和预防体系中。但2010年4月14日的青海玉树大地震表明我国对地震的科学的预测工作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隐患和不足。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如何在防震减灾工作中更有效得发挥群策群防的作用。目前,地球处于地震多发期,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地震频发,2012年6月18日03时05分,天津市宝坻区、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交界发生4.0级地震,震源深度9公里。在目前地震频发的情况下,研究如何更好地做好群策群防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1.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的发展和现状
地震群测群防是群众性的地震前兆测报和地震灾难防御,主要是放手发动群众走“专群结合”的路线,曾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一大特色,在地震短临预报和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群测群防工作的实施出现了很多问题。
1966年邢台地震后,在总理倡导和主持下,我国制定了“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土洋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地震工作方针。强调,要群策群力,不仅要有专业队伍,还要有地方队伍和环绕在专业队伍周围的业余群众队伍。1975年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显示了群测群防工作的积极作用。
1976年唐山地震后我国进一步加强了对群测群防工作的运用和管理,使得群策网店得到了快速发展。到1979为止,我国共有地、县地震办公室1344个,群众测报点几万个,业余测报人员几十万人,这些地震机构和测报点在监视震情、宣传地震知识、防震抗震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1987年以后,地震前兆观测预报的重点向专业化、科学化发展,对群测网点进行了整顿,撤消了部分简陋的仪器设备。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群测网点缺乏经费支持,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状态,许多群测网停止观测。
2009年5月1日,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地震群测群防活动,对地震进行监测和预防”。
我国的地震预测预报工作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历程,虽然其过程是曲折的,但是我们在地震预报方面曾站在世界前列。尽管能作出预报的地震只占极少数,如果我们坚持群测群防、专群结合制度,进一步通过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和地震现场的观测研究,在目前世界地震预报水平仍然很低的情况下取得对强震预报的成功并非不可能。
2.制约群测群防工作发展的主要因素
虽然我国是个地震多发国家,但是我国的群测群防工作却不尽人意。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管理力度不够、工作经费短缺、设备老化等。有些突出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群策群防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运行。大体上说,制约群测群防工作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下:
(1)不重视群测群防工作
群测群防工作在预测预防地震的工作中具有无法代替的作用,它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是,在我国的有些地方,人民群众对群策群防的工作却很不重视,甚至有些地方的人民群众对群防群防的态度是可有可无!更有甚者,有些地方直接停止了观测工作,这足可以说明,有些地方对群测群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很不足。国家也是不太重视群策群防工作的存在,甚至国家对群测群防工作该干什么的问题都未界定清楚。因为国家对群测群防工作的定位不清,造成了我国的地方群测点自由发展,甚至自生自灭。
(2)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在我国,有些地区群策群防工作开展的还算比较顺利,但是有些地方确实差强人意,但是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不能只照顾一些发达地区而忽略了非发达地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因此,我们不仅应该在城市积极的发展防灾减灾工作,而且在广大农村也应该进行相应的知识宣传,在全国都做好群测群防工作的开展。
(3)管理制度不健全、资料报送渠道不顺畅
群测群防的运行一般由县里的地震局管理,但是观测的资料却由省市地震部门直接利用,这种管理制度不健全。而且现在少数市级地震机构尚不健全,县级地震机构多数由其他部门代管,从而给群测群防工作乃至整个防震减灾工作的开展带来困难,也使得地震资料无法很顺畅的往上级报送。
(4)观测点的人员缺少培训、经费短缺
篇2
关键词:宁洱64级地震;农村民房;恢复重建模式;地震灾害
中图分类号:P31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666(2012)02-0268-08
0引言
2007年6月3日,云南省宁洱县境内发生MS64地震。地震发生4个月后,笔者对地震灾区进行了为期20多天的实地考察和家户访谈,并结合对相关文献和救灾档案资料的综合分析,以宁洱镇民政村为典型实例,系统地阐述了该次地震灾害中农村民房恢复重建的模式。
恢复重建工作是地震灾害发生后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或阶段,同时也是下一轮防震减灾工作的开始(Carter,1992)。恢复重建工作不仅直接关系到是否可以及时有效地消除地震造成的不良影响,使灾民尽早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而且还可对未来可能再次发生的地震灾害起到防御作用,因此地震恢复重建工作历来受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建设部于1994年11月10日颁布的《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规定》(人民网,2011)和1997年12月29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2005)均将震后恢复重建作为重要的一章写入章程,并对震后重建的相关事项作了明确规定;2008年6月4日通过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务院办公厅,2008)从过渡性安置、调查评估、恢复重建规划、恢复重建实施、资金筹集与政策扶持、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做了更为详细的规定。这些法律法规作为指导性方针为震后恢复重建工作构建了可行的法律框架,为震后恢复重建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但是,与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和地震灾害紧急救援相比,震后恢复重建领域的学术研究较落后。尽管如此,已有一些学者从不同侧面或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在国外,Comerio(1998)在研究城市灾后重建时的政策制定时认为政府和保险企业都应该在灾后恢复重建中起更重要的作用;Tamura等(2003)对阪神地震后民众的情绪、经济和居住恢复的情况作了调研,认为地震灾害后灾民居所的毁坏程度直接决定了该户恢复重建的困难程度,因此也影响灾民的灾后情绪等。国内,罗时玮和谢宜庭(1999)以台湾1999年9月21日集集大地震后一个农村小区自发组织的恢复重建为案例,探讨了小区参与重建的模式和机制;王静爱等(2006)提出了用灾后恢复能力指数作为评价区域尺度灾后响应能力的指标,并构建了灾后恢复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邹其嘉等(1997)、于山等(2003)对1976年唐山大地震灾害的恢复重建情况和经验进行了调查和总结;贾燕(2006)通过研究多次地震灾害的恢复重建案例,讨论并分析了我国以往地震灾害恢复重建的若干经验。
汶川地震后,许多专家指出震后恢复重建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徐玖平,卢毅,2008;陈国阶,2008),而且其包含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徐玖平和卢毅(2008)通过总结国内外12个重大地震震后恢复重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包括灾后重建全过程集成管理和灾后重建保障体系构建两个方面的地震灾后重建综合集成模式,并以汶川地震为例专门讨论了震后重建工程工期的影响因素(徐玖平,孙彩玉,2008)和社区文化重建模式的统筹优选(徐玖平,刘高福,2009);叶耀先(2008)结合汶川震后的实际情况和唐山地震恢复重建经验系统提出可持续重建理论;幸宇(2011)通过分析都江堰市城镇住房重建过程,总结了该市12种城镇住房重建模式。总体而言,目前自然灾害特别是地震灾害中的恢复重建研究尚缺乏系统性,恢复重建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体系的构建需要大量更深层次的具体工作。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以宁洱镇民政村为例,对2007年6月3日云南省宁洱县64级地震灾害(简称宁洱64级地震灾害,下同)的农村民房恢复重建的模式进行总结和初步分析,以期为地震灾害恢复重建研究的不断发展提供部分案例分析资料,同时也为今后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分析总结一些有益的经验。
宁洱64级地震震中(23°00′N,101°07′E),震源深度5 km,极震区烈度为Ⅷ度,震中有Ⅸ度破坏点,震区地处思茅—普洱地震带,该地震带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都十分少见的中强地震“地震窝”(谢英情等,2007),自1970年以来已发生6级以上地震6次,未来时期该地区再次发生破坏性地震灾害的可能性很大。因此,深入研究该次地震后的恢复重建问题,对该地区更好地防御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地震研究35卷第2期齐文华等:2007年宁洱64级地震灾害中的农村民房恢复重建模式研究——以宁洱镇民政村为例1民政村的社会经济状况
宁洱镇民政村位于宁洱县城北偏西5 km处,村中有323国道通过(图1)。全村总人口2 177人(表1),总面积34 km2,民政村总共有民户578户,其中钢混结构房屋10户,土木结构房屋473户,其他结构房屋95户2007年云南省农村建设情况调查表。图1民政村地理位置及地震烈度图
Fig1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seismic intensity
map of Minzheng Village2民政村的地震灾情
篇3
关键词:防灾减灾、村镇建设、地质灾害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形势
村镇建设中的防灾减灾规划是村镇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城镇防灾减灾体系中的薄弱环节。随着 “十二五”规划的展开,我国城镇化水平将突破50%,农业人口在不断向非农转移,但是中国还仍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还仍占很大的比重,农村人口的基本生活条件,安全保障仍需得到国家的关注及支持。并且近几年来,灾害的不断发生,损失最多,且最为严重的基本都是农村地带,因此做好村镇建设工作,加强村镇防灾减灾规划已经成为国家建设的重点问题。如近几年年就发生了多起影响区域较大 造成损失较严重的自然灾害:新疆北部六十年一遇的连续暴雪降温天气,云南元谋5.4级地震,西南地区持续半年多的五十年不遇的大旱,青海玉树7.1级地震,江西 福建等南方10省区的严重洪涝灾害,甘肃舟曲县特大泥石流,台湾花莲县5.6级地震等等 除此之外,各地区危害相对较小 未经媒体报道的自然灾害亦不计其数,同样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损失。
二、我国村镇防灾减灾现状
目前我国村镇防灾减灾的现状不容乐观。很多村镇或偏远的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政府的监管服务力度小、相关法律法规约束少,而使得在防灾减灾规划并没有做的很充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防灾空间规划与建设考虑少2..防灾设施不完善2.建筑物防灾标准低4.环境问题严重,包括村镇自身的环境污染,以及一些城市工厂在村镇的污染5.防灾的观念落后,这是一个根本性问题, 观念
直接影响防灾规划编制的质量和防灾设施建设水平。重“救”轻“防”的观念, 导致防灾、减灾的物资投入长期不足, 有限的防灾投入也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弱化了防灾管理能力的建设, 使得农村的防灾能力非常脆弱。其实, 灾害一旦发生, 采取什么措施都为时晚矣, 而大部分时候人们所重视的恰恰就是灾害发生后的应对, 而不是危机前的预防。 另外, 视灾害为小概率事件, 存在侥幸麻痹心理的现象普遍存在, 这也是防灾规划建设的一大障碍。
三、防灾减灾规划在村镇建设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前的灾害类型有很多,如气象灾害,洪水灾害,海洋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农作物灾害,森林灾害等等,主要就常见的一些灾害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出了村镇建设中应如何避免灾害发生,顺利开展防灾减灾规划。
一、生态环境因素的考虑
人与自然是需要和谐共存的,而不是你战胜我,我战胜你的敌对状态,最好的案例就是甘肃舟曲的8.7特大泥石流灾害,舟曲在上世纪50年代之前曾是一个“孕育原始森林”的地方,享有“不二扬州”、“陇上江南”等美誉,但由于过度的森林砍伐,导致森林覆盖率有原来的75%降到现在的 20%,又由于无度的水电开发,必须炸山开坡,导致岩体松动,弃渣堵塞河道,从而引发新的滑坡。因此村镇建设中 不应不顾生态破坏而去建设村镇,发展村镇,应该从生态的角度,尽可能的保护原生植被,尽可能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开发建设。在环境保护方面,应尽可能多的植树造林,以减少水土流失,防止不必要的灾害发生。
二、选址的确定
村庄建设规划前进行科学合理的用地选址是预防灾害重要的一步。新农村建设规划必须结合村庄自然地理环境勘测资料, 合理选择村庄建设用地, 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 自然灾害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估, 对存在隐患和风险的选址要坚决予以否定;村庄选址、规划和农村住宅设计前,首先分析当地的地质构造情况,使其用地和建设项目尽可能避开地质断裂带等地质构造复杂和不稳定地段。再依据地震基本烈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地确定村庄的设防烈度,根据场地和地质条件确定抗震有利和不利地段。远离地质构造复杂的山体和沟道,实在无法避开 时应修建防护工程选址的不合理还会导致次生灾害的发生:有些村镇甚至建在滑坡、泄洪道或与地震带平行的区域; 且大多数村镇宅基地批复通常为一个区域,村民建房地点的选择随意,缺乏专业性指导,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一旦地震发生, 极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这些次生灾害往往形成灾害链,阻断交通,影响灾后救援重建。
三.合理空间布局
合理布局村庄防灾空间用地, 形成具有良好防灾能力的村庄空间结构。我国传统的村庄往往以线性的街道组织村庄结构, 空间建设很少注重开敞的公共空间的建设, 而公共空间的合理布局能够达到有效降低传染病、 阻断灾害、及时疏散以及避难的作用。首先, 各项用地之间要协调有序, 避免因相互干扰而形成新的灾源。其次, 应注意将村庄的道路、 广场、 绿地、 河湖水系、 地下空间等的规划布局与村庄的防灾相结合,如尽可能采用组团式,可将抗震不利地段规划为道路用地、农田用地、山林用地、对外交通用地等场地条件要求不是很高的土地使用类型;同时村中心预留绿地,作为避震疏散场地;注意与住宅庭院、 街道、 水系及外部交通之间进行有序的协调连接,在灾情发生时,村民能够迅速疏散, 从住宅庭院到村庄街道再到公共场所,形成点、 线、 面结合的系统化防灾空间。
四.建造安全稳固的住宅。
我国农村房屋特点就是建筑质量差,结构简单;建筑结构不合理,抗震能力差,由于农村购买合格的建筑材料比较困难 , 因此建造房屋的材料质量就很难保证。
此外 , 大多数农民民居在建设时没有统一的合理规划 , 没有选择好的地基 , 没有避开古河道 , 没有避开构造断裂带。 很多农村民居随意乱建 , 房子间距过小 , 道路弯曲狭窄。这在 1997年 5月 31日福建永安西南 MS5 . 2级地震、1998年 1月 10日河北张北 MS6 . 2级地震中都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国内外多次破坏性地震 (尤其是发生在山区、丘陵地区的破坏性地震 )的调查资料表明 , 至少有95%以上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是直接由于地面震动所造成的。因此,新农村的住宅建设应遵循简单明确、 安全可靠、 经济合理、 施工方便和可重复利用的原则。建设主管部门应依据当地的灾害特点制定合理的防灾标准,从建筑形态、建筑结构等方面对居住防灾进行建设性指导。抗震方面, 应指导住宅建设进行合理的平面与立面设计, 体形尽量规则、 对称,选用合理的符合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结构措施, 加强建设施工时的质量管理;防火方面, 建筑单体之间应保持适当的防火间距,住宅出入口与疏散通路联系紧密,建筑设计一定的防火构件如防火山墙, 建筑材料及室内装修进行规范化的防火处理;对于经常遭遇台风暴雨等灾害的建筑,建筑的高度要进行适当的控制, 建筑体型应尽量采用规则的形状, 采取传统的坡屋顶形式, 以达到良好的防风、排雨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慧娟. 关于提高地震高发地区农村房屋抗震能力的思考[J]. 理论前沿. 2005(14)
篇4
关键词:高层建筑;抗震;结构
中图分类号:TU972+4 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结构设计工程师通过多年的地震灾害实践经验总结中明白,宏观的“概念设计”对与工程结构抗震来说比“数值设计”来的更重要些。所谓的概念设计就是从结构总体方案设计的时候就运用人们在工程实践中总结的正确的建筑结构抗震知识处理结构设计中遇到问题,以宏观的原则评价、鉴别为基础,做出必要的计算和构造措施,消除建筑物抗震的薄弱环节,从而达到合理的抗震设计的目的。因此,这就要求结构工程师必须从主体上了解结构抗震特点,振动中结构的受力特征,突出主要矛盾,用正确的概念设计,才能达到抗震减灾的目的。
2 地震灾害多发点
2.1 结构层屈服强度比较薄弱的楼层
由于很多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上存在很大的不均匀性,一旦遇到比较大的能量冲击,屈服强度比较薄弱的结构层就会被屈服,造成弹塑性变形急剧发生,导致弹塑性变形大面积扩展的现象。比如,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中,由于13层的蒸吸塔框架中第6层和第11层屈服强度较弱,导致该蒸吸塔6层以上全部倒塌。
2.2 柱端和节点处
高层建筑结构中一般是梁轻柱重,柱子的顶部重于(终于)柱子的底部,特别是角柱和边柱更容易受到地震破坏。柱子容易受到弯曲破坏,轻则发生水平或斜向断裂,重则混凝土被压垮塌,导致里面钢筋崩脱。当柱子的一侧有强度较高的砌体填充墙嵌砌时,柱顶受剪切力破坏严重,甚至会转移到窗口上下处,以及出现短柱受剪切力的破坏。
2.3 砌体填充墙
砌体填充墙虽然刚度很大,但其变形能力很差,在强烈的地震S形冲击波的破坏下会遭受严重的破坏。
3 影响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主要因素
3.1 高层建筑结构所用的材料及施工质量
众所周知,建筑结构的施工材料质量越差,地震对建筑所造成的破坏越大,但是这个问题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在建筑物的楼板、墙体、框架、隔断、围护墙等构件中,假如能广泛使用多孔砖、硅酸盐砌块、陶粒混凝土、加气混凝土板、空心塑料板材等轻质材料,将会显著改善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因此,在整体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施工的每个环节都加以重视,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有可能影响建筑结构本身的抗震能力。
3.2 高层建筑结构本身结构设计问题
一栋建筑物假如平面布置复杂,导致质心和刚心不在同一点,就很容易在地震作用下产生扭转弯曲,加剧了地震的破坏力。例如,台湾的9・21地震中,一栋高层建筑由于结构平面不规则,在水平的地震作用下,产生扭曲效应,导致建筑坍塌。对于结构平面布置不规则的建筑,我们应注意偏离结构刚心远端的抗震墙和框架柱的承载力计算。对于建筑的立面,要避免头重脚轻,尽量将结构的重心降到最低。
3.3 建筑场地
建筑选择工程地址时,一定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熟悉地形地质情况,挑选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形。由于地震时地面的强烈运动会导致建筑在振动过程中,丧失整体性和稳定性而遭到破坏,甚至会造成水坝倒塌、海啸、火灾等次生灾害的发生。断层错动、山崖崩塌、河岸滑坡地层陷落等地面严重变形造成的灾害可以通过工程措施加以防治,而很多灾害单靠工程措施是很难达到预防目的,而且会让人们付出惨痛的代价。因此,要尽可能避免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场地,不管是什么情况,都不能在抗震不利场地中建造对人员伤亡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建筑物。
4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的具体设计
4.1 重视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结构的均匀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实际的高层建筑结构都是三维立体的,而实际的地震作用和风荷载都是比较复杂多变的,具有多向性,所以高层建筑中主体抗侧力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的刚度和变形特性都要相似,才能使得高层建筑的两个主轴方向受力比较均匀,这样才能具有良好的抗震力和抗风性。二是,高层建筑主体抗侧力结构在竖向断面、构成变化上比较均匀,不能由于某种情况产生突变。特别是主体结构的层剪切刚度不能发生突变,因为均匀的高层建筑结构能够避免由于建筑薄弱层破坏而导致整个建筑物遭到破坏。三是,高层建筑主体抗侧力结构应注意同一主轴方向上的各个抗侧力结构刚度均匀,避免在主体结构布置中设置一些刚度特别大而延性较差的结构,比如长窄的实体剪力墙,虽然长窄的实体剪力墙在结构上能满足对称性和刚度的要求,但其个别结构刚度很大,在地震作用下,会吸收很大的能量,导致应力集中,首先遭到破坏,从而会导致整体建筑结构的破坏。而同一主轴方向上的抗侧力结构刚度均匀就会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应力分布均匀,这样有利于结构抗震延性的实现。
4.2 建筑结构体系的合理选择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选择是结构设计考虑的关键,结构方案是否合理,对安全性和经济性起决定性的作用。结构体系需要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如建筑物梁的布置应尽量使垂直重力荷载以最短的路径传递到竖向构件墙、柱上去;尽量使竖向构件在垂直重力荷载作用下的压应力水平接近均匀,避免竖向构件之间形成二次压应力的转移;布置转换结构时,尽量使上部结构竖向构件传来的垂直重力荷载通过转换层不超过2次转换,传递到下部结构的竖向构件上去;由于抗侧力结构一般有框架、剪力墙、筒体、支撑等组成,为了使它们贯通连续,在整体抗侧力结构上必须体系明确,传力直接,若它们沿竖向有变动,变化也要缓慢均匀,不能产生突变。结构体系需要多道抗震防线,框架-剪力墙结构就是具有良好性能的多道防线的抗震结构。剪力墙既是主要抗侧力构件,又能充当第一道抗震防线。所以想结构体系中有相当数量的剪力墙,使得它的结构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小于底部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同时,剪力墙可以通过合理设置连梁,组成多肢联肢墙,使其具有优良的多道抗震防线性能。连梁的刚度、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应与墙肢相匹配,避免连梁过强而使墙肢产生较大拉力而过早出现刚度和承载力退化。为了能够承受剪力墙开裂后重分配的地震作用,任何一层框架和墙协同作用分配的地震剪力,不应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的20%和框架各层地震剪力最大值的1.5倍之两者的较小值。
主体抗侧力结构的刚度选择合理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重要指标之一。首先,主体抗侧力结构的刚度须满足规范上规定的水平位移、整体稳定、强度延性等要求。但在多年工程设计的经验中总结出,高层建筑主体抗侧力结构的刚度不宜过大,由于结构的延性和安全储备主要依靠合理的结构构造和精心的设计,高层建筑的主体抗侧力结构刚度满足规范值即可;而主体抗侧力结构刚度过大,也会造成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短,随着地震作用的加大,结构承受的水平力和倾覆弯矩也加大,地基基础的负担也加大,导致结构的截面和相应的构造配筋增加,大大降低了其经济效率。
5 减轻地震灾害的措施
5.1 对旧有建筑进行加固
由于我国部分地区发展相对滞后,还存留了很多70年代前后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在建造时大多数都没有或者很少考虑到抗震问题,以至于现在很多建筑都存在基础沉降、墙体裂缝、倾斜、面层剥落等现象和隐患。为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又能充分利用旧房资源,我们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建筑进行加固,对部分建筑进行修缮,达到满足抗震的目的。消能减震技术在抗震加固中具有独特的优点,它摆脱了常规加固中以构件承载力为主的加固模式,而是通过减小建筑物上地震作用的途径,使结构和构件满足抗震要求。这对地震频繁,人口众多的我国来说,对工程结构抗震具有大的意义。
5.2 研究开发更为合理的结构形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层建筑结构逐渐向自重轻、跨度大、功能多样、施工周期短的方向发展。因此,质量轻强度高的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制和更为合理的建筑结构形式的研发成为各种新型结构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例如,开合屋盖结构,是一种在短时间内部分和全部屋盖可以移动或开合,其结构是将一个完整的屋盖结构划分为几个可移动的单元,可移动单元能够按照一定轨迹移动达到开启和闭合的作用。
5.3 建材及建筑结构体系的合理选择
篇5
【关键词】 面向对象 仿真建模 模型
计算机仿真技术是以计算机为工具,以相似原理、信息技术以及各种相关应用领域的基本原理与技术为基础,根据系统试验的目的,建立系统模型,并在不同的条件下,对模型进行动态运行的一门综合性技术。而计算机仿真是使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建立相应物理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在计算机上解算数学模型的过程。
计算机仿真的核心是系统模型,系统模型的粒度、运行效率直接决定了仿真的效果,只有建立正确的系统模型,才能得到正确的仿真结果,仿真才有意义和价值。在计算机仿真领域,系统模型称为仿真模型,建立仿真模型的过程称为仿真建模,仿真建模的根本目的是建立能够在计算机上解算系统数学模型的系统模型软件。
系统仿真模型软件作为一类软件,在设计、开发、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符合软件的一般规律。仿真建模作为系统模型数学模型、模型软件建立过程,同样需要方法学指导。
1 面向对象方法
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简称OO)思想是一种思维方式,强调思考过程中从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即对象)出发并尽可能地运用人类的自然思维方式。面向对象思想产生于编程语言,目前已经扩展应用于计算机硬件、数据库、软件工程、用户接口、计算机体系结构等多个领域,但在软件工程领域应用最为深入。
基于面向对象思想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面向对象方法。在软件工程领域,面向对象方法是指以面向对象思想为指导的软件设计与开发方法,强调运用人类在日常逻辑思维中经常采用的思考方法与原则,以对象为中心,以类和继承为基本构造机制来抽象现实世界,以对象、类、属性、方法、封装、继承、消息、聚合等概念对软件进行设计和开发。
2 面向对象仿真建模
仿真建模的根本目的是建立能够在计算机上解算系统数学模型的系统模型软件,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经历两次建模过程:一是数学模型设计,使用数学语言对系统进行抽象和描述,即数学建模,成果是包含数学公式、数据等元素的文档、图表等;二是模型软件建立,将数学模型转换为计算机软件,使数学模型能够在计算机上进行解算,成果是模型软件,这一过程是狭义上的仿真建模,可分为设计与开发两个步骤。
数学模型设计与模型软件建立这两次建模过程是紧密相关的,采用面向对象方法设计的数学模型,其模型软件必须同样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建立,即在模型软件设计、模型软件开发均采用面向对象方法。这样一是能够最大化发挥面向对象方法的优势,包括直观、数据抽象、信息隐蔽、模块性、可重用性、可维护性、灵活性等;二是能够保证数学模型能够转换为模型软件,保证数学模型与模型软件的一致。
3 面向对象数学模型设计
数学模型设计使用数学语言对被仿真系统进行抽象和描述,被仿真系统由一系列组成部分构成,按照面向对象方法,可将被仿真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定义为对象,这些对象可以拥有、传递和处理消息,并能相互作用。更进一步,可将被仿真系统各组成部分作为系统进一步分解为更加详细的对象。将被仿真系统分解并定义为一系列对象是面向对象数学模型设计的第一步。
面向对象思想认为任何现实世界客观存在的事物都可以通过状态和对状态的改变来进行描述,对象也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同样如此。在面向对象方法中,对象的状态使用属性来描述,而对象状态的改变使用方法描述,对象之间通过消息相互作用。对象拥有的消息是属性的一部分,对象传递和处理消息的过程是对状态的改变,是方法的一部分。面向对象数学模型设计的第二步是定义对象属性和方法。
对象属性分为静态属性和动态属性:静态属性描述了对象的静态特征,不会发生改变;动态属性描述了对象的动态特征,可被对象方法改变。对象方法描述了改变属性的方式和过程。
从数学的角度看,被仿真系统可使用数学方程来描述。那么,可以认为对象方法描述了数学方程本身,而对象属性则描述了数学方程中的变量。
4 面向对象模型软件建立
模型软件是对被仿真系统数学模型的软件实现,按照软件工程学,模型软件建立可粗略划分为设计和开发两个阶段。
4.1 面向对象模型软件设计
数学模型设计阶段已经明确了被仿真系统的对象组成,以及对象的属性和方法。模型软件设计阶段是连接数学模型与模型软件之间的桥梁,主要任务包括:按照面向对象方法,从软件设计角度对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将对象抽象为类,设计类之间的继承、聚合关系;根据仿真目的,从数学模型的对象属性中挑选部分属性作为类的属性,挑选部分方法作为类的方法,增加部分软件运行需要的属性和方法;设计类的实现方式,如编程语言、属性命名、方法的算法等;理清对象之间的关系,设计对象之间消息传递过程。
4.2 面向对象模型软件开发
模型软件开发是仿真建模的最后一个步骤,是采用面向对象方法,根据模型软件设计,将类、对象、对象属性、对象方法、消息通信等实现为软件组件的过程。
软件组件有很多种不同名称,又称为应用程序、程序、函数、模块、动态链接库、子程序或者类。这些名称基于不同的软件语言和协议,都表示一组计算机代码,都可以响应命令和接收数据。具体采用哪个形式,需要根据采用的编程语言、运行环境、重用性要求、模型调用要求等确定。建议采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实现模型软件,如C++、JAVA、C#等,并在开发过程中综合考虑运行效率、时间一致性、重用性的要求。
5 结束语
本文对面向对象方法在仿真建模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是计算机仿真技术与软件工程方法相结合的一次有益探索。实际上,计算机仿真需要以仿真模型为核心,根据仿真目的构建仿真系统,在这过程中,面向对象方法必然能够发挥积极作用,这是下一步的重点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周彦.戴剑伟等.HLA仿真程序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2]徐庚保.曾莲芝等.数字仿真的发展[J].计算机仿真,2008,03.
[3]王常武.刁联旺等.作战仿真中的实体运动模型[J].计算机工程,2002,30(2):45-46.
作者简介
李宏海(1981-),男,大学本科学历。河北省抚宁县人。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仿真。
篇6
经市委同意,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传达学习回良玉副总理在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回顾总结2008年全市防震减灾工作,安排部署2009年防震减灾工作。自治区地震局马贵仁副局长一行在百忙之中莅临指导会议,在此,我谨代表固原市委、人大、政府和政协表示诚挚的感谢!2008年,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有关厅局的充分肯定,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关心支持我市防震减灾事业的各级组织、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市广大地震工作者表示亲切的慰问!
前面,市地震局乔局长做了全市防震减灾工作报告;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民政局、建设局、商务局、卫生局分别作了表态发言,马贵仁副局长做了重要讲话。守俊局长的工作报告和各县(区)、各有关部门的表态发言,总结工作实事求是,分析形势客观准确,目标任务明确具体,工作措施切实可行,都讲得很好,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特别是县(区)发言,希望都能落到实处。为切实做好我市2009年防震减灾各项工作,我再强调四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增强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地震是群灾之首,其波及范围之广、影响之深、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之大,没有任何一种自然灾害可以比拟。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波及半个亚洲,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波及我市造成房屋倒塌267间、裂缝5714间,窑洞倒塌、裂缝2600孔,涉及农户4113户,直接经济损失2939.1万元。固原与汶川同处我国南北地震带,地质构造复杂,有六盘山东麓断裂带和南、西华山断裂带,属中强地震多发区,地震活动具有频度高、强度大、突发性强、震源浅、易成灾的特点,具有发生强烈地震的构造背景。更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2009年度全区地震趋势会商意见认为,2009年或稍长时间宁夏及其毗邻地区存在发生5级左右地震的可能。我市是一个潜在的地震危险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地震形势比较严重,切不可掉以轻心。各县(区)政府、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都要充分认识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深刻汲取汶川地震的教训,切实增强防震减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宁夏地震局关于2009年度宁夏地震趋势会商意见和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意见>的通知》、《固原市落实<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工作方案》精神,加强领导,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建立健全集中领导、统一指挥、保障有力、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工作机制,确保防震减灾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二、突出重点,明确任务,切实做好防震减灾基础性工作
(一)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市、县(区)地震部门要强化“震情第一”观念,统筹部署地震监测预报的相关工作,健全震情跟踪制度,加强地震监测,强化“三网一员”建设,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地震群防群测网络体系,切实提高群测群防综合能力,做好地震宏、微观异常的观测、落实、收集、上报工作。对出现的地震宏、微观异常要及时调查、核实、报告,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周、月会商,按时上报会商结果。
(二)加强抗震设防监管力度。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房屋建筑抗震设防管理办法》,依法将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当地基本建设管理审批程序,加强对抗震设防工作的管理。发改、国土、建设、规划等有关部门,要将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作为新建设项目审查的必备条件。对未办理抗震设防要求确认手续的房屋建筑项目,发改部门不予办理审批或者核准手续,建设、规划部门不予办理规划和施工许可手续,国土资源部门不予办理相关手续。重要工程、生命线工程、特殊工程以及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建设部门要按照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规范,严格履行职责,依法管理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与施工,对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要责令相关单位进行改正,直至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对于经改正仍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或者拒不改正的,不得出具竣工验收报告,并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该房屋作为达不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向社会公布,使用单位不得投入使用,开发企业不得向社会出售或者出租。新建中小学校的主体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提高为乙类或者在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基础上提高1度设防。各类新建、扩建、改建房屋建筑,必须按照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工程建设强制标准、施工技术规范进行选址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地震部门要按照职能和工作要求开展工作,加强与部门的联系、协调和配合,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依法加强抗震设防监管工作;对所有建设工程项目的抗震设防及监管工作都要建档立卡,登记造册,详实记录抗震设防和监管情况,规范管理内容,使之成为制度化。按照职能和职责分工要求,要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位,是谁的职责,谁就负责,谁就承担责任,确保各项建设工程项目达到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
(三)积极开展已建工程的抗震性能普查工作。各县(区)政府、市直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房屋建筑抗震设防管理办法》的规定,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现有建设物特别是学校、医院、城镇居民小区、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房屋建筑抗震性能进行普查,并将普查结果向社会公布。对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现有房屋建筑,制定抗震加固计划,并将计划的实施情况向社会公布。同时,要依据普查情况和抗震加固情况建立档案,登记造册,明确责任主体、相关内容和任务,确保现有房屋建筑能达到抗震要求。要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逐步开展市区活断层探测,为工程建设的科学选址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农村危窑危房改造和民居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我市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村民居抗震能力弱,存在很大隐患,还有许多群众在窑洞、土坯房居住,一次小的地震就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几年我们积极实施危窑危房改造工程,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危改”积极性。在汶川特大地震中,经受住了考验,成了农民的“救命工程”。因此,我们要下决心继续把这件关系民生和安全的工程抓好,直到全部消除危窑危房。各县(区)政府、民政、建设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居民住宅和乡村公共设施抗震设防的指导和管理,推广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经济适用、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提倡房屋建筑采取轻型结构体系和轻质保温隔热材料,鼓励和引导农村居民淘汰窑洞和土坯房。新建农村民居点应当统一规划,合理配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适度控制建筑密度,留足地震疏散通道和疏散场地,保证农村居民住房整体抗震安全。建设主管部门要对农村居民住房建设选址予以指导,向农村居民宣传住房抗震设防知识;定期对农村建筑技术人员进行抗震设防知识培训;指导农村居民对自建住房进行抗震设防,不断提高农民的居住安全水平。
(五)强化宣传,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是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基础。只有搞好公共安全教育,才能让公众在面对灾难时,不致惊惶失措、盲目无序,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各县(区)、各部门和新闻媒体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地震信息、宣传防震减灾工作,要严格按照“内紧外松”原则,正确引导舆论,牢牢把握好社会宣传尺度,确保社会稳定。教育、地震、科技等部门要重点抓好一批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报社、广播电视、科协等部门要免费刊登、播放、发放防震知识科普宣传资料、宣传片,市地震局要利用已建成的固原市地震信息网,广泛宣传防震减灾知识,通过开展防震知识进机关、进单位、进学校、进社区、进工厂、进乡村、进家庭等活动,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
三、完善预案,做好地震应急准备工作
(一)认真修改、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各县(区)、市防震减灾各成员单位要依照《固原市地震应急预案》制定本县(区)、本系统地震应急预案,增强可操作性,从物资储备、救援队伍建设、市场供应、组织抢险、道路维修、生活保障、卫生防疫、新闻等方面对预案进行完善,细化、强化工作措施,明确部门职责,做到四落实即责任落实、措施落实、人员落实、物资落实。全市各机关、学校、城市社区、医院、商场、影剧院等人口密集场所,也要编制应急预案,报市、县(区)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各县(区)人民政府和市防震减灾领导各成员单位,必须实行24小时领导带班和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必须尽职尽责,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要严格值班纪律,落实值班责任,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确保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能够迅速响应,高效运转。
(二)加强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武警、消防、建设、卫生、供电、电信等行业要建立地震应急救援队伍,组织地震灾害救援训练,并配备必要的地震灾害救援设施。救援队伍的人数、设备等情况要报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有震情需要救援时,在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具体组织实施抢险救灾工作。5月12日前后,各县(区)人民政府和市教育局、市商务局分别牵头,地震部门配合,指导、督促机关团体、学校、商场、企事业单位开展应急模拟演练,努力提高地震应急能力。
(三)做好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各县(区)政府、市建设、城管、民政等部门要按照《固原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实施方案》(固政发[2008]4号)文件要求,把应急避难场所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今后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住宅小区开发,按照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人均有效面积不少于1平方米,服务半径500米的标准设计建设,达不到要求的,建设、规划等部门不得办理准建证;固定避难场所按照人均有效面积不少于2平方米,服务半径2—3公里的标准规划建设。
(四)建立地震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各县(区)政府及市民政、卫生、商务、粮食、等部门要做好粮油、食品、药品、帐篷、衣被等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建立应急物资储备数据库,财政部门要落实必要的地震应急专项资金,确保震后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四、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全面推进我市防震减灾工作
篇7
关键词:建筑方针;适用;坚固;经济;美观;传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TU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6-0058-02
1 中国建筑方针的提出
2000年前,维特鲁威(Vitruvi)在《建筑十书》中提出了“实用、坚固、美观”的建筑原则,成为建筑经典思想,至今仍启迪着世界的建筑学人。1952年7月,第一次全国建筑工程会议提出建筑、设计的总方针:(1)适用;(2)坚固安全;(3)经济;(4)适当照顾外形的美观。1955年2月,建筑工程部召开设计及施工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全国的建筑方针,就是“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195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设计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在民用建筑的设计中,必须全面掌握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原则”。
我国的建筑方针把建筑最基本的要素做了最简单的概括。这一方针既讲了目的,又讲了手段;既是建筑工作的基本方针,也是建筑创作的指导思想。广大建筑工作者根据“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方针,进行了大量的建筑实践活动,很多设计师既注意建筑的使用功能,又注意建筑的风格及美观。因此,在中国出现了一批适用、经济、而又美观的建筑物。1978年,进入改革开放初期,不少建筑师提出将建筑方针改为“适用、经济、美观”。无论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还是在改革开放奔小康的建设大潮中,这一方针客观地把握了建筑的本质要素,指导了我国60年的建筑发展,对加快建筑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时至今日,中国的建筑方针仍是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建设,加上国外各种建筑思潮的涌人,建筑方针逐渐被人遗忘,甚至被认为是束缚建筑创作的条条框框而加以摒弃,一些盲目追求大气魄、高标准、新奇特,不合国情、违背建筑目的性的畸形建筑逐渐多了起来,有些建筑忽视功能,甚至牺牲功能只追求某种形式,远离了“适用、经济、美观”这一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许多业界人士普遍关注:“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筑方针是否过时,现代化、国际化的今天是否还依然要坚持这个方针。
2 中国建筑方针的内涵
“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筑方针较为原则,比如,“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就存在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既然是“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就是可要可不要美观,没有条件就可不注意建筑的美观了;也有的把适用、经济和美观对立起来,认为要美观就要多花钱,钱少了就达不到美的要求。于是,有些设计就尽量减少装饰,搞得过于简陋。因此,研究和探讨“适用、经济、美观”的内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很有必要。我认为“在可能条件下注意”这几个修饰词语可以取消,这是因为每个建筑自建成的那天起,就面对着一个形式美的问题,客观上是不容回避的。建筑与电影一样被人们统称为艺术的表现,但电影不好可以不看,而建筑每天都要与之接触使用,不看都不行。所以,建筑就要考虑其基本功能是供人使用,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及自身的美观的问题,要尽量减少给别人的审美带来遗憾。我国的建筑方针强调了“适用、经济、美观”三要素三位一体的建筑原则,要素简单、关系简单、表述简单,易于共识。1959年建筑工程部部长刘秀峰在《创造社会主义的建筑新风格》文章中对建筑方针作了阐述,说明“适用、经济、美观”是有机的、辩证的统一,而又主次分明的,要在“适用、经济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美观”。
2.1 适用
适用包括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即恰当的确定建筑面积,合理的布局,必需的技术设备,良好的设施以及保温、隔声的环境。适用涉及技术和工艺、材料和设备,直接体现在建设标准上。适用必须“以人为本”,包括结构、场地安全,要考虑建筑物内外对使用人的健康影响。
2.2 经济
经济主要包括节约建筑造价,降低能源消耗及运行、维修和管理费用等,缩短建设周期。既要注意建筑物本身的经济效益,即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达到经济的目的,又要注意建筑物的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效益,即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
2.3 美观
美观是建筑艺术的美,应当把建筑外观和内在空间相结合,与四周环境相协调;体现地域特点和民族文化,反映人们的审美情趣,反映社会经济进步而带来的对建筑审美的新要求;综合考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观念,突出时代精神。
3 中国建筑方针的传承与发展
1986年时任建设部设计局长的张钦楠先生,先后提出过一个在当时表述最为全面的提法:“建筑设计的任务是全面贯彻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方针”;1990年时任建设部长的叶如棠先生表示同意龚德顺先生的主张。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就是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我认为建筑方针必须一方面有其包容性,一方面要体现科学发展。目前,建筑学正从以往“时空建筑学”转向如今“生态建筑学”,强调“人-建筑-环境”的相互协调,建筑是环境的一部分,应更好地满足人类生活的“功能需求、心理需求、生理需求及舒适度需求”。“适用、经济、美观”的建筑方针需要与时俱进,新时期的建筑方针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应当以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为研究对象,赋予新的内涵。
3.1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
从统计数据看,发达国家中英国的建筑平均寿命达到了132年,美国的建筑寿命也达到了74年,我国的建筑从建造到拆除平均寿命不足三十年,建筑的生命周期被严重打折。如此短寿的建筑每年将产生数亿吨建筑垃圾,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巨大的环境威胁。因此,建筑须引入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概念,即建筑要从选址立项、规划设计始,计量备料、实施建设、使用运行、维修改造及至最后拆迁回收等全过程要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要对建筑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党的十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对建筑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筑设计要运用先进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集成采用先进的建筑技术,积极应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创造满足时代需要的绿色生态节能建筑。
3.2 适用
过去我国经济技术条件差,适用所要求的标准较低,范围较窄。现在经济发展了,技术进步了,适用既要更好地满足建筑使用需要,满足可持续发展,又要满足生态环境要求。以前的建筑设计很少在规划层面从区域环境的角度对建筑进行设计,很少对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很少对城市环境景观风貌进行设计研究,影响了建筑及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现在讲适用就是要运用生态建筑学的理念,充分结合城市建设规划的需求,对各区位的建筑功能、绿地率、密度、容积率、形式、色彩、地上地下空间等进行科学研究和合理控制,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出现建了拆、拆了建的穷折腾,保证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建设更高层次适宜人的需求的建筑环境。
3.3 坚固
建筑方针有其历史局限性。建国初期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主要矛盾是解决有没有建筑使用的问题,在节约、节约、再节约的要求下,安全就得不到保证,造成我国城乡大量建筑存在安全隐患。从唐山大地震到汶川特大地震,每次均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0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按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的要求,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了修订,建筑抗震安全性有了显著提高。因此,我认为建筑方针须强调“坚固”。坚固是安全性标准,应满足建筑结构的安全度以及抗震防灾能力、耐火等级、耐久年限等要求。即一是结构安全,即全寿命使用周期内的耐久性和安全度;二是使用安全,即建筑物内外对使用人的健康影响;三是场地安全,即防御自然灾害等。
3.4 经济
经济主要是指因地制宜并运用新技术、新结构以节约造价,降低能耗,缩短建设周期,降低运行、维修和管理费用,同时提高“建筑寿命”等。既要注意建筑物本身的经济效益并注重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效益,又要建立建筑使用全寿命周期都要考虑经济的理念。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一些地区还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较大,环境和资源压力较大,经济并不富裕。不能不顾环境和资源条件追求豪华,不顾财力盲目建设,盲目攀比追求高标准建筑,因此,必须强调建筑经济。
3.5 美观
美观是指建筑艺术中的形式美,是把建筑形象和生态环境相结合,创造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室内外空间形象。建筑美观具有双重性,既是具有使用功能的物质产品,又是具有观赏价值的艺术产品;既体现物质文明水平又体现精神文明水平,反映着时代的社会文明水平。梁思成先生曾说,作为建筑师应该在任何条件下注意美观。
4 中国建筑方针的贯彻
中国当前的社会发展处于转型期,多元的社会结构会产生多元的价值取向。当前,建筑界出现了一些混乱的现象,主要包括重数量发展,轻质量提升;重领导意志,轻科学论证;重新奇造型,轻地方特色;重硬件投入,轻管理支撑;重表面文章,轻人文精神等。由于开发商片面追求利润和一些官员盲目追求“政绩”更加剧了这种混乱局面。看看我们的城市,富有特色的传统街区和建筑被当做破烂一拆了之,千城一面,同质化严重。不论城市的大小、地区的特点、经济的实力、文化的差异,一窝蜂地搞搞大广场、大马路、大立交、大剧院等,造成国土资源的极大浪费,生态的破坏、文化的摧残,普通百姓的利益受伤害等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决不仅是观念和方针的问题,而是涉及到市场经济中体制机制的问题,暴露了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力、司法不严等违规违法的问题。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为建筑的繁荣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以新的视角思辨我们的建筑设计,抓住和用好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不断改革,坚持创新,提高我们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在这个背景下,建筑方针一是需要完善,根据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总的目标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提出简明、全面、有时代感和针对性的建筑方针。二是要把政府、业主,设计、营造、监理、开发商、供应商和消费者各方面都应该统一到这个方针的理念上来,三是从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来端正设计思想,矫正建筑评论的标准,提高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适用、坚固、经济、美观”的建筑方针是评价建筑创意设计和建设的基本准则。贯彻建筑方针的思路就是要体现回归城市理想、回归历史责任、回归永恒价值、回归文化特征、回归科学精神、回归社会期待、回归生态环境的要求,满足社会职能,真正服务和造福于社会民众。要真正落实建筑方针,就必须建立相应制度。一是引进重大项目公众参与机制,提高和确立行业专家及公众参与制度的法律地位,建立和健全建筑设计产品招投标和评审的法制体系,加大建筑方针执行力度。二是提高建筑行业协会在项目审查和评判过程中的法律地位,建立建筑设计后评估制度,对设计作品执行法律法规和建筑方针情况进行管理。三是各地方行业协会根据经济发展、文化特点等因素制定建筑设计技术政策实施细则,研究建筑方针的地域适应性,使建筑方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四是设计人员参与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加强对整个建造过程经济性的了解,确保建筑方针得到有效的落实。
篇8
一次难忘的防震减灾应急演练
在5.12大地震中,死了许许多多的同胞,可其中有一所最牛的学校。为什么说它是最牛的学校呢?在平常他们都定期进行演练,所以在地震中,他们有次序地离开,没有一个人员伤亡。你说这是不是最牛的学校?学校为了提高我们的防震应急,所以特地给我们安排了演练呢!4月14日, 4:00左右,期待已久的演练终于开始了。
忽然,一阵阵警笛声向我们传来。全校同学马上蹲在桌子旁,一手抓着桌脚,一手挡在眼前,不让眼睛受伤。
一年级的同学马上跑到他们做操的地方,双手抱头,蹲下。同时三年级的同学也在逃离,到了楼下也马上双手抱头,蹲下。现在是二年级和五年级逃离了,他们一到楼下就蹲下,抱头。现在轮到我们四年级和六年级疏散了。一班和二班从左边的楼梯逃离,三班和四班从中间的楼梯下,我们班和六班从右边的楼梯疏散。到我们班疏散了,我们双手抱住头,按一到四组的顺序疏散。我们听老师的指挥,双手抱头,一个紧接着一个,不慌不忙、紧然有序地疏散。我们下了楼梯,马上听老师的话:第一组蹲在这,第二组蹲在那,第三组蹲在这,第四组蹲在那,老师把我们安置好后,自己也蹲了下来。我们保持姿势不动,静静地等待演练结束。
演练结束了,领导又把要注意的几点讲给我们听,这一时刻是我最难忘的时刻!
篇9
1网络仿真软件背景
网络模拟器是由一些公司或者专业研究机构开发的网络仿真工具软件,是为网络初学者设计,用于提供计算机网络设计、配置和网络故障排除模拟环境的学习平台。网络模拟器能够模拟出各种网络硬件设备,其仿真的操作界面更是让人有一种在真实的网络设备上操作的感觉,使用者可以在单机环境下自己设计网络拓扑结构,并组建网络进行测试。目前,网络模拟器种类非常多,生产网络设备的大公司都积极出资出力开发与之相配套的网络模拟软件,思科、华为、AT&T等网络设备供应商相继推出了多款模拟器。广受计算机网络、网络通信等专业的教学部门和培训机构青睐的网络模拟器主要有PacketTracer、Dynamips、BosonNetSim、NS2(NetworkSimulator,version2)。
2网络仿真软件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实验教学是保证学生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的前提,实验内容的合理设置是保证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不少高职院校投入资金,购置路由器、交换机等高端网络设备,建设了网络实训室,使学生得以有机会接触物理设备,进行实际操作,但硬件条件的改善并不意味着教学效果的提升,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方面。第一,高职网络技术教学环节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教学过程中重视课堂教学而忽视实验课程的问题,还没有彻底扭转。目前配套的实验教材匮乏,没有形成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第二,不少院校虽然建设了网络实训室,但投入的经费有限,且不可能持续投入,网络设备数量上欠缺和种类上不完整。且某些网络环境具有不可模拟性,导致实验教学的效果有限且升级困难。第三,从学生认知规律的角度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正确的理论指导正确的实践,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课程,通过网路模拟软件可以让学生搭建局域网并对其划分子网,配置路由静态选择协议或RIP协议等,配置DHCP及DNS服务器,让学生可以通过仿真实验了解这些协议的工作原理。通过PackertTracer软件搭建网络非常方便,只需拖拉所需设置至界面中并对其进行配置即可。如果进行搭建的网络要求如下:允许使用的IP地址块为:10.0.0.0/16;包含A、B、C、D共4个网络,网络A最多可以放置100台计算机,网络B中最多可以放置1000台计算机、网络C最多可以放置50台计算机,网络D最多可以放置300台计算机;设计时分别在A、B、C、D4个网络中放置5台计算机;A、B、C、D四个网络通过一台路由器连接,路由器使用静态路由表配置路由。
在搭建过程中应先要分析网络的IP地址进行子网的划分,允许使用的IP地址块:10.0.0.0/16,所以四个网络总共可以使用的IP地址数为2^16=65536个,这个地址块中最小地址为10.0.0.0,最大地址为10.0.255.255。网络A最多可以放置100台计算机,即2^7,所以设置网络A地址为10.0.1.0/25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网络B中最多可以放置1000台计算机,即2^10,掩码位置22位,网络B地址范围为10.0.4.0/22子网掩码255.255.252.0,网络C最多可以放置50台计算机,即2^6,网络C地址范围为10.0.3.0/26子网掩码255.255.255.192,网络D最多可以放置300台计算机,即2^9,掩码数位32-9=23位,网络D地址范围为10.0.2.0/23子网掩码255.255.254.0。对数据分析完以后我们可以在packettracer中搭建网络,搭建结果见图1。在局域网搭建完成后对主机的IP地址进行配置,主要配置其网关、IP地址和子网掩码,通过这样的配置使学生了解网络中网关、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作用。
IP地址配置完成后应对路由器进行配置,路由器所配置的所有是本地网络的IP地址及和其它网络相连的IP地址。如Router1与本地10.0.4.0/255.255.252.0网络相连应配置其此网络的IP地址(如10.0.4.1此地址就是与其相连的主机的网关);与10.0.8.0/255.255.255.0相连,则需给路由与此网络相连的IP地址(如10.0.8.1);与10.0.9.0/255.255.255.0相连,依然要分配IP地址(如10.0.9.1)。将所有路由的IP地址分配完全以后,应分配静态的路由选择协议,路由器Router1到网络10.0.1.0的下一跳路由器为Router2可分配地址为10.0.9.2,到网络10.0.2.0的下一跳路由器为Router4可分配IP地址为10.0.8.2,到网络10.0.3.0的下一跳可是路由器Router2和Router4可自行选择一下。通过此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如何搭建局域网,如何给局域网中的主机分配IP地址和子网掩码及如何给路由器分配IP地址并配置路由器的静态转发表。至于大家只了解概念的DHCP协议也可通过此模拟软件搭建网络使大家了解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对于网络192.168.3.0/24和网络192.168.2.0/24中的主机动态的分配IP地址。那么应先搭建网络结构,并配置相应的服务器,见图2。
先配置DHCP的IP地址及网关,网关应是ROUTER1的路由器的IP地址(如192.168.1.1),DHCP服务器的IP地址可为192.168.1.2。对于网络192.168.3.0/24和网络192.168.4.0/24可动态分配的地址范围是从192.168.3.1-192.168.3.254和192.168.4.1-192.168.4.254,通过DHCP配置相应的地址池,相应的网络将连接到此服务器给相应的主机分配IP地址。当然也必然将路由器指向此DHCP服务器以后方可分配IP地址。双击路由器ROUTER0,点击CLI进行命令配置,加入如下代码。此命令配置指出端口0和1的DHCP服务器的地址是192.168.1.2。配置完以后主机的IP地址分配就应选择DHCP方式。通过此次实验学生可以真正了解DHCP服务器真正意思,而不是只是书本中的概念,对以后设备操作将会更容易上手一些。
3结语
篇10
关键词:电路;仿真软件;应用
电路是高校电子与电气信息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是后续专业课程,如模拟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等课程的基础。传统理论教学较为枯燥,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实验教学大多采用挂箱,学生难以发挥自主性。为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将仿真软件引入电路教学。
一、传统电路教学现状
电路研究对象是实际电路按照一定的依据进行科学抽象而得到的电路模型,所有元件具有确定的电磁性质和精确的数学定义。传统理论教学中,以介绍理想电路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电路的求解方法为主,理论知识和数学推导居多,学生觉得抽象、难度大、枯燥,缺乏学习积极性。在传统实验教学中,大部分高校采用实验挂箱进行实验,学生只需按照实验指导书按部就班操作即可,难以对实际电路元件、接线、原理有较好的认识,实验也就成了走过场。由于实验室器材及实验教学时间有限,一些综合性、探索性实验难以实现,制约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教学中引入仿真软件的优势
电路仿真软件,如Multisim、EWB、PSPice等都具有电路设计与仿真的功能,在教学中引入仿真软件,可以解决传统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理论教学中引入仿真软件后,教师可以在仿真软件中搭建电路模型,将理论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一些复杂的波形,如动态电路的电压、电流变化波形,可以通过软件仿真得到,效果更加直观,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一些仿真软件还具有分析功能,如MATLAB,可以对仿真得到的波形作更深入的分析,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实验教学中,可以将实物实验与仿真实验结合进行。在实物实验前,先通过仿真熟悉电路工作原理,有效避免实物实验中因不熟悉工作原理导致的器件损坏或人员伤害事故。仿真软件具有丰富的元件库,参数修改灵活,连线方便。一些综合性、探索性实验可以通过仿真进行,能有效解决实验室器材及教学时间受限的问题。仿真实验没有器材、地点、时间、安全的限制,学生可以自主进行仿真,扩展了实践空间。
三、MATLAB/Simulink在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MATLAB/Simulink中的SimpowerSystems工具箱提供了一些电路元件,学生可以搭建电路模型进行仿真,借助于MATLAB强大的编程功能,可以进行复杂的数据分析。
本文以一阶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为例,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仿真模型,如图1所示。R=100Ω,C=10mF,电容初始电压U0=100V,开关在t=0时闭合,观察电容电压的变化。按理论分析,,将理论波形与仿真波形对比,如图2所示,可以加深学生对一阶RC电路动态波形的理解。将一些典型的电容电压仿真值与对应时间列于表1中,理论上电容电压从U0变为36.8%U0,对应的时间为τ,,仿真中对应时间为0.0102s,与理论值0.01s接近,由此能形象说明时间常数的意义。
四、结语
将仿真软件引入电路教学中,可以使理论教学更加直观、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基础性实验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加深学生对电路工作原理的理解;还可以为综合性实验、探索性实验提供不受时间、空间、器件限制的计算机仿真实验平台,为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机会。
参考文献:
- 上一篇:企业能源考核管理办法
- 下一篇:简述智能制造的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