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管理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27 17:30: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公园管理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公园管理方案

篇1

一、城市管理体系中园林部分考核考核内容

纳入大城管体系考核中的园林部门分项工作为园林绿化管理。该项考核实行百分制,考核包含两部分,一是园林养护管理,占考核分值的80%,其中市政园林局对各区绿化养护管理的综合得分,此项为基本分;对各区办事处绿化养护管理综合打分的平均分,此项为加减分制,二是园林执法管理,占考核分值的20%。

二、2011年我区城市管理工作中园林绿化管理成绩的不足及原因

1、绿化养护管理效果不突出。目前我区绿化养护有三种方式,一是实行招投标,进行市场化管理,我处对其进行考核;二是区主要道路绿化养护由处工人直接管理;三是次要道路依靠临时工养护。我区公园、街头绿地及主次干道处九龙湖公园和黄河公园实行招标管理外,其余均未实施养护招标管理。根据文《关于2008年市管绿化养护招投标管理工作的请示批复》,按中等标准算,我区绿化资金应为509.75万以上,养护资金缺口346.75万元。

2、园林执法力度不够。一是执法主体依附于区城管执法局,无相对独立执法主动权。二是执法力量装备欠缺,目前,区园林工程处具有执法资格人员仅4人(借用区城管执法局人员),执法车辆1辆,区划调整后,我区范围扩大,远远满足不了工作需要。三是随我区城市建设的发展,单位和居民区亦随之增多,园林绿化重建轻管现象严重,园林违法案件时有发生,而我区各办事处无园林执法职责,园林处执法中队力不从心。

三、2012年城市管理体系中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措施及工作计划

1、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园林绿化管理形象。一是加大绿化建设投入,争取市级财政资金,进行精品绿化建设。二是加大绿化养护投入,使养护走向规范性、长期性之路,确保养护效果。

篇2

关键词:工程任务课程化;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02

工程任务课程化是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中将真实的工程任务引入到教学中,涉及到第一、二、三产业的工程任务(农业工程、工业工程、服务工程),并包含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各个领域的任务。将这些任务分解细化到各门课程中,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实际工作完成情况即是对学生的考核结果。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由教育部发起,旨在为未来各行各业培养各种类型的、优秀的工程师后备军。它要求高校转变办学理念、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2009年底,教育部计划在部分高校试点“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工程师类性要分为应用型、设计型和研究型3种。应用型工程师建议主要在本科阶段培养,设计型工程师建议主要在硕士阶段培养,研究型工程师建议主要在博士阶段培养。本文主要针对应用型卓越工程师,介绍了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以工程任务课程化载体,专科层次卓越人力资源管理师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情况。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

(一)专业培养目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职业型的创业者。学生应具有扎实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具备较快适应人事助理、行政文员、基层经理、客户服务助理岗位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创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人才使用规格。学生毕业后主要去企业生产第一线,从事人事助理、行政文员、基层经理、客户服务助理工作,具体业务范围是进行人力资源预测与规划、工作分析与设计、人员的甄选与录用、合理配置和使用、员工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福利、文件管理、会议管理、考勤管理、经费管理、制度管理、客户信息管理、客户满意度管理、客户投诉的处理、客户沟通等方面的工作。

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出发点

(一)专业能力培养与工程任务课程化。根据实施“卓越工程师”的总体方案,结合卓越人力资源管理师培养的上述专业标准,打破传统的“基础课―专业课―工程实习”三段分割的教学模式,以如图1所示的“专业能力进阶”培养方式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科学合理安排,全过程采用“工程任务课程化”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中做”、“做中学”,多维度、交错融合、螺旋式提升学生的综合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工程任务的差异来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能力培养。

(二)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

(三)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分为理论课程中实训环节、第三学期实习、毕业实习。这三项实习均以工程任务课程化为载体,以学生完成实际工程任务的情况作为考核学生的标准。

(四)人文与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学生的人文与职业素养培养贯穿了整个大学三年,主要通过人文素质选修课、职业生涯发展课程、专业实践课程等来培养学生的人文与职业素养,使学生由“校园人”变为“职业人”。

三、课程体系

基于“专业能力进阶”的培养方式,全过程采用“工程任务课程化”教学方法,现将专业学习领域和拓展学习领域的课程进行介绍:

专业学习领域主要包括以下课程:《管理理论与实务》、《人力资源管理》、《劳动法》、《人事心理学》、《人员招聘与测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专业英语》、《薪酬管理》、《社会保障学》、《管理沟通》、《人力软件操作实训》、《领导学》、《客户服务实务》岗位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这写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必须掌握,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采取“工程任务课程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完成实际工程任务做到“学中做”、“做中学”“学做合一”。

拓展学习领域包括:《经济法》、《统计学》、《基础会计》、《西方经济学》、《企业文化》、《财务管理》、《商务谈判》、《管理咨询》、《创业管理》。通过这些课程拓展学生的学习面,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广,为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学分要求

对于参加卓越人力资源管理师培养计划的学生,在3年学习期满毕业时,至少修满154学分,具体要求如下:

(一)公共学习领域(含必修和选修):33.5学分

(二)专业学习领域(含必修和选修):57.5学分

(三)拓展学习领域(包括校内跨学科和系内跨专业两种选修课):至少21学分

(四)企业培养(包括第三学期实习、毕业实习):28学分

(五)毕业设计:14学分

五、企业培养计划

(一)企业实习内容。由教师和企业共同设计企业培养计划,大一、大二主要实习项目有理论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如:《人员招聘与测评》课程中设有招聘工作实践环节,学生需要完成企业的实际招聘任务;第三学期实习,学生在每年的6月中旬到8月中旬到企业实习,以员工的身份工作两个月,完成企业的实际工程任务。

大三2月中旬到4月中旬为顶岗实习,也就是利用8周时间,完成企业(岗位)的顶岗实习。大三11中旬到次年的6月底主要是毕业设计,也就是在企业或学校完成与企业生产现场实际紧密结合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由企业、学校和学生共同拟定。

(二)企业实习考核要求。企业实习环节是卓越人力资源管理师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关系到整个计划的成败。主要学习内容包括:档案管理岗位实践操作、人事助理岗位实践操作、客户服务助理岗位实践操作、基层经理岗位实践操作。

在企业实习过程中的考核以实践总结报告为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要写实习周记、撰写实结、完成教师布置的项目作业,总结实习中的心得及遇到的问题,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实习周记、总结、项目作业交给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评阅。

六、结束语

以上介绍了卓越人力资源管理师人才培养方案,本方案的制定以“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学方法为载体,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都以完成实际工程任务为基础,本方案在后续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完善。最终目标是为我国各行业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希.着力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N].人民日报,2010-07-09.

[2]王天宝.基于CDIO的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

[3]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0-32.

篇3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对公房使用、承租问题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坚持男女平等和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等原则,考虑双方的经济收入,实事求是,合情合理地予以解决。现将审判实践中提出的一些问题,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解答如下:

一、问:在离婚案件中,当事人对公房的使用、承租问题发生争议,人民法院可否予以处理?

答:在离婚案件中,当事人对公房的使用、承租问题发生争议,自行协商不成,或者经当事人双方单位或有关部门调解不成的,人民法院应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依法予以妥善处理。

二、问:夫妻共同居住的公房,在什么情况下,离婚双方均可承租?

答:夫妻共同居住的公房,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离婚后,双方均可承租:

(一)婚前由一方承租的公房,婚姻关系存续5年以上的;

(二)婚前一方承租的本单位的房屋,离婚时,双方均为本单位职工的;

(三)一方婚前借款投资建房取得的公房承租权,婚后夫妻共同偿还借款的;

(四)婚后一方或双方申请取得公房承租权的;

(五)婚前一方承租的公房,婚后因该承租房屋拆迁而取得房屋承租权的;

(六)夫妻双方单位投资联建或联合购置的共有房屋的;

(七)一方将其承租的本单位的房屋,交回本单位或交给另一方单位后,另一方单位另给调换房屋的;

(八)婚前双方均租有公房,婚后合并调换房屋的;

(九)其他应当认定为夫妻双方均可承租的情形。

三、问:对夫妻双方均可承租的公房,应依照什么原则处理?

答:对夫妻双方均可承租的公房,应依照下列原则予以处理:

(一)照顾抚养子女的一方;

(二)男女双方在同等条件下,照顾女方;

(三)照顾残疾或生活困难的一方;

(四)照顾无过错一方。

四、问:对夫妻双方均可承租的公房而由一方承租的,承租方对另一方是否给予经济补偿?

答:对夫妻双方均可承租的公房而由一方承租的,承租方对另一方可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

五、问:夫妻双方均可承租的公房能够隔开分室居住使用的,可否由双方分别租住?

答:夫妻双方均可承租的公房,如其面积较大能够隔开分室居住使用的,可由双方分别租住;对可以另调房屋分别租住或承租方给另一方解决住房的,可予准许。

六、问:离婚时,一方对另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房无权承租的,可否暂时居住?

答:离婚时,一方对另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房无权承租而解决住房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调解或判决其暂时居住,暂住期限一般不超过两年。暂住期间,暂住方应交纳与房屋租金等额的使用费及其他必要的费用。

七、问:离婚时,一方对另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房无权承租而另行租房经济上确有困难的,如何处理?

答:离婚时,一方对另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房无权承租,另行租房经济上确有困难的,如承租公房一方有负担能力,应给予一次性经济帮助。

八、问:在调整和变更单位自管房屋租赁关系时,是否需征得自管房单位的同意?

答:人民法院在调整和变更单位自管房屋(包括单位委托房地产管理部门代管的房屋)的租赁关系时,一般应征求自管房单位的意见。经调解或判决变更房屋租赁关系的,承租人应依照有关规定办理房屋变更登记手续。

九、问:对夫妻双方共同出资而取得“部分产权”的房屋,应如何处理?

答:对夫妻共同出资而取得“部分产权”的房屋,人民法院可参照上述有关解答,予以妥善处理。但分得房屋“部分产权”的一方,一般应按所得房屋产权的比例,依照离婚时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公布的同类住房标准价,给予对方一半价值的补偿。

篇4

关键词:公共管理;城市;公园

收稿日期:2011-05-10

作者简介:曹世奎(1966―),男,湖北襄阳人,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园林园艺养护工作。

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6-0155-03

1 引言

近几年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公园是城市环境中的重要一环,城市公园表达人们追求的理想境界和物质文化风貌,是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居民休闲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示城市社会生活与精神文明风貌的窗口,对城市景观的塑造和城市特色风貌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公园治理是新公共管理下城市发展建设的核心,根据新公共管理理论,可借助多样化权力,使政府部门和市场机制,社会组织群体通过协调以及合作,在实现秩序的同时发挥绩效,提高公园管理治理工作,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 公共管理下公园治理的问题

2.1 公园复杂化增加治理困难

公园大部分位于市中心区域,因而公园附近人口密集,特别是老年人居多。人口众多的环境下给治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人们思想不一致,缺乏对公园的环境意识,有的市民随意采摘花果,践踏草坪,乱丢垃圾,损坏设施,过度消耗水电。一些市民和外来游客自身素质不高,在公园的溪流、湖泊里钓鱼,有的甚至下河摸鱼,影响了公园的生态环境与平衡及公园内卫生环境,使设施维护水平下降,同时影响了城市公园的整体形象以及正常运转。因此治安、保洁、绿化养护、设施修复等力量需要增配,公园用水用电和垃圾清运费用增多,公园的管理成本急剧增加。公园环境复杂,治安案件不断增多,都增加了公园治理难度。

2.2 治理经费不足

我国大部分城市公园治理中,政府的拨款只能供专项维修费用和固定资产投资,其中的绿化等其它支出均是由公园自筹,且还要缴纳所得税,所以经费十分紧张。特别是许多城市公园免费开放后,城市公园所承受的经济压力进一步加大,治理经费问题也变得更加严重。城市公园免费开放后,游客量猛增,游客对城市公园的硬件设施的需求加大,城市公园就必须相应地增加对这些硬件设施的投入。资金不足则不能从根本上保证公园治理的完善,同时使得公园治理人员的积极性下降,严重影响公园治理的进度,制约了城市公园的发展。

2.3 市民参与度较低

城市公园是准公共物品,即供市民游览、休憩、开展科教文化活动及锻炼身体等活动的公共场所,园内硬件设施也是公益性设施。所以,市民应是城市公园的使用者,城市公园的建设与管理也应当让市民参与,并且要以市民的需求为主要治理依据。但是,城市公园对治理人员专业技术的要求制约了普通市民的参与,城市公园治理中涉及到很多利益方面的问题,而各种利益主体又难以协调,导致市民参与度低,因此目前几乎所有城市公园均是以政府部门的政策指导出发,并没有考虑到广大市民和游客的需求。

3 公共管理下公园治理的对策与建议

3.1 建立科学的公园管理体系

为保证公园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应建立一套科学的公园管理体系,使国有公园适应当前园林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公园经济不断发展和公园管理水平的提高。科学的公园管理体系就要改变传统的观念,参照当前企业机制进行经营管理,把公园与苗木生产、绿化施工、园林规划设计以及城市绿化管理等系统有机地进行同类合并,形成管理项目部门,选配具有改革开拓的精神,施工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精干高效的人才进人项目部。各级各部门要提高认识,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互相支持,积极主动地做好各项工作,齐心协力抓好落实,切实增强做好各个区域的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健全检查制度、定期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综合运用群众评议、条块评估、组织评定“三位一体”的考核办法,把整个城区管理置于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之下,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以科学发展观统揽起来,在“两个率先”中实现生态文明目标,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用硬作风攻硬任务完成硬指标,全面提升公园管理水平。

3.2 加强公园绿化管理

公园绿化是公园管理的重中之重。绿化主要是功能上和景观上的要求,国内绿化也可分为功能上的栽植与景观栽植2个方面,功能上的栽植如视线诱导的栽植,指示性栽植,遮光栽植(防眩)、隔音栽植等;景观栽植则是为了改善景观,创造优美的公园环境,可采用的方式有整形的栽植、自然风景栽植、自由栽植、群落栽植等方式,后3种形式目前国内公路绿化中采用的还不多。当然采用的绿化植物要有适应性,并能反映地方特色,同时也要能反映不同路段的自然特色。

搞好公园绿化,要严格控制园林绿化材料的质量。各种原材料、产品、半成品、构配件、机械设备、土方、苗木、草坪、支架等工程材料,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是构成工程质量的基础,投入材料的质量,如土方质量、苗木质量规格、各种管线、铺装材料、亮化设施、控制设备等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工程质量的标准和要求,因此,严格控制投人材料的质量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对投人材料的订货、采购、检查、验收、取样、试验均应进行全面控制,从组织货源到使用认证,要做到层层把关,对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施工方案要进行充分论证,做到施工方法先进,技术合理,安全文明施工,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3.3 加强市民的公园生态意识

国务院向全国颁布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明确地提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为了减少公园治理的难度,减少公园治理成本,广大市民应该树立环境保护意识,避免在公园中随地乱扔垃圾,可以通过招牌大力宣传保护公园环境的广告,随时提醒市民的生态意识,保证市民在公园中的活动有序进行。可通过加强公园法制建设,把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管理、养护、游览等行为都纳入法制轨道上来,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规范各方行为,形成公民爱绿护绿意识,各新闻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城市园林绿化法规,宣传先进典型,在全市形成社会办园林、人人参与公园建设的良好局面。美好的环境也是给群众提供优美、整洁的休闲、娱乐、文体等的活动场所和良好的服务。广大市民有必要对公园环境质量的改善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发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3.4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公园治理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因此政府部门相应的缩减其管理职能,将其他经济职能如养护、保洁、保安等进行市场化运作。政府可以通过市场化招标,鼓励并吸引市场机制来运营、养护和管理,这样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激活城市公园的发展潜力;政府管理者应科学制定公园建设、管理等各项标准,通过公园的建设规范;绿化养护操作规程;公园服务规范;星级公园、文明公园评比标准等。工作中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出实招、鼓实劲、用实功、干实事,把任务进行量化、细化,确保绿化资金到位、绿地面积达标。以监察者和指导者身份审视公园管理质量和效益,促进公众权益和福利的扩大,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引导和监督,让它们承担服务性、社会性的职能,尽可能减少行政干预,创设平等竞争的制度环境。

3.5 吸收治理经费

在公园治理的经费方面,首先需要政府给予一定得财政支持和其他一些扶持性政策,地方财政拨款是远远不能满足公园建设投入实际需要的,部分公园可以进行凭门票进入公园的办法来增加门票门票收入,既能保证游客的基本需求,并增加公园的经济收入,同时还能保护公园资源;还可以通过积极鼓励企业和公民个人捐赠公益事业,为公园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公园治理的有效性,利用公园资源开发公共休闲娱乐。经费的增加需要采取多元化投资,将公园的投资和保护相应的推向市场,依靠市场投资来进行多元化市场融资方式。比如:可以出让城市公园的冠名权,动员社会力量来建设、经营等。

3.6 加强市民参与治理

城市公园管理者应当创设多种途径让市民参与城市公园管理,使他们具有超越自身利益去关注更大的公共利益的广阔视野。展开群众公众讨论、评判工作,吸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出适应广大市民的治理方案。加强市民参与,例如可以建立老年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为其他人提供医疗保健、家庭教育等各种咨询服务,进而把城市公园里原来自发、松散的群众团体都凝聚起来;可以成立“公园之友”志愿者队伍,让其参与城市公园的日常管理。其中,志愿者队伍可以建立各类活动的相关制度,并且每天轮流在城市公园里值班巡查,制止一切不文明行为。这样就使市民具有超越自身利益,从而去关注更大的公共利益的广阔视野。在实施过程中,政府也应当创建信息流动的渠道,使城市公园的公共事务管理公平、公开,并鼓励市民与社会组织群体对其进行讨论、评判,以提高市民与社会组织群体参与城市公园治理的积极性。

4 结语

在行业市场化的进程中,根据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园作为城市公共设施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要加强规划与管理,挖掘城市综合公园应有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充分发挥城市综合公园的三大效益,并协调它们之间的平衡关系,从而使得公园整体综合效益的发挥符合城市尺度和风貌。

参考文献:

[1] 王乐夫.论公共管理的社会性内涵及其他[J].政治学研究,2001(3):61~62.

[2] 郭佩英.浅谈公园的功能与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21):171~172.

[3] 姜 杰,周萍婉.论城市治理中的公众参与[J].政治学研究,2004(3):43~45.

[4] 周自强.准公共物品的政府供给与市场供给比较分析[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6):17~18.

篇5

关键词:城市公园;植物;病虫害;无公害防治

城市公园的绿化在城市生态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升,因此,对周围环境的安全与绿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城市公园的绿化过程中所使用的花草树木能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好的环境,并且还具有一定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但是,植物在正常的生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病虫害的现象,影响整个城市公园的植物生长,严重会导致植物的死亡,并给城市的绿化景观带来损失,影响城市的形象。

1.城市公园植物病虫害的特点分析

在城市公园中,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并且品种较多,但是形体之间的差异却比较大。同时,公园的自然环境比较复杂,其空间与地形都具有较大的起伏变化,并且在设计与配置方面也变化多样。将不同种类的植物品种合理地搭配,进而能够形成比较独特的公园生态环境,使得植物的群落变得复杂,同样也增加了植物病虫害的种类。根据相关调查的数据表明,目前阶段,我国的园林植物病害种类大概有5500多种,虫害则超过8200种。因为城市公园的植物配置具有一定的多样性,所以,为病虫害的产生以及交叉感染都提供了直接的有利条件。除此之外,城市公园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并且地形与地貌也极为复杂,所以,只能对园路附近的植物进行相应的药物防治,而大多数的区域是无法将施药的设备驶入,所以也无法进行防治。这对于城市公园病虫害药物的防治工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困难与挑战,甚至会耽误病虫害防治的最好时期。病虫害每年的发生季节正好是旅游的旺季,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病虫害预防工作的巨大困难。

2.城市公园植物检疫工作不合格

植物的检疫工作就是严禁检疫性的有害生物,伴随种子或者苗木以及相应的无性繁殖材料与包装物,或者是运载工具等途径从国外传入或由国内传出,同时也禁止经由一地的传人与传出。植物的检疫工作具有一定的法律强制性与宏观的战略性,并对具有有害性质的生物进行全方位的种群控制,在特定的范围内对其控制或者是消灭。现阶段,园林苗木的市场逐渐开放,所以,苗木的交流也逐渐频繁,病虫害就会借机通过绿化苗木的引进与输出进行传播。但是,我国的园林部门目前仍未创建专业的植物检疫队伍,会导致病虫害的泛滥与恶性循环,进而使得城市公园中的病虫害屡禁不止。

3.城市公园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

第一,温室效应频繁出现,导致地球大气层中的CO2,浓度不断提高,使得地球气候逐渐变暖。这样就会使部分植物病虫害的临界分布线发生改变,逐渐向北方移动,所以,就会出现南虫北移的现象。与此同时,病虫害的越冬死亡率在温室效应的背景下逐渐降低,导致病虫害的种类不断增加。

第二,在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过程中,主要以化学农药的使用为主,所以,对城市公园中的鸟类与益虫具有不利的影响。虽然将病虫害消灭了,但同时也对城市公园中的生物链与生态平衡造成了严重影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虫口密度,更容易将次要的病虫害变成主要的病虫害,严重的会使病虫害连年爆发,对城市公园的植物生长造成了严重的损坏。

4.城市公园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意识淡薄

在城市公园植物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人们通常是在幼虫期使用药物进行喷洒,并且主要使用的是高毒的化学农药。这种病虫害的防治方式对城市公园的环境造成污染,并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以上城市公园病虫害的防治缺乏综合防治的意识以及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手段,可以在冬季刮除病虫的虫卵,在病虫的成虫时期利用灯光来诱杀,或者使用烟熏的方式来预防病虫害。这就能够将病虫害的预防手段,从单一被动的形式有效转换成综合主动的形式。

5.遵循城市公园植物无公害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思想

在栽培植物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健康的方法,并利用合理的方法与措施控制病虫害。与此同时,还应树立城市公园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可持续发展思想,重新认识病虫害。城市公园中的病虫害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园林生态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同时,还要深入地了解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为了有效治理城市公园中的植物病虫害需要采取相应的手段,将病虫害的危害程度控制在特定的范围内,并且以可持续发展为防治的主要目的,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控制城市公园中的病虫害。

6.积极推广城市公园无公害病虫防治方案

第一,强化对城市公园病虫害的预测与预报。根据城市公园实际的情况选择综合防治的具体措施,并且积极地开发先进的病虫害监测手段。可以全面研制与推广具有环保性质的昆虫趋性诱杀器,诱杀成虫,这种方式是现阶段城市公园病虫害无公害预防的重要策略与发展方向。先进的检测手段可以实时地监测城市公园,诱杀成虫,进而有效降低幼虫的数量,有利于预防与控制病虫害的爆发与蔓延。

第二,积极开发使用生物农药,有效保证城市的环境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对城市公园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就是使用生物农药、低毒低残留农药、特异性的农药以及无公害的农药,并逐渐代替现阶段使用化学农药预防病虫害的传统方法。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相对比,生物农药无残留、无污染、无公害,只是对城市公园中的病虫害有作用。目前阶段,被认同的生物农药主要包括细菌性的农药、昆虫病毒类农药、抗生素类农药、昆虫病原线虫类农药以及昆虫激素类的农药,例如百虫杀、苦参碱与果蔬净等。并且,伴随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与人们生活状况的改善,大部分人都更加重视自身的健康与周围环境的质量。因此,在城市公园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方面,传统的化学农药防治已经逐渐被低残留无公害的农药所代替。同时,对城市公园日常的绿化与养护管理工作也需要给予一定的关注,并大力提倡与推广。

第三,始终重视城市公园环境的保护,并充分利用公园中的天敌资源,有效保护公园中的鸟类,并时刻严禁动物的猎杀。积极建立城市公园的生态系统,保证其稳定的运行,有效保护城市公园中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以及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

第四,在对城市公园的设计以及植物的栽培过程中,应过多的重视对公园内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效提高城市公园植物的抗逆性。应积极采用混植的配置方式,将城市公园中的纯林转变成混交林。与此同时,对其日常的养护管理工作予以一定的重视,并且充分利用园艺的技术方式有效地控制城市公园中的病虫害。可以在冬季期间修剪植物病虫的树枝,及时处理已经枯死的树枝。在城市公园中种植抗病虫害的植物,并强化城市公园植被的肥水管理,有效提高公园内部植物的抗性,降低植物发生病虫害的几率。与此同时,应及时地复壮与保护城市公园中品种名贵且珍惜的树种。

第五,积极强化城市公园植物检疫的工作,制定严格的植物检疫体制,进而有效预防具有危害性质的病虫进入到城市公园中。与此同时,积极强化城市自身的绿化水平,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生态环境的效益,并且推进城市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篇6

关键词:城市公园 地域文化 扶风县 应用

一、 引言

城市公园成为了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城市公园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城市旅游业的发展。然而如今在城市公园中,优美的环境已经不再是整个园区的重点,文化景观逐步成为了整个园区的核心亮点。文化作为城市建设的灵魂,作为城市的形象,打造特色城市公园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步。

二、 地域特色文化在城市公园中的综合研究

2.1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中的设计手法

(1)利用相关要素结合象征与隐喻手法

象征是景观设计手法中最常见的一种,抽象的内涵常常以具体的形象体现,这样不同层次、范围的意义被充分表现。象征这样的体现手法,可以将抽象的文化变得简单,让游客一目了然,它延续了文化的内涵,创造了别样的艺术效果。

(2)对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借鉴手法

传统设计方法流传至今主要通过后人的借鉴和继承,因此,它们可以作为古典园林中最普遍和常见的方法。将传统园林中的传统手法继承和借鉴,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注重城市中蕴含的不可磨灭的文化,传统的艺术手法应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找到自身存在的形式。

(3)挖掘地域文化直接表达的手法

直接表达实际上就是,一种从来都没有处理过的直观的为游客展现文化的手法。这样的手法往往体现在民俗节日、历史事件阐述等文化元素上,可以强化人们对生活中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2.2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中的体现形式

(1)民俗活动

56个民族和各个城市地区经过漫长历史的洗涤,出现了形态各异的、特有的传统民俗文化,这些民族文化的活动很大意义上体现了民族的特色性,同时也成为十分有意义的地域人文特征。比如西安大雁塔的雕塑展现了陕西的日常生活状态,大唐芙蓉园更多以演艺来体现。

(2)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对城市公园设计来说,是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的特征,它不仅承载了城市的发展历史,同时也记载了人类的文明进步和城市的历史痕迹。在设计中,把这些具有历史文化含义的物质保护和继承下来,才能把城市的地域特色维持下来,维护城市的个性。

(3)地方材料

在现代设计作品中,地方材料、废弃材料常常被设计师应用,不管是景观小品的塑造,还是栏杆、座椅等辅助设施,都尽量选取地方材料,地方材料的融入可以给有课带来亲切、自然、特殊的情感。

三、 实例分析――宝鸡市扶风县城市公园

3.1地理区位

扶风县位于陕西省中西部,宝鸡市境东部河流域。地处关中平原西部,地势北高南低,以黄土台塬为主。扶风地处关天经济区核心城市西安与副中心城市宝鸡的中点,是宝鸡市的东大门,因“扶助京师、以行风化”而得名。

3.2文化背景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扶风是西周文化的发祥地、佛教名刹法门寺的所在地,素有“周礼之乡”、“青铜器之乡”和“佛骨圣地”的美誉,是中外闻名的周原文化宝库、万众朝拜的佛教圣地。境内有各类文物保护点747处,其中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古周原遗址被列为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新发现之一。1987年举世仅存的佛指舍利从法门寺地宫出土,被誉为继秦兵马俑之后的世界第九大文化奇迹,2010年,法门寺文化景区入选“中国之美”十大自驾游目的地和最佳佛教文化景区。

3.3平面设计

(1)从功能分区上分析:从动静、商业经济、人群分类、历史文化等方面将功能分为入口广场区、商业餐饮区、主题广场区、文化展示区、儿童活动区、湿地景观区、植物园区、体育健身区、管理服务区、老年活动区八个片区。

(2)从规划结构上分析:在规划结构上采用主轴线和环形轴线,使每个片区能相互联系。同时在节点上分为主节点、次节点和三级节点,使整个公园有主有次,围绕一个文化主题中心展开,产生开端-过渡--过度-结尾这样一种效果。

3.4地域文化在设计中的实际应用及体现

扶风县城市公园中对地域文化的利用遵循设计原则,以宝鸡市和扶风县的地域文化为内涵,依托宝鸡市扶风县的地域特征和自然景观风貌,使该地成为扶风县新区的城市生活商业功能区和生活休闲区,展现出扶风县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中央公园、华夏文明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文化旅游区,带动生态新区城市建设的发展,推动城市文化进程,使之成为扶风县乃至宝鸡市的城市中心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

(1) 利用自然因素突出文化主题

深入挖掘运城的文化,将其文化和自然要素相结合,突出文化,营造一个具有独特性、时代性的综合性公园,并对园区内的景点通过地形营造空间层次。在设计的时候,充分利用长期形成的自然环境,才能更好的体现地域文化,将自然和文化更好的融入到设计中。

在植物的选取上,结合历史上的记载,采用适宜该地边生长的乡土植物。扶风县当地有一个杏林镇,相传宋代医家石泰住此为人医病,痊愈者栽杏树为报,久之杏树成林而得名。如主题广场周边的银杏片区,利用了当地的景观植物,既能展示气公园的高贵,又能给主题广场和入口一个无形的限定。

(2) 利用历史典故再现历史

利用传统的设计手法,借鉴流传至今的历史典故、传说,并借助历史再现的体现手法等,营造具有艺术感染力、特色历史文化的景观风貌。如园区内历史文化区的浮雕墙和四个展馆,展示了扶风县特有的历史文化、历史典故与历史人物,体现了宝鸡市的周礼文化之乡,如马援、班超等人的历史故事。

(3) 利用景观小品展现地域文化

景观小品的营造过程其实是对地域文化内涵挖掘、剖析、表现、提纯的过程,反之地域风情常常也是通过景观小品的外在形象所反映。建筑物可以因为周围的文化背景和地域特征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的建筑风格;景观小品的设计亦应如此,与本地区的人文风情达到一个文化融合的层次。如在本方案的设计中,中心的主题广场和凤凰雕塑展现了青铜器文化和宝鸡凤凰这一城市形象。

四、 结语

通过不同的角度研究、分析,我们可以对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中的体现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

(1)从人类的角度研究,城市公园不单单是一个城市的绿色空间,更是一个满足人类需求的绿色场所。城市公园设计,应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对地域文化深入挖掘,自然空间和城市空间相互协调,创建具有创新性的地域特色公园。

(2)从生态的角度研究,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对城市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现代城市中的人们逐渐开始遗忘前人多留下的文化,人们开始认识到生态的重要性,在认识生态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文化,营造人和自然、文化相融合的绿色空间。城市公园的设计不仅要体现地域文化的特征,也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创建一个真正可以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公共绿色空间。

参考文献

[1]王今琪. 利用地域特色创造景观个性[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5.

[2]曹峰.地域文化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

篇7

关键词:文化设施;城市公园;人文精神;开放式管理;创新体制

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家有目共睹,而发展就必然带来压力,市场竞争带来的生存压力也日渐增大,所以人们在不满足于解决温饱问题的同时更加向往追求物质与精神的共同满足,闲暇的自我放松与娱乐正在走向必然,因此一个新的课题出现在了我们面前,那就是“城市公园”。以往的城市公园往往只具有观赏功能,整个园区看进去除了花花草草没有其他什么能吸引人的地方,而且一般这些公园以收费居多,所以平时挡住了不少游人的去处,如今城市公园发展趋势是向免费的方向发展,免费的同时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增加各种文化设施建设势在必行,丰富园区了又提高了城市品位。

一、城市公园——城市文化设施的重要形式

城市公园是百姓家门口的公园,是市民休闲人数最多、光顾频率最高的公园,因此,建设部门要综合考虑各种年龄、爱好、文化和消费水平的需要,要广泛针求社区居民意见,尊重地域文化特色,因地制宜,使社区公园与市政公园、道路绿化带连成一片,交互辉映。

(一)城市公园的形式与特点

充分合理的利用好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许多公园在改造前曾有的历史遗迹,古建筑,古树木等都可以利用起来,这些都是提升公园文化内涵的东西。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就要人为的制造,不能只让公园停留在花花草草的表面文章上。方式有很多,比如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举办一些内容丰富的公园艺术节,用生动活泼的内容丰富群众文化;在公园里设置报栏,人们在闲暇的公园散步中欣赏周围美丽环境放松自己的同时还可以通过阅读报纸丰富自己的知识;茶楼棋馆的建设也不失一个好的方法,饮茶和下棋都是悠闲的活动,和公园的幽静结合起来可谓天衣无缝的恰当;画廊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更丰富了公园的文化内涵,定时的更换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给耳目一新的感觉;提供适当的运动器械,不但方便了游园人的活动,提高了群众的身体素质,丰富了公园的内容,还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群众的交流机会,可谓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二)人文精神的体现

城市公园的建设与个性表现充分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发展情况和人文风貌,城市也由于城市公园的出现而提升了自己的品位。当人闲暇时在一个环境清新、风景优美的城市公园中缓缓散步,释放过度的劳累,身旁幽雅的音乐响起,这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还在不自觉中提升了人们的素质,连带的也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反过来人们就能看到广阔的发展前景,人们将为自己能生活在这样舒适和谐的城市中而感到高兴,随着中国老龄人口的不断扩大,如何让这些老年人能生活安逸成了刻不容缓的问题,城市公园的建设在一定层面上增加了社会稳定系数。可见城市公园的兴起不单符合社会发展潮流,随着城市公园各方面的不断完善人文精神和人文理念也将上到一个新的台阶。总之,非营利组织的发育、成长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因素关系密切,我们应该积极创造良好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培育非营利组织发展。[1]

二、城市公园的管理模式

公园由于其特殊性有不同的管理模式,目前免费的公园运营办法有以下几种:

(一)比较纯粹的公共部门途径

迫于社区、个人、商业团体或者是政治方面的压力,城市政府同意提供新的公园,或者是对现存的一些公园进行改造。通过方案设计、建筑估价、政府拨款等一系列程序。一旦公园建成,它就归公园管理部门管理。

(二)公私合作模式

有些问题的解决必须到政府和市场之外寻找第三条路,即公共部门保留公园的所有权并为之负责,但是私人部门通过一些捐赠、捐助等方式,协同管理公园的发展。建成后的公园属于公共部门管理范围之内,当然私人部门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募款活动,或者通过特许经营和赞助等方式,提供进一步的资金,继续参与公园的建设发展。有些问题的解决必须到政府和市场之外寻找第三条路。

(三)以市场为导向的公众模式

这是一种比较新也比较有争议的模式。西方学者马斯格雷夫曾认为“市场机制自身并不足以实现所有的经济职能”,它是依靠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在公园管理和发展方面长期的合作,利用非营利性质的发展公司,或者是商业改良区这样的机制,来发展公园和开放空间。[3]在这种模式下,公园的成本和收益直接与使用者和投资者相联系。这种联系使得公园的使用者能够理解如何才能通过他们的努力更好地维护和发展公园,这种联系同样也很容易让人们产生一种主人翁的责任感,因而这种机制下的管理,必然比公共部门的管理更具有创造性,同时,这种机制还能够激起个人和私人团体的热情,贡献出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或者在低于市场利率的条件下,出让土地和提供借贷资金。

这三种模式,在城市公园和开放空间的发展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公共途径已经是而且应该继续是城市公园发展和运作的主要的途径。公共模式对于大尺度的公园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像耗资一亿多美元建造的河岸州立公园是不可能由私人投资建设的。第二种公私合作模式和第三种新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公众模式,在小尺度或中等尺度的公园的发展,或复兴中都是非常成功的。在更大的公共目的性背景下,公私合作的模式,适用于把私人部门的创新,变成公园和开放空间发展的一种契机。正如萨瓦斯所指出的,“民营部门经营不善要么被兼并,要么破产,而政府部门经营不善不仅不会被兼并,而且可能获得更多的预算,期望借此提高其绩效,尽管这种做法往往是徒劳的”。[4]所以说有时候好的运作模式比资金的多少更重要。

三、开放式城市公园经营管理中的问题

收费公园尚且有各种问题,公园免费后所出现的问题就更加突出了,下面就开放式城市公园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一)环境问题

公园免费开放,还了公园公益性质,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园内的道路压力随之增加,特别是遇上重大活动和节日时,道路与人流量之间的矛盾就显露出来。同时,共八个方向的大门全部敞开,市民进入公园的随意性加强,最令人头疼的是,盲流人员躲在枝密叶茂的草坪里过夜,小商小贩也打起公园的主意来,结果是形成了大量的垃圾、花草被严重损伤、园内设施大面积损坏。而公园由于免费开放,资金短缺,如果没有额外的资金投入,不可能有足够的人手来保持公园的整洁。

(二)人身安全问题

按照公园的规定,车辆是不允许进入公园的,为此公园方面一般会在入口处设置醒目的告示牌。但是没有了围墙,汽车、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从公园中央的大道上径直通过或草地狂奔的事时有发生,车辆肆意进园,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公园内设施被人肆意破坏和盗窃也是一件令人头痛的问题,乱摆卖、偷窃、抢劫等现象屡禁不止。另外由于免费后的公园缺少管理,公园本身就存在着安全隐患,公园树木倒塌伤人的事件,儿童溺水身亡事件也不是没有先例的,需要引起注意。

(三)护林防火问题

一般城市公园的绿化都比较集中,而且有些林木都是比较昂贵的树种,所以一旦发生火灾损失将会十分严重,而且城市公园一般都是存在与市中心附近,所以一但失火危险性可想而知,问题是公园免费开放的结果必然带来资金的不足,护林防火的任务将会更加艰巨。

(四)公共设施缺失问题

不少市民反映,公园虽然免费了但是存在缺乏公厕、花坛积水、植物品种单一、下雨天无处避雨等问题,迫切需要换新貌。公园免费后文化气息少了,单纯的绿化使免费公园更像是一个城市绿化带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园。

四、开放式城市公园经营管理的对策

公园免费开放不仅是政府为民服务的实事工程,也是新时期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必然要求。西方发达国家无论其社会福利制度是如何的完善,非营利组织依旧存在,而且越是进步的国家,其非营利组织越发达。然而每一种新机制的运行,必然会出现新的情况和问题,公园经营主管部门应针对新的情况和新问题,积极探索公园管理新机制,把免费开放这项实事工程办好办实。

(一)严格控制不良“园中园”设置

全国各大城市中有的公园在免费开放后,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设置“园中园”,过多举办商业性活动,流窜的小商小贩等损害了广大游客的利益,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珠海市公园在新机制运行以来,把发挥公益性效应放在工作首位,在日常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中落实好“公园姓公的经营理念”和“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对与公园规划、功能不相吻合的建筑构筑物予以清理和拆除,以植物造景为主,突出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取得了优良的社会效益。

(二)加强公园的社会治安和综合治理

免费开放后公园的游人量明显上升,特别是在节前节后更加明显,给管理工作带来不少困难。所以,把公园主动纳入社区网络化管理体系之中,在加强公园自身安保力量的同时,依托社区派出所、城管队的力量维护好公园的治安工作,给广大游客创造更加安全、放心、文明的游园环境。

比如公用磁卡电话屡屡被毁以及类似事件,不能不让人为免费公园担心。但出现这种情况不能把责任归咎于“免费”,以至于呼喊“要收费”,那实在是一种倒退。出现此种情况在意料之中,关键是我们怎样去对待。首先要大力宣传“文明入园,做文明市民”,加大行为规范的力度,提高入园市民的素质。在公园门口及醒目地段张贴宣传画,放置宣传牌,让市民时刻潜移默化地接受文明教育。其次,要加大监督力度。仅有教育没有监督,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可以组织公园保安队伍进行巡逻,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必要时,可以申请有关执法部门罚款。在人气旺的地段,定期曝光一些不文明行为,以此让大家形成“同仇敌忾”的氛围,使不文明者觉得激起了公愤,不敢再次违规。

(三)推进各项便民利民措施落到实处

城市公园不同与一般的社会设施,不管是他的运作效果还是消耗都很难以量化的方式确认和统计,鉴于此,著名的行政管理学者西蒙指出:“对公共管理而言,我们必须寻找另一种衡量价值的方法”[6]公园免费开放绝不能以降低服务质量为代价。个别公园在免费开放后为民服务工作出现了松弛,园椅、健身设施、无障碍设施等人性化服务设施、导游指示图、厕所、垃圾箱、残疾人轮椅车道等便民利民措施没有得到有效落实。要提高公园主任日巡查的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落实整改,把行业规定的各项便民利民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同时,要结合公园实际,不断深化便民利民措施,按照游客的需求不断推出为民服务的新举措。另外,针对市民反映较为集中的部分公园商品卫生质量、价格过高等问题,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经营者的考核和管理工作,并积极推进公园商业服务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为游客提供货真价实的商品。要重点加强窗口服务职工的职业道德和岗位技能培训,建立与工作绩效挂钩的奖惩机制,增强职工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技能,体现园林绿化行业优质文明服务的形象;对部分老公园基础设施陈旧的问题,及时向上级政府部门申请落实专项改造资金,以至提高“服务社会,惠及市民”的工作能级。

五、公园管理的新理念

创新才有发展,公园的管理理念也应该寻求新的创新点,从收费向免费的过渡发展势在必行。

(一)政府扶持,产业化发展,市场化经营

“公园免费开放管理新机制”实施以来,“公园门票”的问题将以小见大,焦点问题直接指向城市公园的公共设施和公园服务的管理问题方面,公园是一种公共物品,公园的公共设施具有这样两种特性:一是需要较大的投资,二是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一旦建立起来就可供多人享用,而每增加一个消费者又无需追加更多的成本。然而它又有两个缺陷:一是公共设施的服务能力终究还是有一定的规模限制,超过这个范围就会导致设施的损坏。二是公益事业更大程度上注重的是社会效益,所以经营成本和收益难以精确计量。因此,这类设施具有公益性而个人不愿投资。

一方面在这种“公共性缺陷”面前,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部门,应当承担其相应的职能,采取相应的行动,以弥补公共物品存在的问题,政府应该也必须进行相应的管理。“公共政策是政府所选择去做或不做的任何事情”。[7]相关的政府机构应当进行相应的投资管理和规范,免费开放的公园要依法管理,明文规定公园开放和管理的原则。比如提高公园建设的投资建设力度,规划设计更人性化,对破坏公共设施者进行罚款甚至法律制裁,惟有这样,公共物品才能达到效用最大化,用以为社会公众服务。另一方面公共设施和服务的高效运营和可持续发展,应允许要求项目融资等方面的措施。建立与社会需求水平的发展相适应的公共事业项目融资体系,还可以采用接受捐赠、营利项目与公共项目的匹配投资和联合经营等各种措施,广泛地吸纳外来资金进行公共设施投资。在此基础上,对公园的经营管理体制进行优化,也是发挥资源潜力,实现高效运营。但不能与“公园免费开放管理新机制”相背离。

(二)创新公园经营管理体制

以往的公共政策过程存在的缺陷,正如瑞尼所指出的那样,是“过于看重政策决定以及政策形成和贯彻的广泛过程,而忽视在这些过程中组织实体的管理者的实践和作用”。简单的说就是没有自己的思想,别人怎么说我就怎么做。首先,公园在免费前依赖门票收入,管理模式封闭落后,显然没有主题特色又没有精品意识;但公园在免费对外开放后,失去门票收入,资金短缺,游客增多,公共设施被破坏性加激,管理难度加大等等,这都给公园管理机构带来新的难题,那么寻找公园这些公共设施免费后高效管理突破口就在于让管理升级,实行管养分离,变“以费养人”为“以费养事”的新机制,建立作业、养护、招标、定额发包等市场化运作机制,管理体制高效、顺畅与否,是决定一个企业功能强弱和经济效益高低的根本和关键。要把城市公园作为国有资产来经营,那么必须打破经营效率低下、冗员过多、以费养人等传统的管理方式,建立高效、顺畅、富有活力的公园经营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管理效益。

以前的公园管理机制由于实行财政供给制,只要投入,不管产出,不问效果,造成了经费的大量浪费,实施“公园免费开放管理新机制”后,靠政府部门全额拨款,显然是不现实的,非盈利性是指政府作为公共权力和公共福利的代表,主要通过“税收-公共支出”机制来从事社会公共管理[10],而靠公园所得的资金是难以维持的,所以部分要求靠公园自身创收维持。但公园创收不能来个见缝插针,创收创得肆无忌惮,只能创新我们的经营管理体制。首先要借鉴国内外公园经营管理模式,结合自身实际,兴办主题公园,如生态公园、艺术公园、娱乐游乐园、体育公园,完善公园的游与玩的功能,吸引广大市民休闲消费。其次要开发公园经营项目,以经营带动管理,如组合行业专业队伍参与市场竞争、建设开发新型游乐项目、重大节日举办游园(嘉年华)活动、健身培训项目、摄影书画艺术基地等等。再是策划主题游园,主办主题博览会、文化展等活动,形成园内园外互动格局。可以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公园管理,如通过绿地认养、招募志愿者、竞拍命名权等筹集社会资金方式,让公园减轻管理成本,唤起市民爱惜公共设施责任感[11]。公共设施免费并不是自断生路,而是进一步激活公共设施的公益性,让更多的市民享受它的公共服务,也为公共设施提供了更大发展空间。

免费城市公园并不意味着文化设施的缺失,管理水平的低下,相反的我们可以完善文化设施建设以此来冲抵一部分资金的来源,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城市公园必然能完成从封闭到开放,从收费到免费的过渡,城市品位和人文精神同步发展,从而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谢岳.后现代政府“第三部门”运动评析[J].市场文化,2000,(2).

[2]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

[3]RichardAMusgrave,peggyBMusgrave.PublicFinanceinTheoryandPractice.FifthEd[M].NewYork:Mcgraw-Hill,1989.

[4]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叶华治.公共管理[M].北京:千夜出版公司,2000.

[6]西蒙.管理行为[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7]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RaineyHalG.PublicManagement:RecentDevelopmentsandCurrentProspects[M].NewYork:NaomiB.LynnandAaronWildavsky(eds)PublicAdministration:TheStateoftheDiscipline,Chatham,1999.

[9]成思危.中国事业单位改革[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0.

篇8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公园管理,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美化城市环境,增进人民身心健康,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规划区内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保护等管理活动。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市公园(以下简称公园),是指城市中供公众游览、休憩、观赏、娱乐,进行文化教育、科学普及活动和锻炼身体的场所,包括综合性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社区公园。

第四条公园管理应当遵循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合理利用、服务公众的原则。

第五条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并负责市属公园的管理。

区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区属公园的管理。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负责实施本办法规定的行政处

罚。

规划、建设、财政、国土资源、公安、工商、质量技术监督、卫生、林业、水务、环境保护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做好公园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

第六条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有关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本市公园发展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七条经批准的公园发展规划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经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八条公园的建设设计方案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公园发展规划以及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并经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施工。

公园的建设设计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第九条公园建设应当按照公园设计方案进行,并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承担。

公园建设项目竣工后,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条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投资、资助、捐赠等方式参与公园建设。

第三章保护管理

第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规划的公园用地性质和范围,因城市建设确需改变或者调整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经市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国土资源等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原审批部门批准。

第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挖掘公园绿地,或者擅自砍伐、移植和非正常修剪公园树木。

因城市建设确需临时占用、挖掘公园绿地或者砍伐、移植和非正常修剪公园树木的,应当按照《哈尔滨市城市绿化条例》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三条公园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对公园内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保证古树名木正常生长。

第十四条公园管理单位应当对公园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设施完好。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公园内供游人游览、休息建筑物和设施的用途。

第十五条公园管理单位应当依法保护公园内的文物和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设施等,建立保护措施,保证文物和设施完好。

第十六条公园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对公园内动物的饲养、保护、繁育和研究,扩大珍稀动物物种,做好动物的引进、交换等工作。

第十七条公园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公园内的环境保护。在公园内排放废水、噪声等不得超过国家、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公园内排放烟尘、有害气体及污水,倾倒废弃物。

在公园内进行清冰雪作业不得使用融雪剂。

第四章园容管理

第十八条公园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公园内绿化养护管理,并达到下列标准:

(一)绿化配置科学合理,植物群落完整,乔木、灌木、花卉、草坪层次分明,色彩丰富,配套小品完好,园艺特色明显;

(二)绿地整洁,绿篱、草坪等清膛修剪及时,无明显杂草及、断空,养护到位,生长旺盛,完整美观;

(三)树木修剪合理,及时疏枝、除萌孽,生长旺盛,形态整齐美观,无枯死树和枯险枝;

(四)花坛和花池设计新颖、布局合理、无破损,花卉搭配合理、色彩协调美观、具有艺术性;

(五)古树名木保护措施有效,设置统一编号、标牌,建立管理档案。

第十九条公园管理单位应当做好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防止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和蔓延。

公园内提倡使用无污染的药剂或者采用生物防治方法进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保证公园内生态安全。

第二十条公园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公园内环境卫生管理,按照规定设置环境卫生设施,及时清扫保洁,并达到下列标准:

(一)道路(含甬路)、广场无残冰积雪、垃圾、污垢和杂物等;

(二)建筑物、构筑物、栏杆、标志标牌、卫生箱等设施完好整洁,维修、油饰、粉刷和清洗及时;

(三)垃圾清扫、清运及时;

(四)公厕清洗、消毒及时,有专人管理;

(五)水面无漂浮物,水体清洁;

(六)动物笼舍清洁卫生、消毒及时。

第二十一条公园内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数量设置公厕,未达到规定标准和数量的,公园管理单位应当有计划的进行公厕建设。

公园内公厕应当免费供游人使用。

第二十二条公园内应当设置方便游人的遮阳避雨设施。

第二十三条在公园内设置游乐设施、康乐设施或者举办展览活动等,应当符合公园规划布局,与公园功能、规模、景观相协调,经公园管理单位同意并且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第二十四条公园管理单位应当对公园内的商业服务网点进行统一规划。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统一规划和有关规定进行审批。

经批准在公园内从事经营服务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批准的位置、面积经营,接受相关管理部门和公园管理单位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五条公园内设置广告,应当经公园管理单位同意后,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公园内禁止设置影响景观的户外广告。

第五章游园管理

第二十六条公园门票收费标准,应当报物价管理部门批准并公示。

封闭式公园在规定的晨练时间应当免收门票,动物园、游乐园和正在举办大型经营性活动的其他公园除外。

老年人、儿童、现役军人、残疾人等,按照有关规定享受门票减免优惠。

第二十七条公园管理单位应当在公园内明显的位置设置游人须知、引导标牌、警示标志等设施。

第二十八条公园内除老、弱、病、残者专用的非机动代步车辆、抢险救灾车辆和确需入园执行公务的车辆外,其他车辆不得进入。

执行公务的车辆应当经公园管理单位同意后进入公园。

第二十九条游人应当文明游园,爱护公园绿化和设施,遵守公园管理规定。

公园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进入公园;

(二)行乞算命,酗酒闹事,妨碍公共安宁;

(三)恐吓、捕捉、伤害动物;

(四)污损、毁坏公园设施、设备;

(五)未经公园管理单位同意,擅自在公园内垂钓、宿营;

(六)占用公园设施非法牟利;

(七)损毁花草树木,进入草坪绿地;

(八)在非游泳区域内游泳;

(九)携带动物进入动物园及携带犬类进入其他公园;

(十)随地吐痰,随地便溺;

(十一)乱丢果皮、纸屑、烟头、冰棍杆、塑料包装等废弃物;

(十二)焚烧树枝树叶和废弃物;

(十三)在动物展区惊扰动物、大声喧哗、投喂食物;

(十四)其它影响公园绿化、设施和环境卫生的行为。

第三十条在公园内进行轮滑运动,应当到指定区域进行。

第六章安全和监督管理

第三十一条公园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水上活动、动物展出、游乐设施、节假日游园等活动的管理,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安全。

第三十二条公园内的游艺机、游乐设施投入使用前,应当经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并到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备案。

公园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对游艺机、游乐设施的管理,进行日常性维修保养,按照规定申请定期检验、检测,保障安全运营。

第三十三条公园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游艺机、游乐设施安全技术档案,制定操作规程和管理人员守则。

游艺机、游乐设施的管理和维修人员应当经过培训;操作维修人员应当按照质量技术监督有关规定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第三十四条公园内为游人提供的游览观光车辆、船只等应当按照规定定期检测,保证安全性能完好,不得超员、超速行驶。

第三十五条公园管理单位应当在游乐设施入口处设置安全保护说明。管理人员应当向游人进行安全知识宣传,并及时劝阻游人实施不安全行为。

第三十六条公园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对公园内展览动物的监控,保障动物笼舍、展览防护设施坚固,保证游人安全。

第三十七条在公园内经营餐饮、销售食品,应当符合食品卫生管理要求,并保证食品安全。

第三十八条公园管理单位应当制定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发生突发事件,应当立即按照应急预案实施处置。

第三十九条公园所在地的公安部门派出机构,负责辖区内公园的日常治安管理,及时制止、查处公园内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违法行为。

第四十条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区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实施公园管理的监督,定期开展业务检查、指导与考核。

第四十一条市、区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公园的监督管理。建立管理工作考核责任制,定期开展业务检查、指导与考核。

非市、区属的其他公园由产权人或者其委托管理单位按照前款规定实施监督管理,接受市、区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监督。

第四十二条公园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公园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公园管理投诉制度,公布服务监督电话,认真受理游人投诉。

公园管理人员应当佩戴标志,文明服务,按照职责做好日常巡视和监督检查工作。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公园建设设计方案未经批准或者未按照批准的设计方案施工的,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未取得相应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承担公园建设设计、施工的,对设计、施工单位处以设计、施工费10%以上50%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哈尔滨市城市绿化条例》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一)擅自占用、挖掘公园绿地的;

(二)擅自砍伐、移植或者非正常修剪公园树木的。

第四十六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并按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未经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在公园内设置游乐、康乐、商业服务等设施,举办展览等活动的,处以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二)擅自扩大经营面积的,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三)车辆擅自进入公园的,处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七条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处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一)恐吓、捕捉、伤害动物的;

(二)污损、毁坏公园设施、设备的;

(三)擅自在公园内垂钓、宿营的;

(四)在非游泳区域内游泳的;

(五)占用公园设施场地非法牟利的。

第四十八条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并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一)损毁花草树木,进入草坪绿地的;

(二)携带动物进入动物园及携带犬类进入其他公园的。

第四十九条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处以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一)随地吐痰,随地便溺的;

(二)乱丢果皮、纸屑、烟头、冰棍杆、塑料包装等废弃物的;

(三)焚烧树枝树叶和废弃物的;

(四)在动物展区惊扰动物、大声喧哗、投喂食物的;

(五)在公园指定轮滑区域外进行轮滑活动的。

第五十条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的,由有关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五十一条违反本办法规定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二条公园管理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不得、。

违反本条前款规定的,由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篇9

关键词:公园;水体;生态设计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国内很多城市面临着生态危机,城市逐渐出现水资源不足、洪涝灾害频发与水环境恶化共存的现象。为了应对城市发展中出现的此类危机,国内学者纷纷提出各种生态设计理念。目前关于水体生态设计的理论还不完整,一方面局限于宏观而缺乏实践性,另一方面关注于细部而缺乏整体性。在实践方面,为了迎接在京举办的奥运会,响应党的十生态文明的号召,北京先后在一些公园中进行了水体的生态设计探索,成效明显但缺乏后期的理论总结。 

1北京地区14个城市公园水体现状调查 

为了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水体生态设计框架,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并对北京地区14个城市公园中的水体现状进行了调查,其中有11个综合公园以及3个以水体生态设计为主题的公园,调查内容包括雨水和中水利用情况、水体状况、水生动植物使用情况、绿地设置方式及灌溉方式。调查结果如表1、表2所示。 

2城市公园水体的生态设计理论探讨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研究,以及对北京市公园水体的现场调研,从以下3方面探讨城市公园水体的生态设计理论。 

2.1公园规划尺度 

2.1.1突出水系的连通性,注重生物的多样性。有学者提出,通过城市公园与城市河道水系之间的联系来达到生态廊道与斑块的连接,从而使水体发挥更好的生态效益。此外,可以通过营建曲折多变的岸线,为水生动植物创造各种适宜的生境,配置丰富多彩的水生动植物,从而增加生物多样性。通过公园水系的贯通,以确保水质清洁。从表2看出,除西海子公园,这些公园中的水体都是连通的。 

2.1.2雨水收集与利用。调查中有10个公园使用了雨水收集技术,主要包括硬质地面、建筑屋顶和绿地中的雨水收集。 

硬质地面包括透水性和不透水性2类,渗水地面的雨水可通过下渗的方式汇入地下水,多余的水则通过透水毛管最终到达雨水收集池。而不透水铺装则可以采用下凹式的绿地设计方案,将雨水汇集于周边的渗透型排水沟,最终到达雨水收集池。 

公园建筑屋顶雨水的收集,主要通过屋顶花园的设计,将雨水截留就近使用,或将雨水通过管道引入滤水槽,并最终到达蓄水池,亦可让雨水最终与植物的种植槽相连,用于浇灌植物。 

公园中绿地具有面积大、植物覆盖广等特点,多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绿地能储存大量雨水资源。公园中绿地可结合地形的设计,将水汇集于地势低洼处(如海淀公园),在低洼处设置坑塘或水系,配植水生植物形成雨水花园,或是在其地下设置蓄水池,最终用于补充湖水或浇灌植物等用途。 

2.1.3中水利用。中水是指废水经处理后达到某种使用要求的水,其在公园中还处于应用初期,调查的14个公园中有7个公园利用了中水。近年来,也陆续出现了一些中水就近利用的实例,如北小河公园、南馆公园、奥林匹克公园等,其中南馆公园更是生活污水就近使用的北京第一例,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奥林匹克公园则为了保证水源的清洁,在水源处使用人工湿地系统将水逐级净化,丰富了公园的供水来源,克服了大多数公园面临的水景维护成本昂贵的问题。 

2.1.4水质的控制。在水质的保持方面有物理法、化学法、微生物法和生态法,前3种虽然成效快,但不能达到持久的效果,需要经常反复;而生态法利用水生植物的净化功能,不仅具有景观效果,还能使水质持久清洁。目前公园中主要通过物理法和生态法的途径净化水体。物理法主要是通过人工泵站使水体流动,增加水中含氧量,如青年湖公园。生态法则主要采用人工湿地的方式,如调查中的奥林匹克公园。人工湿地中表流型人工湿地维护成本低,但效率不高,适用于地广人稀的区域;潜流型湿地效率高但维护成本也高,在我国使用较少;而垂直流人工湿地综合了两者的优点,在公园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在实际项目中这3种湿地类型可以叠加使用或与其他水质净化方式相结合,以奥林匹克公园为例,经过垂直流湿地深度处理后的水体,顺次流入跌水景观、表流湿地、植物氧化塘和生态氧化塘等将水质进一步稳定,然后应用于公园水体。 

2.1.5节水型设计。调查发现,在公园的维护成本中,水占据了大部分比例,而在实际的项目设计中,我们应做到因地制宜,例如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水景可只起到点景作用,采用旱溪等形式。在大量使用水景的公园中,则需要设计水的循环利用系统,以提高水的使用效率,节约水资源。在植物的配置方面,应优先选择节水型植物进行群落的搭配,例如北小河公园中采用了耐旱的观赏地被“景天科植物——小菊——苔草”组合进行造景。此外,还可以利用中央控制管理系统通过雨量传感器检测土壤的墒情,利用电脑设备调控喷灌、滴灌及微灌设备,从而节约水源。 

2.2设计与施工层面 

2.2.1硬质设计。主要表现为透水性铺装和管渠的使用。人工铺筑的雨水能透过铺装,直接渗入路基的铺装材料称为透水性铺装。常用的透水性铺装有:植草砖、透水沥青、透水砖、透水混凝土、嵌草石板、植草板和木塑地面等。透水性管渠包括硬质聚氯乙烯双螺纹集水暗管和U行透水渠,其管壁上的孔洞在不同情况下具有集水或渗水的作用。 

2.2.2软质设计。软质设计主要是由水景形态、水生动植物、生态基底、生态驳岸和生态岛屿的设计构成。 

在水景形态方面,主要利用生态学原理中的边缘效应及生物多样性观点,模拟自然界的水景形式,营造丰富多样的水岸空间,在平面上讲究曲折有致,在立面上追求层次丰富的水生植物景观。 

生态基底设计指让水体保持自然基底的蓄水性和渗透性,同时提供适宜水生动植物和微生物生存的场所。为使其具有一定的蓄水性和渗透性,可在原始基底中加入膨润土防水毯。为了建立良好的水生生态系统,可对池底种植土进行活性处理,并接种微生物。公园驳岸应尽量模仿自然界的驳岸形态,在维持公园正常水位,保证驳岸不受水侵蚀的同时,使水体参与到整个公园的水循环之中。目前公园中常用的生态型护岸包括植物护岸、卵石缓坡护岸、块石护岸、覆土石笼护岸、山石护岸、生态砖护岸、生态袋护岸及仿木桩护岸。植物护岸因其坡度较缓,经受不住激流的冲刷,只适用于面积较大的水体。而块石护岸和卵石缓坡护岸具有防冻、安全、利于动物出行的特点,常在景观中使用。新改良的山石驳岸能够减缓水对堤岸冲刷,并且能利用植物丰富水体景观,该类型的驳岸多应用于溪流和跌水等景观。对于具有防洪要求的公园河道可采用覆土石笼护岸、生态袋护岸和仿木桩护岸,既能满足大坡度的要求又能抵抗激流对水岸的冲刷作用。 

水生植物和动植物具有净化水体的功能,故其选择与水质密切相关,如在富含氮磷的水体中种植三白草(Saururuschinensis)、黄菖蒲(Mspseudacoms)、水罂粟(Hydroeleysnymphoides)、黑藻(Hydnllavertieillata)等能起到很好的净化作用。除此之外,水生植物的选择还与水的深度、面积、形式和地域等因素相关。在开阔的水岸可选择大体量的植物如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芦竹(Arundodonax),在小面积的水面宜选择睡莲(Nymphaea alba)、水葱(scirpustabernaemontani)等小体量植物。在水深不超过lm处可选择挺水植物,如千屈菜(Spiked Loosestrlfe),荷花(Nelumbonucffera)等,而在深水区可选择睡莲、芡实(Euryale feroxSalisb)等浮水植物用于水面的分割。 

生态浮岛,又可称为人工生物浮床,主要是利用无土栽培的原理,在由无机非金属和高分子材料组成的浮床中种植水生植物,然后置入受污染的水体,通过植物根系的吸收和吸附作用将水体净化。我国的生物浮岛技术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材料还需要进一步改良,但大量的研究表明:生物浮岛的放置对水质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作用,比如在水中栽植美人蕉(Canna glau-ca)、菖蒲(Acoruscalamusl、旱伞草(Cyperusalternifolius)和香根草(Vetiveriazizanioides)能有效去除氮磷等营养物质。 

2.3管理方面 

以上生态设计手法能否发挥作用,还取决于公园管理人员的意识和责任心。首先,应普及雨水和中水的利用技术,特别是让公园管理人员对中水有正确的认识,减少他们的顾虑。其次,要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定期对管网进行维护,同时要加强对灌溉设施的管理,避免浇灌用水喷向道路,影响行人出行。再次,不管是湿地还是一般水体中的水生植物,都需要通过人工管理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净化作用,例如,定期的杂草清除有利于水生植物的生长;沉水植物要及时清理以免堵塞进出水口;芦苇、香蒲、大漂等植物要及时收割或打捞以免形成水的再次污染。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篇10

关键词:开放式公园;景观设计

开放式公园就是指坐落于城市中,以绿地为主并具有一定的面积,由政府出资建设,归城市绿化局和原公园管理机构管理,建成后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的公园。它是人们休闲、放松的自然化游憩境域,同时兼具社会、文化等多种功能。开放式公园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城市休闲娱乐设施,其目的在于供广大市民休闲娱乐,享受都市生活的乐趣。

1 景观设计在开放式公园中的作用

开放式公园是城市的绿肺,是城市生态园林环境的重要体现,但作为开放式公园它并不是简单的植物种植,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它是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需要与人互动,有人参与的。良好的景观设计可以通过对景观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准确的评价、对其用科学和艺术的手法进行设计或改造,使开放式公园在发挥其应有的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吸引市民前来休闲、游憩,带来社会与经济双重效益,保证开放式公园健康、可持续发展。

2 开放式公园景观设计的原则

2.1社会化原则

城市公园的发展从原先的封闭式管理逐步向开放式迈进,体现了社会对人们精神生活的满足,是社会的福祉,也是人人平等的体现。景观设计中首先就要满足开放式公园要成为普通百姓经常活动的地方,景观设计要能吸引百姓并且保证公园的通达性良好,人人都有机会进入其中。

2.2人性化原则

开放式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功能之一给生活在压力中的人们提供一个舒心、可以放松的场所,其服务对象是居民和旅游者,设计时考虑的主体是空间的使用者,尤其是公共空间的使用者——社会大众,而非设计者本身的喜好,故设计时应该注意百姓的特性和需求,尽可能的使设计符合人们的意愿,如果在景观设计中忽略了人的因素,那么这个景观设计和建设就很失败。

2.3艺术化原则

开放式公园是城市系统的组成部分,是城市的花园,是美与生态的代表,如果一个公园内仅仅是一些的杂乱无章的树木,即使能达到生态的效果却没有丝毫的吸引力,因而要通过对开放式公园的景观元素进行合理地艺术化处理及设计,传递出艺术美感,用艺术魅力来促进环境育人。

2.4生态化原则

作为开放式公园其最基础的功能,也是公园建造的初衷就是作为城市的“绿肺”,为城市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因而景观设计首先就要从生态角度的出发,要符合生态化的特点,利用乔、灌、等植物的复合种植,保持植物的多样性,满足人们对于绿色植物的需求。

2.5自然化原则

景观设计是人们思想创作的现实体现,它可以打破设计规范、条列,采用不同的设计手法,但作为开放式公园的景观设计是融入生态系统中的,因而其设计的风格满足自然化的特征,不生硬,不做作,不突兀,富有情趣并与周围能很好的融合。

3 开放式公园景观设计在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3.1建立多物种的复合植物群落

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开放式公园采用大面积的绿色植物进行营造,草坪是其中的一项选择,但鉴于草坪属于高养护性绿地,建植及养护费用都很高,往往会增加公园的经济负担,不建议大面积使用,相对而言可以选择较为好养护的植物群落,并将果树和经济作物引入景观造景中,同时以乡土树种为主,多树种组合,适地适树,高大乔木、中小乔木、灌木等被合理搭配;珍贵树种与普通树种兼顾;慢生树种与速生树种兼顾;以常绿树种为主,搭配落叶树种。

3.2设计独特的植物造景风格

在植物景观设计上可以突破前期对设计方案一味追求规范、法规及条例,加强对绿化的前瞻性预测,设计出有情趣、有人情味的可持久的绿化空间;设计出特色性强,识别性高,可以让游人快速、准确地界定其所在位置的植物造景;充分考虑居民的心理要求,发挥绿化的实用功能。

3.3构筑特色公园小品

公园小品种类繁多,体量小巧,富于神韵,具有艺术性、时代感在点缀园林环境,活跃景色,烘托气氛,加深意境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公园小品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融合于公园的景色之中,是公园环境中的一景,但因它自身具有的色彩、质感、肌理、尺寸、造型等特点,除组景外同样具有观赏的作用。因而景观设计要注重对小品进行形式美的加工,使其个体具有观赏的价值,不仅可以提高公园的艺术价值,而且带动其他公园要素的观赏价值。例如一组休息的坐凳或一块标志牌,如果设计新颖,处理得宜,做成富有一定艺术情趣的形式,会给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公园环境更具有感染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