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的主要特征范文
时间:2023-10-27 17:30: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饮食文化的主要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有人说,天下美食数中华,中华美食数广东。此话一点儿也不算夸张。广东美食.素以取材广博、味道鲜美、健康营养、富于创新而享誉海内外。“吃在广东”是广东美食的一个缩影。本文介绍了广东饮食的主要特征,分析了广东饮食文化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以广东饮食文化为依托发展旅游业的建议对策,即真正把广东饮食文化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来开发;加强广东饮食文化的宣传促销,开发生产广东饮食文化商品;建立饮食文化传承、改革、发展的机制。
关键词:
广东;饮食文化;旅游业
在人们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的今天,饮食再也不是果腹这样简单的事情了。它已经上升到了习俗甚至于文化的境界,我们必须对此予以重视。之前物质匮乏的时代,传统思想对此所持的是一种安于贫困,所谓“养我浩然正气”,对饮食不过分讲究的态度。尤其是广大的劳动人民,更没有这种条件和意识对饮食进行深入地研究思考。开风气之先的广东人首先打破了这种传统思维,他们不再认为安贫乐道就是衡量人品格操守的唯一标准。事实上,只要在生活上不奢侈浪费,追求高品位的生活是人们的正当要求。在这方面,广东人是走在全国前列的。
一、广东饮食分类和主要特征
粤菜即广东地方风味菜,是我国著名的菜系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其特有的菜式和韵味,独树一帜。粤菜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它们是广州菜(也称广府菜)、潮州菜(也称潮汕菜)和客家菜(也叫东江菜)。
(一)广东菜
又称广府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古代岭南地区的越人,形成于秦汉至隋唐时代的“汉越融合”,发展于明清时期,既受到中原饮食文化的影响,又融会了西方饮食文化的长处,可谓博采众长。它取料广泛,品种花样繁多,令人眼花缭乱。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几乎瞧上席。广州菜的另一突出特点是,用量精而细,配料多而巧,装饰美而艳,i善于在模仿中创新,品种繁多。它的第三个特点是,注重质和味,口味比较受,力求清中求鲜、淡中求美,而且随季节时令的变化而变化。岭南夏长冬天气偏于炎热,故广东菜夏秋偏重清淡,冬春偏重浓郁。广东菜比较有名的戈有“白云猪手”、“龙虎斗”、“麻皮乳猪”、“八宝冬瓜盅”等,都是饶有地方风味的广州名菜。
(二)潮州菜
起源于潮汕平原地区,涵盖了潮州、汕头、潮阳、揭阳、饶平以及海陆丰等地,还包括其他讲潮汕话的地方。潮州菜得名,与潮州自古以来是历史名镇有关。清代以后,由于汕头的崛起,潮州菜又有了另一个名字——“潮汕菜”,简称潮菜。潮州菜的特点,是善于烹制以蔬果为原料的素菜。对蔬菜果品,粗料细做,清淡鲜美,营养丰富,如护国菜、马蹄泥、厚茹芥菜、糖烧地瓜等,皆为美食家所称道。潮州菜的另一特点是喜摆十二款,上菜次序又喜头、尾甜菜,下半席上成点心。潮州菜之所以享有盛名,不仅在于用料丰富,还在于制作精妙,加工方式依原料特点而多样化,有煎、炒、烹、炸、焖、炖、烤、煸、卤、熏扣、泡、滚、拌等,而且刀工讲究。多样化的制作方式,形成了潮州菜的风昧特色,其特色菜有“清炖乌耳鳗”、“金瓜芋泥”、“甜皱炒肉”、“生炊龙虾”等。
(三)客家菜
又叫做东江菜,它是广东东江地区客家人的特色风味菜肴。客家菜以肉类为主用料,而海鲜品极少,因此东江厨坛有这样的说法:“无鸡不清,无肉不鲜,无鸭不香,无鹅不浓。”它以惠州菜为代表,味道讲求酥软香浓、原汁原味;制法以炖、烧、煲著称,尤以砂锅菜见长,造型古朴,具有古色古香的乡土特色。其特色名菜有盐煽鸡、酿豆腐、爽口牛丸、三杯鸭等。这三个地方菜的风味,既互相关联又各具特色,其中,以广州菜为代表。三个地方菜的风味互相关联又各具特色,形成粤菜选料广博、奇杂、精细,口感讲究、爽脆嫩滑,调味偏重、清鲜镬气,以鲜为最高境界的风味特色。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广州菜、潮州菜、客家菜各领但又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使粤菜得以扬名海内外。为弘扬广东饮食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二、广东饮食文化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广东饮食发展趋势的分析,我们不但可以一览广东人的胸襟,在某些方面也可以看到整个国家今后饮食文化发展的趋势。综合起来看,广东饮食文化透露出这样一些发展趋势:
(一)饮食文化和其他文化融合发展
富有地方特色的饮食和本地的旅游资源相结合,是广东的一大特色。他们将酒店的设置与旅游景点、游玩场所的配套整合工作做得很好。在注重创新的同时也不断重视老字号饭店甚至小吃店的保护工作,树立了比较好的综合发展意识。通过举办美食节等旅游文化项目,吸引来不同地域的游客,认识广东饮食,品尝广东美食,真正做到了综合发展。
(二)用餐快捷化
这是和中西文化不断融合的大背景分不开的。在西方饮食,比如麦当劳、肯德基等西方快餐的冲击下,青年人的文化观念、饮食意识和生活习惯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另外,工业化的大发展也带动了现代快餐的发展,这在经济发达的广东尤为明显。
(三)饮食营养科学化
以广式煲汤为核心,在饮食健康营养方面,广东也走在了潮流的前列,他们把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转变做得非常到位,将食补、食疗、药膳的研究和他们传统的煲汤技术相结合,创造出了多种汤品和技艺。另外,随着饮食卫生状况的进一步严峻,在放心菜和放心肉等市场环节的改善上,也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四)美食情趣化
广东尤其是广州的商业酒店越来越注重自己的气质和精神内涵。其装饰风格不再一味向奢华方向看齐,其格调越来越高雅,环境更贴合普通人的精神需求。在就餐环境、厅堂的装饰、盛装美食的器具、菜品的命名、宴席的菜单设计、乃至服务员的穿着打扮方面都透出一种文化内涵。表现广东当地的风土人情及其蕴涵的风俗文化。在内部装饰方面,他们不但注重物质装修,而且设有舞蹈曲艺、时装表演以及卡拉OK等文化点缀,让食客们在身心愉悦的环境里快乐就餐。这种饮食和文化艺术的结合是开全国风气之先的,让外地游客在一饱口福的同时能够了解到相关的饮食文化。
三、以广东饮食文化为依托发展旅游业
(一)真正把广东饮食文化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来开发
旅游不仅是为了满足观光游览,而是更为渴望通过旅游活动来进行文化上的交流和沟通,感受和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内涵。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投入少,回报率高,且可反复利用,所以要通过提高认识,增强饮食文化作为旅游吸引物的吸引力,把饮食文化摆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位置。广东饮食文化以其特点,旅游产业的开发者,应当以广东饮食为物质载体,体现广东美食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将饮食文化作为专题隆重推出,从而将广东饮食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要深层次地发掘饮食文化资源,把饮食文化当作一种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和促销项目。
(二)加强广东饮食文化的宣传促销,开发生产广东饮食文化商品
把握好旅游饮食消费的潮流和趋势,把更多的广东饮食特色菜、代表菜肴作为重要的土特产和旅游商品进行开发生产,开发饮食文化产品,做成系列化的便于携带的商品,在对外宣传促销中,应把广东饮食文化作为重要内容,注意增加文化的含量,发掘饮食中的食风食俗,发掘饮食背后的饮食文化,拓展旅游市场,旅游饭店、宾馆的饮食应突出文化内涵,将带有广东地域文化色彩的菜肴与具体的旅游活动相结合,通过制作菜肴之原料向游客介绍旅游地区的物产,激发游客购买欲望,提高旅游地区的综合吸引力,提高旅游购物比重,加快饮食文化的传播。
(三)建立饮食文化传承、改革、发展的机制
中国饮食文化旺盛的生命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菜肴的不同表现形式反映旅游,这一点它本身已经具备;二是有吐故纳新、自我进步的特性,合理吸收文化精华,这一点尚须下功夫。为此,饮食文化要在切实促进旅游业兴旺发达、自身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开发出有吸引力的饮食文化产品,实行继承与创新、传统与新潮、保持民族特色与吸收外来精华的结合,建立起开放、变革、自强、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不断繁荣和发展,成为旅游业中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四、结语
饮食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历史的积淀,是文化的载体。道道广东美食,无不体现广东饮食文化的深厚底蕴。作为旅游有机组成部分的“食”,蕴涵着岭南人民特有的生活方式、生存理念和价值观念。因此,品尝广东美食,不应该简单地理解为提供食物,品味到的不仅仅是美食,也是岭南的文化。广东饮食文化应当与广东旅游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传播广东饮食文化,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来品尝广东美食,让更多的人领略广东饮食文化的风彩。
作者:刘永源 单位: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参考文献:
[1]杨丽.试析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学术探索,2001(11).
篇2
文/苏生文
现代营养学诞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西方国家,是工业革命和实验科学的成果之一。借用梁启超的话说,就是“以格致之理,推求养生”。现代营养学诞生不久,很快就与西方的传统饮食文化相融合,成为西方饮食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并通过译书和女子学校教育在中国得到较为广泛的传播,融入到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大合唱中(尽管声音非常微弱)。
在一些人士的眼里,中国之所以贫弱,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认为东方人的体质不如西方,“走在路上,到处碰到黄萝卜色的脸孔,佝偻咳疮的病态”,因此要救国首先要从增强国人的体质入手。而要增强国人的体质,就应该改善国人的饮食结构,增加营养。映蟾认为,“外国人的食物比我们少而简,但是他们的体躯却是比我们高大雄健……外国人并没有特别强健的方法,中国人也并不是生来就又黄又瘦,实在是因为太缺少食物化学的智识以及对于食物不晓得去注意选择、配合、调和而满足我们身体上的要求之故。”章绳以也说:“东亚病夫之名,由来已久,讫今尚未除去,最大原因在食物的营养不讲究。”徐珂说得更加直截了当:“饮食为人生之必要,东方人常食五谷,西方人常食肉类。食五谷者,其身体必逊于食肉类之人。……吾国人苟能与欧美人同一食品,自不患无强盛一日。”吴宪在比较了国人和西人的营养差距后,提出了改善膳食结构、增加动物性营养摄入(特别是多喝以往国人不爱喝的牛奶)的主张。这类“救国方案”虽不免流于琐屑,大有回避社会主要矛盾之嫌,但毕竟作为近代中国诸多救国方案的“另类”而实际存在过。如果说“存在就是合理”的话,这种“另类”的救国方案也自有其合理处。
西门庆家的私房菜 ――鸡尖汤
文/梁军
四娘孙雪娥原是西门府西门庆先妻陈氏大娘的陪房丫头,很年轻,21岁左右。过去的陪房丫头可不简单,那真是“炕上一把剪子,炕下一把铲子”。这种铲子,有的是指地里的庄稼活;有的是指厨房做饭的手艺。对于孙雪娥来讲,说的是后一种――厨艺。
陈氏大娘死了以后,孙雪娥一直在大厨房工作,比较出色。加上模样比较清秀,身材小巧,皮肤又白净。西门庆一高兴也将她收了房,按排行定为四娘,位列潘金莲五娘之上。
雪娥厨艺一流。象西门庆最爱吃烙荷花饼和银鱼汤,都要孙雪娥亲手来做。这银鱼,是一种腌鱼制品,比较难做,可孙雪娥会。除了这些以外,腌咸菜、酸菜、冬储菜等等,这些北方农村常做的一些干菜,孙雪娥也要准备一些的。
篇3
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分不开。同时也受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有人把“菜系”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为:苏、浙菜好比清秀素丽的江南美女;鲁、皖菜犹如古拙朴实的北方健汉;粤、闽菜宛如风流典雅的公子;川、湘菜就像内涵丰富充实、才艺满身的名士。中国“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风韵,其菜肴之特色也各有千秋。为了弘扬中国餐饮文化,让“菜系”的精美菜品走入寻常百姓家,本刊“厨艺坊”将从本期开始,系统介绍各个菜系的起源、特色及菜谱,以飨读者。
鲁菜,又叫山东菜。历史悠久,影响广泛,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鲜咸脆嫩,风味独特,制作精细享誉海内外。古书云:“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
齐鲁大地依山傍海,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为烹饪文化的发展以及山东菜系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早在春秋战国时代齐桓公的宠臣易牙就曾是以“善和五味”而著称的名厨;南北朝时,高阳太守贾思勰在其著作《齐民要术》中,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烹饪术作了较系统的总结,记下了众多名菜做法,反映当时鲁菜发展的高超技艺;唐代段文昌是山东临淄人,穆宗时任宰相,精于饮食,并自编食经五十卷,成为历史掌故;到了宋代,宋都汴梁所称“北食”即鲁菜的别称,已具规模。明清两代,已经自成菜系,从齐鲁而京畿,从关内到关外,影响所及已达黄河流域、东北地带,有着广阔的饮食群众基础。
山东古为齐鲁之邦,地处半岛,三面环海,腹地有丘陵平原,气候适宜,四季分明。海鲜水族、粮油畜牲、蔬菜果品、昆虫野味一应俱全,为烹饪提供了丰盛的物质条件。庖厨烹技全面,巧于用料,注重调味,适应面广。
鲁菜主要由济南和胶东两大风味流派组成。济南风味以咸鲜、嫩脆、原汁原味见长,胶东风味则以清鲜为主要特征。鲁菜的烹调方法以爆、扒、塌、拔丝为特色,其中爆、扒尤为世人称道。爆还分油爆、芫爆、葱爆、水爆等多种方法,充分体现了鲁菜在火上的功夫。正如清代袁枚称:“滚油炮(爆)炒,加料起锅,以极脆为佳,此北人法也。”爆的烹饪方法能有效地保护原料的维生素和蛋白质不受损失,还能保持原料特有的嫩脆质感。健康烹调所推崇的大火、少油、快炒,便是来源于鲁菜的这一做法。
精于制汤、以汤调味是鲁菜的重要特点之一。在缺少调味品的过去,好汤是成就一道好菜的关键。而今,虽然出现了味精、鸡精等各种调味品,鲁菜却仍以肥鸡、肥鸭、猪肘为主料,经沸煮、微煮、“清哨”三个步骤,做成清澈见底、味道鲜美的汤。以汤调味不仅可以使菜肴鲜香味美,还可以将汤中的营养成分带到菜里,提升菜肴的养生作用。
篇4
关键词:社会生活;社会文化;城市化;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城市人是城市的主体,由于受城市自然、经济及人文环境的影响,城市人形成了有别于乡村人的社会特征,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塑造城市性格与城市文明的重要内容。城市规划师综合性、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又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社会学历来关注人们的现实生活,在研究城市规划时,从人文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角度来关心都市人群的生存生活方式。
一、城市社会生活
芝加哥学派将城市的人口特征总结为:人口多、密度高、异质性 ,由此推演出城市生活方式的主要特征。城市生活方式的最大不同就是人际关系的变化——亲密程度降低、交往的非人本性和目的取向而专业化、正式的社会控制、社会距离与竞争、居住隔离等方面都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变化。
1.1天生的异质性
城市人的异质性是人类城市集居形式发展的必然产物 ,也是城市经济与城市文明不断发展的基本动力。
在农村中,家属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关系等社会关系支配一切,人们具有强烈的认同感、情感主义和传统主义。而在城市中,生活的主要特点是“分崩离析,肆无忌惮的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 ,甚至相互对立”。
城市总是以惊人的速度在不停地改变,城市人为了能够生存在这瞬间变化的都市空间里,不惜疲于奔命地追赶城市的步伐。在城市的快速变化中,城市人为了保护自己,唯有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麻木地对待周遭的一切。于是,城市人的疏离之感、冷漠之情便由此而生。
1.2高密度聚居
人口密集无疑是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
城市化不断发展 ,一些城市的人口密度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地步。城市人口的相对集中以及较高的人口密度 ,虽然有利于城市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但是也会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如住宅紧张、活动空间狭小、交通拥挤等。沃思认为 ,城市居民的高密度聚居无疑会给城市居民带来各种影响。高密度聚居带来的另一种心理影响是对差异的容忍。城市居民间空间距离缩小 ,精神距离却扩大 ,这极易导致如犯罪、自杀、精神失常等异端行为和其他行为发生。[1]
二、城市社会文化
人类的智慧带动了城市的发展 ,加速了现代化的进程;而城市则在物质上带给人们一种享受和满足 ,同时也带给人们一份文化上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感。
2.1城市文化的阅读
自人类历史上城市出现以来 ,城市就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聚集方式和生活方式。按照马克思的论述“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城市是人类最新创造的并依赖其发展生存的文化空间。
理解城市文化,不仅城市的建筑雕塑、园林景观是代表城市文化的标志和象征 ,而且城市本身所涵盖的时间和空间也是现代社会的象征系统。结构主义者雅各布森指出:“人类社会中最社会化、最丰富和最迫切的符号系统显然以视觉和听觉为基础”,毫无疑问 ,城市包含了最丰富的现代性视觉和听觉的符号系统。[2]
2.2城市文化——以广州为例
在城市迅猛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 ,人们不仅需要认识到城市的经济、政治意义上的功能 ,更加需要认识到城市的文化意义。就像“食在广州”的说法,足见广州的饮食文化在全国的重要地位。
在广州,早上见面打招呼说的就是“饮咗茶未(喝了茶没有)”,以此作为早安的问候语,可见广州人对饮早茶的偏爱。因此,一直以来,羊城大街小巷的各种茶楼都是广州人款待亲朋好友、合家欢聚的好去处,是一般老百姓泛谈生活、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广州的早茶就是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
文化是深深打在城市上的烙印,久久不会褪色。广州的饮食文化,好象是百年老窖里的古酒,愈久愈香,愈香愈醇,因此,城市文化正日益成为城市竞争中最强有力的品牌。
三、城市社会学与城市规划——以广州为规划对象
世界城市规划的实践和理论已经有了久远的历程,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到雅典、马丘比丘,再到如今的生态城市、城市经营等理念……
3.1传统的广州古城
广州始建于周秦。南越、南汉、南明曾立为都 ,负山带海”的生态环境孕育着广州的文明。近年来在中山四路挖掘的南越王宫殿苑囿遗址 ,足以证明秦汉时广州就是一个古代“山水城市”。唐诗人高适用“海对羊城阔 ,山连象郡高”来赞誉广州壮丽 ,广州
城在历史上一直保持着三山、二湖、六脉、八氵豪、十闸 ,街道与建筑随地形而建 ,形成了自己固有的城市风貌。[3]
然而 , 随着广州经济的发展 ,人口的增加 ,广州已不可能是原始“山水城市”了 ,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重构新的“山水城市”就成了当前我们的历史责任。
3.2广州规划理念
在规划理念上,广州应该在体现“人文关怀”和“城市个性构建”的基础上,坚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3规划内容
1)搞好园林绿化
有绿才有生态平衡,才有鸟语花香的好风光。广州的白云山、芳村、万亩果园等地就是很好氧源。建议在大广州范围内从生态和社会效益出发营造上千个不同等级的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森林公园、主题公园、专业公园、村镇公园、小游园 ……统筹安排、集生产、旅游、观光休闲和文化康乐于一体。在滨水地带不宜多建高层建筑,两岸应以自然景色为主,使人能与水接触,形成城市公共蓝带绿廊空间。
2)美化人居生态环境
按国外先进规划理念 ,旧广州是综合中心城市 ,应控制人口扩增 ,四周可规划发展和新建众多的大小卫星城 ,每一卫星城应定位定性 ,并各具特色 ,其布列下属乡镇 ,相互间用田野、森林、苗圃分开 ,之间用高速便捷的道路网络相联 ,大广州将是一个系列的、有序的、有机的、多层次的群星灿耀的文明生态城。[4]
在房地产开发时,提倡山水庭苑、花园居住区、生态住宅区等新宅小区、团组庭苑的布局,叠山理水,呈现天然情趣。
3)注重城市文化建设
广州是一个外来人口多,生活方式多元化的城市。城市广场和公共设施是体现城市文化的一个标志,可从门牌、路灯、路标、邮箱、垃圾箱到桥梁、公园、道路以及政府、公司、商店、广场的符号、名称、标志均作为规划中城市景观的一部分来设计。
古村落和城中村作为广州传统历史文化古迹,不宜全数消灭。老城以保护为主,在改造中实施现代化,减少人口负担,转化成商业区和旅游区。历史建筑群、古文化街区、风景名胜区要重点保护,合理利用。
3.4规划目标
建设生态城市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是关系到将来广州生存与发展的长远大计。把环境保护放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增加绿地面积,遵照“以人为本,崇尚自然”的原则,把环境建设作为一项可持续发展战略来抓,并把“生态广州”和“文化广州”作为自己城市建设的目标,提升全民的居住环境质量。
五、结束语
城市社会学研究从理论出发,结合我国的社会现实,具体而深入的研究城市社会问题。我们应当放宽对社会学的视野、要在为城市服务的同时,努力发展城市社会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吸收国外先进的规划理念,结合本国实际,解放思想,创建中国的城市社会学。
参考文献:
[1] 张宝义.城市人的社会特性——源自城市社会学的理解和认识[J].广西社会科学,2008,(159):161——165.
[2] 彭爌.城市文化研究与城市社会学的想象力[J].南京社会科学,2006,(3):110——114.
篇5
基于上述的理论思考,在时代迁移、社会变革、产业升级、饮食转型、竞争加剧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必将成为餐饮业的中心议题。下面就中国餐饮业的创新必然、创新原则、创新体系和创新对策四方面加以探讨。
一、中国餐饮业的创新必然
从以下四个方面讨论餐饮业创新的历史必然性:
(一)社会变革需要创新:由“工业经济”“知识经济”。这可从两方面说明:
一是,知识经济将引发全社会的重大变革。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了狩猎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从21世纪开始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其中,特别是18世纪的工业革命和20世纪中叶的技术革命,分别使人类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逐步地解放出来。高新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包括餐饮业在内的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并将引起社会价值观念、产业结构、分配理论、管理科学、营销策略、资本构成、饮食方式、生活节奏等一系列的深刻而全面的变革。这就要求餐饮业要不断改变其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传统东西而加以创新。
二是,知识经济是一种创新型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一些高新技术在餐饮业的采购、贮存、加工、销售、管理、市场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由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空前激烈,市场的推动作用和调节作用明显上升。基于上述的内外两种原因,将会推动餐饮业更快的发展。创新是餐饮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动力。“守业必衰,创新必兴”是时代的逻辑。惟有全面创新才是中国餐饮业的惟一选择和必经之路。
(二)行业提升需创新:由“服务业”“服务产业”
社会,是由各行各业组成的有机整体。每一行业的社会地位是由它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和肩负的社会责任大小来决定。餐饮业是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分工的深入,逐步发展起来的。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时代,餐饮业只为社会少数人服务,是附属社会的服务业。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分工也进一步细化,表现在人们饮食上,社会上的许多企事业单位实行饮食服务社会化;家庭饮食也日益更多地依赖社会供给。这样一来,将逐步形成饮食生产由社会的基本结构单位分离出来,实行专业化生产,形成饮食产业(饮食产业是从原料的生产和初步加工、供销渠道、营养研究、销售供应,合成为配套运转的集团或企业),饮食生产的社会化将主要由餐饮业来担任。饮食社会化也要靠饮食产业化来实现。餐饮业由“服务业”向“服务产业”的转化,是历史性的、产业性的升级。这一重大的变革和产业升级,向餐饮业提出许多新的要求,要求餐饮业要进行一系列的创新。
(三)饮食转型需要创新:由“生存型饮食”“健康型饮食”
人们对饮食的需求,是一个层次性的、递进的需求体系。在消费水平或生活水平较低阶段,即解决温饱时期,人们的饮食需求主要体现在数量和感性方面,即以热能为中心的生存型方面;在消费水平或生活水平较高阶段,即解决小康时期,人们的饮食需求,主要体现在内在质量方面,即以营养为中心的健康型饮食。
这种由数量到质量;由感性到理性;由盲目到自觉;由生存型饮食到健康型饮食的转变,是饮食历史和饮食文化发展的飞跃,是历史性的进步,是继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16世纪、18世纪、20世纪中叶饮食革命之后的又一次饮食革命。这次饮食革命的深度和广度超越已往任何一次革命。因为这次革命使人们对饮食的作用和价值的认识更理性化,不仅注意饮食与健康的关系,而且还注意饮食与社会、自然的关系,更加注意饮食的安全性、科学性、经济性。面对这场饮食转型的深刻革命,对传统式的中国餐饮业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更具有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
(四)餐饮发展需要创新:由“传统餐饮”“现代餐饮”
餐饮业同其他事物一样,向前发展是不依人们意识为转移的定势。由以手工操作、单店经营、经验式管理等为主要特征的传统餐饮,向以手工机械生产、连续经营、科学化管理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餐饮的转化,是中国餐饮发展的根本方向和基本形态。
传统餐饮主要是在长期的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尽管经过现代社会的渗透和改造,但其思想观念的保守性、生产方式的作坊性、企业规模的狭小性、经营管理的经验性、产品质量的表层性、人才培养的师徒性等等,无不是自然经济的历史印迹。这些劣根都是与现代餐饮的生产要素智能化、资产投入无形化、餐饮市场国际化、企业决策知识化、生产组织集团化、经济发展持续化等各项要求相悖不一。因此,餐饮创新是传统餐饮向现代餐饮发展的必然举措和客观要求。
二、中国餐饮业的创新原则
创新,是对旧事物的否定,是对新事物的创造,是对现有东西的超越。无论是否定、创造和超越,都不是任意的、随机的、主观的,而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原则是人们行为的标准和不可逾越的规范。
概括起来,中国餐饮业的创新要遵循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和独特性四项原则。
(一)餐饮创新的科学性原则
所谓创新的科学性原则,是指创新应当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而不能违背科学规律。因为,创新是以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为基础,是人们对自然和社会运动规律的更深入的把握和能动的作用。因此,科学性应成为创造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同样,中国餐饮的创新,无论是餐饮产品创新、餐饮管理创新,还是餐饮市场创新,都必须相应遵循各自学科的基本原理或基本规律,否则,违反客观规律的“创新”是盲目之举。
(二)餐饮创新的先进性原则
所谓创新的先进性原则,是指创新不仅要反映时代意识和满足时代要求,而且要具有超前性、先进性。因为创新是一种对传统认识的超越,是对旧事物的否定,是对新事物的创造。创新的目的,是推进餐饮业的前进、发展。只有先进的东西,才有创新价值。因此,先进性应成为餐饮创新另一基本原则。那些反映旧意识的企业文化“创新”、企业经营创新、饮食菜点创新等,都不是真正意识上的创新,最多算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运作策略而已。
(三)餐饮创新的适用性原则
所谓创新的适用性原则,是指餐饮创新的成果,不论是物质成果还是精神成果,都必须具备有适用性、可应用性。创新的适用性表现两个方面:一是,创新要为消费者所接受;二是,创新要为餐饮企业所接受。因为,餐饮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满意市场供需双方即买卖双方的各自需求。因此,适用性应成为餐饮创新又一个基本原则。
缺乏适用性的创新,是背离创新宗旨或创造原则的无用“创新”。如有的菜肴创新名称,消费者听起来或看起来不知何物;有的在烹饪大赛中荣获金奖、银奖的创新菜点,好看不好吃或好吃不卫生而被消费者拒绝;有的工序繁杂,工时过长或原料浪费过多,成本增加而被企业拒绝经营,造成获奖产品不上桌,“金奖”不赚钱,银奖“不收银”的现象。这些无为“创新”应当加以避免。
(四)餐饮创新的独特性原则
篇6
1.培养目标针对性不强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两高”人才,即“高素质”、“高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人才,要有突出的“创新能力”。然而,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存在许多不足,缺乏科学定位;缺乏对区域经济的思考、培养目标雷同化;缺乏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缺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缺乏宣传力度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主动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形象的传播。
2.师资结构缺少专业性、实践性
近些年,一些高等院校餐饮相关专业的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有力地支撑了高职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但同时也暴露出专业性不强,有些教师缺乏对餐饮具体业务的了解,教学能力虽强,但缺少实践经验;有些教师实际经验丰富,但缺少理论教学能力。由于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专业课教师数量出现明显的不足,缺乏能把握餐饮业态变化的研究型人才,严重影响了办学质量。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到以提高质量、强化特色、突出服务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高职教师队伍建设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专任教师在发展规模、学历结构、“双师”结构、教师培训等方面应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餐饮高等职业教育中,无论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都很陈旧、单一。理论教学基本上以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形式,每班50人左右,以教师讲授书本知识为主;实践教学基本上是进行基本的单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和实习实践训练。训练过程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练习,最后教师总结打分。实习过程学生基本上是一线劳动者,或学生自己找单位实习。单一的教学模式绝不能培养出更多的个性化强、创新素质高的高级餐饮人才。
4.缺乏有效的教学激励机制
由于社会对餐饮人才需求的增加,使得一些高校相关专业的招生数量增加幅度较快,一些教师基本成了简单的教书先生,整天忙于授课,缺乏对地区餐饮业实际发展状况的研究和提高业务水平的具体活动,更没有很好的机制来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甚至教师参加专业教学改革工作后,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加被封杀。
二、深化餐饮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思路
我国的餐饮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培养出既懂得经济发展规律、企业科学管理理论,又具有丰富的饮食文化内涵以及餐饮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级餐饮人才确实是一个课题。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经济全球化的意识,在研究餐饮业态变化过程中,注重西餐对中国餐饮业的冲击和影响,尤其是对中国饮食文化的渗透作用。我们必须树立教育与企业协同发展的理念,探索餐饮高等教育与餐饮企业协同发展的机制。
1.建立一支研究经营型专业团队
教育的实践表明,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好教育的关键是有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对于餐饮高等教育也不例外。目前餐饮教育与餐饮经营的实践显示,高校的教师真正与餐饮企业融合的难度较大。能够胜任高校餐饮教学工作的老师,又不可能经常在餐饮企业中研究餐饮经营问题,参与餐饮企业经营工作,久而久之,就不能把握餐饮业态的变化,理论研究和教学内容就会滞后。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建立由专业教师、企业经理或餐饮高技能工作者、学生共同组成的教学研究型餐饮团队,共同完成餐饮的经营管理和教学任务,研究餐饮企业的发展趋势,充分体现各自工作岗位上的角色价值。
2.加强建设与职业培养目标相一致的教育实训基地
目前,许多高等职业学校都有相应的单项技能或综合技能实训模拟室,但多数院校没有自己的经营型实习饭店或宾馆。这对于能培养出“既能把握餐饮业态变化,又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的餐饮管理人才”是困难的。与旺盛的人才需求相比,加快餐饮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是当前提高餐饮职业教育质量的突破口,因此,国家和地方以及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应集中优质产业资源,坚持服务大局的意识理念,加快建设一批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对于基地建设规范、质量好,示范、辐射功能显著的专业性实训基地,地方政府应给予资金方面的连续资助,对提升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先导性的作用。对于建设不规范、专业性差、共享作用不显著、辐射功能差、运行机制不健全的区域综合性实训中心,将进行动态淘汰。
3.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校企合作机制的研究
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尽快改革传统的培养模式,构建能力本位的专业课程方案,建立实质性的校企合作机制,形成学校教学与企业发展的互动良性循环体系。一是结合高等教育的素质要求,改革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以专题讲座形式,尽量让更多学生一起上课;还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教学,打破死板的填鸭式教学。实践课以10人左右为小组授课,搞好单项综合技能训练,本着从行业经营的实际出发,进行有针对性培训,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餐饮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理论及实践内容。
二是学校要为专业课教师的培训与实践创造良好的条件,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可以结合地方餐饮的情况,尽可能多地与餐饮企业联系,促进产学研团队的建设;要有计划地、尽快地改变专业老师只忙于授课而不注重科研的局面,使教学质量的提高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效益增加结合起来。
三是强化学生掌握餐饮行业研究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在研究型餐饮教学团队的工作中,一方面要结合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要求,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学生掌握研究餐饮业态变化方法的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鼓励学生研究中国的餐饮企业如何参与国际竞争,如何形成品牌形象,永远以餐饮业的繁荣发展为己任。
4.开展对外交流,走国际化发展道路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道路。餐饮高等职业教育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办学模式和理念,结合本土的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改革。目前,我们所共知的瑞士酒店管理专业扩展国际教育市场的趋势越来越显著,我们的高职教育专业将面临国际教育市场的竞争,因此我们要走出去,通过国际交流合作,增强参与国际教育市场的竞争能力;同时要加强与国际同类院校的联合,引进优质的教育资源,借鉴国外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更新和完善现有的课程体系,提高在校教师的师资水平;积极开展学生海外实习市场和交流,以此拓展毕业生的海外就业渠道。
三、结语
篇7
20世纪90年代,客家文化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客家研究热”直接推动了客家文化旅游发展,客家文化旅游开始兴起。进入21世纪,在“文化旅游热”背景下,客家文化旅游热开始形成,客家文化旅游蓬勃发展。总体上客家文化旅游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资源开发以物质文化资源为主、旅游产品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旅游市场以近域客源市场为主是客家文化旅游的主要特征[11,14],客家文化旅游开发中大资源与小产品、大市场与小区位、大文化与小景观、大形象与小品牌的“四大四小”表现较为突出。粤闽赣边区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是客家民系形成的客家大本营。以“客家三州”赣州、汀州、梅州为核心的客家大本营是客家文化中心,赋存丰富的客家文化景观和客家民俗风情,为客家文化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是客家文化旅游的核心旅游目的地。
2客家文化旅游的游客满意度分析
2.1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以梅州市为研究区域、以客家文化旅游为对象、以问卷调查方式测评梅州市客家文化旅游的游客满意度,探寻客家文化旅游游客满意度的显著影响因子。梅州市是客家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和向外传播核心区,被誉为“世界客都”,是客家文化旅游的经典旅游目的地。选择梅州市为客家文化旅游游客满意度研究区域具有典型代表性。由于影响游客满意因素的复杂性,游客满意度测评涉及多维度指标体系和测评模型。其量化测评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灰色系统关联分析法、神经网络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测评模型主要有期望差异模型(EDT)、服务质量模型(SERVQUAL)、服务绩效模型(SERVPERF)、满意度指数(ACSI)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3,5,15~17]。本文采取广泛使用的李克特5级量表法,建立评价集V=[非常满意,满意,一般,较不满意,很不满意],对应的测量标度向量H=[5,4,3,2,1],作为评价集的相应分值,获得被访游客对测评对象的主观态度。根据调查目的,综合考虑客家文化旅游的影响因素,构建侧重于客家文化旅游的游客满意度测评的9维度39因子评价指标体系(表1)。问卷设计内容包括:(1)受访者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包括客源地、年龄、性别、职业、学历、收入等。(2)旅游期望与实际感知的总体满意度和单项满意度评价。(3)满意度相关影响因子:包括出游次数、出游方式、出游动机、旅游地形象等。(4)满意度的行为结果:忠诚度。
2.2调查过程与分析方法
样本调查在2012年5月至2012年7月完成,选择包含了黄金周、双休日和工作日的时间进行调查。在梅州主要景区、酒店、特产店对旅游者展开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调查采用调查人员直接对游客进行“一对一”随机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法,协助游客填写问卷并及时回收问卷,保证了信息的客观有效性。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共获得有效问卷289份,有效率达96.3%。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9.0对问卷调查的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本次调查的Alpha,即可靠性系数(a)=0.944,且各评价因子的Alpha信度系数均大于0.800,问卷调查资料的可靠性(信度)高。
2.3游客满意度结果分析
(1)总体满意度通过统计分析,评价总目标值为3.78,说明游客对客家文化旅游的总体满意度没有达到满意水平。且与其它类型文化旅游满意度相比,客家文化旅游的总体满意度偏低。(2)评价维度满意度各评价维度指标满意度均值与李克特量表中5级满意度的赋值相比可看出(图1),除旅游环境和客家文化特色维度指标达到满意外,旅游景区、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交通、旅游购物、旅游娱乐、旅游服务与管理7个维度指标均未达到满意水平。图1各评价维度满意度Fig.1Thevaluedimensionsatisfaction(3)评价因子满意度评价因子层39项指标中,仅1/4项指标达到满意水平,其中最满意的三项评价因子是空气质量、客家民俗和游览环境;最不满意的三项评价因子是娱乐特色、商品价格和商品类型与特色。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探明不同人口学特征和不同旅游行为特征的人群在总体满意度上的差异情况。不同游客群体满意度差别程度用P值判断,P>0.05时,表示比较差异不显著;0.01<P<0.05时,表示差异显著;P<0.01时,表示差异极其显著。统计分析表明:不同客源地的游客满意度差异极其显著,其他不同游客群体满意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差异不显著(表2)。具体特征是:省内游客满意度最大,其次是境外游客满意度,省外游客满意度最低;来梅州2次以上游客的满意度高于初次游游客;不同出游方式的游客中,自驾游游客满意度最高;以探亲访友为动机的游客满意度高于以其他为动机的游客满意度;男性游客的满意度几乎等于女性游客满意度;年龄越大游客越满意越高。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各评价指标对总体满意度的影响程度。统计分析发现:游客满意度与景区特色与形象、资源数量与规模、游览环境、餐饮特色、交通舒适性、娱乐特色、商品类型与特色、游程安排、服务质量监管、气候舒适度、水体质量、空气质量、居民态度、客家民居建筑和客家民俗等15项评价指标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大于0.7,且各相关系数概率值均接近0,表明游客满意度与上述各评价指标之间存在高度显著的相关性(表3)。
3基于游客满意度的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结果表明,客家文化旅游游客总体满意度没有达到满意水平,不同游客群体满意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存在满意度显著影响因子。客家文化旅游存在形象模糊、市场狭小、产品单一、特色不足以及服务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增进游客对客家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丰富客家文化旅游产品、增强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优化旅游环境是提高客家文化旅游游客满意度的有效途径。客家文化旅游开发应着力于提升客家文化旅游的形象价值、产品价值、环境价值和服务价值。
3.1实施形象策略提升客家文化旅游形象价值
(1)强化形象主题,培育客家文化旅游品牌形象。旅游形象是激发旅游动机、提高游客期望、提升感知质量的重要因子[3,18,19]。概念泛化、视觉雷同、形象主题模糊、文化内涵缺失是客家文化旅游形象弱化的主要问题,同质竞争是客家文化旅游形象弱化的主要原因,应强化客家文化旅游形象主题。包括突出“客家文化”大主题、强化客家文化旅游的总体形象,在客家文化旅游总体形象下,根据粤闽赣客家地区“千里客家文化长廊”的文化差异和特征,进行客家文化各亚区的旅游形象定位,凸显各亚区的旅游形象主题,形成鲜明的客家文化旅游形象,通过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将粤闽赣客家地区客家文化旅游主题和宣传口号统一于客家文化旅游总体形象,共同培育客家文化旅游品牌形象。(2)加强旅游宣传与形象传播,提升客家文化旅游品牌形象。旅游宣传与形象传播是旅游形象形成的重要途径,也是对游客期望进行管理、使游客期望与实际感知保持一致、提高游客满意度的重要手段。确定鲜明而统一的客家文化旅游形象标识,对客家文化旅游进行客观准确的形象宣传,有利于客家文化旅游市场形象和口碑效应的形成。积极扩宽形象传播途径,借助电影、电视、广播、报刊、音乐、网络等大众文化和新兴媒介,大力宣传客家文化旅游,有利于促进客家文化旅游形象传播、提升客家文化旅游品牌形象。
3.2实施市场策略扩大客家文化旅游市场
(1)开拓非客家人客源市场,扩展客家文化旅游中长距离客源市场。客源市场狭小、人气指数不高是客家文化旅游的“小市场”特征表现。客家文化旅游的现状客源仍局限于“客家人”这个“自家人”市场和500km范围内的近域非客家人市场,客家文化旅游需要开拓更广的旅游市场。应注重中长距离非客家人市场的开拓,加强客家文化旅游在非客家人客源市场的宣传,采取各种旅游推介会让非客家人了解客家文化,增强客家文化旅游对中长距离非客家人的旅游吸引力。(2)创新旅游营销模式,扩宽客家文化旅游营销渠道,积极开展文化营销、网络营销、价格营销。以客家文化为“卖点”开展文化营销,满足游客对客家文化旅游的文化需求:对同质文化的追寻记忆和延续继承,或对异质文化的观摩学习和体验经历。利用现代新媒体开展旅游网络营销,通过客家文化的数字化和可视化表达,开发客家文化旅游的影视产品、动漫产品,提高客家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采取灵活的价格策略开展价格营销,降低旅游产品的直观价格,吸引不同的分众市场。
3.3实施产品策略提高客家文化旅游产品与服务价值
(1)深化产品开发,丰富客家文化旅游产品。浅层次粗放开发、观光产品为主、旅游产品单一是客家文化旅游的“小产品”特征表现。应遵循旅游产品开发规律、尊重旅游消费需求[8,20],重视客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重视客家非物质文化旅游开发,在加强民居建筑文化、饮食文化等客家物质文化旅游开发的同时,重视民俗风情、文化艺术等客家非物质文化旅游开发;重视客家文化旅游体验产品和娱乐产品开发,实现客家文化旅游产品由观光旅游产品向休闲体验产品的转型升级,积极探索旅游业与休闲娱乐、文化创意产业、动漫产业的融合,解决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表达难点,创新开发客家文化休闲体验旅游产品,以增强客家文化旅游产品的参与性和体验感受;重视旅游商品开发,加大旅游商品开发的政策、资金、技术扶持,开发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促进旅游购物。(2)强化特色与精品意识,提升客家文化旅游产品质量。以客家最具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旅游资源为基础,开发客家文化特色旅游产品(特色旅游线路、特色景区、特色商品),彰显特色,提高客家文化旅游价值和品质,增加客家文化旅游吸引力。实施旅游精品战略,挖掘客家文化内涵、展示客家文化精髓、铸造文客家文化旅游精品、提高客家文化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从而提升客家文化旅游产品价值。
3.4实施环境策略以提升客家文化旅游环境价值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客家文化旅游环境。客家地区属于旅游非优区,普遍存在“最后一公里”的交通瓶颈,旅游环境有待提升。应加大资本投入,完善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旅游设施,完善交通设施,提高客家文化旅游交通通达性。通过提升市场环境、卫生环境、治安环境来营造客家文化旅游整体“大环境”,完善客家文化旅游社会文化环境。通过加大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旅游公共服务的品质。(2)加强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保护、提升客家文化旅游环境品质。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客家文化是客家文化旅游的资源本底,也是客家文化旅游发展的背景环境和文化环境,应注重客家文化旅游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保护,加强文化环境的保护与开发,协调山水生态资源旅游开发与客家文化旅游发展的关系,树立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理念,尊重文化生态,以文化生态的方式科学展示客家文化,发展客家文化生态旅游。采取法律保护、制度保护、申遗保护、开发保护等多种形式的保护措施,加强客家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开发。
3.5实施管理策略提高客家文化旅游服务价值
篇8
关键词:民族概况;音乐特征;常用乐器;音乐风格的区别
中图分类号:J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8-0119-03
布朗族是中国大西南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土著民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昌宁县,西双版纳、临沧等州市的山区、半山区也散居着一部分布朗族同胞。布朗族人口较少,属我国特少民族之一,无文字,习汉文,有着丰富的口头文化,至今仍保留着独具特色的女性服饰、语言、生活习俗;音乐文化丰富多彩,是我国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其音乐艺术是中华民族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认识和研究布朗族音乐艺术,对弘扬民族文化,继承民族优秀传统、充实和丰富现代文明有着重要意义。
一、民族概况
云南省昌宁县境内的布朗族主要分布在卡斯镇卡斯村的双龙社、二沟社、应柏社小窝铺社;新谷村的谷报社、中寨社;邑林村的下寨社;更嘎乡西米村的白草林、大岩小等山区、半山区,2003年以前,总人口1514人,占全县人口的0.44%,占全县少数民族人口的4%。
布朗族是古代“百濮”、“濮满”、“濮蛮”自称“本人”其含义为“本地人”,是昌宁县的土著民族。解放后称为“本族”。不过由于布朗族的迁徙来源存在着多向性和民族成分的复杂性这一事实,昌宁县布朗族的确切来源目前尚无公认的权威定论。
为了对布朗族的前夕来源的多向性和民族成分的复杂性以及现存的风俗习惯、音乐风格有进一步的认识,从一些文献记载中可以寻求有益的帮助。
据本县卡斯镇新谷村山林中一片本人墓地里发现的题为《阿公碑文原序》的石刻首段就说:公原籍辽东人氏,宋末时公保机……越数年。兴元灭金,划绝宗代,不愿遭逢变世,保机后裔四处奔走,遥遥而迁,有公之先祖移居顺宁而觅食。赵元数代及元末,并明太祖兴,国号洪武然稽古至今。
鉴于上述记载和对一些老人的调查,县境内布朗族是“百濮”,是明代万历年间从大理途径顺宁(今凤庆)再入县境居住的濮人和契丹人的后裔的融合体的“本人”。
布朗族多居山区、半山区,背靠青山,寨子有梯田梯地,旧时多为草屋,有正房、侧有厢房,前有上楼下厩的面房,客厅设在厢房或面房,客厅内有地火塘。近年,草房已不复存在,多为砖木结构瓦房或水泥平顶房。布朗族饮食文化与汉人无异,由于居住山区的原因,除大米以外,荞、麦、玉米皆为主食。
布朗族服饰除部分妇女还保留“本人”服饰的特征之外,男式服装均已汉化。昌宁布朗族没有本民族的特殊节日,由于与汉族杂居,同汉族一样过春节、清明节、端阳节、七月半节、八月十五团圆节。丧葬文化与汉族基本相同。
二、布朗族音乐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一)布朗族音乐的基本类型
1、山歌
山歌源于田间山野,内容以爱情居多,其腔调圆润、委婉、明亮、清晰,具有特殊的颤音、滑音、半音,无明显的旋律线,长音自由延长,无节拍。腔调长短由表达的内容决定,随意加减乐句。爱情山歌多山隔山对唱,男声均以高调的假声唱出,句子间多有衬腔,腔调随唱词的多少自由发挥。对唱开腔之前,男方先要打出清亮的手指哨,然后呼喊对方:“欧…怀怀!欧…怀怀!”如果对方回音:“欧怀、欧怀、欧…怀怀!”男方再作第二次呼喊,女方再作答腔,随后便正式对唱。如图1:
布朗山歌高亢嘹亮,腔调变化无穷,具有典型的地方民族特色。采录者单凭耳听手写,很难找到明显的节奏和准确的音高。
2、小调
小调的内容以歌唱爱情和生产劳动为主,曲调抒情优美,旋律流畅,结构归整,易于上口。小调一曲多唱,见景填词,唱词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借喻恰当,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如图2:
此类爱情小调可用于即兴编词的男女对唱,也可用语休闲吟唱。尤其要提到的是“郎不抬手妹不来”一句,唱出了布朗族女性的自尊、自爱、自重、矜持,唱出女性的朴实本分和对爱情稳重的态度,绝无轻佻放荡之嫌。这是生活中女性美德在小调中的体现。
布朗族小调在布朗族生活的全部喜怒哀乐中无处不在,百愁千喜无不在歌声中表现出来,是布朗族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布朗族小调具有旋律通俗流畅、节奏明快跳跃的特点,附点音符显得轻松活泼,自由欢快,富有动力。由于具有这些特点,多数小调均可用于打歌之中。这就是民间艺术的随意性和严谨性紧密结合的魅力所在。
3、“吹打”
“吹打”是布朗族音乐的另一个特色,唢呐为主要吹奏乐器。其内容丰富有趣,调子名目繁多,有用于喜事的“迎客调”、“侯客调”、“欢乐调”、“采茶调”、“叫客调”“布谷调”等。值得一提的是布朗族“吹打”中的迎娶“吹打”。迎娶“吹打”贯穿了整个布朗族的婚庆过程。迎亲队伍由新郎、伴郎、伴娘和月老夫妇及乐人们组成。乐人们在整个婚礼过程中吹奏不同的调,迎娶时吹奏“迎新调”,从新娘家出来吹奏“出门调”,路途中吹奏“过山调”,进男方家则吹奏“进门调”。熟知调子的人一听就知道是婚礼的进程。而除了用于婚庆喜事的吹打调子外,还有用于丧事的“耍龙调”、“掩盖调”、“哭娘调”、“进坑调”、“山林调”等,无论是前者的喜事吹打调,或是后者的丧事吹打调,各个调子都有其具体的内容。喜事吹“三起三落”,丧事吹“两起两落”。
4、哭嫁歌
新娘在离家的时候,按照习俗要以“哭”的方式诉说离开生养自己的家庭时的哀伤,以及对父母与兄弟姐妹的不舍之情,“哭别”从出嫁头一天就开始了,新娘要与姐妹、好朋友、亲戚、长辈们依次哭别,最后是母亲与即将出嫁的女儿相拥哭诉,在哭诉过程中,母亲还会对婚后女儿应该注意的事宜作最后的叮嘱,边哭边诉说,情真意切,表现出儿女对家庭的依依不舍,以及长辈对女儿的细心关爱。新娘出门时要用一面圆镜挂在胸前,照出自己的真心实意,有人打着遮阳伞,扶至大门口,新娘在礼炮声、以及乐人们吹奏的阵阵响声中哭着出门,这就是布朗族的“哭嫁”。哭嫁的内容十分丰富,有“隔娘调”、“隔女调”、“哭哥嫂”、“哭姐妹”、“骂媒人”、“哭出门”等等,而惆怅悲凄的“隔娘调”不仅表达了出嫁姑娘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又会使人感觉亲人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情景,甚至使人望情而泣。
5、打歌
就云南而言,凡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山寨、村落,都有打歌或不称为“打歌”而实际属于“打歌”的民间歌舞形式存在。在部分山区汉族群众中,也有节庆打歌的习俗。在那欢歌笑语不绝耳,舞影婆娑目不暇接的打歌场上,人不分高低贵贱,男女老幼、主人宾客,被这种大众自己创造的艺术形式紧紧联系在一起,折射出一种团结祥和、自尊自信的生活和民族性格,体现出古老纯朴的民族感情。“打歌”是布朗族较为隆重的、欢庆新婚、节庆的晚间传统习俗活动。布朗族打歌自然也是群众十分喜爱的文化活动,男女老少皆宜。
这显然是一曲用于打歌场合的调子,不唱爱情不唱劳动,专门表现一种无拘无束的喜悦之情。阿哥阿妹来打歌/男女老少来唱调/火塘架起箐干栗/火焰雄雄火焰高。背着娃娃来打歌/扯开嗓子来唱调/唱得今年好收成/唱的日子天天好。除此类,还可以编上欢迎宾客之类的唱词。
走进布朗山,投身美丽的青山绿水怀抱的时候,首先品尝到的是一席民族歌舞的盛宴,这是布朗人宴请宾客的最高礼遇。热情好客的布朗、开朗大方的布朗,从整套欢快多变的打歌之中得到了娱乐健身、休闲消遣的最大收获。“阉鸡摆尾”的飘逸,“小翻身”的灵敏,“穿花歌”默契,“倒折歌”的矫健,“跺脚歌”的坚实,还有那婀娜多姿的“三道弯弯四道弯”等等,布朗人健康富美的心态和强健有力的体魄无不尽现其中。
由于布朗族崇善传统道德,恪守伦理规范,接人待物礼仪严谨,即使在尽情欢乐的打歌场上,自然也有一些禁忌。如,不同辈的人不能同场打歌,甚至同宗同族近亲的人不能同入歌场。以免有伤风败俗之嫌。至于外村外寨,异族异姓,则不管男女老幼,可无拘无束尽情欢歌。
喜事“打歌”是很普遍的,红白喜事、讨亲嫁娶、起房盖屋、上梁入宅都兴打歌。这种打歌活动是由主人邀请歌头(主要是乐器演奏者),宾客自由参与的活动。嫁出去的姑娘请着打歌队回娘家祝贺的情况,以显示其身份和对贺喜的庄重。父死母丧,“入土为安”视为喜事。特别是三天作斋,青来乐手吹完三天芦笙调,做完所有斋事手续之后,继而组织打歌,一是表示对死者“升天”的祝贺;二是表示子女对父母尽忠尽孝,视为“上忠”;三是对前来助阵帮忙的领居亲友表示招待和谢意。喜事打歌还有一个共同适用的,不容忽视的作用:山区居家,山宽人稀,亲朋前来作客,一般很难当天返回,然而主人又无法安排众多宾客住宿,只好组织打歌,通宵达旦以解决住宿困难。
布朗族打歌曲目繁多,至今尚不见有人对曲目作出过精确的统计。举例以作参考。打歌调取名有多种情况,一是根据动作特点命名,如:“大翻身”、“小翻身”、“穿花歌”、“跺脚歌”等等;一种是以唱词命名,如:“阿老妹、来打歌”、“麻布围腰甩飘带”等等。由于唱词可以即兴发挥,所以一个调子可以有多种称谓。不过,不管如何同调异名,调动和动作一定是统一的,要变换动作必须变化曲调。“打歌”套路很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打歌”逐渐形成群众性和经常性,成了口授民族历史,身传歌舞知识以及男女谈情说爱选择配偶的最好方式。
(二)布朗族常用乐器
布朗族一般使用的乐器为葫芦笙、竹笛、小三弦、唢呐、大号、象脚鼓、钹。而昌宁县的布朗族只使用四件乐器,即葫芦笙、竹笛、小三弦、唢呐。主要使用葫芦笙、竹笛、小三弦这三件乐器,而这三件乐器都是自制乐器,竹笛与汉族相同,葫芦笙为五音笙,与昌宁县傈僳族的葫芦笙相同。小三弦琴体用一整木凿成,琴筒直径一般为10-12厘米,琴身长约60厘米,用猴皮蒙面,琴马用锡块捶打而成,山口处镶有坚硬的麂子骨头,用钢线作弦,琴筒背面镶着雕花音窗。除打歌时使用的伴奏乐器外,吹奏木叶也是布朗族休闲娱乐时的普遍爱好。
(三)布朗族音乐的特征
小三弦配合竹笛、葫芦笙弹奏旋律骨干音。奇怪的是,三件乐器调性不同,好似各吹各打,若即若离。总有人提议把三件乐器的音高校准,但乐手们却不乐意,认为这样才好听。由于惯用的三件乐器在调高的选择上的随意性,曲调和声显得特殊奇妙似无章法,特别是再配上无调性的对歌唱腔(如山歌调一类),似伴唱又不是伴唱,似伴舞又不是伴舞,说是“各吹各打”却又与打歌场面情景交融。似是而非若即若离,形成了昌宁县布朗族打歌别具一格的独特情趣。
唢呐吹打以音高、圆润和气满见长,特别是“气满”,能在几十分钟甚至一两个小时内把同一个调子反复吹奏若干遍,期间并不停歇、不间断,而气势却丝毫不减,音色不变,用吹打人的话说,这叫“一口甜”。这种特殊的换气技巧便正是布朗族人吹打的主要特色之一。
三、音乐风格的区别
(一)隔山不同调
隔山不同调是各个少数民族音乐存在的普遍情况。由于居住在不同的山寨,即使本民族的同一首调子,各自演唱(奏)的风格有一定差别。演唱(奏)者本人,与别人在某些滑音、颤音、装饰音等方面的一些细微差别,各自都认为自己的才是最正宗的。正是由于对自己创造并演绎的民间艺术的喜爱和尊重,才呈现出少数民族音乐五彩缤纷,别具风格的良好情况,正是由于这种执着,才使得古老的民间艺术顽强地存活至今。
(二)生活环境的差异决定音乐的风格
生活条件的差异和生产劳动条件的不同是音乐风格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例如昌宁县卡斯镇新谷村的布朗族与施甸县木老元乡的布朗族本是同宗同源,但新谷村的布朗族居住半山区,而且与汉族杂居,常年下到炎热的卡斯坝种田,音乐语言与生活习惯受到汉族与其他民族的熏陶,各种原始调子发生了某些变异,各方面都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东西。比如打歌调“阿妹诺诺睡妈妈去赶街”与傈僳族的打歌调“倒折歌”就十分相似(“倒折歌”在汉族中也十分流行)较而施甸木老元乡的布朗族家居住在高寒山区,水田较少,过去多以荞麦玉米为主粮,而且整村整寨都是布朗族,音乐的原始风格就保留的比较完整,就大的地域而言,滇西和滇东滇西南布朗族的音乐就有明显差异,滇西南如西双版纳一带的布朗族多受傣族文化的影响,“傣味”较浓,包括傣族乐器在布朗族中的应用也较普遍。民间歌曲大致分为“索”、“拽”、“宰”、“森”四类:“索”是即兴编词的旋律性较强的抒情对唱歌曲,多用于演唱情歌,青年们常以此种歌调对唱谈情。“拽”多在节日、婚丧礼仪中歌唱,内容广泛,但较多的是演唱史诗或叙事类的内容。“宰”亦称“必艾”多由一位歌手独唱,多演唱史诗或叙事类内容。“森”是布朗族歌手讲故事、摆家常、教育后代时唱的调子,也可用于演唱爱情内容。滇西布朗族(尤其是昌宁、施甸)则少有这些特点。
(三)传承过程中的变化
由于民间艺术的传承唯有口传心授,没有严谨的教学程序和教学资料,加之师承关系的不同,传承中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加入了原来没有的一些新东西。这也是音乐风格变化的重要原因。
四、布朗族音乐的现状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及与汉族逐渐融合,这些民族民间艺术已渐渐失传,很多艺人已经故去,并且没有继承人,很多民间歌曲、器乐已经失传。虽然社会在发展进步,旧的消失、新的产生,新技术、高科技的发展,新旧替代,这本是社会发展的规律。但是高科技的发展代替旧的生产方式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不是同一个概念,但是少数民族音乐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是经过千百年积累,凝聚着一个民族精神历程,是发展文化繁荣的基础,它的价值是不可替代的。
篇9
1.神仙文化。据唐朝元和名相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登州•蓬莱》记载:“昔汉武帝于此望蓬莱山,因筑城,以蓬莱名之。”汉武帝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巡幸至此,寻访神山不遇,于是筑起一座城,冠以“蓬莱”,从此便有了“蓬莱”这一地名。可见从蓬莱诞生那一刻起,就与神仙文化密不可分。在苏轼的《登州海市》中,“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映射的便是海市蜃楼的奇景与神仙的传说。蓬莱的神仙文化可以归结为以蓬莱阁、八仙和海市等为代表,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力量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2.精武文化。蓬莱的精武文化以戚继光和蓬莱水城为代表。戚继光是山东蓬莱人,明代的抗倭名将,中国历史上的杰出军事家,伟大的民族英雄,同时也是公认的将蓬莱精武文化发扬光大的第一人。在戚继光的《韬铃深处》中,“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便将其保家卫国、淡泊名利和向往和平的情怀展现的淋漓尽致。蓬莱水城是中国明清时期重要的军港要塞,在山东省蓬莱市城北崖山下。蓬莱水城整体呈现不规则的长方形,有“断崖千尺,下临天地”之势,它的水门、防浪堤和城墙炮台等海防与海港等建筑保存较为完好。蓬莱的精武文化可以归结为以戚继光故里和蓬莱水城等为代表,体现出爱国的凛然正气。3.港口文化。蓬莱港位于山东半岛的最北端,黄渤海的交界处,与日本和朝鲜半岛隔海相望。据《竹书记年》中记载,在中国的夏、商、周时期,蓬莱的海航业开始逐步的发展起来。早在新石器时期,登州的海航活动就日益兴盛,根据在登州古港外打捞出土的古代文物的制作年代来看,在新石器时期的登州一带,已经有了较高的造船技术。考古发掘的成果表明,在辽东半岛、朝鲜和日本等地均有史前胶东半岛的文物出土。这些都充分证明了当时海航业的发展程度之高,为登州古港的兴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宋代文人苏轼在担任登州知州期间,其所作的《登州如还议水军状》中有记:“登州地近北虏,号为极边,虏中山川,隐约可见,便风一帆,奄至城下,自国朝以来,常屯重兵,教习水战,旦暮传烽,以通警急。”可见当时的登州古港无论在经济还是军事上,都有极其最重要的地位。蓬莱的港口文化可以归结为以蓬莱港为代表,体现出古登州对外开放航运的兴盛。4.海洋文化。作为沿海城市的蓬莱,其依托海洋而形成的文明具有自己独特的意识形态和独特的文化,必然衍生出许多与此相关的产物。蓬莱是中国9个沿海城市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海上丝绸之路项目的唯一北方港口城市,足见蓬莱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里的重要性。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推动着海上贸易的兴盛发展,同时将中国的民族工艺和儒家思想进行了有效的传播,推动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蓬莱的海洋文化丰富多彩,民俗在其中也扮演着相当大的角色。每年的正月十三和正月十四,蓬莱本地的渔民会纷纷地给龙王庙送灯上供,以祈求未来的一年中出海平安,渔业丰收。此外,蓬莱的民间艺术渔民号子、大秧歌、剪纸以及蓬莱的饮食文化和土特产品也都极富海洋文化特色。蓬莱的海洋文化可以归结为以海上丝绸之路和当地民俗等为代表,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包容开放,对外来文化的吸纳与融合。
二、蓬莱地域符号与旅游文化产品设计的关系
旅游文化产品的设计本质上是对文化的设计,是文化物化表现的一种方式。而想要把文化进行有效地传达,就需要将文化符号赋予到产品当中,产品的文化意义需要用符号来表达。来蓬莱旅游的人们,通过感受旅游文化产品中符号所传递的信号,再由自身的旅游经历感知符号传递的意义,并给出一个良好的反馈。文化符号在产品中的呈现并不是一味的照搬复制,而是要在把握地域文化特征的基础之上,综合运用工业设计思维方法,将提炼出来的设计元素投入到旅游文化产品的再设计过程中。1.蓬莱地域文化特点。蓬莱的地域文化融合了神仙文化、精武文化、港口文化和海洋文化,作为一座沿海城市,海洋文化是其基础,神仙文化是其核心,精武文化和港口文化丰富了其内涵,充分体现了蓬莱“人间仙境”城市映像,带有鲜明的地域内容、风格和形式。从蓬莱地域文化角度来看,“海城楼阁”可以充分体现其旅游文化内涵,在旅游过的过程中,活动性体验所得的一种人文记忆。“海”可以是渤海和黄海,“城”可以是登州古城或蓬莱水城,“楼阁”可以是海市蜃楼和蓬莱阁。蓬莱众多的旅游景区,恰好可以利用这一地域文化特色,将其融入旅游文化产品设计当中,让游客可以购买到与其他沿海旅游城市不一样的旅游文化产品。2.蓬莱旅游文化产品设计发展方向。旅游文化产品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记录着消费者的旅游经历,蕴含当地的文化特色与民俗风情。作为商品而言,它不仅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产业的发展,而且也向外界传播了相应的旅游文化,是一个有效的传播媒介。地方的文化特色是旅游文化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文化产品区别于其他商品的一个主要特征。现在许多沿海城市的旅游消费市场中,旅游文化产品样式雷同,缺少地方特色。这类产品往往缺少实用功能,功能性语义设计指示不清,往往只具有一定的装饰功能,易落入俗套。在各地的旅游景点或市场上,许多旅游文化产品在设计形式上几乎毫无差别,也有很多都是从江浙广东等地批发而来。在旅游景点经常会看到扇子、画册、佛珠、茶具、翡翠琉璃、书签和花瓶等旅游文化产品,各自所不同的往往只是图案上的差别。设计师应该切身体验蓬莱的地域文化,探索其中的文化内涵,提炼出可以融合到产品设计中的文化符号,形成具有蓬莱当地特色的设计风格,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收藏价值或使用价值,游客才会心甘情愿地购买。同时,要将旅游文化产品设计融入消费者的旅游体验当中。旅游体验是消费者旅游过程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体会和感知。游客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旅游内容来丰富自己的旅游体验,比如当地的风土人情、土特产、传统技艺和民俗节庆等,让游客们参与其中,切身感受到当地的民俗文化特色,从观赏者变身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这些民俗文化活动可以通过特定的设计方式进行,比如定制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或者游客自己亲手制作等,让游客参与其中,享受这种互动的形式,体会其中的文化主题,将这种体验深深的印刻在脑海中,给自己留下美好的回忆。这样才会将蓬莱高品质的旅游文化有效地传播出去,带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三、蓬莱旅游文化产品的研究意义
蓬莱旅游文化产品是蓬莱这座城市的靓丽名片,是展现城市文化的有力载体,游客可以通过旅游文化产品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人间仙境”,吸引更多的游客,为旅游经济带来实际的效益。实现产品与地域文化的结合,维持蓬莱文化的独特之处,形成蓬莱文化产业体系,塑造蓬莱特色文化品牌,推广蓬莱旅游文化产品,可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蓬莱这座沿海城市文化。目前我国的旅游文化产品规模在700亿左右,今后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的不断涌现,其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由此可见,蓬莱旅游文化产品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与市场潜力。四、结语对蓬莱地域符号的研究,是以蓬莱地域文化为核心。蓬莱旅游文化产品的设计结合当地的人文生活和自然环境等特色的文化资源,保留传统文化精髓,发展旅游文化产品设计,让到蓬莱旅游的人们可以切实感受到本地精彩文化与厚重悠久的历史。
参考文献:
[1]程辉.基于产品视角的旅游纪念品设计探析[D].浙江:浙江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15:24-33.
[2]李宁,王贺,侯兴华.基于地域文化的蓬莱城市特色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1(02):90-92.
[3]毕延刚.山东旅游纪念品开发中的地域文化的应用研究[D].山东:齐鲁工业大学学位论文,2015:8.
[4]李伟,郭晶.蓬莱市海洋文化旅游产品评价[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4(08):36-40.
篇10
关键词 区域旅游 整合营销 湖北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国内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产业规模急剧扩张,旅游产品的供给大大丰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地纷纷意识到通过整合开发塑造区域旅游整体形象、提升竞争实力的必要性。
湖北省地处华中,交通发达、文化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漫漫的历史长河不仅在湖北筑起了一座浩瀚的历史实物博物馆,也形成了秀丽多姿的自然风光。作为一个旅游资源大省,湖北发展旅游的潜力巨大,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应该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湖北所取得的旅游业绩却不甚理想。当不少省市借助旅游业迅速实现经济腾飞时,湖北省旅游业的发展却还徘徊在全国中下游水平,强大的旅游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相应的经济优势。其根本原因之一是湖北省旅游营销缺乏有效的整体规划,影响了湖北旅游形象和产品的宣传推广。
2 湖北区域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
国际知名的管理学者斯蒂勒(Steiner)1979年提出了SWOT分析框架,这种框架是对被分析主体处于内、外部环境下的竞争力态势进行分析。在SWOT分析框架中,S是Strength(优势),表示有利于主体发展获得竞争力的因素;W是Weakness(劣势),即不利于主体创造财富的因素;O是Opportunity(机会),即潜在的区域外有利于获得竞争力的因素,经济主体可以使用而可能获得收益;T是Threats(威胁),指存在于区域外可能对主体获得竞争力存在不利影响的因素。区域旅游发展中的优势和弱点代表区域旅游发展的内部条件,机会和威胁代表区域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通过对湖北省区域旅游内部条件及外部环境的全面分析,制定出更加有效的开发战略和营销手段来适应区域旅游发展的需要(见附表)。
2.1 湖北区域旅游的竞争优势
2.1.1 旅游资源优势
湖北省旅游资源存量丰富,景观类型多种多样,地区差异性强,许多景观资源品位高,在全国乃至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堪称旅游资源大省,山水风光独特,自然景观异彩纷呈。湖北位于长江中游,祖国腹地,万里长江自西向东横穿荆楚大地,纵横交错的河流和星罗棋布的湖泊,构成了“水乡泽国”的绮丽景观。山脉的多样化和差异性,使湖北自然景观异彩纷呈,长江三峡、武汉东湖、武当山、大洪山、襄樊古隆中、通山九宫山、赤壁陆水湖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长阳清江、武汉九峰山、大别山天堂寨、神农架等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神农架、五峰后河、长江新螺段及天鹅洲故道、白鳍豚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神农架、武当山、明显陵分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与自然保护圈计划”和“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2.1.2 文化沉淀丰富,文物古迹众多
湖北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中华始祖炎帝就诞生在湖北。楚文化根基深厚,特色鲜明,影响很大。战国时,楚国极为强盛,其别称“荆”成了当时外国对中国的称谓。楚文化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汉文化在湖北积淀深厚,是不可多得的高品位旅游资源。宗教文化在湖北发育充分,明朱棣“北建故宫,南修武当”,形成了武当山九宫九观,堪称我国道教文化的宝库,禅宗圣地五祖寺也是香客热望之地。以荆州古城、赤壁、当阳、隆中等为代表的三国文化是湖北旅游文化的又一特色。始于鄂而播及全国,使得湖北具有深厚的近代文化底蕴。另外,由于湖北为南北两大文化结合地带,自古人文繁盛,留下众多人类文化遗址,还有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药文化、花卉文化、鱼文化、竹文化和石文化,以及众多的诸如野人、悬棺等世界之谜。
2.1.3 教育文化资源
湖北省号称“唯楚有才”,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省会武汉高校云集,数量之多居全国第三,近年来提出的“走进象牙塔”的高校旅游在某种程度上有了一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迫切想感受一下高校的文化气氛,因此也造就了一批旅游“品牌”,武汉大学的樱花园、华中科技大学的瑜家山、湖北大学的沙湖琴园等为许多游客所青睐。另外,还有许多革命史教育基地,如八·七会址、二·七纪念馆等都有很强的教育功能,这些革命遗址和无数的烈士墓,生动地记载了中国近代革命史,是从思想上塑造游客人文精神的教科书。
总体上看,湖北自然、人文和社会资源三者并存、以数量多、分布广、品位高、差异性强为其主要特征。鄂西地区自然景观闪烁、民俗风情浓郁,鄂中地区人文景观荟萃,鄂东地区自然和人文景观兼容,地域差异和组合规律十分明显,全省基本形成了比较配套的旅游资源体系。
2.2 湖北区域旅游的竞争劣势
2.2.1 旅游产品开发中自发和短期行为居多
成功的旅游产品开发一般在线路组合上较注重旅游资源上的互补性、交通的便利性以及旅游整体促销的作用等,但目前湖北区域性旅游资源还做不到合理有效的互惠共享,一些旅游点、旅游线路的设计比较随意,与资源和产品特点联系不紧密;线路的组织编排也并不是从各景点的有机联系出发,而是看价格,哪个景点给旅行社的优惠价打得低,协议就签谁,就向游客推荐谁。显然,这种以低价格为纽带建立起的合作得到的只是眼前利益,对竞争力的打造并不一定有效。
2.2.2 产品结构单一,文化内涵不够
湖北的旅游资源开发程度较低,许多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未得到深度开发,缺乏具有文化内涵的文化考察、美食购物等专项旅游产品,造成产品结构单一、文化内涵不够,严重阻碍了旅游产业规模、速度和效益的提高。
2.2.3 旅游景点的宣传力度过小
湖北省拥有大量的旅游资源,如武汉东湖、农讲所、将军县等都具有很好的先天条件,但却没能把这种先天条件转化为旅游知名度,旅游促销不到位,在国内外没有形成很好的客源市场。
2.2.4 投入旅游产业的资金不足
资金是产业启动的燃料,旅游产业化过程中,处处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从湖北省的旅游发育状况来看,资金不足一直是困扰其旅游业大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
3 湖北省区域旅游合作的营销对策
3.1 注重旅游线路规划,塑造特色品牌
开发湖北省区域旅游资源只有根据市场定位将景点组合成合理的旅游线路,形成特色品牌,推向市场,才能产生良好的综合效益。以线串珠,形成了6条各具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①新三峡之旅。从武汉出发,经荆州、宜昌、到长江三峡和神农架,以三峡大坝“高峡平湖”景观和原始自然的神农架为主体,是湖北最经典、最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②世界文化遗产、三国文化之旅。从武汉出发,经荆州、荆门、襄樊,到十堰,以赤壁古战场、荆州古城、古隆中等三国胜迹和武当山、明显陵两处世界文化遗产为支撑,是湖北最具文化魅力的旅游产品;③武汉都市之旅。以武汉为中心,辐射孝感、洪湖等地,是一条兼具都市风情和湖光山色特点的旅游产品;④鄂东南生态人文之旅。连接黄冈、鄂州、黄石、咸宁等市,是一条融红色革命文化、名人名寺和自然生态于一体的新型旅游产品;⑤清江土家民俗风情之旅。以宜昌为起点,沿清江向西延伸,是一条山水风光和土家民俗相结合的旅游产品;⑥“一江两山”精品之旅。以长江三峡和神农架、武当山两座名山为核心,连接武汉、荆州、宜昌、神农架、十堰、襄樊、随州、孝感等城市,是一条贯穿鄂中、鄂西北的精品旅游环线,湖北旅游的魅力在这里得到了集中体现。
3.2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从一定意义上讲,旅游决策者和旅游企业的经营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旅游业能否取得持续发展。因为旅游是一种文化比较与文化参与活动,作为旅游工作者,应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宗教、风俗、礼仪、禁忌等有一定的了解。作为现场导游人员,更应具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对名胜古迹、民间传说、园林固件、书法绘画、饮食文化乃至地域特点都要知晓,并能引导游客去欣赏、去审美。
3.3 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提高湖北区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使其更具魅力,使湖北旅游走向世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必备条件。因此,在旅游产品的营销过程中更应该注重文化内涵,建造文化之旅。湖北省拥有许多英雄传奇故事和独特民俗风情的红色旅游地区,应把红色文化与民俗文化结合在一起,丰富其文化内涵。
3.4 建立系统的客源资料库,实行双向沟通
- 上一篇:能源管理系统市场分析
- 下一篇:哲学基本原理及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