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管理与实务范文
时间:2023-10-27 17:30: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市政管理与实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施工管理;污水管网;安全管理
1.前言
市政污水管网工程作为城市公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功能的基本构成要素,通过污水管网收集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避免污水乱排乱放,保护了生存环境。因此,控制好污水管网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形象和环境,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
2.污水管网工程管理注意点
在对管网工程施工前要,首先根据原有测绘部门的数据调研好管网附近建筑的立体结构,包括地下和地上的各种建筑,要充分考虑到在地下施工过程对建筑物根基或地下设施可能造成的影响和破坏,防止出现直接损坏和渗水等各种现象的发生。一旦发生这类情况就会影响施工进度,甚至要改变施工图,这往往会导致较大的经济损失。其次,在测绘过程中一定要抓好标高点定位工作,必要时要进行多次测量保证无失误。再次,对工程规划有详细的计划,如果工程需要分包,则需要对分包有一定的计划和质量管理方法。另外,整个施工工程中要保证文件材料和各种图纸的完整性,为工程后期的维护和保养提供基础。最后,将工程分为各个阶段,分阶段管理,只有每一个阶段都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安排和施工。
污水管网工程要经历勘探、挖沟槽、垫层施工、管道施工和保护以及后期阶段等环节,其中挖沟槽阶段可细分为放线、开挖和验收阶段,后期阶段可分为检查井的建设和闭水工程。
2.1 勘探阶段
对任何一个工程来说勘探是施工的基础,精确和详细的勘探有利于工程的顺利进行,使施工过程便于管理,易于控制成本和确定施工进度。与其它工程不同,污水管网工程具有以地下施工为主、横向面积大、工程周期长、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这就要求勘探工作者在勘探过程中首先要对工程有宏观上的认识,还要对细节处能够把握得精确,勘探一片区域后绘制的图需和上一片区域的勘探图核对,防止对接处错误的发生。在勘探过程中,勘探人员要计算可能对施工造成影响的建筑或树木数量,绘制障碍物图,必要时需评估这些障碍物对工程的影响程度。
将勘探结果报告给设计部门或政府主管部门,然后确定是否改变工程设计还是对障碍物进行移除或拆迁。
2.2挖沟槽阶段
在挖沟槽阶段,首先要进行的就是放线。放线就是按照勘探后确定的设计施工图将污水管网的中心线,槽的上下宽度确定出来。在这过程中要做到以下两点:(一)在确定中心线的基础上根据相关施工规范要求放出槽底宽线。(二)根据现场情况,计算出放坡宽,放出槽挖边线,这里所说的现场情况主要为施工地的土质状况。当放出中心线、底宽线和开挖边线后相关单位和部门要对其进行质量审查,验收合格确认无误后才能开挖沟槽。
污水管网工程的核心就是沟槽的开挖,沟槽开挖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工程的实际使用,质量良好的沟槽可经久耐用,即使损坏也便于维修,如果开挖的沟槽质量不过关则在后期维护过程中麻烦重重。这就要求监理部门和建设单位在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严把质量关,将整个工程按照时间和空间特点细化成若干部分进行验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严格按照前期放好的线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对标高和中心线进行复测,保证施工时这两个参数的准确。由于开挖的沟槽可能较深,在沟槽的周边必须设置警示标志防止路人以外坠入引起人员损伤,施工过程的工人的安全也要有充分保障,管理者要以安全生产为己任。
当沟槽挖好后,相关单位部门在进行验收,设计单位和勘探部门要对现场的标高中心线进行复测,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要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价,在这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要协同施工单位一起解决,如果问题较严重则需对工程重新进行评估,存在问题的地方要重新设计重新施工。验收结束后相关单位和部门要对施工评价签章确认。
2.3 垫层施工阶段。
垫层施工包括砂垫和混凝土垫,砂垫层中砂的粒径要符合粗砂的要求,并且要按设计铺设坡度和厚度,坡度要平顺,厚度要均匀。混凝土垫层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混凝土各料的配比,厚度和宽度要符合设计图和施工图中的设定。污水管网工程垫层铺设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工程的完整性。
2.4 管道施工和保护阶段
当垫层施工结束后就进入管道施工阶段,管道安装应该按照地理位置由高位向低位依次进行,与污水水流的方向一致。在管道施工过程中要用到密封胶、圈剂等附件,对接时要使用紧管器或导链。管道连接后要保证管道直顺,中心线要一致,如果这两点做得不好会导致管道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接口处损坏。
当管道施工达到设计标准并经各方验收合格后就必须对管道实行对应的保护措施。对于双壁波纹管其管道的侧部和顶部应用护管砂进行保护,在填砂的过程中应该从管的侧面进行填料,防止管道位移的产生。对于混凝土管护管设施的工艺要求更高,护管部分所用材料的用量、宽度、厚度都应根据施工图的规范进行。
2.5 后期阶段
后期阶段主要包括检查井的施工和闭水试验。
当污水管网工程竣工后检查井就是整个工程为数不多的对外部分,其建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管网的密闭性,实际应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检查井出现问题的概率会升高,这就要求在建造时就要充分考虑其耐久性。在具体建造过程中使用的材料要考虑其渗水性,要对检查井进行粉刷,并且根据要求加入防水剂,井内溜槽应该与连接的管道切面吻合。
闭水试验是污水管网工程中重要的验收项目之一。在此过程中检查人员要细心观察各段的渗漏情况,尤其是要注意各管道接头处和检查井等部位有无水迹,根据实测的渗水量与相关规定比对,合格者方可使用。
3.污水管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污水管网工程沟深、线长,安全隐患较多。稍有不慎,就易造成作业人员和其他人员伤亡。安全管理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进度、质量和投资。因此,安全管理是污水管网施工中的头等大事。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如下:一是做好施工沿线的围护,悬挂安全警示牌;二是按规范要施坡,不能放坡的必须支护;三是槽边堆土不应过高,沿沟槽两侧应有不小于0.8m的人行道;四是上下沟槽应有长度足够、强度足够的梯子;五是加强边坡监测,发现裂缝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撤人,隐患排除后方可继续施工;六是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做好个体防护;七是加强冬、雨期施工安全管理,防止冻土坍塌或雨水冲刷坍方等事故的发生。
4.结语
我们的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同时我们城市基础建设也在飞速的进行着,污水管网虽然是市政工程建设的其中之一,但其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却是非常深刻,不仅关系着人们生活的便利,也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做好污水管网工程的建设不仅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够加快城市发展的步伐,从而加强城市现代化进程,因此对污水管网工程的建设要进行更加有效管理,使之能够满足人们对幸福生活的需要。在污水管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施工单位要更加重视的工程的施工管理,在为人们创造幸福生活的同时摸索出一套更加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军;朱文博;宋梅.我国污水处理事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才智.2010年12期
[2]刘军.浅谈城市污水的处理技术[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09期
篇2
关键词:电子政务;管理模式;行政管理;创新;群众
当今的电子政务,是由政府机构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来运作,将行政管理模式科学的优化、整合后表现在计算机上,行政管理模式的创新更是打破了原有的旧式行政管理模式。为当今的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体化的优质、高效、透明的服务管理。然而,电子政务不单单是把现有的办事程序、业务、办公简单的放在计算机上,或者说按照旧式的行政管理模式,将电子程序加入到其中。而是要按照现有电子政务的规范要求,来科学合理的对行政管理程序进行相对应的调整,对旧式的行政管理模式进行创新。
一、发展电子政务一定要创新行政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民也是变得更加的民主,政府也开放了电子政务这个公开透明的网络平台,严格来说,电子政务不能完成行政管理全部的功能,正确的来说是其中的一部分。电子政务所构成的网络平台拉近了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达到更迅速、准确的管理和服务,在行政管理之中构建了政府在社会中与人民群众便捷的沟通渠道。政府方面可以用最快的速度了解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动态,这样可以正确的让行政管理作出决策。但是,电子政务功能还是需要政府机构、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来得到实现。所以电子政务还是要与政府机构相结合,电子政务想要真正的达到理想的状态,还是要创新行政管理模式。电子政务通常包括一个网络化、数字化的集成平台以及政府资源整合、社会资源整合、企业资源整合及社会服务整合。要实施电子政务,也要根据行政事务的具体情况来实行。要合理安排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的逐渐整合行政资源,使其符合电子政务规范要求。把最急需处理的行政业务梳理出来,等到把可以处理的问题梳理完毕,一个电子政务运作的基本框架就会呈现出来。没有被处理的业务就要行政资源进行整合,然而那些没有被安排的部门就需要组织机构进行整合。这样,就可以使大部分行政管理模式逐渐体现到电子政务之中,这样就可以优化行政流程,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二、行政管理创新对政府的影响
电子政务让政府行政管理更加的透明化、公开化,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可以参政议政表达个人意见的网络平台,例如电子公民投票、电子民意调查、电子选举、电子邮件等。可以让人民群众行政活动或者行政人员进行监督,这样会使政府决策直接的反映到群众,群众可以对政府决策进行评判,也可以让政府行政了解公共群众的广大要求,在这种开放的平台下,被迫使行政组织或者行政人员必需满足群众的要求。电子政务改变了政府传统的行政模式,更加透明、公开的政府才能真正的看到公共群众的问题及需求,群众也以为看到政府更加公开、透明政府的一些决策。这使得政府决策会更加谨慎,减少行政管理过程中的错误。行政管理的创新,要充分运用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人民群众期待在每个时间点、任何地点获取自己所期望了解政府的事情,政府可以通过网络来获得群众的需求信息,关注人民群众所抱怨的事,并及时做出妥善的处理以及向人民群众进行反馈,最终使得群众满意。行政管理模式创新改变了各个部门之间独立工作机制,使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和行政功能连接的更密切。使行政的活动更加系统化、水平化、公开化。表现出工作流程和新系统功能科学合理的一体化管理。然而一体化管理将彻底改变旧式的行政管理与服务的范围,把政府的行政活动空间和时间因素的制约降低到最小限度。
三、电子政务对行政管理模式创新的影响
电子政务具体对行政管理模式有什么样的影响,笔者将针对此问题列举以下几点:
(一)电子政务对行政职能的影响
在传统的政务环境下,整个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全部都以政府为中心,政府统一对社会资源进行控制、精算和配置等,人民群众成为了被动管理对象。然而现在政府进入了电子政务时代,由于网络平台的公开和共享,不仅让人民群众脱离了信息的盲区,更是让群众可以提一些自己的私人意见。通过电子政务,政务处理问题更加迅速准确,政府可以向群众提供更加迅速的服务,如企业登记、养老金发放、身份证领取、网上纳税等。只有人民真正的成为社会的主人,政府才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电子政务的到来成为了人民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电子政务对行政流程的影响
电子政务对政府的改革就是改变旧的政务流程,进而改变政府管理过程。在电子政务的环境下,首先要优化行政流程。电子政务需要建立在一个合理的程序上,这就需要对旧式政务流程进行梳理、集约,使其更加科学、合理。再有就是流程公开,只有行政流程公开才能做到公正,只有公开才能受到更多群众的监督和支持。再有就是要及时回应群众的要求和问题。能否及时回应,是检验一个系统优化好坏的重要指标。
(三)电子政务对行政决策的影响
在电子政务时代,政府的决策建立在公开透明的网络平台上,削弱了传统行政结构的中间层次。公众拥有更加便捷参加政府决策的渠道。决策的过程中由于群众凭借最新的网络平台使其利益得到更好的反映,决策质量由群众多层次参与而使得决策质量得到提高。借助网络的手段,使得政府决策是由群众的监督而得到更高的质量。使得现如今的政府决策变得更加透明化、合理化、科学化。真正的做到了群众参与到政府的决策中,实现了政府以群众为出发点。
四、结语
电子政务及行政管理模式的创新改变了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交流方式,拉近了政府与群众的距离。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社会和政府的满意度。群众真正的做到了民主化,真正的做到了以人民为出发点,为人民服务。
作者:于润果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春华.政策创新中的政策规划与传输[J].中国行政管理,200(2):50-51.
[2]刘黎明.电子政务推进政府管理的进步1[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1):35-37.
篇3
【关键词】物业管理业 区域中心城市 实证研究
近年来,沈阳市物业管理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08年末,全市共有物业管理企业1161家,在管物业建筑面积达1.3亿平方米,从业人员3万余人,年主营业务收入28.9亿元,实现利润2.8亿元。主要指标与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相比,均实现大幅度增长,表明沈阳市物业管理业已经驶入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物业管理业的现状和特点
行业规模不断扩大。通过对比单位数、从业人员、在管房屋建筑面积三项主要指标可以看出两次经济普查期间全市物业管理业规模的变化。
从单位数看,2008年末全市物业企业为1161个,比2004年末的456个增长1.55倍,年均增长26.3%。从从业人员看,2008年末,全市物业企业从业人员3.0108万人,比2004年末增加1.2558万人,增长71.6%,年均增长14.4%。从在管房屋建筑面积看,2008年末全市物业企业在管房屋建筑面积为12626.4万平方米,比2004年的5306.3万平方米增长1.38倍,年均增长24.2%。其中在管住宅面积9686万平方米,增长1.16倍,年均增长21.2%;在管办公用房面积1135.8万平方米,增长1.46倍,年均增长25.2%。
企业实力不断壮大。物业管理业是全市的新兴行业,大批从事物业管理的企业正在经历着一个逐步壮大的成长期,对比两次经济普查数据可以看出全市物业企业实力明显提升。从企业资产总计看,2008年末,全市物业企业资产总计74亿元,比2004年末增长34%,年均增长7.6%。2004年末资产在1000万以上的物业企业有56个,而2008年为70个;资产在500~1000万的物业企业,2004年末有30个,2008年末有71个,可以看出具有一定规模实力的企业在明显增加,尤其是资产在500~1000万之间的企业增加更快。
行业效益不断攀升。数据显示,几年来,全市物业企业不仅单位数量快速增加,经济效益也明显改善,说明企业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等方面在不断进步。2004年全市物业管理企业全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只有8.8亿元,全行业营业利润为净亏损2640万元。2004年之后,随着本土企业逐步完成转制及一批批资质更高、实力更强的外来企业的加入,全市物业管理行业正步入良性竞争阶段,企业已整体走出经营困境。2008年全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8.9亿元,是2004年的3.3倍,年均增长34.6%,平均每个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49万元,比2004年增长29%,全行业实现营业利润2.8亿元。2004年营业利润在1000万以上的企业有1个,500~1000万之间的企业也是1个,200~500万之间的企业6个;2008年营业利润在1000万以上的企业6个,500~1000万之间的企业7个,200~500万之间的企业19家,盈利大户明显增加。
行业资质不断提高。全市的物业管理业虽然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但在发展初期,特别是2001年以前整个行业还处在低水平的发展阶段。物业管理企业划分为四个资质等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其他企业。2001年全市物业管理企业中没有一级企业,二级和三级企业也分别只有6个和44个;2004年全市有一级企业10个,二级企业16个,三级企业153个;到了2008年全市一级、二级、三级企业分别增加到20、41和407个,与2004年相比,一、二、三级企业年平均增速分别为18.9%、26.5%和27.7%。
私营企业已过半数。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民间资本日益活跃,在物业管理领域得到充分体现。按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分组,从企业单位数看,2008年末内资企业1112个,比2004年末增加677个,其中私营企业604个,占全部单位数的52%,比2004年末增加456户,是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类型;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5个,比2004年末增加4个;外商投资企业34个,比2004年末增加24个。从收入情况看,2008年内资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8亿元,占全部物业企业的92.7%,比2004年增长2.24倍,年均增长34.6%。其中私营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4亿元,占全部物业企业的39.4%,比2004年增长4.7倍,年均增长54.5%;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0.7亿元,占2.4%,比2004年增长2.5倍,年均增长36.8%;外商投资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亿元,占4.5%,比2004年增长2.25倍,年均增长34.3%。
企业分布城区化特征明显,中心城区企业密度显著提高。由于物业与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相互联动,因此在物业企业的区域分布上呈现中心城区―郊区―开发区―县(市)的梯次特征。2008年末,和平、沈河、大东、皇姑和铁西这5个中心城区共有物业企业772个,占全市的66.5%;郊区物业企业260个,占22.4%;开发区90个,占7.8%;县(市)39个,占3.4%。与2004年末相比,新增的705个企业中,中心城区462个,占65.5%;郊区163个,占23.1%;开发区49个,占7%;县(市)31个,占4.4%。2004年末,没有一个区县物业企业超过100个,2008末,和平区、沈河区、大东区、皇姑区、铁西区和于洪区物业企业都超过100个,其中沈河区235个,居首位。新增企业超100个的区有3个,分别是沈河区、和平区和铁西区。
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为加快推进社区建设,切实改善人民居住环境,全市对物业管理业的发展极为重视。为提高物业行业的层次和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文件。2007年5月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强住宅区物业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共十二条,2010年5月全市正式颁布《沈阳市物业管理条例(草案)》,标志着全市物业管理行业真正进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正规化发展轨道。政策的不断完善也优化了企业发展环境,使企业的服务更高效、管理更规范。同时全市成立了物业管理协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行业的社会监督。
物业管理业需关注的主要问题
区域分布还需进一步优化。从全市物业企业分布看,中心区最为密集,郊县相对分散,这是物业行业自身特点决定的,越是人口密集的地方,越是房屋密集的地方分布越密。但是普查数据显示,部分郊县新增企业速度与同类地区相比较为缓慢,发展显得不够平衡。从一定程度上说,物业发展水平也是一个地区服务现代化、集约化的一个标志,为此,区域合理分布,行业整体协调发展应是全市物业发展的目标之一。
盈利能力需进一步提升。与2004年相比,2008年全市的物业管理企业数量明显增加,全行业实现扭亏为盈。2004年全市盈利企业142家,占全部企业的31.1%,年盈利额为9112.2万元,盈利企业年平均盈利64.2万元;2008年全市盈利企业为779家,占全部企业的67.1%,盈利额为3.8亿元,企业年平均盈利48.4万元,虽然与2004年相比全市盈利企业的绝对数和比重均明显增加,但企业的年平均盈利额却下降了24.6%,年均下降6.8%。2004年全市亏损企业233家,占全部企业数的51.1%,亏损额为1.2亿元,亏损企业年平均亏损50.4万元;2008年全市亏损企业为222家,占全部企业数的19.1%,亏损额为9251.2万元,企业平均亏损41.7万元,与2004年相比亏损企业的比重明显下降,降幅达32个百分点,但企业的平均亏损额下降并不明显,年均仅下降4.6%。由此可见,物业整体行业的盈利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推动和完善物业管理业的建议
鼓励更多企业入驻郊县。从数据可以看出,郊县物业虽发展较快,但潜力依然很大。建议在鼓励县域经济加速发展的同时,引导房地产企业和物业企业拓宽发展空间,使城区和县域发展协调联动起来。从而推动郊县物业步入高速发展期。
篇4
关键词:邮政企业;财务一体化;现念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1
长期以来,邮政企业财务体制上存在管理分散、监督薄弱、经济效益低等问题。因此,实施财务管理一体化的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省对市收支两条线管理,并将相关专业局财务集中管理是企业实现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根本转变,是将财务管理上升到企业经营管理的高度来操作的,也是维护我国邮政整体利益的主要举措。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正确处理与协调省、市二级之间的财务关系,科学有效地组织企业财务活动,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邮政企业资源向优势业务、优势品牌和优势项目集中,形成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由此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将是巨大和深远的,是中国邮政适应市场竞争,调整经营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邮政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笔者认为,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牢牢掌握主动权,使自己始终处于不败之地,邮政企业的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就必须与时俱进,用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去认识实施财务管理一体化的重要意义。
一、适应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财务集中管理是企业集中管理的核心。实施财务管理一体化就是实现财务的集中管理和扁平化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减少核算环节,加强收支管理和资金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
二、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增强企业资金集中控制力
市场竞争的激烈使得营销的渠道和手段变得多元化,而多元化的营销必须实行财务管理的集中化,才能保证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把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可以有效地实施资本运作,减缓资金紧张的压力,缓解邮政资金缺口。也可以有效控制资产负债率水平,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事实上,国际上的跨国大公司基本上都是实施财务管理一体化的。邮电分营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积极推行市对县财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并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各省级公司不同程度地提升了资本运作水平,在保证发展的前提下,一些省份的负债率逐步降低,各公司的财务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运营成本大大降低,省级公司普遍节省了大约三成的变动成本费用,提高了资金使用率。中国邮政作为政企合一的国有大型企业,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很重,战线拉得很长,资金管理过于分散,使得邮政企业的资本运作效率很低。有关数据显示,全国邮政散存于各地商业银行的户头有数千个,资金分散的像撒“芝麻盐”,于是出现了一方面在银行有存款,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向银行贷款的现象。青海省邮政目前面临的突出困难是资金严重短缺,企业资产结构不合理,偿债能力很弱等。(笔者曾经在基层担任会计工作多年,对此深有体会)这些问题相互影响,如不能有效解决和控制,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这些问题的解决出路归根到底,其核心仍是财务问题。因此,加快邮政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改革,实施财务管理一体化成为财务管理的当务之急。
三、提高资金使用率、盘活资产
通过收支两条线管理和严格的资金计划控制,在全省范围内进行调剂,统筹安排,可以盘活全省存量资金,减少资金沉淀,逐步解决以前资金使用权和投资决策权分散的问题,可以有效地控制市管项目投资方向和投资规模,避免盲目投资、盲目上项目、使投入不考虑产出的现象从根本上得到遏制,有效地杜绝账外工程,达到加强管理,减少盲目性的目的。
四、减少核算层次,有利于控制成本费用开支
随着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企业的各项成本支出也相应增加,通过实行财务集中管理,省局可以把住成本费用的总闸门,在成本费用计划范围内,每次拨款都加强审核和控制,使全省邮政系统成本费用开支处于省局监控中,从而更有效地控制成本费用开支。
五、让州、地局有更多的精力去扩大营销,占领市场
实施财务管理一体化,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州、地局的解放,使他们有了更多的精力去发展业务,实际上是强化了州、地局的营销功能。
笔者相信,在良好的财务运作下,困扰邮政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一定能够得到解决,邮政企业一定能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最终会实现资本价值的最大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乃科.实现邮政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邮政报,2002,9,10.
篇5
摘 要 众所周知,财务预算管理是当今任何单位管理的重要命脉,以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经济市场条件下企业成熟的标志。本文从预算管理及全面预算管理的含义、预算管理在当今事业单位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预算管理 财务管理 全面预算 问题 对策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含义
预算管理是任何一个单位对末来企业运营的收入或支出做出的一个经济计划,是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预算,它整个体系的构建包括营业预算、资本预算、财务预算、筹资预算,各项预算的有机组介构成企业总预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全面预算。
全面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是行政事业单位全过程、全方位及全员参与的预算管理;是在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引下,通过预算编制、执行控制、考评与激励等系列活动,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和经营效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种管理方法。总之,预算管理涉及到单位方方面面,包括各个职能部门、财务部门、每位工作人员等等,是行政事业单位实现短期目标、实施长期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经济市场情况而言,很多事业单位都基本具备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功能,但是对预算管理理解的片面性以及缺乏处理实务的经验,致使在应用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势没有得到允分发挥,以下从多个方面阐述实施全面算管理中存在的些问题:
1.高层管理不够重视。在实际工作中,全面预算的正常运营需要整个单位协调合作,如果,没有管理层的重视和支持,各部门就不能共同配合,即使编制出科学的预算管理也无法坚持执行,致使在实施预算管理时没有建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认为预算纯属财务行为,把全面预算只当成是财务部门的事,没有发挥预算管理在实施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作用。
2.企业缺乏编制科学的预算管理方法。预算编制是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起点,也是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企业采用什么方法编制预算,对预算目标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到预算管理的效果。西方发达国家编制预算时分别采用固定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零基预算和概率预算等先进方法,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适应不同的情况。而我国多数事业单位均采用单一的增量或减量预算编制方法,甚至有些单位不去考虑本身状况,仅仅用标准化的预算管理软件编制预算,使预算的编制流于形式,缺失了其实际存在的意义,更谈不上正常作用的发挥。
3.事业单位缺乏预算管理保证措施。一个预算指标制定后必须贯彻执行,保证预算指标的顺利执行需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制度来保证预算的执行。制度是执行力的保障,通常很多单位,不是没有制度,而是执行不力,制度形同虚设没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预算执行者会出于各种不同的目的,强调自己业务的特殊性,比如环境变化、市场波动等,而指责“预算太死板”、“计划赶小上变化”,从而使预算方案和指标不能坚持,经营业务和财务收支随意,导致预算管理虎头蛇尾。
三、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对末来整体经营规划的总体安排,是项重要的管理工具,能帮助管理者进行计划、协调、控制和业绩评价,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是前车之鉴,和多年积累的经验,对事业单位建立现代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竟争力有着十分分重要的意义。
1.事业单位应当建立上下结合的预算编制方法。先从高层管理者提出总目标和部门分目标,各基层单位根据级管理级的指导建立一个原则性制度,据以制定本单位的预算方案,呈报分部门,分部门根据各下属单位的预算方案,制定本部门的预算草案,呈报预算委员会;最后,预算委员会审查各分部预算草案,进行沟通和综介平衡,拟订整个组织的预算方案;预算方案反馈回各部门征求意见。经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多次反复,形成最终预算,经企业最高决策层审批后,成为正式的预算方案,逐级下达各部门执行。
2.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必须建立责任制。事业单位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是单位强化经营管理,增强竟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的项长期任务。因此,要把全而预算管理作为加强内部基础管理的首要工作内容,成立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并确定预算管理的第责任人为各单位、部门的行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措施。
3.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应当“结合”推行。要实行现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相结合,当然要以预算控制以成本控制为基础,现金流量控制为核心。只有通过控制现金流量才能确保收入项目资金的及时回笼及各项费用的合理支出;只有严格实行现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充分发挥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结算中心的功能,能确保资金运用权力的高度集中,形成资金介力,降低财务风险,保证企业生产、建设、投资等资金的合理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第二,要同深化目标成本管理相结合。全面预算管理涉及到单位的中心利益,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目标成本管理,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准影响单位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加强成本、费用指标的控制,以确保单位利润目标的完成。第三,要同落实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的控制和约束力相结合。预算管理的本质要求是经济活动都围绕单位目标的实现而开展,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落实经营策略,强化管理。因此,必须围绕实现事业单位预算,落实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的控制力和约束力。第四,要同事业单位内部的每一个人的经济利益相结合。全面预算管理是项全员参与、全而覆盖和全程跟踪、控制的系统工程,为了确保预算各项主要指标的全面完成,必须制定严格的预算考核办法,依据各责任部门对预算的执行结果,实施绩效考核。实行月度预考核、季度兑现、年度清算的办法,并做到清算结果奖惩坚决到位。把预算执行情况与经营者、职工的经济利益挂钩,奖惩分明,从而使经营者、职工与企业形成责、权、利相统的责任共同体,最大限度地调动经营者、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小结:总而言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需要个良好的管理环境,事业单位必须在管理方而练好内功,同时建立起整套符合现代制度、满足全而预算管理要求的经营管理模式。必须正确认识预算与计划的关系,保持预算与各项计划统一。计划管理与预算管理应该并存,只有将单位所有计划内容纳入全面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价值的高度标准。实践证明,只有经历了市场环境考验的并仍然存在的预算管理模式才是我们不变的追求。
参考文献:
篇6
第一,打破格局,实行完全的合署办公。一是整合人力资源。财政所、农经站合并后,人少事多,如果不整合人力资源,则难以应对和搞好工作。要转变观念,从工作着想,因势利导,用人所长,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藉以形成优势互补的整体。二是整合办公资源。整合房屋、办公设施及用品,是解决合并后的合署办公的基本物资条件需要。要从工作出发,合理调配办公资源,使现有的办公资源最大效益化。三是统一财务管理。即统一“零户统管”与农村财务“双代管”的财务管理模式,不再各行其是、各自为阵。这样,既节省人力、财力,又便于工作整合与加强工作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对症施策,实行财务管理对上对下制。一是保持“乡财县管”专班。虽然“乡财县管”后,在资金的管理、使用与调度上都受上级的控管,但由于我国采取的是一级政府、一级预算的财政体制。因此,“乡财县管”必须以特殊的管理模式而独立存在。二是整合“零户统管”与“双代管”,成立乡镇会计核算中心,统管全乡镇的单位财务与农村财务。其机构管理模式与运作机制可参照省财政厅统一制定的总会计、总出纳管理模式,也可参照与借鉴各县市的“会计核算中心”管理模式。三是全面整合,对内对外以一个单位开展工作。清理并账,财政所与农经站合并,不能只是简单的合署办公,大量的财务账目也应清理合并;规范建账,新型财经所的组建,标志着农村财政管理新体系的确立,因此新型财经所的财务建账,也应长远打算;更换公章,财经所是省有关文件明确规定的提法,因此,其单位公章应更名为财经所。同时,财务公章也应随之变更,并增添一枚“会计核算中心”专用公章。便于以合法统一的行为开展各项工作。
笔者认为,整合后的管理模式与操作设置应包括:
篇7
关键词: 市政养护;财务管理与控制;财务信息
市政养护工作对于城市的建设及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市政建设的质量对于维护城市的形象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要确保市政养护工作的质量
,对于财务资金的管理工作必须做好,以避免财务信息不真实以及防范各种财务风险。当前,很多市政养护单位在财务管理的整体思路、规范制度、
机构设立以及相关的管理办法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其财务管理与控制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一、市政养护单位财务管理与控制的现状
就当前市政养护单位的财务管理与控制现状来看,单位内部缺乏对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因而也就降低了其对内部财务进行管理和控制这一问题
的重视程度;内部财务预算等资金的管理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财务管理的组织结构不够清晰、监督工作跟不上、没有相应的奖惩制度对相关岗位人
员的行为进行约束、信息化进程相对迟缓等各种问题严重影响着市政养护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当然这些问题不仅仅存在于市政
养护单位中,很多事业单位及各种营利性企业在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上都存在这些问题。
作为价值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财务管理与控制对于单位自身管理的影响以及在当地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作为价值
管理当中有效的监督控制方式,单位内部对于财务的管理与控制能够有效提高财务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能够辅助决策者提高其决策的水平,保障当
地经济能够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冲击与挑战,保持平稳的发展。所以,市政养护单位应当不断加强财务控制与管理,为当地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
基础性保障。
二、加强市政养护单位财务管理与控制
要切实加强市政养护单位财务管理与控制,首先要从意识上进行转变,提高财务风险意识,调整现有的管理控制结构,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控制体
系,对财务管理进行不断的细化,强化对于各项市政施工预算的强制性约束,加强内外部的监督审计力度,从而保障财务管理控制的切实执行。
1.提高财务风险意识,建立完善的管理控制体系
管理层需要从思想上进行转变,提高对于财务风险这一问题的防范意识,对现有的内部财务管理控制结构进行调整,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内部管理
与控制制度。根据财务管理与控制的需要,合理设置相关的岗位及部门,不管是扁平化的管理还是立体化的管理,市政养护单位需要根据单位内部的
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组织结构,严格职位的设置和权利的下放,充分做好集权、分权、授权及用权等各方面的工作,从制度及内部组织架构上为财务
的管理与控制提供保障。
2.进一步细化现有的财务管理
细化现有财务管理,主要是指对财务管理和控制的内容及手段进行进一步的精细化。从内容上来讲,应当抓住那些能够影响市政养护单位财务状
况的最主要因素及关键所在,有针对性地对财务方面的资料及数据进行分析、管理和控制,牢牢把握资金流动这条主线,对资金流动的整个过程进行
介入跟踪与监控;从管理控制手段上来讲,应当加快内部财务管理控制的信息化建设,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起单位内部的信息化管理和控制体系
,提高内部财务管理与控制的精细度。
3.着力于对预算的约束,加强内外监督审计力度
对于市政工程各种预算的约束,是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和控制的重要内容,市政养护单位应该对各项预算严加约束,每一笔支出都需要严格按照资
金使用程序进行,财务会计人员做好相关凭证记录,努力做好预算的科学编制、约束性使用及奖惩激励监督工作,提高市政养护单位每一项预算的使
用质量。在对预算进行硬性约束的基础上,还必须不断强化单位内外部的监督审计力度,完善内部监督审计队伍建设和组织架构的建立,对单位内部
的财务状况进行定期的盘点,设置不定期的专项审计及月度或年度审计,建立起相关的奖惩机制,鼓励单位内部的每一个员工参与财务的管理与控制
篇8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等客观条件以及仪器本身因素的限制,有些实验效果不够理想。如果利用多媒体模拟辅助物理实验,将起到直观形象、重复再现、大小、远近、时空、动静、快慢都可调节等作用。许多物理实验,若采用动画模拟实验,通过多媒体视频课件使宏观现象微观化,就可以使学生们看到想看而看不到的现象,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优化实验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一、合理利用多媒体和实物投影,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视度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我们经常需要做一些演示实验,给学生提供观察的对象,要求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然而有一些演示实验由于其可见度不高,或受环境条件的限制,观察仅是前排学生的专利,而后排学生只能看看热闹而己,利用多媒体可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培养学生的注意品质,不仅教师可以轻松接线,学生也可以看的更清楚,而且实验中出现故障也少许多。在实际教学中还可以利用实物投影放大实验器材,增强实验效果。
二、利用成功录像,让学生观察到不容易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直观教学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传统的直观教学主要是运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和教学挂图等进行的。但这些手段有较大的局限性,如有的可见度小;有的演示现象瞬息即逝;有的限于条件演示效果很差;使学生对许多物理知识的理解不能充分建立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课件的展示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从未涉及过的事物,而且为直接感知,观察这些事物或现象创造了条件。把抽象的规律和概念形象化,突出了事物的重点和本质属性,便于学生观察形成表象。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使课堂生动、活泼,让学生在轻松欢悦的气氛中学习,接收知识快,课堂效率高。
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可以模拟微观世界、复杂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等,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捷,创建直观性和动态性情景,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多媒体实用性,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初中物理知识中有些物理现象、过程难以被刚刚接触物理学科的学生想象,仅仅用语言的描述很难让没有感性认识的学生在大脑中形成清晰的概念。这些知识点往往成为学生的学习难点,而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对学生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有很重要的帮助作用。我们用多媒体可以把抽象的规律和概念形象化,帮助学生摆脱思维障碍。
四、要把握好多媒体的辅,不能用计算机教学课件全盘代替物理实验
篇9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主要是指单位为了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或管理目标,编制出合理的财务预算计划并予以执行,然后根据预算执行结果作为各部门的绩效考核标准或对之实施奖惩的依据。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整体工作目标的实现
财务预算计划由各分支部门的财务预算计划组成,从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到考核环节都离不开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与协作配合。因而,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有利于各部门制定相辅相成的工作目标,从而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整体工作目标的实现。
(二)有利于规范干部职工的日常工作行为
对各部门或部门人员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是财务预算管理的最后环节。通过考核预算的执行情况,单位对严格执行预算的部门或个人给予其应得的奖励,而对于无视预算计划的责任人员给予相应的惩罚。这种奖惩机制有利于规范干部职工的日常工作行为,督促干部职工自觉参与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
(三)有利于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预算管理要求单位内部的各项财政支出必须事先纳入预算计划,并严格按照预算的额度进行支出,这种管理体制有利于防范个人贪污浪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行为,有利于保护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预算管理意识淡薄
首先,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对财务预算管理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导致了不少单位的预算部门并未有效履行其职能,预算管理部门流于形式。其次,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的无偿拨款,许多单位只是简单地按收入类别和支出类别编制财务预算,财务预算的编制太过随意、简单。再次,大部分职员认为财务预算只关乎财务部门的职责,不能积极地参与制定本部门的财务预算计划,仅仅局限于被动地接受单位分配的预算指标。
(二)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普遍较低
第一,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往往忽视对《会计法》和《预算法》的学习,或者对相关法律法规理解不透彻,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将资金管理与监督方法有效地运用到资金使用过程中。第二,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又不注重后天的继续教育和学习培训,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得不到业务所需的及时更新,很多财务人员不能全面掌握“零基预算”等科学先进的预算方法,对于国家新颁布的相关法规也缺乏深入的了解。
(三)财务预算的编制质量较低
财务预算的编制是财务预算管理的首要环节,是预算执行和预算控制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工作仅仅被看成是财务部门的职责,不能在各部门之间集思广益,编制的时间也比较紧张,导致编制出来的预算往往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充分考虑到全年的各种收支可能。此外,预算编制的方法也比较落后,仍然有不少行政事业单位的本年预算是在上年预算的基础上加减本年的因素得来的,“零基预算”编制方法得不到实行,这就使得编制出来的预算不能真正反映各部门的预算需要。
(四)预算执行缺乏有力的监督考核机制
众所周知,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能在于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在实际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往往只注重社会职能的履行,单位的经营效益往往得不到足够重视。这主要表现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执行的考核不力,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不少单位根本未建立完善的预算执行考核体系,预算执行的结果未与责任人的业绩挂钩,这就减弱了各部门严格执行预算的动力与积极性,预算执行的低效率无疑会阻碍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提高。
(五)财务预算往往忽略资金的使用效益
当前,由于编制时间紧张、预算编制仓促等各种原因的综合作用,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往往只看重预算支出总额的控制,而对支出的具体分配及其合理性却不加以考虑。具体表现在,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往往不顾及资金需求的轻重缓急,将资金随意安排。这就导致资金的使用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同时,在后期的预算执行中难度加大,经费挤占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全体干部职工的财务预算管理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的全体干部职工是单位的主体,其财务预算管理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因而,要大力强化全体干部职工的财务预算管理意识。其一,要在单位内部宣传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从根本上强化干部职工的财务预算管理意识,为日后各职能部门积极参与配合财务部门共同编制财务预算奠定思想基础。其二,要着重做好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的思想工作,利用他们自身的权力和影响力确保财务预算管理的有效实行。同时,领导层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组织成立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并授权该委员会全权负责财务预算的编制,并在必要情况下对预算计划作出相应调整。此外,还要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确保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二)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要从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两个层面切实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从职业道德素质层面来看,要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保证财务人员具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在遵守国家相关财经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财务工作。从业务素质层面来看,相关财政部门要经常组织各单位的在职财务管理人员系统学习《会计法》、《预算法》以及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等,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及时更新法律知识和全面理解相关法律提供条件。此外,财务管理人员要自觉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学习与业务相关的新知识新方法,不断规范自己的业务操作,全面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水平。
(三)编制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
编制出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不仅能够保障财务预算得以顺利的执行,而且有利于财务控制工作的实施。财务预算是一项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系统性工作,需要各职能部门的共同参与及协调配合,同时,高质量的财务预算需要在充分考虑历年情况的基础上,结合现实,并需要对未来做出科学的预测,因而要留有足够的时间合理安排财务预算的编制。另外,要摒弃在上年预算的基础上进行简单调整的“基数预算”编制方法,全面采用“零基预算”编制方法,确保编制出的预算与实际情况相符。最后,行政事业单位要积极推行复式预算管理方法,将预算收支分类后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中记录本年度可能发生的收支金额,并保证特定的预算支出有特定的预算收入与之相对应,切实提高预算的可执行性。
(四)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的考核体系
财务预算的执行是财务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行政事业单位要避免财务预算编制与执行的分离或脱节。首先,财务预算管理部门在编制出整个单位的总体预算后应将各预算指标在不同职能部门间进行逐级分解,并将预算的执行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其次,要建立健全公正合理的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体系,将预算执行结果与个人绩效结合起来,对于严格执行预算和资金使用效率较高的部门和个人要给予嘉奖,对于预算执行不力者实施相应的惩罚措施,比如可以在下一年编制预算时中断其资金配置或减少其资金配置数额。另外,要充分发挥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合力监督效果,不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确保单位自主执行预算计划,并在执行过程中积极进行自我检查与调整,保证预算计划的顺利执行。
篇10
关键词:物管理业 市场竞争 对策
物业管理自80年代初在我国南方起步,时至今日,在房地产建设热潮的推动下迅猛发展,物业管理已由感性认识世界进入到理性认识世界,已进入竞争时代。笔者首先从对物业管理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入手,说明物业管理市场存在竞争的必然性,从而体现出物业管理市场并不是“山重水复疑无路”,而是存在着很大的机遇。抓住机遇,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在物业市场的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1.物业管理市场存在问题分析
老式住宅小区硬件设施先天不足,急需进行二次开发和完善,政府则因百姓承受能力而将物管费定得较低,许多物管企业不愿意接手旧有住宅小区;政府能否允许物管企业涉足非住宅领域;物管公司有没有义务为电力、自来水和天然气公司无偿代收电费、水费、燃气费等费用;政策可操作性较差;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不够等诸多问题。
以上内容中,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不够成为物业管理的短板,我国从事物业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着人员素质低、上岗培训时间短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物管企业发展及参与市场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2.物业管理市场竞争存在的必然性
地产业与物业管理是紧密相关的两个行业。前几年在房地产开发热的刺激下,投资上马的项目因国内需求的萎缩倍感吃力,物业管理也难有以前那种遍地是项目的好景。物业管理风险小,利润低,许多管理公司认识到效益是广种薄收。在守住“根据地”的基础上,参与竞争,对外扩张,力争更多的地盘,实现规模效益。
管理公司是业主聘请的“管家”,是为业主提供管理与服务的,一旦管理公司的表现不能使众多业主满意,业主们可以炒管理公司“鱿鱼”。一些管理公司自恃与发展商有“血缘”关系,无心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也不愁费用短缺,以为发展商可以长期供养。
3.物业管理市场竞争的体现
目前各类物业管理企业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随着市场的逐步规范,会导致两种情况的产生:一是经营规模小、服务水平差、信誉低的物业管理公司因不能适应市场变化,最终破产倒闭;二是这些公司被实力较强、具有专业服务水平的物业管理企业兼并”。
4.物业管理市场竞争中存在着机遇
首先,随着开发商品牌意识的提高,他们将逐步丢弃“自建自管”的观念,把项目交给专业物业管理公司;其次是国企改制将使房管所脱离政府部门,成为自负盈亏的企业实体;再次,建设部规定今后物业管理项目实行招标,不称职的物业管理企业会被业主炒掉,由新的“管家”取而代之;最后,行政事业单位的后勤服务社会化为物业管理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5.面对物业管理市场竞争所应采取的措施
物业管理进入“竞争”的时代已是不言而喻的现实,如何迎接竞争,规范竞争,抑制竞争的负面作用,促进竞争的积极作用,是摆在政府、管理公司、开发商、业主们面前不可回避的课题。
5.1物业管理公司本身采取对策
一是勤练内功,塑造品牌。物业管理的工作琐碎、枯燥,要使方方面面琐碎的工作做到井井有条,疏而不漏,也非易事。管理公司要励精图治,使自己已经接手管理的住宅小区在最短时间内进入优秀小区行列。
二是培养造血功能,实现管理资金的良性循环。许多物业管理公司,之所以起步艰难,立足维艰,其关键在于经费来源问题,在管理中,要加大资金来源渠道,多方面拓展物业资金收费
三是以人为本,注重挖掘人力资源。物业管理投入的不是资本,而是人才及经验。管理公司的实力不是资本的实力,而是人才的实力。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好,品行正的人才队伍,是管理公司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条件。
四是自我加压,拓展生存空间。物业管理公司面对压力,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同时,适时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实现功能上互相补充、业务上互相渗透。
五是提高服务水平,健全服务机制。加强自己的项目实力,通过贯彻ISO9002等体系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加大资金投入,具备接手高档物业项目的能力;实现公司管理层和作业层的分离,使作业层逐步实现社会化。
5.2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营造的外部环境
一是政府应积极引导,规范竞争。政府应通过法律和行政的手段强制规定物业一定要在社会以招投标的形式,通过公平竞争,选聘质优价低的管理公司;
二是发展商应放眼社会,择优聘用。按法律规定,在物业开发的前期及落成后的一段时期内,明智的开发商本着对今后管理负责的态度,选聘社会上有实力、有经验、有品牌的专业管理公司,负责物业售后服务的工作。
三是业主要处事公正,善选“管家”。物业管理公开竞争的结果是物业的主人们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管家”。业主对管理公司的判断不再是“费用决定论”,而是倚重公司的管理风格、管理水平、管理业绩,换句通俗的话:宁愿选择费用贵点、水平高的公司而弃费用低水平也低的公司。若此风一开,管理公司何去何从也就一清二楚了。
参考文献:
[1]《物业管理理论与实务》(徐科峰等)
[2]李淑华.《物业管理产业市场增长及持续经营》,《走向产业化的中国物业管理》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房地产市场专业委员会2001年汇编
- 上一篇:城市轨道交通与运营管理
- 下一篇:有趣的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