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企业直接对外投资范文
时间:2023-10-26 17:56: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内企业直接对外投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全球视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内外动力源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8)06-0048-05 收稿日期:2008-02-29
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以“来自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FDI from Developing and Transition Economies)为题,了《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该报告指出:长期以来,外国直接投资一直被认为是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流向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渠道。而现在,情况开始变得多样化。其中一个最突出的新特点就是来自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开始蓬勃兴起。2006年,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额达到了创纪录的1200亿美元。中国在吸收外资保持世界前列的同时,自身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中国跨国公司的崛起已经引起全球注目。在《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公布的全球100家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中,中国跨国公司占据了半壁江山,达到50家(UNCTAD,2006)。据此,本文在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概况的基础上,以全球视野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内外动力源进行了研究,希望以此促进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概况
2007年10月14日中国商务部和统计局联合的《2006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公报,2006)显示:目前中国在境外投资的近万家企业,分布在全球172个国家和地区,雇佣的外国员工达29万人,为投资对象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200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达210多亿美元,居全球第13位。就投资地域而言,九成的非金融类投资分布在拉丁美洲和亚洲。
此外,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特点突出,表现为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有限责任公司所占比重超过国有企业跃居投资主体首位;从投资主体的行业分布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广泛,其中采矿业、商业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大,达到78%:制造业占到投资主体总数的五成半,主要分布在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纺织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势强劲。2002年至2006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60%。事实上,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特别是中国在引进外资达到一定阶段的情况下,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必将越来越快。同时也应该看到,虽然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较快,但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所占的比重还是非常低的。公报显示,截止2006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仅900亿美元左右,不到美国的1/20。
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内部动力源
上述分析可见,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占全球总额依然很小,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本文认为,在全球视野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着内外两种完全不同的动力源:内部动力源与垄断优势相关,外部动力源与技术获取相关。下文将对此进行详细论述。
(一)垄断优势与对外直接投资
海默(Hymer Stepher)的垄断优势理论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理论依据。海默在他的题为《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一项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Hymer,1960)论文中,第一次论证了对外直接投资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对外金融资产投资,从而在理论上开创了以对外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的新的研究领域。1969年,金德尔伯格出版了《美国公司在国外》(Kindle Berger,1969)一书。书中对海默提出的观点表示赞同,并加以进一步完善。他认为,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已经不能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现象。现代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生和发展,恰好否定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假设――完全的自由竞争导致完全的市场结构。因此,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现象应该从“不完全竞争”出发,是市场结构的非完美性,尤其是技术和知识市场的不完美才导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正是由于市场的非完美性,跨国企业才有可能运用组织的效率,利用它在获得人、物、财、技术和知识等要素方面的有利条件,在世界市场上与当地企业竞争。跨国企业之所以能做到这点,原因在于它们拥有某些垄断优势。跨国企业具有的垄断优势,是它们确保其跨国生产有利可图的条件,也是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基础。
(二)自主创新形成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内部动力源
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垄断优势,要看其是否能获得稳定的利润。稳定的利润来自于垄断,垄断的形成在于掌握了可以排除其它竞争者进入某一市场需求领域的手段。在计划经济中,可以凭借权力形成垄断,而市场经济则要靠竞争战略的组合,以别人无法替代的方式有效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掌握了核心技术,只有不断的自主创新才能获取这种核心技术优势。此外,在市场竞争中所形成的垄断是十分脆弱的,因为并不能以强制的手段阻止其它企业进入某一领域,某种技术一旦被应用,就会被诸多竞争者所模仿。技术手段可以保密,但这种保密程度是有限的,总是有可能被竞争对手破译。掌握了一种先进技术,并不能高枕无忧。要不断地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对现有技术不断加以改进。特别是重视新技术的发展动向。当企业削弱了自主创新意识,原有的核心技术所形成的垄断优势便会消失。因此,自主创新是企业获得并保持核心技术最重要的手段,是形成企业垄断优势的关键。
在市场经济下,自主创新形成了企业的垄断优势,从而形成了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内部动力源。就中国而言,中国大多数企业缺乏垄断优势,这与中国大多数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直接相关。实际上,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仍然薄弱。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还没有真正确立。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发达国家,90%的跨国公司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战略的主体内容,80%建立了研发中心,大多数企业至少把销售额的5%投入研究开发当中。而在中国,2.8万多家大中型企业拥有研发机构的只占25%.75%的
企业没有一个专职人员从事研发活动。企业创新投入严重不足。据最新的调查显示,中国企业研究开发经费仅占销售收入的0.56%。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外国企业申请量占50%以上,在一些高技术领域,关键技术的专利申请基本上被国外企业垄断。计算机类国外专利申请占70%,生物技术类占87%,信息类占92%,半导体类占90%。大到飞机、汽车、数控机床,小到服装、日用化学用品,国外品牌和技术主导的格局日益显现(李学勇,2005)。因此,培育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当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中国企业核心技术和垄断优势的获得,更直接关系到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内部动力源的形成。
(三)培育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
一定的技术都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和利用这些载体的方法来体现的,因此企业的自主创新主要表现在要素创新、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以及产品创新三个方面。中国企业应该从这三个方面人手,实施自主创新。
1 要素创新。企业的生产过程是在一定的劳动者利用一定的劳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使之改变物理、化学形式或性质的过程。参与这个过程的要素包括材料、设备以及企业员工等三个方面。
一是材料创新。材料是构成产品的物质基础,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占的比重很大,材料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品的质量。材料创新的内容包括:开辟新的来源,以保证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开发和利用大量廉价的普通材料,替代量少价高的稀缺材料,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改造材料的质量和性能,以保证和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
二是设备创新。设备创新主要表现在:第一,通过利用新的设备,减少手工劳动的比重,以提高企业在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程度;第二,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用于改造和革新原有的设备,以延长其技术寿命,提高其效能;第三,有计划地进行设备更新,使企业生产建立在先进的物质技术基础上。
三是人事创新。任何生产手段都需要依靠人的操作,我国企业在增加新设备、使用新材料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提高人的素质,使之符合技术进步后的生产和管理的要求。企业的人事创新包括根据企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要求,不但从外部取得新的人才,而且更应该注意内部现在人力的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2 要素组合的创新。利用一定的方式将不同的生产要素加以组合,这是形成产品的先决条件。主要包括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两个方面:
一是生产工艺是劳动者利用劳动手段加工劳动对象的方法,包括工艺过程、工艺配方、工艺参数等内容。工艺创新既要根据新设备的要求,改变原材料、半成品的加工方法,也要在不改变现有设备的前提下,不断研究和改进操作技术和生产方法,以求使现有设备得到充分利用,使现有材料得到更合理的加工。
二是生产过程的组织,包括设备、工艺、在制品以及劳动者在空间上的布置和时间上的组合。空间布置不仅影响设备工艺装备和空间的利用率,而且也影响人机配合,从而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各生产要素在时间上的组合,不仅影响生产成本(制品、设备、工艺装备的利用数量等),而且影响产品的生产周期。因此,企业应不断地研究和采用更合理的空间布置和时间组合方式,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周期,从而在不增加要素投入的前提下,提高要素的利用效率。
3 产品创新。生产过程中各要素组合的结果是形成企业向社会贡献的产品。产品创新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内容,它既受制于创新的其它方面,又影响其它创新效果的发挥;新的产品、产品新的结构,往往要求企业利用新的机器设备和新的工艺方法;而新的设备、新工艺的运用又为产品的创新提供了更优越的物质条件。产品创新的内容:
一是品种创新。要求我国企业根据市场需要的变化,根据消费者偏好的转移,及时地调整企业的生产方向和生产结构,不断开发出用户欢迎的适销对路的产品。
二是产品结构的创新。我国企业要不断改变原有品种的基本性能,对现在生产的各种产品进行改进和改造,找出更加合理的产品结构,使其生产成本更低、性能更完善、使用更安全。从而更具市场竞争力。
通过上述要素创新、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以及产品创新来培育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使中国企业获得核心技术和垄断优势,这样就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内部动力来源。
三、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外部功力源
依靠自主创新,形成企业的核心技术和垄断优势,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内部动力源。此外,还可以从外部获取技术,从而形成垄断优势,这构成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外部动力源。
(一)技术获取与对外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的外部动力源就是为了获取技术,加速技术累积的速度和动态效果,从而获取垄断优势。以技术获取为外部动力源的对外直接投资依赖于这样一些条件:一是某技术先进国拥有生产x所必需的先进技术(或管理技能)T,这是因为技术先进国具有产生T的R&D环境:二是某技术后进国拥有生产x所需要的某种重要要素L。
假设:(1)技术或管理技能T的交易成本很高,因此技术先进国向技术后进国许可并由技术后进国组合T、L进行生产的方式被排除;(2)因跨国成本高(含跨越“国界”成本和技术内部转移成本)和害怕引出潜在竞争者,技术先进国企业到技术后进国从事FDI的可能而被排除;(3)技术后进国为得到T,可到技术先进国从事获取技术为动因的对外直接投资,即在当地雇佣工程师、收集信息、设计和开发技术或管理技能T1。
我们把T、T1刻化为时间t的函数,易知T(t)>
(二)技术获取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外部动力源
上文论证了技术获取是技术后进国(多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外部动力源,强调了技术后进国是可以在对外直接投资领域有所作为的,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外来直接投资。事实上,以技术获取为外部动力源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实践中也完全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增长的现实情况,特别是对当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由于在技术上存在的巨大差距,中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国外跨国公司成为技术标准的制定者,而国内企业被迫成为技术标准接受者。因此,与世界级的大公司相比,中国企业最为突出的缺陷正是缺乏核心技术,大部分企业仍处于技术模仿阶段,不能自主开发出引导市场需求、领先于同行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而出于保持与增强垄断优势的需要,跨国公司无论在技术转让还是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对关键技术都十分敏感,避免技术扩散,增强竞争对手能力。因此,中国企业也很难通过技术引进或引进外资的方式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正因如此,中国企业要想获取核心技术这一产业竞争中最为关键的战略要素,在强调“自主创
新”的同时,也应当积极主动利用“走出去”获取技术,争取更多的外部动力源,最大化地利用发达国家技术集聚地的外溢效应,并将海外研发机构的研究成果在国内迅速转化,投入生产,使“新型工业化”道路尽快实现“研发在外、应用在内”的格局。中国企业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发达国家并购高新技术企业、跨国公司的研发部门,或者与当地拥有先进技术的高技术企业合资设立新技术开发公司,雇佣当地工程师、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熟练工人,利用当地的先进设备,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取国外“硅谷”技术集聚所产生的外溢效应;同时,海外研发机构更能将大量技术信息及时、准确、直接地传递到国内公司总部,有助于中国企业及时了解世界前沿技术动态,调整企业技术研发方向。以获取技术为外部动力源的对外直接投资在提升中国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同时,更能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从而形成良性互动,加速中国经济的发展。
篇2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主成分分析 影响因素 C-D生产函数
Abstract : In the cur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situation, there are multiple challenges China has to face for th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By analyzing the 1985-2009 data of domestic economy、trade、exchange rate and so on, multiple regression equations were established to study empirically the effects of our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which gives some advice on how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our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Keywords :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influencing factors; C-D production function
引言
当今经济发展形势下,全球化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而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也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市场结构性饱和现象越来越严重,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不断,阻碍了我国企业的发展。因此,国家“走出去”战略被提上日程,对外直接投资成为解决贸易摩擦及市场饱和的重要措施。另外,实证研究表明,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对一国技术能力的提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并且我国对外投资增长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两者互为因果关系[1],对外直接投资的开展能够促进我国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对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提升都有重大意义。
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一直在不断的发展,投资流量从2000年的9.2亿美元发展到2006年的212亿美元,成为发展中国家中的第一对外投资大国[2]。2009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进一步发展到439亿美元,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企业占据了我国大量的市场份额[3][4]。但是,我国对外投资的快速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行业分布、区位分布、投资主体等都不甚合理;与国外大型跨国公司相比,我国企业在技术、研发等方面的能力相对缺乏,在与发达国家企业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5]。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企业跨国活动的广泛开展要求企业必须提高竞争力,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从海外获取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成为中国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形式之一。因此,本文对我国对外投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从而为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1. 现状分析
1.1规模变化
自我国政府提出“走出去”的战略目标,对外直接投资迅 速发展,已有一大批企业成为国际上的重要竞争者,整体竞争力水平不断提升,并且在海外不断地开展大规模的收购业务,其中,《2006世界投资报告》公布的发展中国家和转轨经济中按海外资产排名前100位的跨国公司中,中国占10家,占总数的10%,整体上我国的对外投资呈上升趋势[6]。
然而,我国的对外投资规模仍然偏小。首先,与世界对外投资相比,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较小。2005、2006、2007年我国对外投资流量占世界投资流量的比例分别是5.4%、1.5%和0.9%,①有下降的趋势。2008年,我国对外投资流量仅为全球对外投资流量的2.88%,存量为全球对外投资存量的1.14%。其次,我国对外投资的规模相对于我国吸引的外资来说规模偏小。2008年我国吸引的外资为924亿美元,几乎是对外投资规模的两倍,而对外投资额仅达到我国03年的实际利用外资额。第三,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数额远远落后于GDP的规模。2008年,我国的GDP数据为300670亿美元,对外投资为418.6亿美元,仅是我国GDP数值的0.13%。可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还有不少差距,甚至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相差也不少。
1.2行业分布
从世界投资行业分布来看,发达国家的跨国投资是从制造业的对外转移开始的,但近十年来,服务业跨国公司,包括基础设施跨国公司的地位越发显著,2006年100强中有20家是服务业跨国公司,而1997年仅七家。② 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商业服务业、采矿业和批发零售行业。2003-2007年,三个行业的对外投资额占了我国非金融类对外投资额的60%以上,2008、2009年三个行业的比例达到了80%以上。但是,2009年制造业对外投资仅为4.2%,主要是通信设备、纺织服装、纺织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等的投资,多分布于产业价值链低端环节,且从制造业对外投资的发展来看,我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有下降的趋势。
1.3区位分布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多分布在亚洲,其次是拉丁美洲,而拉美绝大部分集中在开曼群岛和英属维尔京群岛(见表1-1),这些地方是天然的避税港,能够规避外汇管制;税收负担也比较轻,注册程序简便。从区位分布来看,中国的对外投资多集中在发达地区(包括香港),有的年度仅香港地区就占到整个对外投资的一半。如果香港不考虑在内,中国的对外投资主要分布于拉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利于转移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新兴产业在国内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1.4投资主体
2008年,在非金融类对外投资流量中,中央企业占据了85.4%,私营企业仅占0.3%。且08年末,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中,国有企业占69.6%,私营企业仅占1%。这与我国的经济环境及经济所处的阶段是分不开的。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一批大型国有企业跨国公司率先走出国门,而私营企业规模小,不具备进行海外投资所必需的资金及技术支持;或者私营企业由于自身原因限制,其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较小,因此,从规模上看,我国对外投资占据份额较大的为国有企业。
综上所述,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有了较大发展,然而相对于世界对外投资、我国引进外资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方向来说,我国的对外投资发展仍面临很多挑战。那么我国如何解决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并使我国的对外投资取得进一步发展呢?本文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以此作为提出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政策建议的依据。
2. 实证分析
2.1变量选取
母国环境对本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国内经济、对外贸易、科技水平、汇率、资源使用状况等当面,本文所选变量统一采用比率形势,各影响因素如下:
2.1.1经济因素
gdpg:代表我国GDP增长率,用来衡量中国总体经济规模的大小。
wg:代表国内平均工资增长率。
emp:代表国内就业率,用就业人员总数与经济活动人口之比表示。
sg:代表我国储蓄率。S为我国储蓄数据,由于数据问题,这里的居民可支配收入用GDP来代替,即sg=S/GDP。
fl:代表我国通货膨胀率。1990-2008年的数据采用居民消费总价格的上涨幅度表示,1985-1990年的通胀率用零售商品物价的上涨幅度来表示。
2.1.2资源因素
resg:代表我国资源消耗增长率。这里采用的国内资源消耗量用万吨标准煤衡量的能源消耗总量表示。
2.1.3市场因素
ifdig:表示我国引进外资数量占我国吸引投资与对外投资量之和的比重,即IFDI/(IFDI+OFDI)。
2.1.4技术因素
crstp:代表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
2.1.5贸易因素
nxt:表示我国年出口额净流量NX与我国进出口总额的比率,用来衡量我国的对外贸易程度及我国面临贸易摩擦的可能性。
revg:代表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率
2.1.6汇率因素
exchg:代表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变动率。
2.1.7企业经营状况
ap:代表我国企业年平均利润率
2.1.8国家因素
poy:表示国家政策虚拟变量。国家制定有利于企业对外投资的决策时poy=1,无政策颁布或政策对企业的对外投资不利时poy=0。
2.1.9其他
εt:为随机变量。将所有的未列入上述分析变量的影响因素统一列入随机变量。
因变量ofdigr:代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占我国GDP的比重,作为被解释变量。这里的OFDI采用我国1985-2009年的对外投资流量数据。
根据上述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分析,本文建立如下多元回归模型:ofdigrt=F(gdpgt,ifdigt,nxtt,exchgt,wgt,revgt,resgt,empt,crstrt,apt,sgt,flt,poyt,εt)
其中,εt为随机变量。
2.2数据计算
一般的生产函数为:
Yt=AtF(Kt,Lt)
其中,Yt、Kt、Lt分别为社会第t期的总产出、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At代表了技术水平,也是我们计算TFP的基础。对上述生产函数取全微分得到:
其中,■、■分别代表了资本和劳动贡献在产出中的份额,1A表示不能由资本和劳动投入引起的产出增长的原因即技术因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技术进步贡献率。在这里,本文假设社会生产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Y=AKαLβ
那么lnY=lnA+αlnK+βlnL
两边同时对时间t求导经过处理可以得到■=■-α■-β■(1)
α、β分别为资本和劳动贡献在产出中的份额,这里假设资本与劳动投入产出份额之和等于1,即α+β=1;产出Y的数据以及L数据可以直接获得,而k的数据以及α、β的数据需要计算得出。
对于资本存量K的计算,根据
Kt=Kt-1(1-δ)+■
计算得出,因此需要得到基期1985年的资本存量数据以及每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和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It这里采用的是每年新增固定资产,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Pt1985-1990年数据来自《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 1952-2004》,1990年以后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这里假设δ为固定值10%,并假设存量资本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相等,由此计算出K1985=4138.2亿元。关于劳动收入份额的计算,采用β=总劳动收入/GDP,而α=1-β。将运算得到的数据代入(1)式,由此得到TFP增长率的数值。
根据公式科技进步贡献率(CRSTP)=全要素生产率(TFP)/GDP增长率进而得到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数值。
平均利润率用资本收入占资本存量的比例表示,资本收入为资本收入份额与总收入的乘积,而资本存量在计算科技进步贡献率时已经计算得到,因此AP可以用下式计算得到:
APt= ■
2.3实证检验
2.3.1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是由霍特林(Hotelling)于1933年提出来的。主成分分析法的思路就是利用降维的思想,在损失很少信息量的前提下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转化后的综合指标被称为主成分,这些主成分是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并且这些主成分之间互不相关。
本文通过对各变量的相关性检验,发现各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若直接用这些相关性变量来分析,则会出现多重共线性而使计量模型以及结果出现偏差,所以本文采用的是主成分分析法,以消除多重共线性。
经过计量分析,前四个主成分具有大于1的特征值,四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了79.72%,可以解释所取变量方差的79%以上,因此,在分析中我们忽略掉其他的九个成分而选取这四个主成分作为研究对象,如表2-1所示。
2.3.2 逐步回归分析
本节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将各个影响因素按一元回归拟合优度的高低依次引入模型,并将没通过t检验的因子去掉,结果如表2-2所示:
因此,最后所得的拟合方程为:
ofdigr=-0.0234ifdig+0.0141sg+0.0156wg
-00023revg+0.0206nxt+0.0001poy
+0.0056gdpg+0.0389
回归结果显示,有7个变量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中,居民储蓄率(sg)、我国平均工资增长率(wg)、出口比重(nxt)、政府政策和GDP增长率对ofdigr有正向作用。居民储蓄率没提升1%,我国对外投资比重将提高1.4%;工资增长率每提升1%,ofdigr增长1.56%;出口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ofdigr上升2.06个百分点;poy=1即政府推出有利于对外投资的政策时,将对我国对外投资产生正面影响;我国GDP增长率提升1个百分点,ofdigr将提高0.56个百分点。另外,引进外资比率与外汇储备增长率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比重有负面作用,引进外资比重每增长1%,ofdigr将下降2.34%;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ofdigr将下降0.23个百分点。
3. 促进我国对外投资的若干建议
从以上论证可获知,我国GDP增长率、居民储蓄率(sg)、出口比重、国家政策及平均工资增长率(wg)对我国对外投资具有正向作用,我国汇率变动(exchg)、资源使用增长率(resg)和科技贡献率(crstp)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比重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外商直接投资比重以及外汇储备增长率的增加却削弱了其发展。因此,为促进我国对外投资的深入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3.1稳定国内经济,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现阶段我国工资水平相对较低,随着经济的增长,工资上涨会导致企业成本增加,这将会制约企业的发展,而我国对外投资中制造业比重相对较小,成本的增加将会促使我国劳动密集型以及出口导向型的企业进行对外投资以寻求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因此,对于劳动密集型以及出口导向型的企业,国家应该鼓励其将资金投向劳动力以及生产资料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主要是亚洲国家,除了生产成本较低之外,我国投资于这些国家还有地理上、语言文化上的优势,方便当地居民接受我国企业的产品。另外,我国正面临产业结构转型的紧迫任务,而且在纺织、食品、轻工等行业都拥有过剩的加工能力和标准化的技术,这些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国内市场已经饱和,属于边际产业,因此可将投资投向越南、柬埔寨、缅甸等东南亚发展中国家,以此促进我国国内的产业结构优化。
3.2建立储蓄有效地转化为投资的渠道。
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需要健全的市场金融体制,银行应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将所需资金拨付给效益高的企业,将高储蓄转化为高投资。同时,银行应加大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满足中小型有潜力的创新型企业的融资需求。
3.3合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OFDI的大量引入对我国的对外投资有负面影响,为此我国应对其进行合理地利用,根据外商企业所处行业、行业的污染程度等对外商企业进行筛选。很多发达国家地区由于其对企业的高标准环境要求而无法在国内进行大规模的生产,于是此类企业大量在发展中国家投资设产,并将污染源加诸于东道国,对于这些类型的企业我国应该加强技术监督,将高污染行业的外商投资拒之门外。另外,我国应吸引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改革与完善的外资,对于高污染以及与我国的产业结构改革不相适宜的外资,应当对其提高准入门槛。
3.4借人民币升值契机,合理利用外汇。
自2005年,人民币升值幅度与以往相比较大,我国出口企业面对人民币升值压力,自身的贸易出口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是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对外投资是个机遇,它可以降低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成本,进而促使企业将贸易出口转化为对外投资。另一方面,我国有巨额的外汇储备,国家应该加以利用,将其转化为投资,在机遇与资本的结合下,大力发展对外投资。
3.5加强国家政策的扶持。
首先,国家致力于发展国内经济的同时,应当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形象,为企业的海外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条件。其次,国家应完善国内的法律法规并建立相关的机构,以保障对外投资企业的利益;加快行政审批制度,简化和规范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率;在贷款、保险、担保、用汇、退税等方面尽可能提供多的支持,并落实到位。再次,国家可根据产业结构调整规划要求对有利于国内产业结构改革的对外投资行业给予大力支持;在企业技术研发方面,政府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对于资金短缺的企业应当帮助其克服条件,实现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在资源消耗较大的行业中,政府应当帮助这类企业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以节约资源,同时鼓励这类企业进行海外投资,从国外获取国内稀缺的资源,以维护国家的资源安全以及企业的正常所需。
注释:
①中国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全球投资数据来源于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
②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
参考文献:
[1] 刘凯敏、朱钟棣.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技术进步关系的实证检验,《亚太经济》2007年第1期.
[2] Jason Lewis. Actors Influencing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Lesser Developed Countries.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Asia,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07.
[3] 陈立敏.外商来华直接投资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差异分析,《亚太经济》,2008(5).
[4] 周晔.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影响因素研究,《企业经济》,2005(6).
[5] 张新乐、王文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07(5).
[6] 邱立成、王凤丽.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宏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08(6).
篇3
关键词:国际直接投资 发展 我国对外投资 影响
由于我国开展对外投资的时间较短,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目前还无法对我国现在的对外投资模式及相关原因进行完整全面的解读,因此,我国必须要结合国家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力求研制出一套符合我国企业及国家需求的,科学的对外投资理论,全面促进我国对外投资的顺利发展。本文主要结合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发展与我国对外投资的现状及理论发展浅要分析国际直接投资对我国对外投资的影响。
一、国际投资理论的发展
虽然早在十九世纪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就已经被提出,但具体详细的国际投资理论产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学者海默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奠基人,由他提出的垄断优势理论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持续发展的标志。同一时期,卡森、巴克莱和拉格曼的市场内部理论及维农强调的贸易理论被相继提出。
上世纪七十年代,英国学者邓宁提出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该理论强调,企业进行国际投资的行为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素:所有权优势。换句话说就是,企业所拥有的国外企业无法得到的,唯一的某种资产,促使企业拥有生产技术及组织管理等优势;内部化优势。市场交易无法避免信息不对称及竞争等因素的存在,而这些都是造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缺乏竞争的关键因素,因此为了保存企业所有权优势,当该企业通过进行内部转移而获取的利益大于市场交易实际收益的时候就是该企业能够选择对外投资的时候;区位优势。生产要素、运输成本及地理所在等方面因素是企业在进行投资地点选择时的考虑关键。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世界经济逐步全球化,发展中国家也陆续加入探讨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行列,且发展中国家具有越来越强劲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将国际生产体系所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于是部分工业化国家为了获取更大收益,便想借此势头开展对外投资,且对外投资欲望越演越烈。同一时期,很多针对发展中国家,且比较著名有效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相继出现,例如日本学者小泽辉智提出的动态比较优势投资理论。
二、我国对外投资的现状及相关理论认识
我国跨国企业所采用的对外投资方式与许多发达国家相较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区别。发达国家的企业对外进行直接投资是出于资本过剩,也就是说发达国家只是利用对外直接投资来进行国家的资本输出,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但我国企业一般都是在企业经济稍见起色就开始对外进行直接投资,与资本过剩毫无关联。并且,由于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国内没有充足的国家建设资金,因此企业进行对外投资,加强外资合作,能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国家经济的发展。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动因方面还是在对投资所获收益进行价值判断方面,我国的对外投资都与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当国内的产业结构已经相对稳定且到达了一定的高度,发达国家才会开始进行对外投资,这样能够很好地在各个微观经济主体面前展现出自身的国际生产体系所具备的绝对优势。但是我国的经济还处于发展状态,产业结构并不健全,需要不断完善,加上国家整体上的产业素质偏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我国的对外投资也具有其独有的特点。也就是虽然国内的生产结构还存在很大程度的缺陷,且位于中低层,无法与高强度化的发达国家相比,但我国懂得对国际生产体系进行反向利用,使其不断提升我国生产结构的层次。
三、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对我国对外投资的影响
(一)发达国家对我国直接投资的结构形式
经过早起掠夺及工业机械化的飞速发展,发达国家积累了雄厚的国家资本,伴随着资本边际使用率地不断递减,当国内资本效益处于低靡状态时,发达国家为了实现资本利益的最大化便将资本流向具有更高使用效率的国际市场,属于发展中国家,且劳动力量雄厚的我国就是发达国家资本流入的主要市场。二战之后,新技术获得高速发展,工艺流程及现代技术成为国际分工的基础,发达对我国进行直接投资的结构也逐渐趋于复杂化和多样化。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水平型投资。这种投资模式是指,对外投资企业将国内不同规格及不同品种的同类产品的产品经营和生产拓展到我国合资企业或子公司,以实现国际生产分工的形成,主要体现在食品、服装及机械制造等行业;
(2)垂直型投资。这种投资方式主要是指对外投资企业到我国建立子公司,且该子公司与其国内产品的生产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从而实现子母公司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合作。垂直型投资还可细分成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子母公司生产的产品不同,但具有一定关联性,例如加工行业与资源开采行业。对外投资企业将资源的开采和提取工作放置在我国,加工工作放在工业化国家,销售工作则由母公司全权负责。另一种是子母公司生产相同产品,但各自所承担的生产工序不同,例如汽车及电子行业。
(3)混合型投资。这种投资方式是指对外投资企业到我国建立与国内经营和生产完全不同的子公司。
(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对我国对外投资的积极影响
首先,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促进了外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庞大的资本,这些资本流入中国的生产领域,对中国资本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程度的促进作用。同时,国外跨国企业在中国建立的子公司及合资企业的各项生产与经营活动增加了中国的税收,使得中国资本存量不断增加,刺激国家经济增长。其次,国外投资企业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其使得科学管理的经验及先进技术在东道国大范围扩散,从而创造了有利的中国技术现代化条件,加快国家经济的发展。最后,国外投资为我国公民就业创造了更多机会,其对广大劳动者进行的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国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三)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对我国对外投资的消极影响
首先,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国外企业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会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国家的经济发展,这就威胁到中国的经济,甚至危及国家的经济安全。其次,部分国外企业会利用直接投资将污染严重的产业生产放入中国,从而破坏中国的生态环境。再次,对外投资企业一般都是选择中国相对发达、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区域进行投资,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中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最后,大量外资的涌入会对中国政治、传统及文化产生影响,严重时会使中国社会环境遭受污染,形成不同程度的社会问题。所以,中国要采取有效的规则与政策,在积极引进外资促进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抑制其产生的消极影响。
四、结束语
我国对外投资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相当喜人的成绩,许多企业都已经将产品推向了世界各地,不断地壮大了企业自身规模,强力刺激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想要使我国的对外投资保持长久发展及不断进步,我国相关部门及相关人员必须潜心投入对外投资理论的研究,力求在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各项审批制度的前提下研究出与我国国情及发展实况相匹配的对外投资理论,促使我国在对外投资这条道路上走得更稳,更持久,不断加强我国金融贸易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从而增强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程伟力,张亚雄.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特点及我国政策建议[J].发展研究,2010,(6):22-24
[2]桑百川,靳朝晖.国际投资规则新发展及对中国的影响[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3):224-228
[3]王倩,游滔.略探法国对外直接投资法及对我国立法的影响[J].法国研究,2012,(4):69-74
[4]王爽.日本对外投资新趋势及对我国的影响[J].东岳论丛,2011,32(2):146-150
篇4
关键词:对外投资,走出去战略,贸易壁垒,直接投资
当前,我国对外开放已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积极实施对外投资战略。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金融项目下的对外投资包括对外直接投资(FDI)、证券投资(股本证券、债务证券)和其他投资(贸易信贷等)三大部分。本文着重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证券投资。
一、积极实施对外投资战略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企业跨国经营,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资本正日益跨越国界流动,促使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最优配置,也有利于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各种投资机会,实现其利益追求目标。在我国现阶段拓展海外投资的进程中,政府“扮演”着引导和服务的角色,企业是核心。近年来,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规模扩展和方式演变,不但体现出国家的对外政策更加宽松,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必要的政策保障和资助扶持,而且还反映了部分企业已不满足于国内市场所提供的发展空间,更需要通过多样的方式寻求海外资源和市场,特别是国内的一些大型企业开始进入到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国际化整合和开展国际化经营,来获取专业人才、专利技术、管理经验和海外市场等,从而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快我国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的培育。
(二)实现产业的国际转移,规避外贸壁垒和摩擦
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为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曾采取大力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策略,而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也看中了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广大的市场,纷纷向我国进行产业转移,使我国成为其跨国集团的商品生产基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面临着日益沉重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并且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遭遇了较多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使商品输出面临阻力。而此时,我国产业的国际化水平已有很大提升,无论是在资本、技术、管理方面,还是在人才方面,都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为改变我国制造业的低端产业链,扩大新型产业的发展空间,为有效地规避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促进对外经贸关系的顺利发展,应通过发展对外投资,推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国际转移,实现我国从劳务输出、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特别是金融资本输出的转变,以顺应国内资源环境和国际市场对我国对外合作方式转型的要求。
(三)全球范围获取战略资源.促进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当前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必然带来对资源能源的大量需求,但相对需求而言,我国自然资源匮乏,很难满足未来经济长远发展的需要。据报道,当前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已达53%,2007年我国原油产量不到1.9亿吨,而原油进口量则接近2亿吨。为保障资源供应安全,我国必须通过发展对外投资,跨国并购一些石油和矿业公司,在世界范围内掌控必要的石油及其他战略资源,缓解资源缺乏所带来的压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有效地运用外汇储备.调控经济、分散风险、提高收益
近年来,我国贸易顺差一路上扬,加之外商投资和各类投机资本的流人,由此形成的双顺差带来了巨额外汇储备,我国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截至2008年6月,我国外汇储备已超过1.8万亿美元。随着外汇储备的迅速增长,央行被迫向市场投放大量基础货币,使国内流动性过剩问题日益凸显,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也使人民币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与此同时,我国巨额外汇资产也面临着如何有效地降低成本、分散风险和长期保值增值的重要问题。因此,加大对外投资、力促企业走出国门、转变对外投资策略、增加外汇利用渠道等,就成为消化市场过剩流动性、有效调控宏观经济以及保障国家外汇资产安全的必要途径。
二、我国对外投资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一)对外直接投资近年来发展迅速
200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流量)首破200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存量)超过900亿美元。200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位于全球国家(地区)排名的第13位。,2007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265.1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5.3%,而存量则达1179.1亿美元。其中,非金融类为1011.9亿美元,占85.8%;金融类167.2亿美元,占14.2%。2008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又飞速地增长,仅前6个月投资额已达257亿美元。
(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
一是投资方式中跨国并购比较活跃。2006年,我国通过收购兼并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为82.5亿美元,占当年流量的近40%,其中÷非金融类70亿美元,金融类12.5亿美元。2007年,通过收购、兼并实现的对外直接投资虽较上年减少20%,但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通过跨国并购来获取国外的资源、技术和市场,仍将是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和培育跨国公司的重要途径。
二是投资行业分布比较齐全。2006年底,商务服务业、采矿业、金融业和批发零售业位居对外直接投资的前4位,占投资存量的70%。在2007年底,商业服务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政业合计占存量的80%。
三是投资地区分布渐趋平衡。2006年,在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和流量中,亚洲与拉丁美洲之和,均占到90%。2007年,我国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欧洲;非金融类对亚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的投资增长1倍以上。地区分布不平衡的情况有所改善。
四是投资主体呈现以国企为主的多元化。200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继续保持多元化格局,当年未有限责任公司所占比重为33%,位居境内投资主体数量的首位;国有企业所占比重为26%,位居境内投资主体总数的第2位;私营企业所占比重为12%,位居境内投资主体数量的第3位。2007年,国有企业占整个境内投资主体的比重较上年有所下降,有限责任公司所占比重上升较多。从对外直接投资数额看,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占绝对的主导地位。
(三)对外证券投资的发展与创新
我国对外证券投资起步较晚,1997年只有不到10亿美元,1999年突破100亿美元,2001年突破200亿美元。近两年来,由于外汇储备大幅增加,金融市场流动性过剩,使我国对外证券投资规模迅速扩大,但由于各种突发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波动较大。我国对外证券投资净流出,2006年为1125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96%;2007年为23亿美元,比上年流量下降98%。2007年末,我国对外证券投资存量为2300多亿美元。我国原来的对外证券投资主要是商业银行购置境外债券,最近两年又推出合格境内投资者(ODll)的对外证券投资。
(四)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CIC)的对外证券投资
2007年6月,财政部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作为中司的资本金。2007年9月29日,中司正式挂牌成立,注册资金达2000亿美元。中司的经营目标除去向国内金融机构注资,依法履行出资人代表职责外,主要是经营运作国家的外汇储备,投资于境外金融产品,使之成为创新对外证券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司在2007年所做的几笔主要的海外投资,均属于对外证券投资。
三、我国未来发展对外投资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稳妥地发展和创新对外投资
当前,从经济和技术上都要求我国加速对外投资发展步伐。200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存量分别仅为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2.72%和0.85%。这与我国已有的经济总量、国际竞争力和长远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有的学者建议可抓住此次海外金融危机的机遇,开展新一轮海外并购。但同时,也要注意汲取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开展大规模海外投资的经验教训,积极、稳妥地开展对外投资行为。要进一步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结构,从行业来说,除继续加快发展矿产、金融等行业对外投资的同时,应加大制造业对外投资力度,更好地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地域分布来说,除继续加快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境外加工贸易和境外矿产资源开发等投资的同时,应加大对美、欧、日的投资力度,通过技术寻求型对外投资,来获取国际先进技术;从投资主体结构来说,应改变国有企业占比过大、民营企业占比过小的状况,发展民营企业投资会更有利于冲破投资壁垒,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要加强我国对外投资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财政、税收和金融对企业海外投资的支持力度,为企业提供投资目的国的历史文化背景、政治经济形势、投资环境、法律规章、行政程序、税收政策以及金融、外汇等方面的信息、咨询和服务,帮助企业顺利走出去并站稳脚跟。要完善对境外中资企业的监管制度,规范境外企业的行为准则和社会责任,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的惩处。政府还应重视统筹对外投资扩大与国内经济金融发展的关系,保持国内经济金融平稳、较快发展,为顺利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基础和保障,必须防止类似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经济金融大起大落。
(二)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地化解对外投资中的政治风险
当前,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东道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其中,有些国家的国内政局不稳,社会矛盾较尖锐,加之文化、宗教、民族、部落等冲突,以及经济利益分争,蕴含一定的政治风险。如,2007年,我国境外企业和人员在外遭遇了10余起安全事件,造成人员和财产的重大损失。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化解对外投资中的政治性风险,在处理好国与国之间政治关系的基础上,加强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要素的相互流动,促进双方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并推动完善国际贸易和金融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投资保护主义,构筑和谐共赢的对外经贸关系。企业在对外投资的运作中除应高度重视与各国政府部门以及同业间的沟通、对话外,还要善于与当地工会、媒体、社区等民间组织打交道。可根据不同投资地的风险状况,选择采取全资、合资、建立分支机构等不同的直接投资方式,或者采用参股第三方国家的公司,再由后者到投资地国去直接投资·的方式。还要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不断地加强对企业海外投资行为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化解潜在的政治风险,消除企业海外经营的顾虑。
(三)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对外投资中潜在的金融风险
在现代国际金融形势下,对外投资会面临诸多金融市场风险。一是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对外投资目的国一旦爆发金融危机,就会使汇市、股市、债市等大幅波动,使对外投资遭受风险。二是金融衍生市场的陷阱。金融衍生产品对投资者来说既可成为其分散风险、获取暴利的工具,也可成为投资风险陷阱。三是国际投机资本的危害。国际投机资本不仅会以“热钱”的形式流入他国,促使资产“泡沫”膨胀和引爆金融危机,而且还会对别国的对外投资进行劫掠。因此,也应逐步培养优势产业,进行多元化投资,正确处理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证券投资的关系。在进行海外投资时,注重对投资目的国、投资行业和品种以及投资时机的选择,注重长期收益。要注意防范超范围从事境外期货、股票、外汇炒卖以及金融衍生品交易等高风险业务,加强疏通资本流通渠道并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监测和预警体系,防范资本外逃、侵吞国有资产和洗钱等危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篇5
(一)促进企业跨国经营,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资本正日益跨越国界流动,促使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最优配置,也有利于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各种投资机会,实现其利益追求目标。在我国现阶段拓展海外投资的进程中,政府“扮演”着引导和服务的角色,企业是核心。近年来,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规模扩展和方式演变,不但体现出国家的对外政策更加宽松,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必要的政策保障和资助扶持,而且还反映了部分企业已不满足于国内市场所提供的发展空间,更需要通过多样的方式寻求海外资源和市场,特别是国内的一些大型企业开始进入到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国际化整合和开展国际化经营,来获取专业人才、专利技术、管理经验和海外市场等,从而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快我国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的培育。
(二)实现产业的国际转移,规避外贸壁垒和摩擦
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为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曾采取大力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策略,而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也看中了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广大的市场,纷纷向我国进行产业转移,使我国成为其跨国集团的商品生产基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面临着日益沉重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并且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遭遇了较多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使商品输出面临阻力。而此时,我国产业的国际化水平已有很大提升,无论是在资本、技术、管理方面,还是在人才方面,都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为改变我国制造业的低端产业链,扩大新型产业的发展空间,为有效地规避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促进对外经贸关系的顺利发展,应通过发展对外投资,推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国际转移,实现我国从劳务输出、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特别是金融资本输出的转变,以顺应国内资源环境和国际市场对我国对外合作方式转型的要求。
(三)全球范围获取战略资源.促进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当前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必然带来对资源能源的大量需求,但相对需求而言,我国自然资源匮乏,很难满足未来经济长远发展的需要。据报道,当前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已达53%,2007年我国原油产量不到1.9亿吨,而原油进口量则接近2亿吨。为保障资源供应安全,我国必须通过发展对外投资,跨国并购一些石油和矿业公司,在世界范围内掌控必要的石油及其他战略资源,缓解资源缺乏所带来的压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有效地运用外汇储备.调控经济、分散风险、提高收益
近年来,我国贸易顺差一路上扬,加之外商投资和各类投机资本的流人,由此形成的双顺差带来了巨额外汇储备,我国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截至2008年6月,我国外汇储备已超过1.8万亿美元。随着外汇储备的迅速增长,央行被迫向市场投放大量基础货币,使国内流动性过剩问题日益凸显,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也使人民币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与此同时,我国巨额外汇资产也面临着如何有效地降低成本、分散风险和长期保值增值的重要问题。因此,加大对外投资、力促企业走出国门、转变对外投资策略、增加外汇利用渠道等,就成为消化市场过剩流动性、有效调控宏观经济以及保障国家外汇资产安全的必要途径。
二、我国对外投资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一)对外直接投资近年来发展迅速
200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流量)首破200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存量)超过900亿美元。200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位于全球国家(地区)排名的第13位。,2007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265.1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5.3%,而存量则达1179.1亿美元。其中,非金融类为1011.9亿美元,占85.8%;金融类167.2亿美元,占14.2%。2008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又飞速地增长,仅前6个月投资额已达257亿美元。
(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
一是投资方式中跨国并购比较活跃。2006年,我国通过收购兼并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为82.5亿美元,占当年流量的近40%,其中÷非金融类70亿美元,金融类12.5亿美元。2007年,通过收购、兼并实现的对外直接投资虽较上年减少20%,但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通过跨国并购来获取国外的资源、技术和市场,仍将是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和培育跨国公司的重要途径。
二是投资行业分布比较齐全。2006年底,商务服务业、采矿业、金融业和批发零售业位居对外直接投资的前4位,占投资存量的70%。在2007年底,商业服务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政业合计占存量的80%。
三是投资地区分布渐趋平衡。2006年,在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和流量中,亚洲与拉丁美洲之和,均占到90%。2007年,我国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欧洲;非金融类对亚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的投资增长1倍以上。地区分布不平衡的情况有所改善。
四是投资主体呈现以国企为主的多元化。200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继续保持多元化格局,当年未有限责任公司所占比重为33%,位居境内投资主体数量的首位;国有企业所占比重为26%,位居境内投资主体总数的第2位;私营企业所占比重为12%,位居境内投资主体数量的第3位。2007年,国有企业占整个境内投资主体的比重较上年有所下降,有限责任公司所占比重上升较多。从对外直接投资数额看,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占绝对的主导地位。
(三)对外证券投资的发展与创新
我国对外证券投资起步较晚,1997年只有不到10亿美元,1999年突破100亿美元,2001年突破200亿美元。近两年来,由于外汇储备大幅增加,金融市场流动性过剩,使我国对外证券投资规模迅速扩大,但由于各种突发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波动较大。我国对外证券投资净流出,2006年为1125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96%;2007年为23亿美元,比上年流量下降98%。2007年末,我国对外证券投资存量为2300多亿美元。我国原来的对外证券投资主要是商业银行购置境外债券,最近两年又推出合格境内投资者(ODll)的对外证券投资。
(四)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CIC)的对外证券投资
2007年6月,财政部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作为中司的资本金。2007年9月29日,中司正式挂牌成立,注册资金达2000亿美元。中司的经营目标除去向国内金融机构注资,依法履行出资人代表职责外,主要是经营运作国家的外汇储备,投资于境外金融产品,使之成为创新对外证券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司在2007年所做的几笔主要的海外投资,均属于对外证券投资。
三、我国未来发展对外投资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稳妥地发展和创新对外投资
当前,从经济和技术上都要求我国加速对外投资发展步伐。200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存量分别仅为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2.72%和0.85%。这与我国已有的经济总量、国际竞争力和长远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有的学者建议可抓住此次海外金融危机的机遇,开展新一轮海外并购。但同时,也要注意汲取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开展大规模海外投资的经验教训,积极、稳妥地开展对外投资行为。要进一步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结构,从行业来说,除继续加快发展矿产、金融等行业对外投资的同时,应加大制造业对外投资力度,更好地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地域分布来说,除继续加快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境外加工贸易和境外矿产资源开发等投资的同时,应加大对美、欧、日的投资力度,通过技术寻求型对外投资,来获取国际先进技术;从投资主体结构来说,应改变国有企业占比过大、民营企业占比过小的状况,发展民营企业投资会更有利于冲破投资壁垒,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要加强我国对外投资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财政、税收和金融对企业海外投资的支持力度,为企业提供投资目的国的历史文化背景、政治经济形势、投资环境、法律规章、行政程序、税收政策以及金融、外汇等方面的信息、咨询和服务,帮助企业顺利走出去并站稳脚跟。要完善对境外中资企业的监管制度,规范境外企业的行为准则和社会责任,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的惩处。政府还应重视统筹对外投资扩大与国内经济金融发展的关系,保持国内经济金融平稳、较快发展,为顺利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基础和保障,必须防止类似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经济金融大起大落。
(二)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地化解对外投资中的政治风险
当前,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东道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其中,有些国家的国内政局不稳,社会矛盾较尖锐,加之文化、宗教、民族、部落等冲突,以及经济利益分争,蕴含一定的政治风险。如,2007年,我国境外企业和人员在外遭遇了10余起安全事件,造成人员和财产的重大损失。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化解对外投资中的政治性风险,在处理好国与国之间政治关系的基础上,加强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要素的相互流动,促进双方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并推动完善国际贸易和金融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投资保护主义,构筑和谐共赢的对外经贸关系。企业在对外投资的运作中除应高度重视与各国政府部门以及同业间的沟通、对话外,还要善于与当地工会、媒体、社区等民间组织打交道。可根据不同投资地的风险状况,选择采取全资、合资、建立分支机构等不同的直接投资方式,或者采用参股第三方国家的公司,再由后者到投资地国去直接投资·的方式。还要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不断地加强对企业海外投资行为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化解潜在的政治风险,消除企业海外经营的顾虑。
(三)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对外投资中潜在的金融风险
在现代国际金融形势下,对外投资会面临诸多金融市场风险。一是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对外投资目的国一旦爆发金融危机,就会使汇市、股市、债市等大幅波动,使对外投资遭受风险。二是金融衍生市场的陷阱。金融衍生产品对投资者来说既可成为其分散风险、获取暴利的工具,也可成为投资风险陷阱。三是国际投机资本的危害。国际投机资本不仅会以“热钱”的形式流入他国,促使资产“泡沫”膨胀和引爆金融危机,而且还会对别国的对外投资进行劫掠。因此,也应逐步培养优势产业,进行多元化投资,正确处理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证券投资的关系。在进行海外投资时,注重对投资目的国、投资行业和品种以及投资时机的选择,注重长期收益。要注意防范超范围从事境外期货、股票、外汇炒卖以及金融衍生品交易等高风险业务,加强疏通资本流通渠道并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监测和预警体系,防范资本外逃、侵吞国有资产和洗钱等危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四)全面提高对外投资主体的仓身素质和竞争能力
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深化企业体制改革,加强公司治理,完善内控机制,注重自身创新。要提高企业跨国经营管理能力,加快开发自有技术和打造国际知名晶牌。要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企业融人所在地社会的能力,在跨国经营中,遵循国际惯例和规则,遵守投资地的相关法律法规,尊重当地文化风俗习惯,在各种商务活动中树立讲信誉的良好形象;要加强和谐共处、互利共赢的观念,积极开展本地化经营,扩大本地就业;要改变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理念,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参与当地的生态环保、扶危济困、助学等公益慈善事业。
篇6
2095-3283(2015)12-0050-03
一、江苏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发展概况
(一)对外投资规模逐年增长
为深入贯彻国家“走出去”战略,江苏省政府鼓励民营企业利用优势进行对外直接投资。2008年,江苏新批民营企业对外投资项目数为138个,中方协议额为43761万美元。2014年民企境外投资项目426个,中方协议投资额43.4亿美元,分别占全省比重的70.4%和70.7%。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已成为江苏境外投资的“主力军”。
(二)对外投资方式多样化
随着江苏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规模逐渐扩大,江苏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方式日益呈现多样化。目前,江苏民营企业对外投资主要有绿地投资、并购与合资参股等方式。
1.绿地投资
由于绿地投资中投资方对新建企业拥有较大的决策权,已成为江苏民企对外投资的主要形式。例如,以电线电缆研发制造为主要业务的江苏亨通集团目前在海外拥有全资或控股子公司30多家,其中在亚洲、东欧、非洲和南美洲等地分别设有18个技术营销服务中心,公司业务遍及全球112个国家及地区。
2.跨国并购
跨国并购能够帮助企业在短时期内开拓国际市场并获得营销渠道,日益成为江苏民企对外投资的首选。2010年,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联合卡塔尔国家主权基金,成功收购新加坡一家拥有国际最顶尖海工技术的海洋工程公司15%股份,由此迈入世界海洋工程技术的先进行列。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使众多企业遭受重创,苏宁电器看准时机果断抄底,出资5730万元成功控股日本老字号电器连锁企业LAOX公司。目前,苏宁电器通过跨国并购已在国外获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3.合资参股
合资参股这种投资方式通过投资双方的收益共享和按资分配,一方面可以降低投资风险,另一方面可以获得对新建企业经营的话语权。2011年以服装生产为主要业务的江苏AB公司在柬埔寨合资建设了织造、染整及成衣项目,将国内的原材料出口到柬埔寨生产再销售到欧美市场,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极大地提高了国际竞争力。
(三)对外投资产业结构多元化
目前,江苏民营企业对外投资产业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2014年,江苏民营企业对外投资金额40亿美元,占江苏对外投资总额的70%,其中以房地产业、商务服务业等为主的第三产业对外投资项目达300多个,投资了近26亿美元,占全省的58%。由于近几年我国大力发展光伏电站建设,该行业在国内市场已呈现出饱和状态。无锡尚德电力先后全资收购日本光伏制造企业MSK和德国光伏设备制造企业库特勒公司,以光伏产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对外投资项目达170多个,投资额超15亿美元。此外,由江苏民营企业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近几年陆续在海外上市,也将成为江苏民企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向。
(四)对外投资区域日趋广泛
目前,江苏省民营企业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2014年江苏新批民营企业境外投资项目426个,超200个分布在亚洲,占总项目数的50%。欧美市场也是江苏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重点区域,2013年江苏民营企业28%的境外投资项目分布在欧美地区,由于受其经济回暖较慢等因素影响,目前,江苏民企对欧美投资的规模有所缩小。近年来,江苏民企加大了对非洲国家的投资力度,2014年江苏对非洲投资5.2亿,投资项目分布在非洲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江苏民营企业对外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外投资规模较小
江苏民营企业境外投资起步时间较晚,总体规模较小。2014年江苏民营企业对外投资额与吸引外资额的比例为0.18:1,虽比2012年的0.14:1有所提高,但这一数据刚刚达到发展中国家0.13:1的平均水平,且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1.14:l的水平。由于中小民营企业规模较小且盈利能力较弱,资金的严重缺乏阻碍了民营企业海外拓展的脚步,其融资成本相对国有企业较高且渠道较为单一。民营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远达不到对外投资的要求。此外,江苏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东道国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这些投资目的国往往政治环境较差,因此民营企业还面临着较高的国家风险。因此,偏高的融资成本和较低的抗风险能力严重制约着江苏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规模。
(二)投资结构不合理
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认为,一国在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时应该是从那些已经或即将处于衰退状态的边际产业开始并依次进行。这些对外投资的边际产业在东道国仍存在比较优势,继而可以推动东道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从投资产业上看,目前江苏民营企业对外投资以服务行业为主。如金盛置业投资集团在香港出资6000万投资商务服务业,南京三宝科技出资1000万美元投资香港地区的计算机服务业。但从目前江苏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服务业并没有成为日益衰弱的“边际产业”,因此江苏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就出现了所谓的“比较优势悖论”。此外,从投资地域上来看,亚太是江苏民营企业的主要投资地。但上述区域由于吸引的外资规模较大,其市场需求正趋于饱和,导致资本的边际效益呈现递减的趋势,因此也限制了江苏民营企业对外投资效益的提高。
(三)核心竞争力不足
近年来,尽管江苏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水平较以往有所提高,开始涉足一批技术含量较高的投资项目,但仍以低附加值的初级产业为主。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且存在对国外先进技术吸收消化能力的不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普遍较低,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关键性技术依靠国外进口的局面。江苏进行对外投资的民营企业大多缺乏自有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如在计算机通讯设备方面,由于核心技术研发能力的不足,企业需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利润转给国外技术专利持有者。尽管在传统制造业领域,江苏民营企业的产品相比发达国家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但由于不具备技术的垄断优势,产品若想开拓国际高端市场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仍然需要一段漫长且艰辛的过程。
(四)综合人才匮乏
由于对外投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对相关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对外投资的管理者不但要精通业务技术知识,还需要熟悉国际商法、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惯例等方面知识。江苏民营企业目前缺乏大量的高水平复合型对外经营管理人才。人才难求和人才难留是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由于我国教育水平的国际化程度较低,造成国内高校培养的人才无法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国际市场;另一方面由于中小民营企业薪酬待遇和发展环境问题导致无法较好地吸引高水平的管理人才。根据麦可思研究院2014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大陆地区在“民营企业或个体企业”就业的2013级本科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为50%,远低于同一时期同一群体在国企工作的满意度水平。目前,由于江苏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管理人员综合业务能力较低,企业的投资决策不能更好地顺应国际市场的发展变化,从而导致了较低投资效益。
三、进一步加快江苏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政府支持体系
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快建立健全政府支持体系,更好地保护民营企业在海外投资中的合法权益。主要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创新管理,简化境外投资项目审批手续,放松对企业海外投资的额度限制和外汇管制,提高境外投资的便利化程度。第二,设立对外投资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境外合作区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并为海外投资提供优惠贷款。第三,政府要大力支持行业协会和商会建设,使其充分发挥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尤其是在东南亚和非洲这些江苏民企境外投资比较集中和比较容易发生国家风险的地区。第四,建立公共信息服务系统,适时各个国家和地区投资指南信息,如可利用江苏省驻外经贸代表处等各种海外机构,拓展信息收集渠道,广泛收集资料。第五,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为企业海外投资提供风险防范和担保。投资者在境外投资遇到的风险远远大于境内投资,政治风险是跨国投资中最大的风险。由于它的难以识别和预测,商业保险机构往往不愿意承担此类业务。许多发达国家都设有海外投资担保机构,如美国的海外私人投资公司和加拿大的出口发展公司等。因此,江苏省应针对民营企业的境外投资建立风险担保中心为其提供国家风险担保。
(二)科学选择投资区域和产业
企业在对外投资时应结合自身的投资方式和战略目的选择合适的投资地点和产业。目前,江苏存在两种类型的对外直接投资:一种是优势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另一种是学习型对外直接投资。优势型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主要是那些在江苏省内具有相对优势但逐渐处于边际产业地位的传统产业,如纺织业、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行业。这类对外投资活动有利于促进江苏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此类投资东道国应选择与江苏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东南亚、中亚和拉美等国家和地区。学习型对外直接投资一般适用于高新技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此类投资东道国应选择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或地区为主,通过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江苏在选择对外投资的区位与产业时,需要将两类不同的投资类型通盘加以考虑,因地因时制宜。
(三)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创新是企业得以生存并发展的根本因素。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下,江苏民营企业应大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培育自有品牌和提升自主研发水平获得对外投资的比较优势。为此,江苏民营企业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的同时,应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腹地直接建立研发中心,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资源,发挥后发优势加快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品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直接体现,因此江苏民营企业要加快自身品牌建设。为此,企业应提高自身产品质量,提供售前售后环节的优质服务。企业还要加大品牌的宣传力度,努力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信誉度,从而获得品牌优势。江苏民营企业在对外投资中不能长期停留在低价竞争阶段,必须加强技术创新,大力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造和利用品牌优势,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四)大力发展集群式对外投资
江苏省开展对外投资的民营企业尽管数量较多,但多数属于中小型企业。因此这就导致其一方面无法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较低的抵御外来风险的能力也不利于其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快速健康地发展。为此,江苏民营企业可以学习和借鉴台湾地区企业在江苏昆山的投资模式,走集群式对外投资的道路。例如,设立境外经贸合作区就是民营企业集群式境外投资的一种较好的实现形式。江苏民营企业应借助政府平台搭建的境外经贸合作区,依托国内大型企业的海外市场业务开展相关产业投资,从而实现产业聚集效应。民营企业通过集群式对外投资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其海外投资收益,另一方面也极大地降低了海外投资的风险。
(五)建立现代公司管理体制
目前,江苏民营企业公司制度大多以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模式为主,这与开展对外投资活动所要求的现代公司管理制度的标准相去甚远。传统落后的家族式管理体制已经严重制约了民营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有效实施。因此,建立现代公司管理体制是江苏民营企业在制度建设方面的当务之急。一方面,江苏民营企业建立和完善科学高效的管理机构和企业对外投资的战略系统,明确划分决策主体的各项权利和义务,尤其是要通过强化公司总部对海外分支机构的垂直领导从而实现对海外市场业务的运作和科学监管。另一方面,企业在对外投资时还应注重本土化建设,将海外分支机构的业务发展积极融入到东道国的经济发展中,提高投资项目的收益率,增强自身抵御外来风险的能力。
篇7
1、扩大市场,在国外建厂或收购相关厂的模式这种对外直接投资模式的初衷是为了绕过贸易壁垒或者降低产品的生产、运输成本开拓海外市场,通过在海外市场直接建厂或者合作建厂又或者收购相关厂商,可以实现生产、销售的本土化。这种对外投资模式对于东道国而言,创造了就业,对于投资企业而言,扩大了市场,降低了生产成本,绕过了贸易壁垒,实现了双赢。举例而言,这些年来,随着中国家电企业遭遇到的反倾销以及贸易壁垒越来越多,很多家电企业都选择到国外进行建厂,海尔、美的、格力等家电巨头已经在越南、印度等地区设厂,由此导致中国的直接对外投资额连年攀升,中国对外投资规模见下表,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增速连续多年都保持在一个高位,除了个别年份,增速基本上都维持在20%以上。从表中可以看到,在2000年中国每年的对外直接投资额还不到十亿美元,然而这一数据到了2012年已经达到800亿美元。
表1:2000-2012年中国对外投资额(亿美元)
年份
对外投资额
投资增长率
投资存量
2000
9.16
-48%
277
2001
68.85
650%
346
2002
25.18
-63%
299
2003
28.55
13%
332
2004
54.98
92%
447
2005
122.61
123%
572
2006
211.6
72%
733
2007
224.69
6%
957
2008
521.5
132%
1479
2009
565.3
8%
2296
2010
680.24
20%
2976
2011
752.3
11%
3728
2012
856.2
13%
4586
数据来源:网络资料整理2、追求低成本,国内生产、国外销售模式对于企业而言,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更多的利润,而利润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于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另外一个方面在于价格一定情况下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目前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中,寻求成本的降低是一个主要的推动因素,举例而言,这些年来,随着众多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攀升,中国很多制鞋企业以及服装制造企业已经开始进入越南、印度甚至一些非洲国家来进行开设工厂,而中国企业目前的对外投资行为,在几年前正是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一个翻版。目前国内生产,国外销售的典型代表就是中国的福耀玻璃,该企业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玻璃生产企业,其产品超过60%都是销往国外,且其原材料也基本上都是进口而来,国内仅仅就是进行设计以及生产。
篇8
关键词:直接对外投资 所得税 激励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所处的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市场需求增长乏力,外商直接投资(FDI)逐步减少,经济调险因素正在积累,新一轮国际游戏规则正在制定当中。受“三期叠加”的影响,国内经济正在面临供给升级和需求不足的双重考验。此时,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以开放促发展,释放经济增长新动能便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周边沿线60多个国家,合计人口约占全球总量的63%,经济规模约为全球总量的29%,加速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必将成为打开我国对外投资新局面的关键突破口。
日本作为亚洲先发国家,在经济崛起阶段充分利用其所得税税收激励政策,有效地鼓励了本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尽管在泡沫经济破灭后,其国内经济增长受到长期抑制,但是其海外投资方面始终表现优异,以丰厚的海外利润缓解了国内经济的颓势。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我国应充分借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税收激励经验,在OECD积极推动BESP(Base Erosion and Profit Shifting)的大背景下,积极签订国际税收协定、出台税收激励措施,为国内资本走出国门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和利益激励,有效协调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二次开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我国经济平稳地走出经济周期,实现“三去一降一补”的政策目标。
一、日本税收激励显著促进了本国对外直接投资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日本在几乎丧失全部海外投资的基础上开始恢复对外直接投资。为配合“资源驱动型对外投资”战略,日本1962年开始实施抵免外国税额制度,推进综合抵免限额和间接税收抵免;1963年完善税收抵免制度,允许企业的抵免限额在3年内前转和后转。在税收抵免制度下,日本又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签订税收协定认可税收饶让,使得缔约国制定的国内税收优惠可以彻底落实给日本本国投资者。
20世纪70年代起,为加大对外直接投资,日本税法规定只有在境外子公司分红或利润汇回国内时才需纳税,否则无需纳税,以鼓励企业海外再投资。在1960年的基础上,日本分别于1971年、1974年通过两项海外投资损失准备金政策,规定了如特定海外工程、大规模经济合作和合资事业投资等一系列满足规定条件的企业可以将其进行对外投资损失金额按照一定比例计提准备金,享受免税待遇。日本于1978年采用受控外国公司法(CFC),对于符合其法律规定条件的国外子公司,将其留存金按国内股东的持股比例计算,与该股东的所得合并征税,进一步规范了海外子公司留存利润的税收征缴。
20世纪80年代,由于外汇管制的放松、日元升值加之日本公司国内所得税的高税率,日本对外优惠税制的设置与其他配套措施共同作用形成了外汇贷款、中小企业OFDI无息贷款、海外投资保险和海外投资调查费补贴等政策组合拳,进一步促使日本企业加大了对发达国家金融、保险和贸易范畴的投资(具体详见表1)。
从日本税收激励的实施效果看,日本的一系列财税措施充分体现了日本着力发展对外经济的政策意图,推进了日本由“国际贸易为本”向“对外投资为首”的转变。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逐步缓慢恢复,此阶段日本企业OFDI的规模较小、区域相对集中、总量增长迟缓。自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日本国内产品和资本开始过剩,仅依靠国内资源难以继续拉动GDP高速增长。日元持续升值、贸易冲突升级、海外需求疲软、资源供给不足等问题迫使日本不得不把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作为主要的对外经济战略,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进入高速增长阶段,特别是广场协议后,日本大规模对外直接投资,成为拉动日本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现状及所得税激励面临的问题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续日本之后继承了“世界工厂”角色,在模拟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固定汇率)下,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契机,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两次婴儿潮所提供的大量劳动力以及FDI所引进的国际资本,实现了人口红利和资本红利相互融合、内工厂和国际市场完美结合。但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增长,美元循环所隐含的“特里芬悖论”再次显现。为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美国提出了要求中国开放国内市场、加快金融自由化改革、放松汇率管制等政策主张。
为缓解贸易冲突和应对国际游戏规则的调整,自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开始逐步解除限制OFDI的政策,采取鼓励OFDI的政策实施“走出去”战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连续13年增长,于2015年实现对外直接投资1180.2亿美元,投资存量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大关,绝对量显著提高。但是总体上看,我国OFDI的总体规模与我国的总体经济水平仍不相协调。截至2015年末,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显示,万亿美元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只占总头寸的18.16%,其中占据绝对数量的仍是国家外汇储备,达到54.77%。此外,我国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出业绩指数排名中也屈居后位,难以与我国经济大国的身份相匹配。
究其原因,我国对外投资所得税激励不足是重要原因。一是我国目前税收抵免的制度仍需完善。我国税法中规定超限抵免额只能后转而不能前转,使得纳税人的亏损无法得到最大限度的弥补。二是分国别限额抵免增加全球布局企业税负。我国的税收限额抵免要求我国的跨国公司在其收入的各个来源国的抵免限额只能分别计算而不能相互调度使用,这就导致税额高的海外分公司的应纳税额难以实现全额抵免,使我国跨国企业整体税负增加。三是我国税收饶让涉及国家范畴狭窄,数量偏少。东道国旨在吸引投资的税收优惠激励措施只是虚有其表,并没有真正起到激励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大多数国家给予我国对外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变相地成为了我国税收收入。四是不存在延期纳税。企业缺乏再投资的能力和动力,原本资金实力不够雄厚的企业难以在国际市场上长久立足。五是税收激励缺乏针对性和导向性。导致对外直接投资区域过于集中在亚洲和拉丁美洲,未能全面打开投资局面。
三、借鉴日本经验,完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税收激励
以落实“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战略为契机,完善我国国际税收体系,激发我国企业投资热情,促进对外直接投资增长,扭转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相对滞后的现状。
(一)优化所得税税收激励
一是采用综合限额抵免法。继续推动分国别抵免向综合限额抵免的转变,允许我国对外投资企业将其在各个国家所投资的抵免限额进行调剂使用,最大程度地利用国家给予的抵免额度,真正让利于企业,优化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结构。二是实施特定行业所得税减免优惠。选择特定行业给予税收优惠,梯次转移国内已然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引导过剩产能行业企业向周边发展中国家转移,使其在海外重获新生。三是推进税收饶让签订。与他国积极开展合作,合理扩大税收饶让制度范围。让“一带一路”缔约国所给予的优惠政策能够真正为企业所享受,调动企业对外投资的积极性,契合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互惠共赢的主题。四是制定合理的延期纳税规定。准许企业在合理范围内延迟纳税;在延期纳税的原因、时限、审批程序等方面加以规定,以保证延迟纳税措施在合理的情形下开展(具体详见表2)。
(二)配套税收激励相关政策措施
一是o予相关财力支持。日本采取建立境外投资储备金制度,设立海外经济合作基金、日本进出口银行等措施辅助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建议我国政府为企业提供财政低息或无息贷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解决企业在国际竞争时初期投入大、资金回收慢的难题。二是完善管理与服务机制。日本专门成立了如贸易振兴协会等民间机构,从行政机构和民间双管齐下,为企业海外投资进行调研、分析以及各种服务。建议我国政府放宽行政审批,简化审批手续,建立负面清单制度。三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无论是使人民币成为跨境结算的计价货币,还是人民币的坚挺与币值稳定,都将降低我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便利其跨境核算过程,从而增强企业信心,提高企业国际地位,促进OFDI的发展。
(三)充分利用国际反避税条款
一是在完善税收抵免制度、加大抵免力度的同时,针对滥用协定待遇的现象进行补充规范、辅以法律规范。二是在给予企业延期纳税以支持其海外再投资的过程中强化受控外国公司税收规则(CFC法则),防止利润大量滞留或转移至国外。三是在与多国沟通协作、签订税收饶让协定,推动各国废除“有害”税收优惠制度,实现良性共赢而非恶性竞争。四是规定强制披露原则,并及时对BEPS行为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实时监控和预警,防范在OFDI时对国家利益造成损失。
参考文献:
[1]罗兴武.“一带一路”带动半个地球[J].决策与信息,2015,(4):21-23.
[2]周艾琳.“一带一路”与亚投行齐飞 中国开启对外投资新时代[N].第一财经日报,2015-4-13.
[3]张燕生.“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对外投资新格局[EB/OL].21世纪经济报道,2014.
[4]高瑜.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财税激励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5]武强.中日对外直接投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2.
[6]胡强.中日两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比较与启示[J].北方经贸,2015,(8):12-14.
篇9
在这个新阶段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外汇储备、进出口总量等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在与外国跨国公司的合作与竞争中,中国企业逐步具备国际化经营经验和对外投资能力。推动有比较优势的国内产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利用国外资源,成为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对外开放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趋势下,国际投资应包括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及两条渠道利用外资和实行对外投资的两个方面。
开放型经济本身就包括“引进来”和“走出去”两个重要方面,且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没有一些国家、地区、企业的“走出去”,就没有另一些国家、地区、企业的“引进来”,但具体到每一个国家,由于其发展阶段不同,经济结构不同,开放程度不同,“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构成也就不同。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在“走出去”方面占有生机,而且与“引进来”相配合,形成了良性循环。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在对外开放的一定阶段,主要侧重于“引进来”。由此可见,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个健全的开放经济单纯引进外资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建立一个双向循环机制。如果长期偏重引进外资,忽视外向投资,势必会造成资金和技术的单向流动,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资金技术的严重依赖,进而导致国际收支严重失衡,甚至引发债务危机。
面对当前国际市场上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的趋势,只有加快跨国投资的步伐,以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出口和利用外资,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在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中取得应有的份额。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是对外开放实现从“市场换技术、换资金”到“市场换市场”的战略转折点。
以积极的姿态大步“走出去”
目前,中国经济已进入了高速发展但内需相对不足的阶段。短缺经济的结束引发传统产业出现了普遍过剩,开拓国内外市场,调整经济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
随着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开放的大门进一步加快了开启的速度,国界对国际竞争的屏蔽作用越来越小。源自世界各国的各类大型跨国公司纷纷登陆中国,但这并非意味着中国经济真正走向了世界。毕竟,很大程度上,仅仅是世界产品都把中国当成了最大最具诱惑力的市场,而中国的产品还没有占领世界。对国内企业来说,他们不仅面临着发展空间受到挤压的危险,同样还面临着丧失本土生存空间的可能。
此外,就业的压力、资源保障以及生态环境的制约正以一种比以往更为严重的态势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振兴中国的民族工业,在国内市场上与涌入的外商争雄;另一方面要以积极的姿态大步“走出去”,在国际市场上和国际大公司进行较量。如果只是在国内市场上被动防守,不敢到国际市场上去主动竞争,最终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三十七章明确指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这是中央再次提出实施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发挥我国部分企业的比较优势,通过跨国并购、参股、上市、重组联合等方式,培育和发展中国自己的跨国公司。拓展中国对外投资是中国未来五年,以至一二十年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热点和增长点。
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的意义
对于中国企业的海外市场开辟来说,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作用十分明显。因为,开办海外生产性企业可以直接利用当地资金、技术、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重要的是,这样可以带动国内母公司的设备、材料、零部件的出口,合法地避开某些国家对制成品进口的限制和高额关税。
直接到海外投资还有助于国内企业充分利用全球各类资源。虽然中国资源丰富,不过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人均资源量不高。跨国投资可在当地生产和销售适合国际市场的产品,同时也可将国外的原材料、半成品或者最终产品返回国内,补充国内市场的不足,确保稳定的资源供应。
从技术和管理手段来看,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还有助于吸引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中国的跨国公司可以利用竞争优势,投资于那些相对来说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不如我国的发展中国家,既获得了经济利益,又占领了部分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如果投资到那些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则可获得先进技术和市场进入。
在国际市场吸收外资、拓宽利用外资领域方面,直接到海外投资更是意义非凡。不但可以利用良好的国际融资投资环境,运用先进的融资手段,筹集投资资金,而且外汇盈利,还可用于中国跨国公司再投资。当然,直接把外汇利润汇回国内投资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其实,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对国有企业来说,能帮助它们更快地实行经营机制的转换,提高国际竞争能力。这样也可以让大中型国有企业在加入WTO后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过程中,真正实行机制转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当前中国要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投资战略,必须要为实现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服务。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在更广阔的空间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和安全。这样的目标设定被纳入中国总体发展战略之中,成为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发展战略在全球的延伸和体现。
需要进一步了解对外投资环境
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可以是完全依靠中国企业在吸收外资后所确立的竞争优势,独立地走出去。但是,独立走出去也必然面临着很大的风险,更需要企业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企业要“走出去”,需要进一步了解对外投资环境。其中,需要对世界市场有更清楚和深入的了解,了解国外投资环境和目标国的各项政策,并且运用好可以在国际资本市场运筹帷幄的高素质管理人才。
篇10
在日本,中小企业被称为日本经济活力的源泉。据统计日本的中小企业有650万户,占全国总企业数的99.7%,总产值约全国总产值的55%,从就业人数来看,占到了全国总就业人数的69%,从产业分布来看,中小企业在各产业的分布高达99%。日本中小企业对外投资起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其发展经过了六七十年代的起步和尝试性发展。进入八十年代,中小企业对外投资迎来了繁荣阶段,并达到了巅峰。到了九十年代,发展速度虽有所放缓,但其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这样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使它们在面对国际经济结构变化的时候,能够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抓住机遇,从而免遭倒闭和破产的风险。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对外投资,加快了国内产业结构的转变和升级,为日本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二、日本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特点
日本中小企业的系列化生产体制:该生产体制是从企业“下请”中发展而来的,所谓“下请”就是转包,小企业承担大企业的委托,进行测评、零部件、附属品等得加工制造。日本中小企业对外投资与大企业对外投资有着比较明显的联动性,这一联动性使得中小企业在对外投资时风险降低,安全保障得到增强,同时也能使得大企业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日本中小企业对外投资有着完善的政策保障,日本是世界上制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最主动、最稳定和最完善的国家。首先,在促进对外直接投资上,进入60年代末,日本逐渐放开对外投资管制,不断提高自我管理对外投资的限额,并逐渐取消该限额。在金融、税收方面,日本实行了海外投资损失准备金制度,解决中小企业的后顾之忧,并且不断完善了对日本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的保险制度,鉴于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日本又推出了针对海外投资的优惠贷款制度。在促进对外投资实体机构上,相继建立了中小企业振兴事业团、日本贸易振兴会等机构,直接保证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的有效性。
从投资区域和结构看,2001年,有29.3%的日本中小企业子公司在中国,24.8%的在北美和欧洲,14.6%在东南亚。在亚洲地区的投资占比重大约为60%。其中,在北美的投资主要是以扩大海外市场为目的,在亚洲的投资主要是进口廉价产品和降低劳动力。在投资方式上,日本中小企业对外投资,在欧洲主要采用独资形式,而在亚洲合资形式占的比重较大。
三、日本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的原因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从国际环境来说,二战后日本经济逐渐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到了六十年代世界各国经济进入繁荣阶段,国际贸易和投资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从国内企业来说,为了获得海外广阔的市场以及廉价的生产要素,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跨过经营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趋势。
从日本中小企业自身特点来看,一方面,日本的中小企业多是一些加工组装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这些企业也是最先产生比较劣势的企业,进入六七十年代后,日本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再加之其他亚洲各国家和地区的竞争,日本国内经济必须进行产业升级,积极引导产业转移。另一方面,由于日本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系列化生产机制,使得伴随大企业对外扩张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中小企业的全球化经营。
20世纪8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要国家签订《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升值,以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导致了日元对外购买力增强,国内劳动力价格升高,物价上涨,为了降低成本,确保收益,促进了日本企业的海外投资。
四、日本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的启示
我国当前面对的国内国际环境和日本八十年代所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有一定相似性。在国内,中小企业管理水平低下,生产技术不高,创新能力不强,融资途径不畅通。从国际环境看,一方面,国际储备高居不下,对主要发达国家的国际收支都处于顺差的地位,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另一方面,由于周边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我们国家以前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已经变得越来越不明显。在这个时候,我们的中小企业就应该抓住机遇,迎难而上,使中小企业走出困境,迎来其发展的春天。从具体上说,如下:
积极建立与大企业的联动关系,以及各中小企业彼此联动关系,加强协调机制,积极发展集群对外投资,防止中小企业内部恶性竞争。日本中小企业在其发展中,采取了联合同行业或不同行业中小企业的做法,克服了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竞争力不强的特点,从而使得企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所以中国中小企业在发展的时候,应该通过建立一些中小企业团体以及行业组织,充分把各个中小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开拓新技术和新市场。
- 上一篇:安全监理方案实施细则
- 下一篇:艺术文化管理