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传统礼仪范文

时间:2023-10-27 17:30: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华文化传统礼仪,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华文化传统礼仪

篇1

关键词:仪态礼仪 传统文化

现代礼仪规范了人们在仪态现象方面的行为举止,它是从现代社会的需求来塑造每个人在社会交际中的仪态形象,开放带来了东西方礼仪规范的趋同,但传统的文化不会因为开放兼容而消失,反而会在某些方面更显其独特精神。纵观历史,我们不难从现代礼仪规范中找到传统文化的影子。

文化是什么?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简言之,文化是民族传承的精神,传统是民族精神具体化的制度、习俗等。中华传统文化是内敛的文化,它表现在个人修养方面最突出的特质是要做“谦谦君子”,所谓“君子慎独”“仁爱”都是建立在内敛基础上精神层面的塑造完美人格的行为标准,这种内敛的文化在礼制原则上又表现出高度的自谦。“温、良、恭、俭、让”是君子之人的行为准则。在与人交往时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尊重。就如侠客交锋,出剑的侠客总是在对方出手后方才拔剑出鞘,以守为攻,不温不火方显侠义之气。

称呼之礼,首在尊人抑己。人与人交流,称呼对方是交流的第一步,称呼不当,会为进一步的交流造成阻碍。我们的传统文化在这一点上就能做到与人玫瑰手有余香。“尊”“贵”显而易见是抬高对方,“敝”“在下”则是把自己放低到再下一个层次,明明自己的家人颜值很高,却偏要谦称“拙妻”“犬子”“小女”,中国人的自谦可谓是到家了,但这并不影响自身的形象,抬高了对方也彰显了自己,双赢的策略。

见面之礼,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又要彬彬有礼。一般性打招呼,传统上行拱手礼。方式是双手合抱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客套。如果到人家做客,进门与落座时,主客互相客气行礼谦让,行的是揖礼,称之为“揖让”,揖让时要低头,上身略向前倾,我们的老祖宗同样倡导“揖要深”。身份再高的人也要回礼揖让。

入座之礼,不论是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座次都讲究井然有序,面门、居中、东向,尊卑自现、主次分明。诚然如此,所谓的西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上席”,被推举为西席的人,在入座前要对在座的人拱手致意,感谢大家抬爱,方能入座,这叫“承让”入座。

行走之礼,尊者居中、前行,是通行的礼仪规范。西方人讲究挺胸抬头昂然阔步。我们的文化传统则内涵更加丰富。君子行路要四平八稳,取意在心性的平和,性格的健全。在长者、尊者面前,要表现出应有的礼节。首先要放低姿态,低眉垂手而立。古代有“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孔鲤过庭”这个历史典故大家都熟知,作为儿子,孔鲤每次经过父亲堂前,都是“趋庭而过”,在父亲大人面前,他必须表现出他的谦恭,;《战国策》名篇《触龙说赵太后》同样写了这样一个细节,有脚疾的触龙,面见太后之时“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这种传统,还体现在乡间民俗里,即便是寻常百姓之家,那小小的门槛,也不是随意能踩的,须是迈过方是正式的入门。这迈就意味着礼的存在。

篇2

关键词:传统婚礼服饰;中韩服饰;中韩文化

一、服饰文化的起源

美国人类学家英菲说过:“一个文化项目是外来渗透的结果,还是自然独立发明的产物,这个问题对于那些注重历史遗产的人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对于那些运用比较研究方法的人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所有文化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内容,最先都是以文化渗透的形式出现的。”(高强,2007:226-229)传统服饰则是文化渗透的重要典范。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最能体现一个民族服饰特色的应该属婚礼服装。每一个民族都有各自特定的婚礼服装,它是被传统积累固定、约定俗成并代代相传较长期基本不变的服装。传统婚礼服饰作为服饰中的重要一部分,无时不刻透露出文化的特色。本文从中韩两国的传统婚礼服饰出发探讨传统婚礼服饰背后的深层文化,以期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进步。

二、中国传统婚礼服饰

就中国而言,周代礼服的出现使得婚礼服应运而生。经历秦汉发展,在唐宋达到一个高峰,在时期出现一大演变。纵观华夏婚礼,传统婚礼服伴随着中国民族化的特征出现、发展和变化。中国婚纱礼服行业起步较晚。20世纪初期,传统的中式婚礼服还是长袍马挂和凤冠霞帔。自古以来,中国的结婚礼服就是以红色为主,因为传统认为红色是吉祥喜庆的颜色,所以古代新嫁娘往往是身着红色礼服,头戴凤冠。

20世纪初,传统的中式婚礼服还是长袍马褂和凤冠霞帔。20年代以后,婚礼变得多样化,都市女子结婚采用头披白纱,身着丝织礼服,手持白色花束,举行""文明""结婚,而农家女子仍然穿红袄戴珠冠,乘坐红轿,保持着旧式风俗。50年代,随着政治制度的变化,婚礼服则演变为新郎穿蓝色中山装,新娘穿旗袍或红袄裙。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新郎新娘都是清一色的蓝色制服,时髦一点儿的则穿上绿色军装,或一件军绿服装套小花袄。民间婚礼服大多为日常生活服装,注重朴素整洁。城市里人们基本上用常服,即没有婚礼服;在农村,比较多的人用传统的婚礼服,如新娘穿红衣服。进入80年代初,中国传统的婚礼服开始和国外接轨,新郎穿西服、新娘穿婚纱成为时尚和主流。

三、韩国传统婚礼服饰

韩国朝鲜族的婚礼服明亮而且多彩。过去朝鲜平民也只有特殊节日和庆典才穿彩色的韩服,平时都是穿白衣。在过去也只有结婚的时候,平民才允许穿官服,而且还要佩戴更多的仪式性头饰。韩国传统服饰,新娘新郎在婚礼几天后的币帛仪式得穿着民族服装。

有钱人的婚礼上,女性嫁衣通常是表面红色内衬蓝色的阔衣,衣服上的图案代表两姓之合、万福之源,或者是袖子有五种颜色的绿圆衫,同时用后面系带的红色真丝金绣大带从腋下扎紧,还要戴上源自蒙古的小帽。朝鲜贵族女性过去以红内衬的绿色唐衣或者粉内衬的紫色唐衣作为嫁衣,再戴上花冠。后来还出现了白色阔衣的嫁衣。新郎穿的是纱帽冠带。平民新郎通常是穿朝鲜王朝的最下级的九品官服,戴黑色的纱帽。而有级别的朝廷官员则是穿他们自己的官服。团领是宫中官员在平时执行政务时穿著的官服。官服的颜色,胸口和背後的正方形补缀的颜色和图案都象徵著穿著者的社会地位。第一次采用团领是在新罗28代真德女王2年(公元648年)。随著中国式官服制度被引进,一直延续到朝鲜王朝。另外也有穿赤古里巴基结婚的人。

四、中韩传统婚礼服饰的文化差异

中国和韩国都属于东方,具有东方明显的神秘主义色彩,在艺术手法上表现都偏重抒情性,表达中重视主观化的美感,强调突出意境的作用,在实际中利用色彩、图案象征抽象的意义,表现了内蕴丰富和不张扬的审美特点。

最为传统的凤冠霞披作为中国传统婚礼服饰的代表注重红色,华丽,端庄。大红色体现了喜庆热闹的中国特色。新娘的服饰形成了头戴凤冠霞帔,盖红盖头,上身内穿红娟衫,外套绣花红袍,颈套项圈天宫锁,胸挂镜,肩披霞;下身着红裙、红裤、红锻绣花鞋。新郎也是一身的红色,红冠红袍。婚礼的一切都是红色的,红灯红烛,红色花轿,大红喜字,喧天的锣鼓,欢腾的人群,牵着红绸的新郎似乎组成了恒古不变的婚礼场面。然而一般来说韩服传统婚礼服饰的线条兼具曲线与直线之美,尤其是新娘的短上衣和长裙上薄下厚,端庄闲雅。男性以裤子, 短上衣, 背心, 马甲显出独特的品位。白色为基本色, 根据季节, 身份, 材料和色彩都不同。在结婚等特别的仪式中, 一般平民也穿戴华丽的衣裳和首饰。新娘头戴丝绒花冠,身穿美丽的彩虹婚服,短上衣搭配优雅的长裙,新郎短褂搭配长裤,而以细带缚住宽大的裤脚,这就意味着不同的国家有着不一样的民族文化。

中国婚礼服饰崇尚华美,艳丽,端庄。中国服饰受传统析学、美学思想的影响,始终保持着东方式所特有矜持,对肌肤严密包裹使其不显露体形,在十几种更不暴露肌肤使得衣服与人体保持着非常自由的空间,缺少对人体感官刺激的特点。服饰中的女装使躯体避免外露,增加了东方特有的神秘感;服饰中男装严整修长,洋溢端正之美。然而韩国婚礼服饰相应崇尚自然美和原始美,朝鲜服装现出更加符合自然和谐并与周围环境相互交融的审美观点,具体的表现为服饰的制作中采用天然的棉织品或麻织品为主要材料同时以自然界中的植物为燃料,缝制成颜色淡雅柔和的衣服。婚礼上,新郎的穿戴是裤子,短衣背心,带结上穿外套,戴纱帽冠带,穿木靴。新娘是红裙黄短衣上穿圆衫,戴发簪,龙簪上垂着前缀和飘带。

中国婚礼服饰注重体现新郎新娘的热情娇羞,以红色为主色调,喜庆,通常新娘戴凤冠,显示华贵,顶着红盖头表示羞涩,裙子比较贴身,显示身材苗条玲珑,这与中国妇女裹小脚很少劳作有关。而韩国服饰主要体现新郎新娘的端庄,贤淑,纯洁,颜色会稍微淡一些,头上也有发簪,但衣服仍然是大大的裙摆,飘带飞舞,有一种轻盈飘逸的美感,韩国妇 女古时会下地干活,大大的裙摆有利于劳作。

一般来说韩服传统婚礼服饰的线条兼具曲线与直线之美,尤其是新娘的短上衣和长裙上薄下厚,端庄闲雅。男性以裤子, 短上衣, 背心, 马甲显出独特的品位。白色为基本色, 根据季节, 身份, 材料和色彩都不同。在结婚等特别的仪式中, 一般平民也穿戴华丽的衣裳和首饰。新娘头戴丝绒花冠,身穿美丽的彩虹婚服,短上衣搭配优雅的长裙,新郎短褂搭配长裤,而以细带缚住宽大的裤脚。

    东方文明以伦理教化为主,同时强调情理结合。在儒家思想的整体氛围中,韩国服饰同中国服饰类似都在着装上力求大而广之,服饰造型的结构不是表现人体自身,而是让人与衣若即若离,展现出虚实相生、含蓄内敛的特有的文化境界。韩服几乎盖住了衣者的整个身体,女装高腰、直线和宽大的款式造型,抹杀了所有可能产生女性诱惑的身体特征展示,通过其所表达的特有视觉特点陶冶人的求人体美情操,反映出东方服饰审美的本质不是追而是追求超出形体之外的精神意蕴。在朝鲜服饰上,强调与自然和谐并和周围环境相互交融的美学思想。

五、结语

不同的文化反映了不同的思想。中韩传统婚礼服饰的差异体现了两国人民不同的审美观和文化接受。接受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通过此来表达的是一个民族或地域对另一个民族或地域文化及审美观点的认同,是不同的民族及地域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交流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服饰文化的接触、碰撞、交融的过程来产生新的服饰式样和穿着方式乃至于着装观念。中国的服饰传入韩国进行改良发展传承,朝鲜民族传统服饰的基本构造和样式在发展中受到了汉民族或蒙古游牧民族的影响,虽然其在被接受过程中经历了多次的发展及变化,但是大的结构和固有的服装形态并没有改变,仍旧很清晰的保持了朝鲜民族传统服饰的个性特点。任何一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是通过一系列接受活动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接受作为文化表层的服饰式样,通过这种方式逐渐改变着装方式与穿着观念,向着文化结构更深入的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高强. 民族融合背景下的魏晋南北朝服饰. 服装设计师,2007(3)。

何伟. 中国与韩国服饰文化比较浅论 . 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 (12)。

罗孙.朝鲜时代服饰研究. 忠州:忠北大学出版社,2003。

张淑.焕朝鲜时代的装束.韩国的关.汉城: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2000。

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礼仪;英语教学;重要性;运用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12-01

1我国传统文化礼仪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来源于我们的中华文化,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进行客观、全面的认识,不断去其糟糠,取其精华,使其具有时代体现性、民族性和协调性。传统文化礼仪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受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金钱观念产生了一定的改变,但是在国人的思想意识中传统文化礼仪仍旧存在,并没有因社会环境和价值观念的改变而消失,由此可见,在国人的潜意识中,中国传统文化礼仪的存在是根深蒂固的。但是,在世俗性因素的持续影响下,也有部分国人难免会迷失方向,因而,在人们的行为观念中,传统文化礼仪正逐渐消逝。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学校教师不但肩负着传道授惑的责任,同时还具有正确培养学生伦理道德和基本人格的重任。作为外语教学的组成部分,英语教学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宣讲资本主义,传授国外文化的层面,这一过程很容易让学生盲目跟风,进而对自身文化礼仪产生理解偏差,甚至是误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礼仪,注重道德、道义,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对勤勉、诚实、公平、正义及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的培养。教学中传统文化礼仪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文化的交流需求,辅助学生正确树立价值观念,提升他们不同文化间的沟通能力。所以,在英语教学实际过程中,英语教师要注重我国传统文化礼仪的宣讲和应用,让我国的传统文化礼仪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有助于我国本土文化同英语教学的良好结合。

2我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1注重学生实践,在英语教学中有意的进行传统文化礼仪渗透

教学是一个学生和教学老师互相促进的过程,特别是作为语言教学的英语教学,需要学生和老师的不断磨合和相互配合,以实现最大化的教学效益。有限的教学课时设置,使课堂教学很难满足学生的知识求知欲望,也无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完全实现传统文化礼仪渗透,因此,教师要根据客观情况,及时向学校职能部门进行建议申请,以便让学生在课后能更好的组织和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师建议,积极的进行教学文化渠道拓展,让学生更好的拓展自身的知识,力求实现课堂知识与实践活动的最大程度结合。学校可以聘请一些中外文化研究的知名学者,让他们对学生讲授自身对中外文化的认识和学习情况,以便让学生对中外文化有更多的接触机会。同时学校还可以让汉语和英语老师共同教学,课后引导学生多读一些讲述我国传统文化的英文杂志和小说,为英语教学中我国传统文化的运用创造基础。

2.2正确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英语教育

意识上的纠正和改观是解决英语教学中我国传统文化应用不科学的前提和基础。行为的来源在于意识,意识是行为的核心因素,因此,如果对传统文化礼仪在意识上具有很好的认识和足够的认识,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实践贯彻的难度就会大幅降低。英语教师应对我国古老文化心存热爱之情,对我国传统文化礼仪具有敬佩和崇拜之意,对我国传统文化礼仪精神具有充分的了解和认知,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素养。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并在教学中进行充分的渗透,切莫将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进行割裂。

2.3要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如上所述,老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本渠道,要想让学生获取更好、更多的知识,教师就需要更好、更强的教学能力。英语教学中,要想更好、更有效的进行传统文化礼仪知识运用,英语教师就需要更多、更丰富的礼仪文化知识,并将其变换为自身的思想,通过自身的语言组织将其教授给学生,教师可以通过书籍查阅、文献资料阅读、影片录像观看等各种方式来实现自身知识储备增长。同时,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在教案制作中,在教学反思和总结中等,都必须持续坚持传统文化礼仪在教育教学中运用原则,正确把握教学方式和方向,注重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

2.4强化英语教材革新

了解和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礼仪,不仅需要学生和教师的积极努力,还需要英语教材有所改观。当前,我国的英语教材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英语知识的梳理,或者是对国外文化的相关陈述,我国传统文化礼仪在英语教材中的篇幅比较有限。割裂世界文化和我国文化,不但无法满足教学和学生长期发展的要求,也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原始教学目标的完成。因而,需要适当的革新现在的英语教材内容,以符合英语教学的社会需求。在编撰英语教材时,教材编写人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我国经典故事语言的翻译内容,或者加入一些同我国传统文化礼仪相关的英语词汇,例如,加入一些我国仁义礼智信、尊师重道的词汇,甚至是表述我国传统节日的词汇等,将我国文化礼仪同世界文化的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使其互相弥补、相得益彰。

3结语

我国是世界古老文明发源地之一,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礼仪一直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我国传统文化礼仪是华夏文明的孕育之根,孕育了千千万万代华夏子孙,即便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趋强劲的当下,学习传统文化仍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霞.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外语教学中的思考[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1(01).

[2]姜薇.让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同行[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04).

篇4

当前,人们对本国历史文化传统还相当陌生、隔膜,人们对国语、国文、国学,对本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常识还不甚了解;体制内的,从幼儿到博士的受教育的制度安排,基本上是西化的,青少年学习英语的时间与精力大大超过了学习母语、国文的时间与精力,而体制内有关中国历史文化的教育又非常薄弱;所谓"传统文化热"并非真热,其实是假热,只是一些表面现象而已。有的只是敲敲边鼓,只是自发与偶然的现象。

其实,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常识层面、学术与技艺层面、道德价值与人生意义的层面、国魂与族魂的层面。而且,传统文化还具有平民化的特性。传统文化资源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其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有助于形成民族认同与伦理共识,有助于维护国家的安全、地位及文化输出。在人生的安立、精神的归属方面,仁、义、礼、智、信等传统价值观仍然是我们重要的精神资源。仁爱、敬诚、忠恕、孝悌、信义、廉耻等价值在当下和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中,还将继续起着良性的作用。传统伦理经过时代的转化、洗汰与我们自觉地批判继承,可以与现代化的新的伦理价值整合起来。

因此,全社会都应当重视对幼儿、小学生和中学生加强中华民族历史知识与人文精神的教育。不然,大学人文教育就根本没有办法做好。同样的,我国应当为民族传统文化的承传立法,或者说,应当在法律上规定,必须对幼儿与小、中、大学生进行传统语言与文化的教育,维护民族语言与文化的纯洁与尊严,必须改变目前青少年学英语的时间、精力大大超过学习母语的状况。

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国民,有接触本国经典的义务。一个西方人,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在他经受的家庭、社会、学校教育中,起码诵读过、学习过荷马史诗,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等希腊哲学,西塞罗等罗马政论,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等。这都是视为当然的,是他们的人文修养的基本功。一个中国人,也应当掌握好母语,具有中国文化的常识。可是今天在中国,如果我们让青少年读一点有关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书,会被认为是守旧复古、大逆不道。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我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要了解的最基本的经典是《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还有:《老子》、《庄子》、《六祖坛经》、《史记》、《汉书》、《诗经》、《楚辞》等。

篇5

一、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深远的凝聚功能

就世界范围而论,中国古代文化虽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却不是起源最早的。但在世界所有古老的文化中,只有中华文化是从未间断过的文化类型,它历经数千年内忧外患,一直保存、延续、发扬光大到今天。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许多优秀的文化形态因为异族的入侵而中断。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希腊、罗马文化因日耳曼人入侵而中断沉睡了上千年;埃及文化则因入侵者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面貌, 曾一度希腊化,后又罗马化,再后又伊斯兰化。惟有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表现出无与伦比的生命延续力。

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从外部原因上说,这是由于与外界相对隔绝的大陆性地域、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格局、宗法社会组织结构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生存系统。但主要的原因则是源于内部,即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所蕴含的多样性的生机力、统一性的同化力、包容性的融合力、伦理性的亲和力、变易性的创造力和民族历史意识的延续力等,构成了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之源。

中华文化在这强大生命力的延续中,又表现出极强的同化力和凝聚功能。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类型的文化,伦理性是其基本特征。这种伦理性固然具有负面的消极影响,但深深地积淀在国人意识中的一些伦理观念,如尊师孝亲、修身自律、务实奋进、勤劳节俭等,无疑在铸造国人灵魂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并发生着久远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性所造就的认同感和亲和力,至强至深。这种认同感和亲和力体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越地域、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它使海内外华人能够产生“血浓于水”、“亲不亲故乡人”的共同情感。无论汉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都有“同根共祖”的民族观念。浪迹天涯的华侨华裔,许多人已在异国他乡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但他们没有被完全西化,他们的文化脐带,仍然与中华母亲血肉相依。在他们的意识与潜意识之中,未曾忘记自己是中华儿女,仍保持着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有着与国人相似的价值追求。这说明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及行为准则,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感召力,它代代承传,无时无刻不在制约和影响着炎黄子孙,在广袤的土地上展示了精神文化的共同性,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强大的中华民族凝聚力,既是一种炽热的强烈的民族情感,又是一种自觉意识和冷静的理性思考。它使本民族的每个成员对自己民族、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对其前途和历史命运有深刻的认识和崇高的责任感,这激励着人们为民族和国家的强盛努力奋斗、无私奉献。

二、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和强大的整合功能

中国文化在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较早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考古资料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本土文化源于远古时代,从那个时候起,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出汉字及其音义系统,而且还以方块汉字为载体独创了自己的哲学、道德、宗教、文学艺术等文化思想体系,形成了华夏民族独有的礼仪典章制度、风俗习惯和民族心理、民族精神,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了鲜明的特质。但中国传统文化又不是一个封闭的文化系统,而是一个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融会贯通性的“多样一体”的文化,既涵化着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文化,又吸收着多种外来文化,是长期以来在同异质文化的碰撞激荡、选择融合、吸收借鉴、“和而不同”中发展起来的,是多种文化积淀的结晶。

在吸收各种外来文化时,中国传统文化主体具有自觉的主动意识,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影响、改造对象。从历史上看,每当一种外来文化进入中国,大都逐步走向中国化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例如,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在隋唐时期达到了鼎盛,经过几百年的改造与吸收,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中国传统文化完全消化了外来的印度佛教文化,并吸取其思维方法而形成了崭新的学说――宋明理学。不仅如此,中国传统文化对佛教的吸收与改造远远超出宗教的范围,广泛地渗透到文化的各个领域,如语言文字、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天文、医学、建筑乃至民俗等,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印度佛教如此成功的吸纳,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充分开放性、高度坚韧性和善于消化的能力,表现了中华民族强大而鲜明的主体意识,即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实现了成功的中外文化交流。

中国文化自其发生期始,就呈现出多样性和区域性的特点。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复杂多样。中国历史上的疆域极为广阔,各地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正因为如此,中国文化必然会呈现出多元化状态。其次,缘于中华民族血缘成分的复杂性。作为汉族前身的华夏族,并不是由单一的部族发展而来,而是在许多部族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的。民族既非单一,文化也就不会是单元的。民族血缘的复杂,是形成中国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具有持久的精神激励性与动态的延续、创新功,能

篇6

【论文摘要】当前高校德育建设中存在着一些暂时性的困难和问题,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并且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是有意义的工作。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存在许多积极的因素,并且曾经在极其恶劣的社会环境下培育出了一个个具有高尚人格的炎黄子孙。以此而推,在更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必然会对旨在培育对社会有用的全面的人的高校德育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大学校园是培育~代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地方,是否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道德水平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同时也是最敏感,最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一个群体,如何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是高校教育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一些落后的理念、思想和意识,但是也有许多催人上进、与人为善和以人为本的优秀传统。如何汲取中困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并以之注入当前的高校德育工作,造就具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新一代大学生,将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的课题。

一、简析当前高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l、高校德育形式单一,缺乏与时代相契合的活力和创新点

目前,高校德育丁作主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主,总体上没有跳出课堂的范围。尽管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规定为大学生的必修课,这些课程也成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但这些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内容缺乏实效性,教材缺乏合理性。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各个阶段,各门课程内容重复现象比较严重,学生耳熟能详。听起来如同嚼蜡。而且整个教学过于强调知识性、系统性、统一性,反而不能很好地把握时代特色,不能跟上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社会现实,所以教育内容显得陈旧、僵化、空洞,大学生们学完以后,往往感觉是虚的、空的。

2、高校德育内容单调,缺乏核心价值和教育力度

当前的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是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指导思想灌输给学生,比较来说缺少公民基本精神、社会基本规则和做人的基本道德操守的教育,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培养大学生树立民主、自由、平等、博爱、宽容的基本公民修养和实事求是精神的教育,就更是被放在了相对次要的位置。因此,社会上把现在的8O后的大学生称之为“颓废的一代”,这与“四有”的现代公民要求相比,差之甚远。加之现行的校园德育内容已经多年未作实质性调整,没有时代感。而最关键是缺少一个核心价值,一些学生在校园中生活不知要干什么?为什么?缺少目标,没有动力。相反,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却有着不同民族精神的精髓,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文胸怀.有“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有“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境界,有“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理想追求。可是试问当代的大学生,有没有一种东西能够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热血沸腾?答案可能是模糊的。正是因为缺乏一种核心价值的指引,高校德育才不能最有力地塑造学生的道德和品格。

3、高校德育手段生硬,缺乏情感关怀和深入人心的震撼力

当前高校德育的手段比较生硬,主要是上传下达的圣喻式、铺天盖地的宣传式、长短不一的口号式、不假思索的教条式和孤注一掷的训话式。教育者在依托青年学生成长的特点挖掘新的方式方法这个高校德育的重要环节上还缺乏实践。总体上来说,高校德育给人一种生硬和冰冷的感觉,这样很容易使正处于青春期末期的大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现在的大学生掌握的知识总量在增加,接触到社会范围在扩大,思考问题的程度在加深,而思想还不够成熟,生硬的手段往往只能使高校德育教育的效果停留在表面,难以深人人心,处理不好,还可能造成负面影响。

二、概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及其对当进高校德育的意义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是矛盾的统一体、复合体,它是长处和优势与短处和缺陷掺杂在一起,对它们要认真分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历史的沉积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形成了“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报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政、笃实宽厚、勇毅力行”的十大传统美德。其中有价值的部分主要有:

I、重视道德,教育有着浓厚的道德色彩

中国自古以来称为礼仪之邦,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非常浓厚的道德色彩,而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教导学生如何进行道德修养,提高道德水平,将来按照道德原则为人处世,即学习: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道德,“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可渭四维,一日礼,二日义,三日廉,四日耻。”(《管子·牧民》)可见,道德唯上的思想自古就有。重视道德修养的传统为提示当今高校德育要把道德教育摆在首要位置上,并切实纳入整个高校教育体系,以道德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指导和方向。

2、普遍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忧患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普遍存在,“生于安乐,死于忧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百年来这种以对国家民族的关注、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缔造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道德风貌,增强着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凝聚力。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正是高校德育中缺失的核心价值,这是道德最崇高的部分,一个大学生对与国家的热爱是激励他奋发向上的最高动力。

3、群体意识与团结和谐的人际观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人的理解总是从这种关系上去把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传统文化中的集体原则加以改造,无疑对于我们坚持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具有借鉴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否定以个人主义为动力,而是注重群体和谐,肯定敬业乐群、勤奋合作,提倡齐心协力等等。这些对于重建校园公正、扶植校园正气,调节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问的关系十分重要。

4、“修身为本”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修身为本”构成了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传统的修身之道认识到道德修养对于提高人的道德品质的重要作用,在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仍有其现实的价值。以仁义为原则,包括“五爱”和“三德”在内的社会主义道德的培养和形成,同样能够而且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伦理道德中汲取营养。

5、提倡人伦价值,强调孝敬父母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明人伦”,所谓“人伦”,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在人伦要求中,儒家尤重“父慈母孝”,孝顺父母被看成道德的根本和教化的出发点。今天,弘扬家庭美德,提倡“孝敬父母”,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养老、尊老、敬老的道德风尚。高校德育应从细处着眼,从学生身边人手,结合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一个完整的道德教育体系。

三、将传统文化的合理因素注入高校德育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教育,作为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民族的道德教育,更应该体现民族特色。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合理的因素值得当今的高校德育借鉴,我们更应该把高校德育作为传播、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这个意义上,将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因素注入当今高校德育不仅是培养一代社会所需人才的客观要求,更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所在。具体说来。应该做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

l、调整课程设置,以中国传统文化丰富高校德育内容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关键在教育,而当下高校思德教育恰巧缺乏核心,泛泛而不集中,缺少主题,使得高校德育建设没有力度,缺乏说明力。建议在高校普遍开设传统文化课,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列入教学大纲,纳入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比如,开设精典诵读,精选《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老子》、《庄子》及四书、五经和唐诗宋词等文史哲经精典著作,作为德育教材,把祖国传统文化所宣传的“仁、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作为高校当前进行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以课程为载体,以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为依托,对学生进行为人处事、学习生活所应具有的道德规范、意志品质、行为习惯教育。并通过教育,使学生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基础上.领悟其精华,弘扬其美德,使大学生真正成为严于律已、善待他人、关心社会、受人敬重的社会所需人才

2、调整教育手段,以中国传统文化提升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目前高校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手段单一,形式陈旧,主要还是以说教、课堂教育为主,很多思政工作者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对学生已经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之以法”了,但教育的效果就是不明显,有些学生一犯再犯校规校纪,或者说根本就是缺乏自我约束的意识和本能。对于这种现象,我们不能一味以传统的说教、灌输来强制性要求学生去盛守校纪校规。学生不能自我约束,一方面是因为行为主体缺少思想信奉和意识核心,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对现行的教育方式有抵触情绪,认为生硬,不近人情,缺少人性化,和当代大学生思想状态相差甚远,所以教育功效不大。而引入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弥补了思政教育内容上的空洞,尤其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见利思义、义然后取”(《论语·里仁》、《论语·宪问》)的为人道理,更是比政治教科书的条文更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另外,我们也可以走出课堂,不要把课堂作为道德教育的唯一阵地,可以以学生公寓、社区为单位,让传统文化走进社区,走进宿告,让德育教育离学生近些、再近些,让枯燥的说教因距离的拉近而显得更有人情味,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我们可以把我国的传统文化做成网页、网站.利用动漫、视频等手段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

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也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所密切关注的价值原则如大同、平等、和谐与公正等,能够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之根生长的土壤。

一、传统文化"大同社会"萌生早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基础。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的"大同社会"一直被中华民族所肯定和强调,以至于在古代与古典时期一直到现当代始终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诸多关系层面上占据着社会意识的主流与相应的统治地位[1]。古代孔子提倡的大同社会。孔子尤为推崇群体至上,特别讲究人世兼济,从而将社会安定与发展顺理成章地作为终极关怀,并最终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人格模式对自身的主张和理想进行了高度概括,从而形成了儒家整体主义价值观,因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统治思想的中国古代进行发育,得以与文明的生长同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深厚的历史土壤。后来到了西汉的《礼记・礼运》中借孔子之名而首倡"大同"与"小康"之说,从而把社会历史的变化演进分为两个阶段,即通常所说的"大同"之世与"小康"之世,理论背景也就是"大道之行"和"大道既隐"两个历史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近代文化与实践基础。洪秀全倡导的平等价值观。洪秀全作为近代运动的杰出人物,他巧妙地把西方基督教的博爱观念与中国历代农民形成的朴素的平等观念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出了一个以拜上帝为形式,形成了一个以平等、平均为内容的比较完整的核心思想体系。一方面强调人们应该有享受现实的幸福的权利,同时也应该为获得现实的幸福而进行拼搏与努力奋斗,因此人们应该在享受现实的幸福的同时更应该进一步建立人间"天国"。另一方面,其思想体系也主张平等与博爱,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普天之下皆兄弟"主张,进一步主张男女平等与父子平等以及君臣平等,因而顺势形成了一种和谐与大同思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实践与理论基础。康有为提倡并身体力行的"大同世界"。在康有为的大同书论述中,基本上描绘了最详尽的宏伟图景,他所认为的通常理想社会的基础是民主选举形成"公政府",在大同世界里面没有等级与贵贱之分与之争的,而是是体现出人人平等与天下平等。

二、传统文化"和"的社会和谐理念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古代文化中的"和"思想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和"思想与理念一直是人类所向往的未来美好的社会生活状态,相应形成的和谐社会自然就是中国古人所追求的崇高社会理想。孔子倡导"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社会整体意义上的和谐价值观。孔子提倡的"和为贵和而不同"整体和谐社会价值观主要体现在"礼、仁、均、信"四个主要方面。孔子进一步认为,特定的"礼"作为一整套社会规范,其根本的用处就在于能够使社会达到一种和谐状态,而系统"礼"规范的目标形成的理想社会就是是大同社会。事实上在周王朝,几乎所有的行为都是以 "礼"为准则进行规范。在消减社会矛盾的财富分配方面,孔子尤其崇尚"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社会财富利益分配原则,孔子认为做到了"均"才能在各阶层内部人与人之间做到均等,从而使各阶级与各利益集团才可以做到现实地和谐共处。老子推崇的"安居乐业"的社会和谐价值观,具体反映在"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使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思想描述中。

古代文化"推己及人"与"公平中正"思想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孟子推崇并形成的"推己及人"社会和谐价值观。孟子认为,社会要真正达到和谐稳定,其关键在于统治阶层者要施行仁政,秉承"以民为贵"从而推恩而及四海,真正做到推己及人[2]。孟子的仁政提倡"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还主张"制民以恒产",认为经济生活的稳定对于稳定民心具有重要的作用。荀子推崇并形成"公平中正"的社会整体和谐价值观。荀子也提倡"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进一步认为礼既是治国之本,同事又是社会分配原则。荀子提倡"礼者,养人之欲,给人以求。"在财富的分配上提倡按照贡献的差异进行差异分配。

三、传统文化"仁"人道主义垫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

传统文化的"仁"是儒家学说的本位价值与核心价值。张岱年先生在学术专著中认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自身给"仁"下的一个特色的界定,清晰表达出自强不息,同时又善为人谋,在成就他人的同时成就自己。"仁"确实是人的本性,相应的仁道原则演变为儒家价值体系的根本原则,孔子与孟子甚至在实践中将"仁"与"人"进行互训,"仁者,人也"。人类作为有异于其他动物的群体,其根本特性就在于人类具有天生的有仁义之德,而且仁是人固有之"善端"。仁义同时也是人区别于其他一切的根本特质与最高价值之所在,苟子强调"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3]。

传统文化的忠恕爱人精神作为"仁"内涵垫定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之一。儒家思想的爱人即爱众,即所谓的"泛爱众而亲仁"以及"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思想在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然是指导人们为人处事与和谐相处的基本而崇高的道德准则。同时,"仁"也是人的心灵的必然归宿。事实上,儒家推崇以仁为本和仁义至上的价值标准与价值原则,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人的重要地位,体现了现代社会的人道主义原则。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是社会主体对社会主义的性质、特征、目标等进行认同,以及由此导致对行为与事物是非善恶荣辱进行的判断与评价标准体系,必然要经过吸收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与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50 卷)[M]. 人民出版社.1986.119.

篇8

初一刚开学,我发现学生很没礼貌,与老师说话心不在焉,与同学更是无法无天。军训时,我利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一起学习中国传统的礼仪之术,读《弟子规》、《三字经》、《幼学琼林》等等。并把有关“礼”的小故事讲给他们听,让他们在故事中感受“礼”的熏陶,让他们知道我们礼仪之邦,接人待物的礼仪从来都是很有讲究的。比如,两人对话,眼睛都要看着对方,若是东张西望,就表示心不在焉,忽视或轻蔑对方;用手势招呼别人或介绍人,手要五指并拢,若是只用一个手指头,就好像是在命令人家或指责人家等等。至于和别人说话时,更要注意时间地点场合,掌握态度分寸,讲究表达方式。我给学生们看传统相声:帮人家换煤气时,说:“你们家又断气了”,给别人带修钟表时,就说“给您送‘终’来了”。在笑声中,学生感悟到讲礼的重要性。之后,又让学生互相监督,互相纠正。半学期下来,任课教师们都愿意来我们班上课,因为都觉得学生们知书达理,让人喜爱。

悠悠千古事,上下五千年,我国的古诗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而著称,是中华文化传统的宝贵财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那么,集上述优点于一身的古诗自然成为语文课堂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于是,为了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我定期为学生讲解优美的古诗,并成立了班级古诗鉴赏小组,开展鉴赏活动。先让学生准备好古诗积累本,每两周为一期,由我规定一个主题,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资料,把相应的古诗摘抄在积累本上,比比谁找的多,记得准。如:第一周是与“爱国”题材相关的古诗,同学的积累本上出现了陆游的诗,并且旁边写上了自己对诗人的评价:南宋诗人陆游的一生是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诗人在临死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其他的同学本上还有辛弃疾、王昌龄、李清照等等诗人的作品。学生在品评诗人的爱国情怀时,心底对伟大祖国的热爱油然而生。

当到“吟诵祖国大好河山”主题时,学生在开交流会时,还配上了图片,我随着他们――苏轼、李白、刘禹锡、张继等人的诗一起领略了华夏自然的美好与神奇,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激情。

篇9

关键词:小学生;礼仪习惯;培养措施

我国古代就非常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孔夫子言:“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也曾经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认识水平还很低,若稍加不注意,就有可能养成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习惯。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可或缺。

一、小学生养成文明礼仪习惯的深远意义

1.其是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品德的必要之举

我国自古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有着重视礼仪教育的优良传统。礼仪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必须遵守的,为社会所认可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是人们道德的外在表现。礼仪教育,以教授学生礼仪知识,训练礼仪规范行为,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标。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和准则,礼仪主要体现在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学校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体貌兼得,温文尔雅,彬彬有礼。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久弥新的礼仪道德核心是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2.其是时展的要求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上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更加重视精神上的享受,文明礼仪便是其中之一。一个人的文明礼仪不仅是他个人素质的决定因素,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

二、小学生养成文明礼仪的有效方法

1.让国学走进课堂,让课堂融入国学

将读“经典”与现代礼仪教育相结合,习读《三字经》《弟子规》以及唐诗宋词,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之美妙,“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学校要开设经典诵读礼仪课,让国学走进课堂。在课堂上,教师向学生渗透国学,学习礼仪,让他们熟读乃至背诵一些经典诗文,熟记一些名言警句,在背中求思,思中求进。

2.将经典故事融入小学活动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将经典故事融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枯燥为快乐,有效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比如,组织学生开展讲故事比赛。教师向学生讲述程门立雪、孔融让梨、孟母三迁等经典故事,引导学生在良好的传统文化熏陶下做人、做事。

3.引导小学生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首先,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不文明行为。例如,在校园内、楼梯上乱扔果皮屑,在校园内乱扔食品袋、垃圾棒,甚至有些学生觉得反正有值日生打扫卫生,扔了也没关系;有的学生在走廊上嬉戏追逐打闹,走路的时候推推搡搡;还有一部分学生说脏话、粗话,甚至有个别学生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些都是不文明的行为,从而严格约束自己,不随地吐痰,不讲粗话,不打架斗殴,不乱扔垃圾,不随意践踏草坪,培养责任心。

其次,学校要引导学生着装得体。南开大学校长说过,“面必争,发必理,衣必整,头容正”,小学生的衣服不一定新颖,但应该整洁、大方,符合学生的身份,能体现出小学生蓬勃向上的风采。

最后,引导学生课堂上专心听讲,认真聆听别人的发言。课间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追逐打闹,不大声喧哗,与同学交流用语礼貌;遇见师长,主动问好,碰见来宾,不围观起哄;上下楼梯,靠右行走,不拥挤,要谦让。

我们始终坚持以“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为理论依据,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为决策指导,对小学生实施礼仪教育,使他们在掌握基本礼仪知识的基础上充分理解礼仪的深层含义,让他们能够将礼仪规范融入社会实践中去,使小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地把礼仪规范内化为自身的内在需求,从而提高礼仪修养涵养。因此,对小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至关重要,能够培养出知礼仪、懂礼仪、守礼仪、行礼仪,品行优良的符合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覃永革.小谈文明礼仪教育几点做法[J].亚太教育,2016(26).

篇10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数字化技术 图像数据库

引言

蓝印花布已于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通过研究探讨了基于内容的图像数据库技术以及相关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开发与运用,在利用基于内容的图像数据库技术在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方面实现突破,更加有效地提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效果及保真效果,并为安全和长久地保护与传承该非物质文化遗产迈出探索的一步。

一、应用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地域性强,受众群体小,传播范围小、受众面窄等特点,且多以传统传播方式为主,多数是望“数字化”兴叹![1]例如,南通蓝印花布的主要传承人吴元新教授通过多年的努力,整理收藏明清以来的上万件实物及图片资料以及纹样纸版,并以此出版了《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但是数量巨大的蓝印花布的图案纹样,纹样繁复,内容丰富,利用文本很难准确描述其内容;同时,蓝印花布分布广泛,很多纹样经过长时间保存后破损严重,传统的保护方式给蓝印花布的收集、整理以及传承造成极大地损失。如何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整理、收集、记录及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并利用先进的模式识别、数据库等技术为其建立图像数据库,即是本文所阐述的主要内容。

众所周知,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提高,模式识别、人工智能、数据挖掘以及图像处理等研究领域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促使利用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图像变得十分必要。然而,目前图像数据库的开发与建设方面存在以下不足:1、 针对图像数据的描述不能方便的随意扩展,使其不能满足基于图像数据的科学研究对图像数据描述特征属性多样性的需求;2、 影像图像数据的存储以及编号不能反映图像数据之间的关联性,比如不同时间点或者不同图像采集模式所得到的图像数据之间的关系,不能很好的得到体现;3、图像数据在服务器上的上传和下载过程都在服务器端完成,这种设计增加了服务器端的负担,影响了针对数据仓库的上传、检索和下载速度。

通过对大量蓝印花布图案纹样的分析、研究,针对其特点以及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图像数据库设计需求,提出利用数据库等先进管理理念及信息化、数字化等技术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开发,实现一种新的基于内容的、可扩展、高效存储、可检索的、以颜色信息为主形状信息为辅的蓝印花布图案纹样综合检索数据库系统,从而实现对蓝印花布纹样的保护与传承。该系统不但可以真实地再现蓝印花布的制作及其工艺流程;而且还可以利用数字化后的蓝印花布纹样进行虚拟重组、修改,实现大众的个性化需求,并通过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让蓝印花布及其所携带的文化信息在世界各地流传,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喜爱。

二、南通蓝印花布纹样的数字化

2.1 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技术是一种信息处理技术,即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可以进入计算机的二进制代码的技术。数字化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智能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的基础。[2]

2.1.1 南通蓝印花布纹样的数字化采集

本文以南通蓝印花布的纹样为研究对象,利用数码相机采集其数字化图像,采集后的效果完全能满足实验要求。

2.1.2 南通蓝印花布纹样的数字化预处理

蓝印花布只有蓝白两色,因此,针对南通蓝印花布纹样这个显著特点,对其数字化图像进行相应的预处理,例如灰度化处理,就是采用加权值法与最大值法结合的特点,并经大量试验后确定采用如下公式进行灰度化处理:

鉴于不同蓝印花布藏品其成色、磨损及其它原因,在对其颜色进行数字化时,确定蓝印花布纹样数字化颜色标准为:蓝色RGB值{29,33,70}、白色RGB值{251,255,255}。

2.1.3 南通蓝印花布数字化纹样的提取

图像分割是提取南通蓝印花布数字化纹样的基础。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图像分割方法主要有阈值分割、基于变形模型分割、基于区域生长分割、聚类法分割等等。[1]不同图像对象,其图像分割的分类依据也不同,与之对应的分割算法也完全不同。针对蓝印花布具有明显蓝色颜色优势的特点,通过大量实验,并综合比较上述几个分割算法后,确定了通过加权值将基于阈值的分割算法及基于边缘检测的分割算法相结合来分割蓝印花布纹样的最终解决方案。其效果如图1所示:

三、基于内容的南通蓝印花布纹样数据库的开发与实现

基于内容的数据库不仅能对数据库内容提供增、删、改、查等功能,而且还能实现数据库内容整理、整合等操作。而南通蓝印花布纹样不但内容复杂多样,而且数量众多。因此,如何高效地利用图像数据库对这些海量纹样进行整理、收集,是本文重点阐述的内容。而如何实现南通蓝印花布纹样的识别,则是实现基于内容的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图像数据库的关键。通过分析,确定颜色特征和形状特征能有效区分南通蓝印花布纹样,高效提取这两种特征对于实现基于内容的蓝印花布纹样图像数据库至关重要。

本文在JAVA EE 框架上,利用Opencv机器视觉库与MySql数据库相结合,开发、实现基于内容的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图像数据库。

3.1 JAVA EE框架下OpenCV环境的搭建

实现基于内容的蓝印花布纹样图像检索系统,将JAVA EE框架结构与OpenCV结合,不仅能对数据库的图像数据进行管理,而且还满足处理数据库中的图像信息的要求。另外,JAVA EE的MVC也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用户界面。

3.2 蓝印花布纹样的特征提取

图像特征的提取与表达是CBIR技术的基础和核心技术。最客观的图像信息模型主要是以图像低级特征为主,如颜色、形状、纹理与空间关系等。基于内容的图像视觉信息主要有图像信息的低级特征以及图像内容的语义描述两部分。[3] 本文主要以颜色特征的提取与匹配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图像特征的提取是基于内容图像检索的基础,如何构建反映适当图像内容的特征是进行图像检索的关键技术之一。[4]其中颜色特征因为和图像中所包含的物体或场景十分相关,对图像本身的大小、方向的不敏感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等特征在图像检索中应用成为最为广泛的图像特征之一。[5]大量实验表明,南通蓝印花布图像纹样的数字化研究中采用HSV颜色空间非均匀量化后提取直方图,不但具有效率上的明显优势,还可以明显降低噪声对颜色的影响。[6]

3.3 图像数据库的检索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CBIR是一种利用近似匹配技术实现利用图像可视特征对图像进行检索的技术,其包括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图像理解、人工智能、数据库等多领域的技术成果。[3]其最主要特点是直接以媒体内容为检索信息线索,通过计算机的计算实现对图像内容的分析、特征提取以及索引,并采取某种相似性度量方法对图像库中的图像进行匹配获得查询结果。通过该技术可以有效避免人工描述的主观性,并且大题减少人力物力。[7] 图像特征的有效提取以及高效匹配是CBIR的的实现主要关键技术点。 [7]

利用OpenCV机器视觉库的相关技术,对蓝印花布纹样的数字化图像在四种不同的相似距离下计算出相似度距离并进行比对、分析,研究后确定采用correlation相似距离作为南通蓝印花布颜色直方图相似度计算的标准来实现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图像特征的有效匹配。[8]

3.4基于内容的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图像检索系统结构图

基于内容的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图像检索系统是利用OpenCV机器视觉库及相关技术,对蓝印花布纹样的数字化图像在四种不同的相似距离下计算出相似度距离并进行比对、分析,研究后确定采用correlation相似距离作为南通蓝印花布颜色直方图相似度计算的标准来实现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图像特征的有效匹配。该检索系统架构图如图2所示。系统运行实际效果图如图3所示。

3.5 基于内容的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图像数据库系统架构图

南通蓝印花布纹样不但复杂多样,而且数量众多。有效地对这些海量纹样进行鉴别、整理、管理,是项目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基于内容的数据库不仅能对数据库内容提供增、删、改、查等功能,而且还能实现数据库内容整理、整合等操作。因此,基于内容的数据库系统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通过分析,利用专利《南通蓝印花布识别方法》,并在JAVA EE 框架上,通过Opencv机器视觉库与MySql数据库相结合,开发、实现基于内容的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图像数据库。该数据库系统架构图如图4所示:

3.6 基于内容的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图像数据库的实现

搭建好JAVA EE环境后,将Opencv的java库导入其中,实现JAVA EE与OpenCv的结合,并在系统中完成基于内容的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图像数据库的开发与实现,其效果图如图5所示:

四、结论

在JAVA EE的编程环境下,利用机器视觉库OpenCV及Mysql数据库对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分别进行图像的预处理、分割、相似度计算等一系列实验,并最终确定采用一系列实验结果,成功地开发实现了一种新的基于内容的、可扩展、高效存储、检索的,以颜色信息为主以形状信息为辅的蓝印花布图案纹样综合检索系统及数据库存储系统,实现了从数字化角度对蓝印花布纹样进行保护与传承。

参 考 文 献

[1] 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2]http:///gd/gd_rwhn/gd_gdxc/201508/t20150820_2127996.shtml

[3] 李明俐. 基于颜色与形状特征的图像检索技术研究及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D]. 西北大学.2010:8-32.

[4] 袁杰.基于内容的综合多特征图像检索方法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09:17-33.

[5]翟剑锋.基于多特征的图像检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0:7-11.

[6]于翔.沈美 颜色相似度在南通蓝印花布图像检索中的应用研究 [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型):2014.8 48-52

[7] Yoo H.W.,Jang D.S.,Juang S.H.,etal.Visual 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 via content-based approach [J]. Pattern Recognition,2002,35:749-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