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文化艺术问题分析范文

时间:2023-10-26 17:56: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文化艺术问题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文化艺术问题分析

篇1

【关键词】高校学生;文化艺术;消费

苏州是座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现代苏州是一座开拓进取的城市,她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目前经济发展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而苏州的文化亦是底蕴丰厚,发展迅速,园林、苏绣、评弹等多种艺术形式成为苏州的文化代表。近年来,在苏州政府的支持下,苏州文化艺术中心、苏州评弹学校等的创立,更是让苏州人民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艺术学习欲望得到进一步提升。总体而言,苏州市人民的艺术消费能力在全国范围内较为领先。然而,由于传统文化遭遇发展瓶颈,外来艺术形式难于推广等问题,苏州人民的艺术素养还有待提升。苏州大学作为苏州最具代表的综合性大学,学生来源范围广,专业类型齐全,学生数量众多,在全国大学中较为典型,适用于本文研究内容,

一、研究意义

文化,从广义上讲,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消费文化产品是大学生进行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路径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形成良好的文化鉴别能力与文化消费习惯是优秀大学生必备的良好素质。因此,我们只有加强对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的研究工作,探寻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基本特征与现存问题,才能选择科学的方法引导大学生文化消费,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能力和消费水平都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大学生又处于脱产阶段,普遍可支配的收入不多。为了让大学生能够接受到更多的文化活动,向着高素质化的方向发展,我们做了有关于大学生文化消费情况的调查,希望能为相关部门参考,对于大学生的文化消费起到推动作用。在这里我们以经济相对发达的苏州文化市场为例,以专业种类丰富的苏州大学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此次调查。

二、消费现状分析

调研小组通过学校偶遇抽样和网络调查相结合,面向苏州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展开了调查。共完成5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38份,有效率87.6%。此次,接受我们调查的男性占总人数的49%,女性占总人数的51%,故调查一定程度上兼顾到了男女在选择习惯和思考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有一定的可信度。此次调查中本科生占到了总人数的70%,硕士研究生占18%,博士或以上学历占2%。故所得结论的主体还是本科生。一方面,是因为苏州大学的大学生中本科生处于绝大多数,另一方面在整个社会中,本科生的人数也是远远多于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及以上学历的人。现就调查基本情况总结如下。

(一)消费能力与月生活费相关性大

―分析―在被调查者中,平均每月生活费在800元至1000元人群,大约占被调查总数的50%; 1000-1200元的同学占总数的32%; 1200-1400元的占13%;1400元以上的同学占4%。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的文化消费水平与月平均消费水平是成正比的。除极少个案存在月消费支出与文化娱乐消费严重失衡之外,绝大多数被调查者的剧院消费情况与月消费总额都在一个非常合理的范围内。

(二)学生能承受的演出票价水平总体不高

分析调查显示,有67%的人能够承受在41--60元之内的剧院票价,另有19%的人能承受61--100元以内的票价。目前苏州市场内的剧院演出票,学生票价多在30--100之间,但学生票数量有限,而观影效果更佳的其他座位票则超出了学生的承受范围。进一步调查显示,在消费能力不高的前提下,学生们多倾向于团体优惠购票,有51%的学生更愿意通过团体优惠(如团购等)购买的方式进行消费,另有29%的学生希望学校集体组织购买。一方面,集体购票能够在价格上占有一定优势;另一方面,团体行为也使得学生省去了前往售票现场购票、领票等多重复杂的手续。

(三)学生文化消费内容较为单一

分析调查中我们发现苏大的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到了剧院相关演出的信息,信息来源渠道广泛。而在“您对苏州文化艺术中心的什么演出感兴趣“的调查中,对于戏剧类演出感兴趣的同学占59%,对于音乐和舞蹈类演出感兴趣的同学占31%,而对展示地方特色演出感兴趣的同学偏少,故相对而言,大学生们的文化消费内容较为单一,且偏娱乐化,对于更具文化内涵的讲座类演出兴趣度不高。

(四)学生文化艺术消费能力分层化

分析我们发现,月消费可支出能力不同,在文化消费的具体内容上也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性。在被调查者中,月可消费总额在元1000元以下的学生文化消费能力相对较低,几乎没有看过剧院的演出,这一部分人约占学生总数的21%; 而月生活费在1000元以上的学生中,娱乐性消费支出大幅提升,每年看过剧院演出一到三场的占29%,四到七场的占42% ,少数月生活费在1400元及以上的人每年观看演出多达八场甚至以上,当然,这里面也包括一些学生剧社(如东吴剧社等)的演出。

(五)学生对于演出的质量要求更高

在“对于剧院,你更关心的问题”中,有60%的人选择了“演出剧目是否有新意/舞台效果是否优良”,可见在多数人心中,节目的质量依然是观众选择是否前去观看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这可以促进剧院不断发掘和引进高质量的作品,为剧院的长期持久良性发展助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大学生们提高观演效果,好的文化艺术作品能够启迪我们的人生,选择高质量的演出,而不是一味的追求价格的低廉,有利于大学生们在观演的时候有所得。此外,依然有近半数的学生认为演出票价是否在接受范围之内是他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可见,票价依然学生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建议与对策

(一)学校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学生文化艺术消费

一方面,建议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艺术消费观念,通过课堂教育、网络教育、名师讲座等形式积极引导学生重视文化艺术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合理合适的文化消费模式。另一方面,学校可与各大剧院建立合作关系,建设观演信息优先、购票优惠、团体购票、演出进校园、建立实践基地、等多种渠道促进学生的文化消费,通过合作关系,校方应尽力为学生观看演出提供更多机会和票价优惠,以鼓励更多学生走出校园,观看演出,提升文化艺术素养。

(二)学生应增强文化艺术消费意识 ,形成正确的文化消费观

为解决文化艺术消费意识淡薄,学校应加大促进文化消费的宣传力度,促使学生对文化艺术消费有更明确的认知。与此同时,作为学生自身,也应有意识地增强文化艺术消费意识,树立正确的文化艺术消费观,在此基础上,提升自我的思想境界,培养良好的艺术素养,完善自我人格。与此同时,学生也应明确艺术素养的提升对于自身实践能力及思维能力的作用、对于人生价值的实现具有的重要意义,是人生必不可缺的一项课程。

(三)剧院应调整相关经营模式,为学生文化消费提供便利

剧院方面应针对学生这一特殊消费群体,面向学生,制定更合理的演出营销模式。一方面,在部分适宜学生消费、利于艺术普及的演出售票中,为学生提供优惠票价,同时不降低学生观演质量;另一方面,剧院也应积极与高校达成合作关系,将售票模式丰富化,通过团体优惠售票等方式,既能保证剧院演出上座率,也能为学生群体提供更便捷的渠道观看高品质的演出,更重要的是,能够培育高校学生进行文化艺术消费的良好习惯和提升学生整体的文化艺术涵养,促进社会文化大繁荣。

参考文献

[1] 刘燕.浅析艺术素养对高校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J].高校讲坛,2011(12):204.

篇2

[关键词]民族地区 普通高校 公共艺术教育 实现途径

[作者简介]胡映(1972- ),男,四川南江人,西昌学院团委,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四川 西昌 61501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138-02

法国著名史学家丹纳认为,艺术让人类摆脱了动物的特性,开始进入了高级的生活状态。我国当代著名美学家宗白华也指出,艺术通过一定的形式深深地启示了心灵的幽韵、生命的境界、精神的意义。我国高等教育提出对非艺术专业大学生进行公共艺术教育是提高普通大学生人文艺术修养的重要形式,对培育人文精神,提高大学生文艺素养;培养艺术审美情趣,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塑造健全人格,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受所处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学校所在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的发展相对滞后,学校资金投入相对较少等因素的影响,学校的软硬件设施与教育环境也相对滞后。再加上民族地区普通高校生源很大一部分来自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的农村或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文艺素养也相对较差,这些特殊情况都让民族地区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困难重重,大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显得任重而道远。所以,因地制宜选择有效、合理的教育途径是实现民族地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目的的根本保证。

一、夯实好公共艺术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

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面向的是全体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他们中很大一部分来自教育落后的农村和边远的民族地区,艺术素养基本上是一片空白,没有多少文艺基础,更没有听过交响乐,基本上不识简谱或五线谱等,因而还必须从艺术基本知识的学习入手。教育部制定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就提出:“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公共艺术课程是中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通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所以,民族地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堂教学也应该成为有效激发各民族大学生艺术兴趣、切实提高艺术素养的主渠道。当然,由于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实际情况的特殊性,公共艺术教育课堂教学绝不能好高骛远,还必须充分结合地方特色和学生艺术基础差的实际来进行安排和课程设计。

第一,在公共艺术教育课的制度设计上,民族地区普通高校要高度重视公共艺术教育的课堂教学工作,做好顶层设计,建立规范化的制度措施,保证公共艺术教育有效实施和健康发展。如把公共艺术教育课纳入学校的通识教育体系,并严格规定学生一定的艺术类必修学分。在资金上,提供公共艺术教育专项资金和改善教学的环境与条件,若存在多校区办学的实际情况,要让艺术教育的教学设施合理布局。建立操作性强的公共艺术教育监管和评估制度。在科研上,设立专项研究课题,鼓励教师和学生对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趋向和特点深入研究和分析,切实探索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现途径和发展规划等。

第二,在公共艺术教育课教学管理上,一方面,课程的具体设计要力争涵盖文学、舞蹈、音乐、戏剧、美术、影视等主要的艺术类别,尽量兼顾理论、技巧、赏析等多方面的内容,让不同层次和兴趣爱好的大学生都能从中感受到艺术的迷人魅力,发挥艺术教育在人格陶冶、思维训练、知识传授等多个层面的教育作用。当然,教学上不仅是简单的艺术知识概论或技能培训,更不能媚俗化为装饰性的休闲娱乐课,而要通过雅俗共赏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技巧,让大学生在接触中被感染和熏陶,使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生能领悟到艺术的美,情感在学习中得以陶冶,精神在感悟中得以升华。课程设计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体现学校特色和地方人文风情。实践证明,多层次、立体化的艺术课程在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坚定的人生信念、高尚的人格、健康的身心等多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堂教学的管理和执行过程中,既要严格管理,让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制度设计落到实处,防止流于形式,又要推陈出新,让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之花永不凋零,避免因公共艺术教育的艰难而逐步磨灭。

第三,在公共艺术课教师队伍建设上,必须建立教育目的明确,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具有创新意识,有高度的责任感,对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有着满腔的热情,并心甘情愿为艺术教育而挥洒汗水和贡献青春的教师队伍,这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得以真正落实的基本条件,也是让普通大学生对艺术持续保持热情的力量源泉。当前,民族地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教师积极性差等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学校要立足现有教师力量,特别是充分发挥艺术专业老师的特长,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提高其教学水平,充实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并在学校每年引进人才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引进一些艺术专业或具有艺术特长的青年教师,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后备人才。二是通过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内部的教师职称晋升、学术梯队人选的评定、教学工作量的认定及薪酬待遇的合理提高等方面来提高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三是要把教育资源延伸到广阔的社会文化资源中去,充分利用民族地区文化艺术资源比较丰富的有利条件,可以通过聘用客座教授授课或临时举办讲座、沙龙等形式,从而有效缓解高校艺术类教师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缺陷并有效拓展在校大学生艺术学习的视野和眼界。

二、利用好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艺术活动

文化艺术活动是高校校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是千千万万的当代大学生参与文化艺术活动、感受文化艺术魅力、提高文化艺术修养的重要手段和基本方式。通过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这一重要载体,让艺术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感性和理性认识相互交融,使大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感悟,艺术修为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不断提高。

充分考虑民族地区高校艺术教育环境和学生艺术素养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民族地区高校的文化艺术活动要充分依赖群体性文化艺术活动这一重要的活动形式。群体性文化艺术活动属于高校广大学生能够普遍参与的大众性活动,参与门槛低,学生积极性高,辐射面广,受益人多,在广大学生中影响力持久,相对其他形式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而言,其优势是不言而喻的,这正好与高校非专业学生的公共艺术教育目的不谋而合。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艺术的群体性活动要在大学生参与面的发动和活动的组织上下功夫,既要避免学校无论什么文娱活动总是“少部分文艺积极分子固定在演,大部分大学生被迫在观看”的现实状况,又要避免因组织不得力而让好的活动形式流于形式,让学生失去了兴趣。可以采取“班―系(学院)―学校”的梯级组织模式发动广大学生广泛参与,让文化艺术的魅力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也要注意让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褪去功利化的色彩,少一些利益性的评比,多一些大众娱乐的精神,让每一位大学生在自身参与的过程中得到艺术的熏陶和感染。另外,高校校园文化艺术群体性活动要在内容和形式上动脑筋,保持对大学生群体中不同文艺爱好者长期的吸引力。如建立“艺术节”制度和定期开展文艺活动,内容广泛涉猎美术、戏剧、影视、音乐、书法、舞蹈、戏曲等多方面的范畴,通过班内活动、院系交流、校际展演等群体性文化艺术形式,同学们激情互动,让观众与参与者都融入融洽的活动氛围之中,让广大的观众仿佛自身也成为表演中的一员,自己不再是局外人或配角,而是活动不可或缺的一分子,让广大学生对艺术的羞涩和距离感慢慢地消失,鼓舞着更多的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不断投身到群体性文化艺术活动中,形成了公共艺术教育活动良性发展的态势,也使民族地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主旋律得到充分的弘扬,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强化好公共艺术教育的锻炼平台――学生艺术社团

学生艺术社团是大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欣赏文化艺术,展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成果的重要平台,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隐性课堂”,在全面提高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学生参加艺术社团完全出自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点不同,学习的心态和状态自然会有较大差异,学习效果就不言而喻了。艺术社团活动的开展,给同学们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机会和活动场地,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相互学习和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把自己的艺术才能充分地施展,尽情地表达,不断使自己的技能得到锤炼,并在不断向社会和他人展示的同时,获得较强的自我认同感。

当然,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艺术社团的建设和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如更新社团建设的理念,让艺术社团走精品与普及、专业与娱乐、学校与社会“三结合”的道路,学校在经费、基础设施和指导教师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社团的管理上,应根据艺术社团的特性实行柔性化的管理,以广大学生艺术修养切实提高为目的,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根本,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使教育双方和谐相处,相得益彰。当然,在学生艺术社团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组织者和有较高艺术素养的大学生,学校也要从制度上确立发展的渠道,比如专门设立相关的学分奖励制度等。同时,更要鼓励大学生艺术社团广泛参与社会性的各类活动,因为艺术只有真正融入社会生活才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艺术对大学生的感染和影响也才具有持久性。

四、拓展好公共艺术教育的学习渠道――对外的交流与合作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璀璨夺目,是中华文艺殿堂中的瑰宝。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特色文化与汉文化融合而大放异彩,这实际上为民族地区高校提供了浓郁的地方社会文化艺术氛围。因此,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不应该仅仅立足于校园内,更不应该孤立于课堂教学,而应该主动走出校园,加强与地方社会的交流与合作,拓展学习渠道,向地方特色民族文化艺术学习,让大学生在近距离接触民族文化艺术瑰宝的同时,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达到陶冶情操,提升精神信念的目的和作用。当然,民族地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地方的交流与合作应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有学校有组织的文艺活动的学习和交流,也有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而进行的大学生艺术团体的对外交流学习;既有参与地方群体性的民族特色活动,也有对民族文化共同保护、发掘的研究性活动;既有“走出去”,也有“请进来”;既有文化艺术与市场结合的形式,也有对文化艺术真谛的纯真追求等。在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让年轻大学生们切实感受到地方民族文化的魅力,让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地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一项基础性和长期性的战略任务。通过公共艺术教育实现途径的探讨,既有利于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整体文化艺术素养的提高,也更好地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促进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邵秋萍.关于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思考――大学生问卷调查报告[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6).

[2]王长喜,陈磊.论素质教育中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6).

篇3

一、前言

随着社会竞争的越来越激烈,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而且要求其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各高校仅专注对大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缺失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对当代大学生文学艺术修养的培养严重不足,影响着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对此,我国各高校应亟待解决对当代大学生文学艺术修养教育的培养。

二、大学生文学艺术修养的教育意义

1、文学艺术修养可能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人们通过语言来实现情感交流与传递思想见解,在现实生活中语言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可以通过文学艺术修养来实现,教授学生从文艺作品中获得启发。如文学作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素材,作品中具有丰富的词汇、句式及表现方法,学习和欣赏文学作品,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使用语言文字的技巧,语感得到提高,从而更好的本文由收集整理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与情感。此外,通过分析文学作品,能够让学生掌握立意论证、文章布局等技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学与艺术修养,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利用文学与艺术传情达意,从而实现更好、更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2、文学艺术修养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哲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文学艺术的熏陶,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爱因斯坦曾表示,艺术比知识更有想象空间,利于拓宽人的思维,无限的想象力推动着知识的进化。在实际教学中,将文学艺术的形象思维与科学的逻辑思维相结合,进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文学艺术修养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伴随他们文学艺术修养的提高而提高,文学艺术使大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范围逐渐扩大,涉及到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居里夫人曾认为对科学研究与探讨的过程是对美的探寻,而实际上的确如此,理论的研究与技术的创造本身就极具审美情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更多美的奇迹。而对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实际是指对他们进行职业岗位的审美培养,使大学生热爱自己今后从事的岗位,通过文学艺术修养在岗位中发现美、创造美。

三、当代大学生加强文学艺术修养的策略

1、开设文学艺术课程

文学艺术课程,实质是指鉴赏文学经典作品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挑选优秀、经典的中外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与鉴赏,尤其是要将作品中的精神、思想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从中获得启发,感受到文学作品的艺术美。同时,在课堂上应让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对文字作品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对于文学艺术课程的教学模式可以依据学生与学校的具体情况来设置,以自由形式为主,最终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

2、编写科学适用的教材

提高大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主要是指拓展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大学生的思想、情感、鉴赏能力得到提高。在编写教材时应注重文理学科的渗透,根据当代大学生现有实际水平编写科学适用的教材,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注重对人文素质类教材的编写,进而提高大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兴趣,加强对大学生文学艺术修养的培养。

3、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作用

各高校应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营造积极有

趣的文学氛围,开展人文艺术节、沙龙活动(如书法、绘画、舞蹈、歌唱等),社团文化艺术节,举办各种人文、艺术讲座(文学、音乐、美术、电影等)等,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中,从中收获快乐与知识。同时,在校园环境中也可以营造一种文学气息,如在校刊、黑板报上可以开设文艺专栏,让有才能的学生在上面任意施展才华;在校园建筑中可以增添文学艺术形式,小桥、亭子等都能营造出文学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文学艺术的陶冶。

4、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文学艺术修养

在教学中提倡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中教师已经对学生进行了文学艺术的理论知识的熏陶,所以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文学艺术等人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实际应用能力,从实践中使自身的文学艺术修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使文学艺术修养通过学生的言行举止中表现出来,以展现大学生的整体人文素质与人文魅力。

篇4

【关键词】大学生;创造力;培养发展;

一、概述

(一)创造力概念

“创造力”一词源于拉丁语,creare,意即个人创造、创建、造就的能力。创造力就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思维与行为能力的总和,主要包括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行为能力和基础能力三个组成部分。创造力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就在于它的新颖性和独创性,其主要部分是发散思维,即无定向、无约束地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

(二)大学生创造力现状

1. 大学生创造意识不强。当前,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对创造力开发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无强烈的创造力开发发展的意识。在大学校园中,一部分大学生将主要精力和课余时间用于参加培训班或实习中,以得到尽可能多的证书和社会经验;还有很多大学生为进一步深造做准备,将时间用于复习课本知识中。更有甚者,荒废宝贵的大学时光,更不可能考虑创造发明的事情。

2. 大学生创造性思维欠缺。我国大部分的大学生习惯于一种正向的思维模式,他们更多关注的只是问题是否得到解决,而对于解决问题所应用的方法往往淡化或者漠不关心。对于文化理论知识,大部分的学生长期习惯于对概念的正误进行呆板的记忆,而对事物本身的态度与本质分析显得缺乏灵活性,这使他们的思维固化,抑制了众多创新思想的产生。

3. 大学生创造信心不足。我国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掌上明珠式的环境影响下,他们缺乏自信,甚至逃避群体、否定自我。这使得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积极性,并怀疑自己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这些对于大学生想象力的生成而言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作用,其潜在的创造力也就难以激发出来。

二、大学生创造力开发发展培育的现状分析

为进一步考察当前大学生创造力培养发展的现状,我们以陕西高校为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定量分析,以实现对大学生创造力培养发展完整和动态的考察资料。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2012年陕西省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1441881人。陕西高等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场所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力量,陕西省大学生是促进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因此,以陕西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创造力培养发展进行全面、系统、深刻的调查研究,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一)问卷设计和样本选择

在文献研究和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从参与活动相关信息、意义、总结等三大类进行设计、编制调查问卷,内容涉及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大学生就业的认识、创造力的开发培养等相关具体方面。样本调查对象覆盖陕西省50余所高校,共抽样200份,回收197份,其中有效问卷193份,有效回收率98.7%。利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本次调查对象的男女比例、专业人数、校源分布等,与学校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各类学生所占数量接近现实比例,取样合理,调查结果的可信度较高。

(二)受调查者对大学生创造力开发发展的认识

1. 从自我评价看创新能力发挥。为了解大学生对自身创造力开发发展的认识程度,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这样一道问题:“您认为自身的创新能力发挥程度如何”,答案在“充分发挥”、“基本发挥”、“发挥了少部分”、“远没有发挥”四个选项中进行选择,为便于资料结果统计,我们分别赋予其相应分值4、3、2、1。被调查大学生选择的均值为2.36,这表明他们认为自己的创新能力发挥程度在“发挥了少部分”与“基本发挥”之间。而在对大学生创造力总体的认识方面,有19%的受调查者认为当前大学生很具有创造力,有58%的受调查者认为有一定的创造力,有23%的受调查者认为缺乏创造力。

2. 影响大学生创造力开发发展的因素。从大学生创造力开发发展的相关匹配看其能力发挥。创新能力发挥的前提是个人具有可挖掘的创新素质,而个人创新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表现出来的,因此,个人自身的智力水平、外部的教育环境等也会影响个人创新能力的发挥。

a.基本因素。因为调查问卷的答案属于定序变量,为了比较精确的进行分析,特计算出各因素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发挥之间的Kendall’s tua-b和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具体结果为:

b.科技实践活动。最能体现影响大学生创造力是否得到充分开发和发挥的因素就是看大学生在科技、实践活动等方面能否做到知行合一,各项科技实践活动是否能够得以顺利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58.9%的人在具体的科技实践活动上受到限制,其主要原因按照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外部条件占46.3%,实用性占24.1%,团队精神占19.7%,个人专业能力占15.3%。在科技等实践活动方面影响大学生创造能力发挥的主要原因上,42.3%的被调查者认为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平台,40.6%的人认为主要在于经费不足,另外有10.9的人主要认为在于其个人能力不足。这表明,是否具有良好的外部创新环境、平台等方面的条件极大的影响大学生的科技实践活动,进而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开发与发挥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

c.学校支持度。大学生所在高校的重视程度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只有28.4%的人认为学校“非常重视”科技人力资源的工作,43.1%的人认为“比较重视”,28.5%的人认为“不重视”;而大学生对于学校及其在促进大学生创造力相关工作的满意度调查中,仅有8.6%的人认为“很满意”,52.1%的人认为“比较满意”,32.2%的人认为“不满意”。而且只有8.1%的人能经常参加科技交流活动d.影响大学生的创造力发挥的其它因素分析。在同被调查大学生的座谈中,被调查者反应最为强烈的就是学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结构、形式、途径等都比较单一。以教书育人为根本的高校教师每年要承担繁重的教学和学科建设任务,真正用于促进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时间相对较少,而且,目前高校人事管理体制是以专业学院为单位对教师进行人事管理与考核的。其结果是很可能形成条块分割,造成师资资源单位、部门所有,分布在不同单位、部门的专业教师资源难以有效集成,从而更难以形成足以整合全校优势力量的培养和开发大学生创造力的教师团队。另外,现代最前沿性的科学研究课题往往都具有学科交叉的性质,但在实际中,以大学生为核心的科技活动是以课题组形式组成的单元,其规模较小,尤其是以指导教师为核心、少数大学生参与的家庭小作坊式的研究团队极为普遍,而跨学科、跨机构、跨领域的协作交流很少,这显然限制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

综上所述,大学生普遍认为创造力的培养与开发对于自身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发挥的主要因素包括自身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两方面,其中自身因素包括年龄、学历、身体、心理及个人能力等方面;环境因素包括外部条件、学校支持度和学校开发结构等方面。

在自身因素方面,个人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创造力发挥的主要因素。从自身条件和环境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来看,个体的自身因素是终身的影响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由表5可以看出,在自身因素方面,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与年龄、学历、身体以及心理等之间的相关系数皆为负相关,可以认为对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没有影响,而与个人能力有较高的正相关。

b.在环境因素方面,综合考虑问卷中主观题“您认为影响您创造能力发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的结果统计,计算出影响潜能发挥关键因素的Kendall’s tua-b和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

三、加强能力素质培养提升,不断促进大学生创造力开发发展

(一)锻炼大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大学生创造力开发发展的关键在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活动的动力,没有创造性思维的推动,创新活动就无法进行。激发个体内在的创造性思维除启发、引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内部创造动机外,还应通过举办各种大学生发明创造类活动,以引诱、鼓励、激发大学生的外部创造性思维动机。

(二)提升大学生创造实践能力

大学生创造力的开发,核心在于大学生创造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目的是为了产生新产品、新形象并最终服务于人类社会,其创造性的成果是否能够为社会大众所接受,还需实践的进一步印证和检验,而社会实践活动本身也是大学生创造力培养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应该大力鼓励和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话动,一方面使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认识新事物、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升自我。

(三)加强大学生文化艺术修养

当前,大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以专业知识为主,这也造成了大学生在知识学习中重科技理工、轻人文艺术,重工具性、轻哲理性,重眼前实惠、轻长远发展,这样的学习模式很可能禁锢大学生的思维,限制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校大学生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外,还要广泛涉猎与自己专业有关学科领域的知识;要加强人文艺术修养的培育,提升自己的文化艺术素质,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通过文化艺术的熏陶可以丰富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学会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因此,要开发大学生创造力,不但要使学生具有科学知识,还要具有文化艺术修养。

参考文献

篇5

论文关键词:民俗 艺术 表演 声乐 教学

论文摘要:从声乐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入手,分析当前百色学院艺术系开设的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在专业建设上存在的弊端和不足,进而提出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对声乐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音乐表演(民俗文化艺术表演方向)是百色学院艺术系开设的特色专业方向之一,百色学院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开设此专业方向的高等院校。从2007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至今,艺术系教师经过几年的艰苦探索和实践,在民俗艺术表演专业的教学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教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艺术系学生在参加全国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以及CCTV青年歌手大赛等许多赛事中,都凭借民俗艺术表演节目屡屡获奖。然而,也正由于是全国第一个开设此专业方向的高校,没有任何先例可以效仿,完全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进行专业建设,其难度可想而知。在几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也栽过不少跟头,吃了不少苦头。

目前,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方向在教学模式、师资配备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不健康因素,对此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不仅制约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影响到本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勿论突出特色、打造精品专业了。声乐课是音乐表演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专业建设中占有重要位置,在民俗艺术表演方向中亦是如此。在声乐课的教学过程中,百色学院艺术系的声乐教师同样遇到了上述的一系列问题,笔者将以声乐教学模式为例,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进而探讨在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下,对如何进行声乐教学模式改革提出自己的思考,以期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目的。

一、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下声乐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师资配备来看,百色学院艺术系现有专任声乐教师8人,都毕业于专业音乐院校,其中美声唱法教师3人,民族唱法教师5人,而8位教师中,对民俗声乐表演比较了解的教师只有1人。从学生情况看,音乐表演专业学生4个年级共有213人,主修声乐的学生有179人,占学生总数的84%,其中民族唱法学生最多,有163人,占声乐学生的91%。从授课方式来看,声乐主修生上课采用“一对一”的小课授课方式,每周每人一节,非声乐主修生上集体课,每周2节。从课程设置和教授内容来看,与一般音乐院校(系)开设课程和所教内容基本一样,只有一门“原生态歌舞表演”略显与众不同。从教学实践环节来看,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到大学三年级每年下乡采风一次,其他实践主要是参加各种舞台演出活动。以上就是当前百色学院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声乐教学的基本情况。

作为百色学院艺术系的特色专业之一,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亲身体会到这样的声乐教学模式存在很多弊端和缺陷,不仅背离了百色学院人想要办出特色的初衷,而且如果长此以往,形成定式,不仅偏离了专业轨道,而且对本专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十分不利。

1.目标不明,定位不准

百色学院最初开设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方向,主要是为培养具有较强的民族歌舞和原生态歌舞表演能力,较为全面地掌握民俗文化概况和具有一定的民俗文化研究能力的人才。然而,在现实的声乐教学和实践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真正认清这个目标,或者说即使认识到了也没有真正朝这个方向迈进和努力,授课内容与上课方式等都与普通音乐院系基本一样,在师生思想定位上造成了一定的混乱。

2.教学内容与教材使用中民俗文化内容过少

由于目标不明,定位不清,所以声乐课的教学内容仍然是在教授美声或民族唱法的发声方法,上课练声、演唱作品,演唱的作品也大都是传统的声乐教学作品,与民俗文化艺术表演基本不搭调。在教材的选择使用上,目前选用的教材多是仿习正规音乐院系选用的教材,大部分内容是创作歌曲,还有一少部分的民歌和美声歌曲,真正意义上民俗文化的作品极少。在此需要强调一点,笔者并不是反对要教授美声或民族的发声方法,相反,还认为这样可以提高和改良民间原生态唱法的音色,但如果偏废了一方,照目前民俗文化艺术内容极少的情况发展下去,离当初办出民俗文化特色的宗旨只会越来越远。 转贴于

3.课程设置与教学形式缺乏创新,师资配备不均衡

目前,百色学院艺术系开设的课程也仍然是沿袭专业音乐院系的课程设置,尽管“原生态歌舞表演”一门课程有所创新,但仅此一门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且这门课程仍处于摸索阶段,还有待改进和完善。在声乐课教学形式方面,仍采用传统的“一对一”小课形式,虽然这样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解决他们个人歌唱技术上的不足,但对于学生之间的协调配合训练明显不足,而好多真正的、民间的民俗艺术表演都是由于相互配合得好才更显魅力的。关于师资配备,如前所述,目前艺术系专任声乐教师有8人,但真正比较懂得民间歌唱艺术的只有1人,这样的师资配比对于民俗艺术表演专业而言显然是很不合理、很不均衡的。

4.教学实践环节民俗艺术方面内容相对薄弱。

在教学实践环节方面,艺术系比较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参加各种校内外的演出活动也较多,但与学生参加的各种活动相比,有关民俗文化艺术的内容仍然偏少,除每年一次的采风活动之外,基本没有其他民俗艺术实践活动,要么就是参加比赛、展演时,由教师临时组织排练一些具有民间民俗特色的作品去参加比赛,活动结束之后又回归常态,如此一来,学生对真正民间民俗艺术的了解只流于表层,民俗文化知识更是微乎其微,对于培养学生成为真正的民族民俗文化艺术人才相距甚远。

鉴于以上的种种问题,我们首先应客观看待,冷静分析,找出原因,然后制定出适合本校本系特征的改革策略和措施并付诸实施,从而保证声乐教学乃至整个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二、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下声乐教学模式改革的策略与措施

1.明确目标,转变观念,找准定位

艺术系要统一全系师生思想,同时加大宣传、营造氛围,明确培养民俗文化艺术人才的目标,找准定位。教师应转变观念,真正扑下身子去了解学习民族民间、民俗原生态歌曲等,从中汲取营养并运用到自己的声乐教学中去。此外,还应帮助学生转变思维方式,促使他们认清民俗文化的巨大价值以及从事民俗文化研究和走专业特色化道路成才的良好机遇。

2.改进课程设置与教材使用,大量增加民俗文化艺术内容

明确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后,要对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革新,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内容的课程,在教材的选用上,应多采用从民间采风回来得到的“鲜活教材”,从而不断加大学生对民族民间、民俗艺术知识和信息的占有量,真正为进行民俗文化艺术研究做好准备。

3.改革声乐课上课方式,完善师资结构

改变声乐课传统的“一对一”上课方式,采用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相结合的上课方式。个别课主要训练学生如何发声,借鉴科学的发声方法,美化学生的歌唱音色;小组课主要训练他们的协调配合能力和互相间的艺术默契感,体会民俗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集体课主要讲授一些民俗民间的音乐文化知识以及让学生体会民间艺术在集体活动中的呈现方式。不断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措施,完善师资结构,聘请校外优秀民间民歌手担任原生民歌演唱的教学工作,同时派出本系声乐教师走出校门,深入民间进行“接地气”般地采风学习,尽快扭转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方面师资薄弱的局面。

4.加强教学实践,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民俗文化艺术表演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专业,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加强教学实践,同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要增加学生采风次数和时间,除了系里组织的采风必须参加外,还要求他们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田野采风,深入学习民间文化知识。二要训练学生对采风回来的材料进行加工整合,改变被动的学习方法,多采用研究型的学习方法,提高创新思维,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最终成为有一定民俗文化研究能力的人才。

三、结语

声乐课是音乐表演的主要课程之一,其教学质量也直接影响到民俗文化艺术表演的专业建设,针对百色学院这几年的声乐教学中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应解放思想,克服困难,切实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课方式、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对整个声乐教学模式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本专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最终取得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篇6

十报告强调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我院自1994年开始举办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以来,至今已举办了20届艺术节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是我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四会”(会做人、会做事、会学习、会生活)通识型人才的载体和平台,也是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营造高雅校园文化氛围,建设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的重要途径,更是展现师生精神风貌、信念追求和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的一个窗口。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及大学生德育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校园文化艺术节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校园文化活动在高校德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高校进行德育教育就是系统地在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影响,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德育的本质就是把反映特定生产关系的政治观点、思想意识、行为规范等社会意识形态灌输到广大学生身上,并转化为他们自己的经验、品质、规范、行为和习惯。而这些观点、意识、规范往往都能够和一定的文化形式相结合。如果把载有德育内容的观点、意识、规范注入一定形式的文化活动之中,就能够通过开展这种生动有益的文化活动而进行思想教育[2]。在我院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中,我们非常注重德育教育,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养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体现:

一、在活动开展中注重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形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坚定理想信念、政治信仰的教育。在公民道德规范中强调,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最基本的方面是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其中,“德”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3]。

在新形势下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要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思想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通过开展各种活动,积极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青年能够担负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

我院举办的艺术节活动版块多,形式多样,很多活动都具有鲜明的教育意义。比如在艺术节期间开展的诚信辩论赛,就是将往日课堂教学中说教色彩厚重的教育方式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双方围绕“当今世界讲诚信是否吃亏”、“诚信与利益哪个更重要”等辩题展开辩论,通过激烈的辩论,双方观点更加清晰。这样,无论是参加比赛的辩手还是台下观看的学生,都会从中学到如何分析解决问题,加之在辩论过程中辩手们缜密的思维、渊博的知识,也会让参赛者和观看者从中获益匪浅。通过这种有趣的活动形式,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诚信的重要性并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努力践行,这本身就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有效载体。

在艺术节活动中,我们会注重以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在建党90周年举办的“党在我心中”合唱比赛,就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稳定校园,推进我院精神文明建设,展现师生风采的一次集体活动。本次比赛以二级学院为单位组织队伍参赛,各参赛学院师生着装整齐、精神焕发,而且在合唱中融入新的创意,用朗诵诗歌、舞蹈、讲述故事等形式,展示了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生动场景,重温党在90多年历史征程中取得的伟大成就。自活动开始组织筹备的一个多月来,全院师生积极有序地排演着,不仅让整个校园充满了歌声,同时更好地激发了青年学子爱国爱党的热情,也增强了我院学子的集体荣誉感,陶冶了情操。以这种红歌比赛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显著。

二、在活动开展中注重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我院开展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校园文化艺术节的举办就是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艺术节活动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整个活动参与面广,全院共一万多学生,几乎都参与到艺术节的各项赛事活动中。我们为了得到全体学生的积极响应,把一些活动交给学生去策划,老师只在这些活动中进行指导、统筹。比如在校园舞蹈大赛这个版块中,我们会让大学生联合会文艺部去策划整个活动,学院文艺部就会调动各个二级学院的学生会文艺部,我院共有20个二级学院,这样覆盖面广,全院喜欢舞蹈的学生都会参与到活动中,无论是参加比赛的选手还是组织策划的学生或是观众,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启发,得到提高。在比赛中,选手通过初赛、复赛、决赛的比拼,才艺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在舞蹈编排和排练中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活动中参与组织策划的同学会在活动中提高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而观看比赛的观众会有一个认知美、欣赏美、辨别美的过程,会对活动有自己的评价,从而提高他们的欣赏辨别能力。在整个活动中,所有参与同学的综合素质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也是举办艺术节活动的初衷。

三、在活动开展中注重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因为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是一个能动的发展过程,所以我们在开展艺术节活动时,一直把青年学生作为道德素质教育的主体,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积极性和能动性。大力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行为和高尚品质,激励青年学生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

比如在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之际,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我们开展了“青春飞扬妙笔生‘锋’”创意涂鸦大赛。比赛主题为“雷锋精神”,各参赛小组以涂鸦的形式,用自己的热情描绘当代大学生心目中的“雷锋”。涂鸦过程不拘一格、加以创新,展现了当代大学生敢于挑战、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涂鸦已不再单纯是一种艺术形式的展示,它还代表了一种生活态度,不但以娱乐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表现力,还在这种比赛绘画方式中加深了学生的道德理念,他们会以雷锋为榜样,在学习生活中以自身行动践行雷锋精神。这次活动共经过近一个月的宣传、征集稿件和评委初选,最终有23件作品入围决赛并绘制到体育馆后面的涂鸦墙上,让每面墙壁都能说话,每个角落都能育人。

我院在开展德育教育中,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作用,开设道德大讲堂、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道德大讲堂中,邀请我院道德模范教师讲述自身经历,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激励学生,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平台。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中,让学生读中华传统经典、励志格言等,养成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以这些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宣传和榜样引领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四、在活动开展中注重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我院地处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多,所以,在活动开展时我们特别注重加强民族团结。为促进各民族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构建和谐校园,每年艺术节期间,我院都在全院青年学生中广泛开展“让爱伴我成长――我与民族同学的故事”征文、演讲活动,并组织优秀作品参加全区的比赛。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使每年的活动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在推广和普及民族传统文化和活动中,我们注重在传承中发扬光大民族传统文化,通过不断挖掘、创新各种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大力促进蒙古族和“三少”民族文化艺术活动。在每年的艺术节期间,都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排练一些优秀民族舞蹈,以这些方式对民族文化加以保护传承。这些集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民族文化艺术活动,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精神情操,开阔视野,增进民族间的了解理解和促进民族团结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直以来,我院培养了大量的民族文化传承人才,以使其继续探索弘扬民族文化新路,建设具有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的校园文化活动。

五、在活动开展中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教育

篇7

关键词:体育锻炼;活动形式;行为习惯

从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完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坚持“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实施《全面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的目标、任务仅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可能实现的。作为体育教学的一部分,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是课堂体育教学的延伸,较为完善的课外体育活动则能很好地弥补课堂体育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不足,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更能吸引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学校体育目的与功能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课外锻炼情况,而课外体育锻炼的效果又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率、参与频率与持续时间。《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普通高校除安排有体育课、劳动课的当天外,每天应当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体育活动。”从调查结果看,当前高校离这一规定尚有差距。

一、我国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

(1)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动机。通过对全国不同地区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动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为主要目的,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分别指向消遣娱乐、减肥健美、社会交往、缓解压力、发展个性、应付考试等,呈现多元化、多层次化的格局。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明确,动机比较积极健康,对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处于良好水平,已具备了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认识基础。

(2)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和持续时间。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大部分不同程度地参加了课外体育活动,但参加的频率低,活动持续时间短。能够在固定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者较少,大部分学生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且持续时间离“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差距较大。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影响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观因 素。

(3)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对高校大学生最喜欢的项目调查结果显示:男生倾向于对抗激烈、竞争性强、技艺性较高的项目,其排序为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游泳等,而女生倾向于对抗程度低、艺术性强、活动量较小的运动项目,其排序为健美操、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网球、篮球等。但经常参加的体育项目排序与学生喜欢的项目排序呈现出差异,男生经常参加的项目排序为篮球、乒乓球、足球、羽毛球、跑步、武术等,女生为羽毛球、跑步、乒乓球、篮球、健美操、排球等。另外大学生对新型、现代、时尚健身项目如拉丁舞、瑜伽、街舞、现代舞、网球、登山等表现出较高的热情,但很多学校不具备开设此类课程的条件。

(4)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方式。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方式主要为个人锻炼或与同学朋友一起锻炼。这种情况与校、院、系的集体活动少且普及面不广、高校体育组织团体少、体育文化组织形式少有密切关系。以个人方式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多见于个性相对独立或兴趣特殊的学生,这也反映了课外体育活动的自主性和个性化。与朋友同学一起锻炼的活动方式常见于双人项目,如羽毛球、乒乓球等,由于共同的兴趣爱好促使他们时常进行一些体育活动,这种方式是形成结伴参与和固定锻炼小团体的主要因素。

(5)影响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调查分析表明影响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运动场馆不足和运动器材陈旧、短缺、单一是目前比较突出的客观因素。学习忙、学业负担重与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和就业压力增加、多数学生教研有关,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客观反映。上网聊天和利用课余时间打工、逛街等占据了大学生的业余时间,使他们无暇顾及自己的健康,惰性大、体育兴趣差。

二、拓展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

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学生体育活动,学校要把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作为日常教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纳入教学活动安排,并逐渐形成制度,探索学生有兴趣、学校有特色的群体活动形式。笔者结合我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实践经验,借鉴兄弟学校的先进做法,提出应发挥体育社团功能、利用体育俱乐部优势、通过举办体育文化艺术节、拓展运动休闲内容等课外体育活动形式来吸引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并逐步培养体育锻炼行为习惯。

发挥体育社团功能,吸引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社团是由相同体育兴趣、爱好的学生自发组成的群体性业余团体。它是以共同的观念、追求目标为基础,以体育运动为活动内容,以多种形式开展活动的学生自愿参加的组织[1]。体育社团种类多样、内容丰富,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多样化需求,体育社团参与的自主性和社团活动形式的灵活性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的锻炼氛围,使体育社团成为当前和未来学校体育课外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因此,学校要充分重视学生体育社团的作用和功能,因势利导,加强对学生体育社团的支持、管理和指导。同时学生体育社团要加强自身的组织管理,合理安排活动时间,提高场地的利用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团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社团活动,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

利用体育俱乐部的优势,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体育俱乐部是一种以学校体育场馆为依托,以具有丰富教学训练经验的教师为指导顾问,提倡学生自愿参加的一种公益性和有偿服务相结合的组织形式[2]。体育俱乐部是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新事物,是一种符合当前学校体育培养目标的组织形式,已成为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之一。体育俱乐部具有活动开展的业余性、项目选择的自主性和活动指导的专业性、组织工作管理的规范性等特点,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自由、选择自主,活动有序,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可实现教学双方优势的互补,弥补体育课堂教学的不足,为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从事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学校应利用体育俱乐部的优势,根据学校现有条件尽可能建立多种学生喜欢的单项体育俱乐部,合理安排课程,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保障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连续性、长期 性。

举办体育文化艺术节,营造体育锻炼氛围。体育文化艺术节是通过丰富活动内容,拓展活动空间和时间,改变活动的功能,由单一的运动竞赛向融健身、娱乐、竞技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文化节日[3]。体育文化艺术节是一种新型校园文化组织形式,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历时较长、参与面较广,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有益于营造浓郁的体育锻炼氛围。建议各级各类学校利用体育文化艺术节这种组织形式更进一步拓展开设项目的空间,竞赛项目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广大学生的参与性,避免过分竞技化,只是少数人感兴趣的现象。大量引入趣味性强、时代性强、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操作简单、大众性的体育娱乐项

目,扩大直接参赛人数,使更多的人能够从参与竞争中体验体育带来的乐趣以及竞赛中体现出的体育精神,具体做法如下:①删除跨栏跑、铁饼等技术性强、难度大的项目,保留传统田径运动会的常规项目,以竞技运动自身的独特魅力吸引学生参与比赛。②增设师生喜闻乐见、趣味性强的体育集体竞赛项目,如“同心协力向前跑”、“10×100米接力赛”、“篮球定点投篮”、“集体跳长绳”等,提高师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③引入民族传统项目,如武术、踢毽子等,继承民族文化遗产,宣扬民族精神。④开展体育专题讲座、体育演讲比赛、体育知识竞赛,宣传体育文化,提高师生对体育文化的认识。⑤利用体育绘画、体育录像、体育摄影比赛提高体育欣赏水平和参与者的成就感。⑥利用创编体育游戏、体育制作、自编操或舞蹈大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体育文化艺术节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参与面广、影响深远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建议教育管理部门和各学校要重视并支持这种形式的研究与实践。

拓展运动休闲形式,丰富节假日体育活动。运动休闲是指学生利用余暇时间,为达到娱乐、健身而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参加由学校或有关单位组织的体育健身娱乐运动。运动休闲可以丰富节假日的体育生活,是一种由学校过渡到社会的运动方式,有利于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当代大学生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和学习手段的现代化,将有更多可自由利用和支配的闲暇时间,在闲暇时间开展健康有益的运动休闲,可以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消除无节制上网等不良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体育教育不仅要充分利用校内体育设施,还要放开眼界有效地利用校外的资源,不仅要重视校内课外体育活动,还要抓好学生节假日的体育锻炼,要适应体育教育观念的转变,突破课堂的局限,适当地进行郊游、野营、登山、游泳、滑雪、放风筝、徒步旅行、骑自行车、定向运动等运动休闲活动,通过与大自然的充分接触,实现对身体和心灵的双重磨炼,汲取大自然的精神与力量,激发热爱人生的信心与勇气。因此,学校应充分利用运动休闲这种积极、健康、文明和科学的休闲方式,引导和帮助学生以积极的姿态参与运动。应选择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创造和开发适宜的运动环境,积极认真组织学生的休闲运动,培养学生运动情趣,增强身心健康,丰富课余生活,提高锻炼兴趣,使学生在节假日能轻松快乐地参与运动锻炼,进而将运动休闲贯穿终身。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运动休闲将成为体育课堂外、节假日对学生实施体育教育、培养体育行为习惯和运动乐趣的重要形式。

作者单位: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肖迪明.浅析高校学生社团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4,(5):139-141.

篇8

关键词:冰雪文化艺术;冰雪雕塑;传承与发展

一、黑龙江冰雪文化艺术的传承

1.健全冰雪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黑龙江的冰雪艺术文化必然会朝着更加先进的方向发展,满足各种职业、各种阶层人群对于高品位、个性化的文化的需要。随着黑龙江冰雪文化艺术的发展,对于冰雪艺术专业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多,只有广泛吸引并招纳人才,健全冰雪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我国的冰雪文化艺术才能够更加长远的发展下去。冰雪雕塑艺术教育不仅仅是一种非常有魅力的艺术的教育方式,还能够积极推动黑龙江冰雪文化的发展,也可以满足冰雪雕塑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专业的冰雪雕塑艺术人员是我国冰雪人员发展的需要,一些高等学校应该对专业人才的培养给予高度重视,积极开展冰雪雕塑艺术教育,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冰雪雕塑文化,也更加懂得北方人民的智慧与热情,为以后冰雪文化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加强对冰雪雕塑设计与制作的系统建设现阶段,我国还比较缺乏系统的冰雪雕塑设计与制作,本篇文章对冰雪雕塑的设计与制作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和分析,为黑龙江冰雪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提供了科学有效的依据。黑龙江省有着上天赠与的冰雪资源,是中国冰雪最密集的一个省,而黑龙江的冰雪雕塑更是在全国范围内占据首位。这些年来,随着我国政府以及一些相关部门的支持,在冰雪雕塑上不断地完善冰雕的设计理念以及工艺水平,尤其是在老一辈的一些优秀额冰雪雕塑艺术家的带领之下,黑龙江省的冰雪雕塑艺术已经达到新的高峰。3.黑龙江省冰雪艺术项目的崛起伴随着黑龙江省冰雪雕塑文化的发展,一些冰雪艺术项目快速发展起来,比如说是雪乡等一些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二龙山滑雪场等一些冰雪娱乐项目和冰雪竞赛项目,还有一些冰雪国际项目也在快速的发展并且在不断壮大。随着一系列冰雪文化艺术项目的发展,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黑龙江省冰雪雕塑文化的现状以及冰雪文化未来发展的空间。4.黑龙江省冰雪艺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每个行业都需要有专业的人才,冰雪雕塑行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要更是多多益善,要想要发展好冰雪雕塑艺术,对冰雕专业人才的需要是获得稳定发展的先决条件。综合现阶段黑龙江省冰雪雕塑艺术团队的发展情况来说,具有专业素养的冰雪雕塑技术人员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大多数都是没有任何培训经验的冰雪雕塑技工,甚至还有一部分是艺术类院校的在读学生。雪雕塑艺术团队的大多数人员虽然有着多年的工作经验,但是从来没有接受过相关的专有培训,所以很多人员的作品与世界一流级的冰雪雕塑左右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冰雪雕塑文化艺术的发展

王景富老师工作于哈尔滨学院,他对黑龙江省的冰雪雕塑文化颇有研究,曾在2005年编撰了《哈尔滨冰雪文化发展史》,这本书对黑龙江省的冰雪文化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与研究,比较系统的剖析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冰雪文化的起源以及在现代冰雪文化的发展情况、伴随着冰雪文化出现的一些衍生项目以及冰雪文化的载体等等。近些年来,随着一些高校渐渐开设冰雪雕塑艺术设计的相关课程,比如说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学院、黑龙江财经学院、哈尔滨华德应用技术学院等,积极开展冰雪雕塑艺术教育,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冰雪雕塑文化,也更加懂得北方人民的智慧与热情,为以后冰雪文化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哈尔滨的冰雪雕塑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黑龙江省的一些高等院校应该积极配合,对冰雪雕塑艺术进行定向培养,系统地开展一系列的课程,比如说冰雕艺术设计、雪雕艺术设计、冰雪雕刻材料与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设计制作以及城市景观设计等一系列的专业,培养大学生对冰雪雕塑的兴趣,不断对冰雪雕塑文化进行探索。在进行黑龙江省冰雪雕塑的时候,应该注意与城市景观设计理念相结合,冰雪雕塑专业人员应该掌握一定的创新理念和科学的冰雪雕塑技术手段,从而创造出更加优秀的冰雪雕塑作品,促进黑龙江省的冰雪文化艺术的发展和创新。黑龙江的冰雪文化发展需要有创意的人才,一些高等院校应该积极配合开展冰雪雕塑课程,满足冰雪雕塑文化人才的需要,而且冰雪文化必然向着更加先进的方向发展,也会满足各种职业、各种阶层人群对于高品位、个性化的文化的需要。随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冰雪文化艺术的迅速发展,在冰雪雕塑人才培养方面一需要建立更加系统化的人才培养系统,只有系统化的人才培养系统才能培养出更具备高素质的人才,才能使得我国的冰雪雕塑艺术一直位于世界前列。对于冰雪雕塑人才的培养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尽量满足冰雪雕塑专业人才市场的需求,一些高等学校的冰雪雕塑教育人员应该重视冰雪雕塑课程,培养出具备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促进我国冰雪雕塑文化的发展。

三、结语

冰雪雕塑文化是黑龙江省的特色文化,但现阶段在冰雪雕塑文化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冰雪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还不够健全,缺乏系统的冰雪雕塑设计与制作,冰雪艺术专业人才比较稀缺,但整体来说,冰雪雕塑艺术是黑龙江冰雪艺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是众多优秀文化的沉淀,伴随着冰雪雕塑文化,众多的冰雪艺术项目也在迅速的崛起,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黑龙江省冰雪雕塑文化的现状以及冰雪文化未来发展的空间,同时在冰雪雕塑人才培养方面一需要建立更加系统化的人才培养系统,只有系统化的人才培养系统才能培养出更具备高素质的人才,才能使得我国的冰雪雕塑艺术一直位于世界前列。

参考文献:

[1]王景富.哈尔滨冰雪文化发展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2]李鑫泽.冰雪雕塑艺术[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篇9

中国当代的教育体系中已经逐渐开始加大了艺术教育的份额,特别是幼儿教育阶段,基于幼年学生的年龄、兴趣和认识水平条件问题,美术教育占有着非常大的比重,此后的小学、初中再到高中、大学的各阶段,审美意识培养的美术课程虽然相对而言有着比重的不同,但是仍然贯穿始终。纵观整个阶段的美术教学课程过程可以发现一个相对简单的教学规律:只有不断提升日常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实效性,才能促进青年学生的审美观念提升。而审美观念和趣味的提升是“授人以渔”的重要问题,这对青年人而言远远要比学会某一门专业绘画技巧重要得多,因为它直接关系着“人之所以为人”的宏观命题以及学生成长之中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建立。但是我国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和大学美术教育却存在一定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中小学的美术教育往往还作为必修的美术课程,到了大学阶段则其重视程度明显降低。当前的大学教育中美术课程都是作为学生的选修课程来设置,不仅份额小,而且受轻视,这样就导致大学美术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大多数高校学生都认为大学中的美术课程只是作为选修的参考课程,只要能够拿到相应的学分就可以了,没有认识到大学阶段中美术教育的重要意义所在,没有认识到审美观念的培养在个人成长和民族素质提升中的重要意义。可以说,“不重要”是导致高校教育中美术课程没有受到重视的一个根本原因。于是青年学生在大学阶段几乎失去了在美术教育与日常生活的结合中培养和建立个人审美观念的重要时机。所以说,中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中,大学美术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尚未得到政府、高校、教师以及学生各个方面的积极重视。这是当前大学教育当中美术教育的一个困境所在。

二、提升青年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是大学美术教育的根本所在

1925年,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回国并在清华大学任教。他在王国维的碑铭中提出了自己对于理想人格与学术精神的标准:“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这是在民国的时代背景中,知识分子对于独立和自由的渴望,这是中华民族近百年一直传承的最为宝贵的人文精神。而在当下这个全球化的社会里,对于大学生来说,进入高等学校有两件重要任务:第一,充分学习科技文化知识,认知真理;第二,在学习的过程中塑造独立的、积极的、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于当前的社会人才培养而言,审美观是继人生观的培养之后不可忽略的重要素质。

三、大学美术教育在提高和塑造学生审美观念方面的可行性策略

尽管当前的高校教学中,美术教育尚未引起充分的重视,但是仍然应该看到大学美术教育的积极作用,在提升学生审美观问题上大学美术教育还是已经扮演了重要角色。

1.立足多元化的社会价值取向,着重塑造学生的传统文化观念和审美趣味。近百年的中西文化思想在交互中冲撞和杂糅使得中国社会的思想意识和人文精神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和多元,其中教育尤其显现出了在与世界接轨中对于西方和本土精神的取舍和侧重的两难之间出现的尴尬,而最终本土的、传统的文化精神渐渐被忽略和遗失。但是与科学技术的学习和效仿不同的是,文化精神的根本是地域和思想,绝非可以效仿其他民族的。所以近百年的文化艺术或者说由之而来的审美观念培养一直是中西结合的教育缺失,这种缺失的结果就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文化艺术和社会审美与之发生断裂,而这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所以,青年学生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提升是这一代人的整体素质的提升。

2.利用现有社会文化资源和信息平台,丰富学生的视知觉信息和审美渠道。大学美术教育和中小学美术教育在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中小学美术教育侧重于直观审美感受的传达,而大学美术教育则重在建立学生审美观念和提升学生审美趣味,尽可能塑造学生的审美感悟力与创造力。尽管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不同阶段的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审美观念上存在共性,但大学美术教育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使他们已经有了成熟的理解力和个性化的感受力,所以这个阶段的美术教育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社会的文化艺术特点与时代变迁,本土文化艺术与世界文化艺术的异同、优劣与个人化的取舍,进而建立自身的审美观念。具体的方式是让青年学生通过美术作品来了解艺术本体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美术作品了解不同的社会、文化和思想,了解美术作品传达出的审美内容和审美规律。同时,还应该看到目前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很少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加强审美教育。这就需要高校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博物馆、展览馆以及画廊、工艺品工厂、市场等历史文化与社会文化资源,将大学美术教育与历史文化感知和实际生活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和培养青年学生在生活中具象地建立自己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这是当今大学美术教育的关键所在。

3.审美意识的培养应在大学美术教育课堂和日常生活中同时进行。大学美术教育通常采用的教学方式是美术技法传授或者美术作品欣赏课程。诚然,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资源相对匮乏的条件中有着它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但是就当代社会的情况而言,则逐渐显现出了它的忽略社会资源与结合实际生活方面的狭隘性。所以,今天的高校美术教育需要积极思考和发现具有当代性的美术教育教学方式,有效地引导学生建立具有时代意义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学生通过美术课程不仅能够了解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积极意义,而且通过美术的学习认知了解历史文化,了解时代艺术趋势,进而塑造和建立审美意识。青年学生审美观念与审美趣味提升的有效途径是充分重视和合理规划高校教育中的美术课程,要在课堂教育的同时将美育合理贯穿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大学美术教育不只是在课堂上通过欣赏分析来传授美术知识,因为对于大学生而言,审美意识的培养绝不是在短短两个小时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做到的。大学美术教师除了要能够在课堂上通过美术知识引导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分析美,积极引导学生建立审美观念外,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之外的生活中尝试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应该清楚地看到,审美观念的培养与审美趣味的建立是大学美术教育的关键所在。目前而言,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建立完善是需要教育界共同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四、结束语

篇10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第一,后现代主义极其推崇个体的主体地位,并由此确立个体的独立、自由、价值和尊严。它倡导多元化视角,重视个体和局部独立性,有利于激发个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后现代主义认为,思想、知识和真理是人们走向自由和解放过程的共享资源,反权威主义可以使人把自己的思想触角和生命体验自由地伸向所有渴求的陌生领域。这种思潮活跃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繁荣了人类的精神文化,促进了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发展,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自信、活跃思想、张扬个性、独立思考。第二,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现代文明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性反思,这种批判性反思有助于社会的新旧更迭,发展人类的创新思维。同时,后现代主义对现实持冷静清醒的态度,以一种颠覆性的思维方式批判、冲击着现代文明对个性的束缚、对等级制度的沉迷,它所具有的批判性和开放性意识,能够促进大学生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敏锐地剖析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的负面现象。此外,后现代主义张扬个性,突出“人本位”观念,其对科学和理性的自我反思,有助于大学生关注人类自身命运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一)行为观随意,社会责任感缺失

后现代主义思潮过分强调自我,追求个性,提倡多元化和差异化,加剧了大学生的反权威意识和叛逆意识,导致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淡化,虚无主义乘虚而入。从尼采开始,…经海德格尔再到后现代主义,…都包含着一种恢复传统的努力,…但在反讽性的后现代文化氛围中,恢复传统的努力终究还是沦为社会批判与实践改造效应的精神自娱。由此可见,…从尼采到存在主义哲学,再到后现代哲学,…其实是见证了从“古典虚无主义”到“否定性虚无主义”的倒退。受这种思潮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很容易扭曲、虚化、物化,行为习惯趋利化、随意化。

(二)政治观模糊,政治信仰错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而后现代主义倡导反权威、反主流,必然会使大学生怀疑的正确性、科学性和真理性。在这种意识形态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的主流意识淡化,导致他们放弃了理想的信念,政治信仰发生错位,怀疑甚至否定科学与真理,由此导致他们盲目追求政治观念的多元化,跟风西方的腐朽思想。从这一层面上来看,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深层次意义上的颓废,不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三)价值观淡化,理想信念缺失

相对主义、怀疑主义、虚无主义否定一切、解构一切,而后现代主义倾向于否认人类普遍具有的道德和良知。这导致部分大学生既不为任何高尚的行为所感动,又不鄙弃和抵制卑劣、罪恶的行径,而是消极度日,碌碌无为。同时,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逐渐抬头,导致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趋向世俗化、商品化,他们的理想信念正日渐缺失。

(四)人生观扭曲,生命意识淡薄

后现代主义强调反理想、反规矩、反约束,过分追求随心所欲,使性格偏激、有心理障碍的人以及极端个人主义者更加颓废、更加反叛,使他们对生命缺乏敬畏、对生命的意义缺乏追寻。近年来,大学生聚众吸毒频频见诸媒体,校园暴力屡禁不止,同居堕胎屡见不鲜,特别是当这些行为导致部分大学生的学业难以为继、经济捉襟见肘、情感危机四伏时,更加剧了他们消极颓废、玩世不恭的精神状态,增加了他们自杀、虐杀的行为倾向。

(五)文化观蜕变,文化艺术虚无

后现代主义倡导标新立异、颠覆经典、解构传统、反讽社会的自由精神,主张以“解构”颠覆传统本体论固有的二元对立,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取代确定性。受这种思潮的影响,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在文化艺术上的虚无,热衷于借助网络等媒体恶搞经典文学、艺术作品等。一味地颠覆经典和反传统,缺乏深刻的思考以及对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大大削薄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厚度,影响了文化艺术的生命力。

三、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大学德育的对策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由于国人,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对西方文明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精神实质缺乏完整的把握和深刻的认识,常常不易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积极因素,反而容易吸收一些表面的、偏激的,乃至错误的东西,加之物质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的不断侵蚀,如果不对后现代主义加以甄别和研究,不正确地引导和教育大学生,那么后现代主义中的积极因素就无法发挥作用,使得消极因素又乘虚而入。这样一来,后果令人担忧。由此可见,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大学生德育工作尤其重要,正确地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是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辨识新思想、开展理性评论和自我教育、提高精神追求、体现自身价值、提升社会层次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本文对如何做好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大学德育工作提出了以下对策。

(一)抓住德育重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开展以正面引导为重点的理想信念教育开展以正面引导为重点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学德育工作者需要加强正面的宣传引导,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当代大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看待国家民族的发展、执政党的建设和社会的进步,帮助大学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的成绩和不足,形成客观而不偏颇的社会认知,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开展以生命教育为重点的个性教育开展以生命教育为重点的个性教育,大学德育工作者应抓住后现代主义倡导个性发展的积极因素,引进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如大学德育工作者可以安排宽严适度的大学制度文化,组织互帮互助的团体活动,开设各种专业课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让大学生在一定的制度和群体活动中相互监督和帮助,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感悟生命的真谛。

3.开展以心理辅导为重点的思想道德教育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德育工作者应通过心理咨询解决部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他们努力获取劳动成果,接受警示教育,关注社会行为;引导大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学会尊重人、帮助人、关爱人,从而尊重社会、服务社会、造福社会,提高社会责任感。同时,大学德育工作者要注意心理辅导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又不能逢迎迁就;既要坚持心理疏导,又不能排除正面灌输;既要考虑针对性,又要因势利导,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二)营造良性发展环境,引进多元化德育模式

1.宣扬校园文化,营造健康向上的思想环境高校要积极扩展主流文化阵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以、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为核心,以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为重点,以八荣八耻等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为总体目标,开展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课余活动,改变大学生单一、固化的学习生活模式,把道德教育、心智发展、心理健康、创新精神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健康向上的思想环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倡导平等对话,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高校要不拘泥于传统,发挥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个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能动作用。在实际运用中,高校要创新德育模式,引进师生平等对话,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兴媒体在大学生思想生活领域中的重要作用,优化师生交互方式,通过…QQ、微信、博客等网络媒体加强师生互动,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灵活、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3.创新信息载体,提升大学德育教育的内涵和水平高校要创新信息载体,开通多元化信息渠道,不但要通过传统的课堂教育传递信息数据,还要利用网络、媒体、微博、微信等现代化信息传播途径,传递信息数据。如高校可以开设思政博客、微博、论坛交流、专刊分析、专题园地,开展社会实践、辩论赛、思辨论文等活动,开设心理辅导、思想分析乃至精神分析座谈等课程,提高各种媒介、载体的主流引导水平,使大学生在可读、可视、可听、可学、可参与、可互动的多元化方式中得到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

四、结语

总而言之,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变革的主力军,但也是受各种时代思潮影响的易感主体,对后现代主义这种新兴社会思潮的“去糙取精”,首先大学德育工作者要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加强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力度,发挥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主流舆论导向,建立“以人为本”的人文德育模式,主张理解、尊重、平等、对话和关怀,全面实施心理、政治、思想、道德、法治等教育,培养大学生行为的坚毅性,使大学生注意言辞、规范行为、严于律己、遵守社会公德,进而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成为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

作者:陈舒英 单位:福建省莆田学院教务处

参考文献:

[1]季相林.追思后现代及后现代哲学[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2]邹诗鹏.现时代虚无主义信仰处境的基本分析[J].江海学刊,2008,(2).

[3]刘影春,王坤.后现代视域下的高校德育新情景构建[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

[4]郝永康,兰涵旗.浅析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J].考试周刊,2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